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定义范例6篇

社交媒体的定义

社交媒体的定义范文1

关键词:新媒体;主流价值观;教育主体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011―03

一、新媒体时代对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的影响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过去的报纸刊物、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是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基于网络延伸的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它通过数字技术、网络通信等技术将信息和服务及时地传达到电脑、手机等客户终端。人人网、MSN、QQ、微信、微博已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

新媒体之所以能够迅速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与它自身的特点息息相关。首先,新媒体的载体方便易得。人们不再仅仅通过电脑这一固定载体获得第一手信息,只要有网络环境,一个手机、便携式平板电脑就可以知道最新消息,而且可以在虚拟的社交网络中毫无禁忌地交流。其次,新媒体更合适当下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无论是在公交或是地铁,还是排队、吃饭,随时可以看到人们拿着手机看新闻、信息。可见,新媒体的信息及时、更新迅速、内容简短的特点可以降低人们对阅读时间和空间的要求。再次,它满足了人们交流的需要。新媒体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不需要面对面、只用文字图片或语音交流的便利平台,消除了陌生人之间对话交流时心理上的不适和拘束,可以让人们畅所欲言、参与交流讨论。最后,新媒体带来的趣味性。新媒体中所运用的语言、标题,所的图片、视频,甚至媒体平台的设计都极其具有趣味性,让人们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能迅速吸引人们参与进来。新媒体不仅是一种信息科学技术,更是一种广受大众尤其是青年人喜爱的流行文化。

(二)新媒体时代影响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必然

青年期是少年儿童向成年人转变的过渡期,也是少年心理过渡的关键期。从心理发展水平看,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又没有完全成熟的时期。[1]这意味着大学生价值观发展定型过程中,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可塑性。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成长成才意识、强烈展示自我个性愿望,他们渴望得到关注和认同,但由于他们长期接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心理不够成熟,意志力不够坚定,很容易受到网络的影响。

当前,新媒体的便捷化、及时化、趣味化、互动化等特点为众多青年大学生所追捧。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在网络中找到了归属感。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塑造定型的重要时期,新媒体盛行带来的效应势必会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维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新媒体时代下,海量信息往往泥沙俱下,质量良莠不齐,甚至为了追求效益而故意低俗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的判断。大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这种潜意识行为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政治态度、价值观的选择和塑造。

二、新媒体时代下教育主体的应对

(一)加强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改善教育者的教导方式

新媒体时代下,教育主体常常会有一种落伍、无奈的感觉,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网络媒体、新奇的网络流行文化,他们会有一种跟不上时代、被青年大学生赶超的失落感,甚至有个别老师会对自我的教育主导地位产生怀疑和动摇。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在大学生思想成长过程中,教育者始终处于主导地位。高校思政教育者担负着服务社会、引领社会进步的双重重任。当前,教育者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放眼全局、时刻保持清醒,坚定自己的立场、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自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既要以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新媒体的发展,认清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看清新媒体的本质,同时要把握大局、抓住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大方向,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紧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善于分析国内外形势,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在坚定教育者主导地位的同时,应该注意教导方式的转变。“高校教育者与学生在年龄、阅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受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的熏陶,往往使他们在思维方式和处事待人的行为方式上带有一种时代特征。”[2]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掌握着最前沿的信息,他们已经不再简单地接受教育,而是对教育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需要教育主体做出相应的改变和提升。首先,教育者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以人为本、尊重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意因材施教。其次,教育者应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在新媒体时代下,教育者不再是唯一的权威,不再扮演一个居高临下、单方面说教和灌输的角色,而是通过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去理解学生的思维和想法,学会换位思考。

(二)新媒体时代下,教育者应更加注重言传身教

《礼记》中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高校教育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仅要向大学生传授知识,更要让学生明白如何做人,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有理想的人。教育者应该对自身责任保持高度的认识,相对于媒体时代以文字、图片、视频为主要传播内容,更应该注重自己的道德素养和一言一行。

为人师表不仅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也是整个社会对教育者的要求。在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媒体的社会舆论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环境下,言传身教在主流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主流价值观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实践过程。大学生有一定的行为判断力,但周围的环境对他们的选择和判断也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者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教育者能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这种价值观延伸到自己的言行、选择上,让学生从教育者平时的言行举止中能获得最真实的感受,这样的主流价值观教育才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教育。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媒体道德素养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具有时代意义的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体系统,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3]在过分追求物质化、高效利益的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认同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关系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教育者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通过课堂教学、团学活动、社会实践等渠道,运用集体辅导、个别谈心等多种方式,从学生的成长成才出发,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的觉悟,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培养出色的接班人。

1.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精髓已经深深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正是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基础。优秀民族文化的发扬和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本质的联系。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种文化元素交流、多种思维汇聚成为可能,社会思想文化、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不断变化,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继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入教育和大学生主流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西方思想潮流的冲击以及西方腐朽价值观侵蚀下,一部分大学生对本民族优秀传统的价值观产生了怀疑,甚至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一味地崇洋,轻视本民族文化,一定程度上滋生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

大学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当代大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延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我国诸多经典文化作品都向人们展示了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文化教育是一种缓慢长期的、逐入式的教育,优秀的传统文化往往起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在长期的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中,大学生必将受其感染,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道德素质。

2.提高大学生自我分辨能力和审美情趣

“大众传媒作为权势集团表达自我意识形态的工具,生产着凝聚社会的霸权代码,其背后的权利关系,极其复杂。”[4]在新媒体时代下,利用网络科技的便利,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力度不断加大,他们通过各种网络媒体传播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而在学生看来,在网络中得到的东西意味着前卫、潮流、时尚,他们对这种隐藏在网络信息、网络娱乐背后的政治意图并没有足够的分析能力,不能完全辨别媒介信息是非,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价值选择迷惘。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大学生更需要提高自己的辨析能力,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拒绝盲目跟从,坚定自己的立场。

除了西方媒体的有意图文化扩张、价值观侵蚀外,网络媒体中还出现大量的低级趣味、负面庸俗的网络信息,带动了很多不良风气。大学生是有文化、有修养的一代,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这里的审美是指对粗糙恶俗的、格调低下的信息、图片、视频等内容做到摈弃,传播积极的、带有正能量的信息,做具有优秀品德的继承者。

四、利用新媒介加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

(一)构建网络交流平台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丰富了教育者的教育方式,从以往封闭式、单向灌输式教育转向了多渠道、多媒介的开放式教育。当前,大学生最常用的网络社交工具有:QQ、人人网、微博以及近两年来迅速发展的微信,他们通过这些新媒体交朋友、讨论热点话题、传播消息,可以说,网络平台是思政教育者的第二教育阵地。教育者必须熟练掌握学生常用的网络交流操作技术,掌握大学生网络交流的特点,了解他们的网络诉求,使用他们常用的网络语言,打破传统课堂教学,让学生能有自己的平台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专业知识、情感交流等诉求。构建主题多样、内容丰富、气氛活泼的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的公众效应,大力宣传具有影响力的公共人物和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学者、老师的具有正能量的消息,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教育者要学会网络管理,发现和培养思想积极、立场坚定的学生,让他们时刻关注和管理平台的交流,用逐步渗透的方式延伸学习内容,保证网络交流平台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二)以重大网络事件为契机,加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导向

