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积极意义范例6篇

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积极意义

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积极意义范文1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 就业问题 技能水平

最近两年,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城市的农民工的用工量在大幅度减少,加上企业工资待遇长期的停滞不前,物价上升带来的城市生活成本的上升,很多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的方式,在不耽误家中农活的同时也不耽误工作。但是返乡农民工回乡以后,很多人发现在本地就业并非那么简单,由于他们在学历上没有任何竞争优势,很多人又没有一技之长,因此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一、教育对于返乡农民工的就业作用

1.促使返乡农民工转变就业观念

返乡农民工受自己教育水平的限制,在就业观念上有很多放不开的地方,比如说老想从事与自己在沿海性质差不多的行业,或者想这一个与在沿海打工时的工资待遇差不多的工作。但是他们没有看到沿海与内地之间在工作性质和内容上的差异,也没有看到在工资待遇上的差异,导致在就业观念上“钻牛角尖”。另外,在就业中受到自己教育水平的限制,他们只想找工作,很少有人有创业的精神,就业观念的落后限制了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面。但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可以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观念的改变。在农民教育当中,一方面可以让返乡农民工了解到本地的就业形势,明确在就业竞争中自己所处的位置,对自己的就业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另一方面,利用各种成功的就业案例,可以开拓他们的就业视野,提高就业方面的灵活性,激发他们创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工作能力

当前各地的对农民的培训教育主要集中的技能培训上,通过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让返乡农民工有了一技之长,这样能极大的提高他们的就业率。而一些原本就有一技之长的,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在提升他们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返乡农民工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于他们的就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开展针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教育

1.要从思想上重视起返乡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应该充分意识到返乡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中重视起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教育培训工作。明确“抓好农民工培训既能促进农民工再就业,又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让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抓好返乡农民工培训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进步、发展和谐;关系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经济的稳定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此外,要在资金上给予返乡农民工教育培训更多的保障,在这一方面负责农民工培训的单位要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教育培训资金,制订详细的返乡农民工培训计划,构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培训、在岗培训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出政府主管部门在返乡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作用。

2.教育培训工作要面向就业市场

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教育培训的主管部门应该详细了解本区域的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明确市场中需要哪些技术工种,根据实际调查情况确定培训的工种和培训方法,构建全面的返乡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就现在农民工就业市场的状况来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考虑到性别的差异,针对男性与女性在就业市场的差异,开展不同工种的教育培训。在适应就业市场性别差异的基础上,使培训更有针对性。第二,强化对建筑业返乡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力度,建筑业是当前农民工最普遍的就业行业,现在很多农民工都是靠传帮带掌握建筑技术的,建筑知识和技能没有得到比较系统的培训,这样的建筑工对于危险因素、建筑质量较高的现代建筑工程建设来说无疑是工程建设中的最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强化返乡农民工建筑安全、施工安全、用电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不算提高自己的建筑技术水平。第三,教育培训的形式应该以应用实践培训为主,对于返乡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不能只限于理论知识的强化,而是应该将重点放在他们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因此在教育培训的课程设置上要多增加一些实践课程,让返乡农民工能够在实践中学校最扎实的知识和技能。

3.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培训

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不能单纯依靠找工作来解决,还可以让农民工走上创业的道路,通过创业实现就业。返乡农民工相对于传统的农民在思想意识方面要先进的多,他们的创业心理要强烈的多,这就需要农民工教育培训机构针对返乡农民工开展创业知识培训、创业能力培训、管理培训,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实践。在教育培训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明确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方向,这一点应该是非常明确的,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应该是他们最熟悉的农业,也就是农副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行业。返乡农民工毕竟也是经历过农业生产,他们对农业生产也是最熟悉的,在创业的过程中只有扎根于农业才能取得成功。第二,创业知识是他们创业的是否成功的关键,创业知识包含有丰富的内容,这是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最需要的。此外,政府的教育培训机构应该主动担负起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指导责任,帮助他们筹集资金、购买原材料、构建自己的销售体系,增强返乡农民工的创业信心。

4.要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返乡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作用

“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到农民工培训之中,使之成为农民工培训的基地。职业院校作为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拥有先进的设备、良好的实习实训场地和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这些优越的条件有利于保证农民工培训取得更好的效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利用自身在教育培训、农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面向社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活动,提高返乡农民工的科学种田水平,让返乡农民工通过农业生产解决他们的就业需求问题。第二,构建面向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在这一方面应该以各类技工培训为主,辅以相应的学历培训,做到技术与学历的双管齐下,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三、结语

总之,在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上,各级人民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要充分发挥各级就业主管部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促进返乡农民工的就业。

参考文献:

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积极意义范文2

[关键词] 农民工;返乡;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09)08-0031-04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融危机冲击下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和推动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互动研究》( HB09BLJ007)相关成果。

