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心得体会范例6篇

股市心得体会

股市心得体会范文1

羊群效应是行为金融学的术语。在一定时期内,当采取相同策略(买或卖)交易特定资产的行为主体达到或超过一定数量时,羊群效应就发生了。关于羊群效应的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理性的羊群效应(Rational Herding);另一种是非理性的羊群效应(Irrational Herding)。非理性的羊群效应主要研究行为主体的心理,认为行为主体只会盲目的相互模仿,从而忽视了理性分析的重要性。而理性的羊群效应认为,由于信息获取的困难,行为主体的激励因素以及支付外部性的存在,使得羊群行为成为行为主体的最优策略。

在证券市场上,羊群效应主要是指在一个投资群体中,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采取行动,在他人买入时买入,在他人卖出时卖出。这样投资者就会形成一种从众的心理,而从众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不可控制的境地。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的羊群效应就非常明显。在股指从1000多点涨到4000多点的过程中,大批中小投资者蜂拥而入,而这些新股民很多人对股票都不了解。他们是在看到周围人都在股市中赚了钱,自己便也投入进来了。由于很多人缺乏股票方面的专业知识,其在炒股过程中就会依照别人的行动而采取行动,从而产生从众行为。而在当前,许多投资者都盲目地沉陷股市中,并且深信股市会越涨越高。于是,在他们的行动下,股市的泡沫也被越吹越大。没有永远的牛市,根据市场规律,股市总要会跌下来的。而现在众多投资者几乎处于疯狂的群体非理性状态。

二、羊群效应的表现及危害

1、羊群效应的表现

羊群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阶段,即股票的上涨阶段,下跌阶段和调整阶段。

在上涨阶段,投资者对市场信心空前高涨,受市场情绪感染,投资者纷纷购入股票,推动股价一路飙升。从去年开始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证券市场就一直处于这个阶段。受宏观经济向好,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今年秋天召开党的十七大,以及08年奥运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人对证券市场相当看好。因此股票市场异常火爆,认为股市黄金十年的大有人在。

在下跌阶段,投资者人心惶惶,盲目从众现象表现的更为突出。投资者集体溃逃。大家争相抛出股票,割肉清仓。而最近5月30号出台印花税从0.1%调高到0.3%之后,许多投资者仿佛发现了政府要打压股市的意图,疯狂地抛售股票。沪指也从4000多点,直泄一千多点,就说明了人们的从众现象。在调整阶段,投资者多处是迷茫心态。对入市找不到方向,股市处于观望状态。一旦出现反转,投资者就会蜂拥而至,或者集体入市,或者集体逃离。

可见,在股市发展的三个阶段过程中,羊群效应相当明显。分析羊群效应产生的影响,在这里主要谈它的危害,才能更好地认识它,为广大中小投资者在股市操作中提供有益启示。

2、羊群效应的危害

羊群效应的危害主要是指股市一旦暴跌,将会造成的许多不利的影响。股民将遭到惨重损失,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有人搞抵押贷款炒股、卖房炒股、典当炒股,还有人把养老、保险的钱都拿出来炒股。一旦暴跌,许多人将由此负债,生活环境也将恶化,有人可能因此而做出违法犯罪的活动。这终将扰乱社会秩序,不利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股市的暴涨暴跌也将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它将严重损害经济的发展,造成投资、消费低迷。我国现在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虽然最近这些年,我们的经济实力日趋上升,国家综合实力日趋增强。但经济是命脉,一旦股市暴跌将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预期,造成投资低迷,社会消费缺乏动力,而出口也将会产生极大的危害。这样,对我国经济将造成致命的伤害。日本股市泡沫破灭后,经济长达十年停滞不前就是最好的例证。因而有必要对当前中小投资者的盲目从众现象进行深刻地心理分析。

三、羊群效应的心理分析

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从众行为,比如去饭店吃饭,哪家人多就去哪家。这可能源于人的一种天生的群体意识。当自己掌握的信息并不多时,也许别人对这方面更了解,我们应该看看别人怎么做,并跟随他们采取行动。这样就会更安全,至少在心理层面上,能够使自己感觉到有安全感。

羊群效应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在心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因素:

1、迷信权威

相对于专业投资机构(基金、QFII等)、证券分析师,和一些比较专业的个人投资者来说,广大中小投资者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客观上信息不对称,主观上专业知识、投资经验不足。这就容易导致他们在股票买卖上易听从小道消息,采取跟风行动,从而采取盲目的从众行为。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信息影响。

专业的投资者往往能够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整个证券市场发展的形势、上市公司的各种消息进行详细而深刻地分析,因而他们掌握的信息也是全面的。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市场交易。而中小投资者,由于他们进行股票买卖主要是作为一种副业,不可能把主要的精力都花在这上面,他们在信息掌握上就不充分。这就造成了信息上的不对称。同时,在专业知识、投资经验方面,中小投资者也是处于下风。很多人对股票了解甚少,只是在听说别人炒股赚钱了,自己也就贸然进入了股市。这样在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中小投资者往往是通过电视、报纸上财经评论员、证券分析师的建议,而采取行动。权威人士在这方面更有研究,他们之所以是专家,就是说明在这方面有专业的研究。我们更应该听他们的意见。于是迷信权威行动就开始形成了。这在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所做的著名的服从实验中也得到验证:人们很尊重权威们提出的看法,然后会对这些看法提出近乎迷信的信任感,并把这种对权威的信心转移到自己的无决断中去(这些判断也是在权威的观点的基础上得出的)。

2、获得安全感

从众行为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在于为了获得安全感。也许一个投资者能够对市场做出他自己独立的判断,但当大部分人都看涨股票时,而他自己的判断是看跌时,在他内心的冲突就会产生了。当不与集体保持一致时,个体内心就会产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会改变自己的观点。采取与大部分人一致的行动,买入股票。以缓解内心的冲突,而拥有安全感。这被叫做与群体保持一致的规范影响。与群体保持一致会使人们特别容易获得证实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解释(Buebler & griffin,1994)。同时,心理学家阿什所做的著名的阿什实验也得出这种结论:人们普遍认为,当大部分人都做出相同判断时,那么差不多可以肯定,他们是正确的。在社会心理学上,这种为获得安全感而保持与大众一致的行为被称为规范影响。

