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范例6篇

新媒体传播

新媒体传播范文1

自媒体又名“个人媒体”和“公民媒体”,其通过现代电子手段的应用,向社会民众传递各种信息。自媒体的问世和盛行,给传统的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背景下,传统媒体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不断进行创新,尽管情况获得了一定的好转,但后续的发展之路仍旧相当模糊。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具有非常强烈的互补性,但如何进行持续有效的互补,仍是新闻从业工作者和相关研究者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文章对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自媒体;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互补性

自媒体自从问世到如今也只不过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其发展势头却日渐迅猛。就主观性的视角来看,自媒体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与年轻群体对自媒体的支持和使用是分不开的,而且,自媒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其操作简单、设备要求较低、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的特点,对社会民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中都有应用,甚至部分老年人也加入了自媒体的大军。而就传统媒体来说,它们的出现时间较长,政府对其的支持力度很大,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但其在现今的新闻领域中,仍旧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依然把持着相当大的优势。

1自媒体概述

从定义范畴来说,自媒体主要是指那些大众化、平民化、个体化和私人化的媒介信息传播者,因而,又被称之为“个人媒体”和“公民媒体”,它通过现代电子手段的利用,定向或者非定向的向人们传播各种形式的新闻信息,微博、微信和各种贴吧论坛等是其存在的主要平台。从新闻媒体传播活动的视角来讲,自媒体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例如: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我国大部分的地方政府都开通了自己的微博或者微信平台;中央电视台有自己的央视官方微博;中国建设银行不但有自己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而且还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国内绝大多数知名企业都有自己的官方百度贴吧。再比如,2015年5月份,有网友通过微博平台爆料,成都市三环娇子立交区发生“路怒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并上传了数张视频截图。该条微博在短短1个小时内就被转载了上万次,引起了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3天后,事件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但这种信息的给当事人双方的生活都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在当前的迅猛发展中,自媒体尽管具有一定的信息传播优势,但如何确定信息的真实性和如何进行影响把控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自媒体的优势和其面临的问题

对于新兴媒体——自媒体来说,其使用条件过低,信息传播范围较大,发展速度过快,致使自媒体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面前暴露得非常清晰,进而导致自媒体本身的优势和问题更为清晰、更加突出。从自媒体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其优势主要在于下述几个方面。首先,自媒体主要通过微信、微博、贴吧和论坛等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其具有极快的新闻信息传播速度,极广的信息传播范围,能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引起社会民众的关注,并且人群覆盖数量非常庞大,因此,在新闻媒体传播活动中,自媒体的速度远高于传统媒体的速度。其次,自媒体具有非常广泛的覆盖领域,上至政府,下到社会平民,但凡是有信息的地方,都能够通过自媒体的利用来实现新闻信息传递。但是,自媒体的优势也并非是绝对的,它的这些优势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它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一方面,当前,政府和社会对自媒体的掌控非常有限,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即使将各种可用手段都用于垃圾信息、垃圾微博、垃圾微信的处理上,我们的查封速度仍远远无法跟上可注册和可的速度,各种胡编乱造的爆料和虚无缥缈的新闻信息,依然在影响着正常的新闻信息传播。另一方面,由于上述原因,如今的自媒体面临着毁誉参半的现状,引发了极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且支持方和抵触方的双方争辩越来越激烈,极大的妨碍了新闻媒体的正常运作。

