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专业范例

纺织专业

纺织专业范文1

关键词:OBE理念;市场需求;纺织品设计;创新设计

1前言

OBE是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是一个学习产出驱动整个课程活动和学生学习产出评价的结构与系统[1],20世纪80年代在北美率先发展起来。OBE强调教学与实践一体化,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目的,立足教学目标,将课程原理教学、实验、实践、实习等环节有机结合[2]。

2纺织品设计方向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现状

实践教学是纺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是提升纺织工程学生能力和素养的重要载体[3]。纺织工程是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均非常高的专业,西安工程大学纺织工程纺织品设计方向是基于培养纺织品设计专业人才设立的,纺织品设计方向实践环节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纺织产品结构分析技能,掌握纺织品设计和开发基本技能,实践内容包括课程实验、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外实践活动,满足本科生毕业要求。但在实际训练中,由于实验课时不多和内容有限等因素,学生很难达到预期要求,此外也存在针对性的创新能力培养欠缺,实践训练方面存在不足和弱化倾向。国外对纺织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强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为大工业生产考虑,强调艺术与技艺的统一,并推崇和发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4]。因此,研究工程认证背景下纺织品设计方向实验教学改革,构建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3基于OBE理念的纺织品设计方向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OBE理念坚持结果导向,其核心是培养学生能力,强调以教师中心向以学生中心的转移,实现基于课程内容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基于产出需求的培养过程转变。纺织品设计方向实践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依托学院教育部功能性纺织材料及制品重点实验室、院士基地、陕西省功能性服装面料重点实验室及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校内实践平台,作为课内实验、独立实验课及部分集中实践课程的专用教学场所,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同时发挥校外实习基地优势,作为校内实践平台的补充,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将OBE教育理念引入纺织品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预期实践教学成果建立培养目标,按照预期学习成果从纺织品设计课程实验、专业实践、课外实践几个方面着手,探索基于OBE理念的“纺织品设计方向”实践教学新模式。

3.1按照预期实践教学成果建立培养目标

OBE理论以学生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作为核心理念[5]。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处于主要核心位置并先于培养目标存在,但OBE教育模式中,学生预期的学习成果是实施OBE理念的前提,教学内容后于培养目标而存在。培养路径采用反向设计法进行,预期实践教学成果是学生掌握纺织品设计、分析基本技能,具备纺织品设计、分析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以市场需求为驱动,设计织造出符合大众审美、受消费者青睐的产品,并随着专业实践过程的逐步推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

3.2按照预期学习成果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3.2.1以课程实验为依托,加强创新意识培养

纺织品设计方向课程实验环节是对理论基础掌握情况的反馈,同时有助于开发设计思路,原有课程实验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主动性不足,对现有市场产品缺乏了解。而纺织品设计方向涉及知识面广,流行信息量大,一方面需要教师通过网络、图书、市场等渠道引导学生了解纺织品设计的新原料、新工艺、新功能等新元素,同时激发学生对色彩花型、面料特性等流行信息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传统纹样、特色实例的展示与介绍,引导学生将零散的专业知识点逐渐串联起来,以此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最后,在实验基础阶段,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应过多限定具体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方法。为了更好实现有效产出,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去市场参观考察,将提取的有用信息用于纺织品设计过程中,加强创新设计能力,市场考察情况、设计效果作为课程考核重点内容。

3.2.2以专业实践为抓手,加强综合能力培养

⑴课程设计学生通过基础课程实验的学习,掌握了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及独立设计的能力,为后期综合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课程设计是在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阶段性专业训练指导,属于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OBE理念下的纺织品设计方向课程设计的题目和教学内容应当丰富多样、覆盖面广,以供学生自主选择,学校通过与相关纺织企业合作,将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引入设计课题,在考核中把企业评价、应用效果等作为依据,激发学生实践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⑵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最有效方式,是专业教育中举足轻重的实践环节。为提高毕业设计教学效果,一方面邀请纺织企业参与,深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有效提高学生分析生产问题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将教师科研与学生培养结合起来,科研活动与毕业设计挂钩,改变和消除学生对科研活动存在神秘感和高级感,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参与和承担起专业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

3.2.3以课外实践为平台,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⑴学生的学习模式由被动变为主动,成立纺织品创意设计小组由教师带队集中对创意设计有兴趣的学生参加,通过调研、设计、织造等流程,使学生在了解图案色彩知识的同时,在实践中完善纺织品设计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意设计小组是以实践为导向、学生为中心的综合实践性教学模式,主张教学过程与效果并重,这种强调仿真模拟、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能够打破学科壁垒的界限,通过案例设计与任务实施进行现实情景模拟教学,另一方面通过交叉学科知识实现课程讲授协同进行,从而改变传统实践教学孤立性。学院设立纺织品花型设计中心、创新设计基地等,引导学生开展从创意设计到产品试做作的全程技术创新。⑵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有机融合,构建以赛促学新模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下,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将创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中。立足特色化实践教学,鼓励本专业学生积极主动参加“越隆杯”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红绿蓝杯”纺织品设计大赛、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互联网+”纺织等各项纺织类相关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把赛事的重要性提高到一定层次,锻炼学生通过学科竞赛上层次,培养学生运用专业基础知识进行综合设计和创新设计,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如面料大赛的参赛作品既有面料创新设计又有面料图案设计,涵盖技术类设计和艺术类设计[6],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⑶增进校企交流合作,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场所,也是加强学校和纺织企业间交流与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拓宽工科学生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教育平台[7]。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培养、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校外实践进一步认识企业运作、工艺流程、生产实际,学习了解工厂管理模式并深入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进一步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纺织企业接收“纺织品设计方向”学生实习实践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保证了实习实践的顺利进行和质量提高。学校与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合作,校企联合打造精品教材、精品课程和教学名师。教师通过校外培训、下工厂实践等,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专业素养,并参与了纺织品设计实践活动,一举多得。

4总结

纺织专业范文2

【关键词】纺织业;设计专业教育;实践;新时代;协同育人

0引言

在“一带一路”倡议思想引领下,我国纺织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尤其网络技术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为纺织业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在此背景下,社会急需优秀的纺织业人才。而学校设计专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地,需要立足于纺织业发展模式,培养纺织业需要的人才,以此实现企业发展进步、教育效能提升、学生良好就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四赢”的发展局面。新时代背景下,在培养纺织业需要型人才中,应加强设计专业教育与纺织业的合作,构建协同育人体系,以此培养社会发展需要型人才,彰显设计专业教育实践的价值。

1新时代设计专业教育与纺织业协同育人的实践问题

1.1校企合作力度不足

设计专业教育与纺织业合作,是一种新型的协同育人模式,被称之为校企合作模式。而在校企合作下,学校与纺织业应在协同育人中发挥各自功效,相辅相成,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以此助力于高素质纺织业专业人才的培养。然而,经过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多数学校在设计专业教育实施中,其纺织业信息多来源于教师的一些经验信息以及社会信息内容。由此能够看出,纺织业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着合作力度不足、教育与产学对接不足的问题,影响到了优秀纺织业人才的培养。

1.2设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脱节

应用型与创新型纺织业人才,成为纺织业人才未来发展的主要需求。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下,我国的纺织业在向国际化方向迈进,需要综合型人才加入其中。但从当前设计专业教育现状看,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这不利于设计专业教育与纺织业良好的开展,影响到协同育人教育的进一步实施。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产生,是由于部分专业教师的教育着重于理论教育,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综合性发展。

2新时代设计专业教育与纺织业协同育人的实践模式

2.1育人目标革新

新时代背景下,设计专业教育与纺织业合作,打造协同育人的教育实施模式,需对设计专业教育的育人目标进行革新,在两者合作的基础上,共同明确新的教育模式,使教育目标既符合纺织业人才需要,也适应新时代背景下设计专业教育发展需要,以此达到优秀人才的良好培养目的。而针对当前纺织业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需要,其教育目标应融入国际化信息以及现代化信息等内容。例如:在育人目标中,关注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培养,包含国际化能力、信息素养、服务能力、国际化视野、生产能力和适应能力等。设计专业教育与纺织业应协同共商人才培养目标,以此使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符合纺织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1]。

