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的管理制度范例6篇

自媒体的管理制度

自媒体的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高校的多媒体教室集合普通教室的特点,多媒体教学和传统黑板教学相结合,让教学的手段更加丰富更加生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近几年高校快速发展,不断扩招。多媒体教室也越建越多,管理上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高校的多媒体教室与中小学的多媒体教室区别在于:高校的多媒体教室数量多、分布广;中小学的多媒体教室数量相对少而且集中。管理起来高校的多媒体教室更加难管理。本文针对怎么管理好高校多媒体教室进行了研究。

1 高校管理多媒体教室存在的问题

1.1 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不完善

很多教师对设备的保护意识很差,学生组织活动向他们借开多媒体设备的门禁卡,他们一点都不考虑到学生是不是会使用多媒体设备。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往往会损坏设备。还有教师和学生用完设备不关,导致资源的浪费和设备寿命的减短,一旦出了事情又会推卸责任,最后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还有系科用多媒体教室组织培训班,他们不管校外的培训老师会不会使用设备,都是直接把开多媒体设备的门禁卡丢给培训老师就了事,培训老师的不规范操作往往会引起设备的损坏。这都是制度的缺失,约束力不够造成的。

1.2 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的建设不足

一般教师都会提前15分钟到多媒体教室里去开多媒体设备准备上课,所以多媒体设备出问题也大多在这15分钟内,再加上高校多媒体教室数量多分布广,要在这15分钟内解决出现的所有问题,对管理人员就要提出很高的要求。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跟不上就成了很大问题,不能快速解决问题就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活动。还有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对自身的定位也不对,总是把自己定位为管理者,忽视自己的岗位其实是个服务性岗位。管理人员的数量不足在各大高校也是一个很大问题,往往四五个人就要管理几百间多媒体教室,设备问题一多,管理人员能力再强也来不及解决。所以高校应该加强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的建设。

1.3 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力度不够

高校对教师的多媒体操作培训很随意,对学生更是没有培训,教师上课不规范操作就会导致设备出问题,影响教学效率。学生组织活动时的不规范操作,出了问题不上报,自行更换多媒体教室,导致设备损坏率高,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活动。操作不规范,对公用设备不能从心底去爱惜,是导致很多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这些都是培训力度不够造成的,高校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2 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方法的改进措施

2.1 完善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都要有个好的规章制度。高校的多媒体教室数量多又分布广,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就很难去管理好多媒体教室。所以,我们要制定一个好的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比如我们可以制定《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办法》、《多媒体教室使用条件及借用管理办法》、《多媒体教室设备的巡查制度》、《违规使用多媒体教室的处罚制度》等等,明确管理人的职责,规范使用人的操作,落实对违规操作的处罚制度,使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使用制度化、规范化,建立起一个合理的多媒体教室管理方法,确保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提高多媒体教室使用效率。

2.2 加强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的建设

多媒体管理人员技术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管理水平,高校可以从外面请技术人员来定期培训管理人员,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让他们更了解多媒体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能更快解决问题保障教学。让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在服务的同时化被动为在主动,管理人员在课间可以主动去跟教师交流,去了解教师的使用情况、听取教师的建议,这样可以不断完善管理方法、管理思想,积累更多的经验管理好多媒体教室。我们可以招收一些勤工俭学的学生,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让他们辅助管理人员管理和维护设备,这样不但解决了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帮助勤工俭学的学生减轻家里负担,锻炼他们自己的能力。高校也应该提出激励机制,让管理人员更加有动力去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保障学校的教学活动。

2.3 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培训

教师和学生的培训力度不够,导致他们不规范操作,也不爱护设备,使设备出现损坏和寿命减短,从而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所以,应该每学期都要对新教师进行培训,还应该组织每个班的学习委员或者班长,对他们进行培训,让每个班至少有个人会用。定期巡查,把教师和学生的不规范操作统计和公布出去,这样可以督促他们爱护设备、保护设备,提高他们的责任感,明确谁用谁负责的制度,从而提高设备的完好率。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帮助教师规范地使用设备,比如管理人员可以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在教室,可以方便教师在出了问题后能够第一时间与管理人员取得联系。管理人员也可以在多媒体设备的讲台上贴上多媒体设备的操作步骤,让不熟悉操作规程的教师和学生规范操作。管理人员也可以把一些常见的问题,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教给上课教师,这样上课教师可以自行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设备检修的效率。管理员也可以在每间多媒体教室的讲台上做一个巡查记录表,把这间多媒体教室的所有设备的检查情况写明,让教师了解设备的状况,这样可以让管理人员和教师更好的沟通,让教师和学生更加规范的去操作设备,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率。

