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匠心传承范例6篇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范文1

在“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科学之友》作为会刊单位参加了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委托山西省非遗保护促进会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系列采风活动,目的是弘扬工匠精神,传承手工技艺。通过实地走访山西省新绛县、稷山县多项部级、省级非遗项目,采风团成员被传承人不忘初心、执着坚守、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深深震撼。

是他们,不忘初心,恪守技艺。一块小小的绛州澄泥砚的诞生,实属不易。需要殚精竭虑地构思,一勺勺地过滤,一次次地摔打,一下下地捏制,一刀刀地雕刻,一遍遍地打磨,最后的烧制工序,由于烧制条件千变万化,出炉合格率只有30%。经过18道繁琐的工艺之后,对成品要求极尽严苛,不能带一点瑕疵,否则作废。绛州剔犀,从原料大漆的选择开始,到原料的熬制,到高达百遍的刷漆(若不光滑刮了重来),到时间和气候的控制,都是靠传承人的经验把控,一件作品,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一年多时间才能出炉。其间要经历寂寞、煎熬、失败、困难……可以想象,若无非凡的毅力和定力,很难坚守下来。

是他们,打造特色,传承文化。虽然“匠人”一词已随时代远去,但“工匠精神”却可以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传承永久。正因拥有这样一群大师,才有制作工艺可追溯到汉、兴于唐而盛于宋并一直传承至今的绛州澄泥砚;才有始于元代、其间经历断展到今天的云雕漆器;才有发端于宋金、兴盛于明清、最早见于北宋的绛州木版年画;才有运用特制的刀具在烧制好的瓷面上进行雕刻的技艺,人们将其称作“瓷器上的刺绣”的绛州刻瓷;才有世界三大鼓种之一――绛州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名录。

是他们,精益求精,力主创新。工匠们不断改进工艺技巧,琢磨制作方法,雕琢打磨作品,积累制作经验,享受作品在双手中渐渐升华的过程。这是工业时代批量化生产所没有的特质。所以当大家在观摩非遗项目时,迅速对非遗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对心动的澄泥属相砚台、大漆云雕摆件、螺钿饰品等,掀起竞相购买的热潮,有人还会因为手工制作数量少不能购到心仪物品而略带遗憾。正是因为制作者对细节要求很高,对品质执著坚持,追求完美和极致;正是因为每件作品都蕴涵着创新之魂和匠人神技,作品才会受到如此追捧,这也是给大师们最好的回馈和褒奖。

“弘扬工匠精神 传承手工技艺”是这次采风活动的宗旨,是在拍照时一遍遍喊出的口号,但只有真正深入到传承人中间,听他们如数家珍地介绍传承项目、了解到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艰难坚守,当一件件精美的手工作品呈现到眼前时,才能真切感受到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工匠精神,才会对工匠精神的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每一个非遗项目,都刻着历史的烙印,串起了过去,传承到现在。毋庸置疑,还将更好地传递给未来!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范文2

马踏川途悦前行;

中华非遗数百年,

国人匠心代传承;

文叙墨载道不尽,

化作亲身见真章;

之乎者也国粹工,

旅途有站技无边。

这首即兴创作的藏头诗作此刻正好表达了我对此次BMW中国文化之旅的感受。

众所周知,从2007年伊始,BMW中国就开始了以关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为核心的文化之旅活动。每年的秋季,数十辆宝马车队满载各路媒体、嘉宾行驶在祖国辽阔的天南海北大地上, 穿国道、上高速、翻群山、越小径,不论是繁荣的大都市,还是破落的小村庄,只要有非遗传承人的地方,都留下了BMW层层的车辙。

2016年,恰逢BMW中国文化之旅的第十个年头, 为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为回访曾经探访和捐赠过的非遗项目,BMW中国文化之旅再度启程深入天府之国, 以双线路的模式,深度寻找那些让人感动的匠心技艺。

此次的巴蜀非遗路线共分两段,南线从成都,经夹江、宜宾至泸州;北线则途径北川、江油、郫县等地,对羌族文化等进行探访,行程共计1500多公里。 在成都,车队一行探访了蜀锦织造工艺和蜀绣制作,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蜀锦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各个时期的纺织工艺,更是通过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的身上纹饰可以推断其上千年前这一蜀地特有的梭织工艺就已被当时的达官贵人所赏识并使用。而传统木梭子上下翻飞的“一梭一纬”传统工艺,到现在仍然是一天才能织出几厘米, 难怪蜀锦工艺贺大师一再表示:“三年学艺,五年出活儿” 。当蜀绣传承人彭世平老先生跟我们娓娓道来刺绣的那份匠心时,你会发现“锦绣”二字之所以密不可分,实则有着太多共同之处了。

传承需要传播,更需要匠人的坚守,两位大师在描绘“锦绣”前程的同时,都不约而同的表示出目前接班人的紧缺,这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非遗项目对年轻人传播的重要性。

在此次探访的夹江竹纸非遗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传统手工造纸技艺传承的艰难。竹纸,顾名思义,用竹子做的纸张。经采竹、剥竹篾、蒸煮、晾晒、捣烂、浸泡、过滤等七十二道工序,再到最后的成品纸张,每一道工序都是一门手艺。在探访过程中,所有人都对这样的过程和成品纸的质感感到惊艳,而由于过程烦琐、粗重,利润不高,村里的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做。要想将传统竹纸更多的被大家熟悉并使用,就必须要将竹纸的工艺进行推广。

同样面临如此境遇的还有具有百年竹编历史的道明竹编。道明竹编工艺隐藏在蜀南竹海地区,漫山遍野的竹林,造就了当地百姓“靠竹吃竹”的生活。而以竹为原料编织出各种生活日用品也成了当地人的一项手艺,这种竹编制品曾经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引领了全国百姓的生活日用品。可就是这样一个纯天然的手工制作工艺,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却很难再看到。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范文3

