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农村经济范例6篇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范文1

我国农业真正实现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水平的提升,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年。改革开放给予了农业发展政策上的支持和制度上的优化。我国农业的基础水平较低,农业发展经历了艰苦的创新过程。农业经济的强大,关系到我国多种产业的稳定与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管理方式、运行模式的研究方式。在经济不断发展形势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对象也发生着诸多的变化,重点体现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的变化上。农业经济管理要实现对我国农业的积极促进作用,必须要结合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农村经历了改革开放的锤炼,正在向农业经济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前进,在这样的局面下,农业经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管理突出体制的优势,通过管理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通过管理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对于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

1.农业经济管理是促进农村发展思想解放的引导。我国农村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发展思想上的禁锢。尽管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农村环境在很大程度有了进步,但是,农民思想上仍然存在封闭、保守的观念。农民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农民的本身素质转变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农业经济管理在农村问题上,把自然环境条件、市场概念、产品组成、成本管理、调控手段等内容对农民进行普及,实现了农民经济发展思想上的解放。

2.农业经济管理是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推动力。现代化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现代化农业在土地资源、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业区域布局、经营方式、合作原则上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农业经济管理的内容与现代化农业的内容相一致。因此,农业经济管理符合农村发展的基本要求,是落实农村工作的具体应用。

三、农业经济管理与农村发展实际的结合。

1.农业经济管理要与农村的资源与布局相适应。农业经济管理是通过完善我国农业合作经济,掌握农业经济的发展规律,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途径。农业经济管理是深化农业资源与布局调整的重要手段。我国农村已经完成了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未来的重任是如何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就是要符合农村的发展历史,符合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

2.农业经济管理要结合农村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在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的催促下,我国农村已经初步建立的信息体系。农业信息系统依靠数学工具、信息手段和计算技术,建立了服务于农业发展的信息系统,为农产品交易、资金流通、农业再生产提供了智力支持。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农村的信息化系统,建立农业经济管理与农业生产互相交织的模式。

3.农业经济管理要与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协调。农业经济管理的两个基本属性中,一个是自然属性,一个是社会属性。而农村发展的主要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否适应和协调。农业经济管理对生产力水平的决定作用属于自然属性,而对生产关系调整为社会属性。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就是不断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适应。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农村地区的地区环境和人文环境制定政策,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突出地区农业发展的明显优势。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范文2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063-01

农村经济对社会主义中国当展建设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全面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和质量,是新时期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新形势下,应当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支持,不断的依靠农村现有的资源和人力优势,在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同时,根据农村的自身特点,走出农村经济发展新路。

1.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

1.1 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经济的发展依靠科技支持和文化软实力,当前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低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首先,农村人才相对较少,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很少在农村发展,造成农村知识更新水平较慢。其次,农村文化知识传播者少,文化知识传播水平较弱,不能跟上时展前沿,无法有效快速推广新技术新知识,造成农村经济发展更新换代较慢。第三,农村文化教育设施设备不达标,限制了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使农村群众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慢,这样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制约农村社会发展。

1.2 经济结构较为单一

农村经济结构过于注重土地经济,在新时期背景下,还没有树立以更广阔市场为背景发展经济思路,不能根据新时期要求,对经济加以创新发展。首先,农村经济还存在着严重的靠天吃饭思想,传统劳作生产方式仍然大量存在,无法有效运用科学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其次,农村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耕作为主,没有抓住农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的新契机,广泛的发展各种新业态。第三,无法促进农林牧畜渔业的综合发展,不能想办法扩展第一产业之外的二三产业发展,不注重推陈出新,没有促进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农业广泛深入的结合起来。

1.3 农村经济成本较高

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这种使传统的农村经济面临着新的压力。首先,劳动成本不断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经济正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压力,农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群体正在向城市迁移。其次,农业生产资料价值逐年上涨,种子、化肥、农药的价格加重了农村经济的成本,而初级农产品的价值又徘徊不前,这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空间有限。第三,新型农村经济发展又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以用于更新换代技术设备,这难免使有些农村经济个体无法承受技术换代的资金压力。

2.新时期农村经济的主要特点

2.1 科技创新性加强

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科技应用性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首先,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80、90后农民拥有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为丰富的知识储洌他们成为农村经济中应用和推广科技的生力军,极大的提高了农村经济的科技化水平。其次,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向农业倾斜,越来越多的农村深加工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使用和推广了新技术。第三,农村资源与新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主流趋势,这种新形势的带动下,农村经济的科技含量必然加强。

