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术范例6篇

关节置换术

关节置换术范文1

人工髋关节置换即用人工假体代替人体失去功能的髋关节。人工髋关节置换又分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同时置换髋臼和股骨头的全髋关节置换。根据固定方式的不同,又分为骨水泥固定型和非骨水泥固定型(生物固定型)。骨水泥型全髋关节包括三部分:聚乙烯髋臼假体、金属球头和金属股骨柄假体。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包括四部分:金属外杯、聚乙烯内衬、金属或陶瓷球头和金属股骨柄假体。人工关节类型及固定方式应由医生根据病人的年龄、髋关节病变情况以及骨质条件等做出选择。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适合于由疾病或损伤导致的髋关节破坏、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生活质量,经保守治疗无法缓解和改善症状者。常见的有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所致的髋关节破坏、疼痛及功能受限。另外,还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陈旧性脱位或半脱位引起的继发性骨关节炎、股骨颈骨折等。

对于老年患者移位或头下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由于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很高,也多主张通过人工关节置换使患者早日康复,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质量,以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诸多并发症。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促进体力恢复,保持关节稳定,增强肌肉张力,改善关节活动度,恢复动作协调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假体材料不同,术后下地活动的时间也不同。

骨水泥固定假体,术后3~5天即可下地活动,最初在步行器帮助下练习步行,1周后可利用双拐练习正常行走。

关节置换术范文2



【摘要】 夏科氏关节病仍然是全膝置换术治疗的难点,本文回顾了2007~2009年施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例夏科氏关节病例,随访2~5年,膝关节KSS评分由平均(48±37)分提升到(945±26)分。效果满意。

【关键词】 夏科氏关节病;全膝关节置换术

在1868年,Jean Martin Charcot 最早描述了神经性关节病,以关节破坏严重但活动无明显受限且无明显疼痛为特点,被称为夏科氏关节病[1]。Charcot注意到梅毒与这种严重关节疾病之间的关系。在2007~2009年,我科室共收治4例夏科氏关节患者,并施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近期疗效满意,现在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情况 自2007年2月至2011年9月,我科共对4例诊断夏科氏关节的患者施行了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其中3例患有2型糖尿病,1例患有梅毒。平均年龄65岁(57~72岁),女1例,男3例。本组病例术前膝关节均有明显肿胀,畸形且不稳定,上下楼梯和坐位起立困难,只能在室内活动,膝关节屈曲度 0°110°0°无疼痛。术前KSS评分43~52分,平均(48±37)分。

梅毒患者术前请皮肤性病科医生会诊后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内注射。糖尿病患者术前常规检测血糖,在内分泌科专科医生的协助下以胰岛素针控制血糖。手术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膝关节假体采用Zimmer公司Nexgen LCCK人工膝关节系统,骨水泥固定。

12 术中处理

夏科氏关节患者关节面破坏严重,同时伴有大量骨赘,滑膜增生明显,术中切除增生滑膜,对于胫骨平台截骨后的缺损,使用松质骨螺钉植入胫骨平台,支撑胫骨假体试模。然后用骨水泥包裹螺钉,维持胫骨托在适当的位置直至骨水泥固化。Nexgen LCCK假体需配合延长柄使用。

13 随访结果

术后随访2~5年,治疗效果良好,术后1 例需扶拐行走,其余3例均可徒步行走,日常生活可完全自理,并能从事家务和轻体力劳动。术后KSS评分92~98分,平均(945±26)分。膝关节稳定,畸形纠正,且随访未发现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

2 讨论

夏科氏关节病是因中枢或周围神经性疾病导致患者失去关节深部感觉,不能自觉调整肢体的位置,使关节经常遭受比正常大得多的冲击、震荡和扭转性损伤引起的[2]。同时,由于神经营养障碍,新骨形成杂乱无章,在感觉神经损伤的同时,有关交感神经亦可丧失功能,引起其支配区域的血管扩张、充血和破骨细胞活性增强,进而导致骨吸收、融解和碎裂。最终导致关节半脱位或完全脱位,甚至整个关节完全破坏,不再具有原有功能。膝关节是夏科氏关节病最常累及的大关节之一。