自媒体的管理制度范文2

1.1新公共管理及其管理新工具“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西方各国政府为了摆脱财政危机,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和竞争力,以及在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情况下,采用工商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经济、效率和效益目标的管理改革运动。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和各国行政改革的实践“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从大量的社会事务中解脱出来,将这些职能全部交还给社会,政府则制定法律规章制度、实行监督和执法功能,缩小政府的行政范围。第二,政府的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即要改变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公民是作为“顾客至上”的存在,政府不再是官僚机构,而是负有责任的企业家。第三,引人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公共服务的垄断特点,主张用市场的力量来改造政府,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以缩小政府规模,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第四,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即引进现代化管理技术尤其是私营部门的管理技术来重塑政府,实现现代化管理。管理新工具是在西方提出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中运用的新方式,新方法。在“新公共管理”的管理过程中,虽然各国所采用的改革战略与战术不同,所选择的治理模式各有特点,但主要取向都是重新调整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管理新工具就是调整这三者关系的重要杠杆。

1.2我国的媒介经营与管理(1)媒介经营与我国媒介经营。根据国内学者不同观点的综述:媒介经营是指对媒体、媒介内容与媒介实体的经营媒体经营是对各种媒体的运筹,实现媒介价值的转移,媒介经营主要是指各种媒体经营。媒介内容的精英式从媒介的角度对其信息的经营。媒介实体的经营是对组成媒介各种实体事物的经营。在我国的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国家对新闻事业的发展所采取的政策是全部财政划拨。到90年代初期,国家逐渐改变了靠财政拨款的管理模式,开始实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企业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方法。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正式将报刊经营列入第三产业,该政策的实施使报纸的经营活动逐渐向规模经营的方向发展。90年代末,传媒机构逐步走向产业化、集团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新闻媒介的事业属性决定了媒体的现代市场经营活动。但我国也规定了媒体机构的任何资产运行行为必须受到党和政府的有效监控。(2)媒介管理与我国的媒介管理。从宏观的层面上来说,媒介管理是对媒介产业管理和媒介事业管理的抽象概括,从微观上来说,媒介的管理是指对某一具体媒介实体的管理,比如报纸媒介的管理、广播电视媒介的管理、网络媒介的管理等。在我国,新闻媒介机构属国有事业单位,新闻媒介机构所展开的活动直接受到国家机关的行政手段的干预。从行政欣慰主题来看,对新闻机构与媒介实施行政监管的中央机构,主要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广播电影电视管理总局。此外,国务院所属的一些部、办的职能机构,按归口管理原则,也行使部分管理职能。与之相应的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等行政管理机构是各级人民政府所设的新闻出版局、广播电视局。批准登记制是我国新闻事业实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下,为确保党对新闻活动与新闻舆论的绝对领导。

1.3政府社会责任与媒介伦理的交叉管理新工具的思想在于通过对这些工具的应用从而建立一个服务型、有限、透明、高效、创新型的现代政府。西方媒介规范的理论中包括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论和民主参与理论:自由主义理论认为报刊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核心是自由主义。媒体的社会责任理论认为,媒体肩负着通过提供关于公共事务的信息、讨论和辩论来服务于政治制度,对政府进行监督,维护社会个人的利益。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媒介的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第二,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第三,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执行的是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方面社会职能;第四、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媒介只有在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自主性时才能保证报道新闻和传递信息的透明性以及充分发挥监督功能。同时媒介只有在市场经济规律的指导下才能充分发挥经济功能。

2我国媒介机构的经营管理处于转轨时期

2.1媒介机构经营管理与舆论监督我国媒介经营管理模式的问题和现状。我国的媒介实体的管理机构模式基本上都是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制约下建立的,是根据媒介实体单一的政治属性和“喉舌”功能的要求建立的。那么这种管理机构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深化我国社会经济管理体制的同时,深化对媒介的管理体制的改革。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传媒机构在行政手段引导下逐步走向产业化、集团化的经营管理模式。虽然“媒介集团化”风行一时,组建媒介产业集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面对全球媒介产业的挑战。但不少媒介集团并不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而是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实现的。这种弊端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在没有明确组建媒介集团的目的时,会造成媒介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媒介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二,在没有弄清媒介集团的产业性质时,匆忙组建媒介集团会造成管理的混乱。第三,媒介集团化具有地域性的特征,这是违背市场原则的。第四,行政手段组建的媒介集团,不利于调动媒介集团产业的积极性。现代社会的舆论监督实现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依靠新闻媒介以及传播系统,媒介充当了社会“议程设置”的角色,它体现在广泛地反应公众意见,引导和控制,形成社会舆论。我国的媒介需要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这需要在对媒介事业的管理改革。现阶段我国的媒介舆论监督受到体制的制约。舆论监督在我国的开展存在着巨大的阻力。其中体现在媒介机构不够独立,受到行政管理机构的很大制约,导致一些影响社会公正的问题不能被曝光。还体现在没有有效的法律手段保障舆论监督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这意味着缺乏法律和制度对舆论监督进行界限的划分管理。

