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心得体会范例6篇

美育心得体会

美育心得体会范文1

一部作品,一个时代背景,一段风土人情,一些人生哲理。每一部经典都有它值得回味和学习的地方。融入角色,用心体会,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品味他们的人生,也是一种成长与收获。

踏上工作岗位之后,我依然愿读书,工作后读书是个人的事,喜欢也好,憎恶也罢,与他人无关。或许有人提醒,但绝无他人强迫。

漫长的假期终于给了我充足的时间充电,自从学校倡导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以来,我读了一些象韩忠玉的《信心教育法——赢就赢到底》、《给孩子一生的财富——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集》、《卡尔维特的教育》等对教师专业成长有帮助的书籍,同时也阅读了自己很感兴趣的一些作品集,在荡气回肠的云荒大陆里体会文字带给我的强大艺术感染力。通过读书,终于让我明白: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这种规范、狭隘、重复、忙碌的生活状态,要改变这种生存状态,使教师对教育永远充满一种吸引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读书会让我们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读书会让我们教师更加富有教育的智慧,领略教育的真谛;读书会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奋战在教育战线上如我一样的教师群体也确实存在一些寻找借口的可能。在工作上缺少勇于负责的态度,一抓到底的决心,追求完美的精神。搬出一些这样那样的理由,搪塞上级,开脱自己。因此,“没有任何借口”是踏实工作的原则,是完善人生的态度,是奉献社会的精神。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多种深刻的涵义。

首先是责任感,对自我的责任、学生的责任、家长的责任、学校的责任等,责任无处不在,就比如说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这一件事来说,这也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也许在看这本书之前,看到学生行为修养上的一个小过失会不以为然。但教师是园丁,是培育下一代责无旁贷的任务。在祖国的明天和希望面前,你能有什么借口吗。

其次,忠诚也是必不可少的,忠诚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那些忠诚于集体、忠诚于国家的高素质人群,都是努力工作、不找任何借口的群体。这也是组成一个优秀集体的基本元素。忠诚如何体现?我认为只要在有生一天,那么我就要做到无愧于这份工作,无愧于社会,经常反问自己一下,我努力了吗?我真的对得起这份工作吗?当然,这不需要自欺欺人的答案。如果答案经常是肯定的话,那么没有人会怀疑我的忠诚度。同时忠诚不仅是对国家对组织的忠诚,更是对自我的一份忠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工作作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心去感悟,去呵护,与之同悲同喜,并通过完成一件件工作任务,去享受独有的乐趣。

美育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高校 体育舞蹈 美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教育理念不断得到落实,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被当前高校作为重要的体育教育目标之一。由于体育舞蹈具有健身、美体、娱乐、表演等运动价值,因此深受当代在校大学生的青睐。随着体育舞蹈在高校的不断深入发展,体育舞蹈在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高校体育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体育舞蹈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不断的提升。

一、体育舞蹈

体育舞蹈是以人的形体动作为主要内容,将音乐、服饰以及运动者的表现内涵融为一体,抒发人的内心情感的身体运动,以达到健身、娱乐的目的。早期,体育舞蹈被称为“舞厅舞”或“舞会舞”,作为人们自娱自乐和交际的一种工具,多出现在西方的大型聚会场合。现在,体育舞蹈又被称为“国际标准舞”或“国际体育舞蹈”,也就是人们通常称的“国标”。这是从最早期的“交谊舞”演变而来的一项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舞蹈运动项目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它将艺术、体育、音乐、舞蹈、服饰设计等内容融为一体,包含了生理力学、运动训练学、解剖学、舞蹈学、美学、心理学、音乐学、服饰学等。

二、美育

“美育”的理论最早是由德国人席勒提出的,他既是诗人,又是哲学家和美学家。到了20世纪初期,王国维和蔡元培等人将外国的美育理论引入中国,并将“美育”的外文译为“美感教育”“美育”和“审美教育”。我们的许多学者认为,美育是对人在美学方面的教育,让教育对象具有感受美、辨别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传播美的能力,从而能够感美、知美、懂美,促使受教育者追求人生的精神层面的情趣,提高理想境界。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美育以其他各式各样的教育活动为媒介,在高校中有序、健康地开展,体育舞蹈就是其重要媒介之一。

三、体育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

体育舞蹈在高校不断普及和发展,体育舞蹈的美育功能也不在断显现,并被人们所熟知和认可,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体育舞蹈让学生学会欣赏美

