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公共艺术范例6篇

雕塑公共艺术

雕塑公共艺术范文1

关键词:城市雕塑 公共艺术 建设机制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011-04

一、北京的城市雕塑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北京城市雕塑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开始,从无到有,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艺术质量都达到了一定高度。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的城市雕塑还在“边边角角练兵”,经过20多年的发展,雕塑已经成为北京不可缺少的精神文明的载体。奥运期间,北京的城市雕塑进入繁荣期,成绩显著。

2004年,北京市首次对城市雕塑进行了普查,为每一座城市雕塑制定了《北京城市雕塑登记表》,翔实统计了城市雕塑基本数据,建立了北京城市雕塑基础档案。调查显示,北京市拥有城市雕塑1836座,优良的城市雕塑1277座,占总数的70%。有纪念性城市雕塑464座,占总数的25%;标志性城市雕塑47座,占总数的3%;园林环境雕塑1273座,占总数的69%;装饰装置雕塑52座,占总数的3%。在全国均居领先地位。

城市雕塑的建设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城市雕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北京的城市雕塑事业是一项长期的城市文化建设工程,城市雕塑的发展要整体规划,科学管理,树立精品意识,杜绝粗制滥造,营造高品位的城市雕塑文化景观。”于化云①如是说。

北京城市雕塑管理方面的法规是1994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修订,自1988年起施行的《北京城市雕塑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对于城雕的建设主管单位、审批、设计、施工等均作了相关规定。对于建成后的雕塑,规定由建设单位负责维护和管理,应经常保持城市雕塑的完好和整洁。

为保证北京城市雕塑健康、有序发展,《北京城市雕塑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04―2014)已经将城市雕塑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基本目标就是建设具有中国风格、首都意识、北京特色的城市雕塑景观。纲要提出,北京城市雕塑的主题应充分体现城市总体目标定位。以首都概念、历史发展、特色文化、都市文化为主题,体现首都文化的主导性、地域文化的鲜明性、古今文化的融合性和未来发展的多元文化的多样性。

此次规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05年至2009年,将规划完成中华民族魂大型主题雕塑群、“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大型雕塑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纪念碑以及系列雕塑和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点地区标志雕塑。在此期间,北京市将以环路界面辐射建一批环路雕塑。二环路将以“历史的记忆”为主题,以“门”的文化为意蕴,建一批城市雕塑。其他几个环路也将建成体现其特色的雕塑。其中,五环路将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建一个地标性的雕塑景观。

二是2010年之后,北京城市未来的雕塑将以南北轴线为经纬,六大区域为构架,形成多辐射、多层面的城市雕塑体系。其中,长安街将集中体现国都精神和具有中国风格的雕塑景观。六大特色文化景区按照文化中心区、城南文化区、奥林匹克公园文化区、北京商务中心文化区、中关村科教文化区、城西生态文化区六大地域特点,分别规划设计具有该地区的文化经济特征的雕塑作品。这一切都表明了北京城市雕塑将进入繁荣期。

北京的城市雕塑建设领先全国,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城市雕塑人才明显不足,缺乏大师级的领军人物,目前仍缺乏系统明确的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目前我国职业雕塑家不到1000人,而且大部分年龄都在六七十岁。再有就是二三十岁的,人才断档明显。

其次是缺乏公共艺术的土壤和政策支持,雕塑家创作的空间和机会太少。“在国外,城市雕塑作为建筑的姊妹艺术,在建筑设计之处,便会与雕塑人员沟通,而现在国内多数建筑还是建好了以后才会想到配个雕塑,很多人甚至到现在仍不认可公共艺术。”创作空间的缺乏,也是影响雕塑人员创作功底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共艺术建设资金渠道不畅是制约城市雕塑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在一些发达国家,强制规定在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拿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而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立法保证用于这方面的经费来源。政府也没有安排专门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资金,开发商或社会资金的意志往往使公共艺术作品达不到良好的效果,有感染力的公共艺术作品很少。

缺乏系统的有特色的公共艺术规划。公共艺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城市人群的生活需求,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一个醒目的城市文化的印象。我国不少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并没有纳入城市系统的规划,脱离城市生活和文化,没有城市文化的特色。不能准确表达一个城市的性格,抓不住一个城市的生活脉搏。如我国沿海的某些城市,造型近似的公共艺术作品、城市设施等与其他的沿海城市如出一辙,给人们的感受是仿佛到了国外的某个小城,很令一些以他国为天堂的人自豪。其实这恰恰说明了我们的城市失去了自我,没有特色②。

缺乏全面有效的监管,不少公共艺术领域处于自发自为的监管空白状态。尽管在建设部、文化部和中国美协领导下组建了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但在现实的操作中,由于学术性的委员会没有行政执法权,公共艺术的执业资格制度形同虚设。某些人根本不在乎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和北京市雕塑管理办公室的资质认证。长期以来,公共艺术的设计和建造,因为立项权的泛化,已“下放”到街道和企事业单位。某某经理、处长或街道办事处主任,也可以成为公共艺术主创人员。由于公共艺术建设实施主体不一,缺乏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酒店、医院、学校等都在各自为政进行公共艺术建设,没有一个能够对公共艺术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的组织或机构。许多雕塑,是由没有资格证书的“行货”生产厂家制作的,艺术质量没有保证,有不少可以说丑化了城市的面貌。

2008年奥运会以后,北京市“出现了一批比较有特色的城市雕塑”,登记在册的“城市雕塑应该有2000多件”,在全国位于前列。于化云表示,这个数字对于北京这样一个人口上千万、市区面积1040平方公里的国际化大都市来说,显然是少了。要想解决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北京成为一个赏心悦目的城市,根本提升北京市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气息,城市雕塑的未来必然要向公共艺术的方向发展,必须积极探索、实践新的公共艺术政策和公共艺术建设机制。

二、公共艺术百分比政策

世界著名艺术评论家南条史生③认为:“无论从建筑、都市规划,或是艺术的角度来看,时代正逐渐将注意力转向公共艺术。”从狭义上讲,城市公共艺术范畴包括城市公共空间内所有的景观和相关的事件、活动,大的包括城市雕塑、壁画、地标、装置、纪念牌、实用体、建筑的装饰品、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等;小的如路标、报栏、店招、公共空间的步道、椅凳、栏杆、塔台、路灯、旗帜、信箱、电话亭、垃圾桶、喷水池、消防栓、井盖、公交站牌、地铁站等。公共艺术还应包括环境艺术,如艺术建筑及建筑配饰、艺术景观园林及景观园林配饰。具体有:廊、亭、架、柱、桥构、路铺、门饰、窗饰、装饰角线、台塔、阶梯、护栏、墙饰、照明灯具、景观座凳、车站、旗帜、地下出入口、通风口、电话亭、邮筒、报栏、井盖、路崖、树池、下水道、消防栓、路障、自行车架、喷水池、饮水池、花钵、指示系统、解读系统、地标、纪念碑等。还应有行为艺术、大地艺术和观念艺术等前卫试验性艺术。就艺术形态而言,公共艺术的多元性表现为: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装置艺术、表演艺术、行为艺术、地景艺术、影像艺术、高科技艺术等等。

公共艺术建设是一项公益性极强的建设项目。许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以各种方式加大对公共艺术的经费投入。早在1959年,美国费城市政府批准了1%的建筑经费用于艺术建设的条例,成为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百分比艺术条例的城市。美国十大城市之一的达拉斯市,在1989年4月11日市议会通过了公共艺术建设条例的法案,它明文规定:凡市府公共工程,均要安排建设总经费的1.5%作为公共艺术基金,主要用于购置公共艺术品、日后维护保养和公众参与相关的公共艺术活动之用。至今已发展成为 “公共艺术百分比制度”,即政府以法律形式明确投入公共艺术资金占建设总资金的百分比。

