精准医学发展前景范例6篇

精准医学发展前景

精准医学发展前景范文1

关键词:张仲景文化;中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为不断深化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的有机融合指明了方向。在中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张仲景文化教育,既体现了专业特色,又提高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中医专业大学生提高认识,增强信心,树立献身医学的理想信念

近年,医学院校的中医教育受西医教育模式以及社会上存在的厚西医薄中医风气的影响,忽视或弱化了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致使中医的特色优势逐渐淡化,一些独特有效的诊法疗法濒临失传。部分中医专业大学生存在悲观失望和较严重的抵触情绪,影响到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以至于他们进入临床后对运用中医诊疗技术治病缺乏信心。开展张仲景文化教育对解决中医专业大学生的上述思想问题,必定能发挥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帮助大学生认清中西医各自的特色和优势。西医以现代科学为评价标准,注重微观、解剖解构式的思维方式,而中医深受东方哲学思想影响,注重从宏观和整体调节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医学模式、检验标准、价值取向等领域和现代西方医学有着诸多不同。通过张仲景文化教育,可以让中医专业大学生深切领会中医药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认识到中医和西医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各自具有的特色和优势,学会从中医药文化的角度思考人类的健康问题。

其次,帮助大学生增强中医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张仲景文化旨在使中医专业大学生改变重科技、轻文化的观念,唤起他们发展中医的自主意识,增强他们坚持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推动在全社会形成“信中医药、爱中医药、用中医药”的浓厚文化氛围。

再次,帮助大学生树立献身医学的理想信念。医圣张仲景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得益于他下定了献身医学、立志为民解除病痛的决心。张仲景文化是进行“理想、信念、励志”教育的绝佳教材,能够帮助中医专业大学生解决专业思想不牢固、奋斗方向不明确的问题。

二、有利于中医专业大学生立足整体,抓住本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张仲景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哲学,包含丰富的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论思想,处处贯穿着整体、联系、发展、运动的观点。在六经辨证论治体系中,张仲景抓住人体反应状态的本质特征,能动地将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等相互对立的概念运用到揭示外感热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与实验,张仲景提出人与四时气候的关系至为密切,脏腑之间是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他对当时疾病发生的情况和原因作了总结,指出人体发病的原因,是内在机能的改变、外邪的入侵或物理因素,并认为疾病发展的过程,是正邪双方在体内不断斗争的过程。可以说,其阴阳观、正邪观、标本观、病证观等,无一不体现出彼此间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张仲景文化所包含的这些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时至今日仍然具有科学性,是指导中医诊疗的重要法则,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使他们在从医的职业生涯中真正成为信科学、用科学、讲科学、普及科学的典范。

三、有利于中医专业大学生廉洁自律,仁爱为本,提高赤诚济世的医德修养

张仲景医德文化是张仲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深受以儒家“仁爱”为核心的中国伦理学说的影响。“仁爱”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仁爱”思想引入医学,“救命活人”“仁爱救人”就成为传统医德的一个根本指导原则,也是贯穿于张仲景医德文化的一条主线,是衡量医者一切动机和行为的最高道德标准。张仲景“上可疗君亲之疾,下可救贫贱之厄,中可保生长全”的精神境界、坐堂行医而全心为民治病的惊世之举、辞官归乡潜心研究医学的执着追求,均体现了其仁爱救人的医德风范。

“仁爱”思想与清廉正直作风是密切相关的。张仲景认为,一个负有救人、活命责任的医生,必须具有清廉的道德、正直的作风。他认为一味追逐名利的医生绝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医生,告诫从医者学医的目的和动机要纯正,切忌急功近利。

“仁爱”思想与严谨的医疗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也是密不可分的。张仲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端正医疗态度的重要性,强调医生身上肩负的重大责任,病人生命安危所系。无论是临床行医还是组方配药、药物炮制加工,张仲景都详审周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是当代中医专业大学生学习的典范。

“仁爱”思想也是现代社会倡导的“以人为本”思想的生动体现。现如今,医学技术高度发达,医疗器械十分先进,许多医生对器械检查高度依赖,而在医疗态度上却粗心大意,时常酿成医疗事故。要通过对张仲景文化的教育和张仲景生动事迹的展示,让学生明白,从医的路途充满艰难曲折,治病救人的高尚职业来不得半点虚假,既然选择了这条艰辛的道路,就应该具有不计名利、清廉正直、严谨认真、勇于奉献的精神,本着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医德修养水平,努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无愧于“白衣天使”这一称号。

四、有利于中医专业大学生开拓创新,精益求精,打牢传承发展祖国医学的良好基础

张仲景文化是建立在对以往的医学成就和中医理论继承和总结的基础上的,但并不局限于前人,而是较前人有更新的发展。对于古人的学术成果,张仲景不被古人之说所局限,而是根据自己所处的特定环境和所接触的病人,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临床体会,大胆提出新的见解,确立新的治疗方法;对于他人的经验,张仲景不受门户之见的束缚,而是“博采众方”“精求方术”,留下大量灵验药方,其中绝大多数药方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以至于自唐宋以来,研究张仲景著作者多达四百家,形成仲景学派和伤寒学科,至今人们研究的热情依然不减。

张仲景坚决反对墨守成规的保守观点,对那些面对疫病流行束手无策,但又“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的庸医非常反感。他在《伤寒论》自序中说:“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认为那种抱残守缺、不思进取的态度既无益于自己,也无益于患者。他主张不断更新医学知识,并引用孔子在《论语》中:“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说明自己并非天才,只有刻苦学习,多听广记,才能掌握住“玄冥幽微,变化难极”的医学科学,才能医治患者的疾病,成为济世良医。为此,张仲景长期刻苦钻研医学,精益求精,这都为他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中医专业大学生来说,精湛的医术是成才的关键。没有过硬的本领,无论治病救人的愿望多么迫切,也只能望病兴叹。学习中医本身是非常枯燥的,有的中医古文知识还晦涩难懂,没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浓厚的兴趣是不可能学好的。张仲景文化中所蕴含的锐意进取的革新创造精神,必定会给中医专业大学生带来思想的指引和灵魂的感召,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将继承作为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将创新作为中医药发展的动力,既坚持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又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张仲景文化的熏陶下,大学生定能自觉学习张仲景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顽强奋斗的拼搏精神,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进一步巩固中医药的根基,以便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为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陶艳.中医药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

[2]章茂森.从中医的学科定位谈中医教育[N].中国中医药报,2009-04-22.

