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农业论文范例6篇

英国农业论文

英国农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 FAO语料库 农业英语 语言特点

1.引言

语料库是指按一定原则取样获得的大规模电子文本汇集(Sinclair 1991;Hunston 2002;Baker 2006 ;许家金,2003)。近年来,语料库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词典编撰、外语教学、外语学习、翻译研究、学术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等领域。在语料库语言学中,专门用途语料库指的是出于某种特定研究目的需要,只收集某特定领域的语料样本建成的语料库(梁茂成,2010)。目前已经建成的专用语料库有航空航天、建筑、医学、IT和商务等专用英语语料库,“农业英语语料库的建设”在国内尚属空白,鲜有涉及农业英语语料库的相关研究,更没有动物科学学术英语语料库方面的研究。我校作为“985”、“211”农林院校,未来发展目标是要建成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在学校努力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加强农业科技学术交流的大背景下,建设农业英语语料库并开展农业英语语言特点研究具有必要性。然而,目前我校师生在农业英语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到他们在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与质量;我校外语教学在农业英语教学和农业英语翻译方面也表现出一些问题,一方面英语教师缺乏农业专业知识和专业词汇,很难开展结合农业特色的英语教学,另一方面研究生和科教人员虽然有农业专业背景,也熟悉专业词汇,但因为英语语言基础差,缺乏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训练,不了解学术论文的语篇特征和农业英语语言特征,即使有很好的研究成果,也因为写不出符合国际学术规范的论文,很难在高水平的国际期刊。所以,开展基于农业英语语料库的农业英语语言特点研究具有紧迫性。本研究基于自建的FAO农业英语语料库,旨在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揭示农业英语的语言特点。

FAO农业英语语料库就是收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网站上的电子资料,主要是技术文件或FAO与农民开展的工作信息,范围十分广阔,如政府有关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政策;农业生产实践中的新发展、新发明、新成果;农业科研方面的新问题、新进展及新经验;农业科技战线上杰出的人物、事迹等;农业新技术推广的新办法、新途径、效果及社会效益等。本研究基于自建FAO农业英语语料库的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旨在验证并总结农业英语的语言特点,揭示FAO农业英语和通用英语及学术英语在语言特点上有何异同。

2.研究方法

2.1自建语料库

笔者自建约274,916个总词数的小型FAO农业英语语料库。语料库文本从2008年到2013年的FAO官方网站上获取。此外,本研究选取约100万词的通用语料库CLOB和约600万词的英国学术英语语料库BAWE (British Academic Written English)作为参照语料库。

2.2确定研究范围

所谓语言特点,包括语音、词汇、句子和语篇等多个层面的特点(袁巧琦,2007)。鉴于可操作性有限,本研究无法逐一揭示农业英语方方面面的特点。然而,可通过总结以往的研究,发现研究者们认为农业英语有如下共同语言特点:(1)农业英语的词汇意义比较稳定;(2)农业英语是一种书面语言,语言严谨、简洁(黄昆,2013;任凤伟,杨仕学,2009;杨石乔,2004;);(3)动词名词化现象较多;(4)被动语态使用较多。(任凤伟,杨仕学,2009;杨石乔,2004)。因此,本研究旨在使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验证以上研究结果,从而更客观地揭示农业英语,尤其是FAO农业英语这一次语体的语言特点。

2.3设计研究步骤

本研究使用BFSU PowerConc 1.0 beta 20的wordlist 功能检索FAO农业英语语料库的总体数据信息,通过分析检索结果,验证和分析FAO农业英语语料库是否具备简洁性。使用Treetagger先将FAO进行词性赋码,以便书写Powergrep检索时要用到的正则表达式,再使用Powergrep检索动词名词化和被动语态的正则表达式,得出这两种语言现象在FAO农业英语语料库中分别出现的频数,基于这些数据分析FAO农业英语中动词名词化和被动语态的使用情况。

3.研究结果及分析

3.1词表分析

使用语料库检索软件BFSU PowerConc 1.0的N-gram List功能做FAO的词表,得出包括形符数、类符数、标准化形符类符比(TTR)、平均词长和标准句长的统计信息,具体数据见表一。表一 CLOB、BAWE和FAO词表数指表一中的形符数指语料库中共有多少词;类符数指语料库中共有多少不同的单词;而标准化形符类符比则反映了语料库文本词汇的变化量,比值越大,用词越多变;平均词长为平均每个单词所含的字母数;标准句长为平均每个句子所含单词数(梁茂成, 李文中, 许家金, 2010)。

标准化形符类符比反映了语料库文本词汇的变化量,比值越大,用词越多变(梁茂成, 李文中, 许家金, 2010),表一中CLOB、BAWE和FAO的标准化形符类符比分别为43.60、38.87和42.13,FAO农业英语比学术英语的词汇密度更大,词汇变化更丰富。该结果表明FAO农业英语就所涉及词汇量而言并不简单,原因或许在于FAO农业英语,作为几乎每天都有更新的时效性最短的农业英语,其中总有层出不穷的新词新义出现。

平均词长为平均每个单词所含的字母数,表一中CLOB、BAWE和FAO的平均词长均分别为4.72,5.02,5.29。大多数研究结果发现“农业英语在词汇使用上有客观、真实、准确、简洁等特点”,但是FAO农业英语的平均词长却略高于CLOB通用英语,甚至略高于BAWE学术英语,说明FAO农业英语相较于CLOB和BAWE,并非用词短小,实际使用的词语相对冗长,信息量更大。

标准句长为平均每个句子所含单词数,表一中FAO农业英语的标准句长27甚至超过BAWE的25,而CLOB的标准句长却不到20,说明FAO农业英语在句子层面上比学术英语要相对复杂。

一般而言,标准化形符类符比、平均词长和标准句长的数值越小,表明文本语言越简单。该结果表明FAO农业英语就所涉及词汇量而言并不简单,最好的解释是:一方面,FAO农业英语作为官方性的文本,在组词造句上必须保证正式、准确、谨慎,代表政府的态度,这就必然要用相对复杂冗长的句子清楚地阐明事件。另一方面,FAO农业英语作为网络电子文本,每天都更新式地记录全球各地发生的各种大小农业事件,一些文本词语会跟随时展步伐出现新词。因此总体来说,就词汇的丰富性和文本的复杂性而言, FAO农业英语的词汇比学术英语的词汇更多变、更复杂。

