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范例6篇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范文1

1917-1919年

欧洲爆发流感疫症,导致2,000万人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只是850万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流感疫症。

1957-1958年

1957年2月在中国贵州爆发(病毒可能是在1956年从苏联传来),其後散播至世界各地。全球受影响的人数占总人口的10%至30%,但死亡率较1919年的疫症为低,约为总人口的0.25%。

1968-69年

流感从香港开始,全球的死亡人数达70万人,其中美国就占3万多人。

1976年

新泽西一名青年染上猪流感,引致恐慌会爆发新疫症,於是大规模推行疫苗注射。

1986-1993

世界不同地区发生数宗人类染上猪流感的病案。

1997年

香港发生禽流感,原本只影响鸡只的病毒亦令人类患病。香港政府下令层宰150万鸡只。受影响的人数为18人,其中6人死亡。

中国是全球流感高发国家之一,发病情况十分严重。由于流感流行,影响生产、学校停课、医院病人骤增等问题和现象亦屡见不鲜,而且历史上几次流感大流行源于中国,因此,中国的流感监测工作对全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卫生部高度重视流感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将流感列为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加强对流感防治工作的领导,定期研究与部署流感防治工作,组织制定流感防治策略,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目前已在全国31个省开展流感监测工作 。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频繁,人口老龄化,流感高危人群比例不断增加,流感的危害及其监测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

近年来,在中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卫生条件的改善和医疗保健知识的普及,人民群众对流感的防治,尤其是流感疫苗的使用高度关注,流感疫苗的使用量比以前明显增加。但是,流感疫苗使用不同于其它疫苗,在疫苗种类、接种对象、接种时间等方面都应进行科学的选择。因此,卫生部组织制定了全国性的流感疫苗免疫策略,以指导各地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更大程度地发挥流感疫苗的免疫预防作用,让公众了解关于流感疫苗使用的科学知识 。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全国性流感监测网络,并具备较好的工作基础。我们将继续加强和完善监测网络的工作,使之成为系统、规范、灵敏、有效的监测网络,收集各类监测信息和资料,综合分析,为流感的预防和控制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要逐步开展和加强流感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流感疫苗效益等方面的研究。

根据流感监测和其它方面研究的结果,不断对我国流感免疫策略进行修改和完善,以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流感病毒的快速诊断与流感疫情监测的研究

成果简介:该课题研究建立了一套由3种快速诊断方法组成的可用于不同场合进行检测的快速诊断方法,尤其是摇床吸附微量细胞板短期培养法是国内首次报导的一种快速诊断方法。建立了复盖宁波市全市范围的流感监测网络,共检测流感毒株330株,仅2004年就向国家流感中心上送流感毒株250株,其中50株被国家流感中心选送到世界卫生组织作为筛选流感疫苗的备用株。建立了宁波市2002年以来甲3型流感病毒HA1基因变异情况的基因进化树。为宁波市今后的流感病毒防治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完成单位: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治流感病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成果简介:课题选用名贵中药,采用高科技手段,发明专利产品“治流感病毒液”(对外宣传和检验单为“东方神液”)。特点:见效快;降温快;无副作用;能对付任何流感变异性病毒;预防感冒效果好;可能对“非典”有作用。该产品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据统计全世界63亿人口,平均每人每年患感冒4次。该产品技术成熟,属世界领先水平,先后经湖南、湖北、黑龙江、安徽、福建等省上万人次应用效果确实好,但目前主要问题是:资金缺乏,无法投产。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完成单位:武汉巨英超王高科技有限公司

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成果简介:建立了一种敏感、快速的流感病原的诊断方法。首先将病人咽拭子标本接种狗肾传代细胞(MDCK Cell)培养24~48小时,可以使流感病毒在采集标本后立即在细胞内增殖,克服了流感病毒容易在常温下失去繁殖能力,其RNA易降解的缺点。上述短时培养结束后,用流感特异性引物做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进一步检测流感病毒基因,为临床提供快速、特异检测流感病毒基因,确定流感病毒感染与流行的方法。应用上述方法,在流感流行期,快速确定流感病原采取消毒、隔离等措施,防止流感流行,对适合使用疫苗者提供了帮助,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完成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我国马流感病毒不同分离株生物学

成果简介:本项目分离到了青海马流感病毒株并采用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病理学、动物感染试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核酸序列比较分析等综合性手段,对该病毒株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证明该毒株为H_3N_8。经过基因组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该毒株与我国香港1992年分离毒株关系密切,血凝素基因核苷酸同源率达94%以上,神经氨酸酶基因同源率达96%以上,白基因核苷酸与欧美等国家的参考毒株同源率达96%以上,其他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也达90%以上,与1974年北京马流感病毒株和1989年吉林马流感病毒株明显不同。研究表明我国青海省马流感病毒分离株可能从欧洲经由香港传入大陆。同时,又将其与其他两个病毒株进行了比较。建立了该病的诊断方法,进行了疫苗制备的初步试验以及明确了我国马流感病毒在进化系统中的分子生物学地位,为我国防制马流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平台。本研究明确了我国马流感病毒间遗传演化关系,建立了马流感HI和琼扩诊断方法,并初步制备了马流感灭活疫苗。

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成人接种卡介苗(BCG)对流感预防作用的研究

成果简介: 该课题研究通过接种BCG,提高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杀灭或遏制病原体,使流感病毒虽然感染人但不致病。本次研究结果,BCG接种对流感保护率达74.49%。该研究不仅国内,而且国外都未见到这类的研究报道。它是BCG用途的创新,扩大了BCG的使用范围;开创了预防流感的新途径,探索出预防流感的新方法,增加了人类征服流感的一种手段。BCG接种简单易行,保护率高,费用低,时效长,实用性好。BCG一直广泛使用在全球;是生物制品中最安全疫苗。使用范围为全世界;使用对象几乎为全人类。研究中尚未探讨清楚BCG接种后防流感的机理。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完成单位: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穿琥宁抑制流感病毒诱导狗肾传代细胞凋亡的研究

成果简介: 该研究国内外首次报告穿琥宁有抗HN和乙型流感病毒诱导MDCK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与病毒唑相似,并从细胞基因调控着手研究病毒的致病机理及穿琥宁的抗病毒作用为临床防治流感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增加了可信度;穿琥宁抑制HN和B型流感病毒诱导MDCK细胞AP的抑制率(IR)与利巴韦林类似,进一步证明穿琥宁是抗流感的良药,对该药在治疗流感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南昌地区流感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2000年3月发生的流行由甲型流感病毒所致,为制备疫苗和研究流感病毒提供了新的变异毒株;采用鸡胚和狗肾传代细胞(MDCK)分离流感病毒可提高病毒分离的阳性率。

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完成单位:江西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H5N3亚型流感病毒细胞培养灭活疫苗的研究