这种心理在基金经理中也表现的较为突出。凯恩斯(Keynes)在《通论》中说道:“违反常规的胜利与符合常规的失败相比,后者更有利于维护声誉。”基金经理为了避免意外的失败,往往忽略个人的私有信息,而模仿其他基金经理的行为,这正是由基金经理业绩评价体系的相对性而非绝对性造成的,从而产生了羊群效应。这在行为金融学中被称为委托模型。

3、群体影响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的,其投资行为受其情绪、态度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投资值者不可能采取完全理性的行动。而他们又都处在相互影响的投资群体中,通过群体的力量,推动羊群效应不断地放大。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群体活动中,容易出现去个体化倾向,即个体的自我意识变弱,更倾向于采取与集体一致的行动。同时搭便车行动应运而生:既然那么多的专业研究人员和投资者在研究股价并且对其表现给予了肯定,那么还有必要浪费时间试图找出合理价格吗?因此,人人都认为,其他细心的投资者已经研究过股价了,所以干脆学他们的:买进!同时,受到群体极化的影响,即群体会做出比单独个体行动时,更加趋向极端的行动。这样在投资市场的中小投资者们就会形成一股整体合力,推动股价或者突破巅峰,或者跌入谷底。这就是群体非理性从众行为的结果。

四、结论和启示

投资者盲目从众的羊群效应,在股市一片大好的时候,可能会表现出其好的一面。但是,一旦股市崩盘,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中国股市向来有“政策市”这一说法,有人认为政府在奥运会之前是不会让股市跌下来的,这只能是一部分人的皮毛之见。中国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会采用更多的市场调控的手段,而不会像以前一样采用较多的行政手段来调控股市。因此,“政策市”也将离我们越来越远。如最近央行连续的加息和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政策,证监会的教育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的通告等,都说明政府认为股市存在的一定的风险。另外很多人还存在着侥幸心理,“击鼓传花”自己不会接到最后一棒,依然痴迷在股市中。这也是盲目从众的表现,问题是当大部分人都这样想时,最后会是谁接到最后的一棒呢。

股市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股市 羊群效应 投资 股民

一、引言

我们都知道经济学的两大支柱:金融体系参与者的理和他们在市场中的相互作用。这两者是构成金融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而本文要讨论的羊群效应,则为影响参与者理的一个问题。羊群效应从字面意思来讲就是指像羊群一样喜欢集体行动的一种从众行为。放到人的行为中来看就是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他人行为的指引而放弃自身的想法而做出与大部分人一致的决策的一种现象。羊群效应在股市中的表现一直是经济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表现明显,对股市中羊群效应的研究对于引导股民理性投资,规范投资行为,稳定证券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羊群效应理论综述

羊群效应的提出最初起源于凯恩斯提出的“选美论”,他将股票市场的投资比作选美比赛。他认为当竞争者被要求选出一百张照片中最漂亮的六张,获奖者往往不是那些选出自己觉得最漂亮的照片的人,而是选择其他竞争者最有可能选择的六张照片的人。这种行为使得竞争者猜测并模仿别人的选择而放弃自己的选择。这种行为产生了羊群效应。

并且,他还对进行长期投资的人是否能够正确预测市场的形势提出了怀疑。如果专业的基金经理人在意别人对他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决策正确性的评价,他就应该选择羊群行为,这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此外,对于市场中发生的有效市场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人们也倾向于通过羊群行为来进行解释,所以在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下,羊群效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总结关于羊群效应的相关理论大致可以总结出下面四种类型:一是支付外部性模型;二是委托模型;三是信息学习模型;四是实证性羊群效应模型。支付外部性模型是说,投资主体在采取行动时所获得到报酬与之后和他采取相同的行动的人数呈正相关。也就是说,越多人和他采取同样的决策,他所能获得的回报就越高。委托模型认为,当市场的信息不明朗,传递不对等时,基金人往往会采取羊群行为来作出和大部分人一样的决策,来维护自己的名誉。减少别人对自己专业胜任能力的质疑。信息学习模型显示,在先于自己采取行动的情况下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后来者倾向于放弃自己掌握的信息,改变自己原有的想法结果采取与大部分人相同的决策。实证性羊群效应模型则主张通过搜集数据,建立模型来具体研究个体的行为模式,且主要研究金融市场上的羊群行为,来确认是否存在羊群效应。现有的大部分文献主要从这四个方面单独或组合起来对羊群效应理论进行研究。

三、股市中羊群效应的表现特征

羊群效应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在羊群中发生的现象,比如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青草地便开始吃草,其他羊看见了也围过来开始吃那片青草,不管本来自己要去哪片草地也不管那一片草地能吃多久,甚至忽略了一旁可能埋伏着狼,便一哄而上开始争抢。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从众行为。而股市中的羊群行为是指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投资者容易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大部分人买入就买入,大部分人卖出就卖出的一种跟风操作,炒作的行为。在股市一片大好纷纷上涨的时候就一拥而上,在股市下跌的时候就纷纷卖出,仓皇而逃。这种羊群效应对股市的稳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对股民自身的利益也有很大的损害,回顾2007年的股市大跌就让很多跟风操作的股民蒙受了极大的损失,有些至今还未完全恢复。比如中石油上市后很多人跟风买入,谁知到持续下跌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并且深陷其中。这些教训都提醒了我们羊群效应的危害时刻提醒着投资者要理性决策。

四、股市中羊群效应的形成原因

羊群效应形成的原因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看法,心理学家认为是人类理性的极限性,社会学家则认为是一种从众心理,经济学家则着重从信息不透明,不对等的角度来解释。本文将结合这些观点进行归纳来总结为以下几个原因:

(1)利益驱动。经济利益是投资行为的最大目的,获得经济收入是所有投资者追逐的目标。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人们会跟风,哪里有钱赚哪里就会有人蜂拥而至,哪里有挫折人们就会望而却步。股市形势大好,人们便会觉得有便宜可占,就会纷纷买入股票,消息传得很快便有更多人涌上来造成了夸大事实的炒作。由此可见利益的驱使是羊群效应的首要内在动因。