欣赏美是学生对美的感知、理解、思考和辨别的一种能力。欣赏美除了与文化素养、教育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条件有关之外,还与自身条件有关。欣赏美是可以通过美育进行培养的,主要是让学生对美具有感知能力。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学,让学生除了接受身体锻炼以外,还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参与艺术的表演和创作,从而逐步欣赏艺术并热爱艺术,懂得什么是美,以及美与美之间存在的不同。长期的体育舞蹈教育会逐步强化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受益终身。体育舞蹈各舞种的艺术造型内容丰富、风格各异,人们所获得的欣赏美的效果也不同。体育舞蹈的风格有的典雅、大方,有的热情、欢快,有的舒展、奔放,与优美的音乐相配合,给人以高雅的美感。高雅的气质配以华贵亮丽的服饰是体育舞蹈的另一特点。舞者身着华丽的服饰,显示出不同的风度和气质,更加衬托出舞者优美的身体曲线,让人欣赏到舞者健康向上的精神和美丽的舞姿。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舞蹈运动,身体得到了锻炼,形体得到矫正,更加具有美感,在舞蹈优美的音乐和高雅动作的影响下,不断地进行着感知、想象、理解等教育活动,可以提高自身欣赏美的能力。

2.体育舞蹈让学生学会创造美

体育舞蹈可以给观赏者带来美的享受,同样参加体育舞蹈练习的学生也会通过体育舞蹈的学习和训练,创造出健康、积极、乐观的各种艺术美。体育舞蹈教学对学生的仪态要求严格,做到一举手、一扬头、一迈步、一起身等都要传递美感。例如,教师在训练中经常要求学生:眼平视、颈要直、肩展开、腰立直、腹微收、膝要活等。学生从头到尾都要保持着优雅的、美丽的身体姿态。这些姿态或动作不仅给欣赏者以美感,让人赏心悦目,而且也让学生本身精神饱满,体会自身美的一个过程。另外,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编排的戏剧性的舞蹈场节或情节是学生感受体育舞蹈魅力的重要环节。男女学生在舞蹈创作和表演中,运用肢体语言和内心情感的流露,让观众深受感染,从而产生视觉和心灵上美的震撼。学生在给群众带来艺术享受的同时,也体会到创造美的快乐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愉悦。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舞蹈学习和训练,也会亲身感受到自身从内到外的变化。学生的外表形象更加端庄秀丽,气质变得高雅大方,形体健康优美。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生活中寻找美的素材,发挥想象力,可自身编排舞蹈动作,设计舞蹈表现形式,创造表现美的机会或舞台,从而达到自我发现美、创造美的目标。

3.体育舞蹈让学生学会传播美

在西方,体育舞蹈一直被认为是真正的艺术。它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更新了早期的交谊舞,并融入了时代气息,更加具有时尚性和前瞻性。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体育舞蹈不仅成为学生之间建立友谊和交流的形式,而且成为学生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提高技艺、参与舞蹈表演的主要形式和途径。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舞蹈俱乐部、广场表演,参与体育舞蹈义务教学、比赛、舞台表等形式,向人们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优美的人体动态艺术,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引发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参与社会体育运动的热情在不断增加。体育舞蹈有着极高的健美、健身、健心的价值,在参与舞蹈练习和俱乐部活动时,学生互帮互助,相互学习,不仅学会了舞蹈技能,还懂得欣赏他人和尊重他人,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欢。体育舞蹈成为高校大学生表现美、传播美的重要介质。因此,高校大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在传播体育舞蹈独特美的同时,也使体育舞蹈的内涵更具思想感情和韵味,再加上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体育舞蹈更加具有美感和艺术性,这也将鼓励大学生更加积极地去传播这种艺术美、形体美。

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发挥着巨大的美育功能,对经常参与体育舞蹈学习和训练的学生而言,无论是对其外在气质、形体,还是内在心理、思想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体育舞蹈是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传播美的重要介质,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上,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俊生.体育舞蹈的健身及美学价值[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体育舞蹈的美学特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

[3]陈燕.体育舞蹈的美学艺术探讨[J].电影评介,2009.

