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论文范例6篇

中药炮制学论文

中药炮制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中医临床;炮制品应用;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94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5-0026-01

中药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两大特点之一,《中药炮制学》不仅是中药等专业本科学生的主干必修课,还应该在中医及相关专业增设该门课程。临床中医生应当系统掌握中药炮制理论,能够恰当选用各种炮制品。但现今社会分工趋细,医药“分家”严重,部分年轻的中医不会使用。

本文结合近几年我院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教学改革经验,及对三部古代医药学家的著作、广西南宁的两家医院的炮制品使用情况调查,探讨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1 对三部古代医药著作收载炮制品的探究

1.1 研究方法: 对《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经》和《千金翼方》统计以下内容:①所载处方数量;②处方中用到的中药的种类;③所用中药交叉应用,先后总共出现的次数,其中用脚注形式对药物提出了具体的炮制方法和要求的次数;④甘草入方的次数,其中用炮制品的次数。

1.2 结果: 《金匮要略方论》载262个处方,共用186味中药,交叉应用,先后出现972次,其中180次用脚注形式对药物提出了具体的炮制方法和要求,占药物出现次数的18.5%,甘草入方89个,其中30个方用炙甘草;《金匮玉函经》载115个处方,共用86味中药,交叉应用,先后出现547次,其中126次用脚注形式对药物提出了具体的炮制方法和要求,占药物出现次数的23.0%,甘草入方69个,其中53个方用炙甘草;《千金翼方》载1990个处方,共用568味中药,交叉应用,先后出现10593次,其中2541次用脚注形式对药物提出了具体的炮制方法和要求,占药物出现次数的24.0%,甘草入方461个,其中424个方用炙甘草。

表1两家医院炮制品使用频率

表2炮制方法的应用情况

2对广西南宁两家医院中医处方炮制品的调查

2.1 研究方法: 近期分别对广西中医学院专家楼和广西民族医院中药房的处方调查以下内容:①抽取的处方总数;②所抽取的处方中含有炮制品的处方的数量;③各种不同职称的医师开处方的数量;④各种不同炮制品出现的次数;⑤炮制方法的应用情况。

2.2 处方中炮制品使用结果: 前者处方共7416张,其中含有炮制品的处方6181张,占处方总数的87.4%,每张处方中含1至9种炮制品;后者处方共657张,其中含有炮制品的处方485张,占处方总数的73.8%,每张处方中含1至11种炮制品。合计两家医院抽取的处方共8073张,其中含有炮制品的处方6966张,占处方总数的86.3%

2.3 炮制品使用频率较多统计: 广西中医学院专家楼含有炮制品的处方共涉及110种炮制品,广西民族医院含有炮制品的处方共涉及62种炮制品,其中使用较多的前5味见表1。

2.4 炮制方法统计 两家医院所使用炮制方法共有24种,前10种见表2。

3讨论

有报道张仲景的《伤寒论》载112方,共用83味中药,交叉应用,先后出现563次,其中315次用脚注形式对药物提出了具体的炮制方法和要求。其中甘草入方83个, 81方用“炙品”,仅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的甘草汤(单方)和桔梗汤重用生甘草[1]。本文对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经》和孙思邈的《千金翼方》研究也有类似的结果,说明古代医药学家非常注重使用炮制品,尤其注重使用炙甘草。通过对甘草的生用和炙用,使生泻熟补,充分体现了依法炮制与辨证论治的密切关系。

医院处方的调查也显示,现时中医临床也比较重视炮制品的使用。表1、表2、显示临床上使用的炮制品不仅种类多,炮制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炒法应用较多,药房中的大部分果实种子类药物都用炒黄炮制,药房也备有铜盅,注重用时捣碎,继承了“逢子必炒、逢子必捣”的传统炮制理论。此外“制半夏”在处方中出现次数最多,说明毒性较大的药物如半夏、川乌等临床上注重使用炮制品。炙甘草、土炒白术等使用频率也较高。此外,调查中还发现医生开了炮制品,药房无相应品种时,如甘草制吴茱萸,只会付给生品。而且两医院药房的炮制品都是直接购进,未见炮制设备,未见药房工作人员进行炒、炙等炮制,这不利于医生选用炮制品。

张振凌等呼吁中医各专业有必要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2],尽快改变“医不知药情,药不知医用”的现状。结合我院教学改革的实践,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限选课普遍受到中医各专业学生的欢迎。选课比率较高,理论课缺课较少,传统实验课非常受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振凌. 中医专业应当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J].中医药学刊,2006, 24(2) :346.

