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综合素质个人总结范例6篇

大学生综合素质个人总结

大学生综合素质个人总结范文1

研究基于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重庆市高校学生骨干的综合素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大学生对学生骨干综合素质的总体评价不高,认可度较低。比较结果显示,重点大学与校级学生骨干的综合素质高于普通高校与院级以下学生骨干的综合素质,差异性明显;学生骨干与普通学生相比综合素质的差异性不大,先锋模范的代表性作用不突出。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高校学生骨干培养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学生骨干;综合素质;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2)04-0139-06

高校学生骨干属于优秀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多数将在大学毕业后的较短时间内走上领导岗位或者重要的技术岗位[1],他们是高校学生群体的中坚力量,是学生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因此,高校学生骨干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青年大学生工作的开展与引导,直接关系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安定与团结,直接决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自2007年提出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后,中国大学生骨干的培养工作全面启动。2009年,为了进一步推动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实发挥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出台了《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实施细则》,为大学生骨干的培养工作提供了科学性、专业性、系统性的指导意见,阐明了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同年,全国各省市及各高校纷纷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实施细则》为指导,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大学生骨干的教育培养。

近年来,尽管中国在大力培养大学生骨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和努力,但不少研究也表明,当前高校在对大学生骨干的培养过程中仍凸显出许多问题,培养效果与既定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角色认知偏差,工作效率不高[2];工作时功利色彩较浓,服务意识不强[3]等等。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发展和素质教育培养的战略目标,推动地区与国家发展,实现国家与校园的安定团结,造就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身心素质优良、科学知识水平较高、能力水平较强的高素质学生骨干队伍势在必行。为此,本研究在文献查阅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设计、深入访谈调查高校大学生对学生骨干综合素质状况的评价,并通过重点大学与普通高校、院校班三级学生骨干、学生骨干(班委以上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大学期间未担任过班委以上学生干部的同学)的比较,把握高校学生骨干综合素质的现状与特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高校学生骨干培养提供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文献,结合中国学生骨干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等相关政策文件资料,在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并拟定了《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调查问卷》,内容分为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结构、身心素质和能力水平四个维度,共48个条目,其中关于思想政治素质9题、知识结构6题、身心素质12题、能力水平21题。通过“他评”的方式,要求被调查学生以身边最熟悉的一名学生干部作为评价对象,对综合素质的各条目内容进行打分。记分方法为“很好”记5分、“较好”记4分、“一般”记3分、“较差”记2分、“很差”记1分。

本次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随机抽样的方式对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理工大学、长江师范学院等10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 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441份,有效回收率90%。在问卷分析过程中主要采用SPSS17.0进行描述性分析和频数分析。在样本结构的选择上,主要对调查对象的性别、专业、担任学生干部情况、家庭所在地、学校类型等进行统计。在所有样本中,男生620人,女生821人;理工类学生623人,人文社科类学生818人;学生骨干867人,普通学生574人;来自城市学生724人,来自农村学生717人;重点大学(“211”工程学校)学生505人,普通高校学生936人。

同时,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骨干教育培养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高研究的信度与效度,本研究还对部分学生骨干、普通学生以及辅导员进行了深入访谈,丰富研究信息,为高校学生骨干的培养提出更具科学性的对策建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骨干基本状况的分析

1.综合素质的总体状况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高校学生骨干综合素质的总体得分为3.64;从综合素质四个维度各自的平均得分情况看(表1),从高到低依次为思想政治素质3.85分、身心素质3.76分、能力水平3.58分、知识结构3.35分,思想政治素质得分最高,知识结构得分最低。可以认为,重庆市高校大学生群体对学生骨干的总体评价偏低(4分以下),单项素质维度得分不高,认可度不高。

2.基于48个条目的内容分析

表1 重庆市学生骨干综合素质总体情况

素质类别总体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结构身心素质能力水平

MSDMSDMSDMSDMSD

大学生综合素质个人总结范文2

人生规划教育引领综合素质的过程评价

在中学有限且关键的学段里,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真正实现以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课题。总结过去的经验和现实的研究,我校决定以引导学生做人生规划为突破口,思考自己今后怎么发展,向何处发展。

