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学文化范例6篇

中华传统美学文化

中华传统美学文化范文1

关键词:美术院校;中华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6-0081-02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创造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历史传统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深远影响整个民族共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政课教学,是创新美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之举。

一、美术院校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

2008年,我们在艺术院校、普通院校中,进行了以文、史、哲、经、法、语言、审美等内容为主的《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现状》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普通高校,学生回答问卷的正确率为63.27%,而在美术院校,正确率只为54.5%,两者相差8.77%。可见美术院校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有些偏低。

与此同时,在对美术院校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愿望和教师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的现状调查显示:美术院校的学生很希望老师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政课教学的占48.9%,近五成;不希望的占18.1%,无所谓的占33%。而美术院校教师能够经常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的则只占29.1%,近三成;有时这样做的占43.8%,很少这样做的占27.1%。可见,在美术院校,学生对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政教学的学习期望与教师满足学生的学习期望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的教,不能满足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需求。事实上,在美术院校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政课教学,既有学生的内在需要,又有外在的有利时机。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美术生虽具有文化基础相对偏低、个性较强、不愿接受僵化的理论说教的特点,但对中华传统文化却有着比较强烈的学习愿望。中华传统文化扎根于民族土壤,源渊流长,美术史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国画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领域中的奇葩之一,这也是美术生乐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因。中华传统文化还是美术创新的起点和背景,是美术设计的灵感和源泉,这也有助于他们形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认同感。另外,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恤民、爱人孝亲、重德修身、励志图强、崇节重信、“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修身养性、为人之理方面的知识也有较大的兴趣。这些都是美术院校的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热的兴起,高校中也兴起了一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这也就为美术院校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思政课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创新美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做好“五个结合”

学校主导与组织学生结合。美术院校普遍不太重视以中华传统文化来丰富思政课教学。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学校必须要重视。学校重视,不仅是说说,更要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各个具体环节,要有共识和具体措施。第一,要把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思政课教学的要求,体现到学校的育人目标、育人思路、课程设计、效果评价之中去。第二,领导要亲力亲为,如亲自在教学中带头实践和实现这一要求、亲自主持课题研究等。第三,培训师资。培训一支能够把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结合起来的师资队伍,抓好骨干,搞好普及。给教师从事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以经费支持。第四,开展活动、营造氛围,还可聘请校外专家来校进行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系列讲座等。另一方面,单靠学校主导显然还是不够的,还必须组织、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积极配合。第一,要正面引导学生,讲清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专业发展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及其重要意义。第二,鼓励学生组织成立“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协会”或“中华传统文化兴趣学习小组”等学生社团,委派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或竞赛活动。第三,给学生从事活动以经费支持。

课内教学与课外延伸结合。课内教学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模式,可在选修课甚至必修课中进行。如开展课前十分钟读经活动,如《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同时,还可穿插视频教学,如“于丹《论语》心得”等。课外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对课内教学进行补充。“长期以来高校教育比较侧重第一课堂教育,而对第二课堂教育重视不够。”[1]“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依托网络平台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成为了必然选择”。[2]要把教学的课件挂到网上,还可在网上开设读书栏目,指导学生有选择地精读国学经典,同时师生也可在网上互动交流,释疑解难。另外,还可充分利用学生采风写生机会较多、跟社会实践联系较多的有利条件,实地考察,充分利用社会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及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结合。在美术院校的教学中,存在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分离的情况,专业教师只管专业教学,似乎与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无关,个别老师甚至排斥、挤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间。其实,美术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事与做人息息相关,没有艺德是难以成为艺术大师的,不会做人,又怎能做好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责任,也是美术专业教师的责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应互相结合、相互配合,教书和育人是美术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共同天职和使命。

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首先,要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思政必修课的教学,如运用中国哲学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运用儒家伦理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如此可以极大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还须借助当前中华传统文化热,开设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选修课,以作为必要的补充和延伸。如开设《中国管理哲学》、《国学精选》等。

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结合。美术院校首先应立足本校实际,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同时要借助校外资源,可聘请校外名师来校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或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学术讲座;也可与综合型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方面实现资源共享;还可组织学生到综合型高校听名师国学讲座等。

