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通讯技术范例6篇

互联网通讯技术

互联网通讯技术范文1

互联网的发展带动着物联网不断地发展,物联网借助感知层次的技术和新型的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互联网作为一种通信的实体,需要进行入网的识别和物物的相连,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互联网的正常运行。在实际的生活中,互联网技术运用较多,但是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连接形式,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运用较少。本文通过对物联网平台的介绍,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 物联通信技术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国内物联网技术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在国内的相关物联网的产业链中,移动通讯技术是其中发展较为迅速的代表,其中尤以安卓的操作平台最为突出。

1 互联网的物联通讯技术概述

1.1 互联网物联通讯技术概念

互联网,由广域网和相关的局域网组成的一种按照一定的协议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一般意义上的互联网是由两台或者是以上的计算机客户端、终端或者是其他的信息手段进行联系而形成的一种交流平台。人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日常的交流与合作,可以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加强了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便捷了相互间的沟通。

而物联网技术,一般是指通过各种实体的设备,如信息传感器、全球定位、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技术,对各种不同时间段的信息进行监控、采集和连接,采集的内容包括声、光、热等各种实体的物理现象,从而通过技术处理和互联网联系在一起,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之间的连接和识别。帮助人们更加便捷的对实体物品进行管理检测和控制。

一般来讲,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任然是互联网,只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展和延伸。这样进行相关的交流与合作,使得互联网不仅仅只是进行虚拟空间的合作,而且扩展到了相关的实物中。早期的互联网如果没有固定的连接方式无法进行使用,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不断地进步。移动互联网出现了并且直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种新型的互联网发展方式就是物联网,也就是中国提出的传感网。

1.2 互联网的物联互通技术类型

紫蜂(ZigBee)技术,新一代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将采用802.15.4(Zig.Bee)协议。ZigBee是现阶段来讲较为便捷的技术,它的成本较为低廉,较为方便携带且使用较为易于掌握,这种设备主要是在进行远程控制或者自动控制方面有着较为优势的效果,而且可以快捷的植入各种移动设备中,对各项设备提供较为清晰的定位功能,是目前来讲较为受欢迎的移动项目。

Zigbee技术的特点主要有:低速率、低时延、低功耗、实现简单、低成本、网络容量高。ZigBee技术使用范围较为广泛,包括军事、建筑、经济,工业、农业、医疗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实物进行时时的监测,而且技术本身就是一种低成本低消耗的开发项目,在节省资金的同时也便捷了这种新技术的使用,成功的弥补了无线通讯市场的空缺。

RFID,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RFID由标签(Tag)、解读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其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RFID一般可应用到在安全防伪、工商业自动化、财产保护、物流业、车辆跟踪、停车场和高速公路的不停车收费系统等。从行业上讲,RFID将渗透到包括汽车、医药、食品、交通运输、能源、军工、动物管理以及人事管理等各个领域。但是这种技术存在投入成本较高而且标准较为严格等问题,其使用的范围不是太广泛,而且技术也不是太成熟,因此目前的使用较少。

2 移动通信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自从移动通讯进入市场以后,移动的终端发生了改变,这种终端作为移动的系统终端连接方式,可以随时的通过自身需要对网络进行设置,实现信息节点和相关网络之间的自由使用连接,不在局限于有线的网络,可以随着移动网络进行时时的交流与合作。对比移动通信终端和物联网节点信息感知终端的功能和工作方式可知,移动通信终端完全可以作为物联网信息节点终端的通信部件使用。

2.1 在物联网中移动通信传输网络的应用

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传输主要是依靠各个不同的移动节点进行相互之间的信息疏通和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同样的在物联网的信息传输过程中也是类似的网络传输方式,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现阶段的移动通讯系统也同样适用于物联网的信息传输方式,即将移动通讯作为物联网的载体。

2.2 移动通信网络管理平台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移动通讯网络的管理和维护主要是通过对网络设备的控制来进行的,对于网络设备的性能、业务办理和相关的维护管理进行控制来保证网络运行的安全可靠。为了实现信息的安全传递和保管,物联网在运行中同样需要相关的技术进行支持,跟互联网的方式一致。这样来看完全可以将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到物联网的投入和维护中去。

3 根据上述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展望

3.1 提出建议

一般现阶段来讲,移动通讯网络和物联网的组织构架一致,因此完全可以将移动互联技术应用到物联网的日常运行中去,但是现阶段的物联网建设是通过语音进行操作,这样就使得数据的传输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现阶段的移动通讯网络主要是和物联网有较为类似的结构和功能。这样使得物联网可以广泛的应用移动通讯技术。但是由于现阶段的移动通讯技术都是依靠语音导航进行操作,因此这样的情况造成不能将现有的移动通讯技术直接的应用到物联网中,要对其进行改进以期符合现阶段物联网的基本特点。

(2)现阶段的移动终端一般只是具有语音和数据传输的功能,还没有发展到感知和物品的控制技术,不能直接的对物联网进行与节点有关的设备使用。因此可以通过在移动通讯中增加感应技术和相关的传感装置对技术进行改进,尽快的对移动终端进行改进,使其和物联网的技术进行融合,使得移动通讯技术能够更好地为物联网服务。

(3)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在移动通讯中用户的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用户的管理和信息传输以及业务的管理是其重要的方面,也是物联网管理的重要方面。因为物联网的技术使用不只包括人的使用,还有对物品的监控和感应。物品的信息接收和监控和用户的使用有着不一样的技术要求。因此在以后的管理中要加强对于物品使用相关技术的提高和对于用户管理的相关问题的管理,两者之间进行区分,使用新型的技术增加新的用户使用群体,尽量的促进物联网的快速发展。