(2)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由此可见从众心理是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行为中的,股市中也不例外。经研究表明,社会学家认为从中现象的决定性因素是行动的人数而不是这个举动的本身。也就是说有时候无论对错,一旦有很多人做,人们就容易被影响。很少有人能抵御住人数带来的冲击力,一直坚持自己的选择。于是股市中也不例外。股民往往会跟着大部分人走,跟着媒体炒作的方向走,跟着庄家走,他们比较相信大多数人的决策而倾向于怀疑自己。尤其是在一部分人赚钱的情况下,利益驱动的心理很难使人独立自考并做出理智的决定。股市投资的风险往往使得股民们蒙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影响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气,他们信奉多数人做的就是好的的传统思维,不敢逆流而上做那个少数人,把信心放在了外界不确定的现象上,而这种现象有可能只是舆论炒作出来的带有夸大成分的假象。而一些媒体正是利用了大量独立散户的心理压力造成的从众心理,引导舆论,造成羊群效应。

(3)信息制约。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的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因此掌握了第一手信息的人就好比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股票市场这一道理显得尤为明显。当投资者快速而准确的获得信息意味着更有可能获取投资的成功赚取经济利益。然而在我国初步成长起来的股市中,信息不透明严重不对称的背景下,投资者在获取信息方面收到了比较严重的制约。他们不能及时获取信息,也可能获取到的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不充分,这对投资者做出成熟的决策起到了很大的困难。

首先,作为股票的发行者,集资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于是他们就会倾向于称赞或者夸大本企业的优点,对于企业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避重就轻,使得投资者无法获得清晰而完整的会计信息,所以很难对股票有完整客观的分析和认识,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其次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散户众多,他们受到自身所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的制约,在获取信息方面的速度和质量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信息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也存在着很大差别,这相比较与那些掌握内部消息的人来说存在了很大的劣势,所以跟随者其他人的脚步,模仿别人的投资行为成了相对保险的选择。而这些选择有一定的风险,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陷阱,这就形成了羊群效应。

(4)庄家炒作。庄家作为拥有资金,掌握信息,熟知股市作流程,和媒体达成合作的主力投资者,能够运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人脉操纵股市形成羊群效应。庄家如果选中一支股票低价买入,运用选美理论中竞争者的心理,把信息有计划的传播出去,当少数信息灵通的人获悉便买入这只股票促使股票价格不断上升,买到这只股票的人们还在持续赚钱,于是传播到了更大的群众中间,形成了一窝蜂都来买这只股票的现象。而知道的人越多,买入股票的人也越多,庄家这时候一举卖出股票,这就是一次完整的坐庄过程。这种运作使得庄家征得盆满钵满而广大散户赔了很多钱。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庄家编织出来的幻影,使得对股市不熟悉的广大散户盲目追逐,掉入了给广大羊群设下的陷阱。

(5)媒体煽动。现如今媒体的力量越来越不容小觑,电视上一个所谓专家的分析就能改变整个社会观点。股市中也不例外。股民们通常对于有关股市的信息都格外敏感,媒体就抓住了这一特点进行舆论引导,造势,使得股民们根据舆论走势进行投资。于是媒体在羊群效应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6)股市不成熟、股民不成熟。我国股市历史较短,发育尚未成熟,缺乏完善的管理和规避风险机制。近几年股市发展较为迅速,股民的大量涌入对于股票市场的规范更是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股民对股市缺乏完全的认识,没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缺乏全面的股市知识,面对股票市场复杂的操作程序,变幻莫测的股市行情,他们很难做到孤立的理智思考。这也是造成羊群效应的重要原因。

五、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

在以上分析中我们大致了解了羊群效应产生的原因,我们发现这是一种盲目从众的行为,所以我们要根据这些原因避免从众做一个理智的投资者。

(1)保持平稳的心态是理性投资的前提。投资者应该认识到股市的高收益和高风险是相互依存的。首先要克服一定要赚钱,一定会赚钱的想法,放平心态以一个健康的心理面对股市的高低起伏。吃了亏不气馁,得了便宜也不要膨胀,在熟悉股市运作的过程中慢慢积累经验制定自己的战略,并坚持自己的计划,在变幻无常的股市风云中坚持自己的一片天地。

(2)在“羊群”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羊群行为本质上就是一种从众心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从众也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贬义词,分为理性和非理性的从众。关键是我们要保持清晰的辨别能力,看清到底是大势所趋,还是一窝蜂的媒体炒作,避免掉入信息陷阱。

(3)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信息在股市中扮演着先导的作用,谁最先得到信息、谁最会利用信息决定了投资的成败。可是股市中的信息杂乱无章,纷繁复杂我们要学会收集和利用。首先要从宏观上有个大体的把握,比如国家新颁布的政策和条例要有基本的了解,其次就是对上市公司的了解,看懂会计报表挖掘需要的信息,才能加以分析,确定自己的投资方向。对于大众媒体更要采取审慎性原则,不可全信也不可全不信,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对于权威人士发表的言论,要加以借鉴,毕竟谁都不是万能的,谁也不能预言变幻无常的股市。

(4)寻找规律,总结经验。股市看似变幻无常,却一直吸引着各种各样的投资者进入这个花花世界,其实其中的操作还是有机可循的。比如说我们要摸清庄家坐庄的规律就能把握住买进卖出的时机。但是也要注意庄家和散户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如果一味跟着庄家行动,可能反而会掉入庄家设的陷阱。

(5)学习股市知识和投资技巧。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赚钱也是一个样,想要投资有所回报就不能盲人摸象,而要学习知识摸清门道才能总揽全局。不管是新股民还是老股民,面对日新月异的股票市场,学习永远是需要的,了解宏观政策,掌握一定的会计知识,熟悉股市的运作规律都是长期进行投资行为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同时提高心理素质也是需要学习的重要的部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股市甚至人生的道路上稳健地走好每一步。

六、羊群效应理论对中国股市的现实意义

对于羊群效应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一分为二,理性看待。羊群效应不全是坏的,有理性和非理性之分理性的羊群效应有利于加快证券市场的运行速度,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反而是维护了股市的稳定。而非理性的羊群效应则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和扭曲了信息的真实性,降低了股民的信心造成了极大地损失,加剧了证券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的动荡。在中国短短十几年的股市发展过程中,跟风行为从未停止过,股市危机也时有发生,而这两只之间是否有联系,若有的话有多大程度来源于这种羊群效应。目前我国经济学学术界主要在应用价格分散度这个方面来研究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在实证性研究上还尚未充分,在以特定行为主体为研究对象的方向上还需要继续努力。由于中国股票市场散户比较多,信息传递存在严重不对称的问题,所以国家也推出了比如股指期货之类的政策,目的在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帮助他们有效规避风险,稳定市场运行。而这些政策是否能够从股市的内在机制的调整来做到稳定市场和人心,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总而言之,从长远的角度看,研究羊群效应理论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都对中国的股票市场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文虎.基于Malmquist指数的中国股市羊群效应测度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9,(8).

