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发展现状范例6篇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范文1

【关键词】金融市场差异 全球经济失衡 战略

一、前言

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金融市场差异的出现归根结底由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以及体制所决定。在金融市场差异条件下,各国对资本的吸引力会有所差别,久而久之则会导致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出现。对金融市场差异以及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分析能够为使有关部门及人员认识到当前国内经济的发展状态,这对于发展策略的调整能够起到导向作用。

二、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经济失衡简介

(一)金融市场差异

金融市场主要指以办理有价证券以及处理各种金融衍生品的买卖的市场。根据不同国家经济体制以及整体实力的不同,金融市场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于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低的国家而言,金融市场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在各项金融业务的办理以及衍生品的买卖的过程中会具有更大的优势,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而上述目的的达成又能够反过来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1]。相对而言,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则恰恰相反。由此可见,金融市场差异的状况一旦出现,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解决,其状况会越来越严重,从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

(二)全球经济失衡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指的是世界各国由于供求关系的不平衡所导致的一种失衡状态,同时也指受长期的金融市场差异影响而导致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出现往往源于长期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各国都必须提出一项长期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为国家经济实力以及综合国力的增长提供保证[2]。

三、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经济失衡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以及全球各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金融市场的种种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其中金融市场差异的出现便属于非常严重的一项问题,就目前的情况看,由此所导致的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也已经影响到了很多国家。

(一)金融市场差异现状

从全球的角度看,金融市场差异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世界各国的金融资产总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地区之间的差异却十分明显。根据对近些年来全球金融资产分布情况的调查发现,全球金融资产分布状况十分不平衡,作为全球经济的中心,美国金融资产分布情况占全球金融资产总数的31.9%,其总量较亚洲其他国家的总和多出1.8%。相对于美国而言,日本的金融资产总量占全球各国的第二位,其比例为11.7%,但较美国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中国的金融资产总量占实际金融资产总量的7.6%,在各国的排名中较为靠前,但与美国、日本以及其他发达经济体之间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其次,不同收入的国家金融市场差异较大。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国家的收入也会存在差别,鉴于此,国家之间金融市场的差异也就会不断的扩大。

最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流动情况较为明显。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向主要为发达国家,深入分析发现,其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的收益相对较高,且在风险防范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明显的金融市场差异。

(二)全球经济失衡现状

全球经济失衡的状况并非从未发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属于全球经济出现的第一次失衡。就目前的情况看,全球经济失衡的状况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其中美国为主要代表。自20世纪后,美国经济出现逆差的状况便一直存在,并在2006年达到了巅峰。受美国经济逆差的影响,很多与美国存在经济往来的国家均受到了波及,在这一情况下,全球经济失衡的状况开始变得更加明显[4]。

四、全球经济失衡状况下中国发展战略的调整

在全球经济失衡状况下,为避免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受到更大的负面影响,中国必须积极转变发展战略,要使其能够有效的防范各种金融风险的发生,这样才能使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更加稳定。

(一)转变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

在过去,我国采取的一直为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即在进出口贸易中以出口为主,进口为辅的发展战略,同时,为了鼓励出口,国家还提出了大量的鼓励措施,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国家的出口商品数量急剧增长,在增加了出口总额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这对于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转变出口导向型战略能够有效的拉动内需,从而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5]。需要注意的是,保持进出口的相对平衡非常必要,这是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内需不足是当前国内金融市场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居民对于储蓄的需求量过高方面,通过深入的分析发现,导致居民储蓄量过大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因此居民往往会出于养老以及医疗等目的进行储蓄。为拉动内需,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加强设备保障体系的建设十分重要,要从医疗卫生以及养老失业等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建设,从而使居民能够在失业以及疾病等问题发生时得到国家及时的补助。在这一环境下,居民的储蓄量必定明显减少,同时也会促使其更加热衷于消费行为,在促进资本流动的同时,国家经济的发展必定能够被注入新的活力,这对于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风险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五、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下,受各国经济体制等方面问题的影响,金融市场差异的问题正在逐渐深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金融市场差异会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状况的发生。在全球经济失衡的状态下,为避免自身受到过多影响,转变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要以扩大内需为主要目的,从进出口战略的转变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两个角度出发使国家经济能够得到更加快速、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争.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经济失衡[J].世界经济研究,2012,07:10-15+35+87.

