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范例6篇

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范文1

一、充分认识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和深化村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和深化村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和深化村务公开工作是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和深化村务公开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和保障广大基层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的基本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基层民主政治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深化村务公开工作。因此,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深化村务公开工作是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衡量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体现了我们对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态度,体现了我们对党和事业的责任性,也体现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和深化村务公开工作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筑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分析我区社会稳定工作存在的问题、矛盾和薄弱点时,我们深深体会到农村基层组织各方面工作不够规范,制度化水平不高,特别是村级财务管理和村务公开不够规范是影响当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解决突出问题,构筑和谐社会关键在农村,根本的是要提高农村基层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这几年来,我们在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和深化村务公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从来信来访反映的情况看,60%左右是反映基层工作存在的问题,这其中大部分是有关村级财务或村务公开方面的。当前,我区突出问题特别是赴京去省重点问题,有很大一部分也是来自基层农村。从纪委近几年查处的案件看,村一级干部为数不少,绝大多数都是由经济问题引起的。在被查处的村干部中,不少是很有能力,也是为村里作过贡献的,非常可惜。他们出问题,内因是主要的,自身不过硬,但外因也不可忽视,就是我们在村级资产管理上还有漏洞,还有不足,对他们的监督制约不够。因此,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和深化村务公开工作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和巩固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

(三)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和深化村务公开工作是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水平的需要。村级财务管理和深化村务公开工作已经抓了多年,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取得了许多好的成效,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的加强、村民自治管理的发展、党群干群关系的密切、党风廉政建设的好转,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看,这两项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升。为抓好这两项工作,最近,中办、国办专门制定下发了有关文件,十六届四中全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当前农村形势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面临农村社会发展的新水平,面临农民民主法制建设的新提高,因此,做好这两项工作,难度会更大,要求会更高,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开会并且把会议规模开得这么大的原因。大家千万不能有这项工作已经抓过,并且抓得差不多了的思想,要克服厌倦自满的思想,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按照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

(四)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和深化村务公开工作是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农村工作水平的需要。我们之所以要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和深化村务公开,根本的目的是更好地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积极性,为农村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更好地推进率先发展。因此,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村民,都应该对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和深化村务公开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实践证明,只要村干部行事规范,处事公道,通过村务公开,能够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放心。这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积极性,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

前段时间,就村级财务管理和村级资产状况区两办作了专题调研。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我区村

级集体发展迅速,村级经济的实力比较浓厚,村级财务管理的水平在不断提高。据调查统计,到2003年底,我区164个村村级财务资产负债情况如下:(1)资产总计141461万元,即约14个亿。(2)总负债合计33736万元,即约3.4个亿。(3)所有者权益合计107724万元,即约11个亿。这些数据都是帐面值,实际上这几年固定资产增值很快,如果经过资产评估,我区村级总资产还将大大超过14个亿。因此,总体上看,我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比较好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收支平衡,支出较合理。2003年全区村级支出约1.6亿元,盈余约0.5亿元。总体上支出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得到大部分村民认可。二是制度健全,管理较规范。绝大部分镇街都出台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了会计中心并较好地发挥了作用。村级财务公开都做得比较好,建立了财务监督小组。三是认识统一,工作到位。广大村干部普遍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加强管理有利于村级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还自己一个清白。应该说我区村级财务管理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基础和思想基础。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村级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些还比较突出。一是不平衡性。从镇街层面看,总体上乡镇管理力度大于街道。从村一级层面看,远郊村管理强于城郊村。二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管”现象。有的村对外担保未能收回。一些村出租房产的租金没有按合同要求去收。一些村随意地无目的过多组织外出旅游考察活动。三是监管效果有待提高。村级财务监督小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监管效果。镇街财务审计力量薄弱。四是财务公开透明度不够高。帐目公开,过程公开程度不高,不够规范。在村务公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认识还不够到位,工作还不够规范,效果还不够理想,表现在内容上单一,时间上不及时,参与上不够广泛,数目上不够具体等等。五是不合理开支依然存在。主要是部分村的招待费支出偏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改进和完善。

三、进一步深化制度建设,加强和提高管理水平

为了切实加强村级资产管理,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这两个文件是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政策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别是镇街的工作实际制定的,也征求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具有一定的政策性、可操作性。文件一旦出台,就具有严肃性,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有关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见,等一会区财政局还将作进一步的说明。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这里,我就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这两个文件强调三点:

