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教学范例

流行歌曲教学

流行歌曲教学范文1

关键词:初中音乐;流行音乐;作用

受到传统音乐教学观念和模式的影响,初中生在音乐课上学习的内容除了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就是歌曲的练唱,而且这些歌曲多为古典和民族风格,给学生的理解和鉴赏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另外,有的音乐教师对流行音乐有偏见,认为其没有古典音乐高雅,也缺乏民族音乐的内蕴,所以很少教学生学唱流行歌曲。因此,我们常见的现象是:很多学生虽然喜欢听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其实,音乐教师应当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为何不把音乐课打造成学生喜欢的课程呢?我们可以以流行音乐为突破口或切入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进而打造活跃、高效的初中音乐课堂。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对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具体表述如下。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不断拓展,流行音乐在社会中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因此,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了流行音乐,而且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学生听到的流行音乐越来越多,他们接触最多的音乐形式就是流行音乐。再加上流行音乐的节奏多变、旋律优美、歌词简单,有着很高的传唱度,因此,初中生普遍喜欢流行音乐。但是,受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影响,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导致音乐教学面临着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尴尬局面。为了转变这种局面,增强音乐教学的吸引力,教师可以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这种引入不是盲目的,因为流行歌曲不仅歌词质朴、旋律优美,而且思想主题是丰富多元的,因此,引入音乐课堂上的流行歌曲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筛选,要选择一些积极的、健康的曲目,比如,抒发爱国情感、歌颂祖国的歌曲;表达思乡之情、歌颂家乡的歌曲;展现朋友之情、歌颂友谊的歌曲,等等。如果教师将流行音乐合理地引入到音乐教学中,学生会带着对流行音乐的热情主动地投入到音乐课堂的学习中,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音乐潜能,进而提升音乐教学的效率。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音准和节奏是两个教学难点,一方面是因为这两个知识点的专业性较强,对学生的乐感要求较高;另一方面是初中音乐教材中内容以古典乐曲、民族音乐为主,而大多数学生所具备的音乐素养还不足以让他们学习和鉴赏这类音乐作品,因此,仅仅依靠教材中的内容来培养学生对音准和节奏的把握,是有较大难度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艺术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有更多的优秀的流行歌曲出现,这些歌曲不仅有健康的内容、积极向上的主题,还有鲜明的节奏、浓厚的人文色彩、深刻的思想等。因此,初中音乐教师要转变以往对流行音乐的片面认识,将其引入到音乐教学中,通过教唱流行歌曲来帮助学生学和把握音准和节奏。比如,让学生学习《稻香》《中国话》等节奏感鲜明的流行歌曲,学习《最炫民族风》《自由飞翔》等具有说唱特点的歌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入选初中音乐教材中的内容大多数师生古今中外的经典音乐作品,学生在平时很少接触到这些作品,因此,对音乐学习内容难免会有陌生感、距离感,再加上这些内容的艺术性较高且比较深奥,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如果教师采用比较死板、单一的教学模式,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会导致他们对传统音乐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将流行歌曲引入到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接触到熟悉的音乐形式和风格,把他们带到一个新的音乐体验模式中,同时拓展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范围和视角,发挥了他们的音乐想象力,进而促进了他们音乐素养的提升。比如,有一些流行歌曲不仅旋律优美,歌词也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是文学和音乐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净化他们的思想,如《明月几时有》《在水一方》《青花瓷》等。再如,有一些励志的、充满正能量的流行歌曲,能带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如《阳光总在风雨后》《隐形翅膀》《怒放的生命》《追梦赤子心》《蜗牛》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这种积极的、励志的流行音乐,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还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结语

综上所述,流行音乐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种音乐形式,而且流行音乐中有很多健康的、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歌曲,对学生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质等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合理地筛选流行歌曲,并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月.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相关问题的探讨[J].学周刊,2015,28:204.

[2]徐凤.浅谈如何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J].快乐阅读,2013,12:120.

流行歌曲教学范文2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高中;流行音乐教学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教师要深入认识流行音乐并加强对流行音乐教学的重视,将流行音乐作品巧妙融入到音乐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发挥流行音乐多层面作用,引领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音乐课程知识,在发展音乐思维能力中塑造健全人格,科学促进综合素质发展,提升音乐教学革新成效。

一、结合学生音乐兴趣点,利用现代技术引入流行音乐

将学生作为学科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新课标对高中音乐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科学转变传统教学中师生角色,结合班级学生音乐兴趣点,科学选择并利用现代技术引入流行音乐,为音乐课堂增添新的元素,有效展开流行音乐教学,借助流行音乐作品,点燃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增强音乐课堂参与程度,为实现音乐教学目标埋下伏笔。以“描写母亲的歌曲”为例,在音乐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利用多样化路径,深入了解班级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以及歌手,准确把握教材中“描写母亲的歌曲”歌曲旋律、节拍、内容、风格、主题等,结合班级学生兴趣点,科学选择适宜的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作品,有机整合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比如《懂你》,词作者黄小茂,曲作者薛瑞光,演唱者满文军,用真挚的语言和旋律,诉说了对母亲的热望。包括《母亲》《常回家看看》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现代技术将《懂你》等同主题的流行音乐作品引入课堂,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在图片、动画、声像等相互作用过程中巧设音乐课堂问题,比如教材中“描写母亲的歌曲”和《懂你》现代流行歌曲的区别,包括毛阿敏《烛光里的妈妈》、宋祖英《最美的女人是妈妈》、周杰伦《听妈妈的话》等,引导学生有目的性地聆听、欣赏这些歌曲,在对比赏析过程中把握各自内容、主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进行不同层次探讨、交流,巧借引入课堂的流行歌曲,科学探究课堂问题,在分析、解决过程中对课堂内外以“母亲”主题的歌曲都有新的认识,准确把握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亲自诠释,在具体化歌唱实践中,点燃音乐课堂教学兴趣的同时学会珍视亲情,在完成教材歌曲教学任务中实现有效流行音乐教学。

