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范例6篇

流行病学范文1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流行病学病原菌

研究VAP的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对于临床提高机械通气应用水平,降低死亡率,降低医疗成本,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VAP的发生率以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探讨VAP的危险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患者,分析用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治疗>48h的患者258例,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96例,96例中男68例,女28例。年龄16~96岁,平均(52.3±10.5)岁。>60岁老年患者49例(占51.04%)。原发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26例,外伤17例,术后26例,脑血管意外12例,肺栓塞2例,格林-巴利综合征3例,ARDS3例,肺癌4例,支气管哮喘3例。插管方式:气管插管改切开32例,保留插管26例,直接气管切开38例。机械通气时间2~46天,平均16天。96例患者均接受过侵入性操作(留置导尿管、留置胃管、深静脉置管)。

1.2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VAP诊断标准[1]。

1.3方法按照诊断标准分VAP组和非VAP组,所有病例在住院期间均采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从下呼吸道采集痰液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培养分离菌种,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规定方法进行药敏试验。分别记录VAP组和非VAP组以下临床情况:年龄、性别、上机天数、上机前血糖水平、激素应用情况、休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创伤、手术、昏迷、使用制酸剂、留置胃管、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等,并行统计学分析。

1.4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院重症监护室VAP发生率37.20%(96/258),VAP组病死率30.12%(29/96),从插管到发生VAP的时间为5~14d,平均(7.5±3.3)d。早发性VAP患者(机械通气≤4d)23例(占23.96%),迟发性VAP患者(机械通气>4d)73例(占76.04%)。非VAP组16.05%(26/162)。感染菌株种类/分布共检出病原菌150株,其中G-菌70.12%,G+球菌10.31%,真菌19.57%。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分别占22.1%、15.2%、12.3%、9.82%;G-菌耐药率较高;G+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和溶血葡萄球菌(3%)都为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同时或先后检出2种细菌合并感染34例。

2.2危险因素

在本研究VAP患者中,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表明,VAP的发生与机械通气时间、高龄、慢性基础疾病COPD、昏迷、使用抑酸剂、留置胃管等因素密切相关等作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小时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机械通气的主要并发症,可造成通气时间延长或抢救失败。文献报道[2],VAP发病率为9~70%,病死率可高达30~50%。本研究显示,本组VAP的发生率为37.20%,病死率30.12%;分析本文资料,以下为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机械通气时间长、高龄、慢性基础疾病COPD、昏迷、使用抑酸剂、留置胃管等因素,VAP产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3.1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时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患者鼻咽腔的正常生理防御屏障加之气管导管气囊周围的分泌物易于淤积和下漏,细菌很容易进入支气管组织引起感染。这些机制均可增加VAP的发生率,通气时间每增加1天,其患病率就增加1%~3%[3]本文结果表明,机械通气>4天,发病73例(发病率占76.04%),明显高于非VAP组,所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对降低VAP发生有重要意义.Craven等[4]研究认为,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是VAP发生和病死的主要原因。

3.2与使用抑酸剂如H2受体阻断剂的使用、留置胃管的关系。抑酸剂如H2受体阻断剂可改变胃内酸性环境,使肠道病原菌要胃内过度生长繁殖,并通过胃食管反流途径进入下呼吸道而引起VAP发病。Cook等[5]的研究显示,胃液pH与VAP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当PH<3.2时,VAP的发生率为37%;而PH>5时,VAP的发生率则升至66%。机械通气患者常需要留置胃管来提供营养、药物及处理分泌物等。留置胃管可减弱食道下段括约肌功能,致口咽部分泌物滞留及导致胃食管反流,提供了细菌迁移至口咽部的通路,胃内细菌通过胃食管至咽喉部误吸人下呼吸道。

3.3与高龄老年人由于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呼吸道分泌型IgA水平下降,纤毛-粘液清除功能减弱,容易造成痰液淤积,细菌不能及时排出。患者年龄越大,VAP发生率越高。本研究中,>60岁老年患者49例,占51.04%。

3.4与基础疾病,在各种基础疾病中,COPD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由于COPD患者的气管和支气管上皮完整性丧失,粘液清除能力下降,使得铜绿假单胞菌等易于寄植,同时气管插管或切开则更为寄植菌接种于肺和增殖提供了条件。

3.5与昏迷患者,由于咳嗽、吞咽等保护性反射减弱或消失,容易发生胃液反流,致误吸和影响呼吸道内分泌物的排出。细菌容易生长和在肺部引起感染。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201~202.

[2]BontenMJ,KollefMH,HallJB.Riskfactorsfor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fromepidemiologytopatientmanagement[J].ClinInfectDis,2004,38(8):114~1149.

[3]KollefMH,SilveRrP,MurphyDM,eta1.theefectoflateonset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indeteminingpatientmortatity[J].Chest,1995,108(6):1652~1665.

[4]CravenDE,KunchesLM,KlinskiV,etal.RiskfactorsofpneumoniaacquiredinintensivecareunitUntensiveCareMed.1993,19;256~264.

