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艺术心得体会范例6篇

雕塑艺术心得体会

雕塑艺术心得体会范文1

一、从视觉文化看雕塑泛化

法国学者居伊•德波预言当代为景象社会或景观社会,简而言之,商品变成了形象。也可以说,形象就是商品,我们消费商品,实际上是在消费形象。[2]美国文化理论家杰姆逊认为,消费社会打破了传统艺术和生活的界限,艺术作为商品已经成为普遍的文化景观。假如说,19世纪文化还是指高雅的少数人的行为,那么,20世纪后半期则情况大为改观,“文化已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3]因而,我们处于“一个如此众多地由视觉和我们自己的影像所主宰的文化中”,[4]这就是视觉文化为主导的读图时代。对于雕塑艺术而言,其深刻影响主要是加快了雕塑泛化。

(一)当代雕塑与泛化

在雕塑创作与理论研究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那就是,雕塑这个古老的艺术发展到当代,怎样给它进行概念定位,这的确是件难事。其原因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雕塑形式与观念的变化致使人们无法确定它的艺术范围;二、雕塑材料的变化致使人们无法界定它的艺术媒介;三、雕塑应用领域的扩展致使人们无法界定它的学科领域。总归一句话,雕塑界面越来越模糊不清——雕塑在不知不觉中泛化了,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涵都已经远离了雕塑原本的定义。

因此,人们在观赏任何一种视觉对象时,总把具有艺术意味的立体空间实体往雕塑上靠拢,把其称之为雕塑或像雕塑之类的,不再是那种仅在观赏雕塑时才有这种感觉了。这种意识或状态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

(1)当代雕塑形式与观念的多元化。自从西方现代艺术的演进,雕塑观念的变化是史无前例的,作品表现的形式与观念的多元化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全面颠覆了雕塑的传统意识,诺大的传统雕塑领域一夜之间变得那么渺小而无助。谁是米开朗基罗、罗丹等雕塑艺术大师已经并不重要,他们仿佛成了雕塑史家们用放大镜去研究的古董。另一方面,非艺术、反艺术等新思潮翻江倒海,来势迅猛。

杜尚的《泉》、毕加索的《公牛头》等成了人们追逐的理想。时至当代,人体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以及观念艺术铺天盖地,并且仍在推陈出新,花样纷繁。

(2)当代雕塑媒介的多样化。现代雕塑伊始,媒介的革新就是重头戏。雕塑家们始终在挖空心思,考虑怎样引进新的媒介材料,怎样挖掘新的媒介空间。马蒂斯那种女人体的背影变化尽管在形式上有突破,但是比起德加给穿真正的裙子,就算不上革新。因此,对于现代雕塑而言,无论是有机材料,还是无机材料,亦或是复合材料;死的、熟的、生的、鲜的,该用的材料用了,不该用的材料也使上了。尤其当代,诸如人体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艺术形式,无不是雕塑媒介的革命。再不成,就用脑子“观念”一下,“雕塑作品”就成立了。

(3)当代的雕塑泛化。当代,雕塑的“风光之处”就在于它完全脱胎换骨。其突出的表现不仅仅是雕塑走出艺术圈,进入社会;或者是打破展架,走进公共空间。关键之处,在于传统的雕塑价值观念被颠覆,其艺术界线被突破。雕塑泛化的趋势如同文学的泛化一样,在所难免。一方面,雕塑的指向性已经无限宽泛。

美术学院所谓“加、减法”的雕塑教学不过是古典雕塑的繁衍,只能算得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复着同样的样式与标准,在一条固有的生产线上制造。但是,对于当代而言,雕塑已经不是什么“加法”和“减法”的事了。雕塑可以“心想事成”,可以随心所欲,直到自己认为over的时候。另一方面,那些凡是具有审美价值并占有立体空间的造型或实体,都可以被看成或理解为雕塑。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西班牙各地的高迪建筑、那些具有实用功能却又是立体空间造型的公共设施、高耸的广告塔、具有雕塑意味的生活用品等等,都可以被看成是雕塑品,或被理解为雕塑,雕塑的形式被扩展了,或者说被泛化了。

(二)视觉文化下的雕塑泛化

雕塑泛化并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一种艺术流派或思潮,更不是吸引眼球的炒作,而是一个过程。雕塑泛化的出现应当自雕塑产生之日起,就已经开始了它的历程。然而,它的进程是微弱的、段落化的,它的范围也是区域性的,并不完全统一。

但是,自现代艺术产生以来,雕塑泛化的速度与范围就强化了。特别是今天——以视觉文化为先导的读图时代,雕塑泛化就更为明显。

(1)视觉文化与雕塑泛化。读图时代奔涌而至,网络、影视、多媒体数字化等艺术独领,形象已经形成了它自身的文化逻辑。“解像”——从形象本身取得意义,即对外观的注意逐渐成为受众的习惯。外观,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就是感性的,可以通过感觉把握的形态,也就是我们能看得见的东西。视觉文化之所以成为一个文化主因,在于图像对文字的优势,在于人们对视觉的追求。在视觉文化主导下,艺术与生活的界限、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对立消失了,生活的审美化或审美的生活化成为文化的主流。现实世界与虚幻空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艺术形态之间的交叉与界面的模糊性也成为无可否认的事实。视觉图像的刺激性、瞬间性、即时性、直观性、浅显性,已经成为公共交往、信息传播、娱乐消费最重要的对象。

雕塑,作为视觉文化元素之一,其界面的模糊性是显而易见的,即在视觉文化风潮的巨浪里被泛化是在所难免的事。

(2)审美泛化与雕塑泛化。审美的泛化即是传统的高雅趣味向现代的大众审美风俗的转换,切入点是审美的生活化。人们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从美容、时装、工艺饰品到日常生活用品的包装与设计,从室内、建筑的装潢设计到园林景观、城市的规划设计,都可能以审美的方式来加以呈现。审美的泛化,深刻地导致了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变化,至改变了“文学”、“艺术”、“文化”的定义。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雕塑泛化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更多的人们以雕塑审美的态度面对生活,审视生活日用品与设施;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一些不经意的实物或虚拟体与雕塑相提并论;再一点,那就是生活中的衣食起居等所需的工具设施与设备更具雕塑感,甚至直接就用雕塑结合使用功能而成为生活必备品。

