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论文范例6篇

农业区位论文

农业区位论文范文1

关键词:后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农业园区;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X171.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11.022

Analysis of Eco-agricultural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Basing on Post Modern Agricultural Theory

CHEN Shou-yue, WANG Liang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Linyi University, Linyi, Shandong 276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ostmodern agricultural, clearly and design relations between, and the conceptual planning Hebei Lyurun of Eco-agriculture park, target loc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design and functional zoning in four aspects, expounds theory of the post modern agriculture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agricultural park should be used, in order to provide experience for future design research word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Key words: postmodern agricultur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1 研究理论

1.1 后现代农业

美国学者C.迪恩・弗罗伊登博格认为,后现代农业[1]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的价值转变与价值拓展[2]。国内许多学者认为,所谓的后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两者之间不仅是时间上的差异,还是内涵上的区别。后现代农业本质上是大农业的开发、利用及其产品生产前后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农业超大产业化经营系统。后现代农业注重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农业的生态服务、社会支撑功能,注重农村的三生(生活、生态、生产)协调,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重视农业的多元化功能拓展,如生产、娱乐、生态等[3]。

1.2 农业园区规划设计

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一般包括总体规划的项目设计。农业园区总体规划,是依据园区立地条件,对给定农业园区的发展理念、功能定位、项目建设、区划布局、基建完善、景观设计、环境保护、组织管理体系、运营机制等进行策划和总体安排,而项目设计指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具体的项目进行构思,并给出详细表达[3]。

1.3 后现代农业理论体系是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理论来源

后现代农业以农业生态化作为农业转型的主要方向和关键所在,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信息装备输入组织生产,要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协调生产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优化品种组合,建立良好的物流系统,实现三大效益高度统一[4]。农业园区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把保护和优化环境放在首位,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休闲环境景观和空间,确保农业园区生态可持续发展。

1.4 后现代农业理论体系是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哲学基础

后现代农业要求推动“双赢”的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危害最小化,实现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最佳平衡。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要求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约束性压力,严格保护生物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同时改善生产条件,确保园区农业的三大效益的高度统一。这与后现代农业中提倡的生态永续性理念不谋而合[5-7]。

1.5 后现代农业理论体系是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后现代农业是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运用农业科技设备,坚持生态保护原则,将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范畴中各环节,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有机融合,从而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农产品营销体系。农业园区设计过程中要在资源环境条件及各产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对各产业链做出有效延伸与合理串联,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8-9]。

2 研究区概况

园区位于京、津、冀大城市群的腹地,靠近全国政治中心,处于华北经济中心双巨城中心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以及京津城际交通线中心,是京津城际中心花园,华北和东北的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通道的咽喉。区位优势明显,距北京国际机场60 km,距天津滨海机场80 km,距天津港约80 km。园区的公路、铁路、高速公路贯穿廊坊南北,四通八达,市郊铁路,京山、天津、塘沽高速公路,廊万路,京津高速铁路横穿东西,104国道、光明线近在咫尺。位置得天独厚,是成为园区进行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为园区农业的成功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农业开发理念与目标定位

3.1 农业开发理念

在京津冀一体化组团发展背景下,立足京津大都市区的先天优势,以“服务首都、融入首都”为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产业兴园”为理念,加快培育主导产业;以“高效出产、享受生活、生态保护”为核心功能,推动园区多元化开发;园区的建设为建设“平原森林城市”任务,完善和优化廊坊市城市功能提供了一种现实途径。创立一个工农有机结合的商业盈利新模式,实现绿润集团的使命与战略,打造“廊坊绿谷”和绿润集团“农林综合体”。

3.2 农业发展目标定位

综合园区区位独特性、水资源限制性、文化特殊性、环境约束性的特征,以及京津发展预测、区域内外农业现状以及开发的目的与理念,借助区域发展优势,将园区农业发展成为最具创新的城郊型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最安全的优质彩色苗木精品研发生产供应中心、世界首个城乡一体循环型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全国一流基于农业的综合生态休闲服务区[10]。

4 产业组织结构设计

农业产业框架设计的关键在于准确判断园区资源环境条件及各产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对各产业链做出有效延伸与合理串联,从而保证农业充分融入生态城总体产业发展大环境,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内外部分工合作体系,维护园区的生态平衡。

园区生态城生态环境良好,区位条件优越,农业资源比较丰富,结合前面几个章节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园区发展以下产业较为较妥当:

(1)基础产业:苗木驯化繁育、中药材种植、绿色(有机)鲜果种植、林下经济;

(2)主导产业:生态休闲旅游与农商服务、工厂化植物生产(花卉苗木);

(3)衍生产业:废弃物CPU②(食用菌生产、有机肥生产、沼气发酵池、污水处理厂与垃圾处理站等)。

坚持以“绿色、环保、低能耗”作为生产标准,逐步建立低污染、低能耗、高产出、竞争力强的园区。

5 农业产业功能区划

5.1 总体功能分区

根据园区生态城市总体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确定“一环、五区”。一环:彩色大道内环线;主体建设区:农林科技展示区、都市花木体验区;配套建设区:高效生态农业种植区、观光农业风情区、私家农庄休闲区、市民公共服务区。

5.2 重点项目建设

(1)彩色大道内环线围绕园区内环路两侧设计,以花期果期相交错的果树和流光溢彩的苗木、林果为要素,既是良好的防护屏障,又构成优美的外向型景观,也可沿环形道路,精心设计建筑、小品和休憩等设施,突出文化主题和内涵及多个景点的连续性,并结合植物造型布置,开展赏花、采摘、摄影和自行车骑游活动等。

(2)农林科技展示区规划面积27.13 hm2。分为自然、农林、未来等三大主题板块,是园区景观、文化、服务、活动、高档设施、赢利和公益项目精品的聚集区。包括光伏温室、高档花卉温室、育苗温室、现代农林展示中心、苗木科技研发中心、管理服务培训中心、高档彩色苗木展示区、停车场。规划主题为展示高新农业科技,集锦现代缤纷园艺。

(3)都市花木体验区规划面积83 hm2。确保园区大规格苗木繁育主体地位,是园区景观建设重要组成,也是美丽乡村高档社区的门前花园。精品大规格苗木区、珍稀苗木种植区、林下经济示范区、苗木绿谷、都市花廊等。

(4)观光农业风情区规划面积23.4 hm2。依靠产业背景,以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体验为核心吸引力,包括异域农业风情区(荷兰农园、法国农园、日本农园、韩国农园)、房车营地、树屋营地、拓展训练基地、阳光草场、农耕展览馆、草地婚礼、珍稀动物世界、休闲主题庄园(薰衣草庄园、海棠庄园、郁金香庄园)等,规划主题为汇聚欧亚精彩农园,展现海外乡村风情。

(5)高效生态农业种植区规划面积18.13 hm2。通过露地和设施相结合的栽培方式,采用灌溉微喷节水化、水肥一体化、生物防治等果树栽培新技术进行设施管理,结合不同的季节,开展赏花和采摘项目。包括百草园、设施果树园。规划主题为展现果林缤纷精彩,品味城中果园风情。