[5]CookDJ,ReeveBK,GuyattGH,eta1.Stressulcerprophylaxisincriticalinpatients:resolvingdiscordantmetaanalyses[J].JA-MA,1996,275(4):308.

流行病学范文2

案例 某县c村共有64户,351人。某年6月1日至7月5日共发生腹泻病人252例,罹患率高达71.79%,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为2个月,15岁以上的罹患率为68.12%,15岁以下为78.69%。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病程短暂,一般3~4天即恢复健康。经调查全村351人均饮用井水,全村有7口井,多数人饮用1号与2号井水,饮用者罹患率为77.81%;而饮用其他井水者为2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48.8、p<0.01 )。病前有饮冷水习惯者罹患率为81.45%;无此习惯者仅为39.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50.9、p<0.01)。于发病后10天采水样,从水源中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

你认为这次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流行面貌呈现什么型?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进行病因学调查?怎样控制及消灭这类腹泻病?(摘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1,12(5):319)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在人群中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染途径和对传染病易感人群。这三个条件统称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就造成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有助于制订正确的防制措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一、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传染源泉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传染病的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等均为传染源。

(一)人作为传染源

1.病人(patient) 病人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因病人体内存在着大量有毒力的病原体且病人的某些症状亦有利于病原体从体内排出。例如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咳嗽,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患者的腹泻。病原体污染外界环境,增加易感者感染机会。

各种传染病的病程长短不一,按病程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各期病人作为传染意义的不同,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排出病原体,排出数量与频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1)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称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而异,短的仅有2~4小时(如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长的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如麻风病)。同一种疾病不同病例潜伏期亦有长短,但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末可排出病原体,此时病人已有传染性,例如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①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过程,潜伏期短的疾病流行趋势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疾病其流行波持续较久。②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有受感染的时间,从而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③根据潜伏期,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一般按常见潜伏期加1~2天(附表6-1)。④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例如在麻疹潜伏期最初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其效果最佳。⑤根据潜伏期可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2)临床症状期(clinical stage):为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在该时间内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有利于并于病原体排出,故传染性最强。有些疾病在此期可有多种途径排出病原体。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除血液外,唾液、汗腺、乳汁等均可排出病原体,增加污染外界环境的机会而使易感者获得感染。

轻型或非典型病人往往未进行隔离与治疗,作为传染原的意义较大。个别病例如从事饮食工作则可导致该疾病的爆发或流行。慢性临床过程的病人,由于排出病原体的时间长,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可忽视。

(3)恢复期(convalescent stage):在此期病人因病而引起的功能紊乱开始恢复,临床症状消失,机体产生免疫力,体内的病原体被消除,不再起传染源的作用,例如麻疹。但有些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在恢复期内仍能排出病原体,可继续作为传染源。有些疾病排出病原体的时间更长,甚至可终身作为传染源,例如伤寒慢性带菌者。

传染期(infection period)指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传染期的长短因病而异,传染期短的疾病其续发病例呈簇状出现,每簇病例之间的间隔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长的疾病,续发病例常陆续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传染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2.病原携带者(carrier)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因其所带的病原体不同而相应的称带菌(细菌)者、带(病毒)者、带虫(原由开蠕虫)者。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数量比病人少,但携带者因缺乏症状而不易被发现,且能自由活动,有时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甚至引起疾病的爆发,一般可分为潜伏期、恢复期及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种。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incubative carrier):指感染后至临床症状出现前已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有人认为是传染病的前驱期。例如白喉、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convalescent carrier):指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例如白喉、伤寒、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多数传染病人在恢复期病原携带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但少数传染病的病人持续时间较长,个别病例可终身携带。凡病原携带者持续三个月以内,称暂时病原携带者(transitory carrier)。超过三个月称慢性病原携带者(chronic carrier)。

(3)健康病原携带者(healthy carrier):指过去从未患过某种传染病而能排出某病病原体的人,多为隐性感染的结果,一般只能用实验方法证实,但隐性感染不一定均能成为健康病原携带者。此型携带者一般排出病原体量较少,持续时间短。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排出病原体的多少,持续时间的长短,个人职业及个人卫生习惯等。

(二)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人感染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人畜共患病,目前已证实约有200余种,对人有得要意义的约90种。

1.人畜共患疾病按病原储存宿主性质可分四类: 

(1)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主要在动物中保持延续,在一定条件下能传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引起传播,例如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等。

(2)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疾病一般在人群中传播,动物感染是偶然的,例如人型结核。

(3)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均可作业传染源,例如血吸虫病。

(4)真正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必须以人和动物分别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例如牛、猪肉绦虫病等。

2.作为传染源的动物 家畜、野生哺乳动物、家禽及野禽均可传播一些疾病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与动物的接触机会与密切程度,且与动物的种类和密度有关。

二、传播途径(mode of transmission)

病原体为了维持其生物种的存在,需不断地更换宿主。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另一个易感机体,它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称传播途径。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必须依附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媒介,例如空气、水、食物、手、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参与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物称传播因素。