成果简介:H5N3细胞苗的研制填补了禽流感防制的一项空白,该研究居国际先进水平。查新结果表明,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构建全部基因都来自禽流感病毒的重组禽流感细胞疫苗株为国际上首次报道。rH5N3油乳剂灭活细胞苗免疫持续期和对强毒攻击保护性完全达到了鸡胚苗的效果。由于H5N3疫苗株全部基因都来源于禽流感病毒,生物安全程度高于由人-禽流感病毒拯救的重组病毒;保护性抗原基因来自国内最新流行株,因此疫苗株与流行株的抗原匹配性好,免疫效果确实。此外,采用常规的血清学方法就可以进行免疫与野毒感染家禽的鉴别诊断。

所处阶段:初期阶段

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我国马流感病毒不同分离株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成果简介:本项目分离到了青海马流感病毒株并采用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病理学、动物感染试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核酸序列比较分析等综合性手段,对该病毒株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证明该毒株为H_3N_8。经过基因组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该毒株与我国香港1992年分离毒株关系密切,血凝素基因核苷酸同源率达94%以上,神经氨酸酶基因同源率达96%以上,白基因核苷酸与欧美等国家的参考毒株同源率达96%以上,其他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也达90%以上,与1974年北京马流感病毒株和1989年吉林马流感病毒株明显不同。研究表明我国青海省马流感病毒分离株可能从欧洲经由香港传入大陆。同时,又将其与其他两个病毒株进行了比较。建立了该病的诊断方法,进行了疫苗制备的初步试验以及明确了我国马流感病毒在进化系统中的分子生物学地位,为我国防制马流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平台。

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流感嗜血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研究

成果简介:该研究对张家口贫困地区健康人群及呼吸道感染儿童HI携带及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分型及药物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健康人群HI带菌率不同;黄连、连翘、金莲花等10种中草药对HI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且黄连的抑菌作用最强。该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

所处阶段:初期阶段

完成单位: 张家口医学院

天津地区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和致病性的初步研究

成果简介:本项目首次对天津地区分离的流感病毒进行基因序列分析,从分子水平上了解天津流感病毒的变异特点和规律。首次应用SSCP方法用于流感病毒HA1基因片段点突变的研究,并作为初步筛查流感病毒代表株的方法。比较了甲3亚型“O”相及“D”相毒株、乙型中Victoria与Yamagata系之间致细胞凋亡能力。该研究建立了一套检测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为我市预防控制流感提供了病毒分子生物学依据,提高了应对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完成单位: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

禽H9N2流感病毒感染人的发现及其基因来源的研究

成果简介:禽H9N2毒株能感染人,并能在自然界中发生基因重配,同时重配子能感染人均为国际上首次发现,此发现表明禽流感病毒能直接感染人,也可能原先对人不致病的禽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配形成了对人致病的重配子。因此上述发现味彻底揭开流感大流行株起源及我国流感多发的原因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证实了禽流感味一种新出现的传染病,为国际反生物恐怖及流感大流行防治策略制定提供了新内容。

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完成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学研究所

抗流感药奥司他韦(二氨基莽草酸酯)合成新工艺

成果简介:该产品是其活性代谢产物的药物前体,其活性代谢产物是强效的选择性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对新形成的病毒颗粒从被感染细胞的释放和感染性病毒在人体内进一步传播是关键的。药物的活性代谢产物抑制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体外在很低的毫微克分子浓度即有抑制效应。在体外观察到活性代谢产物抑制流感病毒生长,在体内也观察到其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和致病性。该产品通过抑制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的传播。以具有莽草酸骨架结构的1-环己烯-4-酮甲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10步反应合成奥司他韦的工艺过程具有新颖性。

所处阶段:初期阶段

完成单位:南京莱因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双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A、B型流感病毒的研究

成果简介:该研究利用双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A、B型流感病毒的方法。根据A型流感M基因和B型流感HA基因的相对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一对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建立、优化单一和双重反应体系后,利用十倍稀释法对已知滴度的流感病毒进行梯度稀释,检验方法的灵敏度并建立相对定量标准曲线。结果表明,A型、B型流感病毒双重反应的灵敏度分别为2.56 × 10^(-5)和5.0 × 10^(-5) TCID50,说明双重反应中A、B型的引物、探针、模板之间无相互干扰,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完成单位: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鸭、鹅、猪H5、H7亚型和A型流感病毒通用型抗体检测力法的研究

成果简介:以杆状病毒为表达载体,表达了禽流感病毒的白基因,与流感病毒白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重组病毒表达产物与流感病毒抗血清作免疫琼脂双向扩散试验,均出现明显清晰的沉淀线,与全病毒琼扩抗原出的沉淀线完全吻合。用重组杆状病毒的表达产物制备了A型流感病毒及鸭、蛾、猪H5、H7亚型病毒通用型重组白抗原,H5、H7亚型流感病毒的HI分型抗原和血清。建立了以NP为检测抗原鸭、鹅型禽流感间接ELISA检测方法,以全病毒作为抗原建立了猪流感抗体间接ELISA诊断方法,确立了最佳反应条件和术式。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克感利咽口服液的新药研究及其抗流感病毒的免疫―自由基机理

成果简介:本课题研制了克感利咽口服液(克感液),并从整体水平、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和亚分子水平进行了多层次、多指标的综合研究。肯定了克感液的抗流感病毒作用,并首次提出抗病毒的免疫-自由基机理和中药在抗病毒作用中的重要地位。证明了中药复方克感液可通过调节机体氧化应激水平起到非常重要的治疗流感作用。此外还通过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发光法和全血吞噬化学发光法,证明了克感利咽口服液具有较强的清除活性氧作用。为克感利咽口服液能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并参与抗病毒的免疫-自由基机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临床医药研究所

我国儿科流感嗜血杆菌性疾病及分离株耐药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成果简介: 该研究从建立流感嗜血杆菌b型(Hib)标准化诊断技术和感染菌株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入手,引入国外先进培养分离技术、建立多种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方法、基因诊断和分型方法,为其感染和耐药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有效工具。该项目进行了以人群(合肥市)为基础、前瞻性、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三年流行病学监测,并进行了两次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为基础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学调查。连续五年对北京、上海、广州三所儿童医院随机选取5059例上呼吸道感染儿童进行Hi鼻咽携带和菌株常用抗生素敏感性监测,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氨苄青霉素耐药菌株进行耐药机制和基因分型研究。

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完成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广州地区呼吸道感染儿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携菌和耐药监测及分离鉴定方法的研究

成果简介:该研究首次在广州地区进行了连续5年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耐药监测。首次对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的季节分布、性别差异、健康儿和上呼吸道感染儿携流感嗜血杆菌和耐药性的比较、耐药表型的分布、多重耐药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对菌株的保存,复苏的技术。首次用克林霉素纸片法检测广州地区对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中ermB及mefE基因分布,并比较ermB基因与mefE基因对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筛选出广州地区治疗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一线药物以二代头孢菌素和/或青霉素类/克拉维酸为首选,治疗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一线药物以青霉素/克拉维酸类药物为首选。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完成单位:广州市儿童医院