作者简介:

韩英超(1983- ),女,在读硕士,于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体育部从事体育教学。

美育心得体会范文3

一、体育舞蹈

体育舞蹈是以人的形体动作为主要内容,将音乐、服饰以及运动者的表现内涵融为一体,抒发人的内心情感的身体运动,以达到健身、娱乐的目的。早期,体育舞蹈被称为“舞厅舞”或“舞会舞”,作为人们自娱自乐和交际的一种工具,多出现在西方的大型聚会场合。现在,体育舞蹈又被称为“国际标准舞”或“国际体育舞蹈”,也就是人们通常称的“国标”。这是从最早期的“交谊舞”演变而来的一项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舞蹈运动项目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它将艺术、体育、音乐、舞蹈、服饰设计等内容融为一体,包含了生理力学、运动训练学、解剖学、舞蹈学、美学、心理学、音乐学、服饰学等。

二、美育

“美育”的理论最早是由德国人席勒提出的,他既是诗人,又是哲学家和美学家。到了20世纪初期,王国维和蔡元培等人将外国的美育理论引入中国,并将“美育”的外文译为“美感教育”“美育”和“审美教育”。我们的许多学者认为,美育是对人在美学方面的教育,让教育对象具有感受美、辨别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传播美的能力,从而能够感美、知美、懂美,促使受教育者追求人生的精神层面的情趣,提高理想境界。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美育以其他各式各样的教育活动为媒介,在高校中有序、健康地开展,体育舞蹈就是其重要媒介之一。

三、体育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

体育舞蹈在高校不断普及和发展,体育舞蹈的美育功能也不在断显现,并被人们所熟知和认可,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体育舞蹈让学生学会欣赏美

欣赏美是学生对美的感知、理解、思考和辨别的一种能力。欣赏美除了与文化素养、教育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条件有关之外,还与自身条件有关。欣赏美是可以通过美育进行培养的,主要是让学生对美具有感知能力。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学,让学生除了接受身体锻炼以外,还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参与艺术的表演和创作,从而逐步欣赏艺术并热爱艺术,懂得什么是美,以及美与美之间存在的不同。长期的体育舞蹈教育会逐步强化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受益终身。体育舞蹈各舞种的艺术造型内容丰富、风格各异,人们所获得的欣赏美的效果也不同。体育舞蹈的风格有的典雅、大方,有的热情、欢快,有的舒展、奔放,与优美的音乐相配合,给人以高雅的美感。高雅的气质配以华贵亮丽的服饰是体育舞蹈的另一特点。舞者身着华丽的服饰,显示出不同的风度和气质,更加衬托出舞者优美的身体曲线,让人欣赏到舞者健康向上的精神和美丽的舞姿。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舞蹈运动,身体得到了锻炼,形体得到矫正,更加具有美感,在舞蹈优美的音乐和高雅动作的影响下,不断地进行着感知、想象、理解等教育活动,可以提高自身欣赏美的能力。

2.体育舞蹈让学生学会创造美

体育舞蹈可以给观赏者带来美的享受,同样参加体育舞蹈练习的学生也会通过体育舞蹈的学习和训练,创造出健康、积极、乐观的各种艺术美。体育舞蹈教学对学生的仪态要求严格,做到一举手、一扬头、一迈步、一起身等都要传递美感。例如,教师在训练中经常要求学生:眼平视、颈要直、肩展开、腰立直、腹微收、膝要活等。学生从头到尾都要保持着优雅的、美丽的身体姿态。这些姿态或动作不仅给欣赏者以美感,让人赏心悦目,而且也让学生本身精神饱满,体会自身美的一个过程。另外,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编排的戏剧性的舞蹈场节或情节是学生感受体育舞蹈魅力的重要环节。男女学生在舞蹈创作和表演中,运用肢体语言和内心情感的流露,让观众深受感染,从而产生视觉和心灵上美的震撼。学生在给群众带来艺术享受的同时,也体会到创造美的快乐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愉悦。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舞蹈学习和训练,也会亲身感受到自身从内到外的变化。学生的外表形象更加端庄秀丽,气质变得高雅大方,形体健康优美。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生活中寻找美的素材,发挥想象力,可自身编排舞蹈动作,设计舞蹈表现形式,创造表现美的机会或舞台,从而达到自我发现美、创造美的目标。

3.体育舞蹈让学生学会传播美

在西方,体育舞蹈一直被认为是真正 的艺术。它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更新了早期的交谊舞,并融入了时代气息,更加具有时尚性和前瞻性。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体育舞蹈不仅成为学生之间建立友谊和交流的形式,而且成为学生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提高技艺、参与舞蹈表演的主要形式和途径。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舞蹈俱乐部、广场表演,参与体育舞蹈义务教学、比赛、舞台表等形式,向人们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优美的人体动态艺术,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引发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参与社会体育运动的热情在不断增加。体育舞蹈有着极高的健美、健身、健心的价值,在参与舞蹈练习和俱乐部活动时,学生互帮互助,相互学习,不仅学会了舞蹈技能,还懂得欣赏他人和尊重他人,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欢。体育舞蹈成为高校大学生表现美、传播美的重要介质。因此,高校大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在传播体育舞蹈独特美的同时,也使体育舞蹈的内涵更具思想感情和韵味,再加上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体育舞蹈更加具有美感和艺术性,这也将鼓励大学生更加积极地去传播这种艺术美、形体美。