我国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以城市雕塑为重点的公共艺术建设,但相应的管理制度总体上仍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缺乏有效的合法的多元化的公共艺术投资政策,难以保证公共艺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艺术界众多专家一直呼吁在我国推行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关于城市雕塑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城市可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城市雕塑建设的经验,从建设资金里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城市雕塑等公共艺术的建设。”2005年,建设部开展了“公共艺术百分比投资政策研究”课题,对国外城市公共艺术政策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北京、上海、南昌甚至一些地级市等都从城建资金中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包括城市雕塑在内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④同年底,台州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实施百分之一文化计划活动的通知》。用以点带面的形式尝试推行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2008年初《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捐赠、赞助、免费提供设施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在任何国家和地区,公共艺术方案的选择和实施,都与国家、政府、党派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某种情况下,行政权力具有决定公共艺术命运的强大力量。特别是公共艺术的政策,对于公共艺术的引导和促进已远远超越了艺术家的影响,公共艺术政策必须作为一个重要的政府力量作用于公共艺术的发展。⑤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使得艺术从政治和宗教的婢女的身份中解脱出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艺术逐渐摆脱各种社会功能的制约而成为一种独立的、可以自由表达自己情感和意愿的一种方式。但对于现代公共艺术而言,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市政与文化的建设,都无法回避行政权力的干预。但是,尤尔根・哈贝马斯⑥指出,有“批判的公共性”,也有“操纵的公共性”。公共艺术政策在保证的“批判”和“操纵”公共艺术发展的同时,必须随时保证自身的“公共性”,避免公权私用和封建专制性的产生。必须以法的形式防止某位拥有行政权力的政府官员根据自己的喜好,运用手中的行政权力将公共艺术问题上升为重大的民族问题和政治问题以非公开、非程序化的行政干预方式加以否定。防止由于公共艺术制度和法规的匮乏造成行政权力对公共艺术的野蛮干预。

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要求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或城市实施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势在必行。北京有条件率先由政府以制度和政策的形式确定公共艺术投资的比例,以系统的行政行为推动公共艺术健康、有序地可持续发展,从目前形势看,这一点很有必要。新政策的推行需要时间和多方面的努力,当年美国费城用了20多年的时间酝酿、呼吁通过了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我国台湾用了10余年,专家预言我国内地城市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⑦

三、北京公共艺术的机制建设

我国公共艺术招标、竞标、创作、监督、质询、评审等机制社会化程序的不规范与不完善,使得公众趣味难以统一,公共艺术领域存在大量庸劣作品,机制建设的滞后造成了我国目前公共艺术发展的混乱与“公共性”的难度。⑧

公共艺术的规划与建设问题,首先突出地表现为机制建设问题。没有一个完善健康的机制,公共艺术主题的确立、方案的选择、位置的确定等方面都会充满众多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公共艺术的文化功能和艺术品位就很难实现。“机制建设”又称“体制建设”,也就是如何建立一个体现公众意志和愿望的公共艺术体制,建立一个与民主公开的公共艺术的资金来源、作品征集、方案评审、具体实施的科学机制,来适应现代城市整体的规划、开发与建设。⑨

当下北京乃至全国的公共艺术建设的首要问题是由于机制的缺失造成一些艺术家“公共性”的缺失,没有将“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承载人们审美理想、创造性、人文关怀与现世感悟的文化形式,并对后世人类文化的续写具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意识,只知艺术而不识“公共”。

“公共”的概念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根据哈贝马斯的研究,英国从17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公共”这个词;德国直到18世纪才有这个概念。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立的。虽然艺术本身并不具备民主的属性,但公共艺术必须经过民主的程序。公共性的前提是对公民参与公共事物权利的肯定。公共艺术的前提是公共性,只有具备了公共性的艺术才能称之为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与非公共艺术的最大的区别是它的参与性,它一定是开放的、民主性的,它一定十分尊重参与者的社会权利,并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参与者的意见。

1789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写到:“在一个自由的国度里,每个人都认为他和一特征的。所以,只有那些体现公众意象的公共艺术才能具有公共价值,才会有助于人们感受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得一定的社会价值的认同。”

出于这种公共艺术“公共性”的必然,公共艺术的创作者首先应该是关心公众、与公共事物有着利害关系;有权形成并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哈贝马斯为典型的西方学者认为公共艺术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它是市民社会的产物;(2)它是民主的、开放的、进入了公共领域的;(3)它是公众广泛认可的、或者普遍关注的;(4)它是参与的,以自由交流,相互讨论作为了解公众、尊重公众、服务公众的艺术家,要有强烈的公共意识和公共情怀,应是公共生活的参与者和创造者。科林伍德曾经指出,艺术家“所从事的艺术工作并不是代表他私人的努力,而是代表他所属的那个社会的公共劳动。他对情感所作的任何表现,是从一个不言而喻的标题开始的,它不是‘我’感到,而是‘我们’感到。”⑩

在强调公众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参与公共艺术的今天,公众的意愿、品位、趣味必须成为我国公共艺术的重心。公共艺术必须体现出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比如爱国主义、救助弱小等等。这就需要公共艺术不仅要考虑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权力意志,还需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它所体现的内容与形式不可能是随意与自由的,而一定要得到社会主流阶层的认同和公众趣味的认可。公共性的核心价值就是体现社会关怀,体现社会公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体现公民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权利。

公众天然地应该在公共艺术的策划、内容、形式、放置的地理位置以及对艺术家的选择等方面享有参与权、选择权、决策权和否决权。并且从公共艺术所要表现的内容,以至于完成后的社会效果的调查,公众都有充分的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公共艺术中的民力模式,即应该由公众按照他们的意愿来选择公共艺术所要表现的内容、方式以及对艺术家进行选择,或者是艺术家在与公众的交流和沟通中,准确把握公众的意愿,并以公众代言人的身份进行公共艺术的创作活动。

但是,我国绝大多数的公共艺术作品还不能做到有公众的广泛参与,不少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品仍然是艺术家自我意志的艺术表现。准确地说,它们只是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品,而不能称之为公共艺术。{11}因此,必须通过政策、制度的创设使公共艺术的欣赏和审美群众化,必须建立公共艺术的立项方案公示机制和专家评议机制,建立市民代表的参与论证机制,以保证公共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属性。通过机制的约束使艺术家在群众的意志之下进行创作,形成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创作意象等方面的互动,最后实现共创。对于公共艺术家而言,要求他们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诸如生态、环境保护、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弱势群体的人性关怀、种族与文化冲突问题、女性的权利与地位等等。公共艺术创作并不是由艺术家独自进行的,而是在社会中,在最普通的大众生活中,由艺术家和大众共同完成的。他们所追求的不是作品的“艺术”效果,而是“社会”效果。

从北京公共艺术的规划和建设情况反思全国公共艺术的现状与未来,有学者认为,我国公共艺术创作应少一些长官意志,多一些尊重艺术、尊重专家、尊重制度和程序;应在短期内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公共艺术征稿体系;并且进一步完善评审制度。{12}这要求公共艺术的规划与建设必须独立于任何形式的来自于个人的独断专制,而且不再是某个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而应该是公民社会的共同事业,是公众、社区居民、非政府组织、规划部门、建设单位、园林、市政、公共艺术领域的综合体。在建设和规划部门的统一领导下,以文化创意产业的模式开创和发展公共艺术产业,为区域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提供新的产品,为社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文化热点。以政策和体制的建设,明确北京市公共艺术建设管理机构,使北京公共艺术不再受到来源不明的颐指气使,拥有自己独立的发展空间,在制度的保护下健康、快速地可持续发展。在不需要扩大编制、增设部门,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条件下,最好的方案是在建设和规划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北京市公共艺术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办公室,对公共艺术建设实行归口管理,出台相应的政策,完善制度建设,进行必要的组织与职能整合,充分利用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协调作用,将狭窄的城市雕塑管理扩展为全方位的覆盖城乡的,集合规划、园林、市政设施的公共艺术综合管理机制。保证北京市公共艺术建设有序、健康地开展,避免公共艺术建设的盲目和无序性。对松散零星的公共艺术项目,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加大业务管理的力度,通过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和职能部门调控的权力,特别是政策和法规的支持,使公共艺术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势可导,有利可图。{13}

