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资产管理范例6篇

机电设备资产管理

机电设备资产管理范文1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劳动资料。其价值在企业全部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决定企业素质和效益的基本要素。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在整个资产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能够在若干个生产经济周期中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由于损耗而逐渐减少。这部分减少的价值以折旧的形式,分期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费用中去,并在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并不是将所有的劳动资料全部列为固定资产。一般来说,生产经营用的劳动资料,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就应列为固定资产,否则,应列为低值易耗品。企业在非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重要物质资料,如果使用年限在两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也应视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企业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标准作了具体规定,将符合下列两个条件之一的劳动资料,列为固定资产:1.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及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2.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但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物品。《企业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标准的规定,主要优点在于企业固定资产绝大部分只规定一年以上一个标准,可以不因价格变化引起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调整而调帐,比较规范,同时也接近国际惯例。

二、电影电视行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影电视行业作为新兴的传播事业,自从诞生起发展异常迅猛。与其它媒体相比,电影电视行业的存在和发展依赖着重要物质――摄、录、编及发射等设备,这就是我们要谈的“固定资产”。电影电视行业具有很强的行业特点,即:重装备、高科技、高消耗、高投入的事业。若没有上述设备的投入,就无法进行工作。为此,要高度重视电影电视行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电影电视行业一般把宣传工作作为重点。这是因为宣传的优势是传播信息直观、快速。比如:新闻事件、文艺节目等信息,一旦播出,立刻会撞击人的视觉和思维,形成各种理念,引起社会信息流动,这是电影电视行业发展之快的根本原因所在。一些电影电视行业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够,存在“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思想。虽然加强了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健全了财务制度,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办法却出现了空缺单位固定资产在购置、验收、保管使用及清理盘点、报废报损等环节均无明确的制度约束。缺少实物登记账卡,资产领用没有记录资产增减变动手续不完备,程序不合法等,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无章可循、责任不明,资产流失严重。具体来说,电影电视行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制度不完善

早在1991年,广电部、财政部和国资局联合下发了《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试行)》,这对当时加强电影电视行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事业的发展,有线电视的并入,固定资产规模大为扩张,加之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影电视行业的产业结构、布局、内容和传播方式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991年的管理办法已经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要求。一些电影电视文化事业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够,存在“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思想。虽然加强了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健全了财务制度,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办法却出现了空缺。单位固定资产在购置、验收、保管使用及清理盘点、报废报损等环节均无明确的制度约束。缺少实物登记,资产领用没有记录,资产增减变动手续不完备,程序不合法等,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无章可循、责任不明,资产流失严重。

(二)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确

现在,固定资产原值达千万元以上的电影电视行业比较普遍,尽管管理内容浩大,保值增值任务艰巨,却很少有电影电视行业为此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管理基本停留在简单登记反映阶段,“重购轻管,只用不管”等现象十分普遍。有的单位只是在技术部门或后勤部门设一两个人兼职管理;还有的索性就把管理交给了财务部门,由财务人员在账面上进行管理,但财务部门缺乏对实物的监督。多数电影电视行业的财务部门只负责固定资产的财务处理,实物多由使用部门负责,虽然单位内部也规定一年或定期双方核对一次,但实际上很少执行。形成“管账的不管物、管物的不管账”的局面,对资产的管理形成真空。凡此种种,致使电影电视行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处于一种半真空状态。

(三)基础管理薄弱,账实不符

电影电视行业固定资产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缺少固定资产购建统一规划,不编制年度预算,即使有预算也不认真执行;添置固定资产,不按规定建立固定资产卡片,有的虽建立了卡片,但规格、型号、编码、建造单位、存放地点等不是没有就是不全;固定资产维修、更新等基础资料基本空白;资产存放随便变更,人员调动不办理手续;个别自制固定资产在费用列支后不办理入账手续、部分赞助或活动充抵的固定资产不及时入账,形成账外资产;没有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不办理报废核销手续,造成固定资产只有增加没有减少等,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四)资源配置不合理,浪费现象比较普遍

近几年,各地电影电视行业加快了硬件投入,有的设备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虽然增加、更新设备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如何合理配置,做到既保证事业发展,又不浪费资源,又能节约资金,却很少有人研究。因而重复购置、闲置不用设备的现象屡有出现,既浪费资源,也造成设备运转低效。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制度,在电影电视行业已经普遍建立起来了,但是,由于认识不深和客观条件不佳(如缺少库房、设施等),使这些制度或不健全,或不科学,加上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有章不循,造成设备使用无度,非常规性损坏现象时有发生,设备使用寿命缩短,浪费了国家和集体资财。电影电视行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损坏、落后等原因而淘汰是正常的,但亦应有管理制度。损坏、落后均须由专家确认;非正常损坏应追究责任,淘汰有报废、变价出售、调拨之分,有了明确的制度,才能不浪费国家资财,并能做到有序更新,保证事业发展。

