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防洪标准范例6篇

水利水电工程防洪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防洪标准范文1

关键词:工程现状 存在问题 防治措施

1 城市概况

安阳市位于河南省北端,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安阳市为省辖市,辖一市(林州市)、四县( 安阳、汤阴、滑县、内黄)、四区(文峰、北关、铁西、郊区)。其中市区面积247Km2,1999年市区建成区面积56.4 Km2,人口69.0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53.22万人。国内生产总值85.94亿元。城市布局以老城为中心向四周发展,分为横跨京广铁路的东、西两部分。建成区东西最宽约11 Km,南北最长约10 Km。

《安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于1995年6月27日经安阳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96年4月17日河南省政府豫政文[1996]67号批准通过。规划将安阳市划分为铁东区、铁西区、开发区和洹河北区。城市规划区总面积167 Km2,城市规划总用地为120 Km2,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00 Km2,规划远期(2010年)城市总人口为100万人。

2 洪涝灾害

历史资料表明,安阳市经常发生旱、涝、洪、风、雹等灾害。由于降雨过程在时空上分布不均衡,造成年度内旱涝交错时有发生。安阳市的洪水主要为来自洹河、金线河、洪水河的洪水。

2.1 洹河洪涝灾害

由于洹河河槽上游宽下游窄,河床比降上游陡下游缓,过流能力上游大下游小,造成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

(1)1929年7月1日,洹河上游出现洪峰流量3200m3/s,造成五道沟漫溢,薛庄决口,水冲郭庄,淹了火车站,将始建于1901年的四孔21m的铁路桥南端三孔冲落河中。

(2)1956年汛期大水,郭家湾进水,水淹北关。

(3)1963年8月8日鹤壁市大闾寨小水库倒坝,造成龙泉水库水漫大坝,倾泻洪水流量达1100 m3/s,向北冲 断安李铁路,水淹电厂,电厂水深1.87m,四台机组全部停止发电,向东冲毁曲沟大石桥,水漫京广铁路,进入市区,市区水深1.0-1.5m,房屋倒塌,停工停产, 文明大道积水长达7天,损失巨大。

(4)1982年8月2日,西部山区暴雨,日降雨350mm,铜冶三日降雨583mm,彰武水库泄洪800 m3/s,安阳流量站出现洪峰流量2260 m3/s,造成北岸全线漫溢,致使京广铁路中断18个小时,水漫安阳桥,南岸沿堤铁路口、郭家湾路口、安阳桥口等处进水,造成水淹北关大部,两岸受洪水为害,全市直接损失达4900万元,加上京广铁路和郊区、安阳县的农田村庄被淹,总计损失超过2亿元。

2.2 金线河洪涝灾害

金线河七十多年来有1916年、1928年、1943年、1956年、1963年、1975年、1982年七次较大洪水,其中1963年洪水最大,灾害较重。据龙泉水库记载:1963年8月1日至9日降雨684mm,最大8日降雨309.5mm,4小时降雨220mm,以至龙泉水库以上垮了四座水库,使进库洪水猛涨并漫坝下泄,洪峰流量约900m3/s。洪岩村以下河槽漫溢,受安林铁路阻拦,洪水向东奔向市区,冲毁铁路400m,水淹电厂造成巨大损失。

2.3 洪水河洪涝灾害

洪水河历史上是一条山洪排水沟,1957年挖沟排水。1963年大水,京广铁路桥最大过水深2.1m。铁路桥南北两堤均决口,八府庄西北左岸决口,洪水直泄市区,铁西各路水深1.5m左右,南关12 个仓库进水,市区水深1m多,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

3 城市防洪现状和存在问题

(1)小南海、彰武水库:小南海水库位于安阳市西南35km的后驼村,控制流域面积850km2,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彰武水库坝址在小南海水库下游10km 的北彰武村,控制流域面积970km2,按50年一遇标准设计。小南海、彰武水库已于1993 年按上述标准完成除险加固,对削减安阳市洪峰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2)双全水库:双全水库位于安阳县蒋村乡双全村北,洹河主要支流粉红江上,距安阳市23km,流域面积171km2,总库容1820万m3。

水库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工程质量差且年久失修,险情日益严重;兴利库容太小,水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3)龙泉水库:龙泉水库位于安阳市郊区龙泉乡金线河上,距安阳市18Km,控制面积32Km2。水库主体工程质量好,防洪标准设计达到30 年一遇,校核达到500年一遇。

水库存在的问题:主坝迎水坡干砌石护面松动,有不均匀沉陷。已处理过2/3 面积,尚有3200m2面积未处理,如遇洪水,将导致坝体淘刷,危及大坝安全。

(4)洹河:洹河是海河水系卫河的一条主要支流。其干流自林州市姚村镇西北清泉寺至内黄县范阳口入卫河,全长164Km。安阳市防洪设防标准为100年一遇,洹河市区段经过治理仅达50 年一遇的标准,亟需采取相应工程措施。同时应加快洹河下游段治理进程。

(5)洪水河:洪水河是汤河流域内?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马投涧乡的郭家村,到安阳县高庄乡的汪流屯入?河,全长约32Km,流域面积231.9Km2。市区河段堤距40-50m,河中子槽口宽3-5m,水深1.2-1.8m,状河槽的泄量只有130-140m3/s, 仅能满足除涝标准,且堤防残缺不全,流域上游兴建六座小型水库,标准低,一遇超标准洪水,水库即漫顶或垮坝,洪水河较大支流张北河、郭里沟、曲沟沟,在规划的南水北调总干渠以西尚有沟形,总干渠以东都是顺地面漫流,一遇较大洪水,洪水就沿街道穿流,亟需采取工程防护措施。

(6)金线河:金线河位于安阳市区西部,是洹河的一条支流,流域面积68km2,龙泉水库以下全长 13.02Km。河道标准低,年久失修,淤积严重,群众沿河滩种地建房等因素,大大束窄了原有河道

(7)白沙河:白沙河为洪水河的一大支流,位于市区南部,全长15Km,京广铁路以上为山丘地区,地势较高。京广铁路以下地势平缓低洼,洪水河河底高,白沙河不能顺畅排入,形成白沙河下段洪水漫决,将危及开发区的安全。

(8)非工程防洪措施

目前城市非工程防洪措施存在问题较多,突出的有:①城市防汛机构不健全,人员少;②防汛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基本上是空白;③雨情信息收集手段落后,通讯能力差;④河道测站测点少,观测设备落后。

4 城市防洪标准

城市防洪范围依据安阳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区总面积167Km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010年100万人。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1994年6月颁布的《防洪标准》及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原则,安阳市城市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

5 城市防洪规划原则

根据安阳市的洪涝成灾及洪水特点,城市防洪重点是防御安阳河、洪水河、金线河的洪水,规划原则是: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结合防洪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防洪工程措施,在有条件地段,堤防与规划的城市道路相结合,采取工程防御措施和非工程防御措施相结合的办法综合治理,既要保证标准洪水以下洪水时城市的防洪安全,又要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时有措施、有对策,最大程度地降低城市的洪灾损失。

