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实体经济范例6篇

如何发展实体经济

如何发展实体经济范文1

[关键词]珠三角 经济一体化 欧盟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DF11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8-0014-03

一、什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当代,以谋求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为宗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区域经济合作,普遍认为这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实际上。区域一体化的关键是区域经济一体化。

人们通常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有一定地缘关系的一组国家(地区),实行经济联合和共同的经济调节,逐步取消各种贸易障碍,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各国(地区)间的自由流动,并协调各国(地区)的社会经济政策。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具有地缘关系的省区之间、省内各地区之间、城市之间,为谋求发展而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调节,形成一个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产品、要素、劳动力及资本自由流动的统一区域市场的动态过程。其目的是在区域内实行地区合理分工,优化资源空间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联合体共同繁荣。

按照《珠三角地区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珠三角到2012年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初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到2020年,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打破行政体制障碍,遵循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要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规划。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一体化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建立有关城市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及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层次合作机制。以广州佛山同城化为示范,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切入点,积极稳妥地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升整体竞争力。推进城市规划一体化,优化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布局。加快建设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推进高速公路电子联网收费,撤除普通公路收费站,减少高速公路收费站,建立统一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统筹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形成统一的天然气输送网络和成品油管道网络,实现区域内油、气、电同网同价。统筹规划信息基础网络,统一信息交换标准和规范,共建共享公共信息数据库。统筹跨行政区的产业发展规划,构建错位发展、互补互促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协同构建区域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区域联防协作机制,实现区内空气和水污染联防联治。加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协作,推进区域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欧盟一体化过程给我们哪些启示

珠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涉及到不同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涉及到区域资源共享、产业合作、市场开拓、基础设施合作等诸多领域的问题,是我国区域合作与发展中的一个新尝试,也将是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协调发展的新突破,有可能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范式。而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上公认的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虽然欧盟经济一体化是在一个超国家的政治下进行的,而珠三角一体化是在一个国家政治下开展的,但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两者之间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欧盟在一体化过程中实施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基金政策、贸易政策等各项政策和具体做法都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经验。

首先,欧盟产业政策是欧盟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缩小地区间差距和促进地区共同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自欧共体成立起,欧盟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调整已经形成统一的区域产业政策,如欧盟垂直产业政策、欧盟特殊产业或部门的对应政策。珠三角目前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贸易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城乡和区域发展仍不平衡,生产力布局不尽合理,空间利用效率不高。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都亟待调整优化,而这需要一整套区域产业政策来引导。

欧盟垂直产业政策是在国家水平上激励创新,扶持中小企业和高新企业发展,培养人力资本和提供工业转型调整基金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欧盟在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方面提供了完善的政策环境。这些政策改善了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环境、提供融资方便、促进技术创新、提供信息咨询培训服务。对于高新技术,欧盟各成员国都有自己的科学技术政策,因为市场失灵和外部经济,各国政府都对科学技术研究进行扶持和资助。另外欧盟作为一个一体化经济体,有共同层次上的科学技术政策,通过成员国间的科技合作,集中有限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经济社会中的应用。欧盟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对科学技术研发的资助上,通过各种金融(援助基金)、技术(研发项目)以及政策优惠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扶持和培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迅速崛起,珠三角的竞争优势明显下降。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劳动力工资、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上涨,“两税合一”,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以及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等一系列政策因素的变化,使珠三角的企业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成本冲击”,珠三角产业发展的环境已今非昔比,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珠三角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必然离不开区域产业的创新机制,如何借鉴欧盟的垂直产业政策,在城市群层面上激励创新,使包括港澳地区的大珠三角城市群成为粤港澳地区乃至南中国地区的产业创新中心?另外,产业转移是珠三角产业结构升级和布局优化的客观需要,也是广东省非珠三角地区发展地方经济、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力量。目前珠三角产业正顺应广东省未来发展“双转移”战略和服务业升级战略,加快产业转移步伐。但在实践中,产业转移并不“流畅”,企业在产业转移的“大潮”中,政府该担当什么角色?“转出地”和“转入地”该如何做好准备?能否通过区域垂直产业政策,改善企业生存环境,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并提高创新能力?如何加强珠三角作为产业创新中心的辐射作用,在珠三角各地市之间、广东省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地区之间建立合理有效的垂直分工体系,完善区域科技力量的合作与

竞争机制?