表一 CLOB、BAWE和FAO的词表数据统计

3.2动词名词化

就形式而言,动词名词化是指用添加适当的派生词缀的办法把动词构成名词的过程或结果(陈晓堂,2003 )。英语动词名词化有两种构成方式:一类为动词添加后缀-tion,-sion,-ment,-ence,-age等,被称为动词派生名词或行为名词,如agitation,conversion, development;emergence,dependence,另一类由动词加-er,-or,-ee,如inspector,lover,interviewee,它们通常在句中作表语,与前面的形容词一起构成动态含义(李容萍,2009)。先用赋码软件treetagger对三个语料库赋码,然后用Powergrep检索出以这八个主要名词后缀结尾的动词名词化现象,得出CLOB、BAWE和FAO中动词名词化的标准化频数(每百万词)分别为15969、18043和19991。

这一结果表明:FAO农业英语中的动词名词化现象多于普通英语和学术英语,这与已往的研究结果一致。已往的研究认为农业英语更科学,需要保证语言清晰,不能模棱两可,同时主语非人格化不仅是一种隔离的手段,把人与事隔离开来,避免了个人情绪、态度、偏好等因素,影响结论的客观性和说服力,还是一种规避、推诿责任的策略(袁巧琦,2007)。而FAO农业英语中动词名词化现象又明显多于学术英语,这是因为:FAO农业英语记录的是政府有关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政策;农业生产实践中的新发展、新发明、新成果;农业科研方面的新问题、新进展及新经验;农业科技战线上杰出的人物、事迹等;农业新技术推广的新办法、新途径、效果及社会效益等,作为官方性的政府文件,准确、客观是必不可少的要求。

3.3被动语态

使用语料库检索软件Powergrep检索CLOB、BAWE和FAO中被动语态的出现频数,得出CLOB、BAWE和FAO中被动语态的标准化频数(每百万词)分别为1483、2503和1575。该结果表明,FAO农业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多于普通英语文体,这与已往研究结果一致,被动语态的大量使用是由农业英语的客观性决定的。使用被动语态可以把所要论证、说明的问题放在句子的主语位置上,这样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此外,被动语态比主动语态显得更客观(唐燕玲,2003; 袁巧琦,2007)。例如: Emergency assistance is also needed to enable herders to feed their animals.此句省略了人称主语,使用了Emergency assistance作主语,避免了作者作为施事者的责任,使得读者相信研究结果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得出的,便于FAO的特定读者群体――人民群众响应政府号召,采取措施,促进农业事业的稳定发展。为了证实这一点,笔者观察了FAO中被动语态的检索结果,发现的确如此。典型索引行见表二。

表二 FAO中被动语态的典型索引行

4.结语

本研究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语料库方法研究了FAO农业英语的语言特点。研究结果表明,FAO农业英语的语言特点有其独特性和规律性:相较于学术文本,其用词更丰富,文本更复杂;相较于通用英语,FAO农业英语和学术文本一样,多使用动词名词化和被动语态。

相较于学术文本,相同的是,FAO农业英语和学术英语都会更多地采用动词名词化和被动语态,以保证语言清晰,把人与事隔离开来,避免个人情绪、态度、偏好等因素,保证结论的客观性和说服力,更好地保证FAO上记录的农业方面相关政策贯彻实施,保证农业方面相关先进技术更平易敬人的被接受。不同的是:一方面,FAO农业英语句子层面相对复杂,即文本更复杂,FAO农业英语作为政府官方的代言词,在用词方面,更看重的是准确性、正式性、清楚性,因此在用词上不会只偏重短小词语来达到简洁的效果,而是采用相对冗长、书面的词语和句子来更谨慎地准确表达。另一方面,FAO农业英语的词汇比学术英语的词汇更复杂,词汇变化更丰富,词汇密度更大,作为时效性最短的网络电子文本中总有层出不穷的新词新义出现,采用最鲜活、最生动的语言报道全球各地发生的各种大小农业事件,就其所涉及词汇量而言并不简单,因此就其词汇的丰富性而言, FAO农业英语中的词汇能使英语学习者学到十分地道的现代英语。

参考文献:

[1]陈晓堂.名词化与语用预设[J].外语研究,2003(3).

[2]黄昆.对农业英语语言特点与翻译方法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2):87-88.

[3]李容萍.英语动词名词化的应用与翻译[J].考试周刊,2009(27):52.

[4]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5]任凤伟,杨仕学.对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的功能分析[J].语文学刊,2009(2).

[6]唐燕玲.英语动词被动语态的实质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5):17-19.

[7]杨石乔.英语被动句的语篇功能[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9(2):108-111.

英国农业论文范文2

Abstract: The talent resourc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 in the building of our country'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alent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it is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of agronomy specialized English course. Based on teaching practice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s some detailed teaching strategy and analyses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selecting and arranging proper teaching contents, improving teaching mode, enriching teaching means, reforming assessment method etc.

关键词: 农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Key words: agronomy;specialized English;teaching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226-02

0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日趋国际化,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国际合作项目策划、农产品出口、国际学术交流以及国外仪器设备使用等都不可避免地需与英文资料接触。在建设现代农业进程中,农业要想与世界接轨,要想融入世界经济就必须掌握交流沟通的语言工具。因此,时代的发展要求农学专业毕业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应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大学的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专业课程的延续、交叉与融合,具有“科技英语”的特征[1-2],是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重要工具,同时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掌握并运用专业英语的有效途径是在系统学学英语、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融会贯通,熟悉专业知识的英文表达,掌握文献阅读技能及多种方式获取专业资料的方法。我校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学生基础、教学设施、教学理念等方面与重点本科大学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开展农学专业英语教学尚需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自2008年起,笔者开始农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实践,并在教学内容设定、教学方式变革、教学手段选取、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近年来开展农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国内同行分享,以期进行共同探讨,进一步提高农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1 优化教学内容

专业英语是通过英语讲授专业课程知识,进而获取专业知识的过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独立的查找和阅读所需要的专业英文文献资料,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或获取相应的专业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重视专业英语基本知识点的讲授,选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郭丽华等人编著的基础性与系统性较强的《English Course for Agronomy》为授课用书,从该教材中选择部分与专业基础知识相关的科技文献,系统地讲授专业英语的基本知识点。同时,通过上网检索或者到图书馆查阅选择最新专业研究热点的英文专业文献,从专业知识、语言特点和结构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剖析,让学生熟悉专业英文文献的语言特点和篇章结构的安排,结合中文专业知识,学习相应地表达方式,让学生从全局上了解相关的专业研究热点和研究进展。另外,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出发,针对其学位论文的英文摘要写作和就业、研究生面试等场合所需要的专业英语方面的知识,在有限的计划学时下,适量的增加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结合专业情况的英文自我介绍、研究方向介绍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