影像学表现:普通X片是诊断夏科氏关节病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早期表现非特异性,到晚期诊断则比较容易。典型的夏科氏关节有三大X线征象:a 关节破坏、紊乱,b 半脱位,c 异位新骨形成[3]。很多文献把夏科氏关节分为萎缩型和增生型。在影像学上,肥大型主要表现为骨质硬化,大量骨膜新骨和骨赘、碎骨片形成,游离体多钝圆。萎缩型以骨吸收为主,骨端轻度硬化,增生性改变少,碎片多少不一,游离骨片边缘锐利[4]。严重的关节破坏和轻微的临床表现,是本病的特点之一,且一般都合并有原发疾病。本病的病因常见有脊髓痨(梅毒)、脊髓空洞症、糖尿病、麻风及周围神经损伤等。糖尿病是夏科氏关节的首位原发病。

以往夏科氏关节病因为术后存在很高的并发症和失败率,一直被认为是膝关节置换(TKR)的绝对禁忌证,以往建议使用支具或融合。夏科氏关节往往周围韧带撕裂,软组织平衡较难处理,骨质破坏严重,多伴关节内外翻畸形,神经营养障碍常可导致骨质疏松,若采用髁型膝关节假体,置换后极易造成关节脱位,股骨髁骨折。若采用铰链型假体,同样容易有假体松动的风险[5]。同时糖尿病等原发疾病往往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但随着糖尿病人群的逐渐扩大,人们开始谨慎的尝试。Parvizi J等[6]对29例接受全膝置换术治疗的夏科氏关节患者进行了平均79年的随访,发现效果满意。

对夏科氏关节的患者施行全膝关节置换,基本原则是重建下肢力线,处理骨缺损,仔细的软组织平衡和选择合适的限制型假体。我们可以使用延长柄来补偿干骺端骨量的不足,使用金属垫或者骨水泥技术处理骨缺损,对于韧带明显不稳的患者可以使用半限制性或铰链式假体。术后应继续控制糖尿病等原发病,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参 考 文 献

[1] Eichenholtz SN (1966) Charcot joints Charles C Thomas, Springfield.

[2] 侯黎升,阮狄克,何勍 夏科氏关节(Charcot 关节)病的诊断与治疗.实用骨科杂志,2005,11(1):4952.

[3] 孙鼎元,李景学.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982,5:301302.

[4] Aliabadi P, Nikpoor N, Alparslan I Imaging of neuropathic arthropathySemin Musuloskelet Radio1,2003,7:21 7225.

关节置换术范文3

作者:辛爱菱,辛志慧,王玉静 作者单位:(威海市立医院创伤关节科,山东 威海 264200)

【关键词】 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护理

外伤引起股骨颈骨折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人,若年龄在60~80岁之间,大多采取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病人活动受限,且老龄病人常因前列腺增生症或其它原因所致的不能完成排空膀胱,导致膀胱尿液残留,常规需要留置尿管,因此,做好留置尿管后护理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尤为重要。我科自2006年2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老年关节置换术病人84人,术后留置尿管66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84例,年龄60~70岁24例,71~80岁46例,80岁以上14例。其中男36例,女48例,平均年龄76.4岁,留置尿管多为3~7 d,最长15 d,出现尿液浑浊4例,有3例女病人在拔出尿管后,不能自行小便,给予再次插管。

2 护理

2.1 插入导尿管前的护理准备

术前全面了解病人病史,重点关注男性病人有无前列腺增生,排尿淋漓不尽;女病人有无小便次数增多、失禁或排尿量少的病史,有无尿道损伤史等。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关节置换病人术前心理压力较大,既担心手术能否成功,又担心术后小便困难及小便时活动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护士应讲清导尿术的目的、方法、意义及导尿时应如何配合;告知留置尿管后可减轻术后因小便时活动、用力所引起切口疼痛,以及留置尿管后应注意的问题。会常规备皮,清洗干净。

2.2 插入导尿管

首先,选择适当的尿管型号。根据年龄、体形选择粗细适宜的尿管,初次导尿者,不宜选择过粗的硅胶尿管,一般成年男性选用12~14号、女性16号尿管。尿道口松弛者可以选用18号尿管,前列腺增生的病人应选择弯头导尿管,因为尿管管端尖硬便于顺利插入[1]。目前采用的气囊导尿管刺激小,易于固定,不易脱出,但应注意气囊内注入的生理盐水不宜过多或过少,一般为10~20 ml。 其次,置管方法要适当。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时动作轻柔,切忌用力过快过猛。前列腺增生的病人选择合适的弯头气囊尿管,一般即可插入;导尿困难者可向尿道注入无菌石蜡油,5~10 ml,使尿道口充分后插入尿管,能提高导尿的成功率[2];高龄女病人,尿道口陷入阴道前壁之中,显露不明显,这类病人导尿时,应消毒会阴后戴好无菌手套,左手食指中指并拢,伸于阴道前壁拉紧外翻,同时左手拇指压在前庭上方,协助前壁外翻,即可找到尿道口,然后翻转阴道前壁所致尿道弧度缓慢插管。

