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经济的关系范例6篇

发展与经济的关系

发展与经济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经济学;人类学;经济发展;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学理论主导的生产方式促进了人类社会高速发展,与此同时,环境和生态日趋恶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文化冲突、社会矛盾日趋加剧,人类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方式、知识和文化体系正在逐渐消失,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一、经济学、人类学与经济发展的内涵

(一)传统经济学及其缺陷

经济学主要是研究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以实现经济增长,增加产出和财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经济学有三大基本假设,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完全竞争。即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商品都是同质的;资源具有完全流动性;信息是完全的。然而竞争强化优胜劣汰意识,可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2、完全理性。认为每个人都能理性的预期未来,以最小的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实践证明,并非所有人的行为都是完全理性的,一些地区的居民是按照宗教、风俗或者传统习惯而并非理性来进行决策,因此导致某些自上而下的援助项目的失败。

3、完全信息。在完全信息假设下,交易双方能够准确做出最优决策。然而贫困地区由于信息沟通不畅,很难满足完全信息假设,往往导致市场缺陷,将导致拥有信息优势一方侵占他人利益。

(二)经济发展与国际援助项目

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和产出的增加,而经济发展的含义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如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收入分配结构等,以及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二战以来,发达国家通过实施援助项目试图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某些发展中国家的的经济、技术、政治和社会生活。

(三)发展人类学

发展人类学指将人类学观点应用于发展研究,主要研究对象为国际发展与国际援助,通过实地调研,解决、缓解发展项目实施过程中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等问题,或者通过探讨本土文化,以提高发展项目的实施效果,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依据、信息和建议。

发展人类学家指出,传统经济理论应用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一些发展项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演变具有工具理性的机器,利用政府和国际组织所赋予的权力,随心所欲地渗透和干预当地社会和经济生活,从而对本土文化、社会结构和关系带来不良的后果和影响。

二、传统经济理论在经济发展实践中所面临的困境

(一)大量的国际援助项目实施效果不理想

二战后,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推动下,传统经济发展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大行其道。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国家复制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工业化、城市化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农业技术、法制、理性等。然而,实践表明,这种发展思路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如民族冲突、通货膨胀、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分配不公、社会两极分化等。西方一厢情愿的输入发展,给欠发达地区带来的不是消除贫困,反而毁坏了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了传统的生活方式。

发展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文化运作过程,其中所涉及的各个利益相关群体彼此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和不合。实践表明,项目总体来说是失败的,强权的管制者并不总是能够迫使被管制者服从规则。斯科特指出,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发展项目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项目过于标准化和与简单化。

(二)忽略了地方知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方知识指某一个特定社会或文化的一种特有文化。“一种文化只有在它自身的背景中才可能被正确认识,因此一个文化的成员就不能要求另一个文化的成员应该怎么做”:

地方知识存在于某个特定地点,是当地居民创造出来的,是他们长期经验的总结。一个地方的传统知识并不一定在其他地方也适用,而且多数情况下是不适用的。本土知识依靠口头、模仿和演示的方式来传承。传统知识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不断地变化、创造和发掘,是世世代代智慧的结晶。传统知识源于人们的日常生产活动,并代代相传,因而被称作“人民的科学”。但知识分布不均衡,社区精英、宗教领导和社区领导可能成为传统知识的化身。

本土文化和传统知识是人类的文明成果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多样性,然而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强烈冲击下承载传统知识的传统工艺和民间文艺正在被遗弃。面对现实社会中的贫困、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族群差异等问题,我们应当关注地方性知识对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在援助实践的过程中,主要是以经济、技术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影响深远,技术和物资的援助仍是发展援助的核心,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地方性知识则较少被关注,或者带有明显功利性和工具性,导致人们缺乏对地方性知识的整体性研究,忽视了对当地人价值观层面的地方性文化逻辑的探询。

(三)扩大了收入和社会福利的不平等

商品经济鼓励竞争,一部分精英率先掌握先进技术,能力较强而先富起来,而大部分农民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他们没有能力积累资金,只能维持基本生存,这些都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经济增长的“滴漏效应”越来越受到人类学家的质疑。同时随着技术日益进步,妇女逐渐从生产中脱离出来,进入生活部门,男人在商品生产中发挥关键作用,从而使妇女处于从属地位。另外,人们在获得发展项目所提供资源的机会时,并不能平等的获取这些资源,某些群体对资源拥有更多的控制权,促使了不平等的扩大。

三、发展人类学对经济发展理论的启示

20世纪90年代,环境破坏日益严重,技术进步、工业化的愿望进一步遭到质疑,不平等现象日益加剧。由于工业化的推动和商品价格上涨,使得最贫困人群依旧缺衣少食,得不到良好教育。“人类学的主要任务是努力提高世界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不仅提高其物质生活水平,而且提高其合法权利、表达的自由和生活质量”。人类学家应当积极参与发展当中并对发展的问题和发展方式提出建议,最终使其转变为更合理的发展,把争论的焦点从“发展”转向产生贫困与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原因上来。