第一,要领会精神实质。区委区政府出台这两个文件,既是为了约束,更是为了激励。所谓约束,就是通过严密的制度,约束村干部的行为,确保村级财务管理严格规范。所谓激励,就是村干部的报酬、待遇要与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挂钩,激励村干部在规范的前提下为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而努力。要正确理解“约束”。首先,约束和激励一样,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保值增值。并不是说出台制度约束大家是为了管死大家,捆住大家的手脚,该花的钱不花,该上的项目不上,该发展的不发展。如果这样,出台这两个文件就没有了积极意义,反而会影响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约束的目的是在规范、严密的前提下,确保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推进村集体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其次,约束必然会带来“不方便”。没有制度约束的时候,村干部说了算,权力大,办事“方便”,但实践证明,越是“方便”越容易出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从积极的、有利于工作的角度去看待、去认识这两个文件,从而增强贯彻这两个文件的自觉性。

第二,要注重标本兼治。所谓标本兼治,就是要从源头上、制度上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具有方向性、稳定性、长期性,要切实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特别是文件中规定的民主决策和公开招投标、财务公开、会计、村民民主理财监督、村级财务审计等制度,必须按照文件要求切实建立健全。各地要对照区委区政府的意见,认真查漏补缺,不够完善的要完善起来,还没有建立的要建立起来。这里要强调一下村级会计制。会计制是落实村民自治、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是实践证明了的一种很好的经验,是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一种很好的制度。浙委办〔2004〕51号文件要求大力推广村级会计制。从我区情况看,绝大多数村都进入了镇街会计中心,有力地促进了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但目前还有少数几个村尚未进入镇街中心,区委区政府要求这些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尽快进入镇街中心。

第三,要确保令行禁止。为了确保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见落到实处,区委区政府配套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共15条。如果说《意见》是原则性的,指导性的,那么《规定》就是操作性的、指令性的,是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的。这15条规定,都是针对村级财务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苗头性问题、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而制定的。比如,村里组织的外出考察活动,不是说外出考察不可以,但问题是现在存在着过多过滥的现象,群众意见很大,如果不控制,必然造成集体资产流失,必然影响党风,影响社会稳定。又如村民福利发放,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凡事都有一个度,如果过度发放,必然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损害村民长远利益。现在,村与村之间互相攀比福利的现象已经开始抬头,有的愈演愈烈,实际上一些村干部也感到压力很大,区里出台这样一个规定,实际上也是为村里减轻压力。所以,区委区政府出台这样一个规定,既是为了规范,也是为村干部减轻压力,更是为了保护村干部。希望大家正确看待这个规定,切实落实这个规定。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共同抓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深化村务公开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区委区政府成立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区长担任组长,成员由组织、纪检监察、农水、财政、审计、民政、经贸、土管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政局。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村级财务管理工作。

各镇街党委、政府(办事处)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责任主体,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健全制度,加强监管。要明确分管领导,加强工作力量,落实管理责任,切实承担起应尽职责。要以经发办为主体抓好农村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以财务公开、会计、民主理财和村级财务审计为主线,实行规范化管理。要将村级财务管理和深化村务公开列入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积极探索建立把村干部报酬、福利、养老保障与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捆绑起来的激励机制。要根据区委区政府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深化村务公开。要增加科技投入,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专业人员,进行合理配置,推行会计电算化。要加强镇街农经队伍和村级财务管理队伍建设,稳定和配齐镇街农经工作人员,加强农经业务培训。

同志们,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深化村务公开工作,制度建设是根本。下一步,如何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共同抓好村级财务管理和深化村务

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范文2

在主席的领导下,我国各个地区都开始认真贯彻落实农村财务管理的各种方针、政策,并且注重对这些政策进行实施。这一举措起到了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作用。我国大多数农村目前存在着帐目混乱、财会人员素质不高、财务公开透明度不高等一系列财务管理问题,这些对发展农村经济和深化改革具有阻碍作用,村干部与村民的关系以及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造成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在农村中的出现。鉴于我国的社会制度特点和农村管理的特殊性,我国各级领导都要对村级财务管理进行分析,努力找出办法来解决问题,如加大对农村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力度,扎实推行村务公开制度,重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实行村账。研究和采取有效的治本之策强化村级财务管理,这些方法与政策都已经是摆在我国各级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由于我国的财务管理的手段上有一定的不足,在村级财务管理体制当中的财务管理中也存在很多的纰漏,而如何合理而有效运用财务管理理论来探索改革措施,从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创新,摸索出一条最为有效的财务管理政策,找寻出一条合理的村级财务管理之道,这些目标是促进我国村级财务管理时所赋予会计这一职业的使命。与此同时,我国在村级财务管理上,我国国内的许多不同地区之间本身就存在很大的管理差距,而且在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更大的差距。而怎样采取最为有效的财政措施来完善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对村级财务管理进行改革,解决我国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丰富我国村级财务管理理论,这些都是我们各个管理人员要努力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二、当前我国在完善村级财务管理中的有效对策

