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标准体系范例6篇

工程机械标准体系

工程机械标准体系范文1

关键词:科研;外包;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H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047-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科技竞争也日趋激烈。国家、社会及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都对高校的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已有数十所高校按照GB/T19001-2000或GJB9001A-2001标准建立了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了第三方认证。从总的运行情况来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对提高高校科研工作的整体质量和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引入时间较短及院校环境的特殊性,高校科研工作的某些具体方面与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要求还需一个相互适应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贯彻落实绝非简单的按照标准条文生搬硬套,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视情操作。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效益的完全发挥还面临许多具体问题。机械装备设计类(以下简称机械类)科研课题是高等院校承担的科研项目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机械制造外包过程是此类科研项目研究工作中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本文针对这一过程如何更好地贯彻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保证科研质量开展了初步的研究。

1 机械制造外包是开展高校机械类项目科研工作的需要

高校机械类科研项目通常以研制的机械设备或机械装置实物作为最终的研究成果,或者作为用于验证理论成果的副产品。也就是说,此类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必然包含机械制造环节,机械制造的水平和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课题的研究质量。相对于企业,高校有其自身的特点,在研究和设计方面高校实力雄厚,而生产加工方面则是其短板。首先,高校一般都没有大型机械加工车间,金工实训中心(或实习工厂)主要配备教学功能为主的机床设备,机床种类不够齐全,精度等级不高,加工范围受限;其次,在技术力量方面高校虽拥有大量的教学、科研专家,但缺乏操作技术高超、生产经验丰富的专业机械制造工程师和技师。尤其是对科研课题中的大型零部件、精密零部件等特殊加工对象,高校通常不具备机械制造实力。以满足机械类科研课题对机械制造的要求。此外,科研课题的机械制造任务具数量少、品种多、要求高、连续性差等特点,为满足某一课题的机械制造需求而购置先进机床并引进技术力量的做法也不可行。

2 机械制造外包过程质量控制所面临的问题

高校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初衷是提高科研质量和科研管理水平,这一目的的达成关键取决于所有的科研工作和科研管理工作参与者都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科研质量管理的实质,并将管理体系的要求彻底地贯彻执行。目前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所依据的是源于生产领域企业的质量管理标准,高校与企业的体制和运行机制都有显著的区别,很多科研工作者还不能完全适应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及所有质量活动均进行有效控制。机械制造过程是机械类课题研究中的重要过程,对此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不仅需要确保机械加工最终产品的精度和表面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更需要对机械制造的中间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尤其是对特殊过程的控制,比如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热处理等。这些过程中所形成的产品内在质量特性直观不易发现,不易测量,质量隐患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以后才会暴露,过程是否有效不能简单地以过程结束后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来验证。所以,相对于其他过程,机械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的难度更大,外包使其难度进一步增大。

3 机械制造外包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方法

3.1 充分做好外包前的准备工作 全面、细致的准备工作不仅是外包成功的必备前提,甚至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好准备工作需要精心策划,有的放矢。

3.1.1 文件准备 设计图纸包含机械零件的形状、尺寸、材料、数量、精度、表面质量、相互位置关系、重要或特殊件、技术处理要求等与产品质量相关的重要信息,是机械制造的依据。外包工作展开之前首先要准备好加工对象完整配套的设计图纸及图纸目录清单,图纸应清晰规范、技术要求明确、要素齐全,满足机械制造要求,并且图纸应已按规定履行完审批手续。根据图纸信息,通过机械制造外包过程识别,可以明确机械制造外包的技术和质量要求、验收标准和风险控制点及有无重要或关键过程。下一步,还需要根据零部件在整机中的实际作用、设计图纸的要求、外包过程的识别结果,制定合理、周密、可操作性强的部件及整机验收准则。验收准则中应包含机械制造外包对象加工完毕后的所有检验项目、检验标准和具体检验方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性能指标在全部或部分零部件装配完成后才能体现,比如传动比、传动间隙、运动平稳性等,对此类项目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需要更加精心的设计和策划。验收准则一般应作为将来与外包方签订的加工合同的附件。