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发挥着巨大的美育功能,对经常参与体育舞蹈学习和训练的学生而言,无论是对其外在气质、形体,还是内在心理、思想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体育舞蹈是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传播美的重要介质,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上,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俊生.体育舞蹈的健身及美学价值[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体育舞蹈的美学特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

[3]陈燕.体育舞蹈的美学艺术探讨[J].电影评介,2009.

作者简介:

美育心得体会范文4

关 键 词:人口发展 现代 个体审美心理素质

“1994年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这里的‘人’应该既指个体的人,也是指群体的人口;既涵盖了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也涵盖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①

人口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全球共同关注的战略问题。而人口发展的质量,即人口素质如何是人口能否科学发展、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最根本所在。据调查表明②:在我国的现代教育中,我们更多地重视人的知识与技能教育和培训,而人的发展既包括提高人在现实社会的生存与生活技能,又包括实现人的权利和为人的权利实现创造条件,还包括培育和重塑现代人所必备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和社会态度。笔者以为,教育应对时代的变化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无论是教育观念、教育手段,还是教学内容都应顺应时代而变革,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有良好心理素质、快速应变能力,以积极心态学习并对待风云变幻的外在环境、适应环境且能创造环境的高素质人才。

一、个体审美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摆在教育面前的重要任务

考察中外教育史可以发现,过去的教育概念,主要是指成人一辈对儿童、少年、青年的生活生产经验传递、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传授和道德情操熏陶这种社会现象。现在的教育概念是人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应接受教育,即终身教育观。wWw.133229.cOm一方面,教育使人获取生存技能;另一方面,教育为人的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可能性。人们对客体的认识,譬如我们如何看待一个物体、一件事情、一种体验以及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各种关系,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待客体的情感,而我们的快乐或痛苦的情感体验又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生活中充满着各种矛盾,以什么方式来对待和缓解矛盾或者从根本上解决矛盾,或者说当客观矛盾无法解决时,人应该怎样从精神层面正确认识矛盾的存在,怎样调整心态以达到内心冲突的平衡,都成为我国现代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时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审美“具有超越陈旧平庸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潜在力量”“审美特殊的表意实践可以颠覆日常性的压力和刻板,舒张人的情感需求,满足想象力的自由伸展。”③所以,人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审美心理素质总是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新行为紧密相关的。如果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价值取向的话,那么个体审美心理素质的培养则是摆在教育面前的重要任务。一个人的知识获取量可以有多有少,但一个人不能没有对待生活的审美态度。

二、民族审美心理素质是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的教育参照

不是所有的主体在面对客观对象或改造对象时都是以审美活动的形式来完成的。“审美活动是人类的高级活动方式,需要特定的素质和能力以及相应的对象,它们都是长期劳动、实践造就的”,④所以,个体审美心理素质是可以通过训练而得以产生或提高的。每一个个体都在相对的群体里(如民族)生存发展,受到特定群体生存理念、精神意识以及价值观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融入群体并找到适合自己全面发展的空间。特定群体的生存理念、精神意识以及价值观中最核心的并得以传承的那部分理念、意识、价值观往往是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某个特定群体审美心理的典型特征,是社会进步、民族进步进程中的诗意化特征,是促使社会发展、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以情感为中介来认识客体的思维方式在整个人类世界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认识客体的思维方式使每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人在面对未知的时候,在人的认识能力还没有达到将未知变为已知的时候,以共同情感为中介将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民族的力量、国家的力量、地区的力量,使人们产生不畏惧未知、不惧怕未来的信心和对集体力量、自我力量的体验欣赏感,从而产生自我认同、民族认同的快感,这种认同感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形成乐观的对待生活的态度,这种思维方式就是认识世界的审美方式。只有具备了审美认识现实的心理,人的精神才能超越现实,才能拥有迎接挑战、改变现实的激情。只有这样,人的心灵才能在一种积极状态下舒展地运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投入到现实生活,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性。