[3]张机.伤寒论[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3.

精准医学发展前景范文2

踏上新征程,我们还要完成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新时代答卷。又是一年两会时,再度相逢在最高的议事殿堂,代表委员们的心境却已然不同。广袤的华北平原上,冰雪消融、滋润万物,春耕备耕正有条不紊地展开。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相关的相约全国两会报告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相约全国两会报告一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建言:共享医保数据让健康险精准定价、合理控费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商业健康保险快速发展,通过灵活多样的产品设计,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参保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保险需求,但商业健康保险在整个医疗保障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仍相对有限。从长远看,医疗卫生与保险行业间数据共享、深度融合成为健康险突破发展瓶颈,成为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重要支柱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也得到了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关注。

限制精准化产品定价、健康管理控费

对于健康医疗数据共享与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关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601601,股吧)寿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认为,一方面,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先后两批成立部级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大力推进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为健康医疗数据共享应用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在健康险市场迅速发展的当下,健康医疗大数据成为健康险实现产品服务创新、智能风控决策、客户精准营销的行业核心资源。医疗卫生与保险行业间数据共享、深度融合成为健康险突破发展瓶颈,成为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重要支柱的关键环节。

但周燕芳也指出,目前,商业健康保险在整个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间发挥的作用依然有限,健康生态融合不深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主要原因在于保险公司与医疗健康产业服务方的融合处于初期阶段,医疗数据共享和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在精准化产品定价、健康管理控费、个性化服务等方面,仍然面临一定挑战。”

以保险公司服务带病体人群为例,保险公司健康险产品定价主要依赖再保险公司积累的健康人群历史发生数据,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而带病体、慢病人群、罕见病、老年群体这类更需要医疗保障及服务的客群,由于缺乏足够数据,可投保产品少、保障力度低,导致风险难以管控,影响保险公司对此类产品创新积极性。此项亟需广泛医疗数据支撑精准测算,以支撑保险公司建立全方位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体系,填补人民群众的保障缺口及多样化需求。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研究所所长张琳表示认同。张琳指出,保险公司缺乏对相关医保和医疗健康数据的有效获取和解读,令保险公司难以精准开发设计保险产品;保险公司无法在低成本下获取医疗及临床数据,且医疗行为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非医学专业人员很难把握病种之间的相关性、因果性,医疗数据的缺乏致使保险公司缺乏对于实际医疗费用的估算能力,在保障设计及产品定价方面无据可依,难以精准定价,限制了产品的开发。

此外,保险和医保及医疗机构数据无法共享,保险公司在核保时无法获知既往疾病就诊记录,在理赔时无法识别医疗滥用及重复报销等行为,无法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公立医院对与商业保险的合作不积极,保险公司缺乏对医生处方行为的监督,也无法通过介入医疗服务来控制医疗费用支出,很难控制赔付风险。因此,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健康险产品只针对健康人群设立,对被保险人的身体状况要求很高,对于带病体等人群往往直接拒保,无法提供有效的风险保障。

建立医保数据与商业保险的数据共享机制

对于上述问题,张琳建议,加速医疗数据标准化,建立医保数据与商业保险的数据共享机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建议通过卫健委牵头、行业协作、设定标准、开源开放的方式来推进健康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制定疾病诊断、手术操作、药品等标准,为实现医疗数据的可信可换提供基础;由银保监会或保险业协会牵头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大数据系统,与社会医保数据库完成对接。

通过立法或制订相关政策,明确医疗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划定数据适用范围,对使用者进行资质审查和授权,防止数据盗用。

顶层设计,打造“保险+健康”服务生态闭环。医保数据的提供有助于保险公司为客户提供健康服务。在充分保障公民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促进商业保险企业通过利用相关数据,分析掌握群众差异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助推保险精算产品的创新发展,同时支持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加快实现由报销支付向健康管理和诊疗过程等全流程管理的发展。在做好医保医疗费用报销监管及定点医疗机构付费管理的同时,向参保人员健康管理前移,利用大数据手段及时向参保人员发出健康风险提示,干预健康风险行为,给予个性化医疗卫生指导及就医便利,从而帮助预防控制疾病发生,降低疾病致残率,减缓慢性病发展。

此外,周燕芳也指出,鼓励及推进医保与商保间医疗信息共享合作,可从试点区域出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构建更大范围、更深合作、更广服务的健康医疗生态共同体。

例如,上海拥有先进完善的健康医疗信息化基础,开放引领的政策环境,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龙头,具备独特优势。可通过卫健、医保等政府机构牵引,与上海保交所、保险协会、银保信等保险行业平台共同合作,建设可向商业保险开放的健康医疗数据共享平台。目前上海卫健部门已与上海保交所合作,在严格主体授权前提下将医疗数据做少量开放,但受限于数据安全考虑,前期方案开放度有限,仅可支持粗略风险评估,应用场景较为受限,暂不足以支撑服务提升、精准风控、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应用。