中药炮制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中医临床;炮制品应用;教学改革

中药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两大特点之一,《中药炮制学》不仅是中药等专业本科学生的主干必修课,还应该在中医及相关专业增设该门课程。临床中医生应当系统掌握中药炮制理论,能够恰当选用各种炮制品。但现今社会分工趋细,医药“分家”严重,部分年轻的中医不会使用。

本文结合近几年我院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教学改革经验,及对三部古代医药学家的著作、广西南宁的两家医院的炮制品使用情况调查,探讨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1 对三部古代医药著作收载炮制品的探究

1.1 研究方法: 对《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经》和《千金翼方》统计以下内容:①所载处方数量;②处方中用到的中药的种类;③所用中药交叉应用,先后总共出现的次数,其中用脚注形式对药物提出了具体的炮制方法和要求的次数;④甘草入方的次数,其中用炮制品的次数。

1.2 结果: 《金匮要略方论》载262个处方,共用186味中药,交叉应用,先后出现972次,其中180次用脚注形式对药物提出了具体的炮制方法和要求,占药物出现次数的18.5%,甘草入方89个,其中30个方用炙甘草;《金匮玉函经》载115个处方,共用86味中药,交叉应用,先后出现547次,其中126次用脚注形式对药物提出了具体的炮制方法和要求,占药物出现次数的23.0%,甘草入方69个,其中53个方用炙甘草;《千金翼方》载1990个处方,共用568味中药,交叉应用,先后出现10593次,其中2541次用脚注形式对药物提出了具体的炮制方法和要求,占药物出现次数的24.0%,甘草入方461个,其中424个方用炙甘草。

表1两家医院炮制品使用频率

表2炮制方法的应用情况

2对广西南宁两家医院中医处方炮制品的调查

2.1 研究方法: 近期分别对广西中医学院专家楼和广西民族医院中药房的处方调查以下内容:①抽取的处方总数;②所抽取的处方中含有炮制品的处方的数量;③各种不同职称的医师开处方的数量;④各种不同炮制品出现的次数;⑤炮制方法的应用情况。

2.2 处方中炮制品使用结果: 前者处方共7416张,其中含有炮制品的处方6181张,占处方总数的87.4%,每张处方中含1至9种炮制品;后者处方共657张,其中含有炮制品的处方485张,占处方总数的73.8%,每张处方中含1至11种炮制品。合计两家医院抽取的处方共8073张,其中含有炮制品的处方6966张,占处方总数的86.3%

2.3 炮制品使用频率较多统计: 广西中医学院专家楼含有炮制品的处方共涉及110种炮制品,广西民族医院含有炮制品的处方共涉及62种炮制品,其中使用较多的前5味见表1。

2.4 炮制方法统计 两家医院所使用炮制方法共有24种,前10种见表2。

3讨论

有报道张仲景的《伤寒论》载112方,共用83味中药,交叉应用,先后出现563次,其中315次用脚注形式对药物提出了具体的炮制方法和要求。其中甘草入方83个, 81方用“炙品”,仅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的甘草汤(单方)和桔梗汤重用生甘草[1]。本文对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经》和孙思邈的《千金翼方》研究也有类似的结果,说明古代医药学家非常注重使用炮制品,尤其注重使用炙甘草。通过对甘草的生用和炙用,使生泻熟补,充分体现了依法炮制与辨证论治的密切关系。

