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医疗服务范例6篇

数字化医疗服务

数字化医疗服务范文1

【关键词】 数字卫生;医疗管理;数字技术

Abstract:In this paper,ehealth development and its situation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are introduced,and discussed and compared with Chinese and Western ehealth differentiation.In addition,the concept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ehealth have been emphasized,and the importance of ehealth in solving Chinese current medical problems has been introduced.

Key words:ehealth;medical management;digital technology

数字卫生,作为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的卫生模式,已经在加拿大、新西兰、欧洲等多个西方国家开展了多年,但是在中国才刚刚进入起步阶段。所以目前,针对数字卫生在中国立足和发展的探讨和前沿性研究显得格外重要,现对于数字卫生并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分析综述如下。

1 数字卫生概念

1.1 数字卫生在国外的定义 西方,较多的权威人士和权威机构认为数字卫生(ehealth)是一个集合了医学信息学,公共卫生并加以商业化的,通过网络和其它高科技来提高卫生服务和信息传递的新兴的领域[1]。而从一个更大的角度来说,数字卫生不仅是技术的发展,更是一种为提高卫生服务的本土化、区域化和全球化、网化的全球性思维方式,以及信息和交流技术的改变。

1.2 数字卫生在中国的定义 数字卫生在中国的发展比较晚,且尚没有明确清晰的定义,但针对数字卫生的相关筹划准备已经紧张地开展起来。目前中国的数字卫生体系主要包括两大类,全人健康服务流程项目,和卫生标准制定及其应用标准项目。其中全人健康服务流程项目是以个体生命周期为出发点,涵盖了人生整个生命阶段,并且实现全人全程健康服务内容、流程、信息特征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设计和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健康管理和服务。而卫生标准制定及其应用标准项目是为了把国家卫生系统的各项标准统一化并且通过数字卫生平台运用到实际卫生健康服务中去。

2 数字卫生对解决当前卫生问题的可能性

中国现今医疗短缺,尤其是农村的医疗短缺问题和整体的医疗资源浪费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对比城市和农村的医疗条件,城市居民只需支付25%的强制的社会保险,而农村居民要支付80%的自愿形式的团体医疗资金,并且强调了虽然我国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RCMS),但是高昂的个人保险支付是农村人口特别是贫困收入者所不能承受的[2]。数字卫生对于解决当前的医疗资源短缺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一个重要的模块就是通过电子健康记录系统将包括医院的各个机构、家庭、社区、办公和疾病预防机构之间实现安全、可靠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3]而且数字卫生体系相对有效的成本消耗和相对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可以明显提高预期的医疗服务成果,并且建立公众和政府之间的信任[4]。

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针对当前的卫生医疗问题特别是医疗资源使用的平等性寻找方法并进行解决,并且已经开展了社会医疗保险(CMS)、农村医疗救助系统(MAF)及医疗费用免除项目、提供基本公共医疗计划、及区域医疗资源使用计划和社区医疗服务[5]。但是许多的医疗问题及其相关的解决办法及实施过程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说立法、多部门合作、决策制定系统、及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和监控的等相关问题[6]。数字卫生所依托的电子健康记录系统可有效的避免重复的检测,重复性的医嘱,和重复性的检查从而达到医疗成本的节约和医疗资源的节约;而且医生可以从电子健康记录系统中得到完整而详细的病人相关的医疗历史记录,从而可以避免重复的医嘱,进而把医疗资源有效的分配给其他的医疗需求者;通过电子健康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实际不需要医疗服务的医疗申请者的要求,从而节约大量的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通过这个系统直接医疗服务提供者可以远程进入其所管辖的病人的资料和检测结果,从而降低病人的旅行和管理方面的费用[7]。

3 数字卫生的实施方法

为了顺利的将数字卫生在中国进行实施,实施方法的建立是很重要的,如立法、多部门合作、决策制定系统、及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和监控的等相关问题的解决是推进实施的重要步骤[8]。政治层次、组织层次、和卫生层次的考虑对于研究数字卫生在实施过程中满意度最大化和最大化提高数字卫生的效力和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在政策政治层次,对于数字卫生的资金,传播和宣传及可持续性的支持,对数字卫生的评估和决策制定的影响,及在数字卫生实施过程中其它可以影响决策的相关资源的应用支持对于数字卫生的推广是至关重要的。针对于组织层次,知识体系的建立在数字卫生的决策中是非常重要的。新体制理论,社区实践理论,及专业理论是知识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根据上述三个理论的支持,中国的数字卫生事业可以在组织层面上建立一个多组织联合,知识资源和专业资源使用网络化共享的状态。在卫生层次方面,人际行为理论包括价值观、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的应用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人与社会、病人与患者的关系,从而避免因网络化而造成的问题,更加提高数字卫生在实施过程中的最优化。所以说这三个层次对于数字卫生事业在中国的建立和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4 讨论

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绝大多数都在使用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如何把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健康记录系统的整合是未来数字卫生发展的一个问题。[4]由于各个医院有自己一套医院管理信息体统,并且和其它医疗机构的资源非共享性,且市与市、省与省之间的医疗数据资源也是非共享的。这对于数字卫生的建立和开展的可用性和广泛性与原始的医院信息管理体制是有很大的矛盾。寻找数字卫生信息系统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可兼容的切入点是非常必要的。

虽然数字卫生在中国的开展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但是数字卫生的发展对我国未来医疗改革的促进及与国际医疗模式的接轨是很必要的。在医疗系统中加入网络化等IT技术对于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及提高医疗资源的公平性及普遍性。

参考文献

[1] Eysenbach G.What is ehealth?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s,2001,3(2):e20.

