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论文范例6篇

精准医学论文

精准医学论文范文1

本文结合精准医学概念,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如何在理念上、实践中与现代医学前沿接轨,同时分析中医临床教育与现代医学前沿接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阐述如何在中西医结合教育过程中树立“衷中参西”的根本理念和“兼收并蓄”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

个体化诊疗;精准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

中西医虽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历史发展沿革,但二者从诞生之日起,都是以治愈疾病为目的,对于疾病认知模式虽有偏向“形而上”或“形而下”的差异,但其临床疗效的实现,必然都是通过对人体的病理状态进行了调整而实现的。中医现代化科研所作的努力就在于使中医的诊疗方式能够用现代医学的方式进行阐释,在保持中医诊疗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有利于深入理解中医药特点和优势发挥的原理,这在中医发展过程中,是有益且必要的一个环节。本文结合精准医学概念谈如何在中西医结合教育过程中树立“衷中参西”的根本理念和“兼收并蓄”的学习模式。

1在理念上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与现代医学前沿接轨

由于时代背景和文化不同,中西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形成明显差异。西医的理论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交织在一起,如中医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气、阴阳、五行,更多地是从哲学的层面进行人体现象的解释,如果只从实证的角度评价,中医理论就会被认为是粗糙和模糊的,然而中医理论这种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对生命体的认识进而衍生的理法方药体系,恰恰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其明确的临床疗效使中医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对此持一味否定和固步自封的态度都不符合中医认识事物兼收并蓄的特点,而在与现代医学结合时,完全可以“和平共处”“求同存异”,不必强求理论上的融合,而从寻求理念上的对接入手。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过程中,对于最新的现代医学概念,在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应该学会与中医学进行比较联系,发现异同之处,从而加深理解。如当“精准医疗”等概念出现时,我们应该在临床过程中将其与中医的诊疗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加深中西医结合的理解。“精准医疗”(PrecisionMedicine,PM)是近几年提出的新的医学概念,它是通过深入了解每个患者的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信息,力争做出达到分子水平的准确诊断,为临床治疗决策和正确用药提供详细的参考依据,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1]。精准医疗是一种基于病人“定制”的医疗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医疗的决策、实施等都是针对每一个病人个体特征而制定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在合理选择病人自己的遗传、分子或细胞学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2]。中医诊疗过程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基于病人“定制”的医疗模式,根据每个具体病人在疾病过程中某一个病理阶段的“证”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中医的“病”“体质”,同时考虑到患者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甚至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依从性要加以考虑,才能算是完成了一次“量体裁衣”式的诊疗。中医将每一个可能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考虑,并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加以处理或在医嘱中加以体现,虽不同于现代医学精准医疗借助了先进的现代科技将遗传信息与诊疗相对应,并做到精细、量化,但二者在诊疗过程中“量体裁衣”的个体化诊疗理念是一致的,并不存在冲突,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医也越来可能将其诊治方式以更加客观量化的方式加以呈现。认识到这一点,才会具备中西医结合的思想基础。通过深入比较精准医疗与中医诊疗思维理念的异同之处,在中西医结合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更深入了解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在理论上“求同存异”,在理念上寻找共同的思想基础,进一步进行临床科研实践,才能更好地进行中西医结合。

2中西医结合教育如何在实践中与现代医学前沿接轨

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过程中,借助精准医疗等新的技术的出现,将其与中医理念与临床科研实践结合起来,有助于使“衷中参西”的中西医结合原则落实到临床和科研实践中。

2.1中西医结合与现代医学前沿接轨的临床实践

中医与精准医学结合,不是与精准医学比较谁更能做到精准,而是应该思考在临床上如何使之发挥更好的疗效,精准医学目前在肿瘤的治疗中应用较多[3],采用的方法是根据患者肿瘤的特定基因选择一种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此过程中,中医与西医结合的原则应该是“减毒增效”,尽管中药在治疗过程中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不可忽视,但相对于靶向药物治疗的效果评价的证据尚未能完全按照循证医学的规则进行,在抗肿瘤治疗时,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主要不是针对肿瘤瘤体本身,而是着眼于人体的整体状态,依据靶向药物进行“精准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临床不适症候进行诊治,通过发挥中医药“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优势,改善临床症候和病理状态,以减少毒副作用,使“精准治疗”能够顺利进行,从而达到“增效”的治疗目标,如中医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肺癌的研究,已总结出配合吉非替尼肺癌靶向治疗20种常用中药以及核心处方药物:党参、黄芪、金荞麦、沙参、麦冬、龙葵、白英、甘草、黄精、红景天。体现了扶正解毒的基本法则,在治疗过程别重视从整体出发,调补肺、脾、肾三脏,灵活运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之法[4]。从临床疗效的角度,更好地进行中西医结合的实践。