新媒体时代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加速了公共事件、网络事件的大范围传播效应,对教育者来说,这既是挑战又是契机。无论是社会热点事件还是国际政治事件,大学生都对此保持较高的关注度和转发率,他们既是网络事件的接收者,也是传播者、共享者。在新媒体时代下,许多敏感度较高的热点事件能引起大学生的强烈反响,媒体舆论和社会舆论对网络事件大肆炒作,势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选择产生多方面影响,这就要求教育者提高突发舆情的处置能力,把握网络事件契机,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化被动为主动,转变传统对敏感问题的掩盖,积极回应、全面回复。将网络事件作为案例题材,帮助学生深刻分析其背后的形成原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最真实的看法,然后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获取新知、端正态度、树立理念,再开展学习、参观、实践等活动,由浅入深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2]钱焕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社交媒体的定义范文2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育人功能

依赖现代科学技术崛起的新媒体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结构性调整。新媒体承载媒体的一般特征,继承了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之外也呈现出一些新特性,传播的高效化、去中心化、低门槛化等优势。它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实现了双方信息无扭曲化表达,减少了信息传播的失真性,有效推动了信息的传播、共享、互动,发挥了实践育人功能、信息传播功能、舆论引导功能以及价值整合功能。

一、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价值契合

作为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经过传播和社会化才能发挥其巨大价值,才能成为真正风向标,这个过程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或途径来完成。新媒体的出现有效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克服了视听和文字无法整合的劣势,可以全方位、无时间分割地进行传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构筑了全新生态。

(一)新媒体重构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格局

新媒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构筑了一个动态而复杂的生态环境。新媒体环境下的政治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政治现象,无论是各种具体政治行为还是意识形态的的生产,都是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人类行为与思维方式的局部改变的结果,也是物质支配力弱化现象在政治“场域”中的表现。新媒体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物质奴役之下信息交往的地域性与封闭性,促进了信息传递的世界性与开放性,使得大众在更大程度上获得了公平分享信息、参与、维护个人利益的机会和平台。新媒体解构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原有意蕴和实践的边界。

(二)新媒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提供了新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二是必须是联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互动。”新媒体环境重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新的生态,它完全具备这两个条件,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网络等新媒体有效结合。通过整合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可以全方位向受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最终达成对受众,特别是青少年受众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感知、教育、激励、调控的目的,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修养。另一方面新媒体本身就是一个互动开放的平台,去中心化、便捷化、低门槛化为教育主体和客体自由互动和交流提供了便捷。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媒体注入活的灵魂

新媒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新媒体进行重塑和整合后进行传播、扩散,在有效时间和空间内迅速传递各种信息动态,让公众知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内容,保障了信息的时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反过来也会促进新媒体的发展与完善。通过对传播对象、时空等的把握,了解新媒体的被使用情况、受众获得的体验感、存在的不足之处等,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发优越、人性化的传播方式。此外,为了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和践行,针对虚拟空间中的反主流文化思想将会在技术上进行设计和监管,规范新媒体的使用,保证新媒体环境的健康有序。新媒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下传播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线上线下传播和培育的不二阀门。

二、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影响

(一)打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物理格局

传统媒体对时空格局的分割,不能将其有效整合,造成信息社会不对等占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传播和人类的交往。而新媒体实现了信息的全天候、全覆盖,面对浩瀚的信息,网民可以自由利用零碎的时间获取信息。新媒体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便捷的信息接入模式、一个终端,可以接入的网络,就可以打破传统“参与到场”的现实,逐步过渡到“参与不到场”进行信息的制造与分享。新媒体推进了交往地域性走向世界性,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不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

(二)实现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身份的同一化

传统媒体构建的传播架构体系,在受众与信息源或传播者之间建立的是一种固定、单向度的传播关系。传播者是信息的富有者,掌握着主动权,他们对信息内容进行严格把控和筛选。信息源经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到达受众,信息的受众只能作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和消费者,却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原路传递回去。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单向度格局,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经过筛选的信息,他们也在制造信息,分享他们的看法,表达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态度。新媒体交互性促使受众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认可并被尊重,他们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接受者也是者,传播者与受众的边界被打破,他们身份开始变得模糊,而对其身份划分的意义在减弱。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互动性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和功能的不断开发,可以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覆盖面、增强互动性、降低学习成本等。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及时沟通交流、跟帖、转帖、转载、点赞或“@”,形成巨大扩散效应。新媒体实现了信息沟通时效性,无处不在的信息制造者源源不断通过各种软件将信息推送到受众眼前,任何一个话题在网络上都可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无数网民的关注。信息获取的便利化,互动成本的低廉化等促进了网民互动热情,保障了互动内容丰富性、互动群体多样性、互动范围广泛性。

(四)新媒体改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

从本质上讲新媒体是传统媒体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是媒体系统扬弃的结果。是继传统媒体的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网络媒体被誉为第四权力部门的新闻媒介,发挥着政治宣传、舆论监督、公民参与等政治作用”,作为媒体和其他媒体一样,新媒体第一职能便是传播职能。而且,新媒体的新特性,例如去中心化、低门槛化、便捷化等特性,能高效利用零碎时间,亲民化、草根化的表达,必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产生深远影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提供持久动力和有效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新媒体传播是一种开放性、对称性的传播,人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争鸣和讨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效果。

三、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功能

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的价值契合,是对新媒体工具性价值的肯定。新媒体跨越了信息制造者与消费者相分离的现实情境,实现了受众与信息传播者二者同一化,为受众打造了一个相对自由平等的选择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有效互动,冲击了传统平面媒体信息的霸权,而且对传统社会的固有结构的挑战也是明显的。根本上讲,新媒体也是一种生产力,它重塑了传统社会交往关系,一定程度上解构和平衡了传统话语权力架构,实现了对话语权的束缚和监督。提升了受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话语权、建设权,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弘扬与传播拓展了新的实践空间。

(一)实践育人功能

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奉行的原则。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也发挥了较强的实践育人功能。一方面,作为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的身份传参与到信息生产和消费中,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不同的受众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声音有助于传播者反思自己的言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参与者要求具备一定媒介素养,而媒介素养的养成则需要不断地进行新媒体环境下各类实践。良好的媒介素养,会随着其参与网络活动、使用新媒体的实践次数而逐渐养成这个过程,也是受众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过程。

(二)信息传播功能

通过新媒体在全社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获得较大覆盖范围,渗透到不同的深度和层次。新媒体以自身的优势,海量的信息、及时性、对等性,受到了社会关注,作为媒体,传播是第一性的,新媒体也不例外,它可以提供大家生活各类信息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结合则发挥了较好的意识形态的社会化价值。在虚拟空间,意识形态斗争异常激烈,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功能,使其更为迅速、有效到达受众形成初步的覆盖,激起参与者的热情,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

(三)舆论引导功能

通过“意见领袖”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正确方向。借助新媒体,网上形成了各种论坛、各种虚拟组织等公共空间,俨然成为意识形态交锋新领地。新媒体环境是一个开放、多元文化并存生态体系。在这个开放的生态中,多元价值观并存,一方面面临国内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等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得应对国外意识形态的冲击。在激烈地碰撞与交融过程中,不论糟粕还是精华、丑的还是恶的、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外来的还是本土的都在这里展现和集聚。在这圈子中往往有些意见领袖,网络大“V”他们的舆论不同程度上影响周围人的意识观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我们需要他们的声音也需要引导他们发声。通过一些意见领袖引导公共情绪向正向发展,形成积极的公共舆论。同时还要抵制论坛、贴吧、网站等反主导价值观的言行,及时纠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错误思想、价值,着力发挥好新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四)价值整合功能

文化体系一般有三层构成,外层的器物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核心的意识形态,三者紧密结合,形成有机统一体。一个良性的文化运行系统是三者的互相统一,它可以有效推动社会的稳定,缓和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如果在社会发展中,过度强调核心层或者器物层都将产生文化堕距现象。在奥格本看来,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物质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变迁进度往往是很快的,而制度与观念等部分文化则较慢,这就产生了一种迟后现象。因此要充分挖掘新媒体生产力的价值,提升大众媒介素养,提升大众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发性向自觉性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上层建筑,有强大驱使功能,可以推进器物层面的载体的更新和发展,有效整合新媒体生产力的巨大价值,重塑既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体系和运转机制。葺

[参考文献]

[1]张苗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解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2).