[2]程庆生.中国B股市场羊群效应检验[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3]杨洋,支晓津.金融市场羊群效应ARCH模型与股市实证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5).

[4]朱少醒,吴冲锋,张则斌.基于随机图论的股市“羊群效应”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0,(1).

股市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保守主义;隔离效应;反应过度;反应不足;自我归因;非理性波动

一、行为金融学简介

西方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Finance)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之前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多假设: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然而,研究者们在投资领域中发现了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西方的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投资活动过程中发现,金融学的许多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投资活动,对投资活动中人的行为与心理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行为金融学就是试图去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一门学科。著名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包括背景依赖(ContextDependence)、保守主义(Conservation)、隔离效应(DisjunctionEffect)、反应过度(Over-reaction)、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等。

二、资产价格非理性波动与非理性人假设

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均假设:个体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但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投资领域中存在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个体和群体的决策往往并不会以理性利益最优化来决定其行事的策略。行为金融学是在传统金融理论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时候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类具有一定的理性,但人类的行为却不尽是理性的,行为金融学在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的基本预设假定之后,把人类的感情因素和心理活动等融入投资决策过程之中并加以分析,认为这些因素都在人类的决策过程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有限套利(limitstoarbitrage)和投资者心态分析(inverstorsentiment)。有限套利就是基于人的非理性假设,在噪声交易和市场交易规则限制的影响下,再完美的套利也只能部分发挥作用。投资者心态分析就是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对心理学的研究能对金融市场的许多现象解释带来很大的帮助,也能解释很多股票市场的异常现象,比如市场泡沫和崩盘现象。行为金融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许多弱点是一致的,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的,可以被利用在市场上获取利润的。“行为金融学首先并不完全肯定人类理性的普遍性。而认为人类行为当中有其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非理性的因素。”

决定股价的短期波动或者说直接影响股价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购买股票的每一分钱背后都有个活生生的人,而决定其是否购买股票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当下的心理状态。所有的外部的因素诸如最新的公开信息,历史的走势,某人打听到的小道消息等等都只是影响其心理的多种因素之一罢了。进而,一个股票乃至一个证券市场的趋势就是有所有的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及其发展而决定和推动的。因而进一步的可以认定证券市场和其他市场上往往存在着情绪周期,《洛杉矶时报》曾载文将其总结为轻视、谨慎、自信、深信、安心、关注和投降7个过程。这7个过程构成了一轮资产价格的完整波动过程。

股价是对股市总体心理状态的客观反应,任何一个时点上的股价走势发展,向上或是向下,都是由过去发生的事件和将要发生的事件共同造成的。过去的事件谱写出了过去的K线走势,过去的K走势或者说是过去发生的事件决定了某一时刻市场参与者的总体心理和财务状态。而这决定了未来基本面和消息面发生变化时参与者的反映,每个投资者的反应总合则决定了未来股市的走势。因此,同一事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市场,面对市场中投资者的不同原有心理状态时,结果会完全不同的。比如提升存款准备金,在牛市疯狂时,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会被认为是利空兑现,股市会更加的上扬,这在2007年的中国股市屡次可见。

三、非理性在股市上升中的表现

非理性因素发生在股市波动的每一个阶段,具体来说,在一个周期的开始,股市在经历一段长期的调整之后,股票价格的处于历史低位,而此时经济基本面开始好转,股价开始处于上升的初级阶段,显然此时股价合理甚至是低估,基本面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至少是最坏的情形已经过去,此时从长期而言应该是很好的购入股票的时机,但大多数的投资者在熊市的惨跌中已经心有余悸,根据卡尼曼的回忆效用理论,此时投资者对于上一资产价格周期期末的暴跌经历具有强烈的回忆效应,恐惧造成了投资者的悲观情绪,难以对当前的市场有准确客观的分析,当利好的趋势不断显现之时,股价反而波澜不惊,多以小的震荡为主,这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的“反应不足”和“隔离效应”来解释,“反应不足”又可称为“保守主义”其表现形式有两点:一是人们习惯于对不确定的事物先设定一个初值,然后根据信息的反馈对这一初值进行修正,而前期的下跌走势就在此形成了一个悲观的初值;二是人们总有对信息进行筛选的本能,对新信息进行选择性识别,对有利于保持原有观点的信息加以重点确认。以上两点使得当基本面开始改变时人们的反应滞后。

“隔离效应”,即人们总愿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或预期彻底实现时再做出决策的倾向,也使得一轮资产价格上升行情在初期总是缓慢而犹豫,唯有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徘徊后,人们才能从“轻视”和“谨慎”转变为“自信”的状态,慢慢地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进入市场,股市成交量不断增加。

当资产价格上升波段发展到后期,此时资产的价格已远没有原先那么有吸引力了,甚至已经远远高于其价值,但上升的趋势,使得“过度自信”现象很容易发生。人们经常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当行情发展到高潮阶段,市场上总是乐观的情绪蔓延,长期的上涨行情使得参与者的自信不断得到正强化,因而操作上更加的主观和激进。同时长期高扬的股价会让人产生价格偏移,产生对当前股价的认同的倾向。信息窜流和“羊群效应”现象使得在一轮行情末期的投资者总体的乐观情绪很难被扭转,人们通过相互间的循环反应刺激,情绪逐渐高涨。于是人们很难想象股价会突然的暴跌,即使有所下跌,由于见过更高的价格,而认为其实也在历史高位的价格很便宜,而大举买入,当有很多人这么做时,群体的非理性就产生了,这就是股价在达到通常的估值上限后还会波浪式上升的原因。