关键词:非遗;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2/03C-0007-04

现代学徒制是当今职业教育中理论的热点话题。学界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将传统学徒制度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突出学校与企业双主体的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1]现代学徒制为校企合作注入了新的内涵,开辟了新的人才培养通道。《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W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明确指出:“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之一。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苏帮菜研习中心是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示范基地,这在职业院校中实属难得。在我国,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大多还停留在校本培训和引进师资上。如何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来培养师资是当前职教师资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我们依托非遗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平台,开展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拓展了师资队伍培养路径。

一、在传承中提升教师素养与能力

从规范的职业学校教育制度取代正式学徒制教育后,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迅速发展,但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职业教育游离于能力培养之外的弊端,从而与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初衷发生了偏离,而现代学徒制为克服这种弊端提供了理想教育模式。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院校是传授技艺的场所,教师承担授业解惑的职责。传承是职业教育的特质,也是非遗与现代学徒制共有的典型特征。

(一)传承首先是文化的传承

专家学者对学徒制研究的视点较多集中在技能学习上,认为:“学徒制在本质上是一种技能形成制度”[2],现代学徒制具有“满足企业技能传承需要的经济属性”[3]的特征。如果我们把职业教育仅仅停留在为技能而技能的狭隘层面,显然低估了技能传承的价值,削弱了职业教育的功能,也会使学校、企业、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产生误解。德国制造长盛不衰的背后是他们的民族自信,这也是值得我们首要学习的地方。传承首先是文化的传承,考察现代学徒制的产生和发展,会发现现代学徒制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我们依托非遗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平台,积极开展苏帮菜传承保护工作,通过非遗大师传帮带,培养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与苏帮菜传人,以弘扬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继承尊师爱徒优良文化传统,培养新一代厨师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德高为师,大师们的言传身教,为师生树立了榜样,精湛传统技艺背后体现的是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对传统文化的崇敬唤起新一代厨师对职业的热爱和技艺的追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笔者认为: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增强民族文化自觉自信应是当下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承中的工匠精神培养

当前,企业中的学徒制较多流于形式。职业院校实习生、毕业生到饭店实习、工作,平时称呼“师傅”更像是一种尊称,很少有传统意义上的师徒关系。[4]厨师改行比比皆是,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影响技艺传承与发展。时代呼唤工匠精神,被广为推崇的“寿司之神”是工匠精神的典范。专业技术现代化与职业分工细化的发展要求职业角色发生转换,即由匠人、匠师向现代技术工人和技术专家职业角色转换。在这转换过程中,传承工匠精神显得尤为重要,非遗传承平台为培养工匠精神提供了条件。

对中餐烹调的历史稍作考察,就会发现,烹调技艺主要是靠父子传承或师徒传承。《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二集《心传》讲述的就是这样的技艺传承故事。所谓“心传”,是精神熏陶和匠心传递。在我们聘请的诸位非遗大师兼职教师中,苏帮菜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得月楼主厨吕杰民是学校优秀毕业生,他曾在《心传》中向全国观众展示了苏帮面点的色香味。他为师生悉心传授苏帮名点制作技艺,精致的造型,四溢的香味,让师生不仅感受到了传统苏帮名点雅致的饮食文化魅力,还得到大师技不厌精的匠心熏陶。名菜名点不仅代表精湛的制作技艺,更是一种精神境界,体现的是技艺精英追求“敬业”“精业”“乐业”的精神,这正是当下国家倡导的工匠精神。

(三)传承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技艺的复杂性和创新性是当代手工艺学徒制的两个特点。[5]纵观我国名菜名点的历史,其形成和发展都是植根于传承基础之上,是传承与创新结出的硕果。在长期实践经验中创造或发明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法以及技能技巧等是以经验为前提的,而传承是获得这些宝贵经验的理想途径,现代学徒制弥补了单一学校教育的不足,也是对传统学徒制的创新发展。欧洲工业革命大力推行的现代学徒制教育大大推动了技术科学化和科学技术化的历史进程。职业院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需要构建丰富多样的实践经验“资料库”,以能够面对复杂而多变的职业教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质教学资源。我们以非遗为载体,站在历史记忆的传承和现代出发的创新交汇点上,不照搬传统,而是在传承传统经典中开拓创新。近年来,我们加强校企合作,赛教结合,专业教师在非遗大师指导下,汲取大师宝贵经验,尊传统重创新,研发大赛作品,在历届烹饪大赛中屡获大奖。我们在此基础上将其成果转化,开发了《中式冷菜》等教材,反哺专业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的创新作品得到专家一致好评。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跨界”探索

对现代学徒制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开始关注职业教育的“跨界性”,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独特性,决定了其人才培养,必须实施“跨界”教育。[6]这里所指的“跨界”是跨越两个职业领域。“双师型”是从理论性与实践性维度出发,突出的是专业教师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的双重能力。专业教师关注教师职称和职业资格的“双证”取得,从而能够成为“双师型”教师。国务院逐步取消了一批职业资格证书,比如,餐厅服务员和客房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餐饮服务管理专业教师开始为“双师型”发愁。诚然,如果没有胜任企业工作的能力,这样的专业教师很难胜任现代职业教育。笔者认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应该培养成为“教育者”和“职业者”能力兼具的“双职型”教师。

