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智慧总结范例6篇

炒股智慧总结

炒股智慧总结范文1

导语:理财教育,不是纯粹地教孩子赚钱,更是一种道德教育、人性教育,是帮助孩子养成人生所需要的智慧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初见吕桑源,是在去年底寒假前,12岁的他刚刚考完一门语文,回到爸爸位于北大的办公室里。和记者打过招呼后,他就坐在电脑前,登陆博客。我们坐在旁边继续聊育儿话题,爸爸偶尔的称赞,让他有点儿不自在,但是对于成长中的窘事,比如唯一的一次打架,他却会很平静地谈“体会”。

就是这个孩子,8岁时就在爸爸的指导下学习炒股,成为媒体眼中的理财小明星。某媒体为制造噱头,曾断章取义地抬出标题“北大教授吕随启教七岁儿子炒权证”,结果“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一片哗然。

然而,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后,那些或褒或贬的声音,在小桑源看来,却不过都是“八卦新闻”,连同那些股票的起起落落,都是正常的,“随他们说去吧”。他坚信自己是在学习做“投资”,如果脆弱得连这些非议都受不了,又怎能“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灌输投资理念重思维

吕随启说,他想让孩子知道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培养他的理财意识和投资思维,帮助他积累更多经验。

在爸爸的引导下,小桑源看了巴菲特的传记,那些投资理念已深深记入他心中,对巴菲特的名言更是出口成章,。他对股票有自己朴素的认识,他买中国联通,买维维豆奶,他还想买微软和可口可乐。“维维豆奶,孩子都喜欢喝的东西,政府又要刺激消费,肯定要涨的。”这是一个孩子心中不掺杂任何沙子的质朴观点。而当问及股票亏损怎么办,小桑源答道,“我做长线,没有永远涨的股票,也没有永远跌的”,颇有些气定神闲的意味。

“我给他2万元炒股,1万存银行,就是为了让他知道,炒股票,2万可以一下子变成3万,也可以眨眼间变成1万多;银行储蓄,很稳妥,但是涨的很慢也很少。这就是让他比较不同类型资产的优缺点,以后就会明白什么情况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资产类型做投资。”

早在第一次教小桑源炒股时,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股票是有涨有跌的,吕随启选择了涨跌更为迅速的权证。他让小桑源盯紧一只权证并自己决定何时卖出,然而在盈利300元时,小桑源不肯出手,非要等它再涨高一些。结果没过多久,这只权证便迅速跌落到他的成本以下。

看着小桑源闷闷不乐,吕随启趁机教育他:“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像股票有涨有跌,涨的时候要把握机会,因为跌的时候无论如何也不能重新来过,但无论是涨是跌,都应保持一颗平常心。”他还告诉小桑源,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理智,不可贪婪,炒股如此,其他事情更是如此。

理财教育不是教赚钱

“理财教育,不是纯粹地教孩子赚钱,”吕随启说,“我同意国外的教育方式和认知方式,理财教育,更应该是一种道德教育、人性教育,是帮助孩子养成人生所需要的智慧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学理财,同时也学着如何分享财富。2008年四川地震发生后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小桑源的心。妈妈考虑到他还没有赚钱,便提议捐200元就好,然而小桑源执拗地多捐了100元,不为攀比,无关虚荣,他只是认为,多捐一点,就能多帮一点。对于街头那些乞丐,他总会时时给些零钱,即使不确定他们是否真的乞丐。因为他相信:当一个人把自尊放掉,可怜兮兮的伸出手,他一定不是心甘情愿,所以,原谅他,帮助他。

吕随启对小桑源有三点希望:第一希望他不要浪费钱,第二希望他学会把钱用对地方,第三则是要让他知道赚钱是为了将来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吕随启也会用炒股来引导儿子更努力地学习,比如“如果数学学不好,你连收益率都算不准。”

理财教给他的,不只是赚钱,也不仅仅是投资观念和风险意识,更多的是一种人生财富。在股票上,小桑源赚过,也赔过,赔的时候很心疼,但不会辗转反侧夜不成寐,只因为,股票就像人生,有涨有跌很正常。就像小桑源滑轮滑骨折后在个人空间里写的一样,“痛苦的经历就像一场磨难,它会教给你如何珍惜生命。”

