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实训总结范例

中药实训总结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中药制剂检验技术;微课;翻转课堂

中药制剂检验技术作为研究中药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在中药饮片生产与加工、中药制剂生产以及中药质量控制等领域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药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专业技术,也是全面控制中药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1]。“中药制剂检验”是一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相应的药品质量标准,运用现代分析手段和方法,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原料、中间体及成品)进行的质量检测,全面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的课程,具备了学科综合性显著及实操技能强的特点[2]。该课程在学生掌握“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等学科基本理论和实训技能的基础上,重点讲授中药分析的特点、分析方法、应用以及质量标准的制定。中药制剂检验课程内容主要涵盖:中药及制剂的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等。中药制剂检验实训课是“中药制剂检验”课程非常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熟悉掌握药典的基本组成与正确使用,中药质量分析的基本工作程序和实训技能,能够熟悉掌握常用中药的定性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该课程教学内容结合我国中药质量分析的现状,理论联系实际,并反映新方法、新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增强质量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中药质量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中药制剂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创造条件,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掌握这门课程,引入中药质量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能够巩固学生的中药学专业思想和对医药事业的热爱。能够充分展现学生在药企行业中的技能优势和核心竞争力,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和高等医药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为药企、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医院药剂科、医药研究所等输送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岗位的高端型、技能型、专业型人才。

1中药制剂检验实训课存在的问题

目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传统中药制剂检验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1.1实训条件本身有限

高职院校一般受实训场地、仪器设备、经费等条件限制,给实训教学方式带来了局限性。特别是定性、定量分析的大型精密仪器价格昂贵,数量匮乏,体积庞大,更新换代速度快,对场地要求较高,学生一对一的操作机会少,难以满足教学实际需要。中药制剂检验课程难度大、实训项目多、涵盖范围广,本身对学生操作技能要求高,课时少、时间短,学生要在有限时间利用实训课来全面掌握实操技能难度较大、效果不佳。

1.2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传统实训教学一般采取“填鸭式”“灌输式”“按方抓药”的教学方式,总是停留在PPT、Flash等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单一,学生感到这样的课堂方式枯燥乏味,上课容易走神,积极性受挫,导致对基本仪器的感性认识不够,面对单一空洞的理论,理解和掌握要点比较困难,操作技能十分欠缺,这样的教学模式僵化,实践教学单一,如果继续按部就班地进行实训,将会大大影响着教学质量并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既不能达到中药制剂检验教学的初衷,也远远不能适应本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偏差。

1.3实训项目比较陈旧

传统的实训项目内容安排不合理、开设不全面,仅能做最基本的基础性实训和验证性实训,容易走进重知识、轻能力的误区,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结合不紧密,学生只注重结果忽视实训过程以及结果分析,有的学生到毕业论文或者应聘面试时不懂、甚至不会中药定性鉴别的基本操作步骤和设计方案,专业技能欠缺,无法适应就业需要。如学生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某中药材成分进行定性鉴别,仍然出现步骤不全,实训失败的现象,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不能很好去适应药品检验岗位的需要。

1.4考核指标难以量化

在传统中药制剂检验实训教学考核中,平时成绩包括操作和实训报告两个部分。由于实操成绩评判标准不全面、可控性弱,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实训报告来体现,很多时候学生往往也只是将实训步骤和原理照着书本抄写,然后部分老师将所谓的标准答案告知学生,学生对最后的实验结果进行一下简单的总结,不会有太多深入的思考。这样的考核成绩无法有效体现学生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学生缺少主观能动性和思考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很难适应今后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

1.5现行的教材过于陈旧

我系从2017年开始开设中药制剂检测技术专业课程,先后选用《中药制剂检测技术》(第2版)(主编卓菊、宋金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和《中药制剂检测技术》(夏苗芬,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两版教材,有将近500名学生使用。两版教材均为传统教材,侧重于理论知识,忽视技能操作,无校企合作基础,针对性不强,达不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现使用的《中药制剂检测技术》教材为“十二五”高职高专中药专业项目化规划教材,也存在几方面问题:教材内容与现阶段药品生产企业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脱节,内容较陈旧、更新不及时,教材思政内容不足,教材配套化资源可操作性差,教材联系工作实际不足。

2如何看待翻转课堂中药制剂检验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近年来,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其特别之处是在于利用学生课前的闲暇时间进行微课等资源的自主学习,而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性地对课前学生提出的重难点问题进行现场研讨和答疑[3,4]。“微课”是翻转课堂载体,针对于某个课程当中的重难点或技能点而设计的的短视频教学资源[5]。微课为翻转课堂提供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将其应用于中药制剂检验课程的教学中,与传统模式相比,有四个方面优势:

2.1丰富教学方式,形成一种“翻转式”教学模式

目前传统的教学采取“灌注式”“保姆式”实训教学模式,更侧重课堂上的教学。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不仅在课堂、课前、课后师生都有参与互动,根据这种全方位的跟踪培养教学,拉近师生关系,能够让师生共同获得更加真实有效的实训实践学习。同时打破时空距离,学生无论在任何时间、空间都可以模拟实训,无形中延长了实操时间,从根本上扭转理论重于实操的局面。

2.2打破传统常规,构建一种“伙伴型”师生关系

打破先教后学的传统模式,师生在课前、课堂、课后都积极参与。通过质疑、答疑、合作探究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充当着学生的引导者,还充当合作者、培养者,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教学活动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2.3突出教学设计,建立一种“多元化”评价指标

考核评价体系应该不仅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促使以教师主讲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自主学的模式逐步转变;实训评价内容则从学生掌握知识数量多少的单一指标转变为以评价学生自主学习、应用知识的能力,自主实训和课后合作学习的精神等综合性指标。新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课前项目学习考核,包括微视频学习(5%)、实训内容设计[实训总体方案、技术路线等(15%)],主要考察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课中项目过程考核,包括出勤率(10%)、实训药品及设备的自主准备(10%)、实训操作过程(25%)、实训结束后的总结及讨论(5%),主要考察学生的实训设计及动手能力;(3)课后项目考核,包括实训报告(15%)和实训考试笔试成绩(15%)。

2.4坚持教学相长,创造一种“个性化”辅导体系

通过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采用(项目任务+互动讨论+团队合作+项目汇报+项目总结)的方式使学生投入精力用于课前的预习,在整个的预习准备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知识归纳能力及团队的合作能力,同时可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同时对教师来说,促使教师钻研教材、研究学情,深入解读和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增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动性,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3讨论