(6)私家农庄休闲区规划面积27.3 hm2。以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体验为核心吸引力,形成家庭农场承租、文化体验、休闲生活的魅力农场。包括人工湖、木屋别墅、水上餐厅、人工湖、大棚、菜园、停车场等。规划主题为体验家庭私有庄园、漫步低碳农林公园。

(7)市民公共服务区规划面积21 hm2。通过生态环境的打造,为廊坊市民营造一处修身养性的农业公园性质的公共服务区,吸引人气,扩大园区的社会效益。规划包括都市彩色广场、农耕雕塑、人工造林示范区等。规划主题为鸾凤筑巢吸人气,和谐共建生态城。

6 结 论

后现代农业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与现代农业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农业生产方式相比,更加注重农业发展的生态化、永续型和综合性,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11]。农业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展示的窗口,其规划设计过程中融入后现代农业的理念与内涵,必将丰富完善区域性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理论体系,提升我国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水平,以期为我国发展后现代农业提供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 周淑景.农业发展战略转变与后现代农业[J].财经问题研究,2004(11):73-75.

[2] 陈成斌.试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53-55.

[3] 曹仁稳.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福建热作科技,2003,28(3):110-117.

[4] 林祥金.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农村经济,2003(7):76-80.

[5] 董慧.后现代农业是可能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5):124-127.

[6] 胡晓兵.现代农业技术异化的表现及其根源探析[J].学术交流,2007,159(6):96-99.

[7] 王凌香,孙金福.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及我国后现代农业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1(7):369-372.

[8] 吴人韦,杨建辉.农业园区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期刊,2004(1):221-229.

[9] 潘润泽,李春德,李俊峰,等.农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3):61-63.

农业区位论文范文2

一、共识:关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

提高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论是在政治的意义上还是在经济的意义上都有呼声。尽管总的说来提高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呼声还没有形成大的气候,但是凡是研究、关注或者涉及到这个问题的人,都无一例外地坚定地认为,应该极大地提高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过相比之下最近几年在经济意义上的呼声要更高一些。

1.关于提高农民在政治上的组织化

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不少的专家学者主张建立反映农民利益的农民组织,如李修义发表于《中国农村经济》1992年第6期的《关于试办"农民协会"的若干问题》,洪大用发表于《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92年第6期的《当代中国农民利益集团的几个问题》,陈寄根在《改革与战略》1993年第6期所写的《建设中国农民协会的探讨》,谷文晓在《内部文稿》1993年第10期上所写的《建立农民组织,保护农民利益》等文章,都主张建立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组织。这一阶段人们对建立农民组织的关注更多侧重的是能履行政治功能、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组织,如李修义在上文中对农民协会的设计就是:"农民协会既要反映会员的愿望和要求,保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又要贯彻政府的政策法令,在政府和农民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洪大用所用的术语是"农民利益集团",更加突出了农民组织的政治功能,他认为建立农民利益集团,有助于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农村的繁荣和发展,有助于协调社会各利益集团间的关系,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关于农业、农村问题决策的民主化等。

另外一些政治学者从政府过程的角度也主张应该提高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如南开大学政治学系的朱先磊教授在"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当代中国阶层分析"等课堂上就经常发表这样的主张。程同顺发表于《乡镇论坛》1996年第11期的文章《农民究竟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利益》,从政府过程的利益表达环节提出,中国农民在利益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利益表达却呈现个体化、分散化的特征,这就使农民的利益表达不能从长远的角度反映农民的整体利益,表达效果缺乏应有的力度,不能对国家政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从保护农民利益的角度应该建立一些反映农民利益的组织或机构。项继权发表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年第5期的论文《农民协会的组织功能和作用》,则系统考察了爱尔兰农民协会影响政府决策的方式和途径,揭示了在现代社会中农民的组织化对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关于提高农民在经济上的组织化

最近的关于农民组织化问题的研究集中在提高农民在经济上的组织化水平,主要侧重的是提高农民建立、参加经济组织的水平。关于这方面研究的论文非常多,在此无法-一列出篇目。与论文相比较,关于这个问题的专门著作不算太多,主要有:秦柳方等主编的《中国各种经济合作社》,张晓山所著的《走向市场:农村的制度变迁与组织创新》、魏道南、张晓山合著的《中国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探析》,牛若峰、夏英主编《农村合作组织发展概论》等;论文集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组织与制度研究室的《大变革中的乡土中国》,李惠安主编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等。

另外,其他很多有关农业经济的著作中都有关于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的相关论述。赵昌文在其专著《农业宏观调控论》的第5章中把"引导和组织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作为中国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之一,他认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仅是农民进入市场、驾驭市场的需要,而且是政府对农民及其经济活动更为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从而实现政府意志与目标的需要。""政府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关键在于依托现有的组织资源,加强农民之间、农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合作和联合,逐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民在市场中的地位。"陈吉元等人合著的《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第1章中把组织创新作为农业转型的微观载体,提出"在保持家庭承包制稳定不变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让农民走合作的道路,按照市场机制建立起农户之间,农户与产前、产后经营部门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并认为这是目前形势下农民经营组织创新思路的现实选择。陈文科等人合著的《中国农民问题》一书第8章的标题是"组织起来才有力量",作者在该章详细讨论了各种农民组织,特别地肯定了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蓬勃发展。作者对农民协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农协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改革和发展探出了新路。

当然,关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理由,各个专家、学者各有侧重,有的主要是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来论证的,有的则是从帮助农民进入市场的角度来提出的,还有的是比较综合性的,从各个方面来论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下面我们仅以近年的论文为限分别介绍:

第一,从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角度提出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从这个角度提出这个主张的人比较多,如乐大成等在《农业产业化-一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文中,为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的几点建议中,其中就有"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秦庆武在《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合作制的结合》一文中指出,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就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缓慢,因此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村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郭红东等人通过对浙江省慈溪市胜山镇农业产业协会的调查,也得出结论说,农民合作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是农业生产专业化与市场化的必然要求。应把农民合作组织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想载体重点发展。牛若峰在其论文《也论合作制》中也探讨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他指出,国内外实践证明,农民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备和重要组织形式。

第二,从帮助农民进入市场的角度提出应该提高农民有组织化水平。俞勤等人的论文《论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向专业合作社发展》,针对当前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状况提出,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农民进入市场困难的最佳选择,"农民只有联合起来形成大规模销售和购买组织,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和谈判地位。"饶泽榜等人关于湖北省天门市农民运销组织情况的调查也认为,从长远看,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发挥规模效益,把参与流通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朱信恺等人的论文《关于我国农村中介组织体系的理论构想》也提出,扭转"三农"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形势,首先要使"三农"逐步走向开放,提高分散农户的实力,其次要把分散的农户有效组织起来,使之有效进入市场。范小健在《关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服有关问题的思考》中提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表明,以合作社的形式引导广大农民发展商品生产、进入市场和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成功的选择。潘劲在关于"中德农村合作社发展"双边研讨会的综述中提出结论也说,合作社是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是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桥梁。它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农业国家尤为重要。因此,目前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尤其是发展由农民自主兴办的合作社。闵学冲的论文《发展专业合作社,振兴农村合作经济》,从保护农民利益、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制度创新、实现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和重新唤起农民的合作意识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黄祖辉在论文《农民合作:必然性、变革态势与启示》中也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农民愿意加入农业合作组织的基本理由。