四、非理性在股市下跌中的表现

当一个周期进入下跌阶段时基本面开始变化,人们过于乐观的预期被突然打破,股市开始下跌,同样的由于之前股市上涨时期,许多利空的因素出现以后并未改变股市上扬的趋势,人们产生了侥幸心理,在“保守主义”配合下,往往不会去考虑量变到质变的可能。在经过长期的牛市行情后人们会产生“资金效应”,资金效应是指在产生收益效应后,人们倾向于接受以前不接受的,再次的后失败所产生的痛苦往往较小,因为损失被前期的收益缓冲了。因此继续投资的冲动不会立即消除。对于新近的头寸带来的损失,也会因为“后悔厌恶”而不会随基本面的改变而轻易卖出。以上种种人们心理上产生的作用使得总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情形,即虽然股价已脱离价值,趋势似乎也已转变,但在股市的一波大回调之后总会有一波有规模的反弹,几乎每次的股市逆转的形态总是以M头出现。

伴随着股市下行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市场绝非原先认为的那么乐观,阻碍经济发展中的负面因素开始不断出现。当到了在下跌的后期,长期的下跌使得人们产生了趋势持续的预期,使得即使股价在下跌之后突显出了价值,但场外资金依然不敢进入,同时筹码持有者由于巨大的账面亏损,对股价的定位产生巨大的改变,用惊弓之鸟来形容比较贴切,当股价由于抄底资金的介入而有所回升时,成本较低的投资者倾向于在略有亏损时出局,而不会在意此时股价是否匹配股票的价值,长期的下跌同样的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定式,“保守主义”在此再次发挥效应,随着股价的上升,不断有接近其成本区的投资者选择抛售,反弹很快就被无法控制的抛盘镇压下去了。这也是下跌时会出现波浪式下跌,高点越来越低,低点也越来越低的原因。

在下跌的趋势之中,慢慢地人们开始认为下跌时常态而上涨只是偶然,市场的总体悲观情绪又会通过“羊群效应”在群体中的投资者间进一步加强,这就造成了严重的惜买现象,造成资产价格启稳的困难。此时绝大多数的人都开始从“安心”,“关注”转变为“投降”。

市场的大底是由长线的价值投资者造就的,唯有当有较大的一批资金开始不在乎短期的波动而进入股市时才可能结束绵绵的下跌趋势。一个特定市场中坚定地价值投资者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和难以估计的,并且只有这批价值观相同的人在较集中的时点上共同进入股市,才能对趋势产生作用,这就造成了大盘暴跌时的下跌幅度和节奏难以估计。在一个趋势投资盛行的市场,在长期下跌之后,很少有人会脱离“羊群”敢于逆势而为,其结果就是股市往往会下跌到一个离谱的点位。如格雷厄姆1929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后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费雪已经预见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股神巴菲特也曾在买入股票后账面损失达到50%。他们都是著名的投资家,但在非理性面前,任何理性分析都难以预测非理性造成的冲击和波动。

五、结论

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的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波动,贪婪与恐惧的存在使得价格和价值会产生巨大的偏差,而具体时代背景,人文环境等的不同造成了市场总体心理状态的不同,故而对于即便相似的基本面市场总体的反映也不尽相同。流行的技术分析就其根本是对过去发生事件的统计总结,并试图通过概率指导投资。但参与者在不断变化,参与者的数量和市场中交易的股票也在不断变化,此外不同股票可能吸引不同的具有特定行为特征的投资者,这使得在另一个股票上的数据分析变得钝化。资本市场是由无数投资者和投机者共同构成的博弈场所,因而对于资本市场脱离基本面因素的非理性波动唯有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审视。行为金融学无法精确地为投资预测价格的波动和走势,但却可以在分析投资者心理和大众预期的基础上来研判资产价格波动的发展阶段。从投资的战略角度来把握一轮行情的发展,发现机会,规避风险。

参考资料:

股市心得体会范文4

低迷行情下选股技巧

――好股网客服

低迷行情下选股技巧:及时发现强势股,选择正确的介入时间,果断换仓。不少选手都是在周末前两天换仓的,靠着个股在短期的强劲上涨动力,一跃而起,一举夺冠;仔细挖掘价值被低估的绩优股票。价值投资一直是很多专业人士比较看好的选股手段。股市低迷时,选取被低估的股票比大好牛市时更加容易,只要坚持,形势一回升,必将获得丰厚的收益;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追涨杀跌,切忌急躁和消极。几乎每一位选手在谈到自己的心得的时候,都要提到一句“心态很重要”。虽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心静则限慧,很多成败就在一念之间;联系行业相关政策和股票基本面,多角度进行分析。市场、行业和个股三者互相制约,只有善于把握宏观环境,又精于判断微观环境的人,才是得道者。光跟着消息面,或光盯着个股的分时走势图,都会陷入盲目操作。

十大股训(经典)

――vivi

一是投机像山岳一样古老;二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予;三是买入靠信心,持有靠耐心,卖出靠决心;四是只有持股才能赚大钱;五是企业价值决定股票长期价格;六是不要轻易预测市场;七是股市的下跌如暴风雪是正常现象;八是尽量简单;九是不断地减少交易;十是远离市场,远离人群。

股市谚语时机篇

――风中自由

市场并没有新鲜事,只是不断地在重复;股市赢家一定会等,市场输家乃败在急;看对行情绝不缺席,看错行情修心养息;聪明的人懂得休息,愚笨的人川流不息;低档你我都可投资,高档大家只能投机;强势股不会永远强,弱势股不会永远弱;利用停损停利机制,避开风险反向操作;利空出尽反向买补,利多出尽反向卖空;均线纠缠三角尾端,都是大好大坏前兆;股市所有金银财宝,统统隐藏在转折里。