[2] Liu Y.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health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J].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2004,19(3):159165.

[3] 吕旭东.一种电子病历系统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8,27(2):48.

[4] Kearns I.Public Value and eGovernment.Ippr,2004.

[5] Meng QY.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equitypromoting health care policies in China.A case study commissione by the health systems knowledge network[J].Shandong University:Center for Health Management and Policy,2007.

[6] 邹文春.中国医疗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7,5(11).

数字化医疗服务范文2

1系统构架

基于数字电视网络的医疗服务系统是在广电数字电视网络基础上将用户端无线体征传感器网络及相关健康服务系统与社区卫生中心、医院或疾控中心等医疗机构业务相结合的互动医疗物联网系统。本系统可以为用户实现健康信息服务、远程预约挂号、体征监测、远程辅助诊疗等功能,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了采集居民健康信息,拓展公共卫生服务的新渠道,可显著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延伸医疗服务范围,合理疏导就诊人群,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本系统通过对社区、家庭和个人等不同层次的数据源成规模的持续采集重点人群实时健康数据,为相关部门在防控重点疾病、掌握国民健康态势和制定公共卫生政策等方面提供丰富可靠的数据基础。

1.1系统框架

整个系统采取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保证系统的统一性,扩展性。系统分为四个层次,即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业务层(见图1)。

1.2感知层

感知层是整个系统的基础,感知层的各种传感器设备将人体的相关物理信息转化成数字信息,为整个系统提供信息源。本系统的感知层主要由数字电视家庭健康无线传感网、社区健康小屋工作站和个人健康移动管理端三部分组成,分别完成家庭、社区和个人的健康数据采集。三者有机结合,实现立体化、全方位的居民健康管理。

1.2.1家庭健康无线传感网

家庭健康无线传感网由家庭智能信息终端、无线体征传感器、数字电视机顶盒及相应软件组成(见图2)。通过采用多种无线通信接口和认知无线电技术,体征传感器采集到的用户健康信息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家庭智能信息终端,终端通过数字电视机顶盒将信息在电视上显示出来,用户通过电视界面操作控制终端和传感器实现各业务功能。同时,家庭智能信息终端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广电网络与广电运营支撑平台及相应医疗机构实时通信,完成体征监控、异常情况报警和远程辅助诊疗等各项业务。医疗机构通过数字电视实现对用户的信息和体征监测结果反馈等功能。

1.2.2社区健康小屋工作站

社区健康小屋工作站是建立在居民家门口的健康一站式服务平台。工作站内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当地社区人口统计学特点配置相对全面的体征检查设备,居民通过身份证或社保卡进行身份识别后可以方便的进行身体检查,数据实时传输到相应社区卫生中心,建立或更新居民健康档案,同时还可配备远程问诊系统。利用社区健康小屋工作站,居民可将定期、被动的体检变成不定期的主动体检,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实现从诊疗转变为预防的健康管理模式。社区医生通过该平台,可大幅提高全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档效率,使居民从被动建档转变为主动建档,分担社区医生的部分职责,从而使有限的全科医生资源发挥更大的功效。

1.2.3个人健康移动管理端

用户可使用个人健康移动管理端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个人电子设备查看本人或亲属的实时体征信息,测量记录及各数据分析走势图表。用户可以获得相关医疗机构发出的告警信息和医生建议,可在线预约随访,或对诊疗过程填写满意度调查反馈。同时相关医疗机构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或推送社区公共卫生信息。个人健康移动管理端还可与家庭健康无线传感网结合,支持家庭视频监控及个人自测数据上传等功能。

1.3网络层

网络层实现感知层和平台层及业务应用之间的通信,本系统主要基于广电数字电视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在局部范围部署无线传感器网络,并在可管、可控的前提下与互联网、通信网实现互通。本系统采用基于CDN的内容分发网络架构进行组网,此方式可以明显提高Internet网络中信息流动的效率,解决了网络带宽小、用户访问量大、网点分布不均等问题,提高用户获得服务的响应速度。

1.4平台层

平台层是实现多样化业务应用的基础,为业务功能实现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

1.4.1广电运营支撑平台

广电运营支撑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用户接入验证,完成用户业务请求处理及反馈,医疗机构选择分发,用户使用信息分析和数据挖掘等。由于医疗健康信息的私密性,系统用户权限管理及信息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广电运营支撑平台通过多种信息验证和加密方式来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同时此平台可通过对医疗资源的实时监控,完成用户业务请求的分发处理,平衡负载,使用户的业务要求得到迅速高效的响应。另外,广电运营支撑平台将用户使用情况的信息汇总,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为相关部门掌握重点疾病情势和民众健康状况,制定公共卫生政策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1.4.2医疗机构业务接入平台

