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动态分析范例6篇

股市动态分析

股市动态分析范文1

关键词:货币政策;股市;动态效应;SVAR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1.2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1-68-03

一、引言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在经历了持续的扩张期之后进入紧缩期,货币政策在2008年经历了5次降息之后,于2010年步入加息和存款准备金提高阶段。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同期也出现了几轮明显涨跌。并相应地出现一定时期的涨跌趋势。对经济现象的观察发现货币政策和股市之间存在联动。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金融领域研究的热点,这一方面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存在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产生了影响,使货币当局对货币政策的把握能力受到了削弱,另一方面,货币政策作为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而对股市能产生重大影响,以逐利为目的的投资者自然对货币政策的股市效应产生强烈的兴趣。本文正是基于对经济现象的观察和对理论意义的分析提出了货币政策的股市效应这一研究主题,试图回答如下问题:货币政策的哪些指标对我国股市产生影响?影响性质和效力又如何?效力的动态性如何度量?

二、理论阐述与文献回顾

货币政策与股市的关系,各主流经济学派都有相关的理论阐述。费雪的货币数量论认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价格水平(包括实物商品和金融资产)与货币流通量成正比。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利率是影响投机动机的决定性因素。弗里德曼认为金融资产预期收益会通过持币的机会成本影响货币需求,同时货币需求又反过来影响资产选择。理性预期学派认为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对经济是中性的,只有未预期到的货币政策才对经济产生影响。同时,有效市场理论把理性预期的思想应用到了资本市场中,认为只有弱式有效市场中货币政策才对股市形成动态影响。上述各派理论存在分歧,货币数量说、凯恩斯学派和货币主义肯定这种关系,而理性预期学派和有效市场理论却否定这种关系。为调和矛盾Cooper(1974)提出了SO-EM模型,该模型的重要特点是加入了预期因素,从而一方面肯定了货币供应量是资本收益率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另一方面指出收益变化可以领先于货币变化。

理论阐明了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影响的存在性和作用的机制,但各派理论考察的角度差异很大,且不同市场、不同历史条件下市场对这种关系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实证分析进行检验。所以,中国这个尚未成熟且处于转型期的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冲击会产生一个怎样的反应便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一个问题。谢平等(2002)从理论上论证了我国货币数量不再简单地与物价和收入呈比例关系,而与经济体系中所有需货币媒介的交易有重要相关性,并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定量和实证分析。瞿强(2001)就政策操作层面上对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进行了总结,指出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要“关注”,但不要“钉住”。易纲、王召(2002)通过建立货币政策的股市传导机制理论模型,推导发现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有影响,货币数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不仅取决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还取决于股市。孙华妤、马跃(2003)在提出综合理论框架基础上运用动态滚动式VAR方法对货币政策与股市的关系进行分析,印证了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陆蓉(2003)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研究了不同货币政策控制方式下各货币政策变量对股市的冲击,发现在货币政策的直接调控方式下,贷款限额管理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较大,间接调控方式下,货币市场利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逐渐显现。刘松(2004)用趋势分析、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货币政策与股市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用年度数据存在影响作用而月度数据不存在。崔畅(2007)通过SVAR模型分析股市在低迷和高涨阶段对货币政策冲击的不同反应,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作用在低迷和高涨阶段都具有有效性。

对文献的梳理发现,我国学者已经从理论上阐明了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我国股市的影响,并且股市的波动也得到了货币政策的关注,同时,股市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由于使用的实证研究方法不甚完善并且变量的选取和处理严谨性不高,使得实证结果的可靠性很难令人满意。本研究基于SVAR和更严谨的变量选择与处理来研究我国股市的货币政策动态效应。

三、股市对货币政策动态效应的实证研究

(一)变量选取与处理

本研究选取的变量包括四类:宏观经济变量、物价变量、货币政策变量、股票市场变量。使用月度数据,研究期为2000年1月至2010年8月。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替代的科学性,四类变量的变量选择如下:宏观经济的变量为工业增加值,物价的变量为定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为2000年1月,基期值为1)。货币政策的变量为M0、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银行间7天同业拆借利率,股市的变量是上证综指。数据来源是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中国统计局网站和国泰君安大智慧软件数据库。本文所有数据处理都由计量软件E-views5.1完成。

货币政策变量的选择逻辑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分总量目标和价格目标,我国利率体系中只有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已放开,使得货币供求价格能通过市场的力量形成,而很多机构投资者都已成为拆借市场的主体,这样拆借市场利率能够很好地体现资金投资股市的机会成本,所以选择了交易量最大的七天期同业拆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价格目标的指标。总量目标的变量,我们选择了M0和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理由是:我国学者研究发现我国的货币供给体现了一定的内生性,对于宽口径的M2的控制难度越来越大。央行只能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和央行票据业务影响M0,此外,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虽然从1998年开始放弃贷款控制的直接方式而转向货币总量的间接控制,但央行的新增贷款计划却每年还在做,各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受到央行的紧密追踪,贷款仍受到计划贷款总量的约束,可见金融机构贷款仍然是货币政策关注的重要指标。

对这6个变量的月度数据分别做如下处理:先用X-11乘法季节调整对M0、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工业增加值进行平滑以消除季节趋势,再除以定基消费价格指数消除通胀影响,然后取对数消除异方差,处理后的数据分别用inmO、indky和Ingvz表示。对银行间7天同业拆借利率减通胀率取实际值。用t11表示。对上证综指取对数,用

insz表示,上证综指取对数后,对数差就表示对数收益率。定基消费价格指数用wjzs表示。

(二)扩展(Lag-Auented)VAIL模型的建立

SVAR模型和VAR模型对变量的单整性协整性要求不同。对于无约束的VAR模型,若变量平稳,则可直接用水平数据建立模型,此时的模型估计是有效的:若变量非平稳但协整,则可对数据进行差分建立具有协整约束的VAR模型,以获得有效的模型估计。可见,变量平稳性及协整关系对VAR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但SVAR模型中变量的平稳性及协整性已有文献并无深入、系统的探讨。大多直接采用变量的水平值进行估计。但这样建模对模型滞后阶数的选择与通常的做法有差异。Todaand Yamamoto(1995)研究表明,采用扩展(Lag-Augmented)VAR模型方法可以不考虑变量单位根个数及协整关系。这种方法采用P+K一作为模型内生变量的滞后阶数,其中KMmax为变量时间序列的最大单整数,P为根据通常判定准则确定的VAR模型的滞后阶数。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避免以协整为依据所建立的VAR模型可能存在的严重事前检验误差而得出有偏的实证结论,且简单易行。本研究将以此方法建模。

