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范例6篇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1

关键词:城市环境 雕塑艺术 审美特征

城市环境雕塑简称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建设和环境艺术的产物。现代城市雕塑与古代雕塑在功能上有本质的不同,古代雕塑主要服务于宗教,以雕塑为载体宣扬宗教教义,多雕刻于洞窟和寺院之中,没有环境艺术的本质概念。而现代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物质环境满足人类生存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要的同时,给环境注入人类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公共性是现代城市雕塑的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城市雕塑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环境艺术的本质,也决定了现代城市雕塑在与环境的共生中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古代雕塑的审美特征。

一、尺度与美感

自20世纪中叶始,欧美等国家一些建筑师和艺术家提出了“环境艺术”或“环境意识化”的概念,人和空间的关系就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在对待与环境相关的城市建筑、城市雕塑、壁画、园林等艺术时,雕塑家不再孤立地把城市雕塑作品作为目标,而是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来关注人们的生存空间,将环境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雕塑,从设计开始就与环境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它必须通过建筑与环境要素相协调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只有与建筑物及其环境在空间尺度上的和谐才能产生美感,这就提出了城市雕塑设计在尺度把握上与建筑环境空间的关系的问题。

首先,整体考察建筑环境及其地面空间面积关系,这是确定城市雕塑尺度的基本前提。空间是由建筑结构体系间的空地形成的,地面空间的长、宽、大、小、方、圆、高、低的形成,直接和建筑物结构体系的布局组合有关,形成规则的几何形地面空间和不规则的自由地面空间两个概念。不论哪种地面空间,都由诸多复杂的地面组织元素构成,如花坛、草地、水池、台阶、路面、桥、柱以及栏杆等,它们互相连接,规划出高的、低的、纵的、横的、斜的和彼此交错的地面空间,在视觉上形成各种地面形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城市雕塑的造型与布局,制约着城市雕塑体积的大小,这就要求城市雕塑的设计必须因地制宜,顺应各种具体地面结构形态,同建筑的结构逻辑之间保持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也要巧妙地利用地面上那些必然元素(花坛、草地、水池、台阶、路面)的规律性,使之既不影响地面环境空间结构又能弥补建筑的缺陷,增加环境美感,整体思考城市雕塑尺度大小与地面空间比例的关系,取得和谐统一的尺度美感。

其次,把握好城市雕塑尺度大小与视距的关系。视距指人们欣赏艺术品的视觉距离。欣赏作品获得的视觉美感一方面靠雕塑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靠视距来调整,才能产生完整的视觉效果,符合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视距的调整有两种方式:一是观赏者的脚步可以前后位移,产生和雕塑远、中、近不同的视觉距离;二是观赏者的位置不变,雕塑的尺度在设计时可考虑其合适的大小变化,最终和固定的观赏点达成协调的最佳的视觉效果。前者是灵活的,适合较开阔的空间环境,而后者是被动的,适合较窄小的空间环境。城市建筑结构不同,地面空间预留也就不同,提供给雕塑家设计的地面空间也就千差万别。面对这些理想或不理想的建筑与地面空间,就要求设计者在追求美也就是和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在尺度大小确定方面既要考虑城市雕塑与地面空间的关系,又要考虑观者视距的需要,对城市雕塑进行整体而巧妙的设计,使作品在保持完整性的同时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因此,在城市雕塑设计中对尺度大小的把握上,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而一味追求抽象的、绝对的、理想中的尺度比例,要与周围的建筑、地面空间的实际空间和观者的审美心理结合,进行深入研究,试验不同尺寸的效果,遵循“尺度产生美感”这一美学原则。