1.变被动进步为主动发展,人生规划教育唤醒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驱力

在学生入学之初的一周里,我校往往不安排常规的课程,而是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和人生规划的起步教育。通过谈理想、职业调研、自我能力素质分析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进而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希望将来做新闻工作者,在职业调查的基础上,他知道敏锐的洞察力、广阔的人文关怀,以及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他就会对接自身和学校的生活,将自己的学习和实践重点投向语文学习和新闻广播站、演讲等活动。学生在人生规划的指引下,不再是被动地进步,而是主动发展自己的能力,积极投身到自我发展与评估当中。

2.变宏观引领为细致参考,小事中做大教育

我们将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转化成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再以此为依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如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思能力做评价,我校高中年级制定自评、互评、师评的细则,引导学生针对本学期自身各方面的表现完成有关“我的心路历程——学会选择、自主发展”的报告,并进行自我评价。“我的心路历程——学会选择、自主发展”包括以下几部分:(1)我在“学会选择”方面有哪些进步的地方?具体表现在哪些转变上?我是怎么有这些转变的?(剖析行为背后的原因)(2)在“学会选择”的过程中,我最大的不足在哪方面?这些事情没有做好的原因何在?(剖析行为背后的原因)(3)下阶段,我在学习、生活、实践、思想等方面如何规划?

坚守过程性评价原则,做到真实、及时、切实

1.坚守过程性评价原则,真实跟踪学生学业表现

落实综合素质评价需要把握过程性原则。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对学生实行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在评价中弱化终结性评价的比重,模块的考试成绩仅仅占总评价比重的40%,而60%的比值则倾向于过程性评价。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及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投入度、笔记、作业、有效提问、对问题的思考深度、预习、小测试与教师的交流等方方面面,教师对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日常表现进行记录,在进行阶段性评价时,由各学科教师一起,根据记录共同给学生一个过程性评价的师评分值,其后进行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评、家长评,这些评价总计为过程性评价的分值。最后结合学科模块书面考试分数的百分比,计算出该学生在这个模块学习过程中是否能拿到学分。

2.发挥过程性评价的导向功能,切实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起落、进步、退步、游离和徘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一种外部的动力系统对自己的发展过程进行调控,激励自己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发挥过程性评价的激励和调控功能,适时提出正确的、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我校初三年级开展了“为成长喝彩22项最具个人风采奖评选”活动。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争相表达自己三年来取得的成绩及进步。在总结的过程中感受着自己的变化,感受着自己破茧成蝶的过程。

开发有效评价工具,细致落实综合素质评价

1.制定详细评价量规,让评价有据可依

为落实评价,我们为每一项综合素质评价活动制定细致的评价量规。或者由教师团队研讨制定,或者由师生共同商议制定。之后则要带领学生学习理解量规,按照量规进行相对合理的评价。如“为成长喝彩”最具个人风采评选活动,分列22项个人风采奖,每项都有评价标准。个人风采奖基于四大项目进行评选:道德与品质、学习素养、合作交流、艺术素养、体育素养。以道德与品质一项为例,其中包括6个小项目:最具拼搏精神、最具积极生活态度、最有奉献精神、助人为乐、最具公益心、最默默无闻。

2.开发形式多样的成长档案袋,使学生成长过程留有痕迹

为了全面、规范地记录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我校自行开发了学生成长档案袋。

档案袋中的特色项目介绍

大学生综合素质个人总结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测评 体系构建

[作者简介]徐园媛(1977- ),女,重庆人,重庆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庞贺峰(1983- ),男,山东德州人,重庆交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重庆 400074)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重庆市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PG-00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180-02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掌握一门专业基础知识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战略性选择。如何更加有效地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建立科学合理、客观公正、操作性与实用性较强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已成为各高校、教育研究机构所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的必要性、理论依据与建构原则

(一)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现行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作为高校培养学生的“指挥棒”——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也远远落后于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各高校现有的测评体系存在着明显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德育标准概念化。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应是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作为评价机制,它应减少概念化的口号。现有的德育测评标准过于套用中国古代的道德标准,造成测评内容不明确,测评体系操作性不强。

2.衡量学生的“智育”水平过于倚重考分。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创新精神的培养,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尽管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开始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目前各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依然过于倚重学生考分作为评判标准,这样自然就否定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3.不适应教育发展规律。教育的目的是要为社会发展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标准若滞后于社会发展,势必会阻碍教育的发展。因此,在制定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时,学校应适当超前于社会的发展,这样做不仅于当前来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从长远来看也可以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二)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