三、完善和加强电影电视行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构

制度是管理的行为规范,是管理的理论指导,所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建立、完善管理制度。1997年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及1998年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制定固定资产管理规定提供了许多依据。在管理规定中,应结合电影电视行业的特点,明确固定资产概念、标准及分类,对固定资产登记、核销、清查盘点等基础工作分别做出具体要求,以满足和适应管理的需要。同时,为达到全方位管理的目的,还要制定完善电影电视行业专用设备以及网络资产、房屋建筑物、交通工具、办公设备、图书音像资料等一系列具体管理办法,把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原则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健全管理机构。管理机构是实现管理职能的重要保证。电影电视行业固定资产价值较高,管理责任重大。应根据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设立专职的管理部门,按照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管理体系。归口管理,是指在专职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由分管部门负责归口管理,由使用部门负责使用管理的三级管理体系。分级负责,是指专职部门、分管部门和使用部门各自所承担的责任。在明确管理范围和内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明确权利和责任,对专职部门、分管部门和使用部门要制定各自的管理权限和管理职责,指定专人或兼职人员具体负责,建立起以专职部门为中心,分管部门为连线,使用部门为终端的固定资产管理网络体系。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最终目的是将管理职责落实到人,做到物物有人管,层层负责任。

(二)彻底清理电影电视行业的固定资产实情,弄清该行业各类资产的详情

在没有实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之前,电影电视行业的固定资本情况是比较混乱的。由于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制度,所以各类资产也就处于放任状态,没有分类,也没有立案,谁都难以说清电影电视行业固定资产实情。而现在却不然,所有设备从小到大,从旧到新,从国产到进口都建立了档案资料,并输入计算机。这样可以随时提供各方面资产的详情。譬如要了解摄录机方面的情况,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很快查出并打印出有关摄录机方面资料的清单。清单上能很详细地列出各种型号摄录机的数量、购进日期、价格、使用人员、库存等详情。一张清单就能对设备的统一调配、合理使用、提高利用率以及在制定财务政策时,提供一份非常有效的参考资料。

(三)防止资产流失,更加充分发挥各种设备的使用价值

电影电视行业作为一种高科技媒体,从节目的制作到最终送至用户,各种设备量大且贵,而设备器材从购买到使用直至报废的过程中流动性很大,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随着使用人员的变更及设备的流动,有的设备不是损坏,就是下落不明。特别是那些体积小、价格贵的设备就更易丢失、损坏。更谈不上统一调配、合理使用了。自从施行了固定资产统一登记管理制以来,由于制度严格、赏罚分明,所有使用和保管设备的人员都能对其倍加爱护,丢失、损坏等现象就较为罕见。这样就大大地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大多设备都经常处于优良的状态。

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维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固定资产使用价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从2004年7月份起,辽宁电视台的固定资产采用了计算机化跟踪管理,这套固定资产跟踪管理系统构建于台里内部计算机网络上,利用网络优势,部署合理。该系统不同于以往以财务管理为主的资产管理系统它通过利用条码技术,解决了实际工作中数据分散、统计时间长、盘点工作量大、实物与账面不符、资产重复购置、运营成本增加等问题。依据辽宁电视台固定资产管理科的职能,从设备管理科的日常工作出发,注重固定资产使用周期的管理,包括资产采购、新增、资产入库、资产变更、盘点、维修保养、报废、折旧等,同时也能为领导提供实时查询和报表。这就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了资产的利用率、完好率,使其发挥更大效益。

(四)对淘汰设备进行再利用,合理进行配置资源

机电设备资产管理范文2

关键词:矿山开采;矿产企业;机电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理念;队伍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D6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7-022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7.10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国家“一路一带”战略提出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发展速度可谓突飞猛进。然而这高速发展的背后却对能源行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保障和推动,能源尤其是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我国能源结构未出现根本性转变的前提下,煤炭等矿产能源仍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而矿产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也给矿产开采带来了一些挑战,尤其是对矿山机电设备的使用率大幅增加。矿山机电设备是矿产开采中的基础设备,对于矿产开采的正常运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对矿产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矿山机电设备的使用负荷也在不断飙升。另外,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采矿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进程,矿山机电设备日益精密、复杂,所有这些都给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带来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做好矿山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成为业界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 矿山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重要性

1.1 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是机电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和保障

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矿山机电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人为因素给生产带来的作用日渐减少,但机电设备终究还是需要人的管理和维护。倘若没有对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那么再先进的机电设备也难以正常运转。对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不仅关乎这机电设备自身的正常运转,而且也关乎这整个采矿系统的正确运转。机电设备维护管理不到位,那么设备便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不仅妨碍采矿的进度,而且不利于采矿系统的整体运行,给采矿企业造成难以估量的财产损失。因此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是机电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和保障,更是采矿系统整体运作的前提和保障。