二、深挖音乐教材歌曲内容,形成良好个性品质

流行音乐有着独特的魅力,内容与形式多样化,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都适合引入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新课标为出发点,深挖音乐教材中歌曲内容,在把握主要内容、主题过程中将“积极、向上、健康”的流行音乐作品引入课堂,促使学生在欣赏课堂内外歌曲过程中获取音乐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以“描写爱情的歌曲”为例,在这类型音乐歌曲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方面入手,深挖音乐教材中爱国思想歌曲具体内容,准确解读歌曲主题,并将表达爱情的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比如《思念》词作者乔羽,曲作者谷建芬,演唱者毛阿敏,用优美的语言和深沉的旋律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思念、惆怅之情。教师要在把握《思念》流行歌曲内容、主题等基础上,科学整合音乐教材中“描写爱情的歌曲”教学内容,促使音乐课堂教学更加丰富,促使学生准确理解、掌握教材音乐内容过程中诠释爱情题材的歌曲,在层次化实践中形成良好个性品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多种可行的教学方法引入其中,比如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学习,深化课堂音乐教学方法与内容,打造高效流行音乐课堂教学,解读《思念》流行歌曲的同时将同主题的其他流行歌曲引入其中,比如王菲《我愿意》、邓丽君《月亮代表我的心》、老狼《同桌的你》,进一步深化以爱情为主题的音乐课堂教学,引领学生有效聆听的同时赏析并准确理解歌曲内涵、主题,在分角色诠释歌曲过程中培养正确的爱情观,包括音乐感知力、音乐鉴赏力等,让学生在流行音乐作用下的音乐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完善音乐知识结构体系,发展自身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有机衔接课堂内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生全面发展是高中音乐教育教学强调的重要方面。在流行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机衔接课堂内外,借助课外拓展延伸课内,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音乐教学实践平台,在诠释教材歌曲、流行歌曲中巧用自身有限的音乐理论知识,在完成音乐实践任务过程中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同时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以“描写朋友的歌曲”为例,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科学衔接音乐课堂内外,在把握教材歌曲内容的过程中合理选择课外流行歌曲,比如《好汉歌》,歌曲粗犷、豪放,生动表现“梁山好汉们”豪爽不羁、讲义气的性格,曲调取自河南民歌素材,可以将其穿插到教材中同样描写朋友的歌曲中。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班级学生喜欢的其他以“朋友”为主题的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比如费玉清《一生朋友》、庞龙《朋友抱一下》、周华健《朋友》,和教材中“描写朋友的歌曲”内容有机融合,联系课堂内外,巧设课堂教学问题。教师要科学引导、启发学生,在探索、思考、解决音乐课堂问题中准确把握教材中歌曲主题,还能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感染教育,让学生学会真诚对待朋友,学会珍视友谊,正确处理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友情观。以“教材中青春为主题的歌曲”为例,在流行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我们的纪念册》《友谊天场地久》等同主题流行歌曲引入课堂中,还可以把当下电视剧或者电影中以青春为主题的插曲、片尾曲引入其中,比如电影《芳华》的片尾曲——《绒花》,收录于专辑《乡恋》,该歌曲是电影《小花》主题曲,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情深意笃、感人肺腑。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电影精彩片段,在课堂内外多层面结合中引领学生学习教材中以青春为主题的歌曲,在把握旋律、节奏中学唱歌曲并进行诠释,对“青春”有全新的认识,珍惜匆匆青春岁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在整合教材歌曲与流行歌曲的同时,开展同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顺利拓展延伸课堂教学,引领班级学生进行不同层次音乐实践,在互动、交流过程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提升音乐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等,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使新课标背景下的流行音乐教学更加有效。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站在新课标的角度,准确把握深受高中生喜爱的流行音乐作用,结合音乐课程教学情况,以学生为切入点,科学选择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作品,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入手巧引流行音乐作品,在理论、实践两个层次科学衔接中,实现有效的流行音乐教学,科学引领学生感知音乐作品旋律、节奏、内容等,在实践中科学培养音乐“感知、鉴赏、表现”等方面能力,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同时更好地张扬个性,客观呈现新课标背景下流行音乐教学亮点。

参考文献

[1]屈乾伟.浅谈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07):181.

[2]李子军.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1):42-43.

[3]侯高峰.浅析新课标下将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教学中[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4):177.

[4]张舟.浅谈流行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5(12):172.

流行歌曲教学范文3

在教育观念越来越开放的今天,“流行音乐进课堂”已是一个普遍现象,更多人提倡开放式的“课堂”,并身体力行,提出了自己观点和建议。

首先,流行音乐的巨大影响力。其数量繁多,风格类型多样,借中外传媒商业化的宣传之力广泛传播,呈现出铺天盖地的态势。在大众心目中,流行音乐占据了绝大部分的音乐空间,人们不自觉地接受了“流行音乐(特别是流行歌曲)已成为主流音乐”这一夸大的事实之后,其影响之大,令人无法摆脱。

其次,在流行音乐中亦有不少精美作品。布鲁斯、迪斯科等经过时间的考验和艺术的沉淀之后,成为一种新的艺术样式,确立了一定的地位。作为时代的产物,其必定吸收了当代(或者是以前的)优秀的音乐艺术营养,有着特定的艺术价值取向,有广泛流行的基础,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推广和普及主流音乐的作用。有相当一部分流行音乐吸收了传统音乐、民族音乐或西方古典音乐的因素,被广泛传唱,吸引了爱好者深入了解素材音乐的原始面貌。例如:高枫的《大中国》采取了北方秧歌音调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素材,获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同,流行开来,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七八岁的儿童,都能唱上几句。

最后,适合学生演唱的歌曲相对匮乏。适合学生演唱,一是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二是要有时代气息。但在现在商业社会下,能创作好作品的艺术者几乎都去创作流行音乐了,缺少创作适合学生演唱的歌曲的词作者和作曲家。现行教育体制制约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教师的观念、教材的内容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这是许多音乐教师的感受。

二、将流行音乐与课堂教学结合

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怎样将流行乐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已经成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问题。结合音乐课堂教学工作的经验,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1.了解流行音乐的起源

