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赤字范例6篇

贸易赤字

贸易赤字范文1

2011年,日本的年度贸易收支出现31年来的首次赤字。贸易逆差的倾向越来越显著。日本财务省表示,出现大幅贸易逆差主要是由于来自欧洲的需求疲软和面向中国的贸易逆差创历史之最等原因造成的。另外,日元升值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同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表示,维持日本信用评级“AA―”和评级前景“负面”不变。但标普警告称,如果日本中长期经济增长前景趋弱,标普将会下调其评级。

《金融时报》认为,1月份正值中国春节假期的季节性因素是日本贸易赤字高企的重要原因,当月日本对华出口降低20%,而进口却增加8%。中国是日本第一大出口国,占日本总出口量的21%。日本连续出现贸易赤字引发了对日本经常项目盈余的担忧,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不久的将来日本会出现经常项目赤字的局面。

《纽约时报》的报道称,日本1月贸易赤字创新高主要 是因为日元走强和外部需求疲软侵蚀了日本制造业的利润基础,另外本国经济震后复苏缓慢也难辞其咎。能源进口增加是贸易赤字新高的重要原因。地震和海啸导致日本大量核电站处于瘫痪状态,能源进口明显增加。“能源进口不断增加将导致贸易赤字持续扩大,”东京大通摩根(JPMorgan Chase)首席经济学家Masaaki Kanno表示,“除非重新投入使用的核电站数量显著增加,否则飙升的电力成本将最终转嫁给企业。”

主持者言:不难看出,1月份日本贸易赤字创历史之最是去年诸多因素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311大地震、泰国洪水、欧债危机、石油价格飚升、日元升值等等一系列因素致使日本的出口业遭受严重打击,对出口导向型的日本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除此之外,日本企业自身的赢利能力显著下降也不容忽视。日本制造业日益受到来自韩国和中国等海外同行的激烈竞争,一枝独秀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

贸易赤字范文2

意义:随着美国对华贸易赤字的不断增长,美国对于中国汇率制度和贸易政策的批评也是愈演愈烈。美国国会的保护主义势力正在施加巨大的压力,美国国内的众多利益团体也认为,“不公平”的贸易政策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不断下降,由此看来,美国政府之所以向中国施加压力,似乎是为了向国内做出交代。

分析:200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损失了270万个工作岗位,许多美国人为此怪罪中国,如今,批评中国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美国人之所以指责中国,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美国的对华贸易赤字逐年递增。包括对香港的赤字在内,2002年美国对华贸易赤字已达1030亿美元,今年预计将达到1300亿美元。很多人认为,美国对华贸易赤字的金额之巨大说明两国贸易关系不公平,损害了美国的经济利益。不过,近期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率团赴美签成三单采购大生意 总价值逾60亿美元,以平衡中美贸易之间的顺差。

对华赤字动向 美国对华贸易赤字规模是美国国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然而,许多专家认为,当前的赤字规模并不能充分反应中美两国贸易关系的现实与走向:

中国盈余下降。随着中国按照协议陆续落实入世承诺,中国国内的消费品市场不断扩张,中国进口将进一步增长。到今年年底,预计中国的贸易盈余总额将降至80亿美元,2004年,中国的贸易余额将转变为160亿美元的赤字,而后赤字不断上升,2008年将达480亿美元。

外资举足轻重。包括大量美国企业在内,众多外国公司已经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了中国,以充分利用中国成本低廉的优势,这些企业在中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正在不断增长。这些外资企业在中国进口零部件和原材料,产地主要是亚洲,而后出口制成品,目的地主要是美欧的消费品市场。根据中国的统计数据,以贸易额计算,上述两种类型的贸易各有一半以上是由外资企业进行的。

中国市场增长迅速 美国的巨额对华贸易赤字掩盖了一个事实:对于美国的出口而言,中国是一个蓬勃增长的市场。2002年,美国的出口总额下降了6.3%,而对华出口额却上升了14.6%。在2003年头8个月中,美国的出口总额仅仅上升了2.4%,而对华出口额却猛涨了20.8%。2002年,对华贸易赤字约占美国贸易赤字总额的11%,由此可见,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并不是哪个国家的不公平贸易政策造成的,问题的实质在于,美国国内储蓄不能满足投资的需要。

人民币低估利弊参半 如果人民币对美元的价值确实被低估了,那么就有可能使得美国出口品过于昂贵,从而减少美国对华出口额。而中国的低价出口品也会损害到美国的相应行业,对于这些行业的生产、薪资和就业情况产生不利影响。

然而,如果人民币定价过低,美国经济也会受益匪浅:

消费者是最大赢家。美国进口的中国产品的价格会比自由市场条件下的价格更低廉。低价格自然会增加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而且有助于控制通胀压力。

企业竞争力增强。美国企业在生产中使用从中国进口的低价投入品,可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弥补赤字的重要来源。为了维持钉住汇率制度,中国政府必然大量购进美元,而这些美元将以购买美国国库券的方式流回美国,到今年8月底,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库券金额已达1240亿美元。这种交易有效地帮助了美国弥补联邦预算赤字以及支持低利率政策。