2.2 服务体系日渐完善

虽然我国农村经济服务体系尚不完善,还有很多基础性设施和工程有待完备,但是农村信息化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正在不断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整体环境向好。首先,大量惠农政策出台,农民税负负担日益减轻,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得到重大改善。其次,农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农业经营品牌特色化,地域性特色农业蓬勃发展,绿色农业市场前景广阔,成为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第三,国际农业需求广大,我国农业产品的国际市场前景广阔,使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第四,大量从事第三产业或服务农业的企业在农村广泛成立,这使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不断完善。

2.3 农村经济规模较小

我国农村经济总结上呈现出小规模和数量广泛的特色。首先,我国农村范围广大,全国有着大量的中小规模农业经济企业,这些以合伙、股份制、承包为主体的特色农村经济成份构成了较为活跃的农村经济细胞。其次,农村经济总量相对较大,农村经济个体规模小,但农村经济总量较大,农村经济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更加蓬勃的发展态势。第三,农村经济有较强的地域限制,小规模的农村经济实体决定了期影响力和服务范围有限,因此严重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空间。

3.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3.1 加强科技扶持力度

促进农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使农村经济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逐步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就必须因地制宜的走出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路。首先,应当在科学科技部署的基础上,全面做出说细准确的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不断在农村地区进行科技和农村技术的推广更新,充分的以自然资源为依托,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其次,鼓励农村群众跳出粮食生产的限制,积极开展二三产业生产和服务经济活动,鼓励农村群众依靠科技开展新的生产经营活动。第三,为农村经济发展制订必要的科技扶持政策,有效发挥农技站的作用,不断普及科学知识。

3.2 加强资金扶持力度

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给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地方政府应当积极落实三农政策,全面帮助农村经济发展解决现实困难。首先,充分发挥出财政资金的扶持作用,对农村经济给予必要的帮助,使农村经济发展得到必要的资金保证。其次,建立健全有效的农村金融体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多种健康的融资渠道,不断发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保障体系,使小额贷款在农村蓬勃发展。第三,进一步降低税费,不断减轻农村经济发展的负担,给农村经济进一步松绑,推出扶持农村中小企业的经济政策措施。第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硬环境,给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3.3 助力农村文化发展

文化发展建设是拓展农村经济新业态,全面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助推器。发展农村经济应当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持。首先,全面提高农村群众文化知识水平,不断有效推广新科技,使农村经济更好适应当前新形势,进一步提高农村群众对经济发展的认识。其次,不断开阔农村群众眼界,进一步激发农村群众经济发展热情,同时催生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激发出农村经济新活力。第三,促进农民群众提高文化素养,不断借助先进文化转变农村落后面貌,使农村经济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结论

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形势下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在充分分析农村经济现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有效引导,在全面整合利用农村经济的现实下,促进农村经济实体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快实现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范文3

关键词 农村 精准扶贫 经济发展 职能

当今,我国的精准扶贫是为了抵消经济减贫效应下降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可以说,它将成为农村经济扶贫的主要方式之一。精准扶贫的实施困难主要体现在精准识别、精准扶持和精准考核三个方面。因此,为了解决精准扶贫中的经济发展难题,需要探索和建立贫困用户的受益机制,改革扶贫标准的制定方式,创新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在工作中确有成效。

一、精准扶贫的概述、开展的背景和意义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口的贫困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简单而言,精准扶贫就是瞄准每一个贫困人口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扶贫,即谁贫困就扶持淮,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多。精准扶贫机制主要包括将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出来,并建档立卡。它是精准扶贫的前提,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识别标准,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和贫困村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实行精准帮扶。精准管理是对扶贫对象以及扶贫绩效的精管理。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大致经历了体制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扶贫攻坚、扶贫新开发以及扶贫成效巩固五个阶段。伴随着“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顺利实施,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不断下降,贫困发生率逐年降低,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的问题基本解决。现如今的新背景下,开展精准扶贫政策对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二、农村实行精准扶贫的难点