炒股智慧总结范文2

关键词:重塑;社会生活;历史教学;学生经验;有机联系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即“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因此,学习历史的意义不仅仅是要知道和记住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是要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历史的脉搏,倾听历史的心声,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形成对待现实问题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智慧,进而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所谓把历史教学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是指教师从当今社会和学生的生活中,选取与历史教学内容相关的热点问题、社会现象,融入历史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历史,探索历史,具备解决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历史的教育功能。现结合实例,简要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历史教学与社会现实的有机联系。

一、以学生熟悉的城市生活为背景进行教学,依托地方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感受历史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指出:“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乡土历史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历史,如果我们把它同现实联系起来,历史将变得丰腴怡人。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其中有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该内容看似和我们重庆人无关,但是,老师要告诉大家“汉阳铁厂”就在我们身边。我国近代钢铁工业起步于1890年成立的汉阳铁厂。1890年4月,晚清重臣、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建汉阳铁厂,这是我国第一家也是亚洲最早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也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它的创建拉开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史的序幕,而汉阳铁厂正是重庆钢铁集团公司的前身(简称:重钢)。抗战时期,汉阳铁厂迁移到重庆。新中国成立后,重钢职工,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发扬主人翁的责任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北有鞍钢,南有重钢”的产业布局,充分证实了重钢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重要地位。新中国的第一根钢轨在这里诞生,新中国的军工钢生产基地在这里建成,新中国的第一台立式方坯连铸机和弧形板坯连铸机在这里投运。重钢120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重钢”成为我们重庆人的骄傲。

通过以上讲解,教师将历史问题现实化,让学生感受到重庆人的命运同“重钢”紧密相连,历史是如此的“近”,学生自然也能感受张之洞的伟岸与智慧,感悟重庆的丰富内涵。

二、以创设富有挑战性的现实性的问题为契机,引导学生探究历史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的联系,就能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展现思维的多辩和课堂的多彩。

“经济危机”是重要的知识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才能突破这一难点呢?我们不妨设计现实性的问题用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如下:为什么经济危机是从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开始,而不是其他地方?什么是股票?你身边有人“炒股”吗?他们为什么要“炒股”?股票抛售就能引发经济危机吗?

学生立即炸开了锅:我校某老师在“炒股”;我爸在“炒股”;“炒股”能赚钱;股票就是钱……教师接势讲解股票的概念,价值,交易,算法,影响等相关的知识,并有机联系1929-1933美国经济大危机历史。当时,美国经济“繁荣”,股份公司不断发行股票,怂恿人们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以扩大生产规模。然而人们的购买能力有限,这就造成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经济危机在所难免。

以上案例的特点是问题本身让学生感兴趣,但学生现有的知识无法很好地理解,需要借助经济学的股票知识、数学的计算公式、心理学的利益驱使等相关知识完成学习。历史与现实的配合,最大程度地激活了學生的思维,增加了思维的力度和深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以社会热点、焦点为媒介进行历史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历史

现实中大家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让中学生渴望了解事情真相。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将一些现实问题引进课堂,共同探讨,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做出正确的评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当今世界各地纷争不断,恐怖袭击频现,除了利益诉求之外,民族和宗教问题不容小视。历史教学中提及的民族和宗教问题较多,如果不加以分析和引导,学生将只会看到现象,而不是用历史的眼光深入看待问题。例如,新闻报道中经常提及巴以冲突,双方互有伤亡,隔阂加深。自古以来,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中东地区纷争不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加上历史、宗教等因素,巴以和平进程步履维艰。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新闻事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炒股智慧总结范文3

老爸最近买了股票,我对股市也多了一份了解。

我说这股市哪,就像一个无底洞。当你买股票赚了钱,就一直想赚得更多,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等你亏了大本后,也不放弃,到处借钱,再投进去,准备翻本……赚了固然好,可是万一又亏了,不仅破了自己的美梦,还会负债累累。所以,我对股票一直不看好。