进口无损美国就业 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与中国进口品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联系。从1960~2002年,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在非农业部门就业总人数中的份额从32%下降到了13%,而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企业生产率不断上升,二是制造业部门的就业不断向服务业转移。更何况,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并非美国一国的问题,日本、德国和韩国等经济强国同样如此;1995~2002年间,中国的制造业就业人数也减少了1500万。中国进口品导致美国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不容否认,但没有什么证据表明,中国产品导致了近年来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的下降。美国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恐怕在于其国内经济和主要出口市场低迷不振。

国内压力重重 目前,美国国会、众多行业组织和劳工团体对于就业人数下降问题非常忧虑,美国政府大力批评中国的钉住汇率制度,看来是企图以此作为对国内诘难的交代。布什总统和政府高官一再表示,汇率应该由市场决定,10月份,美国总统布什与中国国家主席会晤期间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不过,美国政府已经逐渐认识到,中国政府决不会仅仅为了取悦于2004年总统大选造势的共和党政府,而冒危及本国经济和政治稳定的风险,因此,政府方面对中国施加压力的活动恐怕会日渐减少。

10月14日,美国财政部宣布与中方达成协议,通过一项技术性合作项目来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并研究中国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够更快地实行浮动汇率。虽然美国国会施加了巨大压力,但在10月30日的半年度汇率政策报告中,财政部还是没有把中国的钉住汇率制度定性为人为操纵汇率的制度。

美国经济学家指出,如果中国放弃钉住汇率制度,那么人民币甚至有可能对美元贬值。迫使中国重估人民币价值很可能无助于改善中美双边贸易的失衡问题。而且,如果这样做,一些美国企业受益的同时,另一些企业将受害于此,而美国消费者购物时将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

落实入世承诺 显然,美国政府已做出决定,不为钉住汇率制度问题而与中国发生争执,因此,它现在正致力于推动中方落实入世承诺。对于中国履行入世协议的现状,美国企业批评较多的领域主要包括:

关税税率配额问题;

对进口农产品的卫生与安全规定过于苛刻;

对于外国服务业企业的资本金要求过高;

交易与销售权问题;

对于美国在华合资企业技术转让的要求问题;

监管政策的透明度不足;

对于知识产权的规定存在漏洞。

贸易赤字范文3

次贷危机更一步加剧了美元的贬值趋势。

美元近期走强与美国主要经济数据有关

从美国近期公布的主要经济数据:贸易逆差、GDP、ISM非制造业指数来看,美元有走强的理由。

贸易逆差下降。美国商务部5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美国贸易逆差为582亿美元,比2月份下降5.6%,其主要原因是进口下降幅度较大。

GDP为正增长。美国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第一季度GDP实际增长0.6%,与2007年第4季度相同。修正之后的第一季度GDP数据为正增长,支持美元小幅反弹。

ISM非制造业指数好于预期。美国供应管理学会公布4月份ISM非制造业指数为52,扭转了2008年以来前三个月连续下降的局面,该数据3月份为49.6。该数据高于50,表示服务业活动有复苏的势头。ISM指数对反映美国经济繁荣度及美元走势均有重要影响。

影响美元长期走势的因素仍不乐观

美国长期以来存在的经常账户赤字和财政赤字,即“双赤字”问题是导致美元贬值的根本原因。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则更一步加剧了美元的贬值趋势。这两个因素在短期内仍不乐观,影响美元由弱转强。

贸易赤字范文4

关键词:经常项目赤字;财政赤字;中东欧;财政

中图分类号:F11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1.10.1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0-68-03

经常项目赤字与财政赤字是中东欧国家突出的经济现象。受这一地区经济增长模式、政府认识和政策的影响,“双赤字”问题因而未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在金融危机面前,经常项目赤字得到一定程度的自动纠正,但财政赤字问题更加突出,对经济的负面作用更加明显。总之,“双赤字”问题带给中东欧国家的教训是深刻的,而这些问题的彻底解决需要中东欧国家调整未来的经济发展政策和增长模式。

一、“双赤字”问题的由来

(一)“双赤字”产生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后,中东欧国家深受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根据“华盛顿共识”中有关财政紧缩、私有化、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的原则实施经济转轨,即建立市场经济和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经济制度。同时,为实现“回归欧洲”的目标,中东欧国家既要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和过渡,又要按照欧盟统一大市场的要求改革本国经济制度,选择了在政治、经济全盘西化的基础上实行以欧盟为依托,主要依靠外资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欧盟也推出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援助措施,引导中东欧国家靠拢或加入“欧洲大家庭”。

在此背景下,西欧经济发达国家的资本通过直接投资、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进入中东欧地区;而中东欧国家乐于看到短期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其市场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对外资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相当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和关键行业被外资企业控制。外国公司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可以利用对外贸易、红利汇出等手段将利润和租金转移到国外;同时,主宰了中东欧金融业的外国银行,也为国外资本转移创造了便利条件。在此情况下,中东欧地区吸引外资的数额连年升高,进入21世纪后更是成为跨国资本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二)“双赤字”的严重程度