最后,要拟制好机械制造外包合同的初稿。外包后,项目组就失去了机械加工制造的主动权,条款严密、责权清晰的合同是使机械制造过程受控、保证加工质量、维护高校权益最有效、最根本的依据。除资金、周期、交付标准、验收准则、验收方式等主要常规条款外,合同中要将外包方对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明确,声明高校对制造全过程进行进度和质量现场监督检查的权利,规定是否允许外包方将部分加工任务再次转包,并约定机械制造过程中相关质量记录的管理方式及保存期限等。完善的合同初稿可以使对外包方的调查和选择更有针对性,与外包方的谈判过程也更加目标明确,容易掌握主动。

3.1.2 外包方遴选 外包方是机械制造过程的主体,选择与课题研究工作相适宜的外包方不仅能保证机械制造质量,还可以降低加工成本、缩短制造周期、提高课题的研究水平。针对特定的机械制造外包任务,对合格外包方资格的调查和评审的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①质量管理体系情况。已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的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一般能够得到保证,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质量管理体系健全的企业作为外包方;②生产设施情况。外包方应具备能承担既定外包任务所必需的机床设备,并处于完好状态,其精度应能保证产品的质量要求;③人员技术力量情况。外包方的工艺技术人员、机床操作人员、检验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数量上和业务技术水平上应满足任务要求;经验丰富的优秀工艺员和操作人员不仅能使机械加工的质量得到保证,还能向课题组反馈机械结构设计的改进意见,对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④以往提供同类产品的质量。机械制造企业的加工质量和制造水平在短期内一般不会有显著变化,所以以往提供同类产品的质量有较大的参考价值;⑤履行合同的能力和商业信誉。机械制造企业的履约能力和商业信誉直接影响外包加工的质量和加工周期,与有此方面不良记录的企业合作会使外包风险大幅增加。外包方的选择要在对以上五个方面综合评审的基础上进行,总的指导原则就是要确保有效地识别并控制风险。针对特定的外包任务,外包方并不一定是机床设备越先进越好,技术力量越雄厚越好,但一定要能满足验收准则和外包合同初稿中的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否则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开支或因加工质量得不到保障使外包风险增加。

3.2 对影响机械制造质量的重点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控 机械制造过程涉及到的环节众多,且环环相扣,导致质量影响也具有延续性,前一环节出现的质量问题会一直向后延伸,而且还有放大的可能。在外包生产的过程中,课题组的设计人员尽可能多地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到生产现场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但是,对个别环节的质量活动进行监控是可行的。通过对机械制造过程的共性规律的分析,识别出影响机械制造质量的重点环节,通过对这些重点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控来预防和限制质量问题的出现和扩散,以点制线,以线制面,可以实现对机械制造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的目的。需要监控的重点环节如下:

3.2.1 对物资采购的监控 为完成机械制造任务,外包方采购的主要物资为各种金属原材料及标准件,对这些物资的进货渠道、合格证要严格查验,牌号、规格、数量要必须按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的要求执行并下料,对重要零部件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抽检或逐件检验。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生产制造过程。

3.2.2 对监视测量设备的监控 各种监视测量设备是机械加工生产质量检验必需的主要工具,必须对机械制造外包过程中所要用到的计量器具、测试设备准确度的检定和校准情况进行逐一查验,精度等级应满足加工的要求并在检定的有效期之内。

3.2.3 特殊过程的监控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特殊过程形成产品的合格性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比如验证焊接强度是否合格需要使用破坏性的方法。所以,对机械制造的特殊过程必需进行有效监控。监控的内容主要有:首先,特殊过程实施的工艺文件应配套齐全,并进行了审签或评审,工艺参数得到确认;其次,操作人员要具有相应资质并符合上岗程序;最后,工艺装备已经过检验或试用鉴定,具有合格证明。上述内容都须保持书面证据。

3.2.4 最终产品质量的监控 最终产品质量的监控是机械制造外包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最后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之后产品质量就失去改进的机会,所以此环节监控的要求应最为严格。监控的方式就是按照外包合同中规定的交付标准、验收准则、设计图纸等技术要求对所有检验项目逐一严格检查、测量和试验,并做好记录,督促外包方改进不符合标准项直至达到验收标准。

3.3 确保质量记录及时、完整、可靠 机械制造外包过程是高校机械类课题研究成果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质量记录不仅可以提品实现过程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更重要的是具有追溯、证实和依据记录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作用。所以,对外包过程中的所有质量活动数据都要及时收集和记录或根据合同委托外包方记录,做到有行动就有记录,而且记录要完整,所规定的记录项目不应有缺漏,并且能妥善、可靠地保存。

4 结束语

笔者结合从事高等院校机械类科研项目的工作实践,根据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对机械制造外包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运行、维护、改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相信在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参与下,持续改进过程的不断坚持会使这一体系不断完善、效益倍增发挥,从而对高校科研工作的质量的提高起到更加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宇.普通高等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2,4.