(一)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

发达国家明确规定职业院校教师要拥有企业工作经历与实践经验,重视新教师职业岗位能力培训和继续教育。美国学者认为,教师的行业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是相互联系的,教师的实践经验越丰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越突出。[7]因此,他们重视教师的行业实践经验与职业能力提升。现代学徒制利于学生工作过程知识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大多是隐性知识,难以通过书本获得,需要在现场教学和工作场景中通过教师或师傅的现场指导获得,教师的职业工作经验显得至关重要。当前依托普通高等院校培养职业教育教师,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职业教育教师“职业性”特征的缺失。[8]虽然,教育部门对专业新教师规定了两年企业工作锻炼的要求,但目前,对新教师在企业工作的要求还不够高,甚至有些教师培训后还是一名职业新手,与技术能手比,水平相差甚远,不利于现代学徒制教学。

学校制定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考核机制,安排他们到合作单位锻炼,每年至少完成30天的锻炼时间,烹饪专业教师在非遗大师带领下持续提升企业工作能力。学校鼓励专业带头人到餐饮老字号企业担任技术顾问,安排骨干教师到海外研修,积累实践经验,更新专业知识。引非遗专家入校,实行青年教师与老教师、企业专家分别结对的“双导师制”,探索现代学徒制青年教师成长新路径。青年教师在双导师指导下,教学和技能成长两不误。专业技能的学习起点高,有助于培养青年教师名师、名厨意识。青年教师在大师指导下,技艺得到迅速提高,他们不仅在各级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还得到大师真传,加深了对技艺内涵的理解,缩短了成长时间。青年教师通过拜大师学艺,还结识了许多业界精英,拓宽了他们在行业、企业的活动空间,获得更多实践经验,培养了自己成为“名厨”的角色意识,提高了专业教学能力。他们的成长路径为现代学徒制青年教师培养提供了范例。

(二)兼职教师的教育能力培养

兼职教师是职业院校一支不可或缺的师资队伍。目前,主管教育的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对兼职专业教师聘任规定了一些要求,但基本停留在对他们的“动手能力”上,管理也比较宽松。职业院校兼职专业教师普遍学历偏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老厨师到职校授课还需要配一名老师现场讲解,现在这种情形已经极少。传统学徒制是单一技能传授,现代学徒制是既传授技能又传授知识,要求师傅在教学和带徒中还应像教师一样有教学管理能力以及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讲解能力。发达国家对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有严格的规定。如,澳大利亚形成了企业实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三者兼备范式”。[9]笔者认为,对职业院校兼职专业教师聘任还需要有学历要求,且需对兼职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教师性,适应现代学徒制教学要求。按照教育部关于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要求,探索建立教师流动编制或设立兼职教师岗位。

苏州市教育局建立职业院校企业专家聘用制度,为外聘企业专家定期发放津贴,支持他们参与院校教科研。我们完善兼职教师考核机制,在“用”中培养,使兼职教师由“职业性”向“教师性”转变。一是聘请非遗大师担任兼职教师,与专业教师结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完善授课教案。二是优秀毕业生大厨带徒,打造校外优质实习教师队伍。优秀毕业生与实习生有相同的职校学习经历,他们了解学生学习技能的一般规律,能为学徒树立“模范榜样”,做好技艺传承工作。我们建立以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实习教学计划,发]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双导师教学作用,专业老师突出专业技能教学,师傅培养学生岗位工作能力,从而使师傅成为企业“教师”,形成类似于教师与学生的新型师徒关系。

(三)教师团队建设的跨界合作

教师团队或教师共同体建设是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名师工作室作为新出现的教师专业发展团体,是教育现代化的产物,是促进教师发展、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组织形式。职教名师工作室功能定位是名师工作室建设的重要内容,名师工作室功能主要体现在:名师出高徒、教研出成果、团队树品牌等方面。[10]如何培育职教名师工作室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探索的课题。我们认为,名师工作室培育在策略上应拓展工作室的职能边界,可以跨界合作为模式,产品研发为载体,提高工作室职能,发挥名师工作室效应,致力于传承、创新与传人培养,成为名师培养的摇篮。

校企合作本质上就是跨界合作,关键是寻求校企双方共同“关切点”。我们依托非遗保护示范基地建设,把传人培养与非遗保护校企双方共同“关切点”结合在一起,也契合了现代学徒制教育。烹饪专业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和“调鼎烹饪名师工作室”与苏州市烹饪协会、苏州名厨联盟等合作,双方以非遗保护为载体,团队老中青三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开展苏帮菜研究与产品开发,完成了《苏州酱汁肉工业化生产工艺的标准化研究》《苏帮菜营养分析菜谱》《苏州四季宴》等苏帮菜制作技艺非遗保护研究课题,为苏州餐饮老字号、餐饮名店开发新品,极大增强了专业的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在研发平台上,专业教师得到迅速成长,他们不仅在业务上有了新发展,还提升了在业内的知名度,成为技艺精湛的苏帮菜名师。工作室创新督导方式,聘请大师开展第三方督导,大师以身说法,剖析技能传授方法,讲解技能传授经验,让专业教师非常真实地了解厨艺学习的方法和过程,由重督向重导转变,对专业教师成长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名师工作室还策划成立“苏帮名厨沙龙”,汇聚苏州烹饪名厨,开展每周一次的“名厨课堂”,打造强大的兼职教师团队,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

传承是现代学徒制的典型特征,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跨界”能力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对专业教师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学徒制突出了教师“跨界”能力要求。我们依托非遗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平台,融合校企文化探索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了师资培养质量,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实施方式与实施路径,丰富了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内涵。

参考文献:

[1]刘媛媛,匡英.中国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反思[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3(10).

[2][3]汤霓,王亚南,石伟平.我国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或然症结与路径选择[J].教育科学,2015(5).

[4]胡建国.基于师徒关系视角的现代学徒制思考――以厨师学徒制为例[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6(3).

[5]李亚平,谢良才等.当代手工艺的学徒制传承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

[6]王忠昌.现代职业教育教师文化的本真意蕴[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7]张桂春.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制及经验[J].教育科学,2013(10).