6 城市防洪规划应着重注意和研究的问题

(1)城市防洪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编制城市防洪规划要以流域治理为基础,并服从于流域的综合防洪格局,将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防洪规划有机结合,防洪工程布置要与城市的道路、交通、景观等其他方面的建设相互协调,市政建设也要服从防洪大局,不能因个别工程降低整个城市防洪标准,造成洪水隐患,而因小失大。

(2)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树立超前的防洪意识,结合城市发展,制定长远期防洪目标,工程建设分期实施,在兼顾长远发展的前提下,要先上那些最迫切、最重要的工程,次要工程可随经济发展逐步实施。

(3)城市防洪工程涉及到多个行政部门的方方面面,矛盾较多,现行管理体制又是分灶吃饭,水利与城建对防洪、除涝各自为政,市、郊、县对河道是各管一段,更使矛盾难以协调解决。因此,应立即改革管理体制,加强对防洪工程的统一管理,从整体出发,统筹兼顾,处理好上下游,市、郊区及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7 城市防洪方案

7.1 城市防洪工程措施

7.1.1 洹河

首先按50年一遇标准,将东风桥至滞洪区入口段进行治理,打开通道保证洪水出路。其次,开设洹河分洪道,使安阳市防洪标准达百年一遇,超50年一遇洪水由分洪道沿市区北边缘下泄至市区下游入滞洪区。分洪道为非常工程,数年使用一回,为减少分洪道内群众损失,不影响平时耕种,故采用复式断面,大槽底高同现地面,两侧筑堤,城市北外环路构筑为右堤并高于左堤,防御超标准洪水,子槽按除涝标准设计,用来承接五道沟、安丰沟、御路沟、漳涧沟等由北入市区进洹河的涝水。

7.1.2 金线河

河道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清淤,与其交叉建筑物也相应达标,保证河道畅通,右堤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加高河堤,保证100年一遇洪水不入市区。

7.1.3 洪水河

洪水河上游张北河、郭里沟和曲沟沟三条支沟结合南水北调总干渠工程重新规划出路。将曲沟沟洪水在南水北调总干渠以西向北引入安阳河;郭里沟位于楼庄东北,张北河于李潘流南分别排入彰南延伸渠,利用现有的彰南延伸渠,沿南水北调总干渠左岸穿过黄张村后汇入洪水河。洪水河干流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扩挖河槽,堤防按100年一遇洪水填筑,左堤与南外环路结合。

7.1.4 白沙河

按50年一遇洪水流量扩挖河槽,按100年一遇洪水重点加高左堤,防止洪水进入市区。

7.1.5 水库工程

小南海、彰武水库已按设计标准除险加固,其它8座中小型水库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加固维修,使其真正发挥调蓄洪水作用。

通过以上的工程措施,构成“拦、疏、排、分”的可抵御100 年一遇洪水的安阳市城市防洪工程体系。

7.2 非工程防洪措施

有了防洪工程体系,还必须建立一个可靠畅通的防汛信息、防汛通讯、防洪调度指挥系统,以达到及时掌握洪水形势,拟定防洪方案,下达调度指令,继而有效运用防洪工程体系实现防洪目标。

8.2.1 防汛信息系统

⑴建立雨量遥测系统,利用遥测技术实时取得安阳河和洪水河干支流、上中游及市区降雨数据。在较大支沟(张北河、粉红江、金线河)干流入口处建水文、水位站,在彰武水库、双全水库、龙泉水库建坝上水位站收取数据,分析洪水势态,预测洪水流量。

⑵在城市防汛指挥部建设区域计算网,配上网络软件、大屏幕显示系统及必须的系统软件,完成防汛信息收集、处理、显示和预报调度工作。

8.2.2 防汛通讯网

充分利用市区邮电通信系统比较发展快的优势,建立防汛指挥部与重要工程管理单位之间的热线电话;建立一个覆盖全市区的无线通讯网,配套车载电话和手持电话,成为一个机动灵活、覆盖面大的防汛通讯网。

水利水电工程防洪标准范文2

关键词 泾惠灌区;张家山水库;防汛

中图分类号:TV697.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水库工程概况

1、水库流域概况

泾河系黄河流域渭河水系的最大支流,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张家山水库枢纽以上流域面积43186km2,出张家山水库后自西北流向东南,于陕西省高陵县汇入渭河。张家山水库位于泾河出山口峡谷处,该处多年平均降雨量533mm,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20.30亿m3,河流丰水年(20%)径流量23.18亿m3,枯水年(75%)径流量15.22亿m3,降雨和洪水多集中在7―9月。泾河河源来水除少量由春季融雪补给外,主要由降雨形成,相应洪水亦为雨源性洪水。

2、水库工程基本情况

张家山水库工程包括水库枢纽工程和电站工程两部分。水库枢纽工程由拦河坝闸、进水塔、引水洞和排沙洞工程组成,其中大坝坝体为微拱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35.7m,坝长118.8m,中间加设六孔高拦河闸(闸门尺寸10.3*8.0m),拦河闸为升卧式平面钢闸门;电站工程由进水塔、压力管道、调压井、厂房、水轮发电机组、放水洞、电器设备和升压站组成。工程于1992年开始建设,1997年竣工,总库容1060万m3,年可调蓄水量4470万m3。渠首电站,总装机容量3*2500千瓦;

3、水库上下游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张家山水库上游是深山峡谷,岸坡为陡峭岩石,下游河谷蜿蜒,离村镇较远。大坝设计标准为3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474.7m,相应洪水流量9800m3/s;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479.6m,相应洪水流量18200m3/s。

4、水情水工监测及预报、调度

泾河流域张家山水库上游有景村水文站、下游有张家山水文站,两个水文站观测项目有流量、含沙量、雨量等,为常年不间断观测;水情预报为直接通报,调度方式由泾惠渠管理局协调调度。同时在库区内设置固定的水尺观测水位起落,出库流量利用闸的出流过程线进行观测,在张家山水库管理处观测雨量等。根据以上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对水库调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5、 历史灾害情况及抢险措施

张家山水库建成运行后最大汛情发生在2003年8月26日,泾河过水库大坝流量为4010m3/s;按照防汛预案,管理局防汛人员监守一线,科学调度,洪水没有对大坝主体造成威胁。

6 、风险分析

张家山水库若发生险情,将影响灌区正常灌溉,同时溃坝洪水将影响泾河两岸农田和村庄安全,加剧渭河下游的防汛安全。

7 、张家山水库汛期控制运用

张家山水库是为改善灌区145.3万亩农田适时灌溉而兴建的,水库工程拦河闸溢流坝段堰顶高程469m,闸坝段坝顶(闸底)高程为461m。2012年水库汛限水位定位469m。