(3)信息数字化与雕塑泛化。当今是信息化时代,一方面,数字电视、数字广播、数字电影、DVD,包括数字化通信网络等等技术与设备的不断产生,另一方面,信息数字化技术可以传播可视世界的各种信息,代表各种媒体描述千差万别的现实世界,也可以虚拟出幻真幻彩的图像现实世界。工艺技术与设备的客观性同虚拟的数字化世界的结合,使人类面临着一个无限的数字化世界。从信息数字化的角度来看,雕塑泛化主要体现在虚拟的雕塑空间中。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今,对于多数甲方而言,雕塑方案设计没有电脑效果图是不行的,有的还用作图软件 3DMAX 建模,并且贴上不同的材质,可以在不同距离、不同角度、不同光源和不同的环境中观看雕塑的表现效果。至于媒体中虚拟的雕塑作品数不胜数,佳作也不少。

总之,雕塑泛化现象的源泉是出自于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消费主义的盛行,人们不但消费物质产品,更多地是消费广告、消费品牌。正是这种消费文化无所不在的蔓延,选择并创造着新的文化观、艺术观。其发展的推动力来自于视觉文化,当现代艺术的产生到后现代艺术的涌动,尤其是现代电子传媒的高速发展,从纸质媒介向电子、数字媒介转变,这就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存在方式。引领了社会文化的变革,直至艺术界面被生活化。另一方面,雕塑泛化的本质是审美观念的泛化,读图时代则是它的促进剂。

二、雕塑泛化与泛雕塑

雕塑审美属性的本质,就是其造型的立体性或空间化,造型媒介的外观化或直观性,造型内涵的凝固性或段落化。因此,雕塑区别于其它艺术的根本之处,就是它所具有的独特审美属性,凡是不具备这种审美属性的都不能称其为雕塑。而雕塑泛化,是指雕塑借助其它媒介或形式来表现其审美属性的。雕塑泛化现象可以理解为逆向的两种不同运动过程:一种是“泛化的雕塑”,即雕塑审美属性的扩展,雕塑日益世俗化、生活化。另一种就是“雕塑的泛化”,即雕塑的审美属性被打破,雕塑形式的消亡。

传统雕塑的审美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具有无功利性特征,即雕塑的审美并不寻求现实中的直接利益。

也就是,在雕塑活动中,无论是雕塑家还是观众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得到现实的直接利益。

“泛化的雕塑”,就是直接将雕塑的审美属性引进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被越来越多的雕塑或类似的品质所充满。在这种审美化的雕塑作品中,大到城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整个楼体的雕塑化装饰,小到一只张着大嘴的青蛙形象的果皮箱、一双熊猫造型的拖鞋、一个猫咪形状的削笔器等等,任何日常生活用品都可能以雕塑的方式来加以呈现。因此,“泛化的雕塑”所体现的是,传统的高雅趣味向现代的大众审美风俗的转换。

“泛化的雕塑”,实际上是雕塑的生活化,他的基本特点就是打破了雕塑的非功利性特征,形式服从功能。简单地说,就是生活居住环境、设施及日用品的雕塑化,其目标直指大众的日常生活。因此,可以说“泛化的雕塑”是雕塑艺术的生活化、世俗化、功利化。

“雕塑的泛化”就是解构雕塑的本质属性,它是以后现代艺术为主体的前卫艺术运动。其“反美学”的取向就是审美的生活化,力图去消抹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让审美方式转向生活。

从表面上看,后现代艺术家们试图延伸艺术的概念,要将原本不是艺术的东西如何被当作艺术来理解,让艺术越来越靠近生活。他们力图打破艺术的边界,使“非艺术”成为艺术,建立一个逐渐拓展的艺术世界。最大限度地把艺术引到日常生活物品上来,力图将艺术贯穿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从而改变人类的审美方式。在这种艺术生活化的趋向中,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真的变得日渐模糊。我们可以从以“身体”的运动而倡导“身体美学”的行为艺术、走向环境的环境艺术、以生活实用品为创作素材的装置艺术等这些雕塑化的艺术中看出,“雕塑的泛化”,实际上是纯粹雕塑意义上的解构,雕塑已经是分解的零部件,散落在不同的艺术媒介当中,它们与真正意义上的雕塑相比似是而非,是非而似。因此,如果说,“泛化的雕塑”可以让人们看到或想到一个仍然是具有本质属性的雕塑,即既具有雕塑的某种外在形式,又包含某些审美内涵的雕塑;“雕塑的泛化”,则就靠我们去发现或感悟雕塑的精神,而不是雕塑的外在形式了。

上述看出,“泛化的雕塑”与“雕塑的泛化”,虽然说都是雕塑泛化的过程,以当代审美泛化的状态而言,却是两种逆向的运动过程,它们共同构筑了雕塑泛化的景象。

“泛化的雕塑”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其一、“泛化的雕塑”是雕塑形式与功能的拓展,是雕塑艺术走出象牙之塔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二、“泛化的雕塑”是消费社会条件下,视觉文化为主导的读图时代的必然产物。其三、“泛化的雕塑”并没有消解雕塑的审美属性,而是将其生活化、世俗化、功利化,充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雕塑的泛化”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其一、“雕塑的泛化”是雕塑形式的解构,外观上看,传统雕塑固有的形式逐渐被解构直至被颠覆;其二、“雕塑的泛化”缘起现代艺术,经后现代艺术的推动,形成了许多诸如行为艺术、装置艺术、观念艺术等思潮与流派;其三、“雕塑的泛化”试图将生活与艺术柔和在一体,把雕塑的固有形态在生活与艺术之间抹平。

从“泛化的雕塑”与“雕塑的泛化”特征来看,这两个方面是一种逆向的发展过程,互相是无法取代的,泛雕塑这个词也只能代表“泛化的雕塑”,指的是以功利化为先导的生活化、世俗化的雕塑形式,不足以涵盖雕塑泛化这个动态化过程的全部。

因此,从概念上给雕塑泛化过程找出一个新的符号是欠妥帖的。本来,在大众生活中推广雕塑艺术仍然是一个不小的任务,如果又在雕塑里套一个“泛雕塑”,对于大众而言,犹如雾里看花,不如沿用传统的符号;对于艺术界而言,雕塑泛化现象是文学艺术泛化的个案,大家心知肚明,何须再戴一定高帽子呢?三、生活雕塑化,雕塑生活化雕塑属于意识形态,雕塑泛化致使雕塑从精神的层面向物质层面推进,从文化的层面向生活的层面融合。因此,无论“泛化的雕塑”与“雕塑的泛化”,实际上是雕塑生活化的两个层面,即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审美化、艺术化。