3.2 提出展望

上述的一些技术的介绍,可以看出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移动通讯系统可以及时的为人们提供相关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为现代的用户提供各种先进的信息传输手段和先进的监控技术。物联网却是为人们的实物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管理。将互联网的技术应用到实物中去是对互联网技术的拓展和改进,将现阶段的移动通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进行连接,应用于实物的管理中去,可以便捷现阶段的生活服务,节省能源。

实质上,许多的运营商已经在对这一方面进行开发,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对物联网技术进行推广并且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物联网技术能够取得更大的进展。

4 结束语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联网技术不断地得到发展,将来会有一批优秀的物联网平台投入使用,跟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韦晨艳,杨键鸣,姚斯立.SQL 数据库中存储过程、触发器的应用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1,(6):59-60.

[2]潘琢金,王秋实.嵌入式Web 服务器中动态Web 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31(18):3975-3978.

[3]李岩.基于ARM嵌入式uCLinux系统原理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孟刚.基于android 蓝牙聊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6):79-82.

作者简介

张铁志(1983-),男,吉林省舒兰市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从事互联网网站工作

互联网通讯技术范文2

关键词:腾讯;多元化;发展模式;互联网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2.省略)、QQ游戏以及拍拍网这四大平台,形成中国规模最大的网络社区。

二、文献研究

(一)多元化的概念和类型

美国第一个以数量分析为基础研究企业多元化经营问题的学者戈特(Gort)指出[1],多元化是指企业产品的市场异质性(Heterogeneity),他强调的市场异质性不同于同一产品的细微差别化。因此,可以给企业多元化下这样的定义,即指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跨一个以上产业的经营方式或成长行为。多元化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含义,前者指企业经营业务分布于多个产业的状态,强调的是一种经营方式;后者指一种进入新的产业的行为,即成长行为[2]。

学术界对多元化分类也各不相同。Ansoff(1965)提出了四种多元化的类型[3]:(1)横向多元化,指企业利用现有市场,采用不同的技术来开发新产品,增加不同的产品类型;(2)纵向多元化,指企业在现有业务基础上向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包括向上游延伸的前向多元化,向下游延伸的后向多元化,以及同时向上下游延伸的双向多元化;(3)同心多元化,指企业充分利用自己在技术和生产上的优势,以某一主营产品为圆心,积极开发技术工艺相近的不同产品,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的产品种类;(4)混合型多元化,指向企业的主营业务无关联的其他行业发展,混合型多元化同时兼具以上三种多元化类型的特征。Wrigley根据企业最大的单项经营业务的年销售额的比例将企业多元化分为四种,即单一经营、主导型经营、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Rumelt(1974)基于企业历史和行为的主观分类法,将企业多元化分类扩大到九类[4],其中主导型经营分为集约型、扩散型、垂直统一型和主导非相关型;相关多元化又分为集约型和扩散型。总之,目前学术界存在多种多元化分类标准。

(二)多元化的动因

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原因分析,主要是市场容量的限制。市场容量的有限性会促使企业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同时,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也会诱使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以分散风险、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从内部来说,实行多元化经营的原动力,是为了更充分地利用企业的剩余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范围经济”。范围经济实质上是指企业多个业务可以共享企业的资源,尤其是充分利用企业的剩余资源,既包括有形资源(生产能力、营销、服务系统、技术开发与创新系统等),也包括无形资源(商标、企业商誉、管理技巧、技术、知识等)。Ansoff(1965)在《企业战略论》中将多元化发展的原因归纳为四类[3]:(1)企业既定扩张战略无法达到预定目标;(2)能达到目标前提下,如果公司盈余太多,可能会尝试多元化;(3)公司遇到更大获利性的新市场机会,也可能采取多元化;(4)某种情况下,企业扩张与多元化预期都不明朗时,也可能多元化[5]。

三、腾讯多元化发展实践

腾讯公司由一款名为“腾讯QQ”的即时通讯软件起家,目前已成长为一家业务涉及即时通信、电子商务、在线支付、搜索引擎、信息安全以及游戏、视频、社交网络、电信增值服务等多种业务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

(一)腾讯多元化实践的历程

腾讯公司的多元化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1) 相关多元化。在互联网领域,腾讯依托庞大的用户资源,利用本地化优势,在已有的即时通讯工具腾讯QQ和门户网站基础上,从两个维度叠加包括MMS、WAP等在内的无线增值服务;包括网络游戏在内的互动娱乐服务,以及包括多媒体、音乐、电子杂志等在内的网络内容服务,包括C2C、拍卖在内的电子商务,以及搜搜、财付通、团购、视频、互联网地图等业务,实现互联网业务的多元化发展。(2) 直接股权投资。2005年3月16日腾讯收购了著名网络应用软件Foxmail及有关知识产权的协议,利用收购获得的技术和人才,提升QQ电子邮件客户端的服务。2010年4月12日,腾讯公司宣布,将出资3亿美元收购俄罗斯数码天空技术科技公司(Digital Sky Technologies)约10.26%的股份。另据Vedomosti报道,美国在线(AOL Inc.)的ICQ即时通讯服务已经接到两家俄罗斯公司和中国腾讯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Holdings Ltd.省略)、腾讯游戏、QQ空间、无线门户、搜搜、拍拍、财付通等中国领先的网络平台,腾讯打造了中国最大的网络社区,满足互联网用户沟通、资讯、娱乐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需求。截至2010年3月31日,QQ即时通讯的活跃账户数达到5.686亿个,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达到1.053亿个。2006年,腾讯成立了中国互联网首家慈善公益基金会――腾讯慈善公益基金会,建立了腾讯公益网(gongyi.省略),专注于辅助青少年教育、贫困地区发展、关爱弱势群体和救灾扶贫工作。2007年,腾讯投资数亿元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设立了中国互联网首家研究院――腾讯研究院,进行互联网核心基础技术的自主研发,腾讯在即时通讯、电子商务、在线支付、搜索引擎、信息安全以及游戏等方面都拥有了相当数量的专利申请。