中东欧国家的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问题由来已久。1995―2008年,从时间跨度上看,14年来中东欧国家连年出现财政和经常项目双赤字;从赤字规模上看,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约为1.1%―4.3%,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比重约为3.1%―10.7%;从具体国别上看,历年双赤字国家基本在11个以上,只有保加利亚、爱沙尼亚财政状况以及斯洛文尼亚、波兰经常项目状况相对较好。从经济转轨开始,双赤字现象一直是中东欧国家经济增长的隐患。

(三)“双赤字”的成因分析

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中东欧国家连年出现财政赤字。首先,财政收入不稳定,政府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给予私营部门较多的税收优惠,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并扶持本国企业的发展,这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政府的财政实力。同时,受财政监管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国家偷漏税现象严重。其次,财政预算难以有效执行,财政支出逐年上升。一度高涨的经济增长率使政府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财政预算与支出规模偏离实际承受能力。再次,对外国资本的依赖加剧了财政收支失衡的程度。庞大的外债规模使政府财政收支捉襟见肘,而高负债使“赤字财政”政策呈现出常态化的被动选择趋势。最后,部分国家行政效率低下,横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财政支出。

与此同时,主要受外币信贷高涨,对外经贸结构失衡,国内需求旺盛导致商品贸易逆差的影响,大部分中东欧国家的经常项目处于赤字状态。而在经常项目赤字中,商品贸易逆差的贡献率很高,从中东欧地区整体来看,1995年以来基本在70%以上,个别年份高达150%以上。为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些国家的经常项目赤字主要依靠外国直接投资和国外借款等外资注入方式弥补,这又使得其对外资的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外债规模不断上升。

实质上,中东欧国家的财政收支和对外贸易都存在很大的脆弱性,对国外资本依赖程度过高、主要出口市场相对单一、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分布和经济结构不合理、本外币配比失衡导致信贷结构失当、政治与经济转轨后对经济管理和发展模式欠缺正确认知是“双赤字”现象出现的深层次原因。但在世界经济向好、外国投资热情高涨、本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这一问题基本没有引起政府的重视和警觉,而是将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解决一切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的主要途径。

二、金融危机下“双赤字”问题的表现

(一)财政赤字问题趋于恶化

财政收支状况对本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以及外国资本的吸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融危机爆发后,财政赤字问题加重,各国2009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较2008年更是进一步升高。从下图可以看到,2009年波罗的海三国以及阿尔巴尼亚、土耳其、塞尔维亚等国财政赤字占当年GDP的比重较近年平均水平有了大幅攀升。

在经济基础薄弱,外资占据经济主导地位的大环境下,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下两方面原因使得中东欧国家的财政赤字问题凸显:首先,由于税收等财政收入锐减,各国财政均面临沉重压力。急剧膨胀的财政赤字不利于各国货币的稳定,也损害了外国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加剧外资抽逃或撤离的程度,给本国的经济复苏带来消极影响;与此同时,财政支出有增无减,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和失业人数的增多,迫使政府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进一步增加。在经济下滑背景下,收入的减少、支出的增多以及连年的巨额赤字使中东欧国家的财政状况更加脆弱。其次,对于有能力实施经济刺激计划的国家而言,积极的财政政策缺乏灵活性与长远性。虽然用于经济刺激计划的绝对数额小于西欧经济发达国家,但部分中东欧国家的财政扩张政策带有更多的“随意性”和“临时性”,在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前,无暇顾及财政收支失衡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经济“自动恢复”的作用。同时,行政干预还使得部分国家的政府公共债务激增,从历史经验看,高债务预期将增加政府的长期借贷成本和长期公共财政支出的风险。

目前,财政赤字对中东欧国家的负面作用日益加大。在金融危机全面扩散初期,实体经济快速萎缩、货币贬值、金融市场不稳定等因素是中东欧国家经济下滑、风险水平上升的主要外在表现;而在世界经济初步回暖时期,财政收支状况恶化则成为其经济复苏相对乏力、风险水平居高不下的主要体现。从外国投资者的视角看,财政赤字的大幅上升将严重影响一国财政稳定性,增大政府违约的可能,增加宏观经济动荡、经济增长速度降低的可能性,影响企业投资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同时,财政赤字问题会使各国吸引外资的能力持续下降,外部融资难度上升,信用评级有可能被调低,这对于依靠外部资本实现经济增长的中东欧国家而言十分不利。

许多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和区域性组织已就此问题发出了警告或表示了强烈关注。欧洲中央银行多次表示,部分中东欧国家较高的财政赤字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欧盟委员会已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等成员国必须在2013年前将财政预算赤字削减至3%以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9年11月发表的报告指出,中东欧地区波兰、斯洛伐克、捷克、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等国的财政赤字已经超越警戒线,这些国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赤字,尽快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二)经常项目难言乐观