[2]张.论美元本位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特征及可持续性[D].吉林大学,2011.

[3]姚晓磊.金融发展差异与全球经济失衡[D].吉林大学,2014.

[4]李宏,陆建明,杨珍增,施炳展.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失衡:一个文献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10,04:3-20.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范文2

关键词:宏观经济视角;经济全球化;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研究

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是双边经贸合作中的突出问题,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这一问题愈演愈烈。中美经济交往顺利则能够有效推动全球经济进步。具体到中美贸易而言,当前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也是我国第一大出口贸易对象。对美国而言,中国是美国在全球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同时也是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美两国双边贸易的进行情况已经展现双方贸易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贸易失衡。而这一问题如果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将制约双方贸易进一步开展。而对中美贸易失衡问题进行有效研究,也能够从实质上优化中美贸易结构,推动中美贸易不断发展。

一、中美经济与中美贸易发展情况分析

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关系是全球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全球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加速,今天中国已经成为新的世界经济大国和重要经济增长点。而美国则是世界上经济结构最优、科技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中美两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强劲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助推力量,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格局和地位已经成为影响当今世界经济关系和经济发展走向的重要因素。中美经济发展影响世界经济发展,而中美经济关系也是两国关系的基础。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经济主要依赖美国,至今天,中国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对外经济交往体系。而自2008年以来,美国率先爆发经济危机,受经济危机影响,美国经济实力有所下降。美国国内经济对全球经济影响力也逐渐下降。而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率先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并一直保持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同时进一步调整其经济政策,有效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格局的地位。

中美经济发展存在极大互补性,这与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情况有极大关系,美国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结构基本上以第三产业为主,经济发展多依靠消费拉动。而中国则是在改革开放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国家经济发展结构主要以重工业为主,同时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较为普及。这就决定中国经济发展结构中,科技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而美国恰恰与中国相反,美国经济发展中,科技含量高,人力成本低更是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优点。中美两国经济发展结构现状就决定了中美两国经贸交往存在相应问题。中国出口大量产品,美国大量基础产品供给基本由中国完成,这就决定了中美贸易存在极大顺差,同时整个贸易结构和贸易现状极不平衡,这一系列问题就使的中美经济与贸易需要解决问题。

二、中美经济贸易摩擦与冲突分析

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中美两国经济交往程度逐渐加深,这就使得中美两国经济发展相互依赖趋势更加明显。但中美经济贸易开展的基础和目的都是维护各国利益,这就使得中国经济发展与美国经济发展存在一定摩擦与冲突纷争。双方经济贸易的主要问题聚焦在双方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额。而这一问题一直以来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这就使得大多数美国民众普遍认为中美贸易逆差额的不断扩大不仅影响个人利益,直至威胁影响美国经济发展。

中美经济贸易确实存在矛盾,而这一矛盾是由于不平衡的进出口关系影响的。美国长期从中国进口大量物美价廉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这就使得美国大量基础工人失业,而中国主要从美国进口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但美国为了有效防止中国学习其科学技术,就限制对华出口产品类型和形式。一方面造成了中国,而另一方面也使得美国对华贸易额逆差持续扩大。尽管中国与美国经济贸易摩擦程度和涉及内容不断增加,但中美两国都在摩擦中获得了具体的宏观利益,维护并发展了自身利益。摩擦与冲突只是两国经贸关系中正常元素,并不能掩盖两国经济贸易往来水平不断加深这一事实。

中美经济贸易摩擦与冲突想要得到有效解决就离不开对两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具体认识,不仅要认识两国经济贸易问题的具体差别,还要从深层次分析两国经贸冲突问题,要结合两国经济发展特点,结合两国经济发展政策,动态、辩证、唯物看待两国经贸交往。

三、宏观角度看中美经贸关系的主要特点分析

中国与美国经济发展无论存在极大互补,中国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和人力,但缺乏技术和资金以及先进经验,而美国正好具备这些资源。中国两国的经济结构和国家发展形式就决定了两国有极强的合作互补特质以及互补空间。从产业结构上看,随着美国国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以及产业转移方针的不断实施,就需要选择一个满足其战略转移升级的国家和地区来解决这一问题。中美经济关系之所以出现贸易失衡,这与两国经济发展政策有关。中国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主,而美国则是全球最大消费国。