2.3 留置尿管的护理

病人关节置换术后,尿管应妥善固定,翻身时或更换床单时应松解固定关针,避免牵拉,防止引流袋接口与尿管末端脱落,并做好以下护理工作:①鼓励病人多饮水,多排尿,每天尿量在2 000~2 500 ml,使每小时尿量最小50 ml,形成生理性膀胱冲洗[3]。②保持尿道口清洁。女病人用碘伏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每日两次,大便后要重新用碘伏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病人用碘伏棉球擦拭尿道口,及包皮,每日两次。③根据病情及病人活动能力,决定尿管的留置时间,尽量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集尿袋每日更换,更换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并仔细观察引流尿液的颜色及性质。④对尿液浑浊的病人,根据医嘱进行膀胱冲洗,每日2次,速度不宜过快,以免损伤膀胱粘膜,严格无菌技术操作。⑤拔管前应先夹闭尿管,当膀胱充盈,膀胱内压逐渐升高,病人排尿欲望强时拔出尿管,拔管时机选择在排尿欲望最强的时刻,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和有效排尿反射的建立,能有效地缩短患者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4]。对少数病人拔管后出现尿潴留,在诱导排尿无效的情况下,需重新插管,再次拔管前要训练膀胱功能,夹闭尿管待病人有尿意时,反复训练后再拔管。

【参考文献】

[1] 邓春燕. 留置尿管护理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04, 18(2): 210-211.

[2] 王素嫩. 气囊尿管导尿及留置尿管的护理[j]. 海南医学,2004,15(3): 87.

[3] 吕成瑗. 护理学基础[m]. 北京: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8.13.

关节置换术范文4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围术期;护理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是解除疼痛,改善功能,纠正关节畸形,获得一个稳定无痛有良好功能的膝关节[1]。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最常见的病因是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本组开展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通过完善术前准备,术后精心的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有效的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科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1日本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38例。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男15例,女23例;年龄57~71岁。

1.2 手术方法 在全麻或硬腰联合麻醉下,采用膝关节前侧正中及偏内侧弧形手术入路,显露股骨髁和胫骨上端,然后按正确的角度截骨安放假体。人工关节有两种基本固定类型:生物固定型及骨水泥固定型。

1.3 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 14~18 d出院,出院时切口均愈合拆线。无1例并发症发生。出院后对上述患者进行了追踪随访:所有患者对手术疗效主观评价满意,术后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2个月行走上下楼梯,膝关节屈伸>90°,行走1 km无疼痛。

2 术前护理

2.1 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包括一般情况和全身健康状况,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介绍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病痛的信心,同时取得家属支持与配合,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面对手术。

2.3 术前肌肉训练 指导患者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及踝关节主动运动。

2.4 皮肤准备 注意全身皮肤清洁,观察关节周围的皮肤,如有皮肤破损、足癣等需治愈后才能手术。

2.5 积极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检查,术前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嘱患者术前12 h禁食,4~6 h禁水。

3 术后护理

3.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患者术后给予吸氧3~4 L/min,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直至生命体征稳定,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2]。

3.2 卧位护理 术后回病房去枕平卧6 h,膝关节下可垫一软枕使膝关节屈曲15°~20°,减小关节腔间隙,增加关节腔内压力,从而减少出血。

3.3 切口引流管观察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出血量较大,常规放置引流管1~2根,确保引流通畅,注意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术后1~2 h内出血量在200~400 ml以内,如术后10~12 h后出血量超过1000 ml,应立即报告医生.引流管一般放置24~48 h,一般引流量少于50 ml后即可拔除。术后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膝关节使用弹力绷带固定,注意松紧适宜,注意观察患肢趾端血供、感觉、运动。