[8]邹立君.论普通高等院校培养职业教育教师“职业性”的缺失[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范文4

关键词:民间;美术;行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12)02-0223-06

民间工艺美术的行会组织由来已久,由从事同一行业或与此职业相关人员组成的同业公会在古代中国社会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民间工艺的性质决定了它属于“村民手艺”,有“其性野,是故俗”的特点,故往往不为主流社会所关注。同业公会的成立,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防止同业恶性竞争,排除异已,因此也往往有了行业各自的行规、行例以及长期形成的习俗,并以此敦促同业之间的和睦相处、循规守矩,共同发展。

古代闽台两地民间工艺行业习俗

自唐代陈元光开发漳州,大力发展手工业生产,北方匠人南来,也带来了先进的手工业生产技术。

与时同时,漳州地区各种手工业同业公会纷纷成立。业者逢年过节,都要祭祀行业的祖师爷和保护神。祭祀在神庙、作坊、家中进行,供奉的神像或者是木雕、或是画像、或是纸马,也有供牌位者;每月的初二、十六日,业者都要备牲醴祷祭神明,称为“牙祭”,特别是每年的头、尾两个牙祭更为隆重,需备猪头三牲供奉;另外,在祖师爷的生日或忌日,还要举行特别的祭祀仪式。同业公会一般是定期或不定期举行聚会(过会)。会首(会头)率众举行祭祖、议事、聚餐等,协调行会中存在的权益纠纷、切磋技艺、相互“牵神”(介绍业务)、介绍入行工匠和主持拜师仪式等。

旧时,少年拜师学艺须备名帖和见面礼,托熟人带到师傅面前,引见人介绍学徒的家庭及个人情况,师傅盘问一番,观察对方灵巧与否,若感到满意,就会收下礼物,倘若看不上眼,师傅就婉言谢绝。学徒见师傅收礼允诺,便要磕头致谢。师傅以四色礼品祭祀行业祖师爷,并召集其它徒弟参加,先由师傅焚香向祖师报告什么时辰又收了什么弟子,然后全体学徒跪拜祖师神位,聆听师傅训诫,新学徒在祖师像前叩拜师傅并拜见众师兄,正式确立师徒关系。

学艺期限一般为三年四个月,从师期间,学徒按俗例无偿为师傅干活,包括为师傅一家打杂、做家务,并要照料师傅的个人生活。学徒学艺只能在干杂活之余向师兄讨教技术,平时师傅只让学徒干些简单、基本的行活,如木工,主要是磨刀、做些取料、粗绝等。学艺期间,师傅只供应伙食,有时也给些零用钱。学徒对师傅、师母须毕恭毕敬,事事顺从。

第三年始,师傅开始教一点功夫,但仅限于基本的技能,看家本领是不轻易传授的,只有师傅特别看重的高徒,或乖巧的学徒,才会特别“放步”(授以技术诀窍)。学艺期满,学徒在祖师神位前焚香跪拜。通常,师傅会送徒弟一套基本工具,让其自立门户开业;同时,徒弟也要回送礼品,俗称“谢师礼”。徒弟备办酒席宴请师傅、师母和师兄弟,俗称“满师酒”(出师宴)。满师后,徒弟可留在师傅处干活,工钱只能拿一半。师傅还是当师傅头,负责揽活,统筹施工等。如果想自立门户,则不得与师傅抢生意,必须到别处另辟天地。当然,如果生意太好,活计忙不过来,师傅也乐意将生意介绍给已经“出师”的徒弟。徒弟另立门户后,逢年过节,亦常来看望师傅,互相问个好。

学徒习艺期间,若违犯行业规矩或与师傅相处不好,被师傅逐出师门,解除师徒关系,称为“破门”。这样,学徒在行业里难以再找第二个师傅,因为“口碑”不好,通常情况要么改行,要么到外地“搛吃”(揽活)。

古时,漳州民间普遍认为,功夫人的工具是“搛吃家什”(维系生计的工具),如:工匠的墨斗、曲尺,泥水匠的瓦刀,石匠的凿子等均可用以治鬼制煞。因此,工匠都认为自己使用的工具是神圣不可亵渎的,一般不肯借给他人使用,更不许摆弄、跨越,尤其忌讳被妇女跨过,那样便会触犯祖师神灵,使自己的技艺退化。“大木作”师傅的斧头每次使用过都要用红布包起来,以表珍重,故有俗谚:“师傅斧,恰惜某(比疼爱妻子更甚)”,“小木作”师傅的工具种类繁多,装在专用的箱中随身背着,平时最忌讳别人随便翻动。墨斗或曲尺若被外人触摸,要咒符点着火烧其一圈,谓之“焚净”。木瓦匠每到工地,晚上睡觉前,往往将自己的鞋子在床前置一正一反(鞋底朝上),表示和邪鬼互不相犯。如果这样做还不清净,就将墨斗绳绕床沿一周,并把瓦刀、钳子置于枕边,把木尺子放在床沿,以镇邪物。木匠禁忌别人跨过墨斗和曲尺,忌讳在梁柱上钉钉子和挂绳索,也忌讳做活时受伤,流血沾在木料上,必须立即擦干净,以免血碰上木神变成精怪作祟。