1.2 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是提高生a率的必然要求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矿产资源开采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但机械化水平再高也会造成机电设备的磨损和消耗,如果不加以维护、保养,会加速设备的损耗速度,降低机电设备的生产效率或因年久失修造成设备故障,影响整个矿山开采的效率。另外,矿产开采多位于环境相对恶劣的地区,受到高温、降雨、塌方等自然因素影响会造成机电设备的损耗,给开采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严重妨碍了生产效率的提升。然而,通过常态化和制度化的日常维护管理,保障机电设备的高效运转,有效地克服自然环境给生产带来的不便,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1.3 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内在要求

全国范围内矿难事故的发生在一次次刺痛国人内心的同时,也让人不得不反思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根据调查很多矿难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机电设备引起的。然而因机电设备所造成的矿难事故,其背后又是机电设备维护管理不到位所致。对于通风、排水等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极易诱发透水、冒顶、瓦斯爆炸等事故,给矿产企业和施工人员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威胁。因此做好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对于保障采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通过日常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机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将不安全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为矿产资源的开采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倘若没有认真严谨的管理人员和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矿产开采就得不到安全保障,矿山建设也难以有效的开展。

2 矿山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着力转变管理理念

思想观念对行动具有指导意义,正确的理念能够引导企业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反之,错误的理念则可能断送企业的发展。当前一些矿产企业在对待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问题上不够重视,未能将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其注意力多集中在企业利润的提升和成本降低方面。这种企业发展的理念给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思想负担,不利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此,矿产企业应着力转变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理念,切实将该项工作纳入到企业发展规划当中。

要转变管理理念,首先,企业领导层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主要领导人牵头负责的形式,将机电维护管理工作纳入到其职责范围之内,并将其作为个人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次,就具体的机电设备维护管理人员而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摆脱传统的管理理念,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统一,不仅注重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管理,而且要注意高效率、低能耗、低成本的维护管理,实现机电设备利润创造的最大化。

2.2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离不开人的参与,而管理人员的素质又直接影响着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水平,因此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是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加强维护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要从多个角度入手:首先,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让每位管理人员都能够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在思想上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才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对管理人员开展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如张贴警示标语、组织专题讲座、播放专题教育影片等,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让管理人员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其次,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矿产机电设备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传统的设备维护管理理念和手段已经难以应对日常管理工作,因此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成为当前较为迫切的命题。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首先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由采矿企业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管理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学习,并严格进行考核验收,建立明确的惩罚和奖励制度,以此督促管理人员学习。还可以选派企业内的年轻骨干赴国内外各大专业院校进修学习或与国内先进采矿企业进行人才的交流学习,以此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

2.3 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对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着e极的推动作用,就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而言更是如此。只有建立健全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维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开展。机电设备管理制度要以机电设备的使用为主线,贯彻机电设备使用的整个过程。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责任制度。通过将管理工作的深入量化为时间、地点、环节等,将责任落实到每位管理人员身上,做到人人有责。并且将责任与管理人员的薪资水平提升、晋升考核、福利待遇等切身利益相关联,从而增强其责任意识;其次,要进一步细化管理环节,努力做到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维护等全程跟踪管理,诸如防爆设备入井、安装和验收制度、机电设备隐患治理管理制度、机电事故分析追查管理制度等。通过建立各种具体的规章制度,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进而体现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最后,要充分发挥矿产企业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建立领导干部上岗查岗制度,加强对要害部位的管理。明确干部上岗查岗的具体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和程序等,并配合相关责任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的上岗查岗责任。

2.4 加大资金投入更新机电设备

先进的机电设备不仅能提高矿产企业生产的效率,而且还能保证矿产开采的安全,提高设备维护管理水平更离不开现代化的机电设备,因此矿产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矿山机电设备。同时,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对现有的机电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着力提升现有机电设备的供电等级、设备功率、设备安全质量等,而对于那些安全系数低、能耗大且无法进行升级改造的机电设备应及时的拆除、淘汰。在更新机电设备的同时,还应及时地更新维护管理理念,要充分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维护管理理念和知识,并将这些理念和知识切实地用到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上。

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然而一些矿产企业或因实力不足或因观念意识不强,不愿在设备的更新换代上投入太多成本。这种错误的做法不仅给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而且也给采矿生产埋下了安全隐患,不利于矿产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此,矿产企业应转变观念,以战略眼光看待机电设备更新问题。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大力扶持机电设备和专业人才的引进,及时改造生产工艺,维护设备系统的整体更新率。

3 结语

机电设备维护管理是采矿系统正常运行中的一大重要环节,企业上下只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企业利润的不断提升。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电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将不断提升,相应的维护管理制度也应及时跟进,牢牢把握机电设备发展的时代脉搏,不断提升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水平。总之,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参与和通力协作,从企业到个人都需各司其职、尽善尽美,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到我国矿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洪涛.矿山机电设备的检修与安全监控系统研究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3,(17).

