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句范例6篇

论语名句

论语名句范文1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4、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5、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6、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名句范文2

论文关键词:名词性从句,what,that

 

What和that都可作从属连词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引导名词性从句。为方便同学们使用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中学英语教学论文,现将它们的用法浅析如下:

What作连词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它本身必须是名词性从句中的一个成份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即主语、宾语或表语,如:

一、一、在主语从句中

What matters most in learning English is enough practice.(作主语)

What they need is a good textbook.(作宾语0

What the old man was quite surprised us.(作表语)

二、二、在宾语从句中

Do you know what happened just now?(作主语)

Can you tell me what they are doing?(作宾语)

The teacher asked the students what itwas.(作表语)

三、三、在表语从句中

This is what surprised us.(作主语)

That is what you told me.(作宾语)

Our country is no longer what it was.(作表语)

That作连词,在名词性从句中不作任何成分,没有具体含义(在宾语从句中,如作动词的宾语时,that可以省略)。如:

一、一、在主语从句中

That light travels in straight lines is known to us all.

二、二、在宾语从句中

He said (that)the meeting was very important.

三、三、在表语从句中

The fact is that we have lost thegame.

四、四、在同位语从句中

The news that they won the match istrue.

Exercise:用what或that完成下列各句

1.1.Do you know ____he has joined the army?

2.2.My decision is ____all of us are to start at6 tomorrow morning.

3.3.____I need now is an umbrella.

4.4.Can you tell me ____the problem is?

5.5.I’ll see to it ____everything is ready.

6.6.____is it that has made Tom ____he is today?

7.7.In front of the whole class,he made hispromise ____he would win the prize.

8.8.____he has passed the exam is good news tohis family.

答案:1.that 2.that3.What 4.what 5.that

论语名句范文3

【关键词】《论语》;使动句;使字句

一、引言

在古代汉语中,使动句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而使字句在古籍著作中也是较为常见的语法现象,现结合孔子经典著作《论语》中有关语法现象的比较分析,对古代汉语中使动句与使字句的比较谈一点我的粗浅的认识。

二、使动句在古代汉语里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

 “使动”又叫“致动”,“使动”(和意动)的名称是1922年陈承泽先生在《国文法草创》中提出来的。这个名称很快就得到了语法学界的公认。

使动就是“使宾语动”,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是主语表示的人或事物并不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某种性状,成为某种事物,从语义特征上看,动词具有“是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是和一般动宾结构中动词支配宾语的情况是不同的。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为使动用法的时候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使动用法又分为: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

(1)则德修文,以来之,即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来:使……来)

(2)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论语·子路》(劳:使……劳)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做出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状态;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由此可知,使动用法是含有“致使”意义的用法。

三、使字句是兼语式的一种

在古代汉语里,使字句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语法现象。它与现代汉语里的使字句一样,是作为兼语式的一种而存在的。

兼语式最早是由王力先生提出来的,王力先生叫他做“递系结构”。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中说“凡句子包含着两次联系,其初系谓语的一部分或全部即为次系主语者,我们把他叫做递系式,取‘递相联系’之意。”

最先使用“兼语式”名称的是丁树声等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提出来的。

“使”在句中是“致使、让”之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使字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构成使字句,即表示由主语所代表的施事一方指派命令或致使受事者发出或具有某种动作。在这种情况下,“使”可以直接带动词性宾语,即构成兼语式。可以说,使字句是兼语式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在先秦著作中最为常见,而且兼语式是由“使令”类发展到其他方面的。

(1)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论语·为政》

(2)周人以栗,曰使民以栗。《论语·学而》

四、使动句能否转化为使字句

关于使动句能否转化为使字句的问题,我参考了几本古汉语语法书,笔者认为,使动句可以转化为兼语式,即可以转化为使字句。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是否可以转化为使字句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

