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范例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1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和发展

经典诗词一直是国家文明的象征,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具有永不褪色的价值。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着眼于民族文化的群众基础,立足中华传统文化,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示中华优秀古诗词的文化魅力,让观众在参与互动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感受古人的情怀,领略历史的博大精深。

一、《中国诗词大会》和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中华几千年的沉淀,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力量的必由之路,如今已成一种渐进趋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诗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独领风骚数千年。中华诗词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中国诗词大会》这档文化节目可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突围

《中国诗词大会》凭借优质的内容、精心的创作团队以及创新的比赛机制,深得观众喜爱,获得了极高赞誉,唤醒了人们对于诗词的记忆与热爱。

(一)国家政策支持,文化方针引导。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由此可见,文化的进步得益于文化交流和互动。[2]在专题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弘扬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获得了较高的口碑,更引发了社会的热议,带动了全国人民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推出,一方面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人们在观看中增长了见识,擂台式的比赛机制和问答式题型提高了观众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节目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满足了各类受众的多层次需求。

(二)优质的节目内容,精心的创作团队。《中国诗词大会》以优质的节目内容吸引着观众的眼球,激发了全民的参与热情。诗词题目紧紧围绕诗词内容本体,将其视作“古人的情感日记”来解读。节目选材贴近生活,关注现实,通过讲述传统诗词的经典故事和社会风貌,用真情实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用哲理启迪观众心灵,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的结合。《中国诗词大会》能够在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成功,离不开团队的精心策划。节目所选嘉宾: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四位老师,凭借自身的学识和人生阅历,通过对诗词的阐述,去点评历史、文学、作品,乃至选手本身。他们能把晦涩难懂的诗歌转换成浅显易懂的语言,传达给观众,在诗歌与观众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三)比赛机制的创新,传播形式的扩展。全媒体指整合媒体的内容、功能、渠道,注重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4]《中国诗词大会》以电视作为主要传播媒介,利用网络新媒体,实现了全媒体的传播,营造了学习诗词文化的氛围,激发了观众的参与热情。选手可以现场答题,观众可以利用互联网、微信小程序和互动答题类程序等实现同步高效答题,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来实现大众传播传递信息、教育大众的功能。诗词比赛节目立足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拓宽传播渠道,创新比赛机制,促使全民共同回顾古诗词,逐步唤醒我们心中的传统文化基因,进一步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中国诗词大会》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发挥的作用

(一)引发情感共鸣,激发全民参与热情。《中国诗词大会》的参赛者均为普通的群众,有九十岁的老者,也有六岁的孩童,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只要是喜爱中华诗词,喜爱传统文化的人,都可以参赛。节目的参赛门槛相对较低,因此易激起人们参与以及答题的积极性。如果不能亲临现场,观众还可以通过扫描电视下方二维码,与现场选手同步答题,从而弥补无法亲临现场的遗憾。这样的“虚拟在场”激发了人们的参与乐趣,让人们自觉主动地学习中华优秀的古诗词,在沉浸式的实时情景中,产生情感共鸣,一起营造一场传统文化的视听盛宴。

(二)重拾传统文化,营造健康氛围。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习惯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静下心来学习似乎已成为一件难事。大众传媒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文化传承。现如今市场上的许多节目只求收视率,在利益面前,遗忘了肩负的文化传承的职责,很显然这样的发展趋势不容乐观。相比其他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可谓一枝独秀,节目带领大家一起重温古诗词,重拾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了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

(三)构建文化品牌,增强文化自信。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诗词大会》现已成为一个文化品牌,承担着发掘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从第一季播出到第五季,从节目的收视率就可以看出,它已经融入人民大众的生活当中。这样一个文化品牌的建构源自中华民族本身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源自中华民族源源不断的文化自信。

四、文化类节目如何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力求新颖创新,打造亲和力。《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能够从众多的文化类节目当中脱颖而出,得到大众的广泛喜爱,首先在于它的亲和力与趣味性。节目的任务是普及中华诗词知识,但《中国诗词大会》并没有生硬地对观众进行说教,而是通过精彩的赛制,专家的点评,主持人的解说等对观众进行寓教于乐的熏陶,这极大地激发了受众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当今娱乐节目市场鱼龙混杂,有的娱乐节目甚至不惜哗众取宠,以达到博人眼球的目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类文化节目,既贴近群众,又活泼有趣,在保持节目质量的同时,博得了观众的喜爱。因此,文化类节目要注意大众的诉求,力求把博大精深的文化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且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进而喜爱传统文化。

(二)重视新媒体运营,拓宽传播渠道。文化类节目在内容上要立足根基,但在传播形式上要与时俱进。以往的“诗词大会”都只通过央视电视频道和央视网播出,首播完毕之后,才上传到其他网络平台上,这就延缓了节目传播速度,也减少了节目的受众面。现如今,新媒体平台的发展犹如雨后春笋,这离不开它个性化突出、表现形式多样、信息及时、交互性强等特点。因此,文化类节目在宣传推广上,不仅要借助主流媒体发声,更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全方位传播。

(三)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国家形象。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深化,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媒体在全球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出现,既顺应了世界全球化的大方向,又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渠道。不断精心打造和推出优秀的文化类节目,是继承传统文化的需要,更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与此同时,文化类节目作为一个重要的窗口,亦要重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书写与传承。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重视社会效益。在各式各样的文化浪潮冲击下,电视媒体人要不断开拓进取,创作一些蕴含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节目,帮助世界各国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并为讲好中国故事和塑造国家形象增砖添瓦。结语放眼当前我国的电视荧幕,真正有深层内涵的文化节目少之又少。《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优质文化类节目,通过诗歌比赛的形式,成功打造出原创文化的中坚力量,肩负起向广大群众普及诗词知识,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对增强文化自信和弘扬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J].求知,2012(12).

[2]周向军,傅永军.全球化与当代中国跨文化交流[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215-217.