SVAR模型是在VAR模型基础上对其误差项进行结构分解得到的。于是先建立包含4个内生变量(Idkv、InmO、tll和Insz)和两个外生变量(Ingyz和wjzs)的VAR模型,区分内生和外生的原因是:作为研究货币政策对股市冲击的系统,为尽可能准确地估计出冲击的直接作用,必须把影响股市的两大宏观要素工业增加值与物价水平包含在分析系统中,但内生变量的增加会造成模型待估参数以所增加内生变量数目的倍数增多,待估参数的增加会造成自由度的损失并直接影响到模型参数估计的精度,权衡利弊我们把Ingyz和wizs作为模型的外生变量来处理。其次确定扩展(Lag-Augmented)VAR模型的滞后阶数,需确定模型内生变量的最大单整阶数以及无约束VAR模型的滞后阶数。对Indky、InmO、tll和Insz进行ADF检验(检验的方程都含趋势项与截距项,方程的滞后阶数都为12)最大单整阶数为1,即kmax=1。对无约束VAR模型的滞后阶数的检验发现5个判定准则中有4个在5%的显著水平下判定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另一个判定为l,所以无约束VAR模型的滞后阶数p=2。所以,我们建立的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3。

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只有模型是平稳时才有意义,SVAR模型对平稳性有同样的要求。VAR模型平稳的充要条件是模型系数行列式的所有特征值都在单位圆以内。对所建立的VAR(3)进行平稳性检验发现条件满足,可进行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同时。残差的LM自相关检验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但进一步分析表明,各随机冲击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有必要识别结构式冲击,

(三)对SVAR模型同期相关关系矩阵的约束及矩阵的估计

要识别出机构式冲击需求出同期相关关系矩阵,而求同期相关关系矩阵需施加k(k-1)/2个短期约束(高铁梅,2003)。于是,对本文4个内生变量和2个外生变量的SVAR(3)需施加6个短期约束,本文施加的是零约束,表明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随机冲击没有当期反应,分别是:InmO对来自Insz的冲击为零;Indky对来自Insz的冲击为零tll对来自Insz的冲击为零;lnm0对来自tll的冲击为零:Indky对来自tll的冲击为零;Indky对来自InmO的冲击为零。上述约束的理论依据是:我国货币政策没有把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所以有了前3个约束:我国现金流通量Mo主要受到巨额外汇储备的影响。具有被动吸收外汇的特征,所以第4个约束也可行;我国央行每年都有信贷计划,商业银行普遍存在惜贷现象,且中小企业长年受融资难困扰,使得贷款对利率不敏感,可见第五和第六个零约束也成立。在施加了6个零约束之后,SVAR模型正好可识别,此时根据变量顺序Ind,kv、InmO、tll和Insz估计出结构因子矩阵A、B。

(四)SVAP,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用结构因子矩阵A、B对VAR的误差项进行分解,可得同期独立的随机干扰项,据此得出脉冲响应函数就不再含有其它内生变量的交叉冲击。从而能更精确度量出变量冲击对系统的影响,这是SVAR脉冲响应函数的优点。本研究探讨股市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动态效应,所以仅给出股市对一单位标准差货币政策变量结构新息冲击的响应轨迹(如下图所示),滞后长度为12期,图中横坐标表示冲击发生后的时间间隔(单位:月),纵坐标表示对冲击的反应程度(单位:百分数)。图中实线部分表示脉冲响应轨迹。虚线部分表示5%的置信水平。

由上图可知: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对股市的冲击作用是负向的且非常微弱,出现负向冲击与我们的经验是相反的,这种冲击到第三期才开始显现,到第十期冲击作用趋于消失。在第五、六、七期这种影响达到最大,此时达到0I01%左右。基础货币供应量M0对股市的冲击作用为正向且较显著,这种冲击从当期显现且冲击作用稳步上升,到第六期达到较高水平,之后一直保持在该水平而无明显下降,说明基础货币供应量对股市的冲击作用较明显且持久。货币市场利率对股市的冲击效力较小,整体上是负向的且持续期较短,第八期之后影响就趋于零了,滞后三、四、五、六期的影响相对较明显,但在第二期却出现了令人费解的正向冲击。

整体上看,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基础货币上,货币市场利率对股市虽有影响,但很微弱。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对股市的影响却是出乎意料的负向,影响力也很微弱。

四、结论

本文用2000年1月至2010年8月的月度数据,建立4个内生变量(Indky、InmO、tll和Insz)和2个外生变量(Ingyz和州zs)滞后三阶的SVAR(3)模型,并求出正交化的脉冲响应函数以分析该时期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动态影响效力,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途径主要是基础货币供应量M0,这种影响途径较显著且持久,影响的最大值在六个月后出现。基础货币对股市的追逐,说明了我国投资渠道的匮乏,现金持有者只能通过投资高风险的股市来实现金钱的时间价值。但现金的高流动需求一方面使得投资股市蒙受较大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股市的波动。不利于金融稳定。

第二。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对股市的影响很小。虽然我国当前有一定数量的券商和基金参与了货币市场的交易,但是从数据的检验结果看股市对货币市场利率还不敏感,这说明了机构投资者在稳定股市方面的作用尚未显现,我国股市的投机氛围依然浓重。

第三,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对股市的影响呈微弱负向关系。这与经验相反,本文认为这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结构与企业投资效率有关。如果企业对商业银行形成一种倒逼,那么贷款的增加未必表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所以未必对公司的股票有正向影响。如果企业的投资效率不高,根据财务管理原理,项目的净现值可能为负。此时贷款的增加却可能对公司股价形成负向影响。

参考文献:

[1]瞿强,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J],经济研究,200l,(07)。

[2]谢平、焦瑾璞,中国股票发展与货币政策完善[J],金融研究,2002,(04)。

[3]易纲、王召,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J],经济研究,2002,(03)。

[4]孙华妤、马跃,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3,(07)。

[5]陆蓉,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效应的度量[J]统计研究,2003,(08)。

[6]刘松,中国货币供应量与股市价格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02)。

[7]崔畅,货币政策工具对资产价格动态冲击的识别检验[J],财经研究,2007,(07)。

[8]楚尔鸣、鲁旭,基于SVAR模型的政府投资挤出效应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8,(08)。

股市动态分析范文2

【关键词】DCC-MVGARCH模型;欧债危机;动态相关性;时变特征

Study on the dynamic correlation of stock and bond markets in the context of European debt crisis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the DCC-MVGARCH model

Wang Ran1, Li Cheng-gang2

(1.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0, China, 2. Faculty of Finance,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550004,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the DCC-MVGARCH model proposed by Engle to study the dynamic correlation between stock and bond markets in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the European debt crisis, and characterizes the time-vary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tock and bond market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conditional correlation of stock and bond marke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European debt crisis is time-varying. The impact of European debt crisis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tock market and bond markets is obvious. The impacts of European debt crisis on the dynamic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stock and Treasury bond markets, and between stock and corporate bond markets are substantially identical.

