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干部培训范例

村级干部培训

村级干部培训范文1

1.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突出、最关键的问题是农村改革发展问题。我们党的先进性,决定了有责任、有义务来担负起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使命。

2.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是提高村级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需要

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核心体现在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重点在于提高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培训,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强化宗旨意识,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二、吉林省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现状

吉林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这一主题,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为主线,以推进吉林特色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农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突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乡镇党委书记、基层骨干公务员、大学生村官的培训。2014年,按照中组部关于开展全国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集中轮训工作和新任乡镇党委书记培训工作的有关要求,吉林省省委组织部举办了全省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6期,累计培训了921人次。实施“千名基层骨干公务员进校园培养深造计划”,到目前为止,共分8期选送了1298名乡镇骨干公务员到吉林农业大学培训;通过开展“吉林省万名村干部培训工程”由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组织实施了万名村干部培训工程,对1万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选聘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进行了系统培训,每年培训2000名;近三年来吉林省委组织部针对“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2600人次。同时吉林省还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学历培训,鼓励农村基层干部参加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等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和农村管理相关专业,提升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学历结构和文化素质,截止2014年12月,吉林省农村干部中有11345人是大专以上学历,占全体村干部的24.5%。

三、吉林省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品牌特点

吉林省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在品牌创建中,不断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提高培训质量,推进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真正把中央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大幅度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培养“有学历、有技能、有思想”的农村干部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1.充分发挥各类培训机构的优势

吉林省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社会培训机构等承担相关的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任务。各培训承办方不断交流与合作,通过联合办学等方式,促进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

吉林省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对师资队伍的要求非常高,按照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从事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掌握现代教育培训理论和方法,具备胜任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实行专职教师职务聘任和竞争上岗制度,通过考核、奖惩和教育培训,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国内外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

3.“顶天立地”针对性强的教材建设

吉林省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坚持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教材的开发与利用相结合,做到一纲多本、编审分开。吉林省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负责组织制定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教材建设规划和教材大纲,审定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教材;承办培训的高校、科研院所和机构按照教材大纲的要求,可以编写符合需要、各具特色的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教材。教材编写采取高校农业管理和社会管理方面的专家教授与政府主管部门、农村基层工作代表等联合编写,既有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关于“三农”工作讲话精神解读、强农富农惠农政策体系、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吉林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农村土地政策、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村民生发展和保障、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等“顶天”的理论知识;也有农村管理各项工作的具体案例、具体办法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立地”的工作方法。

4.创新培训教育模式

吉林省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不断创新培训教育新途径,按照“培训质量第一,社会效益优先,突出特色品牌”的原则,开拓出一种集讲课、体验、实践为一体的特色培训模式。特点是以亲身体验为主,用绿色美景留住人,强调环境培训,注重现场教学,体会感性认识。可有效地解决传统培训中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式单一等突出问题,让学员在感知中觉悟,在实践体验中升华。办班模式采用选学模式,提供特色的培训课程,联合办班单位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培训课程,分为短期培训和专题研讨。培训班采用理论教学、分组讨论、互动交流、入户实践等方式,大大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兴趣。在抓好专题教学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开展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教学、情景教学等具有培训特色的课程,同时,把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确保培训取得实效,提高培训质量,让学员和主办方都感到满意。同时推广网络培训、远程教育、电化教育,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5.加强培训过程管理

村级干部培训范文2

(一)高等农业院校具有强大的师资队伍高等农业院校是为“三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持的重要基地。依托雄厚的学科实力和教学科研资源优势,并拥有一批了解农村政策、熟悉农村环境、擅长农村管理、掌握农业科学技术、服务“三农”的专家、学者、教授,他们长期研究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惠民政策、农业科学技术,有着丰富的授课经验和实践经验,组成强大的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学科团队。

(二)高等农业院校具有完善的教育教学环境

高等农业院校在教育管理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室资源丰富,不同类型的大、中、小教室、多媒体教室、报告厅、会议厅、礼堂能满足各种规模的培训教学需求;住宿环境、洗浴设施、餐饮质量等后勤保障完备。同时,高等农业院校依托优美校园风光、结合历史传统,打造以“农”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对农村基层干部在培训学习中提升文化素养、传承农耕文明、熏陶人文情怀起到巨大的作用,并能够提升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的质量,提高参训者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归属感。

(三)保证培训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农村基层干部培训项目是以政府主导和政府拨付经费的公共性产品,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目前我国开展的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主要是政府主管部门如政府、农业委员会、组织部门等委托党委党校、行政研究院、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部门开展短期培训。和社会培训机构不同,高等农业院校是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的主要参与者,把农村基层干部培训项目当作公益性教育培训服务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

二、高等农业院校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品牌建设途径

(一)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品牌的战略定位

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市场竞争激烈,高等农业院校发挥农业特色明显、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等优势,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采取分级负责、分类培训的品牌市场定位,根据乡镇干部、村“两委”成员、“大学生村官”、新型职业农民等不同客户群体需求,采取差异化产品服务,设计不同的培训方案和课程。

(二)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品牌的核心价值

高等农业院校在创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品牌过程中,要注重规划和凝练品牌价值,让客户通过教育培训过程和服务保障来认可培训质量,让培训在客户心目中获得美誉度和影响力;在客户需求调查、服务保障、内容设计、师资队伍、授课方式、培训风格、追踪反馈等方面突出特色,打响知名度,让学员和委托单位对高等农业院校培训品牌认可和忠诚。