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当前美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如三纲五常、愚忠愚孝等,这些观点在现代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不可取。但是,重德、修身、孝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在现代依然有相当的价值。既要反对食古不化、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否定、。中华传统文化要面向现代化,其道德教育要面向今天的思政教育,这样才能“古为今用”。与此同时,当前的思政教育也必须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也存在一个借鉴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育人内容和方法的问题,既要传承,又要创新。为此,无论是美术专业教师,还是思政专业教师,都必须注重和探索艺术与中华传统文化、思政教育的结合,指导学生的生活与艺术实践,实现艺术、中华传统文化、思政教育的三结合。

艺与德的关系。在有的美术生中,往往重艺轻德,认为艺最高、艺最重,有艺即行。还有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对从政的人有用;而自己又不想从政,学起来没有什么用。事实上,只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有利于自身成就事业。美术生如果不重视艺德的学习,其发展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要使学生明白:德和才一样重要,职业生涯是否成功不单单取决于专业素质如何,有时更取决于道德素质如何;要抛弃对思政教学的偏见和反感,提高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使自己成为德艺双馨的人。

知与行的关系。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政课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做到知行统一,能否把所学落实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之中。中国传统的知行观历来主张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的统一,尤其强调道德践行,反对说一套,做一套。美术院校的思政课教学绝不能仅停留在知和书本上的阶段,必须落实到行、落实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中华传统美学文化范文2

   关键词:民族 传统文化 美德 教育

   1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能够反映民族特征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意识, 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前赴后继, 英勇顽强形成的精神支柱, 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基本精神。得到普遍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含

   以下几方面。

   1.1 崇尚伦理道德

   所谓“在其位, 谋其政; 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要求形成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道德价值体系, 作为个人必须要有做人的底线。每个人都有相适应的个人的地位、责任、义务和权利。说自己该说的话, 做自己该做的事。

   1.2 注重人文理性

   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实体存在, 重视人的精神存在, 注重对人进行礼乐的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 人被看作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人为贵, 重视人生、重视人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构成了以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1.3 强调和谐观念

   即一种天人关系的和谐, 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过无不及的行事原则。而这当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 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事物的方法论。例如《黄帝内经》论述问题的一大特色就是把天、地、人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考察。它无形中让人形成了从联系中和整体中看待问题、强调整体、强调和谐的思维方式。

   1.4 倡导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人们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下, 面对现实的状况所产生的一种理性思考, 是以沉毅的思想面对显示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理智富于远见的精神状态, 是充满了辨证思维和中和思维的理性精神,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其所宣扬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等道德规范, 几千年来就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 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 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 高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 是与传统文化的长期孕育分不开的。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 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 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 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 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 赋予新时代内容, 容纳新的代精神, 达到承前启后, 与时俱进, 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胡锦涛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传统美德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在今天的中国, 需要用传统美德来教育学生, 鼓舞学生, 在教育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

   义的意识,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 当前社会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构、心理特征、伦理道德等等都有深深的影响。其积极的层面都为历代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展, 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巨大力量。

   当今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 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 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 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为基础、为依据, 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为归宿。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 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 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 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 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教育效果, 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 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 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 担当起历史重任。

   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教育者首先要“为人师表”。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 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 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

   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 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 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 可以用不断发展的德育教育形式, 结合时代特征, 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 巩固德育成果, 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 把传统美德教育的部分内容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 同时, 发动家长, 通过他们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目的是继承民族灿烂文化, 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充分发掘传统美德这一德育资源, 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 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

   因此,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追求“和为贵”、“家和万事兴”, 倡导好善乐施、扶危济困, 把人的生命和尊严, 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越是危难之际, 这些传统越是得到发扬。如九八抗洪时, 抗非典时; 今年初南方冰雪灾难, 四川5 ·12 特大地震灾难面前的“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举国上下及时伸出了无私援助之手。这些传统美德以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格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是现代的根基, 青少年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 掌握着先进的知识文化, 是未来的主人, 应当加强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学习,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 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中华传统美学文化范文3

