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区范例6篇

大学生社区

大学生社区范文1

来到社区从事社区保障员的工作。社区后我就对以前的想法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年通过劳动局招聘。社区并不是平房,工作者也不是老大妈。接下来在前辈们热情指导下对社区的大体情况作了个了解,并具体地进行了工作分工—分管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和社区治保工作,以及调解工作。后来又在工作需要的情况下担任了社区残疾人协会会长和团支部书记的职务。

给我总的感觉是这项工作极度需要“用心与居民沟通”要把自己放在居民的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当然我刚进社区的时候没有一点社会经验,通过近两年的社区工作经历。为人处事总是自我为大,处理事情总是想当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困难。为此,社区里的前辈们总是告诫我耐下心,才能真正处理好社区的日常事务,老百姓是相信我才来找我为他服务是必须要做到

理论水平高,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年轻大学毕业生。文化素质好,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是自己的优点,必须把这一优点最大化的发掘出来。而缺乏工作经历,不会与老百姓打交道,不懂串门走户走访群众调查研究,更不好意思找群众谈心拉家常,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更是自己的不足。刚到社区的时候,发现社区的电脑只是用于日常的打字和打印用途,没有发挥其现代化的信息通讯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工作效率地提高。由于大学我学的计算机专业,深知信息网络化和办公电子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而近几年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使得社区建设也正全面开展,快速推进,针对社区的现有硬件设备,联系和参与了社区网站地建立和维护,一些通知和社区新闻及时上网,让居民们足不出户就能够得知社区的最新动态,使得社区事务更加公开化和现代化,更加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对各项工作的电脑报表进行了再次优化,工作效率得到飞速提升。

增强人的品性的地方。通过和退休工人打了一年多的交道,人总是不断学习和受挫中得到成长的也不例外。而社区更是锻炼人的意志。体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古训的精妙之处,老年人需要被认识,被尊重,老年人内心深处非常希望得到社会和家人的理解、认识和尊重;特别害怕有人刺伤他自尊心,以至把他当成累赘。那么在处理退休人员的各项事务中就要遵循一个原则—尊重和理解,理解在什么时候都是万岁的记得有一次,发放退休人员医保卡。有位退休工人的医保卡上的名字打印错误了对她作出解释,这是上级银行在制卡的时候搞错了可以帮助去调换,但是需要您的身份证。这位退休工人笑着把身份证交给了让你办事,放心。居民的信任中,对这项社区工作也更加热忱,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压力也更加重了但是依旧会坚持自己的理想,发挥自己大学时的所学,更加努力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大学生社区范文2

关键词 大学生 社区服务 社区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Community Service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ety Practice

YANG Chao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20)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dvantages and significance of practice base of community, the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into the community under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social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d better situation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future of students' social work practic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community service; community practice

1 大学生进社区实践的意义

随着市场体制的推行,在极大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大学生进社区实践服务活动能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参加到现代社区的建设和社会公益服务中去,从而调节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

1.1 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内容的要求

事实证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公共服务的有效结合能够更加符合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要求,将富有年轻活力和创新思想的大学生投身到社区服务中去,能够将相对封闭的校园教育同开放的“社会大学”进行连接,使得大学生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走向丰富多样的社会教育中。同时现代社区的发展理念也能够使高校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更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2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列宁说过:“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任的。”①当代青年要不断开拓视野,勇于进取创新,始终艰苦奋斗。但当前,大学生大多是由学校到学校,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不足,而社区是社会实践的熔炉,大学生通过开展社区服务,可以帮助他们走出狭窄的生活圈子,了解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和人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发现自身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2 大学生进社区实践的主要问题

我国大学生社区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由于起步较晚,作为一个尚待拓展的领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大学生进社区实践的更好发展。

2.1 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大学生对进社区实践内涵的认知存有一定的偏差。许多大学生对社区实践服务活动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社区服务工作庸俗简单,眼高手低。在开始参加社区服务时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社区居民的需要和社区工作的要求。许多社区也因此对大学生的社区服务活动处于应付的状态,大学生社区实践服务要想在更深入的开展,必须提高学生本身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打破大学生社区服务发展的内在瓶颈。