第三,还有人从国际经济的角度提出了建立农民组织的必要性。丁泽霁等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与面临的新形势》一文中援引外国学者的观点提出,应该建立各种农民协会,发育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成为政府在国际谈判中的后盾。当每个中国人都站在政府后面的时候,中国政府就会成为谈判中的赢家。未来决定世界走向的将不是各国政府,而是公民社会和非政府组织(NGO),在WTO谈判中,外国人感到真正缺少的是来自中国农民的声音,尤其是在国际互联网上还没有出现过。而各种农民协会的意见将会在未来国际谈判中占有重要份量。

限于资料和篇幅,肯定还有不少相关著作和论文涉及到中国农民的组织化问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是关注这个问题的人,都几乎会毫无异议地认为,提高当前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大有必要的。

二、分歧之一:关于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

提高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关心这个问题的人们的一个共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所有不同方面、所有细节的看法都是一致的,像对其他一切问题的研究一样,争论和分歧仍然是存在的。这些分歧有的来源于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歧义性,有的则源自人们的见仁见智。

关于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的分歧并不严重,主要根源于农民组织的类型,履行政治功能的农民政治组织、履行经济功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农民社区基层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自然是不一样的。由于中国目前只对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其法律地位已经明确规定外,其他两种类型的农民组织都尚无相关法律规定,因此人们实际上都是对设想中未来的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作规划和构想。

洪大用所设想的农民组织最具有政治性,他说,"目前,我国工人有工会,妇女有妇联,青年有青联,文学艺术工作者有文联,科技人员有科协或社联,……。这些组织不仅表达不同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维护各自的利益,而且还发挥着监督政府以及互相监督的功能","然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却没有组织起来,这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不相宜的。"可见,洪大用所设想的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与工会相类似,是一种代表农民利益的社会团体人。程同顺从农民利益表达的角度所提出要建立的农民组织,实际上与此是一样的。赵昌文虽然主要关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但他也提出,中国可以借鉴美国各种专业协会和日本农协的经验,逐步建立起引导和组织农民并能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这种组织可先按产品、区域建立,再由下而上、由专业到综合,成立全国性的专业组织和全国性的综合组织,以便沟通农民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信息,并以此增强农民在政府中的谈判能力。

李修义所设想的农民组织主要是农民协会,他与前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承认农民协会的法律地位是社会团体法人,是在政府和农民之间起沟通和综合作用的民间组织,但是又不同于工会等社会团体,它是一种经济性的社会团体法人。他认为;农民协会的实质是农民自愿参加的具有法人地位的民间自治经济团体。农民协会的法律地位应该是"社会经济团体法人"或"经济类社团法人"。从中国《民法通则》对法人的分类来看,农民协会应该属于社会团体法人。因为它不是企业法人,因此不能办成经济实体,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它不是机关法人,不能把它办成政府机关;不是事业单位法人,所以其经常性活动经费也不能国家财政负担。在社会团体法人中,又具有经济性和非经济性之别,各级工会组织、文化学术团体等是非经济性的社团组织,而农民协会是经济性的社会团体。需要说明的是,各地农民自己创办的农民协会与李修义、赵昌文所说的农民协会是有很大区别的,李修义的农民协会尽管是经济性的社会团体,但是还是有比较强的政治功能;而各地农民的协会有的是经济实体型的,有的是社会团体型的,但即使是社会团体型的,也大都履行一些比较专业化的经济功能,要提供很具体的技术服务、信息交流服务,有的甚至还开展一些物资供应、运输、销售等经营等。

而最近几年专家学者所说的农民组织,尤其是农业经济学中所说的农民组织则主要是农民的经济合作组织,除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外,主要还有两大类,一为专业协会,二为合作社(包括合作基金)。但是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实际中的专业协会与合作社往往很难区分,有的实际的合作社取名为"协会"。而有的实际中的协会可能又运用别的名称等。这就给理论研究与实际的结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规范农民组织的名称恐怕也是大有必要的。

总之,由于不同学者所关注的农民组织的类型不同,因此这些不同的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也就各不相同。除总的俄,对于同一类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人们的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

三、分歧之二:关于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属性

对于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能不能算得上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理论界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这个争论也被带入了20世纪90年代、甚至21世纪。关于这个问题最近几年仍然存在着两种观点。大多数人的主流观点认为,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的地位不可替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这类组织总体上存在着"官化"的倾向,农民的自主参与程度较低,不能体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因而也缺少活力,需要进行较大的改革才能真正变成农民自己的组织,起到更大的作用。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是传统经济体制的产物,体现了较大的天然地域性和行政化的特征,不能与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相提并论。

持第一种观点的有赵昌文、陈吉元、陈文科、范小健、潘劲、朱信恺等人。如赵昌文在《农业宏观调控论》中提出要"增强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引导功能",陈吉元等人在《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提出要"完善农村集体服务组织"。陈文科等人认为,农村社区性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是农民在保留农业合作化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结合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中国农村中最普遍、最基础的集体经济组织,有很大的优越性,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范小健把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三种形式之一,但是指出了它存在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服务协调能力不强、行政色彩浓厚而合作属性淡化、与基层政府和自治组织的职能不清等问题。潘劲认为,社区合作组织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合作经济组织,应该根据国际合作社的原则对其进行改造和完善。李俊超等人也承认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并且还专门比较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它们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朱信恺、鲁靖也把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三种类型之一。

第二种观点主要以牛若峰为代表。牛若峰对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持一种相当低调的态度,他认为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有名无实",只是"为与官方和学界认同保持一致",他才使用社区合作经济的概念。社区合作经济在很多情况下是集体经济的遗产或社区集体经济,一般是以社区性和某种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其成员因为是该社区的人并与土地或其他集体所有的资产相联系而自然地成为其一员。他们并无经典的合作社成员那样的自愿入社、自由退出、民主管理、按交易量返还利润或按股份分红等权利,因而"不加区别地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称为合作经济组织是不准确的、勉强的"。解决这个问题可供选择的办法是,按照股份合作制原则,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为基础,在相应的社区内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才能使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成为真正的名符其实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四、分歧之三:关于如何对待"两社"的问题

"两社"即农村中的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这两个组织;本来属于农民根据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组建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它们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官办、半官办的组织。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中在如何对待"两社"的问题上,人们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应该按照国际合作社的原则重新改造两社,使其恢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本来面目呢,还是应该根据现在的状况把它们按照一般的商业企业组织来对待,而不再承认它们的这种名不符实的合作经济组织地位了。围绕着这个争论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是按照国际合作社的原则改造农村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使其恢复原有的群众性、民主性和灵活性的"三性"。这也是中国政府改革开放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政策选择。持这种看法的人比较多,如张晓山、陈文科、何广文、陈小玲、朱信恺与鲁靖、闵学冲、吴硕、李海涛等及他们中的不少人还对如何改造"两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措施。版权所有

