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个人考核总结范例6篇

大学生村官个人考核总结

大学生村官个人考核总结范文1

一、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

来到我乡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共有6人,其中男4人,女2人;大专生6人;这6人当中来自省内外市的有4人,省内本市2人,分别安排在班别、××、公良、班文、广科、糯董6个行政村工作。班别村村官刘继春参加××县事业单位招考已考取,现已分配到××乡班朵小学教书。

二、组织健全,成立大学生村官年度考核领导小组。

我乡成立以党委副书记王进为组长,纪委书记王琼、组织委员周小妹为副组长,宣传干事、组织干事等为成员的大学生村官年度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全局考核工作。

三、明确考核要求,规范考核程序,保障考核质量。

我乡自12月28日至31日,对全乡5个村委会的5名大学生村官进行全面考核,本次考核以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学等六个方面,并按考核方案程序一一进行:(一)由选聘到村的大学生村官本人撰写个人工作总结,填写年度考核登记表,并在测评大会上向参加测评的村组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述职,回答群众代表的相关题;(二)所有参加民主评议大会的成员对考核对象大学生村官进行民主测评,并将测评结果记入测评表,由工作人员收交考核领导小组;(三)进行个别谈话。谈话范围包括参加测评大会的所有成员和大学生村官本人,主要就考核对象的工作纪律、学习、工作作风等情况进行交流,并由考核组成员对谈话内容进行现场记录;(四)考核组根据个别谈话内容,深入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场所的现场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和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情况,并走访当地农户21户;(五)查看考核对象平时的考勤、学习和工作有关资料并登记在册;(六)乡党委通过考核组汇总考核情况,对照评定标准。我乡此次考核在广泛听取村党总支部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地确定了我乡2012年大学生村官年度考核优秀大学生村官一名,合格4名。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通过年度考核,虽然我乡的大学生村官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由于他们工作经验较少,处理很多问题不能得心应手,所以各村不能急于求成。

2、村官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工作中积极向有经验的村干部学习,尽快掌握工作技能与方法。生活上,注重自身形象,树立良好的大学生村官形象。

3、个别村官思想负担较重。由于大学生村官不是正式的国家工作人员、收入不高,个别村官对今后找工作、考公务员等存在较大的思想负担。

总体来说大学生整体素质较高,但不排除还有个别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不尽如人意,工作中也比较有个性,不能很好的融入到村务工作中。

针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今后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改进管理办法,加强村官的自我管理。尝试以村官管理村官的方法来促进大学生村官自我约束意识的养成。

2、加强奖惩机制的完善。比如通过年终考核的办法,使这些大学生村官们工作起来更有干劲,并且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与价值。

3、多举办一些文体活动,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大学生村官的业余文化生活。

大学生村官个人考核总结范文2

搭建管理沟通平台。注重从完善制度建设和畅通沟通渠道入手,不断提高队伍管理水平。健全工作制度:出台了《甘井子区大学生村官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培养、管理、使用和服务等四方面38条具体措施。制定了工作日志、工作情况月报等制度,记录工作计划、工作进度、社会舆情、群众需求等内容,每月向村(社区)党组织报告,经汇总后,以月报表的形式向上级党组织反馈。畅通沟通渠道:区委组织部每季度召开一次大学生村官专题例会,组织大学生村官共同学习政治理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听取大学生村官的履职成效、工作心得以及意见建议和实际困难,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和措施。建立帮带机制:以大学生村官所在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组织委员为具体责任人,村(社区)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建立三级联动帮带制度,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搭建培养锻炼平台。针对大学生村官的成长需要,加大培养锻炼力度,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注重教育培养:区委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全区干部培训总体规划,组织他们参加干部调训和自选培训,同时,区委组织部每年组织两期大学生村官专题培训班,结合需求,确定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和授课教师,除了抓好基础课程外,还专门设置了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创新思维与管理等特色课程。强化实践锻炼:区委有针对性地将大学生村官安排到“急、难、险、重”岗位进行锻炼,协助解决维稳、动(拆)迁等“头疼事”,在实践中经受考验,增长才干。截至目前,共协助村(社区)完成规划审批手续办理等事项15件,联系有关部门和专家,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170余个,主动为当地困难群众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2万余元。