(1)扶贫难点。精准扶贫对未来农村减贫意义重大。当今,农村精准扶贫最主要的体现在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考核三个方面。在精准识别方面,国家规定,年收入低于2736元的为贫困家庭和人口。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共有8249万人年收入低于2736元,这些对象便是今后精准扶贫项目中的主要对象。精准识别所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精准地统计农户的收入。通常而言,精准识别一般由专业机构进行认定,但是对于基层政府而言,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统计。在没有对家庭收入的准确识别下,基层政府对贫困家庭、人口识别、建档立卡的工作通常只是在一定名额的控制下,依照基层民主的评议方式进行评议。这些名额依照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允许一定的上下幅度,这一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导致识别出现偏差。在精准扶持方面,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是,传统的扶贫项目没有精确地瞄准贫困人口,贫困人口不能够有效地在扶贫中受益。当今扶贫开发的重点是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改善更能为富裕农户带来较多的利益。其次,一部分到户项目因贫困户不能够负担起配套资金的平等参与,在一定程度上超出贫困户的相应负债能力而告失败。此外,产业扶持政策在观念、技术、能力等一定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因而难以覆盖到贫困户。另外,在金融扶贫项目中,扶贫基金大多和一些扶贫项目捆绑,缺乏相应的灵活性,大部分的扶贫项目在某些规定上存在一定合理性,但因贫困户在教育、营养、住房及基础设施上的某些需求上的差别,而存在多方面的实施瓶颈。在精准考核方面,因精准识别这一基础出现问题,精准考核也会相应地出现问题。由于贫困户的考察不到位,实际效果不突出,以收入标准进行精准考核势必会出现低估精准贫困的效果问题,该问题的存在是当今精准考核中面临的最主要困境。

(2)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1)基础设施薄弱。贫困农村的公路没有完成硬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并且全村没有专业的垃圾收集站和垃圾焚化炉,造成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农村小学设施及师资力量不完善,对学生的教育造成较大的影响。受到场地的限制,农村体育文化健身设施覆盖面积仍然不广,难以开展群众性的活动。此外,农村在网络通信、供热、燃气等基础设施方面仍很薄弱。2)产业无特色,没有形成规模。农村中缺乏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村民的居住一般较为分散,并没有形成一般性的商业网点。农村的生产多数仅限制于传统的一般状态。部分农田荒芜,经济作物的重视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3)农村缺乏经济来源,经济收入低。贫困农村的集体收入多是来自于上级的补助,村民们的收入多是依靠外来务工、农作物和养殖,可以说这一经济情况的来源比较单一,增收相当困难。

三、怎样做好农村的精准扶贫

(1)领导应当加强重视和支持。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领导的重视和推动起到关键性作用,尤其在相关部门的联系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全县扶贫资金较为有限的情况下,争取扶贫项目资金能够有效地解决扶贫工作中的阻力和难题,因而这需要领导发挥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2)建立瞄准机制,精准扶贫对象。只有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的确定,才能够有效地帮助真正的贫困用户。精准扶贫对象并不是说说就完事,而是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如果考察对象不足,就不容易将扶贫落实到实处。因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相应的瞄准机制,精准扶贫对象,确保扶贫到人、到户。此外,应全面准确把握扶贫对象,建立档案,做到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另外,依据动态管理原则,应当根据扶贫对象、扶贫工作重点展开实际调查,对扶贫人员有进有出,真实可靠地应对扶贫信息,将扶贫工作的重点应用到资金上,积极做到应扶尽其所需,每一分钱落到实处。

(3)推进精准扶贫机制的创新。经济新常态下,市场关系更加广泛和规范,它在市场经济资源的配置中起到重要性作用。这一作用能够在客观上有效地促进扶贫与竞争,成为当今的一种事实性要求。精准扶贫能解决当前的经济发展问题,促进贫困人员自我发展的能力和经济条件,因而扶贫对象需要积极适应改革性的扶贫及市场化的发展现状。通常而言,贫困地区的市场程度弱,较为困难,难以实现扶贫主体,因此要重视对外部市场进行引入,积极促进扶贫对象及市场化的外部联系,最终创造相应的市场化的平台。另外,扶贫对象的发展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发展机制,提高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在市场的条件下进行自主开发,增强内生能力,有效、有针对性、可持续地进行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为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

[作者简介:郭小妹(1985―),女,湖南长沙人,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农村企业与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扶贫办规划财务司,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易地扶贫搬迁需求与政策措施研究报告[R]. 2014.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范文4

一、增强加快发展意识

建设现代农业,既要遵循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我国现代农业的特点。尽管我国农业的总体水平不高,差异性较大,但也要看到东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已经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转型阶段;尽管我们面临着农业投入不足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矛盾、农业粗放经营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业农村经济尚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但也要看到我国财力和以工支农的能力正在逐年增强,农业生产手段正在由以手工劳动为主向机械化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在由以传统小农分散经营为主向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转变;尽管我国农民的文盲半文盲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培训力度的加大、转移速度的加快、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诚信、守法纪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正在不断涌现,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也正在不断提高。

