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研究现状范例6篇

审计研究现状

审计研究现状范文1

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现状。审计理论是审计实践的,是通过实践将客观的、合乎逻辑的、符合事物发展的东西加以概括、抽象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新中国审计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创新三个阶段:

1983年至1988年是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起步阶段。期间理论界积极引进国外审计理论和,翻译了大量国外审计理论资料,聘请外国专家来华讲学,力图吸收和国外现代审计理论的精华,加速我国现代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989年至20世纪末是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的颁布标志着审计理论的研究进入了发展阶段。期间审计理论研究呈现出新的气象:从个别的审计理论基本概念的探讨转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从实用性研究转向基础性和运用性并重的研究,从微观研究转向中观、宏观审计理论研究。

20世纪末至今是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创新阶段。1996年后审计基础理论研究仍然持续,在一些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中,如审计环境、审计方法和审计风险等,有所突破和创新,但在整体上其规模和水平未超过前一时期。近年来,中国审计学会重视了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开发,并做出重要的部署。

我国审计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实行审计制度20多年来,我国广大审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不断总结我国审计实践的成功经验,合理借鉴国外理论研究具有价值的成果和审计工作中的有益做法,在创立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体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动了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

但是,我们在审计理论,特别是在审计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审计理论研究的定位不准确,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轻理论、重实务的倾向,理论研究受现行制度、政策束缚,强调监督,忽视服务。概括起来说就是,审计理论研究表现出“五多”、“五少”的局面:实践经验多、理论升华少;空洞说教多、实证研究少;专题研究多、基础研究少;研究国内多、研究国外少,研究现状多、研究少。

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不仅使审计理论的建设遭到阻碍,同时也使审计工作上水平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我们要有历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重新认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将其提高到推动审计事业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认真总结我国审计理论研究与发展的成功经验,吸取受挫的教训,加强理论队伍的建设,疏通理论研究的信息管道,加强理论交流和研讨,建立良好的理论开发研究机制和奖励机制,加速理论成果向审计工作战斗力的转化。

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随着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审计在研究方式、研究方法、研究方向与研究空间、时间方面发生重大变革,使得我国现代审计理论研究呈现数学化、电算化、综合化、化、规范化、国际化等发展趋势。

数学化趋势。20世纪以来,数学在审计理论研究中日益显出巨大而广泛的价值,审计理论研究方法和手段的数学化已经成为21世纪审计理论研究发展的基本趋势。数学方法在现代审计中的广泛运用主要表现在:初等数学方法在审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高等数学方法为建立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奠定了基础;数理统计是现代抽样审计的重要方法论;模糊数学在审计工作中运用与研究是审计数学化趋势的第三个里程碑。

电算化趋势。21世纪是信息化的,机技术在各行各业管理中的越来越广泛,当信息的存储手段和介质发生变化后,再运用传统的手工审计手段就难以开展工作。因此,电算化是21世纪审计的又一大趋势。审计电算化的中心是设立审计电算化专用语音,系统设计与程序设计,以及应用软件标准化研究,审计电算化知识普及与人才培养。

综合化趋势。审计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已开始向划分具体、门类齐全的方向,它不仅与学、统计学、管等类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还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管理和心理学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诸学科的一些知识和在审计学中的研究,使现代审计理论与实践有了丰富的内涵与外延。

市场化趋势。随着经营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开放化的加快,审计的研究思想呈现市场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21世纪的审计理论研究站在的土壤上观察,采用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研究方法,合理借鉴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一切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水平,为我国审计事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社会化趋势。社会化是市场化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审计作为一项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的复杂社会实践活动,其社会化趋势表现在:在审计实践过程中,审计专家、数学专家、计算机专家、工程技术专家及其有关专家的密切配合和广泛合作;社会责任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全社会对审计的重视和审计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地位的不断提高,等等。

规范化趋势。审计理论研究的规范化,是指审计理论研究具有标准性、统一性和一致性的要求。审计理论研究的规范化表现在:标准性,审计理论研究要按照有关方面规定的或实践中形成的标准或准则进行;统一性,审计理论研究按有关方面规定的或实践中形成的标准或准则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施行;一致性,审计理论研究按有关方面规定的或实践中形成的标准或准则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实施应是相同的。

前瞻性趋势。审计的大环境是审计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对审计环境问题的研究需要超前研究,超前研究就是研究审计环境及相关的前瞻性问题。审计理论研究的前瞻性主要表现在:审计的学术与实务界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手段,开始用调查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探讨环境审计及相关的前瞻性问题。

务实性趋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审计理论研究成果究竟是不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审计理论研究的务实性趋势主要体现在:在理论研究中越来越多地对审计实务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投入更多的精力,注重实际应用效果,不只是偏重于理解与解释。

