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背古诗文范例6篇

高考必背古诗文

高考必背古诗文范文1

【摘 要】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古人的思想、情感、智慧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高中阶段要背诵的古诗文十分的普遍,并且古诗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有不少的比例。当前对于高中生古诗文背诵中有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了几点教学策略及方法,以培养高中生古诗文的背诵能力,让高中生背诵古诗文更有效。

关键词 培养;高中生;古诗文;背诵能力

一、引言

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中华灿烂的历史文化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古诗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中国当代语文教育,许多经典的古诗文都被载录到教科书中,以传承中国民族文化和精神,提升学生素养。历年来高考中古诗文都占有一席之地。我国高中生语文教育对古诗文的重视可见一斑。

古诗文的表达大多都言简意赅,常用之乎者也。学生们读起来不顺口,不容易理解作者所处的环境和含义。在现阶段古诗文背诵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高中语文老师讲述古诗文时都是逐句解释字字解释,硬生生的把古诗文翻译出来,许多同学理解不了,背不过,或者记不牢,学习古诗文的效率很低,甚至都的同学讨厌阅读背诵文言文。针对于当前高中学生们对古诗文背诵阅读能力所出现的问题,笔者以前人研究的基础为前提下阐述如何培养提高高中生古诗文背诵能力。

二、提升高中生背诵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的自我提升和更新观念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最为关键的,起到主导作用。而语文教师其自身的人格素养、思维模式、专业知识结构、教学风格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整个教学质量。“术业有专攻”语文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们要有一定的基础性的专业素养和个人修养。教师自身素养知识结构好的同时也应该实际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持有灌输性教学观念的老师把知识讲出来、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记下来、背下来等等方式灌输给学生,师生没有一点互动。老师只是做到了教,没有让同学们学到怎么学。使同学们没有思考,失去了求知的兴趣。优秀的教师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采取一系列教学措施,变“填鸭式”为主动学习,促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给高中生树立良好的心态和培养对古诗文的兴趣

在古诗文背诵学习中,教师的教诲是促使同学们学习的外因。“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古诗文教学中要提高高中生的背诵能力,更要的是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和努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心态情况下,教师传授的知识很难让学生接收和背诵。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起同学们正确的良好的学习心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古诗文教学中要避免灌输式教学,死板式背诵。在教授古诗文以前教师应该做好与文章相关知识的准备和了解。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文章产生的时代背景,让同学们走进作者更容易了解作者作品的含义思路。调动同学们的求知性和兴趣。讲述古诗文的同时,可以与同学们开展一系列的师生互动,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进来积极地思考学习,在互动中逐步激发和培养同学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三)古诗文背诵理解是关键

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增加古诗文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环境,还原古诗文的“语境”。可以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拓展思维。教师结合作品环境能更好的把学生带入文章来体验作者所表达的深层含义。理解的基础上每次背诵古诗文其实都是学生与作者的一次沟通。教师的有必要讲解和古诗文相对应的历史环境作者介绍,把当时作者创作原文的情景用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真切的理解原文“语境”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培养高中生对古诗文的鉴赏。引导学生们认真主动地去思考,把学到的东西深入到自己的意识中有利于对原文的背诵。

(四)重点突出,循序渐进

在古诗文教学中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可操之过急。要注意层次分明,知识点介绍清晰容易让同学们接受吸收。在背诵古诗文过程中要善于循序渐进的诱导学生们加强记忆。如可以在背诵过程中先让同学们熟悉背诵古诗文的第一个段落,等可以背诵后,再背诵第二个段落,等第二段落能背诵后,加上第一段一起背诵一遍,要是可以背诵下来,就背诵第三段,每一增加一段以此类推循序渐进。

三、背诵古诗文的方法

(1)听读并用增强学生体验

古诗文背诵,前期要多练习带有感情的朗读。在课堂上下古诗文背诵也可以采用很多方法,空中接龙背诵一人背诵一个段落或者一个人背诵不上来时下一个人接上;分组背诵分成小组互相出题背诵古诗文,或者两个同学间即兴轮流背诵。增加合作竞争气氛,让每个同学参加进来。这样在同学背诵的同时,又听了一遍脑海了也跟着回复背诵了一遍,达到听读结合重复记忆的效果。增加同学亲身体验的机会,是调动背诵古诗文的积极性有效方式之一。