(一)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在财务过程中要注重对过程的监管,彻底改变银行账户多,收支凭证混,违规账目多和会计核算混乱的现象,实现农村资金清晰,家底干净,干部清明,账户明了,群众对农村各个财务支出都清楚明了。对出现的任何村级财务漏洞都进行彻查吗,保证对村级财务管理进行严格的规范。

(二)加强监督管理

加强监督管理是对村级财务管理合理,规范的保证。监督管理可以使村级会计在工作中时刻警觉,不做任何会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事情,保障财务的清晰廉洁。此外加强监督管理还要增加监督的人员,是村民可以加入农村财务管理中,对财务支出进行监管,对村级会计进行监管。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不仅会直接影响到财务的清廉性还会影响到村级财务健全性。一个高素质的村级会计在上的错误纰漏会比较少,而且其对于违法和违反道德的事情可以做出清晰的判断的,对自己的财务工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对这类人员的任用可以起到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作用。

(四)进行民主理财

民主理财使真正可以体现出我国“以民为本”这一服务宗旨,可以尊重民意,在村民的意愿下进行理性的理财保证村级财务管理的合理性。进行民主理财还可以起到对村级会计的监督,对村级财务的宣传。让村民参与其中可以减少村名对财务支出的疑惑,消除村级管理人员与村民之间误会,营造出和谐,齐心的良好氛围。

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范文3

农村村级组织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组织,它不是一级政权组织,但它既要自主履行村务管理职能,又要协助政府从事许多行政管理工作。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是指对直接归农民集体占有、支配、管理的各项资产所发生的收入、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的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农村稳定的基石。随着农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村级财务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对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村级干部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管理”的片面认识,没有很好地执行民主理财制度,认为严格财务管理不利于搞活经济,不利于自身工作的开展,影响村干部在群众中的权威地位,不利于农村财会队伍的稳定。近年来,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方面的措施,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不断加强和规范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运行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地区村级财务管理不善、问题较多,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反应强烈的一个热点问题,既损害政府形象又影响干群关系乃至农村稳定,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金管理混乱

货币资金管理混乱是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表现是现金管理制度执行不严,非财务人员插手现金,坐收坐支,村主要干部长期不报账、不结账,现金被贪占、挪用,致使会计没账理、出纳没钱管,会计、出纳形同虚设,多头开户、公款私存私借、白条单抵库抵现金的现象严重。

(二)财务收支管理混乱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财务收支管理混乱表现在:财务收支无计划,没有控制措施,随意性很大。1.在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非生产性、非公益事业的开支大。部分村干部,打着搞生产、促发展的幌子,吃、请、送,以外出学习考察为由,游山玩水。2.对村级公益事业的建设,不“量入为出”,民间借贷较多,由于民间借贷利息高,致使村集体的包袱越来越重。3.有些村对有些收入没有记账,有的村财会人员对村委主任、村长批的条子不审核就付款。

(三)会计档案管理混乱

一些村没有建立会计档案制度,从而造成部分村财务管理资料杂乱无序、残缺不齐。某些村委会的会计凭证,一直不按规定装订成册。对于一些重要单据,如拨付款单据,主管会计也不及时整理单独立卷保管,而是随便存放。各种会计档案没有按规定如期归档保管或销毁等。

(四)集体资产管理不严密

农村集体财产是全体村民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村民的共同财富。有的村不建资产总账,没有如实登记和反映集体资产的数量、价值及其变动情况。没有建立严格的资产管理制度,集体资产被个别村民随意无偿占有,一些村干部擅自出租、出借集体资产的现象严重,侵害了广大村民的利益。

(五)财务管理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

财务管理公开是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村民了解村级财务收支的一个窗口,也是村委会的一项义务。但是有些村由于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够,制度落实不到位,公开的内容不够完整,欠具体,较空洞,群众无法了解资金的用途、去向。对于基本建设等重大支出项目和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公开不及时不具体,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如对货币资金盘点情况不公开、债权债务情况表没有解释等。

(六)财会人员不稳定,业务水平低,配备不齐

村级财会人员不稳定,往往会随着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换届而更换,任人唯亲,村财会人员的地位得不到保障,担任会计的人员不敢坚持原则,对村干部的违规行为缺少约束力。由于农村难以留住人才,使大多数上岗的财会人员没有上岗资格证,这些人对财会知识知之甚少,造成账目混乱。而有些村不按规定配备财会人员,由村负责人兼会计或出纳,有的村配备的财会人员身兼数职,既管钱物又管经营,严重违规。