审计研究现状范文2

关键词:社保资金;审计;监管市场化

保资金运行属性是指在社保资金运行过程中所具有的特征,包括涉及主体多、资金数额巨大、资金管理和使用受限多,支付对象特定等,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社保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三个环节中。社保资金在每个环节的运行效率直接关系着社保资金整体的运行效率,而审计监管是提高社保资金运行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社保资金运行属性决定了社保资金审计流程有别于一般的审计。近年来,社保资金审计虽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拟就社保资金审计的现状作一一分析并研究其解决的对策。

一、社保资金审计的现状分析

(一)社保资金审计依据尚不健全

审计机关要依法审计,法规不健全、法规滞后的间题直接制约着审计作用的发挥。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体系完善程度显得相对落后,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更多的还是依靠行政机关的政策命令,政策的多变性和随意性使得社会保障制度失去了应有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连续性。在管理中不时会出现政策之间互相冲突的现象,容易造成社保资金审计缺乏法律依据。

(二)社保资金审计监管力度不够

由于部分社保机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加上社保资金来源渠道多、使用范围广、业务流程复杂等。致使社保资金在征收发放环节票据管理不严。如代办人将代收的社保资金装进了个人腰包,某些地区失业人员的资格审查、待遇确定、申领表填制人员名单录人、失业保险金发放等项工作由一人包揽。在缺少相互监督制约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贪污冒领或娜用。同时审计体系内部还缺乏必要的协调配合。

(三)社保资金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审计事业的要求还存在差距。虽然在社保资金审计中也查出了不少的问题,提出了不少合理化的建议和解决的办法,但并没有完全达到审计监督的预期效果,有的审计决定并没有得到有力执行,这些都与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低具有一定的关系。实践证明,审计人员要进行高水平的审计活动,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审计技能,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依法审计能力,这样才能在审计过程中高效率地发现或找准问题,才能对查出的问题做出准确判断和深度分析,并写出有分量的审计报告,高水平地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然而,目前部分审计人员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政策水平、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方面,还是在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掌握运用程度上,都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要求。

(四)社保资金审计效果不尽理想

首先,社保资金运营效益低的问题尚未进人社保资金审计的视野。其次,社保资金审计监督还未能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目前,社保资金审计在一定程度上游离于社会保障管理体系之外。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社会保障监督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虽然我国社会保障监督体系有了一个初步的框架,但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不相适应。由于社会保障的监督机构与其行政管理部门、运营机构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审计机关对社保资金运营过程出现的问题,还难以及时介人和实施有效的监督,致使审计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审计效果也不理想。

二、社保资金审计的对策研究

(一)正确认识社保资金审计的作用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舆论宣传工具,通过召开会议、组织培训、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开展社保资金审计的重要意义。要使各级政府部门、社保资金使用和管理部门、审计监督部门的相关人员,都能正确认识开展社保资金审计,有利于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利于资金来源和使用合理有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有利于及时揭露和纠正社保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唯如此,才能取得各方面的重视、支持和协作,使社保资金审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准确定位社保资金审计的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社会各界对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重视,社保资金违规违纪数量逐年呈下降趋势。因此,从社保资金审计长远发展来看,应该在进一步深化财务收支审计,全面摸清社保资金的收支规模及筹集、管理和使用等总体状况基础上,逐步将审计的重点从以差错防弊为主,转向以揭露社会保障制度缺陷,检查其运行效应和评价社保资金使用效益为主,把对社保资金的运营效益和存在的风险等纳人审计的视野。审计环境的改变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我国社保资金审计将在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向绩效审计发展,绩效审计应该是今后社保资金审计的重要目标。

(三)建立健全社保资金审计监督机制

首先,努力改善社会保障监督环境。一是尽快制定社会保障法,完善社保资金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制定社保资金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对社保资金的投资运行提供适当的支持和保护,吸引那些资信好、效率高的金融机构参加社保资金运营,减少风险,提高收益。三是建立统一和完善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持续和均衡发展,保证社保资金收支平衡。

(四)全面提高社保资金审计人员素质

社会保障审计工作做的好不好,也取决于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根据社保审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要求,组织审计人员认真学习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制度和规定等,了解和掌握社会保障的发展势态,可以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5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2011.

[2]张国平.我国现行社会保险基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012(2):24-26.

审计研究现状范文3

公共危机是指由于内部或者外部高度不确定的变化因素,导致的对社会共同利益和安全生产构成威胁的一种危险境况或紧急状态,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这些事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扩散性等特点,给社会和公众带来巨大损失,若不及时加以解决,将会给社会环境的稳定和谐带来巨大威胁。公共危机管理是为避免或减少公共危机事件所造成的损害,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积极采取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应急处理、灾后恢复和监督等管理行为的总称,由政府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公共危机审计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公共危机审计的定义 公共危机审计是指政府审计机构和人员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在公共危机管理的预警、反应和恢复等各个阶段,对被审计单位公共危机管理活动所进行的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活动,以促进被审单位有效履行公共管理责任,实现信息公开透明。