商品贸易逆差是影响中东欧国家经常项目赤字规模的主要因素。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大部分中东欧国家商品出口额同比大幅下降。即使在2009年第二季度末全球经济初显回暖之势后,大部分国家的出口情况仍没有明显好转。目前,除波兰、斯洛伐克、捷克等国外,克罗地亚、马其顿、塞尔维亚等国的商品出口下降幅度依然较大。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东欧国家外贸结构上的缺陷暴露无遗。首先,其主要出口目的地多为德国、法国等西欧经济发达国家,尚未实现出口对象国的多元化。而西欧是遭受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西欧经济发达国家国内消费需求的真正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其次,其外部总需求较西欧国家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出口产品竞争力相对有限。当系统性风险显著上升、外部环境突然改变时,这些国家对外贸易下滑的更加猛烈。

贸易赤字范文5

一、中美贸易顺差状况

中美在贸易总额扩大的基础上,顺差明显(表1)。从1985年开始中国对美国贸易出现盈余,从1999年开始盈余幅度快速增长。据美方统计,2004年中国已成为美方的第一大贸易赤字国,超过欧盟、日本、加拿大、墨西哥,贸易赤字占美国贸易赤字的25%。而中方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贸易赤字占美国赤字总额的11.3%,是美国第二大赤字国。虽然中美统计数字相差甚远,但中美贸易不平衡已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据美国国会美中经济和安全审查委员会报告预计,2006年美国与中国贸易逆差将达到2000亿美元。中国大量的廉价商品进入美国市场,其原因主要是中美要素禀赋不同,进出口商品结构有很大差别,美国在华投资额的增多,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

二、中美贸易顺差的原因

1、中美进出口商品结构特点是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两国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在于其在生产某种产品具有相对优势,一国出口的应该是自己具有有利生产条件的产品,进口的应是自己具有不利条件的产品。中国劳动力资源充裕,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对强的价格竞争优势,这就决定了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的构成基本上以资源性产品、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和半成品为主,大都是美国的日用消费品。根据美中商务统计,中国的鞋类、服装、玩具、家电、五金产品、灯具与家具等8类商品在美国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美国的科技在世界市场上具有优势,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大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商品。1997~2004年美国对华出口的产品中,出口额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航行器、飞机、电信设备、显像管、自动资料处理器等产品,这些都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且非日用消费品。

劳动密集型的日用消费品与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非日用品在中美市场上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在美国市场上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需求富有弹性,因为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人均收入的30倍,随着美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在美国市场上,中国商品的价格显得更便宜,从而使这些商品大量的销售到美国市场。另一方面,美国出口到中国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在中国市场上出口需求弹性较小,因为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较低,中国普通老百姓对来自于美国的商品直接消费数量不高,在短期内又不会大幅度提高。这就导致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强于美国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中美进出口商品结构特征是中美贸易顺差的原因之一。

2、美国在华直接投资额远远大于中国在美直接投资是中美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美国多年以来一直是中国外资的重要来源地之一,在中国的美国跨国公司与日俱增,虽然中国在美的直接投资也有所增加,但目前的规模还较小。据统计,至2004年底中国已累计批准45265家美国企业在华投资,实际投资额累计超过480亿美元,这些企业的投资涉及各个经济领域,如在CDMA、飞机、汽车、计算机芯片、工程机械等领域。与美国在华投资庞大的数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额少之又少。统计显示,截至2004年底,经批准的中国在美投资企业只有869家,投资总额13.6亿美元。所以,无论从投资的企业还是从投资额看,美国在华直接投资都远远大于中国在美直接投资,这一状况使得中美贸易在表面上出现顺差。

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就地设厂,以合资、合作、独资企业的形式存在,充分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与丰富的资源,生产大量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上销售。这些产品在质量、性能、款式上与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没有本质的区别,但价格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所以在中国市场上美国跨国公司生产的产品大量的取代了从美国直接进口的产品,而跨国公司销售的产品又不统计在中国的进口总额当中。同时,跨国公司生产的产品因具有竞争优势又大量出口到美国市场,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中56%来自美国在中国的跨国公司。也就是说,美国早已进入资本输出阶段,而中国仍停留在商品输出阶段,无论是中国海关,还是美国海关,统计贸易差额时只考虑实际货物的进出口,对国际直接投资而减少的贸易额并没有加进去。所以,在国际收支中就体现出中美贸易大量顺差。但实际上美国跨国公司在美国进口贸易中所扮演的“自己人”角色,即部分贸易赤字实际上是“商品回流”。