[2]郑永廷,朱白薇.改革开放30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与发展[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08.(10).

[3]姜丽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运用现状及建设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郑洁,汪玲丽,白崭.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责任及功能[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0,(04)

[5]崔妮.网络政治时代的中国政治文化建设[D].济南:济南大学,2012.

[6]代玉梅.自媒体的本质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J].云南社会科学,2011,(12).

[7]唐绪军.新媒体蓝皮书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6.

社交媒体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社交媒体;企业营销;消费者

近年来,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范围也逐渐向社交媒体扩展,社交媒体营销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知,未来的企业营销必将会以社交媒体营销作为营销的主要方式。社交媒体由于平台的广泛性、自由性、不受制约性等优势特点,为企业社交媒体营销工作的开展及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最坚实、最便捷的基础。通过社交媒体,企业能够实现与客户、潜在消费者的双向沟通,可实现即时沟通交流互动,增强彼此的依赖性。此外,社交媒体还在塑造品牌形象,进行产品宣传,进行危机公关等多个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社交媒体的定义与分类

社交媒体的原始技术是web2.0系统,该系统包含了大量的与网络相关的应用。主要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移动平台技术实现公司组织机构、政府机构、社区和个人之间的沟通联络,用户可以达到创建、交流、消费等目的。Wikipedia网站上对于社交媒体是这样定义的:社交媒体其实是一个虚拟的社区和网络平台,用户借此来实现创作、交流彼此观点和意见。相较于一般常见的社会大众媒体,社交媒体的显著特点是可以让用户享有自己的创作权及言论自由权,自由进行各种编辑创作工作,并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分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社交媒体可以以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当今国内比较流行的社交媒体的形式十分众多,诸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支付宝、微信、QQ等。国外比较流行的社交媒体的形式主要有Facebook、Twitter、Line、Google+等。

根据奥美中国对社交媒体类别进行的研究,社交媒体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专业社交网络(professional SNS);移动聊天(Mobile Chat);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ing);在线交易(Online Trade);微博(Micro-blogging);博客(Blogging)图片分享(Photo Sharing);视频分享(Video Sharing);知识问答(Q&A);百科知识(Wikis);在线音乐(Online Music);签到(Check-in);留言板(Message Board)等。

2.企业社交媒体营销的特点

企业社交媒体营销通常以微博、微信、支付宝等平台为基础,通过社交媒体企业需求或企业产品信息,从而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企业社交媒体营销通主要有以下特点:

2.1自媒体化

企业的客户不再只是局限于受众群体,客户同样可以参与产品的营销。

2.2互动化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互动交流。

2.3全媒体化

企业、客户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对产品进行描述、营销。

2.4信任化

社交媒体特有的性质使得企业和消费者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

2.5关联化

在互联网时代的环境下,社交媒体可以实现多种媒体之间的相互关联。

3.企业社交媒体营销的实际应用

3.1展示企业品牌

口碑传播的力量是在营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口碑传播更贴近于日常生活,是人际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形式的广告,而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因此,相比于广告的信息,我们更倾向于相信口碑,尤其是来自亲朋好友的推荐。当我们的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上有人晒出自己使用的并且觉得很好的某种产品或服务时,我们大多数人如果自己有需要都会去进行购买或尝试。所以说通过社交媒体可以广泛展示企业品牌、营销企业产品或服务。

3.2 创建忠实用户群

企业可以依靠社交媒体的营销方式槟勘昕突Т罱ㄒ桓龉餐的交流平台,即忠实用户群,使目标客户群能够从中得到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比如企业相关的行业新闻、企业动态、生活小贴士等信息内容。从而企业可与目标客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及时进行沟通交流,消费者可以快速准确的获得企业相关消息。忠实用户群的创建有助于企业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尊重。

3.3 提升企业服务水平

社交媒体平台使得企业与客户间的交流更为透明化,客户可以对企业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使得企业可以对自身进行及时改正和产品升级优化,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3.4 提高企业销售业绩

企业中一个合格的销售人员不可能离开社交媒体的帮助。每个销售人员都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并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潜在客户,不断提高企业的销售业绩。

3.5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广告费用的投入是企业进行产品服务宣传必不可少的,而通过社交媒体软文、广告等信息内容可以帮助企业节省大量的广告宣传费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和回报。因而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具有低投入、高回报的特点。

结语

社交媒体由于平台的广泛性、自由性、不受制约性等优势特点,为企业社交媒体营销工作的开展及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最坚实、最便捷的基础。因此,未来的企业营销必将会以社交媒体营销作为营销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淼.社会化媒体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研究――以消费电子行业为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彭兰.社会化媒体与媒介融合的双重挑战[J].新闻界,2011(01)

[3]斯科特 斯特莱登.强关系――社会化媒体营销制胜的关键[M].魏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邹立清.论社会化媒体发展趋势下的营销变革[J].科学科技社会,2012(01)

[5]唐兴通.社会化媒体营销大趋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3.

社交媒体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新媒体;文化;建构

新媒体文化作为基于信息技术引发的全球性文化现象,它带来了人类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革命。在这种新媒体文化的“裹胁”下,人类社会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也许,改革开放的中国正好契合了新媒体文化的特殊历史机遇,以极其敏锐和十分积极的态度拥抱了新媒体文化。新媒体文化是一种以技术发明为起点进而被形塑的文化;新媒体文化是一种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创新型文化。这种新型的文化在构成要素、基本特点、生产机制及传播方式等方面均不同于传统的媒体文化,它是对人类文化的全新建构。

一、新媒体文化的构成要素

一种全新文化的出现,最主要的是它的构成要素发生了重大变化,纵观媒介(媒体)与人类文明史,人类文明的巨大变革无疑与新的媒介(媒体)的出现有关,而这些新的媒介(媒体)均存在着构成要素的变化,如:文字的出现、印刷机的发明、电子在传播中的应用等,均构成传统媒介(媒体)文化的要素。

(一)技术

新媒体文化是基于数字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文化,显而易见,技术是新媒体文化中最重要的要素。在新媒体世界,谁把握了数字世界图像传播的奥秘,谁就赢得了先机。“windows”系统替代“DOS”系统证明的也是这个道理。此后,新媒体软件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从拓展人类既有的欲望和需求开始的。从E-mail到各种社交软件,其背后是人类交往的需求――从满足功利的目的到满足情感的渴望;从Ebay到淘宝网,其背后是人类便捷购物的需求,进而,是人类消费和占有“物质”的欲求;从网络视频网站到各种手机视频APP,其背后既是人们观看想象世界和理念的欲求,也是人们好奇和消遣等娱乐欲求的体现。从本质上看,所有的新媒体技术都可以还原成信息传播技术,这类技术有两方面的功能:第一,它们能改变或优化人们的交往结构和交往模式,进而形塑全新的共同体。第二,所有的信息传播技术又是所谓的符号生产和消费技术,作为符号,它们既能表征一个真实的世界,又能建构一个虚拟的世界,既能帮助人们认知客观现实,又能给他们真实世界所没有的虚拟体验。换言之,新媒体技术一方面让人类的联系方式越来越多元、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给人们的视听带来越来越多的新鲜体验,这种体验有两条路径,一条通向真实世界,即帮助人们理解客观真实世界的运作逻辑,满足人们“认知”的需求;另一条则是通往一个理念的、想象的世界,激发人们的梦想,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