(2)子曰:“先之劳之。”《论语·子路》

以上的例子使动用法都能转化为兼语式,即可以转化为使字句,变成“使宾语动”的格式(动:动词)。我们将其转化的对应关系描写出来:

(1):齐之使之齐

(2):劳之使之劳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能否转化为使字句

(1)既庶矣,又何加焉?子曰:“富之”。《论语·子路》

(2)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以上的例子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都可以转化为使字句,即都能转化为“使宾语形”(形:形容词),其转化的格式是:由动宾使宾语形(形:形容词)

(1)富之使之富

(2)利其器使其器利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能否转化为使字句

(1)饭疏食,没齿无怨言。《论语·宪问》

(2)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

 以上的例子中名词的使动用法都可以转化为使字句,其转化的格式:

 名词活用为动词动宾 使宾语成为名(名:名词)

(1)饭疏食 使吃疏食

(2)后其食使其食后

综合使动用法的三类都可以转化为使字句,而且使动用法如果翻译出来的话必须翻译成使字句。总结其转化规则是: 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宾 使宾语动(动:动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宾 使宾语形(形:形容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宾 使宾语成为名(名:名词)

五、使字句能否转化为使动句

关于使字句能否转化为使动句的问题,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即当“使”在使字句中有“致使、令”的含义时,表示由主语所代表的施事一方指派命令或致使受事者发出或具有某种动作。我们分析一下使字句能否转化为使动用法:

看下面的例子:

(1)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论语·学而》

(2)比及三年,可使民足。《论语·先进》

综合上面的例子,“使”后都带有宾语,是兼语式的典型句式。表达的意义和使动用法一致,即“使宾语怎么样”,但是使动用法是用动宾结构表示了兼语式的内容,而在这种使字句中,“使”是介词,是由动词“使”做“派遣”之意讲时虚化而来的,二者的词性不同;而且这类使字句本身就是使动用法翻译过来的格式,所以这类使字句也是不能转化为使动用法的。也有使字后面省略宾语的情况,宾语能补充出来,也是不能转化的。

综上所述,使字句是不能转化为使动句的。虽然在使字句中“使”表示“致使、让”的含义,在语法意义上与使动用法具有相通性,但是使字句是“使”后面必需有动词或形容词,而使动用则是用动词加宾语的形式表达使字句的内容,即表达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后便是使字句的格式。

使动用法和使字句的结构对应关系即:

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体词        使字句:使+体词+动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体词    使字句:使+体词+形容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体词        使字句:使+体词+成为名词

六、综述

综上所述,使动句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也可以说是表达了使字句的内容。使字句是兼语式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使字句表示由主语所代表的施事一方指派命令或致使受事者发出或具有某种动作。使动句和使字句在意义上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二者在句法结构上都是动宾结构,使字句是使动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后的格式,使动句可以转化为使字句,但是使字句无法转化为使动句。

【注释】

①引自李林著《古代汉语语法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51页。

② 引自李林著《古代汉语语法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5页。

③引自李林著《古代汉语语法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8页。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书海出版社,程昌明译注.1998.

[2]郭锡良.古代汉语[m].商务书局,1999.

[3]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87.

[4]马汉麟.古代汉语语法提要.增订版[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5]杨伯峻、何乐士.古代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m].语文出版社,1986.

论语名句范文4

关键词:句式 配价理论 变换理论 认知理论

结构为“NP1+V+了+NP2”句型往往表示“得失”,例如:

A1.他死了老伴。

A2.农场跑了两只兔子。

A3.他丢了钱包。

A4.湖南倒了几座高压输电塔。

……

B1.他得了感冒。

B2.他多了几分信心。

B3.商场着了一场大火。

B4.他长了粉刺。

……

其中A组的“死了”、“跑了”、“丢了”、“倒了”等等,都有“丧失”义,而B组的“得了”、“多了”、“着了”、“长了”等等,都有“获得”义。

在对句子进行分析时,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结构分析,即以二分法为原则,划分句子的层次结构。以“他死了老伴”和“他得了感冒”为例:

A1.他 死了 老伴。

1  2

3 4

B1.他 得了 感冒。

1  2

3 4

按照层次分析法,这两句话的词类序列、层次结构完全相同。本文尝试运用其它几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些句子,看看它们之间是否真的完全相同。

一、配价理论

配价理论主要是研究动词支配名词性词语的能力,动词有几价就决定它能够支配几种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例如“下雨”、“刮风”、“地震”这类表示自然现象的动词并不强制要求和某个名词性词语相关联,所以可是视为零价动词,记作“V0”;一价动词是指强制要求与一个名词性的词语关联的动词,也就是不及物动词,记作“V1”,如“跑步”、“跳舞”、“病”、“哭”等;二价动词强制要求与两个名词性的词语相关联,记作“V2”,一般来说,及物动词都是二价动词;而三价动词则是我们所说的双宾语动词,记作“V3”,如“我送她一束花”,其中“我”、“她”和“一束花”三个名词性词语都是动词“送”支配的。

有时候,动词支配的名词性词语的个数于这个动词的配价并不一致,例如:“北京下雨了”中“下雨”是一价动词,但名词“北京”受它的支配;而“昨天我送她一束花”中,也有“昨天”、“我”、“她”和“一束花”四个名词性词语,但并不能说“送”是四价动词。这里不妨借用研究配价理论更为广泛的德语语法中的“补足语”(die Erg?nzung)和“说明语”(die Angabe)的概念来解释这种现象。补足语是句子中无法删除的名词性成分,动词的配价直接决定补足语的多少,例如“我”、“她”和“一束花”都是动词“送”的补足语成分,都不能被省略。而说明语则能够自由地补充说明动作和状态的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等,它不是构成句子结构的必须要素,例如“北京”是动词“下雨”的地点说明语,“昨天”是动词“送”的时间说明语,删除后不影响句子结构的完整性。

随着配价理论的不断发展,语言学家们发现形容词于不同性质的名词之间、名词中隐含谓词与不同性质的名词之间也存在配价关系。现代汉语中绝大多数的形容词都是一价形容词,也就是说,这些形容词从语义上要求必须有一种性质的名词性词语与之关联,如“快”、“高”、“美丽”、“光洁”等等;而二价形容词从语义上要求必须有两种性质的名词性词语与之关联,如“严厉”、“友好”、“精通”、“有利”等等,它们一般能受介词结构“对……”的修饰。而一价的名词则表现为名词与另外一个名词性词语构成依存关系,如“爸爸”一定是相对“孩子”,“老伴”肯定要有“另一半”等等;二价名词要求两个名词性质的词语与之关联,一般能受“对(于)……”的修饰,如“感情”、“见解”、“作用”等等。

在这里我们还是以“他死了老伴”和“他得了感冒”为例进行分析。

先说“他得了感冒”,“得”这个动词,在指“获得”时,应该是二价动词,即可以支配两个名词,一个作主语,一个作宾语,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一些说明成分,例如“他上个星期得了感冒”。但是在“他死了老伴”这个句子中,从“死”这个动词的意义“失去生命”上来看,应该是一价动词,但是此句中“死”明明支配了两个名词性词组,如果将 “他”作为补足语成分,“老伴”就成了说明语,可以被删除,句子就成了“他死了”,显然不对;但是,如果将“失去生命”的主体“老伴”看作是补足语,“他”作为说明语被省略,即“死了老伴”,句子也失去了完整性。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语言学家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例如,陆丙甫(1979)认为“死”大部分情况是一价动词,但是在有“丧失”义时是二价动词,这种说法承认了一词多价,违背了一个理论系统简洁性原则;袁毓林(1994)认为“他”并不是动词“死”的配价,而是名词“老伴”的配价,“老伴”是一个一价名词,因此要求“他”作为与之语义上相关联相对应的成分,但是,这样又无法解释“农场跑了两只兔子”这类的句子,因为“农场”并不是名词“兔子”的配价成分。