搭建关爱服务平台。采取谈心谈话、走访慰问、关怀问候等方式,拉近与大学生村官的距离。制定“三级联谈”制度:村(社区)书记一周一谈,围绕每周的工作重点、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并对日常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提醒;街道主要领导一月一谈,谈如何融入村(社区)班子、如何做好本村(社区)工作等;区委组织部领导一季度一谈,谈如何立足岗位、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基层群众。定期关怀走访慰问:区委组织部每季度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一次“家访”,掌握思想动态,了解工作进展,解决实际困难,先后对生病住院、家庭困难的大学生村官进行走访,并送去慰问金等。建立了省内首个大学生村官微信公众号,及时发送省选调生报考、市公务员定向招聘等信息,在重大节日和大学生村官生日当天,发送祝福短信,营造温馨氛围。

大学生村官个人考核总结范文3

一、强化帮带措施,促进角色尽快转变。采取乡干部二对一帮带的方式,让大学生村官全程参与村日常工作,提高大学生村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定一名班子成员和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的机关干部担任大学生村官工作“辅导员”,传授群众工作经验,帮助开展各项工作。同时,把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政治学习、工作目标确定、工作任务的完成、业绩考核结果等内容与所在村“两委”的年度计划和年终工作考核捆绑在一起,促使所在村“两委”主动帮助、支持、鼓励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为大学生村官搭建平台。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工作能力。建立村官培养实施规划,实行“三项制度”。

一是定期工作汇报制度。每日记一次工作日志、每月一次工作总结汇报、每半年一份调查报告。

二是集中培训制度。定期参加乡村干部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使他们对如何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提高自身素质,担当起新农村建设重任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三是会议制度。乡要求大学生村干部都要参加所在村的会议和乡干部会议,全面了解村日常工作议程,了解乡整体工作情况。

三、强化实践锻炼,提升综合能力。一是“压担子”。乡党委给予大学生村官安排具体的事务,如在各类材料撰写、文化宣传、远程教育管理等方面,明确要求,落实责任,进行交任务、压担子,增加他们的工作责任感,使他们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二是异岗锻炼。为增进他们尽快熟悉工作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尽可能多的积累工作经验和方法,更好地做好基层服务。

大学生村官个人考核总结范文4

一、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做好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培养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贯彻党的*大和*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总书记指出,“此事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同志、李源潮同志也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切实关心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着力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

全市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各乡镇、办事处党(工)委,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从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战略眼光,从优化党政干部来源结构、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长远眼光,从立足基层一线培养年轻干部的时代眼光,深化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培养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把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加强跟踪培养管理,为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完善学习培训机制。根据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成长的规律,分阶段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大学生“村官”培训档案,市里每年至少举办2期专题培训班,确保每人每年参加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00学时。坚持以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农村经营管理知识以及开展调查研究为重点,帮助他们适应农村基层环境,提高农村工作的本领。突出加强创业技能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自主创业、服务创业的能力和水平。此外,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组织大学生“村官”外出参观学习,让他们从先进典型、先进事迹中学到好经验、好方法,坚定他们在基层一线磨练意志、增长才干的信心。组织大学生“村官”开展“百户农民调查”,每人深入100户农民家庭进行民情调查,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认真撰写民情日记和报告,增进对农民的感情、对农村工作的热爱,培养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争做“真正对民情有深刻了解、真正对农民有深厚感情、真正深受农民朋友欢迎”的“三真”大学生“村官”。

二是强化结对联系培养。建立市领导谈心谈话制度和“3+1”大学生“村官”结对联系机制,市领导结合工作联系点,与大学生“村官”开展谈心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思想动态等,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乡镇、办事处党政领导、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和农村“种养加”大户三者同时结对联系1名大学生“村官”。乡镇、办事处党政领导每季度走访了解、关心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传授开展农村工作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基层工作,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农村“种养加”大户帮助他们学习实用技术,培养与农民的感情,激励他们自主创业,提高带领群众、服务群众创业致富的本领。