3传统媒体的优势和其面临的问题

和自媒体的发展相比,传统媒体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推崇的是积极的保守路线,因而,它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如自媒体存在的问题严重。通过客观的视角来讲,传统媒体尽管受到了来自新媒体的冲击和挑战,但其在媒体领域中地位并没产生很大的变化,其优势依然强劲,且在一定程度上为传统媒体的新闻传媒活动提供了深厚的保障。首先,和自媒体等新兴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群众基础相对较比深厚,在新闻信息传递中,其承载的所有新闻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来源依据,而不是向自媒体那些存在着很大的胡编乱造现象。其次,传统媒体都在一定程度具有政府和国家支持,自媒体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其仍然很难与传统媒体竞争,更别说取而代之了。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如果依旧认为“自己只会是老大,只会是正宗”,依然坚持自己的保守路线的话,其现存问题将会对它未来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一方面,和自媒体相比,当前的传统媒体信息传播速度相对有限,今天发生的热点新闻,明天才能出现在自己的报道中。另一方面,在新闻客观性求证中,传统媒体一般都是通过明察暗访的形式来进行,这与自媒体的“新闻当事人的主动澄清和新闻传播主体的突然爆料”相比,会让在从感官上认为其比较落后。和自媒体相似,传统媒体的自身优势和自存问题都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自媒体和传统媒体如果仅仅是在各自的领域中寻求发展,那么我们很难确保新闻传统活动的有效性,因此,两者必须积极的进行互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4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探讨

4.1传统媒体可以通过引导舆论来帮助自媒体进行新闻筛选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与自媒体表现出了一定的对立态势,鉴于它们所存优势和问题均较为明显,两者在未来的新闻媒体传播活动中应进行积极的互补,各自有自身的长处去帮助对方弥补自身的短处,实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例如,在新闻筛选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可用自身的客观性来帮助新媒体进行信息甄别。例如,《北京青年报》在2012年报道了一则“蒙牛酸奶中出现一个头发丝”的微博爆料,该条信息在不到1小时的时间内被猛转1万次,在社会民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对此,蒙牛集团在几个小时内就进行了道歉。尽管该公司及时进行了道歉,但网民依然对其非常质疑。原因在于这是一条名人的爆料。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该新闻是客观的,且蒙牛集团的道歉也是有根有据,并非是无厘头的爆料。因此,在新闻信息刷选方面,传统媒体通过舆论引导的方式来帮助自媒体进行信息验证,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也是它们在新闻传播中互助的体现,在后续的传播中应积极予以推进。

4.2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应形成联动化、立体化的报道模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新闻传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为了实现良性互助,应在未来的新闻工作中,努力形成联动化、立体化的新闻报道模式。就它们的优势来说,自媒体由于具有较快的原始新闻传播速度,应该积极担负起初始阶段的新闻报道任务,用最快的速度将社会不同方面、不同交流的新闻信息予以。传统媒体可以利用自身较高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在自媒体新闻之后,充分施展自身的舆论导向功能,对社会民众的价值取向加以引导,以弱化那些虚假的、不良的自媒体新闻信息的不良影响。这样不但有助于新闻传播效果的实现,同时也能净化社会环境。

5结束语

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和自媒体都得到了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它们自身的工作对于社会的发展均具有极大的积极影响,在未来的工作中,它们如果想要取得更好的新闻传播效果,就必须在主观上实现互相认可,在客观上积极进行互补,各自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积极推进新闻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孔蕾蕾.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与重塑[J].西部广播电视,2014(19):42.

[2]原琳.自媒体对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影响的研究[J].科技传播,2014(14):54-55.

[3]夏德元.数字时代的媒介互动与传统媒体的象征意义[J].学术月刊,2011(3):25-31.

[4]陈荣美,黄和节.自媒体崛起背景下传统新闻生产的转型及行动者策略——基于传统媒体应对微博挑战视角[J].编辑之友,2012(8):57-59.

[5]刘意嵩.浅谈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J].新闻传播,2013(2):93.