工程机械标准体系范文2

社会快速发展带动经济产业的发展,机械制造产业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步满足现有人们的需求。加强机械设备的快速发展,逐步提升现代机械发展特点,对机械制造产业中存在的行业差距进行分析,认识机械制造存在的差距性问题,从而提出机械制造技术提高的方法,改善机械制造技术水平。

【关键词】

机械;提高;方法

现代机械的快速发展带动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国家生产力中60%多都需要机械制造产业的发展。根据机械制造产业的发展机械水平,对机械产品市场进行分析,研究市场环境、经济高速技术水平的变化,认识机械制造技术水平,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体制的改革,加强机械制造的发展趋势,实现我国机械产品的品质提高。

一、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特点

1、动态发展特点机械制造技术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特点,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制造技术需要高新技术产品的设计逐步提高,提高机械产业生产管理的营销效果,对机械领域全程进行优质化管理,提高机械制造技术的更新和优化,确保机械产业生产发展的有效性。

2、新兴技术产业的系统发展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是面向新兴技术产业的,按照机械制造产业的发展标准,对机械制造产业进行效益分析,逐步提高我国现代机械市场发展的竞争性,实现新兴技术产业系统的综合发展。

3、机械制造体系复杂机械制造体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系统存在敏捷的状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系统科学等多种研究都需要配套的系统机械结构制造。通过有效的机械运行机制标准,逐步提高现代机械优化发展水平,改善机械制造的优化发展水平,确保系统体系的运行结构合理化。按照机械制造体系规模,对机械制造的生产标准进行能力分析,从而满足现有的机械制造要求。机械制造的敏感度和适应度都需要复合机械设备的动态使用标准,按照机械制造技术水平进行分配,从机械设计、工艺、售后等服务产品上进行分析,对使用寿命周期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从而有效提高整体系统的控制标准。

4、操控机械的生产标准过程机械操作标准需要强调生产标准,对机械性能、信息技术标准、自动化设计、新材料使用情况进行综合的调研和分析,确定新技术成本孔氏范围,从机械技术中寻找生产物质流程、能量信息系统等,提高信息生产的标准化操作。

5、市场竞争的统一机械产品的技术要求相对单一,需要在市场发展中尽快完善机械产品功能的上市和提高,对市场的竞争、售后、管理进行调整,确保机械操作控制的核心目标,对时间、成本、质量等多个要素进行分析判断,提升信息技术的操控范围,确保制造产业与市场其他产业需求标准的分配合理性。

二、机械存在的差距实施技术对策

为了有效改善机械操作标准,需要对我国的制造工艺水平进行分析。我国的机械存在差异性不足,机械原有操作不足,信息量低、市场经营落后,存在不足的竞争问题。面对这种问题,需要加强机械制造的开发和创新,逐步提高机械市场的经营和发展,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对机械制造产业的差距和影响范围进行分析,尽可能的采取有效的适应标准完善相关差距,实现有效策略的管理和控制。

1、人才的管理机械的操控需要人的管理,而技术的创新仍然需要人才研究。面对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体制标准,加强现代经济技术的研究,对经济生产模式进行改良和创新,对科技人才进行市场意识控制管理,逐步培养其具有市场导向的发展方向。对市场产业、信息、效益等多项问题进行研究,加深科技人员的意识培养和管理,逐步完善机械产业的发展水平,拓展科学技术领域,对现代技术发展教育水平进行研究和提升。依照现代工业发展科学技术水平,逐步加强现代科技的实时,提升市场经济服务理念,保证人才的管理有效性。