(一)经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粘膜的粘液或纤毛上皮细胞的碎片中,当病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其粘液或渗出物随气流经口、鼻喷出至传染源周围一定范围的空气中。根据颗粒的大小又可分类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三种形式传播。较小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被易感者直接吸入而引起感染,例如麻疹。在空气中悬浮的飞沫,当外层水分被蒸发时形成有传染性的飞沫核,它在空气中能飘浮一定时间,即使传染源已离开,易感者亦可因吸入飞沫核而感染,例如白喉、结核病等。含有病原体的较大飞沫干燥后落在衣服、床单或地面上,当人们在整理衣服或清扫地面时,带有病原体尘埃又飞扬,可造成呼吸道传播,例如结核杆菌、炭疽芽胞等。

空气传播的发生取决于多种条件,其中人口密度、卫生条件、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起决定性作用。

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患者多为儿童,且多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人群。 

2.多呈周期性并伴有季节性高峰,以冬春季多见。 

3.流行强度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及易感人口的比重有关。 

(二)经水传播(water-borne transmission) 

许多肠道传染病,若干人畜共患疾病以及某些寄生虫病均可经水传播。

1.经饮水传播 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疾病的水型流行早年十分猖獗,随着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建立及水质的卫生管理,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爆发在城市已很少见,但在广大农村仍是一个重要问题。经饮水传播疾病历史上已有多次记载,如1854年英国伦敦发生霍乱流行。流行强度取决于污染水源类型、供水范围、水受污染的强度和频度、病原体在水中的抵抗力、饮水卫生管理等。

经饮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分布一致。 

(2)除婴儿外,各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均可发病。 

(3)停用被污染的水或水经净化后,爆发即可平息。 

2.经疫水传播 当人们接触疫水时可经皮肤或粘膜感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其危险性取决于人体接触疫水的面积大小、次数及接触时间的长短。

经接触疫水传播传染病的流物特征:

(1)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2)呈现地方性或季节性。 

(3)接触方式以游泳、洗澡、捕鱼及收割等多见。 

(三)经食物传播(food-borne transmission) 

所有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个别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结核病)及少数人畜共患病(炭疽病)均可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可分两类:

1.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 感染绦虫的牛、猪、患炭疽的牛、羊,其肉类含有病原体。患结核病的乳牛所分泌的乳汁可含有结核杆菌。感染沙门菌家畜的肉及家禽的蛋可含有沙门菌。当人们食用后可被感染。

2.食物在各种条件下被病原体污染 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与销售的各个环节均可被污染。水果、蔬菜等只是机械地携带病原体,其数量不再增多。在另一些食品,如牛奶、肉馅等在适宜的温度下病原体可大量繁殖,人们食用后可感染而发病。

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病的流行特征:

(1)病人有食用某种污染食品史,不食者不发病。 

(2)易形成爆发,累及为数与食用污染食品的人数有关。 

(3)多发生于夏秋季,一般不形成慢性流行。 

(4)停止供应污染食品爆发即平息。 

(四)接触传播(contact transmission) 

接触传播包括两类传播方式:

1.直接接触传播(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而引起疾病的传播,例如性病、狂犬病等。

2.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 contact transmission)易感者因接触被传染源排泄物或分泌物所污染的某些无生命的物体而引起感染造成疾病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某些呼吸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皮肤传染病等均可经此途径传播。被污染的手在间接传播中起特别重要的作用。

间接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与病原体在外环境中的抵抗力、日常消毒制度是否完善、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及卫生习惯等有关。

经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多呈散发,可形成家庭或同室内成员间的传播。 

(2)无明显的季节性。 

(3)流行过程缓慢。 

(4)卫生条件差、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下病例较多。 

(五)媒介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borne transmission) 

作为传染病传播媒介的节肢动物甚多,有昆虫纲的蚊、蝇、蚤、虱等。蜘蛛纲的蜱和螨。由于传播疾病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两大类:

1.机械性传播 节肢动物接触或吞食病原体后,病原体在它的体表或体内均不繁殖,一般能存活2~5天。当它们再次觅食时,通过接触、反吐或随同它们的粪便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而污染食品等,当人们食用这类食品后被感染。例如苍蝇能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2.生物性传播 吸血节肢动物呆咬处于菌血症、立克次体血症或病毒血症时的宿主,使病原体随着宿主的血液进入节肢动物的肠腔,使肠细胞或其他器官造成感染,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繁殖,然后再通过节肢动物的唾液、呕吐物或粪便进入易感机体。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完成生活周期中某些阶段后始具有传染性,其所需要时间称外潜伏期(extrinsic incubation period)。外潜伏期长短常受气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为数极多,例如鼠疫、斑疹伤寒、疟疾、绦虫病等。还包括大约200种以上的虫媒病毒性疾病。