2.2媒介机构经营管理需要转轨(1)媒介经营管理的改革。一方面来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为作为文化产业的媒介转轨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政策导向。首先,在我国新的转轨时期的经济体制是需要媒介实体的管理体制发生改变;其次,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需要媒介管理的改变;再次,全国的媒介地域不平衡性需要媒介的经营管理发生改变;最后,媒介经营管理的模式改革是我国媒介实体生存发展的需要。(2)媒介经营管理的改革促进舆论监督。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有对媒介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才能使媒介有效的实行其媒介监督的功能,从而推荐社会的民主建设。首先,舆论监督是社会民主建设的推动力,媒介对社会进行的舆论监督是提高公民意识,法制和民主意识的有效手段。通过舆论监督可以提醒公民去参与,关心存在的问题,了解和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舆论监督,可以及时发现违反民主和法制的社会现象,为民主与法制建设提供充分舆论支持;其次,舆论监督是公民参与的重要方式。舆论监督是公民对政治的表达空间,是表达公共话语权的方式。民主的社会制度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公民的话语权受到保障,公民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因此舆论监督是保障社会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再次,舆论监督是政策过程民主科学化的途径,媒介对政策起到宣传作用,同时媒介的意见是政策过程的反馈,具有参考价值。

3将市场化工具、社会化引入媒介管理

自媒体的管理制度范文3

存在的问题

南昌日报传媒集团成立以来,立足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努力使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跟上新时期传媒集团发展的步伐、顺应时展的要求,取得一些突破。但是,南昌日报传媒集团组建较晚,在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管理体制改革有待深化。从当前运作情况来看,南昌日报传媒集团改革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微观业务的改革显然比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要超前许多,仍然处于传统人事管理的阶段,只不过是在原有基础上硬凑了一些看似现代企业管理的手段。宏观体制改革步伐的落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传媒集团的发展和壮大。依笔者看来,当前传媒集团人力资源管理较为落后,最主要的外部原因就是管理体制改革迟缓。

人才结构亟待优化。作为一个新成立不久的传媒集团,南昌日报传媒集团“闯荡”市场的人才准备显然不足,长期处于内容管理重于市场经营管理的理念下。新闻采编人员数量远远多于市场经营人员,经营人才所占集团总人数的比重不超过25%,其中高素质经营人才的比重甚至不超过1%。

分配机制需要完善。由于报社的人事管理制度“机关化”,在分配机制的考量上,可能过多地参考行政级别和身份。南昌日报传媒集团成立后,对分配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更加注重员工能力和工作成果,积极施行按岗位定酬劳、按业绩获取报酬的分配机制。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员工的认可度、满意度并不高。因此,仍然可以看出“大锅饭”的浓厚色彩。

绩效考核效果有限。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链条中十分关键的“一环”。对一家依靠人力创造价值的现代传媒企业来说,绩效考核就显得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对传媒集团员工来说,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十分有利于员工全面准确地认知自己,以便对自己进行优势扩大、缺陷补足的系统调整和潜能开发,不断提升自身适应传媒集团的发展要求、不断满足自身期待成长成才的期盼。然而,事实上,南昌日报传媒集团当前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十分有限。

员工培训机制缺失。新媒体时代需要全新的管理理念,传媒集团的发展已经不仅仅依赖于文字内容的生产,而是更多地依赖于产业经营。这就需要传媒集团人力资源管理者和员工具备适应发展新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需要传媒集团完善员工培训机制。而目前来看,员工培训机制缺失严重,甚至可以说没有形成。这样“忽视”员工职业发展生涯的制度,必然制约企业人才储备,已经成为制约南昌日报传媒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瓶颈”。

优化措施和建议

南昌日报传媒集团成立较晚,因为长期受到传统人事管理制度的影响,目前现代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尚未形成。这要求南昌日报传媒集团不断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

切实强化企业管理理念。优化南昌日报传媒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需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从真正意义上强化企业管理理念,彻底消除原来“事业单位”的传统管理体制,用一种市场化的机制管理企业、调控人力资源。要实现人力资源的整合优化,必须坚持宣传与经营两分开,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又遵循传媒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进行管理运作,切实增强企业管理理念。围绕传媒主体业务,推动多元文化经营,深化内部改革,创新经营机制,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拓展相关产业,积极创造条件,实施资本运作,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建立并完善“办报经营两分开”的体制架构和“一报一公司、统分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坚持人事、财务、资源三统一的基础上,推行集团化的二级法人治理体制,真正使集团公司下属的广告、发行、印务、网络等经营部门实行市场化运作,使集团公司真正成为以党报为龙头、系列子报刊和各种经济实体组成的集团型公司。

