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传承范例

非遗文化传承

非遗文化传承范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承创新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寄托于人们的口口相传和传统媒体的报道。在互联网大规模普及和智能手机等可移动设备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还依赖于传统的传播方式,必然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所以如何创新传承路径则是我们当下需要重视的一大问题。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分析

2000年,我国正式开始为非遗项目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的数量及规模上在世界已经排名第一。但是,在今天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我国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依旧遇到了很多困难,例如我国传承者已经出现老龄化的趋势,而在如今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愿意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受传者不再将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甚至部分非遗文化濒临灭绝。所以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宣传我国非遗文化依旧是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而新媒体的兴起,恰好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思路。

二、新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影响

(一)新媒体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带来的机遇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20年的12月,我国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了9.89亿,相较2020年的3月增长了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0.4%。其中,单单短视频用户规模就有8.73亿,占了网民整体的88.3%。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以抖音、哔哩哔哩、快手为首的短视频软件已经拥有了相当数量的用户,并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短视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相较于传统媒体的宣传效果,新媒体利用短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将画面和文字结合在一起,展现形式更具冲击力,对于受众来说更加直观,更加生动。而且新媒体平台大多设有评论区,人们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观点、互相讨论,作者也可以在评论区进行回复,所以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更强,受众的参与感更高。在抖音这些短视频软件中,也有不少的用户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拍摄和讲解,例如一位来自杭州临安,名为“创手艺”的抖音用户,从他的简介中我们了解到他是一位70后的竹编手艺人,十四岁拜师学艺。他的视频很简单,大部分都是用固定镜头进行拍摄,也没有用复杂的剪辑手法,内容就是记录他用竹子编制各种用品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账号,拥有300多万的粉丝和2700多万的点赞量,在评论区里,能看到很多让人意味深长的留言,例如“抖音救活了这个快失传的手艺”“拿来装菜没有比竹编更环保的”等等,还有不少人想向这名用户拜师学艺,学习竹编。很多现实中例子都在向我们证明,利用互联网技术,依托新媒体的平台,来传播非遗文化是一种美丽的碰撞,不仅可以向人们普及我国灿烂的非遗文化,还可以丰富新媒体的内容。

(二)新媒体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的兴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机遇,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年龄较大,缺乏对新媒体的重视和应用。我国大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年龄较大,他们也常常被大家称为老手艺人。这些老手艺人虽然技艺精湛,经验丰富,但是他们的传播范围只局限于当地的某个村庄或景点。在几年前,他们扩大传播范围的途径主要是传统媒体的报道和宣传,但是如今新媒体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了与报纸、广播、电视同等重要的第四媒体,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还是仅仅依靠传统媒体进行宣传,那相较于其他文化,我国的非遗文化就缺少了很多的平台和流量。而这些年龄比较大的传承人本身就不了解甚至没有接触过新媒体,就算认识到了新媒体的重要性,也缺乏对于新媒体技术的掌握,缺少专业的新媒体团队,无法将新媒体利用起来。新媒体的受众平均年龄偏小,对于非遗文化的了解少。新媒体的兴起的主要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所以新媒体的受众主要集中在青年人以及中年人,尤其是青年人不仅对新媒体的使用频率高,对新媒体的依赖以及信赖程度也较高,但是这部分人群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接触少,所以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会认为非遗文化比较枯燥、乏味。根据这个现象,我们应该想到我国非遗文化如果想通过新媒体进行大规模的宣传,那么应该如何在合适的范围内调整宣传内容,才能吸引到更多的青年用户就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下,除了我国的非遗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很多外来文化也得到了传播,甚至一些外来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我国的非遗文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部分受众甚至在还没有全方位了解我国非遗文化的情况下,就将我们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都视为糟粕,这些受众只看到了西方文化的部分优势就盲目地抵制我国的传统文化,这种现象不仅给某些文化霸权主义国家以可乘之机,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们对非遗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传播力度不够,传播效果不佳,这也就导致我国很多受众没有树立应有的文化自信。总体来说,非遗文化的传播没有好好利用新媒体的大环境和各个平台,也没有完全意识到新媒体可以为非遗传播带来的巨大功效,从而忽视了对新媒体传播的开发和利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策略分析

(一)要重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传承是发展的基础,如果做不到代代相传,就不可能做到与时俱进。想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要重视传统文化技艺的载体,也就是传承者。也就是说我们要重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而在如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想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想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青少年的教育上入手。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可以经常播放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加强学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除此之外,老师也应该向学生多多普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故事,让同学们可以对非遗传承者产生尊重和敬畏之情。学校的教育是为年轻人建立文化自信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不能马虎,更不能忽视。除此之外,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变成一门真正的职业,这样年轻人便更能从传承这门职业中看到自我价值。例如,务川县的泥高乡泥高村,原来是一个贫困落后的村庄。但是务川县看到了泥高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大力扶植了一个当地非遗市场转换项目——以仡佬族高台舞狮罗仕海班底成立了演艺公司,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实现了职业化,不仅发展了当地的非遗文化,还带动了就业,带大家走上了致富。

(二)相关部门要加强非遗文化在新媒体中的宣传力度

相关部门可以在微博、抖音、b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设置官方账号,招募专业的新媒体从业者进行运营和管理,定期在新媒体平台上更新视频和文字,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数字化保护的目的,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视频和文字的形势在互联网上留存,还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非遗文化。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内容要加强趣味性,这样可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受众在学习非遗知识的过程中也能放松和娱乐,但是提高趣味性也是要适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严肃神圣的特点,适度的增加趣味性可以让非遗文化更有亲和力,但是过度的趣味性会导致内容偏离主题和低俗。提高内容的生活化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生活化的内容可以带来更多的流量和关注,也是普及和传播非遗文化的重要手段,提高内容的生活化也可以让受众更容易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价值、作用和意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

形成产业链,获得稳定的收入直播带货指的是商家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在直播的同时售卖自己的产品。2020年,大家习惯将其称为圈外人入局直播的带货元年,在这一年各行各业的人逐渐加入了直播带货的行列。新媒体时代为各行各业的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应该抓住这个契机。相比较于传统的线下开店销售的方式,直播带货这种新型的模式有着更多的优势。首先,直播带货不用考虑线下开店所需要的房租费用、水电费用,以及高昂的装修费用,这些已经省下了很大的一笔开销,无形中就降低了这个行业的门槛和标准,让大家可以不用过分担心成本问题。其次,直播带货更具有代入感和现场感,主播可以详细的为受众介绍产品的性能、特点和细节,而受众也可以在评论区通过评论,提问的方式与主播沟通,这样可以让受众更有参与感,直播内容也会更加吸引受众。再者,直播带货可以拓宽销售的覆盖面,全国各地的受众都能在同时看到同一场直播,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并且商家不需要考虑人流量的问题,只要将直播内容做好,借助平台的人流量就可以吸引足够多的受众。时代在不断前进,受众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才能与时俱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的创新绝不是对其内容的否定,也绝不是对传统文化轻视,而是扩宽其传播渠道、保障非遗文化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斯琴高娃.论新媒体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J].新闻战线,2015(24):12-13.

[2]李鹏飞.文化空间再造——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媒介传播与文化传承[J].文化艺术研究,2018,11(04):1-6.

[3]殷乐.新媒体平台的文化传承:问题与对策[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12):119-123.

[4]周耀林,李姗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对策[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05):117-122.

非遗文化传承范文2

[关键词]“侗寨·五娘”;传承;职业院校;教育路径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与技艺由于无法满足人民的日常需求而被逐渐淘汰,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关部门不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就会导致这些拥有悠久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传逐渐走向没落,进而失传。这一现象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明显,因此,当地的职业院校应采取适当的手段来对民族的非遗进行保护、传承与创新。职业院校作为传承传统文化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需要为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主流教育提供传承渠道,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使年轻一代对本民族的文化与技艺有较高的认知与认同,进而实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

二、“侗寨·五娘”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院校的教育内容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院校民族传承与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广西教育厅以及民族事务委员会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对职业院校提出了几点具体的要求:第一,职业院校需要在教授学生文化课的同时,提升其民族文化素养;第二,为了能够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职业院校应当联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在校学生进行人才培养,只有将非遗盘活,才能够达到真正的目的;第三,职业院校在培养非遗人才的同时应当紧跟社会需求,为民族特色产业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非遗人才[1]。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侗族作为中国的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春秋战国时期便有文献进行相关记载。但是经过调查发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侗族很多珍贵的传统技艺与文化被逐渐淡忘。因此,为了能够帮助侗族人民很好地传承非物质遗产,政府部门以及民间组织就需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将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盘活,让更多的人了解侗族瑰宝。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为了响应政策,历时11年,对侗族人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仔细的调研,最终通过专业群联动的方式,将当地“侗绣、侗歌、侗茶、侗画、侗宴”这五项拥有侗族元素的非遗技艺进行融合,进而形成目前独具特色的“侗寨·五娘”民族文化品牌。“侗寨·五娘”主要是将五种传统的侗族技艺与学校专业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培养出新型的非遗传承人。例如:“侗寨·五娘”之一的歌娘主要是将侗族大歌这一传统技艺与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进行有机融合;“侗寨·五娘”之一的绣娘主要是将侗绣这一传统技艺与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进行结合;“侗寨·五娘”之一的画娘主要是将侗族农民画这一传统技艺与工艺美术专业进行结合;“侗寨·五娘”之一的茶娘则是将侗族打油茶这一传统技艺与茶叶加工专业、旅游服务管理专业进行结合;“侗寨·五娘”之一的厨娘则是将侗族百家宴这一传统技艺与旅游服务管理专业进行结合。实践证明,在校学生通过专业联动以及侗族文化技艺的学习后就会对侗族优秀文化产生更强的认同感以及民族自豪感。调查发现,当地众多侗族年轻人由于受到落后的思想观念束缚,会认为读书没有用处,并且侗族早婚早育的现象十分常见。通过加强“侗寨·五娘”文化与技艺的学习与实践,能够将非遗技艺传承与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相结合,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唤醒和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女生作为现代女性的自信和智慧,使其改变传统婚育观,进而通过教育隔断贫困代际传递,并从根本上改变侗族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