因此,建议以实际需求为驱动,根据不同场景建立数据安全分层管理方案:一是以精准数据为基础,提升服务获得的场景,严格信息主体授权、明示使用场景、规范应用安全后允许商保进行调用;二是以广泛数据为基础,用于产品定价、风控建模等研究类场景,去掉可辨识身份的信息、规范数据存储应用规则后向商保提供可获取数据的平台。通过试点先行,探索形成健康医疗信息自采集、传输、使用的全链路应用及管理体系,切实解决商保在健康医疗数据方面的获取难题。

此外,周燕芳认为,在搭建商保健康医疗数据共享平台基础上,建立数据质量监管、统一标准、长期运维及合理对价机制,为商业保险公司获得可信、可及、可用医疗数据创造条件,让健康医疗数据真正在商保领域实现价值转化。“商保知识体系和健康医疗数据的应用需求具有行业通用性,建议通过行业平台牵头,通过组建专项工作组方式,制定商业保险健康医疗数据交互规范,组织医疗、保险、数据专家形成专门的健康医疗数据平台建设及维护团队,从资源集约化及专业保障化的角度降低数据应用门槛,激活多元化的商保产品、服务创新。”

相约全国两会报告二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和2021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在中国记协、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合作交流办、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的指导下,津云新媒体联合甘肃、新疆、西藏、青海等天津结对帮扶地区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策划推出《老乡,你好!》系列访谈节目,聚焦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中展现的“天津作为”,瞄准对口支援地区脱贫摘帽后的新生活和新变化,向老乡们问候一声:你好!

嘉宾在云上与津云演播室连线

首期节目邀请了天津市河西区委副书记、区长胡学明,天津市合作交流办二级巡视员杨毅东做客津云中央厨房,同时邀请了天津市对口支援甘肃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袁新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村党支部书记马银萍做客云端连线。

津云演播室主持人、嘉宾与云上嘉宾互动

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开发式扶贫方针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鲜明特征。节目中,嘉宾们在“云端”畅聊天津对甘肃地区在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教育扶贫等多方面的精准帮扶工作,深刻分析并总结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天津经验”。

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在节目中播出的短片里,河西区对口帮扶的甘肃平凉地区,老乡们的日子就越过越红火。从以前的“靠着墙根晒太阳”,到如今的不安于贫困、不安于苦日子,高庄村的老唐脸上洋溢着微笑。白墙红瓦的新房子,养牛、养羊、种苹果、种玉米的新生活,老唐这些年的红火日子都是咋“折腾”起来的?而被夸“勤劳致富”后,老唐又说了啥?跟随节目镜头一起去看看“老唐的幸福生活”吧。

在众多脱贫攻坚的力量中,教育扶贫是一汪清泉,把水浇在了扶贫的“根”上,有效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播。山里孩子“肩挑背驮、翻山越岭”的上学路如何变坦途?村里的学校少、学生少、老师少,与镇里学校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时刻记挂孩子上学难问题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村党支部书记马银萍,将在节目中提出解决难题的好建议。

产业扶贫打通“致富主干道”,消费扶贫接力“最后一公里”。天津女排是天津体育的一面旗帜,河西区通过“津诚所至协作同甘”东西部协作电商产业节,在全国首创“体育+扶贫”消费扶贫活动,将粉丝和球迷对女排的热爱转化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支持,拓展了扶贫产品的销售市场。激烈拼抢的比赛场和卖力吆喝的直播间如何相得益彰?女排名将+“田间”主播的组合有哪些亮眼表现?边看比赛边“扫货”的网友都有啥收获?节目中,河西区委副书记、区长胡学明将讲述活动细节,为网友解读不为人知的幕后花絮。

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广大扶贫干部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扶贫干部冲锋在前,如何让有牛产业的老乡们的日子更“牛”起来?“家有三头牛”的“犇”小康路上还有哪些产业遍地开花?节目中,天津市对口支援甘肃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袁新河将为网友一一细数天津帮扶下的甘肃脱贫攻坚成果。

“消费扶贫是全国扶贫工作的创新举措,是产业扶贫的必然延伸,为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扶贫、参与扶贫和支持扶贫提供了便捷渠道,让社会各界和有爱心的人士都可以通过消费扶贫这个触手可及的方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一份力量。”未来还能怎么干?天津市合作交流办二级巡视员杨毅东在节目中抛出了新思路。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依然任重而道远。下一步,津甘两地将立足各个领域,通过各种渠道,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总结“天津经验”,做好“天津服务”,展现“天津作为”,传递“天津温度”,续写黄土高原和渤海之滨的“山海情缘”。

相约全国两会报告三

全国两会前夕话养老:四方联动是养老驿站统筹关键

一场关于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调研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展开。

3月2日,由xx报社社长、社委会主任栗xx带队,“社区养老驿站”调研小组一行4人前往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与刘xx院长、市场经营部主任刘x、市场经营部品牌主管李xx等领导就“xx站中国社区养老驿站公益设计大赛”创意构想进行了深度交流与讨论,双方表示将携手尽快推进大赛顺利举行。

会议中,刘xx院长表示,目前养老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也在这个方面进行了10余年探索,但目前建筑设计标准还不成熟,主要是国内配套部品发展比较迟缓,无法满足养老建筑使用需求,从国外引进成熟产品成本过高,因此无法普遍推广。“目前,标准院正在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在不影响安全和使用情况下降低标准、要求,以便能够更好地推进标准执行。但这一工作推进只有设计院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政策扶持,需要企业大力支持,更需要全国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和推广。只有四方联动,才能推动中国社区养老驿站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和未来健康运行。希望我们双方能在更多方面找到切入点,实现深度合作。”