(二)信息主体

文化的核心元素是相应性质的主体的出现,就新媒体文化来说,就是相应的新媒体信息主体的出现。

在新媒体文化中,作为互联网节点的人,本身就是信息及意义的载体,无处不连接,时时在表达其数字化生存状态。人一方面接受信息,享受信息给自己带来的诸多益处――知识增益、感情润泽、社交面变宽等,但另一方面,他自己也会反过来被信息的传播逻辑所重新塑造,这就是所谓的信息主体的出现。在互联网诞生之前,人类社会出现过电视主体、广播主体、言情小说主体等一系列信息主体,而新媒体主体是人类社会最新出现的,也是当下社会最具普遍意义的主体。相对于电视主体等之前的信息主体,新媒体主体有如下特性:

第一,新媒体主体和自己面对的信息世界,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个“传播/接收”的关系,而是“主体施为/客体承受”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文化中主体的塑造遵循的机制是“youareyourdoing”,是两个世界信息乃至能量彼此交换的中介在新媒体的界面上,所有的信息所激发的主体反应都是“互动”,即有所作为(doing),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解”或“接受”。如果说,新媒体世界是一个“询唤”(interpellation)结构,那么,相对于之前人类所有视觉文本所形塑的主体,它询唤的主体是一种生机勃勃的主动性极强的主体,新媒体的主体总是意欲向新媒体世界做出一些事情,与之互动,或者改变这个世界。换言之,信息主体的主动性是新媒体世界对人类主体性改变的最大功绩。

第二,新媒体主体在处理信息的时候,其面对的是一个真实而非虚拟的世界,这大大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也拓展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欲望。自现代媒介技术诞生以来,信息世界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虚拟世界。新媒体技术诞生之初,人们认为新媒体世界(刚开始的电脑世界,后来的互联网世界)也是一个超真实的世界,进而还是用“真/假”这样的逻辑去判断评估这个世界。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化,这一世界越发体现出真实世界的逻辑。这首先表现在无所不在的“互动性”方面。其次,这还体现在新媒体世界呈现出越来越强大而坚实的物质基础,最典型的就是网络购物:网络购物不再仅是符号的交流和交换,而是依托庞大的生产性产业以及顺畅的物流服务,网络购物平台和实体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样,微信中的人际交流不再是与虚拟的符号的交流,而是与真实生活中的亲朋好友的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受新媒体技术所赐,主体的身体、神经、情感、精神等全方位地得到了“延伸”。这是人作为“主体”的一次本质的革命,也是人类社会的一次千年未见之变局。

(三)文本

新媒体平台上所有产品、呈现、结构、行为等也都最终可被还原成文本,也就是可被解读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文化归根结底还是一种信息文化。与传统媒体的文体不同,新媒体文化的载体――文本是数字化的,它可以被快速复制,不断丰富和完善,再生产再传播,是一个不断分享创造的过程。从总体上来看,新媒体文化的文本可被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表征性文本。所谓的新媒体的表征性文本是指在新媒体世界具有特定含义的信息或信息系统,它们是传统意义上的文本在新媒体世界的延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媒体技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兼容性”特色,故而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文本都可以在新媒体技术的平台上被实现。

第二,行为性文本。所谓行为性文本,是新媒体技术独有的一种文本形态。即人们在新媒体平台上会制造或生产某一类型的文本,但他们生产或使用这类文本的目的不是(或不仅是)读解文本背后的含义,而是他们要用这些文本去和别的主体或社群互动,这类文本存在的意义不在于其表征含义(或者说,其表征含义是稳定甚至恒定的),重要的是用户对它的使用行为。

第三,结构性文本。所谓结构性文本,是指某一种新媒体行为得以施展和运作的新媒体的结构性空间。网站、论坛、APP等是典型的新媒体文化的结构性文本,它们是新媒体文化得以有效运作的基本平台和空间。结构性文本决定某种新媒体文化的类型、功能,以及用户使用相关新媒体技术的行为模式和习惯。设计结构是新媒体文化的创业者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任务。而几乎所有新媒体文化的革新都是结构性文本革新的开始。新媒体文化最极端的革新是发明结构性的新媒体技术装置,苹果产品就是典型的例子。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一台苹果手机当成一个结构性文本,它拥有特定的系统操作性平台,在这些平台上,有一些特定的APP软件的组合,进而形成相应的软件系统。这类文本最典型的是聊天软件中的各种表情符号,他们是典型的行为性文本。

二、新媒体文化的基本特征

新媒体文化的最显著特点,是互动性。传统媒体的传播关系中,传统媒体与受众是僵化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很少有互动交流的环节。而在新媒体中,信息的传播者与消费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一个给定的传播交流中,它不但一定程度上联系着更早的信息传播与交流,而且也不是这个信息传播的终点,这个信息还将被复制、评论、再生产再创造,进入下一节的交流中。这种互动性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生产者对于消费者的简单回馈,而是强调一种变化,强调信息多大程度上在传播过程中改变或者被改变。这种新型的信息传播过程,也塑造了全新的传播关系,人在新媒体中不再作为沉默的大众,而是被赋予更多的主体性,集信息生产、传播、接受、再生产、再创造于一体。新媒体互动的维度是从多方面展开的,如:信息技术推动传播反馈机制的形成、反应的速度和即时性加强、交互的程度加深等,这开启了人类全新的“对话时代”。这种互动性意味着“意义”的互通互联,是文化的再生产与再传播。

新媒体文化的重要特点是去中心化。第一,是文化生产的去中心化。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构造了一种全新的传播关系,传统的由点到面的传播模式被点对点、多点对多点等自由传播方式所替代,被称之为“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已经颠覆了刚兴起不久的所谓“大众传播时代”。它使得信息表达的草根性和平民化成为普遍可能,它消解了传统媒体在信息生产中的权力中心地位。新媒体赋予了个体“自主性”,开创了个体传播的新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的提供者,人人皆有表达的权利,每个人都成为文化的创造者与推动者。如果工业社会的核心要求是“效率”,要求整体系统的配合,它的媒体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核都是宏大的、系统的、整体的,而人本身则被淹没于这种系统与整体之中。以新媒体为标志的信息社会的核心要求就是“信息”,人生活的全部内容皆有可能成为信息,每个人都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它的精神文化内核是生活的、个性的或者是碎片化的。这种精神文化与宏大无关,它关注人类的日常生活,每个人在新媒体中都能找到“存在感”,即人因意义互联而存在。第二,是文化价值的去中心化。由于文化生产中心的地位受到挑战,其所代表的价值中心地位同样受到挑战。新媒体给沉默的大众提供了一个发声的平台,“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媒体负责人”,传播的主体纷呈,使得个体意识和感性表达得到张扬,“众声喧哗”的背后是多元价值的呈现。第三,是文化疆界的去中心化。随着互联网技术及新媒体的发展,人类的交往冲破国家地域的限制,促使人类更大规模的跨界交流,这就冲破了传统以国家为中心的文化疆界。“网络空间”“网络”等全新的概念,不只是见诸理论探讨,而且正在逐渐成为全新的“现代国家意识”“国际法律规范”。

新媒体文化的本质特点,是创新性。随着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新的媒体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媒体与人连接更加紧密,人的主体性越来越得到充分彰显,新的互动方式及文化产品层出不穷。因此,媒体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性”的文化。