Key words: DCC-MVGARCH model; European debt crisis; dynamic correlation; time-varying characteristic

1.引言

2009年12月以来,由于希腊、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债务问题凸显,引发了欧债危机。在欧债危机的冲击下,我国股票市场大幅下跌,而债券市场却出现了上涨。因此,在欧债危机的冲击下,我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是否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否呈现出时变特征?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有利于理解欧债危机对我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作用机理,揭示欧债危机背景下我国股票与债券市场的变动规律,指导投资者在欧债危机及类似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投资决策和投资转移。

2.文献回顾

国内外大量学者研究了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之间的相关性。Chan等(1997)[1]的研究表明至少存在一种非静态的因素推动股票和债券价格的变动,而这种非静态因素并不能对两资产的价格同时产生影响。Gulko(2002)[2]重点研究了股票市场崩盘时的股票与债券相关性,结果表明伴随着股票市场崩盘,股票与债券之间呈现出负相关性。Andersson等(2008)[3]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通货膨胀预期时,股票与债券价格同向变动;在低通货膨胀预期时,股票与债券呈现出负相关关系。Yang等(2009)[4]研究了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下的股票与债券相关性,结果发现,短期利率与通货膨胀率更高时,股票与债券的相关性也更高。Baur(2010)[5]分析了8个发达国家的股票与债券指数相关性,发现同一个国家的股票与债券相关性呈负相关,跨国家的股票与债券市场呈现出正相关。Garcia和Tsafack(2011)[6]的研究表明同一种资产在两个区间中的依赖性都较强,但是在股票与债券之间依赖性较弱,甚至在同一个国家里的股票与债券市场上也是如此。Dhillon和Johnson(2012)[7]通过检验红利变动对股票和债券价格的影响,发现股票价格与债券价格在红利变动宣告时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国内学者也对股票与债券市场相关性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研究成果。一些学者集中于股票市场或债券市场内部相关性的研究,一些学者重点探讨了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赵留彦和王一鸣(2003)[8]采用向量GARCH模型研究了A、B股之间的相关性和波动溢出,研究结果发现,2001年2月B股对境内投资者开放事件使得A股和B股之间的联系增强。谷耀和陆丽娜(2006)[9]对上海、深圳和香港三地股票市场动态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显示,沪市和深市之间的条件相关性是动态调整的,在牛市时两市的相关性变动幅度较大,而在熊市时两市的相关性变动幅度较为平缓。袁超等(2008)[10]采用非对称动态条件相关系数模型,实证分析了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动态相关性,结果发现股票和债券市场的相关关系存在结构性变化。吴吉林和原鹏飞(2009)[11]采用AG-DCC模型研究了我国股票、债券及外汇市场一体化问题,结果发现我国股票、债券和外汇市场间存在明显的动态相关性。郑振龙和陈志英(2011)[12]实证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收益率动态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股票和债券市场相关性是时变的。

从以上的文献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现有学者尚未研究欧债危机影响下的股票与债券市场相关性,尚未刻画欧债危机背景下的股票与债券市场相关性时变特征。本文将引入Engle(2002)[13]提出的动态条件相关多元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DCC-MVGARCH),刻画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以及股票市场与企业债市场相关性的时变特征,分析欧债危机对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相关性的影响。

3.股票与债券市场动态相关性实证分析

3.1数据

为了考察欧债危机背景下我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相关性,同时将欧债危机爆发前与爆发后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相关性进行比较,本文选取2008年9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的上证指数(000001)、上证国债指数(000012)以及上证企债指数(000013)日收盘价,共909组的收盘价数据。数据来源于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

上证指数、上证国债指数和上证企债指数的日收益率 可以利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1)

其中,,分别表示上证指数、上证国债指数和上证企债指数。

对上证指数、上证国债指数和上证企债指数收益率序列做统计性描述(限于篇幅,统计性描述未列出)。三大指数收益率时间序列都没有通过正态检验(Jarque-Bera检验,即JB检验),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欧债危机背景下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收益率都显著异于正态分布。峰度(Kurtosis)分别为5.9769、23.1246和48.7726,说明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收益率序列不服从正态分布,呈现出尖峰厚尾特征。三大指数收益率序列及收益率平方序列的自相关及异方差检验结果显示,收益率序列在1%的水平下存在显著的序列相关性。这表明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均存在显著的自相关现象,收益率序列波动聚集现象非常显著。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收益率序列均为平稳的时间序列。

3.2实证模型

Engle(2002)[13]对相关性研究方法和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DCC-MVGARCH模型。DCC-MVGARCH模型假定k种资产的收益率rt服从均值为0,协方差矩阵为Ht的条件多元正态分布,表示如下:

~ (2)

(3)

其中,Ft-1为t-1期的信息集合,rt为k×1维向量,Ht为条件协方差矩阵,Rt为k×k维时变相关矩阵。,为单变量GARCH模型求出的n×n维时变标准差对角线项组成的矩阵。hi,t可以采用如下的单变量GARCH模型求出:

(4)

标准化残差,,则动态条件相关结构为:

(5)

(6)

其中,为标准残差的无条件方差矩阵,,。αm和βn称为DCC-MVGARCH模型的系数。 ,。最常用的模型为DCC-MVGARCH(1,1),则为:

,为标准化残差εt的非条件相关系数,,,并且

Engle(2002)[13]提出用两阶段法估计DCC-MVGARCH模型。采用对数似然估计,对数似然函数为:

(7)

对数似然函数值可以分解为波动部分和相关性部分。第一阶段对波动部分进行估计,分别对每个市场单独采用单变量GARCH进行估计,并将各GARCH模型的对数似然函数进行求和。第二阶段运用第一阶段获得的单变量估计值对相关性部分进行估计。两阶段估计出来的DCC参数具有一致性和渐进正态性。