2.2 高校的问题

在高校内部,社区实践服务活动各项运行机制不健全,社区实践项目本身没有深入的同时,也缺乏同学、学校和社会的认可。此外高校组织大学生进行社区服务实践项目时,大多为采取零散的临时活动方式,无法形成长期固定的常态化模式,在活动宣传上仍然采取纵向的传达模式,使得对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的价值引导效果不佳,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

2.3 社会的问题

在我国,大学生进社区实践服务项目主要由高校的共青团组织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视角进行开展实施的,相对而言,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牵涉面广,影响范围较大,更加需要地方政府,特别是街道和社区管理单的大力支持。然而,人们往往低估大学生进社区实践的社会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将大学生当做廉价甚至是免费的劳动力。此外活动经费不足也是大学生社区实践发展中的难题,高校开展的社区服务多是由学校提供经费支持,很少能得到社会资源的帮助,从而制约了大学生社区实践的发展。

3 新形势下大学生进社区实践的发展思路

大学生进社区实践是在我国社会发展转型和体制创新变革所产生的新事物,它顺应了我国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进社区实践更好发展的对策研究,积极探索其更好发展的有效途径,切实发挥其蕴藏的巨大能量。

3.1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进社区实践的开展

(1)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理清工作思路。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核心问题发展,要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总目标,将社区实践服务作为德育工作的实现路径,在实践中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生进行社区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追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2)要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大学生进社区实践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社区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在设计实践服务项目时,运用科学的规划方法,综合利用各方资源,合理配置各组成要素,不断创新社区服务项目的活动理念、活动内容以及活动方法,以保证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3.2 大学生的自我提升和发展

(1)加强专业学习,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富有创造力且思想活跃,这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而如今,现代社区服务工作的专业化趋势日益明显,服务项目范围日趋广泛,实践工作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的上升,这就使得社区服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满足社区服务需要必须获得更加广泛的知识和专业的技能。正因为如此,大学生要在专业学习中明确方向,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特点等实际情况,不断加强专业背景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以积极进取、不断向上的精神状态完成社区实践服务工作。

(2)不断锤炼,升华个人理想信念。人在社会中不断学习、实践,积累经验,经过反思、总结,升华为人的思想。青年学生在大学阶段正是处在个人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期,因此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并以此作为鼓励自己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对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生要在社区服务实践中不断总结,剖析自我,从而更加明确社区服务的重要意义,提升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升华个人理想信念。

3.3 完善高校大学生社区实践机制

(1)构建高效的管理模式和制度规范。当前国内很多大学都已经将大学生社区实践服务工作纳入到高校德育工作体系内,在对外合作模式上,如上海地区部分高校共青团组织率先引入国外社区科学商店的工作理念,建立科普志愿者服务社,并倚靠政府科普工作契机,与社区共建科普志愿者门店服务机制。然而从高校内部管理建设上,首先应建立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团委等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高校团委和各院系学生工作具体落实部门相互协调合作的工作模式。第二,要加强高校间交流与合作,大学生社区实践组织要相互交流学习,特别是服务方向和特色相近的高校学生组织要建立长期的沟通交流机制,相互学习先进经验,共同合作促进自身发展。

(2)提高学生志愿者招募和激励机制科学化水平。目前,要保证大学生社区实践服务机制的有效运作,必须要有高水平的学生骨干实践团队,如何招募到富有团队合作意识,专业素质过硬的高质量学生志愿者就成为打造高水平实践团队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必须建立科学化的招募机制,做好计划,要根据要求和社区组织的特点明确需要的类型、具备的知识技能、人数比例和男女比例等。另外要保持社区实践项目的长期运转,必须在校内营造良好的社区实践氛围,调动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高校可以将大学生社区实践服务活动认真总结大力宣传,表彰优秀的实践团队和个人,以此提高大学的价值认同,此外要扩大高校社区实践典型的社会影响和号召力。使高校青年社区实践活动能够被更多的学生和社会大众了解和认可,吸引更多的学生和社会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选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56.

