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管理平台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富管理平台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富管理平台方案

财富管理平台方案范文1

招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

年均增长率102%

2006年以来,招行理财业务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13年末,招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年均增长率102%,理财管理余额年均增长率43%,理财收入年均增长60%,累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97亿元。

2014年7月末,招行理财产品管理余额突破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5%。截至2014年7月,招行2014年度已发行各类理财产品1743只,发行规模8226亿元,理财产品管理余额为10052亿元。

其中,利率型产品管理余额为5495亿元,约占全部理财产品管理余额的55%;净值型产品余额为1880亿元,约占全部理财产品管理余额的19%;结构型产品管理余额2678亿元,约占全部理财产品管理余额的26%。

理财综合能力继续领跑

在理财业务业绩靓眼表现的背后,招商银行理财产品的服务能力也获得了国内权威机构和媒体的高度评价。

根据普益财富银行理财能力上半年排名报告显示,全国性商业银行中,理财综合能力排名由招商银行和交通银行领跑。

其中,招商银行位居理财能力综合排名前列,因为该行在理财产品丰富性、发行能力和收益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信息披露规范性、评估问卷得分等各个单项排名均位居全国性银行前列。

招商银行以丰富的理财产品项目再一次列居行业前列。普益财富的报告指出,招商银行在收益类型、投资币种、投资对象、投资期限、投资起点等5个子项目中至少有3个以上都表现较为突出。

此外,在《证券时报》主办的“2014中国最佳财富管理机构评选”中,招行“金葵花理财”品牌成为唯一被授予“中国最佳财富管理品牌”大奖的银行财富管理品牌。

财富管理专业能力业内领先

近年来,招行在打造财富管理的专业性与定制化服务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自2007年推出私人银行服务以来,经过7年多的发展,招行已经构建了以专业的投资顾问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服务体系,搭建起品种齐全的开放式产品平台,打造了从“市场研究观点”到“投资策略”,到“大类资产配置”再到“产品组合选择”以及“绩效跟踪检视”的全面资产管理与产品服务能力,并提供满足高端客户需求的增值服务体系和营销活动平台。

根据中报数据,招行私人银行客户数超过29219户,管理的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超过6621亿元,在客户数和管理总资产上成为国内的领头羊。

2013年,招行推出了细分领域的“财富传承家庭工作室”,为超高净值家庭提供定制化的财富保障与传承方案,并签订了国内首单真正意义的“家族财富传承信托”,开拓了国内家族信托、税务规划与法律咨询、境外财产信托以及全权资产委托业务的新纪元。

财富管理平台方案范文2

关键词:IM技术;P2P技术;协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2-664-03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Solutions of Enterprise Based on P2P Technology

ZHANG Hui1, LI Zhi2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Kaifeng 475003,China,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3,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it is important face to build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solutions of enterprise by P2P technology. It would raise management levels of enterprise and working efficiency. It must push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ward.

Key words: IMtechnology; P2P technology;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1 引言

伴随着社会交流与合作的频繁,管理变得日益重要,尤其是社会复杂大系统的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方式企业管理的缺陷日益暴露。作为网络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模式――协同管理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受到大众的瞩目。这种时空改变下的协同管理的运用,必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2 协同管理

早期的OA办公管理软件是基于单项应用的开发,软件大多专注于对单个或局部资源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管理和运营水平,但却缺少有效的平台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使得企业各种应用系统之间缺乏有机的关联;同时又产生了信息、应用、资源三大孤岛问题,不同程度地给给信息的流通造成了障碍,其共享性、协同性、个性化较差,已不能满足当今企业管理的需要。从实际应用来看,企业对人事、财务、办公、信息、计划、客户等领域管理程度也呈现日趋复杂,需要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将其分散的企业业务系统整合起来,从而获得协同、互动、整体的效益,实现企业办公系统之间业务间的连接,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的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基于协同知识的协同管理。协同即协同工作,即多人相互配合完成同一目标。协同管理则是运用协同学自组织原理, 以人为核心,通过建立“竞争―合作―协调”的协同运行机制, 把系统中价值链形成过程的各要素组成一个紧密的“自组织”体系, 共同实现统一的目标, 是系统利益最大化的管理体系。协同管理通过即时通讯类的协同工具和协同管理软件的各类应用模块,将若干子系统组成的系统进行时间、空间和功能结构上的重组,使其效应远远大于各子系统之和的新的时间、空间和功能结构。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即时通讯和工作流来完成。

“协同商务之父”Jim Hepplemann指出: 以人为本的协同工作将成为今后衡量企业是否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而新一代的协同管理(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System)则蕴涵了四个方面新的含义:人的协同管理、信息协同管理、应用协同管理和流程的协同管理,使信息网络化、业务高效化、应用集成化、资源协同化。