(一)给被发展者更多的发言权,自下而上的发展项目

发展人类学的核心在于发展,人类学家以有能力改善被殖民者的生活状况为由,为人类学家参与殖民地管理的行为辩护。人类学家可以借助发达国家的援助,利用国外资金与专家修建基础设施,并培训技术人员和官僚,建立一个完善的政治体系,为“经济起飞”创造必要条件。

人类学家对发展规划的批评主要针对发展项目的“自上而下”方式,这些规划是由来自远方的项目官员制定,这些官员对当地的状况、需要一无所知,他们把所指定的项目强加到社区而不让社区参与到决策过程,这种做法注定要失败。而人类学家应当改进工作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特长,通过田野调查了解本土文化,平衡发展过程中的权力不平等,倡导自下而上的参与发展模式。

由于发展倚重科学与“理性”知识,这使外国专家成为主导,而当地人则是被动的、无知的。然而并非所有的人群都满足经济学假设的完全理性。因此人类学家必须重点研究那些被发展的人的实际状况,对发展项目的态度。发展人类学家可以帮助被发展者在发展过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例如,为减小区域旅游规划对当地的负面影响,在规划时必须保证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具有充分的发言权和决策权。以维护当地居民的利益主体权;促进当地社会文化保护与发展。钱伯斯在《农村发展:将穷人放在首位》(R.Chambers,1983)指出,规划者没有认识农村贫困的本质,项目永远不能成功,应当将穷人放在首位,让农民自己参与到项目设计与评估中。刘易斯(Oscar Lewis)在20实际50年代在墨西哥的一个贫民区做调查时发现,当地穷人不能够代表他们自己发言,而是由外来者代表处于弱势的群体发表意见。特别是在发展者与被发展者之间的民主决策过程中,被发展者的意愿和利益难以得到充分体现。

(二)倡导多元的发展模式

二战以来,“发展”的思想指导着新兴国家前进的方向,他们认为,北半球的现代技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先进的”。但实际上没有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最优的发展模式,许多发展项目将发展理论权威化,而忽视了发展实践的多样性,最终结果并不理想。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错觉与失望、失败与罪恶始终伴随着发展,“发展并不管用”。发展具有“种族中心主义与暴力的性质”,使北半球继续对南半球进行殖民统治的机制(Sachs,1992)。

发展经济学认为,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少产生这种“滴漏效应”,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和GDP的提高可能会改变穷人、文盲或无家可归者的处境,但并不能根除这些社会病症,市场竞争的不平等进一步拉大了区域经济差异。

(三)重视经济变迁的社会文化影响

城市化对农村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增长导致工业化,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与部落组织的解体。农村主要劳动力流失,导致农业产量下降(A.Richards,1939)与文化的衰落(Schapera,1947)。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Eades,1987)。而默里(Colin Murray)认为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带来了经济的不安全、家庭的不稳定,以及传统亲属关系的破坏。换句话说,城市中心资本的积累是以牺牲周边农村地区利益为代价(Murray,1981)。

四、结束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展人类学对发展的反思与批判精神灌注于始终。“虽然许多关于发展的假设与研究是有缺陷的,然而仅仅批评他们而不设法提供任何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这样做毫无价值。发展人类学家应当在现实的基础上创造其他选择方案,以克服发展者与“被发展者”之间存在的障碍,充分而批评性地讨论真正反映了观点多样性的发展”,虽然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是不发展也不能消除贫困,而发展只是出现了相对与发达国家的贫困,因此不能认为发展方法和模式出现问题就否定发展。我们相信人类学家与发展者可以互相补充,相互促进,为提高世界上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而工作。

【参考文献】

[1]斯科特.国家的视角[M].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陈安国,饶会林.从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看现代经济学的发展[J].经济问题,2005(1).

发展与经济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经济稳定;经济增长;经济发展

经济稳定是指社会经济生活的协调有序性及其发展态势的可控性。尽管总的来说,经济的稳定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但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并不是等同的概念。这是因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直接导致经济的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它还可能造成经济波动乃至政治不稳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经济发展。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过分看重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甚至把发展等同于增长,结果把许多无可回避、必须解决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留在了后面,包括: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扩大,贫富差距拉大,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资源环境与发展不协调等。笔者将对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几个个概念进行分析,明确其内在关系。