参考文献

[1] 徐永祥.社区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孙迎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3] 潘玉腾,现代思想道德教育论[M.福建:海风出版社,2003.

[4] 任炜堂,叶益珍.浅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J].中国校外教育,2009(10).

[5] 龙菲.当代中国的社区志愿服务[J].城市问题,2002(6)

[6] 王丽.高校与社区互动的资源优势与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

大学生社区范文3

调查地点: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龙泉新区

调查对象:龙泉新区部分居民、龙泉新区业主管理委员会、三环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调查方式:1.问卷调查 2.访谈 3.资料分析

【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有的一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了。社区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更好地了解社区管理的现状;了解该行业的发展状况;为了使我们能更好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缩短理论和实践的差距,更好的与社会接轨,与专业发展相融,我利用暑期在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龙泉新区进行了一次调查。本文将根据调查的具体情况,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来谈一谈新时期的社区管理问题。

【关键词】社区管理问题

一, 社区的概况

1. 物业情况

该小区于XX年9月竣工,开发商与三环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签定前期物业管理合同。该小区为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54,绿化覆盖率为39.6%,绿地面积为7321平方米。现有居民3171户,11620人。同时,区内还有超市、商店等配套设施。

2. 管理模式

下关镇龙泉新区采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居民自治模式。社区每年召开一次业主大会,讨论决定业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关事项。业主大会闭会期间,授权业主管理委员会执行大会决定事项,处理日常管理事物、协调各方关系,并向业主大会报告工作。业主大会由本龙泉新区内年满十八周岁的全体业主以及直辖公房的法人组成。业主管理委员会由各小区业主选择的小区业主代表小组成员组成。并通过各住宅小区代表小组成员的业主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主任1名,副主任4名,执行秘书1名。

3. 特殊情况

大理市下关镇龙泉新区是一个商业性的住宅区,业主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单位,彼此间互不相识。传统依靠单位管理的模式或街道办事处的模式难以实行,因此不得不寻找全新的方式。

其次,整个小区位于公路两侧,属于半开放式住宅区,给社区的治安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调查情况

在调查期间,我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龙泉新区业主管理委员会、三环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及龙泉新区部分居民进行双向调查,经认真分析后,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绝大多数居民对小区治安状况感到满意

在上文中已经提到,下关镇龙泉新区是一个半开放式的小区,社区的治安工作有较大难度,但经过双向调查后发现,龙泉新区的治安状况良好,绝大多数居民对小区治安状况感到满意。根据龙泉新区业主管理委员会及三环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资料,从XX年至今,龙泉新区的发案率控制在5起每年,发案率之低在同类社区中遥遥领先。通过对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大概有95%的居民对社区的治安状况感到满意,只有5%的人选择基本满意,无一人表示不满意。

2.物管公司与居民在物管费用的问题上存在分歧

三环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每年向各户收取物业管理费680元,工作人员在介绍费用支出后,特意向本人说明,此费用在全市已属于较低水平。但根据调查显示,有70%的居民认为费用偏高,25%的居民表示费用适中,只有5%的业主认为费用偏低。同时,有部分居民反映,不是所有的业主都按时交纳物管费,有的甚至拖欠一年之久。在我就此问题向三环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询问时,工作人员的回答闪烁其词、含混不清。

3.大部分业主参加了业主大会,但竞选热情不高

在与龙泉新区业主管理委员会主要成员的交谈中,他们反映了一个普遍的担忧,就是业主们的竞选热情并不高,每年都是重复的候选人,有些职位甚至出现人选的空缺,他们担心如此下去,会影响到社区民主的构建。

针对此情况,我专门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此问题,大部分的居民表示能够参加每年的业主大会,但90%的业主对竞选职位不感兴趣,其原因基本上都是忙于工作,无暇顾及社区事务。