从视觉的角度,“泛化的雕塑”以更为灵活的形式承载着雕塑审美的本质属性,其表征主要是生活的雕塑化。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从环境景观到室内外空间,从衣纽饰品到首饰项链,无不渗透着雕塑的影子,就连美容护肤的面膜,也是那么充满雕塑之感,通透而立体。因此,可以说,“泛化的雕塑”实际上就是生活的雕塑化。生活雕塑化作为当代景观社会的元素走向社会,并进入生活的最深层,带来的是社会生活品质立体化、空间化和艺术化,提高的是大众审美的观念。从“雕塑的泛化”表面特征来看,它以抹平艺术与生活界限为理想,打破与颠覆雕塑的固有形制为目标。实验性的尝试着各种媒介形式,挖空心思,试图把艺术与生活柔和起来,竭尽全力地从事着建设一个艺术世界的理念。

但是,其结果却是在远离生活的轨迹,并非愿望所及。

因此,如果说“泛化的雕塑”是从物质的层面扩展雕塑的发展道路,“雕塑的泛化”实际上是在开辟着另一条道路:那就是从精神的层面探寻着人类心灵的艺术念想,抚慰新时代迷茫的精神,开拓未来精神世界的荒原。它以更深层、更隐晦的审美精神,穿透生活,直达心灵。

我认为,雕塑泛化的过程是雕塑艺术阵容的扩展。可能,雕塑泛化致使大众观念中的雕塑面目全非。

雕塑艺术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高职艺术教育;雕塑;兴趣

作者简介:闫建军,1987年1月出生,男,汉族,江苏扬州人,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方向:雕塑。扬州市职业大学艺术学院助教

在高职艺术教育中,学制3年,课程安排紧凑,大班授课,教学周期时间短,和雕塑有关的课程通常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城市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以及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雕塑造型课程等。课程前期我们都将把雕塑的概述、雕塑史、雕塑的表现形式、制作方法与流程进行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那么对于新形势下高职艺术教育的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一、雕塑理论教学

雕塑是一门涵盖知识广、跨专业的学科,在理论教学中,需要把雕塑的概念,中外雕塑发展史及现状进行讲述。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初步接触雕塑,往往心比较散,需要运用五彩斑斓的雕塑图片来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眼球。雕塑是一门造型艺术,运用多媒体能更直观的让学生来了解雕塑。同时课堂上可以将学生可能仅仅认为是雕塑的西方雕塑石膏像与当代雕塑作品的实物摆在课堂增加好奇心与学习热情。在讲述雕塑的造型特征与分类,以及中外雕塑基本发展史时也要结合当下雕塑的发展,让学生了解更新的雕塑艺术潮流与动态。我们通过中外雕塑重要的时期的重要雕塑家的作品的解读,特别是一些雕塑背后与艺术家相关的趣闻来加深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表现方法、不同表现媒介的雕塑艺术,多维度的理解雕塑。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审美能力。让理论落实到一件件伟大的雕塑作品身上,更具象直接的接受知识。

二、雕塑实践教学

雕塑的课堂教学本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对雕塑理论的梳理,了解学生的兴趣,通过临摹绘制雕塑素描稿了解学生的二维绘画能力培养一定的造型基础。课堂准备一点油泥或者让学生寻找一定的材料进行雕塑造型语言的初探。课堂速塑,目的是解决初学者上泥及造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对于形体结构的把握。速塑中最大的问题是解决重心、结构基本型以及懂得何时“收”。完成什么样子并不是我们的目的,但是却培养了学生的整体造型能力以及三维实体创造造型的兴趣。结合速塑与速写结合训练,我们会把泥塑的制作流程与方法通过示范写实人物头像的形式展现给同学们学习。泥塑头像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雕塑特有的艺术语言来三维的认识理解以及表现对象,也为雕塑创作打下基础。在泥塑头像的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泥塑头像的比例关系、动态等重点与难点,上泥与深入塑造的过程中要不断的看整体调整形体,不能局部。在泥塑头像后,教师示范怎么翻制模具,从划模具线到插插片,从喷隔离剂到外模石膏的施工要领,从内模刷树脂到合模,从修整模具到打磨上色这整个流程,让学生真实全面的看到整个雕塑的过程。这样加深了学生对于雕塑施工的认识。在基础泥塑头像教学后,我们会给学生出题,根据学生想做的雕塑题材的不同进行分组,通常分为圆雕、浮雕以及金属焊接雕塑大组,再细分为卡通泥塑组、写实雕塑组、当代雕塑组、观念材料雕塑组等创作小组。让学生从各个渠道搜集想要表达的对象的资料,另外给予创作指导,然后根据尺寸的不同,或个人、或成组进行雕塑。在课程进行到这里,我们也会让学生课外训练“寻找与升华”,即搜集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木板、钢板、机械零件、砖石进行艺术处理。一方面学习传统架上雕塑和泥塑创作,另一方面也学会运用材料加以金属锻造、焊接等。当然对于软雕塑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以课堂讲授与实践。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给予学生“为自己做一件专属艺术品”的概念,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瞬间点燃,教师在构思到草稿及小稿的创作中给予纠正与发散。学生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我们要正确的引导他们,同时也要关注能力强的学生与“问题学生”。要让能力强的学生带着能力普通的学生,同时“问题学生”在我看来是一把“双刃剑”,这一类学生平时由于各种原因会对教师、对课程懒散甚至厌恶,那么我要做的是从一开始就关注与关心他们,像做朋友一样,让他们提高兴趣,由于雕塑的特殊性可以吸引这些学生主动的去关注与学习,会去想表现他们感兴趣的游戏人物、卡通形象、个性、当代废物拼接等艺术形态。这样一来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也会利于教学的开展。我们也会组织学生看雕塑展览,以及雕塑工厂的制作模式,也会把雕塑整个行业流程告诉学生,便于将来加以运用。