当今世界音乐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严肃音乐,即人们所说的正统的古典派、学院派的艺术音乐(如交响乐,室内乐)。另一类属于轻音乐,即人们所说的非正统的群众性通俗音乐和现代派音乐。流行音乐属于群众性通俗音乐的一类。流行音乐包括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和流行歌曲等,它们都属于轻音乐范畴。近年来,中国音乐舞台出现了一派空前繁荣景象,大量轻松活泼的流行歌曲吸引了很多青少年听众,歌伴舞的演唱形式使人们兴趣盎然,耳目一新。“节奏布鲁斯”、“说唱”、“摇滚”和“电子音乐”等有代表性、易懂性、时尚性的音乐形式,更令青少年心驰神往。

中学生作为一个精力充沛的群体,具有好奇心、模仿力、易接受新鲜事物,可塑性强等特点。引导学生真正认识流行音乐,是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设计了《走进“流行”花园》的单元课题,通过几节课与学生的共同学习,让学生了解了“节奏布鲁斯”、“说唱”、“摇滚”和“电子音乐”等几种流行音乐的形式,能从简单地听流行音乐、哼唱流行歌曲到简单分析其发展进程,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流行音乐。实践证明,《走进“流行”花园》单元课题,不仅满足了学生对流行音乐认知上的空缺,引导学生真正认识优秀的流行音乐,关心好的流行音乐作品,更为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注入了新鲜血液,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课堂更加富有现代气息。

2.将流行音乐有机渗透到音乐课堂教学中

(1)筛选优秀流行音乐,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由于流行音乐还不成熟,音乐创作水平不高,商业味浓,娱乐性强,流行音乐大都是诉说成人情爱的歌曲,有的流行音乐只是烘托一种气氛,本身没有多大的价值,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都适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以适应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如韵味十足的《菊花台》,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东风破》,这两首歌曲虽是流行歌曲,但配器很有特色,在乐曲中大胆使用民族乐器,如古筝、琵琶等。教师可以将这样的歌曲放入民族乐曲的欣赏课中,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增加对民族乐器的认识。再比如在欣赏戏剧唱腔的曲调时,可以选择王力宏的《在梅边》;在欣赏云南风味的乐曲时,可以播放郑均演唱的《灰姑娘》,这首歌曲的前奏非常富有云南特色,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云南歌曲旋律的感知。

(2)流行音乐要适合学生的演唱能力。

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歌曲的难度要适度,教师应选择音域不宽,难度不大,较容易演唱的歌曲。如选择《西部放歌》,学生就可能既唱坏嗓子,又破坏歌曲的情绪。对那些复杂、不易演唱的好歌,可以让学生聆听欣赏,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涵。

(3)流行音乐要有艺术性和教育意义。

音乐教学要让学生从音乐中领悟艺术的感染力,培养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受到人生启迪。比如《思念》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的真挚情感,教师可以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同学的友谊,把握男女同学交往尺度———“自然”、“适度”。又如歌曲《愚公移山》歌颂了人类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精神。教师可以联系歌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在学习上发扬不畏艰难、发奋图强的精神,刻苦学习,做对社会有益的人。当然对于一些不健康的歌曲,教师要明确态度,阻止其进入课堂。

(4)流行音乐教学要体现审美理念。

流行歌曲教学范文4

广大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群体基本上只会听或者唱流行歌曲,古典美声开始慢慢的转变成只有上流社会的人会接触到了,流行歌曲充斥了绝大部分音乐市场,人们能听到古典美声唱法的艺术歌曲也是少之又少。于是,欧美歌坛一些古典美声唱法的歌手为了适应新潮流并在歌坛拥有一席之地,便开始大胆尝试演唱流行风格的歌曲,并不断进行探索和总结,成功的将古典美声与流行音乐风格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流行美声”,人们惊讶发现这种表现形式既高雅又不失时尚流行风格,它具有超强的感染力及震撼力,无论从声音技巧上还是演唱风格上都给人一种亲切、自然、大气、绚丽的感觉。

安德烈•波切利以“流行美声”方式演绎大获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用优美声音,宽广的音域将歌剧唱腔融入流行歌曲中、铸造出超越流行和古典之巅的独特流派,在世界歌坛名声显赫,成为当今世界最著名的跨界男高音。他与莎拉•布莱曼灌唱的《告别的时刻》一曲,盛兴一时,成为欧洲流行榜冠军。再有英国女高音歌手莎拉•布莱曼,就单曲全球销量超过1000万张,已成为全世界最畅销的女高音。她与中国歌手刘欢同唱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进一步奠定了她在世界歌坛的第一女高音的地位,成为融合古典与流行新音乐的先锋和代言人。她与安德烈•波伽利被称为是跨越古典与流行的标志性艺人。此外这方面的代表人物还有年仅二十一岁的美国男中音乔诗•葛洛班、美声男伶(IlDivo)四人乐团、英国G4组合等等。

二、声乐教学中的启示

1.在演唱技巧上

我们知道古典美声在演唱技巧上,通常采用全通道歌唱方法,从而获得一种具有金属色彩音质的,宽广、丰满、圆润的声音,被公认为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发声和演唱方法。但是要达到这种理想境界,通常是需要漫长刻苦的训练才能获得。因此大多数的学生学习声乐进步慢,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兴趣,甚至有的放弃了学习。而“流行美声”的出现,则给声乐界带来了新理念,让人耳目一新。它在演唱上以古典美声为基础,同时借鉴流行元素。首先它在气息运用上仍采用古典美声的“胸腹式呼吸法”,这种方法容易控制呼吸,使演唱者的声音圆润、刚柔并济、富有穿透力;其次在共鸣运用上做了相应调整,尽量减少胸腔共鸣的运用,原因是太过厚实的声音会显得不够自然亲切;其三在用声上借鉴流行唱法中的“气声唱法”,主要在中低声区演唱时运用,如说话式的感觉来歌唱,声音色彩略显暗淡,带有一些沙哑声,声随气走,音色柔和唯美,因此具有特殊的感染力。