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中美两国经济依赖程度逐渐加深。与初期中国单纯依赖美国经济发展不同,今天中美经济关系格局已经实现了质的变化。2008年,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影响力已经逐渐下降。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美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质疑,同时美国为了摆脱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进一步降低利率,实施量化宽松发展的经济政策。而经过此次经济危机,中国经济依旧发展迅猛,这就极大改观了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中国实施相对稳定的经济政策和国内较为平稳的经济发展态势,就使得美国在经济投资和市场拓展方面更依赖中国,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国债的全球最大持有国。美国通过不断吸收外国资金,从而弥补本国经济发展不足,解决经济发展困局。因此随着发展,中美两国双边贸易问题,已经实现由中国单向依赖美国转变成为中美互相依赖。

最后,中美两国经济互利共生。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今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孤立存在,更没有哪一个市场可以在封闭的状态下,实现自身发展。各国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促进,互利共生状态更加明显,只有相互促进,互相借鉴和吸收,才能促进自身经济发展。而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因素影响下,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就必须认识到这是双边共性问题,只从单一方面考虑是远远不够的。两国经济相互融合,已经到了解决两国经济问题不能割裂看问题这一形势。美国在中国开设大量跨国企业,而中美合资也成立双边贸易常态问题。

四、结语

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为迅猛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依旧是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综合体之一。可以说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全球经济发展有着极大影响力。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就要从两国经济发展的实质问题入手,切实结合两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切实可行的推动经济交往。而在认识两国经济贸易摩擦问题上,也要充分认识到两国经济贸易摩擦是正常现象,不能只看到两国经济贸易的摩擦和冲突,而看不到两国经济发展的互补性。(作者单位:工商银行天津河东支行)

参考文献: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范文3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点一般有两层含义:人类不断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的进程;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的进程与趋势。国内有学者认为,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拓展了世界市场,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全球化进程应与资本主义进程“属于同一过程”,因为两者有着“时间上的契合性与历史的同步性”。(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经济全球化进程究竟在何时启动,争论不少。其实,这应依据客观的历史与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的出现而定。如果我们从世界文明史的进展及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一层定义出发,那么很容易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不与资本主义进程同步。因为在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中,各民族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并不是始自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早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前,不同民族之间就采取各种方式相互交往。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既包括和平方式,例如,不同民族间的产品贸易、外交和文化交往;也包括战争方式,如掠夺、侵略和征服。马克思曾指出,“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应“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

如果从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二层定义出发,以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启动标志,那么同样可以得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不同步的结论。因为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只有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时才有可能。而统一的商品、劳动力、资本的世界市场,直到革命进入高潮之时的19世纪中叶才形成。既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直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时各国经济才初步形成全球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才有可能启动,那么,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的论点,就难以自圆其说。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十分丰富,贯穿在众多的专著中。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代表性著作中有较集中的论述。如果我们完整阅读这些,就会发现,马克思主要是在论及大工业的历史作用时,提出其“世界历史”观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论及机器大工业的伟大历史作用时强调,是它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促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从而把一切民族与国家联成一体,是“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经济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2001年第6期。)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的这段话的主语“它”,应是机器大工业!但是,国内有的学者却认为,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可得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的结论,因此,“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相同,也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等同。(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这种理解与以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引文的意思以及全文内容的原意并不相符,因为资本主义进程,并不能与机器大工业等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机器大工业发生前,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不是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而是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启动了“世界历史”。但是直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进入高潮时,“世界历史”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才启动。可见,马克思关于由机器大工业启动的“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以及全球化进程并不重合。总之,应依据世界文明史,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为指导,理顺资本主义进程、“世界历史”进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全球化的讨论夯实基础。

就全球经济的联系与制度安排而言,经济全球化进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工业化进入高潮,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启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西方少数工业化国家完全依赖世界市场,大多数非工业化国家并不完全依赖世界市场,不少国家仍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程度较低。

