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范例6篇

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范文1

一、原因分析

1、思想懈怠,职责心不强,思想麻痹大意,认识不强,对工作重视不够,有时存在“得过且过”、“差不多就行”的想法。作为党工委书记,不论有多少理由,都应端正态度,始终将农民群众的大事小情放在自己的心坎上,全面准确地掌握群众困难,做农民群众的贴心人;对群众提出的困难,更应认真核实、查对并尽最大可能进行解决。

2、工作作风不深入、不扎实、散漫松懈,工作安排不具体、落实不到位。思考问题、推进工作从群众立场出发换位思考的少,不仅自己没有“人气”,还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恶化了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对安排的工作,不是一马当先,而是左顾右盼,没有立即落实,甚至有时存在“在其岗不尽其责”的现象。

3、对下属要求不严。在工作中,对下属要求太松,监督不力。发现工作存在问题时,总是觉得给下属留点面子,没有给予立即纠正,实际上,这样不仅仅不便于管理,而且造成了工作上的失误。

二、改正措施

要做好群众工作就必须与时俱进,树立新理念,掌握新方法。我们党之所以能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其关键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生死与共,这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提高党凝聚群众的能力是关键。党的一切工作,说到底都是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范文2

今年全乡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迎接党的十召开为统领,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促进和谐、促进发展为主题,着力抓基层基础、抓巩固完善、抓深化拓展、抓实效长效,大力实施“1112”工程(建立一系列制度,即多种形式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办好一批民生工程;完善村级群众工作平台;推行“两代”制,即和事务代办),进一步开创全乡群众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经济强县、和谐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建立多种形式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加强各级干部与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密切、最广泛的联系,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采取多种方式直接联系群众。一是乡级领导直接群众制度。每人直接联系至少5名普通群众,每月至少与联系对象沟通交流一次、一件实事。乡主要领导同时要明确一个村作为工作联系点,重点联系经济发展滞后和矛盾问题较多的乡村、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班子比较弱的村等,帮助解决基层存在的问题。二是干部驻村驻点制度。把全县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长效化,每年恳谈、接待制度。要组织有一定规模的干部大走访活动,深入了解民情;要定期不定期开展民情恳谈活动,准确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和基层工作情况;坚持开展领导干部公开接待活动,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

积极实施一批民生工程

民生连着发展、连着公平、连着民心。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切实推进一批民生工程,努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果促进和谐建设。

(一)确定民生项目。对县委、县政府已确定的民生工程,按照任务分解,切实抓好推动落实。各村各部门要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认真研究确定一批民生项目,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

(二)强力推进实施。对确定的民生项目,要逐项细化量化,确保按计划、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乡定期对各村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导。6月底对进展情况进行小结,年底总结承诺兑现情况,通报全乡民生工作落实情况。

大力加强基层群众工作平台建设

群众工作平台是开展群众工作的载体,是服务群众的阵地。重点抓好村群众工作平台建设,努力在村群众工作员建设上实现突破。

(一)加强村群众工作平台建设。完善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在农村配备群众工作员,一岗多责,努力形成事事有人管、有办法管的工作格局。一般情况下,一个村配备一名,可以从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等乡村符合条件人员中招聘,也可由大学生村官兼任。具体负责便民服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群众、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等工作。

(二)强化督导检查。乡对村群众工作平台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检查督导,每半年进行一次测评,年终进行一次群众满意度评议和综合考评。

切实推行制和事务代办制

全县群众工作开展以来,各村各部门建立了一些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有力保障了工作成效。今年要在抓好已有制度执行落实的同时,突出抓好、事务代办两项制度建设,推进服务群众工作不断深化。

(一)制。对辖区内群众的问题、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上级交办的事项,由县、乡、村干部,到有关部门反映并求的解决,实现工作关口前移,把人员稳定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一是建立二级员队伍。乡镇干部负责本辖区、本部门的事项;各行政村干部和专职群众工作员负责日常稳定、事项、民事调解工作。二是不断完善工作程序。对事项的申请、受理、代办、反馈等工作步骤作出明确规定,通过指定、协商、选择,在互信的基础上,确定事项员,签订双向承诺协议书,落实员包调查、包反映、包反馈、包稳定的全程负责制。对按照《条例》规定不予受理或不再受理的事项,向申请人说明理由,并做好教育稳控工作。