爸爸说自己刚开始投了2000元 ,结果赚了600多,所以现在投了10万元进去,准备大赚一笔。可是,报纸上,电视上,有多少人一开始发了财,后来“浑身是债”,家破人亡。股市扑朔迷离,让人捉摸不定,赚了钱也只是一时的事,不可能股民们天天坐在家里数钱。哪有长期

下来只赚不赔的?这个可是不好保障的。还不如踏踏实实地过好日子。现在有许多小镇、农村居民也去开户,准备买股票。(我家就是这样)可是就算要买股票,也要有个分寸,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将自己的血汗钱一分不留地投进去。

尽管现在炒股软件很多,什么核新、奔牛、索罗斯、大智慧……数不胜数,还有许多股市评讲节目,给你分析股市行情,提供当日可能涨幅最大的股票。但是,假如这些真的有大用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亏本;假如真的有用处,那些嘉宾为什么自己不买,去赚一笔来当富豪,反而坐在节目中与观众侃侃而谈。所以,这些节目也不一定可靠。我知道,我的三言两语对股民起不了作用,但我在此奉劝他们一句:“别对那些炒股软件,炒股电视节目坚信不疑,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爸爸曾对我说:“他想放弃工作,光买股票。”我想,对于股市,也不要寄予太多的幻想。股民,这是对进入股市炒股的人的一种称呼,它并不是一种职业。对于工作,我们也要一丝不苟地干好。

炒股智慧总结范文4

周迅终没能敌得过来自各方的压力,一股在观众和媒体间掀起的轩然大波始于她接演“小龙女”,沸沸扬扬几十天,又在她辞演之后戛然而止,似乎大家对这结果早有预料,又似乎周迅最终做出这样的选择是非常明智且顺应民意的。

在最近出席的各种公共场合,周迅面对追问,表示了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听她怎么说――

“我是个不太关注网络的人……但这次我想开诚布公地说,有关小龙女的炒作已经严重影响到我的工作情绪。”

“我决定正式辞演小龙女――尽管这一角色是他们(制片方)主动找的我,但这次我真的不演了。”

“如果质疑我的演技,我不担心,我相信自己的演技。但现在整件事越来越复杂,对待复杂的事情不是我的专长,我喜欢简单。”

“其实我对这个角色本来是抱着很大的希望的,只是事情越到后来越让我着急,制片方的炒作让整个选角过程变得太复杂了。放弃演小龙女和我的性格有关系,我喜欢简单地去做事情,而我的专长是不适合去面对那么复杂的环境,这也是我放弃的原因。”

“现在的炒作已经超过了我能忍耐的极限,无论如何,我不会去演小龙女了。”

“我从91年进入娱乐圈到现在已经13年了,这期间我的变化大家都能看到。但是现在圈内的炒作似乎变得无法控制了,我希望大家能够团结一点……我不希望这影响到大家之间的团结。”

“希望到我这儿是最后一次炒作,我不想再演小龙女了,让新人来演吧!我也祝愿《神雕》的拍摄能成功!”

赵薇:“成长总会付出一些代价。”

赵薇所经历过的“大起大落”也许有人一辈子都无法体验。“追捧”和“指责”都是瞬间爆发,这对一颗年轻的心的确是种考验。

“打人事件”之后,赵薇一直保持沉默的态度,没有出面争辩过什么。现在事情已经得到沉淀,大众的情绪也恢复冷静,赵薇终于开口说话了,“越争辩事情也许会变得更加复杂。说实话,我经历了一段很痛苦的过程。以前我太容易相信别人,以后我会更多地把自己保护起来。成长总会付出一些代价,我相信自己在变成熟。”

陈慧琳:“我不是香港狗仔队的跟踪目标。”

香港娱乐圈一度“谈狗色变”,许多明星一说起狗仔队即恨得咬牙切齿、不共戴天。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愿被跟踪、偷拍,不愿自己的私生活被曝光,被大众玩味咀嚼。