2.2育人内容革新

新时代背景下,设计专业教育与纺织业合作,实施的协同育人模式是实现学校设计专业教育、纺织业学生和就业创业的对接,为优秀纺织业人才培养指明方向。基于此,该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对协同育人的教育内容进行革新,使教育内容与市场发展融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时俱进,获取社会性、市场性信息,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在协同育人内容革新中,首先,在校企合作视域下,纺织业与设计专业教育都发挥各自作用,在网络技术的助力下构建协同育人平台,促进双方内容的融合与对接,使纺织业及时为设计专业教育提供新颖的专业化信息,同时设计专业教育也为纺织业提供专业理论信息,实现两者的有效合作,在共赢视域下,更好地教育学生;其次,设计专业教育内容应立足于纺织业发展模式,协同纺织业,构建网络的协同育人机制,开展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使学校教师、企业技术人员都可借助此平台,引领学生。同时,学生也可借助协同育人平台,在日常自主学习过程中与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交流,获得新的纺织业信息,诸如国际化思维等,促进学生成为国际化先进人才[2]。

2.3育人方式革新

新时代背景下,设计专业教育与纺织业的合作,开展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需要实现育人方式的革新,以此提升设计专业教育实施的效果。在协同育人中,育人方式革新是重点,能够更好地助推设计专业教育与纺织业的合作,使产学与教育融合,构建一体化的教育实施模式,助力于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协同育人方式革新中,首先,实现产学的对接,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标准。而产学对接的教育模式,需要设计专业教育与纺织业的良好合作,以此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纺织业人才。例如:在设计专业教育与纺织业合作中,纺织业与设计专业教育在其中都要肩负起产学与教育的重任,包含设计专业教育重视育人模式的实施,发挥课堂教学、网络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的优势,让教育方式、模式都与纺织业发展模式相贴近。同时纺织业在其中做好实训工作,其实训工作的开展,多与设计专业教育沟通,以此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其中,在其中获取较多的纺织业信息,助力于学生全面性发展;其次,打造校企合作基地,在设计专业教育与纺织业融合中协同育人,打造校企合作的基地,满足学生对实训的需要,使学生融入到实训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3]。

3新时代设计专业教育与纺织业协同育人的实践对策

3.1转变设计专业教育思维

新时代背景下,设计专业教育与纺织业的合作,构建协同育人体系,这种教育模式的构建,助力于设计专业教育质量的提升。而要想推助这种教学模式在设计专业教育中更好地实施,需要转变设计专业教育的思维,推助设计专业教育与纺织业更好地合作。首先,设计专业教育应认识协同育人开展的重要性,积极与纺织业进行合作,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以此实现产业与教育的对接,促进设计专业教育观念得到进一步革新与改变;其次,纺织业应响应地方政府号召,积极主动融入到设计专业教育中,与教育一同合作,实现教育与自身共赢。与此同时,设计专业教育与纺织业的合作,阐述自身发展需求,发挥自身积极性,以此更好融入到设计专业教育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后,设计专业教育应加强对学生引领,使学生能够适应产教融合的教育,进而不断地提升设计专业教育的实效性[4]。

3.2丰富设计专业教育内容

新时代背景下,设计专业教育纺织业的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丰富设计专业教育内容是关键。设计专业教育与纺织业的协同育人实践中,要重视综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教育内容更丰富,以多元的内容,加强对学生教育与引领,进而促进学生专业化与职业化共同发展。首先,设计专业教育要立足于校企合作,不仅融入纺织业的信息内容,也重视职业化信息内容的融入,达到以多学科教育的模式,助力于学生全面性发展的目的。例如:重视学生心理学、外语学、国学、历史学的教育等,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其次,在丰富设计专业教育内容中,重视文化的融入。立足于社会发展,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塑造学生专业品格,使学生未来能得到良好的就业与创新。

4结语

新时代设计专业教育与纺织业协同育人的实践,立足于纺织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要,以此为学校设计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指明方向,使设计专业教育践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依据社会发展模式,促进设计专业教育与纺织业的合作,以此协同培养优秀的纺织业人才,助力于我国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设计专业教育中,重视与纺织业的合作,构建协同育人体系,进而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纺织业人才,促进学生未来良好的就业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军.“循序递进、分层轮岗”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12):150-151.

[2]汪良平.民办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业教育:价值、问题与路径[J].职教发展研究,2021(1):91-96.

[3]刘芳.高职设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路径分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3):89-90,93.

纺织专业范文3

摘要:五邑大学根据现代纺织产业的发展趋势,以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为突破口,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建立起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三个“三位一体”的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即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训+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基本技能+综合性设计+研究创新”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地方高校,人才培养

近年来,纺织行业国际市场需求低迷,我国劳动力成本增加,越来越多的低端纺织制造业正向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且有加速的趋势,国内将留下一些高附加值产业链,如纤维原料的差别化,加工手段的高技术化,生产清洁化、高效化,产品高档化、功能化等。可见我国纺织产业升级特征日益明显,而纺织工程高等教育还没有很好地体现和适应这一变化,为此,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更新[1]。

一、实践教学新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是大学本科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改革已纳入我国高等教育更深层次的改革范围,这不仅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更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纺织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对纺织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少高校对纺织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在内容和模式上进行了改革探索,力求减少陈旧过时理论,增加现代科技内容,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掌握的纺织工程知识及技能与时展同步[2],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各校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尤其对于地方高校的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还未有成熟经验可借鉴[3]。

二、目前广东省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广东省纺织工业产值位居全国前列,但是纺织工程专业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目前还比较落后。广东省具有纺织工程专业本科学位和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只有我校(五邑大学)。虽然我校的纺织工程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纺织科学与工程是广东省重点扶持一级学科,还拥有广东省功能性纤维与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功能性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高等学校纺织服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纺织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一些成绩,但在纺织工程专业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使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与产业发展需求不一致。

1.尚未形成与纺织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同国内其他纺织院校一样,我校纺织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基本依附于理论教学,所选用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与纺织产业发展前沿存在一定的滞后。实验内容以纺织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大多为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缺少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情况的“综合性设计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纺织专业存在的实践教学体系滞后于产业科技发展的状况,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对实践教学环节展开深入的研究,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整合,构建起与纺织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2.纺织专业学生正面临生产实践机会减少的困境

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使得部分长期与学校合作的纺织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有的经营困难,有的直接搬迁到内地或者在国外建厂,有的转型生产其他产品,增加了学校安排学生进行校外实习的难度。因此,如何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是当前实践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3.纺织专业教学难以引领产业升级趋势

纺织专业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服务,还兼有引领产业升级并为其提供智力支持的任务。目前广东省的纺织产业升级在加速,为产业找到新的增长点,提高其附加值成为广东省纺织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广东省纺织专业教学还停留在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阶段,引领产业升级的科研教学鲜有开展。我校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纺织工程与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对江门市、珠三角,甚至对整个华南地区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责无旁贷。因此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必须增加体现纺织产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创新型实验”。

三、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针对广东省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上述问题,在总结其他高校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我校从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以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和整体推进,建立起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三个“三位一体”的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即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训+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技能+综合性设计+研究创新”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

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根据产业对纺织工程人才培养多元化的需求,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三年在学校学习,第四学年进入企业学习。在前三年,通过开设纺织材料学、纺纱学、织造学、针织学、织物组织与结构、染整工艺学、纺织工艺设计等课程,并设置相应的课内实验及实训环节,使学生获得纺织科学基础知识、生产专业知识等。在企业学习阶段,学生要完成认识实习、保全保养实习、生产实习、纺织产品设计与开发、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应用纺织基本理论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逐步形成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等,使学生具有爱岗敬业、诚信守法、团队协作、富有质量意识和改革创新精神等素质。

2.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构建“实验+实训+实习”三位一体的新型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其中,实验和实训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主要在企业完成。(1)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引进、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方法,建设一支具有丰富纺织生产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知识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一方面,从行业企业聘请一批具有企业经历或掌握相关职业技能的资深专家为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将那些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工程实践能力较弱的教师派到企业锻炼研修,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2)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建设。我校纺织工程专业现有实习基地16个,大多是五邑地区的大中型纺织企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实践教学环境,加强产学研合作,学校与实习基地深度融合,形成稳定的实践教学示范基地,满足纺织工程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3)实践考核评价标准建设。开展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研究,构建由校内指导教师、校外指导教师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实践考核评价标准。