一、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在基础教育阶段,校园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它承载着“培养什么人”的目标。校园文化首先要继承,其次要发展,更重要的是要管理和建设。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储备人才资源。一个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本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的总和,一个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该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和稳定的重要的精神凝集因素,也是该民族具有自己独特品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样也有着自己丰富而又独特的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凝结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复杂,归纳起来大致可概括为八个字,即“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以上八个方面,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建构出来的一个包括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在内的完整的道德体系,它们涵盖了个人与家庭、社会的道德关系,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涵,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所在。

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基地,把有利于人格发展的道德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把学生培养成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优秀人才,这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立足点,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就是以八个方面的道德教育为基,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对学生加以影响,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二、 校园文化建设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升华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改造社会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因此,校园环境建设,应该利用一切自然、人文景观,营造德育和审美教育的氛围,体现一定的文化品位,使学生感到学校就是自己的家,从而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如利用学校的墙面、走廊、楼梯等空间,布置一些令人奋发向上的环境用语、名言警句和古代现代诗文。学校环境和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健康人格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通过校园环境、校园氛围、老师的教学、教育等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进行系统性的积极影响,使孩子在学校生活中系统地接受文化知识和知识技能的教育,接受系统的道德品行的教育,而道德品行教育的内容中有大部分便是传统美德的教育,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孩子们可以更明确地了解和掌握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并有意无意地去向传统美德的典范学习,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为、举止中遵守这些道德规范。同时,学校一般都会定期不定期地举行各种活动来强化这些道德规范,表彰其中的典范,批评其中的违纪或违悖道德规范的人,从而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使所有的学生都成为传统美德的遵守者和实行者。这些做法,无疑会对孩子的人格养成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我校开展美德教育的主要方法有:

1、创设具有“传美”特色的育人氛围。学校利用现有的设施和环境,确定六个校园景点:爱字碑、滴水池、爱心墙、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香花桥、鞋渡桥。校园的每一处景点都蕴含爱的真谛,“滴水池记”教育学生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他人的滴水之恩,定当以涌泉相报。“慈孝竹记”引导学生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自然,使学生受到熏陶,成功创设了具有 “传美”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2、“国旗下讲话”宣讲传统美德。充分发挥国旗下讲话的育人功能,学校每月安排1-2次的国旗下讲话宣讲传统美德内容,提高师生对传统美德的认识,进一步巩固学习传统美德的氛围。

3、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课堂教学活动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接受各科教育的直接渠道,我校在开展“传美”课题探索中,学科渗透“传美”教育的做法是: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美”因素,使“传美”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由上可见,校园环境、氛围、学校的系统教育都会有意无意地运用传统美德来积极地引导学生。在这种引导下,学生在环境熏陶、集体学习、集体活动中以及教师的积极评价中,逐步形成较稳定健康的人格,成为一个关注社会、关注集体、善于合作、积极向上、求实创新的人才。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更多的表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因此,一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越成功,其学生的道德素质越高,越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美德具有时代性、继承性,各个时代所体现的目标和内涵是相异的。我们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结合新时代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创新教育。如“诚实谦虚”教育,在当前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推销产品,处处谦让又怎样把产品推销出去,教育学生既要讲诚实,更要讲推销的技巧,要有不断开拓创业的意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如“宽厚待人”美德教育,不是遇事就要容忍、谦让,而忽略坚持原则,分辨是非的前提,批判这种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的软弱表现,使“传统美德”教育注入时展的色彩,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得到升华。

中华传统美学文化范文4

关键词:传统美德 德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b)-0180-01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教师采用多种方法渗透美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质,促进中小学校全面和谐发展。

1 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中小学德育工作中,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小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对历史知识掌握的不多;现今的社会、家庭环境对学生影响很大,很多学生存在自负、逆反等心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往往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中小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容易走极端,在德育工作中,将传统美德中积极向上、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厚德载物等优秀品德引领学生,启发人的内心自觉,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方法,并让他们得到做“人”的乐趣,表现出崇高的精神境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热爱人民的情感,强调在家庭、学校及日常生活中积累道德行为,加强自我修养。因此,将传统美德渗透到德育中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不仅使家庭和乐融融,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对维护社会秩序、建设精神文明、促进国家长治久安有重大意义。