炒股智慧总结范文5

控制风险,可以说是投机的关键所在。任何投资都有风险,你永远不可能避免风险,但是,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它,这就是投资成功的关键。不同领域、不同形式的投资所潜藏的风险千差万别,说到控制,谈何容易。然而,但凡是相似的经济活动都有类似的规律。《苏黎世投机定律》就展示了其中的秘密。

例如定律一说:如果你对自己从事的投机不感到忧虑,那么你冒的风险肯定不够。这句话是说,投资的资金一定要充足,不要听信 “用闲置资金投资”的建议,投机的金额要大到让自己很在意或忧虑才行。当然每个人所能承受的忧虑程度不同,因此投机的金额也因人而异。这条定律还涵盖了两个次要原则,一是在你认为已经发现了好的投机机会时,尽量投入足额的资金,二是切勿相信所谓的“不要把所有钱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风险的建议,因为你不是大玩家。过分分散资金同样也分散了获利的机会。在定律十中,作者告诉我们,不要跟着群众走,他们是失败者。也许这种态度会被认为过于自负。但是,在金钱世界里,自负并不是一个人的缺点。确实,当个人的看法和群众相异时,会给自己造成相当大的压力,但是这常常是你成功的机会,因为成功者总是少数人。

书中还充满了各种经典的投资人物和投资故事。比如,定律十中就列举了400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怀疑论者笛卡儿在流亡荷兰阿姆斯特丹时,在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中购买股票的故事。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这样一个道理:从股票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这是一个少数人赚钱,多数人赔钱的领域。所以,我们要想成为成功的投资者,就要有怀疑一切精神,特别是不能听从舆论的声音,因为大多数人,也就是群众往往是错的。

在定律五中,作者用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货币主义和计量经济学创始人欧文・费雪的悲剧作为例子。这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一名财富的狂热追逐者。在20世纪20年代,他投身于股票市场,将自己的理论用于股市投资中,在20年代的牛市中,他操作得非常成功,使自己成为历史上最富有的经济学家,并被称为 “华尔街的先知”。他始终认为自己找到了股市发展的模式,并对此深信不疑。他关于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观点引导着当时的舆论方向。但是,费雪教授犯了一个大错误,市场中永远没有固定的模式存在,在1932年的股市大崩盘中,费雪彻底破产,瞬间几乎成为了历史上最穷的经济学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永远不要试图寻找规律,投资市场中没有永恒的规律存在!

炒股智慧总结范文6

他是谁?他就是武汉海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树海。

谭树海,1957年生,祖籍湖南,有一种湖南人的犟劲、猛劲、慧劲、不达到目的绝不回头的狠劲!他的成功之道在哪?当今渴望成就、连做梦都想发财的年轻人能从他那儿借鉴些什么真经,学到些什么本领呢?

首先第一条是,我曾经在此栏之三中讲到的:即真正弄清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从自己的特长出发,从自己熟练的业务知识出发,主观不超越客观,而是符合客观,现实主义地对待自己,对待生活,对待一切。

谭树海就是这样的人。想当年,80年代初,他因失业,正考虑自己从哪儿谋生,从哪儿下海求索时,许多人正在汉正街租个门面,坐火车到广州贩购时装等时令商品,做个小买卖,也能赚不少钱。可他不走这条大众路,而是想,自己在皮鞋厂干了那么多年,懂得如何做皮鞋,了解做皮鞋离不开粘合剂,也积累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他知道,粘合剂这东西,所有的皮鞋厂都大量需要。如果自己能钻研出一种质量好、价钱又便宜的粘合剂,再四处推销,不也是发财的门路么?于是他以1000元做本,在自己住的小阁楼上搭了个做粘合剂的实验室,用一汽油桶改装成反应釜,再买些必备的实验原料,日日夜夜研制粘合剂的新配方,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一直到无数次。三个月后,他由无数次的失败终于取得了一次成功。成功的粘合剂各个皮鞋厂都进货。他便迅速成立了自己的武汉市汉阳粘合剂厂,从开始赚一万元很快赚到了80万元,正如非洲的一句谚语说的:日出唤醒大地,自觉的知识是给自己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