加强对群众工作的领导

各村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群众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具体负责,明确专门人员,落实责任,强化保障,切实推进群众工作取得实效。

群众工作范文3

 

在2017年的一年中,在领导的关心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我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要保持“谦虚、谨慎、律己、务实”的态度,做到少说空话,多干实事,不表功、不叫累,不张扬。

通过一年的工作,自己在被征地农民,民办教师两方面方面工作都做到按时发放待遇,截止目前失地居民发放***人,发放金额***元,死亡及年检停发***人;民办教师发放***人,发放金额***元,死亡及年检停发***人。在接待来访群众的工作中,坚持按照工作要求,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认真听取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同时,对群众要求解决但一时又解决不了的问题认真解释,耐心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让群众满意而归。在平时工作中,我也养成了一个良好的品质习惯,不懂就问,工作踏实认真、不好大喜功,与办公室工作人员团结和睦,关系十分融洽和同事和睦友好相处。

一年来,本人能敬业爱岗、积极参加单位组织扶贫活动及党员活动,学习了许多东西,但也自身也感觉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工作还不够细致,以致工作起来不能游刃有余,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工作不够积极,一些工作不够主动,领导交办就做;第三,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1、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及时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2、认真完成领导下达的其它工作任务。

3、学以致用,发挥我最大的工作能力。

4、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群众工作范文4

关键词:群众文化;创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253-01

一、群众文化创作的现状及成因

(一)群众创作活动的业余性和创作队伍的分散性

当前广大群众文化的创作者具有业余性的特点,他们运用各种文化形式,进行形象思维的创作。其业余性的创作也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涵,具有专业创作更广的欣赏群体。

同时群众文化创作者来自各行各业,具有广泛的范围,不同行业之间差存在着差距,也就造成了不同行业的群众文化创作者的人数并不平衡,以及各个行业的创作者之间与创作时间的安排也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群众文化创作者的队伍分散于全国各地。

(二)群众文化创作思想的自主性及创作方式的局限性

当前群众文化的创作是完全处于自愿、自主、自由的文化天地之中,群众文化创作的自主性很强。但近年来也受到了不少外来文化创作的冲击,群众文化创作的方向与传统有所偏离,面对蜂拥而至的外来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我国文化创作的精髓,恢复群众创作的本来面目。

其次我国群众文化业余创作者由于受社会分工的制约,处于特定的区域,且由于工作岗位的限制,对工作非相关的文化知识了解不深,因此视野不够广阔,创作条件与时间均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影响了创作质量的提高。同时群众文化创作者也易受到社会的干扰,难于坚持业余创作。

二、科学发展群众文化创作

(一)营造良好的群众文化创作环境

营造群众文化的创作环境,主要是指良好的精神环境以及创作氛围的营造和提供财力、人力、物质的支持,让群众文化创作者能感受到对其人格的尊重。其次给予充分的创作自由,为群众文化创作提供施展才华的条件和舞台。应当定期辅导、组织和研究群众文化的创作,开展群众文化创作的活动。

(二)提高群众文化创作意识

第一,提高群众文化创作的主流意识。群众文化创作的主旋律应当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凡是能够表现人民奋发向上精神、激发人们生活热情、体现社会发展进步趋势的生活内容,都理所应当的成为群众文化创作的主旋律作品的采风范围。

第二,提高群众文化创作的区域意识。群众文化相关部门不但要关注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内部工作者的个人创作,还应当对区域内群众给予适时的培养和辅导,带动区域内群众文化创作水平的提高。

三、在发展中不断的对群众文化创作进行创新

(一)群众文化创作的题材创新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思想还不够开放,群众文化创作对各种题材和内容相对限制较多,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文化创作者可以表现的内容已大为丰富。面对着中国经济和文化如火如荼的发展变化,群众文化的创作领域己大大拓宽。沸腾的生活、伟大的年代本身就为群众文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

(二)群众文化创作的形式创新

在确立群众文化创作的题材以后,特别是群众文化作品有了好的构思以后,创作者必须考虑用合适的形式来表现其构思。群众文的创作形式的创新要求是文化创作者要在创作过程中,把握群众文化中的客观生活和思想感情的关系,并将其融入创作之中,并灵活的运用文化创作的形式与之协调。同时群众文化创作者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文化创作经验,并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用匠心独运的创新形式给人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提高我国群众文化作品的吸引力。