三是加强岗位实践锻炼。乡镇、办事处党(工)委和村“两委”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大学生“村官”专业特长,明确大学生“村官”的具体职责和工作分工;要有意识地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参与一些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在实践中历练本领,增长才干;要创造条件,适时把他们安排到市乡经济、管理和维稳一线等进行短期轮岗锻炼和跟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对具备条件的大学生“村官”,通过担任乡镇科技特派员、乡镇团委副书记等职务,加强多岗位培养锻炼;市乡两级组织召开有关会议,可安排大学生“村官”代表列席,为他们参政议政、拓展能力搭建有效平台。

四是积极搭建创业舞台。提倡并鼓励大学生“村官”在岗创业,支持他们在经过充分市场调研和创业论证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特长,领办、兴办各类经济实体或创业项目,提高带头创业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设立500万元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专项资金,对申报创业项目,符合条件的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创业扶持资金采取无息使用、到期归还本金的方式。同时,加大创业指导和扶持力度,组织专家组对大学生“村官”创业计划进行论证,优先为他们创业提供场地、技术跟踪指导、市场信息及市场开拓等服务。

五是严格考核监督管理。推行岗位目标管理、定期述职述学、民主评议等制度,完善考核办法,日常考核由村级负责,主要是对大学生“村官”的出勤情况、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进行记录;年度考核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负责,乡镇党委具体组织实施,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综合评定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考核等次,考核结果作为续聘、奖惩、提拔使用、录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报考研究生等重要依据,考核结果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对工作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列为市、乡镇后备干部。对大学生“村官”,要严格管理,加强监督,发现不良苗头问题及时批评教育,加强正面引导。

六是完善保障服务措施。认真落实大学生“村官”各项保障待遇,及时做好工资发放、养老医疗保险、人事档案管理、聘用合同签订及职称评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在市区购买住房享受优惠政策,免费办理图书借阅证,配备电脑、电动车等学习、生活用品,不断改善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成立全市大学生“村官”联谊会,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交流学习情况,畅谈工作体会,开展各项活动,丰富业余生活。

大学生村官个人考核总结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心理健康;调试方式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091-02

1995年江苏省丰县的“雏鹰工程”可以看作是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萌芽,特别是2008年4月,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部署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从此,大学生村官工作由酝酿计划到正式实施、从局部试点走向全面推开。大学生村官的出现打造了基层一线党政干部培养的新链条,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提供了新鲜血液,打破了人才的城乡壁垒,夯实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大学生村官们只要不怕吃苦、躬身服务,就能较快地挑起新农村建设的大梁,成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创业致富的领路人、基层组织的带头人,成为基层组织的新鲜血液、后备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各行各业人才的“蓄水池”。但是也要看到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困扰也日益增加,迫切需要帮助他们减压减负轻装上阵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一、引起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大学生村官自身定位误区

由于大学生村官大多是从校园直接到基层,缺乏对农村知识的了解,有的甚至从没有在农村生活过。加上媒体对大学生村官的宣传也有夸大其词的地方,造成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对去农村建功立业有浪漫的想法。从总体上看,大学生村官对自己定位的误区有三种,第一种是浪漫满怀缺乏对农村现实的了解,把自己当作农村最大的“官”,到村里就能一呼百应,迅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建功立业,但是一来到农村,就往往会因不了解村情民情而事事受阻碰得头破血流,产生为难情绪,消极颓废。第二种是把村官当作就业的一个缓冲,暂时缓解就业问题,然后利用国家提供的优惠政策相机逐利,这种村官往往会工作流于应付,造成领导不放心,群众不满意,自己捞取政治资本的不良企图也很难达到,产生迷茫情绪。还有一种是觉得自己是个外乡人,是上级组织委派下来的一个领导,和群众不能鱼水交融,自然也不会取得群众的信任,也很难完成上级领导交付的任务。

(二)上级组织对大学生村官的使用不规范

村官的职责过于模糊,缺乏切实可行的考勤、述职、考核、评优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尽管《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第六条提出“强化管理考核”,指出了“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和工作指导,乡镇党委要明确由副书记或组织委员具体负责大学生村官工作”“严格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纪律,完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制度,实行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量化积分考核,考核结果与续聘、奖惩、培养、使用挂钩。”等等指导思想,但这些规定只是把大学生村官的各项职责的规定权利转移到了乡镇党委的手中,而没有制定出具体化的职责任务。这是导致部分乡镇党委任意分配村官工作,造成大学生村官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所负责村中工作,造成他们“怀才不遇”的情绪。