四、北京的艺术城市建设

作为一个大国的首都,北京公共艺术的有关决策、管理部门应与规划、园林、市容、城建、环境、道路、水利、农业等部门配合,维护城市的形象和品质,建设与国际大都市的身份相称的公共文化和公共艺术环境。公共艺术在建设城市形象上有着重要作用,它有助于提高城市生活的品质,增强城市居民的生活情趣和格调。公共艺术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和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手段,向公众潜移默化地传播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并给居住者创造良好的生活感受,引导人们趋向文明。具有教化功能,这种作用来自于公共环境艺术作为艺术种类所特有的积极、向上的主题和美感因素。公共艺术可以激发出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同时,公共艺术具有审美功能。公共艺术是以自身的主题和形式通过艺术创造展现美,创造出感性的、直觉的以及理性的审美空间。它引导城市形象与环境在审美特性上满足人类本性深处最原始的对美的向往。公共艺术具有提高城市品质,塑造城市形象的作用。

首都公共艺术的建设第一位要考虑的应该是这个城市的尊严,凸显其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对城市空间的塑造要有更多的政治化、理性化、人性化的探索,更多地考虑如何体现北京这个城市文化和历史的特点,以及对人、对市民、对文化的温馨呵护。这是公共艺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如果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定位于服务某些权力机构的位置,任何一个有些权力或者资金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变这个城市的局部,这是否会有伤整个城市的自尊,从而使这个城市失去自己的“个性”和“光彩”?一个没有“个性”和“光彩”的城市,谈何文化特色?一个没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如何构建吸引人的公共艺术?这是否会让这个城市变得面目全非而沦为“四不像”?

新世纪的公共艺术在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要依靠法治和制度的力量制约、屏蔽那些来自于个人的官僚意志和淫俗的资本意志的侵害,需要由那些对社会怀有强烈责任感的公共艺术策划人和艺术家以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公共艺术的机制要承认在公共艺术的策划、实施以及空间的选择等问题上,策划者、艺术家对公共艺术作品的形式、制作手法、媒介与材料的运用等艺术创作范畴拥有最终的决定权。因为除了“公共性”,公共艺术首先是一种艺术。在艺术的领域,艺术的神圣不容侵犯,艺术家拥有绝对的权威和权力。这样,公共艺术的建设才可能统合在艺术的桂冠之下,艺术才能成其为艺术,而不是随便什么人的不负责任的、“票友”式的心血来潮。北京的公共艺术建设必须也只有交给职业的、专业的公共艺术家们去完成,北京才能成为一个到处都充满了艺术气息的城市,才能成为一个艺术城市。

当然,有许多时候,艺术的精神也是受到限制的,尤其是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出现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和利益冲突的时候,艺术的精神必须服从更高利益的约束、支配。艺术毕竟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文化的根本利益,也不是一个城市全部。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区域文化意义上的北京和单纯地理意义上的北京是不可分割却又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微观上异质性的人口迅速且大量地涌入城市,在这种流动的社会中,城市所付出的一项重要代价是社会连结的断裂,迅速且巨大的流动性的冲刷使不少城市的文化沉淀瞬间消逝,使城市失去了过去与现代、未来的结合,城市原住民和新移民都对自己的原属文化充满焦虑。比如北京的胡同变迁和由此造成的文化震荡,每一个北京人身边都充斥着各种不同的异乡口音和生活方式,在这个城市的生活影像中,如果没有明确的城市地标和文化符号,北京的原住民(2代以上的老北京)和北京的新移民(第一代北京人)都不再能够确定这里还是不是区域文化意义上的北京,也不能确定谁是北京人谁不是北京人。作为一个特定的区域人口―文化综合体,“北京人”已不像“上海人”、“广州人”那样好区分,旧的“北京人”正在被新的正在形成的、正在孕育之中的新“北京人”所稀释、所溶融、所取代。在新“北京人”的“发育”过程中,虽然这种“发育”在历史上不止一次地发生过,仍然会有文化的伤口和阵痛。在愈合文化伤口的意义上,公共艺术能够留存并且可以使人回忆起那些曾经令人骄傲的历史痕迹,是弥补断裂的城市文化、统合不同区域的流动人口的文化认同的、促进新的区域人口―文化综合体的发育的最好媒介。

为保存一份弥足珍贵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及其载体,使城市的文化意象表露于城市的每一个常住居民,使艺术的精神外在于城市的每一个寻常角落,使一个城市的“新”与“旧”在不断地否定之否定中,文化的基因相承、精神的血脉相承,北京的区域文化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城市管理者需要各司其职,发挥艺术征服人心改变人心的神奇作用。要充分认识到公共艺术对于文化统合与城市形象塑造的特别意义,公共艺术的布局、规划与建设不能拘囿于城市的重要街道、主要节点、主题公园之中,亟需进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对主要街道和重要建筑的外形、园林景观、广场、街景、路灯、人行横道、地砖、公厕、地铁、垃圾箱等都要精心设计,有意识地归统于一个区域文化体系,使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社会化、制度化、产业化的同时,体现出自己的区域性、独有性、历史性和排他性,从而对整个城市的文化形象、经济活动产生良性的促进性的影响。{14}推动区域人口―文化综合体和谐、平稳、顺利地发育成长。

五、北京的艺术乡村建设

在城乡差距日益缩小,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属于城市的,艺术发展的历史表明,艺术和公共艺术原本就不是城市的专属。自古以来,我国的乡村就充分表现出不逊于城市的艺术活力,有意无意之间留下了众多令后人惊艳的历史文化遗产,丽江等无须多言,爨底下、洪村、里坑、周庄等地的村庄建设、廊桥、池塘、亭台等无一不是其中的最有力的代言人。近几年来的最美的乡村评选活动等也昭示着乡村建设特别是公共设施建设的美化和艺术化,乡村从来就没有拒绝过公共艺术,现代公共艺术更不应该拒绝乡村。

公共艺术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成为乡村形象的组成部分,乡村形象设计应该是多种人工建筑形态与自然环境形态的空间组合布局,包括村庄、山林、道路、池塘、田园等,村镇建设规划必须以集中体现其民风特色的方式塑造新的乡村形象,使乡村的公共艺术让任何进入某一特定乡村的人都能在空间上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在意象上、文化上、风俗上了解它社会活动的模式。北京市有条件率先通过政策和制度创新,使公共艺术在我国不再是城市的专属,这是公共艺术的创作者和管理者们应该追求的境界。

20世纪末,一种新潮艺术――乡村艺术的出现曾引发了新世纪乡村生态绿色艺术热。21世纪的乡村更是运用了自有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不断开创新的绿色艺术品类。因地制宜的山水园林、气势宏大的庄稼图画、回归自然的乡村雕刻、乡村歌曲、玉米迷宫、麦田怪圈等乡村艺术的典型形式已被普遍认知。美国堪萨斯州的斯坦・赫德首创了一种“庄稼图画”艺术。他在故乡的土地上创造了一幅20英亩大的“庄稼图画”――《向日葵》,画面中的葵花由10多英亩盛开的向日葵构成,花瓶由蒺麻地组成,台桌布则由大豆地组成。他以深褐色的土地作画布,以红花草、青草、各种花卉和农作物为颜料,画笔则是拖拉机、犁和修剪枝叶的机器,在农田里“种”出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庄稼图画”,画面从几英亩到几十英亩,人们从高山或飞机上可以领略到它的艺术魅力。庄稼图画的艺术魅力还妙在画面景象随气象、季节变化而变化并日新月异,使人百看不厌,大饱眼福。{15}这种以乡村自然生态中的土地作画布、花草、耕耙工具等作颜料和画笔,在农村土地上“种植”出的气势宏大、别开生面的巨型“庄稼图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观赏。在美国,人们开始对“乡村艺术”越来越感兴趣,乡村雕刻、瓜果雕塑和庄稼画等已成为艺术新潮受到青睐和推崇。{16}

除此之外,众多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以乡村为存活基础,公共艺术的规划和建设在广大的乡村同样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北京的乡村拥有丰富的公共艺术资源,在不久的未来必将与城市高度一体化,北京的公共艺术有必要先行一步,将公共艺术的范畴扩展到所有的乡村、所有的田园和所有的村庄,在乡村的规划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推行与城区相同的公共艺术政策,主动地、积极地、以公共艺术的手段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甚至可以使公共艺术的一体化进程先于城乡一体化进程,而不是滞后于这个进程,使公共艺术的功用一样可以在乡村的文化阵地得到充分的发挥。