农业区位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北京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北京山区位于北京市的北面和西面,由二大山系所组成,北面为燕山山脉,西部为西山,面积约10400平方公里,占整个北京市土地总面积的62%。地理位置正处于我国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向西北温带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也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转换地域。

长期以来,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到地理条件、耕作制度、种植规模等因素的影响,生产依然是人、畜力为主,机械化水平与平原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作业成本高,效率低也严重制约机械化水平提高。山区近80%的人口属低收入群体,山区人均GDP不足平原地区的50%论文服务。与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区相比农业论文,在山区推广农业机械化面临着诸多困难。种植模

式、机具选型、配套设施等不合理、不适宜、不配套问题无不考验着农机推广部门的信心与决心。

目前山区农业从业人员的岁数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农机化知识相对比较匮乏。相当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甚至是农机技术人员对发展农机化的观念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总觉得机械化不适应山区,机械化适合平原开阔地区去搞,山区山峦起伏重叠,不如一望无涯的平原开阔,发展农业机械化是一件可望而不可急的事,有的甚至认为政府无须扶持山区发展农机化。导致对发展山区农机化缺乏信心,也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积极性不高,投入不足,制约了农机化发展。这种状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山区整体对农机化需求的反映和适宜机具的推广普及,成为山区农机化事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解决对策研究:

(一)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中小型适用农机具

北京山区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远远低于平原地区。单家独户的生产方式是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论文,缺乏规模经营效益,种植品种不一,农机连片作业难度大,购买的农机使用率不高,购机投资大、回报低。同时,单家独户的生产方式易形成同一区域这家的田土机耕、机收,而那家的田土不愿意机耕、机收,导致农机隔田作业,给移机带来了不便论文服务。要结合山区的实际和农民的需求做好发展规划,制定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集中有限的资金和财力,选准主要作物和关键环节,逐个突破。山区机械化发展要坚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通过试验示范逐步确定适合于山区机械化发展的主推机型。山区机械化发展应定位于引进推广适合山区特点的各种中小型农机具,原则上轮宽不超过1.2米农业论文,工作幅宽不超过0.8米,播种或插秧不超过6行。

(二)积极探索适合山区特点的农机推广方式

山区一般来说都是人均耕地少,加之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田块小,和田地分散、高低不平,影响了适合规模操作机械如联合收割机、耕整地机械等农业机械使用,使农业机械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存在着高效农业机械与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矛盾。合理配置耕整机、播种机、收割机等机具。对地块面积小,种植作物品种多的自然村组,重点培育发展耕、种、收及加工多项作业于一体的农机经营大户或农机合作组织;对地块面积大、种植作物单一的自然村组,按耕、种、收及加工几个不同的作业环节,重点培育发展以单项作业为主的农机经营大户或农机合作组织;鼓励和支持有机户为乡邻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并收取合理的作业费用;鉴于山区人口居住比较分散,道路弯多路窄,农机具在乡村间转移的难度大,危险性高农业论文,不提倡跨区作业。

(三)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重点扶持

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各级政府应把发展山区的农业机械化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政策、项目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银行、金融机构要积极给予信贷支持,提供各种低息贷款,帮助解决农机服务协会流动资金的不足;对山区机械化推广项目拓宽支持领域,加大支持力度。要理顺体制,加强领导,稳定并加强农机队伍建设,多渠道支持山区农机化发展。农机合作组织要重点围绕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开展机械化服务,开办农机经营门市部,提供农机供应、修理、培训、技术咨询等多层次服务,建立“农机合作+农户”的服务模式,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建立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农业论文,以产前、产中、产后多种服务为纽带,把农户联结起来,形成以一种产业为主导,集种养加、产供销于一体的新的生产格局,以“互惠、互利、相互联动”为原则的利益共同体论文服务。长哨营满族乡地处怀柔北部深山区,这里的西沟村农机合作社,主要是为了加强本乡以及怀柔北部山区的农业现代化,带动更多的农民实现增收致富。农机合作社的成立,不仅将分散的农机结合了起来,更重要的是扩大了农机耕作的规模,在这种情况下,农机合作社实现了农机资源的有效整合,扩大了合作社的服务范围和影响力度,每当春种秋收季节,需要服务的农民只要到合作社打个招呼农业论文,立刻便会有符合自己心愿的农机到农田耕种或收割,经常供不应求。

(四)完善山区购机补贴政策。促进山区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应适当扩大山区农民购机补贴的范围,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比例。围绕补贴政策,切实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依托政府购机补贴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紧密结合服务北京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山区适用新机具、新技术尤其是国内外先进农机具的推广运用力度,促进农机化装备水平持续提高,注重发展高、新、尖农业机械,以增量的调整带动质量升级,提高主导农业产品生产机械化发展水平。

农业区位论文范文4

    1.1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内涵

    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定义论述有很多,通过前人对园区定义的整理分析,在对农业科技园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农业科技园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以高新科技为核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高科技农业成果转化、示范、推广为手段的集高新农业技术示范、科普教育、新奇特品种的培育和生产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农业园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主要任务就是依靠科技进步改变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整体效益[4]。农业科技园作为现代农业园的一种独特的主题类型,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先导条件是科技,它是此类农业园的命脉,是以科技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点。

    1.2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与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首先对于农业来说,现代农业科技园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其建设也大大加快了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进程,以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落实推行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从总体上促进了农业进步和区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此外,它还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作为高新技术向传统农业渗透和扩散的载体,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其次对于农村来说,现代农业科技园的规划和建设有利于加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交换,促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另外它还有助于稳固农村的生态安全格局。同时,它还为广大农民提供了科技示范、教育的平台,让科技走进了千家万户,借助其自身强大的组织和扩散功能,有效地提高周边地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从而最终实现园区增效和农民增收。

    2现代农业科技园规划的理论探索

    2.1农业区位理论

    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和农业地理学家冯?杜能指出:在城市周围应根据距离城市的远近不同来划分不同的农业类型园,才能保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使农业经营者处于有利的经营地位[5]。它划分农业区位的依据是生产地距市场的远近,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产品生产成本,按照运费多少和收益等情况来确定某种农业的适宜范围,这是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中心思想。这是在交通运输不发达、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提出来的,虽然从理论上讲有不少缺陷,但其中的区位分析和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运用,对于农业科技园区的空间布局、规划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2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空间结构,是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农业资源在乡村环境属性中具有生产和生态双重属性,应被广泛的挖掘和利用。依据乡村自然景观特征,结合地方文化景观和农耕文化的发展过程,将高科技农业视为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相统一的复合景观系统,合理规划和设计科技农业园区内的各种景观体系,在景观保护与开发之间建立可持续的绿色产业发展模式。