一、引 言

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让使得外部需求的显著减少,中国的外贸企业的订单也随之大幅度缩减。为数庞大的农民工是中国出口企业人力资源的支撑力量,也是此次金融危机最直接的受害群体。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大批农民工返乡的现象。[1]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2月初完成的一份《金融危机对就业影响最新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1月底,四川、重庆、河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甘肃等劳动力输出大省十省份农民工返乡数据总计有485万名。具体情况见表1:

从表1中数据可以发现,中国外向型加工企业的停产和倒闭,引发了失业民工向农村回流。大量农民工返乡无疑给严峻的就业形势增加了新的压力,并带来一些相应的社会问题。一是将使部分家庭生活困难。对收入不高、积蓄不多的农民工来说,一旦没有了收入来源,生活的压力就接踵而至。更有绝大部分农民工在打工时的收入仅能勉强维持一家生计,一旦失业将迅速退到生存线以下,使得家庭生活也变得无以为继,可能重新变为赤贫。二是使社会治安问题突出。农村社会稳定已进入矛盾“高发期”,不可粗心大意。据某地调查,伴随着农民工返乡潮的出现,群体性纠纷、劳资纠纷、治安刑事发案率呈现上升势头 。三是使土地流转纠纷增多。目前农村的土地流转基本上是一种代耕制度,其流转的程序和合同极不规范,城市经济环境好时,打工者的土地交给别人代耕,表面看来不易发生纠纷,但当城市经济增长出现危机时,民工失业返乡,流转风险就开始显现,直接威胁农村基层的稳定。四是给农村义务教育带来新的压力。农民工子女大量返乡就读,使得学校现在的教育资源严重紧张,尤其在一些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如住宿、教室一下子突显紧张。五是使本地就业压力加大。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民工外出打工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地就业几率小。但目前农民工大量返乡,将冲击当地本已脆弱的就业体系的平衡。

众所周知,2004年后至2008年上半年,中国许多省份特别是东南沿海省份还存在所谓“民工荒”问题,一些企业常常为找不到合格的技术工人发愁。但是,一场肇始于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机,在短短几个月内,使中国由“民工荒”转变为“农民工失业潮”。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农民工失业问题,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关注的问题。为了稳定就业,有关部门也紧急出台了针对农民工的配套政策。在这种背景下,农民工返乡问题也成为政府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客观地讲,政府部门以及学界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理论对于我国解决农民工返乡问题有很强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依旧在蔓延,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会更加显现。这些紧急出台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或能起到稳定当前农民工就业之效,但长远观之,依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返乡问题。因为大量农民工返乡是一个新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理论界和实践部门还缺乏必要的准备,许多举措是临时性的。而且在思想认识上,很多人把农民工返乡看作是一种就业压力并被动得来处置。实际上,农民工返乡带来的压力确实很大,但不一定就是坏事,农民工返乡创业也许是调整农村经济布局的一个时机。如果处理得当,农民工返乡创业无疑会成为城市资金、人才、技术向农村流动和推动农村发展的新机遇。如何把此次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冲击作为调整城乡发展布局的契机,完善并建立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长效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正是基于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的实践以及现有理论和政策研究的现状,本文以返乡农民工教育培训为题。从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出发,研究如何认识和解决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农民工返乡问题,从理论和政策层面分析如何通过强化返乡农民工教育培训提高其技能并投入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创举中,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和发展压力。

二、返乡农民工创业与新农村建设互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个为亿万农民谋福祉,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而言,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因素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而在这其中,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也是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特征。对于我国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不仅直接关系着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而且关系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现代化进程,关系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为了谋生就业,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农民纷纷离开家乡,涌入城市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务工,形成我国特有的农民工现象。目前,我国已有2亿多农村劳动力转入非农业部门和城镇就业,其中约有1.2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

客观地讲,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改变农村面貌、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应该看到,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异地流动,也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从农村的实际来看,谁来建设新设新农村、带头人怎样培养是新农村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新农村的经营要靠农民,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更离不开农民。因此,塑造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理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的前提和重要保障。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素质整体比较低,不适应科技进步的需要。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城市就业,更是加剧了这一问题。留守农村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既面临各种生活困难,也难以担负起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重任;农村劳动力结构性供给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劳动力总体上仍然供大于求,另一方面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供给严重不足;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建设落后,大量农民工进城却留不下来,难以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等等。这已成为制约全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以美国的金融危机为直接导火索,全球对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减少,导致东南沿海一些出口生产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甚至关闭状态,农民工就业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伴随着近几年来,我国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2008年底我国出现了大量农民工返乡的现象。大量农民工返乡,无疑给各地严峻的就业形势增加了新的压力。面对农民工返乡问题,能不能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把这种压力转化为发展的契机呢?答案是肯定的,农民工在外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和创业资本,对家乡的资源、市场和商机又比较熟悉。在这种情况下,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协调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面对农民工返乡,我们可以把这看成是一种机遇,而不仅仅是压力和负担。