由此可见,配价理论的着眼点在于具体的动词、形容词或者名词,而不是从句式的层面进行研究,是一种由下而上的研究方法,通过把握各个具体句子成分之间的差异来把握句子之间的差异。但是,我们知道,往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1+1>2”,因此,配价理论在解释这类句型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加入从上而下的研究思路,即从句式出发,研究句子之间的差异。

二、变换理论

因为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让语言在实际运用中产生了大量的意义相同但句法格式不同的同义句式;同时,看似相同的句法格式内在的意义也可能不同。而变换理论正是依据“句法结构的相关性”,按照“变换分析的平行原则”,通过“变换”句式对句子进行分析。这就要求必须形成一个变换矩阵;矩阵的左边作为原句式的一个个实例,形式(词类序列)相同,语法意义(高层次语义关系)也必须一致;矩阵中变换后的句子,形式也必须相同,语法意义也必须一致;变换前的原句式的实例和变换后的句式实例中,共现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低层次语义关系)也必须保持一致;矩阵左右两侧的句式实例必须在语法意义(高层语义关系)上的差别一致。

根据上述原则,例中这些句子的句式结构看上去都是“名词+动词+了+名词语”,即“NP1+V+了+NP2”,但是,实际上,通过变化句式,可以发现A组和B组的句子并不相同。A组句子可以转换为“C式”:

A式:NP1+V+了+NP2 => C式:NP1+的+NP2+V+了

A1.他死了老伴。 => C1.他的老伴死了。

A2.农场跑了两只兔子。 => C2.农场的两只兔子跑了。

A3.他丢了钱包。 => C3.他的钱包丢了。

A4.湖南倒了几座高压输电塔。 => C4.湖南的几座高压输电塔倒了。

……

而B组句子却不能变换成“C式”。

B式:NP1+V+了+NP2 ≠> C式:NP1+的+NP2+V+了

B1.他得了感冒。 ≠> *他的感冒得了。

B2.他多了几分信心。 ≠> *他的几分信心多了。

B3.商场着了一场大火。 ≠> *商场的一场大火着了。

B4.他长了粉刺。 ≠> *他的粉刺长了。

……

因此,通过变换理论,我们可以推断“NP1+V+了+NP2”是一个歧义句式,可以分化为A式和B式两种句式,其中A式中的动词有“获得”义,可以变换为C式“NP1+的+NP2+V+了”,而B式的动词具有“丧失”义,则不能变换成C式。但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歧义,为什么两个句式词类序列、结构关系相同,但是实际语义结构关系不同呢?变换理论可以区别歧义句式,但却不能回答句式产生歧义的原因。

三、空语类理论与移位理论

空语类理论和移位理论都是建立在乔姆斯基“T模型”的语法模型的基础之上,认为各类动词都可以建立起一种基本的结构形式,例如在汉语中建立的三种“汉语抽象动词结构形式”:

SP1(无宾语结构):[NP1 V1]

SP2(单宾语结构):[NP1 V2 NP2]

SP2(双宾语结构):[NP1 V3 NP2 NP3]

在这样的基本结构,或者说是“原型结构”中,动词前后没有出现的主语名词和宾语名词的位置就是“空语类”。空语类共有三种形式:“省略e”、“语迹t”和“隐含P”。

A. 他的老伴死了。

B. 他死了老伴。

C.去年他死了老伴。

D.去年死了老伴。

……

如果按照传统的层次分析,这这些句子结构不相同。但是按照空语类理论,则将它们看做是同一原型结构变换出来的,“死”是无宾语动词V1,它的结构形式是[NP1 V1],即“他的老伴死了”,其它几个句子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变换了某些句子成分的位置产生的,也就是发生了移位。

A. 他的老伴死了。 [e他的老伴死了]

B. 他死了老伴。 [e他t死了(老伴)]

C.去年他死了老伴。 [去年他t死了(老伴)]

