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管理市场投资报告范例6篇

财富管理市场投资报告

财富管理市场投资报告范文1

karin

北京时间15日19时2007年诺贝尔奖的最后项经济学奖在斯德哥尔摩公布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分享了这一荣誉。

同前两年一样瑞典皇家科学院仍倾向于授予。团体奖今年的六个奖项共有12位获奖人其中医学奖和经济学奖都同时有三位获奖人。想象力丰富如我,自然会想到保罗纽曼主演的《The Prize》中两个医学奖获得者从彼此怀疑直到最后携手。

今年经济学奖的三位得主赫维茨、马斯金和迈尔森是由于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基础而获得了皇家科学院的肯定,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的奖金。“机制设计理论”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可以看作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简单说假设人们是按照博弈论所刻画的方式行为的,并且设定按照社会选择理论我们对各种情形都有一个社会目标存在,那么机制设计就是考虑构造什么样的博弈形式,使得这个博弈的解就是那个社会目标,或者说落在社会目标集合里,或者无限接近于它。

“经济学人”的博客用这样的例子给我们解释了这一理论:《圣经》上关于所罗门王睿智的的故事流传了两千年后有吹毛求疵的经济学家跳出来说,那个假母亲不够聪明,如果她和真母亲说同样的话,那所罗门王该怎么办?

可以通过一个类似竞标的机制来解决。显然所罗门王不知道谁是真母亲(计划者不知道博弈者的个人信息,这是几乎所有机制设计问题都坚持的一个假设,否则问题退化为一个简单的优化问题他可以强迫执行),但他知道真母亲比假母亲赋予孩子更高的价值真假母亲也都知道这点,并且这是一个普遍知识,即她们都知道每个人都知道这点,她们都知道每个人都知道这点 以至无穷。换言之她们进行的是完全信息博弈。

所罗门王可以向a母亲提问孩子是不是她的,如果答案为否定那么孩子给b母亲,博弈结束,如果答案肯定,那么所罗门王可以接着问b是否反对,如果不反对孩子归a,博弈结束。如果b反对则所罗门就要她提出一个赌注,然后向a收取罚金。比较罚金和赌注,如果罚金高于赌注,则孩子给a,她只须交给所罗门王赌注那么多钱,而b要交给他罚金的钱,如果罚金比赌注低,则孩子给b,她给所罗门王赌注的钱a的罚金也归他。

如果a是真母亲,她的策略是说孩子是她的,然后b不反对。因为反对的结果只会导致b多交钱,a为了得到孩子并避免白白给出罚金,必然会真实地根据孩子对她的价值拿出罚金;如果a是假母亲,她说孩子是她的,b必然会反对并为了得到孩子同时少付钱一定会真实出价,而a只有出高出孩子对她的真正价值的钱才会得到孩子,可这就不合平她的偏好了。

当然在假母亲具有妒忌型效用函数时上述机制就无效了。

亚太财富报告

继连续11年制作《全球财富报告》之后美林(亚太)和凯捷顾问又联合了第二个《亚太区财富报告》。

报告显示排名亚洲最富的国家是日本,日本积累的财富占亚太地区内财富总数的43.7%中国排名第二,富裕人士拥有亚太地区20.6%的财富,34.5万富裕人士中有4935名属于超富裕人士。

该报告研究了亚太区9个主要市场.中国内地 中国香港 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新加坡,韩国 中国台湾及澳大利亚,全球前十个增长最快的市场中,亚太区占了五个。其中 中国香港的富裕人士拥有最高的平均资产,也是亚太区富裕人士比例最高的市场之一,有1.4%的成年人口属于富裕人士。

中国富人仍旧保持高增速

美林全球财富管理大中华区市场总监刘昌欣表示. 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以及资本市场回报丰厚是导致中国富裕人士增长的主要因素。”中国富裕人群集中于41岁至55岁之间其主要的财富来源是经营企业热衷于投资股票和地产。

截至去年底,中国共有34.5万名富裕人士,较2005年增加7.8%他们平均每人拥有资产500万美元,远高于亚太地区富裕人士资产的平均水平(330万美元)。中国富裕人士拥有的财富总值达1.7万亿美元,同比增加8.8%,其中多数富人热衷投资房地产和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财富聚集于超富裕人士(又称“高资产净值人士”)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06年亚太地区约有17.5万名超富裕人士,这一人数将以每年12%的幅度递增。在中国的34.5万名富裕人士中.有4935名属于超富裕人士。

美林全球财富管理亚太区负责人拉乌・莫劳特拉(RahulMalhotra)透露,美林计划整合私人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以将其私人银行业务瞄准所谓的“超富裕人士”。莫劳特拉预计亚太地区的私人银行市场未来几年中将继续以每年20%至25%的速度增长,而超富裕人士的资产估计每年将增加8.5%。

股市造富机

如果你认为自己在过去的两年中从大牛市中收益颇丰的话.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富裕人士增长的速度了。

调查报告显示这些“富裕人士”去年投资股票最多,占总财富的34%。美林全球财富管理大中华区市场总监刘昌欣说:“中国经济在去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出口持续飙升国内消费水平提高.再加上股市获利回吐.富裕人士的人口和财富持续增加。

报告还认为.2008年亚太地区富裕人士会将部分现金转为固定收益投资,使投资组合更为多元化且持有相对风险较低的投资类别。由于投资者在不动产市场的投资已获利了结,房地产投资机会也会减少,富裕人士对不动产投资配置可能会降低。

2008年富裕人士将利用衍生性投资工具分散其投资组合,同时,随着亚太地区投资者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增多他们可能会加大海外市场的投资份额。

中国女富翁最多

碧桂园成就了杨惠妍,张茵白手起家成就了玖龙企业,王永庆与王雪红父女并称“首富”虽然大多数“百万富翁”是男性,但报告显示,我国的“百万富婆”却在亚太区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中国台湾地区女性在富裕人士中占比43%为区内最高。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女性也占当地富裕人士中30%。此外在投资偏好上澳大利亚的“百万富翁”钟情股票投资,去年他们把37%的资产放在股票市场:日本的财富来源则更多倾向于继承财产及所得收入。

凯捷财富管理负责人Gregory Smith针对这现象指出:“财富管理竞争日益白热化,加上富裕人士人数和财富总值飙升,以及个人产品多元化和日趋成熟,使财富管理市场极具挑战.同时也促进了产品进一步综合化。

如何投资印度?