欧盟特殊产业和部门政策,包括对特殊部门的干预政策、产业集群政策、贸易政策、特殊方面的区域聚合政策、欧盟国家层面的产业保护政策、技术壁垒以及公共部门采购等。珠三角在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过程中,也会有面临一些特殊产业和部门的协调问题,政府该如何进行产业干预?如何保护和促进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如何在交通、环保等基础上升方面进行区域聚合?如何通过产业集聚政策引导珠三角众多产业集群和专业镇的升级和持续发展?如何通过贸易政策促进珠三角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顺利发展?如何从城市群的层面实施产业保护政策,以提升珠三角产业竞争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其次,区域政策是欧盟缩小区域差距、实现成员国经济聚合的主要手段;是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政治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工具;是欧盟成员国之间重要的利益协调机制。欧盟区域政策和欧盟一体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体现在:(1)区域经济差异的消长与一体化进程呈负相关;(2)区域政策给落后地区的补偿程度与这些地区对共同体的向心力与欧盟一体化进程呈正相关。欧盟在一体化发展中也遇到一些区域发展问题,如农村地区发展缓慢、一些工业地区已经衰落、部分地区拥挤不堪、成员国之间边境地区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为此欧盟设立了欧盟社会基金、欧盟投资银行、欧盟地区发展基金、结构基金、凝聚力基金等机构以落实各项区域政策,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各项基金通过对落后地区的产业、中小企业、基础设施以及技术研发进行扶持和资助,使受资助地区经济、教育和基础设施明显得到改善。珠三角地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形成了比较明显的中心一的空间结构,内圈层和外圈层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各项配套设施水平也比较悬殊。如何实施一体化的结构政策。协调珠三角地区内外圈层之间、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关系?如何充分发挥各地市的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体系?如何建立有效的区域合作与竞争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协调粤港澳这三个有不同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地区,更好地实现粤港澳地区的优势互补?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研究的内容。

如何发展实体经济范文2

明天,府谷该怎么走?

经济发展靠什么?

在府谷,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已经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格局。截至2012年,府谷的民营经济总户已达到17838户,实现总产值479.14亿元,实现增加值302.78亿元,占全县经济总量的67.21%,但以煤起家兴业的民营企业,产业至今还停留在大量卖煤和生产兰炭、金属镁等原料型产品的低端层次上,难以抵御经济因素带来的冲击,难以实现长久的发展。在此条件下,建立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就势在必行。

“为什么要建立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试验区要试什么?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是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原主任徐山林,在府谷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规划咨询论证会上提出的三个实质性问题,也应该是府谷在转型升级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当政治经济与资源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势必会导致政治红利与资源红利的减弱,甚至是枯竭,那么我们在继续追求高发展、稳增长时要靠什么?当改革艰难、创新受阻,我们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还能否承受的住市场的考验?

正如徐山林同志所谈到,“民营企业的发展,一是占有了体制改革的红利,二是占有了资源开发的红利,但目前两个红利在逐渐减弱,民营经济再要发展,该怎么办?”他强调说,“企业或产业的转型升级,要害在科技创新;核心在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关键是持续健康的发展政策。”

规划如何制定?

今年4月22日,陕西省政府第七次常务会议决定,在府谷建立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放宽经济管理权限、鼓励投融资机制创新等措施,激活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府谷的经济转型升级进入了实质性探索阶段。

府谷的经济转型升级虽然进入了实质性进展阶段,但仍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正如陕西省化工学会理事长、高级工程师贺永德谈道:“府谷乃至整个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发展到目前阶段,受到水资源短缺问题、环境保护与环境容量问题、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土地开发与利用问题等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到整个陕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府谷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转型升级,必然需要研究这些制约因素,找出可行的方案,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个规划如何做?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陕西省煤炭学会理事长、高级工程师高新民谈到,府谷经济是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在规划时,应优化调整民营经济产业结构,要着重提出“改造升级煤炭、兰炭、铁合金、电石四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镁、低热值燃料发电、多联产煤化工三大重点产业”、“积极培育装备制造、材料深加工、节能环保产业(品)”符合府谷民营经济的实际。

“要对规划进行顶层设计,明确具体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强对优势产业的规划分析,对发展任务进行量化分析,对民营资本进行引导和利用分析。”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赵守国如是讲到。

在制定规划时,还得明确资源、用地、融资、体制、生态、才人及产业层次结构等方面的发展瓶颈问题;还需注意产能的深度与高端转化、矿区的整合、生态修复、采空区的治理、城镇化与农村建设等等问题。

转型升级如何做?

如果说规划的制定,是顶层设计层面的纲领,那么,如何做,如何切入实际,则是操作层面的基础,这是保证成功的关键。

从2010年开始,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在时任主任徐山林的带领下,对府谷的民营经济发展开始调研,历时两年多,于2012年作出了“府谷县开展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的十项计划”, 从资源保障、财税扶持、金融改革、供电改革、产业升级、基础改善、生态环保建设、科教支撑、民企培育、管理创新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论述论证,成为府谷转型升级的核心基础。

从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的诸位专家的观点来看,府谷的产业转型升级,首先是要解决府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单一的局面,优化矿产资源结构配置;其次要完善工业经济优化配置,完成工业产业升级布局;第三是要建立现代融资平台,构建完备的融资体系;第四是要创新土地管理模式,实现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第五是加大农业扶持力度,促进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第六是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陕西省行政学院原副院长曹钢教授指出,府谷的农业和第三产业尚属薄弱环节,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大、领域广,要使之成为民营经济创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同时要重视对民营经济的大众化、广域化推广,要提倡“多元化”、“高效化”,不要只定位于“集团化” “高端化”。

“要着力构建有利于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的财税、金融、投资、土地、资源、科技、人才和环境保护等政策组合体系,推进民营经济实现新跨越。按照先行先试的原则,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破解民营经济在转型发展中瓶颈制约,下大力提高民营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陕西省政府研究室工交贸易处处长白振中在谈府谷转型升级时讲到,必须改革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在统筹考虑企业发展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征收标准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率,调节资源型产业和企业的收益,促进非资源型产业长足发展。

转型升级,需要注重改革,更需注重开放。“府谷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不只是府谷县的事情,不只是府谷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既是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也是各级政府转型升级。”5月16日,陕西省副省长李金柱在陕西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工作动员大会上如此强调转型升级。

目标如何实现?