介绍凯恩斯“死多头”理论

股市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股票市场;羊群效应;行为金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学的研究进入金融领域,行为金融学理论在对一系列不同于有效市场假设的异常现象的研究中不断发展壮大;其中羊群行为作为行为金融学理论的一个分支,备受学者关注。羊群行为是股票市场异象之一,它难以用建立在理性人假设基础之上的传统金融理论进行合理解释。它的概念来源于动物界,意指动物们群居生活、成群移动等行为;后来这个概念被引申来描述人类社会现象,指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思考、感官和行动,采取跟大多数人一致的策略,以期降低决策失败的风险,减少行动成本,尽可能地增加收益。随着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这一概念被进一步引人金融市场,用以表达在信息不确定下,投资者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出现“羊群效应”、“聚集效应”,导致股票价格就出现系统性的偏差。本文主要针对股票市场上的羊群效应进行研究探讨。

1 羊群效应的概念及特征

羊群行为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的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被称为“从众效应”。金融市场上的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有限理,它是指投资者在不完全信息的环境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的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自己得到的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具有传染性,因此把存在于多个行为主体之间的羊群行为现象称为羊群效应,主要研究信息传递和行为主体决策之间的相互影响及这种影响对信息传递速度和充分性的作用。

羊群行为的特征包括:(1)先做出决定的投资者的行为对后面大多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2)常常会导致投资者形成错误的投资决策;(3)当投资者发现决策错误之后,会根据更新的信息或已有的经验做出相反的决策,从而开始新一轮方向相反的从众。从羊群行为的特征可以看出,羊群行为的出现有两个条件:首先,别人的决策行为是可以观察到的,否则无法模仿;其次,所有决策并不是同时做出的,而是有先后次序发生的。

行为金融学是通过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心理偏差的系统分析来描述羊群行为的。当证券市场面临众多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其心理因素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人类固有的行为模式会不知不觉地主宰着投资者的行为。每一个投资者开始总是试图进行理性投资,并希望规避风险。初始羊群效应使得偏差得以形成,而强化羊群效应使得偏差得以扩散和放大。

2 羊群效应的形成原因

机构投资者的特点是既有个体的行为特征又有群体的行为特征。在股票市场中,一方面投资基金的投资决策主要由基金经理做出,因而基金的投资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基金经理个人的投资行为特征;另一方面,投资基金由于是群体性的研究,其信息来源比一般个体投资者要广得多,故而股票市场的投资行为又带有群体行为的特征。因此,股票市场中羊群效应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机制因素

(1)机构投资者的委托机制不完善

从投资股票者来看,作为人其目标是让委托人的满意度最高,尽管在投资初期,基金公司对投资策略、投资风格、投资理念也做了详细地制定,但是毕竟是要取悦委托人。因此,基金公司原先的投机策略不得不让位于对名誉的维护,不得不从众和跟风。在此背景下,基金公司如果采取同其他基金同业相同的投资策略,则至少可以取得平均收益水平,相同的策略操作产生了羊群效应。

(2)缺乏信用经济基础

股票市场的建立需要发达的信用经济基础,但对于信用体系不健全的中国来说,必然会带来不健全的股票市场。同时市场基础不完善的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性较大,当投资者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时,特别是当投资者依靠自身能力不能做出正确判定时,投资者将会明显地追随其他人的观点。市场波动性越大,市场风险越大,投资者的预期就越不确定,这时候投资者会更多地观察他人的交易行为并加以模仿羊群行为程度增大。

(3)可供股票投资者选择的优质品种不多

由于市场上绝大多数的股票估值偏高,具备投资价值的优质蓝筹股和绩优成长股的数量过少,稀缺的优质公司股票就当仁不让地成为基金追逐的对象。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机构投资者在挑选自己投资组合时都纷纷追逐市场热点,同时买卖相同的股票,选择那些业绩突出,盈利能力强,具有行业代表性的龙头企业,这样就形成了众多机构投资者同时投资于少数蓝筹股绩优股的现象,产生基金投资的“羊群”效应,交叉持股自然不能避免。

(二)投资者自身因素

(1)投资理念模糊、投资知识缺乏

我国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大多数缺乏专业的股票投资知识,这表现在投资者无法分析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或对国家出台的政策不能从深层次的把握,同时对经济的动向不能很好的把握,这就造成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判断股票的价值,很容易形成混乱的投资局面。同时市场上那些专业的投资者一般都系统学习过投资知识并且经验丰富,对信息的把握能力也比普通的投资者要强,也能够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大环境、整个证券市场的运行趋势以及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进行全面深刻的研究。这些投资者往往成为羊群效应的领头羊,而那些缺乏专业知识的投资者成为羊群。

(2)从众投资者的非理性跟风

从众投资者是非完全理性的,投资者做出的决策并不完全出自其理性的分析,而更容易受情绪、心态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这样当投资者处在投资群体当中很容易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采取与其他人一致的行动。这样做可以使个体获得一种安全感。当投资者做出的决策与其他人不一致的时候,投资者很容易怀疑自己的判断进而改变自己的判断,选择与其他人一致的行为。股票市场中的投资者大部分缺乏专业的知识,对于那些最近几年才加入到股票市场中的投资者来说更加缺乏相关的经验,绝大多数投资者没有接受投资方面专业知识的训练,对证券市场研究能力不强,不能够对相关的股票进行系统的合理分析,他们投资时候往往是听取各种专家的建议,这些投资者就扮演着跟随头羊的“羊群”。

(3)缺乏良好的心态

我国股票市场建立时间短,多数为新股民,这些投资者往往缺乏良好的心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投资者抱有非理性的收益预期;第二,获得虚假的心理安全感;第三,大众化思维。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群体活动中,容易出现去个体化倾向,即个体的自我意识变弱,更倾向于采取与集体一致的行动。行为金融学也赞同这个观点,并认为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的,其投资行为受其情绪、态度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3 弱化羊群效应的措施

理性的羊群效应对我国的股票市场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个人投资者缺乏专业的知识和对市场有效信息的充分掌握,因此理性的羊群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投资者确定自己的投资策略,获取收益,规避风险。其次,理性的羊群效应有利于加快股票市场价格发现的速度,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维护市场的稳定,因为此时羊群效应的发生使得大量资金能够快速的向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流入,从而优化市场的资源配置职能。除此之外,理性的羊群效应能够促进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使得股票的价格更向其内在价值靠拢,这能有效的提高市场效率。