二、完善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一)稳定和提高财会人员队伍,规范农村村级财会工作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村级财务管理队伍,是搞好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是促进农村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稳定和提高财会人员队伍,规范农村村级财会工作有多种途径。如,实行农村村级会计委派制或实行农村村级会计记账制,各乡村可根据本乡村的实际状况,对各村的财务管理采取其中的一种方式开展工作。

1.实行农村村级会计委派制

农村村级会计委派制是指由乡镇政府公开招聘会计人员,择优录用,委派到辖区内的村组,从事财务工作,参与村组的内部管理,代表政府监督村集体资产经营和财务状况。被委派会计人员的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工资福利待遇等均由乡镇政府负责。这样,会计人员便能更好地履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真实地反映村集体资产的经营核算、成本费用等经济状况。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

2.建立会计记账制度

在有些地区可以推行农村村级会计记账制度。农村村级会计记账制度,是指在“三个民主”(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四权”(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处理权、财务审批权)不变的情况下,由各村的报账员定期将收支票据送乡会计服务机构记账的会计管理方式。本质上,被的单位即各村仍是独立的会计主体,村负责人依然直接审批核定所有支出凭证,记账的部门,则凭其高素质的专业能力为村里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会计记账业务。保证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健全和完善农村会计的选拔任用机制,实行农村会计公开招聘、择优录用、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出台的《农村会计执业资格管理办法》的要求,对现行的农村会计进行资格认证,优胜劣汰,并通过各种业务讲座、法制讲座、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方式,对村级财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促进农村财会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建立农村会计任用审批制度,凡农村会计的任用、调换都要经过乡镇上级部门批准,以稳定农村财会队伍,保持农村会计工作的连续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水平。

(二)大力推广村级财务管理信息化,提高农村村级财务基础管理的规范性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信息化就是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各项业务实施信息化管理,是财务管理手段的发展方向,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技术手段上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按照国家财会制度的统一要求,完善会计科目,健全总分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存款日记账等基本会计账目,彻底根除“流水账”、“本本账”。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套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账户体系,统一规范村级的账目结构,防止账外账、小金库等不法财务行为的发生。可在政府的协调与支持下,与企业合作,开发适合本地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软件,切实提高农村村级会计业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促进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三)建章立制,规范农村村级财务管理

建立良好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是搞好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必须按照农业部、财政部颁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的相关要求,完善各项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即财务预决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审计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民主理财监督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规范村级财务工作,统一会计科目、会计凭证、账簿、记账方法、会计报表,做到事事人管,人人有专责,避免赤字预算,严禁无票据或白条收付款,各项资金严格按规定用途支出,违规收支不予入账,做到账款、账实、账证、账账、账表五相符。

(四)健全农村审计机构和职能,强化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

1.政府出台加强农村审计方面的文件,明确农村审计的机构以及审计范围、任务、审计程序及职权、奖惩等,提高农村审计的可操作性和权威性,促进农村审计落到实处。

2.县、乡两级政府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审计组织,审计干部任免制度和审计制度。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审计人员,对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审计、专项重点审计和不定期抽样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制度,努力做到“民主评议,逐月定审,季度复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3.建立和落实农村财务专项审计制度,规定凡纳入委托管理的集体财务,包括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财务收支、生产经营和建设项目的开发管理、集体的债权债务等都要进行审计。如集体土地征用、上级划拨、社会捐赠的资金和物资使用、村内“一事一议”、村办企业上缴、集体投资收益等资金的使用,都要加大其审计力度,并将审计结果及时公布,并对在审计中查出的侵占或挪用集体资产和资金的,要责令如数退赔。情节严重者,要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给予相应处罚。

(五)坚持民主理财,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强化村级财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

坚持民主理财,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就是要将村级财务管理置于群众的经常监督之下,加强其外部监督。财务公开要做到及时、全面、具体、真实,真正落实好群众对村级集体财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1.各村成立民主理财组织。村民民主理财由村民民主理财小组代表村民进行。村民主理财小组由5-7人组成,由村民推选公道正派、责任心强、威信较高,并具备一定财会知识的人员担任。村民主理财小组向村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负责对本村集体财务活动进行民主监督,有权检查、审核财务账目及相关的经济活动事项,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当事人对否决有异议的,可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职责履行情况,年终要组织村民会议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对工作不认真、职责履行不到位的,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可罢免其资格,并进行调整。