府谷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已经确定:到2015年,府谷的民营经济增加值要达到600亿元;到2020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750亿元,年均需增长180.88亿元;非煤产业增加值超过800亿。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这就要求府谷的产业转型升级要深入、彻底,要对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对企业进行重新组建,不但要实现科技创新,更要突破体制机制的局限,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定可持续的发展政策。

按照李金柱副省长提出的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要求,按照“三步走”战略,分阶段有步骤推进:试点起步阶段,要尽快拿出节点推进计划,制定具体行动计划,明确各项配套扶持政策;全面推进阶段,要在逐步推开、重点突破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实践中的好经验,进一步深化试验区配套政策体系,规范政府扶持引导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模式和方法:深化完善阶段,要建立一整套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府谷县县长辛耀峰曾提出,要促进民营经济从以煤为主向多元支撑发展转变;要从传统要素驱动为主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要从产业低端发展为主向高附加值产业高端转变;要从以家族式管理为主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要从量的扩张带动为主向质的提升带动转变。

如何发展实体经济范文3

如何把握好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增长速度,这是由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的。这几年,浙江面临着“追兵渐近、标兵渐远”的严峻形势。2010年,浙江GDP总量为27722亿元,在全国各省区中处于第四位。2010年,我省经济增速为11.8%,在粤苏鲁浙豫五省中排名垫底。我省经济发展如果延续当前发展态势,经济总量和粤苏鲁三省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甚至有被河南赶超的危险。从人均GDP来看,我省前些年所积累的优势正逐步缩小。2009年,我省人均GDP第一的宝座被江苏夺走,2010年,我省人均GDP与江苏的差距达1418元。从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来看,我省高于广东、山东、河南三省,但与江苏的差距从2009年的33元扩大2010年的443元。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只要不违背市场规律刻意追求高速度,速度和质量就一定是统一的。没有质量效益支撑,速度想快也快不起来;相反,没有一定的速度,也很难实现较高的质量和效益。因此,报告在对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2012年经济增长的目标是8.5%,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这个目标应该说是积极稳妥、统筹兼顾和留有余地的,体现了中央提出的稳中求进的目标导向。我们要坚持以进促稳,把经济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到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此,省政府把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稳定外贸出口作为调整结构、稳定经济的重大举措来抓。

如何全面推进三大国家战略,构筑浙江新的增长极和海陆联动的新格局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舟山群岛新区在2011年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极大地鼓舞了全省人民。坐拥三大国家战略的浙江,如何推进三大战略,又如何依托三大战略,为浙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启动浙江新一轮快速增长,构筑浙江海陆联动的新格局,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2011年是三大国家战略的启动实施之年,今年将是全面推进之年。因此,报告提出,“要举全省之力抓落实,先行先试求突破,促进海洋经济与山区经济联动发展”。一是积极创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围绕构建“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加强沿海港口资源整合,创新宁波―舟山港管理体制,完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和国家战略物资储运基地。二是立足舟山特色优势,高标准编制新区发展规划,启动实施舟山群岛新区规划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国际物流岛,加快建设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和大宗商品中转储运加工交易中心,推动舟山港域向综合物流型转变。三是加快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继续打造部级小商品国际贸易区,加快“义乌港”和航空口岸建设,大力发展义乌商贸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探索建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和跨关区快速通关模式,促进实体市场与网络市场融合发展。同时,三大国家战略既要集全省之力,又要使全省受益,把海陆统筹、山海协调的原则贯穿于三大国家战略实施的全过程,构筑海陆联动的新格局。

如何提升发展实体经济,增强浙江发展的后劲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财富和综合实力的根本性基础,其稳定运行对于维护经济社会秩序至关重要。欧美国家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国家或地区的良性发展需要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来保障。为此,报告充分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明确提出了“兴实体”的发展思路,在具体举措上,一是抓有效投资。着眼于增强核心竞争力和长远发展后劲,深入实施“三个千亿”工程,狠抓一批对发展起支撑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推动投资结构优化和有效投资增长。二是抓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是浙江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完善扶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鼓励投资兴业,切实降低民营资本准入门槛,破除影响民间投资的体制障碍;鼓励企业加大实体经济投入,坚守实业,做强主业,夯实立身之本。强化要素和服务保障,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更多向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集聚。落实完善减负惠企政策措施,强化对小微企业服务,营造尊商、亲商、兴商氛围,着力提振企业家信心。三是抓金融保障。作为民间金融最活跃的地区,浙江有巨量的民间资本和繁荣的金融活动,但金融的创新发展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这一基础。为此,报告提出,着眼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紧扣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实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建设行动计划,创建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强化发展的金融支撑。