2.2医学科研中与现代医学前沿接轨的中西医结合实践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使医学科研越来越精确,也成为精准医疗得以实现的基础,这些组学的理念与中医的系统观念有相似之处。如“代谢组学”的概念,是由Nicholson等在1999年提出[5]。因其“组”“群”“谱”集成的功能特点,可以更好地反映中医“证”的本质。使其成为证候标准化研究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代谢组学的系统研究方法在本质上与中医理论相一致。中医采用多成分多靶点作用方法用于疾病的治疗,与代谢组学的整体观完全吻合[6]。目前已有较多中医联合代谢组学技术的研究,如王喜军等[7]应用高通量、高分辨、高灵敏度的UPLC-MS分析仪器,结合模式识别、专家系统等生物信息学技术,建立黄疸证和阴黄、阳黄证的特征性代谢模式,并从微观角度解读黄疸、阴黄和阳黄证候的科学内涵。王广基院士课题组[8-9]采用GC-TOF/MS分析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痰阻心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及气滞血瘀型)患者血浆代谢谱,其结果显示能将疾病组与健康组明显区分,并与临床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指标显著相关,提示中医分型的物质基础可能正是代谢组学所研究的体内小分子化合物。代谢组学技术有利于助力精准医学的发展,也有助于进行中医“整体观”临床诊疗机制的阐释,从现代科学角度进行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这种理念上的共通之处更易于进行中西医结合。

3中医临床教育与现代医学前沿接轨中存在的问题

3.1信中还是信西的问题

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衷中参西”的观念,西医临床诊疗的过程中,以指南为参考依据,而中医临床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其临床统一模式形成的难度,因而在进行诊疗活动中,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学生,西医的诊疗相对易于操作,中医的辨证相对较难把握,因而在心理上容易认为西医更加客观,中医更加主观,而且中医的阴阳五行及中药的四气五味等与西医学的认知在理论层面较难对应,所以在这个阶段,临床教育对树立中医临床信心至关重要,一方面,要肯定西医的认知模式的实用性,同时,要充分认识中医临床自身的特点、规律和优势,不能一味地在理论层面寻找对应,而要更多地从理念上寻找共同点,如目前西医学对中医扶正、驱邪的理念,未病先防的理念,并不存在认识上的冲突,从中西医的疗效优势上树立自信,进而比较中西医各自的优缺点,然后从相互弥补彼此的不足入手。随着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的深入,加深对彼此的理解,更好地为临床诊治疾病服务。

3.2会不会影响中医思维的问题

中医和西医的思维方式有差异,西医以客观数据作为诊疗的依据,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辨证论治,收集到临床信息都必须由临床医生进行主观思维的综合判断,在中西医结合教育过程中,要牢固树立采用中医思维方式进行临床的思想意识,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个过程必须完全按照理、法、方、药的思维过程进行,在此过程中西医学的认识作为参考,不能影响到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否则可能会影响中医疗效优势的发挥。在中西医结合临床过程中,将理念的相同之处作为结合的切入点,将临床疗效的提高作为结合的目的,将机理的阐释作为结合的手段,将理论的差异作为深入思考的方向,在保持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同时,借助现代科技,借鉴现代医学研究方法,更好地将中医临床有效性的机制和原理加以阐释,使中西医能够进行更通畅的交流,更好地为提高临床疗效作出贡献。

作者:王睿林 单位:第三二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

参考文献

[1]彭亦良,周雄.精准医疗对未来医学发展的启示与质疑[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6,11(1):88-90.

[2]夏锋,韦邦福.精准医疗的理念及其技术体系[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31(22):1-3.

[4]刘浩,林洪生.基于无尺度网络分析中医药配合肺癌靶向治疗用药与处方规律[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7):1671-1673.

[6]贾伟,蒋健,刘平,等.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8):621-624.

精准医学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教育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具体层面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传授;二是抽象层面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如果说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传授是科学教育的实体的话,那么科学精神的培养则是科学教育的灵魂。不断现代化的中医学已经为融现代与传统为一体的科学精神创造了一种契机,我们应当善于抓住这一契机,归纳符合中医学形态的科学精神,把握中医学为我们创造的科学精神,培育中医药教育的科学灵魂。

1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种自觉崇尚科学的精神状态,它蕴涵着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方法,是开启民智、彰显理性的先锋。科学精神所造就的是人类对科学的追求和探索,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1.1科学精神的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与发展。科学精神所张扬的,是贯穿于一切科学活动、一切科学探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依据和准则,包括思维所依据的准则,判别所依据的准则,行动所依据的准则等等。一个人若自觉不自觉地违背了这些依据和准则,就必定会陷入背离或远离科学方向、科学道路而滑向认知的误区,滑向离真实、离真理、离真情越来越远的道路上去。由此可见,科学精神实际上是从科学中提炼、升华出来的科学理性成分,其内涵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与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总结科学精神的内容时,既要考虑其时代特征,又要关注其继承性,既不能泥古不化,又不能以现代科学偏废传统.