3、美国政府对高科技的出口管制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直接原因。美国政府一方面抱怨对华贸易的逆差,另一方面又设立层层障碍限制美国高科技术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最需要从美国进口的是高精尖端技术,而美国政府以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安全为借口,在无线、芯片、软件、安全、雷达等高科技领域均对华采取限制出口政策,同时为了实施有效限制,美国政府将壁垒设置到了在华延伸的各个高科技领域。比如,针对微软、英特尔、高通等公司对华的技术出口,美国政府均进行了严密监视和控制。在巨型计算机领域,美国政府规定,对华出口的产品运算速度不能高于同期中国自有产品的速度;某些美国芯片公司在出口产品之前,都按要求把一个特别的口令留给美国国防部备案;美国政府在限制产品出口的程序设置上,更是不厌其烦。限制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时,必须先取得“出口许可证”,该证件由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和商务部三部门跨部审批后方能颁发。而除此之外,美国政府还在具体商业合同上作出了具体规定,即要求对华出口高科技产品厂商与中国客户在合同上附加一个条款,“所出口产品必须指定最终用途或最终用户,并且美国方面可以对该技术或产品的最终用途和最终用户进行现场核查”。美国的对华出口限制就使得大量在中国有广阔市场的美国产品不能进入中国市场,导致中美贸易顺差。

三、中美贸易顺差的影响

1、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增多,进而影响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形象。根据国际收支理论,贸易摩擦的原因在于一国贸易赤字,因为赤字的增加通过对外贸易乘数的作用会导致国民收入的下降,失业的增多。近年来,由于美国的经济衰退,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在过去三年内下降了270万。对于就业人数下降的原因,美国不从自身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寻找原因,而是将其全部归因于中国对美国的巨额出口,认为美国就业机会的流失是“中国制造”介入的结果,贸易逆差是这一结果不可辩驳的证据。于是,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就成为其攻击中国的靶子。所以,美国政府就以中国产品“扰乱市场”为由专门制定了一系列的限制进口措施,如保障措施、反倾销措施、进口配额限制措施等,这使中美贸易摩擦越来越多,为中美贸易关系的正常发展蒙上了阴影。更为严重的影响是其他一些国家,如欧盟、墨西哥、加拿大等也相继效仿美国,针对中国产品实施限制进口措施,这对中国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无疑是一个沉痛的打击。

2、导致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严重依赖。近几年美国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顺差国,中国贸易顺差额的近一半来自对美的顺差。中国的出口总额中20%以上来自对美的出口,部分产业与产品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大。如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一旦这些产品对美国出口额度减少,中国对美出口总额度就会锐减,中国的贸易总额就会减少。中国对美国的经济的依赖性较强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美国GDP每下降1%,其总进口额就被拉低2%~3%,分摊到从中国的进口份额就会达到5%~10%。这种依赖性,使得美国对中国有着较大的经济约束力,美国市场的动荡及美国对中国产品的任何措施将会波及中国出口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对于一个大国的持续发展是不利的。

3、导致美元外汇储备成本增加,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中美贸易给中国带来难以计算的收益,主要表现在就业机会的创造,高科技的引进,但长期的贸易不平衡同样给中国带来难以计算的成本。由于中美贸易的持续顺差,中央银行被迫购买大量外汇,大量美元外汇储备的拥有带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将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增加中国通货紧缩的压力,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影响中国的外贸出口,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而增大就业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大量美元外汇的持有将意味着较大的外汇风险与巨额的机会成本。因为美国巨大的贸易赤字、财政赤字使美元贬值的可能性加大,美元的下跌,就会使中国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蒙受较大的损失。中国为了降低风险,又不得不购买美国政府的长期债券,形成巨额的投资机会成本。据美国经济学家包罗-克鲁格曼估计,2005年中国可能购买3000亿美元资产,中国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资本稀缺的穷国以低息成本向富国美国巨额放贷。这使中国现有的大量资本资源花在购买美国的政府债券上,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四、政策建议

中美贸易在国际收支中表现出的不平衡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中国的贸易盈余并不意味着中美贸易中中国是赢家,美国持续的贸易赤字并不意味着美国的失败。对美贸易的顺差不仅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且将成为中美经贸与中国外贸持续发展的“绊脚石”。所以,中国必须在出口战略与出口结构方面作调整,在贸易政策方面做出相应的变动。

贸易赤字范文6

新变化

减少国家干预

布什总统曾在竞选中强调,既然美国经济的基础在于企业,那么,就应当理所当然地增强美国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减少公共部门在经济运行中的影响。布什尤其想大力缩小联邦政府权限,扩大州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限。布什的这一经济理念在其税收政策、社会福利政策和外贸政策中也十分突出地显现出来。例如,布什政府的外贸政策着重点,更多地放在自由企业的对外公平竞争上,试图通过外贸企业公平竞争,进一步推动美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美国前财政部长奥尼尔曾明确表示,在当前美国经济与金融问题上,布什将更多地注重市场机制,而不会像克林顿政府那样只强调国家调节。在美国与日本的关系上,克林顿一向主张,日本政府应该降低其对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布什政府则强调,日本不一定只单纯降低关税限制,还可以找出其它适合日本国情的市场经济机制,只要“能够克服经济衰退,除了政府干预外,任何办法都可以尝试。”这表明,在制订宏观经济政策上,布什更倾向于市场调节而不是政府干预。