如何促进浙商回归,实现“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融合发展

1000多万省内外浙商是浙江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发展的活力源泉。过去浙江经济发展的成功得益于广大浙商,今后浙江经济继续走在前列还是要靠广大浙商。目前,浙商已经在省外创办各类企业26万多家、专业市场2000多个,投资规模已经超过3万亿元,累计创造了6.7万亿元的生产总值,是2010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的2.4倍。浙商不仅在五湖四海干出了一番事业,还在五洲四洋闯出了一片天地,在境外创办企业数量已达4902家,累计投资112亿美元,中方投资99亿美元,足迹遍布全球138个国家和地区。有学者指出,浙江是我国唯一一个“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的省份。因此,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更加注重跳出浙江与发展浙江相协调,努力构筑竞争新优势。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拓展发展空间、吸纳优质要素、提升竞争能力。坚持“闯天下”与“强浙江”有机统一,集聚和激发天下浙商巨大能量,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促进“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融合发展,开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新局面。在具体的举措上,关键是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把省内浙商提升发展与省外浙商反哺发展结合起来,合心合力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

如何走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

就发展阶段而言,浙江正处于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重要时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依靠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来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以及其所承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浙江省创新驱动战略中第一位的战略资源。

建设创新型省份是一项复杂和巨大的系统工程。技术创新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主攻方向;发展动力的创新是产业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体制和文化创新则是创新的保障条件。这三者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需要统筹和协同推进。为此报告通篇贯穿了创新发展的理念,提出,更加注重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相驱动,深化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弊端,为发展注入不竭的活力源泉。牢固树立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加快科技强省、教育强省、文化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支撑能力,为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

如何更好地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促进,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扩大内需的重点,也是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越是经济困难之时,社会稳定的压力越大,我们越要高度关注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省委、省政府把“双稳”,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作为今年必须紧紧围绕的目标。我们要把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紧密结合起来,既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又致力发展经济惠民生。要立足当前办好实事,着眼根本构建体系。要更加注重财政的民生投入,办好顺民意、解民忧、保民安的实事好事,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着力增加低收入群众收入,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遍增进民众福祉,使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因此,报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为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创造财富与公平分配的协调,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依法保障公民权益,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如何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如何发展实体经济范文4

一、关于什么是时

我国目前已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既然是新的发展阶段,就要有标志性的东西。这个标志性的东西,就是把握什么是时的关键。我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个标志性的东西有两个:一是入世的挑战,二是新经济的挑战。这对我国来说是进入新世纪的两场深刻的历史性革命,从而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入世对中国来说不是简单的对外贸易问题、对外开放的程度问题,而是要上升到一场革命的层面上去理解,是一场深刻的体制革命。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个体制是什么?我们一直在探索。加入WTO以后,按照WTO的规则,我们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上要逐步与国际接轨。这样一来,首先参照系出来了,如按照透明度原则,政府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就要发生改变,过去许多很难废除的与市场经济不符的法规、图章一下子取消了;按照国民待遇原则,过去不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的领域就必须开放了,等等。其次是时间限制也出来了,按照规则,我国要在5年的过渡期内逐步接轨。这样,改革的方式就要从过去的渐进式转向激进式。三是入世对经济全球化的参与,就使改革的动力从过去的内部动力转向内部动力与外部压力的结合,而且外部压力会越来越大。可见,入世所带来的体制革命使我国的改革出现了全新的特点。

新经济或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初见端倪,预示着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已经来临,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我国仍未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而且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也必须面对新经济或知识经济的挑战,所以我把其概括成中国要在一个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这样一个三元经济的框架里面去发展。我们在这样一个新经济或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我们不能迅速赶上去的话,中国1840年的悲剧就有可能重演,现在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以及长达10年的经济停滞就有可能重演。所以摆在中国人面前的发展环境受到巨大的约束和挑战;而且中国作为一个尚未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国家,在资本、劳动力素质、技术、管理、产品、品牌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的情况下,与发达国家同步发展新经济更是难上加难。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很多人讲,中国的企业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比,人家的好比是航空母舰,我们的顶多只是一个小舢板,如在平均资产规模等方面,我国大型企业与世界500强相比,有约100倍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样和人家在世界市场上、甚至在入世后的国内市场上竞争。所以新阶段新格局讲的就是在这样一个非常残酷的竞争局面下,在非常不利于我们发展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去发展,如何去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因此,三元经济的发展战略就会改变过去二元经济的发展战略;入世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战略也会改变有限开放下的发展战略。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目前正面临着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从而成为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特点和需要解决的全新课题。

二、关于什么是进,进什么?

既然我们把入世带来的体制革命和新经济带来的产业革命看作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变化,那么,就要依据这一新特征、新变化所产生的新要求,解决什么是进,或进什么的问题。我认为,从主要的方面来说,什么是进,就是要处理好以下六大关系。