3.4 并发症的预防 ①预防膝关节感染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极为重要的一环,严密观察体温变化,若术后出现体温明显升高伴伤口疼痛、关节肿胀,则提示有感染的发生,应及时汇报医师,做好相应处理[3]。②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可给患者膝关节用弹力绷带加压固定保护,也可指导家属用手捏患者的小腿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遵医嘱给低分子佑旋糖酐、低分子肝素,避免使用止血药物等,减少血栓发生的危险[4]。

4 功能锻炼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24 h患肢股四头肌及小腿前后肌群静力性收缩,保持10 s/次,每10次一组,每天10组。踝关节的背伸、屈及环绕,每15次为一组每天4组。术后第2天,持续被动运动,CPM机给予患肢被动伸曲运动,起始角度范围为伸0°,屈30°,2次/d,每次30分,逐次增加5~10°,在一周内尽量达到屈膝90°。术后第3~7天开始患肢的直腿抬高练习,4~5次/d每次12~20下,逐渐增多;同时进行患肢被动活动,2次/d,60 min/次。

5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继续坚持主动直腿抬高运动以巩固训练效果,进行长期膝关节伸曲及肢体锻炼,上下楼梯早期依靠拐杖,健腿支撑,患肢从不负重到部分负重,要求健腿先上,患腿先下,患者适应后脱离拐杖,体力弱可借助扶手。日常生活中预防跌倒和受伤,预防感冒,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按时复查,接受康复训练指导。

6 讨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成功与术前心理护理,术前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术后护理及术后的功能锻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护理工作从生活护理到基础护理与健康指导相合的护理模式,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关节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30.

[2] 李艳菊.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及康复训练.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4):465.

关节置换术范文5

【关键词】 肩关节置换术;人工假体;手术;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3例,男6例,女17例,年龄48~72岁,均在全麻下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术后23例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并发症,随访10~24个月,均基本达到生活自理。

2 手术方法

在全身麻醉下,患者取平卧位,将患肩尽量游离于手术床外。手术切口从喙突外侧缘向三角肌在肱骨止点方向切开约10 cm。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游离至骨面。显露骨折断端,术者触及骨断端后,分离肱骨近端骨折线,纵向切开肩袖,注意保护大、小结节,如大结节或小结节与肱骨头尚有连接者,在充分显露肌肉止点前提下用骨凿将其切下,将大、小结节及其所附肌腱加以保护,取出残留的肱骨头并进行测量。置入假体,尽量保留肱骨近端长度,扩髓后选择假体试模,确定旋后角及假体高度,预留假体柄部的Cable或Cable.needle后,髓腔内注入骨水泥,按预先标记的旋转角和高度置入假体。重建肩袖,将预留好的大、小结节试复位,将Cable.needle分别从大、小结节穿过,再用6~8根Ethicon 2#粗尼龙线穿过预留的大、小结节。先扣紧Cable.needle,然后对预留的缝线进行反复结扎,使大、小结节复位,肩袖结构得以重建。医生经过检查和观察证明假体匹配良好,满意后即进行关闭伤口。最后伤口覆盖无菌敷料,手术完成。手术约需1~3 h。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中彻底止血。肩部包绕冰袋以减轻疼痛和肿胀,手臂放于悬吊带上,返回病房。

3 手术护理配合

意外创伤使患者承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多数患者都愿意尽快手术。但由于该手术费用较高,术后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患者存在着顾虑和恐惧的心理。护士应该以信任和尊重的方式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谈,说明手术的方法、目的和术后效果,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手术。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包括各项术前评估,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对手术的耐受情况,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配合医生做好患者术前常规检查,完善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心肺肝肾重要脏器的检查、X线片检查、交叉配血、心电图检查、皮肤试验等,了解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做好对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监测、治疗与控制。尤其是肿瘤患者,应了解是否已发生全身性转移,进行全身骨骼同位素、CT、MRI检查,评估肿瘤的性质、受累范围和有无内脏转移,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手术[1]。向患者和家属做好术前禁食禁水时间及目的等各项宣教工作。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教会有效咳嗽排痰,做好老年患者的皮肤护理,防止发生褥疮。

回病房后确保患者保持正确的,前臂吊带、外展支架正确使用,使肩关节处于休息状态。全肩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如不当或翻身的姿势不当,会导致置换关节的脱位。临床表现为关节的疼痛、肿胀、畸形,X线片可发现脱位征象。术后严禁患侧卧位,以免置换的肩关节受压,发生杠杆作用而致肩关节的前脱位[2]。