医院处方的调查也显示,现时中医临床也比较重视炮制品的使用。表1、表2、显示临床上使用的炮制品不仅种类多,炮制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炒法应用较多,药房中的大部分果实种子类药物都用炒黄炮制,药房也备有铜盅,注重用时捣碎,继承了“逢子必炒、逢子必捣”的传统炮制理论。此外“制半夏”在处方中出现次数最多,说明毒性较大的药物如半夏、川乌等临床上注重使用炮制品。炙甘草、土炒白术等使用频率也较高。此外,调查中还发现医生开了炮制品,药房无相应品种时,如甘草制吴茱萸,只会付给生品。而且两医院药房的炮制品都是直接购进,未见炮制设备,未见药房工作人员进行炒、炙等炮制,这不利于医生选用炮制品。

张振凌等呼吁中医各专业有必要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2],尽快改变“医不知药情,药不知医用”的现状。结合我院教学改革的实

[1] [2] 

中药炮制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民族药;中药炮制;教学改革

项目基金:本论文由中南民族大学“民族药学”十二五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资助

【分类号】R-4;G642.4

炮制是我国独有的一项制药技术。传统的炮制技术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人们长期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有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实际意义,需要不断的继承、发扬。中药炮制学是一门经验性很强的传统制药技术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炮制方法。实验教学是炮制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1】。通过实验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炮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制药技术,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科学思维能力,能综合利用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掌握现代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

本文通过对比中药与民族药炮制特点并对民族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实验改革发展思路,以期提高中药炮制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的中药炮制学人才奠定基础。

1中药、民族药的理论与炮制异同

中医药和各民族医药的形成和发展,是不断交流相互促进与融合的过程。客观上讲,中医药在某些方面促进了少数民族医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在民族药物中,以具有较为完整理论体系的藏蒙苗傣等,其药学理论与中药理论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傣药“四气八味”、“五性”及“入塔”理论与中药四气五味及归经理论颇为相似;苗药的“母药论”提出的“母药”指对主病或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3】,与中药的“君药”之意相近。民族医药植根于本民族文化,民族药理论依据与中药也有所差异,如瑶药的“颜色功能”理论认为药物颜色有红、白、黄、黑4种,红色药走血分,有补血、破血、生肌作用,黄色药走皮肉,有清热解毒、杀虫、除风作用,白色药走气分,有补气、行气、消气解毒作用,黑色药走骨髓,有滋肾、补胃、利水、消积、除寒利湿作用【4】。

炮制对于有毒药或矿物药的减毒存效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药炮制中,一般以修、火、水、水火共制等方法为代表;同时于临床应用有明确的禁忌,如十九畏、十八反、北京同仁堂的对联炮制“虽难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便是对中药使用严格的生动表述。而民族药炮制各具特色,不同民族传承的炮制方法同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及文化相承接,如蒙药炮制多用牛奶、羊奶制;藏医炮制矿物药多用煅、煨法;土家族苗族医炮制有毒药物多用童便制,壮药鲜品多用时炮制等[5]。

2炮制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炮制专业术语表达的影响

有人把《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比喻成一本“菜谱”,认为只要照着原有的操作一步一步来就可以炮制出合格的饮片,但真正操作起来会发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6]。而如何正规、准确及科学的进行实验操作,教与学两方都存在一定的困惑。最大的困惑就是某些中药炮制方法的术语不易理解和掌握,实际操作性差。就像菜谱中有“加盐少许”这样的操作,加“少许”究竟是加多少呢?中药炮制的有些术语也是这样。比如“炒法”作为迄今为止最古老、最基本的炮制方法,最重要的就是掌握炮制过程中的“火力”和“火候”。中药炮制“火力”系指中药加工炮制时火的大小,涉及武火、中火、文火(温度高低、升温快慢等)。而早时由于受到历史条件以及科W技术水平的限制,无法对“火力”精准的进行控制和表述,对炮制“火力”的分类与参数的表述凭经验而定,具有很大的主观意识性。

2.2 实验室的条件的影响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中药炮制实验室条件也在不断改进和更新,如原加热设备主要为煤炉、煤油炉等,现多改用电炉、天然气炉等;同时改进了通风装置,从而使炮制实验室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炮制实验中所用的仪器设备均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导致了学生对工业化大生产所涉及的生产设备缺乏直观的认识。例如与饮片厂的炮制生产设备相比,学校一般难以将各种类型、各种型号的设备购置齐全,因此实验室的炮制操作与饮片生产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造成实验过程与工厂大生产过程脱节[7]。不利于其毕业后在饮片厂开展工作。