1.与国际接轨同中国特色的关系。加入WTO后我们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要和国际接轨,这没有疑问。但这有两个问题要解决。第一,与国际接轨,并不意味着照搬别国的现成模式,虽然市场经济并不具有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但它的形成仍然是在特殊的国情和文化背景下。这里就要考虑中国的东西是什么。我们和国际接轨,如果放弃自我,完全按照美国或日本的模式,最后只能是死亡一条路。因为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是可以沿着别人的模式完成工业化或现代化的。所以中国特色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改革的模式、发展的模式是什么?过去我们讲中国特色关键的问题是公有制问题,那么加入WTO后国有经济的比重、定位以及职能是什么?这些东西都值得探讨。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几乎都有数量不同的国有企业,他们对国企的定位、国企的职能,应该说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有共同的一面,但也有差别的一面。中国也不例外,我们建立国有企业既有市场经济一般的要求,但还要看到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作为一个尚未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国家,它对国有经济的要求是什么样子,特殊性在哪里?例如,日本和韩国,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迅速工业化的时候,他们的国有企业的数量是不断提升的。为什么他们到了上世纪80年代实现现代化以后才开始民营化?这就需要作很深入的研究。又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果简单地理解与国际接轨,就把西方已经证明是成功的企业制度移植到我国就行了,其实不然,西方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移植到东方文化背景下能否成功,仍然是一个需要验证的问题,在华人社会,至今还没有一个西方现代企业制度成功的案例。再如,企业管理,我们通常都在说要引进西方的管理,但外资企业甚至成功经营跨国公司的老总们到中国来经营企业却往往是不成功的,这正是外资企业纷纷更换中国人做老总的基本原因。因此,与国际接轨并不是照单全收、照章办事。第二,入世与国际接轨,也不是简单地服从和遵守。国际规则,特别是WTO的规则,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制定的,我国加入WTO,并不是简单地服从,而是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为我国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在WTO的原则框架下,寻求有利于我国发展的运作模式也是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2.理论引进与理论创新的关系。我们和国际接轨后首先一个问题就是大量引进西方经济学。引进西方经济学没有问题,因为任何国家的经济学的发展包括中国经济学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世界文明的大道。但在引进的过程中怎样处理好理论引进与理论创新的关系?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一个关键。可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西方已有的理论框架往中国套,指出中国的不足,然后提出政策建议。实际上这又是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那就是对西方经济学的教条。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问题上,我们要反对两个僵化:既不能僵化地教条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也不能僵化地教条地理解西方经济学。引进不是为了模仿,而是为了创新,引进是手段,创新即建立中国经济学是目的。如果没有引进,就谈不上消化、吸收、创新;因为毕竟西方经济学是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我国离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有10年的时间,不成熟的实践就不可能孕育出成熟的理论。但如果只有引进,到此为止,那就是食洋不化,也就不会有中国经济学。所以如何去创立中国的经济学,即符合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这正是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核心所在。

3.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改革与发展是我国经济生活的两大主题,但这两大主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彼此的关系是不同的。在实行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我国一直把改革放在中心的位置上,即是用改革统揽全局,用改革促进发展这样一个基本思路,应该说这是非常成功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入世挑战和新经济挑战的来临,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初步建立,发展的问题就成为第一位的问题。因此,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在战略安排上就需要适时地从以改革为中心转向以发展为中心,这在“十五”规划里已明确地讲到这一点,即把发展作为主题,把改革作为发展的动力,和科技并列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可是目前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随着我国改革与发展主题地位的互换,中国经济学就要从过去的“改革经济学”转换为“发展经济学”,当然这个发展经济学是一个大发展的概念,而不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所以,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就不再是改革的框架或制度变迁的框架,而是发展的框架。但是,从发展框架来看,由于新经济所带来的产业革命,以往被推崇为指导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二元经济理论或发展模型也将失去足够的解释力,取而代之的将是三元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新经济或知识经济)的发展模型或理论框架。这就是说,中国经济学的主线将发生历史性的改变。创立三元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将是中国经济学的巨大创新,也是经济学的一个顶尖课题。

4.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是三元经济理论框架中一个最基本的关系。应该说,以信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将对传统工业、对整个一套经济体制是一次彻底的革命。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悲剧发生的原因就在于无视西方兴起的工业革命,从而没有完成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所以现在对新经济革命的出现,中国如果跟不上这辆战车的话,那1840年的悲剧就可能重演。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就面临着双重的任务:工业化和信息化。这实际上就是要探讨我国在三元经济的框架内如何去完成发展,因为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理论都是探讨的二元经济的发展,即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关系,而现在则要把新经济部门加入进来,在这三个部门之间如何完成劳动力的流动、资本的流动;如何重新认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市场实现、政府作用;如何推进金融制度的创新、企业制度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等等。通过这样一些研究,揭示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工业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先导的运行机制,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互动中实现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5.城乡关系。曾强调中国的头等大事就是农民,农民问题不解决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不了。我国经过50多年的发展,其中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新的发展阶段上,农民、农村、农业即三农问题又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消费不足,是导致我国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现在的农民问题是中国走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的问题。在这个新的起点上,中国必须解决农民问题,不解决农民问题中国的经济永远没有出路。所以说句不好听的话,中国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消灭农民”。那么,如何消灭农民呢?如何来构架城乡之间一个新的通道?这就成为解决中国问题的一个核心问题或首要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推行“农民市民化”、“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在这“三化”中关键的又是“农民市民化”,但农民向城市转移又受到我国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制约,因而如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就成为“农民市民化”的首要前提。

6.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邓小平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过去我们理解的科学技术往往就是自然科学,而不包括社会科学。所以江总书记针对这一状况,最近多次讲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样重要”。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理论创新。把社会科学提升到第一生产力的高度上,关键在于要探索社会科学如何成为生产力,如何在生产力方面发挥作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创新的问题,还要提出一个理论转化的问题。我认为“社会科学如何转化为生产力”是目前一个最新的课题。我们提出的很多新思想、新观念、新的经营技巧等通过一个什么样的通道转化为生产力、变成真正的生产力?在这个问题上,社会科学其实与自然科学是一样的。科学技术如果只是一种理论、一个专利放在那里,而不产业化、市场化,同样也不会转化成生产力,从而也就不是生产力。同样,社会科学如果只有理论创新,而没有创新成果的转化,也不会成为直接的生产力。所以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成果如何转化、如何产业化、如何市场化,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是社会科学成为第一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非常关键的一点。

三、关于如何进?