总之,农民工返乡创业,这打破了农村劳动力长期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向流动的旧格局,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的新格局。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首先,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利于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带回了资金、技术以及管理方法,而且可以吸纳当地的富余劳动力,实现当地“输出富余劳动力―打工积累资金技术―返乡创业―安置富余劳动力”的良性发展。其次,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利于促进小城镇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一般集中在集镇和县城,是一条低成本的小城镇扩张之路。第三,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利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当地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工返乡后,有的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的兴办二、三产业,有的担任经纪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还有的担任村干部,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人。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打开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观念、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通道,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三、返乡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的现状

返乡农民工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工作的经历使得其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许多返乡农民工在劳动技能、观念、技术、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但客观地分析,对于大多数农民工而言,其技术技能、市场意识等和自主创业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差距。针对这一问题,有关部门也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为了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相关部门对有创业意愿和条件的返乡农民,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知识、技能、资金等方面难题,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返乡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新问题,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资金筹措机制不健全

资金筹措机制不健全,许多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因经费短缺而难以进行。从目前来看,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财政还没有形成对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的稳定投入机制。政府财政紧张导致农民工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对于农民工来说,由于自己的经济实力有限,且对培训的预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自费接受培训也存在一定难度。

2.教育培训管理工作还很薄弱[2]

面对农民工返乡,一些地方也加大了创业培训教育工作。但组织管理机制很不健全,往往是农业、教育、劳动、乡镇等部门各自一条线展开,部门分工不明确,没有建立起集返乡农民工教育培训管理、指导、服务于一体的专门组织协调机构。行业、部门和社会力量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各自规划、自成体系缺乏协调问题比较突出。

3.培训时间较短,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返乡农民工教育培训大多还停留在短期的培训层面。由于培训的时间比较短,这种培训更加适合劳动技能含量较低的工作。而自主创业,除了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培训以外,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

4.培训资源欠缺,培训方法缺少创新

目前开展返乡农民工教育培训主要还是依托现有的一些职业技校、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而完全针对农民工的培训基地比较少。不少培训场所基础设施不齐全,缺少必要的师资力量。同时由于农民工创业培训的时间还不长,缺乏教学培训经验和成熟的培训教材。

5.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培训内容是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培训的关键所在。当前针对农民工创业开展的教育培训普遍存在目标单一、专业设置老化、课程设置狭窄、教育内容陈旧,脱离城乡经济发展和农民工创业实际需要的状况。而且,目前农民工创业培训中普遍存在培训内容理论知识偏多、偏难,许多学员很难掌握其中的内容并在实际中应用。

6.缺少后续跟踪服务

有关部门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培训评价结果显示,开展创业跟踪服务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个方向选择、资金筹集、具体实施的经济链,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特别是对于初次创业的农民而言,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创业的稳定性很低。而对于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帮助工作都做的比较少。

四、积极推动返乡农民工教育培训

尽管目前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的人数还不算多,但这些人能量大、创新精神强,代表着发展的方向并日益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面对农民工返乡,各级政府在积极落实中央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既定政策过程中,在工商登记、资金、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的同时,也应当梳理返乡农民工状况,分门别类进行引导。加强对有经营头脑、一技之长的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积极推动农民工进行自主创业,带领当地农民致富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从这一角度考虑出发,本文提出了如下一些加强返乡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的思路,以期有益于解决金融危机引发的农民工返乡潮和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

1.作好滞留农村的农民工数量的统计

在2009年农民工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要未雨绸缪,采取正确的对策措施。为此,首先要摸清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人数、回乡后的就业状况。对返乡农民工情况进行摸底登记,掌握情况和趋势,了解数量和分布,以及各自的特长、想法、要求等情况。从而为进一步的培训教育做好准备工作。

2.加强农民工创业培训

尽管各地普遍加强了对返乡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但许多地方缺乏针对农民工创业而制定的针对性对策,没有制定长远规划。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的重要性,将促进本地返乡农民工教育培训纳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计划,广泛开展农民工创业培训。要不断的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的支持力度,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积极给予扶持,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成功率,提升农民工创业人员的市场参与意识和市场竞争、生存能力。

3.重视社会环境的作用

社会环境对任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分析社会这个大环境,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也不例外。只有把采取的措施置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下去考虑、去实施,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广大返乡农民工而言,普遍存在一种追求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长远利益的问题。所以,对返乡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时应当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广泛宣传、典型示范等形式,让返乡农民工逐渐意识到接受教育培训对改善自己生存发展状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建立农民工创业培训专项经费[3]

针对农民工创业培训经费短缺的问题,需要完善法规和政策,使农民工培训投入规范化并不断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考虑从土地出让金、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和扶贫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农民教育培训。教育部门也适当的安排一定专项经费,用于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计划的开展实施,同时加强对培训专项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