(三)群众文化创作的管理创新和技法的创新

群众文化的相关部门可以在研究分析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来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群众文化创作的管理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首先,以各种文化相关的比赛、活动为舞台,提供群众文化创作作品生产的土壤,并加强群众文化创作作品的交流。其次,群众文化的相关部门以激励为手段,增加群众创作的活力,并促进群众文化创作的繁荣发展。再次,建立群众文化创作的相关规则制度,规范群众文化的创作制度,并保证群众文化创作的稳定发展。最后,积极开展各种文化创作培训机构,对群众文化的创作进行指导,提供其创作质量,打造群众文化创作精品。

群众工作范文5

一、对城管群众监督工作现状的调查

近年来在城管建设工作上,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有法定的监督权利,党委政府对城管工作的监督机制予以了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城管部门内部也积极落实群众监督措施,建立了专门的监督机构,出台了各种监督制度,并积极的向人民群众宣传,发动群众主动对城管工作进行监督,促使群众监督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群众监督机制得到了基本完善。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要求,逐步制定了完善了各种群众监督机制,包括事务公开制度、民主管理制度、评议测评制度、举报接访制度、首诉负责及责任追究制度等群众监督体系,群众监督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群众也可以通过网络、电话、邮箱、短信等方式对城管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参与城市管理,监督城管工作人员权力的行使。二是群众监督权利得到了大力落实。群众监督权利主要包括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建立健全城管工作政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城管工作定期宣传制度等,使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逐步得到落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对城管工作的关注与支持。三是群众监督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通过深入落实群众监督机制,提高了城管执行部门主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增强了执法人员依法办事的意识,树立了城管工作良好的社会风气,进一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从而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改革、发展和稳定。应该说,城管工作取得的成果是跨越性的,但实现城人管城才是城管工作最终的目的,也使得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工作更加上升到了政治性的高度。以上是城管群众监督工作建设上取得的成果,但事必两极,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为了使此次调研能够进一步掌握群众对城管工作的理解和认识,采取了以下看上的办法,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群众对城管工作职能性质的了解状况进行了调查,共160人参与,其中涉及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厂矿工人、经商业主、普通民众等十八个行业,其中全面清楚城管工作职能性质的占36%,基本清楚城管工作职能性质的占51%,不清楚城管工作职能性质的占13%。这样的一组数据比例,与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是不相协调的。在调查过程中,向参与调查的群众提问了是否对城管工作进行监督或是直接间接的反映过情况,有157人称没有,仅有3人有过间接性的反映情况,途径都是在网络上发表评论。这次调查结果直接表现出了人民群众对城管工作了解的片面性、对城管执法工作的抵对性以及对城管建设工作的维权性等特点,暴露了人民群众最为缺乏监督意识的突出问题。

二、城管群众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群众缺乏监督意识虽然是最突出的问题,但是城管执法机构对政策宣传不到位、对社会承诺不到位、对群众权益保护不到位才是更深层次的问题,经过分析梳理,城管职能落实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不畅。群众了解信息是搞好监督的基本前提,但当前城管公开度还不够透明,应该公开的未公开,应该全部公开的只部分公开,致使群众监督的范围仅仅限于各自的工作和生活领域,影响了群众监督效力的发挥,限制了群众监督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二是执法不严。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工作刷威风,执法讲气派,作风不扎实,对群众提出的批评、建议、控告和申诉不仅不及时调查处理,反而采取压制政策,推卸责任,或是千方百计加以辩解掩饰,致使很多群众监督举报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群众不满意。三是保障不力。群众监督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可是现实中当群众提出批评建议或者检举、揭发、申诉、控告时,往往执法人员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对群众进行打击报复,这即给群众监督带来了干扰和破坏,也使人民群众形成了心理阴影,更对群众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四是民运无为。古人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群众对城管工作的评价才是最真实、最贴切、最可靠的。但城管机构廉情监督员岗位空设,不发挥积极作用,缺乏对人民群众的民运工作,由于不倾听民声,不掌握民意,致使人民群众对法律法规不清楚,再由执法人员直接执法,势必造成被执法人和执法人之间的突出矛盾,从而抵消了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积极支持情绪,伤害了人民群众依法办事的积极性。

三、城管群众监督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造成群众监督工作信息不畅,执法不严,保障不力以及民运无为问题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城管执法机构责任不落实,管理无力度,政策有漏洞的管理原因占主要成份,才相对削弱了群众监督的积极性,究其根源,以下几方面原因占主流。