2.3 教学模式的影响

目前在高校中药炮制学的大学教学中,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全国医药院校中,课时相差很大,少的仅54学时,多的达108学时,由于某种原因总课时相差大,为了完成课堂理论教学,只有减少实验课时,有的实验课时仅有18学时[7]。实验课时比重小而教学任务重,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而从成绩考核来看,理论课考试所占分值比例较大,实验考核又没有客观的评分标准,难以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学习热情,造成学生对实验有所轻视的现象。

2.4 实验教师的影响

在实验课上,教师通过手工操作的方式边演示边讲解炮制方法的操作、注意事项、成品要求、“火力”、“火候”等,大多凭借个人经验进行描述和表达,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要求,教学效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同的教师对炮制的掌握不同,在实际教学当中难免造成偏颇。

2.5 文化、地域差异的影响

由于中药的使用历史悠久及各地用药习惯的差异,使某些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一药多法”、“各地各法”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为炮制实验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

3改革措施

3.1适当调整实验内容

对传统实验与现代实验的比例进行了适当调整。在实验安排上以中药炮制的常用方法为主,如炒法、炙法、蒸煮法等,选择具代表性的药物,如:王不留行、麻黄、阿胶、鳖甲、地黄等,在有限的药物中体现传统炮制技术的特点,同时也要开展一些有民族特色的炮制实验课程。通过传统炮制实验可使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制药技术。使得这部分内容约占实验课总学时50%的课时。

3.2 注重思维方法教育,培养严谨和创新的态度

我院药学以培养高质量的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开放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较强的创新精神”的要求,以人为本,使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会创新”。主要培养有研究潜力、具有一定的复合知识,既掌握本专业要求的现代医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具有一定民族医药特长,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高级人才。因此,在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确只有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和严谨认真的态度,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及说服性。在实验室过程中,鼓励学生对出现的问题敢于有自己的理解及解决思路及解决手段。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每步实验的现象并及时记录,强调记录的“原始性”、“真实性”及“准确性”。在这种共性与个性结的实验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环境下,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的试验操作技能,启迪其科学思维及创新意识。

3.3 重视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老师给出的实验题目及要求,学生课外通过图书馆和校园网资源查阅和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加以总结归纳,将其运用于实验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并在老师的指导及帮助下完善及改进实验方案。实验结束后,不必过分强调学生必须获得正确的结论,而应要求学生对设计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实验结果进行充分、具体、科学的分析。开放性实验有别于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模式,改变了学生处于被动的局面,更加强调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复合型人才[8]。如:何首乌的设计性实验,有的学生设计了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首乌炮制前后蒽醌的含量变化,虽然这种方法准确度不高,可行性差,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不仅让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重新回顾和加深,同时也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独立设计实验和知识运用的能力。还有的学生查阅了许多何首乌的相关资料,仅卵磷脂的测定方法就写出了多种设计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大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思路,为将来的科研和工作打下基础。

4小结

中药炮制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作为中药炮制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通过验证来补充理论,而是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创新性。通过对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进,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的主观意识,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重复,打破了其对学生的束缚,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而且还是理论学习的综合运用的综合运用【9】,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地实用型中医药专业人才。同时应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及特色,在实验教学中加入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炮制实验,如蒙药、藏药等,培养一批民族医药人才,为少数民族进一步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龚千峰.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2007:1-3

[2] 田华咏,瞿显友,熊鹏辉.中国民族药炮制集成[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1

中药炮制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中药炮制;中药现代化;质量标准;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4(a)―161―02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理论和药材自身的性质,按医疗、调剂、制剂的要求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炮制是否得当,对保证临床药效、用药安全及便于制剂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内容包括净制、切制和炮制三部分。中药炮制作为我国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活跃的生命力,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将药材经过特定的工艺处理可以达到减毒、增效、改变或缓和药性、适应临床用药等目的,在我国中医药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中药炮制是一门传统的技术学科,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其诸多局限已暴露出来,为了适应现代化生产,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同时,这也是我国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课题,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注重中医药事业的完整性。实现中医药领域各个门类学科的全面发展,才能够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向前发展,而中药炮制有关问题的解决就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传统与现代技术的有效融合,摆脱中药炮制所面临的困境?笔者将逐步分析如下:

1 现存问题

1.1 炮制标准亟待完善,认证规范需要加强

中药炮制的规范标准是《中国药典》中收载的饮片炮制标准及炮制通则、《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和地方炮制规范三级标准。由于《中国药典》仅收录了部分药材的炮制方法,并且《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颁布的年代久远,且几乎未进行修改,有些炮制方法尚欠缺科学依据,存在很多的缺陷,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中药材加工生产的要求。再者,由于我国地区众多、民族多样,各个地区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中药制药理论体系及民族用药习惯,加之地理环境的差异对药材的药理药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也比较大,使得不同省份在炮制方法上也存在着差异,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炮制规范(即省、市、自治区炮制规范)。这一做法虽有利于保护地方炮制特色,但是标准众多,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质量标准来遵守,使得药材在流通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有些地区的炮制方法相对落后,这样就造成同种药材的炮制品在流通中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对于中药材不同省市之间炮制规范的协调与统一还有待完善。另外,相关人士也提出要统一辅料标准。辅料对于炮制来说至关重要,不同辅料进行不同工艺炮制出的药材的药理、药性相差很大,如中药牛膝的酒制品能增强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而其盐制品则可引药入肾,达到补肝肾、强筋骨的目的。由于各个地区并没有对辅料的添加进行严格的规定,导致炮制后的药材因辅料选用及辅料质量方面的差异,而对其疗效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有些药材需用酒制,有些地方习惯用白酒,有些地方习惯用烧酒,两者炮制出的药材品质和对人体的刺激性却也存在差异。如何做好炮制环节的辅料控制,既是我国中药企业的薄弱环节,也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完善炮制规范、建立统一的辅料标准体系,对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的加工生产意义重大。

各个企业在进行中药炮制生产时,要严格遵守GMP认证要求,保证中药材的品质、质量,这对整个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是实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由之路。而我国还有很多药厂不符合CMP认证要求,尤其是一些小厂家、小作坊在落后的生产条件下进行作业,产出的药材质量不能达到有关规定的合格标准。近年来影响我国中药出口的主要弊端就是中药材中有害物质超标的问题,作为中药材加工的重要环节,炮制必须严格遵守相应规范,同时这也是对我国中药企业的一大考验。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对药材质量的控制,单凭传统书籍上笼统的记述,如“炒至变黄”等词语来评价、判断炮制品和饮片质量,进行药材加工生产,是有失科学性和规范性的,相关企业与科研单位建立一套严格而科学的评价机制和生产流程规范,对于中药材品质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1.2 研发投入不足,领域盲点尚多

中药炮制是关系到中药新药研发与制剂生产的重要环节,是整个制药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的科研成果,医药领域也不例外,然而,中药炮制的发展进程却十分缓慢,并没有随着我国制剂技术及其他新药研发技术一同平行发展。许多炮制工艺过程中的成分发生变化,以及炮制后药效转变的机制尚不明确,领域内还有很多空白需要填补。那么究竟是什么限制了中药炮制现代化研究的前进脚步?笔者认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研发投入不足,许多企业、研究机构包括政府部门对于中药炮制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由于受到利益驱动及研究经费的限制,也很少有人进行中药炮制方面的研究,这就严重制约了中药炮制的发展,从长远来讲,这对于整个中医药行业的向前迈进也是极为不利的。