5.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农民工创业培训体系

各级政府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整合和调动分布在农村和县城的各类教育资源参与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教育培训。为了方便返乡农民工参加创业培训,不仅可以集中在县(市、区)职业学校学习,而且可以依托有条件的农村化技术学校、普通中学等场所组织教学。同时,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逐步建立一批农民工教育培训基地,进行重点建设和扶持,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带动效应和培训主力军的作用。

6.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评估体系[4]

要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督导、评估、考核和表彰制度。确保任务落实、责任落实。定期对培训机构的培训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检查,奖优罚劣。加强督导监督、把农民工创业培训作为考核教育培训机构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培训绩效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检查评估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培训的顺利实施。

总之,如何充分调动返乡农民工的力量,使之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积极因素,是一个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应当积极抓住农民工返乡这一时机,加强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高素质劳动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何 新.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8:89-92.

[2]胡 平.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 2008,(4):1919-192.

[3]康宝利.对农民教育培训应如何展开[J].理论见地,2008,(12):9-10.

[4]刘建峰.和谐社会目标下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思考[J].经济师,2008,(3):161-163.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Peasant Workers Returning Hometown

Zhang Jun,An Yuexing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aoding071000,China)

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积极意义范文3

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经济总量偏小,至今仍是云南省省级重点扶持贫困县,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122元。全县农业人口263383人,农村劳动力172134人,占农业人口的65.36%,其中男劳动力89509人,女劳动力82625人,农村富余劳动力83313人,占总数的 48.4%,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劳动力素质偏低,文盲9295人、小学文化74586人、初中文化78292人,高中以上9961人。现累计转移 45976人,目前尚有37337人农村劳动力处于闲置中。闲置的农村劳动力渴望外出打工来增加收入,改善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外出打工农民返乡者日益增多,形成了农民外出与回流并存的局面。在回流的民工中,有一部分是为创业的目的而返乡。在历年的打工生涯中,他们经历了市场风雨的洗礼,锻炼了意志,经过滚打摸爬,学得了一定的技术,或管理经验,开阔了视野,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于是产生了回乡创业的冲动,甚至有少数人外出时就是怀着创业的目的走出农村去的。当这些人在打工的过程中有了一定的人力资本和经济基础之后,他们就会怀着干事创业,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带领乡亲走向富裕之路的良好愿望回到故乡。返乡民工创业,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的通知要求,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的工作人员对返乡民工创业情况作了实地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外出打工、回乡创业情况及回乡创业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意义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民工从卖苦力到拼智力,从城乡两栖到定居城市,从单向涌入城市到开始回乡创业,农民工群体正在发生着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农民工经过十多年来的打拼,逐步由体力型转移向技能型转移转变,据统计,全县外出打工的农民45976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仅360人,占外出打工人数的 7.8。返乡创业人员在外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与技术,靠着他们的聪明与拼劲,返乡创业主要以从事建筑业、豆制品加工业、磷化工、种植业为主的企业占了重要的份额,不仅他们自己过上富裕的生活,还吸纳了大批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为政府排忧解难,缓解了就业压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在XX县有口皆碑的建筑老板陈学明,他是家乡共同富裕的带头人和引路人。

陈学明是石屏宝秀镇宝山街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他在七十年代开始外出帮人搞运输,跑了云南省的玉溪、景洪等多个地区及红河州的大多数县市,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斗和四处奔波,既磨练了身体更锻炼了意志,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回乡组建了10多个农民的马车运输队,1980年,开始初涉建筑行业,1994年,在抓好主业的同时,先后开办了汽车修理厂,汽车配件门市,建筑材料门市,红砖厂、木材经营等多种厂店,20**年,成立了学明房地厂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在他的公司就业的农民工(临时工除外)达370人,在公司打工的农民一年人均至少有一万左右的收入,他为家乡的共同富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二、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出现困难和问题的原因

返乡民工创业并非一帆风顺,在创业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少仅靠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

1、资金缺乏。返乡民工在创业中资金缺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据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对外出打工返乡农民现状的调查,被调查者中85%的人认为回乡办企业最缺的是资金。在投入办企业的资金来源总额中,自我资金占52%,向私人借款占19%,银行贷款占27%,政府资金占2%。政府和银行支持的资金总计不足三分之一。虽然说,外出打工的农民在返乡时都有或多或少的积蓄,但是对于创办企业、搞生产性经营所需资金额来说,这点积蓄只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如果政府和银行不给予较大力度的支持,如果资金问题不能解决,多数返乡民工只好空有一腔返乡的热情,根本无法实施创业计划和施展自己的才能。

