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的价值范例6篇

服装设计的价值

服装设计的价值范文1

[关键词]中国元素 现代服装设计 审美价值 艺术价值

一、前言

在国际性的时装展览上,常呈现出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联系的设计元素,以此体现我国服装的设计内涵。一方面以一种新途径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提高了服装的内在价值,无形中在时尚中缔造民族服装品牌,提高了国际影响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元素的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富有时代特色,在服装设计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是精神文化与物种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传统文化的外在体现,诠释了中国传统审美视角与生活习惯。它以简约、纯真的符号表现传统文化的独特审美视点,传统文化也是时代服装艺术设计的灵感源泉,是中国服装设计的重要内涵。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艺术中的价值体现

1、社会价值

随着时代的高度发展,传统文化艺术得以广泛传播,密切联系人类生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大都呈现出当代人平和、重德的生活方式,无限崇尚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现代的服装设计试图在视觉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聚集,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师针对不同地域的受众,根据他们在接受的传统文化时的差异进行分析,设计出能被大众容易接受的设计形式,引导时装设计风格潮流发展。不同民族文化下人们的审美观念与思维方式度不尽相同,同时影响每一代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传统图案龙、凤象征中华民族富贵与气魄,是中国人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契合,具有共同的审美意象。

2、人文价值

在服装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符号,还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根据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往往引入中国传统元素中富有象征意义一些东西,如喜鹊、龙、凤等来满足中国服装消费需求,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因此,传统文化中含有现代设计所需要的重要元素。这些设计,丰富了人文内涵,就中国人来讲,这种意蕴是几千年的沉淀,是不可取代的,对于这些形象所传达出来的内容是以中国人的心理审美为基础,从而达到设计的根本目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与独特性,不同的传统元素的符号表示也不相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文观念与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方式。这些特性逐渐成为了一种特定的设计语言。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设计师往往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将希望、祈福、吉祥之意体现在服装设计上,同时进行适当的工艺处理与制作,并结合时尚流行元素,实现与时代环境的紧密融合。尤其是中国传统纹样,由于它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与风格魅力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可升华服装设计的品味。

3、艺术价值

在服装设计中,吸收传统文化元素,可体现精神永恒与独特魅力。东西方艺术构成虽然存在重大差异,但在审美意观念上,相互交融中不断渗透相互影响,大量的西方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存在着高度的相似性,从中折射出传统文化元素存在的现代价值。在设计中融入中国元素,要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了解消费需求与审美意象,把握时代主流,融入创造性的艺术,缔造中国传统特色服装。

三、结语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多样性与特定性,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中国的造型艺术直接揭示了中国传统的美术观。它与西方美术的形象存在很大差异,西方注重形象的“写实”,而中国注重“传神”,追求意境的超脱。是神似与形似、抽象与具体的综合,作品表现出丰富的审美视角与观念。在近几年来,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可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孙庆国. 近代中国服装审美价值取向的变迁[D]. 江南大学. 2008 .

服装设计的价值范文2

关键词:顾客让渡价值;包装设计;商业策略

20世纪初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当时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如果以哈沸大学赫杰特齐教授于1912年出版的《Marketing》为其诞生标志的话,那么这门学科的历史尚不足百年。然而就在这短短近百年的时间里,全球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卖方市场的消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经营观念的转变等各种活跃因素促使传统市场营销学实现了向现代市场营销学的跨越发展,与此同时,“4P”理论、大市场理论、“4C”理论等学科理论蓬勃发展,总而言之,“顾客中心论”取代了传统的“生产中心论”,其中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DeliveredValue)理论可以说是对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重要发展。包装设计作为现代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该理论中吸取最新成果,并在现代包装设计实践中采取适当的策略。

1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对包装设计的启示

菲利普•科特勒在其《市场营销管理———分析、规划、执行和控制》(第八版)一书中提出了“顾客让渡价值”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顾客总价值(TotalCustomerValue)与顾客总成本(TotalCus-tomerCost)之间的差额”。顾客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与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组利益,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顾客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所耗费的时间、精神、体力以及所支付的货币资金等,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等。用公式表达出来则为:顾客让渡价值=顾客总价值-顾客总成本。根据菲利普•科特勒的理论,消费者总是趋向于挑选能够获取最大顾客让渡价值的商品。包装作为商品最为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在现代市场营销中所发挥的作用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包裹、覆盖等功能,无论是商品的有形包装还是无形包装,都已发展成为商品投入市场营销时所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商品的价值转换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有效提高产品包装的亲和力及宣传力,如何通过产品包装强化产品卖点、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等问题成为市场营销者和包装设计者共同关心的课题。根据菲利普•科特勒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公式,如果要追求“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那么首先需要将顾客总价值最大化,同时还需将顾客总成本最小化,由此才能不断扩大商品的“顾客让渡价值”,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现代产品包装设计可以按照“顾客让渡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探讨如何在产品包装层面增加商品的顾客让渡价值,从而为消费者更好地选择商品,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服务。

2基于顾客总价值最大化的包装设计商业策略

菲利普•科特勒定义的顾客总价值包括四个方面: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在现代产品包装设计中,可以分别增加产品包装的产品价值、服务价值及形象价值,从而提高商品的顾客总价值。

2.1通过包装设计提高商品的产品价值

产品价值是顾客总价值中的核心价值,包括了产品的功能、特性、品质与样式等所产生的价值。除此以外,笔者认为产品价值还应包括产品包装所带来的附加价值,相对于上述直接产品价值而言,产品包装带来的附加价值是产品的间接价值。就商品本身而言,包装最初始、最基本的作用即为商品提供其所需的包裹、覆盖等功能,以确保商品走下生产流水线后能够携带着其完整属性传递到消费者手中,但现代包装设计的功能已远远不仅限于此。现代产品包装还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商品的时间局限与空间局限,可以说是确保产品参与市场营销的基础,尤其是产品的有形包装,毫无疑问属于产品本身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负有创意的产品包装本身就可以增加产品的内在价值以及拓展产品的功能,而这一点却常常被营销者忽视,以至于包装本身所携带的产品价值长期被忽视。包装的产品价值在食品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由于食品的特殊属性,食品包装设计除了需要富有宣传效应的图案和造型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为食品提供清洁、长期的质保环境,并方便顾客的存取与食用。易拉式封口包装设计,自发明以来就迅速被大量食品包装设计所采用,因为只需在包装封口处添加一条易拉式封口条,就大大地方便了顾客封存食品,简单明了的设计轻松解决了食品储存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食品的储藏时间,间接地为消费者提高了产品价值。例如喜之郎果冻的吸入式包装就是采用的这一设计策略,传统包装的果冻往往在开启后非常容易变质,且不便于携带,而喜之郎将新产品包装设计成带盖式立体袋包装,并打出“可以吸的果冻”的广告语,将创新性包装作为该产品的卖点,不仅满足了目标消费群体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同时还延长了产品开启后的保质期限,便于携带、存取,自然赢得了极高的市场占有率。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产品包装设计完全可以为产品本身带来价值,而且这样的间接价值还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2.2通过包装设计提高商品的服务价值