2.规范公开内容。公开内容要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中规定的进行。凡是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财务活动事项,如村集体的土地承包和租赁、村公益事业项目等方案的实施,都应向村民公开,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理财。村集体的所有财务活动,包括集体企业上缴收入和改制企业股权收益等,都要纳入公开。要细化公开内容,对收支情况既要逐项公开,条理清楚,又要逐笔公布明细账目,严禁以项目公开代替明细公开或搞“大而化之”的假公开。

3.公开时间要及时,做到月结月公布,设立固定财务公开日,日常财务活动要坚持每月公开一次,形成一月一公开的制度,对于重大财务活动应随时逐笔公布。

4.公开形式要多样化。公开方式要以公开栏为主,各村要在住户集中,位置显眼,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坚固耐用、防风防雨的村务公开栏。同时,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明白纸”等其他形式做好公开工作。

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村级组织村级财务产生界定

一、村级组织的演变与村级财务管理的产生

村级财务管理体制渊源于。体制是三级所有(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因而设立三级财务,而村级财务由原大队财务脱胎而来[1]。这种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体性质的财务体制已不可能适合于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就不可能再通过原有的村级财务管理活动来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不可能为农民的增收减负提供制度保障。现行的村级财务仍在沿用财政部、农业部颁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上世纪80年代初,在广西出现了第一个村民自治组织的雏形以后,村民自治管理体制日益成为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直到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使村民委员会制度得到完善、发展。特别是从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的普遍推行以来,更使得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显得重要和关键,村级财务管理也随着农村外部环境的变化有了巨大的变化[2]。真正意义上的村级财务管理并不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活动,而是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财务管理活动,简称村民委员会的财务管理,这就是本文所研究的村级财务管理。

村民委员会是一种独立于其他政治或经济组织的自治组织,是一个市场独立的产权主体,它独立参与市场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村民委员会的经济管理职能不仅体现在对本村现存财产和资金的管理,而且还体现为对本村各种财产资金的运营及获得收益的管理。在各种市场经济活动中,村民委员会代表村民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利益最大化主要是全体村民的收益最大化和村民社区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村级组织(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产权主体,从而也就产生了独立的村级财权和村级财务管理。

所以,村级财务管理的出现和发展是村民委员会管理体制出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反过来,村民委员会管理体制又是村级财务管理的制度性基础。村级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种形式,村级财务管理既是对全村所有经济事务、资金往来的管理,又是村民委员会机构对其本身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所具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职能。村级财务管理是对村民委员会这一基层自治组织内部的资金运用的管理,包括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营运、资金分配等环节,是保证村级组织的高效运行,为村级组织和全体村民创造更高收益的一种财务行为。因此,从村级财务管理的这一概念和村民委员会的管理职能来看,现行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1996)并不适合于村级财务管理的现实需要,必须从村级财务管理的实践需要出发,重新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以满足村级财务管理的现实需要。

二、村级组织管理与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村级财务管理的性质,村级财务管理范围可分两大类[3]:1.公共财务。公共财务是村级财务的基本内容。要建立村级公共财务预决算制度。其收入范围有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的村机构人员经费补贴、用农业税附加方式代替村提留的收入、“一事一议”集资收入、政府财政支农专款、村企事业上交收入等。其支出范围有村机构人员、办公、业务开支、村级公共公益事业经费、“一事一议”的公共事业或公共工程投入、政府财政支农专项投入(包括村配套资金)等。2.集体资产财务。主要是对集体资本投资、集体资产租赁、集体土地征用或批租、集体土地租赁、集体经营土地等收益和分配的财务管理。其中公共财务可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方式进行,从财务预算的角度来加强村民委员会的收支管理,而集体资产财务可以从村民委员会为资金所有者的角度出发,进行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管理,真正体现财务管理的各种职能。无论是公共财务还是集体资产财务都要涉及到村民委员会这一村级组织作为市场利益主体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筹集、资金的使用和资金产生利益的分配。所以,本文对村级财务管理的内容仍然是以把村民委员会作为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利益微观主体和以盈利性组织的财务管理为基础,通过村级财务管理行为最终追求这一村级组织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三、村级财政管理与村级财务管理的异同