故时,漳州地区建陶窑或瓷窑要择吉日良辰,也要靠“罗庚”选定吉地。通常不在江边或社、坛、庙旁建窑。窑门不能朝向住宅,以免对人家不吉利。破土时,在窑地祭祀神明,严禁儿童、孕妇进入,也不许有人挑粪桶从前面经过,避免触犯神灵、降祸于窑。此外,在窑旁都立“窑公”(窑神)神位,神龛上用红纸书写“火中取财产,窑门出真金”之类的对联,每月初二和十六要祭神“窑公”。入窑要择吉日,并要祭祀祖师、山神、土地公,入窑的过程都要讲吉祥语,忌讳孕妇到场,严禁秽物经过,以免秽气入窑,影响烧窑。陶瓷工匠在升火和熄火时,都要杀鸡宰鸭祭祀“窑公”和土地神。烧窑前,将鸡鸭血洒滴在窑炉四周以驱邪祛灾,陶瓷工匠封窑烧火前,要点三柱香祭风火神,忌讳生人旁观,以为有生人在旁,陶瓷会烧得半生不熟,火候不合。烧窑时,窑门旁要安放一张小桌子,桌上点一盏长明灯,桌旁摆一张太师椅。这椅子只让大师傅坐。大师傅会根据窑炉的情况指挥窑工添加柴薪。烧窑时,禁忌乱讲话,以免触犯窑神,尤其忌讳讲污言秽语,否则,烧出的瓷器会开裂和变形。升火烧窑或起窑等关键时候,不能让妇女及服孝者或家中有产妇的男人介入,以免亵渎火神,影响窑中成品质量。自封窑到开窑期间,既使遇到大节日,也只能点香烛,烧纸钱,严禁放鞭炮,以免使窑里成品破裂或成色降低。烧窑期间,窑工在窑场吃饭时不能说话,不能碰响桌子,也不能把筷子架在碗上。窑工奉太上老君为祖师,农历二月十五日为老君生日,届时要到老君庙祭奠,祭毕集资宴饮,尽兴而去。

漳州地区民间美术行业都有本行所供奉祖师爷:木瓦工供奉鲁班、杨公,金银铜铁锡匠供奉老君、窑神;陶瓷匠供奉老君或范蠡、窑神;织绣工供奉嫘神、织女;伞匠供奉女娲和鲁班之妻荷叶先师;印染匠供奉葛洪;画匠供奉吴道子。各行业敬奉的神明保佑行业的衍繁生息,工匠们遵循行规行矩,精湛的技艺世代相传。

根据田野调查、文献考证的结果显示:闽台民间美术,属于文化一体的产物,经历了古代中原汉族文化对福建(包括闽南)的传入,并与闽越文化的与处来文化的相互融合形成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兼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质的闽南民间美术。

伴随着明、清两朝漳、泉移民台湾,闽南文化传播到海峡对岸,来自闽南的民

间工匠将传统技艺输入当地,从而使台湾地区民间美术逐步发展起来。由此可见闽南民间美术与台湾民间美术之间的关系,是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之间的关系。闽南民间美术作为台湾民间美术的原发形态,在其传播和衍化的过程中,无不深刻地影响着台湾民间美术的发展。同时还应看到台湾民间美术在其自律性发展过程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规制、形态上的变化,还在题材和内容与原乡传统工艺的主题表达上亦产生差异,这种异质的出现应该在文化一体的范畴被定义,即某个特定时期所产生的形态蜕变,是在不脱离本原文化根基的情况下,由社会变迁、市场需求所造成。

民间美术的研究,涉及到的事件、人物、作品由于年代久远,且因民间美术的俗民文化特征与技艺传承的“私密”性习俗所致,或是史籍、方志往往记载较少,或是碍于传承人的密不可宣,使得对历史遗存和民艺事象的分析比较困难,依靠推测或一味沿用前人说法,可能造成误读和偏差,于是针对研究对象的田野调查,实地观摩、访谈、取证、比对是唯一的方法,这种方法可能避免主观臆想和武断,对某些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说法又被证实是错误说法予以纠正。

处在转型期的当今社会,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濒危与消弥的境地,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对其造成的摧毁,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城市改造对其造成的破坏。另一方面由于工业化进程造成手工艺行业的萎缩,失去市场的民间美术传人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深层原因有二:一是社会发展带来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直接冲击了俗民文化,影响了民间美术的命脉与生机。二是价值观的改变,“快餐文化”附带低级趣味的充斥,民众对传统习俗的陌生化和鄙视,使民俗艺术价值不被认可,岁月流逝,逐渐走出人们的记忆。如果说前者是社会发展带来必然结果,那么,后者所生发的深层意识则引人深思。既然我们肯定民间美术是俗民文化,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其寄寓民族意识与人的情感和审美,属于民族传统精神一部分,是“一种伟大的存在”。同样,我们有理由相信民俗艺术与现代生活不仅可以并存,而且可以包容,在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忙碌的时空,只要注入优美的民俗艺术,有助于生命的深化与展开,文化智慧的启迪,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民间美术的研究、保护和传承任重而道远。令人欣慰的是,海峡两岸同胞已有共识:维护传统艺术弘扬民族传统,造福子孙万代。如何有效地保护民族传统艺术,前人实践的经验应予以总结、借鉴。

1、研究带动保护

半个多世纪以来,两岸学者对民间美术研究不辞辛苦,倾心投入。展开了针对民俗文化与民间美术的田野调查,通过实地考察、访谈、拍摄、记录,收集到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建立档案和数据库。随着一大批研究成果相继出版发行,既扩大了台湾地区历史文化遗迹的知名度,让民众了解到民间美术精湛的技艺和文化内涵,同时对散落在城镇乡村的民间美术进行价值评估,由于调查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三十多年来台湾地区“开展文化资产保护”活动值得关注。1970年代开始,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台湾的传统文化保护研究和传承问题凸显出来,首先是文化工作者反思台湾人文现况,“呼吁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资产”,“维护民俗艺术,传承民间艺人的精神技艺,以提高民俗文化的学术价值,充实精神生活”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2、机制与法规建设为保障