三、“侗寨·五娘”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院校教育传承路径

为了能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院校教育传承路径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就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对传承路径进行剖析,第一,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第二,实现学校教育与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空间的和谐共生;第三,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挖掘和培养[2]。

(一)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本民族的人们传授祖祖辈辈的生存经验与生活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凝聚民族的自信心。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传承性这一文化特征,但是其在传承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却大相径庭。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是具体的、有形的。因此,物质文化遗产是静态的传承,通过对具体的物质进行研究与分析,进而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与之不同,其在传承的过程中是抽象的、无形的。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传承性,其主要强调的是精神文化的传递,在传承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交流与演示,从而使人们在心理层面对传统文化与技艺有认知感。由此看来,职业院校在对“侗寨·五娘”进行教育传承的过程中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将代表侗族文化的五种技艺进行整理与再创新后,通过授课与实习的方式使学生对其有更深的理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无法适应人们对现代生活的需求而逐渐被遗忘。因此,为了使“侗寨·五娘”在新时代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就需要激发其活态传承性,在对侗族传统文化与技艺进行传承的过程中,融入新时代的元素,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变异和创新。具体做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为了能够全面传承侗族非遗文化,就要去当地寻找优秀的技艺传承人与学校的专业教师团队进行深入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教师需要向非遗传承人学习传统技艺,了解其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第二,专业教师在对侗族的传统文化有了全面的了解后,就需要从中归纳、提炼出侗族元素,寻找出侗族非遗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最佳契合点,用现代表现手法进行再创造,形成民族服饰品、民族工艺品、民族歌舞表演和民族饮食文化类等系列现代文创作品,这一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进行合理的再创造才能够将侗族文化盘活。第三,打通侗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到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进而为侗族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最终帮助侗族实现脱贫致富[3]。

(二)实现学校教育与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空间的和谐共生

调查发现,很多职业院校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过程中忽略了民族社区的重要性,这就会导致学生在职业院校受到的教育无法与社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这种肤浅、单一的教育模式会导致职业院校的非遗教育走向失败。因此,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在对“侗寨·五娘”进行传承教育的过程中就需要从民族社区中汲取传统技艺的精髓,最终使学生在职业院校中所学的传统技艺能够真正在民族社区中得以施展与应用[4]。职业院校可以在民族社区中搭建“侗寨·五娘”的平台,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将学校教育延伸到民族社区中,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与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互交流与融合。以“侗寨·五娘”中的“歌娘”为例,“歌娘”在职业院校的教育中只能够学习到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表演形式,但是如果想要对侗歌形成的渊源有深刻的了解,就需要深入民族社区。侗歌一般是在侗族的重大节日以及接待贵客的情况下才会在独具侗族特色的鼓楼中进行。因此,职业院校在对“侗寨·五娘”之一的“歌娘”进行传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教授学生演唱的技艺,更应当带领学生前往民族社区真正感受侗歌的文化背景。不仅如此,职业院校除了可以聘请民族社区中专业的歌师到职业院校中教授侗族大歌以外,职业院校中的学生也可以定期去民族社区中演唱,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校教育与社区非遗形成紧密结合的局面,最终达到良好的传承效果。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任何脱离原生地的文化传承都是不切实际的。职业院校只有深入民族社区中汲取非遗的文化内涵,才能够使学生学习到真正的侗族传统技艺。

(三)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挖掘和培养

实际上,为了实现“侗寨·五娘”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加强职业院校的培养教育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加强侗族人民对侗族传统技艺的认同感,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使本民族人民对自身的传统技艺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职业院校作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载体,需要加大“侗寨·五娘”的宣传与保护力度。在这个过程中,职业院校需要对“侗寨·五娘”的两个传承主体采取不同的措施。“侗寨·五娘”的老一辈传承者掌握着侗族完整的传统技艺与知识,他们位于传承链条的顶端。而“侗寨·五娘”的未来传承者则有着较好的传统意识与思想观念,他们虽然目前位于处于传承链的底端,但是却能够带领“侗寨·五娘”走向未来。对这两种类型的“侗寨·五娘”传承者,职业院校应当差异化对待。例如,学校应当聘请专业的老一辈侗族技艺传承者,使其参与学校教学的编排与整理工作。与此同时,职业院校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这些传承者进入学校教育空间进行文化传承。而对于未来的“侗寨·五娘”传承者,职业院校应增强他们的传承意识和观念,唤醒他们作为传承者的意识和责任,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使这个“侗寨·五娘”的传承链条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使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主体世代相承。

四、结束语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其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职业院校在对学生进行非遗教育过程中困难重重。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职业院校在对“侗寨·五娘”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过程中的育人路径进行探析,最终得出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与当地的文化环境对传统的育人方式进行现代传承育人创新探索,使其能够与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相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有效性[5]。

参考文献:

[1]李鹏,陈爽,王爽,等.传统手工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院校传承路径的研究[J].西部皮革,2019(24):12.

[2]金星.基于非遗文化进校园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实施路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0):109-110.

[3]陈航.高职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有效路径研究[J].科教导刊,2020(13):15-16.

[4]马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路径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9(9):19.

非遗文化传承范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桦树皮画;策略

在这个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东北少数民族的桦树皮手工艺生产生活方式正在逐步被工业化等生产方式所替代,仅剩为数不多的本民族老人还掌握着这项传统手工艺,桦树皮手工艺品由于其制作周期长、不适应快节奏生产、市场不固定等问题呈现濒临消亡的局面。因此,保护桦树皮画技艺已刻不容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

一、桦树皮画艺术价值

(一)自然之美。在大小兴安岭一带生长着茂密的白桦林,“白桦林中的民族”鄂伦春族就生活在其中,桦树皮也成为了他们狩猎生存、生产生活的主要材料。他们将桦树皮进行二次加工,由此诞生出了丰富多彩的桦树皮文化和手工艺品,桦树皮画就是其中之一。桦树皮画取材于当地最常见的植物白桦树,桦树被剥取树皮之后还会生长出新的树皮,而用桦树皮制作的桦树皮画等工艺品更是直接利用桦树皮形成的天然纹理进行作画,体现出了原始的自然美,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体现了鄂伦春族与大自然的友好相处。而桦树皮画的画面内容多为当地的植物和动物,还有象征着美好爱情和生活团圆美满的人物生活题材,画风淳朴,作品极具生活气息,体现出当地人民对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万物的追求。

(二)风格之美。桦树皮画直接利用桦树皮天然形成的纹理和树皮本身的颜色进行绘画创作,且在内容上桦树皮画图案和题材丰富多样,不同的图案更是有着各不同的寓意,这些图案寓意无不体现出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风土人情,风格独特,制作工艺也是多种多样。桦树皮画在传承了原始的桦树皮手工技艺的基础之上还和现代的雕刻、镂空、烫烙等新工艺相结合,创新独特,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

(三)文化之美。桦树皮画是黑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作为文化载体,记录着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不畏严寒,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仍然对生活充满着热爱,对美有着强烈的追求。桦树皮画不仅展现出他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他们智慧与精神的完美体现,更见证了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进程。如今,桦树皮画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桦树皮文化,这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美,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

二、桦树皮画传承与推广的意义

(一)对于历史研究而言,桦树皮画的传承与推广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桦树皮文化历史发展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便有生活在原始森林的鄂伦春族人将桦树皮制作成生活用品来使用。这些工艺品以桦树皮为原材料,质地柔韧,经久耐用,给人以返璞归真的自然之感。经过这些心灵手巧的“艺人”精心雕饰后,这些普通的桦树皮又增加了实用、欣赏、收藏的功能。白桦树作为鄂伦春民族文化艺术的图腾,蕴藏着鄂伦春民族对东北白山黑水的深切爱意,体现着对天地、自然、人文的崇高敬意。他们在桦树皮上用图案记录鄂伦春人的游猎史、民族史,通过这些工艺品表现北方狩猎民族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天人合一的艺术追求,可以说桦树皮文化印证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状况,凝聚了鄂伦春族人民的智慧与汗水,镌刻了一个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可以说,桦树皮工艺品是历史发展的佐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史文化传承的产物,传承与推广桦树皮画,有助于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有助于促进中华儿女对于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二)对于文化传承而言,桦树皮画的传承与推广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意义,而桦树皮工艺品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载了民族文化集体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文化的沉积与结晶。如今,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改变,桦树皮制作工艺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走向衰落,如果不及时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将会面临无人继承的危险局面。文化对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对其的传承和推广,对于推动整个文化产业的传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再新媒体视域下,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手段进行结合,勇于创新,挖掘桦树皮工艺品新的艺术价值,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创造新的价值。

(三)对于国际交流而言,桦树皮画的传承与推广有着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使得这个“地球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各国文明的传播、交流与融合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增添了新的生机。由于桦树皮的生长环境属高纬度地区,与俄国毗邻,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通过宣传和推广桦树皮工艺品,可以加强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合作,促进两国文化多元化发展。加强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合作,促进两国文化多元化发展,加强双方友好合作关系,同时也可以扩大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世界文化繁荣与发展。

三、桦树皮画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一)做好树木栽培,明确伐木种类。白桦树在通过树皮分层后可以很容易用画笔在内面进行绘画创作,同时由于其独特的纹理更为桦树皮画添加了天然的艺术性。白桦树皮作为桦树皮画的原材料,其产量也就成为了桦树皮画创作的重要基础之一。白桦树相对于其他树木具有生长快、萌芽强的特点,但近年来由于树木的砍伐原因白桦树的数量逐年递减,因此,桦树皮画制作的成本也逐年上升,这也就限制了桦树皮画市场的推广。而桦树皮画作为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北方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因此,白桦树的保护问题是十分需要重视的。政府应当做好树木砍伐树种分类,做好树木的栽培,使白桦树的产量处于上升或者持平的状态,同时,做好林区防火防伐的工作。个人更应当加强保护树木的观念,做好监督工作,在发现乱砍乱伐行为时及时与警方联系。

(二)开展高校合作,促进文化交流。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更具有创新的思维,更容易适应新鲜事物。民间派与学院派的结合、传统工艺与当代美学的交汇,在文化交流中激发出不同的艺术火花。2017年白狼镇被选作“中国特色小镇”,桦树皮产业已成为解决白狼镇贫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小镇联合山东大学等院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高校学生的到来拉动了白狼镇的经济,更给桦树皮画产业带来新的动力与创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当代青年的加入,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传统文化需要青年人传承与探索。各高校应当大力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活动,积极引导教育学生,使中华传统文化走进每名学生的内心,滋养每名学生的心灵。