三、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的实施途径

1.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与个体自我确证

“现代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着的概念,但任何一个“现代”的概念都包含了与时俱进、积极进取、自主、凝聚、创新等含义,“现代化的人”也应该是具备与时俱进、积极进取、自主、凝聚、创新精神的人。现代化的人必须体现人的观念和品格的现代化,必须体现现代人应具有的审美素质。

马克思的劳动起源说及人类学家对人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告诉我们:从人的出现到人对自己的确证,人走上了一条对自身反省和思考的必由之路,当人通过某一中介(本质力量对象化后的物体)看到了人对人自身反省的过程,看到了人在自身的活动及其活动的延续过程中所有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的全过程。于是活动及其活动的延续连同共时的情绪及其持久的情感全部成了人审视的对象。这对象被称为“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与审视对象情感融合的过程就是美的体验过程,即审美的过程。在当今社会,只有培养具备审美心理素质的人,特别是培养具备与时俱进的现代的审美心理素质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人口发展的目标。“审美现代性具有自身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它内在的反思性”,这种反思“不断地反衬出现存世界的黑暗和不公正,激励人们对美好的新世界的追求。”⑤所以培养人的现代的审美心理素质,首要的是培养人在反思中确证自己的能力,培养人实践中积极体验的心态。

2.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与移情教育

个体受教育的过程是个体接受信息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成为受教育者头脑中的有用信息。审美是个体从接受信息到输出有用信息的过程的中介。因为“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心理机制是移情,所谓移情即审美过程中的主体将自身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之上,主体的情感灌注于客体之中,使得原本死气沉沉的对象获得生命活力,此时意境便产生了。审美主体的情感又通过新生成的审美意境得以升华”。

审美心理素质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必须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审美心理素质教育定位于受教育者人格的发展:其本质核心是感性的独立;其基本特征是情感的通融;其特殊功能是创造力的释放;其价值定向是生命的体验。可以通过具体教育内容引发学生的预期心理活动,养成相应的审美心理素质:(转第123页)(接第135页)在智育中展开认知活动,获得感性领悟;在德育中激发动机,内化情感体验;在体(劳)育中实践意志品质,感受生命潜能;在美育中获得审美策略,独立创造意象,这些审美心理素质的综合可实现完整人格的塑成。⑥

笔者以为,人的感性独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感性特征。从人的社会化来看,任何人所能理解与获得的世界,只是与他们经验有关的有限的部分。虽然人的知识和经验有主要基于事物的传统性的,也有主要基于事物的现代性的,但现代人对事物的审美关注与其所认识的事物是不能割裂看待的。这就需要人的自身发展必须随着社会化进程而发展,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正向轨迹,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自我发展的轨迹。由于人们真正理解和消化的认识是和自己经验有关的,因而社会存在既对人的观念、意识产生影响,但又因为社会存在未能转化为人的经验时,人的认识又可能具有滞后性,即在文化变迁中出现“文化堕距”现象。正如在中国改革的初始阶段,有些人曾一度抱着观望的态度一样。因此,对每一个人来讲,人的全面发展并不能随着社会的进步自然而然地实现,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智育中展开认知活动,并不一定就能让受教育者获得感性领悟,移情教育是学生感性领悟的前提,需要强调的是移情教育不是哪一门或几门学科的事,而是各门学科教育、各类教育都应把握的原则。移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丰富个体的情感,提高个体的感性理性认识水平,感性理性认识水平越高,个体的审美心理素质越好。

3.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与爱的教育

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爱的教育,是个体审美心理培养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现代社会是高度分化的社会,分化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分化有正向效应和负效应。在中国社会转型期,计划体制的消解,改变了社会个体许多传统的心理定式(依赖、服从);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利益的市场化调整,又使某些人面对竞争和市场伤害而无所适从。我们看到,一些社会成员能够积极地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一些成员却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节拍。面对这种情况,整个社会应当表现出关爱,尤其是我们各级基层政府,应当积极地给予他们支持(物质的、精神的)。“执政为民”是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观,更是一种实际要求。正如我们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不是仅仅给予物质的帮助,更重要的是重塑他们的人格与自尊,重塑他们对社会发展的信心与信念,重塑他们健康的心理、人生观、价值观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爱的教育应该是让个体体验到自尊的教育,是让人自强的教育,是给个体留有独立思考、自主发展空间的教育,也就是审美的教育。

结语

审美教育不是教育的某个环节,审美教育贯穿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只有在审美化的教育过程中,个体才能将学习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将学习视为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只有在审美化的教育过程中,个体才会在自我发展进程中遭遇挫折时充满希望和信念;只有在审美化的教育过程中,个体才能真正融入世界并理解世界。个体审美心理素质的培养能促使个体顺应时代,充满想象,学会创造,学会合理实现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为个体参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空间。总而言之,就是促进人口质量的提高。所以,个体审美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摆在艺术教育面前十分重要的任务。

注释:

①杨绪斌.人口发展的内涵与评价.中国人口网,2005.3.15.