如果中低声区仍用古典美声发声状态的话,声音结实响亮,共鸣太多,那就给人一种不真实感觉,失去了流行的韵味了。但高音区仍要运用美声唱法中的混声唱法、打开喉咙等技巧,但注意是这种打开喉咙一定要适中,否则就变味了。如意大利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的演唱中低音以气声为主,口语化倾诉,倍感亲切自然。高音运用古典美声技巧采用母音变圆变暗的唱法,音域宽广,柔中带刚富有磁性及穿透力声音撞击人们的心灵,引起听着的共鸣。他被誉为“当今世界最璀璨夺目的歌王”“拥有被上帝吻过的嗓子”“如丝绸般顺滑的声线犹如太阳的光辉一般光芒四射,温暖听者的心田”。总之,“流行美声”唱法发声正统、自然,始终保持着柔和的音色和稳定的声音,不过重也不太冲,听起来令人舒心。因此,教师们在教学方法上不能墨守成规,要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吸取精华借鉴融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开拓思想,大胆塑造多元化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

2.在选择曲目上

目前,高等院校选用的声乐教材比较传统,中国声乐作品大都是五四以来革命传统歌曲及传统民歌、歌剧选曲。外国声乐作品也是以古典歌剧选段、艺术歌曲为主。然而这些曲目与当今时代相距甚远,不符合现代学生的审美取向,不但没有吸引他们,反而引起了在感知上的误会和反感,因此在演唱上,风格把握不准确,导致学习热情不高,演唱起来力不从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声乐教学质量。而“流行美声”在演唱曲目上大都的当今流行的歌曲,极具时代感。如我国著名的美声歌唱家廖昌永以演唱歌剧咏叹调著称的,但在2007年推出了他的全新大碟《情释》,翻唱了12首经典流行歌曲,如《月满西楼》《爱上你是一个错》《红豆》《天边》等,这些现代流行歌曲经过廖昌永的独特演绎,“一把从歌剧演唱中练就的浑厚男中音挥洒的淋漓尽致,独有一番男性阳刚之美”,这为他增加了很多的人气。他丰富的歌唱技巧、扎实的演唱功力,给人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感受,演唱的歌曲别有一番歌剧中的诗话美感。这说明学习古典美声的一样可以演绎当代流行歌曲,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适合的曲目尤为重要,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来演唱,这样学生们学习积极性高,演唱方法自然学的快,可以取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从而可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结束语

流行歌曲教学范文5

[关键词]流行音乐;初中音乐教育

一、何为流行音乐

我们现在所讲的我国的流行音乐是指从1949年至今所出现的流行音乐。我国的流行音乐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1996年到1976年的10年,1976年到现在。本文讨论的主要是1976年至今的流行音乐。

二、流行音乐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如何

流行音乐是现代人的音乐,其中在年轻人中传播范围最广。《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等选秀节目的出现,涌现出了吴莫愁、吉克隽逸、华晨宇等大量新的歌手以及《夜空中最亮的星》等歌曲,其中受到影响最强的群体便是青少年群体。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流行歌曲的传播方式也不再局限于收音机和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各种各样的传播工具的出现大大拓宽了它的影响范围。

三、流行音乐对初中音乐课堂的渗透

2011年,据校园音乐教研组对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106名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喜欢当下流行音乐的学生占到了60%;当问到是否经常听流行音时,回答“是”的学生更是占到了66%。由此可见,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程度之深。同时,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也可以让青少年了解到音乐的多元化,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70后”“80后”中广为传唱的《童年》《外婆的澎湖湾》等表达那个时期的美好的歌曲同样也受到“90后”甚至“00后”的喜爱。流行歌曲走进中学音乐课堂虽处于起步阶段,但相信今后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好。

四、流行音乐对初中生成长的影响

流行音乐因其形式多样性和朴实性而对大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的乡村音乐表达了普通人的理想和抱负,展现了当代生活;民谣则表现了一个民族的感情,等等。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背负着学业、友谊、青春期的诸多压力,他们需要宣泄和倾诉,而流行音乐恰好提供了青少年所需的精神食粮和宣泄途径。所以,在初中音乐课本编写和初中音乐课堂的打造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带领学生学习优秀经典流行音乐作品,例如王力宏的《龙的传人》、刘德华的《中国人》,中国台湾的优秀民谣歌曲等,不仅丰富了音乐课堂,其中传递正能量的歌词也可以在无形中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所以说,介于流行音乐多元化的特点,我们才更加需要把流行音乐从课堂外引入课堂内,让青少年在老师的带领下感受流行音乐中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有利因素,主动摘除流行音乐中的负面因素。

五、教师对流行音乐进入课堂的作用

教师不能仅把完成教学任务作为目标,教师的作用不仅是授业,更重要的是育人。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学生审美角度和音乐欣赏水平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在音乐方面的造诣。

六、引进流行音乐的方法

在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实践精心选择,合理引入,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还有利于增加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促使流行音乐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可以选取《我的中国心》促进流行歌曲在辅助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利用腾格尔的《蒙古人》学习我国多民族的多元化民族文化;借助王力宏的《在梅边》学习流行音乐的同时感受国粹京剧的迷人之处等。也可以开展更多的业余歌唱活动,既丰富学生的业余活动,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要利用好先进的教学工具,例如多媒体、iPod的音乐制作软件等,加强音乐课堂的师生互动,为青少年开阔眼界、为音乐教学打开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七、结语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实际上与初中音乐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流行音乐,使其在培养学生美育能力、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方面展现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沛.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M].北京:中央音乐出版社,2015.

[2]蔡音颖.流行音乐与音乐教育[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9(6).