教育部有关文件指出,目前,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应试教育”大多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长远发展。应试教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生产教育,忽视学生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还影响到学生生活、影响到学生活泼主动的学习兴趣。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由此可见,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应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也要以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作为测评指标的设计依据,按照德、智、体几个方面来考核,科学合理地构建测评指标,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体系构建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大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能充分利用评价结果,保证学生的品质、知识、能力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引领”作用。首先,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应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总体方向。其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要把对学生的整体评价作为大学生素质测评的着眼点,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要求进行贯彻落实,体现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培养目标。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定性标准与定量标准。在进行测评标准的设计时,应尽量将标准进行量化,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测评的准确度。对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同时,为尽量做到公平,也要采用打分等定量方式来评价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定性测评描述内容,使定性测评标准要与其他定量标准结合使用,以此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可操作性。

3.科学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作为一种判断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应遵循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以保证其符合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测评体系的制定既要体现教育的客观规律,又要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规律,同时还要对测评指标进行科学的设计,避免某些指标过于原则、抽象和空洞,尽量做到具体、明确。另外,测评标准在内容上既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要求,也要兼顾各层次学生的特点,提高测评体系的可操作性。

4.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综合测评的结果要与学生奖学金、三好学生和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等挂钩,这些政策都有名额限制,要求具有可比性。因此,测评指标必须反映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统一要求,应普遍适用于广大学生。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各行业、多层次、高质量的人才,教育活动也应是多样化、多层次的。因此,综合测评指标设计在坚持统一性的同时,还要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之进行灵活处理。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设计

(一)新的测评体系应具有的特点

素质教育是指国家强制的、平等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协调发展的教育活动,它具有全面性、创造性、社会性等特征。根据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构建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符合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颁发的《大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等准则作为测评指标的设计依据,使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时,能更好地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塑造出全面发展的、新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日常教育与社会发展相接轨。当前,掌握多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备受社会欢迎,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除了看学习成绩外,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创新意识、进取心、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强、动手能力、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突出的人才。因此,学校需要把这些素质要求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找出关键性、普遍性的要素,以此作为综合素质测评的指标,将其纳入测评体系。

3.尊重学生在大学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要立足于教育规律,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尽量避免或者减少抽象或空洞的评价指标,使测评指标“看得见、摸得着”,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二)测评体系的构建要素

1.思想政治素质。在素质教育的时代大背景下,思想政治素质是衡量一个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各高校也都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这是由大学毕业生在未来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历史地位及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

2.学习成绩。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成长的黄金时代,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设置的公共课很受欢迎,专业课正在向博大精深方向发展,这也反映了国家对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成才规格和要求。

3.能力素质。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务必要强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我们设计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4.人文素质。随着时代对人才的呼唤,要求大学生具备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不但要学好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还要博览群书,涉猎广泛。我们设计的文化素质考核是指学生在人文知识储备、文化艺术修养方面的能力,主要考察学生的人文知识储备以及文艺修养,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

5.身心素质。大学时代是学生身体成长、心理成熟的重要时期,健康的身心素质是研求学业及走向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评价项目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重点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健康的体魄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以及耐受挫折能力等。

6.其他素质。为鼓励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多才多艺的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其他方面的能力挖掘。比如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参加科技竞赛、科技发明等活动,认为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实施方法

第一,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作为学生推荐就业、评优评奖、保送研究生等的重要参考依据,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因此要加大测评方案的宣传力度,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让每一位学生了解开展测评的目的和意义。同时,作为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也要加强校内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促使测评结果得到较好的运用,真正发挥测评工作在高校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第二,规范测评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要制定严格的程序和步骤,真正做到公平公正。首先,要实行测评人员、测评过程、测评结果公开制,广泛征求意见,测评过程中要接受师生监督,对于提出的疑问要有回复;其次,要使测评标准公平化,对每个测评项目的加分、减分实行统一的标准并说明理由,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最后,要将测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张榜公示,听取师生意见,充分体现民主性、公正性。

第三,及时总结,不断完善测评方法。在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结束后,要对测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和总结,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测评体系中没有涉及的内容,要召集师生集体讨论,广泛征求意见,进而进一步完善测评体系;对测评数据的设置要广泛征求意见,保证测评体系的科学性;对测评结果要认真分析,比较大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提高测评体系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陈刚.对做好高职新生班级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9(12).