一、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

一般而言,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最初人们把经济增长简单地当做发展,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福利就会增加,社会就会富裕起来,认为这就是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备受睹目,甚至联合国也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只要向发展中国家注入资金,就能使这些国家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并有效地提高社会福利。因此,二战以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探索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把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实现工业化当做发展的主要内容。这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工业化战略的普遍实施,在取得一定的经济成就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的难题,并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全球危机,例如资源耗竭、粮食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社会贫富悬殊等。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国际经济秩序和政治关系的变化,联合国倡导的第一个发展十年以失败而告终。尤其是一些第三世界国家陷入了增长率下降和债务危机中,因为长期以来这些国家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外国公司拥有产权的初级出口的增长,由于缺乏结构变革和制度变革,人力资源、技术水平和其他部门的生产并没有因此而发生任何改变;经济部门的效益也没有发生相应的增长,实际收入的利益没有在各个阶层间进行公平的分配,只是个别人获益暴富,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此而提高。由于这种增长没有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只是有增长而无发展。于是人们开始对增长即发展的理论进行反思,认为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发展。经济增长不是目的,经济发展才是目的,并且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概念。

经济学家赫里克和金德尔伯格认为,在经济学理论中,增长与发展有时做同义词使用,在某些场合这种用法完全可以接受。但是当这两个词在一起使用时,应该区分它们的词义。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则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在他们两人看来,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包括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在内的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的增加,主要是指数量上的变化,表现为gdp或人均gdp的增加。而经济发展既是一个数量概念,更是一个多维度的质量概念,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的改善、质量和效益、分配的合理乃至政治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增长包括了由于扩大投资而获得的增产,也包括由于更高的生产效率,即单位投入所生产的产品的增加。而经济发展的含义则不止这些,它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改变,以及各部门之间投入分布的改变。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如同人的成长一样,增长着眼于身高、体重,发展则注重于机能和素质的协调和改变,如学习能力等[1]。

总之,经济发展应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变革的经济增长。一般认为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经济增长即产出的增加;二是结构改善,包括人口结构的城市化、产业结构协调与优化;三是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包括实现充分就业、社会保障、公平分配、生活环境的优化和美化、居民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四是政治和经济体制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也就是说,经济增长并不是简单等同于经济发展,如果只有产出的增加而无其他的改变那只能是有增长而无发展。

二、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不必然同步

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不一定是同步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社会的稳定。相反经济增长如果不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体制、社会领域的变革,还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其实关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早已不是一个新的命题。在19世纪、20世纪,把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作为衡量国家进步的唯一标志的理论曾一度占据了主流。这种理论认为,经济的不发达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只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就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的持续进步,各种社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社会也就会保持稳定。但社会发展的现实却证明其武断性和不合理性。因为,现代化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社会综合运动,而不是简单的经济指标达标”[2],它既包括经济的工业化,同时也包括国家的民主化、社会的城市化和价值观的个人理性化,其丰富内涵是gdp指标所难以涵盖的。在现代社会中,正是由于人们过于关注gdp的增长而忽视了对于生态的保护、忽视了人文关怀,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增长率,导致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亨廷顿在其《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指出:“事实上,现代性孕育着稳定,但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因为“产生政治秩序混乱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现代性,而在于为实现现代性所进行的努力。”[2]亨廷顿所言虽比较偏激,但也有一定的道理,现代化进程确实伴随着动荡、不稳定,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改革的代价。从历史上来看,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经济迅速增长之后,发生了社会动荡[3];而前些年经济发展居亚洲四小虎之首的印尼近年来也不断发生动乱、政变[4]。当然,这些例子还不尽然说明一定是经济增长带来社会的不稳定,造成这些国家发生动荡的原因还有很多,但它至少说明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社会稳定。关于原因,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马迪尼认为是社会结构失衡、两极分化与阶级斗争。当然经济增长也不必然带来社会的动荡不稳定。而就算我们可以肯定上述例子中的不稳定是由于经济增长造成的,我们也只能推出经济增长会带来不稳定,但是并不能据此认为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社会不稳定。因为从全球看,情况并非都如此。很多国家如西德、日本、意大利在二战后都出现了高经济增长率,但是国内却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冲突,其现代化进程基本是在非常平稳的过程中进行的。

因此,严格地说,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是具有双面效应的,即同时存在对社会稳定正向的促进效应和反向的破坏效应,而最终结果则取决于两类效应的角力。由于这两类效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人为控制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关注经济增长对人类发展、人民福利的作用[5]。因此,要使经济增长在社会稳定中起到正向作用,就要在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之间求得一个相对的和谐与平衡,也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经济稳定应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上的稳定

经济稳定的内涵包括: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微观经济活动充满生机活力;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6]。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保持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础。

过去那种以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是一种单纯追求增长的片面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的缺陷在于其仅仅关注发展的手段,却忽视了发展的目的,无视普通民众的需要;把环境当做可无限获取的资源,而没有意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类得以延续下去所必须珍惜的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以及其作为生产资源的有限性。随着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正在被打破。人们认识到,把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把当代的生存和后代的持续发展,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的发展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持续、稳定和协调。离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离开协调有序性的经济增长,最终将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的紊乱、衰退乃至危机。2003年10月举行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均衡发展,坚决摒弃过去那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率的片面发展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作为经济稳定的基础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经济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首先,应达到生态持续,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谐有机统一起来。要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方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内。其次,是经济持续。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开发及其应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质量,优化配置,节约资源,降低损耗,增加效益,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有害废物的排放,使经济发展能够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三是强调社会持续。要求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促进社会向文明、公正、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消除贫富不均的两极分化,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以保证社会的稳定[6]。

