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研究报告范例6篇

纺织业研究报告

纺织业研究报告范文1

中纺联副秘书长、科技发展部主任、基金会副理事长彭燕丽在会上作了2016年“纺织之光”科技项目工作报告,对今年科学技术奖的申报、评选情况,重点科技成果现场推广活动进行了总结。其中,2016年度申报纺织科技奖项共181个,经形式审查和网评后,147个项目进行入会评。经专家组评审、奖励委员会审核、媒体公示,最后经中纺联批准,决定对“大褶裥大提花机织面料喷气整体织造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等116个项目授奖。值得关注的是,全新开发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综合业务管理平台”采用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审办法,不断提高科技奖励工作水平。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基金会副理事长倪阳生在会上作了2016年“纺织之光”教育项目工作报告。他主要介绍了“纺织之光”教学成果奖、教师奖和学生奖的评审情况,同时解读了《纺织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报告》的及意义。该报告梳理了纺织类专业毕业生岗位分布和职业生涯发展情况,将为人力资源、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以及广大毕业生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瞿静作了2016年“郑敏泰中国针织(内衣)基金”工作报告。她对本年度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和宣传推广情况进行了介绍。她指出,11个获奖项目对针织内衣行业的自主开发创新技术起到了示范和导向作用,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针织产品的调整升级和行业的技术进步。

纺织业研究报告范文2

4月9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5家国内环保组织在京了《绿色选择纺织品牌供应链污染》调研报告,指出一批大型品牌服装零售商的在华供应链存在严重环境违规,部分企业存在私设暗管、污水直排、不正常使用污水处理设施等现象,对中国水环境造成污染。

报告方就调研数据于2012年3月22日、26日、29日三次向包括李维斯、阿迪达斯、CK、阿玛尼、雅戈尔在内的48家品牌企业就供应链环境违规问题发出询问,截至4月中旬, 16家企业给予回复。

新工艺涌现,污染处理尚跟不上

近几年来,纺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和占全国废水排放的比例呈直线上升趋势。作为品牌服装供应链的上游,纺织业面临的污染局面有着结构性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印染、染整等领域。上述调研报告指出,目前,染整废水排放量占整个纺织业废水排放总量的80%。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和福建5省排放染整废水总量约占全国染整废水总量的90%。

“近年来更突出的矛盾是新工艺、新原料、新染料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使得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污染物变得越来越复杂,处理难度不断增加。”作为调研报告执笔人,马军对纺织业新工艺导致的污染深有感触:“如近年来流行的碱减量和海岛丝工艺,废水中COD(表示水质污染度的重要指标,值越小说明污染程度越轻)含量高达几万毫克/升。这些新的助剂在技术处理上非常复杂,目前还没有研发出特别有效的针对性污染处理技术。印染废水处理后,污泥处置也是尚未解决的全国性问题。”

目前,江浙印染企业集中地区的印染废水COD排放浓度由原来的不足1000毫克/升增加到2000毫克/升。涤纶产量在当下中国的纤维生产中产量最大,碱减量工艺则已成为涤纶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而碱减量工艺产生的对苯二甲酸不论采用生化或物化方法都难以处理,这就是浙江、江苏碱减量工艺集中地区相关环境指数不能稳定达标的主因之一。

未达到COD规定排放标准就直接排放的废水,其中的有机成分分解后会耗光水中氧气,造成鱼虾成批死亡,严重破坏水体、底泥及其生态系统。

事实上,印染业迅速发展带来的污水处理难题早在2004年左右就曾经得到舆论关注。当时国家环境主管部门曾有这样的评论:加入世贸组织后纺织染整是利好行业,近几年均以二位数增长(有的超过30%),废水和各种污染物排放量也同比增长。由于印染过于集中,加上达标率不稳定,实际排污总量与环境容量尚有一定差距。几年来,淘汰陈旧落后、能耗高、性能差的生产设备,研发高新技术一直被认为是解决环境问题的药方。

“然而,纺织业的污染处理技术,并没有随着新工艺得到改进,这并不是因为缺乏技术研发,而是因为新技术开发出来却没有人去用。”马军指出,污染处理跟不上,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或资金问题,首先是因为企业缺乏治理污染的动力。

一年列支120万元,预设为环境罚款

尽管政府对纺织业的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地方环保部门却难以确保工厂企业真的执行这些国家标准。执法力度弱、环境诉讼难,导致违法成本偏低;水资源价格人为压低,造成企业没有高效、循环用水的动力。