3.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遵循“淡化课程界限”的原则,将实验课从各门课程中分离出来,对原有的实验课进行融合与优化,分层设置,构建相对独立的、“基本技能+综合性设计+研究创新”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新体系,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基本技能实验重视吸收新技术、新成果;综合性设计实验既要有系列课程各知识点的综合,又要有实验技能、测试方法的综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对纺织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研究创新型实验要结合纺织产业的发展趋势,创造性地应用纺织科学基本原理,探讨生产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现代纺织实验中心建设。与实验教学体系配套,加强现代纺织实验中心的建设。我校纺织工程专业实验中心涵盖纺织材料、纺纱、机织、针织、染整五个实验室,初步形成了从原料到最终产品的一条龙小型实验加工生产线,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近年来,学校又陆续投入800余万元专用于“现代纺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在设备选型和购置上充分体现先进性与前瞻性,多为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突出功能性纺织品制备和表征等特色。这些硬件建设为“三位一体”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保障。(2)实践教学课程建设。编写新的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实验教材和配套使用的教学大纲。教材编写坚持“坚实基础、注重综合、强化设计、旨在创新”的理念,融入与现代纺织产业紧密相关的典型案例,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四、结语

通过该模式的实施,我校纺织工程专业从根本上改变了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附属品存在的局面,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渐进性、连贯性和系统性的培养,顺利完成了从“学生”向“工程师”角色的转换,提升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进入社会的竞争力,满足社会对纺织人才培养多元化的需求,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作者:黄钢 贾永堂 黄美林 单位:五邑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篇2

《化纤基础》为山东理工大学鲁泰纺织服装学院纺织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自课程开设以来,笔者一直担任本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积累了较多经验。近年来,对课程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1对课程特点和学生学情进行准确分析

相对于本专业其他专业课程,本课程自身理论性强、信息量大,具有“三多”:内容多、概念多、理论多,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课程内容涉及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物理学、材料学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点,与社会生产实际紧密联系[1]。如果学生对理论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又习惯了主要靠背诵和记忆的学习方式,这门课程会显得相对较难。另外,山东理工大学鲁泰纺织服装学院纺织工程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而来,内生动力明显不足。部分学生来自偏远地区,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中持“我要学”态度的学生少之又少,不得不学的学生占大多数。而为了混张文凭不得不学习的学生中,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也参差不齐。主观上学生缺乏“我要学”的不断求知上进的内在要求,客观上来自竞争和生存的外在压力催生学生“要我学”又明显不足,加上课程本身跟其他纺织工程的专业课相比偏抽象,因此学生难免望而生畏。如何让不愿意学的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自律意识,学会约束自己是每一个专业课老师面对的难题。通过跟其他高校的交流发现,这个问题不只是对山东理工大学鲁泰纺织服装学院纺织工程而言是个难题,对东华大学、江南大学等著名纺织服装类高校也是棘手的挑战。

2确定课程综合改革整体框架

在课程学习前,紧扣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学情调研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确定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分解和组合,确定教学内容,注重随时丰富教学资源,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有机融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同时对考核方法进行改革,提高过程考核比重。通过这些手段的运用,达到课程预期,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综合改革过程具体实施

3.1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能掌握高分子的基本概念、高分子的聚合反应类型及机理,对高分子的链结构、聚集态结构高分子的溶液性质有初步了解。同时,能够掌握高分子溶剂初步选择原则,了解纺丝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对纤维纺丝工艺进行初步设计,初步建立结构与性能之间的联系[2]。此外,还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几种常见民用化学纤维和高性能纤维的基本性能、主要质量指标及生产方法,了解纤维表面改性的机理和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纤维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的认识。

3.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达到课程教学目的,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认真设计,教学设计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及手段。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法: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由于高分子结构复杂,较难理解,采用实物、三维动画等,提高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开始之前,先讲述这一部分中学生通过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并根据要解决的问题给学生布置任务,使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问题引导教学法:用问题驱动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思维活力、加强讨论交流、引导探究活动,增加自主学习,促进学以致用和创新活动。讨论式教学法: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料,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线上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网络平台上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学习指导,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每天均安排值班教师在线答疑,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3.3针对“三多”,梳理教学内容脉络,厘清知识内在主线

抓住“结构-性质-应用”这一主线,注重基本知识的讲授。着重加强学生对高分子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这条线将高分子结构、性能和应用的关系串起来,避免知识点的杂乱无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将本课程内容分为高分子化学基础、高分子物理基础、民用纤维、高性能纤维等四个主要部分,将高分子的基本概念、自由基聚合、自由基共聚和逐步聚合等经典的高分子理论作为高分子化学的重点,将高分子的链结构、聚集态结构、溶液性质、力学性质作为高分子物理的讲解重点,将民用纤维和高性能纤维的应用作为实用纤维的重点,尽量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力争通过对全课程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对知识点进行重组和精炼,在有限的学时中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3.4养成高效学习方法

在课程一开始,就告诉学生本课程的重点及难点,提醒学生重点学习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及分类,掌握聚合反应分类及特征,掌握高分子的结构分类及内涵,主要围绕着重点和难于理解的内容进行。学习本门课程时,时时提醒学生务必注意课前自主学习,对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提高上课效率。课堂上聚精会神,不开小差,力争弄懂弄通;积极参与课堂内的全部学习活动,善于多角度验证答案。课后加强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弄明白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和对比,及时复习巩固。授课时,每节课开始前先通过小测验、提问等回顾上次课内容,然后告知学生本节课重点。在讲授过程中针对这部分重点内容重复讲,结合实例举一反三,不怕多讲,就怕讲不够,学生理解不透。临近下课时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尽量做到言简意赅,条理分明。每章结束后及时进行复习,从“结构-性质-应用”这条主线进行知识点的回顾,同时结合高分子的社会发展现状扩充相应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5改革考核方式,加强过程考核

本课程采用了线上和线下两种考核方式有机融合的考核方法,进行了从提交课程论文,到专题演讲,到卷面考试等不同尝试,目的在于通过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达到了解学生真实学习状况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实现对自己教学有效性的监控。目前这种考核方式综合了课程多个环节,如出勤(5%)、课堂提问(5%)、小组表现(5%)、平时测验(5%)、课堂笔记提交(10%)、作业(20%)、期末考试(50%)等,每部分各占一定比例,这样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程度和效果。出勤环节考察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态度不端正,后面的一切手段都收效甚微。课堂提问和小组表现考察的是学生是否基本概念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否正确、合理,能否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是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及课堂交流,能否充分展示小组成果,是否能够流利地回答教师和同学的问题。作业主要考核学生对每个章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平时,不定期进行小测验,考察的是学生对当堂课程重点知识和本章学习重点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堂笔记,一方面督促学生及时记录当堂课程主要内容,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出勤的考察。期末考试考核的是学生对本课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结语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完善,本课程基本实现了预定教学目标,学生对化学纤维的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有了正确认知,牢固建立起“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为将来从事纺织及高分子材料的开发、研究、加工、改性及应用等奠定基础。与此同时,本课程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如课程的教学资源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过程考核方式也可以继续进行探索。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纺织工程专业的吸引力,使广大学子真正热爱纺织、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跨越,这是一个全社会都需要认真思考的事情。

作者:贾曌 魏文静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鲁泰纺织服装学院

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篇3

培养大量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不仅是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而且是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优化结构、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教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规模[1]。纺织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由纺织大国转变为纺织强国。为实现这一目标,纺织企业急需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纺织工程高教无疑将肩负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加强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必然性

1.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我国纺织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我国纺织产业正在进行艰难的转型,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心病。根据当今纺织科学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纺织工程专业人才的特征包括三个方面:(1)掌握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2)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直接参与企业一线技术创新,解决企业实际面临的工程技术难题;(3)掌握必要的多学科知识,能够较好地解决技术活动中所涉及的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问题[2]。因此,培养高素质具有实践能力的纺织人才是纺织产业发展的需要。

2.加强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是我国纺织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纺织工程专业的高教主要是为纺织生产第一线培养具有一定纺织理论基础、掌握一定纺织生产技术,同时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纺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环节,理论教学不能代替实践性教学,两者不可偏废[3]。由各实践教学环节有机地组织起来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强化学生的纺织工程意识、增强思维和创新性能力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加强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培养和造就知识深厚、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的必然要求。