通过医疗机构业务接入平台,用户的业务需求与医院相关部门专业人员和系统实现对接,最大化利用现有医疗资源。用户通过电视或其他个人电子设备实现对医疗机构的就诊信息、科室及医生介绍、远程预约挂号、健康知识的查询等功能。医生可实时了解患者体征情况,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减少随访性质门诊,缓解门诊压力,使得同等医疗资源能监护的慢性病人数量极大增加,医生与患者互动效率更高提高诊疗效率。医生可掌握患者的历史体征数据,提高诊断准确性,对“一过性”、“突发性”疾病的预防发现和治疗起到明显作用。对治疗方案的效果,医生可以得到实时的反馈,从而灵活调整治疗方案,节约医疗费用支出,提高诊疗效果。

1.4.3全科医生云平台

以社区卫生中心为代表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通常面临管辖居民人数众多,随访任务重,人员及医疗资源紧张的实际困难,而目前大部分医疗信息化的建设重心仍在社区卫生中心层面以上,难以满足从社区卫生中心到社区居民之间“最后一公里”的业务需求。全科医生云平台正是针对这一空白领域开发的,解决基层医务工作者切实需求的工作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全科医生可实现对管辖对象的信息处理,包括其基本信息、体征状况、家族疾病史、用药及病例记录,实时查询对象通过健康小屋工作站或家庭健康无线传感网采集的健康数据,设定体征监测预警模型及干预方案。全科医生云平台还可实现对管辖群体的基本情况统计,包括使用频率、数据分布、人口统计学特征等,实现对重点疾病的发病率、知晓率和控制率的统计,生成社区健康态势简报。全科医生云平台可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自动生成工作时间表和随访计划,实现全科医生工作流程管理,通过移动设备接入云端服务,实现医生之间信息沟通及转诊信息对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上报,群众满意度调查及反馈信息处理等功能。

2业务内容

江苏有线常州分公司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基本完成了相关网络建设,软硬件系统研发,设备集成等工作,通过与卫生局、基层社区卫生中心及相关社区行政机构的共同努力,已经初步完成了基于数字电视网络的医疗服务系统的试点工作。建立了覆盖部分社区范围的家庭健康无线传感网;社区健康小屋工作站也完成了试点部署,投入使用;相关运营支撑平台也初步搭建完成,多项业务正逐步展开。在此过程中,项目的建设和试点工作受到国家广科院领导、江苏省广电局领导、常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悉心关怀和大力支持,并获得了市民与媒体的广泛好评[4][5]。

2.1数字电视健康服务

居民通过数字电视,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多样化的医疗服务,包括医院信息查询、就诊时间查询、家庭医疗百科、电子病例查询、远程预约挂号、体征监测、远程辅助诊疗等。数字电视家庭健康服务平接全科医生云平台及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医生-家庭-居民信息实时互动,主管医生可通过平台推送健康告警、提醒信息及随访预告。所有操作都通过电视机及遥控器完成,简单方便。

2.2居民健康档案采集管理

通过家庭健康无线传感网、社区健康小屋工作站、个人健康移动管理端采集的健康数据自动生成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文件采用HL7标准,相关编码及术语执行国家卫生部《健康档案相关卫生服务基本数据集标准》。医务工作者可通过全科医生云平台对管辖社区的居民健康档案进行核对、分析和编辑操作,并与现有医疗信息系统及健康档案管理平台无缝对接,大幅提高建档及更新效率。整个档案生成、访问和传输过程中,系统采用多种安全机制和权限管理机制,严格管控,确保个人隐私信息安全。

2.3慢病管理

对社区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目标人群,本系统为他们配备有针对性的软硬件设备,建立体征实时监控防治体系,对异常情况实施报警并启动相应救治处理方案,医护人员还可与用户视频通信提供具体指导。同时为特定用户建立专案数据管理,进行动态跟踪。目前基本的疾病监测防种类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心理疾病、睡眠障碍等。

2.4随访辅助管理

社区卫生中心的医务人员可使用全科医生云平台轻松实现随访辅助管理。系统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自动优化生成工作时间表和随访计划,对即将到期及逾期的工作内容进行提醒。医生通过移动设备接入云端服务,根据系统采集的健康数据自动生成规范随访报告及各种表单,减轻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量,让医生专注于医疗服务和对病患的诊疗本身,提高全科医生服务质量和效率。

2.5空巢老人关爱

我国空巢家庭的数量近十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的比例达49.7%,其中大中城市的比例高达56.1%[2],预计2030年空巢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0%[3]。通过数字电视健康服务系统,医生和亲属能实时了解老人各项生理体征指标,位置信息等数据,解决了儿女不在身边的“空巢家庭”独居老人的保健、诊断和看护问题。通过视频语音通信系统医疗机构相关人员还能对独居老人提供定期健康咨询,心理关爱等服务。