服务价值是伴随产品实体的出售,企业向顾客提供的各种附加服务,包括产品介绍、送货、安装、调试、维修、技术培训、产品保证等所产生的价值。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认为,产品的服务价值主要存在于诸如家电类大宗商品等需要后续服务的商品中,消费者购买这类产品不仅获得了商品的产品价值,还需要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保修维修、技术指导、质量保障等服务内容。笔者认为,服务价值不仅仅存在于需要后续服务的大宗商品上,其他诸如生活类商品也同样具有服务价值,而产品包装正是所有商品企业为顾客提供各种附加服务的起点。因为包装设计不仅仅包括外形图案等部分,还必然应当包括文字说明部分,顾客通过产品外包装上的说明信息对产品形成理性认知,往往人性化的产品说明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产品亲和力,同时将产品自身所携带的服务价值传递给消费者,从而提升产品总体价值竞争力,所以,如何在绚丽的图案设计中融入简洁、明了、易懂的产品说明同样应当受到重视。例如在许多冲泡类食品包装上,商家通常会注明产品标准配用量或最佳配用量,但一些商家采用形象的汤匙、玻璃杯等图案来标示用量,而非直接以数字形式标示,这样则更容易让顾客对标配用量形成直观印象,进而享受产品的最佳状态。再如,立白洗衣液在产品包装设计上,充分将瓶身设计与产品用量说明结合起来,引导消费者使用瓶盖充当洗衣液的测量容器,并用图示清晰标明出来,以周密的包装设计思维从细节上为顾客提供商品后续使用的便利,体现出良好的服务价值。

3通过包装设计提高商品的形象价值

形象价值是指企业及其产品在社会公众中形成的总体形象所产生的价值,包括企业的产品、技术、质量、包装、商标、工作场所等所构成的有形形象所产生的价值,公司及其员工的职业道德行为、经营行为、服务态度、作风等行为形象所产生的价值,以及企业的价值观念、管理哲学等理念形象所产生的价值等。产品包装设计可以说是产品形象价值的最为直观的体现方式,其本身既属于产品有形形象,又需要承载产品的理念形象,是产品形象价值的双载体,自然也是迅速提高产品形象价值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一个好的商品包装设计除了需要具备符合商品特性的外部造型、图案标识等之外,还需在整体设计中传达、表现出生产企业的价值观念等理念形象,进而才能推进企业实现从商品营销到文化营销的飞跃。例如四川竹叶青茶业在茶叶产品形象推广中并没有仅仅局限于茶叶本身的包装宣传,而是将产品包装设计与中国茶文化密切结合起来,推出了“论道”竹叶青的系列宣传包装,风格清爽、简洁,配合了竹叶青茶叶本身所具有的口感清爽、色泽清亮的产品特性,同时以软笔书法“论道”二字作为品牌宣传重点,将中国传统的经典“道”文化在产品包装设计中重墨渲染出来,既彰显了中国传统“道”文化与世无争、中正平和的文化形态,又蕴含了竹叶青茶业所秉持的“平常心”的企业主体文化,将产品包装设计宣传提升到了企业文化理念宣传的新高度,有效地提高了商品形象价值。

4基于顾客总成本最小化的包装设计商业策略

菲利普•科特勒定义的顾客总成本包括产品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及体力成本。货币成本是成本四要素中最基本的因素,通常也是顾客考虑是否购买某一商品的首要因素。而其他三大要素———时间成本、精神成本以及体力成本则相对而言较为隐性,可以称为产品的隐性成本。现代产品包装设计可以从减少商品货币成本和隐性成本的角度,减少商品顾客总成本,从而增加商品顾客让渡价值。

4.1通过包装设计可以减少商品的货币成本

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观也在日渐转变,绿色环保的消费行为正发展成为主流消费方向,所以在产品的包装设计理念上,相应地也应该由传统的一次性包装向可持续循环利用的包装设计转型,由过去奢华、繁复的包装向简易、实用的包装设计转型,以迎合消费者消费理念的转变。现代包装设计在注重增加产品的吸引力的同时,也要从减少包装成本的角度,从节约社会资源的角度,采取相应的设计策略。一方面,产品包装可以采用可循环、可回收的包装材料,使消费者在使用完商品后可以回收支付的部分包装成本,为消费者节约资金。另一方面,产品包装也可以设计成即使在使用完该产品后,其包装也可以单独使用。这样就赋予了产品包装以单独的使用价值,变相减少了顾客支付的产品包装成本。例如成都棒棒娃企业棒棒娃牛肉产品的包装设计,即采取了可循环利用的纸质包装袋替换了过去的塑料包装袋,降低了产品包装的货币成本。而棕色系的纸质包装不仅更加贴合产品的原生态优质性,同时还凭借其绿色环保的属性增加了与消费者之间的亲和力。同时,棒棒娃企业还创新性地推出了布袋装系列,采用小手提布袋作为产品包装,使消费者享用了产品之后还可以继续利用产品包装,无形中增加了产品和企业的宣传面,同时也降低了顾客的货币成本,顺应了绿色包装的消费大潮。