交流过程中,说起xx研究院设计的养老建筑,刘轶主任向调研团推荐了“寸草春晖养老照料中心”,“寸草春晖在北京与首开集团合作,企业提供合适物业,寸草春晖作为社区融合式养老驿站运营平台,双方合作已经比较成熟。这是我们院设计的养老建筑的代表项目,主要针对人群就是失能和失智老人,同时也可以为社区其他家庭养老的老人提供餐饮、康复等服务。参考了许多日本建筑标准,细节还是很到位的,我们建议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样板,欢迎xx报和全国企业领导前往参观。”

对此,刘xx院长建议,“如果需要我建议下周邀请寸草春晖董事长王小龙与栗社长一起,就养老驿站构想再进行一次深度沟通,找准切入点,以公益设计大赛为契机,共同研究未来合作方向,共同推动中国养老事业发展。”

会议最后,栗xx社长表示:“此次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一行收获良多,接下来我们会按照工作内容进行相关工作安排,与设计院一同推进公益设计大赛顺利举行,为中国社区养老驿站建立真正适用可行的设计标准。”

相约全国两会报告三

如期举行的全国两会,将如你所期

玉兰花渐次绽放的时节,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陆续抵京,出席即将召开的2021年全国两会。两会会期重回孕育生机与活力的早春三月,将为未来的一年、五年乃至十五年定下发展大计。

又是一年两会时,再度相逢在最高的议事殿堂,代表委员们的心境却已然不同。广袤的华北平原上,冰雪消融、滋润万物,春耕备耕正有条不紊地展开。市井街陌,早晚高峰车如长龙;村头庄尾,赶集叫卖生意兴隆。熟悉的景象看似寻常,细细品来难免感慨,更心生一股豪迈。

一杯水,在沙漠中比金子更珍贵。寻常景物,在失而复得后方觉珍惜。在准时抵达的列车、正常上课的学校、如期举行的全国两会之下,是有一股子力量和信心的。这些从大江南北赶来的代表委员,不少人数天前还扛着锄头、攥着粉笔、握着手术刀,将把这力量与信心化作国家的意志。

这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与荣光。

从笔端流淌的议案提案,凝结着时光里的经验与故事。看看过去一年来,曾肆虐一时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看看过去八年来,最后的贫困堡垒被一一攻克,绝对贫困被消除在神州大地。看看一百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

2021年的全国两会,势必会成为新的历史里程碑。我们已铸就了脱贫攻坚全面胜利、长期保持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等人间奇迹。踏上新征程,我们还要完成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新时代答卷。

全国两会如期举行,这昭示着我们正一步一步向着既定目标迈进。做好自己的事、接力奋斗,未来定不负所期。

相约全国两会报告四

在“春天的盛会”上擘画新蓝图

“十四五”起步之年,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如期召开的2021年全国两会意义非凡。两会前夕,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这频频传来的捷报更让人们对这一“春天的盛会”有了更多期待。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等都将与代表委员们见面。不仅为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更为新征程开创良好局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如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绿色发展理念如何让家园更美丽?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如何完善、优化?一个个事关民生福祉的良策,都将在“春天的盛会”上铺展开新的画卷。这是国家的未来,更是我们每个人的未来。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就像一条纽带,串联起过去与未来,串起国家发展的“大图景”和每个人的“小目标”,也连接起党心民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国两会不仅是国家治理目标和政策措施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一次精神的振奋、力量的汇聚,为中国的发展注入强大的信心和动力。

“十四五”已经起步,新征程已经开启。我们都是追梦人,也是奋斗者,让我们在历史的交汇点上,一步接一步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相约全国两会报告五

今年全国两会所有会场、驻地等核心地点实现5G全覆盖

2021年全国两会即将开幕。北京移动3月2日披露,正全力以赴做好两会通信保障的筹备工作,已完成对200余个通信基站的扩容,实现对所有会场、驻地等核心地点的5G网络全覆盖。

两会通信保障筹备工作不断精细化,北京移动目前已经完成了重点区域的重点基站、核心机房和其他网络设施设备的巡检工作,并在会场外架设开通了应急通信车,确保会议有关地点的网络覆盖良好和容量充足。

北京移动还将为两会的云会议、云访谈、云直播的无缝连接功能提供保障。根据两会5G全覆盖需求,北京移动已经完成所有会场、驻地等核心地点的5G网络全覆盖,届时会为两会提供高清直播、代表视频会议以及视频采访等服务。

这次北京移动在网络优化与运行工作中还采用了创新型远程工作手段,开发并应用了分钟级的实时监控系统,进行远程优化、远程运维、智明监控、智能识别、智能调度等智能应用,大幅减少现场的人工工作。

精准医学发展前景范文3

关键词:河南体育;医专联合;体育培训产业;市场营销策略

一、河南体育产业的发展背景

发展河南体育产业,发挥体育经济的重要意义,就是要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引导体育消费和培育体育市场,充分发挥着体育竞赛的杠杆作用,搞好体育竞赛的组织和管理方面,结合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优势,不断完善和推动河南体育经济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并为河南省整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市场参考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体育竞技弱国逐步近身于体育强国,随之体育产业的发展也相继帮扶拖拽起来,继而使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落实行动抓好医专体育培训产业的发展实施

在推进河南省政府体育产业2025年发展目标计划的同时,医专院校凭借现有的办学环境与教学实施条件进行整合改组,利用好自有的器材设施,自主研发和制作体育教学器材和维护教学场地,本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原则,坚持和创新开拓办学理念,必须结合文件精神实施落实才是硬道理,另外要加强体育教学的环境设施建设及管理模式的增进。及时修缮体育场地、室内室外活动操场、体育馆、健美操馆等,申请建立大型的游泳馆、室内网球馆等,以改善医专体育教学的环境设施。所以,医专体育教育设施应今早完善达到预期制定的目标,这也是医专亟需落实解决的问题之一;另外,深入推进各种体育场馆全天对外开放,进一步强化河南省体育培训产业的对外开放政策,从而间接地促使全民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增强。