[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2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传承路径

一、始于教育:教化行而文明承

(一)学校教育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建元元年,董仲舒向汉武帝献“贤良三策”,其一曰:“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①由此可见设学校、施教化的重要性。当下,我们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其一,完整的教育体系。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二要以课程和教材体系构建为重点,编写一批传统文化教材;三要将课堂教育与课外体验结合起来。其二,发扬书院精神,培养高卓人才。古代书院坚持兼容并蓄,自由讲学,提倡独立研究、质疑问难、互相启发,留下了宝贵的书院精神。高校作为当下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理应继承和发扬古代书院的优良传统,大力加强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鼓励文化创新,不断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繁荣。其三,领导干部要积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关于立德修身的丰富经验,对领导干部提升道德境界和领导智慧极具借鉴意义。就要求“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②具体来说,一是自身要下功夫,“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③刻苦学习,躬身践行;二是党校、行政学院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要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领导干部传统文化素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切实提高培训实效。

(二)家庭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④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注重庭训家教,留下了丰富的家庭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进行家庭教育的宝贵资源。其一,好家风是文化传承的精神纽带。在古代,家风、家训作为一个家族的精神内核,既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传统社会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历史上的很多名人如诸葛亮、朱熹等都留有家训。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分别写给儿子诸葛瞻与外甥庞涣,他教导儿子“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⑤劝诫外甥“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⑥对后辈的严格要求与殷切期望可见一斑。《颜氏家训》共七卷二十篇,内容涉及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被推崇为“古今家训之祖”,垂诸后世,影响深远。当下,家庭教育应充分培育优良家风,促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好家风代代传承。其二,重建礼仪文化。当下,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文明行为,王晓华教授就认为:“国人生活在礼仪文化缺失的间隙状态———旧的礼仪文化已经失传,新的礼仪文化还未建立起来。”⑦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大力挖掘传统礼仪文化,对国民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一是生活习惯的养成,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自立、节俭、守时等;二是文明习惯的养成,要对青少年进行基本礼仪的教育,培养其文明礼让、进退有度的良好品质;三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家长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三)社会课堂助力文化传承

其一,民间学院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当前,不少地区都依托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建立各类学院,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其中的佼佼者当属山东的尼山书院和贵阳的孔学堂。尼山书院位于山东尼山孔庙以北,始建于元代,山东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文化品牌,在全国率先推出“图书馆+书院”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并在全省各地设立国学大课堂,普及礼仪知识,传授传统技艺。贵阳孔学堂自建成以来就大力弘扬儒学,举办了几百场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听众达几十万人次。此外,孔学堂还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大学开展交流活动,国学名家纷至沓来,授课传艺,大大提升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其二,发展乡村儒学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乡邑教化是传承中华文化、延续乡土文明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山东在广大农村积极开展“乡村儒学讲堂”“百姓学儒学”等活动,让村民与学者近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真正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生活的融合,有力推动了乡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开启民智:提升全民文化素养

一方面,阅读经典浸润人生。钱理群先生认为“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提倡通过“经典阅读”,培育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开展全民经典阅读,正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经典是与经典对话,体味先人的思想情感,感悟人生哲理,并在感悟中提升自己。此外,经典阅读还要放宽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儒家经典,诸子百家、历史典籍等均要列入阅读范围。另一方面,让新媒体成为阅读利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比2013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成人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半小时。一年后的调查数据显示,这一比率仍在升高,成人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超一小时。新媒体时代,手机、网络已然成为网民了解传统文化的首要渠道。如何“开机有益”,让新媒体成为阅读利器?一要在阅读内容上下功夫,深入推进互联网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拓展领域,如与数字音乐、手游、动漫等相结合,提升产品内涵,避免过度商业化;二要促进阅读主体提高鉴别力,特别是对未成年人要加强引导,主要是内容选择上的指导和时间上的掌控,以提高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三、贯于风俗: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

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曾说:“如果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学者的书斋里或研讨会上,那么我们可以说,它已经死亡了。”⑨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融入日常生活,才是真正活的文化。其一,探寻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大众化、生活化,就必须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就要求大力探寻其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成都市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在成都,茶馆文化非常盛行,于是,当地就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茶馆文化相结合,推出了一批适合在茶馆里演出的作品,通过四川人喜爱的川剧、清音等形式,使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此外,还可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其二,钩沉衣食住行的传统元素。一要深入挖掘传统服饰文化的内涵,大胆创新,尝试将传统元素、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设计出既承接传统习俗,又符合现代文明的服饰。二要深入挖掘传统饮食文化的内涵。民以食为天,传统美食承载着丰富的民俗风情,体现了人们的情感认同,要使传统饮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就要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企业精神,培育现代企业文化,在技艺传承、包装设计、品牌推广等方面不断创新。三要积极弘扬传统建筑文化。古代宫殿、庙宇的建造以及亭台楼阁的设计等都体现出一种传统美学精神,可将其运用到当下的建筑设计中,如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可将传统经典元素或标志符号合理应用于城市广场、园林、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空间。四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休闲生活相融合。例如,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等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彰显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品性。当下,可普及古琴、围棋、书法、国画等传统艺术,积极发展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传统休闲文化。其三,传承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大自然的深刻认知,也寄托了中华民族的特殊情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一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凝聚精神、增强民族认同的重要载体;二要积极发扬和传承民俗,精心组织各种传统节庆活动,如赛龙舟、游园灯谜、民俗表演、诗歌朗诵等;三要努力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大力宣传和普及节日知识及其丰富内涵,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四、成于制度:文化传统诉诸制度建设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3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传播

1中华传统文化新媒体传播现状

新媒体也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能发挥传播功能的多种媒体形式组合。具有交互、即时、融合与延展等特征[1]。目前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短视频、直播、全息投影等传播方式日益兴盛。正在加速影响着中国的发展进程,改变着社会经济发展面貌[2]。进入新媒体时代,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和接收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例如2018年上线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就是将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国宝)通过微博、微信、抖音、App等多元化途径进行融媒体传播,其央视网点击量达8329万,微博阅读量达1.2亿,讨论达25.9万,豆瓣评分高达9.5,获得广泛好评,这是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传统文化传播途径的全新探索。为了更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现状,笔者进行了调研,问卷,统计分析,认为传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优势凸显,但也存在着不足。