1.2现代科学精神的内涵是与现代科学体系相伴而生的,是西方古代科学精神的延续。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古代科学精神,有一种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亚里斯多德曾说:“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这种对待科学的态度也正是整个古希腊文化的根本精神所在。兴起于以培根为代表的感官唯实主义的西方近现代科学教育强调科学的工具价值和功利性。培根说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应当是“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海森堡为近现代科学被功利性推进的图景作了如下描绘:“知识的每一步进展都和从它能引导出什么实际应用的问题相联系,科学的进展被描绘为征服物质世界的十字军,实用成了时代的口号”。应该说古代的西方科学远远落后于中国,但西方人对待科学的态度使西方人无形中在不断地进行科学知识的积累,进行科学手段和方法的探求,同时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得以不断地开发和利用,并在运用中得到发展。18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后的西方科学开始走到了我们的前面,近、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夭文学、地理学等等应运而生。在医学史上,显微镜的发明就使西方人对疾病的认识步入了新的阶段,结束了数千年来与疾病抗争过程中的被动地位.正因为如此,西方古代科学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现代科学精神也就萌芽于西方古代的科学精神。

1. 3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创造了早期科学的辉煌,我们不能因其衰微而否认其合理而深刻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是一种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和哲学理念上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态度,蕴涵着深刻的科学方法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倡导的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以伦理为本位的实践观,强调要认识自然万物运动、变化和相互联系的普遍规律,并倾注精力去寻找利用这些规律的方法,从而达到认识真理、改造世界的目的。传统的科学精神为我们民族的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医药就是中华传统科学精神的杰作。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中医药诞生了完整、丰富、而又无法取代的理论体系。在天人合一观的指导下,中国传统的科学没有进入微观世界去分析物体的构成及其运动、变化和联系的规律.在科学发展的早期,人类的科学手段极其落后,科学知识的积累刚刚起步,人类对绝大多数自然现象槽懂无知,天人合一的观念,使科学能够跨越许多障碍,创造出中医药的奇迹。但夭人合一的观念也推动了以自省、自我完善为特征的文化形态,形成了注重人文领域的间题,而对自然之物漠然处之、被动顺应的态度,并进而造就了泛道德主义的传统文化特质.当人们总是以伦理的眼光来观察自然的时候,就不可能赋予自然本体的地位,就缺乏一种按照自然本来的面目客观地认识自然的动机。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就不再张扬科学领域的理念,科学精神被剥离了出来,并逐步消失。但我们不应该否认传统科学精神曾经所开辟的科学途径,对今天的科学仍具有指导意义,重新挖掘传统科学精神对培育完整的现代科学精神体系是十分为重要的。

2科学精神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是一对卵生兄弟,是人们在抛弃谬误、获得真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维和行为。但科学精神是激励和规范人们创造活动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激励人们进行实践创造活动的精神支柱。正是在科学精神的推动下,人们看到了理性力量的伟大,开始不断地进入微观和宏观世界,深刻反省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认知和发掘更强大的科技力量。科学方法是认识自然或获得科学知识的程序或过程,是程序、途径、手段、技巧或模式,从总体上看,科学方法不外三大部类:经验方法、理性方法、臻美方法。科学方法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产生,科学方法中蕴涵着深刻的科学精神,我们研究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必然要从中医学的方法论入手,从中不断提取科学精神的元素。

2.1中医学的科学精神,其实质在于开发人类思想最大的潜力.中华传统科学精神的这一特质与现代科学精神所倡导“发展性、创造性、突破性”的高级思维是不谋而合的。人类社会正是依靠了这三性思维,才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文明的。从现代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中医学“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学说,实际上是古代的系统辨证哲学方法,“从象测脏”实际上是原始的黑箱方法,“取类比象”实际上是原始的同构方法以及辨证方法、原始的系统分析法或状态变量法。这种发散性思维、立体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性思维,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构思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另辟蹊径,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类的智慧,使科学能够突破科学手段不足、科学知识有限的难题和科学研究与道德、伦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取得发展。这也是一种提倡深思熟虑、勤于并善于观察、事事留心、善于哲理思考的科学态度。