3.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是纺织高校应对激烈竞争的现实选择。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统计,2012年全国有680万大学生毕业,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而且将是一个长期态势。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纺织行业发展也是时好时坏,纺织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够稳定。在现实主义的引导下,就业前景无疑成为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及专业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那些能够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人才的高校和学生能在企业顺利获得岗位的高校将在学生生源争夺和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所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从而保证就业率和就业水平已经成为纺织高校的现实选择。

二、纺织专业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计划中理论教学学时多,实验、实践教学学时少。

根据对几所高校纺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分析,各教学环节所占学时比例大致为公共基础课33%,学科基础课24%,专业课16%,选修课7%,集中性实践环节20%,另外理论课课内实验平均约占理论课学时8%左右。目前,各纺织高等院校纺织工程专业各种实践环节及学时大致如下:专业实验主要有纺织材料学实验(平均32课时)、织物结构与设计实验(平均32课时)、纺织测试技术实验(平均16课时)、现代棉纺技术实验(平均16课时)、现代织造技术实验(平均16课时)和针织学实验(平均8课时);专业课程设计为纺纱产品设计和织造产品设计(平均2周);专业实习主要有认识实习(平均2周)、棉纺专业实习(平均2周)、棉织专业实习(平均2周)、生产实习(平均4周)、毕业实习(平均4周)、试纺试织(平均2周)和做毕业论文(平均14周)。可以看出,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学时较少[4]—[5]。

2.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少。

从所开出的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可以看出,实验内容没有结合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如纺织材料学实验,大多是根据理论课的内容,有关纺织材料性能验证性的实验较多,而对纺织材料进行具体成分分析等内容较少;实验操作和步骤与纺织企业的实际情况也有差异;纺织测试技术实验偏重于验证各种通用传感器的原理,而没有针对在纺织设备及仪器中各种传感器的设计性实验;现代棉纺技术实验、现代棉织技术实验和针织学实验都存在着内容不够全面、不贴近生产实际的问题,有关产品质量测试实验多,而关于生产工艺的实验很少。

3.实习经费不足,实习基地建设困难。

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试纺试织和毕业实习都涉及实习经费和实习基地的问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学生不能全面了解各地各类纺织企业的情况;各纺织企业多为私有性质或股份制企业,学生实习不能给他们带来明显利益,反而会带来影响正常生产秩序和安全等问题,因而企业领导人对学生实多没有积极性,目前主要靠一些教师的同学或师生关系勉强维持。实习基地的不够稳定,造成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不能顺利落实。

4.实习内容不实,管理不严,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纺织专业范文4

关键词: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

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对现代职业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国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份重要文件中:一是《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职业院校需要通过行业龙头企业参与职业院校课堂实施、教学实施、实训实习、教材建设、人才培养,开展订单培养等;二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文件指出职业院校需要积极引入行业龙头企业参与或开办职业教育,主导大型职教集团发展,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及新型学徒制[1];三是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指出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2];四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其中的内在逻辑从深化改革到提质培优,再到高质量发展,既相互衔接,又逐级递进[3]。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构建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职教生态已成为“十四五”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深化合作内涵是有效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成效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重要途径。随着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纺织企业迫切需要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很多纺织企业都在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提升产品创新研发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优势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因此,对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纺织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需求。同时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设备更新慢,很难提供真实的生产和技术环境。构建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职教生态是大势所趋[4]。

2订单班主要现状及实践模式

2.1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有近40年的纺织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近年来学校根据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分别与多家纺织行业龙头企业实施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其中与广东溢达纺织公司合作开办了“溢达纺织订单班”,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与东莞百宏纺织实业有限公司、佛山马大生纺织有限公司等多家纺织行业优质企业,联合开展现代纺织技术专业、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的省级或校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项目,同时开展了企业订单班人才培养;与特大纺织制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特大纺织订单班”。培养期间,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学校老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授课培养。学生将作为“储备干部”进行系统的人力资源以及管理技能培训,由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派遣专职指导老师共同指导。在校企合作的订单班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投入技能训练设备,建立订单培养实训基地,设立订单班助学金,为学员提供“学费资助、生活资助、奖学金等”。

2.2实施学校课堂与生产现场双阵地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制订符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专业技能渐进式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班级学生第一、二、三学期在学校进行公共课程及纺织材料与实验、织物分析与设计等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第四学期,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交叉进行认识性实践、及基本技能实习,结合纺织企业生产实际和最前沿的生产应用设备,学做交替,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五、六学期结合专业对应的相关目标岗位,比如从事织物设计、从事车间生产管理、从事现场管理的一线纺织技术和管理人员,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联合培养。企业进行教学与生产结合的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企业项目和学院项目交叉推进。同时前四个学期的学习,以校内专业教学项目为主,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以企业项目为主。这期间,学生在企业内不但需完成一定的专业课程学习任务,还能在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和真实的工作任务体验中,直观地认知和掌握纺织生产各工序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工艺设计、及一线生产管理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培养和提升岗位职业能力。

2.3由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担教学任务

在现代纺织技术现代学徒制试点人才培养中,企业导师承担跟岗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对学生实行带班实习教学指导与管理,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构建了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桥梁。不但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沟通与合作,也能在企业开展针对纺织企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培训和技术研发等服务工作,还可以进行创新训练项目与企业项目交叉实施,实现校企双赢互利的目标,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和校企协同双元育人。同时,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对在企业进行跟岗实习的学生(学徒)提前进行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实际技能和岗位知识的培训,及纺织企业文化、企业一线技术和管理岗位职责、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能有效地满足企业人才选用和储备等工作需求。

3校企订单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困境

当前,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订单班协同育人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都十分重视与本区域纺织、机电等龙头企业的合作,把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然而成效和特色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的制约因素:一是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不高,表现为“学校热、企业冷”。企业以最求效益为目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其自身具有生存紧迫感,与学校的合作往往具有特定的目的性,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同时有些企业在与学校的产学研过程中不愿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也不愿意承担学生在企业进行培训和实训期间的安全风险,以及学生在生产性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产品质量风险。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校企合作基本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措施,校企合作不具备可持续发展;二是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特别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不够,教师又缺乏对行业企业发展趋势的认识,专业发展的预见性不足,容易导致专业建设不能真正有效对接企业发展需求,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岗位能力需求契合度不高,专业生命力不强;三是产教融合流于形式,校企在合作过程中围绕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实习实训等活动多以分散的形式开展,缺乏将学校、专业、企业资源整合联系的平台化思维,成效不够明显,产教融合没有真正形成合力[5]。上述问题的存在均是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订单班培养过程中的痛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协同育人的效能,使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订单班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路径。

4订单班校企协同育人实践路径探索

4.1促进校企有机协同,深化“项目引领、产学互通”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广东纺织职教集团和高明产业研究院,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吸取现代学徒制经验,组建校企结合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共同体,将学生课程学习主线和实践创新主线有机融合,实施创新训练“导师制”,探索小班教学和分层分类教学。“溢达订单班”的学生在学校老师指导下,参与纺织产品研发,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参与纺织产品产品设计与生产工艺实施,将教学场所与生产车间融合、学习过程与工作实践融合、教师与师傅融合、学生与徒弟融合,以此推动学生学与用结合、知识与能力的合一,实现纺织行业高素质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将企业真实任务作为学生实训项目,把学生学习过程变成生产产品的过程,形成工学结合的“项目引领、产学互通”人才培育模式。

4.2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校企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互派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教师赴企业顶岗实践,开展行业资格认证培训,聘请企业技术专家与能工巧匠担任指导教师等方式,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采取“下企业锻炼”“进厂入车间”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师顶岗实践技能提升活动,培育纺织服装教学名师、高水平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通过订单班项目,从“特大纺织”和“溢达集团”选聘优秀企业家、纺织大工匠等专业人员担任学校纺织服装产业教授、客座教授,落实“百名企业家、百名工匠(大师)进校园”行动计划。聘请“全国技术能手”“中国纺织大工匠”“纺织先进个人”等领军型高技能人才及专家,或具有纺织服装冷门的绝技绝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高技能人才技术特派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激发纺织服装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教育教学的积极性,打造校企双元育人、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

4.3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中心和产教融合型企业

依托部级生产性实训中心、省级公共实训中心———广东纺织服装公共实训中心,推动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中心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学校提供场地,合作的纺织企业提供资金资源共同建设实践基地,包括智能纺织服装生产实训设备、各类工具、原料、零部件等。比如学校与广东纺检集团、广东溢达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与越南百宏公司建立纺织应用技术学院,与柬埔寨中国商会共建纺织服装培训学院等。抓住部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立项建设的契机,加快实践教学信息化建设,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和内容,建设纺织行业职业技能训练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启发学生的思维,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