4. 居民之间互不相识,邻里关系冷淡

上文已经提到,大理市下关镇龙泉新区是一个商业性的住宅区,业主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单位,彼此间互不相识。同时,业主管理委员会及物管公司没有组织相应的活动,居民没有机会相互认识,造成了邻里关系冷淡,社区氛围不浓厚的局面。75%的业主希望业主管理委员会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但业主管理委员会及物管公司都表示日常事务太多,无法做到面面俱到。

三,龙泉社区管理模式的优势

1.自治模式能培养公民的民主意识

民主建设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至关重要,民主状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程度。特别是近来,“基层民主”成为我国政治领域出镜率较高的一个名词,居民自治是我国构建“基层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泉社区采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居民自治模式。每年召开的业主大会使每一个公民都拥有表达自我主张、行使自我权力的机会,同时每一个居民都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经过这样长年累月的民主锻炼,民主意识会逐步深入人心。这样的自治模式既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的难题,有起到了培养公民民主意识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2.选举产生的业主管理委员会更能获得业主的信任

业主大会由本龙泉新区内年满十八周岁的全体业主以及直辖公房的法人组成。业主管理委员会由各小区业主选择的小区业主代表小组成员组成。并通过各住宅小区代表小组成员的业主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主任1名,副主任4名,执行秘书1名。

业主管理委员会的所有管理人员都从全体业主中产生,并且人选有大家确定,

选举产生的业主管理委员会比其他方式组成的组织更能获得业主们的信任,有利于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业主管理委员会的成员本来就是社区的居住人员,他们能真正代表居民的利益。

3. 业主管理委员会与物业公司的联合便于管理

业主们通过业主大会选举出业主管理委员会,又由业主管理委员会的主要成员代表广大居民选择物管公司进行日常管理。这样的模式有两个好处,其一,当物管公司出现问题时,或业主对物管公司有意见时,业主管理委员会能代表居民与物管公司取得及时的联系,协调双方关系;其二,业主管理委员会的大多数成员都有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与精力顾及更多的事务,将一些管理权限委托于物管公司,能更好地对社区进行管理。

四,就龙泉新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1.三方要加强交流与沟通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一大关键,我们搞管理工作的最要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重要的就是要做好沟通工作。通过沟通才能消除与业主之间的矛盾和误解,才能更好地与业主达成一致的看法,这样管理起来就会很轻松,同时也可以为小区营造更和谐的生活环境。

龙泉社区每年召开一次业主大会,但除此之外,业主与业主管理委员会及物管公司再无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因此,在这一年当中,社区就会积压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比如说,物管公司与居民在物管费用的问题上存在分歧,这时候,沟通就要发挥作用,物管公司应及时向居民公布资金流向,或与业主管理委员会的成员进行商议。

我建议,该社区应建立更多的沟通机制,以便于三方的交流与沟通。

2.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制度,并向业主宣传

很多小区之所以频频出现一些问题,究其原因就是由于现在的法律尚未健全,而且很多企业都没有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认为这些规定脱离了自己的实际,觉得很难实施,从而导致很多不该犯的错误出现,吃了官司。认为很难执行就放弃,按自己的办法实施。这样是很不对的,不仅仅对自己的公司不利,对业主也很不利,会侵犯业主的权利。

因此,我建议物业管理公司能够出更多的关于物业管理方面,关于业主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的宣传栏,让业主们能更好的认识和了解物业公司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促使他们更自觉,更好地遵守法律的规定,服从物业公司的管理。或者可以作为小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播放相关的电影,这样既丰富了业主的文化生活,又达到了宣传的目的。如果能这样做好,我相信,关于物业公司和业主,业主和业主的纠纷会变的越来越少,小区的生活环境会演绎更多的和谐。

3.应给社区管理委员会的成员提供适当补助或奖励,激发居民参与管理的热情

龙泉新区业主管理委员会的成员都是志愿服务,不收取任何报酬。调查结果已经充分显示,尽管居民自治模式给业主们带来了很多的好处,但多数居民仍不愿参与社区的管理工作。如此下去,对社区的管理工作及其不利,居民自治的模式也可能难以继续维持。所以,我建议应给社区管理委员会的成员提供适当补助或奖励,激发居民参与管理的热情。同时,一些没有工作的居民也可参与到管理工作,借此可以解决一部分社会就业问题。