开展基于翻转模式下微课在“中药制剂检验”实训课的应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打破时空距离。通过模拟微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理论多于实践教学的弊端,倡导从生产实际的需要出发,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操作技能和岗位素质为核心,将结合实训项目将实操的内容制作成微课,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利用微课短小精悍、时间短的特点,课前到智慧职教或者学习通当中,让学生在课前提前学习,熟悉仪器操作的大概步骤,至少可以有个直观的感性认识,过后把观看过后的难点、疑点记录下来,到上课的时候,反馈给老师,这样会符合高职生人才培养要求和学习特点。

(2)在中药制剂检验实训课程中引入社会生活的实际案例和相关课程思政案例。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可以使枯燥的样品分析变得充满启发性,富有趣味性,有助于学生将理论或者实训课中学习到的内容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用药安全意识,致力于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特别是为了有效防止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必须更加注重药品检验环节。通过实验,学生从中体验到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的国粹,让学生了解中药材的药性、药效以及中药鉴别的手段和方法;具备中医药思维和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具备热爱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情怀,锻炼学生的互相帮助的团队意识和治学严谨的学术作风;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情怀,锻炼学生的互助友爱、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

(3)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考核模式,推出集个性化、多元化、开放化和综合化为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学生课前提前观看微课、课件,参与话题讨论,课后完成相应的题库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反思为考核指标,增强教学效果检测手段。

(4)根据中药制剂检验相关行业的工作岗位(如中药制剂QC和QA)要求以及中药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对基础知识、工作技能、工作任务的要求,找出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按照取样—前处理—理化鉴别—常规检查—杂质检查—含量测定的工作过程,构建实训项目化典型工作任务,再根据项目中易出错、难理解的问题,设计微课知识点以中药制剂检验技术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融入思政课程,通过教、学、做有机融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步,将理论学习与实训单元、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有机结合。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中药学;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以技能培养为本,要求职业院校要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的技术人才。举办中药传统技能竞赛的主要目的是检验中药学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考核与展示中药专业学生的岗位通用核心技术、综合职业能力,引领和促进中药学专业教学改革,提升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将竞赛要求和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并应用到相应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丰富和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赛教融合良性循环,而且对促进校企深度合作、行业与教学广泛融合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从中药传统技能大赛的举办宗旨、考核内容、评分标准、对选手要求以及竞赛成果资源应用等出发,探索其对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团队、实训教学、联合培养、考核体系等人才培养有关内容改革的影响,构建出以中药传统技能为核心的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调整培养目标

目前,高职中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多数是以培养具有一定中医药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能服务于中药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在设置培养目标时,口径较宽,人才培养过程中未突出传统中医药文化和技能的特色,而高职培养周期只有3年,导致中药学专业学生技能多而不精,知识面广而不专,就业时大多无异于药学专业,难以体现中药学专业的特色和满足传统中药生产与服务相应岗位的要求。传统中药技能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制备和应用中药的综合技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医药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技能是中药鉴别、饮片炮制、传统剂型的制备和调剂等。基于传统优秀文化和医药技能的传统中药和基于现代西方文化和医药技术的现代中药,对其人才培养的理念、方式和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可分别面向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的相应岗位群,进行区别化的人才需求分析、培养目标及规格设置、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过程实施、学生素质评价等内容的编制,形成中药学专业的不同人才培养方向。在中医西化、中药弱化的今天,传统中医药文化和技术在传承与创新发展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导致从事传统中药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技高素质术技能人才紧缺,出现传统技能人才断层。中药传统技能竞赛对参赛选手的要求,很大程度上展示了国家和行业企业对高职中药学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仅如此,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方案或规程对选手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技术规范、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详细要求,这对相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等核心内容编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因此,可依据中药传统技能竞赛有关要求在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上进行优化探索,突出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传统中药技能人才的培养,将中药传统文化和技能培养纳入岗位需求调研的范围,邀请涉及中药传统文化和技能的中药相关企业、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有关内容的讨论,充分吸纳其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传统中药技能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的意见,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设置学生技能目标时,将中药传统技能设定为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并将其用于集中展现和检验学生的关键必备技能,以期培养出能推动中药产业发展和传承中医药文化与技能的专业人才。

2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迫使职业院校改变人才培养课程结构观,构建起能支撑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并将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及任务贯穿到教学过程目标中,重视课程之间的交融[2]。基于对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和技能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时,要突出以传统技能为核心,对接传统中药的鉴别、炮制、调剂岗位群及其工作任务。比如将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两门专业核心课程分别增加到144课时,夯实中药学专业传统技能的理论基础。适当增加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中药制剂技术、药品GMP、药品GSP等课程的课时,以丰富学生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增强传统中药的生产与服务能力。设置模拟传统中药炮制、调剂与服务、储存养护、质量控制、采收与加工实训等生产与服务综合实训项目,培养学生对传统中药的综合运用能力。此外,设置中医针灸与推拿、药膳食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培养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课程,以拓展学生传统文化底蕴。与此同时,减少天然药物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等基于基于现代中药技术的基础课程或课时量,以确保传统中药技能的教学效果。

3提高师资素质

双师素质教师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学生培养的质量。传统中药技能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具备传统中药技能和中医药文化背景的师资。师资队伍建设包括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两个方面。校内师资中医药理论强但操作技能弱,而校外兼职教师则技能强理论弱。为此,为提高学生对传统中药的综合运用能力,从事中药传统技能教学的教师须提高其双师素质,具体可从以下3个方面采取措施:①组织校内中药学专业课教师到传统中药饮片生产和服务企业、中药材市场及全国中药传承教育培训班或会议进行学习和培训,在提高自身中医药文化底蕴和技能水平的同时,将学到、看到和练就的技能带回到学校、课堂,分享给同事和传授给学生。同时以校内大师工作室建设为平台,通过技能展示、交流及传、帮、带,提高青年骨干教师的技能水平,形成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和技能大师等能力不断提升的教师个人发展机制,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中药传统技能教学团队。②技能竞赛的内容和要求源自于行业企业相应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要,代表着行业企业的主要技能水平和先进技术发展方向,所以技能竞赛培训往往由校内专业教师、校外技术专家组成。在技能培训过程中,校内外培训教师通过彼此交流和相互学习,共同研究技术技能操作标准、传统中药炮制与加工技术、中药饮片真伪鉴别技能和经验,从而使校内培训教师的实践技能和经验得到不断提高。③聘请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质量负责人、生产负责人或一线从事炮制和鉴别工作的老药工为校外兼职教师,采取工学交替、学徒培养或实习指导等方式,在培养学生传统中药技能的同时,带动校内教师双师素质的有效提升。