新媒体传播范文2

【关键词】 互联网新媒体 企业营销推广 互联网整合营销

一、互联网新媒体的特点与优势

(1)受众群体的精准定位及随意性:在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时代,客户的浏览倾向、时间、习惯通过技术手段的支持,均可在有效范围内实现整体的分类整合。而在传统的传播模式下,目标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全部信息,需要经过自身的判断和筛选,大大降低了主动选择的高效性和针对性。也因此使得传播信息失去了最大程度的被拾取和扩散的机会,边际收益微乎其微。通过数据分析所得精准定位,在最大程度的满足受众群体个性需要、充分发挥其主动接受、自主选择的参与积极性,最终使得传播的信息最大程度的满足受众群体需求同时增加传播的周期和次数。(2)传播的互动性及多向性:互联网新媒体的互动交流性特点,是传统传播媒介所无法实现和超越的。在数字化信息化的今天,门户网站、社交网站、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等平台及应用软件使得现代生活交流从传统的面对面发展成为二维、三维、四维的多重方式。目标群体通过不同的媒介平台实现时间上的自由参与、主题上的自主选择、跨地域的即时交流、多向性的互通有无...由一对一扩展到一对多、多对多。信息既可以持续保留又可以实时更新变化。使得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有效性、全面性、透明性均得到充分发挥,这是任何传统媒介都望尘莫及的。

新媒体传播范文3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谓之为“新”。在网络信息时代,基于数字信息技术的新媒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技术的魅力和力量,进而为人们所推崇。在高校,新媒体同样获得了极大的流行。当前,为提高思政教育、红色文化教育乃至区情教育的有效性和师生参与度,高校纷纷应用起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技术比较敏感的高校进而还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推进校园媒介的跨界融合,借助移动传播、网络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加快校园媒介融合的战略布局。高校新媒体传播主要还是停留在工具层面的应用上。在应用化操作层面,高校更多的是集合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网络终端的优势,按照“整合资源、整体覆盖、整校推进”的路径开发社交平台,网络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期望实现校园传播的无缝对接。其中,客户端通常分为电脑客户端以及手机客户端,电脑客户端主要基于windows、MAC、unix(linux)三种主流电脑操作系统,手机客户端基于android(安卓)、ios(苹果)、windowsphone(微软手机)、Symbian(塞班)等系统。此类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等媒介的推广应用是高校在新媒体浪潮中或被动或主动的一种行为。但随后人们发现高校新媒体并没有显示出无往而不利的局面,技术高地并不意味着良好的结果产出。事实上,如果只注重技术,没有师生的广泛参与,没有用户的极速顺畅体验,没有去中心化的思维,校园新媒体则会流于形式,只剩下空洞没有反馈的呆板宣传符号。只有开放、互动、快速迭代,符合校园年轻人体验的媒体才能得到广泛响应,凝聚了校园自媒体、校园拍客、播客、创意者的传播符号才能凝聚人气,积累用户。

二、互联网思维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运用

(一)用户思维:先圈住师生群体,再谈内容传播

工业时代,我们强调围绕产品进行流程再造或者销售推介,这是一种以产品为导向的思维。这种思维反映在高校就是学校定制好所谓的“学习内容”进行思想教育或者红色文化的传播。即便高校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也强调依据学生反馈,从而修正教育模式或者传播模式和技巧。但这里面潜在的逻辑还是有好的内容就会有好的结果,还是以内容为王。这和工业化思维是一个版式———围绕产品而不是用户去进行整合传播。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更加透明,用户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话语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人都有麦克风”。新媒体具有互联网式的全景观和距离感,“全连接和零距离”的特征要求高校新媒体传播的思维模式要与之呼应。高校不仅要站在更高的战略层面上实现“以师生为中心”的观念转变,更重要的是让师生参与到新媒体传播的每一个链条,集师生之智,从新媒体传播内容的选择、整合、推介到区情教育的线上线下互动尽可能地让师生卷入到新媒体传播当中。积极卷入到高校新媒体传播体系中的师生,已经模糊了传者与受体的界线,同一个议题在新媒体的互动中不断深化和夯实,使之有了立体感和即时性。这种传播模式让师生与新媒体之间的粘性不断增强,媒体的社会也进一步拓展。师生群体不仅参与,而且不自觉地成为传播中的一分子,“粉丝经济”开始呈现。师生群体已经在新媒体的环境中内化为一个或者多个社群,圈住了这些社群也就圈住了用户,从而内容传播水到渠成。校园思政工作者可以尝试把利用和培育大学生和高校教师用户粘性作为最核心的基础,从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出发,巧妙融合社交媒体来整合高校传播链条,完成理论宣讲、舆论引导阵地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构建。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桂电在线”、“微博协会”、“数字海棠杂志社”等8个新媒体社团十分注重校园热点的响应速度,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用户体验,极大地颠覆了传统校园媒介反应迟缓的弊病,每到学生就业招聘时期,手机客户端向每个用户推送招人单位、要求等学生关注的内容,当学生还在家过春节时,学生的个人课表等教学安排以及开学提醒就发送到了学生的手机,结合现代科技提高了学生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二)平台思维:开放共享,再造新的高校媒介传播生态系统