4.2通过包装设计可以减少商品的隐形成本

在“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环境下,包装设计理念自然也以追从消费者心理为出发点,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终极目标,而在思考如何实现顾客总成本最小化时,当今包装设计在观念上往往多倾向于从显性成本要素,即货币成本出发,而从隐性成本要素着眼的则相对较少,但事实上正是由于这样的偏向性,目前我国包装设计在隐性成本的开发上可以说还具有相当大的可发展空间。现代消费心理学认为,消费者要完成整个消费行为,首先需要经过一个对商品的复杂的认知过程。这个认知过程需要通过消费者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联想等心理机能来实现,通常分为感性认知阶段及理性认知阶段。产品包装作为商品的直观外部表现形式,往往是消费者对商品形成感性认知的第一步。所以,如何在包装设计中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充分刺激消费者的感官,使消费者在选择同类商品时能第一时间注意到本产品,从而减少消费者选择本产品时需要付出的隐性成本,是产品包装设计中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百事可乐公司在对其新产品极度百事可乐进行包装设计时,很好地把握住了消费者的第一感觉,通过通体黑色不透光的瓶身设计取代了过去传统的透明瓶身设计,使商品在货架上与同类商品相比能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是,把握消费者的第一感觉并不意味着一味的求新求异,百事可乐公司在新产品的包装上整体而言并没有脱离公司品牌的主体形象,仍然沿用了其红白蓝的经典标志性符号标识,在瓶体形状上也只是取消了流线型经典可乐瓶身设计,改变成直线型瓶体设计,并未作出包装标识和瓶体设计上的颠覆性变化,便于消费者在最短时间内知晓自身选择的产品品牌。所以,产品包装设计只有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才能充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为消费者节约隐性成本,提高产品的顾客让渡价值,进而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利双赢。

综上所述,在当今市场环境下,现代市场营销学理论必然仍将延续“顾客中心论”,而菲利普•科特勒所提出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则正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和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理论价值毋庸置疑。现代产品包装设计作为现代市场营销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同样也应当秉持“以顾客为本”的设计理念,可以充分借鉴“顾客让渡价值”理论的有益成果,并将其基本原理融入到包装设计理念和策略中来,进而不断提升商品包装的产品价值、服务价值及形象价值,降低商品的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及体力成本,以最终实现提高产品“顾客让渡价值”,促进商品市场营销的目的。

作者:曾怡园 单位: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分析、规划、、行和控制》(第八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吴飞美.市场营销[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罗伯特•L•索尔索.认知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服装设计的价值范文3

关键词:服装产业;全球价值链;国际竞争力;浙江

服装产业是浙江的传统优势产业,但浙江服装产业总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生产环节。在当前国际服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美国、欧洲、日本等浙江服装主要出口市场需求明显萎缩,以及国内生产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的严峻形势下,浙江服装产业竞争力备受挑战。在新的国内外产业环境下,提升浙江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迫在眉睫。本文试图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探讨浙江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问题。

一、浙江服装产业价值链地位分析

服装产业的全球价值链构成包括原料供应、纺织和面料生产、成衣设计和生产、出口渠道、零售环节的营销网络等链节,具体可归并为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和品牌营销三个环节,其中面料设计生产和品牌营销链节属于高附加值链节,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服装生产链节属于劳动力密集,是低附加值链节。浙江服装产业优势明显,不仅有1.5万余家生产企业,占全国的18.2% [1];而且服装及衣着附件每年出口额达200亿美元以上,占浙江出口总额的15%。据2007—2010年的统计数据测算,浙江服装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c)达0.991~0.997,但tc指标由于没有考虑产品质量的高低,因而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浙江服装出口数量大但附加值低的事实。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浙江服装产业总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国际竞争力并不强。

1.价值链上游的研发设计水平低。面料和服装的设计研发是价值链的上游环节,附加值高。但浙江当前服装产业的设计研发水平总体较低。首先,面料产业发展滞后,高档面料严重依赖进口。目前浙江出口服装的面料自给率仅为45%,大量服装出口企业需从国外组织面料来加工。其次,服装设计水平低。目前浙江服装企业中只有约20%的企业拥有设计职能,专门的服装设计机构寥寥无几 [2];许多企业出于成本、风险等考虑,还不断减少甚至取消服装设计人员比例。

2.价值链中游的加工制造特别是贴牌加工比重大。浙江大多数服装企业都集中在加工制造环节,通过oem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贴牌加工下浙江服装企业仅赚取10%左右的微薄加工费,控制品牌和市场渠道的国外厂商却拿走了80%左右的利润,致使整个服装行业是个微利乃至无利行业。据调查,目前浙江服装行业平均利润率仅4%左右。随着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以及受越南、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的威胁,竞争优势正在逐渐弱化。

3.价值链下游的品牌优势和自主营销渠道基本缺失。浙江虽然有雅戈尔、杉杉、法派、美特斯邦威等国内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但相比于国外知名品牌,既缺乏品牌优势,更没有自主掌握的海外终端销售渠道。据调查,浙江服装出口中自主品牌产品不足30%,贴牌是主要方式 [3]。同时由于缺乏自有品牌或品牌优势不明显,在进入国际市场时,企业的营销不能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往往只能借助国外经销商或选择用优良的产能换取外商贴牌订单的途径,加之营销网络建设投入少,缺乏国际营销经验等,使得整个营销环节处于被控制状况。

二、制约浙江服装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主要因素

当前浙江服装产业总体处于附加值最低的加工环节,大多数企业还没切入价值链的高端,只有量的竞争优势,没有质的竞争优势,国际竞争力比较脆弱。分析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服装产业高级生产要素禀赋劣势。价值链分工是一种要素合作型分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全球服装产业已日益整合至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之中。发达国家凭借资本、技术、信息等高级生产要素的优势,专注于面料研发、制造技术创新、渠道建设和品牌营销等高端链节;而发展中国家则仅以劳动力密集的比较优势参与价值链低端的生产环节。浙江发达的服装块状经济虽拥有较为良好的配套能力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但资本、技术、管理和高素质劳动力等高级生产要素的缺乏,使得企业研发和品牌运作能力总体薄弱,只能优先选择价值链低端的生产环节。

2.消费者驱动的服装产业价值链高端进入门槛高。服装产业是典型的消费者驱动型价值链,生产什么、何时生产和生产多少主要由消费市场决定。当前世界服装消费的中心仍集中在发达国家,故而发达国家的国际零售商更能收集到市场需求及变化的信息,从而更能掌控备货量和订货时间,通过全球采购或oem、odm等方式组织国际商品流通网络。而国内服装产业不仅工业化程度低,服装消费水平和能力低,更缺乏足够的文化积淀,因而难以带动服装品牌档次和营销能力的提升,只能依附于国际零售商,成为其主要采购对象或代工者。

3.服装产业粗放型增长方式是价值链提升的软肋。首先,浙江尽管已有一批企业开始应用cad/cam技术、柔性制造系统(fms)等精良技术,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总体技术装备仍较落后。如国际上棉纺织行业精梳联合机、自动络筒机等先进设备的占有率达50%和90%,浙江仅占20%和33%;国际上织机无梭比率达80%以上,浙江仅38.5%。其次,大多数中小服装企业只重视设备引进,不重视技术研发投入。据调查,浙江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研发投入不到销售收入的0.5%,企业消化吸收再创造的比例仅为1∶0.08,而日本、韩国企业则达1∶5~1∶8,致使服装产业整体处于“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尴尬境地 [4],也使得高技术产品开发迟缓,自主品牌难以建立,只能停留在仿制、贴牌生产阶段。第三,服装品种、色彩与花型等普遍跟不上时尚潮流,更难以达到安全性、环保性的要求,频频遭受国际贸易“绿色壁垒”。