1.1新媒体传播方式的优势

1)符合受众接受习惯。调查显示,对于每日在手机上推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行为,78.35%的受众持欢迎态度;在最常使用的传统文化传播媒介中,44.37%的受众选择微信公众平台,27.49%的受众选择微博、论坛和博客,19.7%的受众选择App。可见在新媒体时代,平视的传播态度、新颖生动的视觉呈现方式更符合受众的接受习惯,也更容易拉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2)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新媒体传播使获取信息、参与讨论的方式日益简单便捷。据调查,45.67%的受众认为互联网传播易于浏览和保存,42.86%的受众认为互联网传播速度快,具有时效性、便捷性,传播方同受众之间能达到高效的信息互通。同样一篇文章贴在展板上观者寥寥,但在社区的公众号或业主群就可以迅速被大家观看并随手传播,最大化地实现了接受传统文化的人群覆盖。3)双向互动交流得以加强。新媒体传播的手段和途径更多样化,束之高阁的经典能够以更为亲和、鲜活的姿态呈现在大众面前。各种图像、动画,形象化地呈现出经典的意义,尤其是特效技术让传统文化的景象活灵活现的再现在大众眼前,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内源性创新,使受众置身于优秀传统文化环境中。大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中华传统文化,并自觉去传承和弘扬。据调查,25.76%的受众认为新媒体在文化传播中互动性高,能够实现双向互动。高互动性能够让传统文化不再只是枯燥的文字,更具人情味,更能激发受众的兴趣。除此之外,新媒体平台给了人们极大的言论表达空间,而原来作为被动者的受众,也因此变为主动的传播者[3]。4)文化活动形式不断创新。调查显示,62.74%的受众表示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是吸引民众自觉接受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式,大部分博物馆开通了二维码语音讲解和动态导览,体现了新媒体手段的便捷性,观众用手机边逛边扫码就可以获取相应的讲解,让大众更容易获取信息。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也显示,2018年国庆假期,超过90%的游客在假期旅行中参与文化活动的共建共享,前往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科技馆的游客达到40%以上,文化类景区整体预定量同比增长超过36%。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提高了知识的传递广度,同时降低了游客的游览成本,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4]。

1.2新媒体传播方式的不足

1)文化价值迷失。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为保持活跃度、提高粉丝数量、维护账户,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不得不挖掘娱乐性、趣味性较强的信息,吸引人们对话题进行互动交流的兴趣,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味追求趣味性、话题性而失去传统文化本真意义的现象。处于新媒体平台的受众也产生了更多的娱乐需要,迷醉于娱乐幻想。比如被网友称为“国产动画的成功逆袭”的《十万个冷笑话》,以其搞笑的剧情、符合当下审美的动漫人物形象、有趣味性的配音吸引了大批粉丝的狂热追捧。但《哪吒篇》中的哪吒不再是脚踏风火轮、手持浑天绫、为民除害的小英雄,转而变成了萝莉脸搭配肌肉男身躯的夸张搞笑人物形象,与龙王三太子的战争也脱离了正邪之间的较量。在形象与内容上一味追求笑点而缺乏内涵,加上日和式的搞笑风格,使真正的中国文化被彻底颠覆和解构,脱离了传播传统文化的初心。2)假性知识泛滥。关注公众号、刷微博和朋友圈,信息量大,获取渠道广,使得相当一部分人长期进行着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碎片式”信息消费。这与手捧经典进行主体参与的传统信息消费形成了鲜明对比,探究文化本源的兴趣大为减弱。在新媒体内容制作和编录的过程中,编辑的内容有时无法得到有效的监控和审查,容易出现错误,一旦,极易误导受众,信息的可信度受到影响。此外,新媒体背景下产生的“快餐文化”使人们获得的传统文化知识没有通过系统的认知和通透的反思,很难达到知行合一,发挥不出它真正的效用。3)捆绑消费盛行。为了提高文化传播带来的利润,部分企业宣传时通过二维码提供讲解服务作为表面的包装,实际是向大众推销广告来赚取收入。在某些旅游景点内的定点拍照、个别文化体验馆出现的肢体上的拉扯行为以及语言上的诱导,都是在强制游客进行消费,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传播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2中华传统文化新媒体传播路径

2.1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价值

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每个人既是接收者,也是传播者。在文化传播活动中,传播者肩负引领大众提升精神文化素养的社会责任,不可过分迎合用户而让传统文化过度的“泛娱乐性”。传播者应由浅入深,逐步培养用户的需求,让用户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感和神圣感,挖掘既符合大众需求又独具中国特色和文化价值的内容,比如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世事通达、责任意识等,使之从更深的层次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受众的心灵,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传达中国意蕴。

2.2重构传播内容,防止文化知识“碎片化”

传播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以德树人,不是为了应试或者挣钱。所以要适应不断变化了的传播环境。由于传播目的不确定,导致了传播内容不统一、不规范,传统文化经典和国学精髓被碎片化。所以,要重构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体系。以文化经典的传播为核心,传播内容要贴近百姓生活,找准受众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受众对于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体验感。专业人员要对传播内容进行审核和考量,确保内容的真实有效。

2.3促进融媒体间融合

新媒体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媒体时间、人力成本巨大,节目播出的延迟性等问题。新媒体的互相融合还实现了与受众的双向传输。受众既可以对所接收的讯息进行个性化评论(如弹幕),也可以通过微博、论坛等渠道新的信息。一些知识型场所,如学校或文化旅游景区,还可以通过新媒体设备,展现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向大众进行更有效的文化传播。当前社会信息传播途径日趋网络化、融媒体化,受众接收信息的习惯也日趋向互联网共享平台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播应与时俱进,打破固式思维,采用“人文共享”形式的新媒体平台,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实现传统文化传播理念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熊澄宇,廖毅文.新媒体——伊拉克战争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J].中国记者,2003(5):56-57.

[2]符冰,喻洋.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新的传播模式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18(20):86-88.