就在一个月前还有众多投行私人资本和共同基金表示鉴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潜在风险他们更看好印度的投资机会。当然全球最大的机会在亚太而亚太市场上表现最抢眼的就是中国和印度两颗希望之星了。

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节节败退让发达的资本市场一筹莫展众多机构在海外寻找到了巨大的机会并确实获得超额收益美

国目前报告,提升了对印度股市的投资评级从“减持”上调至“中性”理由是印度经济增长在全亚洲仅次于中国。但是情况却时时在变。

漂亮的基金业绩

6年前高盛(GoIdman Sachs)全球经济研究负责人Jim ONeill发明了金砖四国这个词,并催生一番耀目的投资――全球新兴投资组合基金研究公司(EPFR)估算,大约有18家金砖四国基金管理着约有133.8亿美元的投资。施罗德(Schroders)全球新兴市场股票业务负责人艾伦・康韦(AIlan Conway)表示:“金砖四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截至目前,金砖四国基金实现了骄人的回报。从年初到9月6日,摩根士丹利资本指数金砖四国指数(Morgan Stanley CapitalIndex Bric index)上涨23.6%.相比之下,摩根士丹利资本指数中覆盖面更广的新兴市场指数涨幅仅为19.86%。

高盛金砖四国基金投资组席经理理查德弗拉克斯(Richard Flax)表示:“这是一个自下而上型基金,相对集中于投资组合中的20至40只股票。我们力求通过选股来产生大部分回报。他强调,“在高净值个人的资产分配中,此类投资占有一席之地但这可能是一种波动性较大的资产级别,而投资者需要相应地估量自己的风险.并将其视为一种长期投资。

而这四国的基金业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我们所知,前不久在国内发行的一只“亚太优势基金”就可能投向同样是“金砖”的其他国家。与只有中国资本市场热闹的局面不同的是,印度本土新兴的独立基金管理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基金管理人大多曾任国际著名基金公司的基金管理人,其中很多人选择投资于基础建设行业。

英国《金融时报》对此评价说,中国借助国家对科技行业的政策支持正成为孕育新一代风险投资人的温床.而印度科技产业的发展则为大批优秀的独立基金经理人提供了绝佳的展示身手的机会。

印度证管会的“封锁令”

最近这些积极的全球投资者恐怕要遇到一些小问题了:除了中国股市举冲破6000点带来的焦虑外.印度开始做出了“过滤”的举动。

10月17日,众多媒体描述了这样的画面“今日一开盘,基准股指盂买Sensex30指数开始便大幅跳空低开最多下跌1743点,跌幅超过9%,创历史最大跌点。交易因无法负荷瞬间的恐慌性卖压而告中断。”

在热钱不断涌进炒作下印度股汇市近来涨势一波接着一波.有鉴于市场过热印度证管会在16日深夜讯息表示拟对外资投资印度股市采取新限制。印度财政部长齐丹巴兰指出资本管制目的是要缓和造成“股市过度飙涨”的资金流入,管制系针对未向印度证管会登记的参与票据的境外衍生性商品.对冲基金尤其偏好以此工具投资印度股市。根据统计.本会计年度流入印度股市的170亿美元外资资金中,有将近59%是参与票据交易。

雷曼兄弟公司在致客户信中表示,中期印度经济的结构调整将继续推动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印度.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建议旨在鼓励投资者通过境外机构投资者注册的方式直接投资印度股市。尽管如此仍有机构表示将重新考虑进入印度市场的时机。

汇丰投资管理集团新兴市场业务全球主管狄圣莱曾表示,考虑金砖四国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们对出口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全球经济周期和美国的经济增长率。显然在很多人眼中.金砖四国是作为替代品出现在投资组合中的。

像卖大米一样卖楼

记得十几年前红遍全国的小品《换大米》吗,如今有多家媒体的观察员指出.美国房地产商正像促销大米一样想方设法推销他们的楼盘。比如一家叫做“精品明星房地产”的公司最近推出了“豪宅清仓大甩卖”活动参与客户可以赢得次度假机会和现房减价11万美元的优惠:而另一家瑞安房地产公司表示购买他们建造的房屋则可以获得“职工价格”,或10%的折扣。

原以为只有中国的房产商才喜欢花样百出呢,比如.分期首付高学历打折送家电什么的没想到《华盛顿邮报》网站上说,为了应对美国楼市疲软的局面,美国楼市甩卖蔚然成风,一些建筑商卖新房甚至用上了卖车的招数,比如愿意支付买卖房屋的手续费,并通过它们的抵押部门提供低息贷款,常常大幅降价甚至是“清仓大甩卖”,而在过去建筑商们直不愿这么做。

看来次贷危机的影响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容易消除,因而在信心原本就不坚挺的美国消费者身上显示得如此清楚。美国全国住宅建筑商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戴维赛德尔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初就曾表示,属于该协会成员的开发商多数对房地产市场的前景信心下降他们普遍担心住房贷款的紧缩最终会影响新房销售。

事实上这并不是“前无古人”。

早在2005年下半年,美国房地产业就已经开始进人长期膨胀后的调整降温期,也正是由于这种萧条,才引发了金融机构为刺激消费而放款给次级信贷贷款人。在此之前.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持续高速上涨,整体房价过去5年上升了50%,不少地区的房价甚至翻了一番。不得不说的是,这和现在正发生在某些地区的情况很相像。

《华盛顿邮报》认为虽然这种做法看上去有点孤注一掷但也有充分的理由。美国商务部最近宣布8月份全国新房销售下降到了7年多来的最低水平,中间价格比一年前下降了7.5%。预计信贷紧缩将导致更多的潜在买主退出楼市。一些房主丧失抵押品赎回权还可能增加数目已经巨大的闲置房的数量。

同时,美国许多大建筑公司都声称第三季度出现亏损。房地产研究公司Metrostudy的负责人肯尼思・文霍尔德说.建筑商们相互倾轧以争夺市场份额.并与二手房市场展开竞争其结果是.一些建筑商大幅降价,降幅高达20%。

来自美国财政部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数量8月份再次回落,当月减持数量达到88亿美元,减持数量为7年多来的新高。在美国国债的前三大持有国当中,日本和中国在8月份都有减持,日本的减持数量更大达到了248亿美元。由于信贷紧缩进一步强化,外国投资者8月份减持美国证券的数量也创下了新纪录。