“纺织业废水排放量大,即使达标排放,也会给环境造成压力,更何况实际操作中许多纺织企业根本不能做到稳定达标排放。”环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力告诉《东方周刊》。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从2006年开始“中国水污染地图数据库”,在该数据库中,截至2012年2月20日,纺织企业有违规超标记录的已超过6000家,包括:私设暗管、未经处理直排污染物、不正常使用污水处理设施、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擅自动用被查封的生产设施、因环境问题突出被挂牌督办等。

“建立在‘中国水污染地图数据库’基础上,本次调研用时半年,首先通过海量搜索,进而分析财务报告以及上市企业的上市报告,对许多品牌服装的供应链进行了排摸,弄清楚了每个环节到底是谁给谁供货,确立了纺织品供应商和品牌服饰之间的关系。”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晶晶告诉《东方周刊》,一批超标违规的纺织企业位于大型国际、国内品牌服装的供应链上游,完全游离在品牌服装企业环境管理范围之外。

福田实业集团下属的东莞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纺织业供应商之一。这家企业和Gap、Tommy Hilfiger、Reebok、耐克等知名品牌长期保持密切合作。“这样一家在业内声誉卓著的上市公司,其环境违法行为就令人费解”。 马军说,该厂曾在2006年私设两条管道偷排,“一条管径达25厘米的铁制暗管,通过两个隐蔽的阀门控制,每天直接将偷排2万多吨未处理达标的印染废水。当时,在该公司位于东莞、深圳界河茅洲河的排污口,暗红色污水在江面划出明显的污染带。这家公司因此被追缴了21. 7万元的罚款。但对于这样一家年产值几十亿的企业,如此数目的罚款能起到的作用实在有限。”

马军说,调研中还出现过极端的案例,某企业估算月罚款不会超过10万元,在年度预算中干脆列支120万元,预设为环境罚款。“企业的态度是,罚就罚呗,一些大型纺织企业一天的废水处理成本可能超过十万元,违法成本严重低于守法成本。”

并非简单给出“黑名单”

尽管一些名牌服装的供应商出现诸多环境违规问题,但大多品牌成衣公司并不把监管供应链上游视作自己的责任。

在调研中,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发现ZARA的部分疑似供应商存在环境违规问题,包括被当地群众投诉,部分生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以及因清理废水池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等。在调研组发出关于其在华疑似供应商环境违规的提示信后,来自ZARA的回复写道:“很遗憾我们不能回答来自学校、大学和专业人士等个体对于我们业务模式问题的回应。”

“ZARA的这些疑似供应商存在的问题是现实,而ZARA作为全球最大的时装零售公司之一,在其官网公开说‘真诚地与广泛的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建立联系;持续地与前面提到的利益相关方和社会组织进行对话,整体业务活动要透明性’,我们认为ZARA有违其公开承诺。”马军说。

与ZARA不同,耐克、H& M、李维斯、阿迪达斯等品牌企业在接到环保组织的提示信后分别表示已开始深度调研供应商违规情况,考虑建立供应商检索体系。

耐克在回复中表示:“耐克公司将要求在华供应链伙伴自己关注自己的环境行为,在需要的情况下,还要求其公布整改计划。”

阿迪达斯在回复中表示:“如果供应商违反法律,包括环境和污染控制法规,我们要求供应商采取纠正措施。如果违法行为不能得到整改,我们会写警告信进行跟进,该情况(在最坏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终止业务关系。”

纺织业研究报告范文3

王天凯:加快建立开放式创新体系

王天凯在讲话中说,2012年以来,纺织行业整体运行压力较大,生产、销售、投资、出口、效益等与去年相比,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形势不乐观。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国内同样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二是要素成本增长过快。金融危机以后的几年,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工资收入增长年平均在15%以上,2009年增长26%,2010年增长17%,2011年增长15%。劳动力成本上涨是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的必然,这种上涨的势头还在持续。三是纺织行业特有的问题——棉花体制问题较为突出。国内棉花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出1/3,导致棉制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出口减少,进口大量增加。

对于2013年以及今后纺织行业的发展,王天凯指出目前核心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王天凯说,如何从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环境消耗型发展模式,切实转到创新驱动增长模式上来,是我们行业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十已经非常明确的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要用全球视野来谋划行业发展,增强纺织行业的技术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纺织创新之路怎么走?一是要围绕重点技术,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创新体系,在未来要加大创新力度。王天凯说,要建设纺织强国,我们要关注四个重大技术的攻关:纺织新型纤维材料、纺织新型装备、产业用纺织品、纺织新工艺。二是对订单转移趋势继续存在、出口压力持续增大做好思想准备,大企业要做大做强,中小企业要做精做专做特,实现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公平连接、共同发展、和谐共荣。在当前形势下,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处境艰难。大量的中低端订单的转移的趋势还会继续,要为中小企业做好服务工作。