吸血节肢动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有一定地区性,病例分布与媒介昆虫的分布一致。 

(2)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季节性升高与媒介昆虫繁殖活动的季节一致或稍后。

(3)某些传染病具有职业特点,如森林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及野外作业的工人。

(4)发病有年龄特点,老疫区病例多见于儿童,新疫区病例无年龄差异。

(5)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 

(六)经土壤传播(soil-borne transmission) 

土壤可因种种原因而被污染,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使土壤污染。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尸体,由于埋葬不妥而污染土壤。有些肠道寄生虫病的生活史中有一段时间必须在土壤中发育至一定阶段才能感染人,例如蛔虫卵、钩虫卵等。某些细菌的芽胞可在土壤中长期生存,例如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等。这些被污染的土壤经过破损的皮肤使人们获得感染。

经土壤传播病原体的意义,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与频度、个人卫生习惯等。

(七)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 

孕妇在产前将其体内的病原体传给好的胎儿垂直传播,亦称母婴传播。从广义来看,可分为下列几种:

1.经胎盘传播 受感染孕妇体内的病原体可经胎盘血液使胎儿遭受感染,但并非所有感染的孕妇均可引起胎儿感染。可使胎儿感染的病毒有:风疹病毒、水痘病毒、麻疹病毒、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b族病毒、腮腺炎及巨细胞病毒等。

2.上行性传播 病原体经孕妇阴道通过宫颈口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例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3.分娩引起传播 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内产出而暴露于母亲严重污染的产道内,胎儿的皮肤、粘膜、呼吸道、肠道均可遭受病原体感染,例如淋球菌、疱疹病毒等。

(八)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 transmission) 

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及预防工作中人为地引起某种传染病传播,一般分两类:

1.易感者在接受治疗、预防及各种检测试验时,由污染的器械、针筒、针头、导尿管等而感染某些传染病。

2.生物制品单位或药厂生产的生物制品或药品受污染而引起疾病传播。

各种传染病流行时其传播途径是十分复杂的,一种传染病可同时通过几种途径传播。例如细菌性痢疾可经水、食物、媒介节肢动物及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当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时,必须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才能了解其真正的传播途径,从而采取有针对性防制措施。

三、人群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的程度称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以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表示。判断某一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水平的高低,可从该病以往在人群中流行情况,该病的预防接种情况及对人群进行该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而定。

(一)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 

1.新生儿的增加 出生后6个月以上未经人工免疫的婴儿,对许多传染病都易感,由于他们体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

2.易感人口的迁入 某些地方病或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区,当地居民病后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当非流行区居民迁入使流行区的人群易感性增高。

3.免疫人口的死亡使人群易感性相对升高。

4.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 有些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病后有长期免疫力,有的能维持终身。一般传染病病后或人工免疫后,其免疫力逐渐下降,最后又成为易感者,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二)影响人群易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1.预防接种 对易感人群施行人工免疫是降低人群易感性最积极的方法。人工免疫所获得免疫力不能维持终身,故对易感人群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2.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 经过一次流行后,大部分易感者因感染而获得免疫,但不能依靠这种方式来降低发病率,因流行后传染源数量增多,有时反而可促进该病传播。

3.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隐性感染者虽无症状但也是传染源,不可能期望它的增加来制止疾病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与疾病流行关系

易感者大量减少能抑制疾病的流行,甚至使流行终止。但也不能认为易感者上升至某种水平就一定能发生疾病流行,因疾病的发生必须有传染源的输入。

四、疫源地与流行过程(infectious focus and epidemic process)

(一)疫源地 

指传染源向周围排出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每个传染源可单独构成一个疫源地,但一个疫源地内可同时存在一个以上的传染源。一般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疫点。范围较大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一片称疫区。

1.疫源地范围

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传染源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例如疟疾的疫源地范围,一般以传染源为核心、以按蚊飞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麻疹的疫源地则为传染源周围较小的范围。不同传染病的疫源地大小不一,同一种传染病有不同条件下,其疫源地范围也不相同。

2.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1)传染源已被迁走(住院、治愈或死亡)。 

(2)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传染源排至外环境中的病原体。

(3)所有易感的接触已度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而未发病或感染。

(二)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 

每个疫源地均由它前一个疫源地引起的,而它又是发生新疫源地的基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疫源地被消灭,流行过程也就中断。

1.流行强度(epidemic process) 

(1)散发(sporadic):某病在一定地区或国家其发病率维持在历年水平。一般多用于区、县以上的范围。各个病例在时间和空间上常无联系。

(2)流行(epidemic):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发病率的水平。

(3)大流行(pandemic):某病发病率远远超过流行时的发病率水平。它的特点是传播迅速,大流行可超越国界而波及许多国家。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既是生物学现象又是社会现象。流行过程又受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

(1)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通过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起作用。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理、土壤、动植物等因素。其中以气候与地理因素尤为重要。自然因素可直接作用于传染源,对以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影响更大。例如疟疾、乙型脑炎的流行常受气温、雨量和湿度等影响。疟疾病例多在春夏季复发,其时如按蚊密度高,复发病例作为传染源的作用就大。自然因素对传播途径的作用亦大,夏、秋季因暴雨可引起洪水泛滥,如当地猪或鼠类中流行钩端螺旋体病,它们的尿可污染水体,当人们接触污染的水体后可导致钩端螺旋体病爆发。自然因素对易感人群亦有一定作用,寒冷季节,人群室内活动多,接触密切,常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季节性高峰。