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例如,文化遗产的调查评估与规范管理理念落后;不当的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造成文化遗产无法逆转的损毁;盲目过度的旅游开发和不当的修复、发掘造成的损失等,这些问题都暴露了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相关法律体制不完备的薄弱环节。基于上述问题,总结吸取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教训,确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法规政策的理念,建立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希腊、法国、意大利等国都分别制定了针对历史文化古迹保护的法令条文,其中,法国是文化遗产大国,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该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据不完全统计,法国在近100多年的法制建设中,仅文化遗产法一项,便颁布过100多部,为法国人依法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遗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通过对其相关法规的解读,我们发现法国“文化遗产法”的制定,主要针对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及历史遗迹、自然景观和小型有形文化遗产进行的,而在无形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法国在法律层面与操作层面上都还没有实质性的行动。与之不同的是,日本及韩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加关注对无形遗产的保护,韩国于1962年颁布的《文化保护法》,开始了全方位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例如,韩国建立了严格的管理体系,施行严格的专家决策制度;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量刑标准极严;其强调法律的可操作性等做法都是值得国人借鉴的。

在台湾,文化遗产又被称为“文化资产”。台湾于1982年5月26日公布了《文化资产保存法》。该法的公布对台湾地区的文化遗产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

我国自1998年以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做了大量的立法调研工作,并于2003年11月组织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部法律(草案)主要涉及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相关的精神权利、经济权利等方面问题,明确规定民间文化遗产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地位,从而为处于濒危状态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基本精神,2004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把法律草案的名称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该草案已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

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部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确定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要求建立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形成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3、表彰、宣传与全民参与

台湾自1980年代开始遴选一批具有代表性传统艺术传承人,授予“中华传统艺术新传奖”,至今已进行了6届,获得这一台湾地区传统艺术最高奖励的民间艺人有100余人。

改革开放之后,以闽南地区为例,就先后有诏安的“中国书画之乡”,龙海、晋江的“中国农民画之乡”,漳浦的“中国剪纸艺术之乡”等获得命名。我国各级政府授予了一大批历史遗产部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市级、县级、乡镇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中国文化部公布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7年公布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05年,国务院正式公布:每年6月第一个星期日为“世界文化遗产日”。该日要举行一系列大型的纪念,宣传活动,以表彰、展演、互动形式宣传文化遗产保护。

2007年6月5日,国家文化部正式向福建省人民政府授牌,成立“闽南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预示着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传承进入了重要的时期。以政府主导,重视社会宣传与推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策略。

4、文教推广与技艺传承

台湾对文教推广与技艺传承重视社会参与政府主导。1979年成立“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等机构,各种民间团体纷纷参与民俗艺术的维护。1981年建立“文化建设委员会”以落实文化教育的推广和文化观念的沟通工作,并策划出版《文化资产丛书》、《传统艺术丛书》等大系。自1980年代以来,台湾一批高质量、高规格的博物馆、美术馆、文物馆、民俗村相继建成,为急剧转型的台湾社会,留下许多珍贵的人文资源。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范文5

一针一线,匠人精神

此次展览,首次呈现了两幅开创中国刺绣纪录的巨幅高精绣艺术品:清代名家袁江的《阿房宫》和当代著名山水画家陈克永的《大壑腾云》,同时展出绣线细逾发丝的《维摩教演图》等近40件不同风格内容的珍贵绣品,更有两套80年代中国传统的新娘嫁衣――殿堂级金银线刺绣龙凤褂裙。而参展的全部刺绣精品,均出自名瑞中国刺绣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刺绣研究学者蔡民强与李春亮之精心设计创作。此次展览,将两位来自广东潮州的刺绣艺术家推至公众眼前,更从一个国家的层面深度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核与气质。多年来他们走遍了全国各个绣区,从数百个手工刺绣坊中挑选出近几十位巧手绣匠,亲力亲为出题材、制画稿、组材料、定绣色、提针法,历时五年多研究出品数百余幅手工刺绣精品。展品内容之丰,涉及人物刺绣、动植物纹样、自然风光等多种题材;绣技之高,集中国刺绣的乱针、平针、圆针、钉针等多种绣法于一体,实现“去派别化”,推动刺绣艺术的融合发展。“我们希望留存下来,走向世界的,不是某一方面的绣种,而是中国刺绣的集大成者。”蔡民强说。

作为资深刺绣专家,蔡民强40年来潜心刺绣技艺研究,他携手挚友李春亮先生,开创性地提出“现代中国刺绣艺术”的新概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融通各大绣种针法,历时四年时间,创作出100多幅全新风格的高精绣品,不断推动这门针尖上的国粹传承创新,走向当代艺术繁荣的顶峰。

中国刺绣,世界之观

“进入展览大厅,我屏住呼吸,很震惊,在这些作品面前我很渺小,在这些文化精华面前我变得渺小,刺绣艺术在中国经历一个又一个世纪的传承,今日她现代化,她的颜色更绚烂,画面震撼人心!”2014获法国文化部骑士勋章的曼侬艾拉・皮拉教授(Manoel PILLARD)激动地说到。本次活动吸引了诸多中法重要媒体到现场进行采访报道。除了新华社、欧洲时报、新欧洲战报、法国华文卫视等驻法媒体外,环球时报、羊城时报、广东电视台等重要媒体还专门派出记者从国内远赴巴黎进行专访。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苏旭称赞道:“这是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十几年来最好的一次展览。”法方多名嘉宾表示:“中国刺绣这项特殊的艺术对于时尚界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国家要注重保护、传承和创新,与时尚相结合。这个展览令我们太震撼了,我们从没见过如此精美的刺绣。

中国刺绣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非遗文化走出去,让世人看到她的精彩,通过展示中国刺绣艺术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创新,传递中国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创新,永远是艺术发展的源泉。”蔡民强认为,一个新时代的艺术作品,必然是这个时代崭新科技与艺术的结晶和反映。在众多绣品中,巨幅《阿房宫》对蔡民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幅由12条通屏组合而成的绣品,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这幅绣品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匠心巧思与新时代的科技手段紧密结合,擦出了令人惊叹的火花。