综上所述,维护社会稳定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决定的。只有极大地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保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稳定。经济稳定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稳定,其内涵应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参考文献:

[1] 金德尔伯格·赫里克.经济发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2] 陆志明.现代化是含义广泛的社会运动[eb/ol].新华网,http//:xinhuanet.com.

[3]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37-38.

[4] 何新.思考-新国家主义经济观[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440.

发展与经济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156-01

0引言

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 越来越朝着开放的方向发展。借助于世界市场, 各国经济相互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对外贸易在各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从宏观上强烈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和速度; 另一方面, 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又反过来影响着国际贸易。因此,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 一是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是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认真探讨这两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对进一步贯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对选择正确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更好地利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来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1国际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1使我国国内资本向优势领域集中

根据传统的贸易理论,比较优势在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中必然发挥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只有集中力量生产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才能在与别的国家进行产品交换时获得更多的劣势产品,从而解决自行生产所消耗的不必要资源。而国际贸易会促使本国资本向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比较优势的领域,尤其沿海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流动,推动这些领域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和加工,从而进一步提高这些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之后由这些优势领域带动向其他领域的投资,加速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完成不平衡增长向平衡增长的转变。

1.2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

资本货物的出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从而提高国内工业生产的效益,这对于加快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根据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分工、尤其是国际分工不仅可以更加有效、更加充分的对各国资源进行利用,优化和改进各国的产业结构,还能促进各国积极引入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加速国内各生产部门技术水平的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此外,国际技术贸易还为我国利用市场机制购买国外先进技术,在短期内迅速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提供了可能。

1.3可以增强我国国内市场的竞争,淘汰技术落后企业

国际贸易带来的国际市场竞争会给国内的出口企业造成很大的压力,这种现象在我国有很好的体现。随着国外的优势产品大量充斥我国国内市场,一些不重视产品质量产品包装,竞争意识淡泊的小企业逐渐被挤出。尽管从表面上看是我国企业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但实际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淘汰那些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趋势的企业的同时,也会促使那些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强的企业淘汰自身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线,积极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企业只有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才能提高了自身的管理经营能力,在世界经济中才能取得一席之地。

1.4可以加强我国各经济部门之间的联系

形成国内统一市场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其主导产业的竞争力,而一个国家主导产业竞争力的增强又离不开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和紧密联系。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国内劳动成本低这一优势来实现,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而随着国际贸易范围的扩大,国内各个产业间的联系日益增强,最终形成了多个现代化产业网络,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产业间沟通流转所需的费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我国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得以充分发挥。

1.5加快了国外资本向国内市场的流入

由于我国人民的传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国内资本的储蓄大于投资和消费,因而我国并没有形成规范的资本市场。随着国际贸易的开展,国外资本向国内市场的流入力度大大增强,不仅解决了我国国内投资不足的问题,还促进了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生产技术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这对于缺乏改革资本的我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如何实现国际贸易利益的机制

2.1发挥市场的作用

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使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贸易,实际上就是把本国的企业纳入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之中。一方面,持续的进口产品的激烈竞争将促使本国的企业提高效率。竞争必然加速低效率的企业退出市场的过程,同时促使高效率的企业达到合理的规模,从而优化本国的市场结构,改善本国企业的实绩。另一方面,出口企业不能不同外国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展开竞争。为了扩大在国外的市场份额,出口企业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生产出成本低、质量好的商品去参与竞争,并不断按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按国际标准生产,按国际营销惯例办事。无疑是一国经济发展最本质的基础。

2.2开展国际贸易,必然带来市场的扩大

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开拓,会有力地带动经济增长。先看出口。出口企业往往是面对世界市场来组织生产,市场容量大,容易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事实上,许多工业部门要求有适度的初始规模,具有规模经济的性质,如汽车、电冰箱、电子计算机等等,采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可以使成本降低很多。不仅如此,在出口贸易的带动下,一个工业部门的发展又可以带动一系列工业部门的发展,以致各种各样的从属的工业部门都建立起来。因为在经济运行中,各产业之间呈现出各种联系。这种联系有两个方面:一是后向联系,即某个部门同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二是前向联系,即某个部门同吸收它的产出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如果出口产业是“联系效应”大的主导产业,就可取得很大的“乘数效果”,带动其他一系列部门的发展,从而循环反复地连续推动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增加,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3结语