腾讯目前已形成了即时通讯业务、网络媒体、无线互联网增值业务、互动娱乐业务、互联网增值业务、电子商务和广告业务七大业务体系,初步形成了“一站式”在线生活的战略布局(见图1)。

2009年全年财报显示,腾讯2009年总收入124.4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3.9%。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95.3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9%。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9.0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2%。;网络广告收入为人民币9.6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5%。其中,即时通讯服务活跃账户数达到5.229亿个,比上一季度增长7.8%。即时通讯服务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达到9 300万个,比上一季度增长23.2%。“QQ空间”活跃账户数达到3 878亿个,比上一季度增长27.0%。“QQ游戏”门户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仅包括小型休闲游戏)为620万个,比上一季度增长8.8%。互联网增值服务付费包月用户数为5 160万个,比上一季度增长7.7%。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付费包月用户数为2 030万,比上一季度增长14.7%[6]。

(二)腾讯模式成功的启示

1. 以即时通讯业务为核心。腾讯公司是以互联网即时通讯软件(IM)起家的,公司在国内网民大都还不知道什么是IM的时候,第一个把IM引入中国并开发出了中文版本的IM软件――QQ。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腾讯成功地将QQ在中国互联网内大规模地推广开来,吸引了为数众多的用户。同时由于IM的技术及使用特点,对用户具有极大的粘性,从而腾讯培养了大量忠诚度相当高的用户,在此后一直占据着中国IM市场几乎垄断的地位。

正是这种以IM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使得腾讯在建立初期明确以IM为发展方向后能集中资源和精力,不断完善QQ功能,扩展与QQ相关的各种产品与服务,为其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依托庞大的用户群,腾讯产品的向心力越来越强,品牌效应逐渐发挥作用,大量网民被绑定在腾讯打造的这个网络社区平台上。当腾讯开始广泛涉及互联网的各种领域时,这种用户依赖度的优势便凸现出来,让腾讯在IM外的多个互联网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7]。

2.省略门户在综合信息网站领域以及腾讯的各种网络游戏,都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Foxmail在电子邮件领域、拍拍在电子商务领域、搜搜在搜索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8]-[10]。

3. 营销策略的灵活性。2000年8月,腾讯同电信运营商合作,从而使腾讯扭亏为盈,度过难关。以移动QQ为首的一系列无线服务,给腾讯和中国移动带来了大量的收入,使得腾讯得以腾飞。但是中国移动在打造价值产业链的过程中,为了抢占IM的巨大市场,推出了自己的IM产品――“飞信”,这对腾讯是一种极大的冲击。因此,腾讯很快调整了营销模式,逐渐摆脱对于电信运营商的依赖,将目光更多地投回互联网,不断拓宽收费途径,推出了大量的收费服务,使得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所占比例不断提高,为腾讯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立足于互联网使腾讯有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且腾讯在互联网增值服务上的营销也是相当成功。他们围绕QQ推出了一系列的服务,同时制定了完整而有竞争力的价格策略,从基本的QQ会员、QQ秀等服务,到QQ空间、高级交友等扩展的服务,甚至将作为稀有资源的QQ靓号作为收费项目,无一不显示出了腾讯战略的高明所在。

现在,腾讯的营销之路越走越宽。腾讯已形成了互联网业务、无线和固网业务、广告业务、企业服务和品牌授权等五大业务体系。相信这种灵活多样的营销手段能为腾讯的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

4. 战略性与前瞻性并驱。凭借着一贯奉行的“机会导向策略”,腾讯发现了许多互联网新兴的技术与应用。在这些技术与应用尚未真正被网民广泛使用时,腾讯就已经嗅到了里面的巨大商机。于是,腾讯将他们借鉴而来,化为己用,探索出一套成功的商业模式,先人一步试水市场。当竞争者开始真正发力的时候,才发现腾讯已经走在了前面。这就不难解释为何在很多互联网应用上腾讯并不是原创者,但他们却能比原创者做得更好。后金融危机时代,腾讯正准备在3G、数字地图、网络视频等领域大展宏图[9]-[11]。

另外,腾讯举办面向以大学生为主的全体网民的创新大赛,挖掘互联网中的新技术、新应用,同时发现人才、储备人才,更进一步突显了腾性公司的战略性与前瞻性。

四、挑战与建议

在腾讯取得成功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竞争对手、群体忠诚度、技术升级和变革、细分市场的差异化等多重挑战。

1. 使用群体和品牌的年轻化现象是腾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这极大地影响了腾讯QQ门户网站广告客户的认知和价值判断,并使得其广告收入一直难以与其庞大的流量相符。因为使用群体年龄增长而产生的流失是腾讯另一个头疼的难题。青少年群体是腾讯各项服务的主力使用群体,而当这一群体成为了办公室白领后,纷纷将自己的线上活动基地从QQ转移到了MSN。另外,即时通讯市场中,阿里巴巴凭借着在高端用户群体中的号召力推出了阿里旺旺,迅速成为了商业人士的首选。还有,来自中国移动飞信、电信天翼Live、联通U圈圈、网易POPO、新浪UC、百度Hi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大。