2.6孕妇胎儿监护

准父母时常要为孕妇及胎儿体检来回在医院及家庭之间,特别是孕妇行动不便出行困难,有时甚至增加了不必要的风险。在家庭健康无线传感网的帮助下,孕妇可在家中监测胎儿的心率,监测孕妇自身心率、血压、体温及宫缩等体征,通过数字电视获得医生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2.7康复保健

由于医院住院床位资源紧张和对住院费用负担的考虑,很多手术病患选择回家康复治疗,但这需要病人频繁回医院做各项身体检查,对于行动不便的病患产生很多困难。借助本系统,用户可在家中监测体征状态,主治医师可实时掌握病人体征情况,制定调整康复方案,对突发身体异常即时报警并启动救治措施。

2.8运动及体重管理

人们对运动保健及减肥的需求日益增加,通过家庭健康服务系统的相应传感器,系统可采集用户实时运动体征、消耗热量等信息,并给与相应饮食起居和运动健身的针对性建议。在已经实现的业务基础上,江苏有线常州分公司正在继续推进系统的整体优化和持续创新,实现适应更多应用场景的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强数据的挖掘分析,深化与现有医疗系统的结合,括大基于数字电视网络的医疗服务系统覆盖范围,依靠广电网络的现有优势建立规模效应,积极拓展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合作模式,开辟增值业务,实现项目良性滚动发展。

3项目特点与实践效果

3.1发挥广电网络优势,开拓差异化竞争新业态

与互联网医疗服务相比,基于数字电视网络的医疗系统具有较大的优势。首先,广电网络覆盖率接近100%,电视使用习惯深入人心,受众广泛、用户忠诚度高。同时,广电网的实名制和私网属性能更好的满足卫生服务的需求,更好保护用户隐私信息安全。更重要的是,与网络用户年轻化特点相比,数字电视用户年龄均衡,具有更大的医疗服务需求和消费能力。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基于数字电视网络的医疗服务系统跳出原有广电运营模式,提供了切合民生的内容与服务,为广大数字电视用户提供了全新的使用体验,能有力提升数字电视用户黏合度,同时也打造广电运营商的全新业务形态,开辟新的盈利渠道。

3.2贴近基层社区,结合卫生机构,实现多方共赢

基于数字电视网络的医疗服务系统从提出设计、研发建设到试点运营,始终保持与社区居民,基层党委政府以及卫生局相关医疗机构密切协作。既满足百姓的切身需要,又符合主管机关的管理要求。既大力建设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的新业态,又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做到与现有社区和医院相关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在有限投入下获得最大效益。既符合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又考虑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特点,减轻基层卫生服务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做到让医生专注于医疗服务和对病患的诊疗本身。既有普遍覆盖社区的医疗健康平台,又有针对特需人群的个性化订制服务;既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又贴合基层社区的实际条件利于部署推广。所以,整个系统一经推出试点就受到了社区居民、医疗机构和基层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

3.3立足实际,技术领先

基于数字电视网络的医疗服务系统从技术角度来看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实用性,充分考虑现有网络设备条件,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好的实践效果,主要特点有:支持多种通用无线通信接口,包括Zigbee、Wi-Fi、Bluetooth、红外、GPRS/GSM,可完成多种接口传感器和设备的集成,可扩展性强。采用基于认知无线电的通信技术,避免多种无线通信方式共用信道时产生的干扰,提供防碰撞算法,提升无线通信稳定性。自主开发家庭智能信息终端,可在不更换用户家庭现有机顶盒的条件下实现业务功能。家庭智能信息终端可起到家庭网关的作用,可方便的扩展智能家居等各种业务,复用性高,可根据用户需求灵活裁剪选配设备,降低成本,易于推广。系统基于神经网络等算法,实现了对用户数据的有效挖掘,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采用Cluster集群技术以及虚拟化技术,使得数据和访问请求等负载能被动态均匀地分配到多台节点主机上,提高了整个系统在升级时的可伸缩性以及在网络或系统发生故障时的可靠性,适合物联网的云计算需求。基于CDN的内容分发网络架构全面解决了网络带宽小、用户访问量大、网点分布不均等问题,提高用户访问的响应速度。