4.4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以纺织特色项目和创新创业社团为载体,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专业技术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引入企业资源,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以纺织技术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激发高职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双创大赛”“攀登计划”等创新创业大赛和项目中参赛锻炼,争取获得佳绩。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和项目落地,从而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

结语

纺织专业范文5

关键词:化学纤维;纺织工程专业;化纤长丝及后加工;教学改革

化学纤维是三大高分子材料之一,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材料。2018年世界纤维总产量为9000多万吨,其中化学纤维约为6500万吨。中国是化学纤维生产大国,化纤年产量高达5000多万吨[1]。我校(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多年前就开设了“化纤长丝及后加工”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选修课。该课程在介绍化学纤维基本概念、质量指标等知识的基础上,讲授常见化学纤维的制造方法、性能及应用,侧重于化学纤维长丝的相关内容,包括纺丝成形和变形以及产品开发应用等。笔者从课程重要性、教材选择、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设计以及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为新形势下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

一、化学纤维教学的重要性

自从第一个工业化生产的化学纤维黏胶于1905年诞生以来,虽然与天然纤维的采集、应用和加工的悠久历史无法相比,但是这100多年来,化学纤维在品种、数量以及功能改性、仿真和智能化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在品种上还是在产量上都远远超过了天然纤维,在服装、产业与装饰三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纺织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或教学内容中仅有少量的化学纤维相关知识,比如在纺织相关专业平台课程“纺织材料学”中,对于化学纤维的介绍只是以分类为主,“纺织服装商品学”课程中虽然有化学纤维相关产品开发方面的介绍,但是对于化学纤维的成形、变形加工等也缺乏系统讲授。所以在国家大力推行和倡导卓越工程师培养、“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大背景下[2],应结合实际需求与专业发展,在纺织工程专业开设化学纤维相关知识的专门课程,以培养在纺织工程领域从事化学纤维产品设计开发、工程技术研发和生产组织管理以及检测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化纤长丝及后加工”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教材选择采用主要教材+辅助教材的形式。教材是课程的主导和灵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准和教学内容设计的依据;教材也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3],因此教材的选用和建设至关重要。教材内容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实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注重创新性和前沿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虽然关于化学纤维方面的书籍并不少,但有些是专门介绍某一种纤维的,比如《聚酯纤维科学与工程》;还有一些虽然有较系统的介绍,但是深入程度不够;有些书籍不仅包括纤维,还涉及其他高分子材料,比如橡胶和塑料;还有的书中缺少长丝变形的内容。所以在这门课开设过程中,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目前采用的主要教材为《化学纤维概论》和《新型纺织纱线》。前者主要介绍常见化纤品种,包括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黏胶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氨酯纤维以及高性能纤维的生产,但是对于后加工、变形等内容涉及较少。《新型纺织纱线》则是《变形纱》的更新版本,变形加工内容较为全面、完整,同时增加了很多其他新型结构纱线的内容。虽然并非完全是长丝的变形加工,有些不作为课程讲授内容,但是可作为补充阅读材料,让学生对于长丝变形加工有更清楚的了解和认识。考虑到纺织工程专业学生的高分子相关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和欠缺,辅助参考教材选择了《高分子加工原理》和《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等。两本主教材互相补充,同时辅以参考教材,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及时调整与更新教学内容。化学纤维的品种不断创新和丰富,同时其成形方法以及不同的特性等也不断扩展,教材往往不可能做到及时同步更新。所以在教学内容上,一方面依靠教材,讲授一些基础性知识,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另一方面,结合化学纤维的新进展以及教师的相关科研等,及时补充一些内容和知识,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增强专业自信心,拓宽知识面。如在讲授聚酯纤维时,除了讲授聚酯纤维的定义、分类以及合成、纺丝、结构性能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外,还重点介绍了超仿棉聚酯、再生聚酯和防透明聚酯等新型聚酯纤维的开发背景、改性技术和产品应用等。而在纤维分类中,除了以前的化学纤维(合成纤维、再生纤维)和天然纤维外,还补充了生物质纤维的概念。在聚酰胺纤维的介绍中补充了生物质聚酰胺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一些相对前沿的知识,开阔思路,拓展思维,为其今后继续深造或者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3.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目前,我校开设的“化纤长丝及后加工”为一门32学时的选修课,其中包括4学时的参观实践。学生学习的内容包括长丝和变形两大块,长丝部分包括常见的多个化纤大类品种。在保持内容完整的前提下,如何精心设计和安排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细化教学日历显得格外重要。此外,这门课程主要是针对大学三年级学生开设的,先修课程包括“纺织材料学”,同时开设的还有“纺纱学”等课程,所以在授课中还要注意课程的上下衔接,避免过多的简单重复,从而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例如在介绍化学纤维相关质量指标时,简单提及并罗列,让学生建立整个知识体系即可,不再逐一重复讲解指标概念,而将重点放在纺丝方法的介绍上。如在介绍化纤品种大类时,详细介绍熔融纺丝和湿法纺丝的代表性品种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的纺丝成形工艺,这两种纤维也分别是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最主要品种,因而在后面的内容中涉及类似的知识点时,主要介绍不同之处,如熔纺的聚酰胺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等,只与聚酯纤维进行对照学习,主要介绍其纺丝温度与速度差异、锦纶6(聚己内酰胺)的纺前脱单体等,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我校纺织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的第12条中明确指出:了解纺织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3]。也就是要求毕业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一方面,“化纤长丝及后加工”课程内容多,涉及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以及高分子加工原理和纺织工程等相关知识,跨学科且对学生基础要求高,同时发展快,变化多;另一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如果不能很好地调动和活跃课堂气氛,很容易成为“满堂灌”。所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主动的自我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当然,这也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适当设计相关专题,让学生课外查阅资料并进行分析汇总,组织课堂讨论,布置大作业等形式完成,将学生的表现计入平时考核成绩,以督促和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在讲授再生纤维素纤维时,组织学生对于黏胶法和新型溶剂法及其分别所生产的黏胶和Lyocell纤维进行全方位的对比,包括生产方法和工艺过程、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对环境影响等,在丰富课堂形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多方位加强实践环节。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化纤长丝及后加工”课程配套实验的设计和实物展示也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尽量利用各种资源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例如熔融纺丝、溶液纺丝等纺丝加工过程以及假捻变形和空气变形等变形加工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内容,如果仅以图示或者课堂讲授的方式教学,不仅学生很难理解,而且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在介绍熔融纺丝时,螺杆以及喷丝板是螺杆纺丝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对于POY/FDY等纺丝工艺的介绍都有示意图,但是不容易理解。对于校内设备,我们尽量安排学生参观并在现场讲解,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熟悉设备和工艺。对于没有条件或不方便参观的模块部分,尽量制作视频,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地毯生产企业专门拍摄制作了BCF(膨体变形长丝)变形纱生产视频,在先进的化纤企业拍摄了智能化全流程生产视频,包括自动换纱筒、输送、立体仓储以及自动化的外观检验和包装等。平时注重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概念体系的掌握,尤其是在一些容易出错或者混淆的地方,结合课堂讲授、讨论以及实物展示等,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和概念体系。比如在讲授长丝和短纤维时,展示一些不同的长丝和短纤维卷装实物;在讲解变形纱时,展示低弹弹力丝、高弹弹力丝、空气变形纱等样品;还专门针对空气变形纱和短纤维纱的不同进行辨识与讨论。在长丝的应用方面,通过一些相关产品,如军港纶、军港呢、超仿棉聚酯面料等给学生介绍系统性的化纤产品开发理念。比如军港纶就是一种多异多重的复合变形长丝,通过不同粗细、不同截面形状及不同收缩率等的纤维搭配和变形加工而成,使其具有独特的仿毛风格和性能。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明显提高了纺织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弥补了在化学纤维长丝及后加工方面的知识短板,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领域,使学生不仅掌握纺织和化纤加工、应用方面的知识,还初步具有相关的科研、教学以及检验和贸易等多方面能力,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更好更快地适应。近年来,我校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生不仅就业形势良好,而且还经常获得用人单位好评。

三、结语

化学纤维的品种丰富、产量巨大、性能优良、用途广泛,是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材料,近年来更是发展迅猛。对于纺织工程专业学生而言,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纤维相关知识非常迫切。通过合理选择教材、及时调整与更新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多方位加强实践环节等举措,对“化纤长丝及后加工”课程进行持续建设与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德诚.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化纤产量[J].合成纤维工业,2019,42(2):10.