3.3模型估计结果

本文对上证指数、上证国债指数和上证企债指数收益率分别构建GARCH(p,q)模型,刻画股票市场、国债市场和企业债市场的波动性风险。由于三大指数收益率序列都存在显著的自相关,本文采用ARMA模型作为均值方程。ARMA模型首先需要确定滞后阶数,利用偏自相关函数(PACF)确定均值方程中ARMA模型的滞后阶数,最终确定为:上证指数收益率的均值方程符合ARMA(1,1)的结构,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的均值方程符合ARMA(3,1)结构,上证企债指数收益率的均值方程符合ARMA(2,2)结构。对三个ARMA结构均值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ARCH-LM检验,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0,拒绝原假设。这表明,本文建立的三个ARMA模型残差序列都存在显著的ARCH效应,可以进一步建立GARCH模型进行分析。根据残差序列的特征,确定方差方程中ARCH项和GARCH项的滞后阶数,最终采用GARCH(1,1)模型刻画三大指数收益率序列的波动性。本文采用对数极大似然估计GARCH(1,1)。同时,对上证指数、上证国债指数和上证企债指数收益率序列建立的GARCH(1,1)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Liung-Box统计量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序列已不存在自相关和ARCH效应。这表明本文所构建的模型以及模型滞后阶数的设定是合理的。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方差方程中,ARCH项和GARCH项的系数都是显著的,并且ARCH项和GARCH项的系数之和都小于1,并且这两项系数之和都接近1,估计结构都符合约束条件,这说明在欧债危机背景下,三大指数收益率序列的波动都具有显著的持续性(限于篇幅,估计结果和检验结果未列出)。

基于前文对单变量GARCH模型的估计结果,利用DCC-MVGARCH模型分别考察欧债危机背景下,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收益率的动态条件相关性。在估计DCC-MVGARCH模型时,条件方差的ARCH项和GARCH项分别设定为1,即采用GARCH(1,1)形式。DCC-MVGARCH模型具体的估计结果见表1。

表1 DCC-MVGARCH模型估计结果

α t值 β t值

上证指数与上证国债指数 0.0520 14.85 0.9096 138.35

上证指数与上证企债指数 0.0482 13.59 0.9322 205.93

DCC-MVGARCH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α+β﹤1符合约束条件;α与β都显著异于零,说明滞后一期的标准化残差乘积对市场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具有显著的影响。α分别为0.0520和0.0482,表明滞后一期的标准化残差乘积对动态相关系数的影响较小;β显著并且接近于1,表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之间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受前期影响较大,它们的相关性变动具有较强的持续性特征。为了更直观地反映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的变化特征,作出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图,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3.4实证结果分析

从图1和图2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在欧债危机背景下,我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股票市场与企业债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随着时间的变化,动态条件相关系数不断变化,呈时变特征;第二,在欧债危机发生以前,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相关性大多数时间里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在欧债危机发生以后,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相关性呈现负相关关系;第三,当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后,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由0.3左右突然降至-0.7左右,相关性变化较大,变化非常明显。第四,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绝大多数时间里介于-0.8~0.3之间。第五,通过对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图同股票市场与企业债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图进行比较,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走势基本上与股票市场与企业债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走势相同。之所以出现以上特征,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首先,欧债危机引发的风险会在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之间动态传染,投资者会在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之间进行投资转移。这导致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相关性不断发生变化。其次,由于欧债危机对我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冲击较为明显,在欧债危机爆发以后,我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相关性变化较大。第三,我国企业债大多数是由国有大中型企业发行,其信用等级都为A级,信用等级基本上等同于国债,因此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走势同股票市场与企业债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走势类似。

4.结论

本文采用DCC-MVGARCH模型,实证研究了欧债危机背景下的我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动态相关性。通过实证结果分析,本文得到以下以下结论:

(1)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股票市场与企业债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时变特征。

(2)欧债危机对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相关性影响较为明显。欧债危机发生后,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由正转变为负。

(3)企业债的发行主体大多数为国有大中型企业,信用等级基本上等同于国债,使得股票与国债市场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同股票与企业债市场动态条件相关系数走势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K. Chan, S. Norrbin, P. Lai. Are stock and bond prices collinear in the long run? [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 1997, 6(2): 193-201.

[2]L. Gulko. Decoupling.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2002, 28(3), 59-67.

[3]M. Andersson, E. Krylova, S. V?h?maa. Why do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tock and bond returns vary over time? [J].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2008, 18(2): 139–151.

[4]J. Yang、Y. Zhou, Z. Wang. The stock–bond correlation and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One and a half centuries of evidence [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9, 33(4): 670-680.

[5]D. Baur. Stock-bond co-movements and cross-country linkag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ing Accounting and Finance, 2010, 2(2): 111-129.

[6]R. Garcia, G. Tsafack. Dependence structure and extreme comovements in international equity and bond markets [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11, 35(8): 1954-1970.

[7]U. Dhillon, H. Johnson. Oil prices, speculation, and fundamentals: Interpreting causal relations among spot and futures prices [J]. Energy Economics, 2009, 31(4): 550-558.

[8]赵留彦, 王一鸣. A、B股之间的信息流动与波动溢出[J].金融研究, 2003, (10): 37-52.

[9]谷耀,陆丽娜.沪、深、港股市信息溢出效应与动态相关性—基于DCC-(BV) EGARCH-VAR的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 (8): 142-151.

[10]袁超,张兵,汪慧建.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动态相关性研究[J].金融研究,2008, (1):63-75.

[11]吴吉林,原鹏飞.信息、政策冲击和中国股票、债券及外汇市场一体化——基于AG-DCC模型的金融市场动态相关性分析[J].南方经济, 2009, (10): 12-21.

[12]郑振龙,陈志英.中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收益率动态相关性分析[J].当代财经,2011,(2): 45-53.

[13]R. Engle. Dynamic conditional correlation: A simple class of multivariate 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 Models [J].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 2002, 20: 339-350.