3.4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通过建设基于数字电视网络的医疗服务系统,广电运营商既为社区居民打造了民生幸福工程,又为下一步探索增值业务渠道打下了基础。一方面,基于数字电视网络的医疗服务系统的应用加强了医疗保障体系,架起了一座连接医院和家庭、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桥梁。社区卫生中心通过社区健康小屋工作站和全科医生云平台大大提高了居民健康信息采集和建档效率,方便了重点疾病干预和随访工作,可有效观察和统计本社区的诊疗情况,对防止流行病、突发疾病的爆发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电视家庭无线传感网填补了国内数字电视远程医疗诊断系统的空白,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符合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应以“应对大众需求”[6]为指导原则,实践了使大众“获得最佳健康的权利”和“使卫生公平性和一致性最大化”的普世价值。这个系统扩展了医疗服务的范围,提高医院床位使用效率,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看病费用,免去住院给自己和家人造成的不便,符合并推行了国家提出的大力发展社区医疗的指导方针[7],是政府所提倡的家庭养老的有效补充。数字电视医疗系统让用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温馨而专业的医疗关怀,从而有望真正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人人享有健康”和“卫生保健以人为本”[8]的美好目标。另一方面,经过试点运营和初期建设之后,随着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民众对健康问题关注的增强和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的大环境下,数字电视医疗系统具有巨大的盈利潜力。针对高端用户和扩展业务需求,广电运营商可采用终端设备及传感器销售,高级订制业务功能收费,第三方服务费用分成等不同模式实现盈利,实现边建设边产出,形成良性循环和滚动发展。广电网络运营商作为基于数字电视网络的医疗服务系统的创建者,有责任也有能力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在医疗健康消费大发展的浪潮中抢占先机,做大做强。

数字化医疗服务范文3

一、传统数字化医院管理模式简介

传统数字化医院管理模式,是运用数字化医疗设备、计算机网络平台和各类应用软件,及时、准确、系统、便捷地对医疗服务和管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和反馈,实现疾病的预防、保健、诊疗、护理等业务管理,行政管理数字化运作和智能化管理,并与医院外部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具有无纸、无胶片、无线网络的三无特征的医院管理模式。如联机业务处理系统(OLTP)、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联机分析处理系统(OLAP)、互联网系统(Intranet/Internet)、远程医学系统(Telemedicine)等。医院所有的临床作业全部实现了无纸化运行,病人的门诊和住院病历、检查结果等各类信息都完整地保存在医院数据库中;医生们扔掉了纸和笔,不管是开具处方,还是各类检查检验、图像采集、传输,一切都在电脑前进行,在网络中传递;护士们每天测量完病人的体温、脉搏、血压等,都录入电脑,在电脑上自动形成曲线,并按时段图形显示,病人的生命体征一目了然。住院患者对治疗方案、用药情况及药费、手术费、护理费等随时可查。从而为医生、护士、患者提供更为快捷有效的信息纽带和相互交流的广阔空间。

二、新医改体制下,数字化医院管理如何适应新型管理模式需要

(一)新型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运行模式

在新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在政府的积极参与协调下,将乡镇卫生院合理分配托管给县级医院管理,乡镇卫生院的生存与发展与县级医院兴衰捆绑在一起,从而让乡镇卫生院在人才、技术、物资、管理等方面得到县级医院支持。县级医院要选派部分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坐诊,从而将县级医院业务技术带到乡镇卫生院。在政府的参与下,县级医院每年要对乡镇卫生院进行资金和物资支持,可将部分闲置设备投入到乡镇卫生院,也可对乡镇卫生院投资购置必须的医院设备,或进行收入分成多种方式共存。这样,就在城乡之间为广大患者就医搭建了一座桥梁,方便了病人就医,使广大患者不进城也可以享受到县级医院的诊疗水平,从而分流了大医院部分病号,解决了长期以来广大患者挤到县级大医院排队就医、乡镇卫生院门前冷落的现象,也为乡镇卫生院的生存发展增添了新生力量。

(二)新医疗体制下提出新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目标

新体制下的管理目标就是要在县级医院实现数字化管理模式基础上,实现与各托管医院、社区医疗门诊组成的大的数字化管理信息网络,实现在特定“医疗区域”内医疗信息、人员、技术设备等全面共享,从而更好地为广大患者特别是农村患者提供及时、正确的医疗、保健、公共卫生等服务。

新型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运行模式下,数字化医院管理要实现医院管理数字信息化、医疗服务数字信息化、城乡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其中,医院管理数字信息化模式包括:门诊区域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病区区域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病区药房信息管理系统、病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医院内部服务、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统计或院长查询系统、异质系统接口、健康体检接口系统、远程在线健康服务、个性化健康咨询与规划等。医疗服务数字信息化模式包括:医学影像系统、检验信息系统、放射科信息系统、临床管理信息系统。城乡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包括医院与托管乡镇卫生院及各托管乡镇卫生院之间实现人员调配、物资调拨、医疗信息资源共享、病人远程挂号、远程影像、检验、放射科信传输、远程诊治等。

三、在新型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建设数字化医院管理的意义

新医改体制下数字化医院的重要标志是城乡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数字化和数字信息网络化,要求形成县级医院与托管乡镇卫生院信息共享的同时,实现共享信息的通用化,最终提升医院整体的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数字信息化实施为病人保存了区域医疗就诊的所有电子处方、电子病历、诊断结果、影像资料等记录,实现了远程挂号、远程传输、远程诊治,从而减少了病人重复检查,降低就医费用,减少病人等待时间,缩短就医流程,有效缓解病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一)信息支撑优化工作效率,提高诊疗水平