尽管村级组织既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同时也有经济管理的职能,但它并不具备财政管理的职能和特征。第一,村级组织或村级自治组织并不是一级国家政府,它是农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所以,它不具有财政主体的特征,从而也就不具有利用国家所赋予的权力来强制实施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第二,从村级组织的资金来源来看,村级财务管理也与地方财政具有很大的不同,在税费改革之前,村级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村提留和财政转移支付,以及村级的筹资筹劳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税费改革之后,村级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农业税附加、财政转移支付和一事一议等。这些资金的来源并不是通过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规定,以财政收入的形式而产生的,而是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财政分配的结果,有些也是村民委员会通过资金的使用而获得收益分配的结果。再次,村级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等许多重大事项都要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委员会来共同协商决定,也就是说涉及村内的所有重要事宜都需以村民或村民代表的共同商议,以村务公开的形式昭示全村村民。另外,村级组织的日常性的规则和制度也通过村级组织的村民章程来确定,显然与财政活动的管理具有较大的差异。最后,村级组织或村民委员的管理职能尽管涉及到村级的公共管理和资金管理,也就是说既有行政性的职能,也有经济性的职能,但不管哪一种管理都要通过村民章程的约定或村民会议的商议。第五,涉及公共预算财务管理和集体资金的财务管理,这也完全与财政活动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不同,村级财务管理不仅仅包括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还有生产活动和关系、交换活动和关系、消费活动和关系等市场经济所包容的所有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4]。为此,对村级组织的资金管理不能笼统地称之为村级财政,否则,既搞混了财政的概念和本质,也弄错了村级财务管理的概念和本质,澄清村级财政与村级财务管理的称谓是非常重要的。P>

四、村级财务管理不同于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

村级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尽管是一个农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它又有许多与非盈利组织不同的地方。非营利组织是在公众支持下为实现公共目标而存在的组织。其经营目的在于社会利益而不是单个人或组织的经济利益,其最大特征是不以盈利为目标。非营利组织收入可来源于接受民间捐赠和公共部门支持,但其主要来源是自创收入。自创收入的基本形式是业务收入,即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服务收费。除慈善组织外的非营利组织都可以向其服务对象收取一定的费用形成业务收入,以扩大收入来源从而更好地提供服务。自创收入也包括投资收入。非营利组织所获取的资金,在运用于实现其社会使命的具体项目之前,可以通过资本运作方式投资,获取投资收益,实现资金的保值与增值[5]。

从非盈利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组织形式上就可以看出,二者的财务管理是有差异的:首先,从财务管理主体的组织形式来看,非盈利组织是通过法律认可并注册的法人机构,而村民委员会尽管也是自治性组织,但从法律上来讲,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和划分。其次,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来看,非盈利组织仅仅是对资金的预算管理,谈不上资金运营,因为不存在资金的大量筹集,并不全面参与市场经济的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等活动,而村民委员会却从市场经济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充分地参与,其财务管理活动要充分地发挥筹资、运用和投资的各种职能,充分追求资金的收益最大化。最后,从资金使用的目的来看,非盈利组织主要通过资金的使用来增加社会总体的福利,是为社会利益而进行各种资金的投资和使用活动。而村民委员会则是从本村全体村民利益的角度出发,通过恰当的资金筹集和使用来达到资金收益的最大化,最终为本村村民谋福利。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村级财务管理与非盈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混同起来,必须要准确界定村级财务管理活动的性质和范围。

五、村级财务管理不同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

村民委员会是村集体资产(包括集体所有的土地)的管理者,是村集体资产的所有者代表。村的集体资产属全村居民所有,是全村的公共资产。村民委员会作为村级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代表机构,能够代表全村村民,运用村级资产,根据村级组织发展的需要,及时筹集资金,恰当组织村级公共资产使用收益的分配,是本村公共(集体)资产完全意义上的所有者代表。而村集体经济是社区性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种经济实体,是公司或企业,是完全意义上的法人机构。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由村民委员会以村公共资产投资形成,所以,村民委员会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投资人,二者之间是投资和被投资的关系,也是所有和被所有的关系[3]。《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同时又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也规定:本制度适用于按行政村、自然村或原生产大队、生产队设置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称村合作经济组织)。村办企业执行行业企业财务制度。这里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就是我们现在谈的村民委员会的前身,所以,从二者的组织形式上来看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组织,同样其财务管理也是具有很大的区别,财务管理沿用的制度规定也是完全不同的。村级财务管理仍然沿用1996年财政部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尽管这已经不能适应村级组织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则适用1993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

村级财务管理的产生似乎是比较久远的,但真正意义上的村级财务管理仍然是从我国村民委员会管理体制的普遍实施为开端,所以,完全意义上的村级财务管理是村民委员会的财务管理。而对村级财务管理的界定是建立在把村民委员会看作一个处于行政性政治组织和盈利性组织之间的特殊组织的基础上。特别是随着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巨大变革,村民委员会是一个介于市场经济和农民家庭经济之间的中介组织,所以,它必须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微观利益主体,从而通过村级财务管理行为来实现村民自治组织的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正是本文意旨的村级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泽峰.农村财务公开与民主理财理论和实践[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2]游祥斌,彭磊.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起源、发展与问题探析[Z].2009.

[3]王观楚.完善村民自治下村级财务管理机制[Z].2009.