(二)公共危机审计的理论依据 一是受托责任理论。该理论认为,审计因受托责任的产生而产生,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当受托责任关系确立以后,客观上存在委托人对受托人实行监督的需要,其本质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对于公共危机审计,审计机关在接受社会公众的委托之后,承担者监督灾难救助款物合法合理使用的责任,也就产生了公共危机审计的需求。通过危机审计,审计机关一方面监督和评价政府部门和慈善机构对财政拨款和救助款项的使用情况,另一方面通过提供有关救助款项使用的信息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从而保证信息透明和社会稳定。二是新公共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了被称为“新公共管理”的政府管理模式,掀起了“重塑政府”的浪潮。该种模式是在公共责任与顾客至上理念的指导下,借鉴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政府行为和政府管理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以克服政府面临的危机,提高政府的职能和合法性。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集中于政府管理的效益性,它要求审计机关在危机应对过程中,致力于对风险的重点关注,督促有关被审单位通过对有限的资源的合理配置来实现最大程度的效果,并要求审计机关加强与政府其他部门、私有部门的协调与合作,集思广益,共同致力于公共危机的管理和应对工作。

二、我国公共危机审计实务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审计机关成立之始,审计机关就陆续地开展了公共危机审计工作,并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为其提供实施依据。如1993年《审计法》第二十四条规定、1996年颁布的《审计机关对社会捐赠资金审计实施办法》对《审计法》的第二十四条均做了细化规定,要求审计机关对接收、分配、使用和管理社会捐赠资金单位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监督,并对审计报告做出了基本规定。《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亦明确指出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实行全程跟踪审计。这不仅将公共危机事项纳入审计的范畴,而且明确了具体的审计实施方式。

(一)1998年抗洪抢险审计 1998年夏秋季节,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做好抗洪抢险任务的同时,积极展开对救灾款物的审计监督工作。审计署先后通知,要求对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总会等部门、单位接收、管理、分配捐赠款物的情况进行审计;同时要求地方审计机关加强对救灾款物的审计。湖南、湖北、江西各省审计部门根据审计署的通知,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审计探索,如采用提前介入、全程跟踪审计方式,实现对救灾款物的全面审计;全省上下贯通、及时反馈审计信息,会同纪检、监察等部门联合成立监督小组,增强监督合力等。

(二)2003年云南大姚抗震救灾审计 2003年7月21日、10月16日,云南大姚相继发生了里氏6.2级、6.1级地震。2004年3月18日到4月30日以审计署社保司司长为组长、由来自昆明特派办、长沙特派办等6个单位的22名审计干部组成审计组,对大姚县及其他一些县区接受救灾款物的情况开展了审计。通过反复核实证据和深入灾区现场,查出了部分、管理渎职等损害受灾群众利益的问题。2005年4月27日审计署公布了大姚地震审计结果,披露了未及时下拨中央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等不良情况,要求有关被审单位进行整改,将有关违法违规人员移送司法部门处理,并建议云南省进一步完善救灾应急管理机制。

(三)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审计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有关救灾抗灾工作陆续展开。为确保救灾款物的合理管理、发放和使用,审计署在事发后短短数天之内就成立了由审计长任组长、两位副审计长任副组长和有关司局长为成员的抗震救灾款物审计领导小组,并派出3个督导小组到审计一线督查和指导工作,对抗震救灾款物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同时审计机关注重同政府其他部门的工作协调和配合,实现了监督与管理的并行,共同服务于抗震救灾大局。审计署先后两次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网址,还专门开通了一条免费长途举报热线,接收社会各界人士对发现的挤占、挪用、贪污、侵占、浪费、虚报冒领救灾款物问题的举报。至当年12月31日,审计署了4次审计公告,除第一次审计公告外,其他审计公告中都表明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此次审计在地震刚发生不久即刻展开,将关口前移,提前介入,并对救灾款物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有媒体称,此次审计是“国家审计启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跟踪审计工作”。

三、我国公共危机审计实务现状评价

纵观上述事例可以看出,我国的公共危机审计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审计水平不断提高,审计质量越来越有保障。但我国公共危机审计的开展还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法律依据不够健全 我国有关公共危机审计的法律法规多为分散的个别条款,这些规定为公共危机审计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支持,但还存在下列不足:规定条款过少,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匹配性不足,无法形成有力的制度支撑;规定内容笼统,与开展非常规性的公共危机审计的需求相比,其可操作性程度相差甚远;规定范围过窄,局限于基金、资金财务收支审计,对捐赠物资审计也是笼统概括,未能涉及绩效审计;规定被动应急,针对特定非典、地震等危机事件,被动出台临时应急性通知或文件,提出开展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缺乏强制性、延续性、前瞻性和一致性。

(二)审计组织机制不完善 审计机关的工作安排具有临时应急性,缺乏前瞻性、规范性、预见性;审计机关与司法、纪检等部门的协调联动较薄弱,未能充分发挥审计应有的功能;审计机关对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资源利用不足,不能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组织和配合审计工作的有力展开。