(三)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品牌的传播

高等农业院校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品牌的传播要将其知名度、美誉度等品牌形象资产通过有效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传播,将品牌文化、品牌内涵、产品机理等现实的、潜在的、无形的行业资讯传播,形成培训品牌无可替代的价值,最终达到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的客户忠诚度。

三、高等农业院校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在吉林农业大学中的实践

(一)吉林农业大学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现状

吉林农业大学从2008年至今,相继举办了“乡镇骨干公务员培训”“乡镇党委书记培训”“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岗前培训”“千村党支部书记培训”“万名村干部培训”和“吉林省新一轮村干部培训”等中短期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班61期,共培训18619名农村基层干部,被批准成为“吉林省基层公务员培训基地”“吉林省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和“吉林省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实践培训基地”。2014年在对参加培训的2000名农村基层干部的满意度调查中,对培训模式满意及非常满意的比例为73.05%。同时,学校遵循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政府主导,学校支撑,社会参与”的原则,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提高效益、构建平台,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组织落实农民培训项目,突出“创新、特色、实效”的办学理念,着眼于吉林省农村基层干部人才队伍的实际需要,在提升培训质量、效益上下功夫,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二)吉林农业大学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品牌建设

1.按照需求培训。一是培训前期调研,将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的需求分析放在首要位置,由专门负责培训的人员进行培训需求的调研;二是与培训主导部门建立培训计划协商制度,进而对整个培训做好系统的安排,完善培训效果。

2.探索培训教学新方式。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了课堂教学与互动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视频教学与先进典型相结合、研讨教学与延伸服务相结合的新模式。在对2014年参加培训的农村基层干部对教学方法满意度的多项选择调查也表明,农村基层干部更喜欢直观、生动的、有助于帮助实际工作的教学方法。

村级干部培训范文3

关键词:党组织建设;扶贫攻坚;脱贫致富

一、凤冈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做法及成效

凤冈县1883平方公里,人口44万,虽然经济总量不足100亿,财政收入不足10亿。但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下,凤冈县按照“融入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展功能和服务功能,有力推进了该县脱贫攻坚的进程。

(一)夯实基层战斗堡垒,突出党建引领增强内生动力

首先是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切实提升战斗力。该县着眼于建设一支能干事、重奉献、讲服务的村级党组织队伍。选好村级党组织书记、配齐配强班子成员,按照“因村选派、因职选派、因需选派”的原则,从61个重点职能部门中选派40名驻村干部和21名“第一书记”到村工作。另一方面,联选“三农专家”,建立“三农专家”服务基层制度,试行捆绑式指导,定点联系贫困村,指导好一个农业企业。同时,加大党员干部等的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升村支“两委”党员干部素质,增强村级组织战斗力。另外,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切实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党群直议”、党员示范带动等方式,推动基层发展,助民脱困。最后,以集体经济的壮大,凝聚力量。通过成立公司、专业合作社等方式新建经济实体78个,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积累总额达到了1514万元,同比增长了495.2万元,增幅达48.6%。

(二)探索“集团化”帮扶模式,聚沙成塔增强帮扶合力

一方面整合资源全力引项目。结合实际,对全村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集团帮扶”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各类帮扶项目35个,涉及帮扶资金1306.65万元。一方面,强化统筹精准实施项目。全村通盘考虑,突出需求导向,围绕基础设施、阵地建设等薄弱环节,确保项目用在脱贫攻坚最需要的地方。加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投入,有效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118户252人就业增收。另一方面,从严管项目。发挥村监委会、议事会等多方作用,强化项目过程监管、资金监管,确保全过程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另一发面整合资金项目,实现效果最大化。为了切实解决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难等实际问题,对各帮扶单位的优势、资源等进行整合,在项目、资金上试行捆绑使用。在产业发展上,整合资金对重点种养殖业进行扶持,进一步增强示范带动作用。

(三)引导多层次抱团发展,借船出海增强脱贫能力

首先是“合作社+贫困户”,增强发展能力。针对贫困户缺乏发展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弱等实际情况,积极引导、扶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并鼓励贫困群众将扶贫资金、土地、劳动力以入股形式加入合作社,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抱团发展。其次是“致富能人+贫困户”,激发脱贫动力。一方面,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脱贫致富需靠自己努力;另一方面,也让贫困群众拓宽眼界,了解到更多适合本地实际的致富门路,通过能人带动,发展种养殖产业。最后,“社会力量+贫困户”,凝聚脱贫合力。该县着力宣传引导、强化先进典范引领,营造脱贫攻坚全民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引导社会力量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在2016年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贫困发生率从6.9%下降到2.56%,达到了国定摘帽标准,在省级评估中顺利过关。

二、凤冈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党性意识薄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当虽然建立了“”、“党员活动日”等制度,但坚持得不够,执行得不好。同时,由于集体经济薄弱,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底气不足,面对农村扶贫工作中干部的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基层服务建设上等缺乏资金和支持,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村级组织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加上农村干部的工资太低,在实现2020年农村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任务下大部分干部,包括驻村书记任务重、干活多、而晋升激励制度不健全,直接影响了干事创业的激情。