对于中国纺织规划研究会下一步如何开展工作,王天凯建议,研究会要着力于行业转型升级、产业转移、结构调整,特别是在推进区域结构调整方面,加强能力建设,推进自身品牌建设。

规划研究会积极参与行业调整振兴规划

纺织业研究报告范文4

纺织等九大重点行业振兴规划最迟2009年初问世

记者从有关权威人士处获悉,在启动1000万亿投资后,国家发改委下一步应对经济形势的重要部署是,加紧制定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九个重点行业振兴规划。该规划力争在2008年底或2009年初出台,并以高规格形式。这是自国务院总理2008年11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解决九大行业企业困难、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届时,多项组合政策出台以促九大重点行业振兴。

据悉,国家发改委和相关部门在制定九大行业振兴规划时,有五点基本原则。具体为:一、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先进生产能力的发展。二、严格控制总量,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的扩张,加快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三、修订产业政策,进一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四、加快推动兼并重组,引导企业继续发展,力争在两到三年内培育和壮大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五、加强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快开发重大产品和重大技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三个棉花品种增效 60亿元

山东省农科院棉花研究中心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鲁棉研”系列三个抗虫棉品种通过推广转化,到目前共增加直接经济效益60多亿元。记者从省农科院获悉,该项目组在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项目、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开发专项等计划基金资助下,自1995年1月开始至2007年底通过鉴定,历时13年研究完成。选育出的鲁棉研18号属抗逆性突出的稳产型转基因常规抗虫棉新品种,高抗棉铃虫和枯萎病,抗黄萎病,抗旱、耐盐碱,成为病、虫、旱、碱等灾害性年份或棉区种植的首选品种;鲁棉研20号属早熟性突出的省工易管型转基因单亲抗虫杂交棉新品种,是黄河流域棉区间作套种的首选杂交棉品种;鲁棉研25号属双亲抗虫的高产型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增产潜力大,耐早衰,为高肥水棉田创高产的首选品种。(来源: 大众日报)

美国新棉纤维强度创历史最高水平

截至2008年12月11日,美国新棉加工和检验量接近218万吨,占预期美棉产量的70%以上。从检验结果看,今年的美棉平均纤维强度为29.8克/特克斯,较去年提高0.5克/特克斯,并创历史最高水平。最近十年,美棉纤维强度持续改善,年均提高0.18克/特克斯。(来源:中国棉花交易网)

研发

科学家开发出智能纤维

来自美国和中国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的智能纤维,朝着智能服装的目标迈进了一步。在2008年12月出版的《纳米快报》(Nano Letters)杂志上,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尼古拉斯・科托夫(Nicholas Kotov)和江南大学教授胥传来等人报告了制造智能纤维的新方法。与此前的智能纤维制造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更为简单、成本也更低。研究人员将普通的棉线放入碳纳米管溶液当中反复浸渍,再使其干燥。这一过程不需要任何附加的电子设备。如此几次之后,棉纤维就具有了导电性。 (来源:财经杂志)

雅戈尔研制出汉麻纤维开发利用技术

被欧美专家认为“人类至今以来发现的最完美纤维”,又称“人类第二层皮肤”――汉麻服饰在雅戈尔集团研制成功。目前,全世界只有3个国家掌握了汉麻纤维开发利用技术。雅戈尔集团已研制生产出袜子、衬衫、西服、裤子、内衣等试销产品。近期,雅格尔将开发160款衬衣的设计和制作,在2009年3月的2009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集中展示。另外,2009年还将在北京、上海、杭州和宁波开设4家大型“汉麻生活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正式向全世界。(来源:杭州日报)

大庆石化腈纶厂抗起球纤维获国家专利

近日,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厂长吴景哲在生产调度会上宣布:“昆仑牌”抗起球腈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据该腈纶厂技术副总工程师马廷连介绍:“目前国内下游纺织用户每年抗起球腈纶的需求量已达到两万吨,我们成功地在6万吨级的生产装置上放大生产了优质的抗起球产品,是国内第一家达到产业化生产的企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来源:中国纺织报)

福建研制成功再生竹纤维新型纺织材料 国内首创

近日,福建省科技厅主办、泉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的“新溶剂法再生竹纤维纺织材料的研发”项目300吨/年中试通过专家组现场验收,标志着福建省成功研制出再生竹纤维新型纺织材料。专家认为,该项目为国内首创,自主设计的整套工艺路线和溶解、脱泡、过滤等关键设备均具创新性,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这对于解决我国天然纤维短缺问题,推进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来源:福建日报)