股市动态分析范文3

关键词:量价关系;股价塑性;股价弹性

中图分类号:F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0)02-0035-05

关于股票价格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理论研究有着较长的历史,并且已经形成了一个十分庞大的金融学分支。新的研究方法不断被提出,许多现代的数学工具被用来研究股票价格的内在规律性,它包括微分方程、统计分析、计量经济模型、非线性方程、随机过程、微分流形、分形分维、小波理论、人工神经网络等。

在现代的股票价格分析理论中借用了一些其他学科特别是物理学中的概念,如压力、支撑、惯性、平衡、动能、流动性等。本文借用物理学中关于材料的塑性和弹性的概念及其性质,基于类比分析的原理来研究股票市场中股票价格变动的量价关系的内在规律性。本文所提出的股票价格的塑性和弹性理论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股票价格的变化规律,将人们熟知的关于材料的塑性和弹性的性质类比地应用于对股票价格变动的描述。

一、人们对股票价格变化规律的认识

一般认为,股票价格分析方法可分为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股票价格基本分析的根据是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学和投资学的基本原理,认为股票的价格取决于一些基本要素,如宏观经济指标走势、经济政策、行业发展状况、产品市场状况、公司的经营及财务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等等。通过对这些基本因素的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来评估股票的投资价值,为股票投资提供技术支持。而技术分析则主要从股票市场的自身行为来分析股价的走势,其特点就是对股价和成交量等历史交易数据序列进行分析,而较少考虑股票本身质地的好坏。可以大致认为基本分析是解决“买什么证券”的问题,而技术分析则是解决“什么时候买证券”的问题。

股票价格预测方法的相对的无效性使得人们从另一个方面来认识股票市场,人们认识到或许股票价格的无法预测性正是成熟的股票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20世纪50年展起来的现代金融理论的基本假设都与有效资本市场理论有关,包括Markowitz的证券投资组合理论、Black-Scholes股票期权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等。

二、股票量价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

股票市场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侧重于股票投资的实际操作,而关于股票量价分析的理论研究则侧重于探讨由股票的价格和成交量所反映的股票市场的内在规律性。为了解释股票量价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的市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外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成交量与股价变动量的关系、成交量与股价波动率的关系、量价间的引导关系三个方面。国内学者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量价因果关系的检验、成交量与股价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ARCH与GARCH族以及量价关系的其它相关研究四个方面。Karpoff认为研究股票的量价关系具有如下意义:第一,通过对量价关系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熟悉金融市场的微观结构;第二,量价关系的特征对于确定随机价格的经验分布有决定性的意义;第三,量价关系是技术分析的核心内容和工具,与技术分析的有效性密切相关,其理论解释将成为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第四,量价关系的研究成果对研究股票市场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三、股票价格的塑性和弹性概念

股票市场上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成交量,成交量的变动直接表现为市场交易是否频繁,人气是否旺盛,股价的持续上涨或持续下跌均需要成交量的配合。在股价的持续上涨过程中,一方面股价维持在高位并不断创出近期新高,另一方面成交量维持在相对高的水平上;在股价的持续下跌过程中。一方面股价维持在低位并不断创出近期新低,另一方面成交量也维持在相对高的水平上。当成交量萎缩时,持续上升的股价一般将回落,持续下跌的股价一般将反弹。由于股票价格受市场供需双方力量大小的控制并受各种相关信息的影响,所以股票价格经常出现较大的波动。由于存在投资者行为特征和对各种相关信息理解的差异以及信息产生的不确定性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股价波动呈现较强的随机运动特性。

(一)具有一定塑性的弹簧运动与股价运动的类比相似性

股票价格在成交量作用下的涨跌过程非常类似于一个被拉伸或被压缩的有一定塑性的弹簧的运动过程;弹簧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可类比地看成股价在成交量推动下的涨跌,外力越大则弹簧离开其平衡位置越远,当减小或取消外力的作用时,由于弹簧具有弹性,弹簧将从现在的位置向原平衡位置移动,同时由于塑性的存在,弹簧的平衡位置发生了变化;弹簧回不到原平衡位置而停在原平衡位置与曾达到的最远位置之间的某处。弹簧所受外力越大且持续的时间越长则塑性变形就越大,弹簧能够回到的位置离原来的平衡位置越远,同时这个具有一定塑性的弹簧将建立起新的平衡位置。材料受到外力的作用而使各点间相对位置改变,当外力撤销后材料恢复原状的形变则称为弹性形变,若撤去外力后不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则称为塑性形变。

与弹簧的平衡位置相对应,股票价格在每一个时刻都应该有一个均衡价格。不断增加的成交量使股价上涨到高位并持续一段时间,当成交量萎缩后股价一般会出现一定的回落,这种股价向均衡价格的回落是股价弹性的表现。但股价很少回落到原均衡价格,而是达到中间的某个价位,形成新的均衡价格,这种均衡价格的向上移动是股价塑性的表现;反之,不断增加的成交量使股价下跌到低位并持续一段时间,当成交量萎缩后,一般股价会出现反弹,这种股价向均衡价格的反弹是股价弹性的表现。但股价很少回升到原均衡价格,而是达到中间的某个价位,形成新的均衡价格,这种均衡价格的向下移动是股价塑性的表现。股价在成交量推动下的涨跌过程与材料的塑性和弹性的特点有很好的相似性,虽然股价的变动并不等同于材料的变形,但可借用物理学中塑性和弹性的概念对股价的塑性和弹性进行界定和研究。

(二)关于股票均衡价格的讨论

应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有塑性的弹簧在外力作用下的这一运动过程可以用来描述股价在成交量作用下的变动。为了引入股票价格的塑性和弹性的概念,对应于弹簧的平衡位置,先引入股票的均衡价格概念。股票的均衡价格是该支股票的买卖双方处于均衡态势时共同认可的价格,对应于弹簧在无外力作用时的平衡位置。

对于弹簧来说,要确定它的平衡位置只需去掉

外力并让弹簧保持静止就可以标出其平衡位置。但对于股票价格来说,由于股票始终保持连续的交易状态,就像一个有一定塑性的弹簧一直受外力的作用而难以确定其每一时刻的平衡位置一样,股票在每一时刻的均衡价格也是难以确定的。人们可以通过分析股票的均衡价格的特征来了解股票的均衡价格。股票的均衡价格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股票价格围绕其均衡价格波动,而由于塑性的存在,均衡价格随股价波动也在进行调整(这里在引入股价的塑性概念之前就使用了股价具有塑性的说法,由于是与有一定塑性的弹簧的类比,所以不至于引起逻辑上的混乱)。(2)均衡价格是大多数投资者普遍认可的心理价格,否则,就会出现股票在当前价格上的供求不平衡,从而导致股价的变动并进而导致该股票的均衡价格的变动。(3)当股票交易量萎缩且进行了较长时期的窄幅盘整之后,股价近似等于均衡价格。就像具有一定塑性的弹簧在任何时刻都有一个平衡位置一样,交易中的股票在任何时刻都有一个均衡价格,这应该是股票在该时刻的理论均衡价格。当股票在大的成交量配合下大幅上涨或大幅下跌时,股票的价格会暂时较多地偏离均衡价格,同时均衡价格的位置也会有显著的移动。