[2]高传勇,沈延兵.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录用标准的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2).

[3]李玉华,李景平.大学生素质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大学生综合素质个人总结范文4

【摘要】  目的实现军队卫生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的管理质量与效率。方法 研制综合素质培养管理系统并投入应用。结果该系统可信息化管理所有综合素质培养数据,并能够针对数据进行快速精确的查询、统计和分析。结论 该系统功能强大、操作简便、通用性好,适合于军队卫生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的量化管理。

【关键词】  综合素质培养;量化管理;信息化管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alize information,digitalization and intelligentiz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cultivation management in military medical personnel so as to improve management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cultivation.methods   management system of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cultivation was developed and used.results   all the data on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cultivation can be enquir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sed with high accuracy and speed using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conclusion   the system is suited to quantitative management of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cultivationin in military medical personnel due to its powerful function,convenient procedure and goood versatility.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cultivation;quantitative management;information management

近年来,综合素质培养工作在医疗卫生行业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综合素质培养已经成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技术职务聘任、技术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之一[1]。军队卫生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实行学分制管理,由科训部门建立综合素质培养档案。由于综合素质培养活动项目层次多、类别复杂、信息量庞大,通过手工的方式进行记录、查询、统计的效率低,很难迅速、准确地掌握本单位每位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情况,更不能迅速及时、精确定量地对本单位综合素质培养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克服上述弊端,提高军队卫生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管理的质量与效率,沈阳军区总医院自2005年起自主开发了集信息录入、管理、查询、统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素质培养管理系统,现将对该系统软件的功能、实现方法、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1  六大功能

1.1  基础数据管理   

基础数据主要包含科室管理及人员管理两个部分,科室管理包括科室名称、科室级别;人员管理包含姓名、所属科室、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军官证)号、学历、毕业院校、技术等级、技术职务、晋级时间、从事专业等。

1.2  学分标准管理   

学分标准管理主要功能是根据国家和军队综合素质培养的类别(如文章、著作教材、成果奖、学术活动、培训学习等)、性质(如核心期刊、省级期刊、市级期刊,论著、综述、报道等)、角色(如作者名次、承担任务等)在计算机里预设相应的学分等级(如一类学分、二类学分)与学分数值,以便能够在登记学分过程中实现计算机自动判断学分等级与学分数,提高了录入效率,降低了人为误差。

1.3  综合素质培养项目设置 

综合素质培养项目主要有12个大类(表1)。

1.4  个人数据汇总   

计算机根据录入的原始数据自动分析某个人综合素质培养的学分汇总,同时也能判别学分是否达标。如某医师为中级职称,则系统自动累加计算出其历年来的1类、2类、3类学分的汇总值,并自动判断其是否达到中级职称的学分要求。

1.5  科室数据统计 

计算机能够自动以科室为单位统计出某个科室历年来的综合素质培养情况,并以统计图的方式反映出动态变化指标,能够及时反映出各科室综合素质培养的动态信息。同时也能够自动识别出科室内学分不达标的人员,并给预警提示。

1.6  辅助决策分析   

计算机能够根据原始数据生成全局性的多种报表,使科训科能直观地分析出综合素质培养学分数据趋势,更好地把握全院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情况。同时也有助于更加合理地整体规划全院综合素质培养项目,保证年度综合素质培养工作的顺利完成。

2  实现方法

该系统功能构架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网络结构,可运行于以太局域网上,采用tcp/ip协议。前台客户端程序采用sybase公司的powerbuilder 9.0语言进行开发,此开发工具支持面向对象开发,兼容性好、执行效率高、稳定性强[2],客户端运行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上。后台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网络数据库,运行于windows 2003操作系统之上。sql server 2005作为业界广泛采用的大型数据库之一,具有管理简便、稳定性好、存取效率高等优点[3]。

3  应用效果

该系统在我院实际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主要表现:①数据输入方便快捷、统计报表全面,摒弃了传统繁琐的手工登记、检查、查询、统计工作,提高了综合素质培养管理的工作效率。②规范并完善了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档案的管理。③大幅度降低了由手工录入而造成的出错率。④能够快速地查询个人、科室和全院的综合素质培养情况,及时掌握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信息,有助于合理地整体规划全院综合素质培养项目,保证综合素质培养工作的顺利完成。

4  结论

运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军队医院综合素质培养,把综合素质培养管理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符合新时代的需要,应用前景广阔。该系统对于实现各种规模的综合素质培养管理工作的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邵晶晶,魏永祥,潘志强.医院科技教育人才信息化管理初探[j].现代医院,2005,18(4):236-238.