4.定期举办文娱活动,构建和谐社区

鉴于社区的特殊情况,业主管理委员会与物管公司应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居民间的交流。我们可以采取开设社区文化的方式,如:社区联谊会,板报,体育竞赛等。使居民们相互熟悉,逐步构建一个和谐社区。

五,总结

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既有的生活方式。新的住宅小区不断建立,形成各种新型社区关系,以往的街道社区模式已不适应这种新发展了。人们的流动性增大,对单位的依附性越来越小。政府对单位的控制无法起到象以前一样的作用,改革使政府和企业原来承担的相当一部分社会功能分离出来,转给了中介组织和社区。因此,人们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逐渐增强;人们渴望亲自管理社区,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旧有的街道社区管理模式主要是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起作用,户口归属于街道的居民只能服从街道的管理,居委会作为居民代表也只能起“传声筒”的作用。这种单纯的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内在的利益需求。因此,加强社区民主管理是改革的需要。

但由于我国具有多元化的社会经济现象,使得社区整合也是多元化的。所以,我们要构建一种多元社区组织管理模式。既要兼顾已有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还要纳入一些新型组织以补充街道社区的不足。具体来说,可以在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系中设立和完善这样的组织:社区管理委员会、民情委员、社团组织、企事业组织、政府组织、居民委员会等。

六,实践感想

通过此次的调查大理市下关镇龙泉新区,让我们收益匪浅,深受启发。在对龙泉社区的管理模式有了一个全面深刻认识的同时,也使我有了一次从书本知识这一理论学习到亲身的实践调查认识的感性认识。使我们深感我们不在离自己的专业很远,不在有那种课本与实际脱轨的强烈感觉。也见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

总的来说,此行收获不浅,我们在学习了课本知识后就应该多去实践认识下才能真正的是我们的课本知识得到运用。我们在获得不少收获的同时也应该不断的总结经验,以便我们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更好的适应往后的工作和学习。

【参考文献】陈涛:《社会发展与社区发展》,《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2期

丁水木:《论街道社区和社区行政》,《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

大学生社区范文4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劳动改造人。通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想应该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许多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己。劳动中,我知道了许多自己的不足之处。

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把我们当宝一样的伺候,这次我们算是亲身实践了,而且我们都努力的去做了。我们做了将近半天的活,包括拖地、扫地、擦窗等。最后当事情全部完成的时候,我们松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起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高兴。

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工作也一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只有自己体验了才会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认真学习了,会有好成绩;认真工作了,会有成果。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这次劳动并不是很难,想想父母每天都要工作,辛苦挣钱供我们读书,而我们只要坐在教室里学习,没有负担,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

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想到父母小时候连吃都吃不饱,更别说读书,比起父母来,我们幸福多了。或许赚钱这么辛苦,甚至比这样更辛苦。一想到父母,我真的觉得好愧疚。因此,我在心底暗暗的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让父母以我为骄傲。

从这次劳动中,我还明白了我们应该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这样的一次劳动对我的身心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想不管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得认真负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这样所得到的和所收获的经验和价值是值得学习和珍藏一辈子的。

社区服务活动的报告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着、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

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是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

大学生社区范文5

近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身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年龄段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他们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才之路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教堂,在那个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在支教中,小孩子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天真活泼,上课的时候,他们都十分踊跃回答问题,让我惊讶的是只要有一个人带头念,其他人就会跟着念出来。我觉得这种气氛很好,不过如果场面控制不好的话,就会很难授课。虽然这一次支教做得不是很好,但是我真的很高兴,看到这么多天真烂漫的面孔,看到小孩子们踊跃回答我的问题,我觉得无论自己多么累,也是值得的。

感觉真的很简单:开心、幸福、责任!