②陈友华.中国人口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光明观察刊发时间:2006.1.5 http://guancha.gmw.cn

③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文学评论,2002.5.p48-53.

美育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健美操;健身价值;娱乐价值;教育价值

体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体育价值是指一般价值论在体育运动中的具体表现和实现,是人们的体育需要追求的目标。体育的价值是通过体育活动这一特殊行为来创造和实现的,其价值地位是其它众多文化活动无法比拟的,体育活动是否有价值关键看它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身体是人类美好生活和最终实现真、善、美的基础,锻炼身体是一种美德”,他提出身体之德体现在:“运用身体而又是无病的健康”、“身体美”、“强壮”、“魁梧”等方面。现代健美操是融体操、音乐和舞蹈于一体,通过徒手或使用健美器械,达到健身和健心目的的一种新兴体育项目,当前,健美操是高职院校开展最广泛的体育项目之一,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具有很高的体育价值。

一、健美操运动的健身价值

(一)健美操对人体系统功能的影响

健美操运动对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泌尿系统都有积极的作用。在运动系统方面,大学生长期进行健美操锻炼能让锻炼者的肌肉发达、结实、健壮、匀称有力。能使关节面骨质和关节软骨增厚,肌腆和韧带增粗,关节囊、韧带、肌脏和肌肉的伸展性增加。增强关节承受能力和运动能力,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在心血管系统方面,健美操运动是典型的有氧运动,它可以有效的增加心肌收缩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含量,使心肌中毛细血管增粗,心壁增厚,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心容量增大,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增加,形成心脏运动型肥大。大学生检查大众健身操锻炼,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系统结构,减少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在对呼吸系统方面,长期坚持健美操锻炼,可以使呼吸肌变粗,呼吸肌的收缩能力增强,肺活量增大,呼吸功能提高。在神经系统方面,经常参加有氧健美操锻炼可以提高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准确性,使分析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有氧健美操锻炼可以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神经传介质,提高条件反射的速度和灵活性,缩短反应时,从而提高动作的敏捷性。在内分泌系统方面,经常参加健美操锻炼,可以促进肾上腺皮质的体积越大,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增强对冷热的适应能力和对病毒的抵御能力。

(二)健美操健身的特点

健美操健身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与韵律感,健美操最显著的特点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有氧锻炼,音乐能让人产生优美欢快和激奋的情绪,又能使人产生跃跃欲试的动感。音乐还可以帮助练习者准确掌握动作的节奏,还可使练习者在愉快氛围中进行锻炼,达到锻炼的效果。二是,健美操锻炼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健美操不像竞技健美操那样要求严格遵守规则,它的动作可以随意组合、编排,锻炼场所可以是室内的,也可以在室外空旷地带;既可以是徒手练习,也可以持轻器械进行。在音乐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自由性,可以是轻松舒缓的、也可以是节奏感极强的打击音乐。

(三)健美操具有全面性和针对性

健美操的内容来看,锻炼涉及到全身各个部位,既有大肌肉、大关节的运动,也有平常普通锻炼容易被忽视的小肌肉小关节的运动。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任务是学习,课堂时间占据生活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伏案学习是这类群体的典型特征,也很容易导致腹部脂肪堆积、颈背部疼痛和肌肉劳损等,健美操操锻炼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此外,广大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健美操操实效性的动作也成为他们健身的首选,在追求健康的同时,女生可以塑造完美身材,男生可以打造阳刚之气。

二、健美操运动的娱乐价值

(一)动作优美性

健美操运动中大量动作舞姿优美,配上动听的音乐,极富表现力。锻炼者以身躯为媒介,通过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动作,把心灵与肉体结合起来,达到一种身心和谐的状态,体现美的意境。从一定程度讲,健美操是一种把人类美好的思想情感通过音乐和身体运动表达出来的一种艺术,一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艺术。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导致人们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健美操中鲜明的节奏、欢快的音乐旋律,加上优美的体操、舞蹈动作,使人们在活动中展示美、表现美,满足人们对美的欲望,获得美的体验,从而达到愉悦身心之功效。