4.服装产业信息化建设滞后。随着时尚流行的周期越来越短,服装产业也面临着个性化、短周期、小批量、快交货、零库存的敏捷制造时期,信息化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然而浙江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不仅缺乏既有实际操作经验,又能灵活应用电脑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更由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无力承担信息化建设的巨大投入和风险。

三、提升浙江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浙江服装产业总体上处于价值链低端,随着国内外贸易环境的变化,浙江服装产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全球价值链理论认为,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是要控制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对于浙江服装产业而言,必须在进一步巩固提高生产环节优势的同时,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方能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1.进一步强化加工制造能力,提高生产环节的话语权。尽管制造环节是替人做嫁衣,但也是连接上下游环节最好的桥梁。制造能力的加强有益于向设计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的延伸,因此,提高制造环节的话语权是浙江服装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可行切入点。首先,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积极引导中小服装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形式改造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以形成规模经济优势,降低服装生产成本。如宁波申洲集团已形成了全国首屈一指的针织生产基地,并将生产基地扩展至海外。其次,加大“走出去”战略。面对国内劳动力成本等的上升以及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壁垒和摩擦,服装加工企业应加大海外直接投资,一方面向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更低成本优势的国家转移生产能力,充分利用其资源及优惠政策,并绕过欧盟对浙江出口服装设置的贸易壁垒;另一方面也可转移至墨西哥等一体化组织内部,规避“特保”限制,并享受美、加提供的棉花补贴和产业保护奖励等。

        2.以面料为突破口,实现价值链左端延伸。面料越来越成为服装产品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实现面料业和服装业的融合发展,既可以从款式和材料上丰富服装产品,也可避免低价出口,突破国际贸易摩擦困局。因此浙江服装产业应以面料为突破口,加强产业链整合,加大面料创新开发力度。一方面服装企业应主动加强与面料生产企业的联系与协作,及时向上游企业提供所需面料的质量要求,或寻求省外、海外面料供应基地,建立紧密的面料供应联系,并引导面料生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改进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应加快技术创新,加大新面料开发力度和老面料改性力度,全面提高面料创新水平。如温州市智升服装有限公司专门成立自己的面料开发部,聘请专业面料开发人员,自主开发面料,开创温州针棉织品行业的先例 [5]。

3.推进品牌与营销渠道建设,促进价值链右端延伸。首先,借鉴“三角制造”模式,将低附加值订单外包生产 [6]。浙江服装企业凭借已有的服装产业集群比较优势,在拿到“中心”地区服装领导买方的订单后,可将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生产部分或全部外包给印度、斯里兰卡等或国内中西部低工资的“地区”,成为“次中心”,只从事相对技术密集型的活动,把精力主要放在品牌运作和维护、营销网络构建、销售和售后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其次,潜心培育国际品牌,提升品牌附加值。这其中不凡有庄吉、波司登等企业的成功范例,通过市场细分打造个性化品牌、创造品牌的文化内涵等打造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另外,利用浙江业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区域产业集群,通过加强区域品牌合作达到提升区域品牌竞争力乃不失为一重要途径。最后,抓住国家金融危机的难得机遇,通过并购或合作获得国外销售渠道以及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营销渠道,加快营销渠道建设与管理。

参考文献:

[1]贾艳丽,叶慈梅.浅谈如何提高浙江商品竞争力——以服装类商品为例[j].浙江服装,2008,(13):30.

[2]徐伟青,何一.浙江纺织服装企业国际化经营对策分析[j].丝绸,2008,(4):5.

[3]凌海生.影响浙江纺织服装业出口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08,(10):98.

[4]陈晓蓉.浅谈国内企业服装cad运用现状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09,(4):18-19.

服装设计的价值范文4

关键词:品牌服装; 设计使命; 误区; 启示

中图分类号:F426.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130-002

品牌时装在现阶段的发展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纵观时展的脉络,品牌时装有着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在封建社会的贵族群体,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贵族圈子,在社会主义的演艺圈等等,都在流溢着品牌服饰的影子。在古代社会并没有赋予其“品牌”的含义,只是作为一种王族的生活必须品存在,随着人类社会对服装的研究深入,开始有了“时装”、“品牌”的称谓,在现代社会研究品牌服装的内涵以及其发展的趋势,对当今的服装业的发展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上的促进,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品牌服装的历史使命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基本的启示。

一、品牌服装设计的内涵

品牌对于现代社会并不陌生,理论界对于品牌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有学者认为,所谓的品牌是指为客户提品或者服务的有形的或者无形的表现,目的是让这种服务同其他服务区别开来,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据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图案、符号等,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目的是用来识别各服务商提供给客户的服务以及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提出假想敌,进而提升自己的品牌意识以及竞争力,是市场竞争的基本产物;还有学者认为,品牌是企业或者占有主体一切资产(包括有形及无形资产),这样的资产的浓缩就是其自身品牌的组合,是企业发展和消费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市场竞争中的产物。笔者认为,菲利普·科特勒博士的观点符合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企业所具有的符号、标记、图案等的相互组合或者个体成型的一种特殊标志,是市场竞争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环境下产生和发展,对于向国际市场的延伸,其意义更加重大。

对于品牌的界定,有助于在理论上掌握品牌服装所具有的基本内涵,在服装行业做出具有品牌的元素,加以人工或者机械设计,就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品牌服装设计,这也是在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唯一的手工手段,但是我们知道,一套或者一个系列的品牌服装设计的成型,关键是看其品牌架构是否合理,在发展过程是否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而并非在市场上的制造过程。

二、品牌服装设计的基本理念及误区

1.品牌服装设计的基本理念

在现阶段的服装行业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品牌服装具有其基本的理念遵循,设计师在设计时装的过程中必然会遵照这样的理念进行设计,即使有所超越,也不会超出时代赋予的理念范畴。