第二阶段。二战以后,新革命将工业化进程引向新高潮,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力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提高,不但制度安排基本完成,包括国际及国际贸易机构与体制建立并完善,而且经济全球化的物质载体已具备,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但是东西方冷战与“两个平行市场”的存在,使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阻,因此,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出现,充其量只出现了经济“半球化”现象。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新科技革命进入信息革命,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出现了全球的制度创新与扩散,以及跨国公司的更大规模的渗透,企业经营国际化程度普遍提高,新自由主义思潮盛行,资本的国际流动借助因特网而速度空前、规模巨大,经济全球化程度空前提高。由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及亚洲一些国家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边缘状态”,因此,至今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仍没有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仍然很漫长。

二、经济全球化、“世界历史”与社会主义运动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运动,是全球化讨论中的一个热点。有的国内学者认为,“‘世界历史’或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是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与实践展开的条件”,“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其基本论据是:

(1)世界历史形成,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2)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

(3)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内在的矛盾与危机必将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经济全球化没有消解这些矛盾,也不能改变其灭亡的命运,但是资本主义可以“在全球化中转移自身矛盾,由此延缓它的存在。”而“社会主义则将以其历史逻辑的力量,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4)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将把各国无产阶级联在一起,使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全球性性质”。马克思说过,“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因此,由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可得出社会主义必胜的结论。

以上的观点与推论是否站得住脚,值得逐一推敲;同时有必要认真核对一下,其中引用的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是否准确,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否准确无误。

首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固然离不开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但是,20世纪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主导着世界体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多数落后国家尽管深受资本主义剥削与压迫之苦,但在二战后还是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

历史昭示,落后国家要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中选择社会主义的化道路,往往需要某些相应的国际条件和一定的国内社会条件。当国际资本主义处于空前危机而国内社会处于历史转折时,例如,帝国主义陷入两次世界大战时,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可能取得重大成功或突破的机会。一战中,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通常状况下,仅仅依靠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并不可能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在21世纪更是如此。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很多,其中,一些落后国家在一定的内外历史条件下,尽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普遍忽视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与利用,过度强调与资本主义制度及意识形态划清界限,排斥市场经济,完全否认了对现存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付出沉重的代价。剧变的惨痛教训令人深思。

其次,资本主义既然在全球化进程中能转移内部矛盾,延缓生存期,那么如何理解全球化是“主义生存和的客观条件与根据”的结论?如何推导出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2001年第6期。)的论点?显然这一推论过于简单牵强。

第三,仅仅用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这一抽象的概念,得出社会主义“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的结论,尚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是什么?必须加以明确的阐述。国内有的学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的论点,以证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结论,其实并不恰当。因为这两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而这段论述的基本论点,却是恩格斯晚年郑重声明放弃的过时论点。

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在回答单个国家能否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时,说:“不能”,“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同样含义的话:机器大与世界市场会扩大交往,“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都是马恩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写的。当时他们设想,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已将所有“文明国家”的经济联成一体,同时造就了相同的社会阶级状况: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世界市场已把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并消灭了他们的地域性特征,一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就可能使所有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同时行动起来,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爆发世界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目标。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曾与此论点相关。但是,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的事实却与马恩的这一判断并不一样。1895年恩格斯临终前,根据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情况,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郑重宣布,放弃半个世纪前的“所有‘文明国家’同时爆发革命”的论点。他认为,“历史清楚的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大工业”在1848年还是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因此“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22年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用事实证明了1848年前马恩关于发达工业国无产阶级“同时革命”的判断有误,恩格斯晚年的纠正是明智的。

今天,当人们在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经济全球化问题时,如果不能全面理解该的内涵,仅仅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某些论据,甚至是被马恩晚年纠正的论点,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有失偏颇,并且可能有违马恩相关论述的基本立场。

三、全面客观地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

对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人们已达成共识。它既使全球经济的要素配置更合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使南北差距日益扩大。应该承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这是历史造成的客观现实。但是,无法回避的经济全球化潮流是否仅眷顾发达国家,给它们带去的都是机遇,却将挑战都留给了发展中国家?国内有些学者对此似乎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优势的发达国家能借助经济全球化“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而处于劣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不但遭到“一定的威胁”,而且“如果听任经济自由化的摆布,就会深受其害”。(注:夏兆龙《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部分》,载于2002年1月24日《社会科学报》。)事实究竟如何?如果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那么就应承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遭到削弱,发达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也遭到跨国公司、资本和劳动力全球流通的“一定的威胁”。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处置不当,发展中国家会遭灾,发达国家也“会深受其害”。就具体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应理解为对任何参与者在带来挑战的同时给以机会,在给以机会的同时伴随风险。能否趋利避害,驾驭这种双重效应,取决于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