六、结语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公共艺术都是艺术与整体社会的联系纽带,是社会公共领域文化艺术的开放性平台,也是现代政府、公众社会和艺术家群体之间进行合作与对话的重要领域。因此,公共艺术不仅仅是艺术本身,还蕴涵着、发展着与其密不可分的社会政治思想和人文精神。

在当今和谐社会建设中,公共艺术可以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整合,以及对大众生活的广泛参与,将所表现的艺术主题立足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上,并通过艺术与文化在自然和人文环境中的再现,营造出蕴含丰富历史文脉与文化气息的艺术化的生存空间;传递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念,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公共艺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展示,来反映公共环境、公共群体和公共社会的外化要求,体现出其有形的、外在的一面;又承载着公共环境、公共群体的主观意志和审美情趣以及公共社会的主导思想和文明进程,体现出其无形的、内在的一面。公共艺术通过对大众生活的介入,实现大众的广泛参与和互动,提升社会大众的道德及文化素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17}

注释:

{1}于化云.北京市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

{2}王岩松.对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现状的思考.设计艺术,44页,2009年3月,总第58期。

{3}南条史生(Fumio Nanjo),国际著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策划了威尼斯双年展、开放展,卡耐基国际展、80年代日本艺术(奥地利和德国)、悉尼双年展(合作策划人之一)、新加坡双年展等重要艺术展会,曾担任英国当代艺术大奖“特纳奖”评委、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胡高・博斯奖”评委。

{4}于化云.从专家座谈观点看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北京奥运公共艺术论文集.中国城市出版社,2006.12

{5}张文辉.从艺术、科学到公共政策、意识形态.艺术百家,2008(1)

{6}尤尔根・哈贝马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领袖,“批判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被誉作“当代的黑格尔”和“后工业革命的最伟大的哲学家”。

{7}黎燕,陶杨华,陈乙文.国内城市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初探.规划管理,2008(11)

{8}唐俐娟.“公共艺术”公共性的难度.装饰,2005(9)

{9}魏振权.城市公共艺术机制建设探讨――以乌鲁木齐为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10}[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1}周成璐.社会学视角下的公共艺术.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12}朱尚熹.对我国公共艺术征稿制度的反思.北京奥运公共艺术论文集.中国城市出版社,2006

{13}邹文,楼兰.公共艺术在北京.北京观察,2002(5)

{14}张春慧.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形象建设探讨.规划与设计,2008(27)

{15}刘淑英.艺术新潮:乡村生态绿色艺术.科技日报,2002.1.7

{16}胡秀.美国的“乡村艺术”.中华读书报,2001.10.10

雕塑公共艺术范文2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雕塑;互动性;公众

1公共艺术的相关阐释

(1)公共艺术的概念。公共艺术是以人为价值核心,以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对象,运用综合的媒介形式为载体的艺术行为。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态的产物,是市民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

(2)公共艺术的主要特点。公共艺术具有很多特点:公共性,参与性,互动性,过程性,多样性,问题性,观念性,地域性,强制性,通俗性,综合性。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公众的参与性:公共艺术作为设置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具有与公众产生交流互动的性质,注重公众对作品的参与性和可及性,公众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参与和介入,从而增添了公共艺术的生气与活力。公共艺术作品的公共性:公共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它的公共性。

互动性:公共艺术从字面上就有“平民化”倾向,也提示了作品需要被广泛关注的社会效应,以及公民参与的含义。而本文就是针对城市雕塑的互动性展开一系列论述。

2城市雕塑的相关阐释

(1)城市雕塑的定义及功能。城市雕塑,指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作品,也称之为“公共雕塑”或“环境雕塑”。城市雕塑的范围具有广义性,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概念,涉及了相关的以空间造型为特征的一些艺术形式,如建筑、景观、装置等,是作为存在于公共环境之中的公共艺术品。城市雕塑不仅起着艺术性的点缀作用,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品位和精神风貌,成为城市建筑和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从实体趋向于空间,由此改变了自身与环境和人的关系,使公众真正融入到一种轻松愉悦的空间环境中,对缓解人在快节奏生活下的紧张、疲惫与寂寞感有极大的帮助。

(2)国内外城市雕塑的发展现状。国外城市雕塑在近代获得了迅猛发展,无论是艺术水平还是规划与建设都取得了骄人成就,出现了不少世界知名的艺术家和雕塑作品,如新加坡的《鱼尾狮》、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我国城市雕塑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得到了高度的繁荣和发展,在80年代中后期,城市雕塑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建设中得以重视,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如北京市王府井步行街上的《祥子拉车》、《童趣》、《弹弦子》,长安大戏院前的《京剧五彩脸谱》等作品。

3互动性的相关阐释

(1)互动性的主体――人。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人,让置身于某个公共空间的人通过各种视觉造型、声音、材质、空间甚至时间等元素获得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其价值在于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对于城市雕塑来讲,参与互动的主体是人,即艺术家(设计者)与公众(欣赏者)。人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接受,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人以艺术作品为审美和使用的对象,通过审美感知、想象、联想、体验、解等欣赏性活动对艺术作品在形象体系加以复现和补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意蕴进行发掘和拓展。

(2)互动性的客体――作品与环境。城市雕塑一方面受所处环境的制约,在题材、尺度、风格上要考虑特定的环境因素,并与之相适应,融为一体;另一方面,它会影响周围的环境,提高它们的文化品味和风格,改善环境的现有品质。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具有公共形象功能的艺术品,代表了区域和功能上的特征,传达了区域或环境的信息。它周边的建筑形态、交通状况、功能用途、空间性质等都会对雕塑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产生影响,雕塑本身的位置、色彩、体量、尺度等都要与所在自然、人工环境相协调。

(3)互动性的体现。公共艺术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艺术作品、人(设计者、使用者)和所处的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工环境),构成了人与作品、人与环境、环境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城市雕塑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人与雕塑作品的互动。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具有与公众产生亲和而积极对话的品性,从而淡化公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主客体关系。雕塑作品往往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并通过它与公众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得到精神和审美上的满足。雕塑作品与环境的互动。雕塑被放置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就要与周边的环境发生联系,建筑、绿地、道路、水体等,都会或多或少的对雕塑产生影响。城市雕塑承担着创造优质、人性化城市公共环境空间的任务。人与环境的互动。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是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休闲、娱乐的环境,创造出物质、精神特性上与人相通的环境。空间环境应当满足人们在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需求,为了打造现代的空间环境,应结合人的生活习性、审美心理、行为特点等因素,并在雕塑作品的创作中体现出来。

(4)互动性的相关因素。亲和力:放置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所面对的是社会大众,与公众形成紧密的交流与沟通需要先得到大家的认同和喜爱。城市雕塑在表现形式上,题材崇尚自然,贴近普通民众,不再是过去的那种以宏大、庄严、神圣为基调的设计创作,而是生活化的、通俗的、近距离的创作风格;在内容表现上,也不再是刻意追求表现对象的理想性、典型性,作品显得平易近人,强调真实的反映大众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生活的原生状态。趣味性:就是要让观者接受由观赏作品的趣味性带来的心理愉悦,感受到趣味的美感,并在愉悦中深刻领悟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与价值。功能性:公共艺术除了具有审美功能以外,还兼有实用的功能,特别是公共艺术融入现代生活,提倡艺术的生活化,生活的艺术化,许多艺术作品本身就是服务于公众的生活设施和物品。灯具、坐具、废物箱、指示牌等以雕塑化的艺术形式进行设计,让人们在欣赏它的同时,也能得到实用的功能。

4结论

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雕塑作品是承载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场所和媒介,相关信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知后,使人得到对空间形态和环境的全面认知,进而产生包括人与作品、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反过来,人们又深刻影响和改变公共艺术的形式,使艺术作品能更好的融入整体环境,与环境形成一种相得益彰的互动关系。正是在这相互影响和改变的关系中,人、公共艺术、环境三者共同进步,现代城市也就成为一种良性互动、富有创造活力的多元综合体。

公共景观雕塑作品在注重艺术性的同时,更应注重与公众的互动性,增加本身的参与性与创造性,让公众更自觉自愿地参与到艺术中来,与艺术有更直接的沟通, 进一步加强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共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艾永生.试论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和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7(3):3840.

