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人事管理办法范例6篇

国企人事管理办法

国企人事管理办法范文1

关键词:律师 民办律师事务所 民办非企业单位

事业法人 劳动关系 伴随着国资律师事务所的"脱钩改制",民办律师事务所已成为我国法律服务业的主流,民办律师事务所与律师之间的纠纷也日益增加,民办律师事务所与律师之间到底属于哪一种法律关系?在法学理论界和律师界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在审判实践中,劳动关系、挂靠关系、劳务关系的判例都有,真是五花八门,十分混乱。我国《律师法》修改在即,民办律师事务所与律师之间法律关系的定位亟待解决,基于此,我们对民办律师事务所与律师之间的法律关系应定位为劳动关系作点滴探讨,以供同仁商榷。

一、我国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关于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界定

我国《劳动法》及其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将劳动关系主体,特别是用人单位的管理纳入了法制轨道,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应由法律作出明确规定,否则就不属于用人单位。

(一)用人单位的含义

"用人单位"是我国劳动法中的一个特定概念,是劳动关系双方中的一方,与劳动者相对称。一般是指能够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使用劳动者并给付劳动报酬的组织。

(二)我国《劳动法》关于用人单位适用范围的规定

我国《劳动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属于用人单位,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视为用人单位。从该法律条文来看,劳动法对用人单位范畴是用概括性的立法技术进行规定的,并未有用列举的方式进行明确规定,因此,民办律师事务所是否应纳入用人单位的范畴,剖析民办律师事务所的性质是认定其是否符合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关键。

(三)我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用人单位的排除适用之规定

我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条第四项规定,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从该法规条文看到,《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对用人单位作排除适用的规定时,是采用列举式的立法技术,显而易见,民办律师事务所不在排除适用所列举的范围之列。因此,确定民办律师事务所是否属于《劳动法》概括性的用人单位之列,分析民办律师事务所的性质仍然是关键。

二、民办律师事务所的性质

近几年来,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例如民办律师事务所,民办学校、民办医院、民办体育场等不断涌现,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此新生事物十分重视,特别制定了国家政策和行政法规,将这些具有民办事业单位性质的社会组织确定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其实质上是属于事业组织的范畴即属于民办事业组织性质。

(一)民办非企业单位法律地位的确立

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办发(1996)22号];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颁布《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第251号令);1999年12月,民政部《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办法》。中共中央、国务院、民政部一系列的政策,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明确将具有民办事业单位性质的社会组织如民办学校、民办医院、民办律师事务所、民办文化艺术团体等定性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正式以政策和行政法规的形式确立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律地位。

(二)民办律师事务所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范畴的认定

1.民办律师事务所已被纳入《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办法》的管理之中

2002年6月7日,司法部根据《律师法》和《律师事务所登记管理办法》作出批复,要求民办律师事务所不要进行民政登记,导致绝大多数民办律师事务所至今未能在民政部门登记,也就不能定性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实质上,司法部的批复违反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国家政策、行政法规,是错误的。

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依照法律,其他行政法规规定,经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审核或者登记,已经取得相应的执业许可证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应当简化登记手续,凭有关主管部门出具的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发给相应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根据该行政法规的条款之规定,民办律师事务所的登记机关应是民政部门,民办律师事务所在经过司法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审核或登记,已取得执业许可证后,仍应到民政部门进行登记,即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

1999年12月,民政部颁布《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举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所属行(事)业申请登记:(一)教育事业;(二)卫生事业;(三)文化事业;(四)科技事业;(五)体育事业;(六)劳动事业;(七)民政事业;(八)社会中介服务业;(九)法律服务业;(十)其他。"依照民政部《办法》的规定,民办律师事务所依法应按照法律服务业之类别进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

2.从本质特性、设立条件、组织形式上分析,民办律师事务所应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

从民办律师事务所的本质特性看,民办律师所应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所谓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办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也就是说,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根本属性是非营利性。民办律师事务所,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不进行营利性的经营活动,只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提供法律服务时虽然具有有偿性,但不能就此得出结论,民办律师事务所是社会经济组织,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理由是,其一,律师事务所是从事法律业务的,法律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律师事务所与国家政治紧密联系,因此其具有国家性;其二,律师事务所的执业权利来源于当事人的授权,即私法上的权利,与国家机关的公权力具有本质的不同,因此律师服务具有社会性;其三,律师事务所的服务是维护公众权利,实现社会正义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因此具有典型的公益性。由于律师事务所的营利性仅仅是居于其多种属性的从属地位,其最终要服务并受制于律师事务所的社会性,国家性、公益性。实质上民办律师事务所的根本属性是非营利性的。

从民办律师事务所的设立条件看,民办律师事务所符合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设立条件。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成立条件是:(一)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二)有规范的名称、必要的组织机构;(三)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四)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合法财产;(五)有必要的场所。根据司法部颁布的《律师事务所登记管理办法》之规定,设立律师事务所的条件是:(一)有自己的名称、住所、章程;(二)有10万元以上人民币的资产;(三)有三名以上的律师;(四)经主管部门审核。二者一对照,民办律师事务所的设立条件是符合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设立条件的。

从民办律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看,民办律师事务所不仅符合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组织形式,而且在实践中正更深入、更广泛地向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组织形式转化。根据承担责任形式的不同,民办非企业单位被分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合伙)、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而我国《律师法》规定的民办律师事务所主要就是合伙形式。在实践中,上海市和北京市司法局还逐步批准设立了一批个人律师事务所,同时,法人型律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也正在积极的探讨论证过程中,而民办合作律师事务所,正在逐步消亡或向合伙形式转化,据统计,1995年,北京市有25家合作律师事务所,但目前已无一家合作律师事务所。实践证明,民办律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也正在逐步向"个体所"、"合伙所"、"法人所"的方向发展。