4创新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包括实训和实习,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一环。技能的培养须以实践教学为主,这就迫使职业院校应形成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主线和特色的综合能力实训教学模式。以培养中药传统技能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必须依赖于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为培养学生的中药传统技能,可以通过以中药传统技能竞赛培训为纽带,建设校内一体化中药鉴定、中药炮制和中药调剂3个综合实训室,更新或添置与中药传统技能竞赛一致、与行业企业生产与服务实际相当的实训设备,增加包括传统中药生产与服务范围的校外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教学模式方面,依据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由单项到综合、由仿真实践到真实职业体验的认知规律,探索构建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四级递进实践教学模式[3]。针对培养学生运用传统中药的能力,积极推行任务驱动和理实一体教学教学模式。以中药性状及真伪鉴别技能为例,基于任务驱动和理实一体的实践教学可按以下3步走:①以小组为单位布置需进行真伪鉴别的中药品种范围,并提前将实训品种有关学习资料、电子工具书通过超星学习通、QQ群、微信群发放给学生,要求每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提前熟悉并确定各组拟要解决的问题。②学生在一体化综合实训室进行探索、验证和结果分析,教师做适当的指点。各组学生遇到的所有问题将通过视频拍摄或录音的方式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现给大家,集中讨论解决。③教师通过一体化教室或者网络学习平台对学生实训后成果做点评、总结和分享,同时优选典型的案例和素材生成课程资源用于下次教学,持续积累课程资源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通过任务驱动和理实一体教学法,使得学生形成领取任务、分析任务、准备资料、实施验证、总结反思、借鉴经验的工作思路和职业能力。

5校企联合培养

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使得职业院校只有加强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对接和服务企业。以培养中药传统技能人才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立足传统中药企业实际需求,以培养服务传统中药企业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主动做好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个对接”,创新工学交替或基于传统技能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传统中药生产与服务企业合作,聘请中药技能大师或“老药工”以师带徒的形式培养学生中药炮制、中药鉴别和中药调剂等传统技艺,实现对传统中药技艺的培养和传承。与此同时,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在学生在顶岗或轮岗实习期间,有意识地将实习生安排到具有传统中药特色的生产或服务企业实习,并针对性安排传统中药生产与服务相应岗位一线技术专家作为实习期间毕业设计的校外指导老师,培养学生的中药传统技能。

6优化评价体系

毕业生素质评价本身是个较复杂的问题,传统的评价方法的缺陷在于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忽视学生的技能水平,不利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以中药传统技能为核心的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就必须突出传统中药技能的考核。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课程、课程体系、专业3个层面。在课程层面,针对理论课程,增加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的比例,突出过程考核。采用线上线下授课相结合的,应探索并发挥线上考核的优势,将学生课前准备、课中表现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监控、统计并生成形成性过程考核成绩。针对实训课程,参照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制定相应课程技能考核细则,实施独立考核并形成单独的技能考核成绩。同时将学生实训的参与程度和过程表现纳入实训成绩的评定的范围,并约占一半的比例,迫使学生摒弃投机心理,注重实训过程,培养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在课程体系层面,针对中药传统技能的培养与考核的需要,增加中药鉴定、中药炮制及中药调剂课程及其综合实训项目中技能考核比例。在专业技能评价层面,具体包括3种措施:①实行职业技能资格证考核制度,要求中药学专业学生必须至少获得中药购销员、中药调剂员、中药炮制与配置工等任意一个体现传统中药技能综合应用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申报毕业。②实施以证代考制度,对取得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获得中药传统技能竞赛省赛一等奖及国赛三等奖以上成绩的学生,可免修相应的课程。③将中药传统技能竞赛的考核内容及历年真题或模拟题纳入中药学专业技能抽查标准,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专业技能抽查。只有重视传统中药技能的培养和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才会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的目标,才能培养出满足传统中药生产与服务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艺.贸易类职业技能竞赛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和应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41-42.

[2]刘贺.浅谈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7):163.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3

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对中药提取岗位和检验岗位的职业能力、知识、技能进行深入分析,明确课程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是熟悉中药各类成分的基本性质,理解中药各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识的基本理论及原理,了解中药提取、分离领域新进展,具备高级职业技能考核的应知要求。能力目标是掌握中药各类成分提取、分离、检验的方法和操作技能,使用工具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知识更新和创新能力、良好的社会沟通能力等。素质目标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具备团结协作能力。

2、课程内容

在实验课程内容选取上,与行业企业合作,围绕中药制药前处理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以完成企业的生产项目为主线,以中药生产中的真实工作任务和过程为依据,围绕岗位工作必需掌握的知识、技能与素养,兼顾执业药师及职业能力等级考试的要求,将课程内容构建为:中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药各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别,综合实训3个教学模块。在中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模块中,根据中药的提取分离与质量检验岗位所涉及的基本技能设置为提取技术、浓缩技术、分离与鉴别技术3个学习情境;中药各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别模块中,根据中药中常见的主要化学成分类型设置为8个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选择1~2味代表药材作为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学习;综合实训模块中,在学生初步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后,安排一次“工学交替”性质的综合实训,具体设置为中药的质量检验和中药制剂的生产与检验两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总体按照如下设计内容进行:任务导入,布置实训药材提取分离任务;信息查询;制订完成药材提取分离任务的相关计划、流程;师生评估,对流程进行优化;对设计进行审查并组织实施;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在遵循基本教学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针对实验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进行教学设计,以情境教学为主线,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1情境教学

实验教学中,注重职业角色理念的渗透,要求学生在各个项目训练过程中将自己看成是企业员工,在情境中能够以岗位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

3.2项目教学

教师拟定项目,以中药提取分离检验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首先针对项目引入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再让学生查询相关资料,了解药材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用途等,设计出实验方案,具体实施时按照提取→分离→鉴别的过程依次完成各项工作,既使学生熟悉了职业工作过程的顺序,又练就了学生中药提取分离与鉴别的扎实基本功,更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3任务驱动教学

针对不同的学习情境设定合适的工作任务,给同学发放任务书,让同学查阅资料,分析讨论工作任务,制订适合方案,然后汇报自己的工作方案,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对方案进一步分析、修正、优化,再按照确定的方案进行,同学之间协作完成工作任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完成相应能力的培养。

3.4案例教学

将失败实验以及查询所得的经典工作情境作为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并从中找到原因进行总结,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5问题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实训。在制订计划、方案实施、总结评价阶段采用小组讨论法,使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6多媒体教学