[3]李艳萍,翟明杰.新媒体环境下党媒如何讲好中国故事[J].新媒体研究,2018,4(8):89-92.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4

【关键词】华商;文化冲击;坚守;会馆

曾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认同,正是源于这种文化认同,中华儿女不论身处何地,都会有一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情怀。广西是全国第三大传统侨乡,据数据统计有归侨侨眷300多万人,桂籍海外华侨华人700多万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健全的海外广西籍华侨华人社团也有300多个,多年的海外谋生史让海外桂籍商人在外有了一席之地。更让人引以为豪的是,海外桂籍商人不仅经商成绩突出,而且秉承着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异国他乡发扬光大的精神,将中华文化很好地注入到了当地生活中。强烈的乡土和宗族观念,是同一地区的人互相沟通的重要纽带之一。海外华人华侨将这种纽带变成了一个个“同乡会”“会馆”,会馆在海外华人华侨的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亲:同根同源

勿洞,位于泰国最南部与马来西亚交界处的亚拉府勿洞县,是泰国华裔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丰富的森林资源吸引着约80%的广西籍华侨在这里栖息劳作,是泰国著名的“广西村”,也是在泰国广西人的“第二故乡”。秉承着为桂籍同乡谋福利,沟通与侨乡的联系,维护和发扬中华文化等目的,广西籍商人于1969年3月在勿洞成立了八桂堂,这也是广西人在泰国成立的最早的合法社团。“八桂”二字最早见于先秦古籍《山海经·海内南经》“番禺之西,八桂成林”;随后众多文人骚客喜以八桂指代广西:南北朝诗人沈约的《齐司空柳世隆行状》中有诗句“临姑苏而想八桂,登衡山而望九疑。”韩愈在《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称赞“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故而唐代以后,八桂就成为世人对广西的专称。后明代官方的《大明一统志》还记载:“八桂,广西桂林府郡名。”进而,广西被称“八桂”正式在官书中固定下来了。勿洞八桂堂中取“八桂”二字既代表了海外桂籍华人的故乡寄托,更代表了广西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更好地联络及团结同乡,为同乡谋福利。继八桂堂之后,1979年另一个广西同乡会组织勿洞广西会馆也成立了。勿洞广西会馆的会徽中图形以桂林山水为原型,山水图案两侧写着中文“广西”二字。该会徽寓意着在泰的桂籍华人华侨要饮水思源,不忘万里之外的故土。海外创业生存是漂泊,是辛勤耕耘,是在陌生的国度重新扎根。前期只能依靠出卖苦力的桂籍华人通过发展橡胶种植业和其他事业也慢慢积累了一定财富。为了更好地团结桂籍乡人,增加桂籍商业同外界竞争的能力。经过重重困难,1981年桂籍商人在曼谷成立了泰国广西会馆。这三大由广西籍商人筹划成立的会馆使得在泰广西人对“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有了更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智:兴办教育

孟子随母择邻而学;颜回以学为乐……华夏儿女自古就有崇尚教育、勤勉苦读的优良传统。即使身处海外,在艰苦创业之际,桂籍商人不忘继续发扬兴学重教的优良传统,积极发展华人教育,培育人才,弘扬中华文化。而今在泰国谋生的广西人已经从最原始的开垦荒地、种植橡胶等较为苦力的工作转到了商贸活动。这一代转型的广西人也成为了后来泰国杰出的桂籍商人:祖籍广西容县的封家正已是泰国建筑业杰出人物之一;为了创业,十六岁只身闯荡泰国曼谷,为泰国旅游业奋斗了大半辈子的泰国商贸旅游业娇子马振荣先生等等。无一例外,这些桂籍华商的佼佼者绝大部分都有着在家接受父母传统文化熏陶同时在华文学校又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经历。为了鼓励桂籍后代接受中华文化教育,八桂堂、勿洞广西会馆都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以激励后代奋发学习,会馆每年的中秋晚会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便是颁发优秀学子奖学金。会馆甚至会通过各类表演活动为华文学校筹建资金用以完善校园条件,目前泰国最大的华文小学就在勿洞广西村。正是在这种代代相传的奋斗不息的精神激励下,中文教育蓬勃发展,勿洞的桂籍华人受教育的程度是最高的,而当地最有实力的经济产业,也掌握在桂籍商人手中。

三、仁:互帮互助

仁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与奋斗中由经验凝结而成的文明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写照,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高超的生存智慧。艰苦奋斗、白手起家是许多桂籍华商的共同经历,创业之初也并非一帆风顺,多经过不懈努力才取得一番成就。这些奋斗的经历除了教育了他们的后代,也使得他们更加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更富仁爱之心和回馈社会的胸怀。宗亲组织,是指基于血缘、地缘以及方言纽带的地域性宗亲团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华侨宗亲组织,是海外华人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华人社团多为宗亲构成,构成与最权威的尊重都来自于国内的宗族传统,华人社团承担着宗亲文化世代传承,留住华人的根,并让年轻人发扬传承精神。宣扬自己优秀的文化和特点,也能让年轻一辈更了解会馆的由来。例如八桂堂下设有八桂互助社、八桂报恩祠,一个以推行同乡福利和慈善工作为己任;一个供奉着先侨神位,为海外鳏寡孤独同胞提供住所;广西会馆小到婚丧嫁娶、寻根问祖,大到政治交涉、商业交流都有一套完整的运作机制。正是这种互帮互助的仁爱精神,将桂籍华人们都拧成一股合力,凝聚在一起,齐心协力,共同发挥影响力。如遇当地有需帮助之时,勿洞各会馆也会慷慨解囊,为灾区发放物资和善款。各大会馆的慈善之举得到了泰国本土文化的肯定,增进了与当地国的感情,也真是这种精神使得“广西人”在泰国越来越受到欢迎。

四、融合:海纳百川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5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公共文化;人文东营

党的十八大报告战略性地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并特别强调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中华优秀传统、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之三面,也可以说前者是后两者的内在脉络与根本。因此,在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发展文脉、挖掘城市发展内涵、拓展城市发展张力,是东营市提升发展层次、增强城市软实力的不二选择。