2. 一些以独立品牌进行发展的业务也并不十分理想。搜搜在搜索引擎市场地位并不明显,在以百度、GOOGLE占据绝对领先的两元多极的市场中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拍拍网则在C2C电子商务领域与第一名的淘宝网有着很大差距。

3. MSN、雅虎通、AOL等几大国际即时通讯巨头之间实现互联互通,而最近IBM、google等也纷纷加入这一阵营,也足以让腾讯备感压力。

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笔者建议:(1)进一步明确企业定位,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2)稳固核心竞争优势,继续扩大产品差异化策略;(3)加强品牌管理,实施品牌延伸战略;(4)丰富融资渠道,优化资产状况;(5)加大创新力度,从机会导向型转向战略导向型[11]。只有这样,腾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做大做强,成为互联网行业的一面旗帜。

参考文献:

[1]Gort M.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American industry[M]. New York: American industry, 1962.

[2]袁立,石建.多元化战略分类方法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1):58-58.

[3]Ansof HI. Corporate strategy: an analytic approach to business policy for growth expansion, McGraw: Hill Companies. 1965.

[4]Rumelt R. Strategy,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5]杨强,汪波,吕荣胜.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动因及其风险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85-88.

[6]腾讯控股有限公司.2009年报[EB/OL].http://省略,2010-03-17/2010-07-30.

[7]林琳.腾讯发展模式于企业发展的启示[J].市场论坛, 2005,(9):118-120.

[8]姚凯,陈曼.企业家心智模式对企业多元化战略决策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2):60-65.

[9]郭凯.多元化战略管理:决策程序及其理论依据[J].商业研究,2008,(3):48-53.

[10]兰卫国,张永安,杨丽.企业多元化战略与目标行业选择研究[J].软科学,2009,23(4):7-12.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Pattern of Internet Companies in China

Zhang Junjie1,2

(1.School of Managemen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 2.State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Networks Key Laboratory,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Wuhan 430074, China)

互联网通讯技术范文3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中韩比较 发展策略

移动互联网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传播形态和大众舆论格局,信息传播由单一传输变为互动共享,消息的源头更多更广,具有移动性。由于互联网的反中心、反控制特点,舆论热点经过互联网的外溢与融合被极度放大。因此,只有把握移动互联网的行业脉搏,疏导舆论走向,创造有价值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才可能在网络发展与融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的融合趋势

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的技术、终端、产业、内容、服务融合趋势日益明显。

在未来的几年,移动互联网会以比传统互联网更快的速度发展,但是并不会完全取代传统互联网,而是作为其有效补充,在将来,会由于移动互联网更符合需求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的地位和角色将发生微妙的调整,移动互联网有机会成为网络接入的主体,而传统互联网作为补充形式存在,形成移动和传统互联网并存局面,各自利用自己的优势提供相应的服务。该状态也同样适用于移动互联网内部,未来将形成2G、3G和4G并存的局面,与传统互联网走上融合发展的道路。

中韩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策略比较

放眼世界移动互联网行业,作为中国的近邻,韩国是世界移动互联网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新世纪以来,韩国移动互联网起步较早,业务应用日趋丰富,产业合作日趋完善,用户规模急剧上升。由于文化、历史和地缘上相近,韩国移动互联网的经验非常值得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学习和借鉴,从网络的升级到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从联合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各环节到移动互联网服务的提供,围绕移动互联网的终端、网络、平台和服务这些问题的解决,韩国移动互联行业已经经历了摸着石头过河的一些挑战,并形成了一些值得后来者借鉴的方案。

纵观移动互联网行业本身,运营商的作用至关重要,而政府部门也是奠定基调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从政府的引导和运营商的作用两个角度,基于中国和韩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比较,提出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几点策略。

(一)政府的良性引导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

韩国政府在电讯市场的发展中一直全力助推,适时裁定,引导了韩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中运营商、生产商之间的关系的良性发展。

CDMA和WCDMA的先后采用和发展都是政府在起推动作用。CDMA技术初期,全球范围内应用不广,而韩国政府看到其对于移动互联网行业的重要里程碑意义,将其选定为核心技术之一并给予了大力支持。信息通信部还立法将公共软件开发项目的允许利润率从原有的10%提高到法定最高标准25%,以扶持本国软件业的开发,有效地推进了行业的蓬勃发展。

借鉴韩国的成功经验,中国通讯行业管理部门应该看到现今的不足和机会,积极引导行业发展,为移动互联网发展及智能终端应用创造更大空间。

1、平衡运营商竞争关系,非对称性管制,引导市场良性竞争。韩国政府所扮演的仲裁者角色,体现在扶持弱小运营商的政策上。1996年1月,正是SK电讯作为韩国电讯业的老大在韩国推出了世界首个商用CDMA移动电话服务(2G)。当SK电讯强大到别的运营商无法生存的时候,韩国政府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带号转网政策。韩国的特点是:采用不对称管制的方法,在政策实施的初期,只允许主导性运营商SK电讯的用户单向转网到KTF和LG电讯;半年后,才允许KTF的用户向另外两家运营商转移;一年后,最小的运营商LG电讯才开始执行带号转网政策。①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经过不断洗牌也在朝着平衡力量的方向发展,但是应更好地让利于用户。

2、引导新技术。开发新技术,逐步发展顺应用户需求的3G甚至4G技术。

3、引导运营商向国际化发展。由于韩国市场和客户数量的局限性,韩国政府鼓励运营商开展海外合作,用优质的亚洲落地服务满足了大规模的欧洲移动互联网用户。随着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3G业务的深入合作,中国乃至亚洲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潜力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机遇。