大多数高校拥有校报、校园广播、电视台、校园主题网站、橱窗板报宣传栏等传统媒体,通常思政宣传、新闻播送的采编流程是采集素材、编辑校对、传播输送这三大步骤,校园传统媒体包揽了内容生产和传播的两大环节。当APP、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后,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了媒介融合,在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有了更多新的模式。作为受体的学生很多时候成为红色文化传播、区情教育、校内外热点新闻的内容生产者,实现了媒介传播的流程再造,其模式为师生生产内容———全媒体校园平台整合传播———更多的师生消费内容。在这个框架之下,内容的生产重心出现了转移的倾向。校园新媒介的平台思维,即高校自身搭建的连接师生的媒介网络不强调该网络化平台本身的价值,而是专注于提高该平台对师生的吸引力,最终该平台的价值是通过满足师生对资讯的需求来体现。当平台成为“新的生态系统”的时候,很多师生就聚集在该媒介平台上,平台就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交流、教育等功能。新媒介只是该平台上的若干插件,根据需要进行插件的取舍,进而进行思政教育或者整合传播。比如,顺应新媒体而开发的中国高校校报展示平台目前有上千家高校在平台上注册,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文化、校报形象的展示与交流。该平台能够自动生成手机报,让苹果、安卓手机能够随时随地、原汁原味地阅读校报。平台有电子邮局,能够将高校报刊同步自动免费发送到世界各地的校友、领导、家长的邮箱里面。此外,中国高校校报展示平台与新华通讯社官方网站教育频道、人民日报社官方网站教育频道显著位置进行了相互链接,其中展示的报刊能够通过新华网和人民网进行浏览与阅读。这无疑是一种开放理念上的突破。目前,高校打造的新媒体平台多是以全媒体平台的格局展现,全媒体平台不仅反映了新媒介的技术通道,更多的是打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道,以开放共享包容的态势,投入到传播渠道上来,主要表现为不断延伸媒介的触角,优化访问速度和反应时间,提供不断迭代的软件功能,创造新的资讯共享方式等。在免费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吸引庞大的用户基数。通过师生用户的群体性汇聚,构建新的媒介生态系统,从而在其中进行隐性或显性的思政教育。

(三)跨界思维:协同创新,新媒介传播的路径选择

新媒介之所以新,不仅体现在技术的新,更是给人们提供了多角度、多视野考量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高校媒介的协同创新正是在跨界思维之下进行的交叉、跨越。新媒介在发送迅捷、数据驱动、热点扩散方面占尽天时地利,但在深度研讨方面未必比传统校园媒体来得扎实。因此,新媒介传播的路径选择上并不是要完全摒弃传统校园媒体,而是要寻求两者融合之道。高校管理者和媒介研究者也发现,大量的师生在校园文化传播过程中经常是自发创造话题,提取新闻热点,然后发散状传播。这无疑是自组织的传播行为,但当这种内容发酵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影响传统媒介对内容的跟进。因而,要取得稳定和宣传的效果,高校媒介机构要在线上主动参与新媒体自组织,线下利用传统校园媒体对事件进行宣讲,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传播局面。这是基于新技术支撑的结果,这也是新旧媒体融合过程中的协同创新,各种互动模式是师生潜在诉求的集体释放。在某种层面上,新媒介在高校的广泛应用不仅是技术的选择运用,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嬗变。新媒介与新媒介之间、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之间交相呼应,互为补益渗透到高校理论宣讲以及师生的日常生活当中。