(2)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生产劳动及居住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卫生设施、医疗条件、文化水平、防疫工作、经济、宗教等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一切条件。社会因素作用于三个环节而影响流行过程。社会因素对流行过程既有促进作用亦有阻碍作用。

流行病学范文3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网络直报

1、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易出现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现将2014年清流县疫情特征分布如下:

1.1、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福建省清流县2014年手足口病报告卡(以发病日期统计的已审检卡,包括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不包括删除卡)。人口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1.2、病例定义: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和重症病例的定义参照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和《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版)》。

1.3、统计分析:用SAS 9.0软件包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2014年福建省清流县共报告手足口病251例(重病症9例,死亡1例),发病率为15.6/10万,无爆发病情和聚集性病例报告。

病情主要来自清流县医院,占86.8%(218/251),其次为妇幼保健院和卫生院,分别占10%(25/251)、3.2%(8/251)。在托幼儿童和学生的卡片中,其就读机构信息填写率分别为52.8%(133/251)、20%(50/251)。

2.2地区分布 全县十三个乡镇区均有疫情报告,发病数构成以龙津镇89例(35.5%)最高,嵩溪镇45例(17.9%)次之,温郊4例(1.59%)最低。

清流县有5个乡镇报告重症病例。6个乡镇为田源(2例),龙津(2例)、嵩口(1例)、李家(1例)、嵩溪(1例)、余朋(1例)、林畲(1例)。

2.3时间分布 每月均有病例报告,年度呈双峰分布,1-2月低发,3月快速上升并在3-6月形成第1个高峰,7-9月稍有下降;第1.2个高峰分别以4月、6月为峰值,占全年发病率的16.7%(42/251)和15.9%(38/251),8月份发病率最少占1.19%(3/251)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3-6月;占59.7%(5/9)。

2.4人群分布 发病率男女性别比为1.59:1。以散居儿童为主(61.8%;其次为托幼儿童和学生(38.2%)。最小发病年龄为6个月左右(5例),最大年龄为14岁,以1-2岁为高发42.6%(107/251)。0-3岁各年龄发病率分别为22/10万、107/10万、62/10万。

2.5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确诊为241例,其中EV71型占68.5%。(OXA16型占18.5%,其它肠道病毒占13%。各乡镇的毒株除龙津以LOXA16型为主(52.8%)外,其它乡镇均以EV71型为主,重症病例中实验室确诊5例,其中以EV713例LOXA16型2例)。

3、讨论:福建省清流县2014年手足口病病死率、重症率EV71型毒株构成比均显著下降,但仍以EV71型为主(72.8%),且总体发病水平上升;幼托儿童构成比增高,县托幼机构的信息填写率为63.6%。由于此病隐性感染比例大,难以鉴别和发现,同时具有传染性强。排毒方式多样且时间长,传播速度快,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故县防控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各地应提高警惕,加强住院病例、重症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和患儿就读机构信息的网络报告工作,提高聚集性病例发现的及时性,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严控暴发。

2014年病情呈散发态势,无暴发疫情和聚集性病例报告,但以0-3岁较为高发,发病构成比以龙津、嵩溪较高,居前5位的乡镇区合计全县的64.1%,全年疫情呈双峰分布,具有一定的集中性。当前尚无特异性疫苗和预防手段,亦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应加强高发地区重点人群及重点机构的防控措施。

实验室确诊病例构成比逐年下降,在各乡镇间差异大,高发地区实验室确诊病例比较低,3-6月发病高峰期间的实验室确诊病例构成比在全省较低水平,提示应加强实验室检测工作,尤其在高发地区和高发季节。

疫情主要报自县医院和妇幼保健院(96.8%),但由于3岁以下患者,易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故应加强培训以提高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的诊治能力,及时发现重症病例,降低病死率。落实责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EB/0L](2009-06-04)

流行病学范文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所致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炎奈瑟菌属奈瑟菌属,为革兰阴性双球菌,菌体呈。肾形或豆形,直径0.6~1.0um,凹面相对,成双排列,亦可以呈4个菌相联。该菌仅存在于人体,可以在带菌者鼻咽部及病人血液、脑脊液、皮肤瘀点中发现。本菌属专属需氧菌,营养要求高,普通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常用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在5%~10%C02、PH7.4~7.6条件下最易生长。本菌按其表面特异性多糖抗原不同,可以分为A、B、C、D、E、X、Y、Z、W135、H、I、K、L等13个群,还可根据外膜蛋白抗原差异分为20多个血清型。其中以A、B、C三群最常见,占90%以上;其中C群致病力最强;B群次之,Y群最弱。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流行菌株有所不同,近30年来我国流行菌株一直是A群,占90%以上,B群和c群为散发菌株,但是B群流行有上升趋势。本菌裂解可以释放内毒素,为其致病重要因素,并可以产生自溶酶,在体外易自溶死亡。