首先,品牌时装设计要遵循传承性。所谓的传承性是指时装设计的过程中要对设计的基本元素、价值取向有一定的传承性,对于设计元素来说,一种品牌时装的问世,都会经历一系列的曲折过程,其中也不乏被取代的威胁,对于其中的某些基本原色的保留成为品牌设计的保障,如打底黑色、中国红等等,这些元素的保留在发展过程中不容易被忽视和省略,因此,在其中的设计过程中对基本的设计元素有一定的传承;关于时装价值的传承,主要体现在使用价值以及情感价值上,在时装设计过程中情感价值的传承是在时装设计背后的情感的传承,时装成为一种潮流,必经了一路的坎坷,在这其中就必然存在着情感价值,对这一价值的传承成为设计师的感情寄托,使用价值的传承主要体现在时装的社会价值上,时装作为服装的一种,其自身的价值是巨大的,面对一定的群体所体现的基本价值就是其使用价值,对这一理念的传承也是设计人员优先要考虑的问题。

其次,品牌时装设计的统一性

品牌时装在设计以及制造过程中需要统一具体标准以及发展的基本路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统一变现为理念与风格上的统一以及理念与消费心理上的统一。我们知道,设计理念是设计风格的导向,设计理念是抽象的概念,而设计风格则是具体的外化表现,如果说在设计过程中理念是人的思维,则风格是人的行动,理念对风格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品牌时装的设计上,这种理念与风格是高度保持统一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时装在设计上的统一,也才能实现时装的价值;另一方面,理念与消费心理是统一的,理念的制定与消费心理必须是高度统一的,因为时装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赢得消费者的信心,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统一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统一的概念体系。

再次,品牌时装设计的独创性

品牌作为一种消费印记,早就已经在消费市场和消费者的心理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仍然有着其具体的发展途径,但是时装的面世需要创新作为其基本支撑,时装是在一定时间段出现的,影响的也是一个时间的人们的消费心理和导向,因此,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在技术上都需要有独创性。所谓的设计的独创性是指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基本的价值理念形成自己的特有见解,使时装具有个性化,不流于俗套。而技术上的独创则是对品牌时装设计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我们知道,时装的款式容易被模仿,但是在技术上则不易被模仿,这就成为时装设计与普通服装设计的基本的差别所在。

最后,品牌时装设计的极致性

作为一种潮流前线的服饰,品牌服装具有不可忽略的时令性以及表现手法上的夸张性。这集中表现为材料、外观、工艺上的极致性,作为时装设计师来说,面料的选取要具有时代前沿标志,外观设计要前所未有、推陈出新,工艺上有独具匠心、有所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独特的时装风格以及时装发展体系,只有抓住这三点上的极致性,对于品牌时装的掌控也达到了一定的极限,在设计理念以及操作过程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品牌时装设计的误区分析

品牌时装在社会上的表现越来越突出,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多,贵族式的生活为人们所向往,但是在现实的时装设计中却对品牌时装设计的历史使命存在重大的误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对品牌时装设计的客户群区分不清晰

品牌时装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和市场经济分不开的,也就是满足消费者的不时之需,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但是从现阶段的时装设计来看,设计师并没有将客户群加以良好的区分,导致品牌时装的设计走向极端化,在市场的占有量增加,但是销售量却节节落后于其他品牌。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在设计初始阶段上对客户群区分不明确,对市场缺乏调研,产生了过剩的结果,这种结果的长生对于品牌时装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阻碍因素,举例说明,如在企业设计时装的过程中,针对的只是小范围的高消费群体来设计,人为地在理念上讲范围缩小,形成了发展上的瓶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品牌时装的设计,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不可缺乏对市场的调研,不时调整设计方案和策略,这才是品牌时装设计的基本之道。

其次,对中国传统的传承理解存在误区

虽然品牌时装是时展的必然产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不乏对传统的传承性,上文中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可是在现阶段的时装设计中,中国元素遗失殆尽,时装已经失去了中国固有的品质和特征,这对中国的传统艺术的发展以及传统服装的传承是一种打击,同时也是一种创伤。很多设计师认为,时装设计就是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地进行思维上的创新,但是却对中国元素进行了完全的抛弃,这是对中国元素的一种误读。

再次,新元素在设计中的体现缺乏

品牌时装设计除了在尊重中国元素的同时,还要对新元素进行大胆创新的引入,如今比较流行的新元素就是环保元素,但是在我国品牌时装的设计中环保元素并没有完全的融入,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对这些新元素的理解和吸纳,这是中国新元素设计的误区和缺陷,也是品牌时装设计中对使命的误读,无论任何一种服饰,环保的理念都应该贯穿其中。

最后,发展缺乏新思路

思维决定设计的创新程度,品牌时装是一种新时期的服装模式,在社会上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和开发,但是其缺乏国际先进的创新理念和思路,还固守着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思路,这样对于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是一种重大的打击,设计师在设计上对设计思维的创新应该有足够的重视和导向。

三、品牌时装设计的相关启示

首先,发展创新品牌设计

新品牌服装的主体是服装,而服装的主体是设计,如何设计、为谁而设计就成为了发展新品牌服装设计最主要因素之一,这是发展新品牌服装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点。说到服装设计,首先人们都会想到欧洲服装设计,欧洲各国基本都有其代表的设计风格,如法国服装剪裁合体,制作精良,讲究线条性感优雅,充满细腻的浪漫主义情怀;意大利服装讲究板型,传达古典、热情、奔放的拉丁气息;而德国服装则以其过硬的质量、合理严谨的设计享誉全球,但由于中国服装设计起步晚,一直在服装设计方面抄袭借鉴,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吸取国外品牌设计的精髓,努力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审美接轨的审美观,结合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巧妙运用形式美的基本原理设计服装是每个设计师和品牌都应该努力的方向。

其次,全面解析目标客户群

了解品牌服装所服务的消费群是奢侈品品牌服装发展定位的重要环节。前面分析中提到,现如今中国的消费者有很多种分类,而且消费者呈现年轻化、女性居多、中等阶层消费能力强等特点。如何去抓住这些消费者的心,就要求我们在制定产品设计之前要去把握消费群的特征,进行行之有效的市场调研和消费者调研等,充分了解这一个消费群的购物需求和动机并随之调整设计方向。总而言之,品牌服装消费者的需求大致有突出个人风格、实现自我需求、需要获得他人尊重等几类。针对这样的需求,在产品的设计上要有针对性地突出时装的品牌文化和优良的消费体验。