三、结语

新媒体传播范文4

(一)创造多元花的文化形式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及提升,在事实上,一种新的媒体,在社会中是以一种文化存在,在社会中得到传播,这种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播时,也必然存在对各种新的文化传播,这样的传播在社会的宣传中,就必然会建立起新的文化秩序,显然,这种相应的媒介技术,在得到重新包装之后,就需要对其进行重新地定义和理解。譬如说在云南省蒙自市就开始出现利用Wifi无线网络摄像机建造监控工程的形式,展现了科技进步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再比如说,在有些歌曲表演开始时,会去尝试使用虚拟影像和其他的一些高科技技术,就能够去创造一种新的形态,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的形态,这样的文化形式,就能够使新时代的文化传播,在社会传播中,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参与性。

(二)新媒体为多元文化对接带来机遇新媒体要当代社会中实现文化传播,它需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在社会中存在共享性;同时,还要具有新媒体的交互性、界面友好性和操作便利性的特征,其能够按照市场规律不断变化,这样才能使社会传播得到更大的利用,才能达到对社会的高效率传播,才能直接满足人们的需求。尤其是对于云南省蒙自市来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但是要想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就必须要将传统艺术与先进技术相结合,使得本土文化在发展中不断更新,使当地民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得到提高,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发展的范围达成共识。目前的社会发展,新媒体的发展,正以一个形象直观的方式来解决文化的发展和提高。同时,我们也能够注意到,新媒体逐渐形成了以图像为主导的后现代文化景观,视觉表达成为当今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突出特征,从而使得消费特征变得更加碎片化、分众化和速食化。

二、如何加大新媒体对文化产业的提升作用

(一)加大新媒体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当前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要求有着深刻的变化,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高科技,就能够及时地创新文化,这样,社会就能够培育新的文化氛围,就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使新媒体在时代高点进行文化创新,这样就能够有效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要把运用高科技作为推动文化建设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这显然说明了在社会发展中,高新科技水平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二)科学合理地适配新媒体资源新媒体智能化运用,能够有效帮助城市精神的改变,也就是可以将传统文化变为职能文化。然后通过使用新媒体技术,使当代的旅游文化服务和文化保护行业得到发展,可以得到顺利的更新换代,也可以通过新媒体适配,合理安排新媒体,使当代的新媒体发挥灵活的特点。尤其要注意的是,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能够降低文化企业的创业成本,这样就能够确保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

(三)利用技术力量促进社会资源整合在文化事业发展过程当中,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推动要素,对于我市来说,近些年来经济发展较为可观,但是与沿海城市相比依旧存在着差距,我市理应以创新精神为切入点,催生一批新兴文化产业形态,从而有效延伸文化产业链。事实上,这样做也能够将产业发展的空间进行有效可靠地延伸,在国内外发达城市的实践当中,也足以证明,推动文化生产方式、营销方式、传播方式的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途径。

三、结束语

新媒体传播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县级广播电视;新闻传播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潮流中,传统的媒体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一些新的媒体形式也随之产生,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发展和壮大,如数字电视、电子杂志等。无论是覆盖范围,还是速度或者是传播方式,新媒体对县级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县级电视台制作各种节目的过程中必须要深入分析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和实际情况,进一步促进新媒体在县级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中的运用。

一、新媒体对县级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

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相关服务功能在新媒体环境下不断受到冲击,从这个意义出发,通过对以往传统媒体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传统的电视因为将声音和画面进行有效的连接和结合,可以满足受众的相关要求,特别是对信息传播的要求,更多的人愿意通过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来接收各种新闻信息。因此,电视台制作的新闻节目已经成为受众接收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媒体不仅可以对各种新闻内容进行精确的分类,还可以针对用户的实际需要提供更加细致化的功能服务,使受众在众多的新闻信息中接收到最感兴趣和最有用的信息。此外,县级电视台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也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主动地通过新媒体去搜集自身需要的新闻信息。电视台如果无法实现同受众对新闻内容的有效沟通,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电视台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从另一方面而言,新媒体信息的制作流程相对更加自由,而且其传输速度相对也更加快速,渠道也更加广泛,可以实现受众同新闻传播主体的有效沟通。这些因素都对电视广播新闻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当然,挑战也意味着机遇,新媒体的发展对促进电视广播新闻传播变革的作用是前所未有的,必将促进整个新闻行业迎来一个新的媒体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新媒体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有效应用成为当务之急。