2. 2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在于倡导一种唯物、辨证的价值观。在人类还处在原始的神话与迷信的时代,中华民族就能诞生这一新颖的医学学科,一直为世人所惊叹。中医学之所以成为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之所以能按照自己独特的方法论独自发展,就在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渗透着唯物观和辨证地看待世界和自然界的方法论。“天人合一”的观念、“道”的概念就是强调要研究自然界、适应自然界,把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部分来思考、来观察.远古中国巫术盛行,但巫术既研究神学,也研究自然规律,甚至包含着对自然规律的顶礼膜拜,乃至神秘化。远古中国对神学的研究、对自然界的研究以及哲学家对社会人与事的研究,互相包含与肯定,互不干扰,为唯物观、辨证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3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在于为中医药创造一种宽松的发展环境。中医学采用整体观去研究人体和疾病,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思维,摸索科学的方法论,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创造出辉煌而惊人的科学奇迹,与宽松的意识形态环境有着相当大的关系。中医学的书籍浩如烟海,可谓学派纷呈而又海纳百川,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这一点与西方中世纪教会统治下把愚昧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学术界,科学环境极为黑暗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2. 4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在于倡导积极的、多元的思考方式。中医学研究人体和疾病,要求医学研究者必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因为没有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深刻研究,既使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也不可能认识人体的发病规律的.事实上中医学在研究人体系统的同时,对人体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及其三者的相互关系都有相当深刻的研究。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黄帝内经》就是古人“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而成的。

3弘扬中医药中的科学精神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

科学精神是人们达至思想、观念现代化的最重要基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对中医药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3.1弘扬中医药学中的科学精神,可以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中国的近代史上,对科学的认识曾经走过一段弯路。现代科学传入我国之时,正值内优外患,在救亡图存的背景下,科学成为最有魅力的名称,开始由形下之“器”上升到形上之“道”,演变为一种绝对的、终极的信仰体系。陈独秀便明确主张“以科学代宗教”。胡适曾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这里的“科学”当然是指发端于西方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这种对科学的极度尊崇,把科学奉为信仰的态度,恰恰违反了西方科学精神对新知识的探求,泯灭了怀疑的意识和理性的批判。因为信仰不能包容怀疑,怀疑的产生标志着信仰的动摇。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人不是去研究中医学所确立的未知领域,而是把中医学排斥在科学之外.中医学从疾病证候出发,通过探讨疾病现象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进而研究人体内部生命活动的规律,从一个西方医学未能进入的角度探求生命的本源和疾病的防治,这种学说此时此刻开始经历了惊涛骇浪的考验,屡遭摒弃。事实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和西方的科学精神,都包含了极其深奥的科学准则和依据.中华民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医药学,而西方科学也曾经走过了一段漫漫的长夜,在痛苦中摸索,在中世纪的黑暗中挣扎。这就证明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的伟力。东西方科学发展在不同的阶段都各有偏废,都曾经为背离、远离科学方向而付出沉重的代价.解放后,摒弃中医药成为逆流,中医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但中医药仍然在人们对传统的误读中艰难地前进,中医药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极为困难,部分中医药专业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弘扬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可以回归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使人们真正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精准医学论文范文3

中图分类号:R74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6-0401-03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6.007

《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与诊断要点》(ICD-10(V))的两个版本(临床用版本和科研用版本)自1992年在中国翻译出版后,在业内被逐渐认识和接受,但是使用的程度和范围总体上看不如《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现就我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精神病学教学和培训中使用ICD-10(V)的有关情况进行初步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1.1资料

1.1.1对精神病学教学的调查

CALIS联合目录公共检索系统检索: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图书馆的局域网上检索“中文书刊联目”,关键词是精神病学,1992-2007年。

人工检索和检查:在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图书馆进行手工检索。

1.1.2对精神病学培训的调查

专家访谈:访谈国内近年来精神病学教学和培训中的活跃专家10名。

个人经验和信息分析:笔者近5年来参与了多数部级精神病学CME培训项目,熟悉培训课程的设置和教材内容。

1.2资料的分析

对CALIS和人工检索出的馆藏书籍,根据书籍种类和应用范围、作者声望和水平等因素,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15本,逐一检查与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系统相关的章节,以及具体在疾病的诊断中对诊断标准的应用情况;对专家访谈结果和个人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目前精神科的主要培训基地开展的培训项目中有关ICD-10的培训情况。

2 结 果

2.1精神病学教科书和专著中使用ICD-10的情况

在CALIS联合目录公共检索系统中,共检索到1992年以后出版的“精神病学”书籍43本(含译著4本,同一书籍的不同版次8本)。在手工检索中发现了CALIS检索中没有的教科书2本。共计45本,其中高等医学院校教材13本(全国通用教材7本,地方院校教材6本),占29%;专业参考书10本,占22.2%;考试指导与习题集11本,占24.4%;其他11本(含译著4本),占24.4%。