与此联动的,还有纽约市场上一蹶不振的地产股 美国房地产市场正经历16年来最严重的衰退。

在大型投资银行住房营建商和建筑设备制造商相继公布疲软的盈利报告和悲观预期的背景下,当地时间10月16日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发出警告称房地产的萎缩是“美国经济目前最显著的风险”。并提出了一系列让房地产升温的措施,包括调整贷款政策和全面检查抵押贷款监管系统。保尔森表示,“同去年年底不一样,今年持续至今的房地产市场调整不会这么快结束。看起来,它还将继续对我们的经济和资本市场造成一段时间的负面影响,并给房产业主带来损失。”他还表示,“尽管经济基本面是良好的,但房地产的颓势仍在继续释放,房价停滞或下跌持续时间越长,对未来经济增长造成的损害就越大。

财富管理市场投资报告范文2

富人反弹,香港速度最快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令亚太区的富豪元气大伤。根据美林2009年《亚太区财富报告》。截至2008年年底,亚太区的富裕人士比上年减少了14.2%,跌至240万人,整体财富缩减了22.3%,仅剩7.4兆美元;同时,以净资产3000万美元为门槛的超富裕人士,其财富更缩水35.1%,人数减少了29.6%。而在整个亚太区中,以香港富人的境遇最“惨”,富裕人士人数为3.7万人,比上一年下降了61.3%,意味着一半以上的香港富人,被其所在的阶层抛弃。

不过短短一年,那些没落的富豪或许还未充分体验平民生活,他们就欣喜地发现,曾经失去的财富又都回来了。尽管世界经济疲软,但全球“富裕人士”已收复先前失地,某些地区的财富增长更是重回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据统计,2009年度全球富裕人士数量回升至1000万,富裕人士的金融财富上升18%,达39兆美元。“超富裕人士”的财富同年则增加了21.5%。凯捷顾问公司总经理 Bertrand Lavayssiere表示,反弹动力主要来自新兴市场,尤其是印度、中国和巴西。而以增速判断,香港以104%的年增幅,排到了全球第一位。据分析,香港有一大部分富裕人士是属于100万至150万美元的财富级别,其中许多人因为2008年的损失,被迅速降为“大众富裕阶层”,而随着2009年资产价格的回升,他们重新跻身富人之列。

这个结论并非美林一家之言。今年7月13日,汇丰银行也披露了一份亚洲财富调查报告。这份调查覆盖亚太区七个主要市场,调查的对象是亚太区流动资产或按揭价值最高的10%人口,总访问人数超过2072位。结果显示,今年初,30%的香港富人的财富完好无损, 48%的香港富人更取得了资产净值的增加。而以流动资产计,尽管最年轻的中国内地富人(平均年龄为36岁)平均资产达到12.6万美元,远高于新兴市场的其他国家,如印度、印尼和马来西亚,但仍不敌传统发达市场。其中,平均年龄为48岁的香港富人,其平均资产可达30.1万美元,是区内最富裕的人士。

港人财富双通道

这场金融危机前后的港人财富数据对比,让人不由感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此处的“萧何”当然是指股市和房地产。一方面,一直以来,不仅仅是香港,在整个亚太区,房地产都被视为重要的致富之本。在2008年,这类投资占亚太区富裕人士金融资产的22%。金融危机的爆发,确实曾令房地产业受到较大冲击,香港房价也一度暴跌,但事后证明,其反弹的速度更快,这就保障了相当一部分拥有房地产的富人,只要没有经历恐慌性抛售,今时今日就能享有这方面的增值,如果有人在危机中投机性买入的,更有进一步扩大财富的机会。在2010年报告中,房地产仍然是亚洲富人们财富增值的重要手段。美林表示,亚太地区(日本除外)富裕人士的房地产投资水平为全球最高,其中以住宅类物业为主。

同时,美林的报告指出,在亚太区市场中,香港和印度财富的增长,与股市的表现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以香港为例,恒生指数2008年下跌约50%,到2009年则飚升了74%。由于香港的股市市值对名义GDP比率极高,几乎是GDP的11倍,而全球平均比率不过是0.8倍,因此,股市市值是推动香港财富增长的主要因素。

财富与股市的紧密结合,也决定了港人、尤其是富裕阶层资产配置的方式。2008年香港富裕人士财富总值缩减65.4%,股市的暴跌是主要原因。当时亚太股市暴跌后引发了抛售大潮,各地区富裕人士纷纷降低了对股票的配置,到2008年,股票仅占亚太区富裕人士财富配置的23%,同比下降3%,香港富裕人士的持股比例更从33%降至21%。而随着今年区内股市的回升,美林全球财富管理部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刘昌欣表示,大家都不想错过获利的机会,股票配置的比例肯定会提升。

汇丰的调查结果更显示,亚洲的富人们已经在采取此类行动,增大了对股票的倚赖,以图取得后市财富增值的机会。据调查,在对股票财富的依赖方面,印度富人以44%的配置率居首,其次为香港42%。同时,富裕人士对其它类别资产亦重拾投资信心。调查显示,整个大中华区的富裕人士计划在未来3个月内,进行包括人民币投资在内的多元化投资,香港这方面的投资占比为20%,排在第一位,中国内地为16%,中国台湾为12%。汇丰表示,目前已经有近1/4的香港富裕人士持有人民币投资。

亚太富人增速将成全球之冠

香港富人增速全球第一,还只是一个起步,整个2009年,亚太地区是全球唯一在宏观经济和推动财富增长方面,均取得显著增长的地区。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不仅是香港,整个亚太区富裕人士的增长速度很有可能成为全球之冠。

财富管理市场投资报告范文3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方式的现状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方式有较严格的规定。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将要求公布的信息刊登在证监会指定的全国性报刊上”,“上市公司在依照前款规定公布信息的同时,可以在证券交易所指定的地方报刊上公布有关信息”。1993年中国证监会制定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细则》(试行)要求:“中期报告完成后,应立即向证监会报送十份备案,并将不超过四干字的报告摘要刊登在至少一种证监会指定的全国性报刊上。同时将中期报告备置于公司所在地,挂牌交易及其网点,以供投资公众查阅”。年报的披露也大体相同。另外对于重大事件公告、临时报告(含财务信息)的处理与年报相同,主要采用报刊这一新闻媒介来进行披露。

刚刚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三章证券交易第三节持续信息公开第六十四条规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作出的公告,应当在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报刊上或者在专项出版的公报上刊登,同时将其置备于公司住所、证券交易所,供社会公众查阅。”这是我国通过证券业最高权威的法规作出的关于信息披露方式的规定,财务信息披露也在规范之列。