猪型(H1N1)和马2(H3N8)亚型流感病毒发现的意义及其来源的研究

成果简介:该项目采用现场与实验室相结合,走协作道路,应用了综合性方法,即从一般的生物学至当今国际上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这样全面系统的研究方式在国内实属罕见,在国际上也属先进之列。不仅使实验结果更加可信和可靠,而且也保证了实验在较高的水平上进行。猪型(H1N1)流感病毒于1930年就已从美国猪群中分离到,而后陆续蔓延到欧洲和亚洲,我国从1976年开始寻找它在猪群中人群中存在的线索,但1991年之前均未能找到它,更未能找到被猪型病毒感染的患者。同样,马2(H3N8)亚型毒株于1963年已从美国迈阿密马群中被发现,而后波及到欧洲和亚洲。

所处阶段:中期阶段

完成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学研究所

猪流感(H1-H3亚型单价和H1-H3亚型双价)氢氧化铝胶灭活疫苗的研究及应用

成果简介:该项目对分离自中国不同地区、不同亚型SIV流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免疫原性好,与全国范围流行的H1N1和H3N2亚型各抗原群均有很好抗原反应性,对鸡胚高滴度适应的流行株作为种毒,接种非免疫鸡胚大量增殖后收取无菌尿囊液,灭活使病毒失去感染和复制能力但保持其良好的免疫原性;含猪流感病毒尿囊液的蛋白质抗原与氢氧化铝胶混合、浓缩,制成的灭活疫苗,可较长期存留在猪体,持续释放抗原并刺激猪内持续产生特异性抗H1N1或(和)H3N2亚型猪流感,保护率高,免疫效果确实,免疫期持续时间长,可有效降低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增加平均日增重,显著改善饲料转化率。适用于中国不同地区猪场和猪群对H1N1和H3N2亚型流感的预防和紧急免疫。

所处阶段:成熟应用阶段

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鸡新城疫-流感-传染性囊病-肾(腺胃)型传支四联油乳油剂灭活苗的研究

成果简介:该课题用新城疫病毒Clone30株和从河北省自行分离的禽流感病毒A/鸡/河北/9901/1/99株、传支病毒肾型S株和腺胃型C株、传染性囊病病毒EBV91株研制成四联油苗,该联苗在4-8℃保存12个月,20-25℃保存3个月不影响免疫效果,用该疫苗免疫15日龄雏鸡后14天保护率达90%以上,免疫期达6个月。该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范文2

关键词:亚健康中医;监测网络

中图分类号:R-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3-0639-02

健康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结构,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及个人的总体感受,每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相连、互为因果。而游离于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的“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也就应运而生了。但由于亚健康状态尚无器质性损害,而又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临床表现多为自觉症状,并呈多样性和不典型性,现代医学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手段和客观的疗效评价指标,从而给临床诊治和研究带来了困难。

中医学对亚健康早有认识,《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有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所谓“未病”、“未乱”就是指疾病前状态,或某种疾病的征兆,是质变为疾病的量变积累过程,也就是所说的亚健康状态。现代医学所关注的是人体器质性、病理性改变,而中医学的优势在于它的认识论、方法论更加注重研究人体的功能反应状态,其临床干预往往也是对人体“功能态”的诊断和治疗。

针对我国目前亚健康尚无系统监测工作的现状和基于中医证候学基础上亚健康流行特点与趋势,有计划、连续、系统地开展亚健康监测与控制方法的研究,是加强我国亚健康预防控制的重要技术保障,是有效开展预防和治疗亚健康状态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亚健康概念的内涵,充分发挥中医健康观的优势,通过对亚健康范畴研究,阐明亚健康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亚健康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量表。在前期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指标、人体生理功能指标相关性以及中医证候类型与体质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亚健康人群的基本特征及中医辨识与分类标准、指标和方法,为进一步对亚健康人群进行个体化预防和干预提供指导。

1 研究要点

基于社区亚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和质量控制的研究在我国起步尚晚,特别是社区亚健康监测方法及监测标准的制定研究,包括亚健康监测标准的信度及科学性研究、亚健康监测方法的可执行性研究等领域存在空白。从这一研究来说,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1)制定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学诊断标准,以四诊和其他诊断方法为基础,选定若干组相应证候群,对有持续3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而无明确疾病诊断或有明确诊断但所患疾病与目前不适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状态的相应人群进行诊断监测,同时研制《社区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亚健康人群社会生活情况、饮食习惯、心理等相关因素进行亚健康相关性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总结大样本亚健康流行病学研究的组织实施办法,质量控制及数据处理等具体经验,为亚健康监测和中医“治未病”临床研究提供技术平台。形成行之有效的诊断监测标准,推动亚健康的深入研究。

(2)基于中医证候学基础上亚健康流行特点与趋势,有计划、连续、系统地开展亚健康监测与控制方法的研究,是加强我国亚健康预防控制的重要技术保障,是有效开展预防和治疗亚健康状态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亚健康概念的内涵,充分发挥中医健康观的优势,通过对亚健康范畴研究,阐明亚健康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亚健康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量表。在前期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指标、人体生理功能指标相关性以及中医证候类型与体质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亚健康人群的基本特征及中医辨识与分类标准、指标和方法,为进一步对亚健康人群进行个体化预防和干预提供指导。对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症状和中医证候特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同时通过科学的监测方法,了解区域亚健康流行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亚健康流行规律和趋势,确定行之有效的监测标准和方法,形成《社区亚健康人群监测标准和监测方法规范》。

(3)基于社区亚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和质量控制的研究在我国起步尚晚,特别是社区亚健康监测方法及监测标准的制定研究,包括亚健康监测标准的信度及科学性研究、亚健康监测方法的可执行性研究等领域存在空白。建立亚健康监测网络,系统对于亚健康人群实施监测和预防,基于实践基础上的预防干预手段及效果评价研究对于科研及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极具意义和价值。建立亚健康监测网络构架,在已有的预防监测网络的基础上设立1~2个省级亚健康监测示范城市。依托各省市健康教育所,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和其它相关单位培养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者,亚健康监测及健康管理人员,开展规范化亚健康监测和评价工作。

2 构建思路

按照工作进度的要求,亚健康监测网络的构建工作应分为3个阶段实施,即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的监测方案设计阶段;结合中医临床、医学心理学、医学营养学、运动医学及其他学科基础上的全面监测实施阶段;基于资料统计分析基础上的监测标准和方法评价分析和总结阶段。

2.1 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的亚健康监测方案设计阶段

以中医临床证候学及医学心理学为基础,确定亚健康的诊断监测标准;制定、编制科学合理的能够反映中医特点的《健康人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在调查问卷基础上,研究亚健康所构成中医证候的特征,选择若干项特定症状和指标,建立、修订和完善亚健康中医证候诊断和监测标准,研究调查问卷和监测模型的信度、效度及灵敏度的评测,同时依托预防监测网络,建立亚健康人群诊断标准、调查程序及筛选方法,制定亚健康状态人群监测采集、管理、质控方法及相关职责;并制定相关人员培训及管理方案。

2.2 结合中医临床 医学心理学及其他学科基础上的全面监测实施阶段 大样本证候调查队伍的组织、培训和考核;实施大样本调查;建立亚健康人群证候学中医诊断及监测系统;监测方法和修定与完善监测内容