(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扩大信息披露的范围

市场信息不对称是形成羊群效应的主要原因,只有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市场的透明度,才能使投资者及时掌握真实有效并且全面的信息,市场才能够逐渐变得公平。为了增强信息市场的透明度,使投资者获得完全公平的竞争条件,弱化市场羊群效应,就要充分和及时地披露真实信息。所有可能对股票市场中的股票走势产生影响的信息都应该及时的予以公开,包括企业对某个项目的操作情况,如兼并和收购的各项工程的进展情况,不能等到股价急剧变化之后再披露有关资料。而由于上市公司在披露自身信息方面缺乏主观能动性,也因此需要监管制度的约束,对于瞒报信息或者报虚假信息的上市公司应当予以严厉的处罚。

(二)培养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倡导正确的投资方式

羊群效应的另一重要产生原因,是由于投资者抱着投机心态的错误投资理念,普遍持股期限短是其一大特点,在市场出现震荡时,羊群效应会使得市场震荡进一步恶化。因此,一是通过媒体网络等方式向公众传输选择有价值的股票长期投资长期持有,以公司价值为投资目标的理念。二是加强管理上市公司的股利分红政策,杜绝上市公司不给股东配发红利的现象。三是对股票投资者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倡导以长期投资价值为核心的投资理念。在进行投资时应以长期平均收益为中心选择有价股票,即选择一个有潜力的有价股票长期持有,而不是跟风炒作。当市场中的投资者更成熟更理性时,市场中的羊群效会减少。

(三)改善股票投资市场的外部环境,拓宽投资渠道

一方面,规范上市渠道,尽可能地扩大市场的容量,并将重点放在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另一方面,加快发展股票类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选择投资组合时有更多的风险对冲工具,为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外部环境。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把双刀剑,不仅对股票市场起着稳定作用,同时也可能加剧股票市场的动荡。但是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上推出的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等业务,门槛过高,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无法涉足,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不明显,甚至可能成为那些机构投资者操控市场的工具,从而加剧市场短线的风险性。纵观国外成熟的股票市场推出的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对市场所起的稳定作用,让我们有理由相信金融衍生工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股票市场中的羊群行为,能够为市场长期的稳定发展带来好处。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衍生工具带来的稳定功能,对衍生工具带来的危害采取弱化遏制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曾云龙.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羊群效应研究[D].广州大学,2013.

[2]崔显林.论当前股票市场中“羊群效应”的危害及对策[J].全国商情,2009,4:49-50.

[3]罗冠男.我国股票市场中“羊群效应”行为分析[J].经济视角,2013,12:7-8.

[4]李厚泽.中国股票市场的羊群效应比较及其演化研究[J].时代金融,2012,3:145-146.

[5]尹晓光.我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6]沈潇茹,陆珩,李晓钟.中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比较分析[J].当代经济,2013,15:108-110.

股市心得体会范文6

6月18日A股市场在“中央出台政策鼓励股权回购”等朦胧的利好传闻刺激下终于止住连续下跌。很多人由此预测有部分资金正在进场,进行逢低吸纳的抄底操作,短期内仍将继续向上。但最终利好并没有兑现,6月19日市场就大幅回吐……

迷茫的股市

据统计,从2007年10月开始,8个月A股总体跌幅惊人,其中有色金属股成为“重灾区”,地产股沦落成“大熊股”。“中国股市已现崩盘走势,3000点的政策底已被管理层放弃,2800点这个意料之外的低点也曾被突破,市场底将深不可测,股市现在已经非常危险。”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对股市未来发展非常担忧。

近期股市跌破3000点政策底而没有任何反弹迹象,投资者情绪消极。绝大多数人认为,这种跌势已经不能用简单的技术因素加以解释,经济减速预期与通胀压力相伴随,已经成为令市场疑虑、令管理层担忧的主要矛盾。在这对矛盾没有化解之前,市场很难获得持续上涨动力,谨慎防御是投资中的首选策略。

股评专家王国强认为,现在,没有人能够对最近的走势作出乐观的判断。因为决定市场走向的基础因素,是宏观景气周期及与之相随的企业盈利变动。他认为,经过连续8年高速增长之后,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将在生产成本涨价和信贷收缩的共同作用下步入减速阶段,“低通胀、高增长”的牛市环境不复存在。而且,目前无法排除宏观经济进一步回落的可能性,因此估值体系的基础并不稳固。目前场内消极氛围还没有改变,下跌惯性依然存在,低迷的成交水平显示场外资金仍然没有大举进场操作的愿望。

国家发展改革委6月19日宣布:自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液化气、天然气价格不作调整。电价、油价同时上调,这对相关行业会有多大影响呢?国信证券发展研究总部总经理何诚颖、天相投资行业分析师赵鹏程等专业人士认为:

本次油价的上涨对石化行业的影响而言,一方面,石化行业的亏损一直要依靠政府的补贴,即使这次调高油价,仍处于亏损状态,所以短期影响还是很有限的,从中长期去看,影响还不好判断的,但可能对A股的反弹产生积极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则说,熊市不会那么快过去的,A股的熊市从来没有少过两年,大家要有心理准备。你也别怪政府,政府上次出印花让大家跑,大家还是不跑,看看这次跑的是谁,险资跑了,社保跑了,QFII跑了,连基金也在跑……投资这一块,已经到了中国商人不知道还有什么项目值得投资的境地,投资成功的概率很小了,有钱大家都存着不用。所以,从宏观上分析,2008年的中国股市是不容乐观的。

股市有没有底

6月18日十连阴之后的一根阳线,这对股市意味着什么?这让几乎绝望的投资者又看到了反弹的希望。然而现实是如此残酷,19日一根近两百点的阴线,将18日的阳线几乎吞没,也将多方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浇了个透心凉。指数的一再暴跌,给市场信心以沉重的打击,6月10日才发生过的千股跌停惨剧18日再度重演,可谓满盘皆绿,哀鸿遍野!人们不禁要问:A股的底,到底在哪里?但中金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目前难言底”。

中金证券分析师表示,两市目前市场复苏的希望依然微弱。目前全球性通胀形势严峻,而随着汛期的到来,南方水灾有升级的迹象,对经济运行前景带来严峻考验。此外,越南、印度经济波动,引发投资人对中国新兴市场的担忧,导致市场估值向下修正,尽管很多个股较前期已显得“非常便宜”,但在未能探清底部之前,仍应多看少动,控制仓位为主。虽然现在的A股大盘指数已经很低,但是离A股历史最低水平(2005年5月)尚有较大的下调空间,进一步考虑到未来企业盈利下调的风险,当前股价仍难言见底。

在没有出台真正利好的情况下,任何反弹只会加剧市场的动荡,导致短线恐慌性抛盘的增加,根本不可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就像18日的的小幅上涨后19日的回吐就是很好的证明。

在接受采访中,很多股民表示对中国股市越来越失望了,老股民张先生说,可能新股民很难理解,但像我一样从1996年就入市的老股民就和我有同感了。中国的股市能有今天,中国的上市公司,中国的国有企业能走到今天,是谁的功劳,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是从1990年到现在几千万股民的血和泪堆出来的!我们拿出自己的辛苦钱甚至是血汗钱来支援祖国的经济建设,他们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可是,我们收获了什么?