三、河南体育产业渗入到医专联合办学中

目前医专体育教学正在寻求联合办学模式机构,正好河南体育产业培训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通过洽谈达成校企合作、联合办学,运用医专体育的教学场地及教学环境和师资队伍,由专业的人员进行周密的培训考等级证书,建设有规范的校企合作规模,挖掘和考证河南体育产业的的打造品牌形式,推进各种各样的体育产业形式逐步入住到医专体育教育教学任务当中,以医专院校名气联合挂牌,共营打造河南体育产业的体育品牌。选址建校进行推广基地培训,打造医专院校牌体育产业模式,名声大、前来报名的学员就会多,精心打造不同形式的河南体育产业培训基地,从中选出适合广泛适合于医专体育教学的形式直接推新到体育教学当中,打破原有的体育教学简单的那几样教学形式,把河南体育产业办理得有声有色,更加促进了医专体育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其中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促使医专体育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进行高标准配置的改善。大大改进了医专体育教学的环境与教学设施。例如:医专院校创建青少年足球群英会、篮球灌篮协会、太极拳产业推广基地(深度挖掘太极拳健身、服装、文化、养生等利用价值)、医专武术子弟学校、大型团体健美操演出队等大众的体育产业服务项目。

四、医专联合河南体育产业校企合作的改革举措

为了全面落实医专体育产业的各项工作,首先要求医专体育工作者真正干事创业,重点在干、关键在人。为了进一步增强医专体育改革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结合河南体育产业培训这么好的机会,认真做好河南体育产业市场调查并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总结出适合于当今形势下的体育产业形势,摸准形势、才能找准医专办学的定位。摸透医专体育开展体育产业的具体实施步骤,系统的设计出实施方案,要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合理地承办医专院校体育产业培训的有机应用,提倡河南体育产业联合医专院校体育教育共同办学开创新校体改革模式,由长期变短期,由短期变速成班,这样医专体育教育不在是简单重复的教学,而是各种各样的体育形式都会悄然的引进到高校大学生身旁,使新一代的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去迎接新的人生挑战,也是推行河南体育培训产业联合医专院校体育教学进行校企合作的校体改革新举措。

五、加快河南体育产业发展,促进全民健身消费的品牌活动

目前河南体育产业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已经明确提出: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将为河南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勾勒出一幅前景美好的发展蓝图。河南体育产业发展目标已经明确,初步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多方参与并大力支持,联手打造成公益性市场型可协调发展的体育服务体制和机制。医专院校可以联合校企经常组织社会体育活动,实现医专体育教师资源、以及场地设施资源共享全覆盖,建立高标准培育出1至2个部级或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和体育产业示范联合院校或单位,创建打造市级体育产业基地、以及精心打造几个部级或区域性体育竞技品牌赛事,培育出炉20多个群众喜闻悦见的全民健身大型品牌活动。为了医专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战略,要精心打造出适合医专体育教学的体育产业品牌;医专院校应高度重视并鼓励创建部级、省级体育产业基地或示范园区基地,培育出一批适合市场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体育产业;重点建开放性免费的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健身活动中心等场地设施;推进医专院校和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基地等等。医专院校应多鼓励和支持河南体育产业的建设和开发,积极推动周边群众体育与大学生竞技体育协同发展,积极推进各类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全面对外向社会开放。总结出医专体育教学联合体育产业基础教学的薄弱,找出根源逐一解决逐一完善,争取早日实现适合医专体育发展的体育培训市场蓝图。医专体育教学改革的新举措,是要激发河南体育产业市场活力,优化河南体育产业联合医专体育教学产业校企合作新结构、促进了体育产业与医专院校联合办学的发展前景、更加丰富了河南体育产业市场的供给开持续发展,完善了全民健身的体育环境氛围,为弘扬中华民族体育事业、医专体育事业贡献出推新、推行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彭德胜.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河南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J].决策观察,2009(1):23-24.

[2]顾雪兰等.21世纪河南省体育产业前瞻.中国体育科学学报,2001,2

[3]杨承训等.2000年河南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5

精准医学发展前景范文4

(一)政策制定者的视角

2005年,英国皇家医学院(RCP)公布的一份报告中将医学职业素质界定为掌握一定的医疗知识、技能和判断力之外医生应当具有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强调日常工作中相互尊重、利他主义、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等品质。在我国,2008年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提出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目标包括:遵纪守法;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珍视生命,关爱病人的人道主义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与病人有效沟通的意识;尊重患者;尊重同事同行;有团队协作精神;依法行医;考虑病人利益;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等。2009年教育部和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要进一步加强以医学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职业素质教育。由此可见,官方文本中的职业素质主要与态度、行为、情感和价值观等因素有关。

(二)教育研究者的视角

研究者们认为,职业素质(professionalism)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讲,职业素质可以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从狭义的角度讲,职业素质指知识、技能之外的品德和态度等。国外一项关于医学职业素质的调查表明,医学生,医生和医院管理者普遍认为具有最新的医疗知识和技能,坚守医学伦理和价值观,适度的医疗行为,重视病患的利益,获得患者信任,形成良好医患关系的能力,尊重他人,守时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是医务工作者必备的职业素质。在我国,职业素质也被称之为职业素养,多从广义的角度来探讨。研究者认为,医学生的“职业素质”是医学生为适应医疗行业所需要具备的医学专业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医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可以说,研究者们的论述中,医学职业素质既与知识、技能有关,也与品德、行为和态度等有关。