2、缺少优惠政策。XX县的调查说明,有50%的人认为当地政府没有鼓励返乡民工创业的优惠政策,有50%的人认为不知道有没有优惠政策。据调查,各级党委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十分重视,并专门成立招商局,制定了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但农民工创办的多数为作坊式小企业,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规定不明确,引导和服务不够。这种情况说明缺少鼓励返乡民工创业的优惠政策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即使政府制定有优惠政策,也因宣传不到位而不被返乡民工广泛了解,或者因未认真执行、未落到实处而成为一纸空文,使得返乡创业的民工感受不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

3、形不成合力。返乡民工创业,大多数是个人行为,家庭式的创业模式,单枪匹马地干,势单力薄,形不成合力,抗风险能力差。一部分企业市场竞争力差,效益不太好,难有大的作为。

4、经营环境差。突出并普遍地表现在税费过重。XX县的调查表明,目前已停办的企业中,有50%的人回答说原因是税费过重。同时,有些相关单位不仅不提供主动服务和优质服务,而且故意卡脖子。

三、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政策需求

返乡民工创业,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然而,在创业的过程中,他们面临着许多靠自己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创业就无法成功,创业失败带来的消极后果是全方位的,不仅仅个人利益受损,而且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支持返乡民工创业,帮助他们走向成功。政府的大力支持是返乡民工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1、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

资金支持的渠道是多方面的。第一,地方政府每年都有一定的开发资金,用于开发性生产经营项目,在开发性资金的使用方面,应注意向返乡创业民工倾斜,因为这是真正的创业和开发。第二,积极协调银行与返乡创业民工之间的借贷关系,促使从事农业信贷工作的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对返乡民工创办的企业和从事的养殖业项目以及非农产业项目给予优先支持。第三,可以探索性地引导创业民工寻找民间融资的途径。现在,各地农村中都有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手中有一些节余暂时不用,这些资金闲置起来是个浪费;而一些创业民工则等米下锅,急需资金;这是一条民间融资的新途径,政府可以给予引导,以求双方互惠互利。但必须指明的是,政府在这种融资的过程中,仅起中介作用,不负实质性责任,必须是双方自觉自愿,并签订合同,政府的责任是监督合同的执行。

2、制定各项优惠政策。

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有利于返乡民工因地制宜、创业致富的优惠政策。一般来说,在注册登记方面,要减少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优质服务,并免收各种证书费、登记费和管理费;在税收方面,免去2-3年税收,使其在创业起步阶段减轻压力;在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利用方面,提供方便并给以优惠。

3、帮助返乡创业民工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

总体上讲,返乡民工创业,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但其中也有一些企业,需要比较专业的技术,就连从事养殖业,也离不开科学的养殖方法和专业知识。对此,一些创业者知识和技术积累不足。政府在这些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可以有针对性地从高校或科研所各类科技机构、职业学校等处聘请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对创业民工开设专题讲座,现场指导解疑答难;帮助创业者同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建立经常性联系,使创业民工遇到技术方面的难题时知道找谁咨询,小问题通过电话就可以解决,大一点的问题可以自己登门求教或者邀请现场指导。如此,创业者定会受益匪浅。

4、广开信息渠道,帮助返乡创业民工开拓市场。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市场,广泛了解和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就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扩大产品市场,以求得自身的发展。然而返乡创业的民工,大部分是在乡(镇)甚至在村从事创业活动的,地处偏僻,消息闭塞,信息来源渠道很少,这无疑对创业活动产生了消极影响。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应该急创业者之所急,在这些方面为他们办些实事。建议每个乡(镇)成立一个返乡民工创业领导小组,这个小组应同外界建立广泛的联系,多方收集市场信息和市场动态,通过多种途径(如印发简易的市场信息报,在乡镇政府设立市场信息专栏等)及时把各种信息告知创业民工,帮助他们开拓市场,把蛋糕做大。

5、把返乡民工创业纳入当地政府发展经济的规划之中统筹安排。

发展农村经济是基层政府的一个重要任务,对此,基层政府年年有规划,但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大都没有把返乡民工创业列入当地政府发展经济的规划之中,这是一个令人非常遗憾的事情。要把返乡民工创业列入规划之中,就必须做到对返乡民工创业情况底子较清,心中有数。在乡(镇)政府设立一个民工创业领导小组,其任务主要是收集、整理有关信息,建立创业民工档案;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创业民工代表座谈会,了解其所思所想,听取其意见建议,加强沟通,并就反映的问题同有关方面进行协调,帮助解决返乡创业民工的困难;对把民工创业纳入统一规划提出具体方案,以供乡(镇)政府决策时参考。

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积极意义范文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20*〕130号)、省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切实解决失业返乡农民工有关问题的意见》(川府发〔20*〕4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各区(市)县要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再就业工作,积极开展农民工返乡再就业的指导和协调工作。要将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再就业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做好稳定就业工作的意见》(成府发〔20*〕68号)和《关于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做好稳定就业工作的补充通知》(成府发〔2009〕8号)精神,安排必要工作经费,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农民工返乡再就业各项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各区(市)县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支持,执行扶持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同等的优惠政策。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限制的行业与领域,鼓励返乡创业农民工进入。鼓励返乡农民工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园、商业街建设、灾后重建,创办各类中小企业。(责任单位:市经委、市农委)