4、引导运营商平衡地域差异,帮助中西部落后地区;或者政府直接补贴,以缓解我国明显的地域发展不均的问题。

(二)运营商发挥在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主导作用

只有运营商作为核心环节,在移动互联网的行业环境中与终端生产商和内容提供商竞争,链接政府和用户等上下游环节,才能实现全产业链的良性合作,带动技术、内容、应用的全面繁荣。

1、技术革新。从技术的商用时间来看,韩国发展3G已有10余年,而中国只有2年。但是韩国因为从头开始,一步一步发展,而中国则飞跃式发展直接选用最先进的技术,因此两国现今采用的3G技术差别并不是很大。但韩国已经在多个城市开始了4G网络的试运营。中国移动采用了自主研发的TD-SCDMA技术,目前的速率还达不到CDMA2000 EVDO和WCDMA速率,但是它对中国在4G方面的研发起到了技术积累的作用。

国内运营商应提升自身在新技术方面的竞争力,提供更快的速率、增加稳定率、加大网络覆盖面积,逐步发展顺应用户需求发展方向的4G技术。

2、产业链合作,减少内耗。协调与终端生产商的竞合关系是韩国运营商成功的原因之一。在韩国,各运营商在开发新业务时,也会在业务的规划中重点研究新业务对手机的要求,以引导其他手机厂商生产。如SK电讯与终端厂商的合作主要采取三种模式:一是补贴,让用户用较少的钱,可以买到有新功能的新型号手机,但用户必须在SK电讯网络上使用服务;二是提前在SK电讯旗下子公司生产的手机中推广一些新的应用;三是通过SK电讯店来推销这些手机。②此举不仅节省了运营商的销售成本,而且由于SK电讯的店都采用特许经营形式,店全部业务均来自于SK电讯集团,所以店对SK电讯业务和终端功能的推荐也是倾尽全力,为SK电讯的数据业务普及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进一步下调资费。中国和韩国的3G资费都比较高,但是相对于家庭收入来讲,韩国的3G资费还是较中国的3G资费较便宜,而且韩国的三家不同运营商,分别专注于高、中、低端用户,对市场进行细分,对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套餐,从而使所有国民都能使用3G。值得一提的是韩国推出的不限流量和时间的套餐,对3G应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中国目前三大运营商都主要针对高端用户。中国移动所提供的低价套餐也仅是供用户体验一般的低流量业务而已,并不能体现3G相对于2G的优势。目前移动互联网资费过高仍是部分潜在用户尚未转化为在网用户的原因之一,而在带宽发展充分的情况下,资费下调之后造成的规模效益应能持平甚至超过高资费时期的利润。

4、培养用户意愿。通常情况下,新业务的发展有两方面动力――需求拉动和技术推动,而通信领域,用户大多无法预知需求,因此,大多数用户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需要运营商通过宣传、演示、使用等让其对新业务了解、认识并产生需求。在韩国的街头,移动运营商的营业厅随处可见,营业厅里环境优美,设有新业务的宣传和演示,用户可随时进去体验新的通信业务。此外,移动运营商还经常走上街头进行宣传,让用户了解最新推出的业务。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用户对3G特色业务产生了较高的使用需求和意愿。为了提供良好的业务体验,韩国的运营商还在网络方面大力推动。中国移动互联网虽然起步不及韩国早,但是可以从服务上进行弥补,为更大带宽容量的移动互联网培养好用户基础。

5、走差异化竞争道路。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的用户需求,提供不同资费套餐和业务组合。SK电讯和KTF都将市场细分做得淋漓尽致,它们均按照年龄对用户进行了划分。

中国移动互联网前景展望

随着3G发牌和重组的完成,中国的电信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改变,以流媒体业务为核心的视频等增值服务还将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移动互联网业务获取新的价值增长空间,实现由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转型,对于运营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移动互联网业务成为全业务运营下的竞争热点。政府较重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发展与创新,政策支持促进了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成熟。

基于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通讯和互联网产业结合的必然走向,基于推进中国信息化进程和实现产业跨越的目的,中国应该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第二,我国具有良好的产业、市场和用户的条件和基础,应该选择新的模式发展移动互联网,在推进信息化进程的同时实现网络通信技术的创新,提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核心能力;第三,我国提升移动互联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能否构建自己主导的终端平台体系,并因此形成和领导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生态体系;第四,目前情况下,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应发挥优势,从应用和高层平台入手寻求发展突破,进而向下延伸,进一步强化优势、弥补短板,寻求深层突破。第五,能否有效整合包括移动运营商、互联网服务、终端制造商、软件开发商、芯片制造商在内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力量是加速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创新进程的关键。

参考文献

①张勇,《市场失衡加剧 非对称管制应择机而行》[J].《世界电信》,2008(9)

②凤凰网:《韩国:高度细化的3G套餐及应用》,tech.省略/s-

pecial/2010-517teleday/detail_2010_05/14/1519435_0.shtml

互联网通讯技术范文4

彩讯科技成立十多年来,专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软件开发和业务运营,拥有130多项知识产权。

彩讯科技总部位于深圳,以北京、广州和深圳为重点基地,在上海、福州、沈阳、济南、昆明、杭州、南京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形成覆盖全国的业务运营网络。目前,彩讯科技的员工总数为1200多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达90%,研发人员占比为46%,团队骨干具有多年的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设计、研发、营销和运营经验。