二、推动县级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同新媒体的融合与新媒体的实际应用

(一)对新闻资源进行认真挑选,推动地方新闻本土化的发展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可以是新闻的接受者和新闻的者,人们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对自身经历过的事件进行传播,这已经成为一种新闻传播常态。对县级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而言,对各种新闻资源进行认真筛选成为新闻前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传播媒介和新闻终端的有效利用,加强同受众之间的联系和有效的沟通,积极地引导社会舆论,在舆论的引导和信息的传播中,实现电视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

(二)对新闻报道的形式进行有效优化,推动新闻故事性的发展

传统的新闻报道大多采用对新闻事件进行直接叙述的形式,对受众而言,即便新闻内容本身有着一定的传播价值,但是受众很难有效地接受这种传播形式。而在电视台对新媒体的运用过程中,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往往会借用很多有趣的故事对新闻进行阐述,这种做法不但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受众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强烈共鸣。新闻工作者应当看到,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借助新媒体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这方面而言,新闻工作者可以得到相关启示,一是通过借用相关网络语言增强新闻报道的趣味性,二是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可以适当通过聊天和拉家常的方式进行新闻内容的播报,不但可以进一步提高受众对新闻节目的实际认可度和参与度,同时也增强了新闻节目的服务功能,便于新闻节目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三)对新闻的渠道进行深入拓展,切实推动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面对新媒体的发展,电视台自身品牌效应的有效发挥是考验电视台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电视新闻工作者通过对品牌效应的利用,调动各方面资源对新闻的渠道进行分析和拓展。从另一方面而言,县级电视台的技术人员通过运用相关技术建立网络电视台的时候,要看到手机移动终端的巨大潜力和影响力,将电视台新闻传播的渠道拓展到手机移动终端,最终通过打造属于电视台自身的终端软件,传播更多鲜活真实的新闻活动,以此进一步扩大电视台的传播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对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公众号的有效维护也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微博平台和微信平台对相关新闻进行有效的和跟进是其一项重要的措施。

三、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固然在迅速成长,传统媒体的固有优势和影响力也不可忽视。如何促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以此有效促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交融,进一步扩大县级电视台广播新闻传播的实际影响力和传输速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另一方面而言,面对新媒体对电视台各项工作的强烈冲击,县级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应当从全局出发,用更加广阔的视野看待新媒体的发展规律,实现新媒体在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有效应用,更好地满足电视广播新闻受众的要求,进一步扩大电视台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玮.新媒体环境下办好县级台新闻之我见——以漳平市广播电视台为例[J].新闻传播,2014(13):30-31.

[2]刘玮.浅析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与新媒体的融合[J].新闻研究导刊,2015(13):162.

新媒体传播范文6

关键词:自媒体;主流媒体;新闻传播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虚拟空间中出现了大量的个人媒体平台,任何人都可以以“网民”的身份参与到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接受形式已经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向主观意愿查询甚至主观创造趋势转变,这必然对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构成影响。二、自媒体背景下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变化

(一)传播的理念方面

主流媒体的传播理念在自媒体的刺激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现阶段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都会积极应用网络版模块,利用自媒体平台构建主流媒体的官方微博等方式来增加和受众的互动。[1]

(二)内容方面

现阶段,主流媒体在新闻编制创作的过程中会结合自媒体平台上实时的消息和网民的信息反馈等进行新闻资源的深度开发,对不可复制的新闻原始场景,主流媒体会选择使用自媒体中上传的资料或与自媒体合作,开发未被使用的新闻资料,这让主流媒体的新闻内容更加切近生活。