综上所查,可以作出如下判断,现行财务信息的主流披露方式是报刊披露,尽管我们也能通过广播、电视以及交易网络获得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实际上,我们通常获得的较为完整的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都是从报刊查阅来的。这种选择有其现实的理由,首先,当今报刊的发行尤其是日报发行,传播速度较快,传播面广,有一定的信息容量;其次,通过邮政服务网络,投资公众通过报刊获取财务信息很方梗,取得成本也低;再次,报纸通过印刷术传播现行的文本式和表格式报告清晰、准确,保真度较高;最后,它符合人们生活中阅读获取信息的习惯,下表给出了主要传媒的披露性能测试情况。

媒体 保真度 速度 覆盖面 接收 日常 媒体 分析 信息量

成本 习惯 语言

广播

中 快

较丰富 不便 中

电视

高 快

丰富

不便 中

报刊杂志 高 快* 大

不丰富 较便 中

交易网络 高 快

低* 不符

不丰富 较便 大

电话

中 快

不符

不丰富 不便 小

传呼

低 中

不符

不丰富 不便 小

邮寄

高 慢

不丰富 较便 小

注:*日报速度较快

*使用电脑的学习成本

可见,报刊披露方式能较好地满足前文提到的几项披露性能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它要远远优于其他媒体,以法规确认这种披露方式有其现实的必然性。然而,现行报刊披露方式有它固有的缺陷:①时效性仍然不太理想,离所谓的“即时信息”还差的很远;②在可接受性上,传统文本、表格式的财务报告对于投资者而言,尚不能直接使用。真正决策有用的信息还要再加工。通过报刊资料,再利用分析工具如软件加工信息,很费事,其中的手工作业和数据的搜寻与重复输入并不便利;③报刊的信息载量有限,带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先后之差,人为造成炒作,多家公司的财务指标也不易同时取得,不利于投资者准确地作出判断,影响市场透明度;④传播形式比较单调,不具有丰富的图文、音频和视频效果,缺乏多媒体的丰富的信息表达语言。报刊披露方式的这些缺陷,将导致现实采用披露效果更好的媒体,而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化为财务信息披露方式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美国,因特网技术已为市场所广泛利用,鉴于信息技术对于公司的信息披露以及筹资、交易市场所产生的影响,美国证监会已做出了反应。1984年,美国证监会开始制定一项试验性的计划:要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以电子文本送证监会备案。现在美国国内绝大多数公司都以电子文本向证监会的edgar系统(电子数据收集、分析与检索系统)报送资料。1995年10月,证监会了一项解释性公告,以指导市场参与者使用电子媒体实现信息披露的责任和义务,还提供了一份特定监管地区指南。公告允许使用电子媒体并将这种方式与所报送的纸质信息同等对待。从1995年起,开始要求所规定的公司用磁盘、光盘或计算机网络接口向edgar系统提交通用财务报告,而edgar系统又与internet连接,使每个能够进力、internet的用户都能十分便捷地获取信息。1996年7月,证监会公布了一项关于修订证券法中注册与信息披露条款的公告,征求改革意见,允许对1933年诞生的联邦证券法的框架加以改进,以充分适应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

但是,新技术的应用还在探索阶段,接触这种技术的公司和投资者还不广,许多大公司利用因特网向公众披露如经营总体情况和财务信息时,也只是将所需披露的信息粘贴在网页上。按证券法披露信息,绝大多数公司还是用纸制媒体文件,因特网仍不能取而代之。

展望未来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纵观信息技术相当发达的美国信息披露方式的动态,我们认为,未来的财务信息主流披露方式——网上披露已经初见端睨,从现在开始探索、尝试开发构建这一披露方式,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网上披露财务信息的基本框架构想

1.监管。未来的财务信息披露方式如果采用网上披露方式,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可通过一定的广域网如internet、(chinanet建立专门监管网站,设置专门的披露主页,管理服务于信息披露的网上资源。在披露主页上,采用网络新闻等形式供上市公司注册、披露中报和年报等财务信息,并进行规范化管理。在一个较为完整的网上披露信息的框架中,信息披露监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主要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来构成:

(1)监管者:《证券法》赋予监管权的证券管理部门,一般为证监会。

(2)监管目标:在证券法规所赋于的监管权下,在构建、推广以及维护以网上披露方式为主的信息披露框架上,为维护披露秩序和披露效率作出最大程度的努力,以此来增强市场信息的透明度,以期最大程度地实现有效市场。

(3)监管内容:①从技术上和制度上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网上信息披露的框架;②做好这个披露框架的宣传工作,使信息的供给者和需求者都熟悉这个框架资源,如通过披露主页介绍披露框架,通过网络或其他媒体向广大投资者提供披露网址;③就网上披露方式作出一系列技术性以及规范性的指南,如供披露用的网页、网址和管理,披露的电子会计报表的协议格式,网页制作的法定格式及其创意度的说明,还有网上cpa的审计要求,以及中报和年报上网披露的时间等规定,这些信息可以公布在披露主页,也可通过其他媒体传播给信息披露的所有参与方;④对于网上信息的安全性作出保障,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消除网上披露的风险(如披露资料被篡改,存在误导信息等);⑤与供给者、需求者或消费者进行沟通,为优化披露方式作出努力。

2.供给。

(1)供给主体:凡是要对外披露财务信息的上市公司都是网上财务信息的供给者,按照证券监管部门的披露框架在规定的时间提供规范的网上披露的财务信息。

(2)提供内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最终成果是产生电子介质的会计报表等财务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网页化加工,网页化处理,一要符合有关规范,如真实、客观等原则;二要使这些报表信息具有便于分析的动态格式,即能达到数据的可下载、可移植、可分析性而采用的符合一定协议标准的电子报表格式如html格式;三要加入较为丰富的多媒体语言,从既可视又可听方面使信息传播的形式多样化。最后,由网上cpa进行审计,才能成为可供网上披露的财务信息产品。

(3)提供方式:上市公司供给网上披露的财务信息有两种途径,一是公司组织内部有关人员进行加工;二是委托有关的软件公司来加工这些须符合网上披露规范的网页财务信息。这样才能生产出公司可在法定的网页上披露的制作准确、客观、公允,又不失精美、多彩的多媒体界面的财务信息。这种网页的制作,必须要有精通会计、计算机等多方面知识的人才的协调工作才能完成。上市公司把这些财务信息成品,通过网络传输到监管网站接受审批,进行注册,最后得到一定的网上空间,在规定时间,其财务报告便出现在监管网站披露主页或企业独立网站主页的财经公告栏中。