(三)股票价格的塑性和弹性概念的引入

根据前面对具有一定塑性的弹簧的运动与股价运动的类比分析,下面给出股价塑性和股价弹性的定义。股价塑性是指当股价偏离均衡价格且有一定的成交量和一定时间的作用下,股票的均衡价格产生移动的性质。股价弹性是指当股价偏离均衡价格且成交量萎缩的情况下,股票的价格会自动向均衡价格做恢复性移动的性质。

在股价大幅上涨过程中,由于股价在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水平上交易和成交量放大,这时股票的均衡价格不断地向上移动,这期间股票价格的塑性性质起主要作用,成交量萎缩后股价会在新建立起来的较上涨前更高的均衡价格附近波动;同样地,在股价大幅下跌过程中,由于股价在低于其均衡价格的水平上交易和成交量放大,这时股票的均衡价格不断地向下移动,这期间股票价格的塑性性质起主要作用,成交量萎缩后股价会在新建立起来的较下跌前更低的均衡价格附近波动。在股票的交易量较小的情况下,股票价格的上涨和下跌对其均衡价格的拉动作用很小,股票价格的变化不能为市场所认可,股价将会在短时间内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向均衡价格做恢复性移动,这期间股价的弹性性质起主要作用。

具有一定的股票投资经验的投资者,依据他们对股价变动规律的观察与总结,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定会同意和接受我们所提出的用股票均衡价格、股价塑性和股价弹性的概念来理解股票价格的变动特点的思想。

股价变化的塑性性质和弹性性质可以通过建立适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定量地表述,由于文章篇幅有限,这部分工作可参考作者的另外两篇文章及博士论文。在博士论文中,作者对股价变化的塑性性质和弹性性质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了充分的实证研究,并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应用性研究来考察该理论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四、股票价格的塑性和弹性理论与已有理论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实际上在已有的多种证券价格分析的理论方法中都部分地蕴含着股价变动具有塑性和弹性的双重特性的思想,并且有些分析原理与我们提出的股价的塑性和弹性理论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有必要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

(一)摆荡指标分析法与股票价格的塑性和弹性

摆荡指标分析法是股票技术分析中一类重要的方法,当市场进入无趋势阶段时,股票价格通常在一个水平区间上下波动,这时跟随趋势的分析方法难以正常工作,摆荡指标可以指示“超买”和“超卖”状态,为市场交易者提供获利的机会。在有趋势阶段,把摆荡指标和股票价格图表参照使用,以期寻找到股票交易的好机会。摆荡指标分析法与股价的弹性性质很类似,“超买”状态表明股价高于其均衡价格较多,一旦成交量下降,股价的弹性力将使股价回落,“超卖”状态表明股价低于其均衡价格较多,一旦成交量下降,股价的弹性力将使股价反弹。当然,股价的弹性性质只有在成交量萎缩时才能体现出来。

乖离率(BIAS)是移动平均线原理派生的一项技术指标,其功能主要是通过测算股价在波动过程中与移动平均线出现偏离的程度,从而得出股价在剧烈波动时因偏离移动平均趋势而造成可能的回档或反弹,以及股价在正常波动范围内移动而形成继续原有趋势的可信度。乖离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乖离率=当日收盘价-N日内移动平均收盘价/N日内移动平均收盘价×100%

其中,N日为设立参数,可按自己选用移动平均线日数设立,一般可选择6日、12日、24日或12日。由计算公式可知,乖离率分正值和负值,当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时为正值;当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下时为负值;当股价与移动平均线一致时为零。乖离率的基本研判原理是:如果股价离移动平均线太远,则不会持续太长时间,而会很快再次趋均线。这一点与股价弹性类似,但这种研判原理没有考虑成交量的因素。在成交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时,股价的塑性变形起主要作用,即使这时股价的乖离率很大,从而有较强的向移动平均线运动的趋势,但这时成交量的推动力远远大于这种恢复力,所以股价会在成交量的推动下继续沿已形成的趋势运动,而不理会什么乖离率的大小。我们经常看到股价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远离移动平均线的状态,在多头和空头行情中均常见,只有当成交量大幅萎缩之后乖离率指标才显示其作用。

股价塑性和弹性理论认为,尽管当股价远离其均衡价格时存在使股价向均衡价格移动的弹性力,并且这种力的大小与股价偏离均衡价格的程度成正比,但只有成交量萎缩时股价的弹性性质才体现出来,表现为股价的上涨(下跌)因无成交量的继续支持而回档(反弹),强调了成交量的影响。

(二)趋势通道分析法与股票价格的塑性和弹性

在股票价格的趋势分析中,趋势通道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根据上升趋势的底部确定上升通道的下轨,根据上升趋势的一系列涨势的峰位确定上升通道的上轨,若两条轨线近似平行则认为股价在一个上升的趋势通道中运行。同样地,根据下降趋势的顶部确定下降通道的上轨,根据下降趋势的一系列跌势的谷底确定下降通道的下轨,若两条轨线近似平行则认为股价在一个下降的趋势通道中运行。无论是在上升通道还是下降通道,股价在接近通道的下轨时受到支撑线的支撑作用。投资者意识到支撑的有效性后买盘增大而卖盘减小,股价会上涨;股价在接近通道的上轨时受到压力线的压制作用,投资者意识到压制的有效性后卖盘增大而买盘减小,股价会下跌。趋势通道分析是一种形态分析方法,基于形态的持续性来判断未来的股价变动趋势。

在股价的塑性和弹性理论中,股票价格的趋势运动是股票均衡价格的运动。在股价持续上涨的过程中,股价长时间地处在其均衡价格之上,多方的力量明显大于空方,成交量和时间因素的作用使得股

票的均衡价格不断向上移动,而在此过程中股价过多地偏离其均衡价格会使股票的弹性起重要作用,股价高于其均衡价格过多会产生大的使股价回落的力量,股价低于其均衡价格过多会产生大的使股价反弹的力量,这样导致股价在一个上升通道中运行。同样地,在股价持续下跌的过程中,股价长时间地处在其均衡价格之下,多方的力量明显小于空方,成交量和时间因素的作用使得股票的均衡价格不断向下移动,因而股价过多地偏离其均衡价格会使股票的弹性起重要作用,股价高于其均衡价格过多会产生大的使股价回落的力量,股价低于其均衡价格过多会产生大的使股价反弹的力量,这样导致股价在一个下降通道中运行。用股价的塑性和弹性理论分析股价的趋势通道特征是基于股票的塑性和弹性的,是一种机理分析方法,不是形式上的形态分析方法。