开心的是看到孩子们的笑容,那种没有任何杂质的笑容,那种从心里发出对我们这些小老师们的尊敬以及将奥运英语传授给他们,将激情散播世界,将奥林匹克精神传递,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幸福,因为孩子们的重视而更显幸福,因为我们已经走过了的童年却能再度去体味的幸福。

责任,对待这群天真的孩子们,觉得自己要尽力,要耐心,因为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

到了至灵学校,一开始,我有一种害怕的感觉,害怕受到智障儿童的样貌会吓跑我。出乎我意料的是:智障儿童不但样貌和平常人差不多,而且很有礼貌,容易相处。

令我感到安慰的是:智障儿童的听话,用功,为学习好奥运英语,国歌……,他们很用心地去读,去唱,在他们眼里,只有认真听讲,也绝不会比平常人差。其实,我觉得学习对于智障人士来说真的很有必要,更有着特殊的意义,不仅使他们掌握人类的语言与文化,更激励着他们发挥无限的学习潜能,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健康、有意义。

通过这次畅游至灵学校的活动,我看到了那些智障儿童经过培训教育也学会了一些知识,以此来更进一步地扩展生活圈,为减轻他们家庭的照顾负担。

我希望所有为国家服务的、做公益的人们都能怀着一颗真诚服务的心,与智障人士携手同行,缔造希望。

一个站点的结束就是另外一个站点的开始。

走进老人们所住的房间,看到有的老人躺在床上,有的坐在轮椅上,有的……,看到我们的到来,他们都很高兴。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和一位奶奶聊天过程中发现,她很恨日本人,因为他们侵略过我们国家,作为爱国的一份子,一定不容许外国侵略自己的国家的。我很认真聆听着长辈们讲述旧时岁月的故事,更了解和清楚历史,体会到了爷爷奶奶那一辈人的生活的艰辛和今天舒适生活的来之不易。

我认为,关爱老人不一定需要金钱,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给予,这是一种最默契、最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亲情无形的纽扣,是一种唇齿相依的温暖,是人类伟大的语言。关爱老人就是关爱自己的晚年,我们应该让老人快乐、健康、毫无后顾之忧地走完他们人生最后的旅程。这样,我们的内心都散发出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彼此。

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使大自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污染,身为地球村的一份子,我们的问卷调查就围绕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来展开。通过这次环境活动来传递绿色文明,我希望在人们心中种下环保意识的种子,并使之生根、发芽。

大学生社区范文6

学生社区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伴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学分制改革,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年级、班级等分类概念逐步弱化,学生管理逐步走向社区化管理模式。大学生党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推进大学生党建进社区成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课题。

一大学生党建进社区的功能

(一)大学生社区安全维系功能

高校学生社区是指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包括学生食堂、文体活动场所以及宿舍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课堂学习之外生活、自学、群体活动的校园特定区域。[1]在社区里,学生的言行举止、思想状态、人际关系等更加真实、更加趋于社会化,将学生党建延伸到学生社区,便于了解学生思想的真实状态,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化解和处理。由于高校学生社区规模大、居住集中,高校在供水供电、饮食安全、宿舍安全、交通安全等后勤服务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学生党员分布在高校不同的学生社区,通过在社区建立党支部,可以组织发挥学生党员在后勤服务方面的沟通协调作用,收集反馈学生诉求、宣传学校相关政策、化解社区矛盾冲突。学生党员来自学生群体和学生班级,且分布面广,他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学生社区中不稳定、不安全、不和谐的因素。通过建立学生党员信息员制度,将学生社区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提高学生社区问题预警及处理的效率,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

(二)大学生党员素质提升功能

传统的学生党员培养主要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考核指标以学习成绩为主,而对学生党员日常表现的考察尚显不足。学生党组织建在学生社区,可以实现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以及正式党员的培养考察落实在社区,便于充分了解学生真实的行为举止和思想状况,增强学生党员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通过让学生社区党支部委派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负责一定的学生社区管理事务,赋予他们特定的工作任务,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党员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体现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工作实践,较好地实现了对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与教育。