新一代新型纤维超细纤维Birla Modal成功面市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陵县宝鼎纺织有限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开拓思路,加大对新型纤维、差别化纤维、绿色环保纤维、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力度,努力打造“差别化纺纱”的品牌。近日,陵县宝鼎纺织有限公司又成功开发了Birla Modal系列纱线。Birla Modal是环保的、可生物降解的纤维,由100%天然优质木浆制成,绿色环保,可持续利用。Birla Modal具有工业纤维的所有优点:均匀度高、品质统一、纯度高、线性密度与纤维长度达到最佳值。在此之前,超细纤维是一个梦想。(来源:中国纺织报)

行业

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受阻

记者近日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获悉,业内权威人士认为当前纺织行业的困难形势主要是因为,此次金融危机是上世纪经济大萧条之后最严重的,波及面广,对世界各国经济都产生巨大影响。因为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紧密,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对发展中国家必然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作为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加工大国,中国的纺织经济受到的冲击巨大。目前,行业中的三分之二企业亏损或处于亏损边缘,资金紧张、产品积压等问题较为严重。 (来源:中国纺织报)

天津打造纤维界面处理产业基地

为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品成果转化,围绕天津滨海新区百万吨大乙烯项目发展,天津工业大学所属的新技术公司计划在天津市大港区海洋石化园区投资1.2亿元,建成一个研究手段先进,集研发、成果推广、工程化、产业化于一体的纤维界面处理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及技术水平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工程技术与研发中心,建设年生产能力3万吨的纤维油剂、助剂、催化剂生产线。天津市大港区具备承接现代化工业项目的基础和条件,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南港工业区、中华民营经济园等工业园区,今后都将成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引擎。(来源:科技资讯)

振亚纺织一面料被评为“中国流行面料”

2008年12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流行面料”吊牌评审会上传出喜讯,萧山区党山镇杭州振亚纺织公司开发生产的“吸湿快干”板丝呢面料被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评审为“中国流行面料”。该产品是运用高新科技研发的涤纶短纤维,具有较强的吸湿快干功能,是优良的裤料和套装面料。(来源:中国纺织报)

上海纺织行业协会挂牌成立

2008年12月17日,上海纺织协会正式挂牌成立。此前上海尚没有一个可以完全代表纺织行业的综合性中介组织。全国政协常委蒋以任出席成立仪式。(来源:中国纺织报)

罗马尼亚4万纺织工人面临失业

罗马尼亚媒体报道,罗马尼亚纺织服装制革企业联合会主席马丽亚 克拉皮妮女士告知媒体,受金融危机影响,纺织企业贷款困难,外国订单大量减少,出口下降。2007年来料加工产值占纺织业总产值的58%~60%,2008年来料加工产值同比下降10%~20%。今后4年金融危机将对纺织工业有严重影响,2009年将有4万多纺织工人(占整个纺织工业职工人数的15%~20%)面临失业。截至2007年底,罗纺织工业职工34.2万,到2008年7月底还有31.2万人。(来源:商务部)

国家纺织专利技术展示与交易中心落户盛泽

2008年12月11日,盛泽镇政府、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和中国绸都网携手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在盛泽正式成立了国家(上海・盛泽)纺织专利技术展示与交易中心。这不仅是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出沪合办的第一个纺织专利服务机构,也是我国首家跨区域的纺织专利技术展示与交易中心。据悉,该中心正式运行后,通过中国纺织专利交易网向企业专利信息;企业也可以直接向该中心提出新产品要求,委托该中心提供相应专利服务。(来源:新华日报)

纺织工业(浙江)纺织产品检测中心升为部级

近日记者从中国纺织采购博览城获悉,杭州中纺城纺织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已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这标志着该公司市场化运作的纺织工业(浙江)纺织产品检测中心正式升格为纺织产品“部级检测中心”。从此,该检测中心出具的纺织产品检测报告还可获得国际实验室认可组织和亚太地区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的多边互认。据了解,纺织工业(浙江)纺织产品检测中心有80多台(套)试验和检测设备,其中进口先进设备占80%。目前,该检测中心正在进行省级计量认证的有关工作。(来源:萧山日报)

宁夏羊绒纱线出口同比增长1183.2%

据银川海关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1月至11月份,宁夏17种重点大宗商品出口98861万美元,同比增长28.5%,占宁夏外贸出口总额的55.4%。其中,羊绒纱线出口74.4吨,出口额805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了1183.2%。(来源:中国经营报)