(二)基层扶贫干部队伍建设不到位

党建扶贫必须重视以党建引领扶贫,以扶贫促党建的目标。但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综合素质低,适应新形势的能力不够,不能满足农村脱贫攻坚任务的要求。调查发现,村里干部中,一部分是村中老干部,他们虽然对村中事务、人际等了解深,解决问题老练,但是很大部分老干部不愿意带领年轻的干部、不愿意接受新的工作方式、思想意识落后。另一部分年轻干部,他们虽然有很强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对该村了解不够深,对该村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村邻里关系,以及实际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的缺乏,他们的工作是需要很长时间去开展。同时,面对村级党组织的考核晋升制度设置不健全的问题。在村干部绩效考核中,没有综合各方面因素,缺少必要的奖惩机制,极大的影响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后备干部队伍注入活力。

(三)第一书记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第一书记驻村消极怠工,只是抱着去农村镀金便于晋升的目的,对于驻村帮扶仅仅是走马观花,到农村看看的态度,对于农村脱贫工作不作为;同时部分驻村干部抱着不会连任的想法,一旦结束驻村工作,后续脱贫工作一概不管,给下一任驻村干部带来很大问题。二是基层工作经验不足。由于缺少经验,很多工作都难以展开,部分驻村书记工作积极性高,但是由于缺少实际的经验,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很难解决,对于该村的村务处理、农村邻里关系等问题解决措施不够完善,工作能力缺乏。三是创新意识不够,对于本村的帮扶模式、帮扶项目、党建模式等缺乏新得思想和创新。四是部分上级派遣的驻村干部,驻村时间太短,驻村书记的作用并未发挥完全,比如对基层党组织干部的培训还未完满、部分刚扶持起来的项目刚取得成效,一旦住村书记离开,很多工作就难以开展,形成虎头蛇尾的局面。

三、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对策思考

(一)推进脱贫攻坚,以建强基层组织为重点

党的各项任务,要靠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才能完成,因此推进脱贫攻坚,基层是基础,因而在进行扶贫工作时,首先就要明确认识,县委要把建强基层组织作为重点,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一方面,开展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人员不团结、消极怠工、服务群众意识差、工作能力弱、与群众脱离等问题,使党员真正在思想认识上达到高度统一。另一方面,创建党组织激励制度,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好、组织成员先进、扶贫工作成效好、群众反应好等县级、村级党组织进行表彰,通过模范作用,带动临近党组织的党建扶贫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党建扶贫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再次,脱贫攻坚中实现对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的制度化,根据不同发展地区、不同的干部进行有区别、有专题、有重点的培训,提升基层党员素质,增强带动人民致富的能力。

(二)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

可以说党组织在脱贫工作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而村干部更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是关系着党组织建设以及农村脱贫工作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首先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尽可能的从本村的致富能手、大学生村官、项目产业负责人、民营企业家等土生土长的优秀人才中选取村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员带头致富作用,以自身的致富实践,引领群众致富;其次,注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把在扶贫攻坚战中表现优秀、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人纳入村级党组织“后备队伍”中去,通过将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通过党组织培养能手,能手作为储备干部,为农村党组织源源不断的输送、培养人才。再次,加大对干部培训力度,要加强对村级党组织主干和对农村党员的培训。通过“第一书记”的指导、市级、县级以及专项的指导培训,培养村级党组织主干的履职能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处理村务、治理农村、解决纠纷、发展经济等能力,对于农村党员的培训,重点是加强对党的扶贫政策、党组织规定以及扶贫项目的技术培训等、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培养扶贫项目带头人。

(三)建设科学化、长效化的“第一书记”制度

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第一书记”作为机关选派的优秀干部,在党建扶贫工作中必须树立党建扶贫的合力机制。“第一书记”要坚决承担扶贫开发促党建的工作责任,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推动乡级先进党组织的建立,主动参与扶贫攻坚。同时,建立“第一书记”的扶贫长效机制,延长“第一书记”驻村时间,对于需要长期扶持的村,为确保村中长期有干部驻村,可以实行“固定+轮流”等模式;对于已脱贫人口实行后期的持续关注,对已扶持的产业或项目实行长期跟进,巩固扶贫效果,建立扶贫的长效机制。另外,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把对“第一书记”工作的考核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年度综合考评。通过对“第一书记”的定向抽查、电话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随时掌握驻村“第一书记”的到岗或工作情况,制定减贫计划,督促“第一书记”党建扶贫工作的完成,将此作为“第一书记”晋职晋级、提拔等的重要依据。

(四)创新“党建+”模式,丰富党建内涵

坚持运用“党建+”思维,把基层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开发、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有机融合,丰富农村党建工作内涵。首先,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的工作模式,始终将富民强村作为“党建+产业”的目标,发挥村民自我发展能力,形成“造血”式的产业扶贫,实现内增动力的发展。在产业项目中,选好优秀的、术业有专攻的项目带头人,将这些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组织的优秀成员,在群众发展产业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在项目合作组中,双向影响,以党组织引领合作组项目发展,以项目发展历练党员和组织,对于特殊贫苦户,采取结对的方式,带动发展。其次,探索“党建+新农村建设”工作模式,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借助党的力量、党的平台、党的优势等,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农村风气、借助党组织的宣传,积极引进企业、社会力量对于农村的建设,在物质文明建设进步的同时,农民的精神文明得到更大提升。最后,探索“党建+社会和谐”工作模式,农村的社会和谐是农村党建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工作得以展开的大环境,对于农村扶贫工作中出现的矛盾,这需要党组织建立农村社会治理机制,稳定农村大环境的和谐,有效的化解矛盾纠纷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大力加强党建扶贫工作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J].求是,2011(23).