(三)开设艺术展馆,打造文化之乡。桦树皮画作为赫哲族、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不同程度保留的文化产物,具有东北地域风情,记载着中国北方的文化演变,更显得弥足珍贵。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地提高,文化旅游业逐步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兴行业。旅游纪念品、文化衍生品层出不穷,而市场对桦树皮画的开发度还很小,因此桦树皮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潜在的盈利空间。开设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体验馆,打造文化之乡,建立城镇文化IP,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建立非遗档案,保障技艺传承。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在其特定的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也代表着该行业的较高水平,这也就要求有关部门管理人员不能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在审核标准时应当按照标准进行评定,公平公正地评审更有利于保护文化传承人的利益。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飞速普及,利用新媒体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档案、数据库是十分必要的,建立非遗档案可以很好的规避传统技艺损害、遗失的风险。同时政府应当给予文化传承人物质上的支持,避免因基础生活问题导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流失现象的产生。

(五)联合媒体平台,开展公益教学。现如今,网络已成为更多人了解世界的工具,交互媒体出现拉近了屏幕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有力地助推互联网业态。政府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联合快手短视频、抖音短视频等社交媒体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小课堂、拍摄公益短视频,定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公益讲座,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低成本、高回报的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可以扩大非遗网络广告投放力度,设立固定的宣传网页与微信、QQ、微博公众号,利用新媒体平台有用户数量大、流动性强、受众面广等特点促进文化创意类产品的宣传与推广,从而可以有效地缓解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无人继承的问题。

非遗文化传承范文4

一、非遗文化传承与艺术设计双创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之所以提倡注重对非遗文化传承与艺术设计双创人才进行培养,是因为对该类人才进行培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知识技能及智慧,将这些丰富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能有效继承古人严谨细致、坚韧执着的优秀品格,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该种教育理念与目前高校所开展的双创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因此具备极强的可行性。在对非遗文化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进行作品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古人所传承下来的智慧与优秀品质,通过亲自操作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感触,在磨炼学生吃苦意志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非遗文化传承与艺术设计双创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对非遗文化传承与艺术设计双创人才进行培养,除了具备一定的可行性,还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文化符号也在发生改变,一些具有本地文化创意的文化符号能够对非遗文化的传统性和现代性进行高度结合,使得非遗能够进行有效传承,当学生在学习与非遗文化有关的知识时,还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技能。在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时,可以将非遗的传承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创业精神,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创业竞赛活动,通过实践操作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也能更好的将已经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的转化,这远比教师直接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要更加有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意识上,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生活化和实践化意识,这样才更有利于以双创人才为基础来推进各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非遗文化传承与艺术设计双创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创新思维。从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虽然部分高校十分注重对非遗文化传承与艺术设计双创人才进行培养,但是在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最为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大部分大学生都缺乏主动创新创业的意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众创业已经成了一种社会发展的常态,高校是孕育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对于培养人才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发展过程中,高校需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性,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结合,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才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高效培养,但从目前的实际调查情况来看,高校大部分学生都严重缺乏主动创新创业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并不懂得将已学知识进行实践的转化。

2.教育理念过于陈旧。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进行优化和完善,要懂得紧随时展的脚步对理念进行创新,但是目前部分高校所采用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过于落后,没有紧随时展的脚步来对教学理念进行调整,过于陈旧的教育理念只会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意识,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仍然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层面,这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还无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部分参加非遗培训的学生大多都是对非遗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在操作的过程中也是照葫芦画瓢,毫无创新性可言。在对优秀的双创人才进行培养时,要注重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承,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创新发展,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渗透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目前所开展的各项教育工作都忽视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一味地注重改革与创新,主次颠倒的模式显然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成果。

3.严重缺乏优秀的师资团队。在对优秀人才进行培养时,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基础,高校所开展的各项创新创业课程都需要搭配专业的教师以及辅导员,但从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部分高校严重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部分教师缺乏对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除此之外,部分专业教师缺乏对学生的重视度,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指导工作中,在开展非遗培训活动时,即使有部分学生有较好的创意,但是由于教师的不重视使得部分创业想法只能被放弃。

四、非遗文化传承与艺术设计双创人才培养的策略

1.获取人文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在新时代背景下,想要更加高效的对非遗文化传承与艺术设计双创人才进行培养,则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注重从非遗文化中获取大量的人文精神,并且以此为基础,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充分融入人才的培养工作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非遗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是因为其中蕴含了大量的人文精神,在对非遗文化进行分析时不难发现,古人大多都具备乐观豁达且包容的人生态度,当遇到困难时敢于挑战且善于思考,并且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些优秀的人文精神都是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因此需要将人文精神全面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对双创人才进行培养时,不仅要对人才进行专业课程的教授,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敢于挑战、不怕失败的创新精神,这样才更有利于开展后续一系列创业工作。

2.丰富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由于现有的教育实践体系还不够完善,致使所能取得的教学成果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在对双创人才进行培养时需要注重对实践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建立实践能力提升平台。想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则需要注重将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操作中,只有在实践操作中才能遇到不同的问题,这样既能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应用已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非遗文化是学生实践锻炼的良好载体,在非遗文化中可以深入挖掘出各种不同的创意,以此为基础,则可以制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一般,在进行非遗培训时会吸引大量的文化创意公司以及产品设计公司,学生可以选择性的去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公司进行实习或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产品的制作过程中,在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也能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极大提高。

3.优化课程,完善教学体系。在对创新创业课程设置进行完善时,必须要建立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非遗文化传承是十分重要的载体,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赋予创新创业全新的内涵和标准,注重对非遗文化课程进行全面开发。高校首先需要对非遗文化进行全面了解,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非遗文化课程,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高校在开展教育工作时,需要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转变,打破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的课堂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激发,除此之外,还需要对课程进行深化改革,改革后的课程需要具备系统性。

五、结语

非遗文化传承范文5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地植根于民,世世代代流传在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当中,它与社会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是长期积淀在人民心里的民族文明,蕴含着中华民族文明的精髓,反映着中华民族薪火相传、艰苦奋斗精神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好非遗,对进一步发掘并全面揭示非遗的深层次含义和重大价值,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和集体凝聚力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就目前地方政府非遗主管部门来说,面临着有限的工作人员和经费,同时还有繁重的保护与传承的压力,引入民间力量并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非遗事业,是今后遗产保护的必然趋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石敢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泰山被人们看作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标志所在,是百姓和历代帝王所共同敬仰的神山。2006年5月20日,“泰山石敢当习俗”被列入经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予以公布。泰山石敢当的信仰与传说是民俗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在泰安乃至全国均具有普遍分布和较大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旨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工作而出台的一项专门性法律[1]。从2011年6月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鼓励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研究,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整理、出版等活动。”第三十五条明文规定: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1]。所以,民间力量投入非遗事业已势在必行。

三、泰安市民间力量参与泰山石敢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践探索

民间力量是泰安市非遗文化的继承、保存与传承创新的主体力量,地方性非遗的保护工作也充分尊重了群众主体地位,唤起群众的主体意识,调动群众内生能动性,引入社会力量,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物保护事业,有效贯彻百姓事百姓办的非遗保护与蓬勃发展工作原则,发挥民间力量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工作中的重大影响[2]。

(一)组建泰山石敢当文化馆等场所

个人参与是一种门槛较低,运用广泛的非遗传承保护的方式。社会各界也不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饶有兴趣者。在个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事业中,泰安市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代表人物。如赵伟、房庆安、卢洪刚等一直醉心于泰山石敢当文化的研究与保护,先后成立了民间性质的泰山石敢当美术馆、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馆、泰山石敢当博物馆等。以成立于2010年的泰山石敢当美术馆为例,是以收藏、研究、整理开发石敢当文化为重点,以展示、交流中国历朝历代、各类艺术家泰山石敢当作品为侧重的全国性、综合性博物馆。泰山石敢当博物馆和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馆都是一种社会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保护事业的形式,是以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形式而存在的;而泰山石敢当文博馆则位于泰山东街,是山东省第一个以石敢当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二)泰山石敢当石碑、石刻等实物研究

目前有许多研究泰山石敢当石碑、石刻等实物传承的民间学者和石碑、石刻爱好者。“泰山泥塑”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国家非遗目录》,也可以做成泰山石敢当形象。“泰山泥塑”艺术历史悠久,最初可追溯至唐代,曾被当作贡品。在全国的泥塑中,“泰山泥塑”艺术形象别具一格,泰山石敢当泥塑艺术作品继承了“泰山泥塑”写意传神的民俗艺术作品审美传统,同样也融合了概括与抽象式的现代艺术表达手段,逐渐构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品格,整体造型大胆多变,粗犷豪迈,写意传神,总体色调凝重、古朴,独具地域特点,是泰安中国传统文化民俗的主要内容,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艺术性、人文价值与市场经济社会价值。

(三)利用民间艺术推广泰山石敢当文化

2006年,泰安皮影戏被纳入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于2007年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近年来范正安的皮影戏已应邀到俄罗斯、韩国、日本、泰国等许多各国表演。范正安的泰山石敢当皮影戏一人同时饰演几个角色,心中想着词,口中唱着曲,手里舞着人,脚下踩着槌,精美逼真的皮影道具,生动精彩的故事情节,活灵活现的石敢当与妖怪的打斗场面,加上范先生抑扬顿挫而又生动逗趣的唱词[3],让六百多年历史的泰安皮影戏独特的“十不闲”绝技,展现在观众面前。民间艺人赵英和武金凤是泰安传统文化剪纸的标志性人物,其中赵英为泰山剪纸非遗的传承人,而武金凤的泰山金凤剪纸则为泰安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赵英所创作的巨幅“泰山石敢当像”剪纸创作,是目前为止我国最大的泰山石敢当剪纸艺术作品[4]。木版年画也是展示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泰安市邱家店乡徐家庄的王连洋先生,是王氏木版年画的第七代传承人,他所创造的泰山石敢当木版年画在颜料使用方面,采用了大量中国的传统颜料,多以红、黑、青、黄等为主要色彩饱和度变化较大的颜色创作。作品着重突出了泰山石敢当镇宅、辟邪、担当、平安等美好寓意[5]。