    2.3景观安全格局理论

    景观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局部、点及位置关系,构成潜在空间格局,这种格局称作景观安全格局。它们对维护和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关键性作用。农业景观安全格局由农田保护地的面积、保护地的数目以及保护地之间的关系等构成,并与人口和社会安全水平相对于使农业生产过程得以维持在相应的安全水平上。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中多方面元素的介入、园林绿化树种和名特优新品种等异质性的引入有助于景观稳定性的维持。

    3现代农业科技园规划的实践探索

    现代农业科技园的规划应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进行综合评价和考虑。首先,要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分析,宏观层面主要指整个区域大环境背景的分析,包含经济环境、产业环境、技术预测等方面的分析,这些对于农业科技园制定一个战略性规划是非常关键的。微观层面的分析是指园区与周边地区的关联度及园区的辐射力的预测,与之相对应的是园区主导产业的需求和供应分析,这关系到园区的正常稳定的运作和管理。其次,现代农业科技园应做好合理科学的产业规划。科技园区的产业规划主要是明确农业产业的选择,主要体现在主导产业和项目的选择上。这其实是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基础。其中主导产业的选择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凸显地区农业的特色和优势,了解其资源、市场、技术等潜在的优势。再者,现代农业科技园应做好对场地的规划—精心科学的布局。园区场地规划应立足于产业规划的内容来进行合理的布局,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合理的安排园区的功能布局,只有科学合理的功能区划和布局才能更好的为园区的运作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环境构架。

    4实例分析—以新郑市观沟农业科技园为例

    目前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建设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还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现代农业科技园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和发展。因此,做好现代农业科技区的规划布局及功能定位关乎其类型未来的命运。现以新郑市观沟农业科技园为例,介绍了农业科技园规划的要点和方法。

    4.1规划区概况

    观沟农业科技园位于新郑市薛店镇,紧邻薛店镇观沟移民新村,占地面积63.3hm2。该区位交通便利,距郑州市区25km2、新郑市区6km2、镇区2km2、107国道8km2、京港澳高速公路2km2、郑州新郑国际机场5km2。同时薛店镇还拥有“六港合一”(机场、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高速铁路)的独特交通区位优势,地理条件优越。

    4.2规划指导思想

    观沟农业科技园的规划与开发紧紧围绕新品种的引种、开发和生产示范,充分利用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和开发现有自然资源,同时以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现念为总揽,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现代管理为保证,创造出集生产示范、品种培育、科技培训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新型高科技生态农业园区。

    4.3园区产业规划

    该农业园的产业定位主要是紧紧围绕设施栽培区进行高端蔬菜生产,主要承担品种的育苗、选种、生产以及科研的综合功能。因此,该园区规划了31.3hm2的设施蔬菜生产区,约占总园区面积的一半。生产设施由2种类型组成,分别为鸟巢温室和连栋温室2种。这2种温室的搭配为设施农业的多元化发展丰富了内容,同时它独特的外形设计,也大大提升了温室外观的景观效果和园区的整体特色。该产业区属于一种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同时,是整个园区的重点所在,是设施农业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定位把这部分作为整个园区的支柱产业,这是走向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响应了河南省现代农业建设的号召。

    4.4规划结构与特色布局

    4.4.1总体规划结构

    园区规划的整体结构为“一体、一环、七片区”。首先,依据场地地势看,整体来说北高南低,北有靠山南见来水,则丰衣足食。所谓“一体”指的是中心水体景观区,风水理论认为,吉地不可无水,有水的地方就有财,依水而居,则万物生息,凝财聚富。水体的形状大致由凤凰的形状抽象演化而来。所谓“一环”指的园区的主干道打通了园区的整体脉络,以道路为骨架,依据场地自然特征及功能需求对园区进行空间的围合和划分,营造出富有特色的空间格局和功能分区。园区从功能特征和景观特色上划分为园区服务中心、生态园林景观区、开心农场区、设施蔬菜生产区、露地蔬菜生产区、鲜果自摘园、珍稀园林苗木生产区7部分。

    4.4.2特色布局

    设施蔬菜区:该区规划,从农业设施的选择上采取了现今较为流行的连栋温室和较为奇特的鸟巢式温室为主。鸟巢温室是一种基于仿生学的一种新型温室,它利用自然界鸟类筑巢的三角交叉法,及结合蜂巢的六角加固方式复合而成的高强度耐灾害性天气的曲面球体温室。它的发明填补了当前国内常规温室产业存在的众多技术空白,也为设施农业的多元化发展丰富了内容。它以其独特的外形也大大提升了温室外观的景观效果。在空间布局上,特色鸟巢温室区主要采用了组团式的布置形式,既集中又分散,与连栋温室相互交融,整体上既能满足生产需求又丰富了景观视觉效果。场地内的温室采用了2种规格,分别为1500m2和2000m2。连栋式温室的布置主要是围绕水体来布置,与鸟巢温室遥相呼应,一方一圆,构图活泼。生态园林景观区(“丹凤朝阳”):中心水景区位于园区中心位置,设计为狭长的流线型水体,为整个园区景观休闲的主要区域,面积约有2.7hm2据地势的变化,尽量减少工程量,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整个园区较为低洼处营造水系。水系不仅给整个园子增添了活力,同时也使整个园区显得格外有灵性。风水家认为,有水方有地,无水地不成;水,讲究来去的方位,也讲究来去的形势;弯环缭绕、清浊缓急等关系,概称“水法”。整个水体以曲线为主,神似以一只“凤凰”。雄为凤,雌为凰,其总称为凤凰。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由此将水体命名为“丹凤朝阳”。水体周围布置一些休息平台等设施,从而以满足人们亲水娱乐的需求,增加了园区的趣味性。开心农场区:此区域紧邻与入口区域,所选位置从各方面讲都比较优越。占地约1.3hm2。它的设计来源于风行大陆的网络游戏“开心农场”。一块块蔬果等图案的木牌竖立田埂,每块木牌标明蔬菜品种,写有认养者姓名。地块大小规格分为30和60m2,周围风景良好,有栅栏和小型形象牌,在场地的中心部位集中设置管理用房。每到周末、节假日,人们可以前来进行农耕活动,没有空闲照料的情况,园区可以提供一条龙托管服务,让业主不出家门即可了解到菜地状况,成熟季节园区提供送菜服务,让新鲜蔬菜及时出现在业主餐桌上。

农业区位论文范文5

关键词:民族地区;欠发达;县域经济;产业定位

中图分类号:F12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6)06―0046―06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县域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区域经济板块或区域经济单元,是介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之间的一种区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具体说县域经济是在行政县地域范围中,对内以县城为中心、以村镇为轴点、以农村为落点独立发挥综合经济功能的宏观经济单元;对外是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国内外市场变化具有灵敏反映的微观经济单元。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这种独特作用,在改革开放后受到关注和研究,县级行政区域潜在的经济功能作用开始得到发挥。“县域经济”这一经济学概念在十六大报告中首次被写进党的文献,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提高农民收入中起着关键作用。