通过全面建设数字化医院,规范医院管理,实现了医院与社区、医院科室之间、医院科室与托管医院之间在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医疗检查单等信息共享,从而达到对托管医院及社区服务机构业务的直接指导,建立长期稳定的信息通道和业务技术支持,进而实现医院、社区、托管医院组成的区域医疗管理、医疗人员、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医疗物资等资源共享和统一调配,充分发挥医疗系统现有资源的作用,最终达到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为区域卫生系统人、才、物资源合理配置创造有利条件。电子病历系统直接提高病历的效率和质量。医学影像系统即刻传输病人的影像检查资料,使病房医生能够尽快做出准确诊断。检验信息系统使化验申请、标本识别处理、报告反馈等环节完全实现网络传输,让临床医生可以在办公室或护士站直接阅读并打印化验报告,方便又快捷。全面、完整地保存了病人的各种诊疗信息,便于门诊医生在第一时间掌握资料;通过诊断系统开具的电子处方、电子申请,很快就被网络传送到相关部门,推动了医院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线升级。

(二)全程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通过基于基层数字的决策分析、基于数量库存的药剂管理、基于科室成本的经济核算、基于个人考核的工作指标等的综合管理查询信息系统,为管理人员掌握医院总体运行状况、发展趋势、存在问题提供全面、准确的重要信息,让管理者可随时了解从医院到各科室及托管医院的各类数据,为医院改变管理方式、增强管理决策能力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成本与绩效管理系统能有效提高医院成本与绩效管理水平。数字式智能监控系统便于医院领导和职能部门随时了解医院各部门的状况,杜绝安全隐患,保障病人安全。

(三)流程再造亮化服务形式,便于医患沟通

病人通过电话、网络等通讯工具可享受网上挂号及预约服务、电子处方、电子病历等实时查询服务、住院病人网上费用实时查询、日常保健短信提醒服务、家庭跟踪治疗与医疗护理咨询、关怀慰问、回访服务、投诉受理建议等特色服务,并享有终身电子健康档案。

(四)搭建远程教育平台全面提高医院从业人员业务水平

利用宽带和多媒体系统开通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实现病人、本院专家和远程会诊专家的面对面交流,实现医务人员便捷的在线继续教育,也可开展视频会议及网上招投标等活动。医院可在院内局域网安装“中国医院知识仓库”、“中华医学应用系统宝库”、“医院图书馆管理系统”、“合理用药系统”等知识库,涵盖医药领域的各个范畴,为医务人员获取、使用和传播知识提供有效的共享平台。

数字化医疗服务范文4

这绝不是惟一一家“数字先行”的新建医院,事实上,即便是历史悠久的老医院今天也在进行数字化重构。从医院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管理系统到各种移动医疗设备、3D技术打印的人体器官,从硬件到软件,IT技术都正在成为医院、医疗以及健康管理的核心发动力,而IT软硬件本身,也在围绕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在应用领域不断创新。

从浅层应用到唱“主角”

把数字化医疗设备、数字化医学影像系统和数字化医疗信息系统等全部临床作业过程纳入到数字化网络中,使“以收费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系统走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医院服务模式转变为管理病人的需求,这就是数字化医院未来的面貌,也是医疗行业正在践行的创新方向。数字化的医院会提升运营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更合理地使用卫生资源,并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服务和帮助,整个医疗服务行业都将因此升级并更加人性化。业界普遍认为,未来5到10年,在IT技术主导下,医疗健康行业从临床到运营和财务方面都将迎来巨大改变。

此前,医疗行业已经开始初步信息化,只是并未脱离旧时代的“PC”使用模式。所谓的信息化表现,不过是医生和护士们挤在PC前输入信息,对患者的服务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但现在,IT技术之于医疗行业的应用不再只体现于浅层,而是甚至开始唱“主角”。

在临床上,前台的临床信息系统能为医院、医生提供决策支持,直接服务于诊断流程。由于患者就医的每个步骤都会在信息系统中被完整跟踪和记录,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健康档案,医生因此可以掌握最翔实的医疗信息,从而提供精准到位的问诊服务。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则能在后台帮助完善医院的运营管理工作,减轻企业管理方面的压力。尤其在中国医疗行业面临医改、规模扩建、联合运营等种种变化的情况下,IT系统能大力辅助医院进行人、财、物的梳理和整合管理,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因此中国的许多医院都在积极引入前后台的信息化方案。

此外,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及物联网技术等的迅猛发展,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应用如今还进入了更高境界。

一方面,医院本身的信息系统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数据,在IT工具的支持下,分析和使用这些数据,能为医疗行业带来可观的价值。另一方面,移动医疗正日渐普及,带来了真正的大数据。由于移动医疗具有很好的便携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大量健康信息,移动医疗还能促使信息无缝连接、无缝覆盖,数据产生形式、传输速度和数据规模都前所未有。面对新的情况,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的新型医疗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开始出现,以更智慧的方式构建数字医疗,其以“感、知、行”为核心,构建出智能、远程的疾病预防与护理平台。其中,物联网技术解决“感”的问题,即以各种传感器实时跟踪生命体征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技术传送到医疗数据中心;大数据存储与处理平台解决“知”的问题,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医疗历史数据进行建模与分析,帮助研究人员、医生和专家做出科学、客观的决定,并能更好地建立起预测疾病变化的模型;云计算则让数据信息和分析结果能够实时传送给医务人员作为诊疗参考,或为终端用户直接提供医疗护理方案。这样的IT应用方式,正在医疗健康行业兴起,也在以更大力度推动医疗信息化升级。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所说,未来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全新医疗云计算模式,和以家庭为云终端的健康服务,将贯穿家庭、社区和医院。而今天,这一模式已经在启动过程中。