2 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渗透的方法

2.1 历史故事法

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教师可以运用讲述历史故事的方法进行教育,如立志、苦学、勤劳、公正、坚毅、尊长、诚信、友爱、创新等方面的历史典故,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加强人格魅力培养,大力弘扬传统美德。

2.2 文献参考法

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历史文献时,应引导他们理解文献中蕴含传统美德的篇章。例如讲述《论语》、《孟子》时,针对里面的名言警句要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让他们将学习到的美德应用到生活中,促进学生个人品德积极发展。

2.3 实践教育法

在现实社会中,教师要随时利用实际生活中可以弘扬传统美德的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讲述见义勇为例子让学生更深入感受中华传统美德舍己救人、奋不顾身的精神;学习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等,启示学生磨砺坚强意志,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承中华美德,增强责任意识,做“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遵循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使学校环境中的各种教育因素对学生心理整体、协调地发生作用,不应仅仅零星地挖掘和研究单一因素或某几个因素,并夸大其作用。学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目标要和新课程中的“以德为本”的目标相一致。

(2)适应性原则。对于学生来说,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考虑其心理特征,适应其心理发展需要,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因人施教。

(3)主体性原则。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环境育人中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把主体性教育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的主体性达到最饱满程度。

(4)情感性原则。情感智力往往决定着每个学生的心理愉悦性。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非认知因素,有助于形成和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有了这种交流、理解与沟通,学生往往会在无形中去学习他人的审美思维方式、情感体验方式及对事物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比较容易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美德。

4 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促进作用

4.1 中华传统美德促进中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地方,发挥着潜移默化育人的功能。学校要利用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教学内容营造校园文化,如结合学校周边的地理、历史、人文信息,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班团活动,在校园悬挂中华传统美德名言警句、名人画像等,营造有浓郁地方历史特色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传统美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

4.2 中华传统美德促进中小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中小学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至关重要,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将传统美德渗透到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中,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学习与生活习惯,教育学生学会理解、关心别人,在集体生活中谦让、自律、自爱、自强;教育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团结互助中营造良好的校风班风。

4.3 中华传统美德促进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开展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道德素质,内化美德精髓。如学校举办与时俱进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清明扫墓、参与本校教师组织的“草根”教育、考察汽车城等,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树立远大理想,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也可针对生活中的某些道德现象,及时开展各种形式的讨论,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总之,把中华传统美德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并结合时代特点推陈出新,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提升师生的整体素质,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进一步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开展。因此,在中小学德育教育中,更要重视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使它不断发杨光大,促进中小学校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凤权,田刚.对传统美德教育的一点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2).

中华传统美学文化范文5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美学;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课题,也是当前理论界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广泛参与讨论的热门话题。各界学者针对因何培育、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但仍觉未中肯綮。笔者认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为关键的是要抓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做好中华美学的“大文章”。

一个国家、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培育成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并使其现代化,延续伟大的中华文明,是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1],是力挽党风、政风、民风的重要保障。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

中华美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

中华美学既是一个内涵深刻、内容丰富的理论命题,又是一个对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强烈指导性的实践命题。站在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性,从宏观层面上指出审美活动对于当前凝聚人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先人为我们创造了无数的文化瑰宝。追溯中华美学精神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老子、孔子、《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方向。老子提出和阐发的一系列概念,如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玄鉴、自然等,对于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开创了道家美学的传统;孔子开创了儒家美学的传统,探讨了审美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他提出“兴观群怨”“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等命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家美学的传统,提出一种超功利的“游”境界,一种高度自由的精神世界。[2]

弘文励教,薪火相传。在中央党校80周年校庆时讲道:“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传统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绵延繁荣的丰厚滋养。质言之,中华美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既是凝聚全社会共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每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指引。

当前传承中华美学精神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但是,目前我们在传承中华美学精神、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1.认识问题