发展县域经济的核心在于根据县域自身的综合优势或独特优势,遵循一定的经济理论合理定位主导产业、相关产业和配套产业,以加快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由于历史、经济、资源、人文、区位和市场等经济要素在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失衡,不仅仅是发达县域经济和欠发达县域经济存有差异,欠发达地区的各个县域经济发展也极不一样。贵州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就存在着比其他欠发达县域更为突出的贫困和环境问题。因此,在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主导产业的选择也就存在特殊性。以此为研究目的,本文试图利用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结合贵州民族县域的经济特征,从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的角度对欠发达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产业定位理论进行探讨和实证分析。

一、贵州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特征分析

贵州是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欠发达是一个相对概念,有关经济发展的文献中,欠发达包含有比较的意思,即有些是比较发达的,有些是比较不发达的,而且隐含着有潜在的,目前尚未开发的能力。所谓欠发达地区,根据陆立军教授的观点,是指受历史、区位、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相对发达地区而言,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上有着较大的差距;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具有较大潜力,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尚未受到严重破坏,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创新,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有可能实现高速发展的区域。

欠发达民族地区经济相对一般欠发达地区而言更为落后。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成份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白、瑶、壮、毛南、蒙古、仫佬、羌、满族等17个,少数民族人口1477.55万人,占贵州总人口的37.85%,是全国少数民族超过千万的三个省区之一。2005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仅为全国的1.065%,人均GDP仅为全国的36.12%,而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人均GDP,又仅为全省的84.24%,一些民族县域如平塘县人均GDP仅仅只有全省的46.62%。贵州人口密度高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8亩,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的59.67%,城镇化水平比全国低16个百分点,工业化水平比全国滞后10到18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有限。贵州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170米左右,全省境内山峦起伏,地貌地形复杂,气候多样,自然景观独特,热量充足,雨水充沛,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高原山地区域。历史上,少数民族聚居地多在喀斯特地貌的山区地带,喀斯特式贫穷和山区型资源环境是形成县域经济特征的基本元素。据此,对民族县域经济特征进行分析,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人均可耕地少、传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规模发展的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效率低,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成为相当一段时间的主要目标;产业结构不合理,处于“一产穷、二产小、三产弱”的状况,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平台过小;城镇化进展缓慢,二元经济明显,农民增收困难,贫困群体庞大;人力资源素质低,主要是农民文化素质低;离中心城市较远,受幅射影响弱;经济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低、市场观念薄弱;还有就是地面资源优势趋同等。山区民族县域经济也显现有相对的优势特征。首先是后发优势强,随着交通、信息、市场等要素条件的改善,县域内潜在的特色优势逐渐显现,合理利用比较多样、丰富的资源和抓住相对广阔的市场,县域经济就可以上台阶;其次,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山区,由于经济欠发达而使生态环境尚未被破坏、丰富的自然资源保存比较完好,有利于吸引外来投资;再有就是可以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绕过发达地区走过的弯路,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

二、贵州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产业定位的理论框架

所谓县域经济产业定位是指在县域内合理确定主导产业、相关产业和配套产业。主导产业又叫支柱产业,经济史表明,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总会有某些产业的份额迅速增大,并有较高的生产率、较快的增长速度,以致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必须有相应的经济理论指导,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经济环境下,这些理论要解决诸如主导产业的定位产业、主导产业的定位方向、主导产业的定位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等问题,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就形成了一个理论框架体系。由贵州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特征和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决定,形成的一个相对统一的欠发达山区民族县域经济产业定位的理论框架概括为:以产业定位为内核,结合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特征,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陷井理论说明了支柱产业的优化选择;产业结构理论说明了三次产业从“一、二、三”向“三、二、一”转移的非农化的发展方向;产业集群理论说明了产业的有效组织形式;市场和规制经济理论说明了产业的运作方式。其框架结构如下图所示:

1.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理论。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书中阐述了比较利益法则,后来,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补充,指出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着贸易的流动方向。根据比较利益法则,假定在两地区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中,即使一个地区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比另一个地区的效率都低(与其他地区相比都处绝对劣势),仍然存在互利贸易的基础。这第一个地区应当专业化生产和售出绝对劣势比较小的商品(这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绝对劣势比较大的商品(这是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这一理论从系统上看可以视为县域经济产业定位的基础理伦。它要解决的是县域经济产业这个子系统在一个大的区域经济系统中如 何定位的问题。依据该理论,每一子系统只有找到自己的资源特色并发挥出这种比较优势,才能在大系统中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但是,许多实证显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经济环境下,存在着比较优势陷井。从欠发达山区县域看,最容易跌入的陷井有三种:一是急于把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而破坏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对市场的短视,对优势产业错误定位;三是历任县域主官出于对优势产业的偏好和政绩需要,优势产业定位是一任一定。由此,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比较优势陷井存在选择上博弈,其结果对产业定位至关重要。

2.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主要在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转移上,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的假设看,发展中国家是由两个部门组成的,一个是传统的、人口众多的、仅仅能够维持基本生存的农业部门,这个部门的主要特征是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经济是剩余劳动经济。第二个部门是城市中的现代工业部门,这个部门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也是接受农村剩余劳动的部门。这一模式说明,在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因此把一部分农业劳动力转到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中,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就会提高。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教授认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于是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克拉克在其《经济进步的条件》书中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研究了经济发展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关系的规律,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深化了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的研究,把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称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众多的研究表明三次产业互为因果,互为市场,彼此存在供求关系,呈“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趋势,转变的动因是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一般情况,城市对第三产业的需求较高,农村对第三产业的需求较低,经济落后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困难,城市消费溢出为解决这道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欠发达山区民族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三次产业上就是“一产穷、二产小、三产弱”,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和非农方向是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

3.产业集群理论。空间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一切经济活动在什么地方进行和为什么在这些地方进行均受一定规律的支配。从马歇尔在1890年《经济学原理》中外部经济理论和韦伯在1909在《工业区位论》中集聚经济理论的提出,到1990年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产业集群概念的提出,空间经济学理论不断地在演进。波特指出: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的中小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而形成的稳定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集合体。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引起广大学者和实践者的关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经济学研究热点,原因是作为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存在外部效应、竞争效应、自组织效应、溢出效应等内生动力。我国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和实践有别于西方建立在现代高科技产业上的集群理论,立足于国情和各地的区域实际,形式多样,如浙江县域经济就是“特色产业集群经济”的区位型产业,即依靠地理条件确定产业定位并构建区域性的产业带或产业集群的方式存在。欠发达民族县域经济产业存在着规模小、效率低、投入少、竞争弱等问题,利用好产业经济学的这一前沿理论,借鉴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经验,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