[2] 牛强,罗福生,张吉福.论煤矿矿山机电设备维修常见问题与对策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5).

机电设备资产管理范文3

关键词 煤矿机电设备;问题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TD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4-0189-01

1 煤矿机电设备常见问题分析

1)及时管理和维护煤矿机电设备的意识浅薄。有些企业把煤矿机电设备当作辅生产工具,淡化部门职责,维修体系不完善,管理落实不到位,没有意识到这些设备对煤矿生产和采掘安全的重要性。企业管理人只求眼前经济效益和煤炭产量,忽略对设备维护和检修的重视,致使机电设备的检查修理工作严重滞后,容易造成机电安全事故,导致影响了企业正常工作和生产。

2)机电作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低。有些煤矿企业的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文化水平低下,专业技术能力不足,没有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人员的掌握技术生疏,工作岗位不稳定,变化频繁,不利于煤矿安全生产。很多煤矿企业对机电设备知识普及的效果不理想,相关技术能力培训的形式单一,培训的内容枯燥,测评考核体系不够完善,新员工在理论知识培训以后,难以熟练掌握生产技术。这些存在问题导致了机电设备出现了高事故发生率,影响企业生产发展。

3)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不完善。据调查,我国很多煤矿企业缺乏建立和实施机电设备质量标准与安全管理体系,缺乏完整、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致使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维护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糊涂使用,对设备管理和使用的责任主体不能明确。煤矿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导致部分机电管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没有充分发挥出他们的管理职能,也没及时对机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有问题也没及时处理,这些不良行为都给机电设备的使用埋下了安全隐患。

4)煤矿机电设备监管力度薄弱。机电设备监管一般是采用老套抽查的监察方式,监管体系不完善,随机性检查,缺乏全面性和主动性,对机电设备监管不全面。而机电设备运输系统战线长、范围广,机电管理部门既要运行机电设备,又要检修、维护、检测机电设备,况且现行的执行标准有时缺乏详细的操作说明和准确的规定,这样就增加了机电设备的监察难度。

5)机电设备资金投入少。有些企业在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方面的资金投入少,设备购买和更新维修能力不足,导致基础机电设备数量减少,一些机电设备因为使用时间过长,已经逐渐变得陈旧老化,使用时间长度也超出了安全标准,然而企业因为资金的欠缺迟迟没有对机电设备进行更新和维护,落后的技术检测跟不上机电设备更新的步伐。缺乏资金,机电设备存在老化现象,安全保护装置老旧,导致大部分陈旧老化的机电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其安全性能已经低于国家企业管理制度要求,致使常常发生机电安全事故。

2 探讨煤矿机电设备建议

随着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和煤炭产业快速发展,机电设备投入,维修,保养,管理也是煤矿稳定生产的重要一环,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保证机电设备可靠、高效、安全的运行。机电设备作为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工具,企业要采取措施,扎实的做好管理工作,完善机电设备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而促进煤矿生产效率的提高,全面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

1)提高煤矿机电设备及时管理和维护意识及技术。煤矿企业要提高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视和强化技术专业性,因为井下作业的特殊性和危险性,对机电基础设备的要求就高,对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也更高,更严格。做到强化部门职责,健全完善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意识到这些设备对煤矿生产和采掘安全的重要性。企业要不断提高机电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吸引和留住技术人才,注重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机电管理人员,管好、用好、维护好机电设备,才能发挥好先进设备的优势,保证企业的安全顺利运作,促进煤矿企业的稳定高效发展。

2)加强煤矿机电设备检测和监管。要保证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要加强机电安全监察人员的工作质量,首先,机电安全监察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操作技能,能熟练进行机电设备的操作,同时,自身要具备综合综合管理组织能力,以机电设备的管理规范为工作依据,做好日常的机电检查工作。其次,还要做好机电设备预防工作,注重生产安全,实施全面监管工作。此外,要建立起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把握好验收环节,要强化其工作责任心,拒绝使用不合格的机电设备。同时要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达到规定要求,严格落实设备的检修制度体系以及检查施工组织管理,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安全可靠性,认真分析和判断机电维修情况,做好数据统计和分析,实现数据传递的及时性和真实性的有效统一,以达到安全高效管理的目的。

3)提高管理与维护水平。引进科学先进机电设备,加强设备选型的规范化、超前化、标准化;建立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实现对设备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管理;不断完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体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及落实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制,使机电设备的使用与操作能够更加规范;要加强对维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有效操作运行。通过定期的机电设备检查和维修工作,优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高机电设备安全运作水平,落实管理与维护措施,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4)加大对机电设备资金投入。煤矿生产企业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就要加大资金投入更新先进的机电装备和维修费用,强化设备正确操作和维护保养,及时提高基础设备等级和安全质量,这样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机电系统设备的安全系数,减少管理过程中的不足,科学改造陈旧机电系统,保障生产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3 结束语

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对企业的正常运转和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生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要落实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机电设备管理机制,加大力度消除机电设备潜在的安全隐患,保证煤炭机电设备系统的顺利、安全、可靠、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李亮.矿山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及其处理探讨[J].电气自动化技术网,2012.