3.消费。

(1)消费主体:凡是需要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需求者都能成为这些网上财务信息的消费者,因为财务信息的披露是面向证券市场所有的参与者的。

(2)消费对象:对于提供在特定网址上的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实施使用行为,使用其中的图文资料以及视频和音频资料,以这些多样的公司财务信息作为采取决策的依据,这些财务信息即是消费的对象。

(3)消费方式:投资者等信息的需求方可以随时按监管网站提供的网址,按一定的访问权限在有关的网页上浏览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可以对网页上的财务信息进行查询、分析以及对感兴趣的财务资料进行下载,浏览器以及有关配套的财务分析工具使得这些工作极其方便。在网络上消费这些企业的财务信息产品会成为未来社会消费财务信息的主流方式,未来充分发达与充分普及的信息技术,会使得这种消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成为投资者日常之必需,消费成本也很低。

三、财务信息网上披露方式的特征构想

1.其传播高度保真。现代信息技术使得披露的质量极高,传播误差极小。

2.其传播极其快捷,范围更广。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财务信息传播可以瞬间完成。网络终端到哪里,网上的财务信息就可以瞬间到哪里。对投资者而言,所有的上市公司“远在天涯”,而他们所披露的财务信息却“近在咫尺”,这才是名符其实的“即时信息”。

3.界面逼真,易于理解。未来的财务信息是具有多媒体特征的信息。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单调的表格与文字等报表,它除了数字与文字资料外,还有语音说明、生动的图像、公司介绍,重大财务活动可以采用视频新闻的形式,一目了然。网页制作商可以在企业会计电算化加工的财务信息的角本的基础上,制作出多媒体的网页信息,可听可视。

4.财务分析极其方便。网上的财务信息不是简单的纯文本意义上的传统财务信息,它应是特定协议标准格式如超文本格式(html的电子报表,所有数据,只要点击都可以被随意移植利用。网上的电子报表按照一定的协议标准格式编制,目的是为了能有相配套的财务分析软件把这些电子数据按你所设想的分析方法或直接采用网络所提供的财务分析软件加工出你想要的信息,这好比是餐馆既提供饭莱又提供使于进餐的餐具,这是传统披露方式所做不到的。在整个披露网络上,如果要作比较分析,便可以便利、迅速地调入公司的同期或者历史的财务资料,或其他同行资料,表中某一数据连结着其他相关数据,可以按需要调出,也可按访问权限使用。它超越了传统披露方式的分析在技术上、便利性上的局限。

5.当上网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时,通过网络获取财务信息的成奉不会成其为问题,实施消费几乎也不受时间限制,它的服务是全日制的。只要拥有或者找到一台上网的电脑,就可以攫取所需要的全部财务信息,对于大小投资者,其在获取信息的能力上没有什么根本性差别。

6.网上广阔的空间足以为所有的上市公司在同一时刻公布中报、年报,这给予投资者等信息需求方带来的便利性、信息的充分性是不可估量的,它使得公司与其利害关系方的信息变得通畅,极大程度地配合所披露的信息本身增强了市场的透明度。

7.通过披露网络,投资者、公司以及投资者之间,联系与沟通十分方便。这种超越空间的网上双向交流,财务等方面的公司信息会变得更加畅通,有利于增进市场的透明度。

以上构想的网上披露方式具有的诸多特征,将使得财务信息披露超越现有披露方式的障碍,使公司财务信息畅通无阻地披露给信息需求者。

四、需要做的工作

l.积极探索网上披露方式,尝试构建一个网上信息披露框架。一靠摸索,靠计算机领域、证券领域以及会计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开发这个框架,二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已有经验,结合他们现有的信息技术条件,研究它的最新披露动态及其相关技术和规范;

2.积极从软件上和硬件上创造条件,使新的财务信息披露方式成为现实,鼓励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开发此类软件,利用现有网络技术的成果,鼓励上市公司尝试这种新的披露方式作为主流披露方式的有益的辅助。

3.当这一披露方式被一定程度地采用并形成一定影响时,证券监管部门宜出台一些管理规范以及指南,鼓,励和规范新的财务信息披露方式。当然,如果网上披露方式已产生广泛影响时,即为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所接受时,宜通过具体会计准则来规范披露信息的生产,并最终在《证券法》及相关信息披露法规中确认这一披露方式的主流地位。

五、结论

在结束本文时,笔者拟作出如下结论

财务信息披露方式的选择有一定的标准,可以从保真性、及时性、便于接收以及易于理解等几个方面来考察,不同媒体披露性能存在差异。

主流披露方式由证券法规确认,实际操作中也有其他辅助方式并存。信息主流传播媒体支持着财务信息主流披露方式。

从现实角度看,当今的报刊披露合理地居于财务信息披露方式的主流地位,从发展的角度看,在未来其主流地位必将为具有强大优势的网上披露方式所取代。

及时、合理地确认新的财务信息披露方式,有利于实现更好的披露效果,有利于资本市场的信息畅通,有利于增强市场透明度,极大程度地实现有效市场。有利于合理引导市场资金流向,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财富管理市场投资报告范文4

欧美银行业个人客户服务的一般分类是:1大众银行(Mass Banking),不限制客户的资产规模;2贵宾银行(Affluent Banking),要求客户资产在10万美元以上;3私人银行(Private Banking),要求客户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4家族办公室(Family Office),要求客户资产在8000万美元以上。

私人银行向客户提供的不仅是“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财富规划,还能帮助安排“从坟墓到天堂”的一切身后之事:通过提供遗产管理服务,以成立慈善基金的方式完成客户生前的愿望,延续其梦想。

约在一代人之前,私人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那些继承了大笔家族遗产的客户。迎合这些客户需求的规模较小的独立私人银行,以其贴身的个性北服务为荣。然而风水轮流转,私人银行近年来开始面对一批新型客户:他们通过其创业与经营活动积累了个人财富,而且乐于将资金投入到复杂的另类投资产品中。

个人财富的爆炸性增长,使得拥有私人银行业务、在企业融资和投资银行方面具有专长的全能银行成为主角。过去5年,大型金融机构致力于将其私人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更密切地融合在一起(表1)。

全能银行领先独立私人银行

总部位于伦敦的垒球性财富管理咨询公司Scorpio Partnership针对私人银行业的研究发现,垒球高净值客户的资产,有75%左右仍未交由私人银行管理。将私人银行业务和企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全能银行接触到潜在客户。

此外,那些希望多元化投资的现有私人银行客户也能从全能银行的投资银行和直接投资部门获益:有机会投资于初创企业或上市前(PreIPO)的公司。

全能银行在产品开发、合规及法律事务等一些领域拥有较大规模,可以为富人客户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