(2)情景体验式背诵

理解古诗文的基础上情景语境再塑造,能更深刻的体会作者所传达的更深层含义。不仅能轻松掌握古诗文基本内容: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事情、什么情感,还能更好理清古诗文的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学做线索,增加同学们的想象空间和独立自主的思考机会。更好他在培养高中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感受文化熏陶的同时背诵水到渠成。有效避免在背诵死记硬背式的卡思路问题,沿着作者的写作思路背诵清晰流畅、一气呵成。

(3)温故而知新

大脑记忆是有周期性的,当同学们刚刚背诵过古诗文后,过一定时间就会忘记。学生们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或老师根据教学情况而制定一定的复习计划让同学们对古诗文再回忆再记忆。

【结束语】

在古诗文背诵中老师和学生都是直接参与者,因此形成互动比较的重要。教师要做好自我提升的同时随时塑造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调整教学观念。高中生们也要保持积极的良好的心态,通过自身努力摸索总结出适合自身的一些背诵方法。背诵古诗文就会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高考必背古诗文范文2

摘 要: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必要的内容之一,而古诗词中也有不同时期的历史与文化,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但因为小学生缺少古诗词的积累,不易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客观分析问题,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化,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文化承载

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让其了解历史,提高自身的学习素养。因此,教师必须深度理解,浅层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传承传统文化,让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形成发散性思维。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以死记硬背居多,缺少学习兴趣

很多教师采用的都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背诵古诗词,并未真正理解其表达的内容,缺乏学习兴趣。

课上,教师只会用较短的时间讲解古诗词,然后让学生自主朗读与背诵,使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可以记住,又在较短的时间内忘记,记忆不牢固,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这是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之一。

(二)教师教学水平较低,忽略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有的小学语文教师会偏重其他部分的教学,常常忽略古诗词,只用较短的时间讲解,剩余大部分时间来讲解现代文,没有给古诗词以足够的重视。另外,又因为教师教学水平较低,对古诗词的理解只停留于表面,并未深层解析古诗词中的含义,只是简单介绍作者及诗词的背景,增加学生理解上的疑惑,让古诗词的教学变得不完整。

(三)教师没有深层次理解古词

古诗词是文化的载体,从不同角度理解都可以得出多种内涵,有美好的意境,而很多教师虽然会对古诗词进行分析,但只是字面意思,机械式的分析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同时,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直接的感受是学习枯燥,很难感受到古诗词的美感,让学生的审美处于较低的水平。

上述的不足,会掩盖古诗词内容中包含的文化,不利于文化的承载。

二、完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对策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学观念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并以古诗词为载体,代代传承,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学会知识,还可以通过了解古诗词创作的背景,知道历史的演变,激发自身的爱国情怀。为此,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发现其包含的文化性,深度了解古诗词所讲的内容,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实现文化的传承。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教师不可以只局限于自己现有的教学水平,而是要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参考成功的教学案例,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让自己充分理解古诗词表达的内容,营造意境,引导学生在意境中学习知识,让其用发散性的思维从不同方面理解古诗词,形成自己的理解,帮助记忆。同时,教师还要了解古诗词中包含的文化,传递给学生。

(三)注重讲解古诗词的内涵与意境

古诗词会用寥寥数句话,概括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内容精练、语言优美,把读者带入古诗词所创造的情感意境中,而读者进入意境后,会在脑中形成古诗词描绘的画面。对此,教师要注重古诗词意境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美感。另外,因为古诗词对人物及事物的描写词汇非常精练,按照字面的分析虽然可以理解古诗,但只停留于表面,所以,教师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学生一起感受古诗词语言的魅力,而通过字、句的分析,学生可以用抽象的思维想象描绘的场景,结合当时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感受文化具有的魅力和作者的情感,让古诗词与文化背景相结合。