[4]张双文,何新民.相关利益者理论与财务绩效的关系[J].财经科学,2003(2):11-15.

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范文5

一、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及时纠正村财管理方面的不良行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规范的财务管理有利于保证资金的科学、合理使用

为了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定向地对农村进行政策扶持,并相应的拨付专款资金。严谨的村级财务管理,可最大限度的保证资金的合理化使用,避免随意挪用、违规操作等现象的发生,保证其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二)规范的财务管理能有效地保护了国家、集体财产安全

财务管理混乱的情况下,资金、财务的监管力度便无法得到保证。此时便给了一些心术不正、行为不端之人可乘之机,为其在资金、财产的盗用创造了便利条件。最终导致国家、集体财产的流失,严重地危害到人民群众的利益。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则可有效地规避此类事件的发生,有效地保护好国家财产,维护好人们的利益。

(三)规范的财务管理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有序化发展

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经济作为支撑,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保证农民生活安稳、富足的根本。其中村级财务管理,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保证村级财务管理的透明化、科学化,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促进农村经济有序化发展的作用。

二、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业务能力不强,任人唯亲现象时有发生

财务管理工作必须由相应的财务人员完成。但是当前大多数村级财务管理人员均未接受到过严格的专业培训与考核。普遍存在专业知识匮乏、业务能力弱、法律意识淡薄等现象,从而直接影响其财务处理能力。同时在财务人员的任用上,大多由村级主干自行决定的,其所选择的人员又多为亲朋好友,忽视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而财务人员素质低、任人唯亲现象,普遍存在于当前农村财务工作中,从而严重地影响到村级财务管理的有序化进行。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尽管当前很多地区采用了“村账乡管”做法,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村财务的规范化管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受到工作量大、时间跨度过大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财务监管不到位,账务收支核实、管理困难等现象。而且一些采用财务自主管理的乡村,却因为未严格按照相关的财务规定,科学制定合理的财务制度,造成基础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核算缺乏依据。

(三)村级财务监管不到位

财务监管是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财务监管的有效化实施,对于规范财务核算、管理有着促进性的作用。同时还可及时的发现财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早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对于相关财务人员具有着警示、监督的作用。但是目前村级财务监管混乱,一些地区财务监管形同虚设,财务审计不到位,导致财务监管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了腐败现象,财产、资金流失等情况的发生,严重危害到群众及集体的利益。

(四)账面处理不当、资金管理混乱

由于乡村财务人员专业水平较低,财务制度、核算方法又不健全,导致乡村财务账目的核算混乱、不合理,甚至连最基本的财务分录都未能正确记录。在查账的过程中还发现一些乡村的账本记录不完整。在资金的管理上不仅存在着透支资金,白条顶账现象也是比比皆是,而这些行为完全不符合现金管理制度。不仅如此,一些乡村干部随意的进行资金报销,随意的挪用资金。此类现象表明,当前的村级财务管理上无论是账目上还是现金管理上,可谓是一片混乱。

(五)财务公开名不副实

虽然很多乡村提出了财务公开、民主管理这一方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并未真正的落实。多数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做做样子罢了,并未将那些真正需要公开的、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群众真心所希望了解的相关财务信息公布出来。其实所谓的民主管理并不民主,群众依然没有发言权,真正的财务管理权限依然掌控在村领导干部的手中。因而财务公开实际上是名不副实的,这无形中损害到了农民群众的利益,阻碍到了农村经济的有序化发展。

三、引发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

(一)部分村主、财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农村基层干部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其法律意识淡薄、专业知识匮乏。但是却在不懂得财务知识、相关法规的情况下,随意地对财务工作进行指挥。甚至在人员的安排上,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忽略整体利益。部分村级主官为了追求政绩,对财务工作欺上瞒下,严重的影响到了农村经济的有序化发展。

(二)村级财务管理不到位

一些村级领导干部本身思想上并未重视起财务管理,也未能意识到其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而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于群众所反应出的问题并未认真的去解决,管理上的力度也不到位。长此以往便导致了财务管理混乱,账面不清等情况的发生。尤其是一些地方采用了村账乡管方法,导致其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对于财务工作完全漠视。在其看来,此时的财务账目已经无需自己过问。

(三)制度落实不到位

尽管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财经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这些制度并未得到全面落实。民主管理、强化监督依然存在一定的难度,相关的监管人员要么事不关己、要么任之为之,并未真正的起到监督管理财务的作用,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一片混乱,严重的损害到了人们群众的利益,阻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群众参与财务管理、监督效果不明显