(三)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面对突发性危机事件,审计小组往往是临时组建,审计小组成员在意识上缺乏对突发事件特殊性的认识,在平时缺乏应急审计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和训练,在审计中不得不面对被审单位陌生、恶劣的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会面临诸多困难,导致较大的审计风险。

(四)绩效审计理念滞后 审计机关对危机事件审计仍旧以财务审计为重点,以查找救灾款物流转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为目标,尽管审计中已经开始注意从机制、体制层面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但对于救灾款物的实际使用效果、对被审单位的管理制度、对危机管理的整个运行机制关注较少,审计的覆盖面狭小,审计结论的建设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五)审计方法存在缺陷 在程序方法方面,由于危机事件紧急,审计小组往往在未进行审前调查、没有评估审计风险和确定重要性水平的情况下制定审计计划,导致审计工作方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审计事项的考虑也难免欠缺周全。就技术方法而言,传统的以内部控制测试和评价为基础的审计模式,恐怕难以在危机审计中得到有效贯彻,也并非能得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所以在审计人员面临挑战;现代审计以计算机审计和网络审计为主要辅助手段,而在危机审计中,面对危机事件事发后的待处理和审计事项,审计人员要利用自己的职业判断筛选合适的审计对象,其中难免收到被破坏和损毁而导致收集证据的不利影响。

(六)信息资源利用不充分 审计机关在危机事件中表现的临时应变,使得他们未能对这种突发事项缺乏日常的警惕和关注,导致危机发生时审计工作安排上较大的盲目性与被动性;由于危机审计主体目前仍是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参与较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审计整体力量的联动作用的有效发挥;群众参与线索举报的激励机制不足,审计工作量较大,而对审计工作的经验总结不够广泛深入等等。

四、我国公共危机审计实务改进对策

基于我国现阶段公共危机审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公共危机审计开展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应采取如下解决措施。

(一)建立公共危机审计法律法规 鉴于公共危机审计的特殊性和所具有的重大社会影响,在远期规划中,应研究制定《公共危机审计法》,为公共危机审计的开展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实现与其他公共危机管理法律的相互协调,形成公共危机管理的系统完善的法律体系;在近期规划中,应研究制定《公共危机审计实施条例》,明确审计的职责和权限,强化审计责任追究机制,确定审计效果评估标准,为公共危机审计法的制定提供经验基础;在当期工作中,应抓紧制定《公共危机审计准则》和应用指南,明确公共危机审计的目的、对象、内容、程序和方法等问题,为公共危机审计的开展提供可操作性依据。

(二)健全公共危机审计组织机制 首先协调好审计机关与政府的关系。在危机审计中,要及时与政府沟通,以了解危机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作为审计工作的参考,审计机关也要及时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情况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以听取有关指示,同时通过呈报审计成果体现审计机关工作绩效,获得政府更多的肯定与支持;其次审计机关要协调好与纪检、监察、财政、民政等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建议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以做好应对危机的工作准备,同时审计要与其他部门之间保持及时的信息沟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共同合作努力来实现危机的顺利解决;再者审计机关要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优势。促进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协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审计效率。另外审计机关还要协调好与新闻媒体之间的关系。新闻舆论,主要面向广大社会人群具有巨大力量,随着民主进程的加快,公众对涉及切身利益的信息需求逐渐增强,通过及时公布危机审计信息,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危机进展状况,还能增强对审计机关和政府的信任。

(三)提高公共危机审计人员素质 为进一步充实危机审计人力资源,选拔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善于沟通、知识多元化的审计人员,有利于保证审计工作实现专业分工,审计人员各展所长。关注和重视危机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和实务的日常培训,锻炼他们的工作熟练度和对危机审计执行工作的敏感度,尽可能的保证审计质量和效率。实施审计人员定期轮岗、交流,使审计人员有机会接触多行业审计,拓宽他们的审计视野,不断提高审计职业判断能力,为应对危机审计中来自各方不同的挑战做好充分的经验准备。定期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危机审计演练,对模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供解决方案,以此不断检验和提高审计人员的应急能力,逐步提高审计人员临时应变的能力。