8、汛期划分

按照泾河流域气候特点、降雨时空分布及气象变化分析,每年7―9月份坝址上游往往出现局部暴雨或大面积降雨,河水陡涨陡落,洪峰呈大流量、短历时的特点,同时泥沙与洪水同涨同消。因此,灌区张家山水库汛期为6月1日至9月31日,其中7―9月为主汛期。

二、张家山水库洪水调度预案

为了保证张家山水库工程安全,当景村水文站预报洪水来临时,张家山水库根据预报洪峰流量大小提前进行防洪泄库,同时开始灌区渠道防洪调度。在每次开闸泄洪前20分钟启用渠首泄洪警示系统,即用高音喇叭喊话:河道开始泄洪,警告游客等及时撤离河道。

1、防汛应急措施

1)、为提高水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水库各工程部位的巡视,做好水库防汛调度,发现一般性问题及时处理,如遇到突发险情时,参照以下抢险措施进行抢险。

2)、工程防洪抢险措施

针对张家山水库工程基本情况及自然地理位置,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原则做好防洪抢险工作。重点是做好大坝监测工作,除做好日常性的监测工作外,在汛期,特别是发生洪峰时,要加密观测次数,发现大坝出现异常,要及时向防汛领导小组汇报,迅速采取水库泄空措施,并做好人员撤离的准备工作

3)、预警通讯应急措施

险情预警措施:采用广播、口头通知等相结合的方式预警,并在此之前公告广大群众警报信号;并在有关路口悬挂出险警示牌,指派工作人员驻守,禁止非抢险人员进入危险区。

2、不同量级洪水及防御方案

1)、渠首枢纽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相应洪水流量

9800m3/s,坝前水位474.7米,坝下游水位454.16米,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洪水流量18200m3/s,坝前水位479.6米,坝下游水位461.56米。拦河闸单孔泄流量,正常蓄水位(469.0米)时460m3/s;设计洪水位(474.7米)时1180 m3/s;校核洪水位(479.6米)时2030 m3/s。

电站宿办楼处散水高程442.04米,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9900m3/s);张家山水库管理处生活区院内高程446.46米,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14000m3/s)。

2)、 一般洪水防汛方案(洪水小于4500m3/s)

当洪水小于4500m3/s时,1号闸处泾河水位447.7米,下坝公路高程449.39米,公路实行限制通行禁止旅游。120千瓦发电机进入准备状态,渠首枢纽依次开启拦河闸、排沙闸、2号泄水闸、3号泄水闸,关闭进水闸、2号节制闸、1号闸准备开启。渠首站全体防汛人员现场值班。

3)、设计标准洪水防汛方案。(洪水小于9800m3/s)

当洪水在4500~9800m3/s时,120千瓦、10千瓦发电机运转进入随时供电状态,渠首枢纽依次开启拦河闸、排沙闸、2号、3号泄水闸,关闭进水闸、1号闸、2号节制闸,对石渠进行巡视监察。张家山水库管理处全体防汛人员和防汛抢险分队人员现场待命,时刻做好抢险准备,保证张家山水库渠首工程安全。张家山水库管理处生活区进入防汛戒备状态,同时做好人员撤离的准备。

4)、超设计标准洪水防汛方案。(洪水大于9800m3/s)

当洪水超过9800m3/s时,渠首枢纽依次开启拦河闸、排沙闸、2号、3号泄水闸,关闭2号节制闸、1号闸。120千瓦、10千瓦发电机运行,张家山水库管理处400兆群呼、程控电话撤离到安全地带,确保防洪抢险通讯随时畅通。同时防汛抢险分队赶往3号闸,抢筑高5米、底宽13米的草土围堰。张家山水库管理处职工撤离到安全地带,确保人员、财产安全。

3、各闸门的最佳组合及开关

洪水从景村水文站到坝址运行时间表

拦河坝各种开孔情况下的最佳组合表

枢纽闸门运行表

三、张家山水库度汛计划

为确保张家山水库枢纽工程安全度汛,经对实际情况进行

分析研究,制定度汛计划如下:

1、成立张家山水库防汛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张家山水库安全度汛关系到泾河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安全,必须加强组织,精心准备。管理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防汛领导小组,书记和主管防汛的副局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泾阳县、高陵县、临潼县水利局领导及管理局防汛办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抢险队,成员由张家山水库和渠首电站人员组成,办公室主任(抢险分队一队长)由张家山水库管理处主任担任,其职责是对张家山水库枢纽片防汛负总责。有权指挥调度张家山水库枢纽、渠首电站的所有闸门、工程设施、车辆、电话等设备;认真作好张家山水库枢纽坝、闸及管理处生活区的安全度汛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抢险二队分队长)由渠首电站站长担任,其主要负责渠首电站的防汛工作。

2、汛前工程设备维护

从5月份主要工作放在对工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上,维护工作有:120千瓦发电机、10千瓦发电机(发电机的机油、电瓶进行维护)、1号闸、2号闸和3号闸的8台启闭机、拦河闸6台启闭机和操作箱及配电柜和坝前的5台探照灯。对排沙闸工作门进行了维修,并对7台液压启闭机加油。拦河闸12个动滑轮检修,5月25日前完成,并对渠首所有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同时,清理维护防汛抢险上坝道路,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3、防汛物资、材料的储备

1)、机电设备材料的储备:

为保证工程设备汛期安全,及时处理机械设备故障,的储备准备一些必要的配件和材料,其中有:500公斤柴油(120千瓦发电机运行36小时),配电柜保险2套,启闭机操作箱保险7套,100A空气开关2个,交流接触器2个,探照灯1个,电缆100米,铵钮,指示灯等。

2)、防汛抢险物资的储备:张家山水库管理处库房储备了少量的草袋、铁锨、洋镐、铁丝等防汛物资,另外管理局库房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尼龙袋、彩条布等防汛抢险物资。在张家山郑国渠文管所旁备有抢险土源。

4、 信息的传递和报告

防汛期间,防汛负责人及防汛值班人员将所有通讯器材全部开通,坚决做到通讯“程控、内线、400兆、手机”四保险,确保通讯畅通。气象预报、径流预报、地震预报、洪水信息的传递及水库险情报警等采用电话进行汇报、请示,并预告。

如果发生大面积停电导致通讯中断时,水库管理单位应及时安排值班车辆向管理局领导小组汇报情况,如果停电的同时又发生道路中断,值班人员将徒步向管理局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相关情况,管理局防汛办公室向省防汛指挥部,以及沿途市县防汛指挥部报告信息

5、防汛值班:

1)、 张家山水库管理处在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监控制度,准确通报河源水情,测报张家山水库水情。

2)、 按照度汛方案进行各个闸门的启闭运行(包括由电站掌握的引、放水洞闸门)。

3)、 张家山水库管理处值班人员坚持每天检查备用电源、启闭机械设备、上坝道路、通讯、照明设施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非常情况下能作到各闸门正常启闭,道路及通讯畅通等。