3.在实践中,民办律师事务所划归民办非企业单位范畴已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认可

民政部门按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国家政策精神以及行政法规的规定,曾向各地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发出过关于合作、合伙律师事务所应进行民政登记的通知,虽然司法部于2000年6月7日作出批复,要求各民办律师事务所不要进行民政登记,但是,有些民办律师事务所为了确保其合法性,已经向民政部门办理了登记手续。

国务院尚未对民办律师事务所定性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时,税务部门是要向民办律师事务所征缴企业所得税的,但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颁布后,尽管许多民办律师事务所未向民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但税务部门已经将民办律师事务所视为非企业单位,并不再征缴企业所得税。

上海、北京司法局允许设立个人律师事务所,其设立条件是违反我国《律师法》的,但却符合《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允许个人律师事务所的设立,其实质是不是对民办律师事务所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认可呢?

(三)民办非企业单位属于事业组织

事业组织是指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目的,从事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法律、新闻等公益事业的单位或组织。事业组织包括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事业单位与民办非企业单位除经费来源有些许不同之外,其性质、设立程序都是相同的,都属于事业组织的范围。

1、性质相同

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定义,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性质上与事业单位相同,都是以公益为目的,而非以营利为目的。都属于非营利性的组织。都不参与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虽然有时也能取得一定利益,但其所获利益一般只能用于其目的事业,是属于辅助性质的。

2、设立程序相同

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民办非企业单位都是依照法律法规或行政命令成立。事业单位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后,应当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登记或者备案。民办非企业单位必须依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向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部门办理成立登记手续。

3、经费来源不同不影响其非营利性的性质

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主要是靠国家财政拨款,有部分资金是自筹资金,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经费来源全部是自筹资金,这也是民办非企业单位被法学理论界的许多专家称之为"民办事业单位"的原因。事业单位与民办非企业单位虽然经费来源不同,但从事的都是为公益的社会事业活动,二者在本质上都是非营利性的组织。

综上所述,无论事业单位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经费是姓"公"还是姓"私",其根本性质都是相同的,同属于事业组织;既然民办非企业单位属于事业组织,其又包括民办律师事务所,那么民办律师事务所就是事业组织。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事业组织是用人单位,可见,民办律师事务所作为与律师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主体资格是适格的。

三、律师与民办律师事务的关系符合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

劳动关系是指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个人之间,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和服从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并从用人单位领取报酬和受劳动保护所产生的法律关系。从劳动关系的概念可以将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概括为:双方主体的特定性、平等性、隶属性、财产性、人身性。

(一)特定性

从劳动关系的主体上看,劳动关系的一方必须是我国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人单位,即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也就是说,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是法律赋予的。另一方是劳动者本人。律师与民办律师事务所签订聘用合同,律师作为自然人,具有劳动者的法定条件,民办律师事务所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属事业组织的范畴,符合劳动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的条件。签订聘用合同的双方主体是特定的。同时,劳动关系主体的特定性也是与主体不特定的劳务关系和挂靠关系相区分的显著特征。

(二)平等性

《律师法》第十五条规定:"律师事务所是律师的执业机构。"因此,律师事务所是我国律师唯一的执业机构,执业机构的单一性并不能湮灭整个律师服务行业的开放性,律师可以自由选择其执业机构场所--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在聘用律师方面也依法具有自主权,二者是平权型的法律关系,双方签订聘用合同必须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才受劳动法律的保护。但在生活实际中,挂靠关系往往是出于无奈,被迫挂靠,被迫缴纳挂靠费。挂靠关系的双方主体要追求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是不切实际的。

(三)隶属性

《律师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律师承办业务,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接受委托,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委托合同,按照国家规定向当事人统一收取费用并如实入帐?quot;根据该法律规定有两层意义,一是律师与律师事务所劳动关系一旦依法成立,律师必须接受律师事务所的监督管理,遵守律师事务所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从事律师事务所分配的工作和服从律师事务所的人事安排,这使律师与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劳动关系具有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性特性。二是在律师事务所与律师的关系上,《律师法》的要求是以律师所本位主义定位的,因此,当事人委托律师,并不是直接与律师个人签订合同,而是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合同,双方约定的权利义务的直接承接者,也是律师事务所而不是律师,横向关系如此,纵向关系更是如此。律师本是接受律师所的指派,完成律师所受托的事项。这一点充分证明,律师与律师事务所的关系是具有隶属性的。

(四)财产性

司法部在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律师事务所聘用律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时,应当与应聘者签订聘用合同,聘用合同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并根据国家规定为聘用人员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根据规定,勿庸置疑的是,律师与律师事务所依法签订聘用合同,律师向律师事务所出让的是劳动力的使用权,即律师事务所对律师有用人自主权。而律师事务所必须向律师提供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劳动条件包括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办公工具,同时要支付律师相应的报酬。律师职业劳动的商品属性决定了其与律师事务所的劳动关系也是具有财产关系内容的社会关系。与劳动关系不同的是,在挂靠关系中,挂靠方以被挂靠方名义对外从事经营活动,挂靠方不但不能从被挂靠方取得相应报酬,恰恰相反,挂靠方还需向被挂靠方交纳管理费即挂靠费,因此劳动关系的财产性与挂靠关系是截然不同的。