中国纺织创意产业服务工程在绍兴启动

12月19日下午,以纺织工业物品编码技术研究与应用为核心项目的中国纺织创意产业服务工程正式落户中国轻纺城――绍兴。这项工程将有望实现厂家与商家的“零距离”接触,大大缩短纺织产销流程。应用纺织工业物品编码技术,每块面料将拥有一个17位全数字型的编码,作为其在全球唯一的“身份证”,由无数块面料组成的编码构成的庞大信息库,为采购商快速便捷搜索“定位”,实现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的“零距离”。为保证通过信息库找到的产品货真价实,工程实施者还建立了质量检测中心,实行会员制,保障入库产品的品质及其技术信息秘密。目前,投资2000万元的工程已经启动,除了建立相关网站外,还有实物库,检索者通过信息库查找到合适产品后,还可亲身感受实物样品。(来源:中国纺织报)

纺织业研究报告范文5

显汗状态下平纹织物导湿动力学研究敬凌霄 张才前 汪涛 (4)

织物撕裂性能检测准确性研究刘晓丹 侯维岩 李锐君 顾迎庆 (6)

中国未成年人手部号型的测量与研究周详 李广婷 (9)

SGS通标公司 (3)

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的高端系列纤维 (58)

易染超柔软共聚酯产品开发应用专题征稿启事 (64)

专题论坛

紧密纺竹炭粘胶/大豆蛋白纤维/天丝纱的开发马芹 吴恒银 周玉祥 马玉权 (12)

大豆蛋白纤维/绢丝/羊绒半精纺紧密纱的开发摆慧杰 (15)

精梳彩棉/莫代尔/绢丝混纺针织纱的开发陆艺文 (18)

牛奶蛋白/莫代尔混纺针织染色纱的研制开发梁晶 刘连军 刘德生 (22)

技术讲座

采用高效棉纺工艺时应重点考虑的两个公式刘海洋 (24)

工艺研究

芳砜纶牵切纺纱和散纤维纺纱方法对比彭盛越 何文元 洪加勇 (26)

喷气织机织造纬二重织物的实践张娟娟 卞克玉 (29)

预湿上浆过程的预湿回潮率及预湿压力的确定毛雷 (31)

服装斜裁探析陈明艳 孙莉 谢礼礼 (34)

产品设计与开发

静电植绒纱线的开发及应用李莉莉 迟玲玲 俞建勇 (37)

全毛赛络纺薄花呢的设计与生产陈敏 (39)

Outlast空调纤维开发智能调温内衣的实践赵连英 董卫东 杜维强 章水龙 (41)

多层组织及其在提花装饰纹织物中的应用罗炳金 (43)

质量控制

精梳毛条中毛粒的控制孙春芳 (47)

叶片式输浆泵密封失效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李铬 凌志浩 梁睦 崔运喜 (49)

标准与测试

关于纺织仪器计量校准问题的探讨任协 (52)

芯材高度对整体中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曹海建 钱坤 盛东晓 汤继忠 (54)

纺织专利

结合中国专利申请分析针织舌针的发展趋势路剑锋 (61)

载体纺同向加捻三股线加捻工艺与产品质量崔玉梅 程隆棣 吴绮萍 刘倩丽 (1)

新型聚丙烯酸浆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卢素娥 (4)

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的防弹性能探讨黄时建 (7)

专题论坛

香蕉纤维的形态结构与性能分析陈敏 蒋艳凤 季荣 王艳 (9)

香蒲绒纤维的形态结构及性能张洪亭 (12)

玉石涤纶纤维基本性能研究刘伟伟 单小红 杜兆芳 (14)

国产细特间位芳纶纤维及其纱线性能研究叶静 (17)

钙盐处理天蚕丝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贾国欣 邵秋娟 何建新 (20)

《上海纺织科技》征稿启事 (16)

2010服装科技与世博同行学术论坛纪实 (41)

2010年上半年棉纺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I0001)

工艺研究

水溶维纶伴纺棉纱的工艺与分析吴正畦 梁明江 宋雅路 (23)

缆型纺在芳砜纶纺纱中的应用何文元 薛育龙 (25)

内衣生产技术元素配置方法的研究刘东 (28)

产品设计与开发

竹浆纤维/不锈钢纤维防辐射面料的开发刘安君 窦海萍 (31)

粘胶/天丝/大麻混纺针织纱的开发边宏明 (34)

永久性防静电织物的性能与生产要点朱宏达 朱彩红 (37)