贸易与资本可以强有力的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但资本的增强并不意味着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所起到作用的削弱,如果能够使其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无疑可以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经济全球化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只有尽快适应世界市场的发展规律,积极有效地开展国际贸易,才能使我国的经济得到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海闻.国际贸易和投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发展与经济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灰色关联度边际溢出效应

〔中图分类号〕F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3-0030-08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扩大,虚拟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作用也随之加深。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具有正向和负向的双重作用,虚拟经济的发展能够提高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利于分散市场化风险等,但是它同样能够导致货币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结构失衡,形成资产价格泡沫,并引发经济危机。我国作为一个正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国家,国际资本会从各种渠道以各种形式进入我国的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大宗商品市场,将导致虚拟经济的膨胀,并使其对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经营的影响越来越大,波及程度也愈来愈深。

面对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危害程度的不断加深,众多学者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问题的讨论中。国外学者更加侧重于探究金融市场对实际经济生产部门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Angelos Kanas and Athanasios P.Papadopoulos实证检验了英国和美国短期内股票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的溢出效应,结果显示,英国股票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要大于美国,而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对称溢出效应只存在于美国。Angelos Kanas and Athanasios P. Papadopoulos, “Asymmetric Volatility Spilloversbetween Stock Market and RealActivity: Evidence from the UK and the US.” Panoecomicus, no.4, 2010.Frank Westerhoff建立简单行为宏观模型研究了实体经济和股票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他指出投机者在股票市场中造成的内生性繁荣或萧条会蔓延到实体经济,引起实体经济的持续性波动,而实体经济的起伏波动借助于塑造企业的基本价值也会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Frank Westerhoff,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Real Economy and the Stock Market: A Simple Agent-Based Approach, Hindawi Publishing Corporation: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2012.Carmen Maria Angyal使用ARIMA方法分解了股指的趋势成分,并且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找到了资本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大部分指数和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这一结论强调导致目前金融和经济危机最重要的因素是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脱节。Carmen Maria Angyal, “The Study of Correlation between Stock Market Dynamics and Real Economy,” EuroEconomica, no.31, 2012.而国内学者则主要针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杨姣和席晶;杨姣、席晶:《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研究――基于综合指数VAR的实证分析》,《市场研究》2010年第3期。程广琪程广琪:《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5期。),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运行的影响(罗能生和罗富政;罗能生、罗富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11期。张国庆张国庆:《经济虚拟化与虚拟经济的功能――兼论虚拟经济研究的理论价值》,《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第3期。)、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如何引起金融危机(仲崇文仲崇文:《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双重作用》,《经济导刊》2011年第7期。),以及促进虚拟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周莹莹和刘传哲周莹莹、刘传哲:《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灰色关联及溢出效应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年第10期。)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罗能生和罗富政指出虚拟经济能够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进入21世纪,由于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其规模已经超过实体经济,并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张国庆指出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大量资金流入虚拟经济部门导致流动性过剩,这势必会造成实体经济部门的通货紧缩,而且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后果一定是发生经济泡沫,对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扰动。

因此,当我国经济正在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之际,如何从战略上审视虚拟经济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关联情况和二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影响,以及应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避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节都是事关中国经济未来走向与前途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试图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来论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发展关系,全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二部分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互动发展关系模型的构建,第三部分为我国虚拟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关联度以及溢出效应的经验证据,最后是结论及政策建议。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关系模型

三、我国的经验证据

前面的理论分析表明,对于封闭经济体而言,虚拟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均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但就我国而言,我国在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形态已基本完成从封闭体系向开放体系的过度,经济大国(尤其是美国)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愈来愈明显,面对着外部环境相对恶化且更为复杂的局面,我国虚拟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是否存在着互动的影响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边际溢出效应又如何呢?鉴于此,本文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给出相应的经验检验。

1变量及样本数据的选择

本部分将实证检验以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作用,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知识可知,本文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可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状况的代表变量;同时选择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作为虚拟经济发展中货币市场的代表,并选取同业拆借市场成交额(TC)作为货币市场的代表变量;选择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基金市场和保险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代表,并选取股票成交额(GP)、国债成交额(ZQ)、商品期货成交额(SQ)、证券投资基金成交额(ZT)和保费收入(BF)作为各个金融市场的代表变量。

本部分选择的样本数据均为年度数据,样本区间为2001~2012年。其中,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交额、股票成交额和国债成交额的数据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证券投资基金成交额和商品期货成交额数据来自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保费收入数据来自于中国经济信息网统计数据库;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2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适用于“小样本、贫信息”的时间序列,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者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接下来,本文将针对中国实体经济代表变量和虚拟经济各代表变量的灰色关联度进行测度,进而分析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影响关系。