4)、 渠首电站严格按照值班表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按照度汛预案,积极配合张家山水库管理处作好张家山水库的防汛工作,坚决服从张家山水库管理处的防汛指挥和调度。

5)、作好交接班工作,交班人员要将值班期间的各种情况(包括抢险方案、当日物资储备、使用情况、抢险人员安排、工作计划等),向接班人员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岗,并注意作好交接班记录。

水利水电工程防洪标准范文3

一、防洪的工程措施

一切能够减小洪水致灾率,延长洪水致灾重现期,或者减少洪水灾害损失,或者减轻洪水灾害损失负担的手段称为防洪措施。防洪措施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之分。工程措施旨在减小洪水致灾率,延长洪水致灾重现期;非工程措施旨在减少洪水灾害损失,或减轻洪水灾害损失负担。20世纪70年代之前,人们似乎只重视通过工程措施达到防洪目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非工程措施的防洪理念,并越来越受到重视。

防洪的工程措施包括能够减小洪水致灾率,延长洪水致灾重现期的水利工程、城市排水治涝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等。根据在防洪中所起的作用,可将这些工程分成两类:一类旨在通过提高河流断面或河段安全泄量q安达到减小洪水致灾率的工程。如图1所示,如果将安全泄量从q安提高到q'安,那么洪水致灾率就会从P{Qm≥q安}减小到P{Qm≥q'安}。属于这类的防洪工程有加高加固堤防、疏浚整治河道等。另一类是旨在通过改变年最大流量频率曲线达到减小洪水致灾率的工程。图2所示是不同防洪库容V或分洪口门b时其下游河道断面年最大流量频率曲线簇,其上包线为无水库或无分滞洪情况下的年最大流量频率曲线,其下包线为水库防洪库容或分滞洪口门大到任何大小洪水均滴水不下泄的年最大流量频率曲线。由图2可以看出,尽管安全泄流量未提高,但由于水库的调洪作用或分洪工程的分洪作用,改变了年最大流量频率曲线,从而使洪水致灾率减小。属于这类的防洪工程有修建水库、分滞洪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等。

图1提高安全泄量q'安的防洪效果

图2不同V或b时的年最大流量频率曲线

在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中,很少有单独采用上述第一类工程措施或第二类工程措施的,一般都是根据技术、经济和防洪效果综合考虑,采用不同类型的工程措施的合理或最佳配合。

二、防洪计算的任务

因为现代科学认为洪水现象是一种服从统计规律的随机现象,因此,防洪工程规模越大,或涉水工程允许的水荷载越大,虽然可以使洪水致灾率或工程风险率减小越多,但工程投资也变得越大。这就表明,兴建防洪工程和其他涉水工程只能使洪水致灾率和工程风险率处于一个投资与效益关系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他合理的期望水平,而不可能达到零致灾率和零风险率的极限水平。防洪工程保护对象的合理期望洪水致灾率称为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简称防洪标准。涉水工程本身安全的合理期望风险率称为涉水工程的安全设计标准,简称设计标准。对于防洪工程,其设计标准不得低于其防洪标准,因为防洪工程本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就不可能

对其保护对象的防洪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对于旨在提高安全泄流量q安的第一类防洪工程,由图1可见,防洪计算的任务是:寻求河流年最大流量的频率曲线。据此,由拟定的防洪标准和设计标准就可推求出相应的安全泄流量。这类防洪工程的设计标准一般与防洪标准相同。

对于旨在通过水库调节或分滞洪作用改变年最大流量频率曲线的第二类防洪工程,由图2可见,防洪计算的任务是:根据选定的调洪方式,建立不同防洪库容或分洪口门时的年最大流量频率曲线簇,据此,由拟定的安全泄流量和防洪标准或设计标准就可推求所需的防洪库容或分洪口门;或者根据选定的防洪库容或分洪口门和防洪标准或设计标准就可推求相应的安全泄流量;或者根据已确定的防洪库容或分洪口门,以及安全泄流量核定其达到的防洪标准或设计标准。这类防洪工程的设计标准一般高于防洪标准。比较图1和图2可以发现,第一类防洪工程的防洪计算任务实际上已包括在第二类防洪工程的防洪计算任务中,因为图1所示的年最大流量频率曲线就是图2中无水库或无分滞洪情况下的年最大流量频率曲线。

三、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的主要特点

小流域绝大多数都没有水文站,实测水文资料缺乏,甚至也没有降雨资料。因此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一般为无资料情况下的计算。集水面积小的小流域,趋于单一的自然地理条件,计算方法拟定时,适当的简化是允许的。小流域数量多、分布广。因此,计算方法拟定时,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可力求简便。小型水利电力工程设计时,洪水调节能力较小,一般工程规模主要受洪峰流量控制,因此,要求设计洪峰流量的精度要高于洪水过程线。

四、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

由于设计流域内无水文测站,设计洪水采用洪峰流量汇水面积相关法、综合参数法、推理公式法和水文比拟法计算。

(一)洪峰流量汇水面积相关法

计算公式为:QN=CNFn

式中:QN-重现期为的洪峰流量。

CN、n-重现期为N的地理参数、指数。

F-汇水面积(平方公里)。

(二)综合参数法

计算公式为:QN=h6αfβFn

式中:QN-设计频率为N的洪峰流量(方立米/秒)。

h6-设计频率为N的设计流域6小时面雨量,毫米。

f-流域形状系数,。

c、a、β、n-经验参数,其中十年一遇制采用已有值外延求得。

(三)推理公式法推求设计洪水

推理公式法是由暴雨资料推求小流域设计洪水的一种简化的方法。这种方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推理公式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采用的是水利部门应用的公式。采用实测暴雨洪水资料分析总结的产、汇流规律,分析、确定计算参数,进行产、汇流计算,推求设计洪峰流量。流域上各点所形成的净雨,距离出口断面远近不同,加上坡面与河槽的调蓄作用,净雨点汇集到流域出口的速度和时间也都不一样。

(四)小流域设计暴雨的计算

因小流域绝大多数都缺乏实测水文实测资料,所以设计暴雨的推求,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是根据水文图集中绘制的暴雨参数等值线,查出统计历时的流域设计雨量;二是将统计历时的设计雨量,通过暴雨公式转化为任意历时的设计暴雨量;三是按分区,概化雨型或移用的暴雨典型同频率控制放大,求得设计暴雨过程。

(五)统计历时的设计暴雨计算

根据水文图集便可由设计流域中心点的位置查出那里的任意统计历时暴雨均值,进而求得该统计历时的设计频率的雨量。

(六)用暴雨公式计算任意历时的设计雨量

大量资料的统计成果表明,暴雨强度和暴雨历时的关系可以用指数方程来表示,它反映一定频率情况下所取历时的平均降雨强度t,p与t的关系,称为短历时暴雨公式。暴雨公式最常见的形式为:

式中:,p-为历时为p,频率为的最大平均降雨强度(毫米/小时)。

Sp-为t=1.0h的最大平均降雨强度,与设计频率有关(毫米/小时)。

t-为暴雨历时(小时)。

n-为暴雨衰减指数。

(七)设计的面雨量计算

根据上述方法可求得设计流域中心点的各种历时点暴雨量,应用时需要降点暴雨量转换成流域平均暴雨量。即面雨量。可在水文图集中查到。

(八)水文比拟法

对流域的气候、地形及下垫面情况基本相同的站,故以相邻的水文站作为参证站,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所求站的设计洪水。选样是以年最大值法,洪水系列缺乏调查洪水时,按连续系列进行频率分析。计算参数初始值,采用皮尔逊-Ⅲ型曲线目估、适线,在适线时,着重考虑曲线中、上部较大的洪水点据,并按下式计算:

式中:

Q设-设计洪峰流量。

Q参-水文站设计洪峰流量。

F设-工程控制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F参-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几种方法计算比较,水文比拟法较推理公式法偏小近一倍。

结语

中小流域多数都缺乏实测水文水文资料,所以推求中小流域设计洪水,一直是设计中、小型水利工程工作中的一个难点,现行推求中小流域设计洪水的频率计算方法,难以应用于无资料的中小流域地区,因此,必须为无资料地区中小流域设计洪水的计算,寻求一个可行的途径,以免设计洪水计算成果与实际偏差太大,推求中小流域设计洪水时采用雨量资料,经合理分析后,认为该成果是合理可靠的,为无资料地区的中小流域设计洪水的推求,提供一个可行的思路。使用效果良好,可以在中小流域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肖琳.小流域设计洪水过程线的简易计算方法[J].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88(07)

[2]刘俊萍,张俊芝,袁伟斌.基于GIS的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01)

[3]卢昌,于丽玲,卢昊.用经验概化方法推求林区中小流域设计洪水[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5(06)

水利水电工程防洪标准范文4

关键词:洪水灾害;防御;策略;措施

中图分类号:TV122 文献标识码:A

1 自然状况

清原县地处辽宁东部辽东山地丘陵区,隶属于抚顺市管辖。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理位置:东经124°20′06″~125°28′58″,北纬41°47′52″~42°28′25″之间。东邻吉林省的东丰、梅河口市、柳河县;南同新宾满族自治县搭界,西与铁岭、抚顺县接壤,北邻西丰、开原。全县东西长96.4km,南北宽75.3km,总面积3921km2。沈吉铁路、沈吉高速、国道202线贯穿县境,交通十分便利。清原县辖9镇5乡,共14个镇乡,188个行政村,总人口39.9万人,总土地面积39.21万hm2,人均耕地面积0.11hm2。

清原县处于中温带亚湿润区内,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3.9~5.4℃,最冷出现在1月,最热出现在7月,1月平均气温-16℃,最低气温-37.6℃;7月平均气温22.8℃,最高气温36.5℃。

由于清原县地处山区,境内森林茂密,植被良好,下垫面条件比较接近,所以年降水量地区分布比较均匀,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81.1m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年最大与年最小降水量比值一般在2~3之间。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6~9月)平均降水量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71.4%,7、8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48%,而枯季11月至翌年3月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9.6%。

清原县主要有4大水系,即清河、柴河、浑河、柳河。其中浑河最大,境内流域面积2350.75km2,占全县总面积的60.0%,其上游第1大支流英额河流经清原县城。

清原县目前已建成后楼、小孤家2座中型水库,金家、前秧、王大堡等12座小(一)型水库,砍椽沟、天桥、六队等42座小(二)型水库,总计56座水库,另建中型水电站1座:红河电站。

2 历史洪水

据不完全统计,清原县自建国以来共发生17次较大级别洪水,分别发生在1951、1953、1960、1964、1971、1975、1985、1986、1989、1990、1991、1993、1994、1995、2001、2005、2010年,平均每3.6a就发生1次。

频发的大洪水给清原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1995年,全县遭受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全县72小时平均降雨量达340.0mm,全县21个乡镇346个村全部受灾,冲倒房屋1.8万间,死亡2人,受伤1500人。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2.89万hm2,冲断沈吉铁路大桥2座,公路中断34条,冲毁桥涵1227座,受损中小型水库35座,冲毁塘坝65座、拦河闸108座,堤防决口135处,损坏堤坝347km,冲毁机电井704眼,直接经济损失16.1亿元;2005年8月13日,清原县出现强雷暴和强降雨天气,全县平均降雨115mm,其中清原镇2小时内降雨164.4mm,为清原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降雨过程。暴雨洪水使全县14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19.5万人,死亡、失踪8人,转移安置人口3.07万人,直接经济损失9.55亿元;2010年,全县年平均降雨量1241.9mm,为清原县有资料记载以来最大值。整个汛期,连续发生6次较大洪水,其中,以7月31日暴雨洪水为最大,由于此次降雨历时短、雨强大,造成灾情尤为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2.05亿元以上。

3 洪水防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河道堤防

在浑、清、柴、柳4大流域的干流及主要支流上,河流堤防工程防御体系已多有建立,堤防结构大多数为土石坝加毛石护砌。但由于多数堤防工程的建设年代较长,又经历了多次大洪水的破坏(被冲毁堤段多数都在当年汛后恢复)和冲刷,堤防的防洪能力和标准都不高。其中,县城部分近20km堤段仅有不足10km堤防防洪标准可达到50a一遇洪水标准,其余堤段及其它主要河流的干流堤段防洪标准在10~20a一遇洪水标准之间,而其它各主要支流及更下一级支流的堤防的防洪标准一般都在10a一遇洪水以下,甚至有部分河道堤段处于无河堤防护状态。因此,总体上看,全县河流堤防的防洪标准普遍偏低,防洪能力和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不能完全相适应。

3.2 水库工程

水库工程是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及防御洪水灾害的硬件工程性措施,承担着洪水防御主力军的作用。新宾县境内有中、小型水库(电站)57座,具有较强的水力调节能力。在抵御洪水侵害的过程中,发挥着蓄洪、削峰,调节洪水泄量,延长洪水下泄时程的巨大作用,是防汛抗洪的第1道坚实屏障。

水库硬件设施的完好性与可靠性、水库覆盖区域水雨情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及水库防洪调度预案的科学性是水库能否充分发挥其洪水调节作用、为下游防汛抗洪带来保障的3大关键因素。

截止2012年末,在清原县57座水库(电站)中,先后有2座中型水库、11座小(一)型水库、10余座小(二)型水库完成了除险加固工程,尚有近10余座小(二)型病险水库未进行除险加固。

目前,小(一)型以上水库及部分小(二)型水库覆盖区域已经通过水文报汛站网建设工程及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工程建立了自动化的水雨情收集系统,而各级别水库的防洪调度预案也已经基本建立完成,因此,从水库防洪的角度看,各项准备措施是比较充分的,这也是切实发挥水库防洪功能和效益的基础。