从根本上改革选人用人制度。南昌日报传媒集团虽然已经成立,但其人力资源管理的格局处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南昌日报传媒集团不断改革创新,从根本上研究解决制约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选人用人问题。首先,要增强人力资源观念,一方面,要积极推进用人制度改革,特别是对集团旗下的子报子刊和非报刊经营实体的选人用人制度,给予更多的自由度;另一方面,就是要在传媒集团内部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的意识,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接受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其次,要合理匹配员工。可以从这些方面着力:合理设置招聘标准,招聘时更加注重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进行考察,根据岗位的职责开展应聘竞争、择优录用;延展招聘范围,在招聘新闻、中文等专业背景学生的基础上,适度招聘一些经营管理等学科的人才;建立长效人才库,将一些因为招聘人员数量限制而未被招录的优秀应聘者信息进行收集和整合,建立人才备用库,以此避免集团发展中“人才断档”的现象发生;同时,招收一些成熟的传媒职业经理人,不断提升传媒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第三,绩效考核要科学有效。要根据行政、采编、经营部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绩效考核,并做到年终的考评结果要真正基于平时的考评结果。

自媒体的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媒体关注;公司治理;治理方式;治理效应

股份制的推行,使得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委托关系由此产生。两权分立导致的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由此导致的问题不容忽视。管理层可能偷懒,可能谋私利而侵占股东权益,可能为追求规模效益而进行“逆向选择”。安然、世通事件已经说明公司治理机制的缺位,容易导致公司丑闻和危机的发生。通过董事会、监事会以及聘请独立审计师等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管理层进行的监督与激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但人们在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认识到现行的内部治理机制加剧了危机后果的进一步恶化。由此,通过公司外部的法律制度、媒体监督等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就凸显了。法与金融理论认为,健全法律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是促进公司治理水平和金融市场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在转型国家,由于存在着法律制度不完善、执法效率低下等缺陷,所以必须重视法律外治理机制的作用。在信息化时代、媒体网络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法律外制度的媒体在公司治理领域的作用获得了广泛的重视。虽然公司的生存不取决于媒体,但媒体作为利益相关者,一方面,媒体是公司向资本市场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能监督公司的行为。

一、媒体关注是否具有公司治理效应的研究

媒体关注是否具有重要的公司治理效应?媒体对存在问题的公司进行负面报道,是起到监督者的“扒粪”行为,还是在事前“缄默”,事后痛打“落水狗”?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健全的法律制度特别是宪法体系对媒体的特别保护,作为“无冕之王”的媒体,已经是社会信息的传播和社会舆论导向收集的“意见领袖”,因此西方学者对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效应普遍持肯定态度。Dyck和Zingales(2002)指出媒体关注的提高会增加公司管理层的盈余操纵成本,特别是声誉成本,降低其行为的收益。陈志武(2005)认为,新闻媒体对资本市场上存在的问题或现象的质疑报道,使得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运作背后可能存在的“危机”或“黑洞”,形成合理的预期判断,因而对约束和规范上市公司行为等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Joe(2003)实证检验了当媒体对上市公司有较多的“利坏”消息的报道时,审计师更有可能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Dyck和Zingales(2004)在国际范围上对控制权私有收益进行了比较,发现媒体等一些体制外因素能有效抑制控制权的私有收益。Dyck等(2006)在分析俄罗斯新兴市场的基础上,发现在缺乏外部市场约束机制和完善的法律制度保护的情况下,媒体关注能够起到降低控制权私人收益,证明了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效应以及规范股东行为的作用。Miller(2006)发现媒体关注在识别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会计造假行为有积极作用。Dyck等(2008)进一步发现,媒体曝光能够促使企业改正侵害外部投资者权益的行为。

目前,国内对媒体关注与公司治理的文章较少,但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我国正处于转型过渡时期,相应的法律制度仍不够规范,在这样的环境下媒体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李培功和沈艺峰(2010)实证分析了我国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随着媒体曝光数量的增加,上市公司改正违规行为的概率也随之提高。证实了媒体在完善公司治理水平、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醋卫华和李培功(2010)在选取的96个上市公司样本中,60.42%存在公司治理问题的企业都在证监会正式介入调查前受到过媒体的质疑和负面报道,说明媒体积极扮演了监督的“扒粪者”角色。而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媒体会倾向于选择性质严重和涉及金额大的公司治理问题进行负面报道。贺建刚等(2008)通过对五粮液公司2003年之后的关联交易和现金股利的追踪分析,发现媒体在证监会调查之前,已有媒体进行披露,但没有起到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的作用。然而,媒体传递的信息提高了公司的外部成本,降低了市场价值。

二、媒体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

1.声誉机制。经理人基于对未来的薪酬待遇和就业发展的考虑,往往会十分重视自身的声誉。现实中,媒体的负面报道在不同程度上伤及经理人的声誉,故经理人通常会出于珍视自己的声誉而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媒体报道。Dyck等(2008)认为,在成熟经理人市场和私有权的保障条件下,媒体主要通过影响经理人的声誉来影响公司治理。媒体对CEO的关注和公司的正面报道越多,公司的Tobin’s Q越大。但是对于正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声誉机制是否对公司经理人的行为有约束作用?从股权的性质来看,我国国有股权在所有权结构中仍在较大比重,而在大部分的管理层的产生并不是在完善的竞争方式下产生的,以及在一些国有企业对管理层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惩罚机制导致产生道德风险的成本很低。由此,导致经理层市场缺乏竞争和失业的压力,并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成熟,媒体的负面报道通过声誉机制也难发挥有效的作用。