文化生产主体的变化,创造文化产品文化符号不再是掌控知识、资本及政治资源的社会精英或媒体组织,而是网络大众。新技术创造了人与人之间信息交往互动的可能性,互动性的背后是人的能动性,人人皆在网中,人人皆参与文化的创造和分享。并且,这种文化的创新还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时刻在线处处连接是人的基本生存状态,各种碎片化的时间也被充分利用,用于阅读、听音乐、看视频、刷微博、刷微信,这也意味着文化消费和生产不断刷新。从内容上看,新媒体文化信息传播的载体不再是单一的文字,而是图像、声音等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在此过程中,这种文化载体不断被复制、创造、转发,不断处于创新之中。新媒体文化内容创新,还表现在各种文化的不断交流、碰撞与融合,在此过程中,新的文化符号、价值观念、文化产品得以产生。它加快了与世界文化的接轨,新的文化价值符号得以呈现,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得以交流、碰撞和整合。新媒体还激活了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以新的方式呈现,如互联网对于文化习俗的激活――“微信拜年”“网上祭祀”等。新媒体文化,似乎正在不断绘制出属于自己的“文明地图”。

三、新媒体文化的生产机制

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生产机制。这种新的生产机制,与新媒体的文化生产的环境,或者文化生产的体制也有很大关系。

新媒体文化的体制并非是由技术给定的,而是特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产物。比如,美国实施的是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那么,纯粹的商业体制必然成为新媒体文化技术机制的核心构成因素。在这种制度下,资本的力量最为强大,任何技术的创意都必须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才可以获得社会认可,进而在民众中得到普及。

微软、谷歌、脸书等新媒体世界中的巨头们,其发迹轨迹有一点类似中国实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体制内涵中有“市场经济”的因素,因此在资本层面,中国的新媒体文化运作机制和美国也是能够对接的。比如百度公司的崛起和美国诸多新媒体巨头的崛起并无二致,即都和美国华尔街之间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百度总裁李彦宏先是获得了华尔街投资大家蒂姆的青睐,他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且互联网领域遭遇寒冬的2002年为百度注资。而百度发展起来之后,又来到华尔街上市,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但我国毕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因素在新媒体文化建设中也一定会得到体现。

比如,各级政府官方微博、微信的开通,为民众的“网络问政”提供了崭新的通道。“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等网站也是主流媒体,其的新闻、评论等信息也代表官方立场,这些网络机构及其相应的网络文本具有相应的权威性,因此也担负着相应的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这形成了我国社会独特的新媒体主流文化,或者叫主导性文化(dominantculture)。当然,新媒体世界的日新月异,也不断会对主导性文化提出新的要求,有的时候甚至敦促新媒体主流文化必须调整和变革。

比如,面对以“滴滴打车”为代表的网络打车软件,相关政府部门的制度变革同时也就是新媒体文化变革的决定性机制。

综合以上新媒体文化要素分析,我们不难归纳新媒体文化的生产运作机制,即这种机制是新媒体文化构成诸要素互动运作的结果(见图1)。任何新媒体文化的诞生之地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在一个既有的文明生态中,我们称之为“旧文明生态”。在这个生态中,技术发明和革新是新媒体文化建构的起点和发动引擎,而一旦技术得到社会认可进而有普及的前景之后,政治权力和资本权力就会来规训或干预技术的发展和使用,这二者构成了新媒体文化的约束机制,成为技术逻辑之外的、新媒体文化发展必须遵循的约束性力量。然后,新媒体文化会蓬勃发展,其发展的路径就是不断地生产各种文本,先是表征性文本和行为性文本,进而诸多文本构成结构性文本,此时,新媒体文化形成了自身的结构性因素,这些因素具有主体询唤功能,进而形塑相应的新媒体主体。“主体性”是文化塑造的核心因素,这导致“新人”的出现,“新人”的出现是一种新的文明生态出现的标志,至此,新媒体文化进化成新媒体文明。

四、新媒体文化的传播方式

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基本上是以内容为中心导向,通过新闻、节目内容、广告来吸引受众并吸引商机,因此大众媒体的首要任务是创造具有吸引力的内容来服务观众,一旦观众群建立,市场、品牌也随之建立。而新媒体文化,基本上是以交流平台为中心,通过不同的交流平台,让一群熟悉程度相对较低的使用者集结为网络的社群。新媒体时代,消费者要求免费且个性化的内容而且也同样要求资讯取得便利性的管道,所追求的是即时性和无所不在的资讯体验。以微博、微信、手机APP等各种新媒体平台为代表的技术发展所建构的新的文化形态,呈现出一种不同以往的传播范式。具体来讲,就是新媒体文化的传播方式更加突出情感性、社交性、扁平化。

新媒体传播的显著特点是传播的个性化、分众化和多元化。新媒体文化基本上是以交流平台为中心,通过不同的交流平台,让一群熟悉程度相对较低的使用者集结为网络的社群,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相互连接、彼此分享。新媒体用户不用再关注信息的者是谁(因为他们自己每天都可以扮演信息生产者、者和接受者的角色),而是更注重成员间信息的分享与交流,因此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另外,新媒体使用者在不断的群体交互过程中,也营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虚拟交往的真实感。在网络空间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性地参与交流,都能够发表观点并得到响应或批评,也就是说,网络传播的传受双方对信息交流过程拥有平等的控制权。

信息传播的多向性也是新媒体文化传播的重要特点。新媒体文化,通常不遵循传统的线性传播方式,而是非线性的传播方式。在网上大量的信息源传播着或真或假、代表各种立场的信息。受众不再处于统一传播口径的某一种或某一系传媒的影响之下,他们可以听到来自多方面的声音,并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利益来进行评判,甚至完全忽略。受众所接受的关于某一新闻事件的报道,无论是在事实还是在态度上都不再是前后连贯、首尾一致的线性状态;受众面临信息超量情况下的众说纷纭、意见不一。受众也不再是统一的整体,而是分散状态下各新闻者争夺的对象。传播者自由度的提高,以及网络的非线性传播方式更可能强化网络受众的“个人主义”倾向。

另外,新媒体传播还具有保护机制,使得受众在文化传播中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从新媒体方式的传播技术来看,在固定的文化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新媒体拥有不实名的特点,所以能够从根本上破除传统人员身份的束缚,在不暴露自身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和陌生人进行沟通交流。在隐私通常得到保护的情况下,受众更倾向于吐露自己最真实的内心想法,进行自我信息披露,从而有效率地进行互动交流,文化传播在质量上和效率上都会有所提升,能够不断地增强文化传播者之间的凝聚力。

从传播效应来讲,网络传播中文化信息量的内容形式会引发传播效应,既有正比效应又有反比效应。网络文化信息的传递内容与表达方式,越是符合受众所事先预想的,通常对受众的信息量就越小,传播效应与信息传播量成反比关系;反之,的网络文化信息给予受众富有奇特变化且意想不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越多,受众接受的信息量就越大,文化信息传播的效应也就越大,此刻的传播效应与信息传播量就构成正比关系。在网络文化信息传播中,原创性的文化信息创意往往是奇异新颖而引人入胜的,它凭借自身独特的吸引力和最有差异性的冲击力来激发受众的兴趣,往往能产生比较好的传播效应。

五、结语

新媒体文化正以迅不可挡之势袭向人类的日常生活,它是关于人类个体“生活”的文化,它反映人类个体的生存状态,远离宏大与超验,使文化回归于人本身,使个体价值得以体现,人人皆在网中,人人都是织网者;人人皆是媒体,人人都是文化的创造者。即,新媒体使每个人的存在意义化,“我”就是存在,存在就有意义,符号不断被创造、新的话语不断流行,新的文化产品不断涌现。可以说,新媒体文化正不可逆转地改变着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建构着一种新型的文化。当然,面对人类一种崭新文化的建构,也必须呈现一个完善的过程,也必然会存在某些误区。诸如,这种新媒体文化能够安顿好人类的精神世界吗?它会不会使人类陷入亲手所织的网中并为之所困?人们对技术的过度依赖会不会使这种新媒体文化缺乏“韧性”、缺乏“纵深”?如果是,我们如何来加以弥补、加以重构?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深入地思考、好好地去探究。

[本文为“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研究课题成果(批准号:11&ZD027)]

参考文献:

[1]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2.