由此可见,随着用户需求的日益成熟和企业业务的复杂,以及IT和电信技术的发展,在协同管理平台的基础上企业各种的业务管理系统,都将与协同管理平台相互连接,通过协同管理平台作为枢纽,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同时,新一代的协同软件也能满足用户提出的新要求。如:随着无线接入技术以及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用户可通过软件在台式机、笔记本、PDA、手机等各种设备上使用;无论离线和在线状态都能够进行工作,并可在传统的B/S和C/S结构之上进行创新;也可满足用户角色变化时,对其进行简单的集中配置,即可使其对应到新的工作空间。

综上分析,以人为本的协同工作,沟通是基础。近年来呈高速发展的即时通讯IM(Instant Message)软件,正是这类软件,而点对点(P2P)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即时通信的发展。

3 即时通讯IM(Instant Message)概述

即时通讯IM(Instant Message)是一种使人们能在网上识别在线用户并与他们实时交换消息的技术。从技术上来说,IM可基于TCP/IP网络协议族实现,而TCP/IP协议族是整个互联网得以实现的技术基础。基于TCP/IP网络协议构建的IM平台具有文字沟通、文件传输、视频功能、语音对话、好友分组、群组对话、邮件关联、远程协助、短信捆绑/手机聊天、文件共享等功能。

4 P2P技术概述

P2P(Peer-to-Peer对等计算) 是通过系统之间直接交换来共享计算机资源和服务的一种应用模式。P2P网络是非中心化的对等网,信息在对等实体间直接传输,从而打破了传统的Client/Server(C/S)、Bower/Server(B/S)模式,在网络中的每个节点的地位都是对等的。每个节点既充当服务器,为其它节点提供服务,同时也享用其它节点提供的服务。降低了实体对服务器的依赖,充分利用了网络带宽,可使员工便捷地共享本地资源。

P2P技术具有非中心化、可扩展性、健壮性、高性价比、负载均衡等特点。

1)非中心化:网络中的资源和服务分散在所有节点上,信息的传输和服务的实现直接在节点之间进行,无需中间环节和服务器的介入,避免了可能的瓶颈。

2)可扩展性:在P2P网络中,随着业务需求的增加,系统整体的资源和服务能力也在同步地扩充,可较容易地满足业务扩展的需要。如:通过传统的FTP文件下载方式,当下载用户增加之后,下载速度会变得越来越慢,而P2P网络正好相反,加入的用户越多,P2P网络中提供的资源就越多,下载的速度反而越快。

3)健壮性:P2P架构具有耐攻击、高容错的优点。由于服务是分散在各个节点之间进行,部分节点或网络遭到破坏对其它部分的影响很小。P2P网络一般在部分节点失效时能够自动调整整体拓扑,保持其它节点的连通性。P2P网络可以以自组织的方式建立起来,并允许节点自由地加入和离开。

4)高性价比: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个人计算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以及网络带宽等性能依照摩尔定理高速增长。采用P2P架构可以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中散布的大量普通节点,将计算任务或存储资料分布到所有节点上,利用其中闲置的计算能力或存储空间,达到高性能计算和海量存储的目的。

5)负载均衡: P2P 网络环境下由于每个节点既是服务器又是客户机,减少了对传统C/S结构服务器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的要求,同时因为资源分布在多个节点,更好地实现了整个网络的负载均衡。

鉴于即时通讯技术和P2P技术的发展及良好应用前景,采用IM搭建企业内部综合的沟通通讯平台,通过与从事、财务、办公、信息、客户等业务模块的整合,建立企业内部统一联系人并分配相应的帐号,以实名制实现一站式单点登录;在IM平台上实现企业内部员工综合通讯(文字、语音、视频、邮件、手机捆绑、短信等);通过P2P技术,在IM平台上建立协作空间,方便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员工之间的工作协同,更方便创建不同或应急事务工作团队,以实现数据、文档交换共享;便于各部门处理业务时随时与不同业务部门保持联系。

5 协同管理平台的体系结构

协同管理平台借鉴与吸收了近年来飞速发展的软件、通讯与网络技术,并在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技术的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先进性、兼容性、开放性、成熟度、使用成本以及其它的风险因素,在吸收应用多种先进的技术与思想的同时,注重系统与整体的效果,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协同管理平台由沟通管理和协作空间管理构成,平台提供TCP、UDP、Http等多种协议组件通讯方式;支持不同场景下通讯方式的智能自适应,不仅可以点对点直接连通通信,而且支持跨防火墙,跨网段,离线传输等多种情况下通信方式,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协作管理平台逻辑结构图

根据这些原则,为满足企业各业务的需求,构建了企业协同管理平台的四层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协同管理平台体系结构