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首先,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兴继文化传统、延续民族香火。一个民族之所以为一个民族的重要规定性绝不仅仅在于其生理属性和政治属性,根本还在于其文化属性。因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应是中华民族的分内之事,于今而言,这更是保持其根本属性的迫切需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只是手段,其根本目的应该在接续文化传统。乐黛云认为:“传统包含两个层次:‘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即民族文化传承下来的‘已成之物’(Thingsbecome),如经典文献、各种古器物等,这是全然不可更改的,只能原封不动,永远保存;另一个层面是‘文化传统’,这是对‘已成之物’不断进行重新解读、诠释,从而构成不断变化、不断形成的“将成之物”(Thingsbecoming)。”[2]可见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是同一问题在不同层面的提法。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物层面。文化传统则着重于在器物层面中提取的形而上的东西。它是智慧,是道法,是思维方式。文化传统是不断开创文化新局面、事业新格局的灵魂与法宝,是不断努力创新、生生不息、实现梦想的不竭的动力与无尽资源。它是独特性与普适性的统一。它是我们民族核心的重要规定性要素,更是我们民族长盛不衰、屹立世界、香火不断重要保障。其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习得先贤智慧、开启民生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如何积极解决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不断开启民生幸福的生活,这不仅需要政府各部门的管理者而且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个体用积极的心态传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先贤智慧,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资源,充实自我前进动力,方能攻坚克难,战无不胜。李泽厚先生认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特点:精英文化与民俗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通过儒学教义,经常相互渗透联系。尽管期间有差异、距离甚至对立,但并不是巨大鸿沟。”[4]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细腻性,这恰好是与生活的美好相对应的。美好幸福的生活必然是丰富的、细腻的,是雅与俗的融合,是大与小的汇通。这就要求我们要耐心、细心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到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万不可掉以轻心,走过场。

二、东营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东营市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各级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采取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引领,加强优秀传统文化阵地建设;以群众精神文化活动为载体,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以学校素质教育为依托,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以文化遗产遗迹保护为切入,抓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以实施文艺精品项目为牵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创作;以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为重点,实现地域特色文化传承发展;以城市间文化交流活动为平台,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交流等有力措施,扎实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传承、弘扬和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缺乏科学整体规划

对比先进地区,东营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缺乏系统科学的整体规划。在理论研究阐发方面,缺乏项目引导支持;在贯穿国民教育方面,没有形成系统指导方案;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统筹力量不强;在文艺精品创作方面,有影响力的精品创作稀缺;在推进社会普及方面,整体影响力度较小。区域内负载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如古镇古村、历史建筑、名人故居、革命遗迹、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城市景观、农村景观等保护工作仍未能真正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与保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得到统筹解决。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体系缺乏深度挖掘整理

对名人文化、古齐文化、黄河文化、盐文化等最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要素缺乏深度挖掘和系统整理,地域传统文化要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尚未真正厘清,地域传统文化与当代群众生产生活的兼容并蓄缺乏衔接点,传统与现代对接路径尚未打通。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途径较为单一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社会参与程度相对较低,政府包办文化传承仍是主要途径。社会力量参与的渠道不够畅通,参与意愿不强烈,难以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合力。现代化传播手段较少,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运用不够完善。部分地区传统文化元素挖掘不够,无法有效地和文化产业对接等。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相关艺术人才匮乏,缺少艺术上的领军人物;相关管理人才文化素养不高,“不懂、不会、不能”问题突出;相关宣讲人才水平不高,受众面窄,缺少有影响力的大师级人物;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人才稀缺,缺乏高校、研究院所等科研力量的支撑,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产出较少、学术影响力小。

三、东营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对策建议

东营市应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根本遵循,立足东营发展实际,树立“人文东营”建设目标,实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紧密结合。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

党委政府应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加强宏观指导,切实提高组织化程度。

1.完善领导体制

明确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组织、发改、财政、教育、文化等部门以及相关群团组织共同组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就传承发展工作中的问题进行重点协商督办,推进工作开展。

2.建立考核机制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地方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文明单位、文明县、文明乡镇、文明村评选的重要依据。

3.形成保障机制

出台《东营市传统文化保护专项规划》;制定东营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项目名单,划拨专项经费进行支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税收优惠、职业培训等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捐赠或共建相关文化项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东营市人才发展总体规划,享受相应人才待遇;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大相关领域的统筹检查力度,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正常运行;紧扣本地实际,完善地方性立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城乡建设、旅游等领域的浸润融合。

(二)突出传承重点,推进研究阐发

深入挖掘东营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突出重点领域进行研究阐释,为传承、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深入研究阐释以孙子文化为代表的古齐文化

作为孙子故里,东营对孙子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要进一步加强广饶县作为孙子故里的考古学、文献学研究,形成一批扎实的学术成果,强化广饶作为孙子故里的历史地位,不断扩大其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深入研究古乐安在先秦齐国发展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挖掘古齐文化“重民本”“守诚信”“兴实业”等精神在广饶县境内的历史展现,把东营市建设成为世界孙子文化研究阐释中心,把以孙子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2.深入研究阐释名人文化

除兵圣孙武外,东营境内历史上群星荟萃、名家辈出。古代有倪宽、欧阳生、綦公直、李焕章、綦沣、岳镇南、赵长龄等,近现代有邓天乙、李玉堂、刘子久、李耘生、丁莱夫、李竹如、李长之、赵焕章、张太恒等,要把历史文化名人的事业功绩、社会贡献、家教家风研究清楚,大力弘扬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清正廉洁的为官修养、睦邻爱乡的乡贤精神。

3.深入研究阐释革命文化

在中国近现代史进程中,东营对于国家和民族具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广饶县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是山东境内农民运动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大王镇刘集村是山东境内中国共产党所建立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保存了《共产党宣言》的首版中文译本。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区、利津县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的五大战略区之一的清河区(1944年1月与冀鲁边区合并为渤海区)腹地,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要深入研究东营革命文化中不畏牺牲的英雄人物、挖掘东营革命文化中感天动地的红色故事,弘扬东营革命文化中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4.深入研究阐释胜利石油文化

石油是东营的标签和名片,要深入研究阐释胜利油田在东营发现、崛起、壮大的历程,研究阐释石油对于东营发展的意义,研究阐释石油开发过程中东营对国家的巨大贡献,研究阐释石油开发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变迁。

(三)创新思路模式,保护文化遗产

文物、遗迹、遗址、典籍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依托,必须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路,实施“六大工程”,在方式、方法、手段上探新路、出新招。

1.实施文化遗产数据库工程

结合文物普查,对东营市现有历史遗迹、文化遗址、革命遗址遗存、民间文化典籍、祠堂、族谱等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摸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建档,建立东营市文化遗产资源目录和数据库。

2.实施文化典籍编纂出版工程

对市域范围内留存文化名人典籍进行征集整理,如明代学者李舜臣撰写的《诗序考》、清代学者李焕章著写的《织斋文集》、清代官员、名医綦沣撰写的《医宗辑要》、清代官员李佐贤编著的《古泉汇》、清代官员张铨遗存的《爱山堂诗存》等。