D.去年死了老伴。 [e t死了(老伴)]

……

而“他得了感冒”中,“得”是单宾语动词,因此这句话与它的结构形式[NP1 V2 NP2]一致。

从“话题结构”的角度分析,“汉语抽象动词结构形式”中受到动词直接支配的NP位置就是论元NP,我们已经知道,“死”是一元动词,只能支配一个论元NP。原来的句首NP的位置应该是“他的老伴”,但是这个论元发生了分裂,造成了“成分异指”现象,形成了“他”和“老伴”两个NP,“他”作为表领属的定语,留在了原位,充当这个句子的主语,“老伴”向后移位,但是两者之间只有一个成分才是真正受动词支配,是真正论元NP。试着将两个成分删除一个,如果删除原先句首论元位置的“他”,则句子的语义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如果删除向后移位的“老伴”,则整个句子的语义完全改变。所以,这句话的真正论元NP是分裂后移的“老伴”,“他”成为非直接论元句首NP。而“得”是二元动词,可以支配两个论元NP,一个表示主体,一个表示客体,因此,“他得了感冒”中的论元NP“他”和“感冒”都没有发生移位。

四、认知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配价理论只是研究动词、名词等在句子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句式本身的意义。变换理论、空语类和移位理论虽然从句子深层的句式结构进行分析,但是对动词语义特征的分析不够。因此,他们提出了将配价看作是句式的属性,同时,动词的词义应该用“理想认知模型”描述。

所谓句式配价,就是指抽象的句式配备的、与谓语动词同现的名词性成分的数目和属类(如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等)。而理想认知模型是指词语从语意特征分析角度所做的定义。例如,“死”除了指失去生命,还包含了“亲人、朋友去世是非常惨痛的损失”的含义。

按照这种看法,“他死了老伴”拥有两个论元,是二价句式,“他的老伴死了”只有一个论元,是一个一价句式。前一句强调“他”因为失去妻子而损失惨重,而后一句只是对老伴去世这一事实的说明。结合理想认知模型,这两个句式拥有不同的句式意义,试比较:

A1.他死了老伴。 A2.*他死了对手。

B1.他的老伴死了。B2.他的对手死了。

A句式的意义包含了“亲友去世是非常惨痛的损失”的含义,因此如果说“他死了老伴”、“他死了父亲”、“他死了一个好朋友”都可以,但是联系理想认知模型则发现,如果对手死了,他可能就不会如此悲痛,所以也就不能说“他死了对手”。而B句式主要是叙述客观的事实,并没有含有“因失去而悲痛”的意思,所以“他的对手死了”就完全成立了。

另外,这种观点还提出,动词进入句式的一般条件是动词必须是句式义的一个实例。其中一种情况就是,动词和句式义之间有一种“使成”关系时,动词就可以进入相应的句式。例如,“他死了老伴”,实际上就是“他由于老伴的死而受损失”,“死”是使句式义表示的动作得以实现的原因;“农场跑了两只兔子”就是“农场因为两只兔子跑了而蒙受损失”;“他丢了钱包”就是“他因为钱包丢了而损失”等等。

五、结语

当今语言学研究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各种语言学理论由于基础不同、侧重点不同,彼此之间的差异很大,有些从词的层面出发,有的从句子层面进行研究,而有的则通观全篇,从篇章的层面展开分析。因此,不能简单地评价某种理论是优是劣,但是,如果在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的时候,能够借助多种理论,通过不同的角度,则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洞悉语言现象之后的本质。

参考文献:

[1]陆俭明、沈 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田飞龙:《浅谈现代德语的VALENZ的结构》,《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术论丛第十一卷――语言与认知》,陕西人们出版社,2002。

[3]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李福印:《语义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论语名句范文5