二、材料与美感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2

关键词:秦汉时期;马雕塑;题材;艺术特点

1 秦汉两代动物雕塑题材内容中对马的偏爱

秦代的动物雕塑主要体现在马俑雕塑艺术中。战马雕刻形象写实逼真,结构塑造准确。透过排列齐整的战马方阵,使观者仿佛回到了古战场。秦代战马流露出庄严,肃穆,宁静好像随时一跃千里,冲入敌阵,显出了战马充沛的精力。这种寓动与静的表现方式使人震撼。秦代陶马雕塑反映了秦代社会对马的需求,战马成为当时维护中央集权的有力武器,是秦帝国重要的武力装备。马在汉代的特殊地位是由其社会作用所决定的。汉武帝为摆脱北方匈奴对西汉政权及对西域地区的商贸往来的威胁,对战马的需求自然成为关键因素。特从西域乌孙国引进有“天马”之称的汗血宝马,并在武威设置马苑,进行良马的引进与培育。马的雕塑造型以程式化的“良马式”标准延续下来。到了东汉,名将马援提出的铜马相法集中了各种良马特征。所以汉代墓葬出土马造型,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但良马式造型的标准却变化不大,一直延传下来。

2 秦代马雕塑的艺术特点

(1)写实主义是秦代马雕塑最显著的艺术特点。秦代的中央集权体制,对文化施行严厉的管制政策,限制了装饰类型的动物雕塑的发展,所以秦代最为明显的马佣雕塑风格类型为写实主义风格。有这样一段关于陶马的描述,秦代陶马约与真马同大,“头部较方,鼻骨隆突,剪鬃,与西部河套马形态接近。另外,陶马马背鞍垫,下缀缨珞、短带,没有踩蹬,马头套着卫辔,马身涂黑或褐色,蹄和牙齿是白色的,耳孔、口、鼻孔施朱红色。鞍面上分别涂红、白、赭、蓝色”[1]这些精细描绘,都力求逼真再现战马原貌。此外,秦墓还出土了两套铜铸车马。马具齐备,笼头、缰绳、项圈,都以盘银制作。脖上系的浅蓝色璎珞是极细的铜丝绞合而成。以上实例说明秦代在动物雕塑的制作过程尽力求真,不仅制作工艺力求达到逼真,甚至还采取与实物结合的方式来达到更加逼真的视觉效果。

(2)从秦朝的陶马俑中可以充分体现静穆这一艺术特点。整齐划一的秦国军队,静穆地排列着,一列列的战马安静地站在那,生怕发出声响惊搅自己沉睡的主人。好像是等待主人睡醒后,命令准备出征。秦陶马基本呈现的是站立姿态,四肢稳稳地触地,头略抬,有些像现在的动物标本的状态,丝毫没有跃动的迹象。秦代动物雕塑的静到了严肃的地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天下独尊,唯有始皇的威严。秦代的马雕塑表现的是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隐藏在庄严肃穆的外表下。艺术工匠通过他的艺术创作,将这种强势的力量和自身的敬畏心态转加到自己创造的作品中。静穆的特点所体现出的宁静、肃穆是艺术反映秦代现实生活,服务与皇权政治的一种直观反映。秦代的这一艺术特点也影响到了汉初的动物马雕塑艺术特征,周亚夫墓出土的骑马陶俑也都体现了这种静穆状态,整齐一致,性格相同的雕塑造型模式随着汉代艺术思想的逐步成熟和楚文化的复苏而有所改变。

(3)秦代马雕塑的博大雄厚之美可以理解为高大,宏伟、博大、雄伟的美。具体来看,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首先从直观的艺术形式中来判断,是追求宏大的场面,难以统计的数量,色彩繁杂达到追求极致的程度。而从审美角度来看是对秦代人的审美情感的一种外化反映,通过自然形态加以显示。秦代统治者追求大、求实的审美愿望,通过权力的操纵扩展到秦代的动物雕塑艺术创作中,从秦朝陶马俑的规模也可以感受这种艺术特点。秦陵中驾车陶马俑和骑兵鞍马俑总数超过一千多匹,其规模和数量可以说是举世少见。试想,面对如此宏大壮观的场景,不仅传达出秦人称霸天下的雄心和气魄,更反映秦人追求博大之美的内心愿望。

3 汉代马雕塑的艺术特点

(1)汉代马雕塑总体呈现了一个运动的面貌。在陵墓雕塑中马俑多奔驰跳跃。可以说,汉代动物雕塑集中体现了运动这一艺术特征。从汉文化的起源楚文化中可以解释这种现象。楚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某种运动结构,并形成了对该运动形式的偏爱,最终形成了对该种形式的审美经验,并不断沿袭。楚人的“视觉经验与心理经验反复的刺激,使他们认可了旋转形式结构是充满活力的,进而升华到运动性质是通过依靠圆形结构传达出来的,而圆又被赋予到象征生命运动的物象中”。[2]

(2)具有表现色彩的写实性艺术,是艺术工匠通过对客观物象的观察,意象再现客观事物形貌特征的雕塑手段,给人以不完全同于写实性审美感受,而形貌特征的再现来源于创造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后进行再次创作。汉代动物雕塑艺术体现的写实并不是对自然物态的直接再现或简单临摹,而是雕塑艺匠将对动物的主观感悟物化体现的载体,但这种创作又具有自然的影子。例如,马踏飞燕的雕塑,天马的造型在写实中又有提炼和夸张,表现了其飘逸的神采,所以汉代动物雕塑风格一改秦代的写实之风,在写实中又有表现的成分,开创了动物雕塑创作的新面貌。

(3)在汉初的动物雕塑造型中充分体现汉代雕塑艺术的另外一个特点――拙朴。汉代的马雕塑依靠动作、情节来展示马的气势而不是强调细部的准确描绘,这不但没有减弱马的美感反而成为汉代雕塑古拙气势之美的必要因素。在汉代画像石中马的形象可以充分感受到这点,没有修饰,强调的是高度夸张的形体动态,采用线条勾画动物形象的轮廓,以高度概括的形态显现动物旺盛的生命力,突出的是动物的速度感,实现了气势与古拙的完美结合。

从秦代和汉代马雕塑表象层面来看,秦代雕塑艺术追求宏伟的气势,无论规模以及体量都力求博大静穆之美。汉代艺术则追求动作奔放、节奏分明、色彩艳丽的艺术特征。从审美文化来看,秦汉两代马雕塑不同主体造型意识导致他们产生不同的艺术表现结果,也验证了艺术精神是关于艺术创作的基本准则和基本信念,所以,两代所具有的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导致秦代到汉代雕塑艺术风格差异的主因。

参考文献:

[1] 吴永琪.秦汉审美文化比较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153.

[2] 荷加斯.美得分析[M].杨成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4.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3

关键词:雕塑艺术;公共环境;和谐统一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生存空间,而雕塑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及三维立体的空间结构,在美化环境、记载历史事件、进行思想宣传教育、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环境雕塑成为城市环境建设的一大亮点。环境雕塑涉足建筑学、雕塑美学、环境生态学等多门学科,强调将雕塑主体与公共环境的有机融合,讲究整体环境的审美效应。

雕塑的形式结构、颜色材质、内容题材等诸多因素与雕塑所处的公共环境和谐交融,是雕塑作品设计成功的关键。这一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仅指所处场地周围的建筑景观和自然特征,还包括特定的历史文化习俗和大众的审美品味。雕塑艺术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它自身与公共环境的关系。

1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1)两者的和谐统一是雕塑艺术成功的关键,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艺术的魅力,使雕塑的公共性、环境性、艺术性得以体现。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的结合,是公共艺术发展的一大表现,所谓的公共艺术,是指艺术家以艺术服务于社会公众为前提,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创作于特定公共环境相融合的艺术作品,并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雕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是雕塑公共性、环境性、艺术性的完美体现。这就意味着雕塑已不再只是艺术家单单为艺术而创作的艺术品,同时在本质上雕塑已经日益发展为公众行为,雕塑是整体环境的一组成要素,处理好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关系,雕塑作品的设计才能成功,两者才能相互依存、彼此受益。

(2)两者的统一有利于美化和改善环境,提高公共环境的质量。雕塑以公共环境作为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和深厚的人文内涵,为公共环境增添了美感,给观赏者带来了极高的视觉美感。相反,如果雕塑设计者不考虑环境因素,甚至还会造成公共环境的视觉破坏。城市雕塑通过在不同的环境中放置独特的城市雕塑,来营造美景,点缀城市景观,平衡广场等偏实用性建筑的审美功能,美化环境。

(3)两者的统一有利于实现艺术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增强人文气息,提高审美情趣。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互为主体,空间环境为雕塑提供了展示空间,而雕塑又为空间环境增光添彩,具有艺术性的雕塑艺术记录着历史事件,承载着这一大背景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人们的思想及审美情趣有着极大的影响。与环境相结合的雕塑艺术,通过表达特定的空间意境与氛围,以鲜明的视觉形象给观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感共鸣。

2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相协调的要求及实例

2.1雕塑的形式风格设计应与环境相协调

雕塑具有丰富的艺术形式,其形式结构和风格也是复杂多变,环境的差异性,决定了艺术作品必须呈现出相应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形体美是雕塑形式结构与风格出彩的灵魂,同样的材料及工艺,却能创作出与环境和谐交融的不同优秀雕塑作品,优秀的雕塑艺术通过自身的形式结构及风格特征,与周围空间环境相呼应,以空间为依托,同时雕塑以其独特的审美影响力来维系空间环境,最终达到雕塑形式结构与风格设计与环境相融合。

比如中国传统的石狮造型的雕塑,应该放置在带有中国传统格调和庄严肃穆的建筑环境中,这样才能最好地凸显出两者威武宏伟的特点;而园林雕塑则应结合园林恬静闲适的特点,如意大利的《木雕群》,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再比如丹麦哥本哈根海滨公园里的《美人鱼》便是与环境完美融合的典范,美人鱼雕像倚坐在海边的礁石上,与礁石、天光、海水和迷蒙的倒影交相辉映,营造出美好恬淡的氛围。

2.2雕塑的尺度大小设计应与环境相协调

雕塑的尺度体积大小也是雕塑作品设计中的关键,如何将雕塑作品的魅力完美表现出来,同时又与周围的空间环境达到和谐的视觉效果,是雕塑艺术家必须考虑的问题。其中,纪念性雕塑和主题性雕塑在尺度与体积的设计上都较为庞大,装饰性雕塑的形式则较为自由灵活,并无尺度和体积的限制。在设计雕塑的尺度与体积时,应与周围的建筑、地面实际空间以及观赏者的审美心理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高水平的美感。

四川的《乐山大佛》体积极其庞大,陕西《秦始皇兵马俑》规模超前,数量众多,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瀑布》雄伟宽广,这些雕塑作品都以恰当的尺度与体积,加之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交融,给人以迫人的气势和宏大无比的气魄,鲜明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而如无锡的雕塑《小阿福》则以小巧的体积给人以可爱玲珑的审美感受。

2.3雕塑的材质选择应与环境相协调

构成实体的物质材料也是设计雕塑作品时需要考虑的关键,雕塑本身的材质所具有的审美感受经由它的质感、色彩及肌理作用于观赏者的视觉,从而产生审美感受,如今现代工业的进步使得制作雕塑的材料更加多元化,为雕塑与环境的完美契合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雕塑艺术的材质,一方面要与雕塑的主题相融合,此外,雕塑的材质也受到所处环境的制约,通过合理运用材质来与环境更好地交流与沟通,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奥运精神》这一雕塑采用不锈钢加工成具有强烈动感的彩色线条,不锈钢的材质与充满现代气息的北京体育场环境和谐交融,表达了体育运动的多姿多彩和生命的活力。西汉名将霍去病墓前的石雕采用天然砂岩,这一材质不仅突出大写意风格,还与雄伟连绵的山脉和肃穆壮观的陵寝和谐交融,与环境充分结合的雕塑理念可见一斑。

2.4雕塑的主题内涵应与人文环境相协调

雕塑并非独立的艺术品,将雕塑放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必定有其人文价值。不同的环境,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环境下的雕塑,也承载着不同的人文内涵,人们对雕塑的欣赏,不仅仅在于雕塑优美的外观和技艺的精湛,更应该从雕塑中了解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氛围。

雕塑《五月的风》放置在东海路五四广场,它是精神的象征,弘扬着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五月的风、钢铁的风,其火红的颜色和螺旋上升的造型衬托着周围的人文环境,与五四广场的环境和谐统一。

3小结

作为视觉艺术的重要内容,雕塑艺术对于美化环境、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意义。处理好雕塑艺术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实现两者的相互衬托相互交融,是雕塑艺术的生命力所在。将雕塑的形式、尺度、材质、颜色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机结合,是推动雕塑艺术深入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李建华.公共雕塑与环境的关系的研究[J].燕山大学,2010(12).

[2] 刘强.环境雕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J].美术大观,2005(12).

[3] 刘伟平.雕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亮点[J].现代装饰,2003(5).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4

德化陶瓷雕塑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有其最基本的制作材料胎釉来决定的。胎釉是制作陶瓷雕塑的基础材料,德化陶瓷所用的胎釉白度高,杂质含量低,质量远高于其他地区的瓷土。用德化陶瓷所制作的雕塑釉面滋润,形体厚重,精巧净白,形象质感极为突出。在加工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的考虑到胎釉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陶瓷雕塑所反映出的品质,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德化陶瓷的艺术价值展现出来。优秀的德化陶瓷雕塑家们有着对现实生活形象的高度提炼能力,善于将不同的人物形象进行构思,布局,总结出一般的创作规律,在一般规律的指导下进行创作。设计者所独有的对生活独特的观察角度以及感悟能力使得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灵感频现,再根据丰富的想象进行造型设计,整体布局,创作出超出现实形象的艺术作品。这些设计者,通过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形象的揣摩,准确的掌握了制作事物形象的手法比例以及特征,从而创作设计出更具生命张力的和表现力的作品。德化陶瓷具有我国陶瓷雕塑的基本特征,融入了我国民族风格,在世界的制陶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它利用自然材料通过精湛的创作手法表现出许多超出现实形象的艺术作品,成为我国艺术史上永远值得怀念的珍品。德化陶瓷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和传说中的神仙人物用独到的审美意识和纯净的语言艺术,通过陶瓷艺术设计表现出来,惟妙惟肖,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美学概念,开辟了另一个陶瓷艺术的天地。

2德化陶瓷雕塑的审美特征

德化陶瓷有着自身所独有的艺术设计技巧,同时在进行艺术作品欣赏的时候必须清楚其作品的特征,这样在进行鉴赏活动的过程中才有所根据。德化陶瓷的审美特征可以从其陶瓷雕塑的造型、雕塑的胎釉特点以及陶瓷雕塑的历史意义来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这些特性就是德化陶瓷雕塑的审美特征。

(1)德化陶瓷雕塑的造型。德化陶瓷的雕塑造型极为庞杂,许许多多的雕塑造型融入了日常生活的场景,这也就是德化陶瓷被广泛的用于观赏陈设和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原因。德化陶瓷的外观造型精美,造型极多,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对造型类型的审美需要,设计者在进行造型设计时往往能够紧紧把握住当下社会潮流的方向,将当下社会中最为流行的元素融入到雕塑的造型中,而且各种尺寸形象的作品都极为精巧细致,这也就使得德化的陶瓷雕塑始终处于领导地位。

(2)德化陶瓷雕塑的胎釉。德化陶瓷所用胎釉质地的变化在很大情况下影响了其发展,在明末清初德化陶瓷雕塑所用的胎釉就进行了一次不小的变化。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具的改变,德化陶瓷所用的窑炉进行了结构变化,而且烧成气氛和配方的原料都有变化,其色泽变化更加的多样,观赏价值相对于之前也有了较大的提高,逐渐由以前单纯的乳白色转变为一系列的含淡青色的白釉,这种新胎釉的陶瓷质地坚实,使用范围更广,成为了德化陶瓷雕塑审美的特征性质。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5

关键词:城市环境雕塑艺术审美特征

城市环境雕塑简称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建设和环境艺术的产物。现代城市雕塑与古代雕塑在功能上有本质的不同,古代雕塑主要服务于宗教,以雕塑为载体宣扬宗教教义,多雕刻于洞窟和寺院之中,没有环境艺术的本质概念。论文百事通而现代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物质环境满足人类生存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要的同时,给环境注入人类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公共性是现代城市雕塑的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城市雕塑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环境艺术的本质,也决定了现代城市雕塑在与环境的共生中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古代雕塑的审美特征。

一、尺度与美感

自20世纪中叶始,欧美等国家一些建筑师和艺术家提出了“环境艺术”或“环境意识化”的概念,人和空间的关系就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在对待与环境相关的城市建筑、城市雕塑、壁画、园林等艺术时,雕塑家不再孤立地把城市雕塑作品作为目标,而是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来关注人们的生存空间,将环境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雕塑,从设计开始就与环境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它必须通过建筑与环境要素相协调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只有与建筑物及其环境在空间尺度上的和谐才能产生美感,这就提出了城市雕塑设计在尺度把握上与建筑环境空间的关系的问题。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6

【关键词】明代 德化窑 瓷塑审美 特征

德化窑是中国东南沿海主要的古窑址之一,它从明代以来,在材料、制作技术、造型形态,以及文化功能等方面,均达到该窑场历史的最高水平。作为古代陶瓷生产的重要类型,与传统陶瓷工艺美术的优秀典范之一,德化窑瓷塑在审美上所具有的独到之处,在陶瓷史上具有特别的造型文化意义。

1 德化窑白瓷瓷塑的材质美

明代德化窑瓷塑,是明代德化窑陶瓷材料及其工艺、造型及其技术成熟以来,所包含的陶瓷文化内容的总称。“1976年福建省博物馆对它(德化窑)进行了较大面积的发掘,对德化窑的烧瓷历史、瓷窑分布、历代烧瓷品种以及特征等问题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1]。”认为:德化窑创始于宋,元代有所发展;宋元时期,德化窑属于青白瓷;在青白瓷基础上,经过南宋、元两代的发展,直到明代形成了颇具工艺特征的白瓷。“德化窑白瓷在宋代已有生产,但成为全国制瓷业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是明代开始的[2]。”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进行,在德化发现了属于明代的窑址有18处之多,分别分布在德化县的浔中、三班、葛坑、上涌等乡镇。

明代,德化窑的白瓷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材料之上。在陶瓷材料中,能够反映材料审美特征的,需要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是陶瓷制品的胎料。德化窑白瓷采用含氧化硅极高的瓷土作原料,其中,氧化钾含量高达6%,因之,烧成后玻璃相较多。因此,德化窑白瓷胎体坚硬、致密度高,并且具有很强的光泽感。另一方面,是陶瓷制品的釉料。德化窑白瓷的釉料为纯净的白釉,因为德化窑白瓷的釉料中所含的氧化铁特别低,最低的可到0.18%,故此烧成后白度自然增高。此外,德化窑白瓷烧成采用中性气氛,也促成了白瓷趋向纯白色。然而,德化窑白瓷又非雪白色,而呈现一种“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因此,有‘猪油白’、‘象牙白’之称”[3]。这正是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审美的基础,它以材料为媒介,强调陶瓷制品的材质美,也成为德化窑白瓷瓷塑审美特征之一。

2 德化窑传统瓷塑造型美

战国时期,有一部工艺美术专著,叫《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其中,“工有巧”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指工艺美术制品所采用材料的工艺,二是指制作的工艺技术。德化窑瓷塑的制作技术及其工艺十分考究,尤其精雕细琢,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正因为德化窑瓷塑精雕细琢,所以,德化窑瓷塑形象细腻。这是继材料细腻特征之后的第二个重要审美特征。“工有巧”在德化窑瓷塑中体现的十分突出,并且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技术规范。从历史上看,德化窑瓷塑吸收了手工制作技术的精华,并加以发挥,一般地,人们认为,德化窑瓷塑是由“捏、塑、雕、镂、贴、接、推、修”4技术制作而成的。细加分析,这个制作技术规范,也仅仅是德化窑瓷塑的成型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瓷塑艺人,均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独立的制作方法,这就是德化窑瓷塑的个性化风格。例如,明代何朝宗瓷塑,在德化窑具有开天荒之举,现代德化陶瓷文化界普遍认为“捏、塑、雕、镂、贴、接、推、修”是由何朝宗创造的。例如,以德化窑白瓷为物质媒介的现收藏于中国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渡海观音》(图1),这是明代瓷工何朝宗所制作的一件有关佛教人物观音的塑像,从造型形象看,可以尽观手工成型的技术及个人高超技艺魅力。

随着德化窑陶瓷生产技术的进步,与人们认识与利用陶瓷进行创造的水平的不断提高。德化窑瓷塑所表现的题材及文化主题也在不断变化。作为个人技术及其技巧,瓷工们在不断提高技术的含量,并彰显个性创造的特色。例如,《瓷梅花》(如图2)是清末、民国初期,德化窑瓷工苏学金创意并制作的白瓷工艺美术品。这件瓷塑与历史上,以佛教为题材的瓷塑显然是不同的,它主要以捏塑的技法制作而成。事实上,这从技术上鲜明地体现了成型的技术及其技巧。再如,《镂空瓷瓶》(如图3),是在陶瓷坯体造型形成之后,又通过镂空技术并技巧制作而成的属于雕塑范畴的陶瓷工艺美术品。这显然与佛教雕塑、《瓷梅花》等瓷塑作品不同。不甚枚举,在德化窑,由于造型技术及技巧不同,瓷塑造型审美别具一格。

3 德化窑瓷塑的形制和装饰美

德化窑瓷塑的形制是属于小巧玲珑的手工雕塑,这与陶瓷材料有着紧密的关系,一方面,德化窑材料中所含高量氧化硅,容易形成坚硬的物理强度,增加坯体的物理机械性能,便于制作较大型的造型形象。然而,材料中富有氧化钾(含量达到6%),在烧成中氧化钾极易对由氧化硅建构的物体网络结构形成冲击并破坏其结构,故此,德化窑瓷塑不宜做大。这非但不影响德化窑瓷塑的造型审美,反而,给德化窑瓷塑增添了一个重要审美特征。

德化窑瓷塑“以小见长”,突出了小巧玲珑、巧妙雅致,并以适应几桌、案头等小型环境为最佳置放选择。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指出:“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当然,这虽然不符合德化窑陶瓷产品的客观事实,但是,也说明了它的形制特征。另外,《中国陶瓷史》对德化窑瓷塑特征也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认为:“(德化窑瓷塑)能于各种雕像中见性格,如达摩的庄严,观音的温柔,寿星、罗汉之类的诙谐。能充分利用对比手法,装饰性强,如雕像的衣服多取迎风飘举之势,一举一动,对比强烈;面部刻画细腻,衣纹则深而洗练,主次分明。”这也说明了德化窑瓷塑的一些审美特征,也流露出其小而精的个性,以及制作工艺的精到入微。

德化窑瓷塑,作为一种贴近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陶瓷工艺美术品,具有独到的审美特征。作为填充人们生活空间的物品,它具有一般物品的作用及其文化意义;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它的工艺美术性,既满足了人们对精神信仰的需要,又适应着装饰、点缀、美化环境的需要。它的短、小、精、雅之造型特征使它能够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更小的范围中,起着弥补环境空间,协调环境氛围的作用。因此,德化窑瓷塑具有装饰美的特性。

总之,德化窑瓷塑质地优异,具有材质美的审美特征;它以陶瓷材料为媒介,并以手工制作为核心技术,在形象塑造上集中体现了个人制作的技术及技巧,具有工艺技术文化审美特性;因材料及工艺原因,德化窑瓷塑小巧玲珑,色彩单纯而滋润,适合日常生活环境配置,故此,具有装饰与美化生活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9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