(三)学生的视角

为了了解学生对医学职业素质的认知状况,我们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和医学检验专业在校生共计198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认识到了医学职业素质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认同的医学职业素质主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精湛的医术;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医德,有良知;较好的表达沟通能力;语言得体;责任心;以病人利益为重;态度友善;公平对待病人;爱岗敬业;服务意识;团队协作精神;保护病人隐私权;尊重生命;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表明在学生们看来,职业素质既包括医学知识,也有临床技能,还包括行为、态度、情感等。另外,学生们也认为自身的提升努力,个体的经历或体验等才是职业素质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认同度分别是47.9%和42%,而榜样人物的示范引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约占41%。关键事件的影响(医患冲突或医疗事故等)也占有较高的比例(34%)说明除了正面的教育引导外,一些反面的案例分析也是促进学生职业素质提升动力的重要方法。另外,这一调查结果也表明了学校职业素质教育方式跟学生所认同的职业素质提升渠道还是有差异,必须引起教育者足够的关注。综上所述,政策制定者、教育者和医学生对职业素质及其要素的认知并不完全一致,这必然会影响到学校医学职业素质的教学实践,进而影响到学生医学职业素质的获得、发展和提升。作为教育者,既要考虑国家政策和教育指导纲要,又要掌握和了解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制定契合实际的医学生职业素质培育实施方案。

二、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育

不可否认,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在医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缺一不可,同样重要。在崇尚知识技能的职业教育理念下,医学院校又该如何培育医学生情感、态度等非智力性职业素质。

(一)拓宽渠道,增强认知,明确目标

要想实现目标,先必须明确目标是什么。医学生职业素质培育也是如此。职业素质在医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在此过程中获得作为医务工作者这一群体必须具备的价值观、态度、兴趣、知识和技能。有研究者认为,以定义的方式或通过列举职业素质的特征向医学生开展明确的职业素质教育,如此,才能让医学生了解职业素质的本质属性、道德基础、存在理由、具体要素以及坚守职业素质的必要性,这是职业素质的认知基础。学校应当通过开设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或讲座等多种渠道和途径让学生准确理解职业素质的内涵要素,社会及公众对医学生的职业要求和期望等,让学生明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除了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外,还应当具备哪些职业素质,也让学生意识到职业素质对自己将要从事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最后,要让学生知道提升自己职业素质的渠道和途径有哪些,学校和教师会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自己还需要做哪些努力等。

(二)创新方法,情景教学,感知体验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方面主要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置少,教学形式简单等问题。更主要的是当前的教育手段更多地仍然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层面,缺少学生体验践行的途径或机会。这是我国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一种现状,解决这类问题,大力推行情景式、体验式教学无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选择。情景式教学(scenario-basedlearning,SBL)指的是在设定好的情景中隐藏着几个教学重点,通过交互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该情景中体验并运用教学重点,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实现模拟真实情况下对学生的训练。这种教学形式在国内外临床医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日益被重视和应用,并被认为是体验工作场景,提升医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方法。情景式教学模式一般有5个环节:分析案例确定教学点,根据教学点书写情景脚本,训“扮演者”和“观众”后展现情景,情景“再现”与反馈,最后是总结与记录教学点。教学实践的初步成果证实了临床情景式教学成效显著,也证实了应用临床情景式教学模式可以全面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并为今后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教学实践奠定了实的基础。

(三)优化环境、榜样示范,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素质

学校的教育理念,人才培育模式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才培育的结果。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学校决策者们的重视和支持。首先,学校管理层要意识到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对学生本身、病患以及社会公众的价值和意义,从而积极主动投入资金设备,培训师资,增设课程,考核评估。其次,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无论是从校园环境布局设置还是学生课外活动开展,都应紧紧围绕医学教育,凸显医学特色,潜移默化培育学生。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积淀的传统作风和学术气息转化为环境中人们共同的精神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育人的目标。最后,要充分发挥先进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榜样的力量仍然是医学职业认同教育的最强有力方式,在职业使命感的培养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可以通过模范医务工作者的事迹报告、组织观看《最美乡村医生》颁奖典礼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优秀前辈精神风范,思索自身未来发展,提升医学职业素养。

(四)开展评估,注重考核,促进提高

开展积极有效的考核,能够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意识。特别是经常性地开展形成性考核,及时给予反馈,是帮助医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有效手段。职业素质的形成受众多因素的制约,与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测评相比较而言,医学职业素质的考核难度大,不易操作。长期以来,我国医学教育只关注培养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评估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时也多采用应试的方法并局限于考核学生的智力性水平,而对其他的非智力性职业相关素质或能力的培养与评估极少涉及。因此,医学院校要探索研究学生职业素质的评估标准和方式,通过进行过程性考核评估,及时反馈结果等举措强化职业素质意识,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发展和提升。

三、结束语

精准医学发展前景范文5

春蚕吐丝 无怨无悔

徐景藩教授出生于江南水乡的一个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学医,后又师承苏浙名医朱春卢先生。他年仅20岁即行医乡里,并在当地小有名气。195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开始为期5年的本科深造。家学渊源加上系统的现代科学知识,为他以后学术上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他毕业后分配到江苏省中医院工作,经过数十年锲而不舍地刻苦钻研,终于成为著名的中医学专家。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他多次参加农村医疗队,奔赴缺医少药的贫困地区。他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困难,满腔热情地为广大农村患者服务。白天,他一身泥、一身汗,不辞辛劳地深入田间、农户,为广大患者解除疾苦;晚上,他又常常辅导农村医生,传授医术,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