(四)民间力量参与泰山石敢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瓶颈

尽管泰安市政府在利用民间力量介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上已有了许多尝试,并卓有成效,但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不足。首先,民间力量投入非遗保护事业的有关机制与建设还不够完善,保护宣传与奖励制度也亟待健全。普通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参与性也较低,政府部门对民间力量投入非遗保护事业的宣传推广也亟须提高。其次,资本引入程度偏低。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非遗保护事业中的短板。目前泰安市保护资金投入主体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支出主导,仅有少部分级别较小的非遗单位则是采取社会资金财政补助、企业文化捐赠的办法筹得资金投入[6]。再次,民间组织非遗博物馆的数量和管理人员水平有待提升。泰安市大多数的民办博物馆建在个人门面房或工厂之中,开放程度相对受限。实际工作人员配备情况来说,专门的非遗保护人员数量比较少,技术水平也比较低下,而且没有针对性和细致的管理工作,很难实现高标准的保护目标[7]。

四、民间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建议

(一)加强民间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保障

健全的行政决策、完善的监督监察、完备的市场管理等有关机制,是民间力量积极参与发展非遗保护事业的重要基础。应更加积极地出台适用于实际状况的监督管理措施,对民间力量积极参与发展非遗保护事务,既要扶持与引导,又要加以规范与制约,从而使得相关活动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上的双赢[8]。此外,积极推动形成由政府领导的各方力量联合配合的长效性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地位,与其他地方各有关部门协调和配合,统一统筹协调分配对泰山石敢当历史传统文化的保护性工作任务。广泛吸收地方科研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等力量,联合进行非遗文化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地方科研机构、高校的人员科研资源优势和专家资源,大力培训专业科技人员,增强非遗保护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二)吸纳社会资金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地方政府在非遗保护事业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经费与人才的严重欠缺,特别在政府资金投入方面,往往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迫困境。于是,通过吸纳社会资金支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就成了当下克服国家财政投入困境的不二选项。而目前成立基金会是吸引社会各界资金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最主要模式,通过向社会公众以及民营企业等筹集资金,进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展览、推广等服务项目,特别是部分财政投入所无法涵盖的服务项目。

(三)引导全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舆论导向

当前的现状是全民对于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整体意识比较淡薄,大部分民众认为这是政府的事情,不属于公民个人的事务。针对这种现状,各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文化管理机关应当更加认真地加强文化宣传,进行正确观念引导,尤其是积极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技术,对非遗保护事业中贡献特别突出的单位、团体尤其是民间个人,政府应当公开奖励,树立典型,进行宣传和推介。以此带动和推动公民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保护的舆论导向,增强公民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四)鼓励民间力量利用新媒体参与保护泰山石敢当文化

泰山石敢当文化的保护发展中要重视创新传播的载体与媒介,引导民间组织更多地借助APP、直播、互联网平台等新兴媒介工具,积极推动将泰山石敢当与新兴媒介融合,从各个视角深层次地发掘与呈现泰山石敢当形象与故事,并利用新兴媒介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社会交互效应,努力打造以消费者需求为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展示渠道,突破传统手工艺口传心授与师徒制传统表现形式的束缚,融入文本、图像、声音、影像、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艺术展示表达手段,让古老技艺更好地呈现在公众视线中。利用新媒体改变传承机制,让更多人对泰山石敢当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并成为今后弘扬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中坚力量[8]。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引入民间力量参与为文物保护与利用创新带来了生机,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和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积极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代表的泰山石敢当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其保存与传播需要当地政府的真正主导,民间力量、专家学者和民众的广泛参与,只有这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格局才会更趋完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总体水平才能持续提高。

作者:马蓉 朱英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篇2

一、固有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困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传承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往进行传承的方式主要是师徒、亲属间的口头经验传播,在特定的地域与种群中,它以类似方式进行代际传承。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遭遇传承中断,往往面临“人消艺息”的困境。而伴随着时展,有传承意愿的人越来越少,自然就造成了传承难以为继的局面。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因市场经济的冲击而面临着生存与传续的危机。步入新世纪以来,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的基础——农耕文明日渐衰弱。伴随着农民进城和传统农业被现代化农业取代,维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文化环境已步入消亡,而相当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恰恰是以口头形式传播,这就更加加剧了“传承难”的困境。占到一定比例的拥有人文、史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继乏人的危机,其中一些甚至已经由于没有当代传承人而走向消亡。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保护方式

由于社会政策、商业、文化、科学和技术的变化导致文化生态的变化,相当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灭绝的危险。保护这些独特的文化瑰宝刻不容缓。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的保护模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相关部门对老一代传承人技艺展示的访谈、录音、录像等模式来进行。尽管类似的保护模式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初始记录,但相关书籍的绝版,及录音、录像在数十年的保存环境里逐渐丧失数据,这些都为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传承与保护的现存问题

市场经济冲击与农耕社会消亡带来的双重影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从而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原产地的生态环境明显恶化,许多传统艺术和民间习俗等文化遗产,由于生存空间和传统口传心授的限制而失去了文化生存空间。因此,这些文化瑰宝正在迅速消失。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很难实现,这是因为整个社会没有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中国文明传承上的重要作用。由于种种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文明社会处于边缘地位,正在面临烟断火绝的危机。目前来说,践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要有两种模式:师徒式传承和家传式传承。现在,能够掌握一些传统工艺的民间艺人大多是四五十岁的人,他们传承着祖辈的技艺,其中一些技艺已经濒临灭绝。然而,由于经济状况等各种原因,许多年轻人不愿意继续传承传统工艺,也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性和责任感的认知,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传承的中断。

二、数字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新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特定种群和特定区域内先民的思想与文化传统,在当代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养成中扮演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文化发展同科技进步是相互促成的关系。伴随着一系列新科技的出现,如5G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集成线上管理系统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了多种的选择。让公众重新认识和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新的方法、途径来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至关重要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识别与采集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新的未来。数字技术提供了新的采集和记录方式,包括视觉和文本数字化、立体扫描、全息成像、数字摄影和动作捕捉,将手稿、音乐、图片和艺术图像等档案项目转换为数字格式并记录在数字磁盘或其他媒介上。此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数据库进行存储和管理,从而提高其完整性和可搜索性,有助于长期提升非遗保护的水准和质量。现代数字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方案,用更高效更长久保存的数字化新模式替代固有方法,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图书资料再版困难、录音录像资料随时间而逐渐失真的非遗资料保存困境。同时,现代数字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也可以对原有资料进行线上的升级改造,修复其画面,并使其长期保存。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存与保护

将数字化引入非遗保护带来的影响是迭代性的。VR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身临其境地体验非遗形成的背景,从而能够让大众了解到非遗的魅力。数字摄影或3D扫描可用于创建各种非遗作品的三维全景。虽然与博物馆展柜中展出的真实作品相比,三维全景的可视性效果尚存在差距,但是宣传效果却是传统博物馆所无法企及的。数字化还令非遗的保护得以走出封闭的边界,使开放且开源的数据库面向全世界;同时,使非遗研究人员能够通过搜索引擎快速查找到相关信息,不仅提高了研究效率,而且降低了研究成本,拓展了保护思路。这些都有助于全面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水平。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逐步提升。在保护非遗文化艺术资源方面,用较高安防水平的密钥为每个数字化的非遗进行数列编号和编码,如此便可实现非遗在数据库内的有效确权,使其能够更可靠、更有效地被存储,从而加强对非遗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转化与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适应互联网环境,必须进行数字化展示和传播方式的改造。一是利用数字化采集的方式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和生产方式,特别是对美术手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通过多种采集方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线上化和数字化,从而建成具有多元特色和独特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三是在统一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整合,将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数值和相应数据综合到统一线上应用平台,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化”,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展示、传播、利用的便利性和全面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共享和利用海量存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的困境

1.数字化进程中“重技术,轻文化”

利用数字技术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做到文化生态环境的恢复,同时也应该伴随着传播模式的创新。这应该是一种回溯到非物质文化最初的生态保护和传播的方式。我们必须准确理解数字技术的“双刃剑”的特性。数字技术在帮助世人生动地看到世界丰富的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会使没有强势文化的个体暴露在“文化单极化”的挤压中,对弱势文化的生存条件产生极大的影响。目前的数字保护技术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固有的精神追求和生存理念,而只追求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新的、独特的文化风格。这只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层传播,却没有涉及其背后的内层逻辑与文化内核。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是文化传统内那些非物质的、思想性的存在,是某一族群在历史中积累而形成的风俗习惯、特色活动和历史遗留的积累,因此它是文化遗产的一个子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的数字技术需要足够的文化关注,做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层和内核的全面保护。

2.数字化进程中缺失非遗传承人与拥有者的参与

数字化保护作为使非遗在当代重焕生命力的新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传承人与社会受众间的结合,发挥非遗保护事业“以人为本”的宗旨与精神,从他们的客观需要出发进行资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在整个数字保护过程中处于失语状态,无法表达自己的诉求,也无法充分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文化创作中。文化遗产依赖于继承人的保护,然而目前的数字保护却忽视了继承人的贡献。造成了数字保护的困境。为了克服眼前的问题,让非遗的继承人和所有者完全参与数字化保护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3.数字化进程中缺乏对社会效应、经济效益的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少被商业化,因为它本质上是自发、自主、自愿的。所以,在一些人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反而会消耗一些经济资源。富有成效的数字保护的关键因素是,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将文化价值转换为经济价值。此外,它还能鼓舞保护者将静态保护转化为动态保护,将被动保护转化为主动保护,从而提高传承者的积极性。

三、对策研究:数字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结合

(一)加强非遗传承数字化传承过程中的文化关照

如今绝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是静态保护。这种静态保护不能有助于保护无形文化和其他抽象概念中固有的文化内涵、民族心理、民族精神,而后者才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本质。若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原始性和活力,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至关重要。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并不局限于静态和有形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而是涵盖了文化遗产的所有方面,将信息技术的应用整合到文化遗产中,并支持文化遗产的传承。一个群体或地区的文化和历史积淀,以及它的价值取向,都反映在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族气质、文化记忆和艺术创作。遗产地的居民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也是传统文化的实践者。为了有效挖掘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文化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必须始终坚持对文化底蕴的挖掘和保护。