二、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吸收力和竞争力。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最终体现。一般来说,它取决于农产品的结构构成、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卫生水平等因素。

1、从市场理念出发,销售就是中心环节。农产品只有卖个好价钱,才能实现自身的真正价值,完成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绝不再单单是国家统一调拨的统销品种和战略物资,而完全同工业产品一样,具有鲜明的商品属性,其出路只能由市场来决定。当然,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农产品价格问题,因为它不仅由价值决定,而且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大部分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求仅在国内封闭的市场中运行,现在迫于形势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制定农产品价格不但要顾及国内市场,而且还要考虑国际市场。

2、大部分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生产方法和加工过程,农产品成分、性能及卫生检疫,农产品包装和储运环境,认证和审批制度,都提高了标准和限制,使得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面临的困难日益突出,甚至一些优势传统商品的出口也障碍重重。这里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国至今尚未全方位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用标准化手段为提高我国农产品提供技术保障。从全国来看,重点是要在保证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升级、农产品出口贸易和农民增收的前提下,加快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强化其实施与示范,加强管理与监督。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接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号文件,提出了很多重要举措。其中,提出了建设完善农业种养业良种、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动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等“七大体系”,其目的就是着眼于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着力于增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动植物重大疫病和虫害防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能力。“七大体系”不仅是在整体上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强力措施,同时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保证。因为,发展现代农业要以优质的原材料生产作为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先决条件,而这一前提条件的要素就包括:通过组织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而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种养业良好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扶持优势科研单位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构建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范文5

【关键词】:农村;经济;区域发展;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89-01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提出新的课题。我国农业农村延续和发展了近几年来的好形势,农村区域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对促进“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出发,准确把握形势变化,在关键问题和主要任务上花力气、求突破。

一、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近几年来,在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方面,中、西部地区快于东部地区;在农村非农产业和投资水平上东部与中西部差距继续呈扩大的势头。

1. 农业向优势产区集中

随着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进程加快,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出产优质早稻,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出产优质专用小麦,东北三省生产优质玉米、大豆。此外,中原地区的牛羊肉产业带,“三北”地区的奶业产业带,陕西和渤海湾地区的苹果产业带,沿海及重要江河湖泊流域优质水产品等产业带正加紧建设。

2. 中、西部地区农业增速快于东部地区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范围的扩大,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快于东部地区;在农村非农产业和投资水平上东部与中西部差距继续呈扩大的势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差距较为明显。

3.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非农产业发展差距明显

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重要的优势特色产业,已成为乡镇工业的主要行业和重要增长点。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增加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增幅近年来持续低于东部地区。

4. 东部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快于中、西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用于非农产业的投入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在农业生产投入方面,中、西部地区农户用于农业的投入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地区。由于受社会发展水平、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在短期内难以消除。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角度分析,应进一步加快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同时国家财政要加大对优势产区的支持力度,使自然区域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遏制农村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推进东、中、西部农业经济协调发展。

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

1.自然资源差异

造成区域农业发展差距的外部性自然原因为自然环境差异。东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物产丰富,灾害较少。中部低产地多,旱涝多。西部干旱、瘠薄,草地多;造成了农村经济的地域分异。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多是需要资本、科技、物质等的投入。

2.区域农业政策的倾斜

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差距扩张的后天性因素为国家区域农业政策的倾斜度。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实行的是由沿海向内地的推进战略。对东部地区实行优惠、倾斜,导致区域差距和非均衡性问题更加突出。在发展的机会与投入回报上,沿海省份都处在比内地省份有利的位置上。

3.体制与市场

导致和加剧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原因是区域经济体制环境差距。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以实现经济市场化为导向的,通过逐步推行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导致中国区域市场化程度产生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大为增强,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缓慢。

三、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1.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

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实现协调、均衡发展,引导农业在东、中、西部地区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分工合作,形成以东带中、西三大区域优势互补、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区域农业发展格局。按照“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市场导向、产业化经营,分工协作、统筹协调,积极引导、整体推进,适度规模、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为手段,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为出发点,大力培育区域农业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形成专业化分工;深度挖掘特色资源和市场优势,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带。

2.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

注重农业和工业的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借助非农产业的发展带动,从而促进我国整体上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产业的升级优化,在推进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鼓励扩大就业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推进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与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根本,要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推进科技创新,重视培育人力资源,形成各种人力资源发展措施;利用科技手段和高技术人才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在经济成长阶段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下,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继承性的影响,原有优势难以长久延续,必须充分发挥原有优势积累起来的资金、人才、产品和市场等有利条件,培植适应当前乃至未来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4.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重点建设