2.2部级CME培训中使用ICD-10的情况

2002年开始建立国家继续医学教育(CME)基地以来,到目前为止精神科有2个国家CME基地,分别是2002年首批获得基地资格的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和后来新增的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此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精神科培训基地。2001年以来,各重要基地举办了许多部级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绝大多数正式的CME项目都有参考教材,但是都没有统一要求,因此没有全国性的材。

几乎所有的CME培训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中,凡涉及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系统的,都不同程度地介绍了ICD-10,但没有专门针对如何使用ICD-10的培训项目和课程。各个单位和医院举办的小型学术会议中,也许有针对ICD-10的培训,但没有得到具体信息。15年来,除了因为科研的要求而由研究者举办小范围的、旨在提高理解一致性的ICD-10使用培训以外,在精神病学教学和培训中很少有专门针对ICD-10的课程。

ICD-10在中国的使用远不如CCMD深入和广泛。接受访谈的部分专家认为:由于ICD-10的译文强调忠实原文,在中文行文上略显艰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使用范围。水平较高的医院如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以及一些高水平的研究者,愿意使用ICD-10;基层医院的医生则普遍反映“看不懂”。另外,CCMD-2-R和CCMD-3的本土优势和广泛被使用,也影响了ICD-10的使用程度和范围。

注:“很详细”指全文介绍了当时对ICD-10进行翻译的内容。“一般”指只对ICD-10的框架和章节做一般介绍,没有涉及章节的具体内容。“很少”指书中1~3种疾病采用ICD-10的诊断标准;“部分”指书中半数以下的疾病采用ICD-10的标准,“大部分”指半数以上(并非全部)疾病采用ICD-10。

关于IVD-10在医学院校教学大纲中的情况,主要了解北京、上海、四川、湖南四家,都不是“掌握”的内容,而是“了解”或“熟悉”的内容,北京和湖南的大纲明确说明采用ICD-10。

具体课时都融入到总论或者绪论中,由于全国精神医学教学的总时数在50学时左右,总论和绪论一般不超过2学时,涉及ICD-10的教学时间很少超过30分钟。

3 讨 论

1992年以来出版的精神病学教科书和专著,大多数在论及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的有关章节中,不同程度地介绍了ICD-10,有些还与CCMD和DSM进行了详细的比较。比如沈渔主编的《精神病学》第3版,对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与诊断要点进行了全文介绍。但是在各论中对于具体疾病的诊断(主要看的是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极少采用ICD-10系统,而多数采用CCMD系统。只有于欣作为主编之一的一本英文教材中,对于具体疾病的诊断全部采用ICD-10系统。另外,卫生部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委员会主编的一本精神病学考试指南中,涉及ICD-10的考试内容。

1992年以来,大多数部级的精神科CME培训项目中,凡涉及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的有关内容,都不同程度地介绍了ICD-10。但是,15年来除了因为科研的要求而由研究者举办小范围的、旨在提高理解一致性的ICD-10使用培训以外,在精神病学教学和培训中很少有专门针对ICD-10的课程。各个单位和医院举办的小型学术会议中,也许有针对ICD-10的培训,但没有得到具体信息。

1992年以来,ICD-10系统在水平较高的医院以及研究者中,相对较多地使用。而基层医院很少使用。其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ICD-10的译文略显艰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使用范围,基层医院的医生普遍反映“看不懂”。二是CCMD-2-R和CCMD-3的本土优势和广泛被使用,也影响了ICD-10的使用程度和范围。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尽可能将CCMD做成ICD的中国版;(2)翻译时,在保证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中文的行文流畅与浅显易懂;(3)如果要推广,则需要加大专项培训的力度。

参考文献

[1]沈渔.精神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2]沈渔.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沈渔.精神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4]沈渔.精神病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5]Chiu EYK,Chiu HFK,Kua EH ,et al. Textbook in Psychiatry for Asia[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6]刘协和.法医精神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7]郝伟.精神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8]张亚林.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9]孙学礼.精神病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谭庆荣,王家华.精神病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