流行病学

传染源 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病人在潜伏期末和急性期均具有传染性,传染期不超过发病后10天,而且治疗后细菌很快消失,因此病人作为传染源远不如带菌者重要。本病隐性感染率高,感染后不引起症状而成为带菌者。以往国内调查的结果是流行期间A群带菌率高,引起流行的也主要是A群。但是近年来,随着A群流脑多糖疫苗的普及应用,流行特征有所改变,特别是C群流脑出现流行,如2003~2005年安徽省出现C群流脑流行,实验室确诊病例中c群占81.8%,健康人群中C群带菌率最高[1],合肥市的统计也得出相同结果[2]。在非流行期间,B群是最多见的带菌菌群[3-5]。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病原菌主要是通过咳嗽、喷嚏等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由于本菌体外生存能力很低,对干燥、寒、热和常用消毒剂均甚为敏感,温度低于30℃或高于50℃时皆易死亡,因此很少间接传播。但生活密切接触对2岁以下婴幼儿传染本病有重要意义。

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以自母体获得免疫而很少发病,成人则在多次流行过程中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故儿童发病率高,特别是6个月~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在流行期间,发病人群可以向高年龄组移动[6]。人感染后可以产生对该群病原菌的持久免疫力。

流行特征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每年自11月、12月开始上升,次年3月、4月达到高峰,5月、6月开始下降,7~10月降至最低水平。2~4月的发病数占全年发病总数的60%~90%[7]。研究发现流脑的发病率与平均气压、平均降水量呈负相关,与平均蒸发量呈正相关[8]。人感染后可以产生特异性免疫,但随着人群免疫力下降及新易感者逐渐增加,使本病呈周期性流行,一般3~5年小流行,7~10年大流行。但是由于推广免疫接种,此周期性已不明显。

病理生理

脑膜炎奈瑟菌与呼吸道黏膜和内皮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可以越过黏膜屏障直接经过上皮细胞或在细胞间引起炎症。细菌经血流播散到脑膜引起脑脊髓膜炎。脑膜以及脊髓膜的血管内皮细胞出现坏死、水肿、充血、出血及通透性增加,引起脑脊髓膜化脓性炎症及颅内压增高,出现惊厥、昏迷等症状,严重者脑实质也受累。内毒素可以导致脑血管微循环障碍,脑血管痉挛、缺血和出血,严重者出现脑疝,可以迅速死亡。部分病人由于细菌在血流中不断释放内毒素,可以导致急性、暴发性脑膜炎奈瑟菌败血症。

参考文献

1 刘丹青,王斌冰,陈霞,等.安徽省流行性恼脊髓膜炎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对策.中国计划免疫,2006,12(1):40-43。

2 王晓萍,靳玉惠,黄泓艳,合肥市200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分析,中国计划免疫,2006,12

(1):50-52。

3 马福宝,毕诚,陶红.江苏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监测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5,12

(3):602。

4 吕晔,许华茹,于秋燕,等.济南市1951~2003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态势分析,预防医学论坛,2004,10(6):747―748。

5 伏晓庆,尹建雯,高援,云南省2005年健康人群流脑带菌调查结果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6,13(2):341―342。

6 王凌云,曾阳,北京市2000~200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分析,中国计划免疫,2006,12(1):44―46。

流行病学范文5

        1 职业流行病学发展史

        职业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与劳动卫生学、职业医学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其确切起源尚无记载,系统的运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职业因素对职业人群的危害是近半世纪才兴起的;国内采用职业流行病学技术开展调查研究在50年代就已开始;70年代后期,才开始比较系统的运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研究[1]。近年来,国内外运用职业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的研究逐渐增多。

        2 职业流行病学的研究设计类型

        横断面研究,即通过对特定时间的职业人群内有关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关系的描述,掌握职业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提供病因线索[2]。在职业医学历史中,用横断面调查进行过大规模研究,能做出实际价值的科学结论,而且也对职业病的防治管理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横断面研究只能得出病因线索,做出病因推断,但不能得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结论。

        病例对照研究是从是否患病入手,研究引起疾病的可能暴露因素。病例对照研究是职业流行病学评价和筛选职业性病因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病例对照研究通常局限于一种疾病或状态的研究,难以满足实际工作中对职业因素危害进行全面评价的要求。

        队列研究从人群的暴露有无入手,研究该人群发病或死亡率的差别,从而评价暴露引起疾病的情况;队列研究更符合职业流行病学的目的要求,适用于对某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队列研究中,较多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尽管回顾性队列研究存在一定的偏倚,但仍是目前国内外研究职业危害因素致病作用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3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

        ①明确调查目的,根据调查目的决定研究内容;

        ②对照人群的选择,职业人群存在健康工人效应,即职业人群本身是经过体检筛选,不患有重大疾病的人群,他们的健康状况要好于一般人群,因此在对照的选择上也应注意这一点;