1.3 学科重视程度不够,传统技术后继无人

作为一门传统工艺,中药炮制的传承问题是让许多业界前辈忧心和头痛的事。由于当下从事炮制的高水平技术人才很少,加之有志从事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更是匮乏,导致中药炮制事业的传承成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由于中药炮制多为一代代老药工的经验相传,中药炮制技术很容易遗失、消亡,现在专门从事中药炮制研究的专家极为稀缺,因此有“熊猫队”之称。由于从业的老药工不愿公开技术,有些中药炮制的手段濒临失传,导致中药炮制技术的延续遇到很大的障碍。继承中药炮制技术,使之能不断延续下去,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目前,各大医药院校对于加强中药炮制学科建设的力度不够。大中专院校,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直接途径,作为一门传统学科,中药炮制对于理论和应用的要求都很高,而目前在一些医药院校,中药炮制学存在着学时不足和师资匮乏的问题。有些院校的理论学时仅为三十几个,甚至更少,而且实验课中所用的仪器也很陈旧,导致学生仅懂得中药炮制的皮毛,知识结构很不完整。这将严重影响中药炮制人才队伍的质量,对社会、医药行业的发展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1.4 中药炮制技术外流严重,知识产权保护急需加强

近年来,许多国家包括美国、日本、韩国等,认识到中药的独特效用。同时也加强了对中医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于是问题随之而来,由于国内许多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导致技术外流严重。笔者曾读过一则新闻,一位上

海的老药工曾被专门邀请到日本。被录像机拍下了操作炮制的全过程,这在当时引起过了很大争论;其他通过论文以及讲学泄密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医药知识产权纠纷更是屡见不鲜,可见建立健全医药知识产权体系,用法律武器来捍卫国药任重而道远。

2 对策

2.1 建立健全行业规范,标准化生产

首先,要解决中药材及饮片市场流通混乱的问题,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全国统一的行业标准,使之有法可依。而且标准的制定要具有权威性,对于其中关于辅料添加用量、辅料的品质要求要有完善的评价机制,并对炮制后的药材进行相关的优劣评价,通过一些高科技手段,对有效成分含量、毒性控制等方面进行检验,彻底地改变我国中药材生产秩序混乱的现象。

其次,要求各个企业严格推行GAP和GMP认证,从药材种植到制剂生产,整个过程都要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强化企业内部生产标准的要求,力求生产出品质优良、安全可靠的饮片和药品。对员工要进行适当的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加强企业管理,保证员工能够规范化地进行生产操作,以高标准、严要求来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2.2 增加研发投入,鼓励技术改进

21世纪伴随着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天然药物开发前景巨大,尤其对我国来讲,拥有很丰富的中药资源,以及数千年的中医药文化沉淀,为我国新药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因此一定要把握机遇,促进、推动中药新药研发。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及相关企业要加强对中医药的研发投入,支持如中药炮制这样的传统工艺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并且鼓励科研机构及有识之士进行理论创新研究,对传统工艺的不足之处予以改进、改良,实现传统工艺现代化的转变。

2.3 重视人才培养,完善学科建设

针对中药炮制技术传承的问题,可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努力。鼓励有经验的老药工到制药企业和各大研究机构,传授经验和心得。同时,要积极鼓励年轻一身中医药事业,富有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继承和发展中药炮制技术,认识到传承的必要性,防止前人的智慧结晶在我们这一代失传。

要求各大中专院校,重视中药炮制的学科建设,提高学生们对中药炮制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的兴趣,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中药炮制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使中药炮制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加强其与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工程学之间的联系,鼓励同学们投身中药炮制事业。并且可在一些具备先进科研条件的高校,设立硕士点和博士点,为中药炮制行业提供高水平、高素质的尖端人才。

2.4 提高法律意识,强化维权观念

中药炮制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 炮制;毒性;临床应用;研究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59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599-01

中药炮制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中医用药要求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的传统方法和技术,俗称“炮炙”、“修事”、“修治”[1]。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国际上对中医药价值的重视及关注,毒性中药所含毒性成分不同,其毒理机制及毒性反应的表现亦不同,因而对毒性中药炮制处理的方法要求也不尽相同。中药毒性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中药炮制专家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及采用相应方法处理,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有毒中药的规范炮制和合理应用,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为此临床上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和制剂的不同要求,对中药所采取的各种加工处理技术。[2]其目的主要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便于服用,提高疗效。然而,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中药毒性也慢慢浮出水面,却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所以炮制的目的是这样降低其中药毒性。