[3]马东风.音乐教育理论与教法新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

流行歌曲教学范文6

关键词:“广州话”方言片区;粤语歌曲;高校声乐教学

在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互联网时代,我国各地方言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加上我国对普通话的大力推广,使得一些弱势方言处境更为艰难。2015年5月,国家教育部与国家语委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对一些正在萎缩的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开展一系列的保护、开发工作,语言资源挖掘首次被提升为国家议程。广东省作为全国经济大省,每年吸引着众多的外地人前来工作、定居,同时本地年轻人走向省外、海外的人数也不在少数。这种大量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也势必对粤语方言带来一定的影响。据《广州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广州市常住人口比2017年增加了54.24万,广州成为全国最吸引流动人员的一线城市之一。这些流动人口来自全国各地,为便于沟通,人们在公共场合中常首选普通话进行交流。在私人场合中,以粤语作为唯一交流语言的家庭也正在减少,且该比例有逐代增加的趋势。单韵鸣、李胜在2017年的《广州人语言使用现状调查》中,得出广州人在与配偶交流时使用粤语单言下降了14.9%,与子女交流时下降了9.9%的数据。

一、广州市中、小学开展“方言进课堂”活动掠影

粤语作为我国七大方言之一,是体现广府文化的主要载体,保护粤语的意义不言而喻。广州不少中小学在“方言进课堂”的提倡下已将粤语引入到教学之中,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例如,2020年9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启动了“粤语日”系列活动,规定在“粤语日”当天全校师生除课堂时间以外都用粤语交流;2020年底,番禺区石楼镇组织开展了“粤语进校园”活动,并制定了《粤语进校园工作方案》,促使该区各校开办粤语文化讲座、学唱粤曲、排演粤语小品等活动。广州各中、小学保护粤语更为普遍的做法是将粤语童谣、民谣等直接纳入到语文、音乐等学科以及第二课堂的教学当中,使学生在学习家乡文化的同时掌握到自己的母语,并以此成为校本特色。例如,海珠区大元帅府小学多年来把传承“咸水歌”列入教学常态,成为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单位。以上先进案例为粤语方言进入高校教学提供了启示意义。本文将对粤语方言歌曲进入到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目的一是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把粤语歌曲内容纳入到声乐本科教学当中,为保护粤语方言作出贡献;二是通过演唱粤语歌曲,弘扬与粤方言一脉相承、息息相关的广府音乐文化。“粤语歌曲”一般特指粤语流行歌曲,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含但不限于粤语流行歌曲,还包括用粤语演唱的传统民歌和曲艺等民间音乐。为了在声乐教学中选用粤语歌曲为教学内容更具可行性,有必要对粤语歌曲的构成进行分类,进而甄别出适用于高校声乐教学的曲目。由于粤语地区分布广泛,且每个片区的粤语在口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本文主要选取“广州话”方言片区———广州、南海、番禺、顺德、中山、香港、澳门的粤语歌曲作为研究对象。

二、“广州话”方言片区粤语歌曲分类

广州粤语方言长期引领着粤语传统音乐文化和粤语流行音乐文化的潮流,可分为传统民间歌曲、传统民间曲艺、流行歌曲三大类。

(一)粤语民间歌曲

我国对“民间歌曲”的分类按歌唱场合的不同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广州话”方言片区地处河流冲积平原或海港,这里水网纵横,山丘孤立,因此未见有典型的劳动号子与山歌,更多是属于小调范畴的童谣和渔港岸边的抒情歌谣。“广州话”方言片区的粤语民间歌曲主要有童谣和咸水歌两种形式。

1.广府童谣

广府童谣按内容、形式分为催眠曲、顺口溜、绕口令、游戏歌、连锁调、问答歌、数数歌、谜语歌、滑稽歌、风俗歌、时令歌、动植物歌、生活歌、劳动歌、戏谑歌、逗乐歌、劝诫歌、时政歌、广告歌等类。童谣的内容通俗易懂,便于孩童理解;篇幅上大多比较短小,便于记忆;结构上也是比较单一的,便于流传。由于“广州话”有九个声调,较之普通话的四个声调更具有音乐性,押韵频率也更高,且音乐性较强,因此广府童谣的语言声调与旋律音调是基本一致的。尽管广府童谣具有较强的音乐性,但其结构与篇幅过于简单,如若直接搬作高校声乐曲目也是不合适的,只有那些经过作曲家改编的、艺术化的广府童谣,例如《月光光》《落雨大》《世界真系小小小》等,才适合作为高校声乐教学曲目。

2.中山“咸水歌”

“广州话”方言片区水系发达,唱“咸水歌”是中山水乡民众在行船或农业劳作中的自娱习俗,从“咸水歌”又被称之为“白话渔歌”中可以得知它是以“广州话”(即白话)演唱的歌曲。咸水歌的结构大多是上、下乐句的单段体,少数为四个乐句的复乐段体。咸水歌虽可看作为渔民的劳动号子,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劳动号子“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其主要采用独唱、对唱两种形式,表现出更强的娱乐性质。咸水歌旋律音调优美、舒展,经过伴奏编配后是可以选作高校声乐曲目的,在教学时需要注意的是演唱方法的调整,例如,李素华演唱的版本《海底珍珠容易》适合以民族唱法演唱;萨顶顶演唱的《咸水歌》则适合以通俗唱法演绎;而像《对花》这样的对唱形式的咸水歌,更适合女生小组表演唱。

(二)粤语民间曲艺

1.粤曲

粤曲是“广州话”方言片区流行最为广泛的一大曲种,属于曲艺艺术的唱曲类范畴,其声腔结构主要有板腔体、曲牌体两大体系。板腔体唱腔是以一基本腔调(旋律)、句式为基础,以板(节拍)为主导,变化出来各种唱腔的曲体。粤曲板腔体唱腔主要以梆子曲、二黄曲为主,也包括下文将阐述的木鱼、龙舟、南音、粤讴等歌谣类板式唱腔。粤曲曲牌体唱腔是借用各种固定曲调填词而成的,以昆腔、高腔为主,还包括被反复填词演唱的江南小调、明清小曲、“广东音乐”和外来音乐等。鉴于粤曲突出的曲艺唱腔特点,以上所列粤曲分类不是所有都适用于声乐课堂教学的,只有那些篇幅适中的由民间熟悉曲调填词而来的粤曲才适合作为高校声乐练习曲目,例如《彩云追月》《荔枝颂》《红豆相思》《杨门女将》等。值得一提的是,粤曲演唱分“大喉”“平喉”“子喉”三种唱法,分别使用真假嗓混合、真嗓、假嗓进行演唱,三者的音色特点大致可对应为男高音、女中音、女高音的音色,因此,选取粤曲作为声乐教学曲目需要根据学生的音色特点作为第一条件,如此才能尽可能多地保留粤曲演唱的独特声韵。