产业政策重点放在传统产业

作为民主党总统的克林顿,一直同其副总统戈尔一样,热衷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克林顿不止一次地强调,美国要想走向真正的经济复兴,单纯依靠传统产业已经无济于事,只有把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放到对国民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位置,方能达到预期目标。而“新经济”的出现,则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加快“新经济”的发展步伐,克林顿担任总统后,花大力气在信息技术方面进行投资,以至于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其GDP中占比6%,成为美国第一大产业。正是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才把“新经济”推向一个发展高峰,并将其他西方国家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布什政府上台后,对于发展“新经济”采取了排斥的态度。前财政部长奥尼尔在一次讲演中指出:我实在看不出新旧经济到底有哪些不同。从中可以看出,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强调市场调节的布什政府,一方面,不愿意花更多的钱用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另一方面,认为只要把现有高新技术用于传统产业改造,更多地关注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那么,也会达到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的预期目的,其中的关键问题是把市场调节提高到重要位置上。

减税重点为富有阶层

克林顿政府由于宜称代表美国中下阶层的利益,因此,他提出的增加税收重点,是向富有阶层开刀,而低收入阶层则从克林顿政府的增税中得到一定的实惠。由于把增加税收的重点放到了富人头上,结果,美国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的庞大财政赤字问题,还促使预算最终实现了平衡。预计到2009年,美国的财政盈余将达到3000多亿美元。

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克林顿政府的大量财政盈余,于2003年1月7日实施了长达10年的减税计划,这项减税计划的总金额高达7260亿美元。其核心内容乃是,通过把现行税率由5级削减成4级,促使富有阶层从中得到实惠,而中下阶层,尤其是穷人却根本没有从布什的减税中得到任何好处,可见,布什政府是代表富人而不是穷人的利益。

社会福利政策转向由私人承担

前总统克林顿推行的社会福利政策其重点之一,乃是由联邦政府对于养老金实行统一管理,州政府与地方政府不能插手。这也是延续30年代大危机时期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克林顿实施的社会福利政策,也同罗斯福时期一样,由联邦政府把雇员工资收入中的6%拿出来进行强制性扣除,作为联邦养老基金,直到雇员退休后(通常为65岁~67岁),方逐步把养老金退还给雇员本人。因此,联邦政府对养老金的干预和调节便成为克林顿政府经济政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美国经济政策中的新变化:减少国家干预;注重传统产业;减税重点在富有阶层;由私人承担社会福利;立足公平竞争外贸政策;大幅增加军费。

作为共和党总统的布什,决心改变克林顿政府的以政府干预为中心的社会福利政策。布什上台伊始,便逐步推行减少政府干预,加强市场调节的所谓新的社会福利政策,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准许雇员从其工资中划出16%的工资税存入个人在银行开设的新帐户。联邦政府对现有的退休人员社会福利不进行担保,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私有化,由私人企业进行管理。布什推行的社会福利私有化政策,其根源在于供给学派经济理论,在减少政府干预的前提下,运用市场机制,发挥私人与企业对社会福利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在强调私人管理社会福利的同时,政府也对社会福利制度进行适度干预。例如,2002年10月布什政府作出新规定,在今后10年内,将对医疗福利增加1500多亿美元的政府拨款,其中用于健康保险的政府拨款将达到1300亿美元。

立足公平竞争的对外贸易政策

如果说前任总统克林顿的外贸政策十分强调管理,即所谓的管理贸易,那么,布什对外贸易政策的核心则是更加强调公平与竞争,也就是对等的贸易政策,反对在贸易协定中附加另外的条件。

在多边主义会谈中,布什更多地是追求霸权主义,至于一些无关大局的问题,他可以作出一定的让步,但以不损害国家安全利益为前提。在双边主义谈判中,布什推行的是战略性伙伴政策,凡是与美国有利害关系的国家或地区,布什便千方百计与他们发展双边贸易关系。近年美国与智利和新加坡达成的自由贸易协议,都属于这种战略性伙伴政策的内容。

布什上台后,对克林顿时期的能源政策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在减少对中东地区石油依赖的前提下,追求石油来源多元化,尤其是对近邻墨西哥和非洲的石油则更感兴趣。

国防政策由减少军费开支到大幅增加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国防政策旨在通过减少军费开支,以达到收缩军事经济的目的。2000年,美国军费占GDP的比重仅为3.8%,比1992年减少大约1个多百分点。与此同时,美国军工企业因军费减少,以至于企业开工不足,不得不转产民品。

布什就任总统后,一举改变了前任时期的缩减政府开支的国防政策,宣称要大幅度增加军费。“9·11”恐怖事件发生后,布什更是找到了增加军费的借口。2003年2月,美国国会经过辩论,最终通过布什提交的高达3930亿美元的2003年度国防预算,这是自1981年以来美国最大的国防开支。在大幅增加军费开支的条件下,美国军工企业因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便夜以继日地加大开工马力,为军事进攻伊拉克和打击恐怖主义赶造尖端武器和常规武器。军费开支的迅猛增加,也使得军事雇员呈现上升态势。所有这些,都促使美国的军事经济再次死灰复燃,这将对美国经济发展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新特点