[2]胡泳.众声喧哗[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3.

[3]熊澄宇,金兼斌.新媒体研究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9.

[4]N・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53.

[5]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62.

[6]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87.

社交媒体的定义范文5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关社会化媒体的研究始于2008年,文献数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2011年之后,研究成果迅速激增。从文献分布来看,美国贡献了超过半数的论文;其次是澳大利亚,占总数的10%;英国居第三位,占总数的6%。从研究的主题分布来看,超过30%的文献研究的是社会化媒体在商业和经济方面的应用,超过11%的文献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视角研究社会化媒体,从媒介视角研究社会化媒体的文献占到总数的6.3%,其他则分布在信息科学、图书馆学和文化研究等领域。

社会化媒体的基础理论研究

社会化媒体的基础理论研究是一个尚不成熟的领域,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甚至在一些基本概念、特征、范围等问题上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概念与特征研究。2007年,Antony Mayfield 在《 什么是社会化媒体》(《What is Social Media》)一书中为社会化媒体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即“社会化媒体是一系列网络媒体的总称,这些媒体具有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的特点”。他认为,社会化媒体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并将社会化媒体的基本形态分为七大类:社交网络、博客、维基、播客、论坛、内容社区和微博。Mayfield的定义成为学者们认识社会化媒体的重要起点。Kietzmann等人将社会化媒体定义为“超过了社会交往的内涵的社会化互动媒体,随时随地、门槛低和广泛的传播技术能使社会化媒体改变组织、群体和个人沟通方式”。他们观点的共性在于强调互动,因此暂时称之为“基于互动角度的概念”。

之后,后继学者又对社会化媒体提出了不同的定义:第一种是基于技术角度的界定,如Kaplan和Haenlein 提出社会化媒体是在 Web 2.0 技术的基础之上,允许人们交换自主创造内容的应用;第二种是美国公共关系协会提出的,认为社会化媒体是指支撑网络的那些工具和服务;第三种是基于网络结构的界定,如Toni Ahlqvist等人提出社会化媒体的一个重要元素是人际关系网,人际关系网反映了社会化媒体不再是所谓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漫无目的的传播,而是要依附于一定的关系网络,这也使得社会化媒体与传统媒体有了本质的区别。

此外,还有基于传播特点或者应用形态的界定,如认为社会化媒体具有内容碎片化、传播时空碎片化、受众碎片化、人们心智和生活方式碎片化的特性;还有一些学者将社会化媒体应用形式定义为博客、维基、播客、BBS、社交网络、内容社区和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就是由这些工具构建的社会化网络及其服务平台。

分类及类型研究。随着网络应用形态的丰富,社会化媒体所指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然而,仅仅依据应用形态来分类显然缺乏学理依据,且难以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跨越。

Kaplan和Haenlein 运用媒介研究中的社会临场感理论(Social Presence)、媒介丰富度理论(Media Riches)以及社会过程理论,构建了一个二维表,根据表格将业已存在的社会化媒体分为不同的类别。在该分类方式下,就社会临场感和媒介丰富性来说,协作项目(如维基百科)和博客的程度是最低的,因为它们基本是基于文本的,因此交流空间较小;高一个层次是内容社区(如YouTube)以及社交网络(如Facebook),它们在文本交流之外还可以分享图片、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内容;最高层次的是虚拟游戏世界和虚拟社交世界(如“魔兽世界”“第二人生”),它试图在虚拟世界中复制面对面交往的所有维度。就自我展示和自我披露来说,博客比协作项目的程度高,因为后者主要聚焦于某一领域的内容;同理,社交网站比内容社区的自我披露程度更高;虚拟社交世界比虚拟游戏世界的自我披露程度更高,因为后者的用户是要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并以特定方式行动的。

Lietzmann和Hermkens等对社会化媒体的分类建立在对其功能性的区分上。他们首先提出了社会化媒体应该具有的七个基础功能模块(Functional Building Blocks),即认同、交谈、分享、存在、关系、声誉及群组:“认同”功能块表现出用户的社会化媒体设置在多大程度上透露他们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所在地以及其他信息;“交谈”表现用户在多大程度上使用社会化媒体进行交流;“分享”是指用户使用社会化媒体来交换、、获取信息;“存在”是指用户可以在何种程度上与其他用户取得联系,这包括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情况;“关系”是指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的联系,具体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通过某种方式来相互交谈、分享社会事务、面晤或者仅仅是将对方加入好友列表;“声誉”是指用户如何识别他人及自己在社会化媒体中的地位(声誉在不同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上有不同的含义,有时声誉是一个信任问题,社会化媒体只能依靠机械判断,通过用户所提供的信息来判断何种关系是值得信任的);“群组”是指用户组建社区和子社区的功能,一个网络越是“社会化”,其朋友、“粉丝”、联系人的群组就越大。

大多数社会化媒体在这七个功能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没有哪个社交媒体只聚焦于其中一种功能,但又各有侧重,有的偏向身份认同,有的更关注分享,不一而足。

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研究

相对于理论研究的薄弱,应用研究的发展非常迅速。相关研究涉及到个人使用社会化媒体的情况,社会化媒体在企业、政府、媒体乃至非政府组织中的应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和影响。

商业与经济视角下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研究。商业与经济视角下社会化媒体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口碑影响、推广宣传、公关策划乃至组织管理等方面。值得指出的是,社会化媒体在上述诸方面的应用并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它还包括媒体、非政府组织乃至政府部门相关的行为。

首先,公共关系方面。社会化媒体在公共关系方面的应用研究包括两个内容。一是通过对公关从业人员的调查,发现社会化媒体在其工作中的重要性。例如Alikilic等人对于土耳其的公关从业者进行了一项在线问卷调查,运用UTAUT模型,研究调查了土耳其公关从业者是如何对内和对外使用社会化媒体的。二是具体研究公共关系人员如何使用社会化媒体,以及社会化媒体在公关应用中的效果。例如,Eyrich等人调查了公关从业者对于18种社会化媒体的使用情况,探究他们如何通过社会化媒体操纵“想象的受众”,如何以不同受众为目标,如何隐藏目的以及如何保持真实性等,并由此探究在公共关系领域社会化媒体应用的发展趋势。

其次,危机管理方面。对社会化媒体参与危机管理的研究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注重社会化媒体在危机事件传播中的作用;另一类关注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反应以及对危机处理手段的反馈。例如,Liu BF等人通过一项针对162名大学生的实验研究,测验了一个以社会化媒体为媒介的危机传播模式(the Social-Mediated Crisis Communication Model,SMCC)。这项研究聚焦于SMCC模式的两个部分:危机信息形式的效果(传统媒体,社会化媒体,口碑传播)和公众对于危机回应策略的接受以及公众危机情绪的来源(第三方组织)。结果表明,有策略地将危机信息的形式和来源匹配起来对于危机回应尤为重要。