2.木鱼、龙舟、南音、粤讴

木鱼、龙舟、南音、粤讴既是粤曲唱腔,也是“广州话”方言片区民间曲艺曲种。木鱼歌由佛教的宝卷结合广府本地的民间歌谣发展而来,其腔调朴素简单,本体结构自由,按唱词的自然声调诵唱,因此,相对于音乐价值,木鱼歌更具有文学价值;龙舟歌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的顺德,其特点是“以清唱为主、说白为辅,用小锣鼓伴奏,节拍较为自由”,20世纪30年代起,龙舟被粤剧、粤曲吸收为清唱曲牌使用;南音发源于广州,是清代嘉庆年间由文人墨士在木鱼歌、龙舟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以纯正的“广州话”演唱。南音改进了木鱼歌欠缺音乐性的特点,吸收了龙舟歌的音调,使其逐渐发展为有节拍规范、有乐器伴奏、唱腔丰富的曲种,因此也被粤剧、粤曲唱腔吸收所用。清代乾嘉年间,另一种以“广州话”演唱的曲种———粤讴在木鱼歌、南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粤讴的腔调特点是字少腔多,旋律风格低回婉转,节奏异常缓慢。以上四种曲种在相互借鉴、吸收的发展过程中各自选择了不同的演变之路,它们或绝迹于民间,或催生某种曲种,或借生于其他姐妹艺术。木鱼歌由于音乐性不强、体量过大目前仅存在于其唱本———木鱼书中;而粤讴则因唱词格律过于严格、节奏拖沓,唱腔单一等原因在民间也几近绝迹;南音和龙舟歌尚可在粤剧、粤曲的唱腔中觅其踪影。但不管是南音抑或是龙舟歌,由于其唱本体量大多比较庞大、曲艺特点突出等,都是不太适合作为高校声乐教学曲目的。

(三)粤语流行歌曲

“粤语流行歌曲”特指20世纪70年代后香港乐坛流行的歌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成为大众音乐文化的风向标,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粤语流行歌曲深受年轻人喜爱,为了唱好粤语流行曲,我国内地曾掀起学习粤语的风潮,可见大众对粤语流行曲的追捧程度。至今,我国许多高等音乐院校都开设了流行音乐专业,粤语流行歌曲在该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由于大众对粤语流行歌曲的认识比较广泛,在此不作更多赘述。总之,高校是年轻人云集之所,撷取内容健康的粤语流行歌曲作为声乐教学内容是完全可行的。

三、粤语方言歌曲高校声乐教学曲目的选曲原则

(一)与音乐专业培养目标接轨

目前,我国高校音乐专业主要有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两大方向,粤语方言歌曲高校声乐教学曲目的选曲,要按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选择。音乐教育专业主要是为中、小学培养音乐教师,所以,在选择曲目时广府童谣应该首先纳入选择范围,这对于高校生提升自身的广府音乐文化素养,以及对其日后投身于中、小学生音乐教学工作,是一个知识习得与技能输出的衔接性学习经历。而对于培养舞台型专才的音乐表演专业,在粤语歌曲教学曲目的选择上,应更加注重作品的音乐性及技巧性,粤曲小调、经过艺术加工的咸水歌和内容健康的粤语流行歌曲都是适合作为声乐训练曲目的。

(二)符合声乐歌唱技巧性要求

声乐艺术讲究音乐美、声音美、语言美,这与一切以歌唱为表现形式的艺术是相通的。而每一种歌唱方法都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也表达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所以,不同唱法互相吸收、融合是可行且值得尝试的。在高校声乐教学中选取粤语歌曲作为练习曲目,“旋律线条起伏”“节奏变化丰富”“作品体量适中”等都应作为选曲的标准,如此才能够达到声乐歌唱的技巧性要求。比如,那些未经加工的童谣和咸水歌,音乐过于口语化,节奏单一且结构短小,是不能够体现出歌唱技巧性的,而那些篇幅长大的叙述性粤曲、南音等,其唱腔的曲艺性特点突出,难以与声乐歌唱技巧融合,显然也是不合适的。此外,在选曲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童谣、咸水歌、粤曲、流行曲等唱法与民族、美声唱法在技术上的融合。

四、结语

粤语歌曲高校声乐教学的尝试突破了学院派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丰富声乐教学作品类型,同时也拓展了传承广府音乐文化的渠道,值得高校尤其是广东地区高校的声乐教师们进行研究。但由于粤语歌曲进入高等教育的研究尚未深入,目前还存在比较多的困难,例如伴奏编配就是一个把很多优秀的粤语歌曲拦在高校声乐课堂门外的实际问题。众所周知,目前国内高校的声乐教学所使用的伴奏乐器普遍是钢琴,粤曲、流行曲等能获得的伴奏多为音频形式,大多学校的声乐课室还不具备音响条件,难以实施普遍教学,而未经加工的童谣和咸水歌更是连伴奏都没有。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也是粤语歌曲进入到高校声乐教学的拦路石,致使多数教师在选用粤语歌曲进行教学时心存顾虑。因此,粤曲歌曲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之路最终还要从教学理念入手,只有认识到高校所肩负的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责任,并深度挖掘音乐学科与地方传统音乐的契合点,才能够使两者结合起来并达成双赢的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子典.岭南传统童谣:广府童谣、客家童谣、潮汕童谣[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2]苏惠良,黄锦洲,潘邦榛.粤剧板腔[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14:5.

流行歌曲教学范文7

(一)中职学生音乐基础不够扎实

一个人的基础决定了他做事情的热情和动力,一位家境殷实、月收入高的中产阶级,肯定比一位还在为温饱而努力的农民,更有动力去学习和充电。同样大部分中职学生由于中考的分数普遍不高,从小接受音乐的教育也不足,在进一步学习音乐过程中可能碰到比其他人更多的麻烦和困难。因此,首先应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作品,让他们找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二)缺乏贴近中职学生的实用性音乐课本

现使用的中职音乐教材普遍存在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例如,我们曾经用过苏州教育出版社印发的《大学音乐基础教程》,这套课本主要面向经过高考录取的大学音乐新生,难度较高,很多学生反映使用起来非常的不适应,在阅读过程中普遍感到吃力,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另一套音乐理论读本,又太过于偏重乐理的讲解和介绍,更无法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因此,通过编制针对性的教材,或者在现有课程设置里面加入流行音乐的内容和元素,相信能够解决教学内容适应性差和趣味性不足的问题。