2.3基于资料统计分析基础上的监测标准和方法统计分析和评价总结阶段 针对我国健康前移战略的目标需求,结合中医“治未病”的思路,在研究亚健康基础数据库的信息内容及其收集方法与标准的基础上,研究亚健康基础数据库结构、数据收集和数据管理的共性技术和方法,初步建立我国一体化亚健康基础数据库。包括:样本资料收集后的整理工作,样本信度的分析评估工作,亚健康监测资料的流行病学分析工作,亚健康监测网络运转及管理状况的评估分析工。

2.4 监测方法的研究内容及其拓展 配合第一阶段监测网络的建立,在其工作开展的同时,进行亚健康监测方法的研究工作,例如中西医亚健康监测方法的对比性试验分析及评估,中医亚健康监测方法的可行性分析工作,亚健康监测方法的实施及其意义研究等。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范文3

[关键词] 流行病学 科研设计

健康网讯: 俞蕙 朱启 200032 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 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师在临床研究和医疗的实践中,将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临床,从患者个体的临床诊治扩大到患者群体特性的研究,以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等规律。它是一门科学的方法学。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患者及其患病的群体,这与实验医学的动物实验或生化、病理、分子细胞水平的研究不同,也与传统的流行病学有所区别。 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和各种危险因素,以认清疾病的发病本质和得到明确诊断,并为防治提供依据;探索新的诊断性试验和方法,以提高诊断水平;开展试验治疗研究,以发现和评价有益或无益的治疗措施或药物,从而提高治疗水平;研究疾病的自然病史和某些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等。 临床资料的来源是患者的病史、体征、实验检查的结果。这些资料是否真实可靠,直接关系到临床研究和诊治的质量。由于受资料质量的限制,制约了临床医学的研究水平,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要使临床科研产生质的飞跃,必须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就是根据临床医学研究中所选择的课题进行科学的设计(design)、测量(measurement)、评价(evaluation)。 (一)设计:(1)首先要正确选择研究课题。(2)根据课题性质选择最佳设计方案。例如病因学、治疗学及预防性试验研究,最佳为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其次为队列对照研究,回顾性因果研究则宜用病例-对照研究。诊断性试验研究必须应用金标准作比较研究设计,无对照组的研究以及叙述性的研究一般是不可取的,其科学论证强度差。(3)研究对象的正确诊断,制订具体的纳入和排除标准。(4)样本含量的大小要合适,防止样本太小,试验结果不说明问题,样本太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5)防止或识别各种偏差对研究结果的干扰。例如采取随机分组、盲法治疗和分析以及分层分析等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6)正确应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 (二)测量:(1)疾病的发生频数可用发病率、患病率,疾病的后果可用病死率、致残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2)诊断试验方法要有敏感度、特异度的指标。(3)治疗或干预措施可呈现有效或无效反应,会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各类实验室指标的动态变化等。这些变化值可以采用各种计数指标和计量指标进行衡量。 (三)评价:(1)临床各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评价。(2)诊断性试验的评价,应用金标准比较敏感度、特异度、预检值、似然比。(3)治疗性试验结果的利弊评价。(4)疾病病因、因果关系以及某些患病危险因素的影响程度。(5)疾病的预后的评价。(6)卫生经济学的评价:成本-效果、成本-效益、成本-效率分析。例如,对防治效果的结论是否有对照、是否遵循随机化原则是防治效果考核中极其重要的原则。目前发表的许多医学杂志的论著中没有设立对照组。如某研究用中药方法治疗小儿乙型肝炎的疗效报道,其中治愈53%、基本治愈28%、好转14%,总有效率 95%。这样的结果不能使人感到可信,因为急性肝炎有90%是可以自愈的,仅少数演变为慢性肝炎,而慢性肝炎也会自行缓解或复发,不设对照组,就很难判断此缓解是由于药物作用还是本身自然病程的发展规律。同时该文章疗效评定选用的临床标准,无一例使用病理改变标准,而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缓解与病理变化并不完全一致。要使结果可信,必须设立对照组,选用较为可靠的客观指标评定疗效。随机化原则是另一主要的原则。真正的随机化是使观察组和对照组除观察因素外,其他因素在两组中的分布基本上做到均衡一致,即存在可比性。下述的方法并非真正的随机化。一种是丢钱币的方法,一方面由于出现正反面的机会并不均等,主要是不能书面写下来,不能复制,不能进行检查。另一种是根据日历,单日进来的患者进A组,双日进来的患者进B组。医生和患者都易发现规律,从而人为地推测分组情况,从而改变次序。真正的随机化应符合:(1)医生和患者都不知道患者应该进入哪一组。(2)医生和患者不能从上一个患者已经进入的组别来推测下一个患者会进入哪一组。(3)患者进入试验的顺序是通过数学方法求出来的,并在试验开始前已用文字写好,在执行过程中可进行核对,并可被他人复制。 药物临床研究规范化是临床科研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流行病学的重要方面。对于新药进入临床试验,进入临床验证应按要求分为3个阶段。第1期是小规模临床试验。一般采用志愿者作有关药物耐受性、安全性以及有效的给药方法等方面的探索。找出安全有效的剂量及给药途径、疗程及副作用。第2期为正式临床验证阶段。初期用随机对照观察,评价防治药物的真实效果,同时进一步了解其适应证及不良反应。后期要求在3个以上的验证单位同时扩大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第3期即为推广应用,特别注意其安全性的考察。临床流行病学要求在分析评价药物是否有效时参照以下几点原则:(1)患者是否为真正随机分配接受药物措施的试验,而不是书面上的随机,更不能将随意分配误当随机分配。(2)是否观察和报告了全部的临床有关结果。包括有效的和无效的,有益的和无益的作用。在判断这些结果时盲法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有效地排除衡量性偏倚,确保结果判断的重复性和真实性。(3)被研究的对象是否明确。描述纳入和排除标准,临床的各种特点包括性别、年龄、地区、疾病的类型和病情的轻重等。(4)是否考虑了统计学和临床上的重要意义。临床意义主要是看药物的效果,效果愈大临床意义愈大。统计学的意义是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是否为来自药物治疗的真正效应。如统计学表示的P<0.05,即临床上发现的这种效果差异有5%的机会是来自偶然的机遇,而由药物治疗引起的真正效应为95%。统计学分析的差异显著性意义并不涉及疗效差异的大小程度。(5)药物治疗措施是否确实可行。如有关药物治疗除应有剂型、剂量、给药途径外,还应详述具体的措施等。(6)结果是否包括了全部纳入的病例。要求未完成规定治疗而中途丢失的病例不应超过总观察数的10%。一旦病例失访或退出超过20%,则全部结果将有很大可能失去真实性,临床意义及价值必将遭到严重影响,甚至变得毫无意义。 临床医生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医疗质量的提高,对制定临床科研设计和具体实施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性,对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临床流行病学已愈来愈受到临床医生们的重视,上海医科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在国际临床流行病工作网(INCLEN)支持下,建立起临床流行病学培训中心,并编写供临床医生和研究生阅读的临床流行病学教材。某些省市医学会及卫生局已把临床流行病学作为住院医生晋升主治医生的必修课程。 中华儿科杂志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范文4