三、引导和鼓励返乡创业农民工通过租赁、承包等合法方式利用闲置土地、闲置厂房、农村撤并的中小学校舍、荒山、荒滩等场地进行创业。允许通过村庄整治等方式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存量,在同等条件下将置换出来的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民工返乡创业。(责任单位:市国土局)

四、对返乡创业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的,税务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农民工创业。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凭失业登记证明可在工商登记、准入条件、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等方面比照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优惠政策执行。申办个体工商户,免收工商登记费。(责任单位: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

五、对有创业愿望的返乡农民工,落实小额信用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和小额贴息贷款政策。金融机构要简化贷款审批程序,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同时,应积极探索用土地流转经营权、林权、农业生产用房、大型农用生产设施等作为抵押担保物,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贷款。(责任单位:人行*分行营管部)

六、要巩固稳定省外劳务市场,开拓省内劳务市场,拓展国外市场,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相对固定的渠道,为深入做好劳务输出和农民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组织返乡民工的规模化转移输出就业。积极探索、引导建立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做好多形式的劳务输出工作。(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

七、灾后重建、农田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尽量多招用返乡农民工。完善工资保证金制度,加强工资保证金账户管理,强化工资支付监控,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责任单位:市建委)

八、及时妥善安排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并享受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有关待遇,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接收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高中阶段随返学生按高中学籍管理规定予以安排接收并办理相关的转学手续。(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积极意义范文5

关键词:返乡创业;农民工;新农村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

一、引言

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现大量失业农民工,其中有诸多曾在全国各大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工作的农民工,拥有资金,技术和项目,以至于形成了农民工反向自主创业的热潮。反乡自主创业的农民工逐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并且返乡农民工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可以看出,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路径,并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路径

农民工返乡创业形成了一条良性发展的梯级化的新农村建设道路,返乡创业农民工通过在大中城市流动打工普遍提高了其综合素质,获得了一定的人力和金融资本,并向乡镇和农村聚集,创办工、商企业和经济实体,容纳更多返乡创业者,促使当地的经济发展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此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人口。这样的新农村建设策略既避免了高速城市化,又发挥了城镇化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带来大量实际资金投入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当前,各级政府都重视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并采取多种积极的措施加快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和政策的不断支持,但是我国需要进行新农村改造的地区较多,政府的财力有限,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的财力投入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资金问题成为了一个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瓶颈,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而返乡农民工在自主创业的时候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政府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投入不足的问题,也为更多的投资者和创业者进入农村进行创业和寻找发展打开了一条良性通道,新的投资又为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建设积累了更多的资金,有利于逐步改善新农村的投资环境,形成良性发展。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用先进生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

1.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回了城市先进生产力

城市拥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技术、信息、资金等必要的生产要素。返乡进行自主创业的农民工在城市地区有过工作经验,因此他们有农村地区所没有的创业能力和精神,他们逐步在接受城市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因此与一直待在农村地区的人相比,他们的综合素质更高。而且返乡农民工对家乡的资源,环境更为了解,能够把在城市打工时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术,带回的项目更好地与当地资源整合,形成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并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2.农民工返乡创业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

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回了城市的先进生产力和科学的发展思想,他们通过创办企业和经济实体,有效带动一大批农民走上共同就业创业的富裕之路,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经济水平,政府增加了税收可以更好地推动和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返乡农民工还能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如农村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基础条件,还给农业生产和农民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利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新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优化了农村社会结构

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助于实现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金融资源,返乡创业农民工在大中城市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返乡进行创业,资金投入到乡镇和农村的发展之中,形成了金融资源和资本的有序流动。二是人才资源,历经市场洗礼的返乡创业农民工们大都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接受了城市先进文明的熏陶,了解了一定的技术和知识,农村企业的创办和发展需要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的人力资源,农村可以以这批返乡创业者为“核心”,吸收来自各地的优秀资源,并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快当地人才资源发展的进程。三是信息资源,包括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共需求信息等,返乡创业农民工将他们所了解的外地市场信息和家乡资源进行有机结合,以独资、合资、联营式和引进式等方式创办企业和经济实体,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四是劳动力资源,农村大多具有丰富且较为廉价的劳动力,返乡创业农民工在创办企业时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这也给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均衡发展。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