(四)创新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内容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如果依然用传统的方法教学,会让课堂学习氛围僵化,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了学习效果,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改革,实现教学方法的革新,用新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另外,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除了古诗词内容的讲解外,还要适当向外延展,介绍作者的生平与当时的朝代,找到与某首诗或词内容相近的古诗词,做课外拓展练习,引导学生根据当时的文化理解古诗词,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问题以死记硬背居多,因此学生缺少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水平较低,忽略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教师没有深层次理解古诗词。其对策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注重讲解古诗词的内涵与意境,创新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古诗词,了解古诗词背后的文化。

参考文献:

高考必背古诗文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典诗词 鉴赏 策略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学诗,无以言”, 我国自古就有重视诗教的传统。中学语文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学生能够阅读诗词,欣赏诗词,有一定的鉴赏诗歌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和鉴赏诗歌,也理所当然要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是初中学生语言学习的最佳范本。从教科书内容的编排,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背诵古诗词的篇目数量来看,足以说明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学好古诗词,对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古典诗词鉴赏策略。

一、当前初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所存在问题

1教师认识上有偏差。对课内诗词,教师不重视,很少评析,更别说引导学生鉴赏了;而学生也是为应付考试,一背了之。教学的唯一目标是考试不失分而不是学会鉴赏并活用。

2教师诗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能正确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鉴赏的为数不多,即使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涉及到古诗词,也不能深层次地引导学生鉴赏,更惶论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的能力。诗词教学蜕变为抽象的分析串讲,囫囵背诵,导致兴致索然。

3考察评价欠完善。中考及测试多以联句的形式出现,且考查的都是名句,题目简单且形式单一。考试的指挥棒使学生仅以背诵若干名句为能事,不求甚解。这种单一的浅层次的考查不足以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

4学生没有形成鉴赏诗词的能力。许多同学,在古典诗词面前,或熟视无睹,或敬而远之,或望而却步,或一脸茫然、不知所云,或瞎猜乱想、曲解诗意。

二、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策略

1、重视对标题的理解

题目是诗的眼睛。有些题目明确地交待了诗歌的写作重点或类型。如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的一般是怀古诗。这类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以“物象”或用“咏(题、赠、赞)十物象”为标题的一般是咏物。这类诗大多是托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题目中出现“塞”、“征”、“军”等字眼或用乐府旧题,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的多是战争诗或边塞诗。这类诗多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室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的一般是送别诗,这类诗大都表达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对友人的思念与担忧。

2、通过注解分析作者和背景

注解是诗歌鉴赏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我们才能打开离我们千年的作者之心。在初中古诗词中,很多诗歌都会在诗词末尾处附带上注解,这些注解要么交代诗人的生活年代,要么简述诗人的时代背景。一方面,我们可以透过注解了解作者的身世个性和时代背景。以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例,注解为“选自邹同庆、王宗棠《苏轼词编年校注》(上)(中华书局2002年版)。江城子,词牌名。词题一作‘猎词’。密州,今山东诸城。”看注解让我们产生了疑问,苏轼怎么会在密州,打猎又有什么可写?再探究不难发现,宋神宗八年苏轼任密州知州。该文是通过冬猎的盛况来反映作者关心国家统一,反映对敌人入侵欲为国献身的强烈愿望。由此,“密州”这一注解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苏轼的爱国之情。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注解看到作者的身世遭遇。当然,并非每一首诗歌都能很明显地看到诗人的遭遇,但或多或少都隐含着一些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能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诗人和诗人创作时的感受,对理解诗歌的内涵是很有必要的。

3、通过诗歌表达的情和景,了解诗歌的意象

文以载道,文章必定有诗人的情感,而更多的是将感情借助于物、景表现出来。因此,要鉴赏诗词,诗词中的情、景分析必不可少。尤其是那些借景抒情的诗歌,教学中教师更要通过引导学生从景来探情,在情中观景,在情境交融中领悟到诗歌的内涵。