一是群众监督意识薄弱。从执法人员心理看,大部分执法人员不愿意或不接受群众监督,在主观上出现了脱离群众的思想,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重视,不支持和配合群众监督,把群众监督当作摆设,甚至装装门面,只是空谈阔论;从人民群众思想看,影响监督的障碍主要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城管监督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认为监督有风险,容易信息泄露,遭到打击报复,不敢监督,只要不损害自己的利益,就事不关已,明哲保身,不愿监督。正是这种不成熟的社会意识才导致群众监督难的问题恶性循环,使得群众监督难的问题变得难上加难。

二是群众监督制度不完善。群众监督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组织机构接受群众监督从形式到内容的各项制度的完备和健全,但当前有关群众监督的规定多为内部文件和规范资料,上升到法律层次的不多,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更少,由于法制不完备,群众监督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程序、责任等缺乏明确的规定,导致群众监督常常处于无法可依的被动局面。

三是群众监督缺乏权利效力。群众监督是自下而上的非权力性质的监督方式,监督的后果有赖于组织机构的接受和司法部门的判定,群众监督人不能直接行使处理权、纠正权、惩罚权,因而无法强行要求被监督者接受约束,使得群众监督的权利仅有社会的承认,而缺乏国家权力的支持,监督结果往往失去效力,也使群众监督空口无凭,形同虚设。

四、对拓宽群众监督途径的思考

指出“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制度建设,把党内监督、专门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紧密结合起来,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胡总书记直接道出了群众监督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有效性,这对城管工作应进一步加大群众监督力度指明了方向。城管是执法机构,只有进一步拓宽广大群众对城管工作的监督,把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的权力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有效预防和遏制权力腐败。不断拓宽群众监督渠道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它强调的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这说明了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才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由途径。同志曾说过:“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城管工作更是需要人人建设,才能实现人民管城市的最终目标。城管工作也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和参与支持,才能取得城市建设更加巨大的成果。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立党为公,坚持执政为民,保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必须通过加强群众监督来贯彻实行。为了保证群众所享有的监督权利能够真正地实现,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拓宽群众参与的渠道,以增强群众监督效果,提高群众监督质量。

1.强化群众监督意识。首先,执法人员必须端正对群众监督的认识态度,明确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必须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为群众创造监督的条件。执法人员要摆正自己和群众的关系,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坚持执法为民,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以执法人员的高风亮节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和带动群众遵纪守法。执法人员要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与监督。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采取闻过则喜,从善如流的态度,对群众提出的批评意见,只要是正确的,客观条件允许的,就要采纳,不能采纳的也要向群众解释清楚。其次,对于人民群众来说,要着力宣传其享有的各项监督权利,增强其法制观念,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行使好监督的权利,保护和调动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利的积极性,努力克服依附心理,畏惧心理和盲从心理。

2.完善群众监督制度。首先,要加快建立健全和完善群众监督的相关机制政策,畅通群众参与事务管理的途径,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落实。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群众监督制度,要通过设立意见箱,群众热线电话,召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群众参与到城管建设工作中来。第三,设立廉情监督员岗位,做好民运工作,并吸收一定比例的群众担任廉情监督员,组织他们学政策、学法规,经过培训后下派到各个社区,进驻机关企事业单位广泛宣传,同时了解情况,倾听民声,掌握民意,在基层工作期间,发现问题要及时通过电话举报、网上投诉、书面反映等方式向城管主管部门反馈信息,积极协调解决。廉情监督员在民运工作时,不但要忠于职责,遵守纪律,更要对于人民群众反映的情况严守秘密,不泄露监督举报人个人信息,坚决制止和纠正群众监督中出现的打击报复事件,努力解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为城管工作开创新局面。廉情监督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反馈,并在现场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整改,并及时将整改结果向群众通报。第四,建立群众监督的罢免机制。就是落实群众的监督权力,赋予群众监督相应的制约权力特别是否决权,即当大多数群众对某项涉及自身利益的公共政策不投赞成票时,无论群众是否正确,都应该保留群众的阻止权,城管执法部门不应付诸实施。第五,建立群众首问责任负责制,对群众提出的批评,建议,控告和申诉久拖不处理或者查办结果与实际不符的,要追究有关方面的行政责任直至法律责任,防止出现无人负责,无章处理,无法追究的现象。