彩讯科技成立的企业技术中心是经过深圳市认定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团队现有600多人。公司两位创始人均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技术领头人有近20年的互联网经验,并拥有多位资深信息技术专家和行业应用专家。企业技术中心有成熟的研发体系,通过了CMMI4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二级资质。企业技术中心有多项技术在业界处于领先地位,包括先进的电子邮箱技术、创新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邮箱数字内容云存储技术、领先的高负载高并发技术、领先的海量数据分析处理技术、领先的云平台技术、领先的移动应用广告平台。

彩讯科技的产品与服务主要有以下七大类。

RICHmail邮件系统是受到中国著名企业青睐的邮件系统,可提供银行级安全保障,确保组织数据安全;具有电信级的高可靠性,支持超大规模高效并发传输;具有多终端访问功能,适用于移动办公;随需而变,提供高级定制、集成和运维服务;支持各种异构邮件数据平滑迁移。

M.Secure邮箱安全卫士可以内防外御,固若金汤,是邮箱的安全卫士;具有人工智能,可以自我学习,从容面对任何新型垃圾病毒邮件;4亿邮箱账户垃圾样本库实时同步,过滤率高达99.5%;误判率低于十万分之一。

M.Archive企业邮件归档系统引领邮件归档的发展趋势,可以实现法规遵从,遵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EC和其他法规;具有优化存储的功能,可提升邮件系统的性能,轻松实现备份与恢复;可满足审计、监督的需求,具有证据查找功能,可支持诉讼;可以快速搜索历史邮件和附件,实现电子数据挖掘;归档数据自动分类并长期保留,易于管理和查询。

M.target智能邮件营销平台是大数据时代的邮件营销专家,海量邮件可及时送达,送达率达到99.9%;可灵活配置各种数据库营销策略;对海量用户的行为进行智能分析,实现深度跟踪报告。

RICHdrive企业级私有云网盘是信息银行,实现了终端存储虚拟化,采用弹性架构,可降低成本;可以实现统一存储与备份,汇聚企业信息资产;具有银行级的数据安全与高可靠性保障;多屏数据可轻松同步,实现灵活共享与协作。

互联网通讯技术范文5

中兴通讯新一代Pre5G Massive MIMO

9月20日,中兴通讯在北京召开的2016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了最新版的Pre5G Massive MIMO 2.0新品。新版本剑指高端市场,针对性解决发达市场运营商面临的流量需求激增与频谱资源有限的挑战,大幅提升单站频谱效率的同时,仍兼容现有4G终端,终端用户不用更换手机即可享受极速宽带体验。

Massive MIMO是中兴通讯Pre5G解决方案的明星产品,在2016年巴塞展上斩获“最佳移动技术突破奖”和“CTO选择奖”。新一代的Massive MIMO 2.0体积更小,16流空分复用,多载波CA,支持平滑演进,部署方式也更丰富灵活,同时支持分布式和一体化两种形态,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此次的新一代Pre5G Massive MIMO 2.0造型灵感来自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纸,外形典雅优美,将古老的折纸艺术和现代通信科技完美结合,针对性解决移动流量需求激增、频谱和站址资源有限等挑战。

凭借Pre5G Massive MIMO的优异表现,中兴通讯已与20多家国内外运营商展开了Pre5G网络的部署,并在5G/Pre5G领域与众多主流运营商展开深度合作,如中国移动、德国电信、T-Mobile、日本软银、韩国KT、马来西亚U Mobile、奥地利和记Drei等。新一代的Massive MIMO 2.0预计将在2017年迎来全球范围内的规模商用。

中兴通讯Pre5G解决方案内的其他关键技术,如针对高站址密度、高流量需求的UDN(超密集组网),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将在今年年底开展D-MIMO外场测试。面向万物互联需求的NB-IoT技术,中兴通讯携手中国移动在其5G联合创新实验室完成了NB-IoT技术验证。

中兴通讯业界首家面向5G承载的接入层100G分组传送产品

2016年中国国际通信展上,中兴通讯业界首家支持100GE的接入层分组传送产品ZXCTN 6180H。该产品采用紧凑型高集成度设计,支持大容量低时延转发和40GE/100GE组网能力,满足Pre5G和5G时代接入层分组传送的承载业务需求。

5G基站的带宽需求相对于4G增加10-100倍,需支持包括宽带移动通信、海量物联网和高可靠低时延的车联网等应用,对承载网的带宽、时延和SDN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ZXCTN 6180H设备面向Pre 5G/5G以及综合业务接入等承载需求,定位于接入层,3U高,交换容量320G,提供25GE/40GE/100GE等高速率接口,支持资源分片的多业务隔离、动态大缓存、低时延转发等关键技术,满足运营商业务长期演进的承载需求。同时,该产品可以实现基于ODUx级别的业务隔离,保障不同类型业务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通过SQM技术提供业务级别的时延、抖动、吞吐量等实时测量,真实且精细化地反馈客户业务质量。此外,6180H可以演进支持SDN,通过软件加载实现网络的智能化集中控制,满足面向5G的网络架构需求。

国际知名咨询机构IHS Technology的2015年下半年市场分析报告《Macrocell Mobile Backhaul Equipment》指出,中兴通讯在Ethernet Macrocell Mobile Backhaul类别,2015年下半年在亚太区域收入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中兴通讯将坚持以创新的产品和方案服务全球运营商,截至目前,中兴通讯承载网产品服务于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家运营商。

中兴物联网五水共治方案喜获最具竞争力方案奖

9月21日,2015-2016中国通信产业榜(第十届)年度榜单在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上正式。中兴通讯物联网五水共治解决方案受到评委的一致肯定,喜获最具竞争力产品/技术奖。