有一种很重要的鉴赏方法叫做抓住意象赏诗法:让学生掌握一些诗歌中常见的意象的含义,如月亮代表思乡,、梅花、松柏多代表一种坚贞、高洁的品质,莲即“怜”,多表达爱情,梧桐象征凄凉悲伤,杜鹃鸟的哀鸣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寒蝉表示悲凉等等。在鉴赏《天净沙•秋思》时,引导学生扣住相关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发挥联想与想象,体会诗境。学生马上感到明显的深秋色彩,脑中重现一幅深秋凄凉的悲景,于是感受到诗人彷徨悲苦的寄旅之情和内心悲凉孤寂之感,从而抓住了元代社会仕途漂泊和封建文人怨世哀身的情感。

结语:总而言之,古典诗词作为我国古代的文化奇葩,我们对其的鉴赏应该是一种高层次、高要求、高水准的阅读。古典诗词作为一种艺术,其内蕴丰富,意义广泛。因此我们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时,必须体味它的语言,推敲它的情感。

在鉴赏教学中,应将分析诗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运用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若将两者分割开,那鉴赏就不会那么完美。本文仅仅是我对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粗浅总结,但按照以上的方法,对学生多加培养和训练,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

参考文献:

[1] 王晓媛,如何做好初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05)

[2] 石莉,谈谈中考古诗词鉴赏题[J],中学语文教学,2009(11)

[3] 左巧荷,初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

高考必背古诗文范文4

一、古诗词默写失误及原因分析

古诗词默写题一般分为直接默写题和理解性默写题。直接默写题就是给出诗词的前半句或后半句,要求默写后半句或前半句话;理解性默写是给出内容方面的提示,要求默写出与提示内容相符的诗词句子。从历年阅卷分析看,学生在默写古诗词时,主要失误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书写错。书写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同音字而错,如:“勿施于人”中的“施”误写成“失”,“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误写成“汉”,“会当凌绝顶”中的“凌”误写成“临”“零”等。二是因形近而错,如“天涯若比邻”的“涯”写成“崖”;“白发搔更短”,“搔”写成“骚”或“挠”;“海内存知己”中的“己”写成“已”等等。三是书写时添笔少笔不规范,如“似曾相识燕归来”中的“燕”漏写笔画,“舟”“丹”“凌”的点,漏写或者多点;“于”“千”连笔的不规范书写,导致字形变形;还有“淡”“凝”中三点水、两点水的连笔书写让评卷老师很难判定到底是几点水,或者又是“讠”字旁等等。

2.记忆错。把诗词中的关键字词与平时其它文章中常见词语混淆。如“长风破浪会有时”误记成“乘风破浪会有时”;“似曾相识燕归来”误记成“似曾相似燕归来”;“留取丹心照汗青”误记成“留取丹青照汉心”等等。

3.理解错。理解错有两种情形:一是对题目要求(即命题者意图)理解错误,导致不能按题目要求作答。如《岳阳楼记》中表明范仲淹政治抱负的名句,有学生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上去。二是对诗词意思理解错误,把不符合要求的句子答上去。如请写出一句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学生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上去。

从教与学的角度看,出现上述错误是因为教学上对某些能力的关注不够。中考古诗词多考默写,所以很多老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多半是叫学生背诵,其它基本不作要求,因而常常出现古诗词教学只背诵轻理解、轻运用、轻书写现象。

二、提高古诗词默写得分率的策略

如果在古诗词教学或者迎考复习中过好以下三关,学生默写的失误就会减少。

1.过好诵读关,让学生记住古诗词。诵读的目的就是熟读能背,但老师往往只要求背诵,因而学生在诵读古诗词时,多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知其音未晓其意,加上单调重复背诵,引起学生厌烦。过好诵读关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意思”。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有兴趣读、喜欢读。古诗词是最适合诵读的作品,在古时候它们都是可以唱的,因为它们讲究押韵平仄,节奏规整,读来抑扬顿挫。如果我们的教学能指导学生诵读时注意重音、语调、停顿、节奏,学生就能体会和享受到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有意思、有味道地读着、背着,就能更加记得住、记得牢。二是要“有方法”。对要求背诵的古诗词进行“分类”背诵,如可以按年代,从诗经《关雎》开始背到《已亥杂诗》,可以把同一题裁的诗词名句归类:描写类,抒情类,送别类……或将同一主题的名句归类:山,水,花,鸟……或把同一作家作品归类等等。我还常常利用学生喜爱唱歌的特点,采用以唱助背的方法,以唱歌的形式背诗词。许多诗词本已被谱曲传唱,如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等,我们鼓励学生仿照这种形式为古诗词配曲,用唱的形式把诗词背下来。此外,还可以把诗词背诵与写作结合起来,在写作中学会引用古诗词,或者把古诗词改写,以此达到准确记忆的目的,从而提升积累的量与质。