[3] 鲍诗度,王淮梁,黄更.城市公共艺术景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 林峰.环境空间中的城市雕塑[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3):101103.

雕塑公共艺术范文3

关键词:城市雕塑;设计方法论;公共性

公共艺术是一个广义的词语,不特指某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一个具有公共性的自由领域。公共艺术作品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其主要为社会主体的艺术活动服务,包括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等装饰物,及影视作品等。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空间性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运用不同的材质表现其自身的形态,并包含某种认识观念和觉悟。城市雕塑以城市空间的历史文化为背景来进行创作,不是简单的将现有的雕塑作品直接置入城市环境中,而是蕴含一定社会精神内涵的。设计方法论是认识设计和改造设计方法的理论手段。城市雕塑是美化环境的同时,将大众认识和体验社会作为一个利益和责任的共同体的实践过程。因此,城市雕塑的设计方论需要在理论与实践,即创造性与公众性之间找寻平衡点,以此来实现公共艺术的设计最终目标—设计出真正归大众所享有的艺术作品。这种作品要把公众放在第一位,从真正意义上向民众贴近,向民众关心的问题贴近。从城市雕塑的设计主体与设计对象的角度出发,解读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的设计方法论会得出四点共性的方法:

一、扩而充之

顾名思义就是使范围、规模等增大,对设计对象或设计构思加以扩充,增加其功能性因素,附加价值、外观形状等。基于原有状态下的扩充内容,在城市雕塑构想过程中会引发新的创造。美国著名雕塑大师克拉斯•奥登伯格,他的作品是全世界波普艺术中唯一被流传下来的公共艺术作品。他所关注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形象,将这些物品放大,做成立体。如作品《衣夹》,被放置在周围高楼林立的广场中央,高达13.7米,极富吸引力。这样的城市雕塑是对客观事物的写实放大,贴近大众生活,有着独特的现代抽象之美。当设计师将日常生活中最为寻常的物品以超常的尺度放大,并作为公共艺术作品将其置于开放空间中时,设计主体与设计对象间的距离被拉近,就达到了“艺术即生活”的境界。在商业区这一特殊的环境中,摆放巨大的手提袋雕塑,采用扩大的表现形式,引人注目,恰如其分。设计主体通过扩大的方式,弱化了传统设计对象的崇高感,使城市雕塑更好地融于周边区域性环境,两者相辅相成,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城市的发展。

二、打散重组

打散重组,即散开、重新组合。通过打散对设计对象做出改变,组成具有一定相对优势的新个体。重新排列组合设计物的形态、结构、顺序和因果关系等内容,在城市雕塑中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设计效果。《牛头》是毕加索的代表作,他将自行车打散,用其中的车座和车把巧妙地重组了一个牛头,后来演变成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现成品雕塑。在设计实践中,重新组合设计对象,极易产生新的联想。如位于哈尔滨市友谊公园的主题雕塑《冰城琴韵》,它是由银色吉他,金色提琴和红色琵琶三种乐器组合而成,展现了时代的特色,表达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设计主体将设计对象具有特色的部分打散重新组合,不仅可以增强城市雕塑的功能规划和寓意,而且可以帮助公众提升艺术鉴赏能力,从而更好的树立城市形象。

三、改弦更张

改弦更张指转换,从一种形式变成另一种形式。转换设计物本身的某种成分和设计构思途径,以其他的方式逾越现状、冲破习惯性认识,来达到新的设计目的。《马桶》是奥登伯格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转换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马桶,使用一些不符合常规的材料,将原本光洁坚硬的陶瓷马桶,变成了一堆柔软的材料,使作品产生了非凡的效果。这些松松垮垮的物品,改变其本来的属性,在看到这样的作品后,人们会重新看待周围的事物。将设计对象进行材质上的转换,有效地改变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性体验,使观众的最初感受遭到了新的挑战,激发了人们探索新事物的热情。这样的城市雕塑不再是设计主体的主观情绪表达,而是可以激活人们已被束缚的灵感的体验。在城市雕塑作品中,采用转换的设计方法,使设计对象与观看者产生距离感,从而令人们产生新奇的心理感受,以全新的视觉体验拉近与公众的对话,这也是公共艺术作品的目的性所在。

四、笙磬同音

笙和磬两种乐器同时演奏,有相互补充的效果,笙磬同音比喻关系和睦。公共艺术最主要的特征是公共性,即作品与人之间要和谐共存。城市雕塑从其本质和创作根源上看,一开始就带有一种强烈的满足公共需求,体现社会、地域、场所集体精神,表现公共事务的目的性。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设计主体在创作过程中注重设计对象与公众的互动,吸引公众并激发与之交流的欲望,给公众以美的体验和情感共鸣,从而实现其公共性,达到公共艺术建设的最终目的。公众与城市雕塑作品发生互动,主要分为两个类型:一是由感官而引发的心理层面的感知性互动;二是由行为而引起生理层面的参与性互动。心理层面的互动发生在人的心中,生理层面的互动表现为肢体动作。每个民族都有关于神鬼幽灵的传说,美国内华达州高速公路边的一组幽灵雕塑很好的抓住了人们的好奇心理,在疲惫的长途驾驶中,人们会因为看到这组雕塑作品开始谈论自己所听说过的神鬼故事,更有可能会下车亲身扮演一下这个人人畏惧的角色。在与观众的互动中,作品的意义和对作品的评价才能最终体现出来。不仅人与设计对象可以互动,设计对象材料间也可以互动。传统材料(金属、木艺、石材、纤维、玻璃等)、现代材料、综合材料,材料不同,传达出来的语义也不同。有的材料单独使用、有的材料相互使用,其目的就是通过不同材料与艺术间的互动,创作出不同的作品。《球》是世宗会馆前的一组软雕塑,作品是用胶皮和综合材料制作而成,通过多种材料间的互动,引发公众的思考,表达作者的观念。将城市雕塑与公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相互影响,人、公共艺术、城市才能和谐发展。

五、结语

公共艺术中的城市雕塑的公共性、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其设计方法论不能够走单向的研究路线。从城市雕塑的设计主体与设计对象出发,基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满足设计主体的创造性要求及设计的合理性为立足点,研究城市雕塑的设计方法论。由此将思路打开,分析研究设计主体、设计对象、社会公众三者间的关系,找到创造性与公众性之间的平衡点,这样,才能更好的倾听市民公众的意愿,创作出更加贴近大众生活,为大众服务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白雪竹,李颜妮.互动艺术创新思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包林.艺术何以公共[J].装饰,2003(10).

雕塑公共艺术范文4

关键词:雕塑艺术;公共环境;和谐统一

雕塑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同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社会体制等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雕塑艺术是一种永久性的艺术,古今中外的许多事物经历史长河的洗礼下已荡然无存,通过对历代雕塑遗产的研究能充分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和形态。雕塑艺术越来越强烈的证明它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甲骨文”,是一代一代人向往追求的体现,这也同样需要我们一代代人去保护和发扬。

公共性是指在社会条件下的一种公开与认同,它具有社会的普遍意义,而公共艺术这个概念是它的派生。这个词汇的定义在欧美文化圈中也存在着相似的不够明确的问题。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涵盖了部分传统和现代的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成为公共艺术的首要条件是它所具有的公共性。公共艺术是一种思想态度,而不是某种具体的形态和风格。公共雕塑的定义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概念,它是在广义上的造型艺术中来探讨的。传统公共雕塑的发展,为现代造型艺术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也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创作思想。雕塑艺术在传统公共艺术别是在社会公共环境中起到了视觉焦点和标志的作用,它是环境艺术设计中重要的表达方式,公共雕塑以它独有的空间语言、材质和造型结构,能让人们感受到它的形式美感和审美内涵。公共雕塑能够让观众真正融入到一种心旷神怡的公共关系中,所以公共雕塑才能成为构成整体环境艺术有机的一部分。