1.2 方法 在中药炮制过程中,针对中药不同的作用机制、毒理成分,所具有不同的制毒原理和炮制方法,在此我们以炒制降毒、水火共制降毒法和水飞降毒为主,简单分析其方法及应用。①炒制降毒主要是将中药加热炒制,可以破坏其药物的中药毒性。例如苍耳子有毒,但经过加热炮制后,使苍耳子破坏了毒性蛋白的结构,是其毒性不能溶出,从而降低了苍耳子的毒性。②水火共制炮制法是指将水火一同进行炮制中药,可消除药物的毒性或降低,其主要方法是将中药放置适量大小的容器内,加置适量的水进行加热煮制。③水飞降毒法是指将中药毒性成分溶于水而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加水反复研磨,从而降低中药的毒性,此方法主要用于不溶于水的矿物性药物。例如朱砂,朱砂的主要毒性成分是可溶性汞盐,其毒性较大,而经过水飞降毒法可使朱砂的毒性成分降低。

2 结 果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曾取得的诸多收获,中药炮制的方法也得到了可观的进展,方法逐一增多,同时中药的毒性也得到了消除和降低,因中药炮制的方法至关重要,它可直接影响到临床上对疾病的防治或者各种危害。[3]炮制可破坏或改变有毒成分的化学结构,或减少有毒成分的含量。

3 探 讨

3.1 中药炮制的目的 从中药炮制方法而言是多样性的,彼此之间都有相关的联系,通常炮制一种药物或者一种炮制方法,可具有多方面的目的。①有副作用的药物炮制均可消除或减少副作用的产生,有的药物本身毒性或副作用较大,但在临床上可取得良好的治疗作用,为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些药物需炮制后使用。如草乌毒性大,可外用,制草乌,毒性降低可内服。②改变药物性质,因中药性质不同,临床应用各不相同。如生甘草性凉,清热解毒,经蜜炙后性温,能补中益气。③增强药物疗效,有些中药经过炮制后,易研碎,从而有利于药品成分飞提炼,使药物成分提高。如种子类药物炒微黄后,质地酥脆,同时和辅料的作用共同增强疗效。④有利于保存药效和药物贮藏。如加热处理可杀酶保苷,如黄芩、杏仁等;药物经过干燥处理,使药物含水量降低,避免霉烂变质,有利于贮存。[4]

3.2 中药炮制的研究中药毒性是炮制的中药作用之一,可经加热炮制降低毒性 包括利用加热破坏毒性成分或改变结构而降毒;利用加热炮制制霜而降毒;利用加热炮制使毒性成分逸散而降毒;利用加热炮制使毒性蛋白变性而降毒;也可经水处理除去毒性成分。传统炮制技术中,对某些有毒药物可采用水处理方法,除去部分水溶性毒性成分,降低毒性。[5]经不同的水处理方法后,除去部分有毒成分,使毒性降低或减少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3.3 中药炮制的发展 中药毒性药物炮制的方法体现在其重要任务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探讨其深奥的理论内涵、挖掘其丰富用药经验。近年来,由于中药炮制专家长期不懈的努力,使人们对中药炮制的重要性认识不断加深和掌握,新设备、新工艺的探索与应用对于规范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稳定中药临床疗效起到良好的作用,对一些传统的炮制方法有新奇的改进,由于新技术的开发和出现,在中药炮制中一系列优点逐一体现,比如节约能源、省时间、干净方便等。

3.4 中药炮制的注意事项 ①辅料不统一,药物在炮制过程中,需要加入一些辅料与药物一起共同研制,其目的是消除有害物质,而增强其作用。一般酒、醋、盐、蜂蜜等方可作为辅料,辅料的不同决定不同的作用机理。如果选用辅料不当,还会造成相反的作用。②中药成品不干净,中药饮片可作为一剂中药的主要原料,发挥其主要作用。首先中药药用部分需要净选,有些提供商为了方便省时,而没有除去药物中的泥沙、夹杂物以及霉败品,分离其不同的药用部位。而有些中药饮片不干净卫生,省去了这些必要的工序,将皮、茎、根、须混为一团,粗制滥造。从而影响了医药市场,更严重的是影响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中药的毒性成分可以严重破坏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参考文献

[1] 张超,王英姿.大戟科5种有毒中药炮制减毒机理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16(4):l24-125.