不过,中小型的独立私人银行也自有其优势,比如能灵活地回应客户需求,提供预约服务等。在人性化服务方面,他们有一种传统,即向客户提供建议,而不只是向客户推销产品。但较小的独立私人银行常常缺少采购外部产品的必需资源,更难于在银行之外开发产品。

在当前活跃的金融市场环境下,私人银行被视为一个增长行业,对垒能银行和规模较小的独立私人银行来说,都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富人客户通常将他们的资产放在2-3家私人银行,而不是托付给单一机构。因此,私人银行面对的挑战就是要赢得客户资产中的更大份额。

私人银行业务新突破

在世捐赠

美国钢铁大享安德鲁・卡内基(AndrewCarnegie)经常被引用的名言,对高净值富裕个人别具意义:“过剩的财富是一种神圣的信托,其拥有者要终其一生,为了同胞的最大利益,对之进行管理。如果一个人死的时候,还有数百万可以自由支配的财富,那么他将耻辱地死去。”

卡内基的哲学被越来越多的捐赠人接受――白手起家的一代新富纷纷寻求参与慈善活动,而不只是通过遗嘱把钱留给慈善团体或自己的家人。独立捐赠人组织Philanthropy UK的报告写道:“富人希望看到个人捐献的影响,体会施与的乐趣与回报。”

新一代慈善家的钱大多是自己赚来的,这带来更强烈的拥有感,所以他们热衷于更多地参与到自己资助的慈善活动中去。很多人希望参与设计自己资助的项目、监控过程、评估结果。

富人通过比以往范围更广泛的活动来回馈社会,利用其资源对引发社会变革施加影响:在垒球范围内改善医疗服务、消除贫困、进行学术资助等。

在世捐赠日益多见的另一个原因是,富人担心钱太多会毁掉子女的人生。他们最关心的,是留多少钱给后代才合适。创建私人基金会或捐赠者顾问基金(donor-advised fund)可以让亲属共同参与到一个项目中来,或是关注对家族具有重要性的问题,还有助于在资金管理、组织运作方面对子女进行教育。

还有一些人很早就创造了财富,退休时还年轻,但他们希望继续发挥作用。在世捐赠为他们的精力释放提供了一个着眼点。

在世捐赠潮流背后的另一个深层原因是自我表现――由于有钱人越来越多,豪宅名车已经不足以展示财富。捐赠是显示身份的另一种方式。

社会责任投资

在摆脱以避税为导向的私人银行理财方案的过程中,瑞士的私人银行纷纷采用特定的投资主题来吸引越来越具有社会意识的富豪家族――率先将资金投向水力、能源和“对社会负责”的投资项目。随着垒球富人变得越来越富有,他们也越来越关注社会和环境司题,在自己的投资组合中,配置相当比例的社会责任投资(socialResponsibility Investments,简称SRI)品种。

美林(Merrill Lynch)和凯捷咨询(capgemini)共同编制的《垒球财富报告》(WorldWealth Report)指出,拥有逾3000万美元资产的超高净值人士将他们资产中的9%配置到社会责任投资中;拥有至少100万美元可投资资产的高净值人士,在社会责任投资方面的配置比例紧随其后,达到8%。

投资者正拓宽思路,出资支持乙醇等新燃料和高级电池技术的开发。跟踪400家从事环境和社会责任投资企业的Domini 400社会指数,自1990年起的年回报率为12.71%,而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同期的回报率为11.48%。

欣欣向荣的亚太区市场

《全球财富报告》显示,受益于中国香港、印度和中国内地股市的良好表现,2009年末亚洲百万富翁的财富净值(9.7万亿美元)首次超越欧洲富人(9.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内地资产不低于100万美元的富豪共有47.7万人,位列垒球第四。

预计到2013年,亚太地区将超过北美,成为垒球最大的财富集中地。其中,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增长有望刺激亚太区富裕人士财富显著增长。

巴克莱财富管理(Barclays Wealth)预计,金砖四国(Bric,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与中国)的百万富翁人数在未来10年将大幅增加。不过巴克莱认为,如果缺乏投资银行的支持,私人银行想要在新兴市场的新贵中发展客户,将颇费周折。

巴克莱财富管理的研究报告显示,在经济前景未明朗的情况下,新兴市场富裕人士的投资态度较垒球水平更为乐观,更愿意投资股票、房地产等较为简单的投资产品。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Unit,简称EIU)预测,到2017年,在家庭净财富总额的排行榜上,中国将从垒球第7位上升至第3位,仅落后于美国与日本;印度将从第

14位上升至第8位,俄罗斯将上升8位至第11位,巴西将上升3位至第12位。

金融产品创新与个性化

近5-10年是亚洲财富管理的高速增长时期,其中的原因是经济增长带来个人财富,无论是新兴的印度和中国,还是经济成熟的中国香港、新加坡或韩国,这些地区中新一代富豪对私人银行服务的要求不断增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服务范畴。

亚太区私人银行的财富管理专业知识(know-how)和理财产品源于向欧美成熟市场的借鉴。目前,另类投资已经变得甚为普遍。同时,客户对投资产品的理解能力提高很快,产品设计弹性及客户参与度均上升。如果客户对市场有个人观点,那么私人银行的职责当然不会停留在聆听的层面,而是扮演角色。

私人银行另一特色是“量身订做”,结构性产品可以应客户需要,将不同产品特点加以综合,改进产品结构,从而符合客户的风险和回报组合要求。在量身订做的产品以外,私人银行同时提品开放平台(open architecture)。

家族财富管理需求增加

私人财富管理通过引入投资银行为企业客户的购并和直接投资提供协助,成功的企业家或创业者在事业上都难免业务交接或转型的需要,由此产生了对投资银行的需求。如何顺利将财富交予下一代,涉及责任和权力等敏感之处,需要私人银行提供贴身的服务。

面对新一代富豪不断崛起,私人银行运作模式已有很大改变:私人银行能提供详尽投资方案(deal flow),加上专业投资顾可众多,具有效率。另一方面,客户参与意愿提高,而且传媒信息发达,对金融产品的认知能力上升,私人银行家的分析能力愈显重要。

进军中国财富管理市场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在2009年底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由于在垒球性金融危机中损失相对较小,中国拥有百万美元资产(仅指包括现金、股票和债券在内的金融资产,不包括房产和实业)的家庭数量达45万,已超越德国和英国,排名垒球第三位。其中,占中国家庭总数不到0.1%的富有家族,拥有45.8%的居民总财富。他们是私人银行的潜在客户。