一、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和谐统一

1.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和谐统一

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和谐统一是雕塑艺术成功的关键,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艺术的魅力,使雕塑的公共性、环境性、艺术性得以体现。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的结合,是公共艺术发展的一大表现,所谓的公共艺术,是指艺术家以艺术服务于社会公众为前提,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创作于特定公共环境相融合的艺术作品,并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雕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是雕塑公共性、环境性、艺术性的完美体现。这就意味着雕塑已不再只是艺术家单单为艺术而创作的艺术品,同时在本质上雕塑已经日益发展为公众行为,雕塑是整体环境的一组成要素,处理好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关系,雕塑作品的设计才能成功,两者才能相互依存、彼此受益。

2.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和谐统一

有利于美化和改善环境,提高公共环境的质量。雕塑以公共环境作为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和深厚的人文内涵,为公共环境增添了美感,给观赏者带来了极高的视觉美感。相反,如果雕塑设计者不考虑环境因素,甚至还会造成公共环境的视觉破坏。城市雕塑通过在不同的环境中放置独特的城市雕塑,来营造美景,点缀城市景观,平衡广场等偏实用性建筑的审美功能,美化环境。

3.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和谐统一

有利于实现艺术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增强人文气息,提高审美情趣。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互为主体,空间环境为雕塑提供了展示空间,而雕塑又为空间环境增光添彩,具有艺术性的雕塑艺术记录着历史事件,承载着这一大背景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人们的思想及审美情趣有着极大的影响。与环境相结合的雕塑艺术,通过表达特定的空间意境与氛围,以鲜明的视觉形象给观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感共鸣。

二、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的相互协调

1.雕塑的形式风格设计应与环境相协调

雕塑具有丰富的艺术形式,其形式结构和风格也是复杂多变,环境的差异性,决定了艺术作品必须呈现出相应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形体美是雕塑形式结构与风格出彩的灵魂,同样的材料及工艺,却能创作出与环境和谐交融的不同优秀雕塑作品,优秀的雕塑艺术通过自身的形式结构及风格特征,与周围空间环境相呼应,以空间为依托,同时雕塑以其独特的审美影响力来维系空间环境,最终达到雕塑形式结构与风格设计与环境相融合。

比如中国传统的石狮造型的雕塑,应该放置在带有中国传统格调和庄严肃穆的建筑环境中,这样才能最好地凸显出两者威武宏伟的特点;而园林雕塑则应结合园林恬静闲适的特点,如意大利的《木雕群》,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再比如丹麦哥本哈根海滨公园里的《美人鱼》便是与环境完美融合的典范,美人鱼雕像倚坐在海边的礁石上,与礁石、天光、海水和迷蒙的倒影交相辉映,营造出美好恬淡的氛围。

2.雕塑的尺度大小设计应与环境相协调

雕塑的尺度体积大小也是雕塑作品设计中的关键,如何将雕塑作品的魅力完美表现出来,同时又与周围的空间环境达到和谐的视觉效果,是雕塑艺术家必须考虑的问题。其中,纪念性雕塑和主题性雕塑在尺度与体积的设计上都较为庞大,装饰性雕塑的形式则较为自由灵活,并无尺度和体积的限制。在设计雕塑的尺度与体积时,应与周围的建筑、地面实际空间以及观赏者的审美心理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高水平的美感。

四川的《乐山大佛》体积极其庞大,陕西《秦始皇兵马俑》规模超前,数量众多,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瀑布》雄伟宽广,这些雕塑作品都以恰当的尺度与体积,加之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交融,给人以迫人的气势和宏大无比的气魄,鲜明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而如无锡的雕塑《小阿福》则以小巧的体积给人以可爱玲珑的审美感受。

3.雕塑的材质选择应与环境相协调

构成实体的物质材料也是设计雕塑作品时需要考虑的关键,雕塑本身的材质所具有的审美感受经由它的质感、色彩及肌理作用于观赏者的视觉,从而产生审美感受,如今现代工业的进步使得制作雕塑的材料更加多元化,为雕塑与环境的完美契合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雕塑艺术的材质,一方面要与雕塑的主题相融合,此外,雕塑的材质也受到所处环境的制约,通过合理运用材质来与环境更好地交流与沟通,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奥运精神》这一雕塑采用不锈钢加工成具有强烈动感的彩色线条,不锈钢的材质与充满现代气息的北京体育场环境和谐交融,表达了体育运动的多姿多彩和生命的活力。西汉名将霍去病墓前的石雕采用天然砂岩,这一材质不仅突出大写意风格,还与雄伟连绵的山脉和肃穆壮观的陵寝和谐交融,与环境充分结合的雕塑理念可见一斑。

4.雕塑的主题内涵应与人文环境相协调

雕塑并非独立的艺术品,将雕塑放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必定有其人文价值。不同的环境,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环境下的雕塑,也承载着不同的人文内涵,人们对雕塑的欣赏,不仅仅在于雕塑优美的外观和技艺的精湛,更应该从雕塑中了解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氛围。

雕塑《五月的风》放置在东海路五四广场,它是精神的象征,弘扬着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五月的风、钢铁的风,其火红的颜色和螺旋上升的造型衬托着周围的人文环境,与五四广场的环境和谐统一。

三、结束语

黑格尔说:“雕刻则把精神本身表现于在本质上适宜于表现精神个性的肉体眼前……凭它自己而独立地站在那里。”雕塑是三维立体的造型艺术,人们不仅可以多角度获得审美享受,还可以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体现更多的内容和意义。处理好雕塑艺术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实现两者的相互衬托相互交融,是雕塑艺术的生命力所在。将雕塑的形式、尺度、材质、颜色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机结合,是推动雕塑艺术深入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施慧.公共艺术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2]刘骥林.环境雕塑[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雕塑公共艺术范文5

一、创作题材

每一座二战纪念性雕塑都会在不同角度和程度上表现这场灾难,这些创作题材或是纪念某场战役胜利,或是表现英雄丰功伟绩,或揭露法西斯组织的恐怖行径,或表达人们对和平的美好愿景,不论何种题材,这些公共艺术都向公众暗示出反战的精神指向。

1.刻画具体人物

在二战纪念性雕塑中表现的具体人物既有英雄将士,也有贫民百姓。通过这些具体人物的艺术再现,不仅可以看到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人物形象的个性,也可以感观在灾难中所有人的共性。

由南斯拉夫雕塑家弗拉涅・科尔什尼奇1964年设计创作的《铁托元帅纪念碑》(见图1)总高近5米,总重约2.5吨。铁托身穿大衣,表情庄重、两眼炯炯有神地凝视前方。雕塑造型简练明快,整体感强。铁托的外形只用几条接近垂直的边线勾画出来,除去军大衣上襟翘起一角之外,全身几乎都用平直的大面构造而成。这种创作方法与罗丹的《雨果》有异曲同工之妙,简单的体面关系传达了人物的昂然性格,表现了人物的英雄气概和统帅气质。人物右肘稍稍弯起,两根手指伸展,给人一种手臂即将抬起的动感,因此雕像富有了生气,使这座纪念碑充满活力。南斯拉夫另一著名雕塑家奥古斯丁基奇也为铁托塑过青铜像(见图2),写实手法也很精彩。人物作踱步思考状,头微低,眼神深邃,双手背后,形象丝毫不减伟人风度。两座铁托雕像,雕塑家虽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但都将铁托的性格表达得淋漓尽致,足可见雕塑语言之丰富。

俄罗斯新圣女公墓中的《卓娅纪念碑》(见图3)塑造了一个年轻女英雄形象。在抗击德国法西斯战争中,卓娅和弟弟舒拉先后英勇牺牲,后都被授予“苏联英雄”的光荣称号。他们的母亲写了《卓娅和舒拉》这本感人的小说,来纪念她为国捐躯的孩子。这座纪念像展现了年仅17岁的卓娅牺牲时的光辉形象。雕像极富动感,人物骄傲地昂着头挺着胸,双手向后似乎要插上翅膀飞向祖国。

2.表现具体事件

与表现具体人物的雕塑相比,以战役、屠杀等具体事件为表现对象的纪念性雕塑更加注重历史的准确性、事件的情节性和内容的完整性。具体事件既可以用具象形式来刻画,也可以利用抽象手法来表现。