中兴通讯五水共治解决方案基于NB-IoT技术,通过物联网云平台和丰富的传感器部署,是一套含水样采集、水样预处理、水质自动分析、数据采集传输、水质留样、远程监控于一体的在线全自动智能环境监控系统。

互联网通讯技术范文6

2009年,中兴通讯便成立5G预研团队并提出软空口理念,开始5G相关技术研究。进入2014年之后,中兴通讯5G研发进程加速,当年2月,5G技术白皮书,5月,在4G Cloud Radio架构的基础上,率先了基于动态Mesh的全新5G接入网架构,6月,全球首家提出提出Pre5G创新理念,并给出了相关产品的研发路标概念。

到了2015年,中兴通讯正式了基带射频一体化Pre5G基站,并被德国电信列入首批5G创新实验室合作伙伴名单。与此同时,中兴通讯也加入欧盟H2020计划,致力于5G创新研究。

更进一步,中兴通讯明确了5G研发路线。2015年-2018年,聚焦5G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原型验证;2017-2018年,启动5G标准化进程,重点做好5G技术标准化提案准备,积极参加3GPP标准组、中国IMT2020推进组和欧洲5G项目组的5G标准前准备工作。

“5G技术将把人类彻底带入万物互联的网络社会,是M-ICT最重要的基础。中兴通讯将在5G领域持续耕耘,与全球客户共同迎接全联接的M-ICT时代。”中兴通讯总裁史立荣表示。

中兴的5G观点

尽管全球运营商和设备商对于采用统一的5G标准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在具体技术实现上,分歧依旧存在。

中兴认为,5G的驱动力来自于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无处不在的物联网。

首先,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应用的高速发展,尤其是视频类业务的开展,现有3G和4G移动互联网无论从覆盖,容量,还是从带宽和性能上均无法满足人们日益膨胀的宽带接入需求,5G研究势在必行。

其次,物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车联网和虚拟现实等。超过500亿的联网设备对传统移动接入网将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当前的3G和4G网络无法高效满足不同行业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必须依托5G实现。

对于5G的基本属性,业界已经取得共识,那就是5G网络的单位面积数据流量将是4G网络的1000倍,用户接入速率提升10~100倍(光纤一样的接入体验),接入容量超过500亿。5G技术将把人类彻底带入数字网络社会,除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通讯、5G还将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

尽管5G为人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卷,但事实上5G刚刚起步。中兴认为,全球5G技术研发仍处于初始期。截至目前,5G的愿景、应用场景和需求指标已基本梳理清楚,5G的潜在核心技术有些已相对明确,比如Massive MIMO、超密网UDN、新的多址接入技术等,但是其它的潜在核心技术仍处于百家争鸣的混沌状态。

为了尽快统一5G标准,3GPP计划于2015年年底举办首次5G讨论会议,标志着5G标准化进程的正式启动。而ITU计划在2017年年底开始候选技术标准的征集与评估工作。“5G核心技术框架将在今后的2-3年内逐步收敛和清晰。”中兴专家向记者表示。

目前,5G研究主要依托区域性的组织,如欧洲的METIS、中国的IMT2020、日本的2020andBeyondAdHoc、韩国的5G Forum等,特征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但中兴认为,标准之争的主战场还在3GPP、ITU。中兴将积极向3GPP和ITU提交标准预案。

疾行在5G技术和标准道路之上

对于5G的具体技术,业界还存在很多分歧,每个厂商都提出了不同的技术实现路径。中兴通讯则提出虚拟小区Virtual Cell、多用户共享接入MUSA、软自适应链路SA、软件定义空口SDA等标签技术。

虚拟小区打破了以“蜂窝小区”为中心的传统移动接入网理念,转变为完全以“用户为中心”的接入网络。即每个接入网络的用户拥有一个跟用户相关的“虚拟小区”,该小区由用户周边的几个物理小区组成,物理小区之间彼此协作,共同服务于该用户。

当用户在网络中移动时,该虚拟小区包含的物理小区动态变化,但虚拟小区ID保持不变。因而在用户移动过程中没有切换发生,无论用户身在何处,都能得到来自周边多个物理小区的良好信号覆盖和最佳的接入服务。

“虚拟小区是移动接入理念的一次革命,真正实现了从‘用户找网络’到‘网络追用户’的梦想。”中兴专家表示。

多用户共享接入技术MUSA充分利用了远、近用户的发射功率差异,在发射端使用非正交复数扩频序列对数据进行调制,并在接收端使用连续干扰消除算法滤除干扰,恢复每个用户的数据。多用户共享接入允许多个用户复用相同的空口自由度,可显著提升系统的资源复用能力。

另外,由于无需保证用户之间的正交性,多用户共享接入方案无需空口的调度处理机制,非常适用于高密度、大容量的移动接入场景。

理论仿真标明,中兴通讯设计的MUSA算法可以将无线接入网络的过载能力提升到300%以上,从而更好地满足5G时代万物互联的需求。

软链路自适应技术通过引入各种软性技术,可以提高信道预测和反馈方法的准确性,从而解决了开环链路自适应周期较长、干扰突发对性能影响大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了5G各种新场景对QOS的差异化需求(低延迟或超可靠或高吞吐量或高速移动)。

5G时代,多样化的业务对接入网络的性能要求千差万别,如果针对不同类型的应用均部署专用的接入系统,势必导致5G网络过于复杂,且运维成本高昂。中兴通讯在业界率先提出软空口SDA理念,即使用一套高性能的移动接入网络基础设施,通过软件定义的空中接口来满足5G时代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从而简化5G接入网络架构,节约网络的建设和运维成本。