(五)人身性

律师与律师事务所签订聘用合同后,律师对律师事务所指派的工作律师必须亲自履行,并在履行过程中体现律师的使用价值,即律师出让劳动力与律师本身不可分割,律师出让劳动力的过程也是其脑力和体力的实际消耗过程,这使得律师的生命、健康等在与律师事务所的劳动关系中密切相联,具有不可转让性,司法部在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中强制性要求律师事务所为律师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正是律师与律师事务所劳动关系具有人身性特点的现实反映。与此相比,挂靠关系、劳务关系,双方主体都有可能是单位,单位不具有律师作为自然人的人身性特点,履行义务也可以委托他人履行,应属民事法律关系,民事关系应由民法来调整,由此可见,人身关系是劳动关系特有的特征,这也是决定律师与律师事务所属于劳动关系的最基本因素。

四、加强法学理论研究,突破传统法学理论,创新法人分类类型

几十年来,我国习惯上把单位分为四类:机关单位、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与之相对应,传统的法学理论也把法人分为四类:机关法人、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团法人。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办学校、民办医院、民办律师事务所,民办体育馆大量涌现,这类组织属于何类法人?对它们的法人分类直接关系到对这些组织的定性和发展。这对传统法学理论的法人类型四分法提出了挑战。遗憾的是,直至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用国家政策和行政法规确立这类组织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法学理论界尚未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引起重视,有关方面的论文更是廖廖无几。实质上,我国于95年1月1日起颁行的《劳动法》已更新了传统法人四分法理论,即已将事业单位创新为"事业组织",这就解决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人分类和定性问题,也就是说,劳动法已将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是社会事业性质的组织,无论是姓"公",还是姓"私",已统称为"事业组织"。但是由于法学理论界对民办非企业单位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相对滞后,因此一直没有人提出将事业单位法人类型的理论创新为"事业法人"类型的理论。

五、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民办律师事务所的性质,避免司法混乱

2003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司法局和律师协会都在紧锣密鼓地为《律师法》的修改献计献策,司法部也于今年6月份正式下发了征求意见稿,各地提出的修改意见不少,但对律师行业具有长期和深远意义的问题--民办律师事务所的定性问题却没有提出任何意见,换句话说,民办律师事务所是否需要进行民政登记,律师事务所与律师关系的不明朗状态仍将延续下去,这意味着十几万律师的社会保障包括工伤、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待遇,是否能得到法律的有力保障仍存在不确定性。这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是政治问题,这也直接影响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国家政策的贯彻实施,因此建议:

首先,在修改《律师法》的同时,确保民办律师事务所按照中央政策定性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将民办律师事务所的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使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国家政策真正得到贯彻实施。

国企人事管理办法范文2

【关键词】高校 民办非企业单位 社会培训 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182-02

长期以来,各高校都是采取以学校名义直接承办的模式来开展社会培训业务,即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将培训费用纳入学校收入总盘子,并通过下一年度部门预算制订开支计划。在新形势新政策下继续按照这种模式运作,开始出现越来越明显的弊端,主要有:一是各高校普遍执行工资总量控制的绩效工资收入分配制度,难以调动教职工开展培训业务的积极性。二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培训政策和培训市场的变化。高校作为纳入预算体制的事业单位,一般在每年9至12月编制次年收支预算,而这样往往不能完全预测次年培训政策的变化、培训市场的调整等,束缚了应对培训市场的灵活应变能力。因此,改革高校现行培训管理体制,成立一个有别于高校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培训机构,可以作为激发体制机制活力,提高高校社会培训服务效率与质量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一、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培训机构的途径

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培训机构,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解决:一是向上级编制部门申请成立学校专门培训中心,作为学院具有法人资格的二级事业单位。这种模式与高校现行体制和机构性质是一致的,很难激发活力、产生显著效果。而且在当前深化改革、精简机构、压缩编制的形势下,走这一途径基本上不可行,上级很难批准。二是向工商部门申请注册成立教育培训公司,作为学院出资举办的校办企业。创办企业可以成为一个独立法人培训机构,解决了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管理体制问题,可避免以学校事业单位身份开展培训业务带来的一系列消极问题,有利于调动员工开展培训业务的积极性,提高培训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学校承担的经营风险。但是虽然解决了经营管理体制的问题,可是将社会培训业务当作营利性的产业来办,功利性明显,社会公信力低,社会影响也不好。同时还面临养人、税收和缴纳场地、设备使用管理费等负担,企业生存发展压力较大。三是向民政部门登记成立非营利性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培训机构。这样可以使用“培训中心”名称,既树立较好的社会公信力,又解决了独立核算的经营管理体制问题,便于更高效率地开展培训业务。同时,由于属于非营利性单位,培训收入的税费缴纳相对于企业有所降低。综上所述,选择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高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培训机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

二、高校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可行性

(一)事业单位可以依法举办民办非企业单位。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从此规定可以看出,作为事业单位的高校是有资格举办民办非企业单位的。

(二)高校可以使用工会经费登记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工会经费为非国有资产,满足登记要求。根据《中国工会章程》(2013年10月22日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第七章“工会经费和资产”第三十八条规定:工会资产是社会团体资产。《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工会资产界定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由工会经费形成的资产,属于工会资产,不进行国有资产登记,由工会组织进行财产清查登记和管理”。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办法》规定,非民办非企业单位必须拥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合法财产,且其合法财产中的非国有资产份额不得低于总财产的三分之二。因此,只要工会经费出资超过注册资金的67%即能满足登记要求。

(三)高校工会可以举办企业或经济实体。我国《工会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正)第五章第四十二条和《中国工会章程》(2013年10月22日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第七章第三十六条均明确:工会经费的来源包括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中国工会章程》总则明确:工会兴办的企业、事业,坚持为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为推进工运事业服务。《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税务局关于工会兴办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中华全国总工会、地方总工会、产业工会及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基层工会……可以兴办为职工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也可以兴办国家政策允许、社会需要的其他企业……工会兴办企业的资金,可用工会结余经费,事业发展基金,也可采取集资入股等多种方式解决”。