1) 数据与传输层

包括系统内各种关系数据库、文件数据库、基于混合网络的分布式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的管理,以及资料的存储管理、访问保密、同步更新、安全传输等等。其目标,是为系统提供一个透明化的网络数据库环境,为系统资料的广泛关联、处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数据与传输层的剥离,也为“集中存储”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在该模式中,所有用户的数据都存放于一个特定的群组服务器上,而客户端工作平台中只包括应用处理而不存放数据。

2) 功能与服务层

主要提供可供各个应用层复用的、支持各类特定功能或关键技术的模块、组件、控件或网络服务(Web-Service),为应用层的开发提供一个丰富的应用功能“库存”,避免重复性的开发,并使应用层的开发可以集中在实施应用解决方案的方面。这一层类似于系统内的“中间件”或“基础件”。

3) 应用与方案层

主要是面向某一业务应用的设计目标与功能规格,实现具体与完整的应用功能,满足用户的最终需求。应用与方案层大量使用了功能与服务层中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与控件,并生成具有确定功能的系统“插件”,在框架与表现层中相互组合而形成最终的用户解决方案。

4) 框架与表现层

包括系统人机对话接口,系统各项应用功能的整合等等。表现层是从传统应用中分离出来的,其目标是提高系统的可移植性与用户个性化定制的能力,使得系统可以支持各种不同的终端设备与接口风格。

6 协同管理平台的功能

基于P2P技术的协同管理平台使用了先进的“混合网络”技术构架,集单机操作模式、P2P网络模式、C/S 模式、B/S模式与互联网应用技术(Internet/Extranet)于一身,支持离线操作、纯局域网连接以及基于窄带、宽带或无线方式的Internet 连接,不仅保证了信息传输与存储的安全性,而且保持了高度的灵活性,适合多种业务环境的实际需求。协同管理平台可提供以下功能的实现。

1)信息高度关联与复用

系统应用了协同管理的思想,实现了人员协作、数据关联、流程衔接与应用整合为核心的协同管理,由电子邮件形成的文档、即时通讯交互的信息记录、协同工作区交换的各种资料以及通过其它途径得到的数据资料,通过以联系人为中心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实现各个应用功能与数据库之间的高度协同。同时通过深度挖掘,实现信息的高度关联与交叉应用,减少数据重复输入,实现信息同步更新,以对信息进行系统的优化管理。

2)数据安全、系统高可靠

系统使用先进的存储安全、传输安全与身份安全技术,与其它成熟的防病毒软件与网络防火墙产品结合,形成全面的信息安全体系,并解决在多种办公情况下,由于分布式工作环境的而带来的新的信息安全难题。如可对存放在用户电脑上的数据经过严格的存储加密处理,有效防止任何未授权的访问;信息的传输也可实现自动加密和严格保护,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泄密;通过采用先进的公开密钥和数字签名技术,实现数据防伪、身份认证与定向收发功能。

3)高可扩展性

系统可以与常用桌面办公软件,如Office套件等配合使用,也可以通过内建应用软件快捷方式结合,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的工作习惯,保护原来的投资,可满足企业管理不断增长的信息化需求。

7 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协同管理平台,解决了业务管理中不同单位之间多部门、分散人员实际工作中的沟通、协作问题,满足了不同部门员工之间工作、沟通的需求。在领导与员工之间、核心部门与地方机构之间建立起一座及时、快速的沟通桥梁。领导能够随时了解员工的工作进度,听取员工汇报,安排工作进程,在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反馈,确保工作任务的顺利进行。同时,员工即使出差也能及时了解业务的各项工作进度,可随时针对工作任务、工作方式等问题展开讨论。协同管理平台提供了一个高度互动、个性化的工作环境。

协同管理平台所具有的强大数据信息关联性、统计分析能力以及网络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有效地过滤各种无用信息。帮助领导将日常工作中的各种文档、数据报表、进程与相关员工关联起来,减少了各种不必要的数据,加快了公文传送和审批速度,为搜索、查询等操作提供了方便,对提升团队整体效率、提高工作管理水平,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克忠. 协同软件勾勒信息化的春天:协同软件溯本求源[J].信息系统工程,2006,4:102-104.

[2] 徐向阳.韦昌法. 基于即时通信的安全保护策略[J].计算机工程,2007,33(24): 149-152.

[3] 王征,刘心松,李美安. 面向分布式协同设计的对等信息共享系统[J].计算机工程,2007,33(4):88-90.