更“移动”更“关怀”

在日臻完善的IT基础架构之上,人们的主动行为激发了越来越丰富的医疗医用。当前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在从业过程中使用各种新技术,尤其是使用移动技术来改善与患者的交流。一份调查显示,在美国有25%的医生表示他们每天花至少3小时在移动终端上,同时还在不断向患者普及保健知识。并且年长和年轻的医生群体在使用新技术来提高治疗效果方面,并不存在明显区别。更值得关注的是,消费者们纷纷开始转向自己的移动设备,去寻找他们需要的医疗服务和治疗方法。医疗应用的移动化是大势所趋。

目前,仅针对iPhone和iPad推出的移动医疗新技术就有:查看医学数字影像资料和心血管系统等人体生理系统的iPhone应用程序、血压监测系统、实时心电图测量数据、糖尿病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药物查询系统、自救程序、3D健身系统等,而对应的创新硬件也是层出不穷,包括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远程诊疗设备、手术机器人、辅助康复装置等。

可以说,移动医疗的出现,使得信息化在医院的最后1公里能够很好地完成,也很好地解决了医疗流程的优化和医疗安全的问题。依靠移动应用,医生可将病人信息从医生办公室和护士站带到病人的病床旁,可以利用无线查房设备在床旁查阅、书写病人病历,可以直接下达医嘱,查询检验检查结果;护士也可以在床边提取病人医嘱执行信息,完成生命体征的采集、录入、查询,备忘事件提醒,查看护理电子病历。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医院将开始部署移动医疗,同时移动医疗的应用广度也正在拓展,战地移动系统、移动资产管理、医疗废弃物管理等应用层出不穷。移动医疗让信息随时随地随手可得,也必定会改变医务工作者的工作

数字化医疗服务范文5

关键词:数字化医院;下一代互联网;研究状况

1 引言

数字化医院是智慧医疗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对全民健康保障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以IPv4为基础的互联网所固有的缺陷:网络地址获取量不足、安全可信度较差、服务质量较低、网络复杂性和管理难度增加,网络与信息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等突出问题,已不能满足数字化医院发展对网络的需求,严重制约着数字化医院建设向着更高层次发展。迫切要求数字化医院系统由现行的封闭式物理隔断模式转向开放运行模式,与外部系统(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等)进行实时信息交换与共享,充分利用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构建数字化医院的服务模型及体系结构,可适应数字化医院的发展趋势。开放环境下的数字化医院服务流程、服务模型和体系结构等问题的研究,可充分满足当前医院业务系统建设以服务为导向的需求,为数字化医院建设提供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能快速实现更广泛互联、更便捷移动、更高效共享的全面数字化医疗。

2 国外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数字化医院研究状况

美国已启动“农村卫生保健试点计划”,以帮助公共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建设国家或区域范围内的宽带网络连接,以便其向全国各地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该计划将资助85%的网络升级、Internet2连接和选定接收者的先进网络服务费用。约翰霍普金斯全球临床健康教育中心正在使用运行在Internet2网络之上的远程医疗技术,该技术可提供高质量视频会议并可连接高分辨率显微镜、三维核磁共振成像,支持艾滋病毒耐药性互助陈述分析。

欧盟2001年建成GeANT高速试验网,并在2005年6月启动GeANT2研究计划。该计划是第一个在全球范围部署的混合网络同时采用包交换和电路交换。GeANT2的许多连接都达到10Gbps的速度,可应用于许多领域的协作研究,如网格计算、生命科学、射电天文学和天气变化等。GeANT2提供的数据信息包括高清晰度图像、视频和音频文件、DNA样本及相关数据,目前,欧盟GeANT2高速试验网已应用于生物医学信息共享。

亚太地区1997年6月3日由17个亚太地区国家或地区近40多个成员组成的先进网络组织成立,建立APAN主干网,其主要宗旨是对连接亚太地区各国的学术网络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行。日本于2002年推出IPv6商用服务,2005年完成互联网向IPv6的过渡,2007年启动了“新一代网络”国家重大项目,研究下一代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应用方面,IPv6技术主要用于电子病历共享和远程医疗等方面。如在十胜地区建立起基于IPv6的远程医疗系统,为地方医院、大学附属医院,甚至一般家庭提供医疗支援、远程手术指导、远程会诊以及家庭监护等服务。