(四)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可以出资部分资金与学校工会共同申请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办法》规定,注册资本可以有三分之一为国有资金。而高校举办企业或经济实体符合有关政策法规。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六十三条规定,高等学校所办产业或转让知识产权以及收益,用于高等学校办学。教育部先后下发《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关于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中组建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做好2009年度直属高校产业工作的意见》文件,提出了高校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规范化建设内容、组织领导等方面的要求。《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可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但应当进行可行性论证,提出申请。因此,高校经过规定程序可以出资占注册资金的33%,作为合作的一方参与培训机构的组织管理。

三、高校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可能会面临以下困难和问题:第一,申办民办非企业单位,需要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为是否申报成功带来了不确定性。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三条规定: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登记。高校主管单位一般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或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作为行政机关,在政企分开、事企分开、党政领导干部不得兼任企业职务等政策规定高压形势下,需要对一个民间资金控股的混合经济体进行审查和监管,可以想象得出,这是给了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出了一道难题。第二,以非国有Y金为主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为高校参与组织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根据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注册资金大部分为非国有资产,高校投入的资金仅占33%,高校如何在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升社会培训的效率与质量,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创新性的课题。第三,高校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涉及事业编制人员使用、干部调配、工资收入分配、投资收益分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等诸多难题。需要深入研究政策措施,稳妥处理好。

四、高校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承接社会培训业务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沟通解释,积极争取有关各方对高校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培训机构的理解和支持。社会培训工作要坚持以服务教学、服务行业和服务社会为目的,以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为目标。要加强向上级行政主管领导的沟通汇报,对内主动做好宣传解释,让上级、本校及社会各方认识到,高校作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与要求事企分开的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有所不同,高校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的培训机构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做强做优社会培训,有利于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有利于高校的教育教学发展,努力使有关各方转变观念,统一思想,积极支持高校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的培训机构。

(二)学校层面加强组织领导,将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培训机构纳入校办产业范畴实施管理。一是成立由书记、校长牵头的校办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或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内的校办产业有关发展规划、重大对外投资、人事任免等重大议题的研究决策;二是领导小组下设产业管理机构,具体代表学校对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培训机构在内的产业发展进行指导、管理、检查和监督。

(三)明确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培训机构的职责任务。由该机构代表学校统筹负责全校干部职工培训、技能鉴定、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其他企业培训业务的组织管理工作,独立核算,自主经营。

(四)规范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培训机构人事安排。可以参照教育部等国家相关规定,规范处理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培训机构的人事工作。《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在学校和产业之间建立开放的人员流动机制,实行双向流动……高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向企业委派技术骨干和主要管理人员,这部分人员仍可保留学校事业编制”。为了打消在编人员的顾虑,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则,实行学校在编人员到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培训机构工作的,保留其事业编制;而新进人员一律以培训机构名义聘用,按民办非企业单位相关要求进行管理。

(五)参照企业要求进行薪酬分配,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问题的通知》明确:“对确因特殊需要而保留学校事业单位身份的个别专业技术人员,经学校批准,可以在企业任职……在企业任职期间,不再享受学校的工Y福利待遇,改按企业工资福利待遇的规定执行”。《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在企业工作的学校事业编制人员的工资晋升、提拔任用、职务职称评聘等,要结合企业工作特点进行……鼓励和支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符合高校企业发展特点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因此,对在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培训机构工作的在编人员,可按企业要求和贡献大小进行薪酬分配,其所领取的事业编制财政收入,研究采取向学校或企业捐赠、折算为企业收入或上缴财政部门等方式处理。其他企业聘用人员应按照企业经营管理要求进行薪酬分配。

(六)建立产权清晰的法人治理结构。工会和学校按照出资份额比例享有资产收益,确保资产保值增值。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培训机构租借学校的办公场所、设备,严格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同时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机制灵活的管理体系,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和有效的激励、监督、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健.高校教育培训市场化转型探讨[J].时代教育,2015(19)

[2]林红志.高校社会培训市场化运作研究[J].华章,2010(24)

[3]杜晓成.以市场运作推进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办学模式创新[J].继续教育,2014(2)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5B086);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项目(201316033)

国企人事管理办法范文3

第一条为了规范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保障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第三条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登记。

第四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得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危害国家的统一、安全和民族的团结,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违背社会道德风尚。

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第五条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以下简称登记管理机关)。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国务院或者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业务范围内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以下简称业务主管单位)。

法律、行政法规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监督管理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管辖

第六条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同级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

第七条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与其管辖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住所不在一地的,可以委托民办非企业单位住所地的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委托范围内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章登记

第八条申请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二)有规范的名称、必要的组织机构;

(三)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

(四)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合法财产;

(五)有必要的场所。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应当符合国务院民政部门的规定,不得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

第九条申请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举办者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登记申请书;

(二)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

(三)场所使用权证明;

(四)验资报告;

(五)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

(六)章程草案。

第十条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章程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名称、住所;

(二)宗旨和业务范围;

(三)组织管理制度;

(四)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产生、罢免的程序;

(五)资产管理和使用的原则;

(六)章程的修改程序;

(七)终止程序和终止后资产的处理;

(八)需要由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成立登记申请的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准予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管理机关不予登记,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一)有根据证明申请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宗旨、业务范围不符合本条例第四条规定的;

(二)在申请成立时弄虚作假的;

(三)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没有必要成立的;