2、法律法规的建设依照市场的宏观调控对市场机械建设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控,改善市场环境的控制标准,对订制的产业科学进行规划,逐步完善法律法规标准,防止出现建设的重复性,尽可能的提高市场竞争发展效果。

3、机械服务的产业的发展根据机械设备的各项领域操作,对生产厂家的相关利润水平进行调整和控制,逐步完善及系诶固定资产的规格控制,按照机械用户产生操作标准要求,逐步满足个性化生产发展需求。

4、全球化产品的开发加强全球化机械产业的开发,对操作平台进行拓展,加强社会资源的管理,逐步引进国际有经验的工程师进行操控管理,完善机械工艺标准品质的规划,提升现代机械产品的全球化管理。

5、加强信息要素的管理依照现代机械信息物质标准,对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加工和处理,开工至产品的物质表现,对产业中的相关网络化运营、卫星数据等非现实产业进行调整,逐步改善生产信息化的需求配合。按照我国的发展国情,逐步完善生产运营模式,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模式管理,对现代信息技术水平、技术发展能力范围、可能出现的相关困难进行科学化研究和分析,改善我国现代机械制造的标准模式管理,建立成熟的、具有组织计划标准的工程控制管理。结合现有的城市信息组织,有计划、有方案的合理进行工程管理,完成机械的敏感制造、智能制造和精良制造等技术标准,开发适合我国现展国情的生产模式,改善现代企业的市场发展需求。

6、提升机械制造技术的管理依照机械制造发展产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对现代信息的管理进行物质、质量、设计、生产、技术操作、现代化信息调整,逐步完善企业的人才培养,加强国际上机械技术水平的准确交流,确保现代机械技术的稳定革新和提升,实现现代机械技术水平的准确发展,为未来我国机械的技术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工程机械标准体系范文3

B类标准约80余项,涉及噪声、机械振动与冲击、液压气动系统、人类工效学、工业自动化系统、防护装置、安全距离、保护装置、机械电气安全等。与欧盟相比,ISO的C类标准并不系统,有些看似为C类标准的国际标准,其制修订并没有参考A类标准或B类标准,这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机械安全标准的管理有很大的关系。

ISO/IEC机械安全标准体系机械安全国际标准与欧盟一样,也划分为A、B、C三类,图1是ISO机械安全标准体系的简单示意图,其中并没有给出C类标准,主要因为C类标准目前还不系统,有的C类标准没有参照A类标准或B类标准。图中涉及A类标准ISO12100∶2010,B类标准IEC60204-1∶2005《机械安全机器的电气设备第1部分:一般要求》、ISO13850∶2006《机械安全急停设计原则》、ISO13851∶2002《机械安全双手控制器功能问题和设计原理》、ISO14119∶1998《机械安全带有联锁装置的保护装置设计和选择原则》、ISO14120∶2002《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固定和可移动保护装置的设计和制造的一般要求》、ISO13849《机械安全控制系统的相关安全部分》系列标准、ISO13857∶2008《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臂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从图1可以看出,ISO与欧盟的最大差别在于:欧盟机械安全标准围绕欧盟机械指令进行制修订,属于指令的具体操作内容,即为指令服务;而ISO机械安全标准仅是一套标准。其中图心是机械安全最核心的标准ISO12100。由于ISO/Guide78规定了机械安全标准的起草和表述规则,因此在技术上不能成为国际标准的图心。IEC60204-1是关于机械电气方面的安全要求,虽然是B类标准,但却比其他B类标准更靠近“图心”,说明关于电气方面的安全要求在机械安全标准体系中的地位也是很重要的。3ISO/IEC机械安全标准体系的特点

(1)以机械安全为由设置贸易技术壁垒。从对欧盟、美国以及日本的机械安全标准体系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具体情况不太一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所有的机械安全标准与当局制定的法律法规有密切的联系,从而使得推荐性的机械安全标准可变为实质上的强制性标准。但ISO/IEC的情况却不一样,作为国际标准组织,ISO/IEC无法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要求各国执行其所制定的机械安全标准,或者要求各国将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只能自愿采标。