2.行政机制。媒体报道具有良好的揭露功能,对公司治理过程的问题曝光,增加了问题被监管部门发现的可能性。在代议制国家,媒体的负面报道将促使议员、行政官员等政治家提案公司法的修改和实施,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行政治理在经济转型的国家中可以起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国内学者李培功、沈艺峰(2010)认为,在像中国这样的转型国家中,媒体是通过引发行政机构的关注,提升了违规公司的行政成本来起到公司治理和促使违规公司改正违规行为的。

3.投资者行为。一部分国外学者将目光集中于心理学上的“有限关注”理论,认为投资者的认知是有限的,从而更倾向于投资掌握更多信息的股票;另外一部分学者从投资者行为有限的角度分析,认为投资者行为由于认知和社会活动的局限性会产生本地偏好,投资于本地上市公司。媒体信息,有效的增加了投资者获得信息的数量以及质量,进而减少了投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有限认知的局限。

媒体通过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与传播,影响上市公司在公众的心中的形象,对投资者进行舆论引导,引起资本市场信息环境的变化,进而影响投资决策和股价变动。

三、媒体监督对公司治理的效应

1.成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公司治理的成本。媒体作为外部监督机制有效降低了投资者和管理层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投资者交易的信息风险。投资者在看到媒体的负面报道时,往往认为公司存在的问题可能更严重,并采取积极措施维护自身的权益(姚益龙等,2011)。并且,媒体的关注促进了相关利益者维护自身利益的行动力度,使得管理层面临经营失败和声誉受损的风险,从而减少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行为。另一方面,合理的管理层薪酬计划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有学者认为,媒体的负面报道显著影响CEO的薪酬结构。负面报道的增加,使得管理层有薪酬减少的压力,从而减少败德行为,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管理层出于对业绩、声誉和未来发展的考虑,会积极应对媒体的监督。媒体关注能显著降低所有者和管理层之间的成本,提升公司治理效率。媒体作为外部治理机制对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姚益龙,梁红玉,2011)。另外,媒体关注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当上市公司的负面消息增多时,审计师更倾向于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盈余管理。所有者与管理层的利益冲突是盈余操纵产生的根源。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盈余管理的行为成为可能性。出于薪酬动因、资本市场动因和监管动因,管理层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获得薪酬回报,影响股价,满足政府监督的目的。而资本市场动因占主导地位。一方面,媒体对管理层行为的监督作用。媒体关注的增加减少了管理层和所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能抑制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冲动,减少不当行为。但另一方面,媒体的持续关注对管理层的业绩形成强大市场压力。使管理层在满足市场预期的压力下进行如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在分析师数量较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情况下,这种影响更加明显(于忠泊等,2011)。

3.社会责任。媒体关注能促进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徐莉萍,辛宁(2011)等在对汶川地震的实证分析中表明,媒体关注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捐赠可能性,这种影响在非国有产权控股、行业竞争激烈以及产品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上市公司更加明显。但媒体关注只限于上市公司是否捐赠,对捐赠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原因可能是我国上市公司对有关捐赠的影响因素、社会预期考虑不足,缺乏科学决策。

4.资本市场。媒体通过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与传播,影响上市公司在公众的心中的形象,对投资者进行舆论引导,引起资本市场信息环境的变化,进而影响投资决策和股价变动。国外关于媒体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主要在于是基于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情绪两个角度。一方面,无论媒体报道是否真实,媒体关注的增加,能够减少资本市场摩擦,进而影响股票定价。媒体关注的增加能减少信息不对称,有利于提高股价的有效性。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媒体作为外部监督者的形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而媒体关注对资本市场收益的研究较少,主要是从吸引公众注意力角度出发。许柳英,陈启欢(2005)的注意力对于不同类型投资者买入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大类型的投资者没有明显与注意力相关的买入,小户投资者更倾向于买入引起他们注意的股票,机构投资者则表现出了与公众注意力相关的策略。饶育蕾和王攀(2010)验证了媒体关注度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s)表现的影响,验证对媒体关注投资者有影响,并且通过投资者情绪影响股价的。

四、研究评述及展望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了媒体参与公司治理的相关问题,内容丰富,领域广泛。大部分学者认为,媒体在公司治理中扮演了良好的“监督者”形象。媒体的负面报道,能有效地曝光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减少公司存在的问题。出于赢得良好社会声誉和获得商业利益的驱动,媒体有动机去揭露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影响管理层的声誉机制,引入行政机构,以及影响投资者决策等方式参与公司治理。媒体关注通过降低管理层和所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成本,媒体的监督也减少了管理层盈余操纵的机会主义行为,对媒体的社会责任是履行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媒体关注影响资本市场定价、资本溢价和投资者行为。