关键词:三个平面 研究内容 理论应用

一、引言

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鉴于传统语法和结构主义语法在析句方面的弊端,借鉴转换生成语法、符号学、语义学、语用学等理论,胡裕树、范晓等学者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三个平面①的语法理论。关于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的来源、形成与发展以及理论价值等可参见邵敬敏(1992)、胡裕树(1994)、高万云(1994)、高顺全(1997)、庄义友(2000)等学者的相关论述,此处不再赘述。本文着重考察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研究内容的转变以及三个平面理论在应用方面的变化,以探讨该理论的阐释能力及其作为方法论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的发展

1985年,胡裕树、范晓发表《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以下简称《试论》)一文,正式提出三个平面语法理论;1992年,胡裕树、范晓发表《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有关》)一文,“至此,可以说三个平面的理论已经基本完善”②。1996年,范晓著《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以下简称《语法观》),被称为“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理论的第一部专著”;1998年,袁晖、戴耀晶编著的《三个平面:汉语语法研究的多维视野》出版。这两部著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一步论证了三个平面语法理论,为如何运用该理论描写和解释汉语语法实践提供了范例,可以看作是该理论的总结性成果。2003年,范晓、张豫峰等著《语法理论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三个平面的实质即“多角度、多侧面研究语法”,可以说是三个平面理论的成熟之作。2004年,高顺全编著的《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以下简称《语法研究》)出版,该著作理论上更为系统,句法结构与语用结构相结合更符合逻辑。2005年,为纪念范晓从事语法研究50年,陈昌来主编的《现代汉语三维语法论》出版,该书为三个平面理论的专题研究论文集。本文比较分析以上主要著述关于三个平面研究内容的相关论述,以确定该理论在研究内容上的发展变化。

(一)句法平面的研究内容

《试论》指出,句法平面的分析就是对句子成分和成分间结构方式的分析以及词语间层次关系的分析。《纲要》认为,句法平面的研究内容应包括词的句法分类、短语的句法分类、句法成分的分析、语型和句型的归纳。《语法研究》提出,句法平面研究内容包括短语的句法研究和句子的句法研究,句法分析是对句子内层结构的分析。这一提法进一步区分了句法平面和语用平面的研究重点。

(二)语义平面的研究内容

《试论》指出,语义平面的研究内容包括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名词性词语的“有定”“无定”、在名词性词语为核心构成的偏正结构中充当定语的词语与后面的名词性词语间的语义关系。《有关》提出与句法相关的语义平面的研究内容包括动核结构、动词的“价”、名词“格”、语义指向、歧义、词的语义特征以及语义的选择限制。《语法观》明确提出了“句模”概念。《纲要》详尽论述了动核结构和名核结构,动词和名词的配价分类,动核、动元、状元以及名核、名元、定元的分类,以及语模和句模的归纳。虽然《纲要》的研究内容与之前的论述无太大差异,但却更为系统、具体。

(三)语用平面的研究内容

《试论》指出,语用平面研究内容有主题和评论、表达重点、焦点、行为类型、口气、增添、变化等。《有关》将《试论》中的“增添”改为“评议”,将“行为类型”改为“语气”,提高了理论的可操作性;并将“变化”改为“句型或句式的变化”,进一步明确了研究范围;但仍未确定“有定”“无定”“指代”“照应”“预设”“蕴涵”等是否属于语用平面。《纲要》增加了对汉语的时态范畴和句态讨论;明确将“有定”“无定”、篇章连贯和词语的照应、预设和蕴涵纳入语用平面的讨论范围。《语法研究》主张语用结构由句子的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共同构成,内层结构作为整体与外层结构发生联系,分析语用结构可以不考虑内层结构内部的情况,语用成分主要指句子的外层结构成分。

从理论提出到著作出版,三个平面理论的研究内容趋于系统化、具体化、扩大化,增强了理论的可操作性。较之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句法平面的研究内容无明显的增删;语义平面的研究内容更为丰富、具体;语用平面研究内容的变化最为明显,不仅扩充了研究对象,较之前的提法也更具体、更有操作性。但相对短语、句子的研究,三个平面理论对篇章方面的探讨略显不足。