(2)机械安全国际标准中C类标准还不够完善。欧盟机械指令协调标准一共有600多项,其中C类标准就达到近500项,涉及的行业从普通家庭的门窗、鼓风机到大型的风力涡轮机、航空地面设备等。A类标准和B类标准由于其适用范围是所有机械或大部分机械,所以这些标准中的要求一般没有C类标准中的要求具体,甚至某些标准存在实际操作性比较差的缺点。而且,ISO/IEC无法围绕机械指令这样的技术法规制定C类标准,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对所有的机械安全标准进行管理。

工程机械标准体系范文4

教学目标,培养合格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机械专业;大机械基础观;知识体系;课程体系

机械专业作为一个古老的专业,时至今日它之所以仍然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重要作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一个完备而坚实的专业基础体系――机械基础。这里所说的“机械基础”不是一般意义上中职学校课程体系当中的《机械基础》,而是指广泛意义上的“机械基础”,它涵盖机械类专业所必需的各种基础知识与技能,我把这种机械基础观称之为“大机械基础观”。在“大机械基础观”下,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中应包括如下内容:

1、机械制图知识技能与《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

机械制图是工程界进行技术交流的语言,它以机械图样为研究对象,并利用机械图样设计意图、进行技术交流、指导生产实践、进行技术革新,因此,作为机械专业人员必须掌握机械制图的知识与技能。

机械制图的内容包括机械制图基本规定、机械图样的画法原理(三视图、点线面以及基本几何体的投影)、尺寸标注的有关规定、图样的表示方法(视图、剖视、断面及其他表示方法)、零件图、装配图等。机械制图的作用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将三维空间中的物体变成二维平面中的图形――绘图,将二维平面中的图形变成三维空间中的物体――识图。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制图还延伸到了计算机辅助制图,如Auto CAD、CAXA)等内容。

根据以上知识技能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须包括《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Auto CAD、CAXA)》等课程。

2、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知识与《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

要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就必须保证零件的几何参数的准确性。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受机床精度、计量器具精度、工人技术水平及生产环境等因素影响,其几何参数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几何量误差。误差虽然不可避免,但却可以控制。为控制几何量误差,人们提出了公差的概念。为检测零件的加工精度,人们建立了测量的概念和测量体系。因此,“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专业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根据以上知识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须包括《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公差关系、表面粗糙度、技术测量及检测等部分。其作用在于使学生了解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掌握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及代号的标注识读;了解形位公差的基本内容、代号含义,掌握其代号的标注方法;了解表面粗糙度评定标准及检测方法,掌握其符号、代号标注;了解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量具的掌握其使用方法;了解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和基本方法等。

3、工程材料及其处理知识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或《工程材料》课程

机械专业是以机械(机器和机构的统称)为研究对象的,所有的机械装置都是由一个一个的零件组成的,而所有的零件都是由实实在在的材料制成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机械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多为金属材料。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非金属材料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因此在机械类专业的知识体系中必须有工程材料及其相关处理的知识。其具体内容包括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力学性能、内部结构以及材料的处理、材料的成型工艺等内容。

根据以上知识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应根据专业需要,开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或《工程材料》等课程。

4、机械传动、常用机构、机械零件知识与《机械基础》或《机构与零件》课程

从事机械工程的人员,必须掌握常用机械工作原理与机械传动、常用机构、机械零件的有关知识,因此在机械专业的知识体系中必须包括以上内容。

根据知识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应根据专业层次不同分别开设《机械基础》或《机构与零件》等课程。《机械基础》或《机构与零件》。课程的内容一般包括常用机械传动(带传动、螺旋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轮系)、常用机构(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步进运动机构等)、轴系零件等部分。该课程以“机械”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和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掌握分析机械工作原理的基本方法;能做简单的计算;会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和选用标准件等。

5、机械设备控制技术知识与《机械设备控制技术》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设备的自动化和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机械设备控制技术已经成为机械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根据以上知识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须包括《机械设备控制技术》课程。其具体内容应包括“液压传动与气压控制技术”、“机床电器控制技术”、“可变成控制技术(PLC)”等内容。

6、工程力学知识与《工程力学》课程

机械构件在工作中经常会受到各种载荷作用,在载荷作用下构件会产生不同程度地变形或破坏,当变形或破坏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导致构件失效。要想使构件在预期寿命内不失效,提高工作可靠性,在构件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必须对其受载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根据以上知识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须包括《工程力学》课。该课为我们根据构件受载情况研究构件强度,根据材料力学性能合理地设计构件截面形状和尺寸,使机械安全、可靠地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7、数控加工知识与《数控加工基础》课程