将环境改善与水、路、电、田、村、镇等统筹安排,协调处理环境问题与中西部地区的水利、交通、信息、农村教育、科技能力、市场体系的建设与改善;科学处理中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与其他基础建设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李国政.农村经济[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范文6

关键词:科技下乡;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S482.99 文献标识码:A

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基础地位,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农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农产品质量跟不上,农业生产性投入不足,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基层党组织对农民的有效引导相对缺乏,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经济投入力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全面持续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对农业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市(县)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业市场,才能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觉得要想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还应从科技下乡、确保农民增收方面讨论:

1 健全网络,狠抓落实

1.1 健全网络

为确保科技下乡工作顺利进行,我们要在市(县)范围内健全 市(县)、镇、村委会、自然村四级培训网络:市(县)要设立农村党员干部科技培训中心;镇设立科技培训中心;村委会设立科技服务咨询小组;村民小组设立科技示范户。此外,有的镇还根据当地实际,成立相应的协会和组织,将本镇种养能人组织起来,成立“科技种养辅导协会”,定期为群众上科技种养辅导课或上门进行技术指导,为市(县)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实用技术信息、咨询、指导和服务。

1.2 狠抓落实

我们在健全培训网络的同时,还要抓好4个方面工作的落实。

1.2.1 抓师资的落实

对于师资队伍建设,我们按照内选外聘、能者为师、专兼结合的原则,选配组建了一支由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农业、畜牧、科技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乡土技术人才等组成的培训师资队伍,此外,还有针对性地邀请省、市的专家、学者前来授课、指导。

1.2.2 抓教材的落实

对于培训教材,我们主要是选用市(县)委各部门提供的科技专业实践教材。

1.2.3 抓培训经费的落实

采取“财政拨一点,有关部门协助一点,党费支一点,镇和村委会筹一点,学员个人出一点”的五个一点办法。由于科技培训是公益性的事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就需要政府不断加大投入。

1.2.4 抓制度的落实

我们要在市(县)建立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制度。为了使制度落实,我们主要抓好:加强计划性。我们做到既有长远培训计划,又有阶段培训计划;既注意做好培训前的准备工作,又注意做好培训后的总结。进行规范示范管理。对学员,我们建立了学籍、花名册、培训登记册、成绩册,并建立学员档案;对教员,我们要求有教学计划、教案、教学总结。

2 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我们在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工作中,始终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具体如下:

2.1 以示范镇、示范基地为重点,发挥示范的引导、辐射和带动作用

科技示范基地是科学技术与生产经营的结合点,是促进科技成果实现尽快转化的摇篮。我们按照“立足主导产业、建立示范基地、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通过示范基地,有效地引导和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开展科技种养,加快了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全市农业经济的发展。

2.2 以村干部、党员骨干为重点,提高党员干部的“双带”能力

我们在抓好党员、干部整体培训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村干部、党员骨干的培训,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向群众推广和传播农科技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以实用为重点,提高培训的成效

市(县)要遵循“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根据本地的实际和需要,以实用技术为主,确定培训内容。

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我们坚持采取4个结合,提高培训实效,推动培训工作整体发展。

2.3.1 科技下乡与跟踪技术指导相结合

组织科技局、科协、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县职业技术学位等单位科技人员下到各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搞科技集市、开展科技讲座、科技咨询指导及实用技术的培训,解答农村干部群众的技术难题,示范先进技术、免费发放技术资料。此外,农业局、畜牧局等单位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科技人员下到田头,对农户、养殖专业户进行跟踪技术指导,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疑难。

2.3.2 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一方面,我们要邀请大专院校的教授专家来给培训班上专题课。另一方面,市(县)和镇组织村干部、党员骨干和科技示范户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学习掌握先进技术经验。

2.3.3 学历培训与非学历培训相结合

我们根据农村工作实际,农忙时办短期培训班(非学历培训),如办专题讲座、科技咨询、专家讲座、实用技术推广等,农闲时办长班(学历培训),集中村干部、党员骨干参加学历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以及实用技术的水平。我们在抓好统一集中培训的同时,还通过发放教材、辅导资料,布置自学提纲指导村干部、党员骨干课后自学。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习,学以致用,真正掌握实用科技知识。

2.3.4 培训与使用相结合

建立农村干部培训上岗制度。规定新当选的农村干部必须参加科技素质培训,不参加培训的不能上岗。此外,还要做到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每年都到市(县)委党校集中培训一次,通过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干部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