2 改革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改革,从根本上说是指从传统教学方式向新型教学方式的转变。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并不是完全摒弃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而是要强调、突出“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方式的重要性,找回它们在课程体系中应有的中心位置,即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单纯的知识学习向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方向转化,从讲解、灌输的方式向以学生自主的任务式、功能式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式教学转化。

2.1 小组合作与课堂展示相结合的实践性教学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组时,教师应当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的差异进行分组,保障组与组之间相对平衡,并适当兼顾组内同学之间的可接受性。小组以4-6人为宜,并选出各组的组长,负责学习情况的报告。合作小组就老师给定的学习项目(任务)进行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点的互合作学习与交流活动[3]。学生通过组内合作与小组间的交流,按照分工完成小组的项目活动,然后根据主题和完成的情况制作成可以展示的作品。如在学习“Carbon dioxide is nature’s hidden yield enhancer”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Learning by Doing 板块,教师首先简要向学生介绍相关专业背景知识以及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以使学生获取基本信息,为进一步的合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以“Effect of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 on crop's yield and quality”为主题,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学课文、利用网络资源查阅获取相关信息,把所查资料和获取的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综合到一起,集中讨论并增减相关内容,使其内容条理化,小组同学再一起完成汇报PPT的制作,然后以课堂展示的形式进行陈述。教师根据每个小组ppt制作情况和展示情况,给每个小组打分,每个小组的得分作为每位成员的平时成绩并记录下来,这种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小组课堂展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对小组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通过专业知识检索与文献研究锻炼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上的小组演讲,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2 教师讲授与小组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探究性教学 在每一次新课开始前,教师设计具体的预习提纲让学生提前预习,预习的目的是在阅读之前构建学生关于某一话题的背景知识,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为他们提供一个结构性的内容预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通过讲授有关段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另一方面,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运用已学的专业知识,陈述自己的观点,参与讨论,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的基础上,夯实专业知识。因此,小组讨论贯穿于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在确定好课文的结构划分后,让小组成员需要就每部分的内容进行讨论,这种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首先,教师需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即根据每部分内容提出与课文理解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然后通过做出猜想、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解决问题。其次,教师把可能会影响学生理解内容的难点、重点句子、短语及单词展示出来,作适当的释疑,教师要参与小组讨论的过程,以便对他们进行适时适当的点拨。所有这些活动结束后,老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进行重点讲解剖析。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机被激发,创造出一种师生交流、和谐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

3 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中,丰富、具体、生动、直观和形象的教学手段,将使学生较好地建立牢固的感性认识基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的技能掌握和智能发展。农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可采用多媒体、互联网、实物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侧重点是专业知识的丰富与展开,在专业英文知识点的学习上,通过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可以形象生动地了解相关专业英语词汇所对应的专业过程,增加信息容量,培养学生用英文准确描述专业问题的能力。利用互联网手段可以将国际最新的研究动态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国际著名大学农学专业的最新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教师可对其近期学术报告进行分析和讨论,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浏览国外著名大学和英文专业期刊网站,可以让他们学习到原汁原味的专业英文表达方式,又可对专业英文文献的阅读和英文摘要的写作提供最切实可行的指导。根据教材内容,准备一些实物、照片等教具在课堂上演示,也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愉快、积极学习兴趣的一种常用教学手段,例如,在讲到“flower”这一节时,把教室模拟成花卉种植园,展示出不同种类的花卉实物或图片,分给不同的学习小组观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用英语介绍花的结构和特征等。利用这些实物或图片使学习内容与相应的情境相结合,能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产生再强化作用,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

4 改进考核方式

针对课程的教学方式改变,我们对课程成绩评定的方法也相应做了调整: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进行综合评价,并增加平时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我们注重课程平时考核,使平时成绩构成多样化,平时成绩由合作小组课堂展示情况、课堂参加讨论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等构成,注重考察学生运用英文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能力。期末考试主要由专业词汇、专业文献翻译、摘要写作等构成,注重考察学生运用专业英语的综合能力。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50%)和期末考试成绩(50%)综合评定得到,实践证明,采取这一考核方式可以保证成绩统计的合理性与客观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业专业英语教育应逐步与国际接轨,加强农业专业英语教学是我国培养具有国际化素质的农科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工作者应当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充分考虑农科的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改进考核方式,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模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农科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瑛.科技类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115-116.

[2]郭宁生.关于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2):50-52.

[3]郭书法,曹凤龙,严发萍,熊春华,明泽.合作学习在医学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1 (10): 50-51.

[4]王亦兵,黄岩,承欣红.专业英语阅读课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研究——外语系教学改革立项初探(下)[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8(3):91-93.

[5]孙茉莉,马莹.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 :403.

[6]王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11(2) : 90-92.

英国农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需求分析 农业院校 商务英语 人才培养

一、引言

在“一带一路”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愈加缺乏,虽然近几十年来研究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作品极多,但目前实践的指导效果却不乐观。尤其农业院校,教学资源缺乏,课程安排缺乏合理性、科学性,一定程度上对人才专业性的培养是不利的。同时目前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农业院校并不多,仅有的几所大学如甘肃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开设效果也不是很好。因此无论是从国际发展形势、高校开设专业情况还是该专业的的实用性而言其发展前景都很可观。

二、ESP需求分析理论的基本内涵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是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研究对象的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Long认为需求分析与ESP有着密切关系,且在第二语言学习上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农业院校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较特殊,基于需求分析可以让我们从实际出发,以当前农业院校具体状况和市场需求为参考和指导探究人才培养方案。当然,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我们也应该一并注重人文情怀的培养,即这种培养必须具有人文性。所谓的人文性就是在课程设置与实施过程当中,在追求培养学习者必要的技能与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大限度的提升课程设置的人文思想与人文情怀。这是基于新时期国际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一方面,这些人才需要有夯实的专业功底,另一方面,也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农业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本小组成员做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环境下农业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情况。目前各大高校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还在改革,众多教学方案及现行教学体制不成熟。据调查大部分该专业学生并不能很好的获取专业知识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目前农业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即教学资源严重缺乏,如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实践机会等。由于该专业实用性和专业性较强,对教师和实践这两方面的要求尤其高。调查发现,根据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大二有75%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很重要,大三也有一半学生认为如此。而学校却不能提供信息或机会帮助学生在大二大三期间提前实习,仅仅是老师讲理论知识。在课程设置上农业院校也是给学生带来很大困扰,近4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学习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很多专业性的课程没有基础积累几乎学不懂,很难掌握。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即便掌握了专业知识,农业院校学生也不能很好的适应国际社会及国际市场的需要。