(四)树立公共危机绩效审计理念 美国审计署在2003年颁布的《政府审计准则》中将绩效审计定义为:对照客观标准,客观地、系统地收集和评价证据,对项目的绩效和管理进行独立的评价,对前瞻性的问题进行评估或对有关最佳实务的综合信息或某一深层次问题进行的评估,其目标一是评估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二是评估内部控制、法律和其他规定的遵循情况。对照该项定义和目标界定,我国目前所实施的救灾款物跟踪审计,更多关注的是对法律的遵循情况,远未能达到对于危机管理这一“项目”进行绩效和管理方面的评价,也未能开展危机预警这一“前瞻性问题”的评估,同时也缺乏对于行之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典型经验这一“最佳实务综合信息”的评估,绩效审计的理念未能在现有的公共危机审计中得到体现。《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要求“2012年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这说明在公共危机审计中贯彻绩效审计的理念,不仅仅是国外经验的简单借鉴,而是我国审计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五)改进公共危机审计方法 审计机关应开展对民政、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的日常调研,在促使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同时,注意收集相关应审资料,做好平时资料储备;建立基层审计机关零时报告制度,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向上级审计机关报告危机状态和相关信息,为审计工作方案的制定提供资料基础,同时根据审计工作开展的实际,及时调整审计工作方案;针对危机审计手段落后的实际,审计机关应尽快开发危机审计专用软件,并结合采用远程审计技术,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针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相关资料被损毁的状况,审计人员在更多地采用现场核实、调查、询问等取证方法的同时,还应将审计关口前移,促使被审单位在危机管理开始,就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最大限度地提高救灾款物管理的效率、效果,将重大错弊和损失浪费降低到最低限度,前提是将相关成本控制在被接受的范围内。

(六)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建立公共危机审计公告制度,通过制定危机审计公告准则,对公告主体、公告内容、公告时间、公告范围、公告形式等做出明确规定,为审计公告的规范化、统一化的出具提供标准。建立公共危机审计案例库,不断进行审计工作总结,为审计人员培训提供素材,为审计工作实施提供经验参考。明确和深化对审计信息化的认识。要认清我国审计信息化滞后的现实,认识到实施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加大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结合对危机审计的认识和了解,探索公共危机审计实现信息化的最佳路径。针对危机审计手段落后的实际,审计机关应尽快开发危机审计专用软件,通过快速和精确的数据分析来增强审计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审计方案的针对性、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审计跟踪的主动性和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并结合采用远程审计技术,突破审计空间环境的局限,实现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不断创新和推广先进的审计方法,为审计信息化工作提供支持。我国已在有关自然灾害的救助中使用了GIS等先进技术,可以在此基础上仿效国外的做法考虑将GIS、RS等技术方法应用到相关的灾难救助审计中去,克服地理空间的限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充分的证据资料,将该技术获得的电子资料直接或间接应用于审计评价工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本文系审计署2010年至2011年度重点科研课题“公共危机状态下的政府审计问题研究”(课题编号:10SJ02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审计研究现状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信息化

引言

依据国家“金审工程”二期项目规划,目前审计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全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得到大规模应用并结合“金审工程”一期的建设成果,来推动审计部门审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如今计算机辅助审计以成为我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方向,传统的手工审计不能适应电商和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研究我国计算机审计的现状和发展对策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应用现状

(一)我国计算机审计初见成效

计算机审计即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审计与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审计,也指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领域中的其他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计算机审计的发展。虽然我国的计算机审计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它随着信息化发展也取得小小的成果。

1.审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国审计管理信息化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审计网络与各会计事务所都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文字、表格处理及资料管理,不同程度上采用了办公自动化技术。

2.计算机审计准则与规范建设方面。我国建立了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审计人员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审计部门也建成了由单位内部局域网、系统专用网与广域网组成的信息互联互通的信息网。审计署也实现了与各省、市、自治区审计部门及其警务机构之间的联网,进行审计资源共享。同时也开发了部分审计信息管理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

3.审计软件研发方面。因审计环境与工作不确定性的特点,我国的审计软件开发一直得不到突破,但近几年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比较成功的审计软件如: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多种行业审计软件及适合会计师事务所使用的审计软件等等。

4.计算机辅助审计成效方面

首先是各级审计机关在审计署的主导下,在银行审计、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等多个领域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审计,极大地提高了审计效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一些地区通过使用审计软件调查并核实某些企业的违规违纪行为,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了资产的损失。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也逐渐开始将计算机技术转向辅助审计,甚至有些事务所自行编制专用的审计软件辅助审计。

(二)计算机辅助审计在我国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在信息化的推动下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总体上还尚在学习与摸索阶段,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有:

1.计算机审计复合型人才欠缺。计算机审计是会计、审计、信息系统、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运用的杂糅的学科,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但目前我国很紧缺可以胜任的审计人才。虽然他们或多或少接受了计算机知识方面的培训,但大多仅仅是简单的、基础的培训,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及会计软件的操作等。大部分审计人员还不清楚计算机运用在各业务领域的工作原理,也没有掌握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方法。我国对IT审计师的任职资格及要求了解不多,研究也很少。人才的缺乏制约着我国设计审计的发展。

2.相关计算机审计的准则规范尚有欠缺。目前我国在电商、网络经济与计算机应用的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健全,有些部分甚至是空白的,比如电子凭据、合同等具备的法律效力与保存要求;网路犯罪适用的法律等有关立法还很欠缺,它阻碍了依法审计的工作。此外,尽管我国审计机关已颁布实施了一些相关立法,但这些准则与规范还不完善,比较笼统概括,缺少相应的实施细则,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计算机审计人员来说,缺乏具体的指南,开展工作显得比较吃力。