【关键词】 中医儿科学;特色优势;发展策略

中医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术继承和发扬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中医学包括中医儿科学的大量学术积累,其中蕴藏着大量的真知灼见,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传承,因此,我们要发展中医儿科,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弘扬本学科学术精华,特别是在中医儿科临床上,充分发挥本学科有特色、优势的治法、病种,扩大学科服务范围,继而谋求加快学科学术发展的速度,这是本学科学术进步和事业发展的中心任务。

1 发挥学科特色优势是面向临床的主要任务

在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儿科并存的格局下,医疗市场行业竞争激烈。中国和世界各国中医儿科的临床工作发展很不平衡,一些单位的中医儿科迅速发展,也有一些单位的工作在萎缩。凡是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共同的经验都是发挥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因此,能否发挥好中医儿科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就成了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

关于中医儿科的特色优势病种,我们在2007年曾组织了中国城乡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院、不同职称级别、中医中西医不同专业儿科工作者的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与西医相比,大多认为中医儿科(某些情况下的中西医结合)在下列病种(证)或其某个阶段具有治疗优势。(1)新生儿疾病:胎怯(早产儿和足月小样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腹泻、新生儿脐部疾患等。(2)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与其他类型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3)消化系统疾病:鹅口疮、口炎、胃食管返流及反流性食管炎、胃炎、消化性溃疡、厌食、小儿腹泻等。(4)营养性疾病:消化不良、营养障碍、营养性贫血等。(5)循环系统疾病:病毒性心肌炎等。(6)泌尿系统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血尿、泌尿道感染、遗尿症等。(7)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小儿癫痫、脑性瘫痪、惊厥等。(8)心理行为障碍性疾病:多发性抽搐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9)内分泌疾病:性早熟。(10)免疫、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紫癜、湿疹、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幼年类风湿病等。(11)感染性疾病: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毒性脑炎、百日咳、急性感染性多神经根炎等。同时,中医特色疗法,如推拿疗法、针灸疗法、中药外治疗法等,在儿科疾病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效果。

从以上中医儿科特色优势病种来看,涵盖了儿科临床常见的多数疾病。中医儿科不仅在许多儿科慢性病中具有整体调节、扶正祛邪的特色,而且在急性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治疗中有很大优势。中医儿科临床优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c)的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在儿科急性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感染性疾病呈下降趋势,病毒感染性疾病呈上升趋势。我国近年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 %以上为病毒感染,急性支气管炎75 %为病毒感染,肺炎中约50 %为病毒感染。近几年造成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流感h1n1等,都属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已经有许多的临床研究资料证实,中医药治疗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较西药治疗更加有效、安全。例如:我们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小儿肺炎中医证治规律研究”经过四中心、360例、随机、盲法、对照临床研究,清肺口服液试验组痊愈显效率89.62 %,利巴韦林对照组痊愈显效率73.92 %,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01)。我们承担的另一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肺炎疗效评价方法研究”结果,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儿童清肺口服液的中药治疗方案,与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液的西药治疗方案相比,不仅中药组的终点(10 d)疾病疗效评价优于西药组,而且多数评价指标(咳嗽、痰壅、发热、恶寒、紫绀、面色、口渴、食欲食量、舌象、脉率)中药组的起效时间早于西药组。

二是脾系疾病。脾系疾病是儿科临床发病率仅次于肺系疾病的常见疾病。脾系疾病包括消化道疾病和营养性疾病。中医药治疗消化道疾病如泄泻、积滞、厌食、功能性腹痛等,在调整消化道功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矿物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缺乏所致疾病,如锌缺乏症、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疳证等,不仅不少中药中含有一定量的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增加了摄入量,更重要的是中药的调脾助运等作用,促进了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降低了不良反应。一批行之有效的中医临床诊疗操作技术在不断扩大应用,如推拿治疗小儿泄泻、便秘、腹痛,董氏指压手法治疗婴儿吐乳症技术等,这些简便有效诊疗技术的临床推广,扩大了中医特色疗法在中国城市社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世界各国的普遍应用。

其他如中医药调补先后天治疗新生儿疾病,调整阴阳治疗小儿心理行为障碍性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脏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观点在慢性复发性疾病中的应用等,都是发扬儿科中医药治疗优势的例证。

中医儿科优势病种及特色疗法的临床应用,满足了现代社会对于儿童预防保健的需求,适应了现代临床疾病谱的变化,顺应了现代人对于医疗安全性的重视,减少了抗生素、激素等化学药物的滥用,在各国医疗保健事业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2 加速学科学术发展是面向未来的主要任务

在历史跨入21世纪之时,我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还应当清醒地看到虽然中医儿科学的现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但是,与西医儿科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学科的发展速度相比,则显得相对滞后。我们必须加快学科学术发展速度,这才是面向未来、能够获得本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术发展都需要依靠科学研究,中医儿科学的未来发展也必须依靠本学科科学研究的开展。中医儿科学科研的领域需要不断扩大、科研水平需要不断提高,才能推动学科的快速发展。

建立规范是学科学术发展的基础。所谓规范,库恩《科学革命结构》说:“她包括了一门学科的研究方法、总体框架以及最基本的概念、理论和定律。”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儿科学在规范化、标准化方面所做的工作还很不够。中医儿科学科需要建立的规范,必须是能符合本学科学术特点和规范化要求的各种规范。例如:切合中医药学本义的中医儿科学名词术语规范,有中医药特色的诊断辨证标准,能反映中医药优势又能得到学术界公认的疗效评价标准,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临床研究规范,利于中成药开发又符合新药研究原则的制剂工艺和质量标准等。这些规范的产生,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实现。在临床研究和数理统计分析基础上形成规范,是最佳的研究方法。但是,临床研究成本高、耗时费力。近年来,在儿科规范化工作中已普遍采用了文献研究、专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特别是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方法,能集中本学科权威专家的意见,是一种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在《儿科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的研究中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今后将会在中医儿科学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中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求“制定并与中医药有关的国际行业标准”,我们儿科专业委员会今后在这方面将承担起与儿科有关的任务。

中医儿科学基础研究范围广泛。整体观点是中医学优势之一,要将儿童的孕育成长、保健预防、病因病机等,放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不同的天时、地理、环境的大自然整体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内环境整体中加以认识。对中医儿科基本理论中的若干问题不要再过多地进行理论论争,要重视通过科研来认识其科学内涵,辨析正误,吸收其合理的部分用于指导临床。辨证学研究的重点是辨证客观化,即如何将通过现代检测方法获得的疾病微观信息纳入中医儿科学辨证体系以及如何将各种诊查方法所采集到的“证象”定性定量,从而形成客观的证候诊断标准。治疗学研究的重点,一是儿科常用治法的疗效机理研究,二是儿科药物剂型改革及多种疗法研究,三是有毒中药的毒理及减毒方法研究,四是各种治法的优化组合及其适应病证研究。要研究出更多疗效可靠、应用方便,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需要的儿科疗法和药剂。