财政政策由平衡预算转向赤字预算

同克林顿时期相比,目前美国财政政策出现的第一个突出特点则是,由平衡预算转向赤字预算。众所周知,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运用财政赤字刺激需求与投资,进而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在凯恩斯赤字财政原理指导下,战后几十年来,只要美国经济一旦出现经济危机或疲软,联邦政府便打开赤字的闸门,借以刺激需求和投资,以促进经济走出衰退困境。但在1993年1月克林顿入主白宫后,改变了这一几十年来的经济信条,通过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开支双管齐下的办法,短短几年内,一举破除了自罗斯福“新政”便开始通行的赤字财政政策,从财政赤字转向预算平衡,这在西方财政理论界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

然而,好景不长,布什于2001年初上台后,又采取倒行逆施的政策,重新把以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赤字财政重又提了出来。财政赤字扩大,以往采取的主要办法是大幅度增加政府财政开支,此外,减税也是减少财政收入,增加赤字的途径。布什上台后,在扩大财政赤字方面,则采取了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通过增大军费开支和增加用于反恐的政府支出,促使联邦政府财政亦字日益扩大;另一方面,则又运用削减个人投资税率和减少税收类别,导致税收收入大幅度减少,这一多一少,势必把财政赤字的数额极力扩大。据统计,截至到2001年9月底,美国联邦政府财政余额尚有1270亿美元,然而,2003月2月初,美国联邦预算署宣布2003财政年度联邦财政赤字将达3040亿美元。联邦财政亦字占GDP的比例将由2002年的-1.5%迅速上升到-2.8%。

布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新特点:平衡预算转向赤字预算;货币金融政策地位提高;货币政策双重作用;双边主义模式;实施宽松财政与货币政策。

诚然,联邦政府出现财政赤字,可以利用立法形式提高财政赤字上限,通过恢复发行债券集资解决,当然,其负债数额越是巨大,利息支出也愈高,到期收回旧债的政府开支也将愈来愈大。在此情况下,联邦利息率只能下跌不能上升,可是目前联邦利息率已经跌到最低水平,尚无回旋余地,这意味着联邦政府的利息支出只会增加,不可能减少。毋庸置疑,政府利息支出不断上升,显然对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更加不利。或许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将上升得更快。这样一来,庞大的财政赤字势必会成为抑制美国经济增长的巨大障碍。

货币金融政策地位更加提高

在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鉴于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在各主要西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货币金融政策则处于服从的位置,因而,财政政策用于刺激经济增长的效力明显提高。然而,随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西方通货膨胀和工业生产的停滞,也就是所谓的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已无回旋余地,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对付经济滞胀的作用得以明显提高。通过降低货币流通量,促使通货膨胀由高转低,再加上灵活运用货币政策,以至于西方的经济滞帐最终得以消除。可见,货币政策的威力巨大。整个90年代,在财政政策捉襟见肘的情况下,美联储灵活运用增减货币流通量的办法,使得美国经济保持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随着1997年7月初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1999年~2002年巴西、阿根廷先后发生金融动荡,金融政策地位更加得到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重视。在出现经济衰退或经济不景气时,美国政府常常采取提高利率和放松银根等途径,目的在于刺激经济景气回升;而当面对经济发展过热或出现通货膨胀时,美联储又采取了紧缩银根和降低利率的办法,迫使美国经济降温,进而实现经济软着陆。目前,货币金融政策,在美国宏观经济政策中可以说是得天独厚,而财政政策在美国经济政策中的地位则明显下降。宏观经济政策中财政政策的地位下降,使货币金融政策的地位大为提升,这本身就是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大突出特点。

货币政策的双重作用

在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美国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和适度刺激经济增长方面作出了贡献。在进入21世纪之后,货币政策在对付通货紧缩和刺激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则更加突出。由于通货紧缩是当前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致命大敌,所以,如何对付通货紧缩成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各国的重要课题。正因为货币政策肩负抑制通货紧缩和刺激经济增长的双重使命,因而方成为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又一突出特点。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认为,美国没有通货紧缩,然而,事实上,美国至少在企业和金融业中存在着严重的通货紧缩,尽管美国的通货紧缩不像日本和亚洲国家与地区那样严重。在医治通货紧缩方面,美国采取的政策措施是,一方面美联储吸取日本的教训,采取提前下手的办法。美国经济目前虽然疲软,但还不至于大幅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为了对付通货紧缩,美联储于2002年12月5日提前降低联邦基金利率0.5个百分点,企图通过大幅度降低利率,不使通货紧缩继续恶化;另一方面,联邦政府利用美元贬值的办法,促使美国商品和劳务增加对外输出,试图以此缓解通货紧缩。显而易见,在通货紧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利用美元贬值推动外贸出口,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把通货紧缩推向国外。日本和东亚一些国家治理通货紧缩采取的办法对美国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对付经济疲软问题方面,美联储灵活地运用短期利息率和长期利息率达到既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又抑制经济不景气的目标。格林斯潘时刻对通货膨胀的回升予以高度重视,只要一发现通货膨胀苗头,便立刻运用短期利率抑制通货膨胀的上升;而在对付经济疲软问题上,美联储则使用长期利率促使资本收益投资在中长期内有所回升。因为资本收益投资主要是用来刺激企业投资,它通常在较长时期内发挥效力。这种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结合,既控制了通货膨胀的上升,与此同时,又对经济不景气发挥了正面效应。预计,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有效结合,可以使美国经济至少在2003年下半年达到低通货膨胀下的较快增长。