教学中配以常见技能操作的视频资料和照片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形象具体地了解实际工作岗位的环境及设备,并能熟练掌握常用的操作技能。

3.7网络教学

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主动检索并学习相关资料,并在任课教师和同学之间建立自由互动关系,也为本课程的综合实训提供一个很好的资源平台。

4、考核评价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4

根据近十年来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学专业开展校企合作订单班的历程,从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共建中药实训基地、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共建班级文化、共同参与教学质量考核等方面总结校企合作订单班办学的实践情况,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开办校企合作订单班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高专;校企合作;订单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高职高专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1]。校企“订单班”逐渐成为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共同选择。近十年来,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中药学专业,根据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一体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对开办校企合作订单班的一些现实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中药学专业校企合作订单班的实践情况

(一)校企签订联合办学协议

订单班的办学宗旨是服务社会和行业,为合作企业输送高质量技能型人才。中药学专业是我校省级特色专业,在开展校企合作订单班办学问题上,专业委员会事先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在选择合作办学的企业时,根据企业的发展规模、人才需求等情况进行调研和协商。本着校企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和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的原则,校企双方同意并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协议内容涵盖培养层次、学制、专业、人数、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生管理、奖助学金管理等,明确校企双方在订单班培养方面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二)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学生、组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则根据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结合教育部的有关文件规定和学校具体情况,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总体上既体现高职高专教学特色、又体现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和企业运营特点,在课程设置、学时、理论和实践教学安排、实习环节等方面充分体现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目标,而不是在原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简单地修改。

(三)校企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流的职业教育,取决于一流的职教师资。通过校企合作,改变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在教师来源上以高校毕业生居多,缺乏行业工作经历的局面[2]。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中药炮制、中药鉴定、中药药剂,药品经营与管理等中药学专业课程的实践比例,提高专业课程对接社会岗位的必需内容,引入企业高工,在校内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同时定期和校内专任教师开展专业技能交流;学校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企业兼职教师开展教学能力培训,也为企业人员考取教师资格证提供支持,学校也大力支持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不同企业进行每年不低于两个月的实践学习。通过上述措施,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专业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校企“双师型”队伍。

(四)校企共建中药实训基地

专业实训基地是集教学、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职业教育中心[3]。我校中药学专业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也是校企合作示范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方式将原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改造,彻底打破原单一实训内容的实验室格局,建立体现工作环境、岗位能力的综合实训基地[4]。实训基地的校外师资主要来自合作企业的业务骨干、医院专技人员。实训基地按工作环境布置,如千金药业将社会药房模式直接引入到原校内模拟药房,如和附属医院药剂部成立炮制加工车间,承接合作单位的代加工、和部分炮制任务,通过学生在药房实训,在炮制车间实训,学生既能在指导老师带教下学习岗位知识,又能通过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服务患者,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日常教学实训和企业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相融合,实现校企双方、教学与生产、学生与职业岗位“近距离”接触[5]。

(五)校企共同参与学生管理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充分体现校企合作管理特色,中药学专业订单班建立了“双班主任制”学生管理队伍。由学校和企业各派一名人员参与学生管理。学校班主任负责班级日常事务和学生生活进行管理,企业班主任负责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企业文化和协调企业与学生、学校相关事务,校企班主任通过深入学生群体,实行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培养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能够掌握学生的综合表现,为学生进入合适岗位进行前期介入培养。通过“双班主任制”管理,对订单班学生从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方面进行培养和塑造,将学生管理由“批量式”培养转变为“个性化”培养[6]。这也充分调动了订单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和职业认同感,有利于学生在进入企业前具备中药学专业各岗位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

(六)校企共同建设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是学生培养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订单班是校企双方联合办学,班级文化建设上有其自身发展特点[7]。首先体现在班级的名称上,通过企业冠名班级名称,如老百姓大药房班、九芝堂班、千金湘江班等,将企业名称融入班级中,体现与普通专业班级的不同。其次,企业文化进入教室,如在订单班开班前,由学校和企业人员将教室适当布置,通过KT板将企业简介、发展理念、产品等内容在教室墙面展示,定期出企业动态的黑板报,建立微信交流群。让企业文化进课堂,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每个学期安排一门企业课程,讲解企业文化和发展规划、员工养成及产品介绍等,如《初识老百姓》、《千金药业用人之道》等课程。同时,在学生穿着上,合作企业为订单班学生量身定做了印有企业标志的衣服,用于学生出席校企双方的活动或比赛,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了解企业、热爱企业。

(七)校企共同参与教学质量考核

根据订单培养协议,企业全程参与订单班的教学质量考核工作,这有利于订单班教学质量的诊断和改进[8]。订单班学生的每学期考核分为学校考核和企业考核两部分。在结束理论学习并参加完学校考核后,合作企业组织公司专业人员组成订单班考核小组对学生进行企业知识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结合学校考试成绩、操行表现等确定学生名次,为后续淘汰及奖助学金评定提供依据,只有通过校企双方验收合格的学生才能进入企业实习。

二、思考

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问题上,我认为考察合作企业一定要慎重,避免用工需求量小、发展不稳定、社会责任感差的企业,以免为后续合作及学生实习和就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方面,要在责任、权利、义务上体现校企共同参与,企业不能什么都不管,一定要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企业课程,并且纳入学分管理,进行考核。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这一优势,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高实践技能。在学生管理方面,以前采取辅导员直接管理,与普通班级无异,由于辅导员工作压力大,管理力不从心,导致合作企业对订单班缺乏管理,学生无法了解企业的文化和对岗位的要求,对企业的认同感也较差,进入岗位后还需要重新学习适应工作的环境,通过建立校企“双班主任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总之,校企合作订单班工作需要学校和企业制定良好的合作制度、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李辉,陈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当代职业教育,2014(1):80-81.

[2]王瑜,夏明兰.深化校企合作拓展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J].改革与开放,2010(6):141-143.

[3]吕美巧.基于订单班的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0):210-212.

[4]许良葵,聂阳.校企合作视野下高职校内中药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6(10):11-13.

[5]隋明山.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7):42-50.

[6]孙朝阳,杨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订单班”学生管理工作研究———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0-12.