三、课堂讲评教学

在整个雕塑课程结束的时候,我们会重温雕塑基本理论知识点,让学生能把在实践中所学所想再次真实的回归到理论中去,这样更充分的去消化知识点,巩固知识结构。把学生把设计草稿、雕塑速塑小稿、设计作品、材料工艺作品等进行规整,运用一定的课时量在全班运用PPT的形式进行汇报总结。教师也会在过程中把学生的作品所涉及的雕塑风格、造型、工艺等进行重温,指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四、雕塑教学的思考与改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以及追求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艺术市场的繁荣,种种原因催生了雕塑艺术在我国的发展与改革。在城市中、园林中、消费场所、甚至人们家里都不同程度的加大雕塑艺术的篇幅。如今无论是各大美院还是高职高专院校都逐渐建设完善雕塑学科建设。高职艺术教育中雕塑教学的位置是微妙的,课程的周期短,为了更好的让这一古老而又新奇的造型艺术更好的为我们高职艺术院校学生而增加竞争力,我觉得有必要在第一学年开始就从基础课开始逐步渗透空间思维的培养,在各门专业课的衔接上做好必要的铺垫与延生。当然在雕塑课程的学习周期里更要让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的状态,迅速运用课堂讲授与实践让学生了解雕塑艺术,而且要让运用幽默的教学手段感染学生增加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一直相信这一点。高职艺术教育是发展的越来越快,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的完善,专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在改善与提高。雕塑教学作为艺术类学科中的重要的一门类,也需要教师更广阔的视野和动手能力来带动学生。由于该文只是梳理了自己针对高职艺术院校学生的基本情况的教学的教学方法与心得体会,不涉及高等院校独特的教学手法与手段,难免有遗漏和遗憾,还需要在实践中总结,让我们教师自身与学生都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戴士弘.《新时期谈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研究,1996(5).

雕塑艺术心得体会范文3

孙伟:我们为什么要做“为宅雕塑”?

首届“为宅雕塑”大赛组委会主任

其实,“为宅雕塑”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的雕塑教学主要是针对大型的、纪念性的、主题性的雕塑,因为这样的雕塑满足当时计划经济的需求。但是,对于艺术家来说,过去接项目的时候都会受甲方的诸多约束,创作空间很小。后来,虽然拍卖市场和画廊发展起来,但雕塑创作也并没有借助这种市场体制获得更自由的空间。现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了,文明和文化的载体发生了变化,这无疑为雕塑提供了发展空间。雕塑家除了继续做城市雕塑,依附资本创作外,有没有其他的空间使自己获得更多的自由?

从就业角度讲,随着艺术院校培养出大批的艺术人才,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为宅雕塑”将为大批人才开辟一条出路。

同时,伴随着中产阶级群体的壮大,其对精致化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现在,公共空间的权力不是个人的,而只有在家宅中,权力才是个人的,喜好、文化诉求、艺术感受也才是最真实的。但是,在今天,艺术依附于权力、资本,离大众越来越远,为宅雕塑的使命就是使文化落在中国现实的土地上,落在老百姓的心中,让艺术离人民近一点儿,让人民从家宅里感受到艺术的存在,只有这样,文化才能真正影响中国社会,艺术才能发挥作用。

孙振华:寻找雕塑的第三空间有三层含义

深圳雕塑院院长

首先,空间是雕塑的归宿,或者说放置地点。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潘鹤先生曾说:“雕塑的出路在室内。”今天再看这个观点,不得不感叹潘老先生的远见。当年潘先生提出这个口号的时候并没有得到雕塑界的热烈响应,一方面,因为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雕塑的概念应运而生,雕塑家忙于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公共空间里。从80年代初期至今,推动中国雕塑发展的重要力量就是面向公众的城市雕塑,或者说是户外雕塑。虽然这些雕塑在今天看起来良莠不齐,但是,其力量一直在深深影响着雕塑界。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当代艺术也成为推动雕塑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当代艺术影响的对象主要是实验性的、创新性的雕塑,往往带有社会关怀和批判性,出现于展览馆、艺博会等空间。

所以,改革开放以来,雕塑集中在两个空间,一个是城市的公共空间,另一个是学术的空间。其实,还有一个空间被遮蔽了,那就是家庭的私人空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需求的增长,家庭需要艺术品的介入,可是雕塑进入家庭这件事情却迟迟没有展开。在这个意义上讲,雕塑的第三空间就是真正打开家庭、个人的大门,把雕塑迎进家庭,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中国社会雕塑发展的不足。

不过,雕塑进入家庭在中国受到一些传统观念的制约。自古以来,中国人在家里放置雕塑的习惯一直是缺失的。过去,比较殷实的中国家庭都会在家里悬挂一些书法字画,这是上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但是,中国人却很少在家放置雕塑,玩赏性的、纪念性的或者人物肖像式的雕塑没有进入家庭。刘开渠先生也曾讲到,中国古代有一种习惯,活人是不塑像的,这种传统观念制约了雕塑进入家庭。

其次,为宅雕塑需要创造与“为宅”的审美趣味相匹配的新的美学观、价值观。因为为宅的雕塑是进入家庭的,所以它们可能不是那种非常传统的,也不是非常激进的、先锋的、暴露的、批判性的,而是温馨的、平和的、精致的,强调雕塑的本体语言或材料。检验雕塑是不是“为宅”的最简单的方式是看中产阶级是否愿意购买并放在自己的家里。如果雕塑看着很吓人,或者是令人看了以后会引起某种不安,那就不适合放在家里。“为宅雕塑”需要在传统和先锋前卫之间寻找自身恰如其分的美学空间。

第三,改变雕塑市场的结构。目前,相当一部分人收藏雕塑是为了理财、投资、增值,还有一部分是专业收藏家或者爱好者。这些雕塑与“为宅雕塑”是不一样的,“为宅雕塑”在推动雕塑的日常消费,是出于欣赏、审美的需要,把心仪的作品请到家里,成为日常生活的景观。

中国的雕塑一直被诟病的就是市场始终没有起来,对于大多数雕塑家来说,市场前景并不那么美妙。通过怎样的营销推广机制,使“为宅雕塑”改变市场的构成,让绝大多数的中产阶级真正成为雕塑市场的主体,让他们高高兴兴地把雕塑请到家里,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冀少峰:为宅雕塑探索、转换时代雕塑的另一种路径

湖北美术馆副馆长

雕塑与社会、城市、家庭、观众的关系在变化

时代的急剧变化、文明的转型、文化的过渡与文明的变迁不仅改变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结构,也深深影响着文化艺术的走向,包括人民对雕塑的认一知、雕塑与社会、城市、家庭、观众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就构成了“为宅雕塑”的时代背景。