四、农业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由于商务英语人才实用性与专业性极强,农业院校要想真正的培养一大批国际化人才,必须以其市场需求为基础,根据学生接受状况制定培养计划,保证做到科学合理。大一由于刚开始接受高等教育,学习习惯、学习深度等都有很大的转变,因此一些基础性的课程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这一年就要注重基础理论及其他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基本技能的提升,应设置较多的课程,既可以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又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开设基本英语语言类的课程(听、说、读、写)、计算机基础的理论学习及运用、中文版经济类课程,如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等。大二主要是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商务技能素养的培养。上学期开设商务英语基础理论与知识类的课程、口语与听力的强化练习、商务英语写作、计算机Office的熟练掌握与使用等。下学期开设稍难的商务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口语和听力、继续学习商务英语写作、开设国际商务活动模拟课程等,逐步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专业并指导学生扩大信息渠道,培养国际化视野。大三主要是商务技能的培养和专业素养的提高,适当增加课堂实践活动。可以开设商务英语口译、笔译、谈判、贸易实务等更加专业化的课程,学校帮助学生联系假期实习,如进入一些企业、参加国际会展等国际性活动,熟悉国际环境及基本商业运作。大四学生即将毕业,大部分学生虽然会急于找工作等,但第一学期还是需要开一些适应型或强化型课程,如商务礼仪与交际、国际商务技能操作等应对即将到来的职场挑战。当然,对学生职业道德与操守的培养是必须要贯穿始终。

五、结束语

本次调研收获颇丰。通过文献考察、数据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最终得出适合农业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模式。目前,农业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课程少,教学过程中也存在漏洞,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实践训练机会也极少,就学生自身而言,学习强度不够、缺乏实践能力、专业知识不扎实等,这些都成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障碍。总之,培养商务英语人才对于农业院校的确很具挑战性,还需要不断努力克服困难。

参考文献:

[1]刘洋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与发展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6(1):108-112.

英国农业论文范文4

1.高考指挥棒的导向

毫无疑问,高考命题现在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指挥棒之一。为了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历史教师理应研究高考怎么考。

即使只考察2009年以来的高考,不难发现,不少省区的高考卷都考查了英国工业革命,切入点既有其内容与影响,也有特点,还有起因(含条件、背景)问题。如笔者所在的浙江省在第一次新课程卷中就直接考查了工业革命的条件:

例1:39(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2009年浙江高考文科综合卷,材料略)

浙江卷当然不是偶然现象,2011年江苏卷也是如此――

例2:23(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材料略)。

2012年高考同样有一些省区的试题涉及英国工业革命起因问题,安徽卷第20题就是其中之一:

例3: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结合高考试题,研读高考考纲,可以发现,从高考考纲的条目看,各地都表达得言简意赅:“工业革命”或是“英国工业革命”。显而易见,这样的考试条目,是基于《课程标准》又超越了《课程标准》,蕴含着的学习与考查空间更大,为命题者从各个角度的切入提供了条件,当然也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挑战。

2.英国工业革命起因问题本身具有重要学习价值

一般而言,各地的文综高考试卷命制团队都聚集了一批专业水平相当高的学者,他们在制定高考考纲和组织试题命制时不会率性而为,而是基于对历史专业问题的认识,基于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认识,有意通过自身的努力,对高中历史教学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对英国工业革命起因问题,就应当作如是观。

众所周知,国内外的学者一般都同意这样的观点:人类社会至今已经历了两个文明浪潮,第一个是人类从渔猎采集时代进入农业时代,第二个是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现代文明就是建立在工业革命及其影响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没有工业革命,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这方面,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R.R.帕尔默的表达洗练而到位:“可以说,工业革命比法国革命和任何其他的革命更为重要。纵观世界历史,似乎可以认为,过去一万年,人类经历的两次最大变革,一是农业革命,二是工业革命。前者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而后者则开创了过去两个世纪现代全球文明。”[1] (p.359)北京大学马克■教授主编的《世界文明史》第十四章干脆用了如下标题:《工业革命――“第二个创世纪”》[2] (p.599)。

由于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史上特殊而又极为重要的地位,“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在它实际开始的那个时间开始”,“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在它实际开始的那个地方开始”,就成为一代代学者不断讨论的话题。当然,由于所处的时代、立场不同,由于观察的视角和认识的能力差异,形成的观点也是大相径庭。关于这一点,2009年以来的高考试题,足以打开高中历史老师们的眼界――

例4: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2009年全国卷二第16题)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例5: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判断在英国是“自由贸易成就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并说明理由。(2010年广东卷第39题第(1)小问)

例6:根据材料一概括煤炭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具体体现。(2011年四川卷第39题第(1)小问)

例7:有学者认为:“没有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2012年重庆卷第20题)

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

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D.确立了君主立体

上述四个例题分别是从社会结构、自由贸易、煤炭与历史积淀等视角切入,考查工业革命的原因,这与现行各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视角颇为不同。当然,对这一重要问题,钱乘旦、马克■、计翔翔、斯塔夫里阿诺斯、R.R.帕尔默、杰里・本特里、霍布斯鲍姆等国内外学者都提出了极有见地的观点,其讨论的深度与广度远远超越了受到各种条件制约的高考试题。如此重要的历史事件,其内涵又是如此丰富,学习价值不言而喻,历史教学自然应当加以关注。

3.《课程标准》及其相关条目需要重新认识

基于上述讨论,也基于《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的实践,笔者以为有必要对《课程标准》相关条目重新认识。

首先,《课程标准》本来就给各方自主理解与处理条目预留了较大空间。

2003年正式颁布的《课程标准》自实施起,就以民主和开放的姿态面向各方学者与高中历史教师。与原先的《教学大纲》不同,它不具有强制性质,而是指导性文件,且较为重视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由于采用了“一标多本”的教科书编写体制,教科书编写者对课标及其相关条目的理解自然会有差异,因此导致教科书的相关表述存在不同。以英国工业革命的起因为例,笔者手头的三种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表述分别如下:

上表表明,岳麓版编写者最“忠于”课标条目,对工业革命的起因用墨最少;人民版编写者将工业革命的起因概括为三个条件和一项保障;人教版篇幅最大,但表述模糊,需要师生自己理解与概括。无论表达如何,应当承认,这正是《课程标准》赋予编写者的权利。可以推论,《课程标准》也赋予了教师同样的权利。

与教材编写者、教师的权利相同,高考试题的命制人也有着较大的自主空间。因此,无论是高中历史教育,还是高考命题,都有着既基于《课程标准》而又不囿于《课程标准》的特点。还是以浙江省2009卷第39题为例,它不但考查了工业革命的起因,还考查了工业革命多方面的影响:

39.(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回头再看此题,这种超越《课程标准》条目要求(当然,此题没有超浙江省的《高考考试说明》和《教学指导意见》)的导向不但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还是应当加以肯定的现象。因为如果只是将高中历史教学限于“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这一范围,那就意味着无论是对工业革命的起因,还是对工业革命的影响,都没有能够从更为广阔的时空中进行观察与思考,这对高中学生了解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对培养高中学生应当具备的历史意识和相应能力,将是一种缺憾。

其次,《课程标准》及其条目本身具有实验性质,远未成熟。

受各种因素制约,《课程标准》及其条目虽有许多亮点,但确实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需要随着认识的发展与实践的深入而加以逐步完善或调整。以“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这一条目为例,如只是将工业革命放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辟与形成这一视域内加以考察,那么这样的条目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上所述,工业革命毕竟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起因极为复杂,可以给后人以多方面的启示;其影响更是全方位的,人类理应对此有正确的全面认识,不宜将认识限于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这一极为狭隘的一域。因此,严格说来,《课程标准》的这一条目是存有本源性缺陷的。当然,存有类似缺陷的条目不会只是这么一条。基于这一认识,在《课程标准》正式作出修订以前,高中历史教师有责任、也有权利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根据对相关知识点所蕴含价值的判断,对《课标标准》中的相关条目作出适当的调整,而不能画地为牢地囿于《课程标准》。

综上所述,英国工业革命起因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加以关注。不过,如何才能充分实现英国工业革命起因问题的教学价值?笔者以为,以下三个视角尤其值得高中历史教师的重视和尝试。

1.比较性教学

之所以要关注英国工业革命起因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它本身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历史教学当然要充分挖掘并运用好这种价值。

众所周知,历史教学需要关注两个层面,一是史实本身,二是对史实本身的解释。就英国工业革命起因问题而言,可谓是“一身而二任”,既是史实,又是解释,解释寓于基本史实之中。因此,关注国内外学术动态与重要成果,运用比较性教学之手段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影响历史进程因素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一次不应当轻易放过的良好机会。比较,才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至于教师,欲运用比较性教学之手段,就必须进行比较性的专业阅读,这对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极为有益。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起因问题,著名学者钱乘旦的观点值得重视。他关注“农奴制瓦解较早,为工业准备了‘自由’的劳动力”,“圈地运动迫使农民到工业生产中去寻找出路”,“海外殖民掠夺提供了原始资金”,“有利的地理位置,便于外贸和世界市场之开拓”等导致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重要因素,更明确指出,“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存在的,但根本的一个因素却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3] (p.222)。显然,钱乘旦更关注“制度”,关注基于制度保障的社会稳定和个人自由。

R.R.帕尔默显然更为看重一个社会的政治和文化基因,他认为:“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在英国发生,是由于英国社会具有某些政治特点,由于英国依靠早期商业和航海上的成就进入了世界市场,也由于英国式的生活鼓励个人冒险和革新精神等原因。”[1] (p.359)

杰里・本特里的观点可能会让高中历史教师与学生感到意外,他提出:“煤炭在英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英国有着地理上的优势,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4] (p.867)

计翔翔教授看来更为关注“社会和政治结构”,在列举了人们普遍熟知的“政局”“资本”“工场手工业发展”“市场”“自然资源”等多方面的原因后,他话锋一转:“但更主要的是,在当时英国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人民的精神风貌以及价值标准已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地步。‘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5] (p.249)

马克的论述相对比较全面。他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本身是一系列革命性变革的结果”,主要包括“农业革命”“商业革命”“人口增长”和“手工业的发展”等四个方面。他进一步指出:“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除了这些条件外,还有其他种种条件,诸如丰富的煤铁资源、稳定的国际环境和政局、流动的社会结构、尊重市场价值的政府决策、健全的财政金融体制、便利的交通运输、浓厚的科学技术传统、科学的簿记制度、进取上进的新教精神、健全的专利制度等。就某一方面条件,或某些条件来说,在欧洲大陆也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2] (p.609)

看来,“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在它实际开始的那个时间开始”,“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在它实际开始的那个地方开始”这两个问题虽经几代学者探讨,仍难以用简洁的语言说清楚。笔者还曾研读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在《世界文明史》、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吴于廑在《世界史・近代史编》等名著中的相关论述,也曾浏览祝立明的《近年来国内英国史研究综述》、汪蒙的《浅论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若干条件》等学术论文,结果发现要想列一张英国工业革命起因的明细表几乎是徒劳的,因为肯定会有疏漏。

向高中学生介绍学者们的观点,当然不是主要的教学目的,即使是文科班也是如此。历史教学通过介绍这些观点,应当引导学生解决如下问题:一是通过比较逼近历史的真相,了解引发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因素。真相,在比较中才能逐步明晰。二是在多方感受中认识历史现象的复杂性,切实改变单线思维习惯,逐步养成多元思维的习惯与能力。观点,在比较中才易于见高下,显品位。三是要关注学者们的观察视角和立足点,理解其提出这些观点背后的原因与目的,因为历史是“人”写的。钱乘旦特别关注“制度”绝不会是偶然的,杰里・本特里将煤炭作为认识焦点当是有感有发,计翔翔的观点也一定是事出有因。这三个问题如能较好地解决,则不仅基本解决了重要史实问题,也完成了对重要史实的解释这一重大任务,还帮助学生理解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理解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命题。除此之外,借助这些材料,让高中学生认识一批优秀的历史学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张元教授曾明确指出,“著名史家的重要解释,应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6],他还主张,一些著名史家的大名,要让每一个高中生知道。的确,古今中外的著名史家,即使教科书中不见其事迹,我们仍应当创造条件让学生知道。