面向全球的双边主义模式

美国上任总统克林顿尽管热心于美洲自由贸易区建设,但是,由于没有得到美国国会关于“快速处理权”的授权,使他在组建西半球自由贸易区方面基本没有新建树。与克林顿相比,现任总统布什不仅关注美洲自由贸易区建设,而且,也把双边主义推向全球。这是布什政府的双边主义有别于克林顿政府的地方,同时,也是当今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即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值得瞩目的新特点。布什之所以能够把双边主义推向全球,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他从美国国会手中拿到了上方宝剑——贸易促进权,即“快速处理权”,倘若没有从国会得到“先斩后奏”的授权,布什也不大可能实现其把双边主义推向全球的目标。在把双边主义推向全球方面,他首先关注的是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布什不仅与智利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还与中美洲国家加快了自由贸易谈判的步伐,进而最终把NAFTA推向整个拉美地区,达到其组建西半球自由贸易区的目标。

除此之外,布什还想方设法把自由贸易协议推向美洲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布什首先关注的一个地区便是亚洲地区,在这里,美国不仅有其切身利益,同时,该地区,特别是中国当前还是全球经济最有活力的国家。有鉴于此,美国在完成与新加坡的自由贸易协议后,为了不至于落在中国和日本后面,还打算尽快签署其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协议。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美国宏观经济政策趋势:推行紧缩财政政策;实施中性货币政策;美元贬值势在必行。

不仅如此,美国在实现其双边主义目标方面,还实施了其在全球全面开花的政策:

在中东和地中海地区,美国与约旦在2001年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早在1985年同以色列缔结了自由贸易协定。

在南半球,美国于2000年与澳大利亚就有关自由贸易协定问题进行磋商,预计不久美国与澳大利亚的自由贸易协议便可大功告成。

在大西洋地区,美国早在1995年12月便提出与欧盟缔结自由贸易协定,拟建立大西洋自由贸易区。2002年英国也提出建立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美国立即表示赞同。应当强调指出的是,美国推行的双边主义全球化构想,是其全球经济贸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标是与日本和欧盟争夺势力范围。

宏观经济政策转向宽松财政与货币组合

在克林顿总统时期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形式为,紧缩财政政策和放松货币政策的混合经济政策。然而,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克林顿时期相比发生了戏剧性的新变化:面对经济再次陷入衰退,美联储被迫12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试图以此推动经济复苏;与此同时,布什政府还通过大幅度减税和大力提高军费,从减少财政收入和增大财政支出两方面推动财政政策的放松,并拟用此办法,在债券市场筹集资金,促使美国经济转危为安。诚然,实施宽松的财政货币金融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却使平衡预算再度变为赤字居高不下,这本身就成为抑制经济长期增长的一大阻力。可以看出,同紧缩财政与放松货币的混合经济政策相比,实施双宽松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是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组合的一个显著新特征。

新趋势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的新变革,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将会发生某种变化:

(一)推行紧缩的财政政策

根据预测,在2003财政年度联邦赤字高达3040亿美元的基础上,2004财政年度赤字将上升到3070多亿美元。随着联邦财政赤字的迅速上升,美国国会将运用立法手段迫使布什政府采取紧缩财政政策。现任总统布什的父亲——老布什于1989年初担任美国总统时,正是美国国会通过法令严格限制联邦财政赤字的关键年头,老布什在国会的压力下,不得不采取了抑制财政赤字的紧缩政策。现任总统布什尽管还在实施减税政策和扩大政府开支的政策,但当财政赤字大幅上升而无法控制时,国会势必将出面运用法律阻止赤字的进一步攀升。到那时,紧缩的财政政策势在必行。

(二)货币政策的中性目标。

当前美联储不管是采取降低利率的政策,还是提高利率的措施,都是一种人为的行为。按照弗里德曼的货币市场化的经济理论,人为实行各种货币政策,不利于货币市场的预期变化。所谓中性的货币政策就是按照市场运行规律,货币当局让货币按照市场规律行事。当然,实施中性的货币政策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经济形势必须处于稳定之中,经济发展过热或陷入经济衰退,都不可采用中性的货币政策。据预测,美国经济2003年下半年会出现好转。到那时采取中性的货币政策方会适宜。因此,2003年~2004年美国经济形势好转后,美国实施中性的货币政策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