根据以上的归纳与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研究展望:(1)媒体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背景研究。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存在着法律制度不完善,执法效率低下等情况,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作用是否受到影响。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什么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媒体发挥良好监督作用。(2)媒体关注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国内关于媒体关注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相关研究较少,特别是媒体对资本溢价的影响,只局限于媒体监督对公司治理问题的发现的影响。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完善的中国,媒体关注对我国资本市场究竟有何影响,在哪些方面有影响,是否对股票价格,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有影响,以及是否通过影响股价变动来改善公司治理。(3)研究方法的创新:部分学者将语言学加入到了媒体关注的研究中,借鉴计算机和新闻学中的计算语言学的方法来具体研究媒体报道的内容、语言色彩、语气对公司股价的影响。不同内容、语言色彩、语气等的媒体报道对公司的声誉有何影响,又是如何影响公众投资者的,是否会更有效地促进公司内部治理的改善。(4)影响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效应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媒体在参与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局限性。

有效的公司治理不仅有助于企业提高业绩、增强竞争力,而且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长期有效发展。媒体作为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工具,不仅自身的“监督者”形象有助于减少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而且使广泛的利益相关集团以及社会规范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得以实现和加强。因而,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效应,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有重要意义。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的中国如何更好地发挥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效应?首先,需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从法律上保证媒体对公司治理的监督权;其次,是发挥“看不见的手”市场的作用,强化媒体市场的竞争机制,使媒体有足够的驱动力行使监督公司治理的职能;再者,是要加强对媒体的监督和引导。媒体要造福社会和公众,在发展中不断提高公信力。进而,有效发挥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建刚,魏明海,刘峰,利益输送、媒体监督与公司治理:五粮液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8(10):141~149

[2]李培功,沈艺峰,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0(4):14~27

[3]潘功胜,刘亚干,吕宁等.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2008

[4]陈志武.媒体、法律与市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5]醋卫华,李培功.媒体监督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J].南开商业评论.

2012,15(1):33~42

[6]饶育蕾,王攀.媒体关注度对新股表现的影响——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证据[J].财务与金融.2010(3):1~7

[7]徐莉萍,辛宁,祝继高.媒体关注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之履行——基于汶川地震捐款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1(3):135~143

[8]许柳英、陈启欢.公众注意力影响买入行为吗?-基于投资者的行为分析[J].上海管理科学.2005(4):39~41

[9]于忠泊,田高良,齐堡垒,张皓.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机制——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考察[J].管理世界.2011(9):127~140

[10]严晓宁.媒体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和功能[J].经济管理.2008(9):72~76

自媒体的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传媒产业 发展 管理

产业的含义,中外学者各有看法,意见不一,其提法最早始于美国。有的学者认为,传媒产业是指的与媒体有关的产业类别;有学者认为,传媒产业便是推向市场的,从事经济活动的媒体链条;有的则认为,传媒产业就是从事传媒产品的生产,从而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经营性活动。作者认为,传媒产业就是指从事传媒的生产经营机构或企业,这样的定义更为确切。

一、我国传媒业的特征 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的传媒产业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展示出蓬勃生机的局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从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可以体现

第一,种类日趋繁多,结构愈加合理。

自从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电视节目就在不断增加。从改革初期寥寥几个频道增加到现在的2300多个,一年算下来播出的电视节目就有1300多万个。当下,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传媒产业又进行了一次革命性转变。现在网络上已经出现了博客意见领袖,网民的规模数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我国传媒产业包括:新闻、报纸、期刊、出版、电视、广播、电影、新媒体、广告、传媒服务等十个大类。

第二, 组建传媒集团,力争做大做强。

成立传媒集团可以提升传媒集团的档次,开拓传媒集团的视野,从而提高传媒集团的竞争能力和整体实力,为其发展创造更多发展的路子和模式。总之,组建传媒集团,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增倍效应,从而推动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因此,积极组建传媒集体,可以不断做大做强。

第三,重视资本运作,壮大经济实力。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媒体的经营活动都是靠国家财政拨款的,自从重启广告后,媒体才多少开始积累了一些资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体开始开展各种经营,使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近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传媒集团可以自行决定其资本投向和运作的方式或手段。

二、 我国传媒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传媒产业的的不断发展,虽然传媒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传播产业管理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传媒集团公司治理机制缺失

在当下,很多传媒集体无法实现科学发展,就其原因主要是公司治理机制的缺失问题,一方面的先天不足,另一方面是后天管理不善。对于先天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传媒资产的性质和定位不明确,没有明确部分国有资产由谁来管理,当然也就没有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其次,后天管理不良主要问题是决策机构比较繁多。传媒集团的决策机构一般有管委会、党委会和编辑委员会等等。由于决策机构的繁多就容易产生互相推卸责任、决策混乱、不科学等系列问题。