但从实际管理方面看,全县水库的防洪工作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还有多座小(二)型病险水库未进行除险加固工程,水库因年久失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个别小(一)型及多数小(二)型水库由于管理体制及所处地点过于偏僻等诸多原因尚不能在汛期实现24小时不离岗值守;部分水库由于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通讯手段单一,暴雨洪水期间通讯中断而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恢复,造成防汛指挥中心因与其失去联络而无法进行防洪调度指挥的窘境;由于部分基层防汛工作人员多为村民承担,其基本防汛知识及技能缺乏,再加之全县防汛系统中各部门之间缺乏日常联合防汛演练,因此,存在着人员或部门之间因为协作不到位而影响防汛抗洪信息传达和执行的隐患。

3.3 县城的洪水防御现状

清原镇是清原县城所在地,常住人口近10万人。清原镇城区堤防始建于1954年,设计防洪标准为10a一遇洪水。2009年4月,抚顺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了《清原县英额河河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清原县城市防洪工程),提出整治清原镇城区10km河道,左、右岸修建河堤20km,堤防设计防洪标准为50a一遇洪水。但到目前为止,实际只完成了左、右岸共计不足10km堤防,其余部分堤防尚未修建。现状城区右岸未新建段堤防防洪标准较低,仅为20~30a一遇洪水标准,且堤防年久失修、淘刷破坏严重;左岸未新建段堤防防洪标准仅为10a一遇洪水标准,且无明显工程防护;另外,镇内低洼易涝区没有排水泵站,排水管道年久失修、设施老化,镇内时常发生内涝。

4 洪水防御策略及措施分析

科学完善防汛抗洪减灾系统的建设是提高减灾效益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针对前述分析结论,结合清原县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会有效地提升防汛抗洪体系的应变能力与科学组织能力。

4.1要使村(屯)、 乡(镇)、县3级防汛组织机构设置常态化,人员、设施、设备配给充足,尤为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无线、卫星通讯网络,保证非常规事态下的通讯畅通,使已经建立起来的自动化水雨情监测系统收集到的水雨情信息、各类防汛指挥决策信息及灾情信息等能够及时有效的上传下达。

4.2在县级防 汛抗旱应急预案、洪水防御方案的基础上,细化乡(镇)、村(屯)及各类水利工程等的专项洪水防御方案,加强对各类预案的审核,突出预案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避免形式化、空洞化,力求做到符合实际、指导得力、行动有序。

4.3在防汛抗 洪过程中,应遵循有工程防御地区以防御为主,避险为辅;无工程防御或工程防御能力偏低地区以避险为主的防御策略。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以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为最高指导原则。

防汛期间,各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加强工程管理制度和人员培训机制的建立。做到人不离岗,岗不离人,加强巡查,遇险及时排除,力保工程在防洪设计标准内不出现垮坝、溃堤等恶性事件,切实发挥出水利工程的防洪效益来。

同时,在河道防洪中,要加强河道行洪障碍的检查与清除工作,使河道行洪通畅,提高河堤防御洪水的能力。

4.4在县城的 洪水防御中,要做到防洪、防内涝两手抓。建立专业的汛情、涝情监测及抢险队伍,建立科学的巡防机制,加强水文分析工作,在可预见范围内,确保城市堤防不溃堤,城区内涝不成大灾。遇超历史洪水,城池不保时,全体居民能安全撤离。

4.5加强防汛 抗洪演练与培训,提高防汛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防汛抗洪指挥系统存在的上下衔接不畅通、指挥信息不能及时传达、工作人员未尽职守等问题,确保机制体系顺畅,指挥得力,防患于未然。

4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防洪标准范文5

关键词:城市防洪;灾害现状;灾害成因;对策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98 文献标识码:A

巴州区境内有大小河流212条,总汇流面积7062km2,巴河城区段全长12km,最枯水位高程342.94m,流量仅0.6m3/s,常年洪水流量为5000m3/s~ 7000m3/s,洪灾较为频繁。如何搞好城市防洪,确保巴城防洪安全是相关部门和民众非常重视的问题。本人通过对巴中气候、环境和历年洪水灾害的成因分析,提出了巴中城市防洪的对策和工程及非工程的防御措施,以期能对巴中城市防洪有所贡献。

一、防洪工程现状及洪灾原因分析

(一)城市防洪工程现状

巴河巴城城区段,全长12km,河床宽150m~180m,最枯水位高程342.94m,最枯流量仅0.6m3/s,巴城最大洪水1926年,洪水流量为12820m3/s,相当于60年一遇洪水,1957年最大洪峰量为 12000m3/s,相当于30年一遇洪水,1974年最大洪峰流量为10500m3/s,相当于20年一遇洪水,常年洪水流量为5000m3/s~ 7000m3/s,因此,洪灾较为频繁。为抗御洪灾,从70年代初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动员城区干群抗御洪灾,修建堤防工程保城区安全。

1 自1973年开始,先后修建了中坝河堤,全长2400m,其中中坝大堤长350m,该河堤采用梯形断面,高7m~10m,内部用砂卵石填筑,外用卵石护面。可防御十年一遇8720m3/s洪水。

2 巴河南岸河堤总长2830m,高7m~ 8m,全为卵石护岸型,仅可防御5年一遇7000m3/s洪水。

3 大沙坝河堤,全长1300m,梯形断面,外用大卵石护砌,高5m~6m,仅可防御高程为345.00m,不足5年一遇的洪水,只能起到束水攻沙的作用。

4 江北河堤,长2560m,按30年一遇标准设防11250m3/s洪水,为墙式护岸型,高15m~17m。

5 1983年在中坝最高处,建有一座救生高台,高2m,面积500m2,浆砌条石档墙结构,内部填土。

(二)洪水对巴中市城市的影响

巴城防洪的主要威胁是上游南江河涨水,南江河属山区性河流,系嘉陵江干流,渠江水系。发源于南江县映水坝,在南江县下两河口有神潭河,发源于南江县东北角木竹垭汇入,流经巴中城,城市以上流域面积27627km2,南江河中上游,河床坡度陡且狭窄,汇流历时短暂,洪水峰高量大,来势迅猛,直接威胁着巴中城市安全。

对巴城构成威胁的还有一条小河――南池河,该河发源于城南的大连山,经雷破石进入巴城与巴河相汇,流域面积仅7km2。但该流域上游建有群英、黑石腔两座小(二)型水库,蓄水分别为57.2和58.7万m3,最低的群英水库比巴城高80多米。综上所述,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搞好城市防洪工作,对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及国民经济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洪水灾害及成灾原因