(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绝对关联度分析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宏观经济IS-LM模型,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探讨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互动发展影响,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封闭经济体中,一国虚拟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边际溢出效应取值始终维持在正向水平上。说明虚拟经济部门的膨胀会对实体经济部门产生正向的影响作用,并且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对虚拟经济部门具有同样的反馈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同业拆借市场与实体经济的灰色综合关联度最高,股票市场和保险市场与实体经济的综合关联度次之,期货市场及基金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相对于其他虚拟经济代表变量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较低;而且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整体关联程度较高,没有出现实质性背离的情况;另外,我国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边际溢出效应远大于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边际溢出效应,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供给引导型”特征。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实力上升最快,且上升趋势依旧保持良好的大国,在全面融入世界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外部环境之际,为了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共同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1加快实体经济的发展,为虚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是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因此,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虚拟经济运行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实体经济保持运行良好是虚拟经济活动健康运行的保障。对于我国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求我国要更加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即要充分利用国家的产业布局,通过扶持重点产业以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经营管理、装备水平的全面升级以及整体经济结构的优化,从而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旦世界范围的危机到来,能够有足够的实力和深厚的物质基础抵御危机对经济的冲击。

发展与经济的关系范文5

一、可持续发展与“整体本位论”

可持续发展的提法始于本世纪70年代。这一概念从提出发展到今天,其涵义已远远超出了原有的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协调发展,永续不断。可持续发展要求把发展的负面效应和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地球的资源和环境免遭或少遭破坏,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子孙安居乐业,继续发展,从而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统一。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哲学观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长期性、协调性、反波动性等特征。(注:王全兴,樊启荣。可持续发展立法初探[j]。法商研究,199 8(3)。)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经济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强调经济、人口、社会、科技、环境、资源的协调一致,共同发展。从空间上看,可持续发展是各地区、全国乃至全球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是全社会范围内,各阶层、各集团、各单位都增进利益的共同发展。“整体本位论”作为经济法的哲学基础,以社会整体为其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整体的共同利益为最高利益,个体利益为次,客观地反映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要求,其目的也在于实现社会整体控制与协调发展。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法的调控、规制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在总体上对国民经济运行协调和控制,以及在具体方面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限制和引导的统一过程。

民法以个人权利为本位,而个人权利本位以自然权利理论为其哲学基础,它有利于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以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个体得到充分发展,在民法看来,个人利益是社会利益的基础,并组成社会利益。只有充分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实现,才可以促成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注:陈云生。权利本位价值模式的历史命运[j]。政法论坛,199 7(3)。)

同民法着眼保护利益最大化的个体利益本位思想相反,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着重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导向,协调个人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实现利益均衡,促进社会共同价值目标。在经济法看来,社会利益是个体利益的整合,不是个体利益的简单相加,社会利益决定个体利益,只有站在共同利益之上,才能协调各层次利益关系,而个体利益至上,必然破坏利益均衡与和谐。所以,经济法所坚持的利益原则是整体利益至上原则,利益均衡原则,保护并限制个人利益原则,保护社会弱者利益原则。(注: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j]。法商研究,1998(3)。)

其次,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人口、社会、环境的发展,不仅要全面协调发展,而且要稳定、永续发展。经济法与民法促进个体(私人)经济安全不同,经济法应着眼于国民经济全社会整体安全。这种整体安全首先是指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协调状态。协调是关于发展过程和系统总体状态的规则,是指一系统存在多重因素关系和多种相互作用条件下,把不同质的因素和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统一起来,满足指定功能的过程,表现了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客观规定性同人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观规定的统一。(注:王宏波。论社会发展的协调范畴及其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4(1)。)国民经济发展协调状态是一种理想状态。一方面,在总体上,它表现为社会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一种适应与满足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具体上它表现为经济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和多种力量的多重促进、多元互补的合理配合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无波动性还要求通过经济立法抑制经济系统中不协调因素与力量,防止经济疲软、过热和动荡以及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等消极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对促进消极意义上的经济安全具有更大的重要性。(注:积极意义上的经济安全是指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协调状态。)

再次,经济法还致力于促进整体效益。(注:欧阳明程。整体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主导价值取向[j]。法商研究,1997(1)。)效益作为一种法律价值,导入法学领域始于60—70年代法律经济学的兴起。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器,民法和经济法都必然把促进效益作为其重要的价值目标,但其具体精神并不相同。民法的私人经济生活本位和个体利益决定了它追求的效益首先是个别的、微观的,然后以此去最终促进社会整体效益,所以,它难以解决个别效益与整体效益,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只有经济法能摆好这些矛盾之间的关系。(1)经济法以促进社会整体效益为目标。发展经济效益以提高和不损害社会整体效益为导向,把经济效益纳入社会整体效益中评价。(2)协调个别、微观的经济效益以取得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最优。把微观经济效益纳入宏观经济效益中评价。(3 )经济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宏观、微观经济行为纳入经济效益中评价。(4)提高经济效益,须以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环境、人口、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可见,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经济法的哲学观、价值目标是一致的。