[2]孙兆霞,张建,毛刚强.贵州省党建扶贫的源起演进与历史贡献[J].贵州社会科学,2016(02).

[3]廖中武.精准扶贫的“党建扶贫”模式探析———以福建省福鼎市柏洋村为例[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10).

村级干部培训范文4

县委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2008年在集中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组织委员跟踪问效、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农村党支部书记星级化管理、村“两委”“三票评议”、村“两委”集中办公、村干部补贴发放等8个文件,进一步健全了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形成了县乡村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党(工)委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基层党建工作领导联系点制度。

二、突出特色,把改革创新落实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实践中

强基础,大力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县以贯彻党的 大精神为契机,全面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2008年县财政拿出300万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40个;今年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00个,目前有15个活动场所主体工程已完工。同时,坚持“建管结合、管用并举”,积极发挥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作用,得到党员群众的普遍好评。

抓龙头,选准配强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大胆选拔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人才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不断改革和创新村干部的选任制度,打破身份、城乡和地域等选人用人壁垒,切实把想干事、会干事、干实事和群众拥护的“双强”型人才充实进村级班子。 年以来,全县共选派61名年轻、优秀的机关党员干部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强管理,促进村级干部队伍管理规范化。县委高度重视村干部队伍建设,把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夯实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抓好抓实。一是建立村干部档案。县、乡两级分级建档,县委组织部建立村党支部书记档案,其他村干部档案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建立。二是实行村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实行绩效与报酬、奖惩挂钩。考评结果作为村干部奖惩和领取报酬的重要依据。三是实行村“两委”“三票评议”制度。出台《关于开展村“两委”“三票评议”活动的实施意见》,开展以群众评议、党员评议、组织评议为主要内容的“三票评议”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村“两委”班子及成员的监督与管理。四是实行农村党支部书记星级化管理制度。出台《关于推行农村党支部书记星级化管理的意见》,以考核评议定星级,依据星级定奖惩,进一步调动他们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

提素质,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采取各级党校轮训、组织参观考察、建立培训基地等方式,组织农村党员进行了大规模轮训。今年,聘请市委党校教授,县法院、农办、招商、计生等部门负责人对 届三中全会精神、依法行政、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等方面进行专题辅导。目前全县培训党员5697人次。

送温暖,建立农村生活困难党员关怀帮扶机制。建立日常关怀与定期走访慰问相结合制度,每年元旦、春节、“七一”等重大节日,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都要对生活困难的农村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实际问题。2008年实施“三二一”行动,对贫困党员进行帮扶,一帮3年。目前,有78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518名一般干部参加帮扶行动,提供帮扶资金59.25万元,县慈善总会配套资金29.625万元。

搭平台,探索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有效形式。广泛开展党员责任区、承诺制、党员责任岗、党员先锋岗、党员联户、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主题实践活动,使党员通过多种载体发挥先进性,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县已有500多个党组织和6000多名党员参加了承诺活动,有2600余名无职党员参加了设岗定责活动。

树典型,开展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围绕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2008年投资4517.38万元,成功建设36个新农村示范村。2009年按照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路子,确定50个新农村示范村,有效地带动广大农村向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

三、坚持创新,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常抓不懈的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把党员干部培训、村级场所建设、培树典型和表彰奖励等基层党建经常性支出列入财政预算,为正常开展工作提供经费保障。从去年起,县委、县政府每年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二是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完善了村干部报酬保障制度,出台了《关于村干部补贴发放指导性意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干部补贴发放工作,保护和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试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部分乡镇(街道)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养老保险制度,合理确定参保对象、缴费比例、负担比例及养老金标准。

村级干部培训范文5

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干部网络教育,它是对干部实体培训的有效补充,是信息技术条件下实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创新的重要方式。甘肃省委组织部依托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成立甘肃干部网络学院,旨在发挥网络培训覆盖面广、成本低廉、整合度高的优势,进一步把培训资源引向基层一线,为甘肃省各级干部参加教育培训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更加丰富的资源和更加灵活的方式。经过四年的发展,甘肃干部网络学院已成为弘扬科学理论知识、传播正能量、提升干部综合素质的主平台。但在学院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在培训理念上。在培训工作中还没有树立大数据理念,精准培训的思路和对策相对欠缺。尽管干部在线培训数量逐年提高,但质量保证体系、学用成果转化、考核评估办法、学员线上线下管理、经费保障等机制等方面仍是短板,亟待提高。2.在统筹谋划上。除了每年省级计划培训和市州一级干部通识类在线培训外,还没有组织开展体现行业特色、产业开发和提升干部专业化能力等方面专题培训,培训维度还可以进一步拓展。3.在平台建设上。与发达省份相比,我们现行的干部在线学习平台,功能不够齐全,内容相对单调,人性化服务没有及时跟进,平台缺乏必要的统计和数据分析功能、互动功能、链接功能等。4.在资源开发上。与部级高层次培训机构相比,我们的网络学习资源来源渠道相对单一,高层次、高质量的课程资源还显不足,理论教学缺少知名专家精品课程、接地气的特色课程和传统文化的经典课程,受资金、技术等各种因素制约,开发的地方特色精品课件较少,内容更新相对滞后。