临床研究的范围目前仍将侧重那些中医药有优势、儿科临床常见的病种。例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肺炎、手足口病等病毒性疾病,哮喘、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等免疫性疾病,腹泻、营养素缺乏症、肥胖症等脾胃病,多发性抽动症、癫痫、脑性瘫痪等神经精神疾病,高热、惊风、血症等急症,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硬肿症等新生儿疾病等。同时,在有条件的单位,要面向世界需求,开展中医药治疗儿科现代重点疾病的研究,如儿童艾滋病、各种新型流感等,争取在其中一些疾病取得突破。临床研究的重点在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要遵循现代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和临床科研方法,进行多中心协作攻关,力争探索出一些新的证治规律,研制出一批疗效更好、副作用小而使用更为方便快捷的新药,研究提出中医药治疗的有效、安全、经济的优化治疗方案并加以推广。临床研究的内容将深化,如从笼统的一方治一病发展为辨证立方、异病同治;对难治性疾病或其中某一证型、某一严重合并症等研制有针对性的方药;研究有效方药的剂型改革;研究有效方药的主要有效成分、有效单体并形成体现辨证论治特色的“创新中药”等。

实验研究将会更多地直接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提升中医儿科诊疗水平服务。要装备先进的仪器设备,逐步研制出儿科常见病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应用各种先进的研究方法,尤其是细胞、分子、基因、蛋白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次,揭示儿科有效中药及其他疗法的作用机理,为创新疗法、创新理论的建立奠定基础。

总之,中医儿科学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临床,目的在于围绕临床疗效的提高,目标是学科创新性理论的产生,为中医儿科学事业发展,并最终实现学科现代化积累条件。

中医儿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20世纪下半叶,中医儿科多层次、多形式人才培养的格局已经形成。今后,要根据学科发展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能力,培养更多的中医儿科专业人才。首先是为数众多的临床人才拓展中医儿科服务范围,直接为各国儿童的健康事业服务。同时,必须通过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造就一批具有宽广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掌握相关现代科学知识和前沿技术、科研能力强的智能结构型人才,通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捕捉学科学术发展热点问题的能力,经过规范、先进、严谨的科学研究,创造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承担起推进中医儿科学科发展的重任。

在学科人才比较集中的单位和地区,要组织起一批实力强大的研究团队,团结合作,才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研究方向的确定,应以儿科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药有优势的疾病、学科基础较好为原则,逐渐形成在中医儿科学科专业划分基础上的肺系疾病研究、脾系疾病研究、心肝疾病研究、肾系疾病研究、传染病研究、新生儿疾病研究等研究团队,扩大一批重点学科、重点专科、重点研究室、重点实验室等,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产生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

中医儿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现代化。中医儿科学现代化,必须是对现有水平的超越,产生在传统中医儿科学基础上的质的飞跃,形成与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融会贯通,同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中医儿科学现代化的实现绝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各个领域、各种方法大量的研究积累,多少代人的长期努力,才能逐步达到。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以人才培养为基础、科学研究为动力,继承传统为先导、思维创新为途径,加速引进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学科学术进步的步伐。可以相信,经过持之以恒的长期努力,中医儿科学的现代化,将会随着整个中医学的现代化而逐步实现。

中医儿科学发展至今,成绩斐然;中医儿科学发展前景远大光明。我们这一代中医儿科人,承前启后,肩负着历史的责任,任重道远。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懈追求,中医儿科事业一定会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predomin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ediatrics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wang shouchuan

(institute of pediatrics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10029, nanjing, china)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范文5

此前据记者了解,烟雾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脑血管病,从发现至今仅有50余年的历史。国外流调显示,该病的患病率约为10/10万。过去我国缺乏对该病的足够认识,造成了大量患者的误诊误治。实际上烟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脑血管病,也是成人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如何正确诊疗及研究这个疾病,已成医学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会后,本刊记者就与“烟雾病”临床研究及诊断、治疗相关的诸多话题,对段炼教授作了独家专访。

烟雾病:我们还处在认识的初级阶段

采访一开始,段炼教授即开门见山地说:“烟雾病又称为自发性基底动脉环闭塞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动脉内膜缓慢增厚,动脉管腔逐渐狭窄以至闭塞,脑底穿通动脉代偿性扩张为特征的疾病。”

段炼教授接着介绍说,烟雾病从发现至今仅有50余年的历史,第一个10年,人们逐渐认识了这个疾病的梗概,较全面地了解了其临床特征;第二个10年,主要是寻找其发病原因,探索治疗方法;第三个10年,认识到该病无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而外科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第四个10年,随着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等无创检查技术的应用,使烟雾病的检出率迅速提高,临床及基础研究飞速发展;第五个10年,人类全基因组的解序激励着人们又回到了对烟雾病致病基因的探索上。”

简单介绍了国际上针对烟雾病的研究现状后,段炼教授说,1957年,日本首次报道烟雾病,迄今也是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日本最近的一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的患病率为6.03/10万,年发病率为0.54/10万。患病率和发病率较上一次的调查均显著提高。烟雾病起初被认为是日本人特有的一种疾病,随着1962年法国报告了第一例非日本裔烟雾病患者以来,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但仍以东亚国家的黄色人种高发,欧美国家的发病率远低于日本。在我国,首次报道烟雾病是在1978年,也就是说,有文献资料记载的中国烟雾病研究仅有30余年的历史,而且早期仅限于译文、综述和个案报道,缺乏对该病的足够认识,造成了大量患者的误诊误治。不过,近10年来,随着国内外医学交流的不断加强和国内学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紧跟国际研究与发展的步伐,烟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工作得到迅速而全面的发展。

据记者了解,自2010年开始,受TISC(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组委会委托,段炼教授开始筹备并承办烟雾病论坛。对此,段炼教授介绍说,2013年的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烟雾病论坛,既邀请到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的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松岛善治教授和韩国汉城国立大学医学院的著名脑血管病专家Kim教授等外国专家,也请到了华山医院的徐斌教授、天坛医院的王嵘教授和宣武医院的马研教授等国内学者,这些专家学者代表了目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所以,段炼教授说:“在继承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次论坛进一步总结了近年来烟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与新趋势,为与会者提供了临床和科研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尤其让广大青年医师能真正受益。”

烟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脑血管病,也是成人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如何正确诊疗及研究这个疾病,已成为我国相关领域专家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谈到目前我国烟雾病的研究现状,段炼教授说:“我们十年来收治4000余例次烟雾病患者,从中发现目前中国在烟雾病的诊治方面存在着流行病学数据缺乏,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无统一诊断标准,无规范的治疗方式等诸多问题,我们也为解决以上问题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由此,段炼教授认为,分子遗传学及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进步,有望在烟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中获得突破,从而可能对诊断和治疗带来划时代的改变;与此同时,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将为制定和规范烟雾病的诊疗策略提供依据。

现状:烟雾病病因尚不明确

关于烟雾病的病因,段炼教授告诉了记者四个字:“尚不明确!”然后,他从遗传学研究、免疫机制研究、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研究、血流动力学特征和手术疗效等四个方面,进一步阐释了这一观点。