2.过好赏析关,让学生爱上古诗词。因为中考古诗词多考默写基本不涉及鉴赏,所以不少老师在教学时就不上鉴赏课,直接要求背诵默写以应付考试。殊不知这种舍本求末的方法,不但违背了古诗词的教学规律和课标要求,也让学生厌学。只有过好鉴赏关,才能真正让学生爱上古诗词,学好古诗词。根据课标要求,古诗词鉴赏不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因此,在上鉴赏课时不要作过多或过深的探究,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特征,了解古代的人和事,传承传统文化,让学生热爱古诗词,继承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鉴赏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大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内容方面包括“知人论诗”“故事典故”“情感意境”等等。比如“知人”就是要了解诗人及其与作品的关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境遇等都会在诗词中有所体现,并形成诗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如李白的大气豪放,陶渊明的脱俗与田园情结,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形式上主要从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赏析,语言可以从平仄、音韵、格律、用典、炼字着手,表达技巧可以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材料取舍、修辞手法着手。总之,要让学生喜爱,就必须进行赏析,不能为背而背、为考而背,要让学生因为喜爱而背。

高考必背古诗文范文5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教学;情与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143-01

一、教中有情趣 趣中有品味

课始“引趣”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课中“持趣”。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如教学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当学生弄清颔联和颈联的禅意后,他们学诗热情有所回落,这时可设置配音乐这一环节,以延续学生的兴趣。

课末“增趣”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学习古诗,教师不妨抓住这一特点,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采取演小品(多用于写人类的)、编故事(多用于叙事类的)、打擂台(多用于哲理性的)、改原作(多用于抒情性的)、拼字词(多用于绘景类的)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王维的《渭城曲》,就可引导学生做“考官”,采用两种方法让其他学生“考试”,一种是拼字法,一种是嵌字法,学生的激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再如教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根据它抒情性较强的特点,可引导学生改编原诗,使之成为抒情性较强的记叙文。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只要能根据诗歌固有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和自身教学能力等因素,合理运用教学形式和手段,一定会走出古诗教学的被动局面,使之充满生机。

二、读诗使人秀 有诗气自华

巧妙利用时间。学校7:25早读,我一般7:10就到,到校后先进教室和学生一块早读。这样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调节了课堂气氛,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枯燥。我觉得诵读古诗是一项润物无声的工程,它应该如春风化雨般的慢慢渗透,而不应该是疾风暴雨式的硬灌。

教给学生方法。我一般是按这样的步骤教学生背古诗的:先领读三五遍,使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第一遍最重要,一定让学生看清楚读准确,不然一旦读错了等到背熟了再改可就麻烦了。然后是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大意,再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最后熟读成诵。有的诗适合加动作我就边领读边做动作帮助学生记忆;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诗,需要给学生讲解时代背景;简单易懂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背。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大量的背诵、积累,不必加重学生负担,非要学生弄懂不可。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诗兴趣,我还采取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诗文表演、古诗接力赛、给诗配画、办古诗专刊手抄报、配乐诗朗诵等。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古诗文,将会改善我们为人做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

三、不求甚解 但求熟背

古诗文是我国文化的精粹,近几年,大家对古诗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在我们的课本中,每一册中都收录有一定数量的古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自1998年会推出“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而且,在《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首次附上古诗文推荐篇目。

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学生古诗文背诵量的积累是基础。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生不但要能背诵古诗文,还要逐字逐句地背诵释义,这样一来,严重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认为,在诵读活动中,有必要遵循“诵读为本,不求甚解”的原则。