[11]杨德森.基础精神医学 [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2]姜左宁.精神病学简明教程[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3]张心保.精神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精准医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医学;科技期刊;编辑;修养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也是创新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医学期刊在医学领域发展中重要和突出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编辑现代化、高新技术、多元化出版市场、信息量大等一系列挑战也不断向医学科技期刊趟来,在挑战中求生存与发展要以人为本,拥有世界一流的医学编辑队伍[1-4]。提医学编辑素质是实现医学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1.1 高尚的道德情操 情操是比情感更高层次的一种人类感情,是情感的一种升华。爱岗敬业是道德情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岗敬业是深刻的敬业认知、强烈的敬业情感和坚定的敬业行为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作为医学期刊编辑要以爱岗敬业为基础,具有甘为人梯,默默奉献,为他人做嫁衣的精神。医学编辑所面临的是医学科研的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科技人员,与服务对象相比较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有想当的差距,如何面对这种差距造成的种种心理负担,这就需要认识问题,就要有一种精神,一种崇高的不计个人得失的敬业精神,深刻认识医学编辑事业与医学科技发展密切相关,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联,提高自身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形成深刻而持久的爱岗敬业道德情操。

1.2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 精益求精的精神,实质上则是一种对待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它不仅是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更是精神品格和人格魅力的外在表现。医学期刊是传播医学专业知识的载体,是学术交流的平台和媒介,作为精神产品,其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到医学事业的发展,编辑工作又是一个繁琐,需要极强耐心的工作,因此,要做到精益求精,医学编辑必须对工作严格要求,细心谨慎,细节决定成败,应本着为作者和读者负责的态度去认真努力。把握组稿审稿校对等各个环节以优质高效为标准,并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编辑加工,严格把关期刊论文的学术性与科学性,兢兢业业地做好编辑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5]。

1.3尊重作者劳动成果的业务素养 医学科技论文通常是指作者或其团队在自己的医学专业领域对所从事的科研工作进文字记录和书面总结,从而撰写而形成的作品,以论文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工作经验,学术思想、科技成果和学术观点。医学论文报道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是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因此编辑修改作者稿件时应坚持遵循这样的原则,尊重作者,保留风格,只能“锦上添花”,不能强加于人。书稿毕竟是作者所呈现的作品,是作者的思想活动和个人风格体现的综合产物。因此,修改稿件时应谨慎,做到尊重作者的文字本色风格,如需重大的修改应征得作者本人同意[6]。编辑在稿件修改上经常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大篇幅改动,要么宽容缺陷。对原稿改动较大时,要及时和作者沟通并送作者复阅。总之编辑修改加工稿件应在尊重作者,保持原作品思维,脉络和行文风格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应该树立尊重作者的观点,把握稿件编校过程的“度”。

1.4创新的科技意识 医学编辑创新素质是推动医学期刊创新的原动力,时代的发展迫切要求编辑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只有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才能开创科技期刊业的新局面。

1.4.1创新过程要树立超前意识 作为医学编辑,应该对本期刊的发展方向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要有职业上的灵敏嗅觉,学会随时随地捕捉信息,即用超前的眼光准确地把握该医学专业的学术动态和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抓住作者和读者市场。国家医学科研基金立项时,都是经过了该研究领域众多专家的认真审核及评议,只有那些选题新颖、有独创性、对基础、临床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且研究者有研究能力才能得到项目资助。医学编辑在分析处理相关的稿件时,可建立绿色通道,争取第一发表权,促成知识创新的实现。我们还应去发现具有创新思想的作者,因为作者的自身学术水平及科研素质与其取得的成果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SARS(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非典型肺炎)时期,如何以最快的速度组织有关SARS研究的最新进展,以促进科学防治SARS,同样是每个医学编辑的责任与任务。“5.12”汶川大地震后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等相关医学问题,同样需要医学编辑及时准确的在医学期刊上刊载和报道,以总结地震灾后医疗救护经验和推动医学科技发展。

精准医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古代文化;古代医学;儒教;仁;孝

中图分类号:R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0-0068-02

中国有着极其悠久的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医学就一直被认为是最具人文传统的一门学科,医生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职业。在中国古代,医学被称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行医治病、施药济人被认为是施仁爱于他人的理想途径之一。

一、文化是通过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来影响其健康状态的

古人云:“我命在我,不在于天。味用者夭,善用者延”。人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生活习惯,而生活习惯正是文化的内容之一。我们古人也充分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国古代医学强调“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并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提出了自己的健康标准:“天人和谐”、“阴阳平衡”、“五行制化”及恒动且衡动。指出:“人与天地共存”(《灵枢》),“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阴阳离绝,精气乃绝”。(《素问》)“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这些健康标准亦是古代医师的对疾病的诊断标准。

二、文化尤其是哲学思想、观点和方法,不仅影响着医学所研究的健康与疾病问题,而且直接影响着医学本身的建构

中国古代文化对古代医学的影响较多的是儒家思想。儒家中将仁孝视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并将其推广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医学渐渐被定名为“仁术”了,成为践履儒家仁的最高道德标准的一种技艺。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出现了两方面的情况:一是大批儒者演变成医生,悬壶济世;二是作为医生的儒者,强调要用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的行为准则。在各个朝代,儒者转而专攻或兼通医术的例子不胜枚举,其基本推动力量就是儒家济世行仁的思想观念。