3.审计软件的可操作性不强。尽管目前我国现有的审计软件不欠缺,软件功能也有很大的提升,但还是有部分辅助审计软件实用性太弱,使用效果不尽人意。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审计人员的自身问题;二是有些审计软件不切实可行,不能及时处理审计中的问题,因此受到审计人员的冷落;三是研发软件的技术人员与客户之间的脱节,客户没有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和意见反馈给技术人员,开发人员不能及时跟进改善和优化软件。审计软件是计算机审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不能与时俱进,必将影响我国计算机审计的发展。

二、推动计算机审计在我国审计中应用的对策

如李金华审计长所说,“计算机审计是一场革命,审计人员若是不熟练计算机,将要失去审计的资格”。为了适应我国经济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全力推广我国计算机审计的发展。

(一)加大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宣传推广和研究力度。为了大力推动计算机审计的发展,须加大宣传与研究力度。可通过报纸、专业杂志、多媒体、报告会及研讨会等方式加强宣传,让广大审计人员、特别是审计干部意识到计算机审计在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意识提高了,方向也就明确了,动力与措施也相应地产生了。同时,审计部门干部还要加强计算机审计的研究与实践力度,可通过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与各级审计机关、注协组织的科研课题展开工作。只有计算机审计能有效开展,我国信息化建筑才能健康发展。计算机审计的研究与实践需一定的投入。

(二)强化审计人员培训及高端人才培养。在人员培训上,除了基本的字处理、制表软件操作外,应着力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包括审计对象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表格及审计软件的技术方法,并根据实情编制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防范措施等制度进去,或者进行强制的后续教育,并不间断地考核与检查。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应着重于信息系统的开发审计、系统功能提升或应用程序审计开发等方面。在未来审计人员培养上,可通过在专业课程中添加信息技术与电商等教学内容,将计算机审计学科列为必修课。但是计算机审计人才培养不只是对审计人员的培养,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审计部门应意识到计算机网络专家、信息系统和电商专家在审计领域中占有较高的比重,一改从前的由会计师独唱主角的现象了。所以,审计机构要注重招收这些方面的人才,并进行审计理论及技能的培训,让他们与会计师齐力完成审计任务。

(三)建立健全的计算机审计准则规范制度。首先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有关电商及网络经济的法律法国体系,确保计算机审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进一步完善与计算机审计有关准则与规范。应赋予审计人员利用网络审计软件审查审计对象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及安全措施的权力,并要求审计对象单位积极配合。同时还要补充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与功能审计、网络审计等准则,在电商与网络经济的签证业务方面,可考虑制定相应的实务公告,针对不同的工作作出相应的具体指南。

(四)加强优化审计软件并积极推广使用。应加强审计开发人员与使用客户之间的交流,用户积极提出改进建议及反馈问题,开发人员主动跟进优化审计软件功能,做到从硬件到软件、产品到服务的一体化服务。还要加大审计软件研究开发力度,组建计算机专家与审计专家合作的团队,提高软件系统功能。建立审计软件评选机制,对优秀的审计技术创新进行表彰奖励。

三、结语

审计是保障经济秩序及监督经济活动的重要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上受到计算机技术的影响制约,特别是审计技术及方法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监督部门的审计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刻不容缓。(作者单位:松原市审计局)

审计研究现状范文5

【关键词】信息 信息系统审计 问题

一、对信息系统审计的一般认识

(一)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历程

审计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变化,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信息系统审计也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信息系统审历经形成、建立到逐渐完善,低级到高级历史进程,具体可划分为萌发阶段、拓展阶段、成熟阶段、普遍提升阶段。

1.萌发阶段。上世纪中叶,信息系统审计(以下简称ISA)处于萌芽阶段。IBM出版了《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审计》;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出版了《会计审计和计算机》,阐述了如何进行电子数据下信息系统审计与传统外部审计,指出新的电子数据下内部审计的规范、组织方式等。此时ISA又被称为电子数据处理审计(EDPA),也就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审计。1969年,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以下简称ISACA)在美国成立,标志着国际社会正式开始对ISA的研究。

2.拓展阶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不断出现的计算机犯罪促使ISA的拓展。1974年,协会制定了电子数据处理审计的标准并记录于《内部管理的调查与评价对EDP的影响》一书中。1977年,内部审计师协会发表《系统可审计性及规则的研究》(SAC报告),该书汇总了针对欧洲、美国、加拿大与日本等国家的企业所展开的调研情况,同时指出审计执行工具取得的成就。1975年,日本ISA委员会成立并且在1976年发表多部与信息系统审计相关的书籍:《使用电子计算机的会计组织的内部规则质问书(修订案)》、《EDP审计标准及审计过程试案》和《EDP审计方法》等。1978年,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考试与资格认证开始实施,这标志着ISA的深入拓展。