当前,大众对何为中华美学精神方面不甚明了,很多时候存在表面上重视、内心里抵触的现象,认为弘扬中华美学就是复古、就是“逆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基础上。中华美学精神,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上发生、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其生命力植根于现世和未来。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我们应该扬弃地继承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不断推陈出新。传承中华美学精神,要清楚中华美学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要系统梳理中华美学中的思想精华,挖掘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优秀传统。讲传统不是复古,而是以古人的精气神儿、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今人精神的支撑。

2.合力问题

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存在不同部门各自为战、自娱自乐、自说自话的现象。由于不能形成合力,导致了传播方式重复、传播手段落伍、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人力、物力浪费,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社会抑或学校层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一问题。

《淮南子・兵略训》曰:“五指之更弹,不若卷手之一;万人之更进,不如百人之俱至也。”然而在现实中,往往一个部门守一个阵地,不能统筹协调,缺乏顶层设计,部门之间“名合实离”, 以自我为中心,只注重自己的利益,缺乏大局意识,心不往一处想,劲不往一处使,造成文化建设中工作难以推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零散化、碎片化。部门之间既不拆台,也不补台,每个分力都有所保留,方向不定,不能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合力。

3.改革与创新问题

我们在传承中华美学精神中还存在观念滞后的问题,欠缺创新意识,尤其是与欧美、韩日等国相比,差距尤甚,未能很好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型发展与创造性转化”。

立足于中国文化,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中华美学精神既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开放包容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明成果;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时代的产物。我们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社会治理等方面结合起来;我们要对其中陈旧的内涵和形式加以改造和完善,按照当下的国情加以改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优势,发扬中华美学中的精华,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向上、革故鼎新的良好风尚。

传承中华美学精神,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三方联动、协同推进

当前,随着新的历史帷幕拉开,我们面临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各方面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要确定能够反映全国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必须从全社会的共识出发,从最深层的文化基因挖掘。面对中西文化的交锋与冲突,特别是在文化多元、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关乎人民的幸福安康。

1.国家层面要有导向、设计和投入

国家层面上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投入,完善激励机制。事实上,党的宏观设计从未停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以及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提升到国家治理战略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社会层面需要全党动手、人人参与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美学,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坚持全党动手、全员参与,才能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学习的良好局面。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要在全社会掀起美学教育的新浪潮,让美学从文化产品中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美育都很早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中国,孔子最早提倡美育;20世纪初,蔡元培大力提倡美育,在高校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全社会加强美学教育,对于个人来说,有益于调和性情、使人追求更高的境界和品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对于社会来说,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社会规范。荀子在《乐论》里说“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乐”的教育就是美的教育,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达到人际和谐甚至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大乐与天地同和”。

3.学校和文化单位要加强美育教育和文化认同教育

学校和相关文化单位要大力加强美学教育和文化认同教育,培育人们的审美心胸、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培养人们健康的、高雅的、纯正的趣味,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引导他们走向诗意的人生,得到人生境界的升华。北京大学哲学系叶朗教授提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去追求人性的完满,也就是学会体验人生,使自己感受到一个有意味的、有情趣的人生,对人生产生无限的爱恋、无限的喜悦,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是美学范畴中所说的“崇高、和谐”。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品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具有不同境界的人,在宇宙间有不同的地位。最高的境界即天地境界,是“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也就是超越了自我的境界。中国很多思想家都认为,一个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要追求一种高品位的人生境界。孔子说“吾与点也”,郭象说“玄同彼我”“与物冥合”,宋明理学家说“浑然与万物同体”。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表现为他内在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胸襟、胸怀、怀抱;外在表现则是他的生活方式,即气象和格局。

当下,我们似乎没有闲心去体会“美”。在社会发展中,一度出现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过度追求经济发展而导致人们精神生活上的空缺、内心生活的失衡。在互联网等技术发展迅速的当下,在功利心和消费文化观念的影响下,当代人没有闲心与闲情,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生活失去了诗意和想象,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也遭到扼制。中国古人的处世哲学和价值理念,对于当今的个体和社会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追求这种诗意的人生、审美的人生,那么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更加容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三个重大问题,提出了从国家、社会到个体三个层面的要求。打好中华美学这张“牌”,有助于重建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重新审视个体的内心世界、人际关系,以及在社会中的定位和属性。故此,传承和发扬中华美学精神,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融入到人们的学习生活中,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追求,传承和发扬古人的智慧,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李书磊.总书记讲话的文化意蕴[J].人民论坛,2014(15).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4.