(三)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功能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的一种自觉意识。“公民意识教育”是培养公民清晰认识到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一员,享有这个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并能将这种认识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的一种教育。[2]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论述中,首次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重要论述,将公民意识教育提到了新的高度。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面临由“社会精英”向“普通公民”的转向。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将有助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化,为培养合格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立足于社区工作的理念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赋予大学生“普通公民”与“学生”双重身份,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不仅要按照学生的身份履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权利义务,同时也要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担负相应的职责,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主体意识、责任意识、权利意识、公德意识和法制意识等,可以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二大学生党建进社区的内容

高校是培养人、教育人、成就人的重要场所,担负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等多种职责。高校党建应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由于时代特点的不同,高校学生党建的内涵亦呈现不同的特点。笔者认为,高校学生党建必须与时俱进,紧紧围绕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与学生自身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以及学校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等,开展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具体而言,学生社区党建主要内容应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党员主体意识教育、网络文明教育以及优良“区风学风”教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经历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人们价值诉求的多样性。部分群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出现制假售假、贪污腐化、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不良社会风气,不断侵蚀人们的思想,蚕食社会的公平正义与道德良知。高校大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外在的不良环境的影响,加之内在价值判断能力的缺乏,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价值认知冲突,陷入价值认同的矛盾与苦恼中。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应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教育学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排除杂念、抵制不良诱惑、化解思想困惑。

(二)学生党员主体意识教育

主体意识教育是指人在长期实践中,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认识,是主体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观念上的表现形式。[3]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中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较高的群体,他们是先进分子的代表。然而,高校在学生党员发展培养中,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入党前培养考察,轻入党后教育提高”、“重党员发展,轻党员作用发挥”、“重党员权利行使,轻党员义务履行”等现象。为此,在学生社区党建中应加强学生党员主体意识教育,增强党员身份意识、责任意识和先进意识,使其思想言行符合学生党员身份,自觉在学生社区中创先争优。

(三)网络文明和安全教育

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平台。快速、便捷、丰富的网络信息,拓展了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缩短了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利用网络虚假信息、反动信息、低俗信息,以及进行网络诈骗和网络犯罪等现象,不断充斥着人们的视线。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危害与担忧。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应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不、不传播、不下载不良信息,不沉迷网络游戏;增强真假信息和良莠信息的识别能力,自觉遵守网络文明规范,争做网络文明的践行者。

(四)优良“区风学风”教育

优良的社区风气和学习风气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通过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教育社区广大学生认真遵守校纪校规和学生社区各项规章制度,不仅要做一名合格的学生,更要做一名合格的社区公民。在学生社区要唱响主旋律、弘扬“八荣八耻”、践行文明公德,杜绝学生社区中不文明、不道德和不健康行为,形成积极向上、互帮互助、文明友善的和谐社区风气。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在学生社区,学习活动是社区成员的主要活动。良好的社区环境和社区风气,有助于学生学习习惯和优良社区学风的养成。在社区学生党建中,应注重发挥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学习活动中的“火车头”作用,带领社区团员青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形成党建带团结、党建促团建的良好氛围。

三大学生党建进社区的路径构建

(一)建立学生社区党组织

高校传统的学生党建主要以学院为单位,按照年级、班级或专业建立党支部,纵向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在学生社区开展党建,应突破传统的纵向组织建设模式,打破院际之间的界限,以学生所在楼栋为单位建立社区学生党支部。将各学院的“纵向”党建与学生社区“横向”党建有机结合,形成“纵横”结合的学生党建新模式。同时,为社区学生党支部配备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支委,将同一楼栋内不同学院的学生党员有效地组织起来,开展各项社区党建工作,创建学校、学院、年级、班级、宿舍等多维度的党建工作模式。