其实,当全球南北差距扩大时,发达国家内的贫富差距也在扩大。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据,基尼系数从1995—1996年的0.33,扩大到1996—1997年的0.34,再到1998—1999年的0.35,贫富差距在拉大。

当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时,发达国家也面临巨大压力。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连续十余年疲软,国内失业情况加剧。欧盟同样面临两位数的失业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亨利·费伯预测,未来三年内,美国有近25%的失业者难以找到工作,近75%的人在找到新工作前被迫忍受没有任何收入的生活。其实,正是发达国家面临的巨大压力,使其成为世界反全球化活动的策源地与中心,折射出发达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遇到的挑战与困惑。90年代以来的世界反全球化活动,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反全球化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那些受全球化冲击较大的产业部门和弱势群体组织,如工会与农会。美国的劳联和产联是大闹1999年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会议的主角;法国的“农民联盟”则是2001年11月巴黎反全球化示威游行的主要参加者。此外,还有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掌控的新国家主义者、极左和极右势力分子、无政府主义者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等。这些反全球化的组织和活动,主要并不是为了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是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在2000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言时曾指出,“最近形成了一个奇特的联盟。极左派、极、环境保护组织、发达国家的工会和自封的文明社会代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这个目标就是不让发展中国家人民获得发展。”(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尽管不少第三世界领导人也批评全球化,但是他们并不是全盘抵制全球化,而是要求公平有序的全球化,参加者都能公平分享全球化的果实,参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与修改,避免发达国家独占全球化“红利”,而自己被边缘化。

东亚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正是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才可能趁势发展起来,成为新兴国家。中国社会主义的巨大发展与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更证明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虽有风险,但也是机遇。亚非一些日趋落后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也说明,如果发展中国家因为怕冒风险而游离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外,如果不能积极应对与参与,也就意味着丧失与放弃发展机会,就有被边缘化和淘汰出局的危险。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排斥经济全球化,也可能重蹈苏联崩溃的覆辙。

对待经济自由化的态度与对待经济全球化一样,排斥经济自由化必然抵制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只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适应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只有接受挑战,抓住机遇,才能求得发展。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对经济全球化双重作用的评价必须客观,避免情绪化而有失偏颇。

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是全球化问题研究中的另一个大课题。

国内有些学者在肯定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同时,也不无忧虑地认为,“全球化为资本主义势力颠覆、瓦解、演变社会主义提供了某些有利条件”,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遏制以至和平颠覆的目的与主张,将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强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

毫无疑问,在一个半世纪多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占绝对优势,并主导这一进程;社会主义形态作为只有不到一百年历史的新生事物,仍处在相对的劣势地位。必须指出,由于历史文化与理念的差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至今仍有一批死抱冷战思维不放的人士,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持敌视态度。冷战虽已结束十几年,但“帝国主义肯定想要社会主义国家变质”的战略意图并没有改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范文4

【关键词】经济发展 全球化 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一般说来,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全球范围内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生产要素跨国界的不断流动,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发紧密,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统一整体。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在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推动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大发展的同时,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带来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总起来说,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主要有:(1)生产国际化。(2)贸易自由化。(3)金融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生产力的发展和不断深化的国际分工,在客观上要求打破国家对资源配置的地域限制,要求对生产要素进行跨国家或地区集中生产自己具有或可以实现较大利益的商品,使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最终将增加产品总量和生产规模,使各国受益。各国在当代经济交往中,一直在追求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它标志着先进的生产方式,是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全球范围内有效的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从而可以开发最先进的产品,获得最经济的成本和最贴近的市场,从而具有最大的竞争力。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空间先进方式,而且开辟了人类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的道路。它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干预,充分发挥价格和利润在市场中的作用,建立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而全球经济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三、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近十几年来,全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多方面质变。整个世界的经济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创造的物质财富大大增多。但是,收益分配的不公在加剧,可持续发展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加剧。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比较复杂,但它们的市场经济模式不同,因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在加剧。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加剧引发了一股又一股的反全球化运动。这对于改善贫富差距扩大的不合理、不公平状况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要真正改变世界范围内的分配不公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主要应靠发展中国家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战略和策略,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