(三)学生的叛逆心理和价值观

不管是曾经的80后还是现在的90后,年轻人在18岁左右由于刚刚接触这个社会,每个人看到的都是属于自己的不同的那一面,因此每个人的想法和个性都是异彩纷呈、多元化的。如果用课本教条的方式来约束和规范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他们就会有本能的抗拒和排斥。而传统教材的内容多以古典音乐和近代严肃音乐为主,和他们的生活背景相差巨大,因此学生会觉得很难接受。

二、在中职音乐教育中添加流行音乐元素的方法

(一)面对潮流、深挖内涵

流行音乐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是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几乎没有什么人不会哼唱几首流行歌曲,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更是如此。然而,大部分学生都只停留在喜欢听的层面,却无法深入研究和学习流行音乐的原理和精华。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讲解流行音乐的发源、历史,让他们对音乐创作的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将一些健康向上,催人上进、代表中华传统文化并具有积极人生观的流行音乐代表作品引入课堂。例如,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王力宏的《龙的传人》,从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讲起,通过对歌词的解析,让学生充分领略到国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笔者还给学生对比了这首歌的原唱版本与王力宏版本的区别,告诉学生如何在音乐中添加中国风的元素,让歌曲听起来更具有古香古色的传统韵味。最后,笔者还让学生在班上学习弹奏这首歌曲,并组织学生进行演唱,通过技巧的指导和思想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流行音乐有更深刻的认识,能够具有自主辨识能力,面对层出不穷的流行乐坛,懂得如何挑选良莠,提高分辨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重视流行歌曲,提高学生演唱能力

传统音乐和交响乐都是以乐器为主的演奏,到了近代,随着歌剧的发展,才出现了以演唱为主导的音乐形态。上个世纪才出现的流行音乐,更是把人声的表演从幕后推到了台前,众所周知,流行音乐主要是歌手通过声音的演绎来表达歌曲的内涵,而乐器伴奏则是次要的位置。我们可以巧妙地借助这种背景,通过流行歌曲来教导学生学习基础的声乐知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大部分的中职学生只能演唱10首以下的流行歌曲,而能够演唱20首以上的学生寥寥可数,其中很多人只是懂得如何按照旋律进行哼唱,但却无法完整地将歌曲进行演绎。而在流行歌曲演唱的过程中,能将平常所学到的声乐理论、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发声技巧贯穿其中的学生只是极为少数的。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教导学生演唱王菲《水调歌头》等适合发生声练习的流行歌曲,让学生对流行通俗唱法有融汇贯通的充分理解和体会。同时,还可以在流行歌曲的演唱中引入对唱、和声、重唱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多方位的歌曲演绎模式和技巧。

(三)结合热点,给音乐教学赋予时代背景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的研究表明,相比较课本上的内容,人们总是对新鲜的事物、身边的事物更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流行音乐引入当今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汶川大地震的期间,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当时的文艺圈赈灾歌曲选集;同样,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期间,教师给学生反复排练《北京欢迎你》、《我和你》等优秀奥运歌曲;而随着人大和政协两会的召开,教师可以找来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成龙为两会录制的新歌《国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当今时代的热点、社会的热点在哪里。这样一来,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又能跟进时代的步伐,接受主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能保持不与社会脱节。

(四)通过类比,活用现有教材

现在的中职音乐教材都是以传统的古典音乐理论和内容为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低。即便如此,我们也无法全面否定课本。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可以通过教师自身的发挥和智慧,引入相关联的流行音乐进行对比,让学生增加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同样讲授到节奏的这一章节的时候,教程里面用的传统的古典乐器作为案例,而笔者就开创性地和学生讲授美国黑人音乐的节奏布鲁斯(Bruce)风格,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一下子能够被吸引住。在乐器演奏过程中也是如此,我们在讲解钢琴的双连音的时候,发现学生非常难理解课本中的案例,教师就找到了周杰伦的《双截棍》作为示范,现场弹奏并让学生参与讨论,很快学生们的热情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另外,笔者还改变了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比如,在讲完某一部分的乐理知识后,向学生提问:“今天所说的音乐技巧,在流行音乐中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大家可以想一想,具体哪位歌星的歌曲经常出现类似的用法呢?”通过以上方法,我们既完整而有效地继承了课本的传统和精华,又通过联系实际,为教学环节引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学平台。

三、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和理念

(一)流行音乐的发展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可否认,流行音乐经过多年的发展,不断地吸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优秀经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背景下,一味地排斥流行音乐,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傲慢与偏见。只有积极地调整观念,不断提升音乐欣赏水平,拓宽音乐欣赏的门类,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节奏和步伐。如果我们能够设身处地的听取学生的心声,吸收最新的时尚和潮流,我们就不会对学生们的狂热感到意外。俗话说得好“强拧的瓜不甜”,一味地反对和制止倒不如积极地引导,只有解放思想,放开心态,和年轻人一起充分地吸收并接受流行音乐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我们才能懂得哪些作品值得学习、哪些作品是粗制滥造的,应该有选择性地进行取舍。在潜移默化的欣赏过程中让他们懂得鉴别流行音乐的优劣,懂得哪些可以借鉴、哪些应批判地接受。

(二)加强中职音乐课外活动的探索

流行歌曲教学范文8

(一)中职学生音乐基础不够扎实

一个人的基础决定了他做事情的热情和动力,一位家境殷实、月收入高的中产阶级,肯定比一位还在为温饱而努力的农民,更有动力去学习和充电。同样大部分中职学生由于中考的分数普遍不高,从小接受音乐的教育也不足,在进一步学习音乐过程中可能碰到比其他人更多的麻烦和困难。因此,首先应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作品,让他们找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二)缺乏贴近中职学生的实用性音乐课本

现使用的中职音乐教材普遍存在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例如,我们曾经用过苏州教育出版社印发的《大学音乐基础教程》,这套课本主要面向经过高考录取的大学音乐新生,难度较高,很多学生反映使用起来非常的不适应,在阅读过程中普遍感到吃力,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另一套音乐理论读本,又太过于偏重乐理的讲解和介绍,更无法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因此,通过编制针对性的教材,或者在现有课程设置里面加入流行音乐的内容和元素,相信能够解决教学内容适应性差和趣味性不足的问题。