《阿房宫》长6.52米,宽1.92米,尺寸远远超过其他绣品。蔡民强和李春亮用了9个多月的时间探索作品的雏形,特制了两边长度超过8米、重达100公斤的绣花架,并花重金定染了一整套耐磨度、色牢度、耐晒度均达4.5级的高标准绣花线。借助高科技,《阿房宫》整体上气势恢宏,局部则刻画入微,将原作华贵绮丽的画风表现地淋漓尽致。《阿房宫》的问世,也让蔡民强充满了信心,“我相信,随着现代经济的繁荣、纺织技术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创作出像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圣彼得堡博物馆的巨幅油画一样大小的刺绣作品。”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范文6

关键词:《百鸟朝凤》;传统技艺;德行;囹圄

时下的电影市场千姿百态,不同类型的电影丰富着我们的影像世界:有明星脸谱化的青春片《左耳》《怦然心动》《致青春 原来你还在这里》等;炫酷的动作电影《寻龙诀》《九层妖塔》《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以及根据著名小说改编的文艺片《推拿》《黄金时代》《百鸟朝凤》等。若青春片看的是明星,动作片看的是炫技,那么文艺片看的则是情怀。然而,却鲜有人为情怀买账。2016年5月,《百鸟朝凤》的制片人不惜以下跪的方式来请求院线增加排片量引来无数争议,但成功挽救了票房。水源木本,要从电影本身谈起。

1 《百鸟朝凤》梗概

“百鸟朝凤”是流传于鲁、豫、皖等地的优秀民间唢呐乐曲,因曲中多有模仿鸟鸣之声而得名。吴天明导演的电影《百鸟朝凤》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成,主要讲述了在无双镇吹唢呐这种传之久远的民间艺术,其绝不止于娱乐,更是在办丧事时借以此曲对已故者人生的一种评价,德高望重者方有资格被吹颂“百鸟朝凤”。在当时,会吹奏和被吹奏“百鸟朝凤”都是一种荣誉。而唯一会吹“百鸟朝凤”的焦三爷对于收徒并传承其技艺有严格的标准,他的焦家班不乏吹唢呐的人才,在聪明伶俐的蓝玉和朴讷诚笃的游天鸣之间,焦三爷最终选择了游天鸣继承“百鸟朝凤”,并成立游家班。受社会的变革、外来文化的渗入、价值观的更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唢呐这一技艺逐渐式微,而两任班主却努力坚守技艺传承。

有人说它剧情老套,不合时宜,拍摄技法平庸,与同期上映的美国大片画面效果相去甚远。然而,真正的艺术通常不会只停留于故事形象本身,满足表面的视觉需求,更是对现实生活的影射,是对深层次意识形态问题的探究。影片没有时下大热的明星脸,没有震撼的特效和奢华的画面,但以朴实而犀利的视角剖析了传统技艺的传承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中所面临的窘境,引人深思。

2 《百鸟朝凤》引发的反思

2.1 技艺的传承

影片中,唢呐只是其叙事寓意的载体,一个写实主义的缩影。它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民俗技艺。这个技艺最初受人尊重,焦三爷坐在太师椅上吹奏《百鸟朝凤》前会受东家的“接师礼”,即叩拜礼。可谓是风光无限,这也是游天明的父亲希望游天明学唢呐的主要原因。此技艺一生只传授一个徒弟,焦三爷对前来拜师的学徒的选择尤为苛刻。有人崇尚礼遇时的风光,有人则鄙夷卖弄技艺的低微。游天明在河边练习吸水时,两个路人的对话不经意表露出世人对于“传统技艺”的态度。在传统社会里,乐户本是“贱民”,这种思想上固有的成见为后来唢呐技艺的没落埋下伏笔;外来文化的冲击,洋气的西式乐队和时尚的美女赢得青年人更多的关注和喝彩;时代变迁,在微薄的吹奏费和生存的压力下,焦师傅的弟子们纷纷外出打工,游家班逐渐解体,没有人愿意继续吹唢呐,唢呐成为街头乞丐的求生工具,最终又被文化局看中,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影片中,吴天明用写实的手法和独特的视角审视着这一切,勾画了唢呐技艺式微的过程。

影片之外,是唢呐所代表的传统技艺面临的复杂的“现代性”。“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反观当下,许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的发展也面临同样的窘境,面临失传的囹圄,究其原因,大抵和影片中的唢呐命运类似。