(四)拟任负责人正在或者曾经受到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五)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二条准予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由登记管理机关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住所、宗旨和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开办资金、业务主管单位,并根据其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不同方式,分别发给《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合伙)登记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登记证书》。

依照法律、其他行政法规规定,经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审核或者登记,已经取得相应的执业许可证书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应当简化登记手续,凭有关主管部门出具的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发给相应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第十三条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设立分支机构。

第十四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凭登记证书申请刻制印章,开立银行账户。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将印章式样、银行账号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十五条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事项需要变更的,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民办非企业单位修改章程,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十六条民办非企业单位自行解散的,分立、合并的,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需要注销登记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和其他有关机关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清算期间,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十七条民办非企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应当自完成清算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办理注销登记,须提交注销登记申请书、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查文件和清算报告。

登记管理机关准予注销登记的,发给注销证明文件,收缴登记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

第十八条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注销以及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公告。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登记管理机关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负责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

(二)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实施年度检查;

(三)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违反本条例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条业务主管单位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负责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变更、注销登记的审查;

(二)监督、指导民办非企业单位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按照章程开展活动;

(三)负责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的初审;

(四)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违法行为;

(五)会同有关机关指导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清算事宜。

业务主管单位履行前款规定的职责,不得向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取费用。

第二十一条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来源必须合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

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章程规定的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的合法收入,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

民办非企业单位接受捐赠、资助,必须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必须根据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使用。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向业务主管单位报告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有关情况,并应当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二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资助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还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

民办非企业单位变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应当组织对其进行财务审计。

第二十三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于每年**月**日前向业务主管单位报送上一年度的工作报告,经业务主管单位初审同意后,于**月**日前报送登记管理机关,接受年度检查。工作报告内容包括:本民办非企业单位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情况、依照本条例履行登记手续的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的情况以及财务管理的情况。

对于依照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发给登记证书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对其应当简化年度检查的内容。

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四条民办非企业单位在申请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登记的,或者业务主管单位撤销批准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撤销登记。

第二十五条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涂改、出租、出借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或者出租、出借民办非企业单位印章的;

(二)超出其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

(三)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的;

(四)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

(五)设立分支机构的;

(六)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的;

(七)侵占、私分、挪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或者所接受的捐赠、资助的;

(八)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

前款规定的行为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活动违反其他法律、法规的,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有关国家机关认为应当撤销登记的,由登记管理机关撤销登记。

第二十七条未经登记,擅自以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的,或者被撤销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继续以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取缔,没收非法财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二十八条民办非企业单位被限期停止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封存其登记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

民办非企业单位被撤销登记的,由登记管理机关收缴登记证书和印章。

第二十九条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工作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条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式样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制定。

国企人事管理办法范文4

摘 要 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其法人财产对外承担民事责任。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须经登记管理机关准予登记后,方可取得法人资格。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与《民法通则》规定的四类法人型社会组织有的明显的区别。

关键词 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 法律特性 法人型社会组织

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它社会力量举办的或由上述组织与个人共同举办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其法人财产对外承担民事责任。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须经登记管理机关准予登记后,方可取得法人资格。

法人型民办非企业单位,具有法人资格,以其法人财产对外承担民事责任。但与《民法通则》规定的四类法人型社会组织有的明显的区别。

一、与机关法人的区别

机关法人是指“依法享有行政权力,并因行使国家职权的需要而享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国家机关”。国家机关是指代表国家权力和行使国家行政、检察、审判等职能,组织协调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活动的依靠国家财政的独立核算的单位。机关法人应属于公法人。对于民法能否规制公法人的问题,学界多有论述。有学者主张“机关只有在从事民事活动时,才称其为法人。机关不从事民事活动时,不为法人。”

虽然民办非企业单位具有准行政主体的属性,在经法律、法规授权或行政机关委托的情况下,可以从依法管理公共事务而言,如《民办教育促进法》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学历证书、结业证书或者培训合格证书等。但这不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职能,只是在特定条件下的特定行为,并不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本质属性,正如不因机关法人可以从事民事活动而否认其公法人的属性。

二、与事业单位法人的区别

在我国,“事业单位”不是一个十分清晰的概念,一般而言,是指以社会公益事业为目的,从事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新闻等各种非营利活动的单位。在计划经济下,事业单位是社会公共事业的主要组织载体,在我国有数量宠大的事业单位,1998年通过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对事业单位作出了界定。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目前我国正在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其基本思路是对具有市场营利能力的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采取企业的组织定位和管理模式;对于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按行政机构的模式运行和管理,即纳入到公法人的体系中;对于其余的既不营利也不承担行政职能,但是提供社会服务的事业单位,则应该探讨新的管理模式。

民办非企业单位与事业单位法人的区别主要在于举办主体和资金来源的不同。是否主要利用非国有资产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区别于事业单位的一个基本特征。首先,民办非企业单位是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而事业单位是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利用非国有资产是指主要利用非国有资产,而不是不允许有国有资产的成分,只是国有资产不占主导、支配地位。对于来源于国家资助的资产,若已作为捐赠,则不应作为国有资产计算。其次,利用非国有资产与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不同。非国有资产的范围大于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例如,国有公司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不需要国家财政性经费。如果国有公司利用自己的资产,面向社会举办一所学校,该学校虽然未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但是用国有资产开办的,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该学校不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而是属于事业单位。

三、与企业法人的区别

企业法人是从事商品生产、流通、经营和服务性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独立核算的单位。这类法人的性质比较容易界定,相当于营利法人的概念。