质量控制

锦纶66白坯帘子布稀密不匀的探析胡丽霞 徐莉芹 温国娜 李敏 (39)

标准与测试

不同混纺比天丝/苎麻混纺纱的性能研究罗小芹 顾平 (42)

用盐酸法对氨纶混纺产品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谢茂忠 麦晓霞 张晓利 焦应霞 黄海敏 (44)

欧盟纺织品关于有害物质的技术法规和标签白莉红 张俊英 (47)

新型设备与器材

几种紧密纺装置使用情况对比高娜 (49)

节能与环保

关于毛织品能否染成“健美”色的思考周启澄 赵国瑛 王璐 张新龙 贾舜华 胡晓峰 侯秀良 (52)

企业管理

新形势下本土服装品牌的应对策略研究许才国 李峻 (55)

服装缝制标准动作和标准时间的制定谭雄辉 (58)

要闻链接

上海抽查泳装质量合格率仅为21.4% (62)

“2010年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成功落下帷幕 (62)

长岭纺电XJ128快速棉纤维性能测试仪通过鉴定 (62)

上半年纺织经济运行总体良好 (62)

VDMA德国纺织机械协会:德国参展商参加ITMA亚洲纺机展取得积极成果 (63)

第11届青岛纺机展——商家展示最新成果的黄金时机 (63)

《树脂整理织物交联程度试验方法染色法》开始实施 (64)

质检总局拟2010年9月起禁用“中国名牌产品”标志 (64)

红外光谱差减技术在纺织品定性分析中的应用陆永良 沈维 刘艳 (1)

中国首个阻燃剂产品获得Oeko—Tex ACP认可 (4)

研究报告

新型纺纱技术的研究分析费青 (5)

女装板型设计应用研究吴厚林 黄志青 (9)

摩托车服装产业市场调研报告赵晶 阳献东 王高媛 许凡 罗晶 (13)

专题论坛

自动络筒机筒纱的定长和定径及其质量监控徐惠华 (17)

提高倍捻纱质量的生产实践宋孝浜 王关红 吴翼翔 (20)

棉纱毛羽成因及控制措施黄克华 (23)

工艺研究

防微波辐射亚麻混纺纱的生产工艺与性能测试姜伟 冯立萍 庄寒良 沈玉珍 (26)

竹浆纤维与细特涤纶混纺工艺探索高秀丽 陈理 刘月梅 (28)

半精纺竹炭纤维混纺纱生产实践李旭明 裘惠丽 潘金红 (31)

基于缝口强度的丝绸面料缝纫形式与参数设计陆鑫 (33)

改善芳砜纶织物撕破性能的研究李玲 丁辛 薛育龙 (36)

纺织面料透气性与防钻绒性的相关研究曹爱玲 童兰英 胡敏 宋保国 (38)

产品设计与开发

X—Static镀银纤维与Coolmax混纺纱的开发肖志忠 (39)

彩棉/天丝/竹浆纤维/绢丝混纺纱的开发王秋霞 普丹丹 胡伟 (42)

可机洗全毛粗纺人字呢面料的开发陈慧珍 顾宗栋 蔡冠新 (44)

0.89dtex涤纶纯纺19.4tex竹节纱的生产实践刘梅城 (46)

仿真彩蜀锦画地组织表现及组织与色彩的配置朱利容 张序贵 (48)

办公座椅用双针床经编提花间隔织物的设计李丽娟 蒋高明 缪旭红 叶青 (50)

少梳栉特里科经编产品花型设计与工艺吴春艳 蒋高明 缪旭红 (52)

标准与测试

壳聚糖/粘胶抗菌纤维的性能研究徐晶 (55)

振荡时间和振荡频率对纺织品pH值测定的影响刘军红 李军法 郭善慧 喻忠军 (57)

节能与环保

湿法消解ICP—AES测定儿童服装中的总铅含量王栋 刘今强 吴政伟 何凯黎 史慧英 (59)

要闻链接

工信部鼓励纺织产业转移升级 (62)

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纺织出口或将减缓 (62)

中国区Oeko—Tex Standard100认证申请持续增长 (62)

杜钰洲:产业升级孕育高端纺机巨大市场 (63)

欧瑞康2009/2010纤维年报 (63)

法国纺织机械生产商致力于提供能源节约方案 (63)

2009年中国名列意大利纺织机械出口国第一位 (63)

乌斯特推出纱线毛羽检测的完美解决方案 (63)

鸿基科技革命性创新引爆现场订单 (64)

“天门之冠”点亮纺机展 (64)

苏拉(金坛)纺机着重推出技术领先的三大产品 (64)