农民工在外打工积累的各要素为他们返乡创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也使得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优势资源逐渐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不断加快自主创业的进程,也给自主创业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他们的成功创业和投资能充分调动农村创业的积极性,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助于农村经济体制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大多数农民工返乡后依托打工时掌握的资源、技术并与家乡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不再局限于从事农业发展,而是有更广的方向供他们选择,他们不仅带回了当地缺乏的市场信息和技术资源,在某些规模化养殖、种植及农副产品加工行业中更是起到了相关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作用,形成了较好的规模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甚至在当地形成了特色、龙头产业,对农业生产经营化和农村经济体制结构的调整起到了推动作用。农民工返乡创业也容纳了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而返乡农民工在自主创业方面的成功也将给当地农民提供范例,逐渐改变农村比较单一的种植业结构,吸引更多的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生产,逐步改变当地的生产结构,不断推动经济的发展并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

(四)促进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农民工在创办企业和经济实体时不仅将城市现代思想、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带回农村,也促进多种金融组织形式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如民营小额信贷银行、合作银行等,不断推动公平竞争的金融市场环境的建立。在企业创办发展的过程中引入了竞争机制,这很好的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构建了和谐竞争的氛围,促使农村市场的稳定发展,完善农村市场结构,丰富农村产品市场,加快发展技术、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农村市场经济秩序,稳定了农村地区的基本经营制度,促使农村地区经济体制的完善。

四、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利于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为新农村建设引进了一批较高素质的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返乡创业农民工为农村地区的新兴企业带来了一大批优秀产业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发展和建设的骨干力量。返乡创业农民工除了创办企业和经济实体以外,还从事了新型农业、工商服务、教育、卫生等行业,还有的担任了村干部,参与农村民主管理,加强了新农村的人才队伍建设。

(二)返乡农民工带来现代城市新风尚,促进农村文明建设和发展

返乡创业农民工是农民工中最有活力、最有创造力的群体,他们不仅带回了城市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善全面的市场信息之外更带回了现代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他们既是城市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现代文明的传播者,他们引导着广大农民对教育和文化追求的提升,更加关注知识学习、子女教育培养、奋斗致富、团结协作等,树立了农村的文明风向,从而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促进了农村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三)返乡创业者是新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强化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制度和集体意识

农民共在外务工时,现代民主法制观念和团队协作集体意识逐渐内化为他们价值取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拥有较强民主意识、组织能力和较高管理水平的“精英”,对我们农村原有的管理结构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他们不仅带来了更多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员参与到了村干部的民主竞选当中,直接或间接参与农村的民主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政治结构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时他们作为新型产业工人阶层,他们将在工作中学到的集体意识、民主意识、组织纪律和科学的管理方式运用到基层工作的管理过程中,逐渐强化新农村的民主制度和集体意识,并逐步改变农村地区的落后思想,改变当地死板的工作方式,为新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推力。

(四)建设文明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

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创业精神和成功经历给当地农村农民带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文明风尚,多层次逐渐影响当地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引导当地农民发展经济、争相致富,学习政策和先进经济文化知识,更加关心新闻和儿女的教育问题,注重现代化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了文明新农村的建设,构建了文明和谐、幸福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潘江.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问题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07).

[2]马健.农民工春节返乡创业忙政府抛出橄榄枝[J].农村工作通讯,2014(04).

[3]张秀娥,王冰,张铮.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困境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2(30).

[4]张秀娥,孙.返乡创业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推进作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

[5]张秀娥,孙.农民工返乡创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解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6]王文礼.论返乡创业农民工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及其市民化[J].成人教育,2012(01).

[7]任义科,赵亚男,姚小丹.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社会管理[J].未来与发展,2014(03).

[8]董伟才.返乡创业渐成气候三大难题亟待破解———湖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就业,2014(03).

[9]卢欢欢.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财税支持政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1).

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积极意义范文6

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一直被视为大学生向上流动的自然轨迹。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悄然出F大学生“逆势”下乡的现象。

虽然总计仅约百万的“新农人”,在每年都达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中数量并不算多,但是,他们的选择却透露出,转型中的中国农村正对年轻一代释放新的吸引力。 廖正军在养殖基地查看小

火鸡的生长情况

“我认准养鸡是条致富路”

6月,在福建福安市晓阳镇晓阳村的葡萄大棚,整齐的藤架枝繁叶茂,林恩辉熟练地喷洒农药。“夏季是葡萄防治各种病虫害的关键期。”经过几年创业,她已是熟练的“庄稼把式”。

2010年林恩辉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银行工作。几个月后,从小渴望田园生活的她,听从内心召唤,走进大山建立起一个全循环、生态化的立体养殖农场。

“种最好吃的葡萄”是她的追求。林恩辉的农场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太阳能灭虫灯和各种生物防控技术,将生态理念贯穿于种植全过程,葡萄亩产值由6000元提高到了15000元。

这样的故事并不鲜见。本刊记者在福建、浙江、江苏等地采访发现,多年来农村留不住人才的现象出现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逆流”下乡。

农业部测算,到2015年末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比例达1%,预计“十三五”期间这一比例还将提高。阿里研究院此前的一份关于“新农人”的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仅狭义概念上“新农人”已突破100万人,主要人群包括返乡大学生和城市白领。

2008年,当江苏军曼火鸡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廖正军放弃了上海年薪十几万元的工作回乡养火鸡时,他父亲生气地用斧头砸烂他的办公桌,说:“跑回来养鸡,能有什么出息?”