2.推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进程,并为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全球化和区域化都从不同领域和范围推动了上一世纪已经兴起的科技革命进程、全球范围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区域安排内的科技开发分工。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产业在世界高新技术发展中已成为关键。二是全球化和区域化安排实现了高新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全世界的扩散和转移。三是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主的新技术将逐步与传统工农业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增长周期。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范文5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对外贸易

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的趋势。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在全球化影响下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将不可避免。因此,应及时把握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调整其经济发展战略,采取符合国情的应对措施,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者其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增速快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自身的经济增长水平

在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中,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曾急剧下降,商品出口额的年均增长率不到2%。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加深,进出口增速明显加快,一是自身的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增速,二是其进出口增速均高于世界贸易的平均扩张速度,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所占份额明显提高。

(二)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良莠不齐,发展情况很不平衡

由于发展中国家不是一个均质的群体,不仅国家或地区的数目众多,而且在人口密度、自然资源状况、工业发展水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方面参差不齐,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造成各地区贸易发展状况很不平衡,少数国家占据了本地区对外贸易的绝大比例。

作为一个整体,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在提高,但最不发达国家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却从50年代的3%下降到80年代初的约0.5%。

(三)发展中国家出口构成的变化成为支持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

贸易结构状况是影响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所表明,发展中国家不同群体的贸易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贸易结构,即它们的出口主要是制成品,还是初级产品和食品。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出口状况有所改善,这主要归因于制成品贸易的增长,如高科技产品及低技能密集型产品,出口收入的80%来自制成品,其制成品出口在世界制成品出口中的份额上升,

(四)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服务业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分。与货物贸易相比,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就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看,服务贸易结构的变化与世界服务贸易结构的变化基本一致,但总体看,其服务贸易主要依靠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业,而具备广阔前景的新兴服务贸易主要被发达国家占据。

二、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带来的机遇

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使贸易投资自由化。获得过去难以得到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资本、市场、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实现经济“赶超梦想”。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分工大发展、产业大转移、资本大流动和技术大外溢,对于弥补发展中国家国内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缺口,实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整个经济起飞都是非常有利的。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通过吸引外商投资,营造开放的竞争环境,国内企业在学习和借鉴中增强了竞争实力。同时,通过开展跨国经营,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

第二,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与技术开发区以及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等多种形式自由经济区的发展。各类经济区达230多个,遍及世界70多个国家,且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不仅成为吸引外资的“载体”,而且对解决这些国家的就业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步伐加大。既要继续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比较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加国内就业,扩大出口,完成工业化进程:又要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要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地位,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速国内现代化进程。

第四,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跨国公司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也是跨国投资的主要载体。但发展中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很少。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发展中国家有些跨国公司发展甚为迅速,已从贸易活动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和高科技领域,并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向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提出了挑战。

(二)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带来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柄“双刃剑”,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除了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被动参与者,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边缘化”地位。他们面临的更多的是挑战和风险。

第一,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不断增大。

第二,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全球化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冲击。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体制不完善和金融监管能力不强的情况下盲目开放国内金融市场,放松金融管制,削弱了政府宏观金融调控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凸现,对其金融市场造成不小的冲击。

第三,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他们要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被发达国家指责为破坏环境的对象。实际上,发达国家已经超越了工业化发展阶段,应对已形成的环境污染结果负责。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三、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政策选择

在充分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之后,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更为重要的问题是: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各国又该如何做出自己的战略选择。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提升国际分工地位,优化产业和贸易结构

无论是在经济全球化中逐利,还是为最终推动整体经济发展,制度改革都是必要的。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制度变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等。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整体处于劣势,故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度安排,显然不适合处于变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国内经济。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竞争优势的概念不仅由企业竞争力体现,而且涉及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是需要动员各个领域的力量才能完成的行为,必须有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和配合。政府必须从宏观上对如何发挥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进行研究。制定政策,并加以规划和指导。