[2] 袁艳金,王晓崴,罗敏,龚千锋.浅析中药炮制对中医临床疗效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子懿,赵宏冰.中药炮制“制毒”原理研究进展[J].医学临床研究,2011.27,2:239-241.

中药炮制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中药炮制 实践教学

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临床需求和中药材自身性能,为满足医疗、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进行的一项制药技术,也是中等职业学校中药和药剂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需要的中药炮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使学生进一步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笔者以中药炮制技术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为基础探讨新的教学方法。

一、注重实践教学

按照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中药炮制技术课程看似简单,内容却涉及中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鉴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真正掌握这门知识需要有大量的实践。因此,必须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根据本教材教学大纲的要求,理论讲授和实验的比例大概为1∶1至1∶4,故应以实训为主,要精讲多练,加强个别指导,采用教师示范和学生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1.教师示范阶段

对每种炮制操作,教师选取一种或两种典型药材,按照中药炮制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示范,并结合学校多媒体的教学,将操作过程录制下来,制作成视频以供教学使用。这样,可以让学生掌握锅的预热、火力的控制、投药量的多少及炮制前后药材的变化等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将易出现错误的环节,按照错误的方法进行操作,并让学生观察,将之与正确操作的炮制品进行对比。

2.学生操作阶段

教师完成示范操作后,按照学校的具体实训条件,以小组为单位,发放实验器具和中药材或饮片,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自操作。开始实验之前,可以先花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充分观察该药生品的性状(主要是表面和内部颜色以及气味等),再进行操作。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在实验室里巡视,以便发现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将这些问题整理成册,作为理论教学的素材。

当操作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时,教师应不急于解答,而应让学生自己先思考,通过回忆整个操作过程,并结合教师的示范录像,尝试分析失败的原因,自己找到问题,然后提出解决方法,有条件的可重新进行操作。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理论基础较差,动手能力也不尽如人意,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堂讲授

1.启发式教学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文化基础差、注意力不集中、自律意识差,以传统的“教案+板书”的方式讲授各种炮制方法的操作、火候的掌握,学生感觉抽象,不易掌握。所以无论教师课堂上用多么形象的语言描述药材性状和炮制过程,学生还是无心听、无心记,到了实训时学生依然不认识药材,操作不得要领。

许多炮制技术实际上来源于生活中的烹饪方法,所以,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用通俗易懂的例子启发学生的思维。比如在讲解油酥蛤蚧时,就提醒学生联系烧烤的操作步骤;炒焦时就联系把菜炒糊了;油炸三七时就联系炸排骨等等。

2.视频演示,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炮制前后药材的性状对比是该课程的一个难点内容,光靠粉笔板书讲解,学生难以掌握。而通过制作形象丰富的图片,比较炮制前后药材的性状图片,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解决此问题。也可以将教师示范或以往学生实训完成的炮制品,分别选取两种典型代表——合格品、不合格品,制成正反两方面实例的图片穿插在课件中,不仅使得课件图文并茂,还能让学生用实例照片进行比照,增强感官印象,从而掌握中药炮制品的成品性状。

对于具体操作步骤,理论讲授时采用形象动画式箭头代替一贯的文字灌输式就更加简单明了。若再多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结合视频讲解,就事半功倍了。如:对于清炒法、各种加辅料炒法及炙法等,都可以采用视频片段,这样更为直观。尤其是当没有实验设备或实验材料而无法实验时,如发酵法、发芽法、复制法、巴豆制霜法等等,操作较繁琐,步骤较多,若采用视频讲解,学生就可充分理解。另外,当无法在学校参观到实验设备和器材时,教师也可以把自己在工厂的实践过程录制下来,制作成视频,剪辑成图片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蔡中齐,王和平.《中药炮制技术》精品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

[2]孙立艳.《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北方药学,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