中华传统美学文化范文6

关键词 北京精神 传承 传统美德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孕育了今天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主要内容的北京精神,它是中国历史沉淀和现实风貌的深情结合,是文化素养和道德理念的综合反映,是文化传承和自然特色的精准提炼,是首都人民在发展中理论结合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因此,作为首都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当以培育和弘扬“北京精神”为有力抓手,积极倡导当代大学生投入到践行“北京精神”的队伍中来,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政治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1 大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必要性

2012年5月4日,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广大中国青年提出的5点希望中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品德修养,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新风正气,用高尚的道德行为推动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总书记的希望是对青年的殷切鼓励,更是一种指导和鞭策,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不在一朝一夕,也不只是简单的接受和继承,更重要的是要认清形势、与时俱进、知行结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要以中华传统美德的背景为基础,把传统美德中的符合时代要求、有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容承接下来,并赋予新的内涵和使命,再推广到全体人民中去。在北京求学的青年学生,在作为祖国政治经济中心和社会文化中心的首都生活、学习,接受着最先锋的思想和科学技术,理应与这座城市一起,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新时代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产物——北京精神

城市精神对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巨大的灵魂支柱作用、鲜明的旗帜导向作用与不竭的动力源泉作用。北京精神表述语由四个词组成: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它展示了城市形象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丰富了文化内核,充分体现了北京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互协调,引领了城市发展的一面旗帜。弘扬北京精神,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国家的兴衰安危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要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捍卫国家的尊严,为国家的兴旺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创新,因为源源不绝的创造力,是促进祖国和发展前进的动力;包容,因为我们有着宽广的胸怀,有着海纳百川的气魄;厚德,因为北京有着灿烂悠远的历史文化,有着忧国爱民、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和胸怀,也有着自觉的日常道德素质和修养。

3 当代大学生如何在践行北京精神中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

“北京精神”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提出,其最自然的意义毋庸置疑体现于它在“十二五”期间对于首都经济、政治、文化、科教等方面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北京在新世纪实现文化创新从而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要素。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在践行北京精神的过程中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呢?

3.1 以北京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加强传统美德的渗透

校园是学生的载体,是承载着莘莘学子的远大抱负和高远理想的地方,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师生精神风貌、学术氛围和行为意识的重要体现。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践行北京精神的需要,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

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文化环境的建设,要营造一种学习传统美德的氛围,使学生始终处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当中,在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使得北京精神深入人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北京精神,学校不仅要在理论上给学生提供更好更多的教材,开放学校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构建以学习北京精神为主题的网络学习和讨论平台。同时也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找准切入点开展相关主题实践活动。比如在全校师生范围内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和节日庆祝活动,在愉悦大家身心的同时对老师和学生的精神和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到北京精神的真谛和传统美德的崇高,并在不断地实践和践行中感染更多的人,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砖添瓦。

3.2 以高校附近社区为重要阵地,推动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扬

中华传统美德是学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当代最有活力和感染力大学生,应该把北京精神传播到每个北京人的思想之中,让身边的每个人都能够认同这种精神,使得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学校要认清社区在学生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构建与社区共建教育的模式,通过学校与社区合力,提高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道德修养,让学生在社会中感悟和践行北京精神,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作为首都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振奋精神的同时应清楚地认识到北京精神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契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它,要按社会主义的要求和建设的需要,做好取舍和创造性地转化之,要通过分析、鉴别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发扬它。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全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北京精神不仅仅是北京这座城市所拥有的良好精神品质,更是每一个大学生所具有的灵魂核心。新时代的大学生,当胸怀远大理想,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要立足自身的优势领域、发扬大学生本身的精神,成为北京精神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北京精神的社会温情融合自觉的实践者,北京精神道德风尚的积极促进者,从而做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者。

参考文献

[1] 闫学坤.赵留山.张维.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定义的几点思考[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