工程机械标准体系范文5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改革

引言

高等工程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的潮流下也在快速发展,以满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据统计,我国工科专业在校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90%以上的本科高校设置了工科专业[1]。但是各高校存在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人才培养质量差距大等问题。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机械类课程体系的要求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最核心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成果为导向,通过持续改进,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认证标准明确规定了12条毕业要求,多次提到要求毕业生能够基于人文、环境和法律背景下运用现代工具和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个融入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微电子科学和控制论,运用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和理论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从而实现产品设计与智能化制造的综合性很强的专业。重庆理工大学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细化了毕业要求,其中在工程知识和问题分析方面,要求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以及工程基础和机械工程专业等相关知识、技能,对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提出解决方案,并能够进行预测和模拟,在设计或开发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

二、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专业的上一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按照“产品设计—产品制造—系统控制”的思路设计课程体系,并组织了课程负责人及相关的任课教师,对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制定本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目录。围绕核心课程构成几个课程组,由课程负责人组织各课程组的课程建设。如以“机械设计”为核心的课程组,负责“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制图”等课程的建设;以“机械制造”为核心的课程组,负责“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装备设计”“精度设计”等课程建设。以“制造自动化”为核心的课程组,负责“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液压传动与控制”等课程建设。但是该版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过程中没有完全考虑工程认证标准体系,执行过程中发现课程体系中存在诸多与工程认证标准冲突和需要补充、改进的地方,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体系不够完整。原版培养方案中本专业在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模块缺少化学和工程数值分析课程,在工程基础类课程缺少流体力学课程。(2)知识点结构逻辑关系不够清晰。原版培养方案中,“机械制造工艺学”“夹具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等课程存在内容重复的情况,知识点结构逻辑关系不够清晰。(3)课程教学大纲存在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比如教学内容基本上按照教材的目录编写。教学方式、手段更多的依然是灌输式的教学,缺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OBE(以学生成果导向)的授课方式。(4)实验课程体系不够严密。原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虽然分了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等几个模块,但能力培养逻辑不够严密,缺乏能力培养的一条主线。(5)考察方式仍然采用以考试为主的方式,平时作业针对学生能力锻炼的环节太少,大多是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计算和求解,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训练不够。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为了在本专业课程体系方面更好地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成果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本专业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课程体系改革方法和措施:(1)完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对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全覆盖、全支撑。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根据“厚基础,宽口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强化数理和力学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工科背景知识。为此,在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中增补化学和工程数值计算课程,在工程基础类课程中增补流体力学课程。(2)整合课程内容,避免教学内容交叉。对“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刀具设计”“机械精度设计”等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具体思路为(图1):从第一学期开始,在机械制图课程中锻炼学生对轴类和箱体类等零件的识图和绘图能力,在机械精度设计课程中重点针对类似零件锻炼学生对几何精度标注符号和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根据零件的工作条件设计相应的尺寸和几何公差,以此为基础,能够设计零件的加工工序,并设计对应加工工序的夹具,准确标注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尺寸,能够编制对应工序的数控加工程序,并在计算上进行准确模拟,所编制的数控程序能够驱动数控机床刀具按照预定的轨迹对零件进行加工。(3)重新撰写课程教学大纲,注意课程内容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根据工程认证的要求重新撰写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在教学大纲中充分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的思想,教学内容必须围绕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展开,每门课程需要对应支撑毕业能力要求的3-5点,并形成达成度标准和评价机制,为持续改进方向提供思路。教师课题组统一备课,在授课过程中严格按照大纲要求执行。(4)以OBE教育理念导向,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原课程教学大纲中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主要是教师课堂讲授,实施满堂灌,缺乏OBE教育理念。改革后的课程教学大纲其教学方式和手段除课堂讲授外,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课程项目设计环节,培养学生边学知识边实践的能力,并把课程项目设计环节的分数计入该课程考核总分中。(5)改革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课程成绩评定方面,减少试卷考试所占比例,增加多种考核方式和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平时多分组布置锻炼学生能力的练习作业,课堂上少讲授知识点,注重锻炼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针对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课上互动讨论,主动引导学生主动完成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改变枯燥的单方面授课方式。