3.实施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工程

建立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库,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办法》的要求,制定出台《名镇名村保护实施方案》,对东营市具备相应资质的名镇名村进行整体保护,掌握基本情况形成名镇名村基础数据库,积极申报省级、部级名镇名村,以申报促保护,以保护促开发。

4.实施乡村记忆工程

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乡村博物馆,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包括乡土建筑、街区遗产、农业遗产、农业生产劳作工艺、服饰、民间风俗礼仪、节庆习俗等,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

5.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

进一步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加强对市域范围内的民间舞蹈、传统体育、游艺杂技、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社会风俗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建立东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扩展名录,形成统一数据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抢救和保护,逐步形成合理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

6.实施方言文化传承保护工程

在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普通话的同时,加强对东营方言的研究,建立东营方言、俚语、俗语资源库,保护东营方言文化。充分依托吕剧等地方性文艺形式保护传承东营方言文化。

(四)强化活态利用,对接社会生活

必须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同日常生产生活的有机融合,使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时代语境、时代生活、时代环境。

1.滋养文艺创作

积极引导东营市各级创作团体和个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重点把东营特色的孙子文化、名人文化、革命文化、石油文化、移民文化、垦荒文化中的好故事、好题材、好情节挖掘提炼出来,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批承载文化、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对重大历史和革命题材进行文艺创作立项,提高创作生产组织化程度。深入实施“吕剧振兴”工程,在进一步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的基础上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同时借助吕剧这一特色文艺形式,以我市历史事件、革命史实、民间传说等为题材,创作更多震撼人心灵的剧目。

2.贯穿国民教育

贯彻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制定我市具体实施方案,加强对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切实做到“六个结合”:一是坚持道术结合。要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作为教育之道,同时结合围棋、书法、戏曲、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体育等艺术技艺培育对中华美学精神。二是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三是坚持国学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既要重视发挥国学教育的有效作用,同时也应重视在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中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教育。四是坚持普及教育与特色教育相结合。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的同时,积极推进本地特色文化资源的校本课程建设,出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建设支持制度,推动吕剧、短穗花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五是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在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教育的同时,依托家长学校强化家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家校合作合力。六是坚持知识传授与载体创新相结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既要分阶段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也要加强载体创新,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经典诵读、名家讲坛、专题讲座、诗词大会、楹联大会等活动,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

3.对接生产生活

坚持实践与养成相结合,需求与供给相衔接,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原则,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群众生产生活的对接相融。一是对接城市建设。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识性符号纳入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合理应用于城市雕塑、广场园林、城市景观。二是对接乡村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发掘和保护一批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小镇和村庄。三是对接企业建设。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质量意识、人文理念涵养企业精神,培育现代企业文化,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开展企业精神创意大赛。四是对接百姓生活。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专题活动,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举办主题性节日晚会,挖掘本地特色节日民俗,形成健康、亲情的过节习俗。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饮食、医药、养生等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倡导天人合一、顺应天时的健康生活理念。五是对接旅游发展。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规划设计一批具有内涵、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传统文化旅游线路,如孙子文化观光游、黄河文化观光游、石油文化观光游、红色革命文化观光游。

(五)丰富载体形式,增强宣教效果

融通各类媒体资源,统筹多方力量,创新形式,打造平台,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效果。

1.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作用

依托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内容普惠大众。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深入人心。继续推进“图书馆+尼山书院”模式,从市县两级公共文化专项经费中划拨专款用于尼山书院建设,每年不低于2万元。依托尼山书院平台,开展群众性经典诵读、国学讲座、礼乐教化、琴棋书画技艺培训。依托文化馆开展吕剧、剪纸、泥塑、面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京剧、昆曲等国粹艺术大众欣赏、大众学艺等活动。依托美术馆开展书法、国画、篆刻等传统文化艺术技艺鉴赏、学艺等活动。

2.打造面向基层群众宣讲阵地

以社区、乡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主阵地,推广建设“乡村儒学讲堂”“社区儒学讲堂”,推动中华儒孝文化生活化、实践化。加大对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运转经费投入,支持儒学讲堂长效运行。制定《东营市基层儒学讲堂章程》,实现对基层儒学讲堂的规范化、制度化、动态化管理。促进基层宣讲资源整合,向社会招募志愿讲师,编写《论语》《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等通俗化教材。实行志愿讲师统一定期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儒学讲堂质量。建立志愿讲师授课补贴制度,提高志愿讲师授课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3.推进传统文化社会普及工作

把党员干部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普及的重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市县党校、行政学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培训。由市委宣传部门牵头,将东营市各类传统文化宣讲团体、组织及其举办的各类论坛、讲堂纳入统一管理,定期对其宣讲内容进行指导、监督。着力办好“黄河口大众文艺讲坛”“黄河口大讲堂”,邀请省内外名家阐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讲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脉络,使“黄河口大众文艺讲坛”“黄河口大讲堂”成为东营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普及的重要阵地和高端品牌。重点突出对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宣讲普及,使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引导和扶持宜通等民间社团,激发其内在活力,发挥他们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举办好黄河口金秋诗会、黄河口国学诵读大赛等活动,可邀请国内学术名家和著名主持人参与,不断提升活动层次,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人心的作用。

4.重视传统文化对外交流传播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6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方针,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文化自信的底气和依据。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学校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推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民族精神建设、社会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力量[1]。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校园文化内容得到丰富

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人文资源。因此学校应对这些文化中的智慧、神韵等深入挖掘和弘扬,以便与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融合。通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这些含有深刻思想与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促使校园文化得到丰富。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结合校园实际情况,合理布置环境,重点打造建筑、雕塑、喷泉等校园元素,促使校园环境的整体立意、人文气息得到增强,学生不断增强的审美需求和文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2]。校园环境承载着校园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借助设计的优化。例如,在校园绿化规划过程中,学校要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传统思想体现出来;将名人警句张贴于校园墙壁上,对历史人物雕像科学树立,以历史人物命名校园建筑等,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等内容充分彰显出来。再如,学校还可以对传统节日场所进行开辟,以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纪念和弘扬,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形象化、具体化将会得到实现,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也能够得到显著增强。