(三)大学生村官归属感缺乏

大学生村官任职去向在规定中“尽量原籍安排”的调整,但由于大学生村官的考选权在中央和省,这样跨县、跨市甚至跨省就任的“大学生村官”的现象就不可避免。这些异地做“官”的大学生一下子从繁华的都市到偏僻的乡村,从充满幻想的象牙塔到困难重重的现实工作,从乡音难改到独在异乡为异客,生存环境的剧烈改变使得他们“水土不服”。而且三年期满后,相当一部分村官都会重新选择自己的出路,造成他们归属感严重缺乏。

(四)大学生村官对未来的担忧

为达到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目标。中共中央组织部出台了诸如针对大学生村官定向招录公务员,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实行加分政策等等各项保障政策。但从截至2011年底统计数据看,受惠的大学生村官并不多,因为享受这些优惠政策的还需要满足比较高的条件。因此对相当大的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来说,三年服务期满又将面对另一个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成了他们不得不面对的决策。

(五)大学生村官自我认同感下降

被选拔到村任职的村官,大多数是在校各方面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但是由于他们很多来自于城市,或即使来自于农村,但由于一直忙着学业,对农村的现实生活没有深入的了解。尤为重要的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的知识背景与农民所需并不相符,很难发挥自己的特长,这些因素造成他们很难打开工作局面,长此以往,他们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自我认同感也与日俱减。

二、调适大学生村官心理的思考与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从总体来说,大学生村官选择这个角色,是积极地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把自己的火热青春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但也有部分村官任职动机不那么纯净,仅仅把村官当作自己暂时的寄托,等到有合适的机会就中途离职,这部分村官必然患得患失、心神不定,也往往是自己心理困扰的一个根源。大学生村官只有从长远着想,把自己的命运和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紧密相连,把自己的创新精神和旺盛的精力运用到工作中去,不断提高服务技能,为当地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在有为中获得认可,在奉献中实现自我,在奋斗中提升自我。

(二)增强心理素质,积极面对工作

作为刚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村官,他们的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情绪往往具有不稳定的特点。面对障碍、挫折、失败,难免会产生抑郁、焦虑、失望等不良情绪和心理。这时就需要他们在新的环境中转变观念,及时调整心态,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以平和的心态和发展的眼光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挑战。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长效工作机制

造成大学生村官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中,国家的相关政策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家的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村官的自我定位及心理安全感等问题。

1.改善大学生村官的政治身份定位模糊的状况。大学生村官在政治身份上明确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的“非公务员”,而经济待遇上却享受的是“比照本地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水平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也就是所谓的“准公务员”。但在工作中,他们既没有国家“公务员”的“职责和权力”,又没有本土老村干们的丰富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但是责任心和事业心驱使他们要有所作为,而利益纠葛和职责能力,又使他们步履艰难。其实造成这种身份定位尴尬的根源在于:村民自治委员会显然是农村政治民主化、村民自治的一条途径,然而一批国家选派的大学生村官来此任职貌似又与村民自治委员会这一制度冲突,这就决定了大学生村官的政治身份绝对不可能是国家公务员,也不能是普通的村干部,只能是一种尴尬的“村级组织特设岗位”,既然这个身份不好做实质性的变动,只好运用一系列的其他政策来“补偿”这个问题造成的缺陷。

2.改进选聘办法、严把大学生村官“入口”关。首先要提高选聘标准,一方面要优先考虑中共党员和优秀学生干部,另一方面要注重选拔大学生村官的知识结构问题,从学校中多选拔那些农村急需的专业性人才,不断加大涉农专业村官在农村中的比重。其次要改进选聘的具体方法,坚持“双向选择”这个核心,可以采取各个农村结合本村实际提出需要人才的标准的材料,由其所在区县进行审核,合格材料交往各省组织部、教育厅,由各省组织部、教育厅牵头在本省的高校内组织选拔大学生村官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大学生村官的针对性、时效性。学校在举荐大学生村官时一定要注意考察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考察其职业道德和担任村官的动机,把那些目的不纯,投机心理严重的人坚决地拒之门外。