4.市场和规制经济理论。在众多的发展经济理论中都隐含着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即由于“市场失灵”在发展中国家的特定环境中更为严重地存在,国家(政府)必须在经济发展中起发动、组织、指导甚至控制的作用。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以及政府与市场结合型,政府主导型往往是发展中国家的选择。规制经济理论强调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规制行为要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和整体福利的增加。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经济体制逐渐由封闭经济转为开放经济,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的市场定位超出了地区小市场和国内的单一市场,地区性的产业发展将更多地与国际和国内的大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根据市场的需求种类和需求弹性选择主导产业并确定产业的定位。欠发达山区民族县域经济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都较低,市场功能存在缺陷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反过来,政府对产业的强力主导也容易导致“市场失灵”。实行市场运作,要把避免“市场失灵”作为市场运作的基准原则。

三、贵州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平塘县产业定位实证分析

平塘县是典型少数民族聚居山区的部级贫困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815.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4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1.05%。辖9个镇,10个乡,241个村民委员会,7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0.0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8.01万人,占总人口的59.91%。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布依族、苗族。主要矿产有煤、铁等十余种。近年来,摆脱贫困成了平塘县历届党委政府蝉精竭虑的首要大事,在几年来的实践中,经过不断加深对县情与国内外经济动态的把握和认识,平塘县对县域内支柱产业、相关产业和配套产业进行了合理定位。

1.在资源禀赋的比较选择上,三次对主导产业进行了优化。从“烤烟、畜牧、旅游”到“畜牧、旅游、烤烟”再到“旅游、畜牧、烤烟”的比较优化选择,这个选择的科学性在于:一是基于对平塘县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独特性和唯一性的比较优势认识,规避了“穷种烤烟”等比较优势陷阱,找准了一条开拓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发展路子。由特殊地质地貌构建的自然生态和民族风情等特色旅游资源构成了平塘五大旅游绝品。①以掌布“救星石”世界地质奇观为主要特色的国家地质公园,②以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项目建设优选场地组成的中国最大的大窝凼漏斗群景区,它由岩溶漏斗、落水洞、天坑以及溶洞组成的,既是观赏和研究漏斗的最佳地,又是体验天文科学奥秘的最佳处,③以“玉水不夜天”山水实景剧场演出的卡蒲毛南族风情展示文化旅游,④以甲茶南国风光为主的度假休闲旅游,⑤以拉安峡谷生态为主的体验旅游;二是基于对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700多美元时期,“体验经济”和“休闲经济”呈快速成长势态的市场认识。统计显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就会产生体验和休闲需求,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踏入休闲经济发展的门槛。而城市人均GDP要数倍于欠发达地区从而产生消费溢出,成为体验和休闲产业的主要消费源;三是基于对该县地处中心城市省会贵阳的幅射圈内,容易吸引投资和城市的消费溢出的区位优势的认识,目前贵州旅游线路从产品空间分布已形成以贵阳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延伸的精品旅游线,平塘正处在向南沿伸至广西的绿色喀斯特和布依、水、瑶民族文化旅游线上,交通状况良好。正是这个定位使旅游产业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一举获得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国家地质公园、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自然遗产四张“名片”,完成了省内其它景点用二十年才走完的发展 历程,有力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2.结合县情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三产活县”的三次产业发展战略。典型的农业经济是平塘县的根本县情,城镇化水平不到10%,2005年,平塘县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为45:23:32,人均GDP为23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50元。近年来,以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改变二元经济结构为目标,实现产业结构向“三、二、一”转移的具体措施有:一是依托城镇发展三产。通过设立工业聚集区,扩大城镇规模,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力争县城人口达到5万人,由此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活跃县域经济;二是实施非公经济活县战略。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全县个体工商户2477户,私营企业由2001年的17户增加到34户,非公经济纳税在县级财税收入中三分天下有其一;三是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增加到32%,对GDP的贡献率为45.19%,拉动经济增长5.41%,是一、二、三产业中拉动力最强的;四是创造条件促进城乡就业。几年来农村劳务输出近5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0.43万人次。平塘县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到“十一五”末,第一产业年均递增2.48%,第二产业年均递增15.1%,第三产业年均递增15.48%,一、二、三产业的结构由目前的45:23:32调整为31.2:28.8:40,城镇化水平达到30%的产业结构的非农发展方向。

3.通过产业规模发展来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平塘县为解决产业发展中呈现的投入不足、规模小、效率低、竞争力弱等问题,在产业组织形式上采取了具有县情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首先在旅游产业组织上形成了“县旅游公司主导,相关企业、景区和农户共生”的旅游产业集群。在打造“世界地质奇观旅游县”为目标的旅游产业发展上,由政府主导制定《平塘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发展步骤,统筹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相关产业共生发展,共同提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强势竞争力的旅游品牌,为促进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平塘县在旅游规划中把“乡村游”纳入集群内,政府对凡是自愿参加“农家接待”的农户给予支持,补助部分美化环境、修整院落、修缮旧房的资金和物资,并发放接待准入证、规定接待的质量和价格。如掌布村参与“乡村游”的农户有280多户,他们有的开起餐馆,有的办起旅店,有的专门养殖,有的一心种菜,有的从事工艺品制作,有的购车运客,形成了产业组织网络联系共生的群落,2005年接待旅客10.2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的80%以上直接惠及千家万户。其次是加强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如平湖规划为旅游产品、民族特色产品和农产品的加工业为一体的轻工业园区;通州规划为以中草药业加工生产为主的工业园区;克度规划为以建筑材料生产为主的工业园区等。这些园区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电力资源,形成开发合理有序、规模效益明显、加工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产品种类多的优势产业集群。

农业区位论文范文6

关键词:创新基地;功能作用定位;产业发展定位;运行管理定位;思考

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是新时期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园区不仅是各级政府部门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抓手和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社会资本推动农业“三产”融合和满足社会物质文化需求的现实平台和重要阵地,还是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创新、成果示范、科普培训、实习体验以及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和现代农业技术引领的“试验田”和“实验室”[1]。现代农业园区模式众多,不同地区、不同需求、不同基础条件和不同发展定位的园区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模式的差异决定了发展定位的区别[2]。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是现代农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由农业科研单位主导、建设、运行、管理,是以农业科技为对象、以农业科技为主体、以农业科技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新型模式,其突出的优势是科技人才聚集、科技资源集中、科技成果集成、科技产业集约,对区域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示范与推动作用[3]。