第三,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品牌服装的设计,往往可以体现出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文化信仰,在形式美的基础之上,将情感文化因子植入品牌服装的设计可以将服装这个主题注入灵魂,从而提高产品的情感共鸣、品位、识别度以及经济价值。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优势等待中国设计师去发掘。所以首先,培养设计师的文化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扩宽设计师的眼界和思维能力,如何将中国灿烂悠久的文化传统巧妙地运用在奢侈品服装的设计上又使其不流于形式,成为品牌服装设计的突破口。

第四,准确把握流行趋势走向

不同于普通服装,品牌服装是高度时尚的、流行的,品牌服装是植根于本土,立足于全球的品牌,所以要准确把握全球流行趋势走向,在服装设计上,带有一定的引领性和导向性是奢侈品品牌的必要条件。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消费者都具有日益提高的全球化的审美取向,全球各地的时尚可以在几秒钟之间互通,这使得时尚的脚步越走越快,只埋头注重自身文化的挖掘只会让品牌停滞不前,最终被时尚的历史车轮碾过而消失。

最后,提高重视保护环境资源意识

在新品牌时代的今天,品牌服装的设计不同于传统奢侈品服装设计,新品牌时代的品牌时装设计和环境保护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冲突。在我们享受高品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的是人性的需求,以人为本。从人性需求出发的服装设计不会因为降低奢侈品的奢华程度,降低经济效益,反而,大量事实证明,保护环境的意识会和广大消费者达成某种程度的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服装的附加价值,而这种附加价值又增加了服装的价格,时尚作为广泛的号召力,还会对社会起到一个正确的指引作用,成为良胜循环。在服装设计的各个环节,注意培养环保意识、积极开发新型材料、提高科学技术是实施环保的有效有段。

四、结束语

品牌时装有着其深刻的历史使命,在发展过程中也不乏其中重要的发展思路,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品牌服装发展的良性思路是时装设计师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提升时装使命感的一个具体问题,在国际化形势的情况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实现发展的科学化、方向性,是现阶段品牌时装设计的最为重要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刘晓刚.设计风格和风格设计,中国纺织大学学报第22卷第3期,1996年3月第5页

[2]刘晓刚.品牌服装设计,第二版,96页

服装设计的价值范文5

[关键词] 服装供应链;知识管理平台;优化路径;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自从波特提出价值链理论以来,许多服装企业开始重视组织内部之间的业务协作和信息共享,并尝试利用一体化价值链深化与供应商和分销商之间的战略合作。但是,由于在经营目标上存在分歧,很多价值链成员之间的合作流于形式,并未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同盟。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背景下,个体企业很难独自应对服装行业流行周期缩短、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日益加剧的市场环境。更多的企业开始将各自的互补性资产进行有效整合和资源共享。要构建战略协同和运营高效的价值链,企业必须依托创意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知识扩散效应使创意知识在产业集群内部有效地传递、共享、扩散,并自发形成具有持续创新力的学习网络。目前,我国服装价值链整体水平不高,大部分企业仍处于劳动密集型初加工经营业态。如何摆脱服装产业对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初级生产要素的过度依赖,使创意知识成为服装产业的核心驱动生产要素,是服装行业经营者和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二、服装企业内部价值链竞争优势的形成

(一)内部价值链的内涵

根据波特对价值链的描述,服装企业内部价值链是指企业各个部门互相配合、共同协作,通过对各个部门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共享而产生的竞争优势。对于服装企业而言,部门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价值链整合尤为重要。设计部门需根据营销本门的市场反馈进行款式设计,生产部门则根据营销部门的销售预测制定生产计划,人力资源部则根据公司的产能以及销售渠道的拓展计划制定人员的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计划。

在工业化时代,服装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在产品设计、品牌塑造和信息管理方面很难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在此阶段,企业通常将经营重点放在生产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加工成本优势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而且,由于进入门槛较低,潜在的行业进入者很容易吞噬行业的利润,使行业的盈利能力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由此可见,内部价值链处于价值链发展的初级阶段,其竞争优势的获取来源比较单一。

(二)服装内部价值链的特点

1.内部价值链对市场的反应比较迟缓。内部价值链的主要价值链活动是企业内部各部门所从事的产品研发、营销管理、生产管理、成本控制等内部价值链活动。由于内部价值链与外部供应商、经销商、中介机构缺乏有效的信息对接,对市场的变化反应迟缓,因此很难适应消费者需求瞬息万变、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服装产业。

2.内部价值链难以获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在工业化时代,服装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土地使用成本以及优惠的出口退税政策。然而,这些依赖于初级生产要素所获得的竞争优势是很难获得持续性的发展动力。首先,大量的潜在行业竞争者会迅速摊薄服装加工行业的利润;其次,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大幅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第三,汇率的上升可能进一步侵消企业利润。由此看来,依靠成本优势生存的服装加工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非常薄弱,其竞争优势也是难以持续的。

3.内部价值链缺乏创新的动力。从本质上来讲,创新是对原有组织秩序、文化、思维方式的变革和破坏,并建立新的资源配置方式、经营模式和思维习惯。因此,创新活动需要不同类型的个人、组织和群体的相互学习、交流、共享来获得创新灵感。但是,在内部价值链中,由于组织各个部门长期共同遵守统一组织体制、文化,执行同一经营模式,企业内部成员在组织行为、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上日趋统一,很难产生互补性的交流和学习。这无疑影响了组织学习的氛围和效果,甚至会产生变革和创新的惰性,从而阻碍企业创新的进程。

三、服装协同价值链

进入后工业时代后,服装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过度。服装企业一方面要依靠较大的生产规模以获取成本优势。另一方面,要加强组织的灵敏性以快速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此时,仅仅凭借企业的自创新机制已经很难适应服装行业流行周期日益缩短、消费者需求个性化逐步加强的产业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将内部价值链同企业原材料供应商、第三方设计机构、零售商、信息中介组织等外部组织进行有效整合和相互协同,并形成企业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协同价值链(见下图)。

服装企业协同价值链图

由上图可知,协同价值链是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价值链内部的业务单元进行无缝集成,并与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等外部协作企业保持信息共享、互利共赢的价值链联盟。以服装企业为例,制造商与零售商共同构建的快速响应(QR)机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以CAD绘图软件、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PP辅助工艺设计为代表计算机智能制造系统则可以将服装设计、生产制造、工艺规划紧密地结合,并实现产品设计数据与生产工艺数据的相互调用与共享。此外,以客户为导向的ASP第三方信息服务模式将为企业价值链成员提供高度集成、动态交互的协同电子商务平台。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协同价值链具有以下特点:

(一)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在协同价值链中,主导企业与上下游关联企业形成了有效地专业分工,这将有利于设计公司、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关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并将各自擅长的专业领域进行延伸,形成具有差异性的知识资产。这些上下游企业的互补性资产在经过知识共享、转移、传播后,很容易形成创意产业集群的扩散效应和集聚效应。

(二)协同价值链的竞争优势具有不可复制性

协同价值链拓宽了企业边界,使主导企业和关联企业既关注了自身的核心业务,又实现了不同产业集群的资源整合。由于战略目标协同一致,协同价值链的企业联盟可以使产品设计、物流、生产、营销各个环节实现知识共享和信息链接,这将大幅降低协同价值链内部交易成本,提升产业链市场化效率。同时,协同价值链使不同产业集群的个体优势进行累积和集聚,形成了竞争对手更难逾越的“竞争门槛”,使协同价值链成员从中受益。

(三)有利于形成良性的团队学习机制

进入后工业时代,服装产业价值链逐步从实体产品的生产进入创意产品的生产阶段,服装不仅是遮风避寒和舒适贴身的功能性产品,更是体现消费者时尚品味、审美情趣的文化产品,因此,文化价值和美学内涵也成为服装的主要产品构成要素。而协同价值链可以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知识传播、传递和共享。特别是构成品牌个性和内涵的隐性知识,可以将设计师的创意语言附着于产品之中,并通过迅捷的信息化渠道进行传播,使服装文化价值在价值链的传递过程中实现增值。

四、网络价值链

进入21世纪后,以电子商务和移动通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服装产业的竞争业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信息共享、业务渗透更加频繁。电子商务占服装总交易额的比例迅速增长,传统的营销渠道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另外,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出现使服装产业价值链由“空间集聚”向“信息集聚”和“知识集聚”发展。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可以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突破地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局限,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创新网络。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创新网络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产业条件和技术条件。产业条件是创新网络产生的外部条件。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服装企业逐步从加工型产业向时尚创意性产业过渡。以知识创意为特征的产品设计、数字化敏捷制造、柔性生产、整合传播等创意价值链活动成为服装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而创意知识经过去冗、编码、排序、过滤后可以自由地在产业集群中共享与传播。技术条件则是创新网络生存和发展的技术保障。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服装企业创意知识借助信息网络迅捷而高效地流动。信息的高度集聚和传输可以实现创意知识的融合与增值。而且,云计算等网络技术的出现是创意知识的扩散速度呈几何级的增长,这将极大地拓展价值链的覆盖空间。具体而言,网络价值链有以下特征:

(一)网络价值链是知识共享和传播的结晶

网络价值链可以使不同组织之间突破组织边界,实现知识流、信息流、数据流的无缝对接。由于企业、政府、媒介、个体在信息表达方式和知识学习机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将组织所拥有的知识进行规范化、格式化处理成为创新网络价值链运营的关键环节。而面向服务的知识共享平台则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知识共享平台通过对不同组织隐性知识的编码化、社会化处理,使之成为易于传播和共享的显性知识,知识共享平台还可以通过其内化学习机制成为依附于组织自创新机制系统的隐性知识。在知识不断地传递、学习、转化和共享的循环过程中,知识在创新网络价值链中不断更新和增值,从而保证价值链具有持续性的竞争力。

(二)创新网络价值链通常依托创意园区为载体

创新网络价值链主要通过知识将不同组织进行链接,对于组织之间的地理位置和空间距离并无特殊要求,但是,相近的地理区域确实更有利于创意人才的集聚和交流。特别是创意人才所拥有的隐性知识很难全部转化为可编码化的显性知识。面对面的知识交流无疑可以增强团队学习的效率。而协同创新平台可以促进知识、信息和人才的集聚,并形成带动技术极化和创新升级的知识溢出效应,从而促进价值链的良性发展。

(三)网络价值链能迅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网络价值链的虚拟化、信息化、知识化特征使其能够和外部市场环境实现快速的数据链接和信息交换,而且,任何一个价值链节点的信息能够迅速地与其他节点单位共享。在服装产业流行趋势日益缩短、消费者需求变化加剧的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价值链可以构建一个专业化与协同化并重的动态网络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迅速地调整网络价值链成员的设计风格、产品定位、物流配送和营销传播策略等一系列经营战略,以保障网络价值链的整体竞争力。与内部价值链与协同价值链不同,创新网络价值链具有更强的动态性和适应性。这将产生强烈的知识聚合效应,并对价值链的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和功能拓展,使价值链成员的知识优势得以累积和强化,从而形成知识、人才、机制相互促进的知识创新网络。

五、结语

服装价值链竞争优势的演进实质上是服装产业经营模式和创新路径的发展进程。随着产业环境的变化,服装价值链逐步从单一价值链向协同价值链和网络价值链发展。从表向上看,这种转变是组织形态和勾通媒介的演化进程,但从本质而言,是价值链学习机制、创新模式和战略目标上的深层次变革。在工业化时代,企业主要关注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资源整合和自主创新能力开发,通过成本控制和市场开拓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价值链的内部驱动力。但是在后工业时代,服装价值链上下游的产品设计、原材料供应、生产协作、营销等环节的资源共享和战略协同逐步加强,单项价值链开始向纵向一体化价值链发展,企业价值链的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企业个体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取决于价值链成员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服装价值链成员之间的组织边界日趋模糊。价值链成员的创新能力在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下呈现出规模递增特征。由企业、设计师、科研院所组成的柔性创新系统可以通过知识的扩散、共享、传递不断衍生出创新驱动力和可持续竞争力。

对于服装企业经营者而言,只有从战略层面了解服装价值链的演进规律,才能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企业的发展创新机制和知识管理系统,并且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网络创新价值链,从而实现跨越空间、组织、文化的知识融合与创新,并创造出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参 考 文 献]

[1]冯子标,焦斌龙.文化产业解构传统产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郭利平.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演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产业安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服装设计的价值范文6

关键词:服装企业 成本管理模式 价值增值

经济全球化发展,大量的外国服装企业涌入到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一些国外的品牌服装系列进入到中国市场,所形成的时尚环境加速了中国服装业的更新换代。中国的服装企业属于是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低,技术要求不高,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导致服装业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并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就需要实施批量生产以降低成本,并加大研发力度。因此,服装企业实施成本管理以适应目前的服装市场竞争环境。运用现代的成本管理模式,对于促进企业价值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成本管理模式