机电设备资产管理范文4

关键词:煤矿基建企业;机电设备管理;安全生产

0引言

煤矿基建企业主要是以煤矿生产单位在地质、煤矿建设设计之后,进行煤矿建井、煤矿巷道开拓、大型设备安装、建立和完善矿井各个系统等主要施工任务为主的施工企业,企业的发展主要随着全国各大煤矿生产任务的拓展、改扩建以及新增煤矿基建等建设任务而发展,施工任务分散。煤矿基建企业机电管理,伴随煤矿基建企业的性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施工机电设备种类多;②机电设备安装、使用地点分散;③机电设备调拨、运输频繁,设备流动性强,平均使用成本较高;④设备安全管理以及维修保养难度大;⑤机电设备使用、操作、维护人员专业人才较少;⑥伴随各项机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设备更新较快,企业设备沉没成本较大。因此,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生产特点以及机电设备现状,加强企业内部机电设备管理,努力实现施工企业设备安全、高效运转、确保企业及矿方安全生产任务按质按量完成。

1加强机电设备基础管理

1.1健全机电设备管理机构

由于基建企业施工任务主要有煤矿建井、煤矿巷道开拓、大型设备安装、建立和完善矿井各个系统等工程,施工地点分布广,施工所需的机电设备种类、数量比较多,且工程转换周期较快,决定了基建企业机电管理比较困难,企业领导应高度重视企业内部机电设备的管理,设置专职机电设备管理机构,成立机电管理体系、防爆管理等组织管理机构,各施工现场配备与生产任务相适应的的专职管理人员,设备操作、维护等专业化人才,各相关岗位职责明确。

1.2加强设备基础管理

根据企业内部机电设备管理实际情况以及《煤矿安全规程》等,并从设备先进、使用经济等角度出发,提高设备周转率、利用率和管理水平为目标,编制企业内部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主要覆盖到机电设备规划、选型、购置、检验、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检修、调拨、更新改造、报废、处置及租赁等各个环节。坚持设备内部调剂、减少设备租赁费用、减少通用设备购置费用,定期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是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保障。根据设备安装、使用地点分布广,设备种类、数量较多、用途及型号复杂等特点,各级机电管理部门,必须建立统一标准的机电设备台账,明确每台设备的设备名称、型号、企业资产编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设备状态、设备来源等基本内容,以便管理人员做到对设备清晰明了,能够掌握设备运转情况,同时为企业内部设备调剂做好基础工作。设备技术资料的管理,按照规定应“一台一档”要求进行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基建企业的施工设备本身具有种类、数量较多、用途及型号复杂、同型号设备有不同的设备生产厂家等因素,设备技术资料的纸质技术资料存档难度较大,存档期较短,复印量较大,且容易损坏或丢失。因此,煤矿基建企业设备技术资料的存档,应积极推进电子化办公,利用电脑积极编辑分类存档。大型、主要重要施工设备,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等其他重要资料必须按照“一台一档”要求进行管理,同时进行电子存档。伴随伴随电子化办公、设备管理市场需求,诸多管理软件逐步诞生,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管理软件,如ERP、工程综项管理等软件,以便提高设备管理效率,设备使用率。

1.3重视机电人才培养和使用

在我国煤炭发展初期,“大、笨、重”、技术含量低是机电设备的主要特点,机电设备维护、保养等工作比较简单,从事机电人员属于辅助工,工资待遇比采掘队工人较低。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炭基建、生产等施工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迅速,设备装配精度较高等特点,煤矿机电设备技术、设备保护等要求在不断提高,而从事一线采掘工的劳动体力等级在不断降低,每班所需求的人员数量同样在减少,因此“无人则安”成为煤矿机电技术发展的一个目标。目前机电人才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有效的使用,是煤矿基建、生产等单位管理中存在的矛盾之一,主要体现在:经过企业内部机电专业化培养以及自身不断学习,具有较高一线机电人员,在得不到自身应该拥有的工资待遇,往往跳槽几率较大。重视机电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是企业安全可持续安全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

2加强机电设备现场管理

2.1加强一线施工设备的保养、维修力度

现场机电设备管理,必须实行“包机”制度,每台设备必须有相应的包机负责人,按照设备管理制度、设备使用说明书、设备运行使用情况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并根据现场生产情况,制定日常设备强制检修制度和检修时间,一线机电管理人员必须审核审批制度,并落实制度执行监督责任。包机人应具有相应技术能力,完全掌握设备结构、技术特性,能够熟练操作设备,确保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杜绝设备失修、失爆、拆套、缺件损坏,设备保护不全或未投入使用等现象的发生,从设备自身层面,杜绝机电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大型、特种、供电等设备保护功能完好