(二)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也是国际竞争重要的组织形式。所以,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迫切任务之一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引导和扶持有竞争力的企业组建大型跨国公司。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开展竞争。通过培育和壮大本国的跨国公司,以全世界为市场来安排投资、开发、生产、销售,并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以获取全球化的最大利益。经过跨国公司的国外直接投资行为,把对国内市场的消极保护转变为对全球市场的积极参与,并据此分享经济全球化中国际分工专业化、精细化所带来的利益。

(三)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走科技创新之路,从比较优势走向竞争优势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国际生产关系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极不利的位置。发达国家利用其垄断优势,提高工业制成品价格,压低初级产品价格。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为改善贸易条件,实现科技进步:首先,发展中国家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减少科技进步的成本。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因为落后而具有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应该重视利用后发优势。合理引进技术、利用外资来实现跳远式的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其次,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一系列挑战,发展中国家只有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做到将外贸增长方式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还要充分发挥固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和发掘动态的竞争优势。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范文6

[关键词] 足球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我国足球产业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起点偏低,但经过近12年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大环境的影响下,在综合国力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足球产业在近几年可谓进展快速,大有异军突起之势,但目前的现状不要乐观,有的还不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环境,需要不断完善。

一、足球产业的分类与特点

1.分类。所谓足球产业是指围绕足球运动所进行的商业经济活动。足球产业的分类一般可分为本体产业、外阜产业和相关产业三类。本体产业是指足球运动本身所涉及的商业性运作。例如各类商业赛事、教育培训。球员转会引进等。外阜产业是指由足球运动所涉及的外在市场商业性动作。例如:旅游、交通、餐饮等。相关产业是指由足球运动所带动的相关市场商业动作。例如:场地、器材、服装及足球文化等。

2.特点。由足球产业的分类可以看出足球产业的形成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又由该产业而派生出更多的相关综合市场。足球产业应包括:比赛的商业运作、球队的投入与产出、足球运动的无形资产的开发、足球用品的生产与销售以及与足球产业相关的餐饮业、运输业、广告业及劳动就业市场等行业的经营等。其主要特点是:产业市场框架已基本成型;产业领域不断深化拓展;产业投资群体相对稳定。

二、我国足球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1.发展现状。中国足球产业起步较晚,但随着职业联赛的成功运作和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目前足球产业市场框架已基本成型,但由于处在体制改革初期,使得两种体制(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同时并行,加之法律的不健全,出现了管理上有些混乱,导致产品归属出现复杂趋势,从而影响了足球产业的健康发展,其次是市场动作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不佳,虽经过10来年的职业联赛的探索与推广,但由于目前市场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管理水平和措施严重滞后,而自我国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后,我国产业结构将受到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使得足球产业和市场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其实质内容还没有与世界水平同步接轨。再者就是足球相关产业的潜能没有充分拓展,特别是对足球产品的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不够。同时真正意义上的足球劳务市场和培训市场也未形成,本体产业规模拓展也不够,其市场运作也不很规范。最后就是管理理念有待创新,要结合现行体制,走出一条既适合国情又能与世界接轨的足球产业新路。

2.存在的问题。我国足球产业经过10余年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确实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问题一: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足球产业界普遍缺乏危机意识及具体的应对策略。问题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去发展足球产业,导致足球市场上价格和竞争行为的扭曲,改变了市场条件下的成本约束,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问题三:足球教育市场发展缓慢,社会集体投资力度不大,从业人员素质较低。问题四:对发展足球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足球相关产品开发,创新不够。问题五:球迷市场的培育与引导缺乏有效的监督功能,管理混乱,致使球迷市场培育不健康。

三、对我国足球产业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1.调整足球产业结构,规范经营管理,深化体制改革。足球产业的市场体系应是一个完整的结构,进一步健全管理体制,使足球产业各类市场之间能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与功能,使足球产业能健康顺利发展。

2.规范足球产业市场,提升竞争力。虽然经过了10余年的足球产业的发展过程,由于法制的不健全,管理滞后,市场观念淡薄,导致了我国足球产业的市场出现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市场竞争杂乱无序。目前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相对独立的职业联盟,并按市场规律进行规范管理、形成较好的良性循环。从而进一步提升足球产业已取得的成绩和市场竞争力。

3.加大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力度,树立品牌形象。足球产业应注重无形产业市场的开发,要依据市场特点及需求,开发、创新相关无形产业,产品的质量和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