民办非企业单位与企业法人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以营利为目的。首先,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宗旨是提供社会服务,而不是为了营利。而企业法人,包括服务类型的企业,均以营利为目的,其宗旨是通过经营活动而获取利润。其次,民办非企业单位的非营利性也体现在财务管理和财产分配体制上。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盈余和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只能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不得在成员中进行分配。企业的盈利可以在成员中分红,清算后的财产可以在成员中进行分配。

四、与社会团体法人的区别

我国的社会团体法人,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颁布后,是指由自然人或者组织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法人,它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

首先,实体性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区别于社会团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个比较固定的实体组织,有固定的从事行业,是由固定的场所、固定的人员组成的一个单位实体,其活动的特点是连续的、经常的。社会团体是由公民自愿组成的会员制的组织,其组织通常只是个不从事经常性活动的比较松散的组织,其会员的组成也具有不稳定性。

其次,社会团体内部成员间的“互益性”也与民办非企业单位相区别。社会团体内部成员间有“互益性”,社会团体把满足成员的需要,为成员提供服务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成员加入社会团体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想通过社会团体获得其仅靠自己或工作单位所无法满足的需求。而民办非企业单位没有会员,虽然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某种服务,但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其内部成员是劳动与报酬的交换关系,其成员加入后,通过自己为组织的劳动获取报酬,内部成员间并不是一种互益关系。

参考文献:

国企人事管理办法范文5

【关键词】高校;校办企业;困境;公司化治理;管理体制

高校是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而科技与技术必须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有实际的价值。企业是具体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场所,也是科技与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重要的途径。而高校校办企业就是将科技与实际生产力相衔接的重要方式之一。推进高校校办企业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高校校办企业蓬勃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当前我国校办企业出现了管理混乱,权责不清,市场熏陶不足而行政干预又过大,企业发展乏力等困境,欲走出困境,公司化治理是一剂良方。

一、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发展与现状

高校直接投资兴办企业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高等教育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存在的逻辑主要是知识创新的现实生产力转化,高校教育资金的补给和学生实践教育的场所供给。纵观世界高等院校校办企业,我国的高校校办企业又呈现出中国的特色。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基本上从改革开放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而刚好又正处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同时政治体制也处于改革时期。因此,这时期建立的校办企业有着较浓厚的行政色彩。“产业办公室”模式就是那时期的典型管理模式,也就是由校方成立“产业办公室”来直接管理企业,这种方式行政色彩浓厚,直接用行政管理的规律去管理企业,这显然违背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释放出鼓励大力发展企业,搞活经济的信号,并推出了很多有力的措施。高校校办企业从那时起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在管理模式与理念上有了变化。很多高校认识到企业管理与高校管理不能混淆,两者有着不同的规律,因此很多高校尝试了很多方式,后来基本成型的有“集团公司”模式;“大学科技园”模式;“股份制”模式等。这些模式的产生路径基本上是校办企业尽力摆脱行政干预,回归企业发展规律的过程。

据统计,近20年来,高校孵化了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清华紫光、东软股份、华工科技、复旦复华、交大开元等一批著名高科技企业。初步统计,截至2004年底,高校产业有4563家;年技工贸教综合收入960.30亿元;实现利税48.66亿元;为教育或母校上交资金17.53亿元;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达到29.46万个。从这点上看,高校校办企业对高校,对社会有着重大的贡献。但若与同样作为国有企业的其他非高校校办国企相比,那高校校办企业的分量就显得轻微了。据统计,2006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2万亿元,实现利润1.2万亿元。而同时期的高校校办企业共实现收入1167.3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9.53亿。也就是说全国高校校办企业的收入总额仅占全国国有企业的0.72%,利润总额仅占0.5%。因此,高校校办企业的总体经济分量还是比较微小的。同时,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校办企业发展又不平衡。重点大学校办企业占了大头,而其他一般院校占的份额非常微小。除了为数不多的已经采取现代企业制度的高校校办企业(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很多高校校办企业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这需要我们用全新的思维与角度去审视,找出问题症结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

二、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困境

由于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生长的土壤和时期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从产生之日起就有着先天不足,其定位与管理一直处于朦胧混沌状态。站在高校角度,高校所希望的校办企业是能够实现产学研结合,能够将知识的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能够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有力的条件,并能够给高校带来实际的回报的。而作为企业,其直接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盈利,而要盈利必须让其在市场中充分接受市场规则的洗礼。从高校角度看,它又不愿让企业在市场中走得太远,尽量避免市场给其带来的风险。因此,这样就造成了一个类似进退维谷的窘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校承担过大风险

目前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基本上是学校全额投资,属于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单一,经营与管理由高校主导,这样的体制极易导致高校需要为企业承担无限责任,风险过大。虽然后来部分高校采取了如合资,联营性质的模式来降低高校的风险,但由于没有顺畅的退出机制,因此高校在校办企业发展中经常扮演着被告的角色,而很多时候高校要为企业的行为承担着无限责任。

2.管理制度混乱

现实中,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方式,高校是以行政方式管理校办企业的,主管部门也各异。有的高校由后勤处管理,有的由科技处管理,也有校办产管理等,管理体制不明确,企事不分,产权关系不明确,管理混乱不规范,这样就使得企业在发展中受到诸多阻碍。从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看,很多的校办企业是依据《企业法》设立的,企业组织机构为党委会,厂委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厂长是法定代表人,是管理的核心,对外有代表权,对内有决策权,在企业管理中有着很大权威。因此可能会出现厂长受制于高校主管部门,导致企业经营无自;或者主管部门疏于监督导致厂长权力过大从而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必须对校办企业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标准来重新设置与理顺校办企业的管理制度,也即用公司化治理的原理来改革。