半紧密纺在毛半精纺产品生产中的应用王林尧 戴自怡 金凤珊 周文华 (1)

化纤长丝在针织机上编织时摩擦性能的探讨潘劲 李巧红 (4)

专题论坛

RS-6939型直板式上销纺纱效果分析刘丽萍 (6)

变频调速技术在纺纱设备上的应用史振起 耿玉琴 王峰 多海山 (8)

细纱机使用压力棒隔距块的工艺创新宋雅路 吴正畦 耿亮 (10)

细纱牵伸区工艺与新型器材的配合陈玉峰 陆振挺 李新英 (11)

印度朗维LR60/AX型环锭细纱机的使用实践王昌宏 (14)

组合开口凸轮在ZA205i型喷气织机上的应用吴正畦 董俊霞 杨龙华 (16)

陶氏化学任命亚太区新任首席技术官 (17)

Trumac更名为“Truetzschler India”(特吕茨勒印度) (35)

技术讲座

改善倍捻涤纶线强力的实践许建琴 (18)

工艺研究

细纱机V型牵伸装置后区压力棒牵伸工艺优化任家智 冯清国 焦国彦 黎海玉 聂秀玲 (19)

涤粘中长织物织造缩率的探讨陈继娥 (22)

涤纶织物化学镀Ni—P合金工艺余祖孝 郝世雄 李威 (24)

女装板型设计研究吴厚林 俞膺洁 (27)

产品设计与开发

细特竹节纱的设计与参数控制乐峰 羊山宁 (31)

Outlast/Newdal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实践汤龙世 杜俊萍 (34)

仿丝绸人字斜纹风格针织产品的开发卢华山 张继红 (36)

金银丝闪光牛仔布的设计与生产刘森 李竹君 (38)

质量控制

含氨纶弹性机织物的纰裂研究钟江 张玉莲 刘伯甫 黄嘉文 (41)

标准与测试

国内外家用纺织品技术法规和标准的比较翁和生 杨秀月 张雅莉 丁雪梅 (43)

中欧纺织品色牢度标准差异性研究张雅莉 吴雄英 丁雪梅 (45)

松紧带行业标准拉伸弹性性能试验方法的确定王憬义 贺美娣 宋玲玲 宋翠鸿 (48)

节能与环保

传统纺织企业综合节能技术改造的探索黄兆华 (51)

企业管理

提高大型纺织企业仓储管理运作效率的途径胡东 (54)

纺织品安全评价专栏

轻纺消费品的风险评估谢秋慧 陆维民 魏孟媛 段冀渊 卫碧文 (57)

要闻链接

青岛纺织机械产业集群产销两旺 (60)

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调整 (60)

工信部下达纺织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具体任务 (60)

2010年1—4月我国纺织出口继续回升 (60)

松宝机械成功研制环锭细纱机智能落纱车 (61)

全球有机棉产品销售稳步增长 (61)

ISO/TC38/SC2国际秘书处落户中纺院 (61)

《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十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2009/2010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问世 (61)

日本岛精公司成功研制SIG系列针织机 (61)

《平面钢领》纺织行业标准进行修订 (63)

立达将展出其领先的技术和创新产品 (63)

常德纺机将展示其摇架产品系列 (64)

《上海纺织科技》征稿启事 (64)

中法交流:时尚和家居的设计创新趋势 (64)

关于建立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的基本思考吴光玉 斯叶华 王爱兵 (1)

综合述评

高分子水凝胶材料在智能纺织品领域的应用周兰君 徐军 (5)

研究报告

光照对芳砜纶纱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郑慧琴 林兰天 董淼军 (9)

热湿处理对山羊绒性能的影响李旭明 管莹莹 (12)

丝胶蛋白整理氧化竹原纤维织物的风格评价储咏梅 陈宇岳 王琪 (14)

量身定制女裤模块化生产流水线的构建郑艳 陈晓鹏 任天亮 (16)

《上海纺织科技》征稿启事 (11)

“正家”牛奶蛋白纤维 (22)

2010年全国现代纺纱技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63)

专题论坛

新型结构整体中空夹芯复合材料的设计李文敏 钱坤 曹海建 (18)

新型纺织品复合材料在汽车内饰中的应用姚明华 万玉峰 (20)

智能化仿羊毛衬绒的研制张荣 (23)

鞋材用经编间隔织物的生产李敏洁 丛洪莲 (26)

技术讲座

倍捻机的工艺设计、产品质:量分析和控制许建琴 (29)

经验交流

边角余料在服饰设计中的艺术运用宋艳辉 (32)