由于群众自身素质、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其无法看懂财务账目,虽然也关心村级的财务管理,但是却力不从心,导致民主监督无法真正的发挥出其实际的作用。而事实上不仅广大的人们群众素质低下、专业知识薄弱,即便是村级财务人员,其专业能力也并不高。因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其自身所处理的账目存在漏洞,就更无法担当起财务管理的重任了。

四、规范当前村级财务管理的措施办法

(一)提升当前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合理选拔财务人员

为了提升村级财务管理,保证财务工作合理、顺利地进行,相关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有财务人员进行规范系统的培训,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法律意识、文化素养;而在财务人员的任用上,应以公开招聘的方式来进行,对于那些遵纪守法、业务能力强、文化程度较高、爱岗敬业的财务人员优先予以录用充实到村级财务工作中,避免、杜绝村级财务任用上任人唯亲现象的发生。。

(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

农村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不同的、全新的财务问题。相关部门及人员应有的放矢地在参照国家相关财务管理办法、制度的基础上,对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规章进行完善、改进。从而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保证财务工作的合理化、有序化、规范化进行,切实维护好国家、集体、群众的利益,促进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进一步强化村级财务监督

财务监管部门应结合农村财务规范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财务监督机制。将财务监管真正的落实到实际的财务工作中去,并制定相应的问责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对于财务监管的重要性、责任性、法制性进行宣传,以提升人们的法律意识、责任心,督促其认真负责地执行村级财务监督工作,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合理设置村级财务岗位职责

财务岗位的合理化安排,可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因而在实际的工作中,首先应制定明确的岗位制度,对各岗位人员进行监督与管理;杜绝一人多岗行为,做到人人有专责、账目不混淆。

(五)规范资金管理,财务账目的记录

村级财务人员在对资金进行管理时,应严格的按照现金收支制度进行,杜绝白条顶账、透支等现金违规情况的发生,确保资金的正确化、规范化使用。此外财务人员还应做到及时登帐、正确进行财务分录编制,达到账实相符。并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对村干部的报销进行审核,对违规、超范围、超标准的报销票据一律予以拒付,确保资金支出的正确性。

(六)规范村级财务公开

在对村级财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切实的将财务公开工作落实到位,以真正的让广大的群众加入到民主管理中来。财务工作是广大农民群众所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做好财务公开工作,无疑将打消农民的疑虑,是对农民群众利益的一种有效保护方法。因而在进行财务公开工作时,应将重大的事件及时的传达给农民群众,并认真细致地对农民群众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七)提升财务管理意识,加强财务管理

村级财务管理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性作用,因而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并将财务管理工作纳入到农村经济建设、管理的重要议程。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村级财务管理,深入群众进行调研,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改进,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广大的农民群众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的顺利发展。

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农村财务;规范化;思路对策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政权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央和省一再要求要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的管理,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一项大事来抓。之所以如此重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因为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由于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村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各种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所以完善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在当前已是刻不容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已显得相对滞后,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混乱,迫切需要进行规范。如何切实解决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会计法规制度的培训,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农村财务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工作。因此,稳定财会人员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财会人员被确定之后,一般不要随意变动,以稳定财会人员队伍。这里关键是要严格财会人员的任免程序,必须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建立岗位责任制,财会人员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要切实加强业务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业务考核,稳定队伍,提高素质,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多年来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一直困绕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会计队伍。因此,一是应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凡经群众推荐,村委会上报,乡镇考核合格,应由乡镇会计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书;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村级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做出明确规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三是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整个乡镇的会计人员。

财会人员是村乡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有较高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为此,各级领导应重视对村级财会人员的培养,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争取尽快地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贯彻落实到乡村一级;同时乡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即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其资格证的级次,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之职,保持财会队伍稳定。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必须要坚持“五个统一”,有效化解农村财务管理的矛盾

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必须要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统一帐、表、册、据,规范会计操作程序;统一审批手续,规范支出管理;统一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统一档案专柜,规范财务资料。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农村的财务行为进一步规范,从而可以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农民也不必为财务问题而上访,干部也不必因财务管理而费心,干群关系将更加密切,为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为此,各级乡镇领导都必须提高对村级财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农村财务规范化就是要求村级的各项收入、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和部门对农村拨付的资金,都要规范缴付手续,统一管理,有效监督。这样可使村级收入管理得到加强,有效遏制乱收费、乱摊派行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村级各项支出均在村财乡管部门的全程监督下使用,资金使用进一步规范和透明,不仅避免了资金使用的盲目性,还可有效地杜绝挤占、挪用等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化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制度保证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是搞好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为使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这两个新制度。新《制度》针对目前村级财务混乱的种种现状,对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农民负担款项和共同生产费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对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推进村级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