财富管理平台方案范文3

当各路资本方才开始逐鹿P2P网贷业务之时,一些成熟的平台已经将触角伸向了综合金融服务的领域。金信网就是其中一家。

5月,金信网正式最新的“3×4”战略,将原有单一P2P网贷业务模式升级,力求打造可提供一站式财富解决方案的互联网大金服平台。

据了解,金信网“3×4”战略将在风控、数据、创新三大核心的基础上,聚焦互联网综合财富管理平台、互联网融资服务平台、互联网征信生态云服务平台和互联网金融创新孵化平台四大业务方向,建设多元化的线上综合金融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优良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围绕对中国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趋势及金信网的创新发展战略,金信网创始人、CEO安丹方接受了本刊专访。

:你曾提出中国金融产品供应链需要重塑这一观点,你认为目前这一供应链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进行怎样的改变?

安丹方:传统的金融体系下,金融机构的价值来源是信息的不对称。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银行买一款理财产品,可能只知道这款产品的期限是半年,预期年化收益率是5%,而对理财产品背后到底投资了什么项目、风险如何,几乎一无所知。而正是这样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资金在一借一贷之间产生的利润,大部分留存在了金融机构中,投资者获得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而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最大的冲击,就是改变了金融信息的传递方式。比如P2P网贷这种业态,其最大的价值正是直接对接借贷双方,减少信息流通成本,一方面使得资金使用方可获得高效且低成本的融资,而另一方面投资人又能获得较高的资金出借收益。

我认为,未来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模式必然是价值自由流动,金融人人可为。将来银行的物理网点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资金融通、金融产品会通过互联网平台自由交易。如今的传统金融机构是这个平台上的供应商,而互联网金融平台则会演变成金融产品的主要分发渠道。

:金信网在供应链方面进行努力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安丹方:“互联网+金融”的时代,投资者更容易获得投资理财的资讯,也更清楚自己想要选择什么样的投资方式。通过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耕耘,金信网积累了大量线上用户。截至今年6月,金信网注册用户已突破百万,累计投资服务规模也已突破60亿元,成为国内规模前十的P2P网贷平台之一。同时,金信网开始建立并逐渐完善大数据用户分析体系,力求能够充分了解用户的投资需求,未来将更多种类的理财产品根据用户需求智能地推送给适合的用户。另外,金信网也能通过对流量、用户行为的分析,给金融产品供应商提供一手的市场分析,帮助金融机构了解受众的投资需求,从而制定和完善产品的策略。

:传统征信服务怎样才能落地到互联网及移动端?金信网会采取哪些做法?

安丹方:传统的征信服务想要实现互联网化,其实需要的是一个既懂征信又有互联网基因的团队来推动。金信网在这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作为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金信网其实还控股了一家信用管理公司,并且已经获得央行颁发的企业征信牌照。今年,金信网将要推出一款基于移动端的企业征信产品,通过线上大数据信用评分体系的建立,将贷款利率与信用分挂钩,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征信宝与行业里的融360等服务平台有哪些区别?

安丹方:金信网的移动企业征信产品最大的优势是有线下渠道的实践与推广。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其实与贷款机构放贷难的问题是共存的,这个矛盾在二三线城市尤为突出。他们之间缺乏的正是一个具有公信力的信用评价工具。征信产品最核心的就是数据,依靠兄弟公司资源,金信网在全国200多个城市拥有500余家落地服务站点,每个服务站点都有专业的征信服务人员,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有效运用我们的移动征信产品,建立庞大的数据库,使得我们的产品迅速成为可靠有效的征信工具,为更多平台服务。

:金信网希望打造一个融资平台,这具体如何理解?

安丹方:目前,金信网的主要业务还是P2P网贷,主要为投资者和小额信用贷的借款人提供资金撮合服务。未来,金信网希望能够深入到产业链或某一生态体系当中,为体系中的企业或个人提供综合的投融资服务,建立起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生态圈,增加服务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我们一直在思考,作为一家专业互联网金融细分领域的P2P企业,如何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如何服务用户,使平台产生更大的价值。今年我们提出了金信网的3个核心,也是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公司必须有的3大核心,即数据、风控和创新。从这3大核心衍生出来4大业务板块,就是今年5月份金信网的“3×4”乘数级互联网大金服战略。

第一,我们要坚持做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平台。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的财富管理平台,我们有更远大的目标,希望重塑中国金融产品供应链,而且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其中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第二,征信云服务平台。金信网拥有一家独立的公司,2014年获得了央行企业征信平台牌照,目前正在努力把传统征信服务做到互联网上,落地在移动端。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看到的是未来企业征信领域的发展机会。

第三,互联网融资平台。作为一家优秀的网贷机构,我们深知融资的业务模式,很明白其中的“道道”。我们在风控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为什么不做个综合的互联网融资平台?真正做平台型的,而不是闭环型的企业,这是2015年金信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