以儒家仁的道德标准作为医界的行为准则。大量的习医戒要、箴言、规格、医话等等之中,都将仁爱二字当作首要的要求。明代陈实功在《医家十戒五要》中谈到:“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或内或外,勤读先古明医确沦之书,须但夕手不释卷,――参明融化机变印之在心,慧之于目,凡临证时自无差谬矣。”明龚信《明医箴》开篇即言:“今之明医,心存仁义。”其予龚廷贤在《万病回春・医家十要》中说:“一存仁心,乃是良箴,博施济众,惠泽斯深。”明末人潘楫《医灯续焰・医乃仁术》一文不仅指出医者应该怎样去做,同时也强调了行医时应该禁绝的事。

孝与仁在儒家伦理道德范畴体系中关系十分密切,孔予在《论语・学而》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孝道观对传统医学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医孝合一论虽然在北宋以前就已出现,但其并未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但在后来,作为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儒教把孝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人人都不能违反的“天理”,具有无上的权威。在此种社会背景下,医家无不谈“孝”,甚至以“孝”治医。即认为知医为儒者分内事,而作为孝子亦必须懂医。因父母有病而萌志习医者,大有人在。这种医孝合一论显然包含有古代人道主义的合理因素,是有其一定进步意义的。

但是,这种医孝合一论是以孝为其根本的,而孝在封建社会后期已经被推向极端,认为“孝”的核心,就是子女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绝对服从父母,惟父母意志为瞻,否则就是不孝。“孝”乃“父为子纲”在道德观念上的反映。“忠”、“节”、“信”、“义”都不过是孝这一观念在君臣、夫妇、朋友、主仆关系上的运用和推广。吕祖谦则认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无条件的,说:“孝敬之心无间断,随遇随起。”(注:《东莱文集》卷十六,《礼记说》。)“父母不从吾辣,至怒。怒至于挞之流血,亦起敬起孝”(注:《东莱文集》卷十六,《礼记说》。)。至于为洗刷自己而形成父母之恶的事情,更是不能干的。随着儒家正统地位的口趋巩固,愚孝之风愈煽愈烈,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由于医儒关系的特殊性,许多怪诞、荒唐、愚昧甚至残忍之事,竟假医学之手而产生。其中最典型的是所谓“割股疗亲”。据宋张呆《医说》卷四从肉治赢疾》称:“(唐)开元间,明州人陈藏器撰《本草拾遗》,云:人肉治赢疾。自此间阎相效割股。”所谓“赢疾”即肺结核一类疾病,过去为不治之症。当孝子们得知人肉可治此绝症,无不互相仿效着从大腿上割肉以疗亲疾。事实证明,这种愚昧、残忍、荒唐的举动非但不能治病救命,而且阻塞了真正认识疾病病因和探寻治疗疾病正确方法的路径,其与科学理性是背道而驰的。

当然“孝道”对于古代医学发展亦起剑的阻碍作用,还不止以上所论。解剖学为一切医学理论的基础,然而在中国古代,此项研究活动却基本上未能开展起来,这与儒学孝道观的制约有关。《孝经・开宗明义章》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之说。另外,儒家尚有“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礼记・曲礼下》)的说教,结果发展到尝君父之便溺的极端,此与卧冰、割股、凿脑等一样,令今人所不齿。

另外,道家的思想同样对古代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占人从“天人合一”的视角出发,认为人为天地所生;与天地共有基础物质―气;与天地共守基本规律―道;人的形态与功能都与天地相对应;人要健康长寿就必须置身于天地之中,顺应天地之道。认为生命的本质是“气”的生化运动,而不是形。气的生化运动只能在机体存活的状态下才能存在。因此,我国古代医学不重视对死人的解剖观察法,而采用对活体的功能观察法。藏腑和气机虽隐而不现,但“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素问・五运行大论》)藏腑的气象性用必显于外,故医师可以司外而揣内。

三、文字和语言也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对医学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精准医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证型;生化指标

中图分类号:R256.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6-0019-03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是由多种肾脏病理损害引起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组症候群,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伴或不伴水肿、高脂血症为临床表现,除外继发性病因可诊断PNS。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的“水肿”、“腰痛”、“尿浊”等范围。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核心,对临床中医药应用指导起关键作用,本文对86例PNS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其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了解其证候分布特点,更好地指导临床施治。[KG)][HJ2.6mm]