二、可持续发展与宏观调控法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经济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全部可持续发展诸要素中,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实现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注:陈银娥,杨艳琳。可持续发展需要宏观调控[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 4)。)。而经济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它通过计划法、投资法、价格法、信贷法、税法等保障实现国民经济的总体目标,这种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通过宏观调控法,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各种比例关系。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和再生产各环节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而这些比例关系又受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如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协调关系受到经济增长、人口增长的影响,企业的再生产受到资源配置方式的制约,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又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资源的浪费,而资源短缺又会制约经济发展,收入分配不公会扩大社会的贫富差距,从而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宏观调控法如:资源法、环境法、计划生育法等,运用政府的“有形之手”才能保持这种比例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二,通过宏观调控法弥补经济发展中市场机制的缺陷。尽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作用,在调节经济运行、管理经济活动中起着其他调节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自发调节,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必然出现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并会导致资源浪费,带来环境恶化,同时也会产生地

区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等。如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应通过法律手段,而不是市场手段来实施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如征收资源税和环境污染税,由此,企业将资源税和环境污染税也作为成本的构成而计入生产成本。在我国现阶段还未形成环境成本的概念,只对一些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征收环境保护费。但是,事实上,一些在生产过程中未造成直接污染的企业,对环境也可能间接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摩托车在其生产过程中也许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大,可是其在消费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却非常严重。因而,从宏观经济过程观察,经济增长中环境成本是很大的,付出的代价是很高昂的。日本学者枇杷木在《论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理论结构》一文中提出“增值价值环境税”的理论主张不仅对每个生产阶段的增值价值要征收环境税,而且要“对商品的服务和生产不加以区别的对其‘增值价值’进行课税”,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另外,我国目前的自来水收费,既不是资源费,也不是污水处理费,而是制造自来水的费用。如果按照综合成本理论,应当加收资源税或污水处理税,那自来水的价格就要高得多。因此,要克服市场在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完善资源法、环境法和税法,通过开征资源税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开征环境税、防治污染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通过宏观调控法,协调好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协调的基础之上的,宏观调控法就是要协调各种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为社会经济总体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经济利益关系有:社会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关系,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各地区之间的关系,等等。通过产业调整法、预算法、投资法、税法、银行法等法律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中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宏观调控不到位或不能有效地协调好各种经济利益关系,那么,宏观经济就很难获得持续、稳定和协调的发展,从而也就不可能有社会总体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宏观调控法有助于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宏观调控目标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适度增长、充分就业、资源优化配置、国际收支平衡以及社会收入公平分配,实现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的综合平衡。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是稳定与增长,经济保持相对稳定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如果经济稳定受到严重破坏,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法律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必须有宏观调控来引导。也就是说宏观调控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由于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宏观调控法能保证经济发展,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因而,宏观调控法的目的就是要保障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币值稳定、资源优化配置、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等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从宏观调控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更离不开宏观调控法律保障。建国以来,之所以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有发展而不能持续”的情况,是因为缺乏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更缺乏完善的宏观调控法。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成果的出现,必将进一步丰富宏观调控法的理论和体系,进而促进经济法的发展。同时,完善的宏观调控法也保障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可持续发展与市场规制法

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法体系的两大基本亚体系,一是反映国家干预市场的市场规制法律体系,二是反映政府参与经济活动,从全局出发,调控社会总产品和总需求平衡关系,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调控法律体系。二者在整个经济法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注:王继军,李建人。经济法是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的有机结合[j]。法律科学,1999(1)。)

发展与经济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经济管理;企业发展;内在关系

我国正在改革经济体制,企业的发展水平间接体现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企业的发展脱离不了经济的管理,两者互为影响、互为促进。简单来说,经济管理是经济管理人员管理经济活动。基于管理学理论视角来看,经济管理能够使企业经济在一定经济趋势下完成自身经营调控,达到发展预估期望,故企业发展与经济管理存在必然联系,换个说法,即经济管理是企业发展终极目标。本文现针对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予以分析。

一、企业经济管理

企业经济管理是指企业的经济人对于社会经济活动做出系列组织、计划、指挥、协调等管理工作,利用生产经营活动来达到期望目标的一个管理过程,即经济人管理整体经济活动的过程。经济管理属应用学科,具较强的综合性,可操作研究与经验实践的总结是其强调的重点,自然与社会两门学科知识均被融入于经济管理中。企业经济的管理是以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三因素为核心开展的经济活动,借助企业的资源、组织,尽全力达成企业最具价值目标。因此,企业经济管理的特点如下:第一,多元化。在企业中,经济管理的形式由以往单一化转变为多样性。例如,企业制定责任体制、核算体制等多种经济管理体制,这种多样性的管理形式明显提升了企业经济管理的成效。第二,利益性。企业获取最终利益是以经济管理基础为前提,经济管理与消费者需求具直接关联,在企业利益链中,企业可采取奖励机制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第三,关系融洽性。企业与员工间的和谐关系能通过经济管理实现,能更好的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促使企业利益能良好结合员工工作绩效,最终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