在用煤矿提升、供电、运输等部分机电设备设施,按照国家《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必须要有资质的检验单位定期做相关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以确保设备在安全状态下运行。各种设备的安全保护,在设备检修或运行期间均需要进行动作保护试验记录,确保设备保护动作灵活、及时有效,杜绝因缺少保护而发生机电安全事故。

2.3加强现场设备使用监督检查工作

现场机电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是设备安全管理的关键,加强现场设备使用监督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在制定管理制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设备、不同使用环境、不同使用地点等实际情况,重点明确各级管理单位的检查方法、周期以及重点检查内容。如每旬进行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性能检查、每班对提升运输系统各项保护性能检查、上级每季度机电专项检查以及其它冗余检查方法和形式等。各级监督检查的目的主要是对现场设备使用情况的进行重点抽检或全面检查,发现现场设备使用或管理工作不到位的,及时提出问题,一线使用和管理单位应认真对待监督检查,在思想上应避免“烦”、“躲”、“拖”、“靠”等思想,在行为上应按照要求认真、及时进行整改,问题严重的要编制整改措施,并严格执行审批过措施进行整改,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一线设备得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2.4加强必要的先进设备、工艺的投入和使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炭机电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更新速度逐渐加快。但是对于煤炭基建行业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影响先进设备、工艺的投入和使用:①由于大多工程任务周期短则半年,长则3年左右,工程周期相对较短,设备周转、运输频次较多;②煤矿基建工程特点不一,如井筒直径、深度,巷道断面大小、岩石硬度不一、支护方式不同等因素,单一先进设备、工艺不能在其它工程上使用,导致不能迅速推广,使用率较低;③煤炭基建行业随着我国煤炭资源战略发展,基建工程逐年减少,竞争激烈,市场价格偏低,设备一次投入较大时,不符合企业效益;因此,基建企业应当从企业发展角度、安全角度、市场角度、经济角度等多方面考虑,并根据国家《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等相关文件要求,积极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发展及安全生产需求的先进设备、工艺的应用。如:提升机变频电控、天轮受力检测及钢丝绳保护装置、立井罐笼罐道绳张力监测装置、立井变频通风机等,这些设备及工艺具有投入相对较小、基建行业内工程通用性强,且能够通过直观数据对相应系统进行检测监管,节能效益明显,并且极大程度上保证安全施工。因此,对于煤矿基建企业而言,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安全生产、安全可靠的新设备、新工艺,并且能够全面推广,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安全、节能减排有力的保证。

3加强机电职工教育培训,全面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任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随着技术的进步,煤炭基建企业现有机电岗位技工、操作、维修、管理等人员配备已明显不足,人员缺乏,甚至出现一人多岗多责现象,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就更少,先进设备和技术支持,大多都是以设备厂家有偿技术支持为主,当大型、主要生产设备出现问题后,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而影响生产任务的完成,损失往往较大,生产效益得不到保证。因此加大机电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对设备管理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在培训方面主要有以下几项主要内容:①企业机电管理制度的贯彻和学习,在明确制度的情况下,人人遵守制度,按照制度进行设备管理,按照制度落实与生产相关工作,是生产正规化生产的保证;②企业机电管理标准化学习,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特性、各设备特性,制定的标准化,要严格贯彻到每个机电职工,这样才能够保证设备安装、使用、维修、保养等工作,同时各级机电管理人员要进行及时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做到机电设备标准化管理。③分批分岗位进行各专项机电知识的培训,随着新知识的发展,专业技术也不断在更新。因此,定期组织机电专项培训,或组织人员到先进设备厂商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是企业机电人员接触并掌握新技术、新技术应用的一种方式,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掌握理论知识才能够促进新技术的在实际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才能够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④经常组织机电专业技术比武、岗位技术练兵等形式的活动。机电职工经常参加技术比武、比赛活动,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增强岗位技能学习,才能够促进自我学习;通过技术比武、比赛等活动,让管理者同样能够认识到,单位内部机电人员的真正技术水平,给后期改进、提高机电管理方法提供可靠依据,给重点加强某技术培训内容提供依据,同时也是对机电职工业务、能力考核一种方法。

4综述

煤矿基建企业机电设备管理,较煤炭生产等其它企业难度较大,相对综合使用成本较高,所以,做好机电设备管理,必须从基础抓起,严格按照制度、标准化进行现场管理,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并加大机电人员的培训和使用,以提高企业机电管理水平,杜绝机电事故的发生,才能够保证煤矿基建企业的健康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国明.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及维护探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12).

[2]赵新明.浅谈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1).