第二,盲目开发和投入。

随着WTO的加入,传媒行业也不干示弱,一味的盲目跟风。就像大家都抱着一个肚大口小的奶瓶往上挤,结果瓶口被挤破了,自己没挤进去,摔下来跌得很痛。有些媒体决策在没有充分理解的情况下,就一哄而上。所谓的到处拉广告,抢读者,盲目的加大市场的开发和投入。结果真是“不求回报,重在参与”了。

第三,制度化管理水平低,人治现象仍很普遍。

大多数传媒集团在制度化建设方面依然比较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采编的管理水平很差;媒体的运行成本较高;财务的管理水平还很低等等。比如,融资困难以及融资成本过高;尚未建立起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缺乏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和有效的人力资源培训等,使得技术队伍行政化成为困扰媒体发展的一个顽疾。

第四,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传媒产业的薄弱环节。

人才是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在的我国传媒市场中,与传媒的技术设备、采编业务以及营销乃至财务相比,围绕着人才的管理,配套的激励机制与培养使用制度,传媒市场恰恰是最为落后的。可见,在各地各级新闻单位中,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传媒业的薄弱环节,大多数人事部门的管理观念相当保守,特别是在骨干人才与管理层、领导层等方面,各传媒单位都在沿用几十年一贯制的人事组织管理模式。

第五,有偿新闻等媒体腐败现象的存在。

从能量守恒定律角度进行讨论,一个人的付出往往要与他的获得大致相当才可能达到心理与生理的平衡。要是传媒工作人员在组织内部能力得不到发挥,价值所获得等诸方面得不到体现,他就会到其他岗位或者其他职业部门寻找工作机会来补偿自己的价值,来获取自己应当获取的东西。因此,传媒红包、有偿新闻与收贿受贿也就应运而生。几十年来,我国传媒的不良氛围使得我国传媒人缺乏职业道德感、甚至缺乏个人品牌。即使有了个人品牌也无法实现个人价值,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就自然扭曲了传媒人的价值观与品牌观,当然传媒腐败就出现了。

三、 解决传媒产业问题的方案

第一,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传媒人才是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传媒产业在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方面非常重要。招聘、考核、培训、奖励和辞退属于人力资源管理有机组成部分,换句换说,它包括选、用、育、留等四个方面。可见,选人用人关系到传媒产业的大发展和大跨越问题,是传媒产业的根本问题,关系到广大传媒从业人员的成长道路和努力方向,因此,正确处理“制度选人”与“社会选人”的关系,坚持制度选人的主渠道,充分发挥伯乐、猎头等社会选人的独特作用,把选人用人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是相当重要的。总之,选人用人要有大视野、大智慧和大胆魄。传媒产业选人用人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标准,使多媒体优秀人才有均等发展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平台。

第二,管理者要有强烈的市场观念。

在21世纪,我国传媒工作所处的是管理的年代,也是经营的年代。身为管理者应该具备良好的互动性,还有具备市场经营理念。也就是说,每一个传媒个体要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还要有自己解决自己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如果管理者找不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意识不到市场的重要性这一点,就会导致传媒个体走向发展的泥淖,最终淹没于市场之中。

第三,建立科学的制度,实现执行的连续性与可操作性。

没有制度,一切都不可能持久。只有科学的制度,才有执行的连续性与可操作性,才能产生持久的管理作用。所以,传媒管理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完整科学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度有制订和执行两个环节。当前的传媒管理中,不是没有制度,而是既有的制度不够科学、不够完善,制度本身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制度之间相互矛盾。由于制度建设(制订)还严重滞后,因此使执行制度十分困难。从而往往以个人的意志代替制度,靠人治来弥补制度的缺陷,调节运转的磨擦。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朝令夕改、有章不循,制度的权威性荡然无存。这也是传媒管理至今仍停留在原始水平的根源所在。

第四,政治性干预转变为政治指导

我国传媒活动是离不开政治的,但是如果把这种政治转变为老百姓眼中的政治,让它能够真正体现和代表老百姓最根本的利益,就是把以往的政治干预改变成政治性指导,只有把强制性变成导向性,把政治导向与我国传媒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走上我国传媒现代化之路。

总之,传媒业在我国不断的迅速发展,并已真正与国际化接轨。但是,我们也要对传媒管理中出现的种种误区进行反思,在新时代激烈的传媒竞争态势下,传媒集团应该重视管理并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使得我国传媒产业能够更好地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自媒体的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管理;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6-0080-02

Based on Campus Teaching Net Multi-media, Classroom Manages Systematic Realization//Hu Weizhi

Abstract The man-power manages the multi-media classroom failure rate high, manages the efficiency to be lower.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s constructed take the teaching central control administrative center as a main center, take digitized network, multi-media teaching environment,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n-line and asynchronous teaching service as strut, and has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classroom equipment safe monitoring function classroom management system. Thus reduced the multi-media classroom management labor intensity, reduced the teacher to operate the multi-media equipment the difficulty, and enhanced the multi-media classroom use efficiency.