财富管理平台方案范文4

在当今这个信息世界,每个数据中心都拥有大量的信息财富。这些财富可能会开启带来利润并赢得市场份额的新途径。换句话来说,让正确的人员掌握更多信息资源将大大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然而,掌控更多数据也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业务风险。它会阻塞网络通道,降低系统的数据存取性能,而且还会导致存储资源的耗竭。正如很多专家所指出的,仅仅简单地增加存储容量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不同应用具有不同数据存取与管理方式,这样有可能造成无法整合的信息孤岛。

以这样的情形发展,最终的结果是,数据中心效率低下,关键信息丢失,存储管理成本不断攀升。这对于那些急于在瞬息万变、对成本敏感的市场中增加业务价值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CIO们来说,绝对不是好兆头。

融合为何如此重要

为什么数据中心融合如此重要?目前,数据中心的融合让IT行业与商业界怦然心动的原因,在于它能够简化存储管理流程,并降低数据中心设施的整体成本,减少数据中心设施占用的空间。

简而言之,数据中心融合可以引入一系列新的集成服务器,能够在共同的管理平台之上,利用虚拟化技术拓展网络能力并进行存储创新。此外,数据中心融合还能够在消除数据中心设备与组件管理方面的低效状态的同时降低成本。

对客户而言,数据中心融合可以转化为立竿见影的两大价值:减少数据中心实际设备数量;降低管理成本、空间需求,以及减少能耗。

此外,在融合后,数据中心可以采用单个控制台管理所有数据中心组件,无论是服务器、网络还是存储资产。这样能够使数据中心对部署多种管理工具的需求显著降低,同时降低对获取管理各种工具所需专业知识的需求。另外,融合数据中心还可以解放价值不菲的IT人力,使这些IT人员能够从事对企业增值更高的业务。

这些价值优势加在一起可以为CIO们带来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为企业的云部署打下基础。

数据中心融合的优势

最近,很多解决方案的井喷式与推出,会让人产生“数据中心融合是一种新事物”的错觉。实际上,作为一种概念,它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数据中心融合与统一计算已经被大家谈论了很多年。

数据中心融合近期地位的提高源于两方面的演进。

IT业的创新使数据中心组件整合在一起成为可能,企业还可以对这些组件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引入虚拟化技术、千兆以太网带宽以及能耗更低的服务器与处理器,现在业界已经可以设计和创建出集成系统。

IT行业目前还在整合这些资源,并创建以数据中心融合为中心的新合作关系。例如,日立数据系统与其合作伙伴依托稳固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出能够优化数据中心关键环境的融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这两方面的演进使许多企业的数据中心融合梦想变成现实。

虽然上述这一切已经提高了数据中心融合的价值定位,但是客户仍然对其发展趋势心存疑虑。而这种疑虑不无道理。

大多数产品是以新产品为中心,并且要求抛弃现有的基础设施组件。这一点在现如今企业都想方设法最小化开支和最大化投资收益的形势下,很受争议。另外,它也会影响到CIO自己的价值定位。因为它会让先前摆在首位的遗留数据中心组件的部署理由与决策一无是处。

不过,优势仍然超出风险。

如果不部署数据中心融合解决方案,数据管理就会成为一直存在且始终让人寝食难安的问题。

由于企业对数据中心融合的需求程度随着它们对数据性能要求的提高而提升,CIO们最终仍会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进行微调。同时,数据中心融合往往被视为数据中心实现云部署的第一步。其部署会从根本上提高数据使用效率。

日立融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与众不同之处

日立数据系统公司为CIO们提供了让业务和经济两个层面都获益的更佳的解决方案。

日立融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Hitachi Converged Data Center Solutions)将其领先的行业创新与数十载专业知识融为一体,实现优化存储、服务器及网络的目标。该解决方案采用了可运行多种应用、可随时部署的信息技术,能够简化管理、降低成本、减少空间占用,同时实现按照客户步调执行的云部署。

与并未针对关键任务应用环境进行优化的、松散整合的解决方案相比,日立融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在企业级可靠性、部署速度、性能及管理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此外,该解决方案还能够为企业解答许多问题,简化定购与部署过程,并带来可量化的成效。

与市场中其他解决方案不同,日立数据系统的解决方案在设计时还考虑到对IT投资的保护。每种解决方案都可以针对业务需求,尤其是数据与信息管理方面的需求,优化客户的现有关键任务环境。

电子邮件管理对许多企业都是一个关键问题。日立融合解决方案已经针对Microsoft Exchange 2010进行优化,可以解决电子邮件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利用处于单个平台中的日立数据保护套件(HDPS)与日立内容平台(HCP),该解决方案还可以帮助客户统一管理、备份资料,同时提高存档效率。