所谓的“成本管理模式”,就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产品相关的一系列工作。具体内容包括产品的局置安排、计划性评估测算、有效地控制安排以及详细地分析、核算等等。作为一项系统化工作,其是在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的同时,降低成本,实现生产成果的最大化。

如果采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主要是针对物料成本以及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并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而没有充分地重视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和控制,而是多采用建立在人工或者机械小时基础上的分摊。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由于生产过程中不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消费者几乎不会有个性化的需求,往往采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控制更为具有适用性;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多元化、动态化发展,消费者更为趋向于个性化需求,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移,传统成本管理模式更显不足。

为了克服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所存在的弊端,采用了全新的成本分配方法,作业成本法在此基础上诞生。西方国家的一些企业管理者采用这种成本管理方式获得的优势竞争。我国的服装业也逐渐地对这种方法展开运用。

作业成本法又被称作“作业成本计算法”,其是以作业为核心的计算方法,将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都加以确认,并做好计量工作,所消耗的资源成本计入到作业当中,之后分配所有的作业成本给计算对象。从分配的角度而言,这是一种间接式的成本分配方法,不仅确保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更为准确,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控制成本。

二、服装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一)成本管理没有适应企业发展而灵活调整

目前的服装企业在成本管理上,主要依赖于企业管理者垂直管理或者财务部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实施管理,并且成本控制仅仅从规章制度上体现出来,而服装设计、材料设备的采购、以及车间和仓库等仅被看作是企业的生产者。财务部门将成本控制内容以报表的形式呈交给管理者接受审核,却没有意识到其中数据的可变性。比如,服装企业在生产服装之前,需要将制定可行性方案,但是,设计部门在成本控制条例的约束下,很难于发挥创新性职能,如果设计部门按照自己的设计理念编制设计方案,提交审核之后,当进入到采购、生产环节,才会发现设计师设计中所使用的材料已经超过了成本标准,因此而丧失了盈利优势。

(二)控制采购成本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传统的采购理念,倾向于两个方面,即低成本采购和优化采购质量。低成本采购过于关注成本最低化,而忽视了材料的质量,从而严重地影响了产品质量;优化采购质量过于强调材料质量而忽视了成本的控制,面对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严格化,产品成本压力过大,导致利润空间越来越狭小。此外,产品的采购还需要与供应商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常会以短期效益为主,而没有考虑长期合作,包括产品的运输、赔偿以及换货等等,如果没有长期信誉担保,就会增加采购成本。

(三)库存控制成本中所存在的问题

要控制好库存成本,就要将成本控制因素贯穿于产品从设计到投入市场销售的各个环节当中。设计阶段的产品开发,需要使设计产品与市场需求导向相符合,但是,由于服装企业的设计部门没有对服装市场开展调研,更没有深入研究市场细节,并细分市场,因此而导致服装产品的款式和价位都无法在服装中占有一定的优势,而且服装季节性较强,因此而导致服装产品滞销。随之库存量增加。

进入服装生产阶段,如果产品质量极差,诸如色差问题、跳纱问题等等,都会影响市场销路,由于产品无法销售出去而大量地积压在仓库中。服装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尽管服装的质量合格,但是由于生产效率过低而错过了最佳销售季节,就会导致产品大量滞销,库存积压产品增加。

服装产品的销售阶段是解决库存挤压的重要环节。如果销售渠道不够畅通,更没有明确的销售目标,加之没有指定科学的销售方案,就会导致库存积压严重,大量的服装产品滞销。

三、成本管理与价值增值

(一)企业价值增值

企业价值是企业以价值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企业按照价值规律运行过程中,可以获得预期的回报能力。长期以来,企业价值衡量都是以传统的财务绩效指标作为重要指标。早在二十世纪80年代,经济增加值指标就已经被提出,对于所有资本成本进行综合性考评。企业的管理者获得价值存在于企业在阶段内所获得的利润超过资金投入而获得的节余。

(二)成本管理与价值增值间的关系

企业运营是指在经营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以此为基点实现企业价值。要获得企业价值增值,就需要将增值因素渗入到服装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中,从服装设计、采购、生产、营销以及财务等等环节,都需要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好的经济利润。因此,企业在制定运营战略方案的时候,要考虑到价值增值,以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要获得产品价值增值,除了要控制好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和市场营销环境之外,还要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以获得产品的增值。企业的运营与经济效益总是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也要降低成本,那么在企业的价值链上,就要更为注重超值服务,以保障成本支出的合理性。企业成本的价值增值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被渗入到产品的各个环节中,逐渐地呈现出来。那么,成本管理的作用,就是管理企业成本链,摒除低效益活动,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四、服装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价值增值策略

(一)采用现代成本管理模式

服装企业要根据市场运行态势以及企业自身实际,制定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建立成本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将成本管理因素渗入到系统中,对于服装企业的各个运行环节实施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控制,在短期成本控制的同时,也在逐步地实现长期成本控制。拓展成本管理范围,对企业实施动态化管理,将成本控制由时候转向事前控制。在不增值作业的前提下,通过提高要求资金运转效率,将成本空间降低。可以将成本管理纳入到企业经营决策当中,以促进成本持续降低,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促进成本管理手段的创新

成本管理信息要具有准确性和实效性,那么实施科学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市场环境实施成本管理手段的创新,是成本管理战略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采用现代化的成本信息管理技术,为企业成本管理建立技术平台,以便于在数据的传递、处理以及监控的时候,能够快速地处理成本信息,以提高信息质量。将数字化计算机网路充分地运用起来,建立网络化的成本管理,原本复杂的成本管理程序被简化,有效地提高了成本管理效率。服装企业需要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心,并在信息管理平台上建立信息数据库,以便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都可以在平台上执行程序化管理,包括市场需求的分析、资源材料的采购以及企业生产技术等等,都可以运用成本网络化管理控制,以促进企业成本管理的现代化。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服装企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在成本管理方面却暴露了诸多的弊端。中国的服装企业属于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科技含量低、资金介入容易而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运用全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增强成本管理基础工作,而且还实现了管理创新,以实现价值增值。

参考文献:

[1]洪迪.浅谈我国服装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J].企业管理,2013(03)

[2]冯仕玲.浅谈服装企业的成本控制[J].轻纺工业与技带,2011.40(01)

[3]顾晓敏,刘营华.现代成本管理模式对企业价值增值的影响――以纺织服装企业为例[J].中国市场,2010(41)

[4]马刚.现代成本管理模式对我国企业价值增值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0(10)

[5]温剑颖.服装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价值增值策略[J].经营管理,2012(08)

[6]杜晓荣.成本控制与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