(二)追求自由

自由就是摆脱束缚,摆脱束缚的途径正是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在健美操练习过程中,可以随意得到情绪上的满足,这只是浅层次上的适意,而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对客体的改造,所获得的满意才能体现了人类高尚的情感。因此在健美操练习过程中,在选择音乐、动作或练习形式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避免低庸俗的东西出现在健美操中,只有遵守规则,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三)丰富性

健美操运动是在优美欢快、丰富多彩的音乐伴奏下,锻炼者体会各种不同的身体运动的节奏和动感,欣赏变化多端的美的姿态,不易产生疲劳感,通过一定强度的运动,释放出能量,使人获得生理、心理获得放松和满足,得到充分的娱乐。从健美操价值的丰富性看,长期从事健美操运动能有效塑造完美体形,增进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气质,有助于广大学生树立生活的自信和勇气。

三、健美操运动的教育价值

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健美操也不例外,同样具有教育之功效。现代体育教育通常被限定在学校环境中进行的体育课、体育竞赛和课外体育活动等组织形式,结合德育、智育、美育等共同提高人的素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打好基础。大学体育是学生融入社会前接受体育教育最后关键时刻,柏拉图将教育分为肉体教育和心灵教育两类,即“用音乐陶冶情操,用体操锻炼身体”。健美操作为学校体育的一种手段,是融体操、音乐与舞蹈于一体的运动,毫无疑问,健美操是最符合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体育运动项目。当我们从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两个方面研究大众健美操的体育价值时,就必须把健美操的属性与当前大学生的教育状况相结合,充分发挥出健美操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增进交往的德育价值,充分发挥出健美操给大学生大脑提供足够的氧气,消除疲劳,提高智力的智育价值,充分发挥出健美操培养大学生塑造良好的体态,提高艺术审美能力的美育价值,发挥它在增强大学生体质、导引激情、促进人际交往、提高智力、激发创造力、塑造身体和提高艺术审美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大学体育是学生进入社会前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健美操运动对当代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在高职院校中要广泛开展健美操活动,教师除了传授健美操知识外,还要培养广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帮助其树立终身体育锻炼之习惯,把健美操作为获得健康的手段之一,这对于促进健美操运动发展,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意义。(作者单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

参考文献:

[1] 韩鹏伟.论大众健美操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特殊作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8(6).

美育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美学素质 美育意识

一、注重提高自身的美学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德、智、体、美、劳应全面发展,体育与美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日益追求美。体育对美育不仅有独特的教育方法,而且有其独特的教育效果,更能唤起大学生的灵感和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就对高校体育教师自身的美学知识和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为了与时代同步,与大学生同步,体育教育必须注重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美学素养,建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观念,强化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美育意识的培养效果,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观念。

在大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处于生长发育后期,男女外部的性别特征更加明显,各系统等功能基本完备。在心理方面,个性基本形成,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对未来抱着美好希望和幻想,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乐于发表见解,表现才能,但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观察问题比较简单,有时脱离实际,遇到困难容易产生徘徊畏难的消极心理。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对他们要从多方面进行教育和培养。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言语、仪表和示范动作,都应表现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美学修养。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是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仪表是否大方、雅观,会给大学生以直接的影响。如果教师穿戴大方、整齐,精、气、神饱满,就会给大学生一种良好的印象和愉快的感觉。体育教师的举止反映其自身的气质,良好的气质同样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若能在教学活动中恰如其分地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把良好的气质和情绪传递给大学生并感染他们,就能使他们获得相应的情绪体验。同时,体育教师良好的外观形象也会给大学生带来美的享受、美的启迪,从而激发他们美的动机。例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果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规范的动作引导学生,就会让学生从内心受到美的感染。另外,体育教师的动作美、造型美、组织艺术美会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地追求美,进而理解、鉴别和体现美,使创造美的情感趋向稳定、持续和形成自觉的行动。德国教育家在关于体育教学的论述中提到:“体育在于帮助每个人成为自由、快乐、健康、宽容、大方、公正而又有高尚道德的人。”这无疑把高校体育教学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具备良好的美学素养,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注重自身动作示范美,培养学生的自然美和形态美