(三)学生的叛逆心理和价值观

不管是曾经的80后还是现在的90后,年轻人在18岁左右由于刚刚接触这个社会,每个人看到的都是属于自己的不同的那一面,因此每个人的想法和个性都是异彩纷呈、多元化的。如果用课本教条的方式来约束和规范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他们就会有本能的抗拒和排斥。而传统教材的内容多以古典音乐和近代严肃音乐为主,和他们的生活背景相差巨大,因此学生会觉得很难接受。

二、在中职音乐教育中添加流行音乐元素的方法

(一)面对潮流、深挖内涵

流行音乐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是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几乎没有什么人不会哼唱几首流行歌曲,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更是如此。然而,大部分学生都只停留在喜欢听的层面,却无法深入研究和学习流行音乐的原理和精华。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讲解流行音乐的发源、历史,让他们对音乐创作的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将一些健康向上,催人上进、代表中华传统文化并具有积极人生观的流行音乐代表作品引入课堂。例如,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王力宏的《龙的传人》,从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讲起,通过对歌词的解析,让学生充分领略到国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笔者还给学生对比了这首歌的原唱版本与王力宏版本的区别,告诉学生如何在音乐中添加中国风的元素,让歌曲听起来更具有古香古色的传统韵味。最后,笔者还让学生在班上学习弹奏这首歌曲,并组织学生进行演唱,通过技巧的指导和思想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流行音乐有更深刻的认识,能够具有自主辨识能力,面对层出不穷的流行乐坛,懂得如何挑选良莠,提高分辨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重视流行歌曲,提高学生演唱能力

传统音乐和交响乐都是以乐器为主的演奏,到了近代,随着歌剧的发展,才出现了以演唱为主导的音乐形态。上个世纪才出现的流行音乐,更是把人声的表演从幕后推到了台前,众所周知,流行音乐主要是歌手通过声音的演绎来表达歌曲的内涵,而乐器伴奏则是次要的位置。我们可以巧妙地借助这种背景,通过流行歌曲来教导学生学习基础的声乐知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大部分的中职学生只能演唱10首以下的流行歌曲,而能够演唱20首以上的学生寥寥可数,其中很多人只是懂得如何按照旋律进行哼唱,但却无法完整地将歌曲进行演绎。而在流行歌曲演唱的过程中,能将平常所学到的声乐理论、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发声技巧贯穿其中的学生只是极为少数的。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教导学生演唱王菲《水调歌头》等适合发生声练习的流行歌曲,让学生对流行通俗唱法有融汇贯通的充分理解和体会。同时,还可以在流行歌曲的演唱中引入对唱、和声、重唱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多方位的歌曲演绎模式和技巧。

(三)结合热点,给音乐教学赋予时代背景

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的研究表明,相比较课本上的内容,人们总是对新鲜的事物、身边的事物更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流行音乐引入当今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汶川大地震的期间,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当时的文艺圈赈灾歌曲选集;同样,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期间,教师给学生反复排练《北京欢迎你》、《我和你》等优秀奥运歌曲;而随着人大和政协两会的召开,教师可以找来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成龙为两会录制的新歌《国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当今时代的热点、社会的热点在哪里。这样一来,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又能跟进时代的步伐,接受主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能保持不与社会脱节。

(四)通过类比,活用现有教材

现在的中职音乐教材都是以传统的古典音乐理论和内容为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低。即便如此,我们也无法全面否定课本。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可以通过教师自身的发挥和智慧,引入相关联的流行音乐进行对比,让学生增加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同样讲授到节奏的这一章节的时候,教程里面用的传统的古典乐器作为案例,而笔者就开创性地和学生讲授美国黑人音乐的节奏布鲁斯(Bruce)风格,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一下子能够被吸引住。在乐器演奏过程中也是如此,我们在讲解钢琴的双连音的时候,发现学生非常难理解课本中的案例,教师就找到了周杰伦的《双截棍》作为示范,现场弹奏并让学生参与讨论,很快学生们的热情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另外,笔者还改变了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比如,在讲完某一部分的乐理知识后,向学生提问:“今天所说的音乐技巧,在流行音乐中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大家可以想一想,具体哪位歌星的歌曲经常出现类似的用法呢?”通过以上方法,我们既完整而有效地继承了课本的传统和精华,又通过联系实际,为教学环节引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和理念

(一)流行音乐的发展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可否认,流行音乐经过多年的发展,不断地吸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优秀经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背景下,一味地排斥流行音乐,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傲慢与偏见。只有积极地调整观念,不断提升音乐欣赏水平,拓宽音乐欣赏的门类,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节奏和步伐。如果我们能够设身处地的听取学生的心声,吸收最新的时尚和潮流,我们就不会对学生们的狂热感到意外。俗话说得好“强拧的瓜不甜”,一味地反对和制止倒不如积极地引导,只有解放思想,放开心态,和年轻人一起充分地吸收并接受流行音乐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我们才能懂得哪些作品值得学习、哪些作品是粗制滥造的,应该有选择性地进行取舍。在潜移默化的欣赏过程中让他们懂得鉴别流行音乐的优劣,懂得哪些可以借鉴、哪些应批判地接受。

(二)加强中职音乐课外活动的探索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很多时候,艺术的成就不仅仅依靠教师的传授和教导,相反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进行研究和探索是教学中更为重要的环节,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功夫在课外”的含义。因此,在中职音乐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课外活动的形式,对流行音乐的相关教育进行补充和强化。通过组织新生歌唱比赛、校际学生联谊汇演、学校艺术节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多种课外活动,开辟第二课堂。根据行为科学的理论,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受到公开的鼓励和赞扬,他的努力就会得到肯定并会坚持下去。因此,积极组织学生各种文艺演出和比赛,并对参加活动的选手进行认真而细致的辅导,通过比赛的方式,给他们的学习施加压力,让他们有明确的目标感,这样能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同时各种歌曲演唱比赛中,通过各路人马的技艺切磋,可以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到自身声乐知识的弱点,以便及时补上。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