此外,由于允许Microsoft Exchange平台驻留于日立计算机刀片服务器机箱(解决方案的关键组件),该解决方案能帮助企业节省数据中心的占用空间。

另外,日立数据系统公司的方案使客户能够按照自己的步调实施云部署。例如,基于微软Hyper-V Cloud Fast Track的日立融合解决方案把日立存储、计算能力与网络功能融为一体,将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8 R2与Hyper-V、System Center融为一体。一旦部署该系统,客户能够获得高性能私有云基础设施,以增强自动化和协调性。

结束语

总之,数据中心融合可以说是应对数据量剧增的灵丹妙药。它使数据中心能够与业务和市场需求发展保持更加一致的步调,同时,能打消企业对当前及未来数据可用性的顾虑。

许多人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中获得这些优势的成本可能会过高。而对于日立数据系统,我们坚信当前环境急需此类解决方案。市场所需要的是一种能够克服不稳定性,力求提高用户需求,对企业具有更高业务和实际意义的解决方案。这正是我们现有和未来计划的解决方案所坚守的价值定位。

财富管理平台方案范文5

【关键词】知识管理;研发制造;解决方案

0引言

作为世界制造巨头,传统中国制造业依靠价格低廉、市场份额、配套的生产制造能力等竞争优势得到了快速的增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传统制造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亟须一场革命性的转型升级。如今,制造业创造价值的驱动力则更多聚焦于知识,企业正从强调“行业/市场”定位的外生的竞争优势转向关注内生的竞争优势,更加注重企业知识积累、应用、学习和创新能力。从竞争优势的根源上讲,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客观上是相同的,但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可以从内在去改善企业的组织记忆和认知能力,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尤其是对研发制造类企业,知识管理能助力研发创新与规范化制造,加快新品上市;利于最佳实践在不同业务单元或工厂复制;助力团队专业能力提升和工作方法完善,缩短员工新业务学习曲线;降低研发和制造阶段重复犯错风险以及知识流失的风险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华星光电、宝时得机械这个两个标杆研发制造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的研究,总结出了完整的研发制造业知识管理解决方案。

1华星光电项目背景

华星光电作为深圳建市以来单笔投资额最大的工业项目,辉煌的成绩让人们刷新了对“深圳速度”与“深圳质量”的认知。这不可思议的中国制造背后,究竟是何神秘力量在推动呢?制造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而技术、研发和管理是制造企业取得诸多优异成绩的关键,如果项目设计能节省一点时间,员工工作能提高一点效率,产品生产能够减少一些成本,那么企业就会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动力!为此,华星光电制定了“知识管理为基础,知识平台为保障,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战略目标,力争通过企业知识资产沉淀、关键岗位和业务知识地图建设等,为业务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1.1知识资产沉淀给力人才复制

华星光电设计了专业知识库、制度流程库、培训资料库和外部资料库,不仅将研发成果和设计资料沉淀下来,便于对优秀成果统一规范化管理;也将项目各阶段操作流程固化,提高了员工工作专业度和办事效率,对年轻的华星光电可以达到“人才复制”的效果。通过与业务强相关的知识沉淀和固化,无论非常专业的技术研发资料,还是成功项目管理经验,都得到了系统的管理,极大方便了后续员工学习使用,很好地实现了节省一点时间、提高一点效率、减少一些成本的目标。

1.2岗位知识地图强力支撑业务

产品研发设计不是一两个人可以扛起来的,而是由不同岗位员工协同完成。作为一家成立时间短,业务发展快,科技含量高的自主研发生产制造企业,岗位地图非常重要:对于经验丰富的专家,岗位地图能指出该岗位全面详实的工作,方便其投入更多时间进行创新研究;对于新入职菜鸟,岗位知识地图可让其快速了解岗位价值与技能,通过学习快速胜任工作。通过知识地图的运用,华星光电将关键岗位与业务中知识点连接起来,不仅增强了企业学习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挖掘了无形知识资产。

2宝时得机械项目背景

宝时得集团始创于1994年,是一家集电动工具研发、制造、营销于一体,拥有国际知名电动工具品牌的跨国公司。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电动工具制造商,为了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宝时得非常注重提升企业的知识竞争能力。知识管理帮助宝时得实现了企业知识资产系统化管理,提高知识资产共享使用程度,加强企业内的知识资产的有效管理、整合和应用,提升企业知识的沉淀和转化,促进团队间的互动和学习。

2.1宝时得机械KMS系统:知识化团队管理平台

通过KMS系统建设将分散于企业内各个角落的知识进行系统、全面梳理,形成企业级的知识资产管理平台。知识化团队管理平台以人为中心,个人是知识的使用者,团队(公司级/项目/部门/专业领域)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管理者,团队成员通过公司管理或项目管理等活动沉淀了知识,这些知识反过来又被分享给个人,为个人所应用,最终用来服务于业务活动。知识化团队管理平台是以团队为单位,能把团队智力(人)和团队智慧(知识)有效管理起来,并且将其快速应用到业务过程中的知识服务型IT平台。