工程机械标准体系范文6

关键词: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目标;课程地位;课程设计理念;课程特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28-02

一、引言

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传统教学模式表现为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的完整性,缺乏学习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这种学术型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高职高专教育对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了实现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建设《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省级精品课过程中,认真分析工程机械维修企业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和工作评价,按照教学规律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教学评价的改革,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得未来工作所必须的综合职业能力。《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省级精品课程具有自己的特色,并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应用性专业人才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课程目标及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培养目标面向工程机械后市场生产一线,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从事工程机械维修、检测、使用、维护保养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工程机械维修职业岗位所需求的能力结构及人才规格定位,本课程与《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工程机械电器与设备构造与维修》、《工程机械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课程构成了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18个学习领域的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工程机械修理工职业所必需的工程机械发动机维修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在实践上具有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

具体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1)能说出工程机械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能进行发动机的日常维护。

(3)能熟练使用修理工具和维修设备。

(4)能对发动机主要零部件进行检修。

(5)能对发动机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排除。

三、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由学校骨干教师与企业一线维修工、技术专家合作,通过对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分析,选取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模式,建设教学环境,组织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评价。并通过以下具体步骤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

(1)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以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按照分析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过程;整合工作任务,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确定能力要求,突出关键能力的步骤选取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现职业性。

(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以行业企业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为依据,按照制定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情境;制定课程标准,开发校本教材;组织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评价的步骤实施教学过程,体现实践性。

(3)与行业企业合作,利用行业企业各种资源,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建设,通过培养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能力;建设实训条件,构建教学模式;实施课程评价,不断改进课程,充分体现课程的开放性。

四、课程的特色

特色之一:调整传统课程体系的教学顺序。遵循“多实践、早实践、三年实践不断线”的原则,在第一学期就开设发动机整周拆装实训、将其作为学生三年在校学习的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课时,是带着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去听课,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特色之二:借鉴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分析职业岗位及职业标准,融入企业技术服务资格标准,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综合能力,形成职业行动领域。通过对知识和能力的结构和重构,实现职业行动领域向专业学习领域的转换,制定出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课程标准。

特色之三: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本课程依托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建立的两个订单班“常林班”和“沃尔沃班”,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订单培养。学生合作企业录用为“订单班学员”后,按照合作企业的要求进行“集中培训”或“循环交替培训”。订单班的教学计划、人数、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聘请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实施。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引入合作企业的培训课程体系,培训教师分别由学院教师和企业的技术及管理人员担任,参与订单班教学的学院教师需要经过企业的技术培训并取得培训讲师证书。企业为订单班提供教学培训资料、文件,教学设备和教学用车,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贯穿于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的全过程。培训结束后,订单班学员优先到合作企业直接就业,实现零距离上岗。

特色之四:依托于企业“订单”合作资源优势,学习最新职教理念——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系列教学文件。本专业技能核心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现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的对接。专业学习领域的实施过程由教学课件、实训指导书、理论试题库、实操考核标准、学习工作页等相关教学文件和实训设备来实现,以达到锻炼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特色之五:实施了“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实施“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边讲边练、边学边练,做中学、学中做,经过“工作任务—学习任务—学习单元—教学模块”的学习,使整个教学过程贯穿“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特色之六:实施“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选取典型的企业工作任务,按照工程机械各总成拆装检测或故障诊断流程设计教学模式和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精选维修行业典型案例,有机地将相关知识点融合到课程中,让学生在案例中深入地了解各系统的原理,并能通过系统地分析和元件检测寻出故障源,提高自己的维修能力,调动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各种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特色之七:参照工作评价制定教学评价——实施面向过程的教学质量考核。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为了体现“教学练做”一体化的原则,考核方案中加大了过程考核的比重,具体比例是:过程考核占60%,期末笔试40%,具体如表1所示:

参考文献:

[1]史雷鸣、杜艳霞.发动机工作站式教学改革与再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1,(7).

[2]赵国柱、姚静.“发动机构造与原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4).

[3]邓君香,廖向红,军.基于行业标准的《CFM56发动机》课程开发[J].机械职业教育,2011,(6).

[4]张新文,王丽娟.《发动机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学之友,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