3.人事关系混乱

人事关系混乱是导致校办企业缺乏活力的关键因素。特别是体现在传统的校办企业中,大批员工及管理人员的安置问题。校办企业有部分属于事业编制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由于结构调整等因素,势必存在人员的调动问题,如何解决人员的安置问题,以及实现人员的剥离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另外,现实中,企业的管理人员多数是从有事业编制的学校员工调过去的,他们的身份如何确定,待遇如何实现也是个关键问题。如果他们拿的是学校的待遇,那么他们在企业其实是没有利益的,这样就缺乏内动力,这与计划经济中的“干好干坏一个样”无异。若取消其编制仅领取企业工资又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问题。因此,不解决人事关系混乱的局面,高校校办企业必将积重难返,无法走出泥潭。

4.校办企业定位不准,认识不清

校办企业定位不准,认识不清是导致校办企业缺乏活力与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对校办企业的定位多数是为高校的科研提供转化为生产力的机会,为高校募集发展资金,为学生实践提供场所等,但这个定位对一个企业来说是难以承受之重。另外,对校办企业的认识也不清,校办企业的核心是“企业”,“校办”仅仅是定语,仅仅是投资方。而流行的观点认为校办企业是学校与企业两者的结合体,而把更多的希望与责任寄托在了学校而不是企业,因此经常出现了“要学校还是要企业”的疑问,从而影响了校办企业的发展。

三、高校校办企业的出路——公司化治理

高校校办企业的出路最终就是要让校办企业真正回归到“企业”本质中来,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所有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公司化治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好的方式,也是能让高校校办产业走出困境的明道。

1.建立资产经营公司,隔离高校与企业的风险

高校校办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积重难返,承担风险过大的问题的症结在于高校与企业间没有风险隔离带,这样的话高校承担着很大的市场风险,这对高校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必定有着莫大的影响。为了避免高校为企业承担过大风险,高校可以直接投资设立一家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高校作为股东以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而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为3万元,因此高校投资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可以不要太大。当然,可能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所拥有的或经营的资产比较大,但最好能区分经营性与非经营性资产,这样能更好的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由成立后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作为股东再设立若干校办企业(公司制),特别是经营性企业,一旦这些校办企业在发展中遇到责任承担也不会牵连到高校这主体。高校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从而安心实现其教学和科研的使命。

2.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这也是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公司法人的有限责任是实现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最重要的现代企业发展模式。这模式能更有效的使资产所有者降低投资风险,无后顾之忧地去追求资产增值的最大化,同时能使有能力的经营者发挥其才能,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就是要有效地配置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大组织机构。

(1)股东会。一般由高校设立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学校是唯一的投资者,也就是此时的公司性质属于国有独资公司,可以在公司内部设立资产管理委员会代替股东会,代表学校行使出资人权利,加强管理与监督。而以资产经营公司为股东投资设立的其他校办企业,这些校办企业的股东会就直接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其他投资商共同设立,这样既符合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和投资的相关规定,也能更好的发挥股东会的作用。

(2)董事会。董事会是股东会的执行机构,对股东会负责。董事会必须要有职工代表,这可以从高校的工会中民主选举产生。其他的成员由资产管理委员会派员参加,董事任期不超过3年。由于董事会是负责公司的日常具体经营的,因此董事会成员中最好由懂经济,财务,法律和市场的人组成,当然也可以从外部引进专门的管理人才。而对于以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股东设立的其他校办企业的董事会的设置也遵循同样的做法,只不过这时候的董事会成员就可以没有职工代表了。

(3)监事会。监事会是监督企业经营者行为,保证其行为不侵害公司利益,从而实现股东利益和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目的。由于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属于国有独资公司,因此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五人,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监事会成员由资产管理委员会委派;但是,监事会成员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主席由资产管理委员会从监事会成员中指定。对其他的下游的校办企业,监事会由股东会代表和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组成。

3.企业建立规范的合同管理制度

按照现代合约理论,企业本身即是合同的集合体,企业的行为也是由各种合同行为构成。因此,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就要求企业建立规范的合同管理制度,这样能明确责任,提高效率。而目前我国高校校办企业恰恰是在合同管理方面出现很大的混乱,从而导致企业发展缺乏活力,其中人事管理制度混乱就是典型。企业的人事管理应该是以合同为基础的,所有的员工都与企业建立的是合同关系,合同中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而当前很多高校校办企业中有很多人员是有事业编制的,他们不是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而是由学校委派到企业工作的人员。剩余的那部分有些与企业建立了劳动合同,但也有部分属于高校中编外的雇员派到企业中去的,这部分人员也不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在人事制度上就显得很混乱,从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建立规范的合同管理制度就要求所有的企业任职人员都必须与企业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至于历史遗留或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员工有事业编制的问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迂回解决。如编制的存在主要是涉及薪酬与福利问题,如果能够协调好事业编制的薪酬福利与公司薪酬福利,让员工自己选择,那么问题也就基本能解决。对外签订合同,一定要以公司的名义签订,而不能把学校的名字拉扯其中,否则高校极有可能会被追究连带责任。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出现上述的困境是其发展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关键是我们如何去面对和认识这些问题。以公司化治理的思路去设计,改革校办企业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良好途径。它能够有效隔离高校与企业的风险,能够完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指引企业建立现代合同管理制度,从而实现企业规范经营,有效经营的目的。同时,也能使高校校办企业的最终目的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吴远,倪晓红,滕宏汉.高校校办企业改革中“一校两制”经营模式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05).

[2]许家庆.高校校办企业改制中的问题及法律规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3]林修凤.高校校办企业的困境与出路[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

[4]乔永军,陈志凤.高校资产公司设立一人公司模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2.