(二)非遗传承人和拥有者作为综合载体参与非遗数字化进程

非遗持有者和当代传承人是践行非遗数字化进程的重中之重。从地方社会来说,他们在文化系统内扮演着中转与传承的作用,按照经验传承着固有的文化传统,维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日常生活之间的有意义的联系。同时,他们共同实现文化创意,这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存在至关重要。因此,让尽可能多的继承人和拥有者参与到解决非遗数字化的文化困境中来至关重要。让继承人和拥有者参与数字保存有多种优势。对继承人和拥有者来说,它是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真实反映。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逻辑理解互联网时代这种新型保护方式的意义与价值,使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存留在当地人的日常与生活中,内化成为他们经验结构的一部分,并逐步发展成当地社会文化体征内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推动非遗数字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加快产业融合

非遗的数字化保存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非遗的数字化有助于创意文化业和传统艺术业的产业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像、视频、音频、虚拟场景动画等数据库资源的建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而随着数据库规模的扩大和多样性的增加,其本身也可以成为当代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设计的灵感来源。

数字技术的引入对文化产业与产品自身的结构、属性、消费方式有着革命性的影响。非遗保护事业需要充分融合数字技术开发,尽早在特定区域内形成以非遗开发为中心的产业园区;同时实现一定程度的非遗市场开发,高度重视产品保护的创新举措;运用现代设计与互联网营销打造一流非遗文化产品,通过多种现代流媒体方式在社会上打响非遗知名度,开发非遗的商业价值,让古老而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实现完全开发。非遗的数字化保存以新颖的方式改造、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非遗产品,使其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满足现代都市人群的需求;突出其原始特征,通过产业延伸其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更全面、更有活力地进行非遗的保护。

作者:林凇 祝雨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篇3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文明的见证与结晶。我国于2005年启动“非遗”建档标准建设,2011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使我国“非遗”保护具有了法律依据。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彰显文化自信”重要组成部分的“非遗”,其保护与传承更为国家和社会关注。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共有40项人类“非遗”,1372项部级“非遗”和3068位部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4个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迄今世界上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一、“非遗”保护的优势与不足

1.优势。

一是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截至2020年,我国已有24个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涉及17个省,23个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不等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和其他人文精神财富保护等。[1]45

二是行政力量支持“非遗”保护。如,兰州市政府重点支持4个部级非遗项目基地建设,开发以黄河文化风情周和五泉文化庙会为代表的非遗展演活动。大连市自2007年就将“非遗”保护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积极争取中央补贴,市财政局与市文广局于2018年联合印发了《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非遗保护工作经费予以保障。[2]京津冀三地也在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方面迈出实质步伐,共同签署了多份文件,成立了京津冀非遗曲艺人才培训基地。

三是教育资源参与非遗保护。雄安新区端村学校将省级非遗项目——芦苇画的制作纳入学校课程规划中,使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容城县依托高校优质资源和行业影响力,承办雄安时尚创新高端论坛等活动,促进“非遗”与市场对接,构建更具市场活力的新文化业态。

2.不足。

一是中外“非遗”保护存在差距。意大利在特色文化遗产旅游宣传方面,法国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文化遗产提升民族自豪感方面,日本、韩国在“非遗”立法与保证传承人社会地位方面,美国、澳大利亚在自然与文化遗产国家公园的立法与管理方面,都具有较为成熟的理念与实践经验,[1]56对我国“非遗”保护有借鉴价值。

二是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断档。我国对于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了3条控制线,即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该控制线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生态、农业、城镇3类不同功能空间,但在实际“非遗”保护中却过分依赖规划编制单位,自主参与度不够,导致规划过于理论化,操作性不强,况且不同国土空间在文化底蕴、经济实力、环境状况、发展方向等方面都不尽相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之当下各地大量以保护为名义的文旅项目及各种开发建设由于开发定位、资金及“非遗”保护主客体利益诉求等问题,大都未能触及“非遗”保护的核心矛盾,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下“非遗”保护传承“活态”、焕发“活力”的核心矛盾。

三是地方重视程度尚待提高。部分地方尚未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和工作考核目标。部分地区存在功利对待“非遗”保护的问题,过于关心入选“非遗”名录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要遵循合理科学的方法保护与传承。此外,资金短缺也是大部分“非遗”保护项目的共同难题。

二、“非遗”动态保护内涵

1.动态与动态保护。

动态,指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其变化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或空间的转化而变化。[3]动态保护是对已有保护方法、措施的继承和发展,它摒弃了过去保护措施中诸多静态的、固化的因素,使保护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动态保护模式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保存与传承问题,而且可以基于当下经济发展、法规体系、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角度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过程中适时构建最佳策略模型调控主客体的平衡。

2.“非遗”动态保护。

“非遗”的动态保护就是在保护现存“非遗”的“活态”前提下,根据“非遗”生存实况,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为依据,促进“非遗”的蜕新,科学合理的为其商业化、产业化、创新化创造条件。充分发挥“非遗”在教育、宣传等方面的作用,并通过多元化的保护方法,处理好“非遗”主客体动态关系,使之能够相互促进,永续传承,使“非遗”作为文化软实力在当代社会和市场格局中焕发活力。

三、“非遗”动态保护原则

一是保护为纲的原则。保护“非遗”与其所依存的物质载体同等重要,在研究保护与开发关系中,明确保护是根本。此外,保护“非遗”的同时,对于其载体,如,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依托的特定物质环境的保护,以及持有人和传承人的保护,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对保护与传承加以支持。

二是方式灵活的原则。灵活是指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的动态保护方法和措施,坚持“有利传承”和“传承有利”的动态互补原则。“非遗”的民俗性决定了其所在的地区以及持有人和传承人必然也受到这些民俗文化的影响,给保护与传承的过程带来困难。因此,应放开思路,以有利于保护与传承为最终目标,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地解决问题。

三是可持续发展原则。“非遗”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性循环。一方面,研究“非遗”作为体验型文化旅游项目的经济效益动能,以开发促进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加大对“非遗”保护投入力度,增加社会效益,使之成为凝心聚力的文化软实力。

四是科学发展的原则。“非遗”作为旅游项目开发中最敏感的元素,在开发前应系统论证,不但需要定性的分析,更需要定量的模型,谨慎控制开发强度,合理安排开发时序,保证“非遗”保护与开发建设相互促进、科学发展。

五是以人为本的原则。“非遗”的传承根本是人,“非遗”的保护不仅需保护“非遗”依存的物质环境,更需保护“非遗”的内核——传承人(持有人)。因此,保护“非遗”的传承人是延续与传承的根本,提高整个社会对”非遗“传承人的关注,为“非遗”的传承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六是完善体系的原则。由政府主导、专家领衔、部门配合,自上而下地构建一套完善高效、具有开放性的保护体系。应加强完善各级保护名录,重视构建“非遗”的内核与物质载体(含自然环境等)的保护体系,大力支持相关文化活动,重视教育宣传,整理编写和培养专业人才。

四、”非遗“动态保护策略与措施

1.继续完善建档体系建设。

建档是“非遗”保护工作开展的基石,完备的建档体系与档案管理库是非遗保护强有力的保障。建档体系建设应依法依规加强对“非遗”建档标准和内容的建设,针对“文字、录音、影像”等存储手段以及“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等实施环节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与措施。将“非遗”传承人或团体以及其他相关“活态”要素与“静态”信息也纳入建档内容中,将图书档案馆、考古研究所和博物馆等成熟的建档机制借鉴到“非遗”建档中,积极利用4D、VR等先进技术推动“非遗”档案建设,广泛听取相关行业意见,鼓励相关民间团体与组织、“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等参与“非遗”建档体系的建设与监督。

2.优化传承人生存条件与培养制度。

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社会地位,肯定其工作价值,加大对于生活困难传承人的生活补贴,鼓励高校、博物馆、民间团体等进行“一对一”的重点扶持,聘请传承人为校外导师,将“非遗”带入课堂,与义务教育阶段的手工课、劳动课、音乐课、美术课相结合,打造特色课程。设立地方“非遗”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传承后备力量,定期进行“非遗”考核,对于积极探索、努力创新的传承人和团队给予奖励表彰。对于相对生活困难的传承人加大扶持力度,对于传承懈怠的传承人或团队给予警告、处罚,直至取消资格。[4]

3.丰富“非遗”宣传模式。

将不同形式、不同地域的“非遗”,通过生产性保护、展示性保护、互联网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等方式,实现跨时空、跨地域的宣传保护;把握互联网动向,善于利用新兴网络媒体及平台,开设官方或传承人账号,聘请专业团队负责运营;“非遗”的视频与资讯与当下网络流行内容结合进行二次创作,尽量“出圈”,多与粉丝互动,做到网络宣传最大化;成熟的“非遗”项目可寻找学术明星、传承人代言,制作专题栏目或设计“非遗”专属IP,在电视、电台、网络等投放;地方部门及民间机构定期举办“非遗”巡演、社区讲座等宣传活动;使公众近距离接触“非遗”、了解“非遗”、欣赏“非遗”,从而提高“非遗”知名度与公众参与度。

4.注重对整体环境的保护。

“非遗”不仅是一个非物质概念,它是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相互结合的产物,保持其“活态”的动态保护措施必须整体考虑自然生态因素和社会人文环境,二者不可割离。部分“非遗”的生存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一些自然资源直接便是“非遗”的原材料。保持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丰富的人文资源,“非遗”才能保持原有的文化韵味。

5.促进“非遗”的创新发展。

精准提炼“非遗”中的精神内涵与元素符号,使之与工业产品、时尚潮流等相结合,是“非遗”发展的绝佳机会。不但可以为工业产品植入中国文化精髓,增强产品影响力,而且可以拓宽“非遗”的受众、市场和社会认知度,更可以依托工业产品出口向世界展示中国“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6.推动文旅产业开发。

“非遗”与旅游可相互促进,旅游开发可为“非遗”保护提供资金支持,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价值的深度挖掘;“非遗”可以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更可以提高游客的体验度。音乐、杂技、绘画等“非遗”项目与旅游项目动态共生,开发特色“非遗”体验项目,排演“非遗”舞台剧,推出文创纪念品,构建体验、互动、文化、科教于一身的文化旅游产业模式。可以提升自身价值、增强吸引力,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带动地区发展。

7.加强“非遗”资源协同发展。

目前,我国已有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等多个城市集群。群内各城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这对“非遗”保护与传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利于形成系统的文化线路,便于城市间开展深度文化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也可推进“非遗”的人才培养、活动交流与理论研究,共同建设城市群“非遗”专属资源库与人才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马乐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园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D].上海大学,2015:45.-56.