(二)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科学开设,能够促使学生的课余生活得到丰富,学生也能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将个人的才能和特长充分展现出来[3]。在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中,学校要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对校园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切实感悟,进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活动实施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相关人员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对接形式深入思考,对校园活动合理设计,促使校园活动的文化底蕴得到增强。例如,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实施下去;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我爱经典”等主题的演讲比赛等。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课堂学习相融合,将传统文化的凝聚力、感染力发挥出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总之,学校要在校园精神提炼过程中积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发挥出来。

(三)完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支持着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属于潜在的教育力量,能够对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行为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需要在校园制度文化构建中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优势,将校园制度的规范功能、导向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要想将校园制度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学校需要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文化,依据平等、公正等理念,对校园规章制度体系大力完善,鼓励那些正确行为,惩戒不良和错误行为,引导学生能够对自己、他人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此外,学校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作用,在增强制度管理的基础上,还需要充分贯彻人文关怀,给予学生足够的理解和尊重,以便促使学生的认可度得到提升,能够自觉地将制度规范落实于日常学习、生活实践中。

三、结语

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需要学校积极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采取科学的措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效果,还可以有效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高昆.试论中华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7,4(10):123-125.

[2]曹志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4(11):55-56.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7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软实力特色传统文旅产业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软实力”概念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1]实践证明,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这一举措在全国范围内的的深入实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得到了彰显。

1.1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体现在诸多方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凝固的艺术,一个民族的建筑无不体现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色彩;传统文学艺术则被称之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想要振兴沈阳,提升文化软实力,自然要先筑牢地基,再徐徐图之。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在竞争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文化产业近年的飞速发展也有目共睹。“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近代,沈阳被称为“共和国长子”,有着“东方鲁尔”的美誉;现代,沈阳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速度却逐渐减缓。如何让昔日的大沈阳焕发青春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势在必行。

2沈阳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优势

2.1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展需求

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源,亦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自然就有了发展自身文化软实力的底气。如今的中国也正在不断输出自己的文化,表达自己的声音,让世界看到中国沉淀千年的底蕴。

2.2沈阳发展文化软实力的自身潜力

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必然要围绕着城市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沈阳地处辽河平原,以满族文化为主。辽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沈阳文化的根。正是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形成了它包容开放,兼收并蓄的文化特点,自北部融合了蒙、藏等民族文化,自南吸收了汉族文化,与此同时还从西部吸收了朝鲜族文化。由于“盛京文化”的丰富多元,使得作为沈阳文化核心的特色历史建筑更具有时代感和地域文化。“盛京文化”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兼容并包,博采众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也是中华民族大文化内一段十分重要的、独特的、区域性的文化形态。这为现代沈阳丰富的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本应该灿烂辉煌的沈阳文化却并没有闪耀出应有的光彩,甚至被视为是文化贫瘠的“沙漠地带”。因此弘扬沈阳特色传统文化,发挥沈阳地理历史独特优势,深化沈阳文化内涵,建立新的文化符号、打造城市大IP势在必行。

3.如何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助推沈阳文化软实力提升

3.1以文化育新人,弘扬沈阳特色传统

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文化是教育的根本,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的发展。着手教育,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知。近些年全国大中小学相继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培育,但是还远远达不到“人人可学,随处可得”的标准。据2019年一项研究数据表明,虽然80%的大学生都展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70%的大学生希望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但是他们所能从身边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少之又少。[3]关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并非开展几堂古色古香的讲座就可一蹴而就。这种培养是系统化和深层次的学习,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使其深深植根于内里。

3.1.1增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提升其课程总体比重

在大中小学增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提升师资力量,提升课程比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就像是对方法论的掌握,在实践中应用,在实践中深化,更好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用中华传统文化提升自身内涵修养。要因势利导,抓住机遇,不断加强教育改革,培育成更适合时展的有志青年,为沈阳,乃至辽宁今后的发展积蓄文化力量。

3.1.2推动传统文化深化发展,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素养

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普及,不只拘泥于学生。扩展教育方式,结合时代特色,进一步提高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发展更符合现代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扩展到各个年龄段的学习。结合各类群体不同需求,开设多样文化宣传。通过与高校联合的艺术惠民活动,建设老年大学,建设城市艺术广场等丰富的形式,提高市民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市民的思想道德、文化底蕴和审美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使市民的浸润和熏陶于传统文化之中,从而为城市文化建设夯实文化底蕴和建设根基。

3.1.3开拓城市小型公共空间的文化艺术传播途径

我们可以依托高校、企业从城市公共空间着手探索“文化艺术景观化”的发展模式,从中可以使更多的市民在茶余饭后之余能够欣赏、领略、参与到艺术形式中来,营造文化氛围、展示城市形象。艺术以其具有的独特感染力,不仅可以缓解环境压力、激发城市活力,增强市民幸福感、建设宜居城市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城市更新的有效途径,为全面提升沈城文化软实力和创新驱动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3.2以地域为优势,撬动文旅产业发展

3.2.1升级“盛京风味”、展现“满蒙风情”

沈阳有着独特的地理文化优势,素来就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美称,地处辽河平原的沈阳,在历史上有多个民族活动过的迹象,有着显著的民族融合特点,在历史长河中也形成了它所特有的地域特色。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升级“盛京风味”,体现民族特色,展现“满蒙风情”,才能发挥自身竞争优势。由于沈阳文化的多元融合,兼收并蓄,使得无论服饰,建筑,还是语言都带有着浓厚的“盛京风味”。“盛京八景”便是文化融合的产物,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沈阳的山川之美与内在的文化魅力,与此同时还体现了我泱泱大国的语言魅力与传统文化内涵。要充分发挥“八景”优势,打造景点文创,恰当融入现代元素,吸引更多市民的目光,使自觉文化活动成为习惯,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3.2.2以传统为支点,撬动文旅产业发展

沈阳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优势,像故宫,北陵等带有着浓厚清代满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自是不必多说。在近代,作为抗日战争以及抗美援朝的主战场,沈阳还有着丰富的红色文旅产业。在同一座城市既有着浓郁的古代文化氛围,又有着深厚的近代历史背景,这是其他很多城市所不能相比的,我们便可以此为支点,进行深化发展,走出沈阳特有的“红色文旅产业路”。[4]将历史用现代人的方式,通过对历史文化元素的提炼和整合,结合沈阳文化的独特性,激活文化产业业态活力,进一步强化、活化地方文化。