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烟雾病患者中6%至12%有家族史,由此可见,遗传因素在烟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段炼教授说,自从1995年首次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B51与烟雾病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以来,寻找与烟雾病发病相关的致病基因一直是烟雾病病因学研究的重点问题。21世纪初,通过微卫星标记基因组扫描研究和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基因组扫描研究,就已经发现有多个基因位点与烟雾病相关,而且部分基因的相关度很强,说明了烟雾病可能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近5年来,随着脱氧核糖核酸测序技术自动化程度和基因分型技术的不断提高,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方法被应用到烟雾病的遗传学研究中,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尽管目前多项研究表明,RNF213基因很可能是烟雾病的重要易感基因,但先前的这些研究存在一定缺陷,如目前所有关于烟雾病的GWAS研究样本量均较小,烟雾病入组患者的纳入范围和家系病例定义标准不统一等等。然而,这些缺陷的逐步改进,则有可能使得烟雾病致病基因研究取得新的突破。

在免疫机制研究方面,段炼教授认为,尽管烟雾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很多研究报道,免疫介导的病理改变可能参与了烟雾病的发病过程。2010年发现甲状腺自身抗体与烟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2011年,通过对114例儿童烟雾病患者与114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液样本检测,同样得出了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与烟雾病发病密切相关的结论。除了甲状腺自身抗体,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在内的多种与血管新生相关的细胞因子,也都被证实在烟雾病患者体内表达异常。对此,段炼教授说:“尽管目前烟雾病的自身抗体检测尚不成熟,还有很多问题尚待明确,但其在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前景仍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开展了全国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而日本最近一次的全国范围调查,是在2004年。这次调查显示,在日本,烟雾病的患病率为6.03/10万,年发病率为0.54/10万,而1995年的患病率及年发病率却分别为3.16/10万和0.35/10万。段炼教授告诉记者:“发病率的上升反映了检查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医师认识的加深。”

段炼教授还说,目前,烟雾病还是一种认知度相对较低的疾病,相对于日本来说,中国的人口众多,还存在地理、环境、文化差异等因素,要进行普查或大范围的抽样调查非常困难。因此,参考韩国、美国等国家的研究,进行多中心合作的临床特征调查可能是可行的方式之一。临床特征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对于选择治疗方法和判断预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国际上几个大的医疗中心利用医疗资源的整合优势,进行了多个大样本的临床特征研究,其中包括Steinberg和Kim等的研究。2012年,我们针对于2002~2010年收治的802例中国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最大一组病例数的单中心烟雾病患者临床特征总结。该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性别比还是发病类型上,中国烟雾病患者与其他国家均存在一定差异。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血流动力学特征和手术疗效的评估就已经成为烟雾病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在最近10年间,随着国内医疗器械水平与国外差距逐渐缩小,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已快速发展。在手术疗效评估方面,出血型烟雾病患者术后再出血风险是近几年国际上争议较大的热点问题,段炼教授曾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与哈佛大学的Smith教授、日本京都大学的Miyamoto教授等多位烟雾病领域的权威专家交流。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手术可能是降低再出血率的有效手段,但目前的确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

关于这一点,段炼教授还提到了另一个近年来受关注的手术疗效评估问题,那就是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价。段炼教授告诉记者,卒中、脑外伤等疾病患者经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和心理问题,因此有学者提出,应该关注烟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等问题。但目前,我们对烟雾病患者在自然病程中和手术干预后认知功能的变化了解较少,所以,这方面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临床:烟雾病的治疗方式尚存争议

在采访中,段炼教授指出:“烟雾病目前的诊断标准在实际的应用中出现了一些质疑,给烟雾病的基础研究工作和临床诊断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同时,尽管目前还没能找到对烟雾病治疗肯定有效的药物,但颅内外血管重建手术可以增加脑血供而阻止患者的临床症状进展已经成为共识。”

段炼教授进一步介绍说,血管重建手术可分为直接、间接和联合三种术式——直接血管重建手术最传统的方法是将颞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行端侧吻合,而在特殊情况下,枕动脉和大脑前动脉也可以作为颅外和颅内血管的替代。直接血管重建手术的优点是能够立即改善颅内的血供,减少术后发生卒中的风险,缺点则反映在要求一定手术技巧和设备,对于儿童或血管纤细的成人患者有一定困难;术中临时阻断血流增加脑缺血的风险;重建成功后瞬时的血流增加可导致过度灌注等几个方面。

间接血管重建手术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颞肌贴敷术(EMS)、脑硬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脑硬膜颞浅动脉颞肌贴敷术(EDAMS)等等。间接手术的机制是在脑表面血管与供体组织间形成自发性的血管代偿,其优点是手术操作难度较小,缺点是不能立即改善患者颅内血供,可能需要2周到 3 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代偿。EDAS因其手术简单,有明确血供来源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是目前最常见的间接血管重建手术术式。

有关直接和间接手术哪种方法更有效的争论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为了集中两者的优点,尤其是针对成人患者,有人尝试将两种或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项荟萃分析纳入了1966~2004年之间57个研究的1448患者,其中73%的患者接受了间接重建手术,4%的患者接受了直接重建手术,23%的患者接受了间接+直接联合手术,术后87%(1003/1156)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间接重建、直接重建以及联合手术的疗效无显著差异。目前普遍达成的共识是,针对于缺血型烟雾病患者,尤其是儿童,无论间接重建、直接重建还是联合手术,都是阻止临床症状进展的最有效方法。

段炼教授接着介绍说,烟雾病出血的病理基础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扩张的烟雾状血管破裂;二是微小动脉瘤破裂出血;三是Willis环附近大动脉瘤的破裂。无论何种治疗方法,对于出血型烟雾病,预防其再出血均是治疗的主要目的。对于烟雾病合并Willis环附近大动脉瘤的病例,这类动脉瘤的治疗可能更加适合应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首先这类动脉瘤多位于后循环,此类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危险性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开颅直接夹闭手术治疗;其次开颅手术可能损伤这些烟雾病的代偿支从而导致脑缺血的加重。而针对于前两种情况颅内外血管重建手术能否预防再次出血或减少出血风险仍难以肯定,但部分术后脑血管造影检查提示,血管重建手术能够减少烟雾状血管的密度,部分微小动脉瘤术后消失。为获得客观科学的循证医学证据,日本从2001年开始对成人出血型烟雾病进行了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到2008年为止从全国23个中心共收集了80例患者,其中20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60例进行颅内外血管直接吻合手术,目前的结果显示手术组疗效优于保守治疗组,最终的研究结果将于2013年完成。

段炼教授认为,烟雾病的手术治疗目前缺少统一的认识,各个国家及各个临床机构之间手术方式不一,多取决于手术医师的个人偏好,受主观因素影响大。我们期待将来开展大规模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来比较不同手术方式之间的疗效,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规范的手术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最恰当的治疗,从而最大程度地获益。尽管外科手术对出血型烟雾病的治疗效果仍存在争议,但目前仍是阻止脑缺血临床症状进展的最有效方法,而早期诊断、全面评估脑血流的储备能力以及个体化的治疗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科研:开展受国际认可的

高水平临床试验研究

据记者了解,段炼教授主持的《国人烟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课题曾获得2012年度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在国内首次深入系统研究烟雾病患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推动和规范了国内临床对烟雾病的诊疗。