2.1.1个人门户:企业用户的一站式协作交流空间

在个人门户中展示了个人头像、姓名、职位与部门、个人知识管理的等级、积分、头衔及财富等信息,这些信息都是用来衡量个人知识积累成果的指标。在个人导航窗口中,包括首页、消息、简历、博文、收藏等信息。

2.1.2消息

个人可以通过便捷窗口表情、文件、视频、图片、长微博等消息,他人对该信息可以进行点赞、评论、收藏或分享,从而进行互动。

2.1.3简历

自动生成企业内部用户头像照片墙;按姓名、手机号、邮箱多种方式进行人员信息搜索,或是通过个人标签组合进行搜索,查看人员信息时,自动关联系统中与其相关的知识贡献、项目信息、日程安排等内容,找到相关人员即可找到相关知识,在搜索相关人员信息的同时,系统会将与该人员具有相同兴趣、类似技能的人员的信息进行智能推送;建立企业内部用户通讯录,方便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既可以通过邮箱、手机号码进行沟通,也可以直接在Web端发起在线沟通,实现点对点的交流;对感兴趣的人员加以关注;员工黄页同时也是展现个人风采的窗口。

2.2团队门户:企业内部用户间互动圈

通过团队门户,任何员工都可以实时地与工作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取得联系、找到能够提供帮助的专家或者快速连接到相关的门户组成一个虚拟团队共同完成一个工作事项,让每一个参与人都能及时准确的了解事情的进展情况并进行相关交流,很好地实现以“系统功能为导向”到“以人为导向”的转变。在团队门户中,还可以通过话题的方式将具有共同兴趣的人员聚到一起交流沟通,此外,还可以通过团队门户举办投票活动或者开展其他活动。宝时得机械KMS项目中,团队门户建设主要有两个特色:团长后台管理及知识资产的转化功能。

2.2.1团长后台

在团队成员中选出一名团长,由团长对团队进行管理,包括成员管理(选择管理员、资产专家、主题专家并对成员进行分组),流程管理(提供强大的流程自定义功能,支持知识审批流程节点的自定义设置,规范知识管理的流程,保障沉淀的知识的质量),权限管理(涵盖可编辑者、可阅读者、可下载者等权限的管理),知识资产、文档、知识目录、广告、报表等的管理。

2.2.2知识资产

按照知识的属性将知识进行多级分类,宝时得KMS系统支持对知识进行触碰式三级查阅,直到找到最终的具体知识。知识资产是对知识管理成果的收割,是知识管理成果的集中展现。文档、WIKI、博客以及求助与讨论模块中也包含非常丰富的知识,可以转移到知识资产库中。知识资产库中的具体知识按照百度文库是模式进行存储,文档的作者及其他有权限的人可以对具体知识文档进行编辑和权限设置,阅读者可以对具体的知识文档进行点评、收藏,对于高质量的知识还可以推荐给他人。宝时得团队管理平台是一个“个人+团队”的知识管理平台,打造一个集众智的团队圈子、实践社区,有利于助力宝时得运营。

3结束语

随着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各行业也深刻的意识到了知识管理的价值所在,本文通过对两家研发制造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希望给更多需要了解这方面应用的企业做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财富管理平台方案范文6

服务器

从高端的HP Integrity动能服务器,到低端的工业标准服务器HP ProLiant系列,惠普拥有完善的服务器产品线,可以满足从大型到中小企业客户的全面应用需求。

一方面,由于HP ProLiant服务器易于管理,用户可以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发展核心业务上。另一方面,HP Integrity动能服务器具备灵活的容量、安全的可用性和简易的管理,能够使高价值的项目快速上线,满足用户的高服务级别需求。在全世界已发运的服务器中,惠普服务器所占比例很高,而且惠普在Unix、Linux和Windows服务器的发运量上都保持领先。近几年,惠普对刀片产品投入了极大热情,借助惠普的BladeSystem刀片系统,管理一个资源池就像管理一台机器一样简单。

仅在亚太地区上市的HP ProLiant DL180采用了双核和四核Intel Xeon 5100/5300系列处理器,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单位数据成本。HP ProLiant DL 180集成了惠普的精华管理、冗余特性及足够应对复杂业务需求的能力,其全新的2U机架和4GB的DIMM内存选项套件更是为了支持配合业务增长的计算需求而特别设计的。此外,服务器还满足网络服务提供商在管理网络、游戏、邮件和即时消息、文件和打印,以及客户数据存储应用等方面的需求。