[2]张小鸥,孙海涛.大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研究[J].艺术科技,2015(3):37.

[3]史青.城市人文景观设计动态性发展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32.

非遗文化传承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

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了解传统方式是通过电视、报纸来获取相关信息,这种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不能让人们近距离观赏,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方式无法满足人们的心理,这就需要工作人员采取有效措施,以此摆脱目前非物质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其中数字化传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人们利用电子产品就能观看相关图片、背景知识,从而加深对非物质文化的了解。

一、目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本民族文字

文字对于文化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文字这一载体,很难使大众对文化进行了解,根据相关调查可知,目前我国可以书写的少数民族文字有19种,还有34个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可以书写的文字,很多少数族人只会说本民族的语言,不能对文字进行有效书写,这样不仅给文化传播带来一定影响,还容易遗漏某些文化,导致文化出现缺失现象。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如果仅仅通过语言来传承,一旦某个人所记忆的东西出现偏差,将会无法确保文化信息的真实性,给专家研究造成误导。伴随普通话在各个地区的普及,很多少数民族进行普通话教学,在某些方面给少数民族本民族的语言发展、传承造成较大影响,一些年轻人为了到大城市发展,常常忽视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没有对自己地区的语言进行学习,导致文化传承遇到较大挑战。

(二)传承人相对较少

从目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情况来看,很多传承人年龄较多,正在趋于老龄化,面临着传承人较少这一困境,出现该种现象的因素有:其一,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传承人也就越来越少,而且很多年轻人都到大城市进行求学、谋生,很少回到自己民族传承非物质文化,造成非物质文化没有人继承这一现象的出现。并且非物质文化具有较强的特色,需要传承人经过长时间学习,才能掌握某种手工艺,但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导致了解、学习的人不断减少,也就出现后继无人这一情形。其二,在新形势下,民族文化得到了大融合,在主流文化冲击下,很多少数民族的年轻人没有机会接触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意识越来越淡薄,不愿意放弃大城市的生活来继承家族的技艺,造成学习、掌握非物质文化的人越来越少。

二、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方式

(一)加强对非物质文化的保存

在新媒体语境下,工作人员可以对新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在保存非物质文化时可以运用几种技术,其一,数字摄像。传统信息采集通过录像带或者磁带等方式进行保存,但经过长时间岁月的洗礼,会使得录像带出现失真现象,而数字摄像能够对这一现象进行避免,该种技术在传输影像时速度更快、更高效,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能够对影像进行整体编辑,使得非物质文化在展示时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以此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对非物质文化进行大范围传播。其二,激光扫描仪。该种仪器主要以光电以及数字处理技术为基础,工作人员利用激光扫描仪就能对资料进行扫描,并生成相应的图像,这样不仅便于学者对非物质文化的研究,还能对历史进行有效挖掘,从而使我国文化水平得到提升。

(二)加强对非物质文化的修复

很多非物质文化损坏较为严重,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修复,在这个过程中,图像修复技术起着重要作用,在应用此种技术时,工作人员要对成像进行有效判断,如果成像较为清晰,没有严重破损,可以通过相关软件来处理,这样不仅可以使图片质量得到提高,还能让人们清晰的观看图片、视频等。如果图像破损较为严重,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虚拟复原技术来操作,绘画作品应用率较高,具体流程为:工作人员对东西进行采集,并利用数字化方式进行处理、复原,使其恢复最原始的样子,这对于非物质文化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三)加强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播

无论是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存或者修复,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让各个地区的人们,甚至其他国家的人们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在对其进行传播时,需要采取数字化手段,例如,建立数据库,数据库可以对众多的文化进行存储,并且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少,能够使非物质文化内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此外,网站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各大博物馆可以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在网站中传播关于文物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用户人数增多,还能提高博物馆的影响力。

三、结语

在新媒体背景下,利用数字化方式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数字化技术,把其在文化传承中得到广泛应用,这样不仅可以使非物质文化的价值得到提升,还能为实现文化强国这一战略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丛,卞春泉.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新型分类[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02):57-60.

[2]吕屏,覃芳兰.广西龙胜红瑶非物质文化的新媒体传播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8,39(06):79-83.

[3]冷爽.我国少数民族运动特色数据库的战略规划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6(09):24-28.

非遗文化传承范文7

 

一、羌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基本概况   2008年6月3日,四川省文化厅公布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初步重建方案》,根据该方案,保护区的建设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地区习俗界限,整合羌区的羌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持羌族原有的建筑风貌、民俗风情,体现羌文化的原生态环境和地质结构特点。2008年11月14日,由文化部牵头组织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根据规划方案,绵阳市境内的羌文化保护实验区包括羌族主要聚居区北川羌族自治县以及毗邻的平武县的部分相关乡镇。按照实验区规划,北川将以青片乡为中心,在青片河流域、白草河流域10多个乡镇,以民俗文化为主题,打造羌族原生态风情走廊。从北川新县城到青片河沿线,所有建筑、布局都将突出羌族文化风貌。建设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保持文化多样性、文化生态空间完整性、文化资源丰富性和抢救保护传承羌文化的重要方式。通过完善保护措施和开展保护工作,加强对与羌民众生活关系密切的“非遗”项目的整体性保护,构建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使具有独特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的羌文化得以世代传递,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青片乡概况   青片乡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部,西南与茂县为邻,北与松潘接壤,南与白什相连,东接小坝乡。1981年9月,青片羌族藏族乡成立,1984年1月改称青片羌族藏族乡。2003年10月25日北川成立羌族自治县后更名为“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2004年成立了小寨子沟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建立了于青片乡党委政府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机构。青片乡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200—4769米,垂直高差达3569米。乡辖6个行政村,29个村民小组和一个社区居委会,是北川建立最早,最边远的民族乡。2010年末全乡1004户、3819人,其中羌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8%。   三、青片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1979年9月在青片乡境内建立的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是全国第11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真正称得上是“一年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一步一换景,四季景不同”的天然氧吧。与保护区相称的小寨子沟风景区是纯正的羌民族聚居区,有地道的羌歌羌舞,有正宗的羌族咂酒,有奇异的羌民族婚俗,有古朴原始的民族风情。青片的民俗文化包括羌族文化、大禹文化和红色文化,其中羌族文化最有保护价值与开发潜力,以小寨子沟旅游景区扬名省内外。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青片乡作为羌族的主要聚居地,有着深厚的羌文化根基。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羌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民居、饮食、器乐、婚俗、宗教信仰等几个方面。   民居:因为碉房和碉楼兼有民用和防御的功能,所以历来被官军仇视。历次官军征伐北川羌寨,都将其当作军事目标进行摧毁,并把摧毁数目作为战功记录上报。公元1547年,明朝松潘总兵何卿征伐北川羌族时,就拆毁碉房4870多座,都坝河流域、白草河流域、青片河中游地区的羌人住房几乎全部被夷为平地。   羌碉与汉族的传统民居风格截然不同,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因而也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异类文化的象征。在民族关系比较缓和的清代,石泉县的地方官员大力劝导羌人全面接受汉文化,在住房方面也不例外。由于地方官员大力提倡羌人把传统的羌碉改建为木结构房屋,加之受汉文化的影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清代后期开始,北川羌人的住房逐渐发生改变,木结构房屋逐步取代羌碉,成为主要的民居样式。   北川羌人往往靠山一方把木屋修成一楼一底,同时向山谷方向的坡地延伸,连接一间两楼一底的楼房,其二楼与屋基齐平,几根大木柱立在低于屋基2-3米的山坡上,老远看去,很是别致,因而叫做“吊脚楼”或“虚脚楼”。   吊脚楼屋顶呈人字形,盖小青瓦或者薄岩片或者杉板。底层砌石墙,其余各层大多以装嵌木板为墙壁,也有以竹块编制而成或再附粘性泥巴。每层都开小窗,窗户一般为木制花格窗或牛筋窗。房梁两端各悬挂一尾木刻的鱼,意寓年年有余。   吊脚楼与羌碉的内部功能基本相同。夏天特别凉爽。虽然吊脚楼不是北川羌人的传统住房,但北川羌人向来喜在房前屋后栽竹种树,木质吊脚楼掩映在翠竹绿树丛中,与周围大山和谐相融,也称得上极具特色的民居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改变,北川羌人的住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在低洼沿河地带,砖混结构的小洋楼正在取代吊脚楼,成为羌人住房的新选择。但是,在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河流域的尚武村还保留着一些比较完整的碉房遗址;而正河村,却有10余座完整的碉房,且有3户羌人居住。而吊脚楼的分布就很广了,湔江、都坝河、白草河和青片河流域的河岸台地、半山和高山都保留有羌人的许多吊脚楼。   饮食:在羌族生态实验保护区内,景区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城恢复、重新设计羌族特色的餐饮食品,在服务行业和旅游区推广羌族特有的的锅(鼎锅、火锅)、碗、壶、杯、盘等器具,都是以青片乡为源头,青片乡充分利用山区特有的气候条件,为旅游区和餐饮行业提供可靠的原材料,如青片的荞面、凉粉、玉米、洋芋、糍粑、搅团等五谷杂粮以及各种馍,山羊、土鸡等本地畜禽。青片乡为此大力发展传统的种植养殖业,专人搜集民间风味小吃,整理成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食谱,在餐饮行业广泛推广,利用庆羌年、过春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来展示以青片乡为源头的特色饮食。   器乐:流行青片河流域的羌笛,是一种六声阶的双管竖笛。管身用高山特产的油竹削成,方块形,长约15—20公分,粗如小指,两管并列,以细线捆紧,竹簧插于管头,竖吹。演奏时多独奏,用特殊的“鼓腮换气法”,不断地吹奏,音色柔和纤细、悠扬婉转。 #p#分页标题#e#