关于这个课题的背景及临床意义,段炼教授说,《国人烟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项目历时10年,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首发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基金支持,项目组收治了3108例次烟雾病患者,完成手术2662例次。在此基础上,项目组对国人烟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烟雾病基因及免疫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建立了适合国人的个体化血管重建技术,术后5年卒中率12.7%,居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对多家医院的推广应用,这个项目推动了烟雾病的早期诊治,减少了误诊误治引起的致残、致死,使大量的烟雾病患者受益。

谈到这个课题,段炼教授很自然地说起了全军脑血管病中心——这个中心正是由段炼教授带领的三〇七医院神经外科获批组建的。中心由临床组、影像组和基础研究组3部分组成,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烟雾病的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工作,烟雾病的外科治疗是其特色诊疗项目。段炼教授说:“全军脑血管病中心目前展开病床95张,从2002年至今中心共收治了4000余例次烟雾病患者,为世界上单医疗中心最大一组病例。以此为基础,我们对国人烟雾病的地区分布、临床特征、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应用个体化颅内外血管重建方案治疗烟雾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目前中心脑血管病年手术量1300余台。近5年来承担及完成国家十二五、十一五攻关课题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首发基金联合攻关课题,首发基金重点课题,首都特色临床专项等课题,内容涉及烟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诊疗策略等基础和临床课题研究。共发表与烟雾病相关的统计源期刊论文48篇,SCI文章8篇,累积IF 30.569分,其中2篇在美国卒中协会主办的权威脑血管病杂志《Stroke》上发表,在该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话题回到刚刚闭幕的2013年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烟雾病论坛上,段炼教授坦陈:“本次会议在继承以往成功的基础上,仍然坚持以‘提高国内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对烟雾病认识水平’为原则的办会精神,针对近年来烟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与新趋势进行学术交流。国内外多位专家学者、讲者的学术报告,的确代表了目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使这次论坛成了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与交流机会。”

段炼教授最后强调说:“为进一步总结会议成果,使其得到广泛传播,我们还创办了聚焦烟雾病的《烟雾病特刊》,其中汇集了多位专家的真知灼见,希望能给大家提供更加完整的学术资料,同时也希望特刊所传递的信息能够帮助大家实现交流互动,共同提高!”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范文6

“一主三学”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围绕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全面便捷的导学、助学和促学[3](图1)。“一主三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综合性学习理论和教育信息技术理论。“一主”是学生自主学习,包括主动自学、小组互学和选择助学三个层次,分别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学”是在自主学习基础上教师的导学、助学好促学支持服务。在“一主三学”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导学”、“助学”和“促学”是教师提供的支持服务,它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而展开,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和教学各个环节。“导学”是基础,它对学生自主学习具有引导性;“助学”是关键,学生对助学各项支持服务具有选择性;“促学”是保证,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手段,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只有“一主”和“三学”相互结合,互动交融,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主三学”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目标导学——主动自学——小组互学——选择助学——评价促学五个环节。药物流行病学教学模式在实施“一主三学”过程中,将从临床药学专业定位、药物流行病学自身特点和临床药学专业药物流行病学教学模式三方面细化、深化、活化每一个操作程序。.

2.临床药学专业的正确定位

临床药学研究重点是药物合理应用,即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但临床工作中常是针对具体问题权衡利弊、寻求最佳平衡点[4]。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将来需针对临床药物应用展开广泛的研究,通过临床药物应用实践,促进合理用药;因此,临床药学是技术性很强的创新性活动。这一部分的“一主三学”以目标导学和评价促学为主,主动自学、小组互学和选择助学为辅。临床药学从临床的角度出发,以患者和药物使用环节为关注对象,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5]。但药物使用受众多因素影响,所以临床药学必须科学严谨的分析鉴别药学与临床医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并将其充分利用。在具体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中,也需要在思路、方法及结果解释上运用药物流行病学对药学与临床医学的经验进行客观严谨地吸取。

3.充分理解药物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流行病学是病因研究的一门工具学科,着眼于医学、药学科学研究的全面设计,在介绍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侧重传达一种思维模式和研究思路。药物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临床药学都是药物流行病学创建的学科基础。临床医学和临床药学的工作从合理用药的角度,将研究对象确定为用药人群时,便自然进入了药物流行病学领域。目前,药物不良事件/不良反应日益受到关注,药物流行病学的作用也逐渐被重视[6]。药物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与传统流行病学的相似,但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药物流行病学需要调查、研究、评估人群中药物使用的源头、分布、利用和效果,其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有其特殊性;药物使用涉及到人的思维方式和选择因素,药物使用后疗效受用药剂量、用药次数、用药依从性、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其结果分析有其复杂性。因此,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把握药物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加强主动自学、小组互学和选择助学操作环节,着重掌握药物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理解药物流行病学在新药临床试验、检测药物不良反应或非预期作用、参与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调查药物利用情况、参与药物经济学研究、评价生命质量中的具体应用。

4.临床药学专业药物流行病学“一主三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4.1学生能力的培养

临床药学专业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其能否成为合格的临床药师主要取决于是否学会终身学习,在校期间的一次性教育观念已难以适应医药信息量剧增的现实,因此,主动自学、小组互学和选择助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至关重要。临床药学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其对专业课程兴趣的提升,因此,药物流行病学的“导学”的作用不可忽视。目标导学的授课内容需要与专业结合,授课案例、习题均应贴近临床具体问题;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药物流行病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这将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授课内容和授课案例的合理安排,学生可以自己重复或揭示临床药学某些专业领域的规律;通过临床药学科研实例的剖析,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药物流行病学在设计实验、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中的重要作用;这些授课内容都是药物流行病学主动自学、小组互学和选择助学过程的灵活运用,加之教师的评价促学,可以进一步促进专业兴趣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

4.2教师能力的提升

药物流行病学作为临床药学专业的基础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综合能力,即提高目标导学和评价促学的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药物流行病学的授课教师需要有扎实的药物流行病学基础及丰富的数据处理经验,并且需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体系,重视开展真实世界研究,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和科研水平,同时需要加强对药物流行病学相关领域如医学统计学、循证医学、临床药物评价、科研方法等各个方面的认识,从宏观角度培养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7-10]。

4.3实践教学的实施

药物流行病学的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强化理论课内容,培养和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临床药学问题的能力。目前国内的流行病学实践多以课后习题课和统计软件上机操作为主,尚未见药物流行病学的实践教学,我们结合流行病学实践,倾向于药物流行病学实践采用统计软件上机操作、网络操作及药物流行病学案例分析的形式开展。“一主三学”教学模式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得以充分地体现。药物流行病学的实践教学、网络操作和案例分析可以通过目标导学,创建药物流行病学案例情景,将药物流行病学理论与临床药学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自觉进入主动自学状态,以小组互学展示相应的学习成果和经验,展开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药物流行病学的SPSS和SAS等统计软件上机操作和案例分析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是必不可少的,但软件分析无法对方法学适应性作出判断,分析方法选择的正确与否依赖于使用者对药物流行病学资料的了解程度和对统计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此时自由选择助学方式,参考教师支持服务和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解决相应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药物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教学结束环节由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总结评价,巩固强化学习成果,既可以调控“教”与“学”的过程,避免实践教学放任自流、失去控制,也可以激发学生使用新方法的积极性,降低遗忘率,提高其应对临床药学数据的分析能力,有利于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

5.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