[2]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东华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Z].(20191023)[20200305].

纺织专业范文6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案例教学;纺织专业;产业用纺织品

1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现代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本科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近年来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建设”等一系列工程教育改革,都旨在加强本科教学的工程技术背景。特别是在工程技术人才需求流动愈加国际化趋势下,促使本科工程教育实现国际多边互认。《华盛顿协议》是促进工程教育国际化和注册工程国际化互认的纲领性文件,旨在实现缔约国之间的学士学位互认。我国也在2016年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开启了以评促建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新篇章[1,2]。为了促进我国纺织类学科建设,提高纺织教育质量,培养纺织产业所需的人才,我国于2015年开始了纺织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2]。安徽工程大学纺织工程专业作为安徽省特色专业,于2017年提出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旨在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培养方案、教学体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使培养的毕业生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所谓案例式教学,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3]。案例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强调学生的专业背景和社会责任,这些都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主旨相匹配。因此,本文以案例式教学在我校纺织工程专业《产业用纺织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例,在总结案例式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案例式教学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要求的关系,为纺织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2案例式教学的特点

案例式教学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并提出的,后期通过改良,被哈佛大学用于法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教学[4]。20世纪80年代,这一教学方式被引入中国课堂。

2.1案例式教学与举例教学的区别

举例说明是在传统教学中实用性较强的一种教学手段,随机性较强,对课堂环境要求也不高。案例式教学明显区别于专业教学中的举例,案例相比例子要复杂的多,案例式教学也相对较系统,不但包含大量元素信息,而且需要运用多种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最终结论,同时对教师及课堂环境也有更高要求。案例式教学不再采用常用的教学演绎逻辑,而是通过讨论归纳将知识点呈现,以案探理,从案例切入,从具体事件中完成分析、交流、总结和提升。案例式教学中的事例需具有典型性、完整性和时代性,学生和教师都需经过前期准备才能完成相应教学过程。

2.2案例式教学的特点

首先,案例式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教师不断指正学生回答问题中的矛盾,及时纠正学生对知识点的错误理解,鼓励学生对各种现象进行研究和思考;通过对话、讨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同时,案例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单纯讲授知识点为主的教学方式,而是以案例为抓手,启发学生进行大胆思考,围绕案例进行知识点扩展,在求证和推理的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其次,案例式教学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学生通过课前信息的广泛收集和问题分析,从而成为了课堂中的核心角色,实现了教学中的身份转变。最后,注重学生灵活运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案例式教学打破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灵活运用,秉持“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原则,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这有益于学生创新性思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案例式教学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关系

“能力导向”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之一。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校需确保被认证的专业毕业生全部达到行业认可的质量标准要求[5]。为了衡量达标程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有明确的毕业要求标准,即关于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职业规范、项目管理等相关内容的毕业要求十二条。虽然案例式教学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但整个教学过程却可紧紧围绕毕业要求十二条进行。如图1所示,案例式教学在课堂教学开展前,需要资料收集等准备工作。首先进行小组分配,小组成员通过协商,明确组内分工;其次,学生借助各种现代检索工具对资料进行查找和收集,通过整理,交流和沟通后形成小组统一意见。在课堂上,通过交流、沟通、讨论,发现认知差异,提高认识理解。并且,案例式教学中的实例都来源于现实,都有相应的专业工程背景。通过分析,可以在加深对专业知识理解的基础上,熟悉与纺织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并在讨论沟通过程中,正确理解和评价纺织行业与环境的关系,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等。课后除对案例中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外,还可以进一步对知识点进行扩展,包括对针对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式的总结。同时,还可以创造条件让部分学生参与到案例的查找和编写中。案例式教学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通过意识培养,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4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案例式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4.1有利于开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

4.1.1注重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虽然也有课堂提问式的交流互动,但学生往往以应付式回答结束。特别是到了大四上学期,很多学生都忙于考研和找工作,课堂上的抬头率和参与度都很低,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案例式教学使师生之间的角色地位发生了一定转变,课堂的主体角色不再由教师一人担任,在课堂发言、讨论等过程中学生逐渐转换为课堂的主人。学生身份的转换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调动。但在案例式教学初期,学生的参与可能仍是以被动式参与为主,但当观点不再是由教师提出,且所持观点得到鼓励、尊重、包括质疑时,学生的热情就会提高,就会自愿、主动地参与到这种有趣的教学活动中来。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案例的编写中,这样课堂的气氛就能产生较大的改变。

4.1.2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案例式教学的目的是试图通过此种教学方式的开展,推进本科教学的素质化教育。工程教育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使本科专业毕业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方法。传统的课后作业,形式比较单一,无法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而案例式教学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表达观点,进行思想交流的平台。为了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必须在课堂讨论开展前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和收集,形成关于案例的属于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同时,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实现对不同观点的争议和认识。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还发现,案例式教学通过案例布置,资料收集、形成基本认知、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和课后的查缺,实现整个教学思维的锻炼和能力的培养,与智慧教学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4.1.3注重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

由于专业课程内容枯燥,难理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纺织工程专业作为一门传统冷门专业也很难激起专业学生的热爱。通过案例式教学的开展,可以让学生更多了解案例材料中的相关细节、背景,增加对纺织工程专业的了解,跳出对纺织工程专业的狭隘认识,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兴趣,且在学习过程中成就感和获得感的增强,也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4.2有利于加强教学成果导向

4.2.1加强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现代纺织工程教育强调本科生能够基于纺织工程相关背景知识条件下,熟悉与纺织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具备解决纺织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对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运用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都以知识记忆为主,很难对学生理论知识运用能力进行训练和考核。案例数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复杂性、实战性,学生不能通过单一的理论知识进行解决,需追根溯源发现问题的本质,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才能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2.2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现代高等教育要求学生具备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传统教学方法更加注重概念和基础理论的讲解,案例式教学在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通过对案例的剖析,使学生掌握对复杂事物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通过资料收集、信息筛选和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在此过程中提倡学生进行信息共享和团队协作,使学生具备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意识和个人责任意识。通过课堂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出不同观点,使问题得以解决。同时,通过对实际专业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鼓励学生贴近社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专业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

4.2.3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十八大”以后,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提升到战略层面。宽松的学术环境,鼓励不同观点的发表,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案例式教学,没有固定的思维路径,没有固定的结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及不同观点之间的讨论,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思想的碰撞,创新性观点的生成,以及个人潜能的开发。

4.3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虽然教师在案例式教学中不再是主导地位,但对教师的教学标准却有了更高要求。首先,在案例式教学中,教师要合适的教学案例,不但可以涵盖所要说明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性,以便于调动学生收集资料的积极性;其次,案例式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学术知识、丰富的知识结构、可以随时解答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适时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及时对案例的讨论做出有效总结;再次,还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经验,可以有效驾驭学生课堂能力,把控课堂教学节奏,合理安排讨论进程,既不能离题万里,又不能有头无尾,影响教学效果,同时,还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激发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最后,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这些要求都有利于提升教师素质,在不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的同时,还要保持对现实中专业案例的高度警觉,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7]。

5案例式教学在产业用纺织品课程中的应用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除强调学生的专业背景外,还强调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更多的是体现一种非技术能力[8],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这种非技术能力并不能通过传统授课方式使其能力得以培养或是体现的。产业用纺织品课程具有跨学科、涉及领域广、知识量大的特点。课程内容不仅涵盖纺织材料学、纺纱学、织造学和织物组织结构等纺织专业课程,而且还涉及建筑、交通、医疗等非纺织领域。因此《产业用纺织品》在纺织专业课程体系中被定位为专业拓展领域课程。《产业用纺织品》课程只有32个教学课时,包括4个实验学时,相对于巨大的课程内容,根本无法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完成对所有课程内容的深入讲解,且有限的实践课时也难以满足学生对产业用纺织品工程实践的认识。将案例式教学引入到《产业用纺织品》课程教学中,不但可以有效解决课时少、缺乏工程实践等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在加强对学生非技术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完成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应指标点的支撑评价(如图2所示)譬如为了了解碳纤维在产业用纺织领域的应用,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刀锋战士”的案例。利用新闻影响,提高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并分析奥斯卡-皮斯托瑞斯跑的快的原因,从而提出关于碳纤维性能、主要应用领域、制备方法以及可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纺织纤维材料及性能要求等相关问题。