中西艺术观念的差异决定了“为宅雕塑”的中国文化属性。西方艺术比较提倡“大”,中国艺术比较提倡“小”,大小之别体现了中西方艺术观念的差异和文明风格。西方艺术既占体积,又占面积,同时又营造视觉冲击力,强调和凸显力量感。而中国绘画既不占体积,也不占面积,而是讲究笔下江山,千里长卷徐徐展开,比较委婉、含蓄、简洁、轻便,适合走入家庭。

20世纪西方雕塑进入中国以后,我们对雕塑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关于雕塑,孙振华先生在《中国雕塑的两个关系问题》中讲到,雕塑家创作了两个系统,一是满足老百姓的户外雕塑系统。一是架上创作,是给知识界和艺术界看的。在近三十年,这两个系统的区别越来越明显,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户外雕塑越来越差,不仅没有取悦大众,反而让他们产生了抵触情绪;架上雕塑变成了少数人的孤芳自赏,让老百姓难以理解。

在“为宅雕塑”产生以前,我们并没有解决好雕塑和家庭的关系问题,也没有真正理清雕塑和公众的关系。孙振华先生想找出解决的办法,一方面,他强调雕塑的启蒙作用、对公众的教育和提升作用;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公众的权利,强调公众的参与性,提倡雕塑必须贴近公众,进入他们的生活。显然,“为宅雕塑”给了我们一种尝试的方向。

反思现代性,找出我们失去的乡愁

“为宅雕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现代性的视角。现代性是自培根和笛卡儿时代以来思想的一部分。对于中国来讲,现代性就是社会制度的不断变革,它迫使我们提出新的思想和存在方式,寻找新的答案,进而重塑我们居住的世界。从城市化、工业化一路走来,它迫使我们停下来思考接下来的路该怎样走。生活在城市化的当代社会,面对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创造另一种新生活的可能性,这其实是生活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场革命。在发展主义、消费主义指引下的城市发展,使我们越来越疑惑,这是我们生活的城市吗?这是谁的城市?我们失去了什么?“为宅雕塑”就是要找出我们失去的这一部分乡愁,它需要雕塑进入家庭,去进行新的城市思想生活的重建,寻找新的生活方式。

“为宅雕塑”在现代化工程之外创造一个属于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空间,这是“为宅雕塑”的亮点。“为宅雕塑”是真正深入到城市生活,了解现代家庭的张力,体会普通市民的现代视角,以及对这个现代社会作出的能动改变,由此打破了传统与现代对立的观

念,令人们在经验层面上感受到“为宅雕塑”带来的丰富趣味。“为宅雕塑”肯定了处在现代化世界之外的日常家庭的价值,这是一个主动的自我保护和抵抗机制的组成部分。

注重个体感受,强调中国价值观

“为宅雕塑”是一种能动的文化实践。寻找既不同于西方的广场雕塑,又不同于孤芳自赏的架上雕塑,而是注重个体感受,强调中国价值观的第三条道路。家庭生活的富足与贫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品质和趣味,人们需要找到并拥有自己的雕塑,寻找生活的意义,获得一种审美上的存在感。

“为宅雕塑”倡导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为宅雕塑”不仅引导趣味和审美,更会提升生活品质,是通往个性化生活的开始。孙振华提到一个词,就是城市的“中产阶级”,我也认为“为宅雕塑”是中产阶级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他们已经越过了温饱线,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有品质和审美的要求,所以,他们才会拥有自己真正的“为宅雕塑”。“为宅雕塑”进入生活的新阶段,呈现的是生活的主动权。当一个人从历史的广场退回到个人生活的小屋子里的时候,我们发现集体生活少了一些,个体生命显得从容了一些,轻松了一些,这其实是对高贵人性的追求。

本雅明曾讲到“由于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的整―化和机械复制对人的感觉、记忆和下意识的侵占和复制,人类保持着一点自我经验,不得不日益从公众场所缩回到室内,在居室里,一花一木的装饰,无不是内在愿望的表达。人的灵魂只有在这片由自己布置起来、带着手的印记、充满了气息的回味的空间里才能得到宁静,并保持住自我形象”。进入沉思宁静的生活,也许就是最好的生活。

目的在于给人类以光明,是阳光、向善、向真的

阿诺德曾言“艺术的目的在于给人类以光明”。“为宅雕塑”如果成为一种风格的话,它应该寻找各美其美的可能性,引导人们向善,丰富我们的内心,使我们自身意义拥有一种完整性。因为我们的世界是一个意义世界,人们既有追求意义的热情,也有逃避意义的激情,所以“为宅雕塑”是适合现代社会的表达方式,追求的是与他者共存、共同追求幸福。可以说“为宅雕塑”表现的是极其普通的人们共同的日常生活场景、行为状态,对日常生活有一种激励的作用,以一种安静的方式来表达个体生活的体验。每个家庭又是有性格的,个体的特征远远高于群体的特征。通过“为宅雕塑”可以感受到这个社会无数个家庭、无数个小人物的生存境遇,进而可以概括出时代的使命。

索尔仁尼琴在《红轮》中说道“历史的重大步伐往往取决于个人的细枝末节”。“为宅雕塑”实际是向内转的自我感知、自我审视,用雕塑的审美特性呈现社会现实,这既是对我们自己文化的熟悉,更是心灵的回归,是对都市生活焦虑的生存现实的逃离,是面对现代化、现代性的无力、烦燥和逃离,是一种伤感、痛苦和疲弱,但其意旨是阳光、向善、向真的。

获得和睦,和谐而自如的心理秩序

“为宅雕塑”还体现了现实和过去的关系。在雕塑身上,记载着已失去的时光,人们的目光在与雕塑对话的过程中也在与历史、过去对话。凭借对过去的回忆,“为宅雕塑”拓展了它无形的空间,和谐有序的环境和氛围会使人们获得愉悦感、满足感。“为宅雕塑”在走进生活时,使人们获得内在安稳的秩序感,并进而演化为和睦、和谐而自如的心理秩序。可见,“为宅雕塑”不仅是雕塑的一种形式,更会成为将来人们所追寻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自足心态的彰显。

“为宅雕塑”告别了大社会,而进入小时代;告别了虚,而走入了实;告别宏大叙事的激情,而进入了微叙事、微体验的情境;告别了盲目追求巨型和大而无当,进入了小巧精致。

侯明轩:

中国雕塑市场潜力巨大

北京千军万马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人的消费观正在发生从基础型到品位型的变化。商品越来越需要艺术化,礼品越来越需要个性化,生活越来越需要投资化,购买越来越需要物联化。

一般而言,如果一个国家的GDP能达到1000-2000美元,艺术品市场就会启动。而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就会有大规模的公众收藏艺术品。在中国,现在有107个城市的GDP超过8000美元,无锡的GDP甚至已经超过2万美元。但是,这么好的经济基础,却没有形成大量的文化艺术品交易,因为对艺术品的认知基础受到教育体制和环境的限制。然而,当下买家的需求和对审美的理解都在发生变化,这些人接受的教育比以前好得多,可以自由进行艺术品的选择。所以,艺术品市场可开拓的空间非常大。

我们对消费人群进行了数据统计。中产阶级是创意产品的主要消费人群。在美国,中产阶级30%的人和钱都消费在文化艺术市场。目前,中国的中产阶级顾客愿意接受的创意产品平均单价是2600元左右。按照现在国内的收入体系和消费习惯,2000元左右的产品非常容易形成交易,高出2600元是会犹豫的。

雕塑艺术心得体会范文4

雕塑在中国被独立作为艺术品出现,是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的。受救国图强的现代思潮的影响,一批有志青年踏上了海外求学的道路,将西方写实雕塑引进到中国。其中如王子云、刘开渠、滑田友、王临乙等老一代雕塑家进入到中国现代美术的教育事业中,从事现代雕塑的教学工作。在引进西方雕塑教学和创作体系的同时,雕塑作品与现实社会的关系也从之前中国雕塑只作为低级工匠制作的墓葬明器、宗教塑像、工艺装饰和文玩摆设的作用中分化出来。它的功用主要成为了为名人塑像、制作纪念碑等大型国家社会建设项目。而自我创作的展示,只是凤毛麟角的偶尔机会。

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艺术教育全盘苏化。在学习苏联雕塑教学的同时.雕塑艺术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也主要是按照苏联的方式来进行。名人像、纪念碑和政治宣传是雕塑创作的主体,而个性作品的艺术化探索和个人收藏几乎没有。直到改革开放之后,雕塑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逐渐丰富起来。雕塑的创作引导艺术家开启了对现代城市环境的装饰和艺术审美的探索。特别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上个世纪末,在城市扩张和农村城镇化的大潮中,雕塑艺术作为环境艺术的发展,成为了雕塑家们主要的“竞技场”。同时,从85新潮掀起对传统艺术的反叛,对西方后现代艺术的推崇,雕塑家作为独立的艺术创作主体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个性化的艺术作品也逐渐多了起来,应运而生的收藏机构和拍卖机构也逐渐跟进。雕塑在社会上主要成为了环境的装饰物和艺术探索的实体展示。本世纪前10年,雕塑在这两大主流的基础上又取得了新的发展。艺术区、画廊、私人美术馆和艺术基金项目的蓬勃发展,使得在产业化教育政策下培养的大量雕塑家们,都满怀梦想地将自己的作品投入到这些机构中,以换取生活和创作的资本。

近百年的发展,雕塑在社会上所处的位置、雕塑与社会的关系,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取得了不断的发展。从集体意志下的宣传功能到个体化的自我表现,雕塑逐渐扮演着更多的角色。但是,仔细审视却发现,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雕塑依旧是为少数人享有的专权。虽然,当代雕塑艺术的收藏机制已经很发达,但是,这仍旧改变不了雕塑与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的距离感。

二、雕塑的权利

当我们把雕塑艺术作为社会存在的一部分去分析时,就不得不从其在社会中所处的关系中去考量它的身份。虽然,随着民主化社会制度的深入和个体价值的推崇,雕塑这种作为个体意识的物化表现越来越具有独立性,但是,它仍旧脱离不了社会产物的属性。作为艺术品,它既是雕塑家个人化的表达语言和方式,同时又在社会中扮演着审美客体。它的身上体现着两种权利角色,当它被创造时,它是艺术家权利的体现;但当它被欣赏或者被交易时,它是独立于艺术家之外的人所享有的权利。雕塑的发展正是处于这两种权利的不断博弈和发展的状态之中。

今天的现状是,雕塑家的独立性和个人权利较之以前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雕塑的审美主体也有了一定的扩展和变化。普通市民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权力阶层对于雕塑艺术的专权,但是这种力量也仅仅局限于少数具有艺术知识背景或富有阶层的人群。而且,雕塑作品作为人们审美客体的作用,也常常被限制或者被扭曲。纵观今天雕塑作品扮演的角色,要么是投资的渠道、要么是身份的象征、要么是活动的噱头、要么是宣传的工具、要么是财富的体现、要么是环境点缀等等,而真正将其视为生活内容构成的一分子,真正将其纳入成为自身生活中精神需要的雕塑角色现象却是寥寥无几。

这种现象的形成具有很多的原因,但从整体上审视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社会群体对于雕塑知识,特别是欣赏知识的缺失和欣赏渠道的匮乏。这就造成了面对雕塑作品机会的稀少和面对作品时的失语。这主要是由于雕塑作品呈现场所的局限性和艺术审美教育的不完善。另一方面是雕塑创作的独立性与现实社会生活之间存在很大的距离,雕塑家的创作跟普通生活之间没有必然的对接。也就是说,一般的普通生活中人们不需要对于雕塑作品予以关注和占有。虽然,作为艺术探索,雕塑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和深刻性,但它本身不具有普世化。但是,作为一种职业化的生存方式,在当代,特别是阿瑟-丹托所宣称的艺术死亡的今天,雕塑家不得不面对雕塑发展的现状开始重新思考。这同样也是我国美术教育培养出来的大批雕塑者,面对生存压力时的无奈选择,也是艺术发展多元化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雕塑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在面对当代社会和当代艺术生态继续发挥作用所需要进行的反思。

一般而言,雕塑家的权利决定了雕塑的创作定位和语言形态,而雕塑作品的意义和思想却需要观者来定义和完成。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雕塑作品的价值。当作品被雕塑家所独立拥有时,雕塑作品是不完整的。作品的意义只有在进入到社会交流中才能体现。观者拥有解读、讨论和定义作品意义的权利。然而,雕塑家的独立意志的加强和观者在面对雕塑作品时的失语,造成了雕塑作品在实现其价值时的程序断裂。所以,重新考虑观者与雕塑家的权利,使观者真正实现其在面对和拥有雕塑作品时所享有的权利是寻找雕塑在当代社会新发展的一个必要途径。而观者所享有的权利的体现前提,则是如何使观者真正有兴趣介入到雕塑欣赏中,也就是如何能够使雕塑作品真正进入到普通社会生活的层面,融入到公众的日常精神生活中。