发财的第二条规律是:当大家对某种新鲜事物还不十分了解,还没把握去尝试时,自己要抢先一步,哪怕快半拍,就能捷足先登。这不叫意外之财,而是当然之财。

正当谭树海干粘合剂干得风风火火时,他忽然发现,深圳那地方炒股炒得新鲜,炒得有名堂:认购股票,还得凭身份证。对此,武汉人、内地人有点怕,还搞不太清白,他却闻到了发财的气味和机会,于是天天访亲戚,看朋友,找熟人,用100元人民币收借一张身份证,一共收借了一千多张,然后拿着用粘合剂赚来的几十万,到深圳认购原始股。就这样去了一趟深圳,一年后他回到武汉,原始股猛

涨,他的银行存款就上升到300多万;接着,他又不歇气地在武汉大量收购本地原始股:三特的、中商的、武商的、四通的、双虎的……来者不拒,一下子收购了15万多股,大部分是几块钱购进,十几、二十几块钱抛出。发财就像长江洪水滔滔,挡也挡不住,谭树海的荷包很快就装进了几千万!这是运气么?非也。这是眼光,智慧的眼光,超人的眼光,特殊的、高人一等的眼光!

发财的第三条规律是:瞄准机遇,规模、规模、规模,做大、做大、做大。

一般人在赚了几千万后,有的就会挥霍无度,花天酒地,日日吃喝玩乐;有的则见好就收,安安静静地歇手享福;有的则因为有了巨大财富,家庭、家族为此闹得矛盾重重,掌门人为此则天天解劝、奔波,日夜不安……而谭树海呢?天生的事业人,心一直放在怎么扩大自己的事业上!一天,他的一个亲戚告诉他,养螃蟹可以赚钱,想向他借些钱去干此事。他听到这个信息后,立刻向一些水产专家请教。

经专家评估,科学论证,养蟹只要养得好,经营得当,利润可达百分之三百!他的心顿时动起来:好家伙!此事不干,此时不干,更待何时?

接着,他一方面借钱给这个亲戚,感谢他送来一个好消息,一方面他买了各个方面的、成套的养殖螃蟹的书籍,关起门来,在家扎扎实实地学习钻研了三个月。

然后,他大手笔地投巨资三千多万,请专家,聘能手,建立养殖的信息网络,成立了一个专业化的养殖公司。数年内,他仅在湖北省的蔡甸、嘉鱼、洪湖、江夏、石首、鄂州、阳新等地租借了14多万亩湖面,还在渐江宁波、上海崇明岛、武汉小 湖等地组建了1000多亩水面的蟹苗养殖场;不仅把所产的螃蟹销往内地,还远销香港、台湾,一年约赚两千万人民币。是轻飘飘赚来的钱么?看似轻飘飘,却是做大规模赚来的辛苦钱呵。

发财的第四条规律是:要眼看四方,心思八路,发展的哲学,综合的经营。

谭树海的经营脚步一直没停止。有了钱,他不只存于银行,而是投资、投资,投资到别人尚未感觉,却是最能来钱的地方。

他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买了1000亩地,1999年,光拿几百亩在上面建起了湖北省最大的农资市场,赚了一大笔!

2002年,他又用450多亩地,开发华中地区最大的汽配市场。首期建成的两百多套商铺,一气销售光,收入了4000多万!

现在,他又在那里开辟"海天一色"的现代别墅的房产项目,别墅尚未完全盖好,已售出一半期房……

发展的哲学,是发财的哲学;综合的经营是全方位的发财经营,这一切在谭树海身上已完全得到证实和体现。

还是那句老话:学习、学习、再学习;智慧生财富,实践出真知。

若用三句话总结谭树海的成功,一句是他非常爱学习:他在皮鞋厂工作时,就两次到大学进修精细化工专业;他在开创自己事业,正赚大钱时,又去武汉大学读了四年书,获经济学学士;他现在当海天集团的董事长了,却仍在攻读北大的EMBA课程。学习是他发财的永不枯干的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