股市行情在跌破3000点之后,原来坚信“政策底”的普通投资者纷纷动摇了持股的信心,争相抛售深套或浅套的股票。这次下跌不仅幅度大,而且速度快,对投资者特别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伤害极为严重。一些专家认为,2800点告破,预示着2700点危在旦夕。目前市场中的任何抵抗力量都已经成了不堪一击的东西,都无力抵挡滚滚下跌的洪流。阶梯式撤退是唯一能保全自己的操作方法,但随着市场的每况愈下,这样的操作将逐渐变得更为艰难。所谓的抄底操作,更是一个不宜进行的未知数。

股市下跌最该做的是什么

股市持续下跌,让价值投资的坚守者也失去了重心,他们开始怀疑自己所坚持的投资理念是否正确。这种信心的松动比股市的下跌本身更值得警惕,因为股市的涨跌是正常的,其不可预测性也是股市的魅力所在。但是,当投资者的信心崩溃,股市就可能因群体性盲目杀跌而走上不归路。

面对投资者群体性信心的丧失,重塑投资者的信心则是任何市场的监管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A股惊现历史罕见的十连阴,市场绝望情绪蔓延之盛已引发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的关注。他于6月17日撰文《中国的股票市场完全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被挂在统计局官方网站显要位置。这是继前日证监会两位部门负责人公开表示证监会不会出台阻碍市场的政策后,又一高层人士公开发表针对股市的“维稳”言论。

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导,经济学家刘纪鹏认为,股市的稳定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公众的消费信心,也影响着公众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当公众因为股市的非理性下跌而对经济未来前景作出悲观判断的时候,会对实体经济产生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影响,而所有股票泥沙俱下的暴跌,正是股市已经进入非理性下跌轨道的征兆。因此,政府迅速出手救市,在短时间里重塑市场信心,确保价值投资者的坚守继续迎来希望而不是换来一个梦魇。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张先生告诉记者,中国股市正处于非理性下跌阶段。十连阴不仅在中国股市非常罕见,在世界资本市场中也不多见。因为,这是投资者信心近乎崩溃的信号。中国股市需要重新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中去,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只能是信心的重塑。股市整体估值已经处于较低水平,拯救市场信心已经到了千钧一发之时。

中国股市如果持续暴跌,不仅会影响到公众的消费选择,影响困扰中国经济的内需难以拉动的顽疾,还可能因投资价值的进一步显现,吸引更多的热钱疯狂涌入中国,而热钱的短期炒作行为本身就决定了他们可能通过短期的拉升获取暴利,而后突然撤离,留下一片狼藉。这必将导致整个社会财富的外流,越南股市就是前车之鉴。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维护股市的稳定其实也是在维护国内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维护经济安全。经济学家樊纲在接受采访时说。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股市连续大幅下跌,投资者亏损严重,加上近期大盘走势越来越弱,大多数投资者的信心已经丧失,无论涨跌与否,夺路而逃已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股市的走势乃是投资者投资选择的结果,是投资者信心的映射,当投资者普遍偏离价值投资理念,陷入群体性迷失的时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恢复信心。至少,应该强化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一面,以抵消目前充斥于市场之中的悲观论调。

中国股市还有几张牌

央行最近《2008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强调,密切关注市场发展,改进和完善股票市场运行制度,及时采取财税、金融等政策措施,有效调节市场需求,避免股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很显然,“避免股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针对的不是去年行情异常上涨,而是近阶段的超常下跌。这是不是政府所发出的救市信号?如果救市,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调查显示,有13.73%的投资者呼吁尽快推出股指期货。那么股指期货会对股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股指跌穿3000点,经历连天阴雨的时候,再规范“大小非”减持、抑制恶意再融资似乎也只是小修小补,专家呼吁股指期货的推出才是A股止跌的强心针。因为股指期货是金融领域主要的避险工具,在全球金融市场已经有25年的历史,目前金融衍生品中非常成熟的主流品种。而且,股指期货推出后对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和稳定更是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调查中,还有18.85%的投资者认为应在一段时期内停止新股发行。在一段时期内停止新股发行,曾多次被监管部门采用,1994年7月,股市行情持续低迷,中国证监会宣布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上证指数在随后的33个交易日从325点上涨至1052点;1999年5月,上证指数跳空下行逼近千点大关,5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表“改革股票发行体制”的政策建议,激发了著名的 “5?19”行情;2002年6月,中国A股再次陷入低谷,证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通知》,提高上市公司申请增发新股的门槛,股市随后迎来了井喷式行情;2005年7月,针对A股在千点徘徊近一个月的低迷状况,国务院宣布暂停新股发行,为股改让路,沪深股市在随后的两个月出现了大幅上涨行情。

同时,该调查显示,67.42%的投资者认为当前救市最重要的措施是对大小非解禁实行更严格的管制措施。上证指数从6124点跌至2769点,大小非解禁被普遍认为是罪魁祸首。据信达证券的分析报告,到2010年,如果大小非解禁的股票全部上市,按照现在的股票价格计算,市场股票总流通量将比现在的流通量增长194.9%,相当于扩容一倍。股票大幅度增加,而资金量并没有明显增长,这的确可能成为A股市场不能承受之重。虽然最近监管部门对“大小非”减持做出多种限制,但投资者仍然认为处罚过轻,力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