美林和凯捷的亚太区财富报告指出,中国的富裕人士相对年轻,投资方式亦较为积极。相形之下,41%的日本富裕人士年龄超过66岁且偏好保守、低收益的产品,而属于这个年龄段的富裕人士在中国仅占2%。47%的中国富裕人士介于46-55岁之间。另外,只有4%的中国富裕人士的财富是继承而得,日本则占22%。中国富裕人士的这些特性,导致他们在追求最大回报率的同时,具备相对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这些特性也意味着内地富裕人士阶层具有惊人的成长潜力。

招商银行与贝恩咨询公司(Bain)共同完成的中国私人财富市场调查(表2)中发现,中国的超高净值人群几乎都是民营企业家。紧随其后的是专业投资者,他们中的大多数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了私人财富的大幅增长;排名第三的是最近20年来成长起来的职业经理人、公司高层与专业人士群体;另有少数高净值人士则是全职太太、退休人士、演艺明星和体育明星等。总体而言,中国的高净值人群以可投资资产在5000万元以下的个人为主,可投资资产在1亿元以上的个人仍属凤毛麟角,企业家占了这部分超高净值人群的大多数。

经历了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和内地股市暴跌之后,内地富人更深刻地认识到投资的风险性和复杂性。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将近80%的超高净值人群考虑投资组合的进一步多元化。

本土银行试水股权投资产品

由于中国本土的私人银行起步较晚,以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等为代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下属的私人银行主要通过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私人股权投资等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实现专属理财产品的开发。

作为国内首家推出私人银行服务的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的开放式产品平台提供的私人银行产品主要包括4类:现金管理、固定收益、股权投资和另类投资。过去3年以来,招行私人银行的客户数量和管理总资产连续保持了近35%的增幅。

虽然银监会规定,商业银行的理财资金不能直接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交易的股票或与其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但私人银行拥有其绿色通道。私人银行除了继续运作投资到股市的产品,也踏入了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的广阔天地。

2010年1月,招商银行与普凯投资基金(Praxcapital)合作推出房地产项目股权投资产品。该款产品将募集的资金成立4个平行基金,每个基金均独立以股权投资、债权投资或中国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投资于二、三线城市中以住宅为主体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同期,交通银行私人银行与上海六禾创业投资公司合作,推出投资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拟上市企业股权和上市公司限售股权。创司德同资本也通过民生银行私人银行,向其高净值客户募得近3亿元;最低投资额约为1000万元。

工商银行私人银行不但为客户定制多样化的外币理财产品;还与工银瑞信基金合作,发行由其担任投资顾问,由工行作为产品管理人的类基金形态人民币证券投资产品;工行规划的核心产品――“全权委托资产管理服务”,根据客户具体情况设计专属的整合资产组合管理方案。

尽管银监会规定银行理财产品不能投向私募的规定对私人银行例外,然而采用理财产品的方式意味着私人银行承担了信用风险,因此银行仍须谨慎从事。为避免风险完全由客户自己承担,工商银行、浦发银行等尝试对通过银行募资的私募基金将投资的项目进行风险溢价测评,如无法通过测评,该项目就会被放弃。

目前国内私人银行在募资中更多扮演的是“中介”的角色,但就海外经验而言,私人银行应考虑将客户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仅提供一个财富管理的选择,因此私人银行应对其推荐的私募基金做好尽职调查。

外资银行发挥综合服务优势

德意志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隶属于私人和工商企业银行部,从而可以全面地服务于中国的民营企业家。

2008年3月,汇丰银行在其本地注册一周年之际,正式在中国内地推出私人银行业务。很多外资私人银行在中国内地的目标客户都是相对年轻的企业家,风险偏好高,处于财富创造的初始阶段。汇丰则把目光投向了更为稳定的中老年成功企业界高层。

法国兴业银行于2007年10月在上海开设了该行在华的首家私人银行分支机构。该行计划“非常迅速”地进入中国大陆其它拥有15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法兴银行在华私人银行的目标客户是高科技、房地产和建筑等行业资产净值达1000万至2000万美元的民营企业家。

财富管理市场投资报告范文5

那么什么是大资管时代,大资管时代又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大资管时代既很复杂,又很简单,用最朴素的话来解释,就是:中国人富了,有钱了。这钱我们不能全放在银行里,收益太低;也不能全去炒股票、玩期货,风险太大;那怎么办,我们要把钱投给一些专业的机构去进行财富管理,购买一些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现在,这些专业机构越来越多,理财产品也更加五花八门,管理的资产规模以十万亿、百万亿计数,这就是大资管时代。

这些专业的机构,就是资产管理机构,简称资管,他们包括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公募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财富管理公司等。

大资管时代的核心特征

行业人士归纳了大资管时代的四大特征,如金融脱媒化、人民币国际化、金融牌照私人化和金融混业化。笔者认为,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他们更能直观地感受到大资管时代的两个核心特征:

大资管时代的第一个核心特征是资产管理规模庞大,并持续高速增长。波士顿咨询与建行私人银行近日的《2012年中国财富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将超过73万亿元人民币,截至2012年年底,可投资资产在6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家庭数量将达到174万户。

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总规模逼近30万亿元。其中,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7.6万亿元,信托资产为7.47万亿元,保险资产7.35万亿元,基金(公募+非公募)产品3.62亿元,券商资管产品1.89万亿元,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总额超过1.6万亿元。

行业专家人士预测,未来10年资产管理行业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乐观估计,未来10年有100万亿的资金要从银行“搬家”到理财市场;即使按照最悲观的估计,理财市场也有30万亿的新增规模;如果取一个中间值,这个规模大约在50万亿到70万亿之间,将由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和基金来瓜分。

大资管时代的第二个核心特征是理财产品“百花齐放”。2012年,我们的资本市场里,投资渠道还非常有限,投资选择空间很小;突然之间,当我们面对市场上众多的理财产品时,我们会发觉自己像进入大观园的刘姥姥一样,有点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了。我们会发现券商、公募基金可以通过发行资产管理计划,进入信托、PE的领域;资产证券化可以使券商直接通过股票交易所卖产品;阳光私募不但合法化了,还可以与证券、保险一样发行公募基金。我们还发现,我们不但可以投资中国,还可以投资外国,足不出户,我们一样可以在全世界买股票、买房产、买资源。一句话,我们被簇拥在销售理财产品的“金哥”、“银姐”之中,已经搞不清楚谁在干什么,谁在吆喝什么。

从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国家对行业管制的逐渐放松,资管行业将逐步进入进一步的竞争、创新和混业经营时代。在此基础上,多种资产管理机构相继为投资者带来了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形成包括私募及公募基金、理财产品、信托计划、特定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债权投资计划、私人银行财富管理、第三方财富管理、资产证券化等多元产品的格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大资产时代如何进行财富管理

我国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简而言之,财产性收入就是靠投资赚钱,靠“钱”赚钱!