  婚俗:青片羌族传统婚俗程序纷繁复杂,最突出的特点是歌声、器乐和押韵的对话祝词贯穿婚礼全过程。   宗教信仰:青片羌人祭山、拜神树等习俗是原始自然崇拜观念的遗存。羌民崇拜白石(乳白色的石英石),所信仰的诸神大多以白石为象征,这一文化渊源在营造文化环境方面有不同寻常的效果。   释比与绝技:羌族释比,汉人称为端公,是羌族文化的传承人,羌族的历史、文化乃至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都依靠释比演唱的经典和主持各种活动而得以承传和延续。青片的羌族端公已断绝了传人,但不少民间人士也掌握了这类绝技。随着时代的进步,羌族端公因后继无人最终可能自然消失,但民间绝技在北川还可以找得到。吹翳子、喝鱼骨水、吞绣花针、穿铁铧、舔锅铲、上刀山等绝技表演将给游客带来刺激和享受。   四、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青片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情况   (一)建立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基地   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民族文化保护区,保护基地的建设和申报工作将是正河在恢复旅游资源的同时做得比较好的一项重要工作。正河民俗村要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基础上,广纳众家之长,将羌族文化中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内容广为吸纳,使之成为展示羌文化的活的博物馆。开展特色旅游商品的研究和生产,聘请专业人员设计开发刺绣以及以竹、木、藤、棕、漆、石、茶、药等本地土特产为原材料的旅游纪念品。这方面已有相当的加工技术和不少技术人员,目前缺乏成功的工艺品样式。   (二)重视羌族历史文化常识的普及   为树立青片羌族的良好形象,需通过宣传教育,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羌族灿烂的历史文化,以增强民族自毫感。同时,应继续鼓励唱羌歌,跳羌舞,能讲几句简单的羌语,如日常礼貌用语,营造民族文化气氛。在中小学增设乡土文化课,通过编印有关简易读物和开办专题讲座普及羌族的历史、文化常识,也是比较成功的。   (三)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开展文化活动离不开相关的人才。青片乡多年以来研究、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的实线,培养了一批从事文史、音乐、舞蹈和组织大型活动等方面的人才。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我乡将从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考虑,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培养、引进、留住有利于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传承的人才。   (四)青片乡以上五村、正河村为重点,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上五村古属“上五族”,因几十年前才废止土司制度,位置又极其偏僻,因而在青片的村落中,羌文化的保存最为完好;正河村虽然早在两百多年前就改土归流,但取代土司制度的却是羌寨自治,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才废止“番寨”,改由石泉县地方政府直接管辖。和上五村一样,正河村的位置也极其偏僻,所以民族文化至今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虽然从表面看,现在上五村和正河村等青片河上游各村寨的村民与其他地方并无多大区别,但他们的心里却还保存着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记忆,很多人在茂县叠溪、杨柳沟等地还有亲戚往来,因而对羌族文化的认同感是县境中部及东南部无法比拟的。青片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北川羌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的百分之五十,传承人占百分之四十。   (五)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青片乡的特色团队   北川羌族自治县民间艺术团(以下简称艺术团)是2008年6月30日,以原北川青片乡五龙寨演出队为基础,在山东省威海市及北川县委、政府的支持下组建的。原五龙寨演出队作为专业艺术队伍,已经存在十多年时间。2009年5月18日,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政局批准艺术团注册登记正式成立。艺术团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羌族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因此艺术团主要以表演原生态的羌族歌舞、展示现代羌族风貌以及歌颂灾后重建精神和成果的歌舞节目为主。目前,艺术团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唯一合法的羌族专业艺术团体。   艺术团团长杨华武,是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正河村党支部书记,北川五龙寨生态旅游开发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年传承人。艺术团组建以来,先后有140余人参加,培养了一批艺术人才在各单位发挥作用。现有演职员51人,分别来自北川、茂县、汶川、理县、松潘等羌族聚居地区。其中,舞蹈演员46人,原生态声乐演员4人,器乐演员4人。在这批演员中,有包括羌年、羌笛、口弦、多声部、羌绣、羌族民歌、推杆、皮鼓、羌族舞龙和羌族器乐等11项国家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16人。其中,艺术团团员、羌族民歌传承人王安莲,在2009年中国南北民歌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羌笛传承人黄景何、羌族民歌传承人王安莲等先后多次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大型展会中演出并获奖。   艺术团组建成立以来,共搜集、整理羌族民间歌曲300余首,民间舞蹈120余个;培训羌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学员600余人次。在灾后重建期间,艺术团先后赴北川境内各援建单位和乡镇进行慰问演出40余场次;参加各种大、中型演出100余次;承担绵阳市和北川县及县直各单位安排的各种接待活动及其他演出400余场次。艺术团还先后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山西电视台、山东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参加演出。2010年9月,代表北川参加四川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艺术节表演的舞蹈节目《映羌山》获得二等奖。2011年参加《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暨中国民歌山花奖》演出及比赛,获得金奖和银奖。   近年来,青片乡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鼓励和扶持全乡群众大力开展转山会、庆羌历年祭祀等民俗活动,全乡95%的群众都不同程度参与到了弘扬和传承羌族原生态民俗活动中去,一些古老的、濒临失传的民俗服饰、民俗活动、民间技艺通过这样的活动得到了保护和传承,青片因此也被誉为是整个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最原生态、羌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p#分页标题#e#

非遗文化传承范文8

 