“我认准养鸡是条致富路,绝不是盲目冲动,而是认真调研后才下的决心。”廖正军说,他在大学期间作过调查,每只火鸡能有30元至50元的利润,是普通家鸡的好几倍。

“农民缺钱、缺技术,市民缺绿色食品。我两头打通,一方面搞订单农业,给农户提供种鸡、饲料和培训,另一方面开加工厂为消费者提供‘私人订制’。”目前,公司年销售额8300多万元,产品除了国内,还销往欧美。

江苏省人社部门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以来,全省共扶持近9万名大学生创业,其中不少是返乡大学生创业;据浙江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省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人数有9.5万多人;福建宁德市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从2013年的600人增至2000多人,创业项目从500多个增至1800多个。

据农业部2016年初步统计,近年来,从农村流向城镇的各类人员返乡创业的人数累计达到570多万。其中,居住在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人员约130万人下乡创业创新。

拓荒“蓝海”,互联网突破城乡市场壁垒

福建农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赖钟熊认为,大学生下乡普遍体现出主动性,是对农村、农业发展水平与自身优势、兴趣权衡后的理性选择。

――现代农业显示“蓝海”吸引力。多年冷门的农业,在中国正逐渐受到资本的青睐,现代农业表现出“高效益性”。“现在介入现代农业能成为‘蓝海’拓荒者,值得期待。”宁德返乡大学生谢思惠放弃保送研究生的机会,回到家乡开发新的种植技术,实现生姜亩产值由500元增长到5000元,带动上千户农民致富。

――政府大力扶持,创业门槛明显降低。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从简化市场准入、改善金融服务等对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返乡人员到农村创业给予支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山东、江苏、福建等十几个省通过给予税收减免、现金奖励补贴等,增强大学生返乡的积极性。如福建宁德从2015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作为大学生创业贷款担保基金,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大学生提供最高额度达2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生活成本“洼地效应”。一方面大城市竞争和生活压力加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乡村发展,加之无论是地价、房租还是劳动力价格,中小城市和乡镇都比大城市低,这让下乡创业的机会和空间在增加。

江苏大学生刘敏2012年回到老家连云港市赣榆区河西村,成立公司种植杏鲍菇。在她看来,城里生活成本高,比如在南京,一年租房和交通就要花费四五万元,相当于当地一户村民一年的收入。“返乡后,吃的是自己种的菜,住的不花钱。房租加上十几个工人的工资,每个月公司的成本仅约两三万元。”

――城乡一体化加速,“数字鸿沟”缩小。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顾益康认为,随着城乡融合发展,农村交通和物流不断完善,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双向良性互动,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和辐射力越来越强。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消费者更加关注食品质量安全,追求多样化的消费。”顾益康说,“这些消费观念的转变,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

此外,得益于互联网的开放和渗透,城乡间的“数字鸿沟”在缩小,农村电商发展迅速,突破了制约乡村发展的市场壁垒,这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阿里研究院的一份关于返乡电商创业的研究报告指出,返乡电商创业正在成为一种新潮流,电子商务有效释放草根创造力,成为推动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最大动力。

福建大学生姚志忠受到家乡电商创业的影响,回乡养鸡。“我养鸡不喂抗生素,在山地上放养,给鸡足够的运动空间。”姚志忠现在每天把出栏鸡的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常常收到许多消费者的求购信息,订单源源不断。

城乡资源双向流动的意义

几年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生姚丽云,从国外知名企业辞职回到老家福建古田县养殖食用菌。她依托京东、天猫等平台,将产品卖到全国大江南北,还与大学院校合作,进军银耳保健品、护肤品等领域。在她的带动下,周围很多年轻村民开始接触互联网。如今,古田县电子商务活跃网店超过120家。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认为,互联网让返乡大学生具备了直接与市场对接的能力,从产业链条末端迅速走到前端,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向信息化、市场化发展。

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张秀娥认为,大学生等群体返乡,变过去的城乡资源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对于推动城镇化有积极意义。

“农民离土、离乡向城市转移的发展模式,不仅物质成本高,还会产生农村空心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大学生返乡创业,为农业劳动力就地消化提供了良好途径。”张秀娥说。

在连云港市赣榆区河西村,刘敏的公司带动400多户村民种植蘑菇,全村有260多人在公司工作。这个曾经对外连公路都不通、买瓶酱油都得上乡镇的“空心村”,已吸引大量青年返乡。如今,村里大部分人都盖起新房子,新建的宽阔水泥马路也通向周边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