3.调整大学生村官的保障性政策。无论中组部文件还是各地出台的细则,都对“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和保障政策”进行了规定,形形的保障政策无疑给了大学生村官们很多导向性的选择,如面向大学生村官定向考录公务员,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加分政策,统筹选调生工作与大学生村官工作等等。这些所谓的保障性机制只能扩大大学生村官计划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然而对“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这一主要的目标却起着反作用。如何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的长期保障机制,让大学生村官能放下包袱,在广袤的农村能够真正地施展抱负,而不是一味地用“超磁性”的政策来吸引大学生来到农村,这才是一系列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加强对村官的教育关爱。上级领导单位对大学生村官的关心与关爱是解决村官心理问题的重要方式。一方面要对大学生村官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免费培训工作,使大学生村官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能力得到不断的改善和提高。另一方面县区党组织部和乡镇领导要定期地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谈心谈话和心理辅导,以体现国家对大学生村官的关爱,解决大学生村官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难处。

5.强化管理考核。健全和完善考勤、述职、考核、评优等制度,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和工作指导。首先管理考核要使大学生村官的职责具体化,不要出现职责模糊不清的情况,乡镇党委要根据各个村的实际情况为村官建立《村官绩效考核表》,县区党组织部要根据《考核表》定期对村官做出客观公正的鉴定与评价,将大学生村官的评优与升迁发展与考核成绩直接挂钩,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村官工作之中。

(四)营造积极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村官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还要放到广大的社会环境之中,尤其要充分重视媒体的宣传作用。通过恰当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社会了解接受关注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通过正面榜样力量激励他们勇于奉献,不畏艰难,真心实意地为农村服务。同时积极的报道和关注也能让大学生村官能时刻感觉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未来。

参考文献:

[1]练月琴,晏维龙.大学生村官理论与实践探索[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大学生村官个人考核总结范文6

当然我们也应该正确的看待这股热浪,全方位的分析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村官都能在岗位上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才能,也可能当初的愿景与现实工作后的许多无可奈何的巨大反差让这些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们有点不知所措。带着疑问、困惑、好奇我们走访了南通市如东县岔河镇的大学生村官们。

一、结构性访谈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南通市如东县岔河镇大学生村官9名。发放问卷9份,回收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的方法是以结构性访谈为主,辅之以问卷调查和走访的形式。从需要了解的问题和社会上对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关注热点精心设计了调查提纲和问卷,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深入探究。

二、基本情况

(一)大学生走上大学生村官岗位的原因

1.国家政策对大学生村官的支持,如:任期满3年考公务员的定向职位或者参加考研会有加分等优惠政策;创业有贷款补贴等一系列鼓励大学生投身于农村发展的福利。

2.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大,找的工作不太理想,希望自己有更好的发展。

3.学校号召,对大学生村官岗位的大力宣传。

4.家人支持。

5.留在陌生的地方工作,有过多的现实原因制约能力的发挥,家乡情节原因也可促使回到家乡为百姓做事。

6.受榜样人物的影响。

7.在农村工作可以为自己提供一个好的发挥舞台,有助于自身能力的提高。

(二)工作准备

1.首先,实现从一个大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换所需的心理准备。

(1)大学的生活是一种理想的生活,走上社会后会变的比较现实。需要融入社会,并适应社会,适应农村生活;

(2)放低姿态,丢掉大学生高学历的光环,从小事做起,贴近群众。善于使用不同的方法,和老一辈沟通交流,缩小思想上的差距,主动融入村民和村干部,融入农村生活;

(3)学会观察和思考,积累经验,实干,让人信服。

2.其次,作为一名村官,参加的在职培训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1)目前的在职培训包括专题性培训,如创业指导培训、农民经济人培训、远程教育培训等。以及临时性培训,如针对人口普查、计划生育工作的培训。