3.成熟阶段。信息系统审计发展的成熟期是八十年代。1982年,日本通产省设立计算机安全研究会,对健全信息化的必要法规进行研究。1983年,发表紧要课题——《有关计算机的安全对策》。1984年,日本ISA协会研究美国的ISA标准并于1985年《IT审计标准》,同时将IT审计师考试加入计算机水平考试中。

4.普遍提升阶段。ISA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不断普及。这一时期,ISACA不断拓展扩大,一百六十多个分会遍布全球,拟定并颁发ISA法则与实务指南,同时积极推广CISA资格考试。1992年,EDP审计委员会在国际最高审计组织(INTOSAI)的推动下成立了,因此又被称为INTOSAI-EDP委员会。2002年11月将其变更为INTOSAI-IT委员会。

信息系统审计的拓展提升,一方面使得传统审计技术不断扩展改变并应用广泛;另一方面整个社会依赖计算机信息系统越来越紧密促使信息系统审计越来越重要,信息系统审计代表了未来审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信息系统审计的涵义

全球信息系统审计领域内的著名专家Ron A. Weber指出,信息系统审计是审计人员经被审计单位的授权或者委托,收集、整合证据,从而评估一个计算机信息系统能否有效地维护资产、保护数据完整性,同时最有效地实现组织目的的活动进程。它包含信息系统外部审计的鉴证目标和内部审计的管理目标,具体来讲是鉴证被审单位数据的完整性与资产的安全性以及信息系统的有效性。日本通产省情报协会将其概述如下:为了信息系统的有效、安全与可靠,由独立审计对象之外的IS审计师,以客观的立场对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系统展开全面的检查与评估,同时对所审计单位的最高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一系列的活动。邓少灵学者指出,IT审计是从规划、研究、实行到执行维护各个阶段展开对信息系统的审查与评估,从而审查信息系统的有效、安全与可靠,以此来保障信息系统得出的数据精确可靠。

以上学者对信息系统的定义虽然不尽一致,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信息系统审计的一些要点:

1.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是判断信息系统能否有效保护公司资产,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2.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涵盖企业信息系统从规划、开发、实施到运行维护的每一个阶段。

3.信息系统审计报告面对的对象是企业经营管理负责人,因为信息系统关系到企业的日常运营以至生存发展。

综合上述几个要点,笔者总结出,信息系统审计是对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研发、实行、执行维护与实现组织目标的效率进行审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应该对信息系统能否有效保护公司资产,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作出判断,并向企业经营管理负责人如实报告。

二、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现状

审计研究现状范文6

关键词:内部审计 公司治理 内审发展

1、引言

合理而严格的内部审计机制对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安然公司、世通公司等世界知名企业均爆出假账问题,便是内部审计管理不足导致的严重后果。内部审计是相对于外部审计而言的,是以加强部门和单位内部的管理和监督,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由单位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和人员,对本单位或其下属组织的财务收支、经济效益及其他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活动。内部审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管理的需要。企业规模的扩大化,经济业务不断复杂,管理层次多样化、生产经营地点分散化,母公司管理监督公司经济活动等都要求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对单个职能部门、分公司、办事机构的经营活动和经营状况等方面做出相对独立、客观、公正的鉴定。二是来自外部审计和社会给企业的压力,以及政府法令的要求。随着审计活动向深入细致发展,外部审计的业务逐渐庞大杂乱,一部分审计业务需要内部审计来分担,而社会上的竞争愈演愈烈也要求企业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将眼光向内,堵塞漏洞,节约成本。

当前,随着我国企业管理的日趋成熟,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重要意义也在绝大部分企业中取得了共识,但是应该正视的是,当前我国不少企业的内部审计仍然存在一些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其并未在公司的治理中发挥正常的效用。本文结合此问题进行研究探讨,首先分析了现代内部审计对于公司的多方面的作用,然后对我国当前不少企业的内部审计问题,从部审计机构机制、公司治理本身缺陷以及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从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优化公司治理、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以及加快内审的发展等几个方面给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本文对于规范化运营的公司治理具有比较好的了价值与借鉴意义。

2、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的关系分析

2.1 内部审计作用分析

与传统内部审计相比较,现代审计更加注重公司的科学决策和经营行为,其主要的作用为:

(1)为公司提升其价值。公司进行内部审计是以规范化的手段对公司运营进行评估,并以评估的准确结论来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从而使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变得科学化和客观化,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优化公司管理体系。客观的内部审计结果会对公司运营产生明显的导向作用,合理的内部审计机制有助于客观评估企业政策与发展方向、管理机制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促使企业能够顺利完成治理目标。

(3)减少信息的非对称现象。公司的内部审计是相对独立的,一方面能够有效地监督管理层会计信息编报,另一方面还能够完善地解决公司管理部门和公司投资人的信息非对称现状,使角色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得到确认。