三、对策

村级干部培训范文6

1.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门口悬挂村“两委”标牌,

2.在二楼制作以十八大精神为主的号召性标语一副,

3.活动场所广场或顶层要设立旗杆,配备国旗;

4.活动场所要设置村务公开栏、宣传栏和村建规划图。

5.安装体育器材、修建篮球场等。

6.在一楼设置告知牌一个。

7.建一个党建文化墙(活动场所外及向华盖村方向堡坎处)。

8.楼顶:村公共服务和旅游接待中心

二、内部功能设置

1.硬件设置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总体上具备“十室”(可以一室多用)功能,即:书记办公室(田园联合党委),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廉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田园党校)会议室、计生宣传服务室,卫生室,阅览室(党建陈列室),公共服务大厅(志愿服务110、旅游接待中心、劳动保障)、民情恳谈室(调解委、综治工作站、警务室)。

需新购办公桌、椅8套,文件柜8个。

2.制度上墙

(1)支部书记办公室。村(社区)党支部工作制度。包括党支部职责,党支部(总支)书记及委员、妇代会主任、工会主任职责,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发展党员制度、(党员固定承诺)。

(2)村主任办公室。村委会职责制度。包括村委会职责、村委会主任及成员职责、村民主理财小组职责,村规民约、村民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民主理财制度,村委会干部评议制度、(党员固定承诺)。

(3)村副主任办公室。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村组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4)廉勤委办公室。农村惩防体系建设、村(社区)廉勤委员会设置和工作运行机制、勤廉双诺双述双评等内容。

(5)党员活动室。设党建专栏,要有门牌、办公桌椅、办公用品等,村党支部党建专栏。主要包括党旗,党徽,入党誓词,组织结构,班子成员职务、照片及电话,,三培三带,“四带一区”发展规划,学习推广“春风经验”措施,分类升级和争创目标,联挂帮扶,党建知识上墙、领袖语录上墙、党员承诺上墙等内容

(6)会议室(田园党校)。对外加挂田园党校“村民议事中心”牌子。会议室要有门牌、会议桌椅、电视机、VCD机、音响等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教育设施,可增加计算机、投影仪等其他设备。会议室要设置主席台,主席台后面背景正中要有一面党徽,党徽左右两边各有五面红色彩旗。室内需上墙的要有田园党建专栏、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村民(代表)会议、“一事一议”、民主评议村干部、党员干部培训制度、电教播放制度、党员电化教育播放员岗位职责等相关工作制度。

(7)计生服务室。包括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宣讲、优质服务、服务流程以及人口文化建设等内容。

(8)卫生室。主要包括基本药物公示、农村医保报销流程、健康知识教育等内容。

(9)阅览室(党建陈列室)。对外加挂“村民文化娱乐中心”的牌子。阅览室要有门牌、办公桌椅、办公用品等,室内需上墙的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要有一定数量的图书、各种党刊、报纸、杂志和荣誉展示专栏。

(10)公共服务大厅(志愿服务110)。对外加挂党员服务站的牌子。便民服务内容、党员服务站、共青团、妇代会、工会等工作职责和任务,(党员志愿服务队、队旗、制度、服务流程、服务记录)。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工作制度。安全维稳责任体系、平安创建、矛盾纠纷大调解、社会管理流程等内容。

(11)民情恳谈室(调解委、综治工作站、警务室)。

3.档案资料

(1)各级文件收集盒。主要存放上级有关文件,村“两委”文件。

(2)党建活动资料盒。主要收集创先争优、党员志愿服务、党员联挂帮扶、(党员志愿服务、为民服务)等各类活动开展情况簿册。

(3)党建工作记录盒。主要收集党建工作记录、党员花名册、组织工作记录册、村党支部会议记录、党务公开记录、田园党课记录等簿册。

村级干部培训范文7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和规范村干部管理,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所称的村干部,是指在核定职数范围内、纳入财政补贴的现任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两委”)成员。

第三条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负责全县村干部管理的指导和监督,乡镇党委为村干部管理的责任主体。

第二章选拔任用

第四条村干部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办事公道,廉洁奉公,自觉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2.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共同致富;

3.热爱农村、热心公益,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善于做群众工作,能妥善处理矛盾纠纷,维护和谐稳定;

4.原则上应具备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身体健康;

5.新任村干部年龄原则上应在55周岁以下;

6.留任村党组织书记年龄原则上在60周岁以下、其他村干部年龄原则上在55周岁以下;特别优秀的,经乡镇党委审核,书面报县委组织部同意,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确定为村“两委”成员候选人(简称“十三不能”):

1.被判处刑罚或者刑满释放(或缓刑期满)的;

2.非法拘禁、敲诈勒索、聚众斗殴、寻衅滋事、开设、强迫交易、组织或强迫等涉黑涉恶受处理以及加入邪教组织、组织或参与非法宗教活动的;