面对经济学在新的发展阶段上出现的一系列全新课题,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就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如何推进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即如何进,我认为,首先要解决价值观的问题,即从理念上把握三个方面:第一,“三个代表”中讲的始终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我认为非常重要。中国的核心问题就是发展,不发展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所以如何进的问题首先就是要确立生产力标准。就是说,经济学的理论创新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是胡进,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就是要代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这包含了三个方面的规定。一是对生产力标准的规范。某项创新可能在某个地方某个点上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如果违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话,这个创新就是不可取的了。这就是说,生产力标准是有限制的、有条件的,并不是在任何一个事情上、任何一个小的地方上、任何一个局部上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东西我们都可以用,而是必须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二是经济改革的支持度。谁来支持改革,这是改革的动力源泉问题。只有让大多数人支持改革,改革才有可能向前推进,也才能取得成功。要让大多数人支持改革,改革的理论与改革的政策就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三是谁来发展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是谁。只有代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协调不同利益阶层的利益关系,才有可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参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第三个问题是文化。我强调的是适合于中国文化的东西。因为任何的理论创新都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包括西方的经济发展、西方的经济学理论、西方的成功经验都是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东方的文化、中国的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我们只能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去创新,如果大多数人民群众根本不接受就没法创新。当然,文化本身也需要创新,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否定,它还有一个继承的问题。我坚信:中国文化永远不会被别的什么文化所同化。所以,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必须要考虑到中国文化的适应性,防止一些水土不服的东西。

其次,解决如何进的问题还要明确落脚点。落脚点我觉得就是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解决的不是别国的问题,而是中国自己的问题,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发展实体经济范文5

【例】(2013・浙江・40)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材料一 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

材料二 2006~2012年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

注:①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

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结合材料,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12分)

【命题立意】本题坚持了新课标高考命题关注社会生活、不回避社会热点的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社会热点为背景,重点考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经济生活知识。本题在重视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综合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经济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经济知识、描述和阐释社会经济现象、论证和探讨经济问题的能力,很好地彰显了政治学科的特色与魅力。

【解题思路】第(1)问属于图表分析题。解答图表分析题的关键是首先要读全、读准材料,图表的标题、标注和图示、图表数值(横向和纵向)等均不能忽视;其次,还要从图表直接反映的信息中找出其内在联系或本质问题;最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图表进行解读、阐释。在本问中,材料一的“表”揭示了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的关系;材料二的“图”揭示了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在逐年下降,“注”揭示了我国每万元GDP的能耗远高于主要发达国家,以及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PM2.5超标,空气质量重度污染,由此可分析说明材料一、二共同表明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不容乐观,必须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2)问属于“怎么办”类问答题。解答时重在审清设问,把握题眼。从设问角度看,本题限制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知识范围;从设问指向看,“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关键点在于“如何……融入”。其次,灵活掌握解题方法。要紧扣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万元GDP能耗等信息,运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举措的相关知识,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能源资源保护等角度进行阐释、论证和探究。

【参考答案】(1)材料一、二反映了2006-2012年我国在GDP总量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科研经费投入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每万元GDP能耗和空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在下降;但是,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说明我国在节能降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2)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方面的科研投入,大力推进环境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加强生产发展过程中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需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到每个企业和每个家庭。

二、真题启示

1.“经济生活”试题易与社会经济生活热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结合命题,反映了试题的时代性特点。“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重大的社会经济热点问题,更是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问题,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导向。除浙江卷40-(1)(2)题以外,山东卷30题(2)“科技创新”、安徽卷38题(2)“技术创新”,重庆卷13题(3)“社会公平”,福建卷39题(2)“美丽中国”等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充分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热点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这就启示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关注社会经济生活热点、关注经济发展的动态,同时又要注意提练社会经济热点与《经济生活》模块知识的结合点,并进行适度的拓展训练。

2.“经济生活”试题以教材主干知识为载体,突出了试题的基础性特点。浙江卷40题(2)考查的知识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教材第十课的主干知识,而且设问清晰、指向明确,并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又如重庆卷13题(3)“如何通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广东卷37题(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同样体现了上述命题的共性特点。这就启示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要注重把握教材的重点概念,掌握教材的核心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做到“点”、“线”、“面”的有机融合、整合。

如何发展实体经济范文6

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概述

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最显著的特征。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就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全面的立体式的创新现象的集中概括。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标明国际贸易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如果把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作一简单的概括,我们就会发现,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包含了国际贸易发展的各个方面。