高考必背古诗文范文6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必要性

1.我国古诗词文化发展的需要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体系中的精华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主要呈现方式,对于深入了解我国历朝历代文化发展特性,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特色和特定的诗词作者的思想感情、心态情绪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在现代社会,我国的诗词文化受到应试教育的干扰而弱化,且古诗词的生涩难懂以及其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也给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带来了不便,这就导致古诗词文化发展出现了断层。

古诗词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和精华,继续传承下去很有必要,这就要求我国教育体制强化古诗词教学效果,提升古诗词教育要求,要求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打下基础,做好铺垫,为古诗词文化的发展开创良好局面。

2.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需要

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其进行古诗词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水平和语文兴趣有直接作用。尤其是强化学生的古诗词审美水平能够起到净化心灵、升华精神、提高个人美学理念和素养的能力。学生的古诗词文学艺术鉴赏和运用能力提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的理念、主张、价值观念和思想就可以由此渗透传递给学生,在学生心目中形成深刻的印象,这是提升初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更好的文学修养、文学素质的重要保障。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1.意境教学的渗透,提升初中生的美学鉴赏能力

我国古诗词是一门非常博大精深的文化,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学典故、文学理念、文学修养、历史背景,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性格特点等内容。如果单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教学,很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学素养,这个工作量过于庞大且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执教人员可以考虑以塑造意境、分析情境的方式,再现古诗词中的意境美,让学生直接面对这种意境和情境,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历史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提升。

以李白的《赠汪伦》为例,这个故事很简单,也很生动,蕴含了真挚的情感,对初中生来说也更容易理解。老师可以为大家模拟这个场景,让大家体会这一赠别诗中大诗人李白的细腻情感,感受那种质朴的情怀。还可以从中延伸出友情的可贵,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的友情之道,对比分析古今友情文化的差异。简单的一首诗,蕴含的道理、话题和文化背景非常丰富,学生若能深刻了解这首诗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色,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强化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水平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情境演绎教学,真人仿古感悟其中的文化情怀

初中生本身的语文文化水平、文化素养并不算高,对古诗词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也十分欠缺。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要通过文字性的介绍来深刻的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内涵是非常困难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以情境演绎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通过现场演绎来了解古诗词的文化内涵,了解其思想感情。

比如,孟浩然的古诗《过故人庄》,这个故事在情节上也比较简单。语文老师不妨以此诗中的内容为剧本,找几位学生进行现场演绎,两个故人,或者创意性的加入一两个仆从之类的,共同演绎故人见面,彼此热烈庆贺的场景。这个场景很简单,演绎起来并不难,但是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让负责不同角色的学生私下去查课本、找资料,了解诗词之中的文化典故和文化背景。比如,重阳日、就菊花、话桑麻等所代表的意义。通过这种生动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进学生对诗词文化内涵的了解。同时还能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古代友人之间的热情招待的场景,感受古代的待客情怀。

3.基础知识的趣味化培训和强化

扎实的古诗词功底是提升学生的古诗词文化修养和水平的基础。在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扎实的功底和基础知识是大前提,也是必要条件。教师要立足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入手,开展教学方式的创新。

死记硬背的方式可以继续应用,从古诗词的博大的文化底蕴来看,通过死记硬背来强化记忆,强化对古诗词、典故、词义的了解和古诗词分类、用法的了解,这种方法虽然笨拙,但对于在短期内强化学生的古诗词水平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以更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热情。比如,进行合作式教学的新尝试,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给出一首古诗词进行探析和讨论,让学生在一定的期限内给出关于古诗词的解读和赏析。让学生自发搜集资料、整理素材,探讨对古诗词进行学习的心得体会、经验成果。

课堂提问也是督促学生积极掌握古诗词基础知识的有效尝试。不过建议改换提问方式,避免形成过于紧张的教学气氛,可以通过较为宽松愉快的方式进行提问,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对回答错误或不完善的同学也不必指责,可以给与学生查阅资料的机会。提问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养成不懂的问题及时查,不明白的问题及时问的好习惯,引发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关注。

上一篇骈拇枝指

下一篇党校培训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