[7]金根木,经莉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班班级文化建设实践[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62-63.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5

诚信是做人起码的道德准则,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药学系大学生存在的种种诚信缺失的现象,拟从辅导员的角度,从中药鉴定专业课程入手,浅析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药鉴定专业课程的同时,树立“诚信为本,药德为魂”的基本职业道德,将诚信的理念转化为诚信的社会实践,在今后各个工作岗位中用实际行动践行诚信。

[关键词]

诚信教育;中药鉴定;辅导员

当今社会,由诚信缺失导致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其中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考试作弊现象严重。许多学生认为“别人都在作弊,我不作弊就会吃亏”,从而导致大家都铤而走险,有学生被发现后被学校记过记入档案,严重影响了该学生在社会中的就业和生活。(2)求职过程中进行虚假包装。部分大学生照搬他人简历,篡改学习成绩,虚构社会实践经历以迎合用人单位的要求。(3)合同契约观念不强。在与实习单位签订用人协议过后,部分学生因自身原因随意要求更换实习单位,甚至找到条件好的单位后不辞而别,严重影响了学校学生的整体信誉。(4)有大学生故意拖欠国家助学贷款。体现了部分大学生不但缺乏感恩意识,其诚信意识也十分淡薄。基于种种不诚信的现象和行为,国家已将诚信建设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诚信社会的建立。《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通过完善信用记录和奖惩制度作为推动诚信社会建立的一项重要措施。与此同时,我们也更应强调诚信是做人起码的道德准则。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提出诚信是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石,是伦理的基本原则。论语中也讲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诚信就像连接车辕与轭的木销子,没有木销子,车子将寸步难行,没有诚信,社会也将停滞不前,社会进步也就无从谈起。以下以中药鉴定课程为例,简要谈一下如何在药学系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中开展诚信教育。

一、药学系大学生诚信教育基本思路

如何才能做到诚信呢?论语中讲道:言必信,行必果。说过的话一定就要做到。也就是言行必须一致。而我们传统的诚信教育单纯从道德规范出发去要求学生,忽略了道德规范来源于社会实践。作为一个辅导员,在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的情况下向学生灌输“言必信”,学生是难以接受的,同时我们对学生通过什么方式去践行诚信缺乏关注和必要的指导。基于此,我们考虑到药学系学生在校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学习,将诚信教育与专业教学结合,让学生在实训中形成诚信的行为规范应作为我们研究的重点,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如药品质量去认识和把握诚信问题。通过实训项目等进行环境渗透,让学生在诚信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将诚信内化为自身品质,并最终形成诚信的行为习惯。这种渗透是一种自然融入的过程,学生更易接受。

二、基于中药鉴定课程的诚信教育的具体方法

以下简单介绍下如何引导药学系学生在中药鉴定相关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诚信的行为规范。

(一)紧密联系课程研究内容和培养目标

在药学系第三学期德育工作当中,会开展就业教育。这时学生也开始进入中药鉴定技术和天然药物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对这两门课程的研究内容和培养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内容为“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培养目标为培养“诚信”“质量第一”的职业道德观念,要让学生明白“保证药品质量”是大家今后在药房调剂、药材保管、药厂投料、药品检验、中药销售等各个工作岗位中的基本职业道德,而这又与大家在工作中诚实守信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密不可分。

(二)紧密联系社会时事热点

我们需要结合当下大家感兴趣的时事热点让学生展开讨论,如由“中西医之争”、西医提出“废除中医保留中药”再到中医系统内部中医和中药的相互指责,让学生知道如今中医治病疗效不好很大程度上确实是与中药的质量有很大关系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中药的质量为什么会变差呢?除了大家在专业课学习中提到的品种问题、栽培技术、炮制加工技术的影响还有其他因素吗?进而指出人是否诚信的道德因素会对药品质量的好坏造成巨大影响。接着给大家展示目前令人触目惊心的中药材造假情况,让大家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如,利用一些外观形状和颜色相近的药材进行掺假,用桔梗冒充人参,用机制塑料进行掺假的,如用机制塑料加工染色后冒充蛤蟆油;在海马、西洋参当中灌铅、喷洒明胶粉等来增重的;用致癌化工原料苏丹红等对玉米须染色冒充西红花;特别是一些贵重药材如冬虫夏草造假技术更是呈现多样化。那么中药造假究竟有什么危害呢?对我们有哪些影响呢?然后进行一一说明。(1)严重危害公众健康,轻则达不到治疗效果,延误治疗;重则中毒,致残致畸,危害生命。让大家思考自己是否曾经或可能会成为受害者呢?(2)造成中药检测成本升高,随着造假手段高超,检测手段必定更加复杂,中药成本逐渐升高。让大家体会中药是不是越来越贵了呢?(3)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中药行业由于受到造假风波影响市场受挫,中药企业接连倒闭,对于我们药学生来讲,工作是不是越来越难找了呢?通过这样的阐述过后,让大家明白中药造假与大家的日常生活乃至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让大家体会诚信的重要性。

(三)开展先锋模范教育

这时我们学习了中药鉴定课程,是否可以凭借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需要首先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接着以同仁堂为例,对学生进行“树典范、学先进”的教育。以同仁堂的名字来历说明药学工作者要心怀仁爱之心,以同仁堂的堂训说明为了保证疗效,同仁堂都是选择质量上乘的地道药材作为原料,不能偷工减料。而做到这点离不开我们所学的中药鉴定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支撑。接着以同仁堂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药鉴定大师芦广荣的亲身经历来进行更形象的说明,讲述她从一名年轻女学徒,被师傅百般刁难,到如何成长为一位传承中药鉴别技术和药德的大师的故事。从她鉴别安宫牛黄丸的原料———牛黄时的一丝不苟,说明诚信是一种世代传承的自律、自省、自觉的行为规范。同时通过她一辈子就干好中药鉴定这一件事指出诚信是一种持之以恒的行为,需要熟练的技能作为保证。通过一系列的先进事例、先进人物的介绍展示,使学生对具体怎么做有了详细的了解,这样诚信教育就不会仅停留于口头、纸面之上,而是有活生生的例子作为榜样。最后通过引用一服中药名组成的对联“厚朴待人使君子长存远志,苁蓉处事郁李仁敢不细辛”总结什么是药德中的诚信,指出诚信的内涵:(1)胸怀救人济世的远大志向;(2)敦厚朴实有礼地对待周边的人;(3)工作的时候细心、从容不迫;(4)能在一生当中恪守诚信。指出这就是药学工作者对病人、对社会诚信的体现。