(一)观念创新 它具体包括:

(1)把贸易开放看成是对外开放的起点和基本方面;(2)客观地估价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作用,把经济发展与贸易发展的平衡、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协调看成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3)把对外贸易看成是处理国家关系的越来越重要的外交手段。

(二)格局创新 它具体包括:(1)以地缘经济为特征的贸易集团取代了以政治联盟为基础的贸易联盟,贸易集团化格局基本确立;(2)区域贸易集团具有强烈的对外扩展趋势,全球一体化步伐正在加快;(3)国际贸易重心已从单一的欧洲重心过渡到了多重重心并存的状态,并正在形成以亚太为重心的新单一重心的格局。

(三)制度创新 它具体包括:(1)具有真正法人地位的、拥有更强约束性和更高运转效能的世界贸易组织逐步取代关贸总协定;(2)区域性协调机制的迅速建立和不断加强;(3)国别的“管理贸易”制度的推广和普遍化。

(四)政策创新 它具体包括:(1)有限制的可调节的自由贸易政策逐步抬头,保护主义开始相对地退入低潮;(2)直接的贸易限制措施逐渐被间接的贸易限制措施所取代,新型的更灵活和更隐蔽的贸易限制措施正在不断地被创造出来;(3)贸易政策趋向于和其他经济政策甚至外交政策的更大程度上的溶合;(4)区域内“共同贸易政策”开始形成。

(五)构成创新 它具体包括:(1)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出现重大调整;服务贸易的比重相对于货物贸易正在快速上升;制成品中技术产品特别是高新尖技术产品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原材料产品中具有特别意义的资源产品的贸易量增长迅速;(2)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乌拉圭回合协议把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投资措施以及长期游离于关贸总协定体制以外的农产品和纺织品纳入到多边体制的管辖范围。

(六)工具创新 (1)投资和知识产权成为推动国际贸易的越来越重要的手段;(2)现代通讯技术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新的信息工具;(3)国际贸易惯例、规则的革新更科学地规范了国际贸易的全过程;(4)运输方式的革命使国际贸易—61—农业技术经济 2002年第3期如虎添翼;(5)各国在促进和便利贸易发展方面的一系列新的政策举措。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已经深入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并通过和当代国际金融创新、国际投资创新的日益溶合,产生新的更广泛的创新,从而推动整个国际经济的全面创新。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近现代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当代国际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现象。它呈现出下列一些鲜明的特征:(1)全面性的和立体性的创新。可以概括为以观念创新为基础、以格局创新为突破、以制度创新为实质,通过政策创新、构成创新和工具创新具体体现的包含国际贸易各个方面、贯穿国际贸易全过程的创新。(2)具有比较明显的时间分水岭。这个时间分水岭大致是1990—1995年。尽管国际贸易创新的某些方面可能明显地早于这一时期,而且当代国际贸易创新过程尚未结束,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主要过程、方面和内容基本上都发生在当代国际政治格局大转换后的5年左右的时期内。这一明期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国际关系大调整的时期。当代国际贸易创新预示着国际经济贸易大展的时代的来临。(3)突出了开放与自由的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开放的创新、自由的创新,是对长期猖獗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强有力的反击。它迎来了国际贸易逐步自由化发展的新时代。但决不意味着贸易自由主义的根本性胜利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寿终正寝。

(4)发达国家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发动者、主导者和主要参加者。因此保障了发达国家最终成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最大受益者。

二、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原因剖析

(一)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转换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极为宽松的国际政治环境 国际贸易发展史清楚地表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国际政治环境健康稳定的时期往往就是国际贸易蓬勃发展的时期;国际政治环境动荡不定特别是在大规模的战争时期,国际贸易就会停滞甚至萎缩。因此,宽松的国际政治环境是国际贸易发展和创新的前提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政治环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状态。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突然没有了政治对手而表现出了政治神经从未有过的松驰,国际政治矛盾与对抗被暂时搁置下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明确。在这个“无格局”时期,各国为了迅速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以便在未来的新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纷纷把注意力转向经济贸易的发展方面。在国际间的双边和多边关系上,经济贸易关系逐渐上升到首要的位置。为了推动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对外贸易的利益,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并在健全和维护国际贸易制度、法律和秩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富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和努力。所有这些方面都推动和促进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形成和发展。

(二)当代国际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日益增强,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国际经济舞台和创新压力 当代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社会化、国际化进程,社会分工、国际分工日益朝着更广泛、更深刻的方向发展,整个国际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紧密相联、可分割的发展体系。这是当代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最显著的特点。在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际贸易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国际贸易具有联结作用。国际经济从一开始不是通过贸易纽带联结的。正是由于国际贸易这一特殊的桥梁作用的存在和发挥,整个国际经济才被凝聚成一个整体。其次,国际贸易具有渗透作用。它通—62—

于化金等:关于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一点思考过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其他国际经济活动对国际经济的全面的渗透,进一步地把整个国际经济各个组成部分和领域溶合为一个有机的发展体系。再次,国际贸易还具有导向作用。贸易往往是双边或多边经济关系发展的先遣,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总是能够推动双边或多边的经济关系包括其他政治、文化等关系的全面发展。这使得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建立在更深厚的社会基础上。最后,国际贸易还起着助动作用。对外贸易对一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助动作用实际上还表现为对外贸易对一国更大规模和更大程度上溶入国际经济体系的助动。这种双重助动作用是国际经济相互依赖体系的重要动力来源。但是,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大规模变迁,当代国际经