3.受到党纪处分尚未超过所受纪律处分有关任职限制期限,以及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纪检、监察、公安、司法机关立案调查处理的;

4.有拉票贿选或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被查处未满5年的;

5.丧失行为能力的;

6.有严重违法用地、违章建房行为尚未整改,以及有严重损害生态环境、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未处理到位的;

7.煽动群众闹事、扰乱公共秩序的;

8.涉嫌涉黑涉恶问题未查清、疑点未排除的;

9.有恶意失信行为被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且至今未撤销的;

10.有长期外出不履职、干部考核不称职等情形的;

11.曾被评为不合格党员的;

12.道德品行低劣、在群众中影响较坏的;

13.有其他不宜担任村“两委”成员的情形。

第六条实行村干部常态化联审制度。严把村干部选任标准条件,实行村干部任职资格乡镇初审和县级复审制度化、常态化。各乡镇选拔任用村干部前,要组织乡镇纪检、政法、司法、公安、计生、国土等单位(部门)对照“十三不能”要求对村干部候选人进行任职资格初审,发现不符合条件的,取消候选人资格。乡镇初审后,报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复审。由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组织,县纪检、政法、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卫健、信访、国土、环保、城建等单位(部门)进行复审。复审合格经县级批复后,方可按程序规定任用。同时,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不定期组织开展全县在任村干部任职资格“回头看”联审工作,对联审不合格的村干部,予以清理。对因联审不合格而取消候选人资格或清理出村干部队伍的,乡镇、村不得进行聘用。确因工作需要,需其继续协助工作的,协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

第七条建立村干部涉嫌违法违纪信息即时通报和及时处理机制。全县在任村干部因涉嫌违法违纪被立案调查、侦查的,或结案处理、处置的,县纪检、政法、公安、法院、检察、卫健、信访、国土、城建等单位(部门)要即时将信息反馈至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反馈时间原则上在立案日或结案日后的一周内。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根据违法违纪情况,督促指导乡镇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村干部进行及时处置。

第八条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坚持公开、平等、民主、择优的原则,依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进行。

第九条村干部原则上从现任村干部、村级后备干部、本地致富能手、产业合作社(协会)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和经商务工人员等人员中择优选拔。鼓励大中专毕业生、民营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回村任职。对工作长期滞后、矛盾比较突出、没有合适人选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村,可从县乡机关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干部兼任,但兼任时间原则上不超过一年。

第十条坚持“注重实效、交叉兼职、精干高效、合理定编”的原则,按照人口数量,确定村干部职数。原则上,村干部职数一般核定为3至7名。其中,人口1000人以下的村为3-5名,人口1000至3000人的、以及人口3000人以上的村为5-7名。并村改革中三个及以上合并村且人口达5000人以上的建制村可配7至9人。聘用人员不纳入村干部管理序列。

第十一条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条件成熟的村均实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提高村委会成员和村民代表中党员的比例,每个村村“两委”成员中至少有1名干部交叉任职,至少有1名女性村干部。

第十二条凡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原则上不得在村内同时担任村干部。确因工作需要,经乡镇党委研究,书面报县委组织部审批同意。

第十三条每个村要储备3-5名有培养前途的村级后备干部,其中至少有1名女性后备干部。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后备干部年龄在50周岁以下,其他后备干部年龄在45周岁以下,后备干部都应具备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按照“一县一库、一乡一册、一人一档”的要求,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信息库,乡镇党委要严格管理村级后备干部,定期培训,跟踪培养。

第三章管理监督

第十四条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以乡镇为主。乡镇要建立健全村干部教育管理制度。县委组织部对村党组织书记实行备案管理。

第十五条实行年度工作目标承诺制。每年年初,村“两委”班子及村党组织书记根据乡镇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在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年度工作目标,报乡镇党委审核同意后向党员群众公开承诺;其他村“两委”成员按照村“两委”班子年度工作目标,结合个人工作职责,提出年度工作目标,经村党组织审核同意后向党员群众公开承诺。

第十六条实行坐班值班制度。村干部要轮流坐班值班,每天至少有1名村干部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坐班值班,每名村干部每个月坐班值班在10天以上。村干部坐班值班期间,必须在岗在位,主要负责做好群众来访接待、办理事项受理、处置突发事件、登记值班记录等事宜。坐班值班人员安排和联系方式要公示公开。

第十七条实行月例会和季例会制。村“两委”班子每月至少召开2次工作例会,乡镇党委每季度召开1次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工作例会。

第十八条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按照党务工作、村务工作、便民服务等分类梳理出村党组织和村干部在服务群众过程中行使的权力清单,并按照“一事一流程”的形式制定流程图,规范村干部行使权力。

第十九条落实谈心谈话制度。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之间随时开展谈心活动,同时每年至少与“两委”成员谈话两次,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至少与所联系党员进行一次谈心谈话,及时沟通思想,增进团结。

第二十条建立村干部培训制度。对新任村干部,要在其任职后半年内进行一次任职培训,重点学习党的农村方针政策、做好本职工作所需的知识,时间一般不少于3天。村干部任期内,每年对其进行一次岗位培训,重点学习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基层治理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时间一般不少于3天。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的培训由县委组织部负责,其他村干部的培训由乡镇党委负责。培训经费按照有关规定,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第二十一条健全村干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村干部个人档案,实行一人一档,由乡镇党委管理。