(四)回归校园实训和社会工作实践

在学生领会了诚信内涵之后,引导学生体会:保证药品质量就是践行诚信。而要保证中药质量,必须练就熟练的中药鉴别技能。结合学生今后的工作内容,要求大家在课程实训、工作实践中体会、践行诚信。如,中药检验时注重养成规范的鉴别程序,看、摸、闻、尝,按部就班;中药调剂时在准确鉴别的基础上再讲求速度,避免忙中出错;中药保管时一经鉴别出变质品、伪劣品,不得作为药用;中药购销时,需采购经鉴定质量合格或优良的药材,不得销售质量低劣甚至伪冒掺假的中药材。如此便将诚信教育与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掌握了专业技能的同时更懂得了践行诚信的具体方法。

总之,要求学生在中药鉴别实践中时刻保持一颗警惕的心,细心再细心,需要多比较、多询问、多实践,不妄下结论,通过逐步提高中药鉴别技能,以实际行动来践行诚信。这样的诚信教育来源于实践而服务于实践,教育效果显著。综上所述,一个人要做到诚意正心,必先要格物致知,也就是说诚信意识建立在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掌握之上,不能沦为纸上谈兵。诚信需从道德理论的约束走向社会实践,形成诚信行为规范。最后将诚信逐步从行为规范内化为诚信习惯。这就是我们大学诚信教育所需达成的目标。

作者:张俊 任华忠 杨莉 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

参考文献:

[1]吴秀明.关于大学生诚信问题及诚信教育的思考[J].外交学院学报,2004(2):108-112.

[2]吴荣军.德育生活化视角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J].江苏高教,2015(3):127-129.

[3]邓红彬,姚红.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1):133-134.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6

医药卫生人员实行终身继续教育,为了让药剂人员更好掌握中医药学基础、现代医药学相关知识,具有中药鉴别等有关基本技能,在继续教学中利用制作中草药电子图谱教学方法,可使药剂人员的中药学、中药方剂学、中医基础、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别技术、中药炮制技术、计算机技能等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

继续教育;中草药;电子图谱;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药剂人员

继续教育是对已取得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拓宽为目的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的特点是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效性大,是解决专业技术人员适应科技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实施科教兴药的一项重要措施,药剂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学习中药传统知识、传统技能与现代医药学的相关知识技能,为使药剂人员达到更好辨认中药真、伪,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我们开展各种继续教育。制作中草药电子图谱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1]。我科引导药剂人员自己制作中草药电子图谱,从而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1中草药电子图谱的制作方法

1.1建立中草药电子图谱qq群

药剂人员在工作岗位都具有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经过学习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训练,掌握了使用计算机上网浏览的技能。我们要求每位药剂人员在网站有个人qq号,建立自己的电子邮箱,方便交流,方便中药摄影图片资源共享。

1.2中草药电子图片的搜集

现代互联网信息量大,许多网站具有搜索中草药图片的功能,我们要求药剂人员到一搜网站进行图片搜集。一搜网站的主要特点是图片资源丰富,中药图片齐全、品种较多,药剂将搜集到的图片存入自己的信息文档内,以作电子图片资料用。

1.3中草药电子照片图库建立

野外采药实训是巩固强化中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最好方法,我们聘请中药教师带领药剂人员野外采药实训机会,是收集中草药电子照片图最好机会,我们聘请的中药教师,十几年来,爬山涉水,风餐露宿,走过新疆、吉林、云南、海南等十几个省大山、走过江门五邑地区七星坑、天露峰、瘦狗岭、北峰山等,经过十几年的积累,拍摄了几万张药用植物图片,经过整理编辑成继续教学光盘。我们药剂科收集了一批中药真假标本,制作了一批中药炮制标本、创建了医院中药标本室,这些材料是中草药电子照片图库最好资源。

1.4中草药电子图谱的编辑

我们要求每位药剂人员根据教学安排,收集常用中药400种,每一种收集3~5张不同类型的图片,对每一张图片进行编辑,注明其图片药用植物的中文名、拉丁文名、科名、形态特征、药用部位、功用、主治。编辑完成后要求药剂人员按科属排列,总结各科主要特征。利用4节课教会药剂人员制作中草药电子图谱的基本方法,将其制作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药剂人员利用课余时间上网,经过一段时间的制作,一段继续教育结束后每位药剂人员都能完成中草药电子图谱的制作。结束时,把中草药电子图谱作为技能达标考评指标之一,并从知识性、艺术性上评出优秀中草药电子图谱给予奖励。通过继续教育的学习,每位药剂人员都有一本珍贵的自制中草药电子图谱,其自制中草药电子图谱具有中草药品种400种以上,分属于100多个科,中草药电子图谱采取图文对照形式方式编排,每种中草药内容包括来源、中文名、拉丁名、科名、药用部位、形态特征、采收加工、药材性状、性味功能、临床应用、主要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彩色照片包括其原植物,中药材。

2制作中草药电子图谱教学方法优点

2.1继续教学体现以药剂人员为中心

借助现代技术,调动药剂人员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使药剂人员能积极主动地把学过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学习专业知识中来,反过来又提高了药剂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药剂人员主动上山采药,寻找需要的药用植物标本,主动到药店、医院、标本室摄影,拍照药材图片,收集图片后,为了弄清每种标本图片的拉丁名、药用部位、功用、主治,利用课后时间到各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室寻找资料,寻找答案,满足了好奇心与求知欲,这样就调动了药剂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药剂人员的自学活动,用少量教学时间,就可以实现教学目的。

2.2启发药剂人员的创造性思维

药剂人员在上网的过程中,浏览各网站,搜集药用植物图片,同时可以阅读到大量中药的开发利用信息。中药开发成新药、保健品、日用品、茶的信息可以启发药剂人员的创造性思维,如搜集灵芝时,在网页上,出现上百幅灵芝图片资料,有灵芝制作成的盆景、工艺品,有江西萍乡武功山的世界上最大的灵芝,重达50Kg,被当地旅游部门保护起来作为旅游景点,还有开发的灵芝胶、茶等产品。药剂人员制作了电子图谱后,会有许多发自内心的想法,如他们要在中药的开发上走出一条我院特色路。

2.3体现了艺术性

自然界植物的多样性,为我们展示美好世界,药剂人员到药园、大山等野外摄影中草药图片就是一种美好享受,网上有各种药用植物图片,药剂人员凭自己的兴趣、审美观挑选自己所需的图片,根据教师的教学安排,自己编辑,发挥自己的艺术才华,可以将一本集知识性、技能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电子图谱制作成功。

2.4培养药剂人员的团结协作精神

药剂人员制作电子图谱需要大量的图片资料,必须花费大量课余时间上网收集。在电子图谱的制作过程中,为了资源共享,药剂人员团结协作,在有效的时间内制作完成了完整的电子图谱。