三、理论应用

三个平面语法理论从提出伊始便受到汉语语法学界的高度重视,不仅因为它是一种语法理论,更因为它打破了结构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提供了一种多角度、多侧面研究语法的思路。目前,作为方法论,三个平面理论的应用情况如何?本文在“CNKI”以“三个平面”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2004年以后平均每年相关论文近百篇,硕博论文共计600余篇。研究对象多集中于词和短语,涉及副词、连词、动词、量词、数词、形容词等,副词的最多;句子方面既有特定句式的研究,也有句类方面的研究以及对汉语特殊句型的研究。但析句仍以单句为主,对复句的研究只有转折复句、多重复句、并列复句、补充复句等为数不多的几篇论文;对语篇的研究多限于某个词语的语篇分析;对句型的语篇分析也只限于主谓谓语句等。

统计发现,目前,三个平面理论不仅应用于汉语语法领域的研究,还用于描写和解释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或外国语言的对比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以及翻译研究等领域的语言现象。其中多运用于汉外对比,与语法研究相同,汉外对比论文的研究对象也以词语居多。其次,三个平面理论也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偏误分析。还有少数几篇论文将三个平面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虽然数量不多,但为三个平面理论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四、结语

三个平面理论既是本体论又是方法论。作为本体论,其研究内容趋于多印⑾低场⒚魅罚使理论更具操作性。作为方法论,它将静态的句法研究和动态的语义、语用分析结合起来,为语法研究、汉外对比、翻译研究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注释:

①《语法理论纲要》指出用三个平面理论构建的语法学说可以称之为三维语法;但由于“三个平面”的提法由来已久,已经形成习惯,所以本文仍采用“三个平面”的提法。

②高顺全.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4.

参考文献:

[1]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2]范晓,张豫峰等.语法理论纲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高顺全.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论语名句范文6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词汇语用学的语用充实理论,以“专有名词”和“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为例阐释了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陈述之间的关系。根据语用充实理论,说话人把句子的语义内容和语用因素相互结合陈述的是句子的语用充实命题,至于其他的命题,只有当它们和语用充实命题相关并且是语用充实命题的必然结果时,说话人才对它们进行了陈述。

根据传统的语义学和语用学分工,语义学研究句子所陈述的命题通常具有真值并且表达的是句子的语义内容,因此,当说话人说出句子S时,他通常陈述的只是该句子的语义内容命题。在说话人所陈述的句子S的语义内容命题被确定之后,听话人再根据会话准则和其它语用原则获得该句子的会话含义和前提,从而获得该句子的意义。显然,这种分工过于强调了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称述之间的紧密联系。词汇语用学(Lexical pragmatics)提出的语用充实理论(pragmatic enrichment)(Bluntner;1998)为研究这一传统的语义学和语用学分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此,本文将根据这一理论来重新审视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陈述之间的关系。

一、意义和陈述关系的两原则

1.意义和陈述关系的传统原则

语义学研究的是句子所要表达的语义内容,但是句子的语义内容常常出现在不同的话语语境中,因此,句子的意义可以看作是由话语语境和句子在该语境中所表达的语义内容所构成的函数。根据上述看法,在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句子的说话人之间就必然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如下原则中(Scott Soames;2005:2):“一位坦诚的、具有完全表达能力的说话人以肯定自信的语气在语境C中说出句子S时(该句子不是反话或隐喻,也不具有取消句子正常会话之力的会话含义),他只陈述了该句子在语境C中的语义内容命题。”

2.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

根据词汇语用学的语用充实理论,话语理解等信息处理既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编码或解码过程,也不是一个寻找原型意义或原型特征的过程。作为交际主体的听话人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对目标话语进行不同程度的语用加工。因此,上文提出的原则过于强调了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称述之间的紧密联系,实际上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陈述之间的关系应该松散和间接得多。