(三)经济均衡分析法与股票价格的塑性和弹性

经典的经济均衡分析是有关商品的供给、需求、均衡价格和均衡价格移动的几何意义明显的分析方法。人们已认识到对一般的有形商品的经济均衡分析并不总是适合于分析金融市场的均衡,在金融市场中的均衡是用无套利原理来描述和分析的,当然单用无套利均衡原理还不能满足描述股价变动规律的分析。以下分析经典的经济均衡分析在描述股票价格方面所遇到的困难,同时考察有关股价的塑性和弹性理论与经典的经济均衡分析的异同点。

经济均衡分析从一条向上弯曲的供给曲线和一条向下弯曲的需求曲线出发,坐标系的纵轴是价格,横轴是供给量和需求量,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纵坐标是均衡价格,所对应的横坐标是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供给量和需求量。若在当前的均衡价格上的需求量增大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均衡价格向上移动,而需求量减小时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均衡价格向下移动;若在当前的均衡价格上的供给量增大时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均衡价格向下移动。而供给量减小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均衡价格向上移动。当我们在一个动态的较长时间段内考察价格、需求量和供给量时,经济均衡分析的结果显示价格会逐渐地靠近均衡价格。具体有以下的动态调节过程:供给的过剩导致价格的下降,价格的下降导致供给的减少和需求的上升,需求的上升导致价格的上涨,价格的上涨导致供给的增加和需求的减少。

在股票市场中股票的总供给量(有送配股时供给量将增加,而有上市公司回购股票时供给量将减少)一般是固定的。市场对股票需求的大量的增加(求购)或供给的大量减少(惜售)只能通过价格的大幅上涨来达到新的均衡,与一般的商品市场不同的是,当股票的新的均衡价格得到市场的认可之后,即使市场对股票的需求量又回到原来较低的水平甚至更低的水平时,股价不会大幅下跌,市场在新的价格上达到新的均衡,这是股价塑性的体现。同样地,市场对股票需求的大量的减少(惜买)和供给的大量增加(抛售)只能通过价格的大幅下跌来达到新的均衡,与一般的商品市场不同的是当股票的新的均衡价格得到市场的认可之后,即使市场对股票的供给量又回到原来较低的水平甚至更低的水平时,股价不会大幅上涨,市场在新的价格上达到新的均衡,这也是股价塑性的体现。也就是说,对股票的需求或供给的增大会导致价格的变动而当对股票的需求或供给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时股票价格并不回到原位。或者说对于股票来说需求曲线是不存在的,对股票的相同的需求水平可以对应很不相同的股票价格。经典的经济均衡分析在分析股票的供给、需求、均衡价格和均衡价格的移动方面有很大的困难。这是由于股票价格的塑性性质所导致的。

五、结论

股市动态分析范文4

股市长期低迷,很多投资者亏损累累,从而引起人们进行探究和反思:这个股市怎么这么弱?自己为什么会亏损?笔者也在苦苦思索这些问题。为此,还翻阅了一些书刊,觉得王师勤博士2001年出版的《股市心经》很有启发。其中感悟最深的一个观点就是:股市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态。

王师勤博士是国内第一份专业性证券刊物《股市动态分析》的创始人。他作为经济学博士,精于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更精于探求投资智慧,研究股市心态问题。《股市心经》就是他的代表作。

《股市心经》在分析“大敌为自心”时指出:“有些股民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们往往不从主观上找失败的原因,而从客观上找败北之因。”“他们从未认真想一想,为什么同样条件下,还是有人赚到不少钱呢?”“实际上,股市上最大的敌人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己的心态。”《股市心经》引用麦迪的话说:“心态对一个股票投资人来说太重要了!它几乎影响着你的投资行为的全部过程,股市赢家的基因就是要修炼良好的心态”。《股市心经》还指出:“凡是成功的投资家,大多数是专注的、有定力的;而失败的股民,大多数是心浮气躁无耐心的。”这些都是把投资者个人的心态,作为股市投资成败的最主要,或者最重要的因素来分析论证。

上述分析和论证很适合股市现在的情况。面对股市低迷的情况,有些投资者怨天尤人,往往从客观上找原因,从股市的功能完善、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方面找问题。这些方面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影响投资者的情绪和收益。但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有个过程。就是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有些人都能赚钱,而且赚了不少钱。《股市动态分析》有个实盘大赛,读者如果注意的话,就会发现这个大赛几乎每周都有人赚钱,有的甚至赚百分之十几、二十多。就这需要研究投资者的个人行为和心态,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再从另一个角度说,我国现在的股市只有二十多年历史,属于新兴市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风险很大;即便是境外的成熟市场,如美国、欧洲国家的股市,还有我们的香港股市等,同样也有很大的风险,也不是所有投资者都能赚钱,赔钱的人也不在少数。所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包括境外),都有人在研究投资者的个人心态问题。在投资者的心态中,有很多不良的东西,比如贪婪、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乏耐心、容易冲动,等等。这些不良的东西,往往会成为投资者成功的绊脚石,成为打败投资者自己的敌人。《股市心经》指出:“贪婪是人生烦恼的首要根源,也是股民失败的首要因素。”因为贪婪,想赚快钱,甚至想一夜暴富,股票操作就往往失去理性,盲目追涨杀跌。结果,或者被牢牢套住,或者亏得很惨。说到耐心,也十分重要。股市中时机成熟,往往需要耐心等待,有时候赢亏就在于再耐心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如果心浮气躁,缺乏耐心,不该买的时候买了,不该卖的时候卖了,都会给投资者造成不小的损失。再说热衷跟风炒新股、炒高价小盘股的问题。这“两炒”的特点是赚钱快、赔钱也快。极端情况下,今天买入它跌停,你隔天卖出它又涨停,股价瞬间上蹿下跳,风险大,很难把握,因而赚钱的人少,赔钱的人多。话说回来,钱是你自己的,没有人逼着你去炒,只是你的心态不好,禁不住诱惑,才冒大风险去炒。

投资者要克服自己的心里障碍,修炼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很不容易。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股市心经》在这方面有很多论述,集中起来就是要读书,读东西方圣哲的书,读投资大师、股市成功人士的书,从中吸取投资智慧和心态上的营养。笔者觉得,把一些名言警句抄录下来,或制成条幅,经常诵读,对人的心态是会有帮助的。比如,有人把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作为条幅;有人把苏轼的“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作为条幅等等,用这些条幅来砥砺自己的心态。著名人口学家马寅初先生虽历尽艰难却长命百岁,与其心态有很大的关系。他曾书写一幅对联以自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舒云卷”。这些看上去与做股票没有直接关系,但对于修炼人的心态,使投资者能够在股市中存活长寿,以致成功都是有益的。