        ③确定接触和疾病的含义,接触暴露的剂量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量标准,对疾病也应有明确的疾病定义;

        ④表格的设计,要根据调查目的设计调查表,调查表应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4 职业流行病学方法相对其他一般流行病学方法存在的优势 

        ①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人群一般为有组织的人群,有统一的管理,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较为一致;

       ②管理规范的工作场所一般都有较为完整可靠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都可以直接利用。另外,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样本量容易取得,调查人群容易集中,节省人力物力,前瞻性研究的随访相对一般人群容易;

        ③职业流行病调查可以与职业卫生日常检测工作结合起来,节省时间;

        ④开展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主要是在厂矿、机关团体,也可在社区一般人群中把职业作为一项独立变量来分析研究。

        5 职业流行病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①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应答者偏倚,工人在得知调查目的后,会放大职业危害对自身的影响。

        ②无论是取得职业环境检测资质的环境评估公司和职业病防治所,目前对职业场所的检测都是盈利性质的,都会收取一定费用,这就不可避免的在出台检测报告的时候会照顾到被检测企业的利益。

        6 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①多种职业危害因素联合作用。

        ②新化学物质对职工的损害。

        ③化学反应的中间产物对机体的影响。

        ④职业流行病学的研究达到分子水平的仍然较少。

        ⑤在职业流行病学的研究中,职业人群也不能仅仅被理解为厂矿工人。

        总之,在2003年非典之后卫生系统重新改组后,职业病防治所并入到疾控中心改名为职业病防治科之后,职防所“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被打破,不再承担监督的职能,只承担出台职业环境检测和评估报告的任务。这样检测机构和监督机构就可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对于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职业病防治法的修订,将要求用人单位自己举证质证,这就促使用人单位自己主动检测,主动发现职业危害因素从而改进职业环境,预防职业危害的产生。这些都为职业流行病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私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出现,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引进,职业卫生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种新职业病危害因素大量出现。经济活动越频繁、经济增长越快速,职业病危害的分布就越来越广;传统的职业病危害尚未完全消除, 新的职业病危害又不断产生。这些对于职业流行病学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参 考 文 献

流行病学范文6

目的了解2010-2014年湖北省疟疾流行特征,为制订和调整全省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报告中湖北省疟疾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0-2014年湖北省网络报告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0-2014年湖北省共报告疟疾病例997例,其中间日疟618例、恶性疟352例、卵形疟18例、三日疟9例;本地疟疾病例479例,输入性疟疾病例518例。自2013年起无本地感染病例;输入性疟疾病例数逐年上升,其中以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数上升更为明显。81.85%的病例分布在襄阳、武汉、孝感、宜昌、荆门和随州等6个市;男性病例810例,女性187例,男女性别比为4.33∶1。本地疟疾发病以40~69岁居多,占本地病例总数的78.29%(375/479);输入性疟疾发病以20~49岁居多,占输入性病例总数的88.22%(457/518)。本地疟疾病例中,职业以农民为主(67.01%);输入疟疾病例中,职业以工人、民工和农民为主(63.90%)。结论湖北省本地感染疟疾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初步实现消除疟疾目标;但输入性疟疾病例逐年增多,是目前全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疟疾;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输入性病例;湖北省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寄生虫病,被WHO列为全球亟需控制的三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按蚊孳生和疟疾传播,属不稳定中低度间日疟流行区[2]。历史上,湖北省曾是全国疟疾流行的重疫区之一[23],1963年以前曾有恶性疟和三日疟流行,1954-1955年和1968-1973年分别发生过2次疟疾大流行[4]。经过多年综合防治,20世纪80年代湖北省疟疾疫情开始逐年下降,在20世纪80、90年代湖北省共有49个县(市、区)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4]。2010年,湖北省启动了消除疟疾工作。本研究对2010-2014年湖北省疟疾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从而为制定“十三五”期间湖北省消除疟疾工作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收集2010-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报告中湖北省疟疾病例资料。在病例报告后的1周内由专业技术人员对疟疾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核实并收集个案调查表。疟疾病例为终审病例,已剔除重复病例。

2方法在ArcGIS10.0软件支持下,调入湖北省各地级市疟疾病情数据库。以湖北省市界地图为基础地图,与市疟疾分布图重叠获取完整的2010-2014年全省疟疾流行图。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疟疾发病情况、感染来源以及病例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进行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间差异的统计学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2010-2014年湖北省疟疾疫情2010-2014年湖北省累计报告疟疾病例997例,其中间日疟618例、恶性疟352例、卵形疟18例、三日疟9例;本地病例479例,输入性病例518例。自2013年,无本地感染病例;2010-2014年全省输入性疟疾病例持续上升,从2010年的39例上升至2014年140例,其中输入性恶性疟从2010年的28例上升至2014年的105例,2010-2014年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占输入性疟总病例疾数的67.95%。