为了便于讨论,本文把句子的语义内容看作为数学领域的“最小公分母”(least common denominator),把讨论范围局限于那些语义内容不随语境变化的“不受指示影响句”(indexical-free sentences)。因为“不受指示影响句”的意义是该句子在所有正常语境中做字面理解时的共同语义内容,不受会话含义的影响,而且这类句子的语义内容常常能表达一个完整的命题,因此,能很好地说明意义和陈述的紧密联系。为此,本文提出了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如果M是不受指示影响句”S的语义内容,那么,说话人通过句子S的正常的、字面的用法就能陈述M的恰当语用充实命题。如果M是一个完整的命题,那么,只有当它结合会话的共享前提,并且是句子S所陈述的语用充实命题的明显的、相关的、必然的结果时,说话人才对它进行了陈述。”

二、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实例分析

根据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说话人的话语并不常常陈述所说句子的语义内容。即使该句子的语义内容是一个完整的命题并且说话人表达的是句子的字面意思。本文将根据这一原则,以“专有名词”和“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为例来阐释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陈述之间的关系。

1.专有名词

先谈不完全描述性专有名词,如“Huanghe River”(黄河)。要正确地使用这个专有名词,说话人不但必须知道它的所指对象(referent)是一条河流,而且也必须知道当他说出句子“Huanghe River is F”时,他描述的所指对象是一条具有F特征的河流。根据语义内容的“最小公分母”构想,我们可以把专有名词“Huanghe River”的语义内容描述成表达式“the x: x is a river & x=y”,变量y代表的是专有名词“Huanghe River”的概念意义,它不具有任何语境意义。然而,人们在使用这个专有名词的时候常常会根据具体语境对它进行语用信息加工,从而获得不同的语境意义。

再看看结构简单的专有名词“曹操”,大家都知道它是三国时期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在使用这个专有名词时,它的语义内容通常会得到语用充实。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对话:

(1)A:你们刘经理这个人怎么样?B:他呀,是我们公司的曹操。

在上述对话中,A对B的话语中“曹操”这一专有名词不能做原型意义的解读,需要对它进行类别延伸,根据具体语境条件进行语用充实。听话人A可以从一系列语用充实项目中进行关联语用选择,确定最佳关联。这些语用充实项目包括“善于纳贤、胸怀大志的曹操”、“善于玩弄权术的曹操”、“欺上瞒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善于纳贤、胸怀大志且具有文学才华的曹操”等。如果听话人A根据具体语境确定B的话语陈述的是语用充实命题“刘经理是善于纳贤、胸怀大志且具有文学才华的曹操”,那么,根据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B在陈述这一语用充实命题时并没有陈述他所说话语的语义内容命题“刘经理是我们公司的曹操”。

2.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

我们现在用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来分析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referential use)。我们来看看Donnellan(1966)的那个著名例子。在该例中,句子(2)所表达的语义内容可以描写成命题(S2)。

(2)The man in the corner drinking champagne is a famous philosopher.S2. [The x: x is a man & x is in the corner & is drinking champagne] x is a famous philosopher

当句子(2)中的确定性描述语“The man in the corner drinking champagne”用于指称时,说话人的注意力就集中在某个特定的人m身上,他意欲表明的是m是一位著名哲学家,因此,我们根据语境因素对话语(2)进行语用充实就可以获得说话人所陈述的主要语用充实命题(PE2)。

PE2. [The x: x is a man & x is in the corner & x is drinking champagne & x=m] x is a famous philosopher (“m”的内容是m所指明的那个人)

根据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说话人在陈述主要语用充实命题(PE2)时也必然陈述了语用充实命题(PE2a)和(PE2b)。

PE2a. m is a famous philosopher.(“m”同上)

PE2b. m is a man & m is in the corner & m is drinking champagne(“m”同上)

我们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到,语用充实理论能成功地解释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确定说话人的所说或者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