股市动态分析范文5

    关键词:股票市场股市政策动态不一致性股市波动

    中国股市从诞生以来就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股市波动剧烈,短短十来年已经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二是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股市政策①,如股票发行和上市速度、政府领导人的讲话、甚至《人报》社论等来调控股市运行,使股市表现出明显的“政策市”特征。这些政策的目的是试图根据股市波动情况来调控股市,使其在政府理想范围内运行。

    政府政策调控股市波动,具有以下特征:

    1、政府政策不连贯、前后不一致。如1997年证券委、人民银行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文,规定银行、保险公司、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的资金不能人市炒作股票,1999年7月1日实行的《证券法》也作了类似规定。但随后为了刺激股市,于1999年9、10月又批准三类公司和保险公司人市;

    2、政府政策的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公众的预期,公众未预期到的政策往往会造成股市剧烈波动,典型的,如1999年12月巧日的《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引起几乎所有股票都以跌停收盘,其原因就有政策出台突然、力度超出公众预期的因素,相反公众预期到的政策效果就比较温和;

    3、政策效果还取决于政府和公众的博弈。在一项政策出台后,公众的预期和行为就会相应发生改变,从而使政策执行效果也发生改变。典型案例就是国有股减持,在出台的时候是有利于股票市场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但是由于公众预期股市将受到影响,从而造成股市低迷,这时继续减持国有股就不利了,因而后来政府决定国有股减持暂缓执行。

    由于这些特征,股市政策往往造成股市过度波动。即使政府出台的是一项稳定股市的政策,并事先承诺使股价波动限制在一定幅度内。然而一旦股民相信了这个承诺并据此形成了股价稳定预期,政府就可以使股市加快发展以实现为国有企业更多融资的目标。这是因为,也许在政策制定阶段政府的最佳选择是稳定股市,但在执行阶段由于公众预期的改变,政府的最佳选择就变成促进股市上涨!这样政府就没有积极性真正实行这项稳定政策。这就是所谓的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而这种动态不一致的股市政策执行的结果只能是股市剧烈波动。

    吕继宏、赵振全(2000)和许均华、李启亚(2001)对政府政策对股市波动的影响作过实证分析,他们利用Wichem和Miller(1976)的办法,先鉴别出我国股市运行中的波动点,然后确定这些波动点有多大比例是由政府股市政策造成的,得出的结论都是股市政策较大程度地影响了中国股市的波动。但是,我们认为这种研究有两个缺陷,一是他们确定的是股市波动点中有多大比例是由股市政策造成的,而没有分析股市政策有多大比例造成了股市波动;二是他们只是对股市政策与股市波动之间的关系作了经验分析,而没有对股市政策是怎样造成股市波动的做出理论解释。

    我们认为,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是造成和加剧股市波动的重要原因,而这种政策动态不一致性在于股民和政府之间的博弈行为,因此本文将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一个理论模型来分析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对股市的影响,并实证检验这些政策有多少造成和加剧了股市波动。文章是这样安的除第一部分外,第二部分建立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模型,分析股市政策是怎样造成和加剧股市波动的;第三部分运用不同于吕继宏、赵振全(2000)和许均华、李启亚(2001)的方法从多大比例的股市策造成了股市波动这个角度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第四部分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1、股市政策的二重目标:稳定和发展

股市动态分析范文6

关键词:股票市场股市政策动态不一致性股市波动

    中国股市从诞生以来就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股市波动剧烈,短短十来年已经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二是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股市政策①,如股票发行和上市速度、政府领导人的讲话、甚至《人报》社论等来调控股市运行,使股市表现出明显的“政策市”特征。这些政策的目的是试图根据股市波动情况来调控股市,使其在政府理想范围内运行。

      政府政策调控股市波动,具有以下特征:1、政府政策不连贯、前后不一致。如1997年证券委、人民银行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文,规定银行、保险公司、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的资金不能人市炒作股票,1999年7月1日实行的《证券法》也作了类似规定。但随后为了刺激股市,于1999年9、10月又批准三类公司和保险公司人市;2、政府政策的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公众的预期,公众未预期到的政策往往会造成股市剧烈波动,典型的,如1999年12月巧日的《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引起几乎所有股票都以跌停收盘,其原因就有政策出台突然、力度超出公众预期的因素,相反公众预期到的政策效果就比较温和;3、政策效果还取决于政府和公众的博弈。在一项政策出台后,公众的预期和行为就会相应发生改变,从而使政策执行效果也发生改变。典型案例就是国有股减持,在出台的时候是有利于股票市场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但是由于公众预期股市将受到影响,从而造成股市低迷,这时继续减持国有股就不利了,因而后来政府决定国有股减持暂缓执行。

      由于这些特征,股市政策往往造成股市过度波动。即使政府出台的是一项稳定股市的政策,并事先承诺使股价波动限制在一定幅度内。然而一旦股民相信了这个承诺并据此形成了股价稳定预期,政府就可以使股市加快发展以实现为国有企业更多融资的目标。这是因为,也许在政策制定阶段政府的最佳选择是稳定股市,但在执行阶段由于公众预期的改变,政府的最佳选择就变成促进股市上涨!这样政府就没有积极性真正实行这项稳定政策。这就是所谓的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而这种动态不一致的股市政策执行的结果只能是股市剧烈波动。

      吕继宏、赵振全(2000)和许均华、李启亚(2001)对政府政策对股市波动的影响作过实证分析,他们利用Wichem和Miller(1976)的办法,先鉴别出我国股市运行中的波动点,然后确定这些波动点有多大比例是由政府股市政策造成的,得出的结论都是股市政策较大程度地影响了中国股市的波动。但是,我们认为这种研究有两个缺陷,一是他们确定的是股市波动点中有多大比例是由股市政策造成的,而没有分析股市政策有多大比例造成了股市波动;二是他们只是对股市政策与股市波动之间的关系作了经验分析,而没有对股市政策是怎样造成股市波动的做出理论解释。   我们认为,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是造成和加剧股市波动的重要原因,而这种政策动态不一致性在于股民和政府之间的博弈行为,因此本文将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一个理论模型来分析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对股市的影响,并实证检验这些政策有多少造成和加剧了股市波动。文章是这样安的除第一部分外,第二部分建立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模型,分析股市政策是怎样造成和加剧股市波动的;第三部分运用不同于吕继宏、赵振全(2000)和许均华、李启亚(2001)的方法从多大比例的股市策造成了股市波动这个角度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第四部分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上一篇落叶飘

下一篇假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