江苏省中医院建院初期,病床多、医生少。他一人主管30多张病床,大多收治的是肝病和内科杂病患者。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临床实践中去,在诊治肝脏疾病方面探索出一套辨证论治的方法,撰写出《中医药治疗急性重症肝炎的临证体会》《清热化湿退黄法在急性黄疸病症中的运用》《治肝八法》《肝性昏迷的中医辨证论治》等学术论文。这些经验和理论迄今对中医开展肝胆疾病的临床研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同事们回忆,那几年繁重的医疗任务使他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他昼夜工作,一个月中常常有半个月在病房值夜班。凡经他诊治的重症病人,他都要负责到底,即使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也要叮咛再三或电话问询。他身体有时不适,就暗自服点药坚持应诊。徐景藩教授常对医务人员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多贴近病人才能多增长知识。”正是本着这种精神,他把整个身心都融入了中医事业。

徐教授认为:医生对病人应当一视同仁,不分贫富贵贱。在急诊室值夜班时,他总要带些米煮稀饭当夜餐。而他每次总是小心翼翼地把上面的米汤一勺勺舀出来,喂给重症病人。中医历来认为:得谷者昌,失谷者亡;谷养胃气,治病当步步固护胃气。这一勺勺米汤不但渗透医理,而且凝聚着对病人的一片真情。有位农村患者因贫血、脓血便、消瘦,多方医治不愈。极度虚衰。他卖掉了农家赖以生存的耕牛。慕名到南京请徐景藩教授医治。不幸的是,这位病人的钱物不慎在医院被窃。徐老得知后心情沉重,悄悄地从并不富裕的家中取来200元钱,送到病人手中,并亲自安排他住院治疗。病人出院时流着感激的眼泪。连称徐老是“救命恩人”。

徐景藩教授数十年如一日,总是不知疲倦地工作。他诊病认真细致,重视病史及现症的全面分析,除施以中药内服外,尚推崇中医外治疗法及心理疏导。即使病人再多,他也从不敷衍草率。他常说:“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就应当像春蚕吐丝一样无怨无悔。”

治学严谨 锲而不舍

徐景藩教授从青年时代开始随身携带笔记本,他走到哪儿记到哪儿。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地记满了病案、读书心得、文摘和重要诊疗活动。他常告诫他的学生:“不读书思路不广,就难以解决复杂疑难问题。”他身体力行,至今仍坚持温习中医的经典名著和现代医学基础理论,每周都要到图书馆查阅医学资料。他严谨的治学精神,使得年轻的医务人员十分钦佩。一次,一位学生前往徐老家拜访,只见老师正坐在闷得透不过气来的小屋里伏案读书,身旁是一盆凉水、一条毛巾。学生关心地劝他到外面乘凉,他淡然一笑,说:“我一天不看书心里就不踏实,医海无涯苦作舟呀!”

徐教授勤学博采、衷中参西、融会新知,在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食道疾病、残胃炎、老年性胃病、胆胃同病等病症的诊疗上取得了累累硕果。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撰写了《徐氏论医集》《脾胃病医疗经验集》等书。他的诊疗经验被收载于《当代名医临证精华》《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他主持的科研项目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教书育人 诲人不倦

徐景藩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教研室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医消化科的学科带头人。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为中医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徐教授历来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对他们书写的病历、论文,无不逐字逐句修改.哪怕是标点符号的错误也不放过。到了老年视力下降,他常常戴着眼镜连夜批阅,从不拖拉。他授课条理清晰,将自己的治学方法和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有一次,由于他过度疲劳,高血压、心动过速发作,怕自己支撑不住,准备请别人代课。但到上课前1小时,他觉得症状有所减轻,又毅然亲自走上讲台。他曾主持以培养主治中医师为主要目标的江苏省中医内科提高班,并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现在。该班的毕业生大都成为中医界的骨干。徐教授先后培养了10名硕士研究生。作为全国名老中医,他曾专门赴京参加国家有关部局主办的“拜师大会”。亲自选定了学术继承人。他的高徒单兆伟教授现已成为著名的脾胃病专家和博士生导师。

徐景藩教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医学知识,更有做人的准则。一位病人经徐教授诊治后病情明显好转,特意从家乡带来1斤新茶,要送给徐教授品尝。徐教授坚决不收,再三辞谢。后来病人悄悄地放下茶叶便走了。徐教授发现后立即叫学生去追病人,将茶叶退还。学生略有迟疑地说:“病人一片心意,就算了吧,谁又知道这点小事呢?”徐教授立即正色道:“良心有知!,'学生听后心中一凛,似重锤敲心,立即追到大门外,将茶叶婉言退还。

淡泊名利 勤奋工作

作为学术上有建树的专家,徐景藩教授曾担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他超负荷地工作,制定了医院的发展规划,重点抓中医人才培养和中医专科建设。只要有空,他总要往病房跑,一是检查病历,二是翻阅治疗卡。人们称他有四勤:腿勤(深入病房)、手勤(多写多记)、限勤(诊察细致)、口勤(善于讲授)。

精准医学发展前景范文6

蒋景文为人谦逊有加。虽已在神经系统疑难症疾病诊治方面拥有很高的造诣,却仍然勤奋学习。

蒋景到老学到老。他总说,学医的人不能吃老本。医学的发展促使他要不断学习,病患的需求激发他要了解更多的病症,为了给下级医生授业解惑,更是需要更新经验和知识。

做医生一定要兢兢业业

虽然平时工作繁忙,蒋景文仍然每天抽出时间看书学习。医院图书馆新购置了一套2寸多厚的外文版神经类书,还没有上架,就被他借了过来。别看蒋景文已是八旬老人,却能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他经常在美国国立图书馆查找文献资料,进行在线阅读。 蒋景文经常教导身边的医生说:“医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1/100的风险概率,遇到一个病人身上就是100/100的危险。医生的对象是人,是性命,处理不当,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所以做医生一定要兢兢业业。”