(二)实施学生党员亮牌制

“条块分割”的学生党员培养与发展模式,使社区内同学对本区学生党员的知晓度仅仅局限在班级或学院,较难实现社区学生对学生党员的监督考察。由于学生党员身份的在学生群体中不明显,影响了学生党员主体意识的培养和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为此,要将学院党建与社区党建有机结合,依托社区学生党支部,实施学生党员发展社区公示制,让社区同学更多地了解社区学生党员,让学生党员在社区生活中接受广大同学的监督。对学生宿舍成员是党员、预备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的宿舍,开展党员宿舍挂牌制,主动亮出学生党员身份,接收同学考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学生党员亮牌制,使学生党员成为严守校规校纪的带头人,成为刻苦学习、诚实守信的模范人,成为弘扬正气、严于律己的文明人。此外,高校可以根据社区学生党员的专业特长,成立专业型的“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队”,帮助社区同学解决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实际行动诠释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三)开展社区党建主题教育活动

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高校应充分利用社区学生党员资源,围绕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党建主题教育活动。同时,将社团活动与社区党建活动有机结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与参与度,使学生足不出区就可以参与党建活动,并在活动中接受教育,从而使社区党建更加贴近学生、走近学生、融入学生。

(四)参与学生社区事务管理

学生社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然而,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也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和问题多发的环节。譬如,学生食堂饭菜价格与质量安全问题、学生宿舍卫生问题、电脑网络使用管理问题、用水用电问题、人身财物安全问题等学生后勤服务管理事务,与学生社区生活息息相关,关乎学生切身利益。一定程度上,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提升了,学生社区日常事务的问题发生率就降低了,学生与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之间的冲突也就减少了,学生社区生活的满意度也就提高了。学生党员是学生中思想觉悟、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的群体,在学生党建进社区工作中,高校应发挥学生党员在社区事务管理中的作用,组织学生党员参与其中。例如,组织学生党员开展学生宿舍内务卫生检查、作息检查、电脑网络使用检查、文明督导、安全巡查等,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也可以较好地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

四大学生党建进社区的原则

学生党建进社区是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学校的安全与稳定,对创新学校管理模式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具有其特殊性,须考虑学校的功能定位、学生的思想状况与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实际社区与网络虚拟社区的关系,做到相辅相成、相互结合。

(一)社区党建与学生学业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党建进社区工作中,在注重加强党的正确理论、方针和政策教育的同时,也应加强大学生学业教育,实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思想理论教育的归宿是要促进学生建立科学的、积极的、健康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内化为思想“软实力”,并外化为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严守校纪校规、不断创先争优等行动“硬实力”。党建进社区如果仅仅局限于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则容易使党建工作浮于形式、偏于空洞、难见成效。因此,高校党建进社区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角色任务,与学生学业建设有机结合,实现党建促“学建”、党建促团建、“学建”带团建的良性发展。

(二)社区党建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

学生的思想问题较多源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譬如,经济困难、家庭不和、同学关系紧张、生活不适应等现实问题。为此,在开展大学生社区党建过程中,切忌为了“思想”谈“思想”,而应触及学生思想背后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化解其思想包袱,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此外,高校学生的衣、食、住、行、用等后勤服务方面,是学生与学校产生矛盾冲突的易发点和多发点,是高校不稳定因素的重要源头。高校社区党建应积极响应学生的合理诉求,促进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合乎“生”意、化解“生”怨、顺畅“生”心。

(三)社区党建与网络“虚拟社区”党建相结合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交流平台与沟通途径,并逐渐形成了不同特点的“虚拟社区”。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目标,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社区中得以实现;现实中无法满足的需求,可以通过虚拟的网络社区寻求满足。高校大学生对于网络具有强烈的感知、接受与运用的先天倾向,网络虚拟社区生活占据高校大学生较多的课余时间,成为他们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网络信息错综复杂、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容易迷惑高校大学生的目标视线与价值判断,滋生不良的思想动机。在高校学生党建进社区进程中,应同时关注“现实社区”与“虚拟社区”,积极构建网络党建平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主流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虚拟社区的育人功能。同时,加强大学生虚拟社区道德文明建设,践行网络文明行为规范,实现“网络行为”与“现实行为”相统一,“现实社区”与“虚拟社区”共文明。

参考文献

[1]时长江.学生社区―高校德育的重要阵地[J].高教论坛,2004(2):35-38.

上一篇古诗十九首全文

下一篇节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