第三,品牌与营销方面。社会化媒体在品牌和营销方面的研究包括影响和使用两个方面,即研究社会化媒体如何影响品牌和市场,以及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广告和营销活动。例如,Christodoulides等人的定量研究为用户生产内容(UGC)对品牌的影响提供了例证。研究者建立了一个模型,为用户生产内容的驱动力和以消费者为基础的品牌价值之间的连结提供了新的洞察。研究表明,关于协同创造、集体和自我概念的消费者洞察对于用户生产内容有积极作用,从而对以消费者为基础的品牌价值产生影响。

第四,内部组织管理方面。如何运用社会化媒体进行组织内管理和组织外沟通,也同样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如Rybalko等人通过对《财富》的世界500强公司以及个人的Twitter信息随机样本的内容分析,研究了这些公司如何使用Twitter促进与股东的对话交流。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用Twitter进行对话倾向的机构来说,具有此倾向的机构更重视与访客沟通。

政治与社会视角下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研究。以政治和社会学的视角研究社会化媒体的应用,普遍关注效果和影响。研究通过理论推理论证社会化媒体可能引起的各种影响,和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存在的现实效果。

对于用户通过社会化媒体参与政治活动的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关注群体的行为特征,例如,Jiyeon考察了2009年Facebook上联合抵制Whole Food公司的事件,研究发现在社会化媒体上非计划性但效果有力的行动主义有可能激起拥有共同道德观念的中产阶级的进一步行动。他认为尽管许多人担心网络空间的群体极化,但是社会化媒体提供了一个相对包容的空间,反对者在此也会仔细审视自己的观点。

微观层面从个体用户切入,考虑个体在上述问题上的差异。例如,Homero等人对社会化媒体用于获取信息和个人社会资本以及用于公民参与和政治参与等进行了研究。这项研究首先检验了当人们利用社交网站获取政治事务或者集体事务的信息时,其民主愿望和行动会不会提升。结果表明,没有任何证据能够将社交网站的使用频率同公民参与行为和社会资本的增加联系起来。研究还发现,通过社交网站进行的新闻消费与人口统计变量之间有关系,如年轻人、少数民族、低收入者和低教育程度者可能更倾向于用社交网站获取信息。

媒介视角下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研究。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以及受众的媒介使用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利用智能手机来收集和社论内容,Mills等人通过四个国际智能手机的案例,研究了移动媒体在新闻生产中的使用。这项研究探讨了群体、学生和专业记者整理和媒体传输的潜力,并且提供量身定制的平台,并考察这个平台是否可以达到智能手机的内容制作和编辑部业务之间的无缝连接,同时探讨了未来的平台开发和潜在的设计方法。

除此之外,对于非营利机构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也被研究者提上了日程。例如,2010年,Rowena L. Briones等人以《跟上数字时代:美国红十字会如何使用社交媒体建立关系》为题,采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社会化媒体如何被有效地用在公共关系中进行客户资源的维护、开拓,建立与客户或公众的联系的问题。研究认为,社交媒体似乎为促进交流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在这里组织与公众分享相似的价值观、信仰和兴趣。此外,研究还指出了美国红十字会社会化媒体的现状、问题和前景,还对美国红十字会社会化媒体的使用策略提出了建议。

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的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的情况可见一斑,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良好的社会科学研究基础有利于新兴学科的发展。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与其良好的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密不可分。包括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商学、政治学等在内的社会学科,在国外有良好的研究基础,这为社会化媒体研究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一方面表现为理论和方法的支撑,另一方面是学术素养的延续。目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仍缺乏这种宝贵的历史财富和学术积累。仅以传播学为例,进入互联网阶段后,网络传播研究成为传播学重要的分支。围绕网络传播的新问题,西方理论界迅速展开研究,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理论成果,包括社交现场感理论、媒介丰富度理论、信号理论、电子亲近理论等。相比之下,我国的网络传播理论研究还滞留在对传统传播学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验证阶段,这样的现状制约了理论创新,从而进一步制约了新兴学科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从根本上强化基础研究,才能弥补不足。

基础研究与理论研究亟待强化。对于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而言,尽管基础学科内的理论创新有着很好的发育土壤,但是本研究领域内对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研究还很薄弱。现有的为数不多的成果对概念、特征、分类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往往陷入顾此失彼、厚此薄彼的境地,尚未形成共识。例如,一些研究中将电子邮件等与Twitter、Facebook等相提并论,一概算作社会化媒体。可见,概念体系尚未成形,对本质问题的规律性认知和理论体系的建构也有待深入研究。

应用性研究成果丰富。相较于理论研究的“门前冷落”,应用研究可谓“门庭若市”,而且这些面向应用的研究为西方企业和组织带来了实际效益,在这方面非常值得我国研究者学习。西方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研究导向明确,研究问题的规模控制得当,便于研究的深入和成果的创新。此外,不得不说的是,应用研究发展迅速,对理论创新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社交媒体的定义范文6

社会化媒体改变传播工业

在论述社会化媒介为其发展注入新的要素之前,先对媒介、受众、广告主三者关系所反映的资本主义传播工业的运作机制进一步说明。这样一份图示,基本反映了斯麦兹论述的媒介、受众、广告者三者的关系,同时也清晰的说明了在传播工业的资本主义经济机构中,受众沦为商品的从属、被压迫地位。此处展开解释几点:图示所列“雇佣关系”之所以成立,具备2个条件:1.媒介向受众提供“合理”的报酬——内容等;2.受众有过一定的“工作经验”,掌握“工作技巧”,即懂得使用媒介的技术。这实际是一种“准雇佣关系”,区别于传统工业生产中以合同制为主的雇佣关系。同时,也应注意在这一受众商品化过程中,受众接受了来自广告主、媒介的双重剥削,广告主通过向媒介给付费用,获得了媒介交付的对于受众的使用权(受众的所有权为受众自己),这就是斯麦兹所指出的受众沦为商品的真实过程。在这一价值(资本)交换关系中,受众获得了传播媒介生产的内容及基本的媒介技术,算是受众工作并产生剩余价值的报酬,且还是极其低廉的报酬,实质是一种剥削。社会化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商品化模型,织了一幅新的图景。目前学界对社会化媒体并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有从其产生发展角度来阐释的,试图找到社会化媒体产生的时间节点,如中国社会化媒体诞生可以追溯到1994年中国第一个论坛曙光BBS站的建立,时间节点好断定但未能揭示社会化媒体的内涵;有通过对某些特性的提炼如互动性、社区化等特点,指出只要满足这些特点就是社会化媒体,属于描述性定义。为方便理解,笔者选择以列举不同类型社交媒体的方法,管窥其全貌,包括博客、微博、社交网络(SNS)、百科、点评类社区和内容社区等。社会化媒体与网络2.0时代的提法一脉相承,都意在区别一种有别于传统大众媒体的新的媒介环境,笔者称之为“新媒体意识”觉醒的状态,这种媒介环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社交性”,满足受众在网络环境中的社交需要。由它引起的传播工业运行机制变化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媒介内容向着个性化、碎片化、趣味化方向发展,迎合受众的心理需求是其主要特征;2.灵活的媒介使用时间,无论是对“时间块”还是对“附加物”都是一种打破,受众商品论中所强调的工作时间变得更分散,但绝不意味着工作时间的缩短,而是延长到任何一个可能的休息时段中;3.媒介使用技术的难度降低,手机、电脑终端的普及和智能化趋势只会简便媒介使用技术,降低进入门槛。第一、二点的改变,相当于增加了受众工作并产生剩余价值所获得的报酬。第三点,传媒技术革新尤其社会化媒体的运用降低了受众成为商品的加工难度,即降低了在剥削的“准雇佣关系”中成为受众(工人)的标准。总得来说,社会化媒介的出现使的媒介和受众的“准雇佣关系”更加牢固,客观上说,除了技术进步带来的人性化变革外,这一变化也契合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路径:严酷的剥削和一定条件的福利制度的配合。在受众花在媒介上的时间更加灵活、所接受的内容更加个性化、媒介使用技术难度降低的带来的所谓“福利”背后,实际仍是一种不平等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因为受众将更多地不计成本地为媒介工作。