2.5增加药剂人员的记忆力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对感知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去的情绪和练习过的动作,反映一个药剂人员想象力是否发达与他记数量多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继续教育中,药剂人员记忆力越好其头脑里记忆图像就越多,没有记忆就不可能有思维活动,就无法掌握中药学、中药方剂学、中医基础、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别技术、中药炮制技术等课程所关联的大量中药材、中药饮片、药用植物图象。为了制作中草药电子图谱,药剂人员需要到野外、药园、标本室等收集积累每个药材的原植物、中药材、中药饮片图片,通过自己动手反复摄影,自己寻找各药的来源、中文名、拉丁名、科名、药用部位、形态特征、采收加工、药材性状、性味功能、临床应用有关材料,反复刺激达到增加药剂人员的记忆力。

作者:王莉萍 单位: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7

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对于推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带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升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的整体水平,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发挥实验教学改革的“辐射源、示范田”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7]。基于此,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我校实验室建设中的重中之重。2007年,我校在2000年通过整合学校中药学、药学实验教学方面原有的人员、设备、实验室等资源成立的“实验教学中心”的基础上成功申报为“部级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经过近4年的建设,中心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在实验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平台、建设经验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创新,凝练了“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的实验教学理念[8],构建了“一中心两阶段三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9],搭建了“统一化、网络式、综合型”的实验教学平台,并积累了“理念优先、捆绑集成、创新为重”的建设经验,已将中心建成为教学理念明确、仪器设备先进、师资队伍过硬、管理规范科学、资源网络共享、辐射示范显著的高水平实验教学基地,满足了新时期中药学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1凝练了“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的实验教学理念

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在“系统中药”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更新实验教学理念,形成了“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的中药实验教学理念。

1.1医药结合

中药实验教学以中药药性和效用为核心,以服务临床为宗旨,在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等方面始终坚持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倡导中医与中药密不可分。根据该理念,创制了脾气虚、肝气郁结等中医证候模型,开展了中医方药对中医证候治疗作用的实验项目;结合我校的中药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的条件,开展了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的原则、流程、方式等实验项目;借助我校国家中药GCP中心的优势,开展了中药临床实验设计的原则、方案等的培训;充分利用我校模拟医院的条件,开展了临床选方用药的临床模拟培训。此外又将教学研究成果及时地归纳总结,提供给临床医师用药参考。

1.2系统中药

依循著名中药学家凌一揆教授“系统中药”思想,认为中药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品种、产地、采集、泡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综合学科,其涵盖了中药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中药品种品质与鉴定、中药药理毒理、中药物质基础与质量标准、中药泡制与制剂等内容的系统知识。根据该理念,实验项目的设置紧紧围绕中药鉴定、中药泡制、中药制剂、中药药理、中药化学等方面展开,并注重各学科专业技能之间的交叉融合,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系统的中药知识。

1.3实践创新

围绕我校“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中药学创新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中药人才培养的目标,中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根据该理念,采取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行导师制、推行毕业专题、设立本科学生科技基金等措施,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技能、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等,加强创新能力和科研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的教育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心对中药本科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适应了新形势对中药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我校从事中药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2构建了“一中心两阶段三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

中心在建设过程中针对现阶段中药学术、学科、产业、事业等发展的需要,积极进行了新形势下中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构建出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中心两阶段三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2.1一中心

“一中心”是指从实质上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中心。通过逐渐压缩验证性、演示性的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适应创新性人才培养,中心联合了全国33家单位、121位专家共同编写1套《部级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学实践教学创新系列教材》(共7本),构筑了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中药实践教材新体系,在兄弟院校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和应用效果[10-11]。

2.2两阶段

“两阶段”是指从时间上将实践教学分为基础专业技能培训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两个阶段。一、二年级为第一阶段,以系统中药学为主线,以独立开展实验课的方式,将化学、药理、药植与鉴定、泡制与制剂等基础和专业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使学生系统掌握中药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思维。三、四年级为第二阶段,引入导师制,以部级重点学科中药学为依托,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等纵向课题及校企合作项目等为支撑,进行科研训练,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2.3三层次

“三层次”是指从内容上由课堂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和科研实践3个层次构成。课堂实验教学由基础性实验、专业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3部分组成。其中基础性实验含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内容[12];专业性实验包含中药鉴定实验、中药泡制与制剂实验、中药药理实验、中药化学实验等内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融中药方药分析、中药品种品质与鉴定、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与质量评价、中药泡制与制剂技术、中药药效与毒理等为一体的实验。实习实训由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医院实习3部分组成,目前共有实习基地29个。其中野外实习主要包括药用植物高山实习、道地药材产地实习、中药鉴定标本馆实习等组成;生产实习包括中药泡制、中药制剂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等工厂实习;医院实习包括医院药房实习、模拟医院实习、ADR及GCP的参观实习等。科研实践由学生科技基金、参加教师科研、毕业专题实习三部分组成。学生科技基金由学生自主申请课题,撰写开题报告,进行实验研究;教师科研项目实行导师制,鼓励学生从大二、大三就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毕业专题实习实行1人1题,导师全程指导,中心中期检查,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论文并通过毕业答辩。以此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13]。“一中心两阶段三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实验教学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多元化培养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p#分页标题#e#

3搭建了“统一化、网络式、综合型”的实验教学平台

在目前实验教学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组合,搭建统一化实验平台、网络式信息平台、综合型技术平台,满足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求[14]。

3.1统一化实验平台

通过整合人力资源、设备条件,加强了理论教学平台与实验教学平台的互通,加强了实验平台、技术平台、实习实训平台的互补,加强了科研实验室与教学实验室的互融。

3.2网络式信息平台

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一方面不断改进网上选课系统,使学生真正做到网上预约实验、网上模拟实验、网上师生互动;另一方面加强网络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强化网络监督、考核评估[15-16]。

3.3综合型技术平台

充分利用我校中药学部级重点学科建设成果,发挥科研技术对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多元化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大众化培养与精英教育相结合,打造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技能、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的综合型技术平台。

4积累了“理念优先、捆绑集成、创新为重”的建设经验

4.1理念优先

理念是先导,理念要与时俱进。在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我校历来重视对实验教学理念的凝练,把实验教学理念放在优先的位置,以适应不同时期社会和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从创办之初的“早实践、多实践”到现在的“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的实验教学理念无不都适应了社会和时展的需要,为中药学创新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4.2捆绑集成