工艺研究

磁铁式紧密纺的生产实践刘小欣 (34)

纺制工艺对苎麻波形线性能的影响叶汶祥 周湘祁 刘洪涛 (36)

缝纫形式与参数对丝绸面料缝口强度的影响陆鑫 (39)

产品设计与开发

芳砜纶/羊毛色纺纱的生产实践汪永明 魏奕雯 (42)

分形涤纶与棉交捻纱织物的研发张丽娟 李向红 敖利民 (44)

新颖菠萝布的设计与开发刘智 (46)

新型全遮光窗帘面料的设计陆振乾 王成军 (48)

经编浮纹窗帘花型设计张姿叶 蒋高明 丛洪莲 (50)

标准与测试

GB/T5326-2009《精梳涤棉混纺印染布》解析贺美娣 王憬义 (53)

GC/MS联用快速检测纺织品中禁用偶氮染料钱微君 阮勇 张卫娣 王蕾 (55)

节能与环保

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项目的技术创新吴文浩 (58)

纺织品安全评价专栏

出口轻纺消费品风险预警趋势图的建立及探讨谢秋慧 卫碧文 于文佳 段冀渊 魏孟媛 (61)

要闻链接

特吕茨勒集团旗下所有公司将在ITMA ASIA同台展出 (64)

纺织业研究报告范文6

会议特别采用主题报告与专题论坛相结合的形式,旨在探讨新形势下纺织新产品的开发方向及发展对策。特别邀请了来自国际权威趋势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品牌采购与设计总监、科研院校的学者及中国优秀纺织企业的研发专家等,从国际色彩风尚趋势、产品创新思路、国际采购与营销模式、新材料与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与品牌建设等方面解读了色彩与面料运用信息以及市场和采购需求的变化,剖析了产品创新策略,并探讨了未来纺织品的新发展与新需求,在为与会人员提供具有前瞻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产品开发实战经验的同时,也为企业提升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注入了新动力。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作了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结构化产品开发”的主题报告。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的贸易环境、品牌定位与运作对产品开发的影响,指出了产品开发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从消费、设计、质量、品牌及营销等方面分析了企业应如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结构化产品开发体系。

本届研讨会从趋势、设计、营销、采购、品牌及技术各环节围绕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并获得长远发展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为参会代表提供了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产品开发策略。

在“新产品开发策略”专题论坛中,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材料与工效研究室主任施楣梧及东华大学教授蔡再生分别采用原理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高新技术材料和功能性纺织产品的市场需求及发展空间,明确了此领域的技术关注点,并从科学的角度指出了目前行业在技术研究领域中的一些误区和差距。

来自中国优秀企业的研发专家如志向集团的研发总监孙显康、旭荣集团的研发总监何世贤、天纺投资控股公司的研发总监陈宝建等则分别从新产品创新策略、新产品营销策略及新产品开发策略等方面,结合企业的典型案例,与参会代表进行了点对点的分享与交流,为企业如何结合自身产品特色进行产品定位及营销提供了更切实的借鉴。

来自法国巴黎PS工作室的项目主管黄晶传达了2011/12国际色彩风尚趋势,从 4 个主题解读了未来季节的消费、设计和色彩信息,为新产品开发方向提供了前瞻性的指导;来自欧图(OTTO)国际集团的采购经理王歆,根据自己 10 多年的采购经验,与大家分享了国际买家的采购模式、采购流程、合作模式及开发模式,为国内企业成为国际优秀供应商提出了更多创造性的建议。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流行趋势中心设计总监王旭和DAZZLE品牌经理张立伟则从产品设计手法、市场策略与品牌形象建设等方面剖析了如何创造高附加值的纺织产品。

在“新材料应用”专题论坛中,上海安诺其技术应用中心副总监汤晓飞结合行业现状和实际案例,分享了锦纶超高牢度染色新技术的市场需求、应用工艺及染色性能的优势,为企业进行产品开发提供更具实际价值意义的参考。诺维信中国区纺织部门销售总监周文叶同与会代表分享了诺维信生物技术与可持续解决方案,其可持续发展策略给与会代表带来了很多启示。太仓金辉化纤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谈辉介绍了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及应用方向,通过重点分析功能性纤维的原理和技术,配合一些检测标准和产品,提供了直观而令人信服的纤维应用方向。同时,东华大学教授王华平、天津工业大学教授郭秉臣以及苏州大学教授陈宇岳等也分别从国际新型原料、再生纤维及天然纤维等方面分析了这些纤维的开发新进展及应用方向,提出了一些比较前沿的纤维研究技术及创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