3 国内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数字化医院研究状况

1998年,我国开始搭建IPv6试验床,开始了下一代互联网研究。2003年8月我国启动了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D。CNGI的核心网中规模最大的学术性主干网是CNGICERNET2以及CNGI国际/国内互联中心CNGI-6IX。我国的CERNET2主干网采用纯IPV6协议,使用CERNET的全国高速传输网,以2.5-10Gbps传输速率和部分IPv6路由器,连接全国20个主要城市的CERNET2核心节点,实现全国200余所高校下一代互联网高速接入,同时为全国其他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提供下一代互联网高速接入服务。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下一代互联网示范网络,推动并形成了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群,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项目使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及关键技术方面走到了世界前列。

我国在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可扩展、更安全、更大、可信、可管理、高质量的以IPv6核心协议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在学术与产业界共同努力下,现已进入大规模研究和建设阶段,其技术已基本成熟并已经商用化,使用它可以改变现行数字化医院网络传输能力有限、服务质量难以确保、网络安全隐患严重、有效管理机制缺乏、移动性能差等问题。NGI地址空间巨大,接入方式方便快捷,支持100Mbps以上的端到端高性能通信,支持终端的无线接入和移动通信,提供身份认证和访问授权,对数据进行加密,保证完整性,同时可进行有序的管理、有效的运营和及时的维护,这些优势都将为数字化医院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目前利用CERNET和APAN进行国际性的医疗会议和交流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可远程观看临床手术,与主刀医生现场交流,远程医疗培训等。2009年11月在清华大学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超声内镜暨内镜新技术学术研讨会上,利用CERNET与亚太先进网络APAN连接,北京协和医院、京都第二红十字医院、韩国峨山医疗中心同步操作演示的手术现场,开启国内医院首次利用网络进行手术直播到海外的先例。

就广东省而言,为了推进广东省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已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一系列发展目标:全省要进一步提升光纤网络覆盖率,用户接入带宽平均每年翻一番,力争在光网络覆盖、网络速率和应用水平方面达到先进国家水平;到2015年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TD-LTE网络,推动广东率先进入4G时代。在“智慧广东”的重点应用领域中提出了智慧医疗,提出建立家政服务网络体系,探索居家养老、虚拟养老院等家庭保健服务新模式,推广应用带物联网功能的便携式医疗设备。加快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重点在重症监护、病患管理、用药安全、血液制品管理以及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开展物联网应用。目前,广东范围内部分三甲医院推行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成效相对比较明显,初步建立了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数字化医院服务模型、服务流程和体系结构,但离全面推行基于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化医院还有一定的距离,尚需制度及财务等方面的保障和基层医院的切实推行。

4 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数字化医院的应用技术

(1)数字化医院中的物联网技术。借助于医疗物联网技术实现即时监测和自动数据采集以及远程医疗监护。(2)数字化医院中的云计算技术。医疗行业的云计算中,病人的电子医疗记录或检验信息都存储在中央服务器中,病人的信息和相关资料可以全球存取,医护人员从因特网激活的设备上实时获取资料。(3)数字化医院中的移动计算技术。移动计算帮助完成对医疗机构内部网络传感器获得的信息进行语义理解、推理和决策,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某种设备访问所需要的信息,实现智能控制。(4)数字化医院中的数据融合技术。在临床诊断、治疗、手术导航中,将各种模式的图像进行配准和融合,提供互补的医学信息。

数字化医疗服务范文6

十大热点技术概念解释: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智能电网: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数字医疗:是在数字化医学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医疗机构业务管理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医疗技术与医疗行为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医疗检查设备与治疗设备数字化和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医疗质量管理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医疗技术服务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医疗护理社区服务数字化与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医疗信息资源、档案材料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医疗机构各项管理项目扶持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医疗技术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医疗科学研究等诸方面。是医疗卫生行业的前进目标,发展方向。

“云计算”:cloud-based,广义的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这种特性经常被称为像水电一样使用IT基础设施。

数据中心:data center,是全球协作的特定设备网络,用来在Internet网络基础设施上加速信息的传递。当前企业数据中心正面临着成本、速度、整合、管理、安全、资源共享及动态调配等一系列挑战,构建新一代数据中心势在必行。

虚拟存储:就是把多个存储介质模块(如硬盘、RAID)通过一定的手段集中管理起来,所有的存储模块在一个存储池(Storage Pool)中得到统一管理,从主机和工作站的角度,看到就不是多个硬盘,而是一个分区或者卷,就好象是一个超大容量(如1T以上)的硬盘。这种可以将多种、多个存储设备统一管理起来,为使用者提供大容量、高数据传输性能的存储系统,就称之为虚拟存储。

移动商务:也称移动办公,是一种利用手机,实现企业办公信息化的全新方式,它是移动通信、PC电脑与互联网三者融合的最新信息化成果。是对通过移动通讯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利用移动终端开展各种商业经营活动的一种新电子商务模式。移动商务是与商务活动参与主体最贴近的一类电子商务模式,其商务活动中以应用移动通讯技术使用移动终端为特性。

传感网: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其功能是借助于节点中内置的传感器测量周边环境中的热、红外、声纳、雷达和地震波信号,从而探测包括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物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