1功能作用定位

1.1满足科研试验功能科技创新基地是科研单位科技创新的命脉和基础,它面向科学研究,服务对象是科技人员、科技项目,其第一位的功能是要满足科研试验需求[4]。因此,创新基地从规划布局、项目安排设计到配套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都要优先服务、服从于这个功能,要考虑到作物用地的多样性要求、试验安排的特殊性要求、灌排用水的季节性要求、学科结合的配套性要求、参观展示的环境性要求、生产管理的方便性要求等,而不能本末倒置,把创新基地等同于其他园区,片面追求形式化、高端化、商业化,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把建设的重点放在“高大亮”上,破坏优良的自然环境。1.2满足成果展示功能农业科技不仅要解决科技创新的原动力问题,更要解决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问题。创新基地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的直接载体,更要满足农业科技成果的展示示范功能[5]。如果没有领先的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创新基地就难以起到示范作用,也无法产生辐射力,更谈不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科技成果可以是本地的、自主创新的,也可以是引进的、消化吸收的,绝不能拘泥于形式。因此,农业科技创新基地要努力把适宜的各类科技成果以最直观、最简洁、最有说服力的方式进行展示示范,让科技成果进入野外超市,让优劣评判变为自由搏击,让农技推广部门心里有底,让农民朋友放心选择,让现代农业科技一目了然,看得见,摸得着。1.3满足科普培训功能创新基地以科研单位为依托,不仅拥有学科较全、人数众多、水平较高的科技人才,更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在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宣传农业科学思想、倡导科学兴农方法、弘扬农业科学精神等方面具有无法代替的天然优势。因此,创新基地既要成为行政主管部门推广先进技术成果的重要阵地,也要成为农业科技人员交流培训的窗口平台,还要成为涉农相关专业的实习基地和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的现实课堂,通过广泛地开放交流合作,把社会服务做好、做强、做优,把社会影响力做大、做广、做深。1.4满足休闲观光功能从国内外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发展休闲观光园区不仅丰富了旅游观光内容,扩大了旅游容量,而且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创新基地来说,休闲观光同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作为创新基地,要立足于持续、生态、安全的理念,其服务对象主要定位于专业群体、管理群体和教育群体,要结合当地的田园景观、山水条件和科技资源,突出科技特色、发挥科技优势、体现科技价值,以农业科技和农耕文化为重点,展示创新基地的独特性、前瞻性、垄断性,将知识性、科学性、自然性融为一体,使参观者在休闲观光过程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享受文化,而不能盲目扩大社会化、市场化,应尽可能地减少对科研试验的干扰影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污染,尽可能地保留一片蓝天、碧水、净土。

2产业发展定位

2.1发展科技转化产业产业是农业园区发展的灵魂,是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的生命。产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农业园区的生命力[6]。因此,创新基地在产业定位上首先要考虑发展方向和重点,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把科技成果转化放在首位,突出“精”和“专”,不求“全”,以可控、前沿、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为核心,以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物化产品、配套服务等为主导,打造科技示范产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稳步发展,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去引领市场、引领产业、引领消费,达到以基地养基地、良性循环、可持续的目的,而不能盲目地招商引资,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跟着市场跑,受制于人,始终做市场的追随者、配角、买单人;也不能片面追求完整的产业链,在不熟悉的加工、经营等环节大包大揽,结果或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或为他人作嫁衣裳,或沦为资本的牺牲品。2.2发展科技文化产业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既是科技成果的创新源,也是科技资源的聚集地[7]。因此,要充分发挥创新基地研究示范项目较多、现代农业要素齐全、仪器设备先进、专业人才队伍完备等优势,以农业科技文化元素为纽带,大力发展以现场会、展示会、研讨会等为主题内容的科技交流产业,以中小学生科普基地、大学生实习基地、研究生工作站等为主要对象的科技教育产业,以博览会、文化节、培训班等为主要形式的科技培训产业,这些产业风险小,影响大,竞争力强,方便管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好,不仅是农业科研单位自身科技服务职能的需要,也容易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支持,还能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赢得社会普遍赞誉。2.3发展科技观光产业创新基地的主题是现代、农业与创新,归根到底就是要做现代科技的典范,要举科技旗、打科技牌[8]。创新基地就是要利用现有的优越生态环境、先进的科技资源,突出科技特色要素,把各种稀缺的、齐全的动植物品种资源、生产方式、栽培模式和现代控制技术进行全方位展示,通过果园、花园、草园、茶园、动物园、水稻区、旱作区、水产区等建设,在满足科研试验需要的同时,自然形成百花齐放、百果增色、百鸟齐鸣的天然景观,使创新基地真正成为科技观光的乐园,使科技观光、生态休闲成为市民享受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体验农耕文化、感受现代农业的生活方式,在休闲观光中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3运行管理定位

3.1实行多元管理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功能定位的多样性和管理服务对象的差异化,决定了其运行机制的多元化[9]。创新基地既要管理好自身的公共设施、公共资源、公共安全,保持良好高效运转,又要尽可能地为科技人员工作生活、科研项目研究实施、科技成果展示示范搞好服务,也要全面组织好各级主管部门和合作单位的检查指导任务、交流培训任务,还要切实对接好与公司企业、社会群体的产业开发和参观休闲需求等。因此,所有这些工作都要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决不能搞一刀切。对公共研究、公益服务、公务接待等要由基地管理部门实行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对专业性任务、个性化要求、社会等则由基地公司实体实行有偿化、差异化、市场化管理,针对不同对象要求,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不同的运行机制。3.2实行功能管理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有其独特性,在管理理念上要力求统分结合、宏观把握,在“整体规划、统一协调、保障需求、留有余地”的原则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分工负责,论功行赏。作为科研单位的研究试验平台,试验区域从规划建设到日常管理、维护使用,从田块整治、水系灌排到作业区布置、种养安排都要由研究所、课题组来自行决定、组织实施,这些区域及其相关资源就需按功能分类,由各个实施主体自行管理,园区管理部门主要进行考核考评;而一些诸如实验场所、生活场所、交流场所,以及环境卫生、道路绿化、安全保卫、水电保障等公共区域、公共资源就需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筹规划、统筹安排,形成良好的、良性的、有序的、高效的管理系统。3.3实行绩效管理就整体而言,创新基地的投资建设大多以土地资金、项目资金、平台资金,即国家投资为主体,这也是由科研单位的公益性地位、公益性性质和公益所决定的,体现出明显的计划投资的特性[10]。这也决定了利用这些资金开展的投资建设,主要是满足科研创新示范要求、满足科技推广服务需要,不可能也不允许完全进入市场,有的科技种质资源圃自身维护存在困难,还要靠持续投入进行弥补。因此,创新基地运行管理本质上就要依赖政策支持、财政补贴,计划实施。创新基地的创新成果是要走向市场,体现市场价值的,需要创新基地积极主动与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社等对象对接,按市场规律办事,带动区域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在推广应用中有所收益。同时,一部分公共资源、休闲资源、品牌资源也要通过与公司合作,让专业队伍来运营,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争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反哺创新基地试验研究平台、环境条件改善的不足,使创新基地越来越秀美、越来越有竞争力、越来越有吸引力,真正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资源条件各异、类型千差万别,但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11]。创新基地作为各地区的科技军团,其发展定位将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因此,创新基地的定位十分重要、十分关键,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

4参考文献

[1]于平福,梁贤,范小俊.现代农业园区系统结构与特点分析[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3(3):215-220

[2]何仙珠.漳州部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6(2):156-160

[3]蒋和平,张春敏.对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重新定位的思考[J].科技与经济,2005(4):30-32

[4]王欧,吴文良.定西旱作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2):40-44

[5]辜胜阻,黄永明.加快农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对策思考[J].经济评论,2000(6):25-28

[6]查金祥,陈世雄,雷海章.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研究[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2(1):47-51

[7]闫振红.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7

[8]黄仕伟.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9]王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3

[10]林青.区域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动能力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