在高校体育教学所蕴含的美育教育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然形体美。体育教师通过各种技术动作的示范把技能、技巧展现在大学生面前,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同时也把体育中的美展示给学生。教师的一个姿势、一个步态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表现一个动作,还具有表现身心美的美学价值。因此,体育教师示范时要做到准确熟练、轻松自如、优美协调,使学生既增强学习新技术的欲望,又从教师的示范中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从而培养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使其身心和姿态达到完美的统一。虽然人的体形和姿态固然有遗传方面的因素,但不能排除人在生长发育期特别是大学生所处的生长发育后期的有意识训练。例如:足球运动的教学和练习,可以发展学生下肢肌肉力量,髋、膝、踝关节的灵活性;跑的专项教学,可以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协调性,改善和提高心肺等内脏器官的机能;多种多样的跳跃练习,能发展爆发力和肌肉耐力,提高弹跳力;各种项目的教学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团队精神,体验成功、培养自信,获得心理上的愉悦。通过这些项目的学习和训练,既可以使学生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增强体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然形态美。

三、注重自身讲解美、内容美和语言美,美化学生心灵

教师的语言修养是教育艺术的体现之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清晰简练、果断有力的教学语言,可以将动作要领讲解清楚,还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有效地进行组织教学。另外,动作的姿态美不仅要靠教师的示范,更重要的还在于教师的精确的讲述,生动、形象的表达。教师要懂得体育运动和其他文化生活如听音乐、看电影、电视剧、游玩一样也是一种精神需要,只有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才会感到充实和愉快。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参加完一次活动之后,不仅感到全身轻松,而且在体育活动中的许多片段会给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味。教师的讲解中还包含内容美,比如,教师通过介绍我国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四获奥运会金牌、14次获世界冠军的邓亚萍,她在退役后,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获得硕士学位,并在剑桥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目前担任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中国奥委会执委等职。讲解邓亚萍的成功之处在于她以超强的信心和坚强的意志勇于超越自我,讲解她以惊人的毅力,在短短的几年内由一个不能写完整26个英文字母的运动员,成长为一个不仅能熟练掌握英语口语,自如地与外国人交流,而且能用纯英文撰写研究生论文和进行答辩的学生。生动地讲解这样美的名人和榜样内容,会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真、善、美的生活。激发学生不断奋进和进取的精神,提高心理素质。

教师如果能从美的角度以形象生动的比喻纠正体操教学中常见的含胸、屈膝、勾脚尖等错误动作,那么,学生不仅能知道动作不美之处,还能迅速地纠正错误动作。又如在课的结束部分,教师用舒缓的语调、诙谐、幽默的语言带领学生进行整理放松,使学生在烈日炎炎之时,犹如站在清凉的树荫下,在口干舌燥之间仿佛听到小溪潺潺的水声,让学生始终感受到心灵的美化,从而达到育体、育人的双重效果。

四、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精神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方法与手段,直接影响学生技能、技巧的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其效果不一样。例如,在队列练习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交叉式、曲线走,让学生自己组织方形、圆形、“S”形、蛇形等,往往可以达到与常规直线走不同的教学效果。因为曲线在感觉上优美柔和,使人产生心灵的快乐。学生在不断变化的队形中清除队列练习的枯燥感,从中感受到体育运动的美,这实际上也是全体同学的集体创造美,这种美的感受,显示了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了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如,整理活动在体育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放松肌肉、消除疲劳的重要环节,但往往不被学生重视。教学中把单纯的揉腿、捶背改为轻松的舞蹈,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则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接受艺术美的熏陶,从而有效地提高审美情趣。采用音乐手段进行教学。音乐与体育结合,二者相得益彰,所产生的美学功能远远大于其自身的功能。乐声时缓时急,时刚时柔,时起时伏,可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氛围。如开始部分逐渐加强节奏,使学生情绪高涨,精神兴奋;基本部分多次反复,使学生身体活动达到最高峰;结束部分节奏缓慢,使学生在轻快的气氛中放松肌体等。这一切均有助于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和美育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游戏是塑造美好心灵的最佳方式。如在教学中,让学生做“火车头”的游戏,培养生生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和互相帮助的好品德;进行“穿城门”游戏,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培养学生齐心协力的集体主义精神;“长城游戏”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军人的高尚情怀。通过这些游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团队精神,而且塑造了学生的美好心灵。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各个方面都蕴涵着丰富的美学因素,这些因素对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今后的高校体育教育中,体育与美育将会更紧切地契合,并将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也越来越成为高校体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强化学生的美育意识,加强审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高校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吸纳新知识、新思维,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提高自身的美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把高尚健康的美育贯穿于高校体育教学之中,才能将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审美心理,树立爱美、护美的理念,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小明.体育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1.

[2]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科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3]李金红.论体育教学中的美[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