3.3以科技促发展,助推传统文化弘扬

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在不断地交融,这两者的碰撞必然会擦出可喜的火花。在如今这个时代,传统文化早已润物细无声的融进现代科技之中,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

3.3.1科技带来社会的变革

现代科技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生动的还原历史,亦可以迅速而广泛的进行传播。传统文化所传递出来的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够满足国民日常生活中的需求,还可以帮助人们去解决和克服一些较困难的问题,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5]传统文化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启迪,现代科技也都是在前人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发明出来的。在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这方面,科学技术可以说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在防控疫情的大形势下,网上观展,网上讲座等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各类有关传统文化的综艺开播,甚至很多老牌节目都加大了传统文化在其中的比重。

3.3.2充分利用科技传播传统文化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碎片化阅读成为了人们新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聚焦传统文化故事、沈阳经济、沈阳特色文化、特色小吃,借助融媒体发力,一方面推动经济发展,一方面促进文化渗透。其形式可丰富多样,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可以称为有力抓手。以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短片介绍沈阳风土人情、美食文化,精亮制作、形成品牌,就会称为沈阳一张漂亮而含金量十足的名片。这里要强调的是,对待传统文化我们不能盲目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它在几千年的沧桑巨变中一直沉淀,兼收并蓄,更要厘清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是继承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要看到市场经济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一个城市如果想要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很大程度上不能完全依赖于政府,只有充分激发市民对大沈阳的爱、对故乡的情,让他们把自己的行动转化为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为沈阳振兴贡献力量的星星之火,才能打造“美丽沈阳”,再创盛京辉煌。

参考文献

[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7-28.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1-57

[3]王超.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D].秦皇岛: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2020.6.12:34

[4]余杨,许宁芮.文化强国背景下推进沈阳文商旅一体化建设发展对策研究[C].辽宁传媒学院,2020.9.8

[5]崔龙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D].郑州:郑州博物馆,2020.7.5:62-63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8

关键词:高校;传统文化;古代文学;实现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在党的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017年初,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1]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已经摆到了“重大战略任务”的地位,显示出其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此背景下,作为培养文化传承和创新主体的高校,应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古代文学类课程是与传统文化有直接关系的课程,担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

一.中国古代文学类课程对高校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的积累和传承,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开设的中国古代文学类课程包括大学语文、古典诗词、中国传统文化、国学概论、中国思想史、书法等课程。中国古代文学类课程对于高校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其一,中国古代文学类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之一,饱含丰富的社会、人生底蕴,具备丰富的人文精神与人文价值。其二,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帮助当代大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审美能力。自觉学习古代文学中的优秀文化,诸如爱国情怀、民族精神、传统美德、道德修养等。这些对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其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多年历史发展所沉淀下来的瑰宝,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及前贤往哲的价值观和道德取向,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价值观。

二.加强古代文学类课程建设以助推高校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高校古代文学类课程要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使用教学方法,为推动高校中华传统文化的传统与弘扬作出应有的贡献。其一,教学目标上,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要从文化视野的角度来看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在教学目标上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的。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自觉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比如,中国古代流传下很多优秀的爱国主义篇章:屈原《离骚》、曹植《白马篇》、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丁洋》等等,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在讲解这些篇目时可以适当地联系作家生平、作品感情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其二,教学内容上,做到传统与现实紧密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它曾经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与演进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时代价值。在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应综合现代、当代的文化热点问题,联系当前的社会现实探究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努力做到传统与现实紧密结合,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其学有所用。如《大学语文》课程在讲授《诗经•关雎》表现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感情有节制的爱情观时,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在讲授《论语》中“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的交友之道时,引导学生在交友方面,若与正直、诚实、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必然受益。这些古代的文学作品均具有现实意义。其三,教学方式上,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努力形成“互联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型教育体系。首先,教学手段应体现科学化。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师应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四者结合起来,制作出课程课件,以便直观而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方便学生课余自学。教师要深入解读教材,将晦涩难懂的古代文学作品转化成图片、歌曲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比如,学习《大学语文》之汉乐府《上邪》时,让学生聆听由琼瑶作词、动力火车演唱的歌曲《当》,感受现代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继承与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新时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高校应积极借助互联网平台,构建立体化网络传承体系,形成“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式。为了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资源,我们应该积极构建网络平台,随时更新我们的教学内容。在课程建设中,逐步建立起适合学生作业与课外阅读以及教师备课的课程资源与教学资源,逐步完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学课件、习题库、原著选读、图片资料、视频资源等资源库。这样,学生既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网络与老师沟通,在线答疑。

三.古代文学类课程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相结合,将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落到实处

古代文学类课程主要目标是对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偏重于理论方面。而如何将学到的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中,这就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方面做好工作,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因此,在古代文学类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应该包括一些课外活动和实践环节。为实现将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落到实处的目标,具体应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营造校园人文环境,开展弘扬传统文化校园活动。探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途径。首先,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以“传统文化节日”“古今历史人物赏析”等为不同的模块切入,筹建高水平优秀传统文化宣传长廊,以潜移默化的活动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至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比如高校应抓住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不再是简单的拉横幅,而是开展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主题演讲、文化论坛、文艺汇演等活动,让大学生从中体会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其次,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如可以结合央视文化类节目“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栏目,开展相应的活动;可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活动。此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画比赛、征文比赛、历史话剧大赛等活动也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自觉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度。最后,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校园读书月的方式,积极倡导大学生阅读经典文化书目,增强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大学阶段的学生要“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2]理解原著,把握精髓,是教育部对高校大学生的要求。为帮助大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重要典籍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可以通过师生参加读书会活动的方式,交流传统文化学习心得,增进师生的传统文化涵养。其二,建立并完善高校传统文化实践基地,激发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高校应该积极依托校外文化遗产丰富之地筹建文化基地,将民俗文化馆、名人故居、省属博物馆等一体化,针对不同专业,筹建不同的校外实践基地。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出游,参观当地纪念馆、博物馆、档案馆、历史文化古迹遗址等,聘请专家实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宣传,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调研报告、采访手记等加深对于当地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志愿者形式参与到当地传统文化活动当中。将大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知相结合,激发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结语

高校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任高道远。在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中国古代文学类课程的主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好优秀传统文化,还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发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作用,促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