经过他诊治的疑难病例不计其数,但对于那些收获过赞美的成功病例,蒋景文从不提。反倒是有些曾出现过偏颇的诊断,却总让他没齿难忘。他说,我记住的都是失败的教训。只有记住了这些教训,才能避免今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自1958年以来,蒋景文通过自学研究,归纳总结出神经电生理方面独树一帜的学术成果,先后建立和主持开展了脑电图、肌电图、诱发电位、行为与脑电同步检测、连续(24小时)脑电检测及睡眠分析、眼震电图等检查。并对脑电地形图、诱发电位地形图进行了开创性研究。1988年至1989年间,他带领研究生进行的“正常中老年人及急性脑血管病人SEP头顶分布的初探”,在诱发电位地形图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对运动神经诱发电位、视网膜诱发电位、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和事件相关电位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应用于临床。

严谨行医,舍己利人

接触过蒋景文的人,无不为他全身心扑在事业上、一切为病患的精神所佩服。他淡泊名利,见荣誉就让。在蒋景文身边工作的人,无不被他病人至上、不计名利的真情所赞叹。大家都称蒋景文是一个平凡脱俗的医生,一个纯粹的医生。

蒋景文常说,“做医生一是要勤奋,二要胆大心细。胆子太小,并不是对病人负责的态度。虽然这样对医生本人来说一点责任都没有,但是病人却得不到最有效的治疗。要从病人出发,不能有自己的私心杂念。”蒋景文从不盲目跟风、人云亦云。对于有疑问的仪器、药物,自己一定要经过确凿的理论实践认证之后才会采纳。他总是强调,“要给病人用可靠的仪器,可靠的药物。不能让病人多花钱。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新研制出来的药物。因为只有科学才最经得起重复。”

医德为先,一切为病人着想,是蒋景文50余年来的行医准则。他总是告诫身边的年轻医生,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对待病人和病例要具备追随的态度。获得病人的信任,帮助病人减少痛苦,不贪财,不贪利,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医生。曾经有一位家住房山郊区的病人,四肢瘫痪,经治疗住院40天后出院。时隔两年半,蒋景文特意去房山看他,目的就是询问患者恢复的情况如何。还有一次,医院动员病人家属做尸检,家属不同意。蒋景文不顾年迈,跑到其家里去做动员,给他们讲做尸检的目的和意义。有的病人做手术,他也会跑去参与观看。以期发现与神经内科有关联的细枝末节……

就是凭借着这样有始有终的严谨作风,令蒋景文获得了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交口称赞,也使他对于某些特殊症疾有了更为完整的了解和经验,他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创立了断层气脊髓造影术诊断腰间盘突出,于1979年在国内首先引进并改良了颈1-2穿刺脊髓造影术及小量注气桥脑小脑角定向CT检查法。对当时脊髓和脑桥小脑角疾病的诊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授业解惑,硕果累累

能够成为蒋景文的学生,是众多医师最幸福的事情。在他们看来,蒋景文诚恳待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他们毕生学习的榜样。无论是本院的下级大夫,还是到北京医院进修的年轻医生,甚至参加过蒋景文会诊的外院骨干,都感到跟他学习受益匪浅。他的学生们曾经由衷地慨叹:“我们从他的身上学到了怎样做一名好医生。”

自1994年至今,蒋景文每周坚持一次教学查房,令下级医师们收获颇丰。更为可贵的是,这样的教学查房是没有任何报酬的。为了培养新人,他主动请缨。十几年如一日地从事着这项义务性的工作。别看这样的查房每周只有一次,但之前的准备工作却要耗费他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每一次他都要事先选出有代表性的病例,然后找病因、查文献、安排备课,以期给在为患者解决问题的同时,帮助于下级医生提高诊疗水平。与此同时,蒋景文还保证每周进行2次医疗查房,1次疑难病门诊,同时负责北京市神经病理讨论,参与北京市神经疑难病中心工作。作为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他在担任本院高干医疗保健任务的同时,每月还要到301医院参与3~4次的高干保健会诊工作。

如今,年事已高的蒋景文依然坚守在救治病患前沿阵地。如果出现了下级医生解决不了的病例,即便是深夜时分,蒋景文依然会披星戴月的赶到医院去。

蒋景文曾在国内首先报道了“马尾间歇性跛行”、“空蝶鞍综合征”、“庆大霉素引起的前庭功能障碍”,分别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精神神经科杂志》、《新医学》杂志。2007年11月于《中华医学杂志》以讲座形式发表了“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并参加编著了“心脑卒中”、“老年人神经系统电生理检查”、“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人急性意识障碍”、“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神经系统感染”等专题,分别发表于《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老年医学》、《老年病急症》、《临床糖尿病学》、《老年神经病学》、《脑血管病》、《简明神经电生理诊断学》、王新德主编的《神经病学》和王维治主编的《神经病学》等著作中。

自1991年,蒋景文连续18年度被北京医院考核评为优秀。1992年被评为卫生部优秀党员,1991年、1993年、1995年、1996年被评为北京医院优秀党员;1992年,中央保健委员会授予蒋景文荣誉证书,同年被国务院授予有贡献的科学家特殊津贴。

大事记:

1955年北京医院评为一等奖

1959年北京医院“四好先进工作者”

1984年北京医院“服务态度好”单项标兵

1985年中央保健委员会授予奖状

1990年中央保健委员会授予奖状及荣誉证书

1998年中央保健委员会授予特殊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