三、雕塑的选择

雕塑要实现对于日常生活的介入,必须进行一定的转化。虽然在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早已打破了传统雕塑的概念。雕塑的概念得到了巨大的扩展,语言方式得到了很大的飞跃,作品的形态丰富,雕塑的边界已然模糊。但仔细审视,这些发展真正意义上取自于原刨的形式语言少之又少,绝大多数都是对于他国已有艺术语言的模仿。这一点雕塑界基本是认同的。这些模仿使得中国的雕塑具有一种脱离自身身份的熟悉感。我们总是能够在许多作品上看到他人的身影。唯一进步的是今天的身影离我们的时间相对较近而已。这就好像我们总是在引进其他国家已经淘汰或正要淘汰的生产设备在国内使用,而且还标榜这些生产出来的东西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样。比如,日本的物派艺术,其发起的艺术家都不再做了,而在国内雕塑界却成了艺术的前卫方式。但这些所谓的前卫,除了能够造成艺术圈内和少数艺术爱害者的讨论和关注外,对于大量的社会群体的生活没有任何的影响。艺术家在艺术区或者画廊搞得轰轰烈烈,而出了这些机构的大门,社会依然平静如常。艺术家满怀报负的表达,却溅不起社会的思想浪花。具有讽刺的是,艺术的展示和讨论往往只成了国内朋友间的自娱自乐。

由此可见,虽然我们今天的雕塑发展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这些突破却还是走在别人的老路上。借用其他艺术的新方式打破已有的僵化传统,在发展的开始是一种比较好的策略。但是,一直这样做,突破就变成了抄袭。自身的独立性就会失去。而且,这些发展,没有真正实现艺术的社会价值,艺术成了曲高和寡的摆设,雕塑更是如此。所以,在当代雕塑要实现真正的发展,必然要面对新的选择和转型。

四、雕塑与设计

虽然有人会说,中国社会雕塑难以进入一般社会人群生活的原因,是中国社会群体自古以来没有形成购买和收藏雕塑艺术品的习惯。我觉的这不是真正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雕塑欣赏知识的匮乏和雕塑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隔离状态。特别是雕塑创作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缺乏,才是造成社会群体对雕塑发展的漠不关心。现实的社会生活与雕塑发展就像两条平行线,它们之间没有交集点。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状态,雕塑艺术必须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型和变化。一是雕塑艺术的语言方式和作品观念,必须是真正原创于本国社会文化的基础之上,是对自身社会发展和文化反思的体现,是对当代自身生存的思考。根植于自我的文化基础,体现对现实社会状态和问题的关注和讨论。这样做,能够使得雕塑创作真正与现实的社会群体发生关系,使得雕塑艺术的发展和思考与现实社会达成真正对接,从而吸引人们参与到雕塑艺术的创作发展中。这是从雕塑艺术创作方向上进行的转型。

另一方面,就是要实现一定程度的雕塑功能性的转变。虽然功能性不是衡量艺术的决定条件。艺术本身不具有现实的实用性。但是,功能性却常常是艺术存在和发展的推动原因之一。再伟大的艺术品最终也是转化成社会功能而存在的,区别的只是功能的直接性和隐含性而已。对雕塑艺术作品富于一定的现实功能性,是雕塑艺术进入普通社会群体视线和生活的一项较直接的手段和策略。同时,也是雕塑艺术审美功能和创作发展的一个转化和突破。在转化和突破的方式中,雕塑与设计的结合将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发展方式。

雕塑艺术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互动雕塑;环境雕塑;公共艺术

一、雕塑与环境融合的创作理念

互动性的公共雕塑让人们在体验公共雕塑的同时也可以欣赏雕塑,并从中感知受众与公共雕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受众参与并且与公共雕塑、环境互动。贡布里希认为“(雕塑)不仅仅被当作纯粹的艺术作品,而是被当作有明确用途的东西”,这样的雕塑被赋予了多种使命。奥登伯格的雕塑既是环境雕塑,同时也是互动雕塑,在某种意义上他的雕塑与观者不仅有视觉上的联系,还有与观众的互动性。艺术家的脚步从不会停止,互动性不论在设计还是其他艺术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运用,广大参与的人群也从被动向主动一步一步转变。艺术作品与参与者两者存在一种良性的循环,这是艺术思想不断进步的过程,艺术作品蕴含的思想可以在参与者的互动表达中体现出来,这样不仅让人们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在参与中获得满足,而且城市也由于这些雕塑的存在而充满活力。环境雕塑与人产生了互动,可以清晰看出人与雕塑的互动关系,人们对雕塑不再仅仅靠视觉的观察,而且有观者的参与感。

二、环境雕塑创作语言的影响

奥登伯格众多的作品与城市环境完美结合,由此城市空间有了不同意义上的表现,通过对城市文化的挖掘,使环境雕塑更加符合城市的发展历史。奥登伯格作品对公共艺术的影响经得住时间的检验。美学家维什尔指出:“我们的社会正经历着一种美学的膨胀,它从个体的风格化、到城市的设计与组织,扩展到理论领域,今天的审美的确超过了我们所说纯艺术的范围,并且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深受人们的喜爱。艺术活动的场所也不再是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具有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而是人们聚集的地方,例如城市的广场、购物中心、超市、花园等等。艺术变得休闲化以及平民化起来,商业活动,艺术交流,审美评判在这些场所中共存,交错进行,互惠互利,由之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①奥登伯格的大型环境雕塑创作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特性和个人风格,在欧美甚至亚洲各国都有巨大的影响力。奥登伯格的创作符号对后现代的公共艺术甚至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奥登伯格的波普风格环境雕塑在公共艺术领域中掀起了一阵狂潮,从他作品的年代表可以看出其艺术风格越来越大胆,波普风格也越来越明显。同时,奥登伯格作品中的物品同观众产生了互动,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公共艺术基本概念的出现,使公共艺术可以比较大的规模实施。