济的相互依赖关系无论在基础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基础看,单一政治联盟基础正在向以地缘经济联盟为主的多基础过渡。从表现形式看,相互依赖关系逐渐表现为包括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的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同时还不断产生着迫切要求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协调各国政策与利益的强烈愿望。为了适应上述变化,以便能够在新的史条件下继续发挥联结、渗透、导向和助动作用,国际贸易必须创新。这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当代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生产力的飞速增长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雄厚的物质基础以信息革命、生物工程等为特征的当代科技革命在过去的10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不仅表现为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明,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新技术的应用上的突飞猛进。这不仅给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勃勃生机,而且还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事实上,电子数据交换的日益广泛的运用和全范围“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推出,以现代技术服务和信息传输为内容的国际服务产品的形成和发展,以高新尖技术产品为对象的现代技术贸易的日益壮大,既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基础,它们本身又构成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组成部分。二战后半个世纪的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带

来了国际生产力的飞速增长。这不仅表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的经济衰退程度的下降和期限的缩短上,更表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振兴和繁荣。国际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当代国际贸易构成的创新,还推动了当代国际贸易其领域和方面的创新。为了适应和容纳当代国际生产力的日益膨胀的需要,同时又能反过来进一步推动当代国际生产力的快增长,当代国际贸易必须在观念、制度和政策等方面实现全面的创新。 (四)当代各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的解决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外在强制 当各国开始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发展方面以后,那些一直被“冷战”状态所掩盖或淡化的经济发展问题开始越来越清楚地暴露出来。尽管不同的国家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问题,但是它们大都共同面临着下列问题:其一,如何更有效地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溶合?如何发挥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用?其二,如何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如何消除贸易收支的逆差?其三,如何实行各国经济贸易政策的国际间协调?如何合理地分割国际贸易利益?上述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各国迫切希望对“冷战”后的国际贸易发展的各个方面作出新的安排。这在客观上对当代国际贸易创新起着外在强制的作用。作为这一强制作用的结果,各国开始了贸易观念的反思和创新,并就国际贸易制度、格局和政策的国际宏观安排和微观实施进行着少有的真诚的国际合作。国际贸易的全面创新得到了各国普遍的强有力的支持和推动。

(五)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的解决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内在动力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阻挠。第一个方面是国际贸易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的而又无法消除的障碍。这些障碍中最突出的有两个:一是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两难选择。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制度的摇摆不定,人为造成了国际贸易发展的无序性和非周期性动荡。二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功能残缺与低效能。关贸总协定无法管辖所有的贸易行为,而且仅有的管辖能力还表现为“软约束”。这更加剧了国际贸易发展的无序性和非周期性动荡。第二个方面是国际贸易同时又面临着新的国际环境的挑战。具体体现在:一是如何适时地变更有关国际贸易一系列的思想和观念;二是如何调整“冷战”后的国际贸易格局;三是如何在现有的基础和框架上改革和完善国际贸易度;四是怎样在国际贸易的构成、手段和工具上充分体现当代科技革命的最新成就和现代经济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自身所面临的新的国际环境的挑战,具体体现在:一是如何适时地变更有关国际贸易的一系列的思想和观念;二是如何调整“冷战”后的国际贸易格局;三是如何在现有的基础和框架上改革和完善国际贸易制度;四是怎样在国际贸易的构成、手段和工具上充分体现当代科技革命的最新成就和现代经济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自身所面临的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严重地阻碍着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和其对国际经济的推动作用的正常发挥。它们从国际贸易的内在的最深层次上驱动着国际贸易自身的全面创新。这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内在动力之所在。正是由于这一内在动力的驱动,当代国际贸易才发生了从观念到格局、制度、政策、构成和工具的全面的深刻的创新。

三、几点启示

从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原因的初步剖析,可以得出下列启示性的结论,它们能够引发人们对中国外经贸发展的更进一步的思考。

(一)宽松的政治环境不仅有利于经济贸的发展,还可能成为经济贸易振兴与腾飞的前提条件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得益于国际政治格局的实质性转换,得益于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真正到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大发展同样离不开中国政治环境的稳定。这是保证中国改革开放最终取得成功的根本前提。

(二)只有坚决地把中国经济更大程度地溶入国际经济的发展体系,中国经济贸易才会有真正起飞的明天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建立在当代国际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加强的基础之上,没有这种依赖关系,国际贸易创新就难以形成。事实上,如果一国经济脱离这种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关系,那么它也就不可能从这种相互依赖中获得利益。尽管溶入相互依赖关系体系需要付出代价和做出牺牲,但对于长期实行封闭经济的中国来说更应如此。从长远利益看,这乃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基本出路。

(三)科技发展是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生长点 科技进步的广泛应用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重要基础,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中的构成创新和工具创新,并通过各种途径对整个国际贸易产生作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基础。因此,不仅要在观念上,更应该在实践中,真正地把科技看成是经济贸易发展的强支撑,甚至是根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