大学生综合素质个人总结范文5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内涵与意义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德、智(包括能力)、体、美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符合高校教育目标的量化指标与实施细则,并依据此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实践等主要活动领域中反映出的素质的表征信息,对学生作出价值或量值的综合评定及判断过程。建立评价体制的目的是促进教育与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2]。

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意义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学生来说,综合素质测评有利于激励大学生沿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2];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发现不足,扬长补短,不断地自我完善,达到以评促改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毕业择业和自我发展。对于学校而言,综合素质测评有利于公正、准确地评价学生,为评定奖学金、评先推优和推荐毕业生就业提供客观依据,是社会衡量学校办学效果、评价人才的尺度之一;有利于学校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学校规章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2];有利于引导学生向学校培养目标逐渐逼近[2];有利于激励学校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有利于激励学校完善管理制度,促进高学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2]。

总体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不仅具有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量化评价作用,而且具有推动高校素质教育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那么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积极作用呢?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思考。

二、如何发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积极作用

(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测评体系是关键。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促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积极发挥增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是关键。

1.建立有力的保障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有利于整合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是高校规范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已成为许多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一件大事,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合作与协调。作为大学生素质评价的有力保障,最为重要的是学校应成立以“教学、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目标为前提的“人才培养委员会”和“大学生素质测评中心”,加强人才培养与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协调,解决人才培养与素质评价"两张皮"的问题。在人才培养上,要以市场为导向,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社会欢迎的人才,注重核心素质、核心知识、核心能力的培养[9]。“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心”应以高校学生处和团委等部门为主牵头,各系学工办工作人员及相关团学学生干部成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心分支工作组”,具体负责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和评先评优工作的服务、监督和指导;各辅导员所带班级应该成立“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日常资料收集和每次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具体执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心”要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修订大学生综合测评标准,从而形成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测评协调有力的保障机制。

2.坚持科学的测评原则

(1)科学正面的导向性原则。它是指综合素质测评的指标、权重、标准以素质教育作为综合测评的指导思想,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让学生的品格、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养成与发展起到鼓励和导向作用[6]。导向性原则要体现它以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根本目的的方向性,体现使学生进入社会层面的时代化与照顾学生个性发展的个性化原则,兼顾能客观、综合体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性与层次性。

(2)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置从实际出发,要切实可行,力求可比、可测、简易。可比是指评价对象之间或评价对象与评价标准之间能比较;可测是指该体系能获得足够的信息,使评价对象在这些项目上的状态进行量化描述方法更简易,具有可操作性[7],能反映学生实际的综合素质。

(3)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原则。评价方法的科学性,首先要规划制定科学的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并进行科学的简易化分解,避免某些指标过于原则、抽象和概括,尽量做到具体化、行为化。在具体实施评价过程中,要把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定量分析中合理运用定性方法,使量化指标的含义更清晰,在定性分析中充分利用量化手段,使定性分析指标更易于操作[6];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利用相对评价进行学生在集体中的横向比较,以凸现个体之间的差异。利用绝对评价分析学生个体现实与目标的差距,客观鉴定学生的发展状态。在实施过程中,还应逐步淡化相对评价,突出绝对评价的主导作用;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原则,利用自查自评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利用互相评价促进学生间的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时代竞争意识,等等[6]。

3.设置合理的测评内容

评价内容的设计实际上是对大学生应具备素质的基本要求。综合素质测评的内容及其权重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它使学生明确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确定了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努力方向[4]。大学生综合素质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发展性素质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体现在政治表现、价值观念、集体观念、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劳动观念、文明修养、团结友爱等方面;科学文化素质,体现在专业思想、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实操技能等方面;身心健康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体现在体育课成绩、体质测试成绩、课外群体活动、良好的自我意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抗挫折能力、情绪协调和控制能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群众关系等方面;发展性素质,体现在理解能力、自学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合作意识和执行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文艺体育竞技特长、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选辅修情况及其他实践能力等方面。