三、结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积累,艺术家寻求新的突破。借助互动的新观念和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互动性的雕塑伴随这些条件宣告诞生。雕塑在平常意义上是一个只有艺术家思想的实体,人们如果不深入思考就难以理解其中的内涵。而在新的外部环境下,艺术家通过改变艺术作品与受众的角色,让受众在某个方面也能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公共艺术本身会产生多种社会影响,这就促使互动性雕塑这种双向沟通的形式演变成互动性公共雕塑的主要核心。其具有的独特魅力不仅可以增加普通群众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丰富城市空间和城市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互动性雕塑是具有趣味性的,以这种趣味性为出发点让受众参与其中,可以让受众对公共艺术作品产生想要互动和参与的想法。互动性雕塑一般运用大众所熟悉的符号、可以引起共鸣或回忆的物品完成作品,并预留出人与人、人与物互动参与的空间。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正常的生活习惯和好奇心理会驱使人们触碰这些公共艺术乃至参与其中。对于以往的雕塑,观者只能观看而不能参与其中,形式固定单一;而互动性雕塑的特点让人们对这种公共艺术更加青睐。在我们所处的城市角落中,绝大部分的雕塑都是以纪念为主题的,雕塑给人们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主题形式的单一让普通民众产生了一种疏离感。艺术家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段把互动性雕塑引入普通大众的生活视野,与传统雕塑相比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也更为受众所喜爱。

参考文献:

雕塑艺术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雕塑作品;材料运用;艺术语言

长时间以来,在雕塑艺术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雕塑造型语言也随之得到了相应的拓展,在不同时期呈现出新的发展特色。同时,由于雕塑艺术家一般生活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因此他们对雕塑空间的利用,形体语言的表达方面也存在的一定的差异性认知,因此不同雕塑所表现出的精神价值也不相同。所以,对雕塑作品中材料的运用和艺术语言的表达进行分析,对深入研究雕塑艺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雕塑材料的形式

雕塑材料对于雕塑来说本身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不仅通过合理的搭配承载了雕塑家的思想观念,更是一种对雕塑形体的外在依托。从雕塑的产生层面上看,雕塑作品的形成与材料的搭配和应用具有极其紧密的联系,并且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虽然在雕塑创作中,材料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作为一种媒介形式,但是人们在对材料进行探索的过程和对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雕塑作品的制作形式以及美学内涵都必然发生一定的变化[1]。同时,通过对雕塑的概念进行解析,雕塑材料的含义也必然会发生多样性的变化,如在造型工艺中,不同的雕塑材料,如钢铁、铜铝、合金、木石等等,能够都随着造型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语言特征,彰显雕塑艺术的精神内涵。例如雕塑家使用铝皮等雕塑材料创作了《女英雄战士》和《爱因斯坦与艺术家》等作品,使用铁皮创作了《战士》和《青年汉子》等,都以不同的形式表现雕塑作品的中心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向欣赏者传达了雕塑作品的情感内涵。

二、雕塑作品中材料运用和表达

雕塑艺术是一种理想的艺术,其外在的物质材料与内在的精神内涵能够实现一种和谐统一。在雕塑的形成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材料,但是雕塑创作对材料的使用虽然远远多于绘画,但是精神思想的传达却较为吝啬,其美学基调也与绘画的外在表现不同,其精神内涵能够与物质形式达到一种高度的契合,因此雕塑作品的创作更为重视材料媒介本身所具有的质地感。例如通体使用大理石进行创作的《米洛的阿芙罗底德》雕塑作品就具有大理石的色泽,雕塑主体的头发、眼睛和皮肤都带有大理石材料的特点,其精神思想的传达自然也对大理石材料的艺术语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英国雕塑家在创作过程中对材料的使用形式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其使用不同的材料对同一件艺术作品进行构思,如使用木头的材料完成对金属作品的创作,能够促使作品在彰显出原有金属光泽的同时也具有木材的柔和以及更加稳定的体积感,表现了不同的艺术美感,传达出不一样的艺术语言,奠定了相应的美学基调。材料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事物,在艺术创作中更发挥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在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都得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雕塑艺术也随之得到了一定的创新,现代雕塑家在创作中所使用的材料以及材料搭配和组合方式更为丰富,雕塑作品传达出多样化的思想内涵,极大推动了雕塑艺术在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三、雕塑作品中材料独特艺术语言

1、雕塑艺术语言具有多样性

雕塑艺术语言传达的物质载体是材料,不同的材料经过不同的创造能够传达出不同的艺术语言。因此雕塑材料的多样化必然会在雕塑作品中带给人多元化的审美感受。一般情况下,雕塑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对材料的思考和对雕塑造型的思考是一脉相承的,而在不同阶段内材料的变革也和雕塑艺术的发展之间存在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当今社会时代背景下,随着雕塑艺术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自由化的趋势,雕塑材料的变革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而对于雕塑材料的艺术语言来说,艺术语言是表现雕塑作品精神内涵最重要的形式,是雕塑作品创作者和欣赏者进行精神沟通的桥梁。但是由于雕塑材料和雕塑造型等方面的多变性,雕塑艺术语言也不断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一般情况下,在雕塑作品中雕塑艺术语言往往般包含多种形式,如形体语言,就是借助不同的材料形态做出方、圆、凹凸等多种形体的组合来表现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又如空间语言,雕塑的空间语言具体指雕塑作品本身的空间性质和雕塑与环境空间之间的关系,如雕塑作品所占空间与周围空间的搭配以及对空间的分割和引导等。不同的语言能够带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能够赋予雕塑作品不同的艺术价值。

2、雕塑艺术材料能够体现美学思想

雕塑艺术是雕塑物质材料和精神内涵相统一而形成的,从美学思想上看,雕塑艺术可以被称之为最理想的艺术形式[2]。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雕塑艺术的新材料逐渐涌现出来,所能够彰显的审美内容更为丰富,同时创作者在雕塑创作过程中对材料进行现代化加工,也促使雕塑的审美价值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如传统的金属雕塑风格一般华丽精美,而随着金属雕塑逐渐从贵族走向大众,雕塑家开始重视金属材料的本身美感,对金属雕塑材料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进行和适当的拓展,促使其精神韵味更为丰富,所传达的美学思想内涵也更加具体。即是说,现代社会随着雕塑艺术材料应用方式和应用理念的变化,所能够体现的美学思想内涵也日渐丰富,因此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和分析。总而言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雕塑艺术的表现手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各种雕塑艺术形式层出不穷,并且传达出相应的情感内涵,不仅对我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创新发展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建筑和装饰行业的发展。

作者:游玉科 单位: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