机电设备资产管理范文5

【关键词】 设备管理 特点 安全管理

机电设备不仅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要标志,是企业赖以正常生产经营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物质技术基础。设备管理是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

在当今世界上,无论是何种社会制度,尤其工业发达国家,无不重视企业设备管理。有人说,技术和管理是发展经济的两个轮子,足见管理的重要性。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同其它管理,如生产管理、计划管理等相比较,有它自己的特点。它的管理对象是设备。为了搞好设备管理就要研究设备,研究科学技术对设备的影响,以及设备管理中的特殊问题。

设备管理又称设备工程,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追求寿命周期费用经济性,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目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对设备寿命周期(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到报废)的全过程,从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的综合研究和管理。

因此,设备管理应从技术、经济和管理三个要素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考虑。从这个观点出发,可把设备管理问题分成技术、经济和管理三个侧面。

(1)制定计划预防修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确定修理工作的类别。各类设备的计划修理有:大修理、中修理、小修理、预防性检查。2)编制设备修理计划,进行有计划的修理,并监督其实现。3)确定各类设备的修理周期结构。4)确定各类设备的修理复杂系数。5)组织修理业务,包括组织机修车间、各车间机修站、修理组,准备必要的设备及配备管理人员和劳动力。

(2)设备管理的主要特点如下。1)以寿命周期费用作为评价设备管理的重要经济指标,并追求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2)强调对设备从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和工程管理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和研究;3)进行可靠性和维修性设计,综合考虑设置费与维修费,使综合费用不断下降,最大限度提高设备效率;4)强调发挥有形资产(设备、机械、装置、建筑物、构筑物)即设备一生各阶段机能的作用;5)重视设计、使用和费用的信息反馈,实现设备一生系统的管理。

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得出了一下几点心得:(1)规范统一企业机电设备管理标准,实现机电设备管理有据可依,维护有标准可循;(2)实现企业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可视化管理,做到机电设备管理的快捷性和较高的数据信息检索率,达到管理的高效化和信息共享化;(3)为企业机电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合理制定相关计划,提高机电设备管理资金的合理运用;(4)结合多个企业在机电维护管理方面的的经验,制定与完善了机电维护管理制度、规程.这些制度和规程可提高机电系统的维护服务效率和水平,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故障发生率,保障安全生产;(5)提出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科学方法,通过对机电设备故障原因及沉淀的维护数据的分析产生维护参考预案的见解;(6)研究了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网络化的问题,实现了机电设备管理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秀莲.加强设备状态管理降低设备维修费用[J].中国设备工程,2006年02期.

[2]刘艳.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分析[J].科技传播,2012年23期.

机电设备资产管理范文6

【关键词】 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 战略成本; 经济效益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网企业的性质已不容置疑。作为企业,经济效益是基础,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确保电网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和日益提高的人民生活需要的根本途径。但是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电网企业,销售电价作为电力企业的生命线,受到国家政府部门的严格控制,特别是目前为实现电网坚强,确保电力供应进行大规模的电网建设投资,使电网企业成本增长迅速,而电价出台困难。面对新形势,如何确保电网企业效益稳步增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课题。积极开拓电力市场,努力优化售电结构,大力开展节支降耗固然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但电网企业作为资产、资金密集型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益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充分认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一)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比重大,相应的成本已是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资产资金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是电网企业的主要生产要素,从1998年开始,基于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电力企业斥巨资进行农城网改造,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与之相对应的折旧、财务费用和修理费用快速增长,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日益突出。所以在目前国家严格控制销售电价,监控电力交易行为,购售价差的扩大受到限制的形势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重点在内部挖潜,内部挖潜的重点在于实现固定资产成本的有效控制。

(二)建设坚强电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是大势所趋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更高目标,能源和电力的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在目前电源点建设日益加快,基本能够满足电源供应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电网建设,解决电网卡脖子问题,确保电力供应,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服务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是大势所趋。国家电网公司高瞻远瞩,适时提出了“一强三优”的发展目标,在“十一五”期间投资20 000亿元加强电网建设,其中河北南网投资需求近500亿元。与此同时,国家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成本上涨的压力和资金筹措的难度加大。为解决这一根本矛盾,要求电网企业必须加强固定资产投资与管理,统筹规划,加强管理,努力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才能缓解成本上涨压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确保电网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实现企业“精益化”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

固定资产管理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是企业“精益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在投资环节,做好投资规划,可以有效避免资产闲置,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优化设计方案,推行典型设计,运用典型造价,规范招标行为,可降低投资成本和工程成本,有效降低企业折旧和财务费用,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在生产经营环节,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不仅可以有效优化资源配置,而且可以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降低固定资产运行维护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经营管理环节,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可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所以应从战略成本的高度,牢固树立“大成本”观念,正确认识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加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固定资产管理,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目前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基于电网企业的经营特点,固定资产投资大,使用部门多,使用范围广,结构分类复杂,更新换代速度快,管理难度大,目前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以下薄弱环节:

(一)效益观念淡薄,投入产出分析不到位

电网企业作为特殊性质的企业,保持合理利润水平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投资决策应该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前提。但长期以来,受过去体制的影响,电网企业效益观念淡薄,投资偏重社会效益,投资的经济效益分析往往以出台投资电价为基础,缺乏必要的、实事求是的投入产出分析,所以投资规划建立在满足未来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电网需求为前提,从而造成了企业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的闲置,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对企业生产经营乃至健康发展造成巨大压力。

(二)管理手段落后,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

电网企业经营管理环节多,管理链条长,给固定资产的管理带来诸多困难。首先是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达到信息共享,固定资产存放地点的变化、大修、更改拆除信息传递不及时,形成了固定资产在财务上“只增不减”,资产不实情况严重;其次是管理责任不明确,各管理环节各自为政,不能实现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的有效衔接,特别是农网改造形成的固定资产,由于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监管不到位,造成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的严重脱节;最后是电网企业固定资产构成复杂,生产部门与财务部门资产分类不尽一致,账、卡、物核对困难,是固定资产前清后乱的根源之一。

(三)缺乏统筹规划,资源优化配置力度不够

由于目前电网企业固定资产涵盖了输配电各类资产,电压等级多,对安全性能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在各类资产之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存在较大空间。但是按照目前电网企业管理体制,各供电公司作为省公司的分公司,在省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框架下,以加强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为目标,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和细则,各供电公司之间、供电公司各部门之间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缺乏有效的沟通途径。同时省公司缺乏资源优化配置的主管部门,除个别价值特别大或特殊需求的固定资产在各供电公司之间合理调配外,大部分固定资产的资源优化配置力度不够,特别是对基建、大修等工程拆除的仍有使用价值的设备物资进行合理调配,进行降压降级再利用程度不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四)缺乏奖惩机制,废旧设备物资管理有待加强

由于电力企业资产量大,更新换代较快,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电网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拆除的废旧设备物资较多,又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奖惩机制等原因处理不及时,造成大量积压,个别供电公司甚至租用仓库存放废旧设备物资。这一方面造成企业管理成本、租赁成本加大,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设备物资长时间露天存放,使部分有使用价值的设备物资失去了再利用价值,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为努力实现精益化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满足电网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应进一步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以资产全寿命管理为主线,从战略成本的角度思考成本控制问题,牢固树立“大成本”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一)建立投入产出机制,做好电网投资项目统筹规划

电网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合理规划是加强固定资产源头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针对电网企业长期以来重投入、轻产出的管理理念,要增强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和经济效益意识,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高度重视投入产出的效益分析,以满足电网安全和社会用电需求为前提,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合理规划电网建设,适度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投资时间。电网规划的投资效益分析不仅要实事求是地考虑市场、负荷增加和未来经济发展,而且要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评价,包括投入货币的时间价值、投资回收期的要素分析与评价,从而实现电网规划和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有机结合,避免固定资产的无效闲置,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确保投资最快收回,规避投资风险。

(二)推广典型设计,努力降低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是固定资产价值的源头,是降低固定资产成本和资金成本的基础,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积极推广典型设计,建立概预算编制、典型设计、招投标管理一体化机制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充分发挥集团优势,加强招投标管理,努力降低设备物资的采购成本和工程建设成本;积极推广典型设计,认真进行差异化分析,确保项目设计的科学合理;在典型设计和统一招投标的基础上,细化概预算项目,做好项目概预算的编制与审查工作,从而实现三者的有效衔接和统一,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根本目的。

(三)提高管理手段,加强固定资产使用过程管理

固定资产使用过程的管理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点,也是管理的难点。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分布广,管理分散,依靠传统的账卡物管理模式固然行不通,但目前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信息化管理手段还不能满足信息共享的要求,造成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脱节,资产变化信息传递不及时;造成了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等诸多问题。要实现固定资产的精益化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信息化管理手段,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实施的ERP工程,做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的实时共享,保证各个管理环节的有效衔接,实现价值与实物管理的统一。加强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管理,不仅可以加强对各管理环节的有效监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而且可以进一步明确实物资产的管理责任,延长资产寿命,降低固定资产维护费用。

(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不仅包括对闲置设备的合理调剂,而且包括对退役、退运设备的再利用。优化资源配置应按照统筹规划,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省、市两级公司均应明确资源优化配置的责任部门,及时掌控各单位、各部门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妥善保管闲置设备,积极组织技术部门对退役、退运设备进行鉴定。结合基建、技改、大修等工程需求,对仍有使用价值的设备物资提出优化利用方案,做好使用计划,并贯彻落实。按照先内后外的原则,优先安排在本单位内部调剂、降压降级使用;省公司应将内部不能调剂使用的设备物资实行资产无偿划拨,在各供电公司之间进行合理调配;对确实无法利用的设备物资及时进行处置,及时回收资金,降低资产损失,确保设备物资能用必用,努力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