第二十二条落实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村干部任届期满或其他原因不再任职时,必须进行离任审计。重点审计财务收支情况、集体“三资”及项目建设管理情况、专项资金使用和惠农补贴发放情况、村组债权债务情况、财务审批执行情况、财务公开情况等内容。审计结果要向村民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并依法依纪依规进行处理。

考核考评

第二十三条制定方案。乡镇党委年初制定本年度村“两委”班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及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实施方案,村“两委”班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内容一般包括党的建设、脱贫攻坚、环境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计划生育、综治维稳、安全生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服务群众、乡风文明等方面,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为德、能、勤、绩、廉,以工作目标任务完成为导向,突出“绩”的考核,绩占比不低于50%。要量化考核项目,形成评分细则。

第二十四条组织考核。村“两委”班子及村干部考核工作于每年年底由乡镇党委组织,采取述职测评和目标考核两种方式进行。

1.述职测评。乡镇述职测评:主要由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其他在职副科级以上干部、乡镇站所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村党组织书记代表村“两委”班子进行述职,参会人员对村“两委”班子及村党组织书记进行评价打分。村级述职测评:主要由乡镇挂点领导、驻村干部、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参加,村干部逐个述职,参会人员对村“两委”班子及村干部进行评价打分。村“两委”班子及村党组织书记述职测评由乡镇述职测评、村级述职测评组成,各占50%。

2.目标考核。对照村“两委”班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及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考核项目及评分细则,结合日常考核情况,对村“两委”班子及村干部进行考核评分。

第二十五条综合评定。村“两委”班子及村干部年度综合评分细则由各乡镇自行制定。乡镇党委根据村“两委”班子及村干部年度综合评分,集体研究确定年度考核等次,考核等次按以下原则确定:

1.村“两委”班子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村干部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村“两委”班子“优秀”等次比例不超过乡镇建制村总数的20%;村正职干部优秀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村正职干部总数的20%,其他村干部优秀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其他村干部总数的15%。

2.村“两委”班子年度考核被评为“一般”及以下等次的,该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其他村干部一般不能评为“优秀”等次。

3.村干部有严重违法违纪情形,已经调查核实的,乡镇党委可直接确定其为“不称职”等次。村干部正在接受执纪执法部门调查,未有结论的,可暂缓确定其等次,待结果出来后视情形再确定考核等次。

第二十六条备案通报。考核结果报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备案。乡镇党委每年应采取适当方式,向村“两委”班子、村干部及党员群众通报年度考核结果。

第二十七条结果运用。村干部年度考核结果与基本报酬直接挂钩,具体报酬执行标准由各乡镇结合实际制定。对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等次的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且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可以优先作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推荐;优先推荐参加乡镇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招录。

惩戒退出

第二十八条建立村干部警示约谈制度。村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进行警示约谈:

1.无正当理由,不能按期完成乡镇按照有关政策法规下达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年度工作目标承诺的;

2.无故不参加村“两委”会议或不参与村级工作,不支持、不执行村“两委”决议,干涉或操纵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

3.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属于本人职责范围内能够解决而久拖不决,造成群众集体上访的;

4.在村级班子或村民中闹不团结,影响工作正常开展的;

5.工作作风简单粗暴,造成不良影响的;

6.违反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思想意识不健康,生活不检点,有损村干部形象的;

7.年度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等次的;

8.无正当理由,不正常履行工作职责,不按要求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的;

9.党纪党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警示约谈对象由乡镇党委根据调查结果,集体研究决定。警示约谈对象确定后,乡镇党委指派专人进行谈话,并向警示约谈对象和所在村党组织送达警示谈话通知书。村党组织接到警示约谈通知书后,应当在村“两委”会议上予以通报,警示约谈对象应当在谈话后日内写出整改计划,制定整改措施,书面报乡镇党委审核。警示期为一个月。警示期满后,乡镇党委对警示约谈对象进行考察。经考察合格的,解除警示。考察不合格的,是村党组织班子成员的,予以免职;是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责令辞职或按法定程序予以罢免。

第二十九条建立健全村干部有错无为退出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是村党组织班子成员的,应予以免职;是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应劝其辞职、责令辞职或按法定程序予以罢免: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跑偏走样,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阳奉阴违,不能履行工作职责的;

2.因刑事犯罪被判处刑罚的;

3.涉嫌违纪违法正在被立案审查或立案侦查,有必要免去职务的;

4.重大事项不按程序决策,造成重大工作失误或损失的;

5.不执行党组织的决定或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决议,造成严重后果的;

6.有强买强卖、强揽工程、强行阻工等破坏营商环境行为的;

7.不履行管党责任,严重影响党内政治生活的;

8.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不能挺身而出,给集体或人民群众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9.个人年度考核结果为“不称职”等次或连续两年为“基本称职”等次的;

10.无正当理由,连续3个月不履行工作职责的,或因身体健康原因,不能继续正常履行工作职责的;

11.有第五条所列第2、6、7、8、9、13情形之一的,或在每年任职资格“回头看”联审中不合格的;