2.聚焦剖析

比较性教学主要有助于师生“辨明历史事实”,多角度地“作出历史解释”。如要较好地“分析历史结论”,“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则聚焦剖析必不可少。

高中历史教学的课时极为有限,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就英国工业革命起因问题而言,可以选择若干要素,通过聚焦剖析,揭示蕴藏在历史表象之后的逻辑,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要素是如何发挥作用,成为促成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

以农业革命为例,不少学者已指出了它对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如R.R.帕尔默明确指出,“若无此项革命,工业革命是不可能发生的”[1] (p.361)。但现行教科书却多半是一笔带过,它本身的事实如何,它是如何助推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大多语焉不详。更为重要的是,现行教科书多半是从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资本、开辟了国内市场等视角提及农业革命,却未能揭示它所蕴藏着的丰富且值得后人借鉴的意义,这是一个严重缺憾。因此,农业革命是一个极具聚焦剖析价值的要素。

学者们大多认为,英国的“农业革命”是一个渐进过程。它开始于15世纪末圈地运动的发生,结束于19世纪中期集约化农业的建立。农业革命的主要发动者是大土地所有者,他们因圈地运动而集中了土地,有条件进行集约经营。

“农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组织形式的改进、大批附着于土地的农民的‘解放’”[7] (p.177)。

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主要有改良土壤、培育良种、采用新的耕作方法、使用新农具(如“马拉锄”和“播种机”)、开凿沟渠等。其中新的耕作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采用条播法,从而改变了过去的撒播做法,有利于精耕细作;二是废弃传统的休耕制,普遍采用轮作制,一年中大麦、小麦、豆类、芜菁等作物轮流种植,可谓“四季无闲田”,谷类作物因此增产,食物供应不断增加。“17世纪英国很少输出谷物,18世纪急剧增加……1697―1765年平均每年出口谷物50万夸特,英国谷物出口到俄国、荷兰和美洲,进口谷物非常少……一时间英国被誉为‘欧洲粮仓’”[2] (p.605)。农业革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畜牧业的发展。有人形象地说明了这种发展的巨大成就:农业革命前的羊如狗一般大,现在的羊则如过去的牛,这意味着可以提供更多的肉食。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英国的农业革命,不但是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条件,它自身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亮丽的经济增长点:“1700―1790年间,有400多万英亩荒地被开垦成农田;1700年一个农民大约可以养活1.7个人,到1800年可以养活2.5个人,”[3] (p.2149)农业生产率在100年间提高47%。马克■指出,“农业革命带来了英国农业收成的大幅度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1600―1800年间英格兰人均农业工人产量增加73%,法国只有17%”[2] (pp.604~605)。因此在近代,农业经济在很长时期内一直是英国国民收入的支柱,“在工业化时期(1700―1880年),直到1820年代,英国的工业产值才首次超过农业产值而居于榜首。比如,1811年,英国的农业、工业产值分别为107.5、62.5百万英镑;1821年,这两项数值分别为76.0、93.0百万英镑”[8]。

关于农业革命的意义,R.R.帕尔默作过高度概括:“一个农业国要工业化,只能从农业中提取资金。因此,在英国,农业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先决条件。由于圈地、榨取小自耕农以及采用科学的耕作方法,在富裕地主这一新兴阶级资助下,英国既增加了它的食品生产,又促使许多农民到工厂工作。”[1] (p.632)

如果同意帕尔默“一个农业国要工业化,只能从农业中提取资金”这一观点,那么我们对于苏联、对于新中国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对农业和农民的“剥夺”(本意是让农业支援工业,以后再“反哺”农业)这一问题,是否会增加几分“同情的理解”,而不仅仅是站在道德的视角进行拷问?

更为重要的是,历史事实已经表明,通过农业革命,英国的农业并不是以牺牲自身的发展为代价来成就工业的发展,而是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皮特・N・斯特恩斯指出,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以农业的改善为基础的。……(城市的)这种增长依赖于随着设备和种子的改进以及日益增多的肥料应用促成的农业生产力的提高”[9] (p.646)。

如果意识到农业革命对英国资本主义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而不只是着眼于农业革命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劳动力和市场,那么后人处理本国的农业问题是否会变得更为理性些?毕竟英国的农业革命不但为工业革命创造了诸多条件,农业本身也得到了显著发展,而苏联、新中国成立后近三十年间的农业政策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就,反而使原本就脆弱的农业更加脆弱,并最终制约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当然,教师也可以选择瓦特之所以能成为瓦特、英国的专利制度等问题进行聚焦剖析。如生活于19世纪下半期的英国经济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就曾指出,“引发革命贡献最多的两个人是亚当・斯密和詹姆斯・瓦特”[2] (p.601)。这不但取决于教师所确定的课时中心,也取决于教师对某一问题的熟悉程度。不过,无论聚焦什么问题,其重点都应当是帮助学生提开思维能力,特别是有助于提升“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方面的思维能力。要有效地进行聚焦剖析,对任何一位教师都是一种挑战。要想决胜于课堂,就得践行“功夫在诗外”,强化自身的专业阅读,扩大与同伴的合作与分享,勤于思考,踏实教学。

3.史法指导

比较性教学与聚焦剖析实际上已蕴含着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不过对学生而言,对应对考试而言,可能具体地分为以下三步指导更易于收效。

第一步是从高考命题的视角指导学生学习,其本质是模仿,其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怎么考就怎么学”之策略。

关于工业革命的起因,也出现一些以教材内容为基本依据的试题,上述所引的例2与例3就是如此。不过,更多的高考试题显然是基于教材而又超越了教材,其主要立意恐怕并不是要考察学生的学术视野或知识的广度,而是考查学生能否阅读相关史料并依据给定的史料、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有逻辑地形成适当的结论或观点的能力。

因此,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应当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一。引导学生敢于突破陈见――教材之结论,善于从各类史料中获取丰富而有效的信息、进而符合逻辑地形成自己的结论,即让学生真正掌握“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应当是重要的教学目标。

这方面,近几年的一些高考试题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平台。以工业革命的起因而论,上述所列的7个例题均极有价值,如果能从容地向学生展示并展开研讨,实现命题者的主要立意,相信主要的收获不会仅仅是开眼界,也不会是仅限于让学生能够应付工业革命的起因之类的试题。2011年的四川卷中就有一个有价值的例子:

例8:材料一:煤炭在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到18世纪,木材一直是最主要的燃料,巨大的木材消耗使森林锐减,引起木材严重短缺。但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毗邻商业中心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储藏集中以及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使煤炭成为木材的替代品。煤炭资源的优势支持了不断扩大的铁器制造和蒸汽机的应用。在这一点上,英国的经验与中国有明显区剐。中国的地理因素阻碍了从木材到煤炭的早期转变,因为中国的主要产煤带在西北地区,离最有经济潜力的长江三角洲相距甚远。(据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煤炭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具体体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炭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没能扮演类似角色的主要原因。

这是一个考查能力较为全面的试题设计,阅读与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概括知识点的能力,分析原因的能力,中外贯通的能力,都已涵盖其中。如果教师的训练能够到位,学生的学史能力应当是相当地不错了。当然,无论是其中哪一种能力的形成,都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从高一学生开始,有计划、分层次地逐步培养。

第二步是从“解决问题”的视角引导学生学习,其本质是践行,其目标是帮助学生运用获知历史真相、作出合理阐释的基本方法。

高考终究不是历史学科的终点,让学生学会解题更不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高中历史教学之重要任务,是要引导学生把知识与认识转化为“产品”,即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认识来解决问题――无论是考场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切实地培养或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还是以工业革命的起因为例,上述的比较性教学和聚焦剖析都是为了达成这些教学目标,所举的8个例子也都是服务于这个目标的实现。通过上述教与学的过程,学生应当已初步地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他们的能力达到了什么层次?因此,历史教学还需推进。

创设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来解决问题,应当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又一个基本策略。圈地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选题,可以放手地引导学生去探究与解决。

包括吴于廑、齐世荣等大家在内的不少中国史学家都基本赞同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的如下观点:“圈地于16世纪开始,继续了三个世纪,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达到最高潮……虽然圈地运动的过程是使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它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10] (pp.284~285)简洁地说,该观点试图从两个角度对圈地运动进行评价并实现平衡:一是从道德角度,二是从生产力角度。

不过,不同的声音始终存在。在关于圈地的原因、主要对象、数量、性质、受圈地影响的农民人数等重要史实或问题上,史学家们一直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如学者沈玉就指出,“事实上,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在劳动力供应上并无严密的因果关系。圈地运动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对农民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圈地为工业提供自由劳动力的作用是有限的,因而,圈地并未给工业革命提供主要的劳动力来源。工业革命的劳动力主要来源于人口的自然增长……”[11]

对基本史实的认定既然有分歧,其评价当然更是大相径庭。下面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观点1:英国农业资本主义所走过的道路,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发展的需求下自然形成的,并非出自某种主观的设计或人为的制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所实行的土地立法……完全是适应国情和本国资本主义农业发展道路的决策,也是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根本改造,完全不应受到谴责……[12] (p.45)

观点2:圈地运动,指15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英国贵族用暴力大规模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构成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15世纪末,因毛纺织工业勃兴及羊毛价格的上涨,英国的新贵族用栅栏和沟渠圈占农民的土地,把耕地变成牧羊场。被圈地区的村庄房屋被毁灭,农民破产,沦为乞丐和流浪者,或在法律压迫下成为雇佣劳动者。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曾把圈地运动比作“羊吃人”。……[13] (p.1537)

上述不同声音给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了极佳的问题情景,可以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一展身手。而教师则只要承担引导之职即可。相信这样的过程,会更有效地检验并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质量与水平。

当然,高中历史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因此,专业性不必过强。但无论如何,让学生初步掌握逐步接近并获知历史真相的路径,让学生理解人类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和解释的多元性应当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历史教师应在这些方面付出努力。

第三步是从回溯学习过程的视角引导学生思考,其本质是提升,其目标是明确以理性思维探索未知问题的路径与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理性分析和思考能力。上述教与学的过程,实际上已内蕴着理性分析与思考过程。不过,对学生而言,可能还是极为感性的,虽也有“润物细无声”之效,但也可能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憾。因此,要让学生较为明确地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点睛之笔”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是有必要的,适当时候的小结更能让学生“豁然开朗”。

以“工业革命的起因问题”为例,上述教与学的过程,已涉及史料的收集、比较、运用(阐发)等问题,也已涉及多元史观下的不同解读及评价问题。如何基于这样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路径?以教学过程中的随时点拨为基础,最终形成如下板书可能是有益的。

相信多次经历这样学习过程的高中学生,如果遇上他确实感兴趣的历史问题,就会主动地采用这样的方式去探究与思考,有了这样的思考逻辑和展开过程,其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能在日积月累中逐步提升。当然,如要应对近年来高考中经常会出现的“分析题”,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作者简介】戴加平,男,1957年生,嘉兴教育学院历史教研员,浙江省历史特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历史教学和高中历史教师群体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插图第10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2]马克主编.世界文明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4]杰里・本特里.新全球史(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许序雅主编.世界文明简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张元.历史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考[J].历史教学,2012(15).

[7]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郭爱民.1980―2010年国内学者关于工业化时期英国土地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农史,2011(2).

[9]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第三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11]沈玉.论英国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的劳动力来源[J].浙江大学学报,2001(1).

英国农业论文范文5

2006年11月9日,白克明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提出建设河北省沿海经济强省的宏伟目标。2007年初召开的河北省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加快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建设农业强省,是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必然要求。河北作为农业大省,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业的发展出路在于国际化。走外向型发展道路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保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必由之路。

二、我省外语外贸人才培养现状

新形势下,我省外语外贸高层次人才需求将出现巨大缺口。发展外向型农业,需要加快农业外向型人才培养和引进。农业对外开放需要一支了解国际农业经济技术信息,懂得经营和技术,具有外经外贸、国际合作方面知识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我省是国家农牧业、纺织业、化工制药业、钢铁业和建材业的生产和出口大省,也是我国遭受倾销和反倾销损害严重的地区之一。贸易摩擦明显增多,越来越多的优势企业正在受到影响。由于出口市场秩序混乱,我省优势产品出口屡遭冲击,出口受阻。

从国内外语教学的发展来看,复合型和应用型的外语人才培养已成新的趋势。普通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级人才,他们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基础、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及其他某一专业的知识。新时期下,我们培养“英语+外贸”的复合型人才, 能够使我省在对外经贸活动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更多的主动权,开创国际进出口贸易更大的局面。