“全天候商品人”

从旧媒体时代走向新媒体时代,虽然媒介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受众商品的模式也不断发生变化,但受众仍在媒介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扮演角色。这使得早期认为受众为广告商、媒介工作的理论路径和受众信息的商品交换价值的研究路径建立桥接,这才决定了受众商品论还有其理论价值,对其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进行研究并注入新的内涵才有必要。应对其有益的方面进行保留,不适应新环境的方面进行修正与完善。(一)对人主体性、能动性的补足不少学者指责受众商品论在“主-客”关系中把受众当作被动的无生命的商品,是一种简单粗暴的“经济决定论”取向。笔者认为,斯麦兹一派毫不讳言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批判立场,是在承认受众被物化为商品这个事实的基础上,反对这个事实并促进其改变。任何对人的主体性的过度强调,都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及关系批判力度的削弱,亦是对他们自己“人的主体性”追求的削弱。在社会化媒介环境下,不少国内学者彻底放弃了“主—客”模式,认为这是与社会化媒介本质属性完全相背的,开始建构一套中国本地化的“主体-主体”模式,如国内学者单波就呼吁“把多级主体及其互动当作人类传播活动的价值之源”[6]。要旨均指向,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受众。但也应注意,尽管媒介平台化趋势明显,越来越成为内容展示的公共领域而不是生产者,忽视媒介有别于内容消费者的传播主动者角色仍然是不现实的。实际上,这些做法不过是对媒介技术发展,传播新现象产生的机械化迎合,停留于对所观察到现象的描述性研究层次。“受众中心论”、“注意力经济”等概念的引入并运用到中国社会化媒体大发展的现实,都是对传播权力平等化的过分想象,忽视了受众与媒介及媒介背后的资本所有者力量的极度不平衡。如果说“主—客”模式的受众认知是过度悲观的,那“主体—主体”模式就是过度乐观了。真实的受众-媒介关系,应该是一种混合模式,通过实践观察,笔者列出其基本模式图:在这样一幅基本模式图中,可以发现,“主体-主体”关系只发生在受众与受众之间,此处主体指各方面力量基本均等的双方,实际上就连受众之间也不完全是平等的传播者地位。而所有的受众在与媒介的关系中,又都成为了“主-客”的客体。所谓的“互为主体”实质是客体(受众)对媒介传播信息的反馈,而这种反馈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来说都与媒介传播的信息不完全对等,客体逆向成为主体是可能的,但需要付出代价,如反馈信息的散逸等。笔者将这样的过程称为“主体代价”。基于此,我们才能完成对“受众商品论”乃至传播政治经济学基本内涵的全面理解。(二)对受众商品属性的补足社会化媒体环境中,主要产品(内容)与附加物(广告)的界限变得模糊,时间的碎片化,使得受众与媒介的联系不存在一个可以打包的“时间块”。且受众只是借助媒介与其他受众交流,媒介的沟通中介属性彻底显露,而媒介本身不再是受众与之交流的对象。对“附加物”、“时间块”等的否定,其实就是对社会化媒体中受众商品化属性减弱的印证,“观看作为工作”(Viewingasworking)的理论意义正在逐渐消失。实际上,米汉的“分级”就说明了观看行为不是一种价值创造的劳动。只不过米汉没有提及受众观看行为的主客关系,只着重强调“分级”即商品本身。而新的媒介环境催生了消费者作为生产者的商业模式,消费者身份主体性的体现,无疑更进一步的否定了“观看作为工作”。真实的受众具备商品属性,但是真正被交换的不是受众本身,而是对广告主有用的细分市场中关于受众的调查信息。笔者在新旧媒介环境对比中,借助受众商品论的研究视野,在对其主要内涵的修正和补充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全天候商品人”概念:1.欢迎“全天候商品人”在传播运行机制中的能动性参与,如社会化媒体中基于内容个性化定制的分群现象,受众更容易产生粘性,投入更多精力在媒介中;2.部分接受人在媒介使用过程中所获得的精神娱乐满足,“全天候商品人”借助媒介让人得以延伸真实社交网络,扩展生活空间,满足了精神、交流等情感需要;3.社会化媒体平台化趋势明显,在全能的媒介面前,人始终处于被统治被剥削的地位,这一点不仅不会变而且会愈发明显。总之,在新的消费关系中,作为“商品”的受众还是人,只不过附带了商品的某些交换价值属性。与受众商品论强调受众在与媒介的较量中,处于对立的阶级地位不同,“全天候商品人”在于说明受众被社会化媒介带入一个时时刻刻都被赋予价值、“使用价值”从而被“商品化”的社会化关系中的事实,着重批判其将人的时间、精力当作廉价品过度挥霍。这是对受众商品论原有的政治经济学中阶级批判立场的刻意弱化,增强了该研究于当下社会发展的适用性。笔者认为“全天候商品人”是一个文化的政治经济学概念,合流于当代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主流,将“商品人”概念引入文化工业领域的探讨,其有三个维度:1.“全天候”体现在时间维度上,社会化媒体与移动终端、智能手机的集合,使得受众无时无刻都与互联网络相连,需指出不仅传播内容出现碎片化,媒介使用时间的碎片化也变得尤为明显,能够将受众的碎片化时间连接起来,就能在社会化媒体环境的激烈竞争中取胜。2.“全天候”体现在空间维度上,通过社交网络,与真实关系网中的朋友亲人的交流将会不受空间的限制,即使远隔万里,也能同步你发出的每一条信息。而3G、4G网络的建设,更是加快了空间转换的进程,视频聊天成本变得低廉。3.“全天候”体现在参与程度上,实际上社会化媒体平台化趋势不仅体现在其自身对功能开发的开放,还在于其提供了一个用户内容生产平台。内容和广告的生产和制造不再是媒介“全权代表”,表现为:1.受众和媒介共同分担了内容的生产工作;2.广告(宣传性产品)的制作不再为传播公司垄断,出现了许多草根甚至个人广告行为。媒介经济学者P.Napoli将受众理解为市场的流通货币,认为web2.0时代,受众的活动被金钱化[9]。随着这种流通,受众以超出传统的消费者的角色,延伸到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各个层面的参与。这反映了全天候商品人的第三个维度。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理性对于中国传播学界开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媒介经济研究具有启示意义,尤其在中国与世界同步进入社会化媒体的新时代中,面对新挑战,需要新的勇气和研究路径。所以笔者才梳理受众商品论的发展脉络,以期在前人对其修正、完善的的基础上,借助将其纳入社会化媒体新环境有所继承和发展的研究,更透彻地反映现实的传播运行机制,解释受众与媒介的新关系。我们对社会化媒体带来的受众主体地位上升,在表示欣喜的同时,也应时刻保持警醒。所以笔者不失时机地提出“全天候商品人”概念,大致揭示了受众在与媒介关系中主动性增强、商品性减弱,但是“被统治”程度更深的吊诡现象,笔者称这一更稳固的“被统治”地位为“准雇佣关系”,体现在受众与媒介接触时间、空间和参与程度三个维度上,这是充分商业化的网络媒介对受众形象的重新塑造。

作者:祝明江 单位:国际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