有民间文艺专家学者郑重指出:地处楚文化腹地的湘鄂西苏区80年前产生的经色歌谣,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好好抢救挖掘搜集整理,不能让其自生自灭,而应该好好传承下去。   我搜集整理的《湘鄂西苏区歌谣》[1],共收入140余首曾经流传于湘鄂西苏区的歌谣。这些歌谣,它不但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地处楚文化腹地的湘鄂西苏区广劳苦群众为表达自己的政治呼声,记录当时伟大的革命斗争实践而编唱的红色歌谣,而且也是革命先烈武装斗争的生活缩影和大众文化的生动体现。它象璀灿的明珠闪耀在老区人民心中,珍藏在民间文学的宝库里。我对这些革命歌谣的热爱之情,是骑在牛背上的时候,从田野里老农们嘹亮的歌声中萌发的。现就该书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谈点感想和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湘鄂西苏区歌谣的史料价值   歌谣由民歌和民谣组成,“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2]。   湘鄂西苏区歌谣属时政歌,是民间文艺范畴,系劳动人民有感于切身政治状况而创作的[3],鲜明反映出那个时代社会政治的面貌。   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一)湘鄂苏区与歌谣。在湘鄂西这块热土上,屈原的《楚辞》,尤其是《九歌》,以“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祭歌而成,后人以“风”、“骚”并称。唐朝的《竹枝词》和《柳枝词》之类,是文人采录无名氏之作后润色流传的。   竹枝词即竹枝山歌,唐宋时集中于夔州地区又遍及长江中下游巴人中。巴人是土家族先民,至今湘鄂西的土家族民歌,是与古代竹枝词保持着一脉相承的联系。湘鄂西苏区歌谣,许多继承着优良传统,在生于斯、长于斯的群众中广泛流传。   《红色歌谣万万千》“:天上星星数不完,红色歌谣万万千,一人唱来众人接,好象橄榄回味甜”,这首歌谣,可以反映出当时的革命歌谣就是这样津津有味地在湘鄂西苏区传唱开去的情景。谢觉哉回忆当年的时候曾写道:“特别是唱新民歌,一传十,十传百,党的政策和鼓动口号通过新民歌很快地传到每个人的心里”。   (二)湘鄂西苏区歌谣与当时的斗争环境。湘鄂西地区之间的汉族和苗族、土家族人民很早就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民歌尤其发达。“在工农群众中,最容易发生效力的是歌谣及一切有韵的文字,因为最适合他们的心里,并且容易记忆。   所以关于文字方面的宣传,多有仿用十二月、十杯酒、闹五更、孟姜女等调,或用十字、六字句的韵文。在许多环境较好的地方,都可以听见农民把这些歌谣,提起喉咙高唱。”[4]《穷人觉悟学苏俄》:“富人饱,穷人饿,穷人生活真难过;富人少,穷人多,穷人觉悟学苏俄。苏俄穷人翻身了,丰衣足食无折磨”,这是当地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觉醒歌唱。   在这种形势下,湘鄂西地区的许多革命青年,在武汉、长沙、宜昌、沙市、常德等地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或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被党团组织派回本地开展革命活动。当革命“其势力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上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时候,歌谣与人们的血肉联系,便充分体现了出来。《党给穷人播火种》“;这个世道锅底样,昏天黑地暗无光,党给穷人播火种,心中燃起红太阳”,又有《共产党像太阳》:“共产党,像太阳,财主恶霸瓦上霜,太阳出来霜化尽,百姓心里暖洋洋”等歌就是例证。   “马日事变”后,湘鄂两省的、唐生智集团实行白色恐怖,国民党的刘佐龙15军、鲁涤平2军、李品仙8军和李焱43军等驻军与各县反动势力勾结,为镇压革命运动,纷纷成立县市“清乡委员会”,组建“保安团”、“常练队”等地方武装,屠杀工农群众。《穷人活路只一条》、《工农团结不怕天》歌谣等表达了湘鄂西地区群众的革命意志和斗争精神。同时《国民党是刮民党》这首歌谣,也揭露了敌人的反动本质和反映出了群众的斗争方向。   (三)湘鄂西苏区歌谣与当时革命领袖人物。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海陆丰地区有过歌颂澎湃的歌,右江地区有歌颂韦拔群的歌”[4],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其他地区,产生了更多的歌颂当时革命领袖人物的颂歌。《穷人都跟走》、《来到我渔家》是对的赞颂。“中央决定在湘西北组织特委,发动群众,造成暴动割据的局面,并派贺云卿、周逸群等同志返湘工作”[5],后于1928年1月与周逸群达到监利县,参加领导荆江两岸的年关斗争。“要吃山珍上高峰,要吃海味下龙宫,要想穷人不受苦,快跟闹革命”,这首《快跟闹革命》就是当时史实的反映。   在武装斗争中,担任过南昌起义20年中团党代表的段德昌,在失败后由等派遣,于1927年9月经武汉、宜昌等地转入鄂西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后担任公安县委书记,“最早在洪湖初创了一块革命根据地”[6],等到洪湖时,段德昌已在洪湖地区扩充了一支神出鬼没叫敌人闻之胆颤心惊的游击队。   段德昌和周逸群开展武装斗争后,在歌谣《带支人马搞武装》正是当时的纪录:“周逸群,段德昌,带支人马搞武装,出去人人空着手,回来个个有支枪”。段德昌从始到终是湘鄂西苏区领导对敌作战的主要军事指挥员,他被洪湖人民称为“火龙将军”,在带领红军战士对敌作战中,成为红军将领中唯一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从《常胜将军段德昌》这首歌谣就可见他在苏区人民心中的位置。   1927年底年关斗争时,正带兵驻扎在湖南省南县九都山,这里正是段德昌的家乡。特委派人与彭德华联系,他送枪支、油印机、经费等给党组织,并请年关暴动时不要放火烧县城东堤,因为堤上多系民众茅草屋,烧县衙容易惹得民房着火。#p#分页标题#e#   党组织考虑了他的建议。群众在《彭老总爱穷人》的歌谣中赞道:“北斗星,亮晶晶,彭老总,爱穷人,搭救我们出苦海,好象一位观世音”。段德昌从洪湖武装斗争中负伤回南县后,与原在北伐军中就已熟识的战友相见,别有一番滋味,也就是在此时,由段德昌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使革命阵营又多了一员虎将,几十年后还深情地回忆道:“感谢段德昌播下了我这颗不大好的种子。”   《湘鄂西苏区歌谣》,华中师大教授刘守华称其“对于革命史迹和民间文艺学的研究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书中歌谣对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事件及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都留下了印记。   二、湘鄂西苏区歌谣的文学价值   湘鄂西苏区歌谣,一方面它们的内容是革命的,是一个轰轰烈烈的革命时期的产物,另一方面,它又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歌谣传统的发展。对人民它是引路的旗帜,对敌人它是威力无比的炸弹,被人民称作号角和匕首。   它具有民歌的优美特质与艺术魅力,其教育和文学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一)湘鄂西苏区歌谣内容丰富,各类繁多。一种是四句头或五句头。湘鄂西苏区最为流行的是这种整齐的五言或七言歌谣,它每首或和每节由四、六、八句组成,因此人们称为“四句头”或“五句头”。   七言的“四句头”如《穷人不会穷到头》:“长江|不会|长河|藕,石磙|不会|满江|游、财主|不会|富到|底,穷人|不会|穷到|头”。在节奏上的韵律构成,是一、二、四行押韵。同时,也有每每三字起头,增至六、八句的。如《暴动》:你有钱,又有田,我有斧,又有镰;工农团结暴动起,风展红旗飘天,革命高潮来到了,土豪劣绅哭涟涟。“五句头”,是由五句五言或七言构成的,如《我接红军来养伤》:我接|红军|来养|伤,用斗|苞谷|熬砂|糖,一回|熬得|一斤|糖、慢慢|熬得|红军|尝。   这种歌谣的形式表面上与四句头差不多,但它是发展了,提高了,它的前四句好象已经把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了,在最后却添上一句,或是翻出新意,或是锦上添花,或是画龙点睛,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那种二、二、四押韵,前两句或两句对仗整齐的格式打破了,它是前两句和后两句押韵,成奇数排列,仍使全歌谣的韵律显得非常对称和谐。   这种歌谣,流行于中南五省,尤以湘鄂西地区为多。二种是五七言交错的长短句。湘鄂西苏区歌谣中的五七言长短句,有先长后短的七七五五式,也有先短后长的五五七七式,前面提到过的《国民党是刮民党》歌谣,就是七七五五式的。长短句的交错格调,很容易使人联想起“词”来。三种是小调。小调在湘鄂西苏区歌谣中显得轻松活泼,朗朗上口,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如《洪湖苏区小调》:男是|先锋|上战|场,女是|后勤|保家|乡,啷得|啷,|打胜|仗,个个|喜洋|洋。有饭|吃,有衣|穿,洪湖|苏区|好旺,啷得|啷,跟党|走,工农|幸福|长。它是七三五句式,一行可七言,也可三言,还可五言,其中三言可重复。每节可独立存在也可蝉联成篇,节奏明快,可长可短。四种是儿歌。湘鄂西苏区歌谣中的儿歌,幽默恢谐,它一般是五五三的句式,每句的字数亦可伸缩,灵活多变。如《吃菱角》“:小小|菱菱|角,是个|坏家伙。个个|想出|头,口袋|都钻|破。用牙|嚼,咬掉|角,是个|坏家伙。个个|想出|头,口袋|都钻|破。用牙|嚼,咬掉|角,吃掉|它的|心,甩掉|它的|黑壳壳。”|除上述主要的种类之外,湘鄂西苏区歌谣还有十字调、五更调、四季调、十二月调、莲花落、三棒鼓词等各种韵文,配唱新词。“有的区乡苏维埃政府开大会时,进行唱歌比赛,村村乡乡,越比劲头越高。   男女青年上山砍柴、下湖捕鱼、田间劳动,或哼小调,或纵情歌唱,”“真是军事匆忙而弦歌不绝。”[9]   (二)湘鄂西苏区歌谣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民间文学首先开文学反映现实的光辉道路,是现实主义的文学的奠基者”,“民间文学首创积极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从而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0]。湘鄂西苏区歌谣以积极的态度反映现实揭示旧社会的黑暗,鞭挞压迫剥削者的罪行,抒写劳动人民的苦难和抗争,表达他们渴望改变不合理现实,追求光明美好的生活,建立苏维埃享受当家作主人的愿望,许多歌谣表现的手法就是现实主义的。   由湘鄂西苏区歌谣而说起浪漫主义,人们自然而然地想起湘鄂西地区曾诞生了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当地流传着他依民歌调式写成的《楚辞》等,那些作品由追溯上古神话的想象力而成为浪漫主义的开端。湘鄂西苏区歌谣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精神,并与现实主义相结合。如:“葛藤上树团团转,姐爱红军在心间;今生爱你五十载,死后还爱一万年”。   湘鄂西苏区歌谣,是湘鄂西苏区历史中最为生动活泼的一部分,虽然存在粗糙的地方,还不十分精美,然而却纯朴、清新、富有生命力。它是湘鄂西苏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品,兼有教育、娱乐、审美与纪实作用,对其后的民间诗人、歌手必然会发生一定的影响,培养着他们对大自然、对社会人生进步的审美观念和健康艺术情趣,给他们以宝贵的借鉴和启示。生长在南县老区的当代著名民歌手“洞庭歌王”潘之美,从借鉴和启示。生长在南县老区的当代著名民歌手“洞庭歌王”潘之美,从小就吸取着湘鄂西苏区歌谣等民间文艺的养料,并从中受到薰陶和启发,从而搜集整理和创作出了反映洞庭湖区的可以传世的情歌和劳动歌谣。   (三)湘鄂西苏区歌谣构思奇特,艺术形象鲜明生动。   湘鄂西苏区由于领导者的倡导,所形成的大唱革命民歌的风气多年不衰。在当时红军中,就有周逸群《赠李侠公》、《白浪换作红旗扬》;段德昌《我到红军把兵当》;邓中夏《在觉悟的门前》、《过洞庭》;柳直荀《江城子•红军跑步歌》;贺锦斋《吾将吾身交吾党》、《刀剑从中斩豺狼》;栩栩《殊途同归》等等。正是由于红军将领和红军战士,苏区干部带头编唱,湘鄂西苏区歌谣才有的是“旧瓶装新酒”,利用旧的格调编唱新词;有的则是借鉴吸取传统民歌的语言、形象、手法,创作新歌,推陈出新。歌谣的传统手法是《诗经》留传下来的赋比兴三种,其中比兴两种用得最多。苏区的人民巧妙的运用这些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对生活进行高度的概括,塑造出鲜明而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和强烈的感情。如《红军到》“:公鸡叫,红军叫,腰里挎的盒子炮,白狗子吓得跪下地,缴枪连喊把命饶”。此歌谣中刻划的红军战士威武高大,而白狗子却渺小如鼠,简短的四句,就使红军形神兼备,栩栩如生。#p#分页标题#e#   奇特的构思,往往能创造一个深远的意境。意境,是为形象比生活原型更高更美更典型更理想所构成的一种艺术世界。《红军妹子好风彩》中“红军妹子好风采,恰似莲花带露开,走到林前鸟起舞,走到塘边鱼游来”。苏区人民赞扬红军女战士,把感情、背景、形象熔铸在一种神话般的艺术天地里,异常生动而形象地描绘出了一个女红军战士的飒爽英姿,所到之处,鸟为之起舞,鱼为之欢跃。   突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特征是事物本质的标志,是事物的灵魂所在,个别可以表现一般,特征显示事物本质。“红军好比千年松,长在穷人心窝中,白匪要砍砍不倒,顶天立地入云青(《红军好比千年松》)”。这首歌谣“以彼物比此物”,借具体可感知的形象来表达复杂的内心,用借喻的方法来反映红军的伟大,阐明红军与苏区人民的关系。   赋体歌谣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一种是铺张的写,还一种是简炼最典型的细节,而且用夸张的方式表达,因而造成了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送郎参军到村头,村头一树石榴,剖开石榴儿好籽,似妹情意在心头”,前两句叙事,后两句联想到石榴籽寓着心头情意。这种比兴赋,它不但包含了诗情画意,而且自然巧妙地表达了绵绵情思。   湘鄂西苏区歌谣的价值,它不同于作家文学,它是属于民间文学范畴的,它创作与流传方式、艺术形式和风格、社会价值等都有别于作家文学。它象民间文学一样,具有多种价值,它的特点是“多功能性”,它在人民生活中不是一种单纯的文学,而是作为意识形态的综合体现的。它兼出处不明,全凭口传的诗歌,乃是人民灵魂的忠实、率真和自发的表现形式,是人民的知己朋友,人民向它倾吐悲欢苦乐的情怀;也是人们的科学、宗教和天文知识的备忘录”[11]“,这是人民的各种信仰、家庭与民族历史的储存处”[12]。   湘鄂西苏区歌谣的真正价值也正在于此。这些歌谣,它不愧为楚文化腹地诞生的一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受到我们今天的重视与爱护。   我自己愿意作为湘鄂西苏区歌谣的传承人,把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份精神财富,为湘鄂西苏区歌谣的流传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