国企人事管理办法范文6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浙江省国有资产流失查处试行办法》(省长令第149号)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清产核资、明晰产权、科学营运、规范监管为重点,围绕促进国有资本优化配置、防范国有资产营运风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大目标,不断完善监管体制,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坚持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努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健全监管体系

1.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应界定为国有资产,纳入国有资产监管范围。

2.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由县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益。

3.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县政府授权,依法对县级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

4.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县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决策机构。按照政府对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离的要求,对国有资产进行全方位的宏观管理和监督。

5.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国资办)是监管企业国有资产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日常办事机构。县国资办与县财政局合署办公,主任由县财政局局长兼任。

6.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运营以资产为纽带,按照“县国资委(决策层次)——县国资办(管理层次)——具体国有资产营运单位(运营层次)”构成的三层次监管体系运作。

三、强化监管职能

7.县国资办负责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政府授权县国资办履行出资人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资产、受县政府委托对外投资和参股的国有资产进行综合管理。

(1)制定国有资产监管规章制度;

(2)审核国有资本变动等重大事项;

(3)监管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变更公司形式和资产重组;

(4)审查国有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改制财务;

(5)依照规定向所出资单位派出董事、监事;

(6)通过统计、稽核等方式对单位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

(7)依法监管国有资产产权交易;

(8)调查处理国有资产纠纷,查处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

(9)依法参与国有资产收益分配;

(10)承办县国资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8.县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负责对本部门、本辖区内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负责制定并实施本部门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具体办法;组织本部门国有资产的清查、登记、统计汇总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审核本部门所属企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等事项,按规定权限审核或者审批有关资产购置、处置事项;督促本部门企事业单位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接受县国资办的监督、指导并向其报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9.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负责国有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等工作;负责办理国有资产的配置、处置、出租、出借和对外投资、担保等事项的报批手续,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国有资产收益;接受县国资办和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10.审计、监察部门按照各自职能依法对国有资产实施监督。

四、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11.县国资办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企业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评估监管、产权纠纷协调、清产核资、资产统计、综合评价等基础管理工作。

12.加强企业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国有产权的转让方应当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转让事项应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

13.县国资办对其所出资企业的国有资产收益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对其所出资企业的重大投融资规划、发展战略和规划,依照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履行出资人职责。

14.县国资办向其所出资企业派出监事,监事的组成、职权、行为规范等依照《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的规定执行。

15.县国资办依法对所出资企业财务进行监督,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益。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

16.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审计、企业法律顾问和职工民主监督等制度。

17.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应当按规定及时向县国资办报送财务月报、年度报表及生产经营状况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

18.规范企业资产处置行为。对外投资和担保、资产转让必须履行报批手续,严格执行资产处置的审批制度,200万元及以下的资产转让、增资、减持或核销,由县国资办审批;200万元以上或转让国有产权致使国家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报县政府批准。

五、加强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19.资产配置的管理。按照规定权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事项履行下列报批程序:行政事业单位提出资产配置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县国资办审批。未按规定程序报批的资产配置事项,不得列入部门预算,不得自行配置,不得列入单位经费支出。行政事业单位采用购置、购建方式配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依法实施政府采购。

20.资产使用的管理。资产的使用包括单位自用、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提供担保等。按有关规定,行政单位不得利用国有资产以任何形式举办经济实体和对外提供担保。事业单位资产对外投资和提供担保,应当进行可行性论证,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应委托中介机构评估,报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县国资办审批。建立资产定期清查制度,并将资产清查结果报县国资办。

21.资产处置的管理。资产处置包括无偿转让、出售、置换、报损、报废、对外捐赠等。未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履行审批手续,行政事业单位一律不得自行处置国有资产。对房地产、设备等资产的处置应以中介机构评估价值为底价,经县国资办审批后,委托中介机构公开出售。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和车辆的处置,未经县国资办审批,建设、国土资源、公安等有关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行政事业单位单台(件)原值1万元以上的资产处置,由单位提出申请,报县国资办审核批准;单台(件)原值1万元及以下的资产处置,由主管部门审批,报县国资办备案。

六、强化责任追究

22.建立企业管理者经营业绩考核制度,按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资本收益最大化要求,合理设置考核内容,切实做到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企业经营责任的落实。

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审计制度,每年考核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全率、固定资产利用率,使单位主要负责人真正承担起资产管理责任,以维护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3.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占有、使用和管理国有资产的单位,在经营活动中或者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致使国有资产及其权益毁损、灭失、减值等的情形。具体是:

(1)国有资产产权变动不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产权登记或者产权界定的;

(2)违反规定转让国有资产产权的;

(3)在承包或者租赁中,不按规定发包或者出租的;

(4)在经营管理中,损害国有资产权益或者依法对损害国有资产权益的行为有监督制止义务而不履行义务的;

(5)在对外收购、兼并中损害国家利益的;

(6)违反规定提供担保的;

(7)在财务处理时,不按规定将国有资产收益入帐或者调减国有资本金及权益的;

(8)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24.对国有资产流失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下列纪律处分(以下统称处分):

(1)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10万元以下的,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的处分;

(2)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或者流失不足10万元,但占单位国有资产总额的20%以上30%以下的,给予降级、撤职、留用察看的处分;

(3)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100万元以上,或者流失不足100万元,但占单位国有资产总额的30%以上的,给予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的处分。

前款(2)(3)项规定的留用察看处分,适用于企业人员,但依法由国家行政机关任用的人员除外。

25.除依照以上规定给予有关责任人员处分外,县国资办可以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建议有关单位或者部门采取任职限制措施,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不得担任国有单位的领导职务或者在其他重要岗位上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