综合素质测评要素集和权重集的设置,应基于以上素质协调发展的理念之上[4],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评价学生,这样评价的结果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状况。它对不同的学生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让学生能够确切地了解自己与评价目标的差距,以促使其自我调适和不断改进。指标体系中要素集、权重集的设置应该在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事前做好测评方案及测评的宣传和资料的收集工作。

从测评工作来看,许多问题是由测评小组和学生对方案理解上的偏差所造成的,这固然有方案表达不准确、不严密的地方,甚至一些很明确的规定由于学生理解的角度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认识[8]。因此,在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前有必要由辅导员召开各班综合测评小组与班干部工作会议和全班学生班会,向同学们宣传和解释测评方案及测评工作的程序,这样既能避免产生误解,又能引导学生认识到素质测评也是一种教育。

由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复杂性,因此,我们在每学年初就应该进行综合测评方案的宣传,引导学生按照学校的素质培养目标发展,并安排班级综合测评小组和班干部随时、全面收集同学们在校学习、生活、实践等主要活动领域中反映出的素质的表征信息。这样不仅有利于辅导员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引导,而且有利于学校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在测评工作开始阶段,收集学生的学年或学期的综合素质自评小结,以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最后,全面收集资料以便充分有效地进行测评工作。

(三)过程中要做到严肃、透明、客观。

由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在每次综合素质测评时,大学生都十分关心测评过程是否严肃、透明,测评结果是否客观。测评工作对高校学生工作十分重要。测评工作搞得不好,轻则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重则引发一系列问题,影响高校的稳定发展[3]。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严肃认真对待测评工作,同时增加测评工作的透明度,让每位学生都能及时了解测评情况。严肃认真对待测评工作,是保证测评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综合素质评价程序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即评价反馈决策执行监控评价的循环过程[5]。在综合素质测评过程中,学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心”及各系分支工作组要随时起到决策与监控作用。对于在测评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内容要集体认真研究,谨慎决定,做到标准统一;对测评数据要认真核对,力求精确。测评工作同时要增加透明度,做到“三个公开”:一是测评工作人员要公开,由各班民主推荐产生;二是测评过程要公开,要不断接受其他同学的监督,及时纠正测评中存在的问题;三是测评结果要公开,要将测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尤其要对每位学生加减分情况说明具体原因[3],使学生思想上能正确理解,心理上能舒畅接受,争取得到最客观公正的测评结果。

(四)正确运用测评结果,加强反馈、激励、引导和教育。

科学的综合素质测评结果不仅仅是作为评奖评优的依据和盲目地进行量化排名、加分和数据统计,还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品德、做人处事态度、专业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客观文字描述,对学生的优缺点的评价,对其发展方向的建议等。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评价和建议重新审视自己的表现和价值,做出新的角色定位,及时调整行为方式和心态,明确发展方向;激励大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实践,有目的地优化和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应该在对大学生加以全面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奖励项目,根据奖项的评奖目的和评奖要求,有针对性地运用测评结果,按需所取。对于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学校应予以支持,可以建立单项激励机制,设立相应的单项奖学金,使受奖面大大提高,使学生的个性素质发展得到充分肯定和鼓励,建立“人人得赏识”的机制[4]。

(五)事后要不断总结、反思,逐步完善测评方案。

大学生综合素质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 大学生 综合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3.076

1 学生综合测评目的

综合素质测评是对大学生的一种评价指标,本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主要针对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分为政治思想道德及集体荣誉、专业学习知识技能及科创能力、文体及卫生、公益活动及实践四个方面,每个类别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比例,在将学生在校的各种活动、学习或者各种竞赛给出一定的分数,根据所占的比例算出总分,然后根据总分决定学生优秀与否。

它真实记录了大学生一学年的表现,转变了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发现不足,扬长补短,不断地自我完善,达到以评促改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毕业择业和自我发展。

对于学院管理方面,在综合素质测评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量化指标进行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状态,按阶段和类别将学生进行划分和整理,可以有效地分析出在学生自我认识方面和成长阶段不足,帮助学院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分类的指导和教育,通过这真实的信息能够更加密切地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态,可以更加有计划的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并可以根据学生本人的发展情况,做出及时的调整处理措施,真正意义上做到关注到每一个同学。