首先,多元文化的交R在拓宽人们视野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中国式的感知大体属于波的层面,较关心能量及其转换的动势,而非形体与粒子。物质或能量、粒子或波动,代表对同一个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感知方式。”[1]若把“波”理解为文化场域,形体与粒子是具象,能量及其转换的动势则是抽象,这种从范畴到概念,从复调到和声的思维逻辑有着“泾渭之隔”。我们附着在时代的关系网下,总是喜欢追求各种新鲜事物,而传统技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帽子下却渐行渐远。电影《孙子从美国来》讲述了会皮影戏的乡下杨老头,与国外归来的“洋孙子”之间的观念碰撞。这个“洋孙子”爱吃汉堡包,爱玩蜘蛛侠,对中国的文化一无所知,对爷爷的独门技艺――皮影,更是不解。反思当下的孩子不也是爱吃汉堡包、爱看蜘蛛侠吗?甚至都快分不清何时吃汤圆、何时吃粽子了。极少亲眼领略过皮影戏,面对这些陌生的技艺好似博物馆里的吉光片羽。其次,这种窘境从现实上探究是生存和技艺的矛盾。影片中,学徒没有经济来源,学成后还要看消费者愿不愿意买账,而熟练一项技艺,是需要不断地锻炼与坚持的漫长过程,单靠有国家的扶持并不足以满足一个普通学徒的生存条件,文艺和技艺的传承也需要物质条件作为支撑。再者,传承模式的单一。“‘唢呐一响,百鸟为王’,一生只传一人。”这种单一的模式束缚了传统技艺的发展,如南京的绒花,靠赵师傅在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制作和教授制作知识,这种小作坊的模式并不利于多人的学习与参观。最后,思想观念的偏见。在古代,匠人地位低微,拥有某种技艺被认为是“奇技淫巧”。《周书・泰誓下》中曾记载:“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韩非子・饰邪》中有:“释规而任巧,释法而任志,惑乱之道也。”[2]《庄子・马蹄》更是把工匠称之为是“残害自然的罪人”:“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3]《庄子・l箧》提出:“毁绝钩绳而弃规矩,工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3]“工”指的就是“巧匠”,意思是毁掉工匠的工具,乃至工匠的手指,可见对匠人的排斥与否定。虽时移世易,但中国是个讲究“血统”的“宗法伦理道德社会”,在宗法思想传统中,知识文化的唯一用处是“读书做官”,即“学而优则仕”,唯有读书才能做官,唯有做官才能“荣宗耀祖”,才能有“面子”,这就从知识文化层面“规定”了“从政”是读书人的唯一出路。几千年的宗法伦理道德教育和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使中国的“文化人”绝少有立志以“技术”为终身研究或终身职业的。[4]

2.2 德行的传承

雄鸟为“凤”,五采而文,首文曰“德”,百鸟之王。影片中所要表达的另一个维度便是“德”,也是精神。一方面焦师傅对于所收之徒,必须有“德”,两个徒弟中,一个是天资聪慧的蓝玉,另一个是表面笨拙,秉性淳朴的游天明。最终他选择游天明作为继承人,因为传统行当有它的伦理和规矩,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德行高于技艺,所谓“立德天地,以为不朽”。也正是这种德行,使得天明一直坚守对师傅的承诺。另一方面,是唢呐匠自己的德行。在电影中,只有生前德行极高的亡者,方可被吹奏《百鸟朝凤》,作为普通民间匠人的焦师傅,通过所持的技艺掌握了“生死盖棺定论”、道德评价的最大权力。开篇,焦三爷拒绝了在农村里占据着庞大政治、经济权势的小农宗族势力的重金酬劳,坚决不吹“百鸟朝凤”,不为金钱诱惑,是谓立德。末了,焦三爷拼尽最后一口气,即使吐血,宁可自己一死,也要为带领大家打过日本、剿过土匪、修水库却被压断肋骨的老人吹奏一首“百鸟朝凤”,不因性命所限,是谓立德。这便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讲究的德行,知行合一,惠泽被于无穷。焦三爷说:“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别盯着钱,盯着唢呐。”因为真正的艺术,不是给别人看的,是给自己听的,不谄媚于他人,不屈服于时代。影片强调的是人的精神,追求应高于现实,不局限于现实的束缚,这便是匠人的德行。当焦三爷得知文化局局长邀请天鸣录唢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立即要求徒弟去,并卖牛让天鸣置办“新家伙”,如影片中所说的:“既然是匠活,就要有人担起责任,把这活传承下去。”这是对技艺的德行――热忱的坚守。

古人看德重于艺。《乐记》重德,“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5]是说德是人性的根本,乐只是德的形式。《礼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5]也强调德高于艺。面对当下资本裹挟、效率至上的现实,我们更应该传承匠人的德行,传承传统技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一群人专注于打磨自己的技艺,几代人倾尽心血做一件事。负责木器修复的屈峰老师说,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进行感悟,他已经把自己融入其中。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正是他们对技艺的这份坚守,才使得我们看到令人喟然长叹的文物,更看到了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在日本电影《红鱼》中,表述了与《百鸟朝凤》相似的故事,片中立川谈春拜立川派的立川谈志为师,学单口相声,经历种种困难,终于学有所成,最终得到观众认可。《入殓师》中失业的大提琴师偶然当上了一名葬仪师,通过他超凡的化妆技艺,最终赢得他人及家人的认可。他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手工制品的美在于它们是融入日常生活,理所当然存在的东西,一直舍弃不了的东西,你从不愿放弃的东西。”[6]传统技艺也如此,它需要有德行的传承。虽然当下有诸多传统手艺的再创造,不失为传承文化的途径,但大多是以设计师为主导,手艺人只是从旁协助,技艺知识与当地文化结构逐渐剥离,技艺传承者最终沦为传统形式的生产工人,丢失了传统技艺文化的韵味。比如,近年来苏州镇湖苏绣的绣娘,随着市场的发展,她们变得与批量生产产品的工人无异,其作品早已不再是纯粹的匠人创作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3 结语

看电影,也是个寻根的过程,有些电影是一副光怪陆离的浮华表象,有的电影是一场快餐消费的角逐,而有的电影则发人深省,《百鸟朝凤》则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契机,新时代宏阔的文化背景下,我们面对传统技艺的式微,何去何从?“技艺,是人在宇宙中为自己找到的位置。”对于电影,导演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却遭受了观众的诟病,你可以不支持,但请不要谩骂。人类是悬挂在自己编制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对于每个个体而言,其编制的“意义之网”所用的材料和方式都不同:有人用权力,有人用金钱,有人用色彩,有人用声音,有人用语言……而对于传统文化技艺,我们需要传承与坚守,也需要观众,你可以不讴歌,但请不要亵渎。

参考文献:

[1] 关于感知[DB/OL] . http:///p/1001603773194950575267?mod=wenzhangmod.

[2] 韩非子.贾太宏译[M].西苑出版社,2016:125.

[3] 庄子,思履.庄子[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92,95.

[4] 刘道广,许D,卿尚东.图证《考工记》[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