三、解决建议

1.建设沿海经济强省,必会出现巨大外语外贸人才缺口,仅靠外语类毕业生数量远不能满足所需。将各高校数量众多的经济,国际贸易类学生纳入到外语外贸人才培养体系中来,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并非完全不可能。通过本专业老师的双语教学和依托外语师资力量进行的相关语言选修课,如:英语口语,口译,英美文化概况,外贸英语函电,英语写作,笔译等等,提高其语言运用技能,使其毕业后能胜任外贸公司的工作及外事需要。实行双语教学是培养新型人才,高素质的外贸人才的要求。我们可以依托本校学科优势,将外语专业学生培养成为既懂外语又懂农产品特点、农业产业运作规律、农业进出口的符合型人才。

2.复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需要业务过硬的复合型教师队伍。然而据了解,新时期下我省外语外贸人才培养工作面着很突出的师资瓶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考虑:⑴教师发展问题。英语教师的发展问题主要涉及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这两个问题在我国关系到十几万外语教师的职业生存和教育质量。通过继续深造、自身充电、参加研讨会、提高科研能力等等来提高既有教室队伍素质;同时,不断地将外语外贸类毕业生充实到教学队伍中来。⑵从知名企业聘请外语和外贸双料专家到校任教,他们丰富的进出口贸易实践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本校教师光有理论,缺乏实战造成的授课不深刻,操作性不强,脱离实际等问题。

3.借鉴它校经验。国内有一批知名的外语院校,在培养外贸外贸人才方面起步较早,具有较完善的学科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我国培养外交、外贸、金融、翻译、新闻、文教等人才的重要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也着重培养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是一所财经外语类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坚持抓好外语基础教学,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扩大专业口径,拓宽专业方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建立全新的教学和管理体制。专业结构设计总体分为复合型(语言+专业)、双语型(少数语种+英语)和方向型(英语+专业方向)三大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国际通用型人才。

四、结束语

省政府建设河北沿海经济强省目标的提出使我省高层次外语外贸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重大机遇和巨大挑战。新时期下,如何借鉴其他高校经验,调整自身专业结构,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外贸人才是我省各高校包括农业院校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校级课题“响应‘建设沿海经济强省’战略目标,培养我省高层次外语外贸人才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的结题论文。]

参考文献:

[1]白克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而团结奋斗》,河北新闻网。

[2]杜凤梅、沈琳:《发展外向型农业 提高我省农产品出口的研究》,《河北企业》,2006.3。

[3]孙 力:《培养社会需求的英语专业复合人才的教学新模式》,《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3。

英国农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农民技术培训;乡村精英;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涌现出一大批普通村民口中的"能人",他们在村民中有广泛的影响力。农村中,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不断发展,乡村精英在促进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一、理论背景

(一)关于农民技术培训概念的界定

本文涉及到"农民技术培训",与此相类似的一个概念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则是指:对未来或现有的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施行的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教育。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民的范围包含现有从业农民,也包含未成年但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少年农民。其次,强调一定的文化基础是由教育的基本规律所要求的,职业教育不是文化教育,必须有一个知识基础,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再次,农业职业教育是基础,但不是全部,职业教育是包含各类适合农民生活与发展需要的各种职业技能教育,是一种全面的、大职业教育。

在社会学中,精英的概念实际上是一个分层的概念。所谓精英,是指某一社会中占据高级职位的人,包括权利、财富、名望和知识。将精英理论与当今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关于中国乡村精英的研究。

对乡村精英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国家政策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时一部分有经济头脑、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管理的人把握机遇,率先富裕起来。本文立足于乡村精英理论,旨在通过个案分析的方法,着重探讨乡村精英在引导农民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作用。

二、结合案例分析乡村精英在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案例介绍

蒋家寨村位于杨凌示范区境内,离杨凌区约有3公里,有农户404户,总人口1404人,产业结构以种植和养殖为主,养牛户约占全村人口的40%多。该村的养奶牛的历史颇为悠久,从80年代后期就有人养奶牛,从 95、96、97年开始规模化,出现了一些养殖大户,而从02年开始,该村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依托杨凌农科城,陆续建立了三个养殖小区,由以前的农户散养的方式转变为集中的规模养殖,大大改善了该村的环境卫生条件,小区实现了挤奶的机械化,杜绝了掺水现象,提高了了牛奶的质量,打开了销路。村民只需交纳水电费及小区占地租赁费即可入区饲养。

(二)乡村精英在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1、示范作用:乡村精英可以在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起到示范作用,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首先就是效益驱动。村民看到养牛有力可图,才开始纷纷养牛,这是前提。其次是经验借鉴。养牛精英的存在使得一般农户在发展上有了借鉴,并且可以避免很多风险。第三,乡村精英们往往具有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可以提供奶牛发展的条件。

2、组织凝聚作用:1998年由蒲世全牵头成立了奶牛协会,有80%的养牛户约100多户加入了奶牛协会。养牛协会主要花了不少力气对农民进行养牛技术培训,并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在对外联系市场方面,对提高牛奶的收购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农民结成集体后,奶价可以比零散的收益提高30%左右。

3、技术支持:养牛精英是懂科技,会运用知识的群体,他们对奶牛养殖的丰富知识可以帮助村民解决在奶牛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以蒋全虎为例,长时间的养牛过程中自己积累的经验及通过专家的技术讲座,现在已经是村里的兽医,村里养牛方面出现的问题一般都找他,小区的免疫也是他负责的。 所以,乡村精英在农民职业教育过程中可以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思考与讨论

在初步采访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本身的经验,我们对乡村精英在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中所起的作用总结为以上几点。但是随着调查采访的深入开展,发现该村有像一部分农户没有加入到养殖小区,依照"经济人"假说的观点,很难解释这种现象。农民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它是农民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理性选择。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乡村精英在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中发挥上述积极作用外,还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很多学者在研究农村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的时候更多侧重两个方面:一是这种教育本身的缺陷,如 师资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等;二是社会环境对农村职业教育甚至整个职业教育的忽视,这里包含国家政策的偏重和受教育群体对这种教育的轻视。

我们在针对农民实施职业教育,尤其是这种短期的技术培训的时候,必须不能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农村中的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在从分利用乡村精英各种优势的基础上,妥善处理相关负面因素,从而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遇春 吕卫东 朱宏斌 新时期农民职业教育的概念与目标[j] 教育与职业 2003年19期

2、刘德忠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村经济精英[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46卷第4期

3、李军 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精英与社会资本建构[j].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