在研发核心技术的同时,中兴通讯积极推进5G标准的进程。

中兴已经成为5G全球技术和标准研究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作为中国IMT-2020(5G)推进组的核心成员,中兴通讯担任IMT-2020 IEEE工作组主席、IMT-2020网络技术工作组的副主席等重要席位,并牵头了多个子工作组的研究工作,积极投身于5G无线关键技术及下一代网络架构的研究工作。

Pre5G:预演5G

值得一提的是,中兴认为,5G愿景虽然美好,但无法解决今后几年的迫切问题。“参照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时间计划,5G的规模商用将在2020年以后,LTE网络难以满足今后5年内飞速发展的移动宽带互联网和无处不在的物联网需求,Pre5G是解决运营商近几年燃眉之急的对症良药。”中兴专家表示。

中兴通讯发现在特定场景下,可以提前把部分5G技术应用到现有的4G产品中来,而不涉及修改标准,这样就使用户能够提前得到类似于5G的用户体验。为此,中兴通讯在业界第一家明确提出Pre5G技术定义,并积极践行Pre5G商用化的公司。这将大大提升运营商4G网络的系统性能,延长运营商4G网络的生命周期,同时助力运营商实现从4G到未来5G时代的平滑衔接。

对于Pre5G,中兴也明确了研发路线。2015-2016年,完成重点Pre5G商用产品研究和工作,如Pre5G Massive MIMO、Pre5G UDN和Pre5G MUSA;2016-2017年,和合作伙伴一起完成Pre5G产品的外场规模商用;2017-2020年,实现Pre5G规模发货,完成5G商用前的4G网络性能改进工作。

从技术层面,Pre5G包含大规模天线阵列(Massive MIMO)、Pre5G超密网(Pre5G UDN)和多用户共享接入(Multi-User Shared Access)等核心技术。

Massive MIMO是5G的核心技术之一,利用多天线空分复用成倍地提升频谱效率,增强网络覆盖和系统容量。Massive MIMO使用的天线数量超过100个,高出传统基站一个数量级,因而可以在系统和终端之间传输更多独立的数据流,从而成倍地提升频谱效率。仿真表明,128天线(64个独立通道)的Massive MIMO基站,其吞吐率可达到TD-LTE 8 天线基站的4~6倍,帮助运营商最大限度利用已有站址和频谱资源满足高速增长的数据业务需求。

中兴通讯采用创新的技术方案,使得商用的4G终端可以在Massive MIMO基站下使用,使用户在不换终端,不等待新的空口标准的情况下,提前体验到接近5G的性能。基站系统的总体容量提升后,在多用户同时接入的典型应用场景下,每个用户的平均速率均有4至6倍的提升,即使现阶段商用的4G终端无法支持更高的峰值速率,Massive MIMO基站也可以通过多用户MIMO的方式显著提升系统的整体容量。

此外,大规模的天线阵列可以实现精确的立体波束赋型和动态用户追踪,从而显著提升网络覆盖并降低对周边基站的干扰,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的无线环境中。

Massive MIMO在提升频谱效率方面成效显著,但仅靠Massive MIMO技术还不足以满足指数增长的数据带宽需求。超密网Ultra Dense Network通过更为密集的小区组网(站间距只有几十米)来进一步提升局部区域的流量密度。

小区密度增加势必会引入严重的干扰问题,Pre5G UDN充分利用中兴通讯成熟的 pico RRU硬件平台和Cloud Radio软件云协同技术,并辅以自适应定向覆盖, 小区智能开启/关闭, 智能功率控制等技术,可高效解决密集组网场景下的干扰问题,使运营商能够将基站部署得更为密集,从而获取更高的系统容量。

在Pre5G的实践方面,中兴通讯已经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商用进展业界领先。

2014年11月,中兴通讯联合中国移动在深圳完成了全球首个TD-LTE Massive MIMO基站的预商用测试。该测试由中国移动研究院发起和组织,采用中兴通讯最新研制的64端口128天线Massive MIMO的基带射频一体化室外型基站,测试结果超出中移研究院的预期。

中兴通讯的Massive MIMO从设计之初就面向商用考虑,在体积、重量、成本、工程化、安装等方面作了很多周密设计。预商用Massive MIMO产品成功做到一个模块内部集成128天线,但整机迎风面积与普通8天线接近,彰显了中兴通讯在5G领域强大的研发和商用能力。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表示:“中兴通讯完成了3D/Massive MIMO预商用外场测试,测试结果令人振奋,无论进度还是结果都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加快了技术商用验证的步伐,深层次地挖掘了TDD网络的技术优势,中国移动将继续与中兴通讯进一步加强3D/Massive MIMO及其他5G技术方面的合作。”

中兴通讯无线CTO向际鹰表示:“3D/Massive MIMO天线数接近甚至超过100根,高出传统基站一个数量级,听起来非常遥远,但中兴通讯通过一系列创新,把看似遥远的5G技术拉近到4G时代。大家普遍担心尺寸,但通过测试表明尺寸与8天线相当。中兴通讯提出的Pre5G理念和大量技术创新,可以使4G终端提前体验到3D/Massive MIMO带来基于5G技术的业务体验。”

2015年1月,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完成全球首个Pre5G Massive MIMO基站的多用户多流外场预商用测试,成为首个掌握Massive MIMO多流技术的厂家。中兴通讯通过运用Pre5G的多用户多流空分复用技术,基于商用4G终端,创造了频谱效率和单载波容量的新记录,实测峰值达传统基站的3倍以上,平均值预计在5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