人体肱骨的骨端呈球状,肌肉与韧带将这个球固定于肩骨的杯状部分,医生通常用圆头的金属块插入上臂骨中,置换上臂骨端。如果杯状部位也受损,则需要磨光它,并用金属或塑料覆盖,然后再固定。目前,医生们在尝试一种叫做全转接肩关节置换的新疗法。该疗法适用于肩关节炎或肩部肌肉受损的患者,医生移除受损骨头并磨光骨端后,将磨光的骨端与肩骨相接,然后用杯状骨来置换上臂骨端。早期的结果令人鼓舞。许多置换手术采取的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也就是说,患者将处于睡眠状态,但神智清醒,却感觉不到手术部位的疼痛。选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还是全身麻醉取决于患者自身的健康状况以及患者自己的选择。医生会要求患者在术前和术后都服用抗生素,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参考文献

关节置换术范文6

【关键词】双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25-02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双膝关节置换术被广泛应用于膝关节疾病的临床治疗。由于患者多为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对于患者的病情无较大改善。而双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但是其对手术操作要求较高,且术后不进行精心护理,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为此双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至关重要。为了深入分析双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我院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2月收治的1例行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例行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男,71岁,病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症状:膝关节畸形,伴有行走障碍,患肢疼痛。

1.2 护理

1.2.1 术前护理:①由于患者长期遭受肢体疼痛的折磨,加上对手术的畏惧,在术前多表现为沉默、紧张等,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对于手术的进行具有严重影响。为此,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讲解双膝关节置换术的简单步骤,术后效果以及术后康复训练等,消除患者对手术的顾虑,配合手术治疗。②为了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为术后康复做好准备,可嘱咐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纤维的食物。③术前,要注意关节周围的皮肤护理,做好清洁工作。另外,术前要保证关节部位皮肤的干净整洁,如果出现破损等情况,需在愈合后再进行手术。④术前指导:指导患者学会正确的扩胸运动、咳嗽方法等,让患者在术后快速适应。术前对患者进行身体常规检查,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等,做好术前准备。⑤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锻炼,即采用仰卧位,让患者平躺在床上,双腿伸直,随后将患肢微微抬到45?,持续5s左右再放下,反复练习,训练强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1.2.2 术中护理:保证手术室的温度,期间多用眼神和患者进行交流,手术器械要轻拿轻放,防止患者产生恐惧。

1.2.3 术后护理:①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各项身体指标,监测患者的病情,防止不良情况发生。②患者在麻醉消失后,患肢会出现疼痛,如果不进行处理,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不利影响。因此,可根据疼痛的部位不适当地处理。一般情况下可抬高患肢于功能位,减轻疼痛。另外,要保证病房内的安静舒适,可通过播放轻音乐或者与患者沟通其感兴趣的话题转移其注意力,减轻疼痛感。此外,采用冷敷等方法也可减轻患者的痛楚。③调查发现,行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有约40%的患者易发生静脉血栓,为此对其进行预防护理显得至关重要,可鼓励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的屈伸运动。术后3-5d可采用抗凝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④引流管护理:术后要将引流管固定,防止其扭曲变形,保证引流管的畅通。期间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性质,对其进行记录,如有异常要及时向医师汇报,等待处理[1]。⑤预防感染是膝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在术后3d容易发生感染,为此要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一旦出现发热且患者伤口伴有疼痛时,则要做好伤口感染的准备,及时进行处理。⑥术后要鼓励患者咳嗽,嘱咐患者家属扶患者坐起一段时间,预防肺炎的发生。⑦功能锻炼:为了帮助患者恢复患肢肌力,可指导患者进行肌力锻炼,先将脚背上勾,随后用力把腿绷直,缓缓抬起维持5-10s后放下,如此反复进行。⑧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嘱咐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适当的锻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膝关节负担过大,防止其发生磨损。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的摄入,增强体质,到人多的地方要有家人陪同,防止跌倒。

2 结果

患者在接受围术期护理后,无并发症发生,对护理效果满意,康复出院。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长,膝关节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生也越加广泛。由于膝关节置换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被广大医师和患者所接受。但是其除了需要精湛的手术操作外,对于护理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为此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临床显示,在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以及术后护理后,患者对膝关节置换术有了足够的认知,消除了患者对手术恐惧,可以很好地配合手术及后续康复治疗。此外,围术期护理可以大大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围术期护理可以促进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术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