(4)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内部审计的核心便是公司的内部控制,以内部审计的方式来评估公司内部的现有控制体系,进而及时找出公司内部控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发现对公司发展目标造成干扰的各类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以上的不足提出有价值的优化方案。

(5)有效预警的作用。通过对公司的内部审计,可以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严格的检查,一旦出现问题或者苗头,会随时发出微观预警的提醒,使企业及时进行决策的调整。

(6) 现代企业内部基本的管理制度和重大程序在起草与构建阶段就应当交由内部审计部门进行评价,由内部审计师作统筹考虑并提出自己的建议,由董事会确定,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制度与程序的完整性、有效性。

2.2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首先,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内部审计能够发挥其巨大的作用。通过完善的内部审计过程,能够随公司的治理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评价,在一家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内部审计的执行只有在标准化的治理结构中才能得到顺利的实施。通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体现出内部审计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才能发挥这些作用。一旦出现了和最初的计划不符的情况之后怎样才能及时地进行补救和调整。所以,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保证内部审计的作用和地位。

其次,只有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才能保证公司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家企业的治理结构属于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将企业的治理结构视为一个由许多模块构成的系统,科学严格的内部审计能够监控公司经营活动的全周期,从而起到良好的防护性和制约性作用。

3、当前内部审计的主要问题分析

3.1内部审计的相关机制尚待完善

当前,我国的不少企业并非出自企业自身的管理需要求而引入必要的内部审计,而仅仅是由于国家有相关的规定,因此可以说不少企业并不具备完善的内部审计基础,内部审计机制尚待完善。一些企业要求进行内部审计时必须向上一级领导汇报,导致审计的独立性受到比较大的影响。此外一部分企业把内部审计归属为财务机构的组成部分,导致审计工作只能针对财务范畴,失去了监督企业全局的功能和权限,无法有效监督企业整体经济运行情况。

3.2 公司治理的不足影响内部审计

在公司的整体运营中,公司治理是其运作和管理的基础,公司的实际治理状态能够对其内部控制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当前我国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趋向于国际化,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具体到日常管理模式以及公司实施治理的实际过程,我国还有不少公司并非完全按照外部市场基础上的架构所公认的管理理念。举例来讲,我国的一些公司并非建构合理的股权结构,而所谓的股东大会也难以发挥其作用,公司监事会难以起到监督作用,董事会也无法完全约束公司的经理层这些情况均会导致公司内部审计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3.3公司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一名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专业背景,包括财务会计、企业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的积累,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不少企业中,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员工往往并不具备完整的专业结构,难以符合企业审计工作的实际需求。不少内审者仅仅能够进行会计凭证、账项检查等相对难度较低的工作,难以胜任内部的全局审计。

4、加强公司内部审计的实际策略

4.1 内审机构保持独立性

纵观我国当前公司的内部审计实际管理方案,只有隶属于总经理的管理模式可以充分使内部审计保持其独立。通过设立审计委员会,使其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内审的检查、监督功能。因此建议在公司董事会之下专门设立一个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并将其作为审计活动的主体。通史赋予审计委员会应有的权限,使其能够完全代表董事会,对公司的管理进行有效的评估与监督,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审计的效率。

4.2 公司进一步优化治理模式

完善内部审计的重点便是对企业现有的治理结构的不足之处进行进一步优化。通过设立完善的公司权力制衡体系,充分明确公司的各个角色之间的具体职责和权限;同时还应设置合乎规则的公司董事会体系,其权限是为企业制定科学发展的路径,同时保持公司的透明化运营。还应该对公司的管理专业化水平进行规范和提升。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与评估制度,并有效强化监事会的权限与职能。

4.3加强内部审计者的专业素养

公司应加大投入来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通过完善在职培训与考核机制,将内部审计者从会计人员尽快转型成符合现阶段公司需求的复合型审计者。在此基础上还应构建完善而标准的审计过程,并使当前的审计行为充分符合国内外部环境及公司的发展远景。还应为公司审计人员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审计行为能够在各个部门顺利进行,提升公司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实力。

5、结束语

在规范运营的公司的治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合理的内部审计,能够以科学的制度构建,实现对公司所有分支和部门的财务活动的有效监督。因此,对于一个规范化运营的企业而言,只有构建了良好的内部审计体系,才能实现科学的治理,而良好的治理环境又能对公司的内部审计体系产生有效的支持。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我国不少企业的治理结构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内部审计机制效用带来了负面影响,期望本文的分析结论能为此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惠敏.公司治理、企业管理与会计信息系统[J]会计研究,2012.1

[2]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11.2

[3]程新生.我国公司治理监控模式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4

[4]周灿龄,张勇.美国现代企业内部审计[M]中国石化出版社,2013.

[5]王永海.试论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财务控制[J]审计研究,2010.1

[6]景川龙.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对策[J].经济师.2013(04)

[7]陈燕.浅析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S2)

[8]孙园园,崔娜.从公司治理视角看企业的内部审计[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