村级干部培训范文8

一、2019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动产业电商化,发展适合网销电商扶贫产品。

2019年上半年,电商办创新发展思路,以电商的要求和运作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启动了电商扶贫薯类产业发展计划,牵头起草并以县政府名义下发了《2019年电商扶贫(薯类)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安府办字[2019]30号),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具体工作措施。同时推进标准化管理,实现农业产业和互联网的完美匹配。

一是推进规模化种植。组织各乡镇统一流转土地、统一供苗、统一品牌、统一标准,成片推进种植基地建设,破解了贫困户自行种植产业难成规模的难题。

二是推进标准化生产。聘请了一名薯类产业发展顾问和2名专职技术人员,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规范性技术指导。根据电商企业的要求生产出符合网络销售的农产品。

三是推进农业机械及应用。从育苗、翻耕、播种、施肥、打药、灌溉、收割、分级、分选、打包、发货全流程,推广普及新的农业生产机具,提高生产效率,匹配电商订单的规模化、标准化及时效性的要求。

四是积极推动产品营销。为进一步提高我县扶贫产业的知名度,我办积极做好农特产品营销推介工作。在5月底遴选了20种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参展,并安排了一批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参加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我县农特产品在展区极受追捧,众多产品被抢购一空。7月19日,在孔田镇太平村举行三百山春薯开挖暨全网销售启动仪式,通过红薯网红、电商企业助推我县红薯行销全国。

据统计,今年共种植适合网销的红薯面积达5093亩、秋薯面积2470亩、紫山药6000亩、百香果3000亩。为合作社贫困户按照春季红薯1.3元每斤、秋薯1元每斤保价回收红薯,让贫困户吃下定心丸,带动889户贫困户脱贫。

(二)推动电商产业化,打造经济发展新业态。抢抓新《电子商务法》出台机遇,打造虚拟电商产业园,牵头起草并以县政府名义下发了《电商产业集群发展扶持办法(试行)》(安府办[2019]8号),明确了发展目标、实施路径和具体扶持措施,力争招引全国各类电商平台、电商企业在注册总部,入驻中农批电商产业园,打造全国电商总基地。分别在北京、杭州举行招商推介会,已引进加禾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入驻我县电商产业园,该公司在我县启动正常运营。

(三)实施消费扶贫,推进乡村振兴。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全县下发了《推进“新华99”服务乡村振兴平台建设促进消费扶贫实施方案》。9月6日-8日,我县成功举办了全国消费扶贫现场观摩暨培训班,参会领导嘉宾对此次会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为全国树立了可学、可复制的消费扶贫典型,培训会得到了央视等各大主流媒体的专题报道。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县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推进“新华99”服务乡村振兴平台建设促进消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县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配套设施建设和示范奖励。

2.搭建扶贫平台。通过多方对接联系,与新华社达成合作协议,在全县启动“新华99”服务乡镇振兴行动,依托“新华99”乡村振兴行动在线上开发独立的乡村两级电商扶贫平台,并嵌入到各村帮扶挂点单位、自媒体等微信公众号,通过搭建线上平台,赋能乡镇、村成为农产品上线主体。已在鹤子镇全面开展试点工作,建立了镇级运营中心中心、村级合作社9个,配备9名电商扶贫专干,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3.构建联动组织体系。县乡两级组建运营中心,村级成立电商扶贫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和组织开展生产加工。同时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向全县各乡镇、部门单位《倡议书》,鼓励从工会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采购矿物质贫困户农产品。

(四)加强了电商人才培训工作,激活内生动力。2019年我办围绕农村电商的发展趋势、微商兵法、美工技巧、淘宝直播等开展培训。至目前共开展培训7期382人,其中贫困户30人。同时面向全县领导干部普及电子商务知识,在全县科级干部培训班、村(社区)主任等培训班开展电商知识专题讲座。

(五)着力打造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积极向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申报了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升级版并获评。向国家商务部申报了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六)积极做好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

1.积极做好了中央、省委专项巡视问题整改工作。针对中央、省委巡视反馈“农村电商缺人才、缺技术,有的村干部不会使用,部分设备成为摆设;乡级电商运营中心使用率低;有的村级电商站点“有牌无实”、成为“僵尸站点”的问题,我办切实做好整改工作,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专门组织精干力量开展排查整改,在规定时间节点全面完成了整改工作任务。

2.不折不扣做好拆迁工作。自10月22日棚改启动后,我办克服人员少、业务重等困难。积极做好被征收户征收工作,于23日凌晨胜利签约一户,在本组率先实现了零的突破,于25日下午签下第二户,以66.67%的签约率居本组第一。同时也是本组第一个百分百完成签约任务的责任单位,也是全县第21个全面完成签约任务的责任单位。至目前,我办以66.67%的腾房率在第七组列首位。

3.扎实开展“五型”政府建设和扫黑除恶专项行动。

二、存在问题

总结回顾2019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在电商扶贫产品种植方面,今年气候条件恶劣,上半年连续强降雨,下半年连续干旱,抵御自然灾害风险弱,影响红薯品质和产量。

三、2020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推进电商扶贫工作,发展电商订单农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二)全面启动电商企业招商工作。大力宣传推介我县电商产业集群发展优惠政策,将线上虚拟招商与线下实体招商同步推进,发展壮大电商园区企业。完善电商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进境水果口岸作业区和柑橘物流园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