6结论

纺织专业范文7

科技期刊是反映特定专业领域新成果、新观点的重要情报资源,是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具有很强的学术性、超前性和先导性。科技期刊的主要任务是公布新的科技成就,传播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其内容应该具有创新性、科学性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地迅猛发展,科技期刊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和突出。科技期刊的特点是为了传播一门或多门科技领域的新成果、新信息,是科研成果的科学记录,以报道科学研究理论、科学技术成果为主要内容,其作者和读者都同属于本行业的专家。科技期刊编辑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才能更好地参与期刊内容的建设,才能更加有效地与作者、读者进行沟通。科技期刊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发表的文章必须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科技期刊编辑如果对本学科领域没有较为扎实的功力,没有对本专业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亟待解决的问题及长远发展趋势等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就不能敏锐地鉴别科技论文的学术水平,也就不能保证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品牌。

二、科技期刊编辑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的重要性

科技期刊的编辑加工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严密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科技期刊的编辑除了具有现代化出版技能外,还要有语言能力和外语能力,特别要有专业知识能力。这就需要科技期刊编辑对相关学科的前瞻知识有所涉猎,了解稿件所涉及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所以科技期刊编辑要加倍努力学习、增长见识,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平[5],才能高质、高效地完成编辑加工工作。科技期刊编辑熟悉和掌握了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了解了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前沿和热点,就能在审稿过程中用专业的眼光判断、鉴识与审选作者文章是否合理、适用,是否有传播价值,是否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就能辨别出所投稿件在专业技术上的优与劣、真与伪、是与非;就能看出文章中出现的问题,对稿件的学术水平能做出更准确、中肯的评价。在组稿过程中,编辑的专业知识也能体现出其重要性。因为作者在科研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要得到符合期刊报道特点的高质量稿件,则需和作者围绕所要报道的专业技术进行深入、反复的沟通、交流,引导他们撰写符合报道内容要求的文章。如果编辑不懂专业知识,只是一味单纯地向作者约稿,很可能约来与报道内容不相符的稿件,就会耽误发稿时间,会给编辑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在修改稿件的过程中,科技期刊编辑的专业知识亦能体现出独特的作用。由于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编辑要想对其进行深层次地编辑加工,进行再创造,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另外在与作者沟通让其修改文章时,编辑如果没有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就无法向作者提出更专业的修改建议,作者修改后的文章就有可能达不到学术质量的要求,从而影响整个编辑出版工作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专业知识是科技期刊编辑完成高质量编辑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三、科技期刊编辑获取专业知识的方法

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胜任自己所从事的科技期刊的编辑加工工作,保证自己刊发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质量,科技期刊编辑应不断加强专业科技知识的学习,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逐步提升自己的学科专业水平。编辑积累专业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既可以通过书本、网络学习,也可以从工作实践中获取。笔者浅析了科技期刊编辑获取专业知识的几种基本方法。

(一)经常阅读本专业的科技图书

科技期刊都有自己的专业特性,而且专业知识体系复杂、细分繁多,不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及知识的内在结构,科技期刊编辑在工作中难于得心应手。另外现代科学技术高速更新,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原料、新设备、新工艺层出不穷,而且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合、交叉,不断形成新的学科分支。科技期刊编辑如果不系统、全面、深入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体系,就会面临知识快速陈旧和老化的问题。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体系,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地发展。科技图书通常以论述系统、内容全面、论点成熟、技术定型的科技内容为特点。科技图书主要是将作者和前人的知识,经过系统收集、优化浓缩、精选整理、综合加工,形成稳定的新组合和新结构;也有的是著者将自己的科技新发现、新发明、新思想、新创造整理撰写成书。科技期刊编辑要想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的内在结构,阅读本专业的科技图书是最快捷、最有效的一个方法。专业科技图书的作者都是该专业领域的资深专家,图书内容能全面、详实、透彻、系统地阐述该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且能反映该领域最新的发展动向。科技期刊编辑应该培养自己每年阅读几本专业科技图书的习惯,从各种专业书籍中获得在编辑工作中必备的专业知识体系,不至于因自己专业知识的浅薄而束手无策,甚至造成失误。

(二)定期浏览同行业的科技期刊

一个行业会有多种专业科技期刊,每种期刊都会按照自己期刊的办刊宗旨刊登、发表行业内有关最新发现、最新动态及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进展、新理论、新观点等专业信息的文章。与科技图书相比,科技期刊的出版周期要短些,有更快的时效性;且科技期刊刊登多个作者、多篇文章,涉及的专业领域更广泛一些,但每种科技期刊的专业范围是固定的,各篇文章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上发表的文章有很多是省部级甚至部级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能反映专业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最前沿的信息。科技期刊编辑可以选择几本与自己专业相近的、行业内优秀的专业期刊,浏览每期其上所发表的学术文章和专题报道,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学到并掌握大量该专业的知识与信息,就能及时地了解到本专业的前沿和热点。

(三)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移动技术地迅猛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数字信息媒体在传播知识时的信息量、时效性、便携性和互动性等方面较传统的图书和期刊具有更大的优势[6]。互联网为科技信息地传播提供了快速、广泛、不受时空限制的最佳通道。从传统专业出版物中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而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效率和能力空前提高。1.企业网站和专业技术性网站。许多著名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网站,他们将企业最新的技术和产品信息在网站上。当科技期刊编辑要想了解某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时,就可以浏览该企业的网站进行查询获得。每个行业都会有多个细分领域的专业技术性网站,大量的最新专业动态。科技期刊编辑可以查询和搜索国内外相关专业的网站,从网站上可以看到和获得国内外该专业最新的科研成果、同行的科技信息。科技编辑平时应该收集、积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技术性网站,当需要了解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搜索相关网站。针对笔者负责栏目的纺纱、织造专业,笔者经常浏览“中国纺织信息科技网”等专业技术性网站,该网站以纺织技术为主导,以棉纺织为核心,覆盖化纤、针织、印染、服装、产业用纺织品等全产业链,为纺织科技人员搭建了纺织技术学习交流的平台。笔者通过经常浏览该网站,可以及时掌握纺纱、织造领域的最新动态,优化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对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非常有帮助。2.文献数据库。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信息文献的数量和传播速度快速增长。要从浩瀚的文献海洋中获取所需的专业信息,查询文献数据库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不但可以直接从文献数据库中获取文献作为学习专业知识的参考,还可以通过检索具有某一特征文献的专业信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潜在的关系或规律。笔者经常浏览“中国知网(CNKI)”,它为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提供了最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最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中国知网”完整收录了期刊文献、博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其信息含量大、覆盖范围广,且检索服务功能齐全,检索方便快捷。利用“中国知网”的各种检索功能,可以更快捷地查找到大量的专业文章。科技期刊编辑通过查询被引频次较高的专业文章,或搜索行业知名专家近期发表的全部专业文章,能够及时掌握和了解专业学科的最新动态与前沿信息,对于构筑新的选题思想,并进一步做好选题落实和稿件策划、组稿等大有裨益。3.移动新媒体。随着移动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移动新媒体获取知识和信息已不知不觉地渗入到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新渠道。移动新媒体具有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化,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灵活性。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传统媒体纷纷布局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其中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空前活跃,绝大多数科技期刊都设有微信公众号。科技期刊编辑可以经常浏览相关微信公众号,从中可以了解到一些该领域的新信息。

(四)参加相关的专业学术会议

专业学术会议是收集科学技术最新专业信息的最佳场所,是专业信息的重要来源。专业学术会议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学术性话题为主题,具有国际性、权威性、高知识性、高互动性等特点[7]。在专业学术会议上,特别是国家或国际性的学术会议,知名专家云集,论文荟萃,信息广泛,编辑可以及时地了解该专业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热点,提高自己在该专业领域的学术水平,有利于选题策划和审稿、组稿工作。专业学术会议上所安排的专题报告大都是有关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报告人基本上是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其宣讲内容丰富、精辟。另外,会议论文集的论文数量众多、内容丰富,从论文集中也可以获取很多专业知识。在参会的休息时间,多与参会代表沟通、交流,同样会获得大量的专业信息。参加专业学术会议是科技期刊编辑在短时间内充实自我、了解专业最新发展动态和学科热点的有效途径,对于编辑选题策划和在审稿中严把学术质量关非常重要。