2 学生综合测评数据分析

本次土木学院学生综合测评涵盖了大三、大四的本科生,共869人,其中大三473人,大四396人,时间为2014-2015学年。学生综合测评结果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大三学生分布在60-70分数段的人数最多为209人,大四学生分布在71-80分数段的人数最多为186人,比较来看,大四学生对于自我综合测评方面的打分高于大三学生,而纵观其他阶段分数阶段,可以发现大四学生的测评分数普遍高于大三学生。这可能是由于大四同学在前一年参加的竞赛较多,奖项较多,因此分数较高。并且大四学生有部分学生已经保研及考研,有大部分学生已经签好了就业单位,对于毕业他们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在评分方面占据优势。

由图1可以看出,大三年级60-70分数比例最高为44.19%,之后随着分数的提高,比例逐渐降低;大四年级71-80分数比例最高为46.97%,之后随着分数的提高,比例逐渐降低。大三和大四年级总体达标(高于60分)比率分别为94.72%和98.24%。

从大三和大四年级的测评分数分布图,对比图2的学生综合奖学金获奖比率来看,大三的特等、一等和二等奖学金比率之和为14.34%,约等于大三测评80分以上的比率之和14.38%;而大四的特等、一等和二等奖学金比率之和为18.26%,略小于大四测评80分以上的比率之和20.46%。这说明综合测评的结果与学生综合奖学金率有一定的相关性,也证明了成绩优秀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普遍较高。

3 学生综合测评的类别分析

3.1 政治思想道德及集体荣誉

进一步分析学生综合测评的分数,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及集体荣誉类别中,学生的得分普遍不高,大部分集中在10-14分阶段,大三和大四的比率分别是55.81%和60.47%。这说明大多数同学都能坚持基本的政治理论学习,但在获得集体荣誉方面成绩不突出,在追求上进积极入党方面,同学的得分不高。总的来说,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集体荣誉感有待加强和提高。

3.2 专业知识及科创能力

从图4来看,学生的专业学习知识技能与科创能力这项得分不高,有78.22%的大三学生和74.49%的大四学生得分为10分以下,只有极少数的同学获得了20分以上,获得10-14分的学生比率,大三和大四分别为15.43%和16.41%。可以看出,学生的竞赛水平和科创能力一般,在和专利发明方面,多数同学没有得分,也说明同学们的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在学术成果整理、论文l表方面需要专业指导。部分同学可以意识到拓宽知识能力和就业力的重要性,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驾照或者参加专业培训及认证。

3.3 文体及卫生

从图5可以看出,大三和大四学生的得分率相差不大,从分布上来看,获得的人数最多的分数段是1-4分,大三和大四分别为78.44%和78.54%。这项不得分的比率,大三和大四分别为14.16%和14.65%。由于土木学院是工科院系,学生的文体素质不高,在文体竞赛中获奖的同学较少,尤其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同学是少之又少,可见在学生课余生活方面,应当加强文体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文体素质。

3.4 公益活动及实践

从图6可以看出,在公益活动和实践类别中,学生的得分率不高,从分布上来看,获得的人数最多的分数段是1-4分,大三和大四分别为52.22%和57.32%。这项不得分的比率,大三和大四分别为32.56%和32.58%,这部分同学没有在学校及学院的学生组织和社团组织中任职,也没有参加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活动。由此可见,调动这部分同学的积极性,创新实践活动方式,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是很有必要的。

4 结论与启示

总的来看,土木工程学院大三和大四学生综合测评的结果较好,总体达标(高于60分)比率分别为94.72%和98.24%。但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1)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待加强和提高。

(2)在科技竞赛方面,学生的竞赛水平与科创能力一般,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在学术成果整理、方面需要专业指导。

(3)由于专业学科特点,学生参加文体竞赛获奖的人数少,学生的文体素质较差,有待提高。

(4)学生在各项公益活动和实践中参与度不高,不得分的人数比率最高。

针对以上的问题,学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大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提高,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鼓励学生思考创新,在课堂内外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

(2)创造丰富的学生课外生活环境,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开拓学生的课余爱好,提高学生文体素质,帮助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3)鼓励学生参加对其成长有利的社团和公益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要成才,先成人”,提高学生做人的德行和做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范纯P.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综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6).

[2] 王文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素质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