1926年巴河洪水骤至,淹没城区大东门、小东门及南、北四门,外街房园尽为泽地。1957年7月15日至7月16日,全县普降暴雨,巴城降雨达155.9mm,水位上涨了11m,中坝被淹1.5m~2m,城区大部分房屋被淹。1974年发生过流量10500m3/s的大洪水,北门、大东门、小东门一带被淹,中坝低处进水。1980年8月22日21时至23日18时,21小时内城区降雨244mm,巴河水位上涨9.5m,流量为7460m3/s,几处低洼区域房屋、厂矿被淹,经济损失近3000万元。巴城东、北、南三面临河,位置较低,发生10年一遇的洪水,低洼区域将被淹没,损失在3000万元以上,遭10年一遇以上洪水,淹没的范围和损失将成数倍增长。纵观城区洪水成灾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四点:

1 降水集中形成强大地表径流。

2 河道上桥梁增多,房屋建筑、垃圾杂物等阻水。

3 堤防防御标准低。

4 对城市防洪意识不强,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二、巴中市城市防洪主要对策

(一)城市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六个方面)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群众在抗御洪涝灾害的斗争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防大汛、防大洪、抗大灾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1 防洪工程标准低,防洪能力弱。巴中市现有堤防9180m,江北堤防2650m,江南堤防4130m,中坝堤防2400m,除江北堤防的设防标准重现期为30年外,其余堤防属70年代修建的,设防标准普遍偏低,一般只能达到5~10年的防洪标准,再加之工程老化、年久失修、风蚀漩洞严重,一旦出现设计洪水时,不能保证巴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缺乏城市防洪统一规划。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对城市防洪要求更高。在设防工程上没有制定出统一的防洪规划,各建设单位各自为阵,堤防工程之间衔接差,不但保证不了堤防工程的质量,而且对城市的安全和发展也不利。

3 河道设障严重。这些年,年年搞河道清障,但清障力度不大,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旧障未清,新障又起,防不胜防,一些单位为了本单位利益,不考虑对河道的行洪影响,不考虑国民经济的全局,自觉不自觉地按各种所需进行各种建设,将建筑弃土倒入河内,挤占行洪河道,特别是巴河南岸老城区,沿河建筑物多,人口密度大,一遇大洪水,损失惨重。

4 防汛指挥系统手段落后,设施不健全。若沿河涨大水,一旦通讯、电力中断,防办也将成为瞎子和聋子,仅靠一台老式电台,是远远不能满足防汛的需要。

5 防洪资金严重不足。由于防洪工程投资限制,一些骨干工程不能上马,形不成防洪工程系统,防洪经费缺口大,工程除险加固不能及时进行,险情不断发展,工程老化加剧,防洪能力下降。

6 防洪意识淡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依然存在。由于近年河里没有涨过大洪水,有一些干部群众水患意识淡薄,对防大汛、抗大洪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二)巴中市城市防洪对策

根据巴州区实际和防洪工程现状,为防止出现洪水泛滥,避免再次造成洪涝灾害损失。我认为巴州区城区防洪只有全面治理,才能根除城市心腹之患。其防洪对策应本着统筹兼顾,合理设防,综合治理,提高标准,完善防洪体系,实行对城区河道封闭性保护的原则。一方面采取河道除障,截弯取直、拓宽整治,堤防挡御和水土保持等工程措施,另一方面采取加强领导及防洪组织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洪度汛方案等非工程措施,建立起城区整体防洪体系,以抵御高标准洪水,避免或减少洪涝灾害损失,具体措施如下。

1 工程措施(四个方面)

(1)堤防整治。按照巴中城市整体规划,2010年巴城人口规模为14万人,用地规模10km2,2030年人口规模为30万人,用地规模约28km2,预计上述规划可提前实现,按那时的规模,巴城应为中等城市,防洪标准应按50年一遇洪水设防,规划从城区巴河上游4号桥至下游牟家坝,城区左右岸堤防工程总长21.5km。左岸堤防在原来堤防的基础上进行整修加固。右岸堤防将重新设线布防,建设高标准堤防。结合城市规划,把防洪堤工程与城市滨河路建设相结合,堤顶宽度不小于8m,迎水坡比以保证过洪断面和堤防工程安全而定,为防止水流淘刷堤防,对迎水面采取浆砌石挡墙,并在堤顶滨河路种植绿化树,使巴河堤防达到50年一遇12500m3/s洪水标准。

(2)应把对河道整治与河滩地开发利用进行整体规划,做到上、下游兼顾,统筹安排,要有整体性的目标,不应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不但浪费资金,而且会引起上下游河势的变化,诱发新险工程。

(3)堤防工程标准提高后,河道也应及时进行整治“河道不整,堤防不宁”。一号桥至丝厂段,河中孤立中包,河床游移。在实施该段落时,要强化岸线,将中包的砂石挖走,用来填筑河湾处和沿线堤防。清除丝厂、老观桥、南池小河出口处蛇曲严重的河段。采取清障动迁,拓宽河道,截弯取直,加修堤防的原则,改变主流对左岸堤防的冲刷。减轻防汛压力,加大泄洪量,提高防洪标准。

(4)结合巴河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水土保持,做到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全面结合。沟坡兼治,林草同种,增加蓄、堵、拦、截的能力,防止水土流失,减缓地表径流,削减洪峰。

2 非工程措施

工程的减灾效益十分巨大,但仅仅依靠工程防洪还是不够的。更要强化非工程措施,做好城市防洪预防工作,实现针对不同的洪水量级和工程实际情况,采取恰当可靠的措施,用较少的人财物力消耗,取得最佳的防洪效益。非工程防洪措施,应主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洪水预测预报,及时准确地掌握雨情、汛情和天气变化情况。尽快建立起防汛数据计算机通讯网络系统,以便及时准确地传递水情、雨情、汛情、灾情、工情和指挥调度指令,实现防汛通讯现代化。

(2)强化防汛责任制,把工作落到实处。在文件上落实任务责任到人,做到明确责任,明确任务,明确人员,使防汛抗洪的各项工作常抓、常管、常干。

(3)做好河道清障工作。河道清障是提高河道泄洪能力、保证安全度汛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洪水顺利通过的重要条件。河道清障应根据《水法》、《河道管理条例》和《防汛条例》坚持“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采取强制有力的措施,清除河道内各类阻水障碍物。严禁在河道上违规私建,杜绝河道上的违章工程。河道清障要以疏通为主,保证河道畅通。

(4)搞好群英水库、黑石腔水库防洪预案。加强汛期值班工作,派专人负责监测预报,一旦发现险情按预案组织疏散撤离,同时加强病害治理,确保水库安全。

(5)防御超标准洪水的对策。防洪工程的防御能力无论大小都是有一定标准的,若发生超标准洪水时,为了避免或减轻洪水造成的灾害损失,制定出各级洪水的防洪抢险、疏散、撤离方案。方案如下

①十年一遇洪水

大佛寺水文站流量为8700m3/s,相应城区水位352.81m(水深9.81m),淹没低洼地带的民房、小加工作房、水泥制品厂,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②二十年一遇洪水