(五)参观行业展览会

行业展览会汇集了众多本行业知名的生产企业,他们将最新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展台上展出。参观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行业展览会是科技期刊编辑获得最前沿技术的绝佳机会。在日常编辑工作中,编辑大多数的专业知识是从图书、期刊、会议论文、网络中获得的,很少有机会实地接触与专业相关的新设备、新产品、新技术。在展览会上,编辑可以直观地看到展品及其演示,增强了对知识的感性认识。2015年,笔者所在编辑部派多名编辑参加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的ITMA2015(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机械展览会。在展览会上,1690多家参展商同台竞技,推出了数以千计的纺织新技术及新设备,充分显示了当今纺织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和最前沿技术。本刊编辑在ITMA现场能看到展出的纺织机械实物及其演示,非常直观地了解了世界上最新的纺织设备。编辑还可以在展台上与展商工作人员面对面沟通、交流,从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中获得展出设备的技术特点和创新点。每个展商的展台都摆放本公司展出和未展出设备的样本,编辑可以收集相关专业资料,从中更加详细地了解涉及的专业知识。

(六)不断与本刊编委会的专家沟通交流

科技期刊编委会的专家都是本专业的权威人士,他们技术造诣深、学术水平高,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力,在科技前沿有突破和建树,对原始创新有引领作用,对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预见性。经常跟他们保持不断地沟通、交流,从而获得专家掌握的最新专业知识及动态、前沿和热点。

(七)挖掘作者文章中的专业知识

科技期刊编辑部会收到大量的作者来稿,作者来自各个专业领域,有的来自生产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员、技术总监、总工程师,他们在生产一线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还有的来自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和院校的老师,他们拥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承担许多重大基金项目,掌握了专业领域最前沿的新成果。科技期刊编辑在审读每一篇稿件的同时,就可以从优秀的文章中学量的专业知识。科技期刊编辑获取丰富专业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科技期刊编辑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合理采取多种学习方法,不断积累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成为该行业的专家。

纺织专业范文8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纺织服装企业;转型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互联网技术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设计方式、支付方式等,凭借自身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资源丰富等特性,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逐步融入各个领域。由于现代化水平的急速提升,传统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模式逐渐被新兴的网络购物平台所取代。

1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

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主要有: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平台(PeerToPeerLending,P2P)、大众筹资模式、大数据金融、第三方支付等[1]。

1.1P2P模式

P2P模式的具体含义是指利用第三方网络平台进行钱款借贷的行为,可以理解为个体对个体的融资行为。这种模式的形成完全摆脱以往融资媒介的控制,同时,欠款出借方能直接利用互联网得知借款方的个人信息和欠款去向。由于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P2P模式已经由简单的“线下”模式转为“线下”“线上”混合模式,因此,P2P互联网借贷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这种借贷模式源于国外,发展且流行于北美及欧洲部分地区,适用于征信体系完善且较发达的国家,其社会价值主要是满足人们当下的资金需求和提升闲置资金的运用率。

1.2大众筹资模式

众筹源于20世纪末的大西洋沿岸某发达国家,并就此繁荣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世界的众筹平台融资钱款同比增长已超过100%,金额近30亿美元。大众筹资模式指的是筹资项目发起者结合网络的广泛传播性,将大众的资金集中至一处的融资模式。大众筹资平台是刚刚成立的企业获取资金最高效的方式,通过在平台上的展示获取钱款扶持。众筹在当下已经成为非营利性质的项目融资,为初创公司开辟了新的融资道路[2]。

1.3大数据金融模式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大数据金融模式的衍生和累积提供了基础保障,主要具备3点优势。第一,提供准确快捷的服务,放贷效率高,评估以长期的信用度和流水数据为主,利用网络支付方式实时掌握信用评分,并把控贷款以及还款期限,同时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融资需求以及服务项目。第二,运营成本较低,且业务群体日益壮大。因为这类资金融通是利用大数据的自动演算而来的,并不需要人工干涉,成本相对较低,同时,还能根据企业运转自主控制贷款期限。大数据金融不仅可以有效整合客户的各类需求,还能拓展客源。第三,科学控制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模式较传统金融风险略高,但大数据金融模式的特殊性能结合分布式计算对风险进行评估。以大数据金融为依托的科学决策可以快速高效地规避不良借贷的风险。

1.4第三方支付模式

第三方支付就是利用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采用和银行签约的方式,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在客户与系统间创建的新型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源于网络支付但并不限于网络,是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大众化的支付工具。支付宝、财付通是我国当下第三方支付的杰出代表。网络平台主要依靠第三方支付,主要流程是客户货款先交予平台代为收取,并且在买家完成收货、验货的流程之后,再将货款下发至卖方账户[3]。

2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优势

2.1成本低、效率高

资金业务中的买卖双方完全能实现以网络平台为媒介,自行达到信息查找、理解、辨别、交易等目的。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在营业点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人力投入以及运作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在完全透明的平台上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合适的金融产品,有效规避传统金融模式的烦琐流程,同时节省自身时间。由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业务全部是通过网络解决,操作过程固化,业务完成速度有效提高,并且节省了客户原本需要排队的时间,将用户体验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2.2覆盖面广、发展迅速

当下,顾客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打破时间和地点的局限,直接通过互联网查找自身所需的资源,金融产业服务不断完善,客户群体也在快速拓展。随着大数据电子商务的崛起,互联网金融已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余额宝为例,截至支付宝上线的第18天,产品的使用量已超过250万,其中,资金转入总量已超过66亿元。据可靠消息,余额宝已成为当下金融领域最庞大的公募基金[4]。

2.3拓宽纺织服装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行业融资成本

网络交易平台是网络金融服务的主要支撑,是传统网络金融服务的衍生产物,分为近年来由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企业网络化平台、由电子商务主导的网络交易平台,如民间借贷投融资平台。网络融资平台的诞生,极大地便利了中小型企业的投融资活动。在贷款办理方面,网络金融平台也极大地简化了办理程序,到帐较快,能更好地满足纺织服装企业对资金的短、急、快需求以及缓解价格周期性波动明显的现实情况。

3推动纺织服装企业网络金融平台发展的策略

3.1强化纺织服装企业互联网化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纺织服装企业逐渐趋于信息化发展。例如,企业可把生产物资管理系统、产品计划、财务管理体系、市场营销体系、辅助决策、服务品质管理体系等功能有机融合,为纺织服装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立足提供了有效保障。纺织服装企业的网络化建设与发展之路较为艰难,需要企业最高层领导的关注与支持,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纺织服装企业的转型发展[5]。

3.2优化纺织服装企业管理结构和内部流程

在财务方面,由于中小型纺织制衣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系统并不完善,不利于从外部掌握企业内部真实的会计信息。纺织服装企业通过完善自理结构,从根本上改革管理制度,并优化内部管理结构;建立相互制衡的领导机制,授权审批制度和管理机制;建立定期审核的会计管理机制,促进网络金融健康蓬勃发展和纺织服装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纺织服装企业还应采取内部福利机制,通过业绩奖励等手段加强对内部人员的培训,以培养专业的网络人才。比如,通过定期外派优秀员工参加培训并借鉴国际领先网络公司的发展经验,推动自身的网络发展,并持续吸引外部优秀员工,推动企业内部人员的进步等。

3.3纺织服装企业建立网络电商平台

纺织服装企业要注重网站建设,首先,在网页上应具备企业的发展资料和企业文化介绍等。其次,通过在网络上企业的新产品,将网络打造成一种网上贸易平台,而不仅是信息的平台和人才招募的平台。最后,在网络上产品打折促销的信息,使消费者可以在网站上下载折扣电子券,以维持收入并吸引消费者对公司网站的关注。同时,通过开展打折促销的活动来刺激消费,不仅可以减少公司的商品库存,还可以加快公司现金流入,也便于企业快速了解消费者的最新需求。另外,纺织服装企业在建设公司网络时,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发展,并根据自身特色在网络平台上展示企业文化[6]。

4结语