2疟疾病例分布特征

2.1地区分布全省17个市(州)均有疟疾病例分布,报告病例数居前6位的地区分别是襄阳市(240例)、武汉市(230例)、孝感市(95例)、宜昌市(88例)、荆门市(82例)和随州市(81例)。6个市疟疾病例数占全省病例总数的81.85%(816/997)。其中,襄阳、孝感、随州市和荆门市以本地感染病例为主,4市报告的本地疟疾病例数占全省本地疟疾病例总数的84.13%(403/479);武汉市和宜昌市以输入性疟疾病例为主,报告的病例数占全省输入性疟疾病例总数的56.95%(295/518)(表2,图2、3)。

2.2时间分布湖北省全年均有疟疾病例报告。其中5-9月为本地病例报告高峰,占全年病例总数的57.83%(277/479);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高峰为1月和7月(图4)。

2.3人群分布

2.3.1性别分布997例疟疾病例中,男性810例,其中本地病例305例,输入性病例505例;女性187例,其中本地病例174例,输入性病例13例;男女性病例性别比为4.33∶1,本地和输入性疟疾病例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76,P<0.01)。

2.3.2年龄分布479例本地疟疾病例中,发病年龄以40~、50~、60~岁居多,占本地疟疾病例总数的78.29%(375/479);其中40~岁年龄组占21.71%(104/479)、50~岁年龄组占23.17%(111/479),60~岁年龄组占33.40%(160/479)。518例输入性疟疾病例中,发病年龄以20~、30~、40~岁居多,占输入性病例总数的88.22%(457/518);其中20~岁年龄组占25.29%(131/518例)、30~岁年龄组占24.13%(125/518),40~岁年龄组占38.80%(201/518)(图5)。本地和输入性疟疾病例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4.73,P<0.01)。

2.3.3职业分布518例输入性疟疾病例中,职业分布以工人、民工和农民为主,分别为160例(30.89%)、87例(16.80%)和84(16.22%)。479例本地疟疾病例中,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本地疟疾病例总数的67.01%(321/479)。本地疟疾和输入性疟疾病例职业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输入性疟疾病例来源518例输入性疟疾病例主要来自非洲国家,其中由非洲30个国家输入414例,占输入性病例总数的79.92%,主要输入国家是尼日利亚、利比里亚、赤道几内亚、安哥拉、几内亚和埃塞俄比亚等;由亚洲8个国家输入100例,占病例总数的19.31%,病例主要输入国家缅甸和柬埔寨;境内云南省输入2例,占病例总数的0.39%;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南美洲圭亚那各输入1例,占病例总数的0.39%(表3)。

三、讨论

2010年,我国出台了《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该计划提出自2010年开始在我国全面启动消除疟疾工作,计划到2015年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到2020年全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56]。湖北省于2010年启动了消除疟疾工作,在2006-2011年实施了第五轮全球基金疟疾项目,2010-2012年实施了全球基金国家策略疟疾项目。项目的实施使得湖北省本地疟疾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2013、2014年全省连续2年无本地病例报告[7]。从2010-2014年湖北省疟疾流行特征来看,湖北省本地感染疟疾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消除疟疾工作初见成效;但输入性疟疾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输入性疟疾是流行已得到控制或实现消除疟疾地区的潜在威胁和监测工作的重点[8]。目前,除神农架外,湖北省16个市(州)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主要分布在武汉、宜昌等地,提示这些地区为今后湖北省输入性疟疾防控的重点地区[9]。湖北省输入性疟疾疫情与本地疟疾疫情相比,呈现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表现为:①输入性疟疾发病以男性居多,发病年龄主要为20~49岁,职业分布以工人、民工和农民为主,显示目前该类人群是劳务输出和国外输入性疟疾防控的主要群体;而本地疟疾疫情则以40~69岁人群居多,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②输入性疟疾病例的发病高峰与本地疟疾病例不一致,这可能与外出务工人员在春节和暑期前后集中回国有关。③输入性疟疾病例感染虫种以恶性疟原虫为主,而本地疟疾病例感染虫种均为间日疟原虫。输入性疟疾病例主要来自非洲,由于出境人员普遍缺乏疟疾防护知识和主动就诊意识,而且境外诊疗条件有限,疟疾感染率极高,从而造成境外输入性疟疾防控形势极其严峻[1011]。

根据当前湖北省疟疾疫情和流行特征,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①加强重点人群疟防知识宣传,输入性疟疾患者大部分为青壮年男性,且大多为通过劳务公司输出到非洲从事建筑等行业的务工人员;故而应在劳务输出人员相对较集中的地区加强重点人群疟防知识宣传,在出国检疫机构发放疟疾宣传单、播放宣传片等。②进一步完善多部门合作机制,与商务、旅游、检疫部门密切合作,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疟疾发病的监测与管理。③各地应继续加强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相关医务人员疟疾诊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进一步提高输入性疟疾临床诊治的意识和能力,使患者能得到更及时有效的治疗。④继续落实各项消除疟疾技术措施,巩固现有消除疟疾防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