3.优化群众监督环境。执法人员要剔除特权思想,腐化思想和鄙视群众思想,把最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在群众反抗权力扩张,滥用,违法,腐败的过程中,创造群众监督与新闻媒介,国家司法,监察等部门紧密配合的机会和条件,帮助群众构建群众监督的网络体系,以强化群众监督外部控制的手段和措施。执法人员要倾听广大群众的呼声和请愿,听听群众的意见,再依法实施城管治理,对个别盯子户要个别谈话,主动向群众释疑解惑,打消群众的抵制情绪,创造宽松的执法局面和更加和谐的监督环境。

群众工作范文6

群众工作的原则是党支部开展群众工作时必须遵循的法则或标准。主要包括:

(1)群众自愿的原则。党支部在做群众工作时,要采取说服的方法,而不能用强制性的方法。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把握群众的思想,以诚相待,使群众心情舒畅地接受和完成党的工作。

(2)团结、依靠大多数群众的原则。党支部在实际工作中要本着团结的愿望,相信和依靠大多数群众,团结他们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倾听群众呼声的原则。党支部在工作中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体察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并以此为根据去做好各项工作;在工作中还要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让群众来评议所做的每一项工作,并不断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

3.群众工作的方法

做好群众工作是一门领导艺术。党支部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讲究工作方法。群众工作的方法主要有:

(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所谓从群众中来,就是领导者要深入群众,把来自各方面的分散的群众意见集中起来,经过分析研究、整理概括,综合成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形成切合实际的工作方针和计划。所谓到群众中去,就是把集中起来的群众意见,再放回到群众中去,并见之于行动,在实践中经受检验,看其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是我们党领导工作的基本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这一方法,一是要虚心向群众学习,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和问题,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二是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在此基础上作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三是要通过群众的实践,实现和发展领导决策,正确的要坚持下去,错误的要纠正过来,不完善的要补充完善。

(2)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一般号召,指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做一般的宣传和引导,动员和教育广大群众行动起来,为实现党在各个时期提出的任务而奋斗。个别指导,是指领导者要亲自深入到若干个基层组织和群众中去,蹲点调查,解剖“麻雀”,取得经验,然后以点带面,推动面上的工作。如果没有一般号召,就不可能推动全局和指导面上的工作。如果只限于一般号召,就无法检验一般号召是否正确,无法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因而也无法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利用点上的经验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全面工作的开展。

(3)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任何任务的完成,都要依靠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就会变成少数人的空忙,工作局面也很难打开。但如果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而没有得力的领导骨干去恰当地组织群众,那么群众的热情和行动也不能持久。坚持这一方法,要运用各种手段激发群众,焕发群众的活力和创造性,要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和谐的环境,满足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对群众创造的工作成绩要给予公平的报酬和奖励,增强其成就感、荣誉感;要为群众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和责任感。

(4)抓两头,带中间。群众是一个集合体。群众大致都有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的和比较后进的三部分人。党支部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培养、依靠少数积极分子作为领导骨干,通过这些骨干去团结处于中间状态的多数群众,带动少数后进群众。这也就是把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带领群众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坚持这一方法,一方面要善于搞好典型示范,运用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先进经验去宣传教育和鼓励引导群众,使群众学有榜样;另一方面要正确对待落后群众,注意发挥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要亲近他们,团结他们,说服他们,鼓励他们前进,促使其向先进转化。群众中先进、中间、落后的状态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还要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依靠、团结、帮助的对象。

(5)说服教育,积极引导。解决思想问题,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须采取民主的、说服的、批评教育的方法,强迫命令往往适得其反。说服教育要诚恳、耐心和有信心,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达到以理服人、以理育人。说服教育还要讲究科学性、艺术性,把群众的思想引导到积极、向上的方面来。实践证明,这种工作方法对于促进群众的转化,作用是比较显著的。

4.大兴联系群众之风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全党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对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今,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党牢记根本宗旨,争得人民支持,满足群众意愿,获得人民拥护,实现群众利益,取得人民信任。党的历史经验证明: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血脉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党的成败在人民。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我们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表,但面临的最大危险却是忘记或抛弃党的优良作风,脱离群众。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事业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党不能淡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要更加牢记党的宗旨,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党更好地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从而经得起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上一篇秋天的词句

下一篇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