二、企业经济管理重要性

企业经济的经营脱离不了管理,因此,在企业发展中,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第一,经济管理能规范企业管理。企业发展能促进、制约经济管理,反之亦然,两者相互影响。经济人在企业发展中利用有效的经济管理使企业经营完善化,从而间接规范企业管理。第二,经济管理促进企业系统经营发展。我国企业崇尚精细化管理,企业发展最终需有一套自我完整的管理体系。纵观企业当前发展情形,经济的系统化管理是经济管理合理制度的准则,逐渐实施精细化经济管理。精细化经济管理,即经济人采取一定管理的手段、技巧用于产品服务、运营的调控。精细化经济管理必将成为未来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系统性、专业性是该管理模式的前提,而其管理标准则以精密的标准化、数据化为基准,以服务者需要为重心,将企业经营管理展现出其科学性的一面,从而谋取高效益、高效率、强力的竞争力。所以,经济管理能促进企业面向更为系统化的经营方向发展。第三,经济管理增进企业间亲密联系。如今,各类企业间存在激烈竞争,而同行企业常因市场占领问题形成竞争恶性循环,既危害企业间良性互动,又会破坏同行企业合作关系。通过经济管理,有助于同行企业达成共识,增进企业间关系。经济管理存在形式亦可被看作是同种共识的存在,作为纽带连接各类企业,帮助企业间达成默契,继而借助经济管理模式推动周边行业发展。

三、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内在关系

从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如下两种关系。

(一)企业发展以经济管理为基础前提

企业实施经济管理有两个明确目的,即保证企业健康生存与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但是,企业若想长期发展稳定,其基础条件必然是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故经济管理对企业而言极为重要。我国目前许多企业整体发展较好,而在经济实践管理中偶有突发问题,例如,企业管理人在经济上缺乏管理意识,或过分关注经营的业务拓展而忽略经济管理,认为只将账务工作做好则经济管理即落实到位,这样容易使得企业陷入融资困难、收支账目不详等窘境。从此看出,在企业的宏微观经济活动中,经济管理起着关键的促进作用,是企业实现发展的基础、前提。另外,在当今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情势下,经济管理既影响着市场经济的环境,也影响着企业经济的管理模式,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既是企业需要面对的挑战,但也是企业的机遇。立足于经济管理视角,如何制定有效的经济管理体制,如何利用限定资金做好风险投资,如何增加企业经济投入管理,如何严控、监管企业管理经济等,均是企业今后值得深究的问题。

(二)企业发展最终目的是实现

经济管理在企业初级发展时期,企业经营人易忽视经济管理的必要性,这是因为他们的精力过分倾注于业务拓展与员工管理上,就中小企业而言,他们认为企业经营无法依靠经济管理发生重大转变。但是,随企业逐步扩大规模,随成本、利润的逐渐增长,企业在经济活动上各种问题会日益凸显,若未及时解决问题,就会上升为管理矛盾,如岗位职责模糊、经济管理无健全体制等。因此,为确保企业经济运营的有序性,企业就必须深入管理经济活动,将自身实际经营状况与今后发展目标相结合,制定经济科学的战略目标,如完善企业财务制度,引入现代财务科技,这样可以提升财务人员编制报表的工作高效性,通过科技利用图表直观显示,上述例子是经济管理的一个简单活动层面,总体而言,经济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企业发展。尽管经济管理在企业发展占重要地位,但企业发展随市场竞争的上升而上升,企业需深思如何提高经济管理质量。本文简单的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经济管理秉持正确理念。企业经营人必须秉持与经济战略目标相符的管理理念,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层次,加强经济管理创新,既不盲目效仿,也不闭门造车。2.经济管理人加强自身素养。企业经济管理人是经济活动的具体执行者,管理人素养直接关系企业经济活动的好坏与否,企业应采取教育、培训等各种方式加强经济管理人素养,打造本企业独树一帜的管理经济队伍。3.经济管理完善制度。企业经济管理质量取决于企业经济管理体制是否健全,所以企业应在经济制度基础进一步将经济管理制度补充完整,使企业经济活动有序运营。同时,企业应制定岗位、奖惩制度,用于配合经济管理工作,以培养员工积极工作的态度。

四、结语

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互为发展、互为促进,只有企业的经济管理不断地提升,企业才能得以发展;而企业发展良好的同时,还应注重提升经济管理质量。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人不仅要全面掌握、理解经济管理、企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还应科学利用两者关系,以促进其协调发展,增强企业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冯振伟.分析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内在关系[J].科技经济市场,2017(03).

[2]燕丽华.论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及意义[J].新经济,2015(07).

[3]高艳,沈红.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内在关系[J].环球市场,20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