(2)通过每月的大学生村官例会,讨论交流工作经验,相互鼓励,相互提高。

(3)目前的培训大多缺少针对性。大学生村官参与不合适的培训,收获不大。

(4)有些培训重复,没有更高层次的培训,自己无法提高。

(5)培训有地域差异,如皋的培训制度办的比较成功,如果做的好予以委任,享受公务员待遇。如东推行“公推直选”选出7个支书。

(三)工作建议

1.针对目前大学生普遍关注大学生村官这一岗位,并想走这条道路,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1)充分考虑清楚自己的职业理想,自己是否适合农村,想要追求更高社会价值的同学可以选择村官这个可以为群众服务的职业,而想要自我追求生活高品质的同学可以选择比较有挑战性,商机更多的职业和岗位。

(2)在大学期间,关注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多参与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提高自己与人交流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2.针对这一岗位所需实际知识和能力,作为一名村官,对当前的大学教育(包括目标培养、课程建设、专业开设、实习与实践等)的建议:

(1)根据地域差距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和追求的理想目标,充分利用大学资源,如图书馆的书籍、专业杂志、信息时报等,早早地做出这方面的选择。

(2)大学是比较理想化,现实与理想有差距,所以大学生应该做好心理准备,能够吃苦耐劳,放低姿态,结合家乡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3)培养适应能力,这是最关键的,因为农村的工作条件可能并不是特别的优越,需要做好艰苦工作的思想准备。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9位在职大学生村官中,其中有6位是党员,3位共青团员;6位女性,3位男性。他们都在岔河镇各个村担任村官。根据调查数据分析,这9位选择担任大学生村官的原因都是为了投身基层,服务农村,当然也不排除有的人是因为社会压力大,作为暂缓之际和为今后考公务员打基础。但是他们都并没有打算长期在这一岗位,大都表示愿意工作的年限是两到三年,这一现状值得深思。

这9位村官坦诚地表示他们的才能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原因一部分归于缺少村上的领导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对大学生村官的定位模糊,这也反映了政策在由上到下传达的过程中存在的疏漏。而目前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农村工作的不熟悉,无法很好地完成工作,尽管是回到自己的户籍所在地,但是毕竟大学生对实际生活和农民的发展状况并不是完全了解,更何况一个大学生转换为村官的角色,需要一个长期的适应期和过渡期,而这期间的工作又是非常陌生和复杂的,需要耐心和经验,因此上手并不容易。而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在职培训目前也没有形成完整和成熟的机制,只是浮于表面的例会和笼统而毫无针对性的培训。

四、对策及建议

(一)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

1.大学生村官支持引导村民创业

岔河镇各村普遍存在大学生村官引导村民创业现象,村民对此表示欢迎与支持,一些典型的实例即是明证。

岔河镇汤桥村主任助理李佳佳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利用网络平台,对岔河镇大学生村干创业项目相关供求信息进行整理,及时反馈到各项目负责人。作为南通梦香家纺有限公司的参办人,利用各种资源,在阿里巴巴的网站上采取网络营销,用现代化的营销战略负责外贸销售,并且带领相关企业与紫罗兰家纺等国内国际知名家纺企业定向合作,吸取这些企业外贸优势和内销经验,积极开展内外销并重的模式,为企业带来丰厚的效益。兴发村团支部书记陈金晶志投身鸿程炭业木粉厂的市场开发。09年成功开发了供欧美国家使用的环保型壁炉专用机制木棒产品,赢得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国的青睐,其出口量上升到总销售量的60%以上,让企业稳定发展的同时为全镇赢得了声誉。这些大学生村官引导支持村民创业带动了整个村镇的发展。

大学生村官引导创业具有许多优势。其一,大学生接受了现代化的教育,他们具有比较先进的思想观念,更贴近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其二,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过比较专业系统的理论或专业技术,能为创业提供一定的理论技术支持,能够促进资金的合理利用,使利润最大化。其三,大学生能对社会需求作比较科学准确的分析,使创业点的选择更科学,增加了创业的成功率。最后,大学生在企业中加入先进的管理理念能够优化企业结构,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2.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

大学生村官引导支持村民创业的同时也在努力进行着自主创业。龙发村主任助理石磊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她靠着自身的努力和家人的支持进行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市场开拓,2008年专业从事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设备,绿色照明、电机控制和特种电源等节能环保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所推产品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变能源结构、推动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示范和引导意义,是低碳生活大趋势下的成功案例。

(二)大学生村官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