(三)呈现方式方面

新闻框架中,媒体需要对新闻事件有基于基本观点和本质的判断。受新闻传播方式的影响,传统媒体通常选择在新闻播放的过程中直接阐述媒体对新闻的态度和观点。而自媒体在对新闻事件进行陈述的基础上会对网民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和表达,但其媒体观点表达形式更加随意化、生态化,无形中缩短了受众与媒体的心理距离,甚至会使受众在情感上直接产生共鸣。[2]现阶段,主流媒体受自媒体的影响,在播报新闻事件之后也会对网友的观点进行阐述,这也是与受众进行互动,提高受众对新闻事件兴趣的有效方式。

(四)传播渠道方面

主流媒体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它在新闻传播渠道上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但在自媒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主流媒体的传播渠道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为了保持优势地位,近年来,主流媒体在挖掘传统信息传播渠道的同时,也在尝试从自媒体中扩宽新的传播渠道,如建立官方网站和受众的互动平台等。[3]

(五)受众反馈方面

新闻传播过程是交互的,受众反馈是检验新闻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的有效指标。传统模式下,主流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非常有限,而且形式单一、刻板。而在自媒体的刺激下,通讯、交流形式呈现多样化,促使主流媒体接受受众反馈的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如新闻节目下方会出现与观众互动的二维码等。

三、自媒体对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受众方面

对于自媒体的描述,我国学者利用现阶段最流行的语言“DIY”做了阐述,他们认为自媒体就是由个人自行创作用于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产品,也正是这些特点,给予了自媒体平民化、个性化的特征。人们可以利用手机或电脑第一时间将新闻事件发出去。这也是最好的新闻资料,使原来的新闻受众变成了新闻传播者。自媒体的普及在加深人们对新闻媒体了解的同时,还可以让受众参与到新闻制作过程中来,拉近了新闻媒体与大众之间的距离,让大众更加信任现代媒体。

(二)媒体自身方面

自媒体与其他媒体传播机构并不相同,它的传播者是普通大众,改变了以点带面的传播方式。自媒体出现以后,新闻传播群体也在扩大,所有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这主要是因为自媒体具有交互性与自主性的特征,不仅新闻自由度得以提升,传媒生态也发生了改变。对于媒体自身来说,自媒体出现以后,媒体的自身地位也受到了威胁。传媒机构要想维护好自己的地位就要加强与各个新闻传播者的联系。因此,很多媒体都积极加强与受众的联系,接受群众的意见和想法,部分媒体为实现自身发展,还将群众请到演播厅中。这些都是自媒体给传媒机构带来的改变。

(三)社会方面

相关数据显示,一种媒体要将用户发展到5000万,需要花费的时间并不相同,如广播、电视、互联网为获得5000万用户分别花费了38年、13年、4年,而微博实现这一目标仅花费了一年零两个月,可见微博发展速度之快。这主要是因为微博操作简单,且具有亲民性,因此很多人都喜欢用这种方式传播信息。进入自媒体时代后,主流媒体新闻的内容不断扩大,样式也更多,新闻内容也更具可读性。但在自媒体发展中,主流媒体应认识到自己要承担起辟谣的责任,保证所选用的新闻具有真实性,同时对不实信息及时澄清,将真相告知群众,并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四)媒体监督平台方面

为促进自媒体发展,还需要做好媒体监督工作,构建媒体监督平台,减少因某种利益而丧失民众对媒体的信任的情况。现阶段,网络红人、网络热点层出不穷,尽管这些内容都来自网络,但归根结底还是自媒体与主流媒体共同作用下的产物。针对不断快速发展的媒体环境,国家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弥补法律空白,为大众构建干净的网络舆论环境。在保证大众自由言论的基础上,加强对其人身安全的保护,如实行网络实名制等。这些都是促进新媒体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为大众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此外,还要不断提高自媒体作者自身素质,用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网民行为,净化网络环境,实现促进新媒体文化发展的目标。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自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理念、内容、呈现方式、传播渠道、受众反馈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且主流新闻传播对受众、媒体自身、社会、媒体监督平台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要在自媒体平台发展的过程中科学地处理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叶宇楠.微信对传统新闻生产和传播模式的影响——基于自媒体传播的研究视角[J].东南传播,2015(01):92-93.

[2]黄洁沁.刍议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5(10):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