[BT2]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4年8月―2016年1月期间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内科,肾功能正常及代偿期的PNS患者86例。其中男58例(67.4%),女28例(32.6%),性别比例为2∶[KG-*2]1;年龄分布在15~77岁,平均年龄(46.80±17.49)岁;病程3 d~11 a。将年龄进行分组,15~40岁为青年组,41~65岁为中年组,大于65岁为老年组。中年组发病率最高(54.7%),其次为青年组(32.6%),老年组发病率最低为(12.7%)。

1.2 诊断标准 PNS的诊断标准参考《肾脏病学诊断标准》[1]。中医证型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南原则》(试行)[2]。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②年龄在15~77岁;③肾功能正常或代偿期,即血肌酐≤177 umol/L;④无合并心、脑、造血系统、严重感染等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合并心、脑、造血系统、严重感染等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1.5 观察指标 年龄、性别、病程、中医证型、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TP)、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肌酐。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TX-*3/8]±s)表示,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P取0.05。

2 实验结果

2.1 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 主证以脾肾阳虚证多见(36.0%),脾肾气虚证(27.9%),最少为肝肾阴虚(8.2%);标证以血瘀证最为多见(36.0%),其次为湿浊证(24.4%)。本证脾肾阳虚主要相兼标证为血瘀证11例(35.5%)和湿浊证10例(32.3%);脾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主要相兼标证为血瘀证,分别为11例(45.8%)、4例(57.1%)。各主证之间标证的构成比无差异(P>0.05)。见表1。

2.2 中医主证与生化指标的关系 脾肾阳虚证组24h尿蛋白定量高于其余4证组(P

3 讨论

PNS属中医理论中水肿、腰痛、尿浊等多个范畴,其病机皆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上不制水而水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景岳全书・肿胀》)。“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备矣”(《素问・脉要精微论》)。“胞冷肾损,故小便白而浊也”(《诸病源候论・虚劳小便白浊候》)。本研究结果显示,86例PNS患者脾肾阳虚证最为多见,为36.0%。其次脾肾气虚证,为27.9%。此研究结果与以往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相近[3~5]。可见脾、肾两脏在PNS发病中的重要地位,且脾肾阳虚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津液的输布赖于脾阳的运化、肾阳的温煦与推动。脾阳不足则运化无力,肾阳不足则不能蒸腾,故出现水肿。

研究显示,PNS标证则以血瘀为主,湿浊次之。可见瘀血、痰湿为本病的主要病理产物。“血与水本不相离”、“病水者未尝不病血”、“又有瘀血流注,亦发肿胀者,乃血变成水之证”(《血证论》)。本病病势缠绵,久病不愈,阳气虚衰,不能推动血液运行,终成血瘀。“湿为重浊有质之邪,若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不足(《临证指南医案》)。古人有“肺为贮痰之器”、“痰之源,水也,其本在肾”之说。肺气亏虚,失于宣发肃降,水液积聚,结而为痰,导致脂质功能紊乱;肾元虚损,不能化气行水,水液内停,聚而为痰。“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灵枢・五癃津液别》),可见脂质源于津液,亦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其代谢与肺、脾、肾相关。故此发病机制为肺肾气虚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相对较好提供了理论基础。

各生化指标与证型的分布关系结果显示,脾肾阳虚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最高,且患者血清蛋白水平最低。此研究结果证明了脾、肾两脏与人体蛋白代谢密切相关。现代医学中的蛋白类物质均属于中医理论中的“精微物质”或“水谷精微”,是构成人体、维持机能的重要物质。“劳伤肾虚,不能藏于精,故因小便而精微出也”《诸病源候论》。《素问・六节脏象论》中对肾的定义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为封藏之本,精气宜藏不宜泄,若肾气充盛,则封藏有本,精气内守;若肾气亏虚,肾失于封藏,精气外泄,则产生蛋白尿。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升清,将精微物质运输至全身。若脾阳不振,水谷精微无以化生,减少了血清蛋白的生成。若脾失运化及升清,精微物质下泄成为蛋白尿。综上可得,体内“水谷精微”的输布则为脾、肾功能的外在表现,是PNS的关键病机。

脾、肾两脏在肾脏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关键。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多以脾肾阳虚为本,瘀血内停为标。又因“水谷精微”代谢与输布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健脾温肾法对尿蛋白的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在临床上,可酌情使用健脾温肾、活血化瘀之方药。远方教授[6]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以补益脾肾为主,辅以活血利水之法,应用利水方加红花、赤芍、益母草、川芎、地龙等活血通络之品,疗效俱佳。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38-940.

[2]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1-156.

[3]杜龙威.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及生化指标关系的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3.

[4]黄展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类型与中医虚证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5]贾怀玉.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及临床生化指标关系的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