Key words multi-media classroom;multi-media classroom manages;multi-media classroom management system

Author’s address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re,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许多高校中多媒体教室数量不断增多,给多媒体教室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而现有多媒体教室大多靠人工管理,教师每次上课前,须到教室管理人员处领取控制台钥匙,然后手工逐一打开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在开启设备过程中,经常发生因对设备不熟悉而导致的低级设备故障(如按错设备按钮,私自改变设备设置等),从而增加维护人员无谓劳动量。开启设备过程一般需3~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提前3~5分钟进入教室。如果一旦管理人员不在位,教师拿不到控制台钥匙就可能影响上课。另外,难以统计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信息,对教学管理也极为不利。

目前,高校的校园网建设已逐渐趋于完善,如何利用校园网对多媒体教室进行管理与维护,综合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效率,成为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华中农业大学利用校园网,建成教学子网,在教学网内,建立多媒体教室控制中心,收到很好的管理与控制效益。

1 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的结构

学校多媒体教室是一个以教学中央控制管理中心为中枢,以数字化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在线和异步教学服务为支撑的,跨时间、跨空间、跨平台的交互式网络多媒体数字化教学平台,并具有教学过程和教室设备安全监控功能的教室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室管理和监控系统线路连接如图1所示。

多媒体教室管理和监控系统由一组放置于多媒体教室控制中心的服务器、交换设备、外储和电视墙组成。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计算机、大屏幕投影仪、屏幕、扩音设备、摄像头等)由一个放置在讲台上的刷卡器和门禁控制器控制,其另一端通过网络连接到监控中心的身份认证服务器上,教师上课只需在讲台旁的刷卡处刷卡(每个教师一张IC卡),通过身份认证,讲台上的电子锁自动开启,揭开讲台盖板,教室内的所有多媒体设备自动启动。教师上完课后,盖上讲台盖板,所有设备自动关闭。

2 多媒体设备控制原理及功能

首先,将学校所有具有多媒体教室的教学大楼以光纤连入多媒体教室控制中心,形成一个教室管理局域网,各个多媒体教室的设备通过楼栋交换机与多媒体教室控制中心相连。

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由安放在教室讲台中的门禁系统(图2)控制。教室管理人员通过注册刷卡器为申请使用教师在门禁服务器中进行个人身份注册,定义设备地点和使用时段等信息。持有注册过IC卡的教师在上课教室通过现场刷卡,将其个人身份信息读入系统,由控制模块传入门禁服务器进行认证,通过认证后由服务器发出开锁操作指令。打开讲台盖板后,中控器发出开启各种多媒体设备的指令,教室内的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即自动打开。

多媒体教室控制中心的身份认证服务器与教务处的排课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可以动态更新身份认证服务器的排课信息。教师只有在承担教学任务时,才能打开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这样既防止教师随意将IC卡借给学生在教室内开展活动,也可控制教师任意调课,从而有助于教务管理部门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同时,通过网络对多媒体教室的操作信息进行统计记录,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可通过查阅这些信息,掌握每个教室多媒体设备运行情况(设备运行小时数、使用设备状况等),以加强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教师通过校园网进入资源服务器,可在家中或办公室将自己的课件上传至资源服务器,存储到监控中心资源服务器的磁盘阵列中。到教室上课时,教师可从资源服务器中下载自己的课件,不再需要使用自己的外储设备将课件拷至教室计算机上,避免由此引起的计算机病毒传至教室计算机中。教师还可在教室中点播经授权的中心控制室的教学节目(这些声像、图片等教学资源储存在资源服务器的存储设备中,可通过资源Web服务器调用)。

多媒体教室配有2个数字摄像头。一个供教学使用,此摄像头安装了云台,可360度全方位旋转,与教学实况转播与组播和网络教学资源实时采集系统相连,除可供教师讲课时自我录制上课实况,以改革教学方法使用外,还可在学生考试时供监考使用。另一个摄像头通过网络与学校安全监控系统相连,以保证教室设备的安全。

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具有语音会话功能,在每个多媒体教室内装配一部IP电话,形成一个多媒体教室设备故障呼叫系统,以方便在多媒体教室中上课的教师在发生设备故障后呼叫监控中心的维护人员,及时处理故障。在教室讲台中还配置可即插即用的U盘、活动硬盘等介质和笔记本电脑的接口。

3 问题及讨论

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全面使用后,设备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大为减少,节约了管理成本。多媒体教室设备的控制与操作简单,即开即用,教师上课使用多媒体设备只需刷卡、开讲台柜门;下课后关上柜门即可关闭所有多媒体设备,极为方便。系统与教务处排课系统相连后,及时更新课表信息,加强了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教学资源服务器中的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减少了携带储存载体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