中心在建设过程中采取捆绑集成的方式进行建设,具体来讲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将教改项目研究与中心建设紧密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中心建设过程中的思路理清;二是将学科建设与中心建设紧密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使经费能捆绑投入,综合集成进行建设,形成了高显示度、规模效益明显的教学实验大平台。

4.3创新为重

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始终以创新为重,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中心建设的目标。为此我们对原有的实验教学方面原有的人员、设备、实验室等资源进行了整合,对实验内容进行了调整,增大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的实验比重,增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建设以创新为主的实验室———图书馆式的实验室等。通过这些举措,把创新放在重要位置,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8

关键词:中药炮制技术;药品生产技术;课程思政

中药炮制技术是我院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中药炮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其后续学习相关课程及今后从事中药饮片生产、检验等工作奠定专业基础。我院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是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我院与本市张恒春药业有限公司属于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中药炮制目前是省级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的一个比赛项目。因此,如何以技能大赛为抓手,将课程教学改革效果通过比赛反映出来,同时又以比赛反哺教学,以及如何将校企合作这一特色融入课程教学,让学生扎实掌握理论知识并将所学内容熟练运用到实践中,是本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教学中,因为实验实训条件所限、课时紧张、教学方法落后等原因,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理论教学

因理论教学内容较多,教学方法仍沿用传统的“填鸭式”,导致占用课程较多课时,加之由于教学形式枯燥单一,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也难以消化需要掌握的知识。

1.2实践教学

因实验实训条件和课时所限,传统的实践教学往往以观看操作视频或者仅仅教师演示为主要形式完成,学生很少真正动手。对于一门非常强调实操的课程来说,这无法达到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1.3考核方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多采用笔试方式进行,和大多数课程一样是一张试卷定成绩。因此,很多学生仅在考前几天突击复习应付考试,并不能反映其真实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基于以上问题,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通过3个教学周期的不断探索,以期提高学生中药炮制水平。

2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我们调研相关企业,仔细研读技能大赛要求,最终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按照中药炮制的核心工艺流程,将课程设计为6个项目,即中药炮制技术的基础知识、中药材净选加工与饮片切制、中药饮片的炒制、中药饮片的炙制、中药饮片的其他制法、企业参观实习。

2.1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一般为72课时,在传统教学中,理论教学内容至少需要48课时才能完成。因此,只有24课时留给实践教学。这与该课程特别强调实践操作的特点不相符。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通过云班课在课前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学习资源,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上教师点评学生课前学习成果,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完成难点教学。课后教师通过布置作业,使学生巩固学习效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线上线下的相互促进,大大提升教学效率[1]。采用此模式后,在保证教学内容不减少、教学质量提升的前提下,该课程理论课时数被压缩至36课时,实践课时数与理论课时数之比为1∶1。对于实践教学,也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课前将相关规范操作视频推送给学生学习,并让学生总结操作要点并反馈,实践课一开始,教师点评学生课前学习时总结的问题,重申并演示关键操作后,由学生操作,并要求学生将实操过程以视频方式上传至云班课。最后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规范操作的认识。

2.2开展课程思政,实现全方位育人

药学行业肩负着为人们提供高质量药品和药学服务,保障群众生命健康的重任。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瑰宝,中药炮制是我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载项目。特殊的社会责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使得药学人才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爱国情怀和专业自信。因此,将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非常有必要。比如在中药炮制技术的基础知识项目教学中,推荐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本草中华》《黄帝内经》等纪录片,让学生在学习中药炮制工艺的同时感受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中药炮制学的兴趣,从而关注中医药文化和生命健康[2]。在企业参观实习项目中,带领学生来到张恒春药业有限公司,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张恒春“虔诚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祖训,诚信为本、存心于仁的企业精神,同时见证老药工的精湛技艺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了解做药人必须具备的职业责任感与诚信价值观。

2.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积极性

针对中药炮制技术理论教学枯燥的问题,可采用直观演示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远程连线企业专家等方式,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积极性[3]。比如,在讲解中药炮制品的质量要求时,先将合格的饮片与不合格的饮片通过实物、视频或图片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判断,并给出评判要点和标准,然后由教师总结。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再比如,讲解炒焦法的目的时,向学生提出在很多影视剧中有喝锅巴水来消食健脾的桥段,让学生联系炒焦法讨论其中的缘由,同时通过云班课的头脑风暴活动,让学生各抒己见并投屏分享,通过此形式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使学生在讨论中掌握炒焦法的目的。在讲解中药炮制机械设备时,可以在恰当的时间通过4G连线企业专家,如遇时间不方便,可采用事先录制视频的方式,比如由张恒春药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或者专家利用企业实际应用的中药炮制机械设备,并联系企业生产实际进行实物讲解,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炮制机械设备运行原理及操作,另一方面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为后续跟岗实习做准备。

2.4举办技能大赛,激发学生实践学习热情

中药炮制技术是一门特别强调实践操作的课程。我们将实验室改造后,改变了以往仅仅通过教学视频或教师演示来完成教学的实践教学方式。出于安全考虑,我们将炮制所用明火全部更换为电磁炉,同时跟学生讲解电磁炉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以及火力火候的选择控制。由于上课人数较多且实践教学课时有限,每位学生在实验课上真正动手的时间其实较少,于是我们在每周固定两天的中午和下午课余时间将实验室开放,鼓励学生在实验室管理员和教师监管下,进行炮制操作练习。我们会定期组织炮制操作技能比赛,每年11月还会组织中药炮制技能校赛,比赛成绩优异的学生可参加省级技能大赛。通过各级比赛,激发学生实践操作热情。在技能训练中教师和学生共同细抠评分细则,优化操作步骤,积累中药炮制经验,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2.5更新考核方式,全面评价学生水平

作为一门侧重实践操作的课程,在考核方式上也要充分体现这一课程特点。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原先的100%卷面成绩调整为50%期末卷面成绩加上50%实践操作成绩,其中实践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加入了思政元素,以全面评价学生的水平。

3结语

经过3个教学周期的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学生理论基础更加扎实,实践操作更加娴熟,对中医药文化更加认可,对自己将从事的职业岗位更加向往。但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例如在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时发现线上资源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线上教学的开展。后期可组织教学团队积极开发精品线上资源,比如录制在中药炮制技能大赛上成绩突出学生的操作视频,供课程教学使用。此外,在校企合作方面,还可以探索更好的合作形式,以实现培养适应市场和岗位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目标。

参考文献:

[1]曹侃.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7,34(2):113-116.

[2]赵婷婷,王雅君,陈晓晶.“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中药炮制学教学改革[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9):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