华人首富李嘉诚曾说过:30岁以前靠体力赚钱,30岁以后靠“钱”赚钱!那么,面对繁多的理财产品,我们如何靠“钱”赚“钱”,并创建出符合我们自身需求的投资组合呢?

财富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如果单纯从理财的角度出发,最核心的就是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对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投资回报三大要素进行排列组合。

首先,投资人要加强学习,提高风险防控意识。任何投资都有风险,而不投资资产贬值的风险更大,我们的风险防控不是绝对的规避风险,而是根据我们的承受力,选择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其次,投资人要关注流动性,也就是理财产品的投资周期。银行存款、股票、银行理财属于高流动性产品,随时可以转变为现金。而一些创投基金、PE基金的投资周期较长,如“5+2”(5年封闭期,2年赎回期),“4+3”(4年投资期,3年退出期)等,当处于封闭期和投资期时,上述基金产品是不能退出的,而目前基金份额转让市场又不成熟,因此,投资周期较长的产品要更慎重。

再次,投资人当然要关注投资回报和收益。不同的理财产品有不同的投资回报,高回报并不一定意味着高风险,但筛选是一个较为专业性的问题。

最后,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笔者根据安全性、回报率,对市场里现有和新兴的理财产品进行了一个初步分类:

低风险、低回报产品:国债、银行存款、银行理财等;

较低风险、中等回报产品:信托、上市公司保底定向增发产品、可转债(尚未推出)、资产证券化产品(公募)、公募基金资管计划、券商资管计划等;

较高风险、中等回报产品:中小企业私募债等;

中等风险、较高收入产品:房地产基金、另类投资、债券基金、PE等;

较高风险、较高收入预期的产品:天使、创投、关注新三板的基金等。

结语:

财富管理市场投资报告范文6

欧美市场经济发展较早,财富管理需求较强,促进了欧美财富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在全球形成了垄断地位。根据美国《退休金与投资》杂志与TowersWatson咨询公司的调查数据,2013年全球前500名资产管理机构资产管理额为76.5万亿美元,其中北美洲和欧洲分别为42万亿美元和26.3万亿美元,合计占89.3%;亚洲仅为1.41万亿美元,占1.8%。机构数量方面,全球前500名资产管理机构中亚洲仅占42家,前30大资产管理机构均为欧美机构。在过去数十年里,亚洲大量外汇储备和储蓄资金流至欧美金融市场。而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小企业成长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亚洲财富管理行业发展也受到影响。

这种全球财富管理格局的形成,除了历史原因外,还有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因素。一是亚洲财富管理行业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缺少国际知名的财富管理品牌。二是亚洲各国储蓄率普遍较高,但投资意愿和理财观念相对不强。统计表明,储蓄率(国民储蓄总额占GDP比例)达到或超过50%的国家均为亚洲国家。三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客观上加剧了亚洲资金配置美元资产。四是亚洲金融市场结构还不够合理,直接融资比重偏低,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提升。五是亚洲由于历史传统、法治环境等原因,支撑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契约精神和信用文化基础还有不足。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变化,全球财富管理中心趋向多元化发展,为亚洲财富管理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亚洲具有强烈的财富管理需求。21世纪以来,亚洲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财富规模大幅提升。根据安联集团的报告,2013年,亚洲私人金融资产同比增长12.2%,其中中国私人财富增长率高达23%,高于全球多数地区增长水平。未来几十年,亚洲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而大多数亚洲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和养老体系还不够完善,加强亚洲的财富管理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措施。财富管理也是亚洲各国改革创新和结构调整的需要。当前,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速放缓,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有效的财富管理有利于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改善融资结构,加快资本形成,支持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亚洲也具备财富管理的基础和条件。亚洲经济潜力大,增长速度最快,投资机会也较多,理应成为财富管理的宝地。亚洲已经形成了较为齐备的金融市场体系,拥有香港、上海、新加坡等多个金融中心。2014年亚洲地区上市公司总市值20.67万亿美元,占全球上市公司总市值的32.1%。债券余额规模达到18万亿美元。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全球资产管理报告显示,亚洲(不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亚)的管理资产额2012年增幅为17%,超过北美洲(9%)和欧洲(8%)。2013年,亚洲地区的财富管理机构客户经理人数同比增长了21%,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率。亚洲经贸区域合作成果显著,区内贸易额3万亿美元,贸易自由化带来的资金流动,为亚洲财富管理机构发展提供了沃土。特别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有力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为亚洲财富管理提供新的增长点。

为抓住机遇发展亚洲财富管理行业,推动亚洲储蓄向亚洲投资转变,需要研究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共同推动亚洲金融市场融合发展。亚洲财富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更加多元化、一体化、更具广度和深度的亚洲金融市场体系。亚洲在全球贸易中占比超过五成,而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亚洲地区的金融市场各具特点,但联动还不够。有必要推动亚洲金融市场相互开放,努力实现亚洲金融市场在规则、制度、标准方面的协调与对接,提高亚洲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通用性,增强亚洲地区跨境投融资的便利性,加强亚洲金融机构及从业人员的交流合作,实现亚洲各国金融市场融合发展。

第二,积极推进亚洲财富管理变革。要大力培育亚洲的财富管理机构,提高综合竞争力,树立亚洲财富管理的信誉和品牌。推动亚洲财富管理经营模式转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对财富管理行业重构带来巨大的机遇,移动互联网技术极大地降低了集合大众财富的成本,草根财富所带来的资产规模和收益并不亚于高净值客户。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实现财富管理的服务范围从少数富裕阶层向大众群体转变,产品类型从标准化向专题化、个性化和多样化转变,使更广泛的亚洲投资者群体通过财富管理分享亚洲经济增长成果,为构建亚洲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培植亚洲财富管理文化。要加强财富管理教育和宣传,培育管理财富的意识和能力,既善于创造财富,又善于管理财富。中国有句流行语:“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财富管理行业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培养“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契约精神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信托文化,不断打造亚洲财富管理的软实力,改善亚洲财富管理的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