二战之前,十几米的纪念性雕塑已算大体量工程,而二战后的几年,城市建筑向高层发展。变化着的城市建筑要求表现重大题材的纪念碑要相应地向高发展,使其体现应有的宏伟气势。苏联《斯大林格勒大会战》(见图4)大型纪念碑综合体的主体像《祖国,母亲》建立在山岗的最高点,“母亲”高举利剑,昂然挺立,号召苏联的子民拿起武器,保卫斯大林格勒!这里的“母亲”具有国家的象征意义,所以,她的体量和尺寸自然要分外醒目,才能更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雕像从脚到头顶42米,连同举过头顶的长剑共高84米,加上底座共高101米,足以使人感到气势磅礴。

坐落在波黑的《苏捷斯卡战役纪念碑》(见图5)的作者是南斯拉夫的米奥德拉格・泽克维克,雕塑高19米,两块峥嵘的巨石的棱角针锋相对,象征着双方战争对抗的强大力量,碑壁上刻有这次战役中的种种感人事迹。这座雕塑纪念的是南斯拉夫在二战中最大的一次战役,军民一举粉碎德军的围攻,胜利突围转移。这种抽象雕塑造型的体量和空间场域的尺度诠释了作者对战争的理解。

3. 非具体形象造型

在二战纪念性雕塑中,除了刻画具体人物、表现具体事件的作品之外,还有一类是非具体形象的造型呈现,这些造型突破了纪念性和叙事性的视觉显现,社会效应和审美效应更加融合统一,具有更强的公共艺术特性。

在法国巴黎艾菲尔铁塔与三军防务学院之间有一组奇特的玻璃墙,被称作“和平墙”或“和平门”(见图6)。这件公共艺术形似拱门,受耶路撒冷哭墙自由地启发,它长16.4米、宽13.8米、高9米,用金属架和有机玻璃等材料建造,透过这扇和平门可以看到矗立在远处的埃菲尔铁塔。它的两侧纵横各四列柱子整齐排列,共有32根,墙体和柱子上都用32种语言醒目地写满“和平”,表达向往世界和平的愿望。

《澳大利亚二战纪念碑》(见图7)建于1929年,成方尖石塔形,现在它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人们在这里举行各种纪念仪式,为参战士兵献上花环。这座纪念碑下部分内墙刻写着7000多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其他大小战役的死难者名单。外墙上的青铜装饰面则篆刻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近4000名牺牲者的姓名。

二、创作风格

以二战为主题的雕塑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不同的形式语言和空间方式,强调公共艺术应对历史的罪行进行控诉和警示提供积极性的引导,旨在提升社会精神和公众精神层面的认同和培育。其创作风格可以归纳为具象表现、抽象表现、意象表现三类。

1.具象表现

坐落在美国阿灵顿国家公墓的《硫磺岛战争纪念碑》(见图8)的作者是二战期间一名战地艺术家弗里克斯・德沃尔登。这座纪念碑是一座高约10米的6人铜像,描述的情景是战士们将美国国旗插入脚下黑色花岗岩上的那一刻。雕像以1944年2月12日美联社战地记者乔・罗森塔尔在日本曾经占领的硫磺岛上拍的一张升起美国国旗的照片为蓝本,用以纪念二战后期发生在硫磺岛上的其中决定性的一场战役。具象的雕像铜的青绿与海军绿有异曲同工之妙;而选用与硫磺岛黑色火山灰相似的黑色瑞典花岗岩作为雕像基座,也显现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2.抽象表现

由建筑家Georges Henri Pingusson 设计、完成于1962年的《法国被驱逐者纪念堂》(见图9)以更为经济的手段,创造了更为浓烈的感人氛围。作品位于塞纳河的中段,在斯德岛即巴黎旧区的边缘,几乎是隐伏在巴黎圣母院的建筑群背后。沿着两个陡峭的扶梯下去,是一个高高的水泥墙围城的三角区。人置于其中有一种入狱的感觉。作品实际上是一个大天井,周围有令人悚然的铁栅,屋顶低矮、幽谧阴森的地下室,长长的黑暗的走廊,只是在远远的尽头,有一盏孤零零的灯。水泥墙上布满了闪烁的石英卵石,意在模仿犹太人在坟墓上镶嵌石子以示崇敬和哀悼的习俗,这里石英卵石象征被从法国驱逐的20万犹太人。纪念碑的抽象表现塑造了一种由阴郁、黑暗到光明的气氛,旨在警告人们战争的危害,并希望人们珍惜和平的环境。

3.意象表现

俄国《玛玛耶夫岗阵亡将士纪念大厅雕塑》(见图10)由乌契蒂奇与马特罗索夫等雕塑家合作,于1967年建于玛玛耶夫高地,位于伏尔加格勒城郊。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扭转了苏德战争的局面,是决定德军失败的关键性战争。玛玛耶夫高地是当年进行激烈战争的地方。在这块高地上,“战争结束的时候,金属比土还多”。这座综合体不仅因地制宜,采取多层次的、由上而下的立体式布局,中央大厅有一只白色大理石雕成的巨手,举着“永不熄灭的火焰”,厅内不时播出十九世纪德国音乐家舒曼为拜伦的诗作《英雄颂》谱写的乐章《幻想曲》,拜伦的诗这样写道:“为了自由,光荣牺牲,你将永垂不朽。”低沉的乐曲、跳动的火焰、丰富庄严的雕塑使《斯大林格勒大会战英雄纪念碑》综合体现了戏剧般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意象的表现方式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艺术,还让欣赏者的耳与眼同时在感受公共艺术之魅力。

三、价值作用

从公共艺术诞生时起,就与其场域效应、公众评价、和社会价值等方面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二战纪念性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同样担负着宣传社会主导意识形态,颂扬普世价值观念和纪念国家民族重大历史事件等重要的功能,具有多方面价值和作用。

1.发挥创意思维,承载和平信念

安得烈・罗杰斯创作的《见证柱》(见图11)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托克郊外的一条普通的街上。此件公共艺术作品是为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中心设计的,一组六件,每件六米半高,《见证柱》既不炫耀做作,也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罗杰斯并没有渲染大屠杀的残酷性,而只是提供了一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他以大量照片为资料,在研究中心入口旁的六根青铜柱架上制作了76块浅浮雕嵌板,以精确的文献为依据展示了第三帝国的反犹政策。详尽地刻画不仅增强了这些浅浮雕的力度,也赋予其惊人的真实性。《见证柱》意在唤起极端痛苦的记忆,对于毁灭人性的罪行的记忆,也承载了艺术家向往和平的意愿和对人类生存欲望的肯定陈述――呼吁人类文明的延续。

2.公共空间展示,宣扬教育作用

雕塑《八女投江》(见图12)作者于津源,作品取材于发生在东北牡丹江边“八女投江”的抗日历史故事。在构思上,作者意在表现女战士们即使弹尽力竭、死亡在即,但仍然斗志风发,抱着枪支,抬着战友,战斗到底的决心。动态各异的八位女战士形成一个紧密团结的整体:走在前面的年龄偏大者起了领导作用,她手中抱着较年幼的姐妹,率领着战友向江中走去;其右后方是一个手握钢枪的女战士;左后方是一双目失明的女兵,牵着前面人的衣襟在摸索着前进;跟随其后的是两个抬着伤员的朝鲜族女战士;队伍最后面有一女兵还在继续作战,掩护着全体。后面的人物处于略高一些的位置,使雕塑的构图成波浪形起伏状。1982年由中央美院雕塑系的教师们放大成高8米、长17米、宽3米多的巨型花岗岩石纪念碑作品,历时4年完成,安放在黑龙江牡丹江市,对广大民众具有宣扬教育的作用。

3.使人思想共鸣,具有感化作用

1940年德国发动入侵西欧的战争时,突袭了鹿特丹这个历史悠久的海港城市。狂轰乱炸后,荷兰人民世世代代勤劳建成的一切变成了废墟,短短几天,荷兰就落入了德国人手中。《被毁灭的城市纪念碑》(见图13)位于鹿特丹港入口处,作者是雕塑家奥西普・扎德金。从那沉稳的基座上,立起一个高举双臂、昂首向天而啸的巨大人像。那极度夸张的又长又大的手臂,那大幅度的肢体变化,那掏空的胸腔,那变形的面孔,都以激情洋溢的方式,宣泄着受难者的痛苦和悲愤,幸存者的抗争和期望。作者为了充分发挥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只保留了人体基本结构,运用立体主义块面分析处理,结合表现主义的创作精神,对整个雕塑的形体做了极富韵律的变化重组,从而创造出一个艺术上十分真实和成功的纪念碑。形式感的追求与真挚的情感统一在一种水融的完美境界,感化着从此处经过的每一位观众,使人产生思想共鸣。