存储设备

惠普为构建适应性IT基础设施提供了一系列模块化、标准化的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组合。其中,惠普高端存储可以整合信息资源、简化管理,是业务科技的核心基础设施平台。基于这一平台构建的适应性IT基础设施,能够帮助客户将高成本的IT孤岛转变为低成本、可共享的IT资产池,使自动化、全天候无人值守的惠普新一代数据中心变为现实。今年新推出的HP StorageWorks XP24000可以全面整合数据中心的负载,降低管理成本,是新一代的绿色存储设备。中端的HP StorageWorks EVA 4100/6100/8100采用了新的控制器,与以往的产品相比,性能提高了24%。新的HP StorageWorks EVA系列存储产品将更高的数据可靠性和可用性、更简化的存储管理与全面降低的成本及能耗成功融合在一起,帮助中端用户全面节省电力支出,实现高度可靠的绿色数据管理。

HP StorageWorks XP24000采用了新的处理器和供应技术,较之以往的XP系列磁盘阵列,XP24000的性能在得到显著提高的同时,能耗却实现了极大削减。这正是产品设计的初衷,为企业提供全面整合工作负载和降低数据中心管理成本的绿色技术。

XP24000融合了自动精简配置软件的优势,可自动地根据需求从虚拟存储池里分配磁盘容量,全面减低数据中心的成本。同时,XP StorageWorks Thin Provisioning Software还通过减少常规配置所需要的磁盘数量,降低不必要的能耗和产生的热量。

XP24000提供了4Gb/s的磁盘驱动器和主机的连接速度,最多可支持1152个磁盘驱动器,提供高达332TB的容量。这款新阵列产品高速缓存的最高事务处理性能达到了空前的350万IOPS(I/O频度单位)。同时,配套产品HP StorageWorks XP阵列管理软件,在降价之余得到了全面增强,使用户可以通过基于浏览器的接口轻松配置、管理、分区和保护数据。HP StorageWorks XP外部存储软件能够虚拟化惠普存储和第三方存储,在一个容易管理的存储环境内,提供低成本的分层存储方案。

软件

在业务科技时代,IT与业务的结合日益紧密。随着数据和应用的爆炸性增长,数据环境日益复杂,传统IT基础设施静态、固化的部署方式使得数据中心的管理和维护都十分困难,存在效率低下和响应缓慢等问题。同时,由于系统管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可用于创新和规划的时间变得十分有限,以致于系统响应业务需求变化的能力也受到很大影响。

面对客户对IT基础设施管理的迫切需求,惠普在简化和整合基础设施管理、自动化、围绕业务流程构建IT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投入。基于行业标准的统一管理架构,惠普采用了模块化的方式进行开发,并采取对第三方应用开放的战略,提供了整合的端到端管理解决方案,涵盖从最低层的惠普设备管理器到最高层应用的控制器。

惠普不断壮大的软件组合包括多种创新工具,用于优化基础设施、实现关键IT流程的自动化、保持IT系统与业务目标的一致。现在,全球财富百强企业中超过75家都在使用惠普的基础设施软件。其中最重要的是HP Systems Insight Manager,它是惠普统一基础设施管理产品的基础。

今年7月18日,惠普了HP System Insight Manager(SIM)简体中文5.1版。SIM支持Unix、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并提供虚拟化和自动化管理功能。作为统一管理HP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平台,SIM是极少数可支持所有三种领先操作系统的工具之一。SIM软件免费发放给服务器用户,用户不仅可以拥有一个统一管理平台,还可享受到多种管理功能。

SIM可以通过对服务器和存储基础设施架构实施更高效的故障、配置和资产管理,提高IT工作效率,降低所需成本;通过高效的工作负载虚拟化,促进整合并提高资产利用率;通过单一来源了解服务器和存储资产的信息,提高服务器密度和功效;通过自动的HP支持中心呼叫启动、智能事件详细信息、故障排除和自我维修工具,减少停机时间;跟踪保修和支持合同,仅在需要时选择并轻松集成额外功能,更多地关注创新和规划,而不是日常维护。

此外,SIM还提供了一个可管理虚拟和物理基础设施架构的工具,将漏洞、补丁、服务器和存储管理紧密集成,显著简化了IT基础设施架构的生命周期管理。借助SIM,企业获得了一个可扩展、基于标准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管理平台,并以此提高应用程序可用性及IT资源的生产率和灵活性。

根据近期由惠普公司赞助、由IDC调查公司实施的一项研究表明,SIM可以为客户降低多达34%的数据中心运行成本。此项研究发现,每100位SIM的客户可以在3年时间里最多节省35000美元,把成本减少1/3以上,达到了468%的投资回报率。此外,HP SIM可以使IT组织的服务器管理员的比率减半,并减少了77%的非计划停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