大佛寺水文站流量为10400m3/s,城区相应水位353.80m(水深10.80m),涉及城区47个单位,人口1.2万人,工商贸企业125家,经济损失达9000余万元。

③三十年一遇洪水

大佛寺水文站实测流量11350m3/s,城区相应水位354.3m(水深11.3m)涉及城区198个单位,235家工商贸企业,人口1.8万人,经济损失10500万元。

④五十年一遇洪水

大佛寺水文站实测流量为12500m3/s,城区相应水位354.96m(水深11.96m),受灾范围扩大到中坝村、酒厂、食品公司一带,单位398个,人口2.4万人,经济损失12000万元。

根据洪水流量,进一步落实“防、抢、撤”措施,制定出群众与物资安全转移方案。一旦超标准洪水发生,沿河企事业单位按规定路线和转移地点进行疏散撤离。同时调动全市警、民、预备役部队参与抗洪抢险。在紧急状况下,忙而不乱,安全撤离。

(6)做到防汛工作流程化、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图表化、工具化管理提供实务性。

(7)加强防洪通讯设施建设,建立有线和无线通讯网络,充分利用城区各有关单位、街道居委会、原有电话、电台和对讲机等无线装置。汛期在水文、气象、防汛重点工程和重点部位设置通讯联络点,以加强信息情报传递和保证政令通畅,适应防洪调度等各方面工作的需要。

三、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情况及其它建议

现在,巴中市城区防洪工程建设已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取得很大进展,巴河右岸堤防正在进行规划、整治,左岸堤防也按标准建成。建议一是:城区防洪工程建设还应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向着美化、净化城市发展,使巴河两岸建成带状公园。二是:为减少超标准洪水造成的损失,建立洪水保险制度,对城区受灾单位也是很有意义的。

综上所述,只要掌握了巴中洪水灾害的成因和规律,从工程和非工程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一定能有效地抵御洪灾,实现巴城城市防洪安全。

参考文献

水利水电工程防洪标准范文6

关键词 洪涝特点;防洪措施;平原地区

中图分类号 TV8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211-01

受洪水威胁的平原地区主要分布在江河中下游,目前其防洪工程已基本达标,通过水库、堤防、蓄滞洪区和分洪道的联合调度,多可以防御20世纪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但发生超标准极端洪水而导致工程失事、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的内涝更为频繁,灾害损失更大。此外,海洋风暴潮洪水亦对沿海地区构成较大威胁。除妥善维护已建工程,防止防洪工程的标准随时间衰减外,对于可能出现的超标准河道洪水,应通过防洪工程体系的联合调度,辅之以应急抗洪抢险,限制洪水影响;同时,应事先分析评价可能泛滥洪水的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合理安排超额洪水,保证生命安全,减轻财产损失。

1 完善城乡排水措施

编制平原地区“中疏”河道综合整治规划,有计划地提高河道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为30年一遇。同时,规范河道滩漕利用秩序,增建河道滩地防护设施,有效开发利用河滩地,实现河道防洪与河滩地开发利用“双赢”。制订并组织实施天然河道裁弯取直工程建设规划,在保证必要泄沥能力的前提下减少河道占地,有效增加耕地和建设用地[1-2]。

开展排水泵站检修、管道疏通春季会战和“消除管堵”、“治理死井”专项行动,强化易积水地区临时排水措施,认真排查在建工程影响防汛问题,落实排水措施。实施泵站更新改造,修缮桥闸涵,整治骨干河道清淤等农村排涝工程,开展排涝设施检修和河道清障,夯实农村排涝基础。近年来,许多流域都有计划地用围堤将大部分沿岸湖洼与河道分开,建成为蓄滞、分洪区,以期更有效地利用沿岸湖洼调蓄洪水。在水位到达一定高度时,为减轻河道行洪压力,可采取自流分洪、水闸控制分洪或人为开口分洪等措施。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蓄滞洪区、分洪区内居民人数增多,增加了分洪的损失和难度。因此,要充分发挥蓄滞洪区、分洪区的作用,就需要有一系列的非工程措施与之配合[3]。

2 加强联合调度

加强天气气候分析预报,密切关注雨水情,提高监测预报水平。密切与流域上游联系沟通,加强分析会商,严格控制重要闸站、水库水位。强化抗旱供水工作。密切关注水源地来水情况,加强城市供水管理和节约用水,确保城市供水万无一失。科学利用雨洪水资源,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为农业灌溉和生态环境储备水源。

加强城市防洪除涝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指导各市加强抢险物料、设备的储备,重点地区适量增储防汛物资。落实城市防洪排涝应急抢险队伍,要求各级防汛机动抢险队加强对专业机动抽排水设备的检查,出现雨涝积水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处理险情,迅速抢排涝水,确保城市汛期安全。

为确保道路、下穿隧道处积水点和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市政设施的正常运行,各地市政设施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情况,建设或启用现代化的市政设施监控系统,通过在立交桥、人行天桥等处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对城市防汛重点部位实施监控指挥。重点防汛区域和重点部位实行守候制度,安排专人值守,确保万无一失。

3 合理制定应急预案,做好抗洪抢险准备

进入汛期,各级防汛部门执行24 h值班制度[3]。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准确地作出预测和预报,突出做好洪水灾害的监测预报[4]。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方式,滚动播发强降雨预警预报信息和防御信息。加大防洪避灾的宣传力度,落实村户预警、转移、避险措施,提高村民防险避险意识和能力。电力、通讯、交通部门要各司其职,努力保障电力、通讯、交通顺畅;城建部门要加强城市排水,避免城市内涝;民政部门要做好转移群众安置的各项准备工作。其他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共同做好防御工作。

指导各市配备降雨量测定仪,并按降雨强度制定分级预案[5]。降大雨或暴雨时为一级防汛,各市建设部门防汛人员处于一级备战状态[6]。当道路积水达40 cm以上、下穿隧道内积水达30 cm以上,应立即封闭相关路段交通,设置禁行指示牌,安排专人看护并疏导交通,并及时用泵机强制排除危及民房的道路积水。降中雨时为二级防汛,在降雨量大时揭开收水井箅、检查井盖以利收水,并在打开的井口上方摆放警示标志。降小雨时为三级防汛,巡视人员定时外出巡检。

4 参考文献

[1] 赵学刚.水利工程防汛措施及抢险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4):92-93.

[2] 柯林娟,黄韬,陆晓敏.沿海平原地区中低产田的防洪排涝现状及解决方法[J].中国水运,2012(12):192-193.

[3] 岳青,田继华,袁捍卫,等.浅谈平原地区城市防洪减灾[J].地下水,2006,28(5):98-99.

[4] 石林,曾光明,刘卡波,等.复杂河网平原地区的防洪调度决策——基于洪水灾害时空模拟的西洞庭湖冲柳地区案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0(2):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