4.塑造人物事件,具有纪念作用

俄罗斯《布列斯特要塞纪念碑》(见图14)建在布列斯特西郊穆哈维茨河流入布格河的入口处,这里是德军从波兰进入白俄罗斯的门户。纪念碑由群雕组成,包括星门、刺刀方尖碑、战士胸像和匍匐战士像。周围是要塞的围城墙和护墙运河,墙上保留着当年布满的弹痕。主雕是方尖碑和战士胸像。方尖碑形似刺刀,由钛等合金做成,高百米,刀尖向上,直冲云霄。战士高34米,他垂首俯视,怀念长眠在地下的832名战友。在他面前正燃烧着“永不熄灭的火焰”,纪念逝去的民族英雄。

5.美化生存环境,净化人之心灵

我国现代雕塑家贺中令创作设计的《九・一八纪念碑》(见图15),建于1991年,坐落在沈阳市东北望花立交桥旁一块开阔地上,这是一个巨型的雕塑建筑。它是国内外迄今为止唯一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史的博物馆,它是一座记录庄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历史丰碑。该馆总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博物馆造型的创意构思绝无仅有,寓意深邃耐寻。整个雕塑是一本打开的、标明特定日期的台历,上面赫然镌刻着一个所有中国人都难以忘记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战争、占领中国东北三省的中国国难日,也是中国人民没齿难忘的国耻日。花岗岩材质的表面布满弹痕和骷髅,让人刻骨铭心。其内部则是详尽介绍中这一历史事件的现代化展览馆,艺术性与实用性、雕塑与建筑恰如其分的协调一体,充分发挥了雕塑的装饰作用。

6.建设人文景观,成为城市标志

拉波波尔特1948年创作的《华沙犹太人英雄纪念碑》(见图16),上面刻有“献给犹太民族――他的英雄及烈士们”的献词。雕塑人物都是英雄般的壮伟,具有苏维埃工人阶级的坚毅果敢。作者对华沙犹太人悲剧的描绘强烈而富于震撼力,人物形象的设计具有丰富的灵感来源:裸胸的女性使人想起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女神;华沙犹太隔离区暴动的年轻领袖莫迪・凯阿涅莱维奇,被塑造成苏维埃工人;前面蹲跪的人物看上去像《旧约》里的预言者;右下角倒下的人与罗丹的史诗作品《地狱之门》中的一个悲剧人物相似。这座纪念碑是民族的象征,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现今已成为悼念二战死者和各种抗议活动的政治集会的地点,在城市中发挥着政治标志的作用。

雕塑公共艺术范文6

关键词:公共艺术 城市雕塑 发展阶段 展望

雕塑艺术,随着人类的文明的向前发展,为人类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艺术遗产,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雕塑艺术在公共意识的强化下,逐步进入城市发展,和公众的日常生活中。它不仅仅作为独立的对象存在,而且更多的被赋予了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的象征意义,从而实现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情感交流。

一、城市雕塑的定义

城市雕塑一词,在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使用。虽说城市雕塑是一个完整的语言概念,但其在中国这片特定的地域范畴内又有着深远的背景含义。而城市雕塑这个提法,从学术上来说并不确切,相对与室内雕塑,也称为室外雕塑的,而在现在欧美,又称为公共艺术或是环境雕塑等。近年来,公共艺术的概念开始被人们普遍提出,有人就开始把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等量齐观,这两个概念即不是并行的关系,也不是从属的关系,它们是存在着某种交叉,即有的城市雕塑因为它们具备了公共性,同是也是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是一个内涵和表现形式更加广泛的当代艺术的概念。

在城市雕塑的定义范畴中应该与建筑雕塑、园林雕塑等特定语义范畴进行辨析。首先是建筑雕塑,应该说城市雕塑的发生发展与建筑雕塑休戚相关。在现金的中国城市雕塑语义中,美化城市、强化地区人文魅力已经逐步取代了政府符号成为城市雕塑设计创作的主要功能;而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后现代艺术的持续侵入,城市雕塑范畴有继续扩张的趋势。

从公共艺术概念方面辨析城市雕塑的定义,首先从公共艺术定义方面辨析。公共艺术应包括的艺术范围绝不仅仅局限与户外的城市雕塑,其艺术的载体形式可以包括开放性的、可供民众以不同方式感知抑或参与的壁画、雕塑、装置、水体、建筑构造体、城市公共设施、建筑体表的装饰及标识物、灯饰、园林等艺术形式。公共艺术所具备的公共性与城市雕塑所体现的公共属性不同,公共艺术的主体应该是大众,其作品形式应该是民众与具体艺术操作者的合作结果,而城市雕塑不同,城市雕塑所体现出来的公共性应该说是民众对于权力主体与精英文化的引导作出的协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民众是站在对话者的角度而非实施者主体,但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城市雕塑被公共艺术这样的概念所取代应该会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城市雕塑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大型纪念性雕塑和小品性雕塑,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我国的城市雕塑艺术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纪念性雕塑和主题性雕塑成为城市文化的主体。它们具有浓重的政治和革命性年代的图式化形象,有使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创作的大无畏英雄人物形象,有以表现工业建设、农业发展为题材,或者表现劳苦大众受压迫被屈辱的历史,为满足当时较低层次的审美趣味和达到教育及政治宣传目的。

第二阶段是时期红光亮的和工农兵为题材,高高在上、体量巨大,造型手法概括写实的城市中心广场雕塑。这种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雕塑,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短短十年中,建立了一批式样造型相同,创作题材一致,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政治雕塑广场,也是在特定历史时间,艺术审美有权力全权控制的结果,创造了独具中国文化,文明,审美品味存在普遍共识的城市雕塑奇观。

第三阶段中,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成为了中国城市雕塑的主要创作题材。较之前两个阶段的艺术语言更加丰富,特别在形式思想创新和新材料的使用方面更为突出。虽然这一阶段以写实为基础,变形加抽象为手段表现方法,但政治力量的背后操纵依旧普遍存在,出现了假、大、空的城市雕塑。 充满象征性的几何构成与抽象的造型,传递出虚无的观念信息,误导了受众的审美。

第四阶段的户外观念雕塑在90年代末期涌现出来。在开放的社会背景和自由的创作空间中,观念雕塑多表现出了创作者的思考,和个性化的思想。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也开始摆脱传统学院主义的束缚,逐渐成就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环境雕塑。城市雕塑开始具备环境性、地域性、公共性、社会性等特点。创作者在创作中也充分考虑到了环境因素的变量,考虑城市雕塑的观念形态与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形态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性质。城市雕塑也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最具有人文特征的一种公共艺术形式,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正确的引导着受众审美。

三、探索中国式城市雕塑之路

在当代良好的艺术氛围下,为雕塑艺术创作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也为当代艺术家开拓视野扫除了心理障碍。

虽然雕塑作为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历史悠久,但由于重道轻器的思想及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写意的美学的张扬,中国雕塑既没有能够走入正统史学家的视线,也没有能够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的建树上留下太多的印记。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雕塑家对外学习借鉴重,为十大建筑配置的雕塑或多或少的融合了中国的装饰元素。在改革开放的催化下,城市雕塑的真正民族化行动开始。更在后来纷繁芜杂的当代艺术的大环境中,为雕塑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包括韩美林先生的大型现代装饰性雕塑,陈云岗先生的学院派写意雕塑,还有吴为山先生的大写意雕塑,

城市雕塑是城市公共空间中最具有人文特征的一种公共艺术形式。当代城市雕塑的形式语言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中国城市雕塑已成为一种具有历史学意义的文化现象。作为当代艺术创作者,更应该从繁杂的雕塑造型中提炼出雕塑的形式语言,从公共艺术角度来揭示城市的文化状态,展现关于人性的思考,衡量艺术的内涵。由城市